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传统的争议作家——王朔研究述评

反抗传统的争议作家——王朔研究述评

一、反叛传统争议作家——王朔研究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阿卜杜克热木·穆萨[1](2020)在《王朔小说的人物悲剧研究》文中认为王朔是八九十年代文坛无法绕开的一位作家,其小说语言和题材在当时文坛掀起了一股热潮。本文从王朔个人成长经历及改革开放初期社会转型的时代大背景切入,深入探讨其小说人物所体现出的悲剧色彩,并由此延伸开来,探究人物悲剧性背后王朔个人文化立场矛盾,这种矛盾一方面呈现为其自身内部的大众文化立场与精英文化立场矛盾;另一方面是其书写的现代性与无法割舍的传统文化基底的矛盾。首先,论证人物悲剧与大院空间的关系,从大院的建立和变迁出发研究其对人物悲剧的影响。其次,论证人物悲剧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从改革开放初期特定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及思想观念的变革出发,研究社会背景对人物悲剧的影响。另外,论证以顽主为代表的王朔小说中男性主人公的悲剧,他们成长于大院,历经剧烈的社会变动,从共和国新贵变成了生活中的迟到者,又面临地理与精神故乡的双重缺失,导致成为现代社会的零余者。再次,论证王朔小说中的女性悲剧,以纯情的拯救者和钟情者两类女性人物角色为代表,探究其悲剧的具体表现。最后,论证人物悲剧与作家文化立场之间的关系,从王朔个人文化立场矛盾出发,进一步深挖其小说人物与他文化立场矛盾之间的关系。总之,大院的建立与变迁以及特定时期的社会背景造成了王朔个人文化立场的矛盾,这种矛盾体现在他内心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矛盾,在作品中则表现为现代书写与传统文化基底之间的矛盾。当这种矛盾通过具体的人物表现出来时,就导致了顽主迟迟无法融入社会而成为生活的迟到者和现代社会的零余者,而女性人物作为男性视角下的女性角色登场,从一开始只是作为一种“标尺”和“工具”,他们的悲剧也是不言而喻的。王朔小说的人物悲剧自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从中我们既要看其对表现一代青年人的挣扎以及对丰富当代文学多样性的价值,也要认清其中的颓废消极色彩并加以规避。

张以婷[2](2020)在《接受美学视野下中式黑色幽默诗学特质研究 ——以王朔作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黑色幽默在中国文坛开始了新的发展历程,中国当代作家将黑色幽默的表达手法纳入文学创作,开辟了中国黑色幽默小说的新局面。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黑色幽默在中国的接受与影响,一方面黑色幽默在中国的接受迎合读者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黑色幽默传入中国后,促进了幽默文体的转型,作家在创作中打破和谐的审美追求,突出荒诞的主题。第二章讨论中西方黑色幽默的共同诗学特质,体现中国作家对西方黑色幽默的学习与借鉴。第三章分析作家王朔作品中黑色幽默的诗学特质,体现黑色幽默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以及作家个人的黑色幽默风格。第四章讨论中国独异的黑色幽默诗学特质,通过中西方黑色幽默的比较,可以发现中国黑色幽默小说的创作受到西方黑色幽默的直接影响,二者虽有共同的诗学特质,但由于中国特殊的接受背景,作家们在黑色幽默文体的创作中,又融入了本土特色,形成中国黑色幽默的独特风格。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以接受美学为指导,以读者视角为主,通过中西方比较,讨论中国黑色幽默所具有的诗学特质,最终得出结论,对于任何外来文化的吸收,都应当兼收并蓄,立足于本民族文化土壤融合创新,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正如黑色幽默在中国当代作家的学习和再创造后,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黑色幽默。

张珊珊[3](2020)在《“第三代”京味小说研究 ——以王朔的创作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以王朔的创作为例研究第三代京味小说,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确定“京味”的内涵,梳理“京味”小说流变;分析王朔小说中的“京味”元素及其文化成因;分析第三代京味小说对于前两代京味小说的传承以及发展。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比较分析前人研究,界定本文对于京味小说内涵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简述京味小说的代际演变,引出第三代京味小说及其代表作家王朔,并进一步分析王朔的创作对于第三代京味小说的意义。第二部分,分析王朔小说中所蕴含的京味元素及其背后的文化成因。首先,王朔等第三代京味作家的京味元素具体包括顽主形象、调侃式的京味语言和颠覆崇高的创作风格三部分。