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主要捕捞作业数量配置(论文文献综述)
陈奋捷[1](2016)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国枪乌贼的可持续利用》文中指出闽南-台湾浅滩渔场是台湾海峡南部重要的上升流渔场,其独特地理位置造就丰富的各类渔业资源,其中重要资源中国枪乌贼近年来在近海资源衰退,自身可捕量大,再生力强的背景下越发得到重视及利用。然而南海中国枪乌贼资源的认识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认识亟待提高。文章对生息于闽南-台浅渔场的中国枪乌贼的生态习性、捕捞利用及市场流通等做调研分析,明确了中国枪乌贼的生活史、对应渔业现状及市场流通情况。同时根据调研梳理出中国枪乌贼资源在闽南-台浅捕捞生产中遭受产卵场及栖息地破坏、过度捕捞、产卵群体被大量捕获、资源状况缺乏认识等诸多制约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并参考国内外先进渔业管理经验提出:针对性资源保育及增殖、规范专捕渔具管理、综合提升渔业管理水平、近海环境去污染化等解决对策,并作诠释。
鞠培龙[2](2014)在《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四种底层及近底层鱼类生态学特征变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鱼类的生活方式、鱼类种群数量变动的规律、控制及预报其数量变化的趋势等是鱼类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研究结果可为渔业资源保护和开展渔业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依据。鱼类生态学特征的变化,尤其是鱼类种群数量和生态学参数的变化的研究结果可以为管理和利用渔业资源提供预警。本文选取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四种底层及近底层鱼类开展其生态学特征变化的研究,以期能为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的渔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台湾海峡位于中国的东南部,是连接东海和南海的重要通道,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拥有我国着名闽东渔场、闽中渔场、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等。该海域水文状况错综复杂,并且拥有种类繁多的浮游生物和丰富的渔业资源,但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底层及近底层鱼类生态学特征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本研究利用渔业资源学和鱼类生态学的方法和理论,分析了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四种底层及近底层鱼类的种群结构和生态学参数的变动趋势;并探讨引起上述变化的影响因子;同时,针对目前的资源状况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种群结构和生态学参数相比,2006年白姑鱼(Pennahia argentata)、短尾大眼鲷(Priacanthus macracanthus)、黄鳍棘鲷(Acanthopagrus latus)和乔氏蜥雀鲷(Teixeirichthys jordani)四种底层及近底层鱼类渔获群体最大体长、优势体长组、平均体长、最大体重、优势体重组、平均体重、平均年龄、初次性成熟的最小体长均有减小的趋势,种群个体出现了小型化、低龄化,性成熟提前化现象;生长和死亡参数中的渐近体长L∞、渐近体重W∞减小,生长系数k加大,体重生长拐点tr提前。总死亡参数Z和捕捞死亡系数F加大,开发比率E达到或超过0.5,处于充分开发或过度开发状态。(2)捕捞和气候变化是鱼类生态学特征的主要影响因子。捕捞对渔业资源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资源量的减少,其次在种群结构上,使种群个体表现为小型化、低龄化和结构简单化,反映在生态学特征层面上则表现为生长速度加快、体重生长拐点提前和性成熟提前等,更进一步反映在生态系统层面上,表现为渔获物由长寿命、高营养级的肉食性鱼类逐渐转变为短寿命、低营养级的小型鱼类和无脊椎动物,最后一些捕捞作业方式如拖网作业极大的改变了海洋生物栖息地的形态结构,对海洋生物尤其是底层近底层鱼类的生长和繁殖造成极大的破坏。另外,过度捕捞使鱼类种群处于脆弱的状态,进而加剧了由气候变化引起的威胁,并使处于高开发强度下的生态系统对于环境变化更为敏感。气候变化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对鱼类种群波动及生态学特征产生影响。气候变化引起的海洋表层水温的升高,可以通过组织、个体、种群及生态系统四个层面对鱼类的生长和繁殖产生影响;气候异常事件ENSO导致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海洋环境变异,然后通过食物链影响初级生产力(硅藻)、次级生产力(浮游动物),进而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洄游及分布等。(3)本研究根据目前的资源状况,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削减捕捞努力量、调整作业结构;实行最小开捕规格及调整休渔期;实施保护产卵群体、产卵场及幼鱼的管理措施;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引入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理念;以期获得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郑元甲,李建生,张其永,洪万树[3](2014)在《中国重要海洋中上层经济鱼类生物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海洋中上层鱼类的种类繁多,近几年来,其总产量占全国海洋捕捞总产量的40%左右。日本鲭、蓝圆鲹和鳀等中上层鱼类生活史大多为r选择型,资源更新速度一般比底层和近底层鱼类较快,因此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景更为广阔。本文综述了中国重要海洋中上层鱼类渔业的发展概况,主要介绍了年产量位于前列的日本鲭、蓝圆鲹、蓝点马鲛、银鲳和鳀等5种鱼类生物学的研究进展,阐明了这些种类的种群鉴别和划分、洄游分布、越冬场、产卵场和产卵期、年龄和生长、摄食习性、生殖力和群体结构变化等资源生物学的研究现状,以及其资源量和可捕量的评估结果,并展望了其资源生物学研究的前景。
