一、开展再就业贴息贷款 安置下岗失业人员(论文文献综述)
李媛[1](2019)在《城镇困难群体就业援助问题研究 ——以南阳市宛城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关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结构性矛盾突出、国际环境异常复杂,就业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当前我国经济新形势对就业格局施加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而城镇困难群体中有劳动能力的那一部分人虽有就业意愿,但因自身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等特点,难以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愈显艰难。因此,如何解决困难人群的就业一直是就业问题的重点和难点。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就业援助工作作出指示,要求加大援助力度,对城镇困难人员和残疾人就业重点扶持。因此,深入研究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不可或缺。对困难群体实施就业援助,帮助他们更快地实现就业,顺应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对保障民生,稳定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完善就业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基于对南阳市宛城区的调查,在对就业有困难的城镇困难群体及就业援助概念阐述的基础上,选取凯恩斯充分就业理论、马斯洛需求理论、协同治理理论为研究视角,构建了就业援助理论分析框架,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研究法、问卷法等方法对就业有困难的城镇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问题展开调查。通过对南阳市城镇就业困难群体现状及就业援助情况做调查研究,同时收集相关数据以及进行访谈,从性别、年龄、学历和收入几个方面描述南阳市城镇就业困难群体的群体结构。从政策分析、援助做法及成效开展描述南阳市城镇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现状,从岗位援助、资金扶持、社区援助、就业培训等几方面描述就业援助内容。通过分析发现,南阳市就业有困难的城镇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问题主要表现为:就业援助法律制度不完善、就业援助政策的制定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就业援助政策宣传不足等。最后结合南阳市的实际情况,从完善就业援助政策法律体系、提高就业援助政策执行力、完善多方参与的就业援助体系、强化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宣传就业援助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就业援助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发现,城镇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是长久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形成合力,不断更新理念、加强合作,分类细化援助内容,缓解城镇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龙时[2](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救助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反贫困问题始终是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一如既往地重视反贫困工作,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贫困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体的基本权益。但与此同时,在社会救助的体制和机制方面还有不完善的地方,需要继续加以解决和完善。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背景和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七章。第1章,绪论。主要对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进行了阐述,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2章,社会救助的相关概念。主要是对社会救助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和基本功能进行了论述。第3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背景和理论基础。主要通过实践总结和理论归纳,对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背景和指导思想进行了阐述。第4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生活和医疗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主要是对新型生活社会救助制度和新型医疗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内容以及实施作用进行了梳理和论述。第5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教育和住房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主要是对新型教育社会救助制度和新型住房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内容以及实施作用进行了梳理和论述。第6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生产和灾害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主要是对新型生产社会救助制度和新型灾害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内容以及实施作用和效果进行了梳理和论述。第7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主要是对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所取得的成就进行总结,并通过从整体上分析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些相关的对策建议。
张瑾,许文静[3](2016)在《就业压力变动分析与稳定就业的建议》文中认为就业问题作为民生之本,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就业总量压力不减和结构矛盾突出是2015年就业形势的突出特点,中央稳定就业的一系列工作会议相继召开,相关的政策方案密集出台,将就业工作纳入国家战略部署,推进一系列改革及相关配套措施,分层有序地引导支持一些重点群体,以创业带动就业。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大、农民工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下岗职工再就业难是重点需要解决的就业问题。