其中顽主群像可分为边缘者、享乐者和探索者三类;第二,调侃式的京味语言呈现出消解权威性、模仿的幽默、口语杂烩等特点,既与以老舍为代表的传统京味小说有一定的传承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第三,文学创作风格上,王朔追求真实和自然,颠覆崇高,消解载道。王朔小说中京味的文化成因,具体包括脆弱而盲目的优越感和社会变动带来的失落感。在文化心态上,大院文化的繁荣及衰落催生了顽主们没落的贵族心态,他们一方面有着盲目的优越感,一方面面对现实又产生了深深的自卑。第三部分,分析第三代京味小说对于前两代京味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首先,从关注小人物、民间口语写作、关注个体自尊三个方面分析了第三代京味小说对于京味传统的传承。其次,第三代京味对于前两代京味小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语言风格上,第三代京味小说发展了传统京味小说在语言风格上的幽默,并将其发展为京味式的调侃风格;第二,人物形象上,第三代京味小说将传统京味小说中的老北京“侃爷”形象发展成一系列的顽主群像;第三,第三代京味小说借助影视媒介,并在创作中引入市场化导向的商业意识,推动了京味小说在新时代的复苏和发展。

张伟[4](2019)在《王朔影视剧作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朔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最有争议的作家,影视剧创作在其创作生涯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王朔影视剧作品的研究也是文艺界备受关注的一个焦点。王朔影视剧作的研究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对影视文本内容的研究,即内涵研究;另一类是针对"王朔电影年"所做的研究,即外延研究。通过对这两类研究的简要回顾,总结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和一些代表性观点。

李佳坤[5](2018)在《王朔论》文中认为对于王朔的整体性观照,需要有阶段性的划分标准,为了避免造成“时间标准”的硬性切分与社会文化发展不一致的矛盾,本文以“作品对社会影响力”为阶段划分的标准,努力做到对王朔全面、客观的阐释。纵观王朔整个创作历程中表现出的“冷——热——冷”的事实,这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个人文学创作水平的表现,而是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文化转型、人们心理变化与文化传播方式多样化等诸多复杂的综合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将王朔置于历史、社会、文化的三维坐标中,以王朔在不同时期呈现出的“冷——热——冷”的文学现象为基本论述线索,对王朔进行整体论述。本论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讨论了王朔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无可归属”的存在,据此提出王朔的研究价值,爬梳了王朔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并提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正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立足王朔早期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分析,论证王朔早期处于中国文坛与文学市场边缘的原因。首先,以《空中小姐》《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两部王朔早期文学作品为分析对象,论述了小说男主人公由于生活轨迹发生了“时空错位”而出现的迷茫、痛苦、矛盾、挣扎和无可奈何的情绪,这意味着这一时期的“我”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顽主”,只是初具雏形。通过对《空中小姐》《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三部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爱情纠葛为例,分析了主人公们“向上”与“向下”两种价值观的相互较量。这些相互较量的价值观既表现在相爱的男女主人公之间,也表现在男主人公的“过去”和“现在”。王朔在这一期的小说中塑造的“顽主”雏形还没有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既要服务于爱情故事的发展,也要依托爱情故事来完成。虽然这些爱情悲剧抽空了家族影响和等级观念等一切外在因素,触及了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些社会问题,但终究被淹没在中国80年代初的文化盛宴当中。第二章围绕王朔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的文学作品分析“王朔热”的原因。80-90年代之交是王朔事业的巅峰时期,也是其小说风格的形成时期。王朔这一时期小说的魅力之一在于他以极致的笔触塑造了一系列出现在八九十年代社会转型期的“顽主”形象。