陈亮[4](2013)在《国家、技术与市场:闽台沿海海洋鱼类种群结构变迁原因研究(1492-1966)》文中研究表明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和结构的随机波动会导致大种群逐渐演变成小种群,而小种群则由于个体数量等方面的限制更易于产生衰退现象。闽台沿海的鱼类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也较为复杂。然而,如果从长时段的视角来看,历史时期内,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以及鱼类种群自身的变化都能对当地的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和结构产生影响。台湾西部沿海各地盛产鲻鱼。每年冬季洄游至此产卵的鱼群为当地带来了繁荣的鲻鱼渔业。虽然鲻鱼的渔汛、洄游路线并未发生过大的变化,但清代乾隆、道光年间洋流等自然因素的变化,还是使得鲻鱼的某些重要产卵场的位置也与随之发生了改变。然而,历史时期内,这一海区自然环境因素的变化对鱼类种群结构变迁的影响并不显着,影响鱼类种群结构的变迁主要因素还是来自人为方面。就人为因素而言,首先要考虑国家海洋政策对渔业生产的影响。明代以来,政府通过设立海防体系以及渔甲制度对渔民的采捕活动进行了有效的管理。福建沿海海岛众多,这些海岛周边又大都是多种经济鱼类聚集的渔场。政府出于政治或军事方面的考量,对这些岛屿的管理、控制要严格得多。明、清两代的海禁政策从客观上延缓了滨海渔民对主要海岛的开发过程,而政府对于主要岛屿的严格管控也使得当地的渔业资源得到了较好的保护。明清两代,带鱼、大黄鱼、真鲷均是闽台沿海十分重要的经济鱼类。至迟在明万历年间,带鱼就已经成为福建沿海地区“产多销广”的大宗海产品,渔民从事带鱼捕捞所获得的收益成为其购买粮食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制度、技术等因素都会对福建沿海带鱼资源造成影响,但诸多因素中最为核心的还是市场。1950年代后,在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压力下,由于缺乏限制措施而造成的对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才是福建沿海带鱼资源衰落最重要的原因。与带鱼的情形形似,明代末期,大黄鱼就已经成为福建沿海最为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传统时代,渔场地形、渔船渔具等因素对人类的捕捞活动多有限制,福建沿海渔民只在渔汛期内捕捞特定渔场的大黄鱼。不同渔场内的渔具多有差异,而这一差异也在客观上限制了不同地区渔民的越界采捕。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影响福建沿海大黄鱼资源数量的最主要因素来自于1960年代初闽东沿海越冬场的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过度捕捞。作为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鱼类,明清两代,福建沿海真鲷资源的兴盛,除了捕捞因素所造成的影响较小这一原因外,还与浙江沿海渔民对“东海地方种群”的开发时间较晚以及位于澎湖近海的“闽南-南海地方种群”一直未被开发有关。福建沿海真鲷种群开始受到致命影响主要是在1937年日本调查船发现其在澎湖列岛近海的越冬场之后。不仅某些特定经济鱼类的种群结构发生了变化,闽南渔场传统的捕捞结构以及海洋鱼类的种群结构均在1950年代末发生了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1930年代初,福建沿海各地陆续出现了一些“新式”的渔业公司,但都昙花一现。虽然他们的渔船、渔具在当时都颇为先进,然而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很快便宣告破产。此后,福建沿海各地的渔业捕捞活动中,传统的渔船、渔具仍占绝对优势。1950年代是传统中国社会最后一幅清晰的画面。与传统时代相较,此时福建沿海各地所用的渔船、渔具、捕捞技术以及主要作业区域并未发生大的变化。通过对这一时期保存下来的相关水产档案进行分析,由近及古,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传统时代的情形。1950-1960年代间,在以东山岛为中心的闽南渔场内,海洋鱼类的捕捞结构以及海洋鱼类的种群结构较以往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导致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因素则来自于人为方面。除了自然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外,海洋鱼类种群内个体的数量、年龄、性别比例、体型等自身因素的变化也能影响到种群结构的变化。种群中个体的体长、体重、年龄是描述种群资源质量以及种群结构的主要内容。通过分析地方志以及古文献中所记载的这些指标,可以“还原”出长时段内海洋鱼类种群结构的变化。这一研究发现,明、清以及民国间,闽台沿海大部分较大型鱼类,无论是中上层、中下层还是底层,其优势体长组较1950年代后为长;而日本鬼鲉、大弹涂鱼、凤鲚等鱼类的优势体长组并没有发生变化。位于食物链下层的金色小沙丁鱼,由于主要捕食者资源数量的衰落,其优势体长组体长反较1950年代后为短。总之,过去500年间,影响闽台沿海鱼类种群结构以及资源数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来自国家制度、捕捞技术以及消费市场的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并不显着,而鱼类种群自身的变化也多来自于人为因素的影响。传统时代,闽台沿海海洋鱼类的种群结构较为稳定,渔业资源十分丰富,生物多样性也较为复杂。但在1950年代后,伴随着国家工业化的进程,市场因素的影响作用日益凸显,在消费需求的不断刺激下,渔业生产在技术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无节制的过度捕捞最终导致了主要经济鱼类资源的破坏以及海洋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