伊巴代提古力·吐尔孙[4](2013)在《多民族城市社区就业服务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研究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乌鲁木齐市,这一多民族城市的社区就业服务问题。城市社区是由聚居在一定范围内的城市居民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是城市社会的基础部分。城市社区发展如何,社区服务能力如何,关乎整个城市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疆各地特别是南疆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尤以维吾尔族为主大量迁入乌鲁木齐市。进入乌鲁木齐市的各少数民族所选择的居住地,因其地缘、血缘、经济生活和文化的交互作用,逐步演变为具有民族特性的区域型社会,形成了民族社区。城市民族社区的增多带来了乌鲁木齐市社区显着变化。一方面来自本市因各种原因需要就业再就业的人员就有一定数量,加之迁入城市的少数民族成员大多文化水平低、知识技能有限,进入城市时在租住、就业、交流、城市融入等多方面遭遇相当大的困难。为求生存,就业成为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移民生活中的大事。以上人员一并成为这座城市社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每个失业人员及少数民族移民都生活在他们所居住的社区里,以社区为就业再就业的保障点,有利于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基本生活问题,特别是就业的困难问题,以便保障失业人员及少数民族移民的基本生活,同时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城市生活中来。与此同时,社区就业是解决我国经济调整中出现的下岗、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对目前就业竞争的缓和起了作用。因此,全方位的加强城市社区就业服务体系,尤其是强化社区就业功能,是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促进就业率、解决贫困问题、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社区服务的需求,促进社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城市社区就业服务作为社区服务的核心内容之一,则是社区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就业介绍、就业岗位开发及国家各种就业政策在社区整合等方面,是一个有效推进就业工作的创新模式,也是新时期完善城市社区管理和社区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发展城市社区服务,更好地服务于市民的新的探索。从而,从社区管理和城市公共服务职能的角度,对城市多民族社区就业服务深入研究,并推进再就业工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乌鲁木齐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其中天山区是由多民族的城市社区组成的,民族社区占多半。因此,本文以天山区为切入点,选取的13个社区中,6个社区是以民族社区为主,兼顾了以汉族为主体的社区,深入调查取得资料的基础上,着重对多民族社区就业服务存在的困境和及其产生的原因、开展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需要把握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如何端正认识,完善就业服务管理,以及政府支持与社区整合等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方昕[5](2010)在《小额信贷激励机制与微观信贷政策创新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主要从国际小额信贷经典机构的历史发展和理论研究两个层面入手,剖析总结小额信贷的激励机制,构建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核心支柱,并指出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创新是其实现高还款率进而实现商业可持续的关键所在。在此研究框架基础上,着力分析中国微观信贷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以及在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缺陷,并分别提出微观信贷政策的改进和创新策略。一、本文首先回顾了小额信贷机构在国际和国内发展的主要历程。提出以下观点:1.国际小额信贷经历了对低收入人群的有效触及、实现高还款率、收益覆盖成本、寻找商业渠道资金实现金融可持续四个发展阶段。2.国内小额信贷发展以扶贫为切入点,有许多有益的尝试,但缺乏对小额信贷核心激励机制的有效把握和借鉴,因此难以发展壮大。3.格莱珉银行实现商业可持续运行的关键是其极高的贷款回收率,而高还款率的关键是格莱珉独创的小额信贷激励机制,今天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成功小额信贷机构都或多或少受到格莱珉的影响,格莱珉银行的信贷激励机制是其最值得借鉴的地方。4、格莱珉银行小额信贷的主要特征:主要针对乡村没有土地或土地极少的赤贫人口;反高利贷;合理的激励机制;垄断性的市场基础。二、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历史回顾总结以及对现有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理论文献的梳理,本文提出了构建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四个核心支柱,即垄断性市场结构、团体(联保)贷款、动态激励机制以及信贷员模式。垄断性市场结构是其激励机制得以实现的基础和条件;信贷员模式则是其激励机制具体实施的组织形式;团体(联保)贷款和动态激励机制分别是早期和后期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核心。1.垄断性市场结构是小额信贷激励机制产生和维持的重要基础。2.团体贷款(联保、小组贷款)机制是早期小额信贷机构的经典模式,而当小额信贷机构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对市场的进入深度和覆盖面达到一定程度后,动态激励机制逐渐取代早期的团体贷款模式,成为实现商业可持续的小额信贷机构的核心激励机制。3.信贷员模式是小额信贷机构在组织形态上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最大区别,也是小额信贷激励机制得以建立的重要基础。三、在完成了从理论上对于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总结以后,本文着重就中国的微观信贷政策进行分析和反思。首先从总体上分析了中国当前信贷政策的总体格局以及微观信贷政策面临的困境,然后分五章对农村小额信贷、地震灾区农房重建贷款、助学贷款、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扶贫贷款等五项重要的微观信贷政策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辅之以案例。本文研究并提出以下观点:1.我国微观信贷政策面临的现实困境是:社会期望度长期高于金融业可供给水平;传导渠道的行政化与作用机制的市场化之间存在冲突;分散化经营模式导致经营成本较高;微观信贷政策相关产品的贷款回收率普遍不高;金融机构普遍缺乏积极性,政策实施成本高;法律基础缺失导致其他行政力量的介入,政策激励机制出现扭曲;微观信贷政策效应难以评估。