这些“顽主”们自然随性、离经叛道、否定一切,颠覆伪理想、伪崇高、伪道德。其二,王朔这一时期的小说集中表现了对“知识分子”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批判。知识分子是一个复杂又庞大的社会群体,王朔对笔下“知识分子”批判和讽刺的实质是对“知识分子按照个人真实意愿履行表达观点、态度的职责的行为与他所处的社会主流环境之间无法达成一致”的矛盾关系的思考。这成为王朔批判“知识分子”的逻辑起点。由于历史原因和社会现实,王朔笔下的“知识分子”成为滑向社会边缘的、外表虚伪和内心隐痛的“多余人”形象。第三,王朔一直以来诉求的“真实人性”既有人的自然性也有社会性,其实质是在市场经济主导的社会秩序下对文革时期设定的“道德标准”发起的对抗。王朔表达真实人性的叙事策略由“挣脱束缚”的叙述与对“虚伪面具”的讽刺共同构成。第四,王朔八九十年代小说的语言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堪称一绝,这一方面表现在王朔将“人物对话”作为独立描写对象上;一方面有意搅浑了俚语、俗语与书面语。第五,我们将王朔小说的受众分为两个群体:一是专业受众群体;二是普通受众群体。这两个不同的受众群体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关注点,却共同造就了80-90年代的“王朔热”。第三章主要论述了王朔八九十年代文学与影视之间的跨界实践。80-90年代出现的“王朔热”除了文学成就,其在影视中的实践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80年代,中国大陆掀起了史无前例的电影风潮。王朔在“拍娱乐片”的倡导下,成功的在小说与影视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王朔编导的《渴望》已经成为一代人集体的文化记忆。这不仅因为《渴望》“室内剧”形式的开创带给人们耳目一新之感,更因为它站在人们的立场,最大程度满足了经历过人性压抑、文化专制迫害及市场经济冲击下的人们对真诚、朴实的情感的需求,重建了文革时期破碎的价值观。剧中的刘慧芳实际上是在“传统”与“独立”相互博弈的过程中产生的女性形象。第四章以《我的千岁寒》《致女儿书》《新狂人日记》为例,剖析新世纪的王朔不断遇“冷”的原因。王朔新世纪文学在内容上进入了禅宗体验,超越了人们的生活经验,表现出强烈的“向内转”倾向,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成为王朔新世纪的“新宠”。不仅如此,“颠覆小说文体”成为王朔在新世纪文学写作过程中不断探索的表达方式。他的这种书写一方面由于自己写作内容“去情节化”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他面对“文学死亡”做出的有力回应,是他对文学发展过程中做出的思考和调整。最后,在梳理新世纪文学市场现状的过程中论述当下读者的阅读习惯始终保持在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经验之上,当王朔有意背离携带着“欲望合理化”的“生活经验”时,不愿与新世纪文学外部环境建立联系时,必然走向被读者遗忘的道路。这直接导致王朔无法进入新世纪文学批评家的视线。但鉴于新世纪文学由来不久,新世纪文学还处在不断发表、变化的过程中,随着文学家和评论家们对新世纪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王朔未来在新世纪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我们仍然寄以希望。在结束语部分对王朔整个创作过程进行了动态的概括和分析。

杜婧一[6](2018)在《现代性视野下先锋小说的崛起与嬗变 ——以先锋“五虎将”的创作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崛起的先锋文学思潮可以视为新时期以来中国现代性文学的开端。当时涌现出一批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的青年作家,他们采用全新的叙事手法,大胆探索那些被以往忽略或者封禁的题材,宣扬主体观念,漠视传统秩序,用颠覆性的艺术风格给读者带来震撼性的感受。在众多知名的先锋作家中,先锋“五虎将”可以视为先锋文学的核心人物。人们通常谈论的先锋“五虎将”并指马原、洪峰、余华、苏童、格非五位作家,他们在先锋活跃时期有着相近的创作追求,又确立了各自独立的创作风格,五位作家之间保持了良好的个人关系,时常被视为一个整体以观察整个先锋思潮的发展情况。然而随着时代的更迭,先锋文学在90年代以后逐渐衰败和沉寂了下去,很快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五位先锋作家在新的文化环境中经历了不同的人生际遇,他们的创作选择和小说风格也随之发生了转变,文学现代性的问题也因先锋思潮的离场而被搁置了下来。曾经新锐的“文坛射雕五虎将”在今天大都成长为资深作家,他们对当下的中国文学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尝试从先锋“五虎将”的创作轨迹入手,研究先锋文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对新时期文学现代性问题做出进一步探索。希望通过对曾经的先锋文学做出重新梳理,得到关于文学现代性发展的反思、经验与启示,为当下文学发展提供一条新的思路。