沈长春[5](2012)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船拖网作业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根据2009—2010年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船拖网作业监测调查资料和生产统计数据,阐明单船拖网作业的渔业地位、渔场分布、网具类型,着重分析该作业渔获种类组成及主要捕捞对象的资源动态。结果表明:单船拖网作业产量位居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各种海洋捕捞作业的首位,大吨位、大功率渔船数量连续多年不断增长;渔具型式以有翼单囊网具为主;部分渔船使用的拖网网囊尺寸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带鱼、二长棘鲷幼鱼损害现象较为严重;秋季8—10月蓝圆鲹和鲐鱼群体绝大多数个体可达到最小可捕规格。调查研究结果还表明,2002年以来单船拖网渔业资源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生命周期短、营养级较低的蟹类、枪乌贼类、乌贼类和虾类资源渔获比重显着增长;原优势种类绿布氏筋鱼资源已出现严重衰竭;二长棘鲷资源量逐年减少,渔获群体明显趋向小型化、低龄化。
黄良敏[6](2011)在《闽江口和九龙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现状与鱼类多样性》文中提出福建海域处于台湾海峡、东海和南海交界处,渔业资源具有鲜明特色。对福建沿岸海域渔业资源的研究大部分为1980年代-1990年代的历史资料,有的甚至已超过40年,对该水域鱼类资源状况及群落结构变化缺乏系统认识,特别是对重点港湾鱼类资源的研究基本空白,难以准确地评估当前渔业资源状况,远不能满足国家“实施海洋开发”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需求,因此对福建沿海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渔业资源动态的研究不仅丰富了鱼类生物学的研究内容,而且对制定合理的渔业管理措施和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利用2006年夏季、冬季和2007年春季、秋季对闽江口和九龙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和相关历史资料,分析了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鱼类群落的时空分布格局、22种主要鱼类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建议开捕规格和渔业资源的动态变化,并结合长江口、珠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鱼类种类组成及其分布情况,阐明了我国东南沿海主要河口鱼类分布的地理学特征。首先,对闽江口和九龙江口及其邻近海域鱼类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时空格局进行了分析。调查共捕获鱼类222种,隶属于17目77科140属。其中软骨鱼纲17种,鲼形目的种类最多,有9种,占软骨鱼纲总数的52.9%;辐鳍鱼纲205种,鲈形目的种类最多,有109种,占总种数的49.1%,鲱形目为20种,占总种数的9.0%,鳗鲡目、鲉形目、鲽形目、鲻形目和鲀形目的种类也较多,在7-19种之间,其余各目种类均小于5种。研究显示,该海域鱼类由暖水种和暖温种组成,分别占65.3%(145种)和34.7%(77种),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海区的动物区系特征。研究海域鱼类优势种更替和资源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以Pinkas(1971)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划分标准,春季优势种6种,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鹿斑鲾Leiognathus ruconius、二长棘鲷Parargyrops edita Tanaka、黄鲫Setipinna taty、赤鼻棱鳀Thrissa kammalensis和凤鲚Coilia nasus,夏季优势种6种,六指马鲅Polydactylus sextarius、叫姑鱼Johnius grypotus、黄鲫、白姑鱼Pennahia argentatus、龙头鱼和鹿斑鲾;秋季优势种4种,龙头鱼、赤鼻棱鳀、丁氏[鱼或]Wak tingi和六指马鲅;冬季优势种7种,龙头鱼、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a、凤鲚、叫姑鱼、孔鰕虎鱼Trypauchen vagina、赤鼻棱鳀和中华海鲶Arius sinensis;其中只有龙头鱼在四个季节都是优势种。渔获鱼类季数量密度为43832 ind/km2,季生物量密度为519.10kg/km2,其中春季数量密度为34375ind/km2,生物量密度327.57kg/km2;夏季为28664ind/ km2和467.18kg/ km2;秋季数量密度为99401ind/km2,生物量密度为932.48kg/ km2;冬季为39280ind/km2和519.10kg/km2;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个体平均重量分别为15.1g/ind、19.5g/ind、14.6g/ind、25.3g/ind,渔获个体小型化严重。