2.中国微观信贷政策在具体金融业务形态上都表现为小额信贷;微观信贷政策最大的问题在于对应的贷款业务回收率过低,违约风险和贷款损失严重,难以实现商业可持续;导致微观信贷政策相关信贷业务违约严重、回收率低的重要原因是政策理念落后,缺乏有效的正向激励机制;改进和创新微观信贷政策的关键在于充分借鉴运用小额信贷激励原理,设计正向激励机制,实现相关业务的商业可持续。3.完善激励机制、改进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政策的设想是:依托个人征信系统,建立完善农户征信体系;依托现代化支付工具,鼓励构建跨金融机构的小额信贷动态激励机制;充分借鉴国外成功小额信贷机构的激励机制,努力提升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经营管理水平;逐步放松利率管制,稳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坚持市场化运作原则,不断完善普惠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激励金融机构积极发展农户小额信贷4.作为非独立经济主体的小额信贷,助学贷款创新政策、改进激励机制的设想是:借款人主体身份的完善——从非独立经济主体向独立经济主体的演变;从“一次性”政策到动态激励——构建非独立经济主体与独立经济主体之间连续行为的正向激励机制;财政补贴应防止对激励机制的扭曲和误导;完善对高校的正向激励机制。5.重构和创新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设想是:重新明确政策定位、重新明确借款主体和重新设计激励机制;在激励机制创新方面:明确借款人还款义务;明确贷款银行的风险管理责任;财政资金介入要充分考虑正向激励,尝试建立信贷信用保险机制;改变“一次性”政策做法,建立动态激励机制。6.重构扶贫信贷政策框架的设想是:调整扶贫贴息贷款管理方式;改革信贷扶贫贴息模式;逐步放松利率管制;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借鉴经典小额信贷机构的经验做法。总体来看,借鉴国外经典小额信贷机构的成功经验,改造和创新微观信贷政策的激励机制,切实提高微观信贷政策相关信贷业务的资产质量,就成为提高中国微观信贷政策有效性的一个现实选择。而在充分履行金融业社会责任和积极探索现代金融运行规律之间寻求平衡,也就成为微观信贷政策创新的核心理念,这也就是本文希望得出的最终结论。四、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1.从激励机制角度对小额信贷进行研究和总结,提出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核心支柱。以往对小额信贷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方面,即重点关注小额信贷机构如何实现可持续运行以及监管当局如何创造适宜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直接切入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运行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专门就其信贷激励机制进行总结分析,创造性地将市场结构和信贷员管理模式与信贷激励机制结合起来,提出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核心支柱。2.从激励机制角度对微观信贷政策进行系统反思,提出微观信贷政策相关信贷业务不可持续的关键在于激励机制的缺陷。借鉴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成功经验,创新性地提出政策改进的建议。3.从资料收集的角度,收集整理微观信贷政策的相关情况,特别是收集整理汶川地震灾后农房重建贷款的资料。微观信贷政策的系统总结和反思是一个在金融管理部门内部一直在进行但尚未完成的课题。本文的研究以及观点也只是一家之言,但系统收集微观信贷政策的实施效应、面临的困境等资料用于研究,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另外,特别要提出的是,汶川地震灾区农房重建信贷政策的相关资料,作为学术研究,肯定是第一次,因为相关工作还没有最后完成,一些事关激励机制的完善与坚持,事关此项贷款业务能否实现较高还款率的重要工作仍在进行中。4.在微观信贷政策的创新改进方面,提出要在遵循现代金融运行规律和履行金融业社会责任之间寻求平衡,这可能是今后中国微观信贷政策发展创新的主要方向,也是本文研究想要得出的结论。
刘传庚[6](2009)在《政府矿产资源产业援助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状况一、矿产资源产业的界定矿产资源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形成的,赋存于地壳或地壳上的固态、液态或气态物质等。联合国《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产业分类标准》中的第2类矿业和采石业,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02)中的B类采矿业,主要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其他矿采选业,均是以不可再生资源为采掘对象,
闫付强[7](2009)在《城市社区就业和谐的评价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就业压力严重,解决这些难题核心的一个方面就是开展城市社区就业。城市社区就业已经成为解决就业压力的一种灵活方法,这一问题在理论层面和实践活动中都有待于探索的重要课题。所以,对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就业和谐现状进行分析,辨明影响我国城市社区就业和谐的因素,系统地考虑解决城市社区就业和谐的方案。同时,建立评价城市社区就业和谐总体情况的评价模型,根据评价模型分析,提出相应的城市社区和谐就业政策措施,对于学术界来说是十分紧迫的任务,也正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社区就业研究的相关文献的回顾、总结和分析,深入探讨了社区就业和谐的概念、理论基础及影响社区就业和谐拓展的相关因素。运用实地调研统计分析方法对西安城市社区就业和谐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根据问卷调查统计的结果论文建立了城市社区就业和谐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论文还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体系中指标的权重,并都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在评价城市社区就业和谐的问题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了城市社区就业和谐的评价模型。并以西安市为实例进行了分析,进而根据这一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依托社区阵地,发动和组织社会力量开展社会化服务,大力促进城市社区和谐就业的发展。最后,借鉴西方欧美发达国家对社区就业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的经验,从我国实际出发,推进对社区就业和谐统计,完善与社区就业各种形式相对应的劳动合同,探索对他们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也就是对我国城市社区就业和谐的规范化管理进行展望。