论文第一章从被视为新时期文学“黄金时期”的80年代入手,回顾当时文学在各种思潮簇拥下兴盛的局面。先锋文学作为众多思潮中最具有突破性和冲击力的现代性文学流派,它的技术特性和全新的审美特征打破了文学界的常态,推动了整个文学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的深度思考。论文核心讨论的先锋“五虎将”正是先锋作家群的核心成员,他们最早都是以“先锋小说家”的身份在文坛崭露头角的。而先锋派正是现代派文学的一面镜子,这一章节同时对西方现代派文化中“先锋”概念的起源、发展和对国内文学的直接影响也进行了研究。第二章进入到这五位先锋作家在80年代的先锋写作时期的创作表现研究,是论文的重点章节。先锋“五虎将”在80年代既表现出相似的创作趋势,又各自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文学风格。其中从对马原的叙事崇拜、洪峰的新锐写作、余华偏爱暴力与死亡的冰冷叙事、苏童阴郁唯美的古典气质和格非的神秘主义叙事五个特征着手,对五位作家80年代的先锋作品进行全面的分析。第三章转入到对90年代先锋文学的研究。这一章分析90年代文学环境与思想环境的变迁,着重探讨先锋文学在九十年代遭遇的困境。先锋文学的衰退和离场是当代文学的一面镜子,困境的出现自有其内在原因,也有源自外在的实际问题。先锋作家的个性化特征在90年代以后的作品中有了更大的延展,随着先锋文学热度的退却,先锋作家的集体特征渐渐弱化,整体性被打破之后,小说家的个性特质得到凸显,开始走向各自不同的道路,收敛起先锋的姿态。先锋“五虎将”在90年代经历不同的际遇做出不同的选择,这一章主要分析后来的写作道路较为坎坷的两位先锋小说家:马原与洪峰。先锋革命中一度领衔前行的马原与洪峰,随着先锋文学的整体没落,两人经历了漫长的迷惘蛰伏,未能在探索中找到新的突破方向,因而都选择了或者一度选择息笔,留给文坛的是一系列的悬念与遗憾。第四章的研究重点放在另一部分先锋小说家90年代以后的创作研究。讨论三位仍保留有相当先锋意识的小说家——余华、苏童和格非,他们在先锋文学式微的环境下坚持写作并尝试拓展现实与传统题材,在曲折延续的道路上开拓出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他们在充分保留个人特色的基础上部分地与现实妥协,采用先锋小说创作的技法,抒写现实生活或历史事件,实现一种个人的跨越或如研究界所谈的“先锋的转型”。也许是时运使然,也许是他们在创作与市场中找到了恰当的平衡点,近年来的文学界给予了他们较高的认可。第五章的内容综合了先锋“五虎将”在不同时期整体的创作走向,对退隐的先锋文学和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发展做出推想。这一章总体分析80年代先锋写作存在的局限性问题,讨论先锋运动以来文学现代性发展获得的机遇和随着文化环境的改变而陷入的困境。当前文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两极分化现象十分显着:现实主义纷纷向市场文化倒戈,而“纯文学”既苦于追赶现代派文学潮流,又纠结于被消费市场疏远的命运。对文学现代性进行整体的反思,并拓展先锋精神对文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先锋文学消逝的时代里我们的文学需要保持的正是永恒的先锋精神。

刘碧珍[7](2017)在《叙述声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叙述声音是西方文论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叙事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它与叙述交流中的诸多因素存在密切联系,直接影响文本意义的生成与传达。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此概念长久以来未被准确定义,有必要对叙述声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这是本论文写作的缘由。叙述声音是一种隐喻意义上的声音,它是对叙述文本中显露作者意识的话语迹象的隐喻,这些话语迹象体现叙述主体与叙述行为的关系。叙述声音与其传达的内容一体无分。我们常常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它:如认为叙述声音可以隐喻读者接收和解读出的文本意义,也可指表露作者意图的叙述话语或符号,或指叙述者为创设特定叙述情境而使用的叙述策略。更多时候我们认为叙述声音是读者从文本中感知到的作者意识。如何去探究叙述声音,首先要思考的是角度的问题。本论文在全面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方位、多视角地阐述叙事学与当代西方文论中的叙述声音理论,识别与辨析叙述声音概念。在叙事学视阈下,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探析小说文本中叙述声音的来源,解析其形态,概括其特征与功能,思考其他文类以及非文学文本中的叙述声音问题,阐释叙述声音在文本建构、读者接受和文化交流中的意义与价值。本论文共分六章,包括叙述声音的概念、主体、构成要素、特征和功能等问题。第一章辨析叙述声音概念。该章梳理西方文学理论中与“声音”概念相关的研究成果,追述叙述声音术语的缘起和发展。同时参照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近现代作家的创作理论与实践,与之对照分析。