Shannon- Wiener种类多样性指数夏、冬季较低,春、秋季较高,特别是秋季有58.3%站位大于3。Primer聚类分析和NMDS排序结果表明,研究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四个季节的群聚特点相似;并且以闽江口为界,鱼类聚群可分为两大类群:九龙江口聚群,鱼类以凤鲚、棘头梅童鱼、孔鰕虎鱼、龙头鱼、六指马鲅和中华海鲶等为优势种;闽江口聚群,以叫姑鱼、龙头鱼、黄鲫和六指马鲅为优势种。其次,应用扫海面积法以及Δ-分布模型法评估了闽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约3600km2)的渔业资源现存量。结果表明,渔业资源密度秋季居首位,为2569.11kg/km2,夏季次之,为1120.23kg/km2 ,而冬、春季资源密度较低,分别为867.16kg/km2和553.60.29kg/km2。年平均渔业资源现存量为4599t,渔业潜在资源量达32451t。应用扫海面积法对九龙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约2713km2)的渔业资源状况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四个季节渔业资源平均密度981.97 kg/km2,其中秋季居首位,为1261.39kg/km2,冬季和夏季次之,分别为951.31kg/km2和936.93kg/km2,而春季资源密度最低,为778.24kg/km2。年平均渔业资源现存量为2664.09t,远低于其渔业潜在可捕量16688t。九龙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已经明显衰退,渔业资源分布与水温、水深及盐度等环境因素关系密切。闽江口和九龙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各个季节鱼类资源密度均居首位,甲壳类次之,头足类资源密度最低。本研究还对闽江口和九龙江口及其邻近海域22种主要鱼类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运用体长频率法估算了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总死亡系数、自然死亡系数、捕捞死亡系数和开发率,运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估算最适开捕体长。结果表明,绝大多数鱼类的生长幂指数b值都在2.53.5之间,大部分种类的开发率过高。研究的22种鱼类中开发率E大于0.5有20种,占90.1%,表明这些鱼类种群资源大部分已经过度开发,有9种鱼的开发率大于0.7,属于重度超额开发;有11种的开发率介于0.5-0.7之间,属于轻度超额开发;尚有开发潜力或已接近充分利用的仅2种,分别为尖头黄鳍牙[鱼或]和条纹斑竹鲨。本研究结合鱼类生长的拐点年龄、临界年龄和初次性成熟年龄的体长以及实测最小性成熟体长确定了22种主要鱼类的建议开捕规格,其中斑鰶、赤鼻棱鳀调整后的开捕规格有所增大,黄鲫、黄吻棱鳀的开捕规格有所减小,带鱼、棘头梅童鱼、红狼牙鰕虎鱼的开捕规格基本不变。为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合理养护,建议福建沿岸海域以这22种主要鱼类为指标种类,制定新的鱼类法定开捕体长。此外,本研究还根据中国东南沿海长江口、珠江口、闽江口、九龙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鱼类种类组成文献及实际调查资料,系统整理了各河口水域的鱼类总名录,并应用分类学多样性指数从不同时空尺度上分析了各个水域鱼类群落分类学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我国东南沿海长江口、珠江口、闽江口、九龙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等4个研究水域总共发现有1398种鱼类,隶属42目186科593属,鱼类种类数从北到南的物种丰富度明显增加,其中鲈形目增加尤为明显。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鱼类共有339种,隶属于31目101科231属;闽江口及邻近海域鱼类共有535种,隶属33目133科323属;九龙江口及其邻近海域鱼类共803种,隶属35目155科419属;珠江口及其邻近海域鱼类共1021种,隶属32目153科466属。四个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由北向南鱼类群落组成平均分类差异变异指数基本呈逐渐减小趋势,但分类学等级多样性指数差异并不大,鱼类区系关系较密切,可视为同一动物地理区系(印度-马来区系)。闽江口海域与九龙江海域的鱼类种类组成相似度最高,其鱼类组成与处于南海和东海交汇的特殊地理位置相符,并受南下的闽浙沿岸流及北上的南海暖流影响明显,夏、秋季由于南海暖流势力强盛,顺着台湾海峡北上,造成闽江口及邻近海域部分站点的鱼类群落同九龙江口及邻近海域的部分站点相似;而在冬季,随着南海暖流的减弱以及闽浙沿岸流顺着台湾海峡的强势南下,九龙江口海域的鱼类群落则独立成群。
张壮丽,叶孙忠,洪明进,沈长春,苏新红[7](2008)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国枪乌贼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根据1995年和20062007年测定中国枪乌贼生物学资料,进一步对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国枪乌贼生物学特性作比较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国枪乌贼产卵时间为49月,高峰期为5月和8月。春季产卵群体个体较大,大部分为180200mm,7月份当年春生的幼体开始加入捕捞群体,7-9月群体个体大小参差不齐,既有秋季产卵群体又有索饵幼体,1012月以索饵群体为主(胴长优势组100120mm)。中国枪乌贼胴长(L)与体重(W)的关系:W=1.7246×103L2.2754R2=(R20.9845)。摄食强度以1级为主占41.7%,2级占23.89%,食性凶猛、营养级为2.62。生殖群不甚摄食,空胃率高。与历史资料同比,单拖作业生产汛期69月渔获群体平均胴长由上世纪70年代的211.7mm下降至90年代的150.3mm、光诱敷网作业生产汛期渔获群体从2000年的157.2mm下降到20062007年的144.8mm。目前雌性性成熟最小胴长103mm也比以往小,性早熟现象明显。为此,建议对中国枪乌贼的资源应加以合理利用和保护。