延红梅[8](2007)在《关注民生 金融支持就业再就业》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就业形势,就业再就业问题能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直接关系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改革开放的全局。就业是民生之本,如何发挥金融对于就业再就业的支持作用成为当前人们关心的话题。金融机构以及各个相关政府部门都应该在支持就业再就业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哈尔滨市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创新实践,通过成立办理小额担保贷款的专业支行,大力发展小额贷款支持就业再就业,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人民银行武汉分行通过创建信用社区引导辖区金融机构支持就业再就业,取得了很好成效。本期一线话题邀请哈尔滨市商业银行利达支行(哈尔滨市商业银行办理小额贷款的专业支行)行长刘文革和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副行长林建华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的经验,探讨金融支持就业再就业实践中的深层问题。同时,我们邀请北京工商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杨德勇教授就本期话题作出点评。
郑西纳[9](2007)在《温州市社区就业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处理的社会。“民以生为本,以业为基”,充分就业是社会发展的标志,是社会稳定的保障,因此实现充分就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城镇人口就业问题是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劳动适龄人口增长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我国城镇地区下岗失业问题日益严重。对城镇失业状况有不同的估计,根据中国社科院新出版的《2005年度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我国城镇失业率水平为4.2%。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要求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将推动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在一定时期内将表现得更为严峻。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社区服务提供了巨大的就业市场,是解决我国城市就业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就业是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就是要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个目标,通过挖掘社区就业潜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等一系列措施,帮助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问题,达到扩大就业、稳定就业目的。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社区就业的理论和经验的借鉴分析,选择温州市作为研究对象,侧重于从社区就业层面探讨社区服务中就业存在的问题,从而寻找推动社区就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建设和谐社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贺学峰[10](2006)在《湖南省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2002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为重点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是其中的重要政策措施之一。它是一项主要以社会稳定为主要目标的政策性信贷业务,旨在通过政府担保政策的扶持帮助下岗失业人员从金融机构获得小额贷款进行自主创业。湖南省自2003年实施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解决了一部分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促进了经济社会的稳定。截止2006年6月底止,全省共为37054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约4.9亿元,带动了5.8万人实现了就业再就业。但同时,这项扶持优惠政策也面临着两个的根本性的难题:一是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的盈利性目标与社会目标不相容;二是下岗失业人员的信贷偿还能力受到质疑。本论文围绕湖南省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问题与对策研究这一主题,分析了当前湖南省的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对当前阻碍这一政策执行的相关原因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例如: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较详细地分析了金融机构不愿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的原因。同时,针对面临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这项政策的对策与建议,如:完善对商业银行的正向激励,建立借款人按期还款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发挥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作用等等。最后,以长沙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情况为例进行了案例实证分析。
二、开展再就业贴息贷款 安置下岗失业人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展再就业贴息贷款 安置下岗失业人员(论文提纲范文)
(1)城镇困难群体就业援助问题研究 ——以南阳市宛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及相关理论取向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困难群体与就业困难群体 |
二、就业援助 |
三、失业 |
第二节 相关理论概述 |
一、凯恩斯充分就业理论 |
二、需求层次理论 |
三、协同治理理论 |
第三节 城镇困难群体就业援助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南阳市城镇困难群体现状 |
第一节 南阳市困难群体失业现状分析 |
一、南阳市概况 |
二、南阳市产业结构 |
三、南阳市困难群体失业情况 |
第二节 南阳市城镇就业困难群体结构 |
一、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 |
二、就业困难群体的性别结构 |
三、困难群体的年龄结构 |
四、困难群体的学历结构 |
五、就业困难群体的收入结构 |
六、就业困难群体的心理特征 |