为下文结合具体文本对叙述声音展开研究准备理论基础。第二章探析叙述声音来源。首先从作者创作的角度,借助社会历史批评理论和精神分析学说,分析作者、隐含的作者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找出叙述主体与叙述声音的内在联系。其次从文本传播的角度,借助叙事学和传播学理论,按照叙述者人称和叙述层次的不同分析叙述声音的差异,关注叙述声音在文化传播中的变化。最后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借助认知叙事学、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等理论,研究受述者与叙述声音的关系。第三章解析叙述声音构成与分类。叙述声音是文体、语气和价值观的融合,是叙事的一个成分。在文本中,叙述声音构成要素比较复杂。叙述声音在书面文本中是不会发出真正的声音,但是却会在字里行间显露迹象。“迹象”与文体、语气、叙述意图和作者的价值观等因素相关。叙述声音在具体文本中会有不同的类型。这部分主要借助叙事学、文化语言学的理论进行分析。第四章分析叙述声音特征。叙述声音在不同文本、同一文本的不同叙述层中有不一样的表现,呈现多样的特征。叙述声音虽然是一种隐喻的说法,但是因为它冠以声音这样的名称,且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是隐喻性。所以在特征上它具备与自然之声的相似性,如:模糊与清晰(隐逸与明晰)、可靠性与不可靠性、单一与复调、呼应与回响。同时叙述声音毕竟是一种语音,与人相关,所以它又有其独特性、自我呈现性和相关性等特征。因而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它看作是对自然之声的模仿与超越。第五章探究叙述声音功能。叙述声音具有构建文本世界、表现作家的“独一之诗”和主体价值以及反映社会规约和文化习俗的功能,因而叙述声音具有社会历史与审美的价值。第六章研究跨媒介、跨学科叙事中的叙述声音。叙事学研究发展到后经典叙事学研究的阶段,对叙述声音的关注必然也需突破媒介和学科的界限,该部分是在对叙述声音结构形态、分类、特征和功能已做分析的基础之上,再观照非虚构性叙事文本中的叙述声音,例如微信叙事、教育叙事和法律叙事。这些文本与生活联系紧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现实的干预之作,所以本文的研究侧重于关注叙述声音所传达的语义,解读叙述声音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吴群涛[8](2017)在《“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提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源于英美的朋克如今已成为具有全球性影响的青年文化。早在七十年代末朋克便传入中国,在中国摇滚发展的推动下,于九十年代中期受到了中国青年的广泛关注和热情追捧。在近四十年时间的传播过程中,中国元素和中国话语融入朋克,并对其进行筛选、吸收和改造,最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朋克亚文化。论文绪论部分对朋克文化这一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评析,同时对研究意义和价值、创新点、重难点、方法、思路、论文结构安排等进行了相应介绍。论文第一章从梳理英语中“punk”的词源及衍变入手,回顾朋克运动在英美的兴起与发展,剖析出朋克的文化内涵。同时,由“punk”汉译上出现过的论争切入,对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予以概述——经过十余年的“道听途说”和近十年的“地火燎原”,目前朋克在中国的传播处于平稳发展期。在此期间,国内主要有四种朋克传播方式,包括翻译、“打口”、“迷笛”和独立厂牌,它们的联合作用扩大了朋克的受众群体,促成了中国摇滚朋克时代的到来。论文第二章聚焦中国“朋克时代”,选取朋克先锋崔健和何勇,北京朋克乐队群“无聊军队”,以“盘古”、“舌头”、“苍蝇”和“生命之饼”为代表的外省朋克和广受国际媒体关注的“挂在盒子上”为核心的女子朋克乐队进行深入考察,解析朋克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和特征。论文第三章论述具有代表性的乐评人与朋克紧密相关的活动与观点。主要分析涵括郝舫、李皖、颜峻三位知名乐评人的朋克乐评。他们分别代表了国内乐评人在对待朋克文化主要的批评方式与态度,其作品受到了不同时期各个层次的中青年读者的认可,实质上参与了朋克文化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对朋克文化的认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论文第四章先从文化认同中的立场和思维、文学的个性表达与普遍诉求和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的转换三个方面来论析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的关系,再从文学书写与亚文化传播紧密关联的角度,连通卫慧与棉棉、宁肯与春树这两组具体的“朋克书写个案”的脉象,分析当代作家对朋克文化的接受差异。