叶孙忠,张壮丽,叶泉土,张澄茂[8](2007)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拖渔业监测调查》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根据2005年111月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拖渔业调查监测资料,分析和研究该海区单拖渔业利用状况、主要渔获物资源动态。结果表明:2005年渔获量平均密度指数(CPUE)3月最高,达134.41kg/h,随后迅速下降,9月为全年最低,仅34.75kg/h;渔获物组成以生命周期短、个体小、营养级较低的种类为主,二长棘鲷居绝对优势,占总渔获重量的38.8%;各主要种类渔业资源时空分布变化较为明显;近十年来,渔船功率和网具的日趋大型化,小型单拖渔船数量有所减少。通过监测调查为渔业管理部门制订科学的渔业资源养护措施、加强和完善渔业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方水美,杨圣云[9](2006)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蓝圆鲹和鲐鱼群聚空间分布的研究》文中认为根据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灯光围网信息船19902002年的渔捞记录,研究该渔场蓝圆鲹和鲐鱼群聚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中上层鱼类蓝圆鲹和鲐鱼年间数量变动具有时间同步的特征,年均网次产量显着相关.蓝圆鲹与鲐鱼群聚区分布差异表现在:蓝圆鲹分布的海区水深较鲐鱼浅,蓝圆鲹和鲐鱼分布渔区的水深,春季分别为4060m和4070m,夏季分别为3050m和3060m,秋、冬季分别为3060m和4060m;鲐鱼的群聚区分布较偏北、偏向台湾岛西岸,蓝圆鲹的群聚区分布较偏南、偏向台湾海峡的中心区域;蓝圆鲹与鲐鱼群聚区的时空隔离、彼此取代比较明显.蓝圆鲹与鲐鱼的群聚区存在一定的重叠,与其种间对食物的竞争有关.两鱼种所出现两种适应性趋向,增加了它们在同一生境中长期共存的可能性.
李雪丁[10](2006)在《台湾海峡南部鲐鲹鱼类群聚资源变动与环境关系的卫星遥感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基于1986 2002年期间的台湾海峡南部灯光围网渔业信息船的渔捞记录资料,1986 2002年期间的AVHRR遥感海表温度数据和1998 2002年的SeaWiFS遥感海表叶绿素数据,研究台湾海峡南部鲐鲹鱼类群聚资源分布的逐月变化特征及其与海洋环境变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台湾海峡南部鲐鲹鱼类群聚资源分布的逐月变化特征显着。澎湖列岛和台湾浅滩周边海域终年稳定存在一定面积的鲐鲹鱼类群聚资源,尤其是台湾浅滩附近,但在不同的季节渔区分布面积存在差异。大陆沿岸区鲐鲹鱼类群聚资源的分布则有着显着的季节性,夏季为盛期。三类密度资源(CPUE< 1.0 t/网次、1.0≤CPUE< 2.0 t/网次、CPUE≥2.0 t/网次)出现面积的逐月变化各不相同,高密度资源出现面积最大的时间在3月及8 9月。为指示资源强度的变化而建立的渔场面积指数,最高值出现在8月大陆沿岸区;年平均渔场面积指数则在浅滩渔区最高。鲐鲹鱼类群聚资源中心渔场与表层温度锋基本上是契合的,终年稳定存在一定面积的鲐鲹鱼类群聚资源的澎湖列岛和台湾浅滩周边海域,是表层温度锋位置所在;中心渔场主要分布在温度锋出现概率值区间0.10 0.55范围内,也即鲐鲹鱼类群聚资源分布在温度锋的两侧。同时,该渔业资源密集分布在叶绿素a浓度梯度较大的区带,并且落在低叶绿素a浓度一侧,其分布随着低叶绿素a浓度南北季节移动而产生相应的移动。值得注意的是,该资源分布处的表层温度与叶绿素之间存在指数函数关系,并且这一函数关系随时间变化。最后,本论文利用Visual Basic(VB)编程语言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平台,进一步开发面向用户的台湾海峡渔业信息系统雏形,集成所有研究成果和基础数据,增加了台湾海峡渔场电子地图模块,完善了渔业信息查询模块的查询功能。
二、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主要捕捞作业数量配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主要捕捞作业数量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1)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国枪乌贼的可持续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闽南-台浅渔场中国枪乌贼的利用现状 |
1.1 中国枪乌贼的资源特征 |
1.2 闽南-台浅渔场中国枪乌贼生活史及捕捞渔业现状 |
1.3 中国枪乌贼的流通现状 |
2 制约闽南-台浅渔场中国枪乌贼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 |
2.1 资源遭受多方面过度消耗 |
2.2 对应资源管理制度措施缺乏或落后 |
2.3 近岸栖息索饵场持续遭受污染破坏 |
2.4 渔业管理及渔民素质有待提升 |
3 闽南-台浅渔场中国枪乌贼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利用意见建议 |
3.1 针对性开展资源保育及监测工作 |
3.2 规范渔业生产,加强流通管理 |
3.3 综合监测与整治近海海洋环境 |
3.4 增进渔业执法管理能力及渔民教育 |
4 结语 |
(2)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四种底层及近底层鱼类生态学特征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海洋渔业资源状况 |