第四章 南阳市城镇困难群体就业援助现状 |
第一节 南阳市城镇困难群体就业援助政策分析 |
一、就业援助制度的历史沿革 |
二、南阳市城镇困难群体就业援助政策分类 |
三、南阳市就业援助政策实施效果 |
第二节 南阳市就业援助做法及成效 |
一、就业岗位援助 |
二、就业资金扶持 |
三、社区就业援助 |
四、开展职业培训 |
第五章 南阳市城镇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就业援助法律制度不完善 |
一、就业援助法律制度法制化程度低 |
二、就业援助对象认定不全面 |
第二节 就业援助政策制定缺乏合理性、科学性 |
一、援助政策缺乏合理性 |
二、援助政策缺乏灵动性 |
三、援助政策与现实脱节 |
第三节 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 |
一、基层服务平台建设不足 |
二、就业服务形式落后 |
第四节 就业援助政策宣传不足 |
一、就业援助政策知晓度低 |
二、再就业观念宣传不足 |
第六章 优化南阳市城镇困难群体就业援助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就业援助政策法律体系 |
一、健全就业援助相关立法 |
二、丰富就业援助政策 |
第二节 提高就业援助政策执行力 |
一、科学合理化制定政策 |
二、完善政策反馈机制 |
第三节 完善多方参与的就业援助体系 |
一、政府统一协调,总揽全局 |
二、社区与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 |
三、动员企业参与岗位提供 |
第四节 强化就业服务体系 |
一、完善就业信息服务 |
二、完善就业指导服务 |
三、完善职业介绍服务 |
四、完善职业培训服务 |
第五节 大力宣传就业援助政策 |
一、扩大政策公众知晓度 |
二、积极引导转变再就业观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一、结论 |
二、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作者在读期间取得的成果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救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社会救助的相关概念 |
2.1 社会救助的概念和内容 |
2.1.1 社会救助的基本概念 |
2.1.2 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 |
2.2 社会救助的基本特征 |
2.2.1 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 |
2.2.2 资金来源的单一性 |
2.2.3 享受对象的有限性 |
2.2.4 保障生活的最低性 |
2.2.5 资格审查的严格性 |
2.3 社会救助的基本功能 |
2.3.1 直接功能 |
2.3.2 间接功能 |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背景和理论基础 |
3.1 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背景 |
3.1.1 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的发展历程 |
3.1.2 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背景 |
3.2 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 |
3.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救助思想 |
3.2.2 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救助思想 |
第4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生活和医疗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
4.1 新型生活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
4.1.1 城市生活社会救助制度 |
4.1.2 农村生活社会救助制度 |
4.2 新型医疗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
4.2.1 城镇医疗社会救助制度 |
4.2.2 农村医疗社会救助制度 |
第5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教育和住房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
5.1 新型教育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
5.1.1 中小学教育社会救助制度 |
5.1.2 高等教育社会救助制度 |
5.2 新型住房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
5.2.1 廉租住房 |
5.2.2 经济适用房 |
5.2.3 公共租赁房 |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生产和灾害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
6.1 新型生产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
6.1.1 城市生产社会救助制度 |
6.1.2 农村生产社会救助制度 |
6.2 新型灾害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
6.1.1 灾害社会救助的概述 |
6.1.2 现代灾害社会救助制度 |
第7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7.1 取得的成就 |
7.1.1 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权益初步确立 |
7.1.2 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
7.1.3 社会救助法制化、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
7.1.4 社会救助力度持续增强 |
7.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7.2.1 社会救助标准偏低和覆盖面偏窄 |
7.2.2 社会救助制度分割影响了社会救助整体效能的提高 |
7.2.3 社会救助经费保障与责任分担机制尚未规范 |
7.3 解决社会救助存在问题的对策 |
7.3.1 全面确立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权益 |
7.3.2 促进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 |
7.3.3 建立中央与地方政策责任分担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成果 |
后记 |
(4)多民族城市社区就业服务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文献综述 |
1.2 概念界定 |
1.3 选题缘由与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田野点的选择 |
1.6 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 |
2.1. 社区就业理论 |
3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社区就业服务的现状分析 |
3.1 调查点社区的基本情况 |
3.1.1 社区的基本情况 |