论文结论呼应绪论及正文各部分,强调指出朋克文化实践的最大意义是不断地敞开问题,让人们拥有更多自由地表达与争论的空间、方式与勇气,并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邱欣[9](2016)在《王朔电影作品“顽主”群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王朔是中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他的艺术创作,涉猎文学、影视创作和文艺批评,是一个多产且在20世纪末的文艺界产生了广泛影响的作家。王朔的作品有广泛的市场效应,广受社会中下层受众欢迎,销量很大,形成了引人注目的“王朔热”,同时也受到许多人的批评,被视为痞子文学,引起广泛的讨论与争议,时人称之为“王朔现象”。王朔艺术创作的最大特点,是他的作品把独具特色的“顽主”形像送入观众的视野,并在文学、电影、电视作品中形成系列性“群象”。他作品中的“顽主”形象,多采用半纪传体描述,形成了幼年“顽主”、少年“顽主”、成年“顽主”的系列,构成20世纪中国文学、影视创作的“顽主”热潮。这一热潮的出现,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尤其是王朔的文学作品大量地被改编为电影投放市场后,产生出轰动性效应,更不得不引发人们的深入思考。本文以王朔电影作品中塑造的“顽主”形象为切入点,拟对这一现象出现的意义、价值做一分析,以期达到20世纪后期在中国文坛、影坛产生重大影响的现象更为深刻的把握与认识。论文首先探讨王朔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现象”的文化社会背景,继而对王朔中“顽主”形象塑造特点及从文学走向电影的演化历程做一分析,展示“顽主”群像在文学作品中的创作风格以及这些“顽主”人物在电影作品中如何利用人物的语言和行为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此基础上,将王朔笔下的“顽主”人物与“类顽主”形象进行分析对比,力图准确把握不同的艺术家对现实的表达和其作品的价值取向,最后再从这一系列“顽主”群像的演变中分析当代审美价值的变化趋势以及其所体现的社会现实意义。“顽主”群像的出现是一个必然的精神文化现象,它使得在中国银幕上第一次真实地、生动地出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嬉皮士形象,从而映照出当今多元化社会所存在的“小人物”的生存现状及精神特征,并积极引导、推进这部份人群向崇高、正义方向的发展。这正是本文主要抓住“顽主”群像进行深入分析的价值所在。

李天佑[10](2016)在《王文兴小说现代主义特色的衍变》文中认为王文兴是60年代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从大学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起,几十年间笔耕不辍,一直坚持与探索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其创作虽然不多,但都很有分量,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十五篇小说》,长篇小说《家变》和《背海的人》。王文兴小说创作历程比较清晰,早期主要创作具有现代主义特色的短篇小说,对小说的主题和创作手法进行积极地探索;中期,在小说技巧逐渐成熟后,开始尝试创作长篇,出版了颇多争议的《家变》;后期殚精竭虑花费二十四年时间创作出现代主义集大成之作的《背海的人》。本论文绪论部分概述了选题意义、研究现状以及关于小说的研究范围和方法。正文部分分为四章,分别是:第一章,王文兴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本章首先介绍了王文兴的家庭背景及其成长历程,接着结合时代背景,梳理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在日据时期与60年代的发展情况与特征。第二章,初萌的文学根芽——从《守夜》到《龙天楼》。本章围绕王文兴早期小说的主题和创作手法进行探究,归纳出早期小说主题分为:一、日常生活面貌;二、青年学生的校园生活;三、命运与顿悟。而在创作手法上,王文兴使用意识流或独白的小说手法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第三章,逐渐成熟的中期——《家变》的探究。本章首先探讨了有关《家变》的不同主题,分为孝顺、经济与文明、反抗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主人公范晔内心矛盾的角色形象。其次探究了《家变》的语言创新,如不寻常的感叹助词、冗长的句子、某一词类的重复出现和诗化的文字。最后,研究了小说中存在过去和现在两条时间轴的结构。第四章,后期集大成之作——《背海的人》的探究。本章主要探究了《背海的人》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内容上从存在主义角度入手,分析“爷”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如宗教、死亡等,从中找出人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形式上,探讨《背海的人》特殊的叙述语调——内心独白的意识流,剖析爷“吠”的意义。