1.2.1 世界海洋渔业资源概况 |
1.2.2 中国海洋渔业资源状况 |
1.3 国内外海洋渔业资源研究进展 |
1.3.1 海洋底层及近底层鱼类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1.3.2 海洋渔业资源动态与气候变化的研究 |
1.3.3 渔业资源动态与捕捞力量的研究 |
1.4 研究区域自然条件及渔业概况 |
1.4.1 自然条件概况 |
1.4.2 渔业概况 |
1.5 本研究四种底层、近底层鱼类研究概况 |
1.5.1 白姑鱼 |
1.5.2 短尾大眼鲷 |
1.5.3 黄鳍棘鲷 |
1.5.4 乔氏蜥雀鲷 |
1.6 本研究的内容、意义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数据收集 |
2.1.1 捕捞渔获量和捕捞力量 |
2.1.2 海洋表层水温 |
2.1.3 四种鱼类的采样站位和样品处理 |
2.2 种群生态学参数的计算方法 |
2.1.1 体长-体重关系 |
2.1.2 von Bertalanffy equations |
2.1.3 残存率S |
2.1.4 总死亡系数Z |
2.1.5 自然死亡系数M |
2.1.6 捕捞死亡系数F |
2.1.7 开发比率E |
2.1.8 临界年龄(最佳开捕年龄) |
2.1.9 最小可捕体重 |
2.1.10 最小可捕长度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种群结构 |
3.1.1 白姑鱼 |
3.1.2 短尾大眼鲷 |
3.1.3 黄鳍棘鲷 |
3.1.4 乔氏蜥雀鲷 |
3.2 生态学参数 |
3.2.1 生长参数 |
3.2.2 死亡系数 |
3.3 福建省海洋捕捞渔获量及捕捞努力量 |
3.3.1 渔获量及CPUE |
3.3.2 捕捞努力量 |
3.3.3 小结 |
第四章 讨论 |
4.1 种群结构的变化 |
4.2 生态参数的变化 |
4.3 种群结构和生态学参数的主要影响因子 |
4.3.1 捕捞 |
4.3.2 气候变化 |
4.3.3 小结 |
4.4 管理对策 |
4.4.1 削减捕捞努力量、调整作业结构 |
4.4.2 实施最小开捕规格 |
4.4.3 保护幼鱼、产卵群体、产卵场 |
4.4.4 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 |
第五章 结语 |
5.1 主要研究成果 |
5.1.1 四种底层及近底层鱼类生态特征及变化趋势 |
5.1.2 四种底层及近底层鱼类生态特征的主要影响因子 |
5.1.3 管理对策 |
5.2 特色与创新 |
5.3 不足与展望 |
5.3.1 不足 |
5.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重要海洋中上层经济鱼类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中上层鱼类渔业发展概况 |
2中国重要海洋中上层经济鱼类资源生物学研究概况 |
2. 1日本鲭 |
2. 2蓝圆鲹 |
2. 3蓝点马鲛( Scomberomorus niphonius) |
2. 4银鲳( Pampus punctatissimus) |
2. 5鳀 |
3中国海洋重要中上层经济鱼类资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前景 |
3. 1加强海洋中上层鱼类资源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 |
3. 2强化渔业资源生物学研究的全国协作和统筹工作 |
3. 3积极扶持前瞻性研究项目,对重大的基础性和常规性课题要持续性地开展研究 |
3. 4制订和实施切合中国国情的渔业管理措施 |
3. 5提高海洋国土意识,维护中国海洋权益 |
(4)国家、技术与市场:闽台沿海海洋鱼类种群结构变迁原因研究(1492-1966)(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四节 研究资料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研究材料 |
二、 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洋流的力量:台湾鲻鱼渔场的此消彼长 |
第一节 荷据时期(1624-1662)的乌鱼渔场 |
第二节 打狗、淡水渔场的消失 |
第三节 鹿仔渔场的衰落 |
第四节 洋流变动与渔场变迁 |
第五节 讨论 |
第三章 海禁与生计:海岛渔业资源的开发 |
第一节 内海与外海 |
第二节 明代前期的海岛管控 |
第三节 明代后期的“汛外采捕” |
第四节 清代海岛开发的“弛禁之争”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技术与市场:带鱼资源的开发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市最多卖”:福建近海带鱼贸易 |
一、 闽地盛产带鱼 |
二、 带鱼的流向 |
三、 鱼粮比价 |
第三节 “闽人独善钓”:带鱼延绳钓技术的垄断 |
一、 延绳钓技术的出现 |
二、 闽人入浙钓带 |
第四节 市场与捕捞成本的变化 |
一、 市场的变化 |
二、 单位成本与捕捞量的关系 |
三、 收益分配比例的变迁 |
第五节 讨论 |
第五章 技术与渔场:大黄鱼资源的开发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资源分布与开发 |
一、 闽东渔场 |
二、 闽中渔场 |
三、 闽南渔场 |
第三节 “闽中腊月为盛”:渔汛的差异 |
第四节 官井洋渔民与“叩网”作业 |
第五节 技术突破与新渔场的开发 |
第六节 讨论 |
第六章 技术与资源:真鲷资源的开发 |
第一节 鱼名辨析与分类 |
第二节 资源分布与开发 |
一、 东海地方种群 |
二、 闽南-南海地方种群 |
第三节 捕捞技术与资源数量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由近及古:海洋鱼类的种群变动 |
第一节 由近及古:一种方法论 |
第二节 水产品产量的变动 |
第三节 主要经济鱼类资源数量的变动 |
第四节 影响资源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
一、 自然环境变化 |
二、 人为因素 |