3.1.2 调查点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 |
3.1.3 社区就业服务现状 |
3.1.4 社区居民的就业观念 |
3.2 社区服务发展状况 |
3.3 社区就业服务对象和内容 |
3.3.1. 就业困难人员 |
3.3.2 大中专院校毕业生 |
3.4 社区就业相关优惠政策和制度 |
3.5 社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 |
3.6 开展社区就业服务的主要方法及其成效 |
3.6.1 突出两个重点 |
3.6.2 做好五个抓 |
3.6.3 四个突破点 |
4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社区就业服务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
4.1 社区就业服务存在的困境 |
4.2 社区就业服务困境产生的原因分析 |
4.3 在发展社区就业服务工作中需要把握的关系 |
5 完善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社区就业服务的建议 |
5.1 积极营造社区就业服务的良好气氛 |
5.2 进一步发挥政府发展社区就业服务的积极作用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社区就业服务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乌鲁木齐天山区市社区就业服务状况调查的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5)小额信贷激励机制与微观信贷政策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 小额信贷的发展与问题的提出 |
1.1 国际小额信贷运动的发展历程 |
1.1.1 强调信贷资金对低收入人群有效触及的阶段 |
1.1.2 实现高还款率的阶段 |
1.1.3 追求收益覆盖成本的阶段 |
1.1.4 寻找商业渠道资金实现金融可持续性的阶段 |
1.2 中国小额信贷发展历程 |
1.2.1 我国小额信贷产生的客观背景和实际历程 |
1.2.2 我国引入小额信贷以来政策法规演变 |
1.3 小额信贷发展所提出的重要问题 |
1.3.1 小额信贷有效触及特定人群的途径 |
1.3.2 小额信贷机构实现信贷高还款率的激励机制 |
1.3.3 社会理想与商业可持续的兼容问题 |
1.3.4 对改进我国微观信贷政策的借鉴意义 |
1.4 本章小结 |
2. 关于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研究的文献综述 |
2.1 小额信贷的含义 |
2.2 团体贷款 |
2.2.1 连带责任 |
2.2.2 最优贷款合约 |
2.2.3 团体贷款的不足 |
2.3 动态激励 |
2.3.1 重复贷款 |
2.3.2 利率激励 |
2.3.3 重复性的分期还款安排 |
2.4 社会资本与声誉效应 |
3. 经典小额信贷机构——格莱珉银行发展述评 |
3.1 第一代格莱珉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变 |
3.1.1 穆罕默德·尤努斯的个人经历 |
3.1.2 创建格莱珉银行之前的探索 |
3.1.3 格莱珉银行的诞生 |
3.1.4 第一代格来珉模式的基本特征 |
3.2 第二代格莱珉银行的变革 |
3.2.1 小组基金的"扬弃"——"贷款信用保险"的产生 |
3.2.2 基本贷款 |
3.2.3 多次贷款 |
3.2.4 借款上限的修订 |
3.2.5 房屋贷款与特别投资项目(微小企业)贷款 |
3.2.6 灵活贷款与贷款重组 |
3.2.7 贷款者保险 |
3.2.8 储蓄动员 |
3.2.9 教育贷款和奖学金计划 |
3.2.10 极度贫困人群工程 |
3.2.11 绩效"奖星"与退休金计划——员工激励 |
3.3 第二代格莱珉银行的主要创新 |
3.3.1 格莱珉银行贷款产品的演变 |
3.3.2 第二代格莱珉银行主要创新 |
3.3.3 第一代格莱珉银行和第二代格莱珉银行的比较 |
3.4 格莱珉银行的成就 |
3.5 格莱珉银行历史变迁的重要启示 |
3.5.1 宗教情怀与商业才干的完美结合 |
3.5.2 服务对象并非农民 |
3.5.3 反对高利贷 |
3.5.4 高还款率的基础是合理的激励机制 |
3.5.5 小额信贷机制的核心是人与人的关系 |
3.5.6 市场基础更接近于垄断市场 |
3.6 本章小结 |
4 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核心支柱 |
4.1 垄断性市场结构 |
4.1.1 一般性分析 |
4.1.2 垄断情况下小额信贷市场的特征 |
4.2 团体(联保)贷款 |
4.2.1 小额信贷机构面临的信息问题 |
4.2.2 团体贷款的主要原理 |
4.2.3 团体(联保)贷款的适用条件和局限性 |
4.3 动态激励机制 |
4.3.1 分期还款机制 |
4.3.2 贷款灵活重组机制 |
4.3.3 贷款额度激励 |
4.3.4 金融产品交叉激励 |
4.4 信贷员模式 |
4.4.1 信贷员模式是小额信贷机制的基础 |
4.4.2 信贷员模式的运作 |
4.5 本章小结 |
5. 微观信贷政策——中国意义上的小额信贷政策的现实困境 |
5.1 关于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区分 |
5.1.1 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差别 |
5.1.2 信贷政策与其他公共政策的区别 |
5.2 信贷政策的含义及分类 |
5.2.1 关于信贷政策的性质及含义 |
5.2.2 中国信贷政策的主要内容以及分类 |
5.3 信贷政策的传导机制和实施模式 |
5.3.1 行政化 |
5.3.2 配套化 |
5.3.3 内部化 |
5.4 微观信贷政策----中国意义上小额信贷政策的特殊困境 |
5.4.1 社会期望度长期高于金融业可供给水平 |
5.4.2 传导渠道的行政化与作用机制的市场化之间存在冲突 |
5.4.3 分散化经营模式导致经营成本较高 |
5.4.4 微观信贷政策相关产品的贷款回收率普遍不高 |
5.4.5 金融机构普遍缺乏积极性,政策实施成本高 |
5.4.6 法律基础缺失,政策激励机制扭曲 |
5.4.7 政策效应难以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6. 微观信贷政策之一:农村小额信用贷款政策研究 |
6.1 农户小额信贷的政策演变 |
6.1.1 我国发展农村小额贷款的必要性 |
6.1.2 农村小额信用贷款政策演变 |
6.2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实例 |
6.2.1 基本情况 |
6.2.2 业务流程与激励机制 |
6.2.3 政策实施效果 |
6.2.4 政策实施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原因 |
6.3 商业性小额信贷的实例——美信小额贷款公司 |
6.3.1 经营方向及宗旨 |
6.3.2 法人治理结构 |
6.3.3 经营管理组织模式 |
6.3.4 信贷风险管理及决策机制 |
6.3.5 人员分工及人力资源管理 |
6.3.6 员工激励措施 |
6.4 改进农村小额信贷的政策建议 |
6.4.1 建立完善农户征信体系 |
6.4.2 鼓励构建跨金融机构的小额信贷动态激励机制 |
6.4.3 充分借鉴国外成功小额信贷机构的激励机制 |
6.4.4 稳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
6.4.5 不断完善普惠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
6.4.6 完善风险补偿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7. 微观信贷政策之二:重大灾害背景下的小额信贷政策研究 |
7.1 政策制定的背景 |
7.2 金融支持农房重建政策出台前的考虑 |
7.2.1 政策覆盖面的问题 |
7.2.2 信贷需求估计问题 |
7.2.3 政策性质和激励机制问题 |
7.2.4 财政与金融政策的相互配合问题 |
7.2.5 贷款利率问题 |
7.3 政策决策中对激励机制的考虑 |
7.3.1 此项信贷政策的性质 |
7.3.2 政策设计中不同主体的角色定位 |
7.3.3 国家和省级政策出台前的政策建议 |
7.4 金融支持政策制定出台的过程以及核心 |
7.4.1 基本原则 |
7.4.2 信贷条件 |
7.4.3 贷款金额 |
7.4.4 利率定价 |
7.4.5 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参与 |
7.4.6 建立正向激励机制 |
7.4.7 建立担保机制 |
7.4.8 充分履行政府职责 |
7.5 政策实施中对激励机制的坚持与偏离 |
7.5.1 不同金融机构的实施模式 |
7.5.2 地方政府对农房建设的安排部署 |
7.5.3 对口援助省市对农房重建的支持 |
7.5.4 金融管理部门之间的分歧与激励机制面临的威胁 |
7.6 针对问题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
7.7 重大灾害背景下小额信贷与一般意义上小额信贷的比较 |
7.7.1 目标群体 |
7.7.2 业务驱动 |
7.7.3 金融机构操作 |
7.7.4 政府资源介入 |
7.7.5 激励机制设计 |
7.8 本章小结 |
8. 微观信贷政策之三:助学贷款政策研究 |
8.1 助学贷款政策理念及演变过程 |
8.1.1 国家助学贷款 |
8.1.2 生源地助学贷款 |
8.1.3 国家助学贷款与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比较 |
8.2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理论分析 |
8.2.1 助学贷款业务流程 |
8.2.2 基于激励理论的分析 |
8.2.3 基于成本收益理论的分析 |
8.2.4 基于博弈理论的分析 |
8.3 国家助学贷款第二阶段政策效果及显现的问题 |
8.3.1 政策效果 |
8.3.2 突出问题1:违约率偏高 |
8.3.3 突出问题2:贷款管理弱 |
8.3.4 突出问题3:发展不均衡 |
8.4 政策缺陷与创新建议 |
8.4.1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缺陷 |
8.4.2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激励机制的再设计 |
8.5 本章小结 |
9. 微观信贷政策之四: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研究 |
9.1 西方就业理论的主要观点 |
9.1.1 古典学派的就业理论 |
9.1.2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
9.1.3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就业理论 |
9.1.4 货币主义的就业理论 |
9.1.5 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就业理论 |
9.2 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沿革 |
9.2.1 解决就业问题的历史背景 |
9.2.2 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变化 |
9.3 小额担保贷款操作流程 |
9.3.1 个人贷款流程 |
9.3.2 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流程 |
9.4 政策实施面临的矛盾和政策本身的缺陷 |
9.4.1 政策定位上存在严重问题 |
9.4.2 激励机制上存在严重缺陷 |
9.5 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重构与创新 |
9.5.1 重新明确政策定位 |
9.5.2 重新明确借款主体 |
9.5.3 重新设计激励机制 |
9.6 本章小结 |
10. 微观信贷政策之五:农村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研究 |
10.1 扶贫贴息贷款历史沿革 |
10.2 扶贫贴息(到户)贷款的失败案例以及教训 |
10.2.1 基本情况 |
10.2.2 扶贫贴息贷款高不良率原因分析 |
10.3 扶贫贷款成功案例及对小额信贷的借鉴 |
10.3.1 成功案例1 通江县小额信贷组织情况 |
10.3.2 成功案例2:扶贫性小额贷款模式——仪陇县乡村发展协会 |
10.4 重构扶贫信贷政策框架的设想 |
10.4.1 调整扶贫贴息贷款管理方式 |
10.4.2 改革信贷扶贫贴息模式 |
10.4.3 逐步放松利率管制 |
10.4.4 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
10.4.5 借鉴经典小额信贷机构的经验做法 |
10.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城市社区就业和谐的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全球化社区就业的浪潮 |
1.1.2 城市社区就业在我国的发展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结构安排 |
2 理论综述 |
2.1 城市社区研究回顾 |
2.1.1 社区概念的界定 |
2.1.2 社区服务的发展 |
2.1.3 社区经济的研究 |
2.1.4 社区就业概念的界定 |
2.2 城市社区就业和谐的相关理论 |
2.2.1 社区理论 |
2.2.2 和谐理论基础 |
2.2.3 社区就业理论 |
2.2.4 社区就业的理论渊源 |
2.2.5 城市社区就业和谐评价指标的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3.3 我国政府对社区就业形成界定取向 |
3 城市社区就业和谐的现状与实践模式 |
3.1 城市社区就业和谐的现状与发展 |
3.1.1 城市社区就业和谐的发展沿革 |
3.1.2 城市社区就业和谐的发展前景 |
3.1.3 城市社区就业和谐的发展意义 |
3.2 城市社区就业和谐的发展模式 |
3.2.1 大连市社区就业和谐发展模式 |
3.2.2 沈阳市社区就业和谐发展模式 |
3.3.3 发达国家社区就业模式 |
4 城市社区就业和谐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城市社区就业和谐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 |
4.2 城市社区就业和谐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4.3 城市社区就业和谐的评价指标选取的理论依据 |
4.4 城市社区就业和谐的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
4.5 城市社区就业和谐的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
4.6 城市社区就业和谐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4.7 城市社区就业和谐的指标量化及和谐等级划分 |
4.8 城市社区就业和谐的评价模式 |
5 城市社区就业和谐的评价模型 |
5.1 评价指标定权 |
5.1.1 常用定权方法 |
5.1.2 层次分析法(AHP法) |
5.2 评价模型 |
5.2.1 常用评价模型 |
5.2.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6 城市社区就业和谐评价的实证分析 |
6.1 试点社区介绍 |
6.2 问卷设计和编码 |
6.2.1 指标权重问卷调查 |
6.2.2 指标得分问卷调查 |
6.3 指标权重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
6.4 指标层分值 |
6.5 评价因子和谐等级划分 |