三、 生产资料以及收购价格的变动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八章 明清以来海洋动物种群结构的变迁 |
第一节 度量衡的折算 |
一、 清末台湾沿海各地度制、衡制 |
二、 1910-1920 年代福建沿海各地度制、衡制 |
第二节 海洋哺乳动物 |
第三节 鱼类体型变小者:较大型 |
第四节 鱼类体长变小者:中小型 |
第五节 鱼类体长变化不明显及变大者 |
第六节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一、 自然环境的影响 |
二、 国家制度与渔业生产 |
三、 捕捞技术的影响 |
四、 市场与资源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5)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船拖网作业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单船拖网渔业概况 |
2.2 监测船生产情况 |
2.3 渔获种类组成变化 |
2.4 主要种类资源动态 |
2.4.1 蟹类 |
2.4.2 二长棘鲷 |
2.4.3 枪乌贼类 |
2.4.4 蓝圆鲹 |
2.5 对经济幼鱼的损害状况 |
2.5.1 带鱼 |
2.5.2 鲐鱼 |
2.5.3 蓝圆鲹 |
3 讨论 |
3.1 渔业资源相对稳定是单船拖网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
3.2 主要经济鱼类种类发生明显变化 |
3.3 调整拖网作业的休渔期 |
3.4 严格执行单船拖网网囊最小网目标准 |
(6)闽江口和九龙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现状与鱼类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鱼类群落及其研究进展 |
1.1.1 生物群落及鱼类群落概念 |
1.1.2 鱼类群落多样性 |
1.1.3 鱼类群落时空格局 |
1.1.4 鱼类群落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
1.2 入海河口鱼类群落生态学研究进展 |
1.2.1 入海河口生物与环境 |
1.2.2 入海河口鱼类群落生态学研究进展 |
1.3 福建省沿岸海域及重点港湾自然环境及渔业资源学研究进展 |
1.3.1 福建沿岸海域及重点港湾的自然环境 |
1.3.2 福建沿海及重点港湾渔业资源生态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目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 |
1.4.1 本研究目的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本论文创新之处 |
2 闽江口和九龙江口及邻近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采样方法 |
2.1.2 样品处理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2.1 闽江口和九龙江口及其邻近海域鱼类种类组成 |
2.2.2 鱼类群落生物量及其季节变化 |
2.2.3 鱼类群落的多样性特征 |
2.2.4 鱼类群落结构的聚类分析 |
2.3 讨论 |
2.3.1 福建沿岸海域鱼类种类组成的特点 |
2.3.2 福建沿岸海域鱼类种类组成与理化环境因子的关系 |
2.3.3 福建沿岸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 |
2.3.4 福建沿岸海域及重点港湾鱼类个体规格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闽江口、九龙江口及邻近海域主要鱼类的生物学特征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调查方法 |
3.1.2 生物学测定 |
3.1.3 数据分析方法 |
3.2 结果 |
3.2.1 福建沿岸海域底拖网主要鱼类的生物学特征 |
3.2.2 福建沿岸海域主要鱼类体长-体重的关系 |
3.2.3 福建沿岸海域主要鱼类的生态学参数 |
3.2.4 福建沿岸海域主要鱼类建议开捕长度的确定 |
3.2.5 福建沿岸海域主要鱼类建议开捕体重的确定 |
3.3 讨论 |
3.3.1 福建沿岸海域主要鱼类的生物学特征 |
3.3.2 福建沿岸海域主要鱼类的种群参数与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
3.3.3 福建沿岸海域已规定鱼类开捕规格的合理性探讨 |
3.3.4 不同海域底拖网主要鱼类开捕体长的分析比较 |
4 闽江口、九龙江口及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现存量评析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调查方法 |
4.1.2 数据分析 |
4.2 九龙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现存量分析 |
4.2.1 渔业资源密度、渔业资源现存量的季节变化 |
4.2.2 渔业资源密度与水温、水深及盐度的关系 |
4.2.3 潜在渔业资源量的估算 |
4.3 闽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现存量评析 |
4.3.1 渔业资源密度和渔业资源现存量的季节变化 |
4.3.2 各渔业生态类型渔业资源密度、渔业资源现存量 |
4.3.3 渔业资源密度与水温、水深的关系 |
4.3.4 潜在渔业资源量的估算 |
4.4 讨论 |
4.4.1 评估方法的比较 |
4.4.2 九龙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分布与水温、水深及盐度的关系 |
4.4.3 闽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分布与水温、水深的关系 |
4.4.4 九龙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现状分析 |