6.6 评价结果及分析 |
7 城市社区就业和谐建设政策支持 |
7.1 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7.1.1 科学的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原则 |
7.1.2 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则 |
7.1.3 政府支持并引导的原则 |
7.1.4 需求引导性原则 |
7.1.5 相对优势原则 |
7.1.6 社区就业的创新原则 |
7.2 城市社区就业和谐的对策探讨 |
7.2.1 调整产业结构 |
7.2.2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
7.2.3 倡导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 |
7.2.4 建立社区就业培训体系 |
7.2.5 完善社区就业的综合管理机制 |
7.2.6 适当吸纳大学毕业生 |
7.2.7 提升社区服务业竞争力 |
7.2.8 构建社区就业社会保障机制 |
8 结论 |
8.1 研究成果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参与 |
(8)关注民生 金融支持就业再就业(论文提纲范文)
哈尔滨市商业银行:充分发挥小额贷款的作用 |
特色做法 |
实践中的问题 |
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 |
希望与建议 |
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创建信用社区 |
人民银行的职责 |
经验之谈 |
新举措 |
学者点评:效果显着、难点犹存 |
对现行做法的点评 |
他山之石 |
如何更好地推动 |
(9)温州市社区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及价值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社区 |
2.1.2 社区服务 |
2.1.3 社区就业 |
2.2 相关理论 |
2.2.1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 |
2.2.2 社区理论 |
2.2.3 社区就业理论 |
3 温州市社区就业现状分析 |
3.1 温州市简介 |
3.2 温州市社区就业现状及相关工作分析 |
3.2.1 社区就业现状分析 |
3.2.2 社区就业相关工作 |
3.3 温州市社区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
3.3.1 政府政策 |
3.3.2 经济发展 |
3.3.3 资金支持 |
3.3.4 社区发展 |
3.4 温州市社区就业问题及成因分析 |
3.4.1 温州市社区就业存在的问题 |
3.4.2 温州市社区就业问题的成因 |
4 国内外社区就业经验借鉴 |
4.1 国外经验 |
4.1.1 美国 |
4.1.2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
4.2 国内经验 |
4.2.1 沈阳市 |
4.2.2 大连市 |
4.2.3 其他城市 |
4.3 温州市社区就业模式思考 |
5 温州市社区就业问题主要对策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湖南省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 |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创新 |
第二章 湖南省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运行现状 |
2.1 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重要意义 |
2.2 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的运作机制 |
2.3 湖南省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的基本情况 |
2.4 湖南省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实际执行效果的总体评价 |
第三章 湖南省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的主要问题分析 |
3.1 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 存在问题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影响 |
3.3 相关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推进湖南省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的设想 |
4.1 进一步完善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的各项制度规定 |
4.2 进一步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的各项配套措施 |
4.3 进一步深化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的对策建议 |
第五章 长沙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个案分析 |
5.1 长沙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基本情况 |
5.2 长沙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的一些主要作法 |
5.3 长沙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还款情况的分析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四、开展再就业贴息贷款 安置下岗失业人员(论文参考文献)
- [1]城镇困难群体就业援助问题研究 ——以南阳市宛城区为例[D]. 李媛.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救助问题研究[D]. 龙时. 吉林大学, 2019(10)
- [3]就业压力变动分析与稳定就业的建议[A]. 张瑾,许文静. 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5~2016), 2016
- [4]多民族城市社区就业服务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为例[D]. 伊巴代提古力·吐尔孙. 新疆师范大学, 2013(07)
- [5]小额信贷激励机制与微观信贷政策创新研究[D]. 方昕.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6)
- [6]政府矿产资源产业援助机制研究[A]. 刘传庚.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2005~2008)(上册), 2009
- [7]城市社区就业和谐的评价模型研究[D]. 闫付强. 西安理工大学, 2009(S1)
- [8]关注民生 金融支持就业再就业[J]. 延红梅. 中国金融, 2007(20)
- [9]温州市社区就业问题研究[D]. 郑西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02)
- [10]湖南省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问题与对策研究[D]. 贺学峰.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