4.4.5 闽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现有渔业资源现状分析 |
5 中国东南沿海主要河口及邻近海区鱼类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研究水域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 |
5.2.1 四个研究水域鱼类的种类组成 |
5.2.2 四个研究水域鱼类分类学多样性指数分析 |
5.2.3 四个研究水域鱼类组成的聚类分析 |
5.3 讨论 |
5.3.1 分类学多样性指数的实用价值 |
5.3.2 四个研究水域鱼类种类组成的分析 |
5.3.3 四个研究水域鱼类分类多样性指数比较与海洋地理学初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附录Ⅲ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7)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国枪乌贼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群体组成 |
2.1.1 单拖作业渔获群体组成 |
2.1.2 光诱敷网作业渔获群体组成 |
2.2 胴长与体重关系 |
2.3 生殖习性 |
2.3.1 性比和性腺成熟的胴长 |
2.3.2 生殖期 |
2.4 摄食 |
2.4.1 摄食强度 |
2.4.2 食性 |
3 小结与讨论 |
(8)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拖渔业监测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调查结果 |
2.1 生产概况 |
2.2 主要种类渔获状况 |
2.2.1 重量组成 |
2.2.2 主要渔获种类资源动态 |
2.3 单拖作业状况 |
3 分析与讨论 |
(9)闽南-台湾浅滩渔场蓝圆鲹和鲐鱼群聚空间分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两种鱼在捕捞渔区的出现频率 |
2.2 两种鱼年均网次产量和月均网产量 |
2.3 两种鱼年均占渔获比例和月均占渔获比例 |
2.4 两种鱼群聚区的分布与季节变化 |
2.5 两种鱼群聚海区水深及其季节变化 |
3 讨论 |
(10)台湾海峡南部鲐鲹鱼类群聚资源变动与环境关系的卫星遥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科学认识的进展 |
1.2 技术层面的进展 |
1.3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设想 |
第二章 数据及背景介绍 |
2.1 台湾海峡海洋环境的基本特征 |
2.2 台湾海峡渔场渔业资源与管理现状 |
2.3 数据及来源 |
2.4 结论 |
第三章 台湾海峡南部鲐鲹鱼类群聚资源逐月分布浅析 |
3.1 引言 |
3.2 数据与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台湾海峡南部鲐鲹鱼类群聚资源与温度锋的关系 |
4.1 引言 |
4.2 数据与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结论 |
第五章 台湾海峡南部鲐鲹鱼类群聚资源与叶绿素的关系 |
5.1 引言 |
5.2 数据与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结论 |
第六章 鲐鲹鱼类群聚资源分布变化与温度和叶绿素的关系 |
6.1 引言 |
6.2 数据与方法 |
6.3 鲐鲹鱼类群聚资源分布变化与温度和叶绿素的关系 |
6.4 结论 |
第七章 台湾海峡渔业信息系统 |
7.1 系统框架结构 |
7.2 台湾海峡渔业信息系统的完善 |
7.3 总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三年来发表及完成的文章 |
致谢 |
四、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主要捕捞作业数量配置(论文参考文献)
- [1]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国枪乌贼的可持续利用[J]. 陈奋捷.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6(04)
- [2]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四种底层及近底层鱼类生态学特征变化的研究[D]. 鞠培龙. 厦门大学, 2014(08)
- [3]中国重要海洋中上层经济鱼类生物学研究进展[J]. 郑元甲,李建生,张其永,洪万树. 水产学报, 2014(01)
- [4]国家、技术与市场:闽台沿海海洋鱼类种群结构变迁原因研究(1492-1966)[D]. 陈亮.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2)
- [5]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船拖网作业调查与分析[J]. 沈长春. 福建水产, 2012(04)
- [6]闽江口和九龙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现状与鱼类多样性[D]. 黄良敏.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2)
- [7]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国枪乌贼生物学特性研究[J]. 张壮丽,叶孙忠,洪明进,沈长春,苏新红. 福建水产, 2008(01)
- [8]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拖渔业监测调查[J]. 叶孙忠,张壮丽,叶泉土,张澄茂. 福建水产, 2007(03)
- [9]闽南-台湾浅滩渔场蓝圆鲹和鲐鱼群聚空间分布的研究[J]. 方水美,杨圣云. 台湾海峡, 2006(03)
- [10]台湾海峡南部鲐鲹鱼类群聚资源变动与环境关系的卫星遥感研究[D]. 李雪丁. 厦门大学,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