二、反叛传统争议作家——王朔研究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叛传统争议作家——王朔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王朔小说的人物悲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缘由与思路
    二 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 研究方法与主题
    四 研究历史与现状
    五 研究重点和难点
    六 研究创新与观点
第一章 人物悲剧与大院空间
    第一节 人物悲剧与大院建立
    第二节 人物悲剧与大院变迁
第二章 人物悲剧与社会背景
    第一节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与人物悲剧
    第二节 思想观念的变革与人物悲剧
第三章 顽主形象悲剧
    第一节 生活的迟到者
    第二节 生活的零余者
第四章 女性形象悲剧
    第一节 纯情的拯救者
    第二节 钟情者的悲剧
第五章 人物悲剧与作家文化立场
    第一节 王朔文化立场内在矛盾
    第二节 人物悲剧与文化立场之矛盾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2)接受美学视野下中式黑色幽默诗学特质研究 ——以王朔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黑色幽默在中国的接受与影响
    第一节 黑色幽默在中国的接受——契合读者的接受心理
    第二节 黑色幽默在中国的影响——促进新时期幽默文体的转型
第二章 黑色幽默的共同诗学特质
    第一节 典型的“反英雄”形象
    第二节 隐寓荒诞的情节
    第三节 独特的幽默风格
第三章 王朔作品中黑色幽默的诗学特质
    第一节 王朔黑色幽默的接受背景
        一、社会背景
        (一)市场经济的推动
        (二)“大院子弟”身份
        二、文化背景
        (一)对西方黑色幽默文学的接受
        (二)扎根于本土文化中的接受
    第二节 王朔黑色幽默作品的召唤结构
        一、语义建构层:狂欢化的叙事语言
        二、修辞格层:反讽的叙事手法
        三、意象意境层:边缘化人物的塑造
    第三节 王朔黑色幽默的精神内涵
        一、以平民视角拉近读者距离
        二、以玩世态度传达黑色幽默精神
        三、以流浪后的回归慰藉读者的精神家园
第四章 中式黑色幽默的独异诗学特质
    第一节 特殊历史场域的厚重美
    第二节 彰显本土特色的地域美
    第三节 城乡二元对立的冲突美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第三代”京味小说研究 ——以王朔的创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转型期的京味小说与王朔
        1.2.2 对王朔笔下的“顽主”群像的研究
        1.2.3 对王朔小说的艺术特色及精神内涵的探索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小说中的“京味”与“第三代”京味小说
    2.1 “京味”内涵与“京味”小说的流变
        2.1.1 “京味”内涵
        2.1.2 “京味小说”的流变
    2.2 “第三代”京味小说与王朔
        2.2.1 关于王朔与“第三代”京味的争议
        2.2.2 “第三代”京味的新特质
3 王朔小说中的“京味”及其文化成因
    3.1 “痞”性格与顽主群像
        3.1.1 尴尬的边缘者
        3.1.2 当下的享乐者
        3.1.3 反叛的探索者
    3.2 躲避崇高的风格
        3.2.1 拒绝宏大
        3.2.2 关注凡俗
        3.2.3 消解载道
    3.3 调侃式的京味语言
        3.3.1 调侃中的幽默
        3.3.2 犀利中的解构
        3.3.3 杂烩中的“游戏”
    3.4 王朔式“京味”的文化成因
        3.4.1 脆弱而盲目的优越感
        3.4.2 社会变动带来的失落感
4 “第三代”京味小说的传承与发展
    4.1 “第三代”京味小说所承继的“京味”文化传统
        4.1.1 以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为题材
        4.1.2 以民间口语为主要创作语言
        4.1.3 关注生命个体对自尊的追求
    4.2 “第三代”京味小说对于“京味”文化传统的发展
        4.2.1 语言风格:从幽默到调侃
        4.2.2 小人物形象:顽主群像
        4.2.3 商业化导向:借力影视媒介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王朔影视剧作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影视文本的内涵研究
二、对“王朔电影年”外延研究
三、结束语

(5)王朔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无可归属:当代文学史中的王朔
    二、王朔引发的争议和争议中的王朔
    三、本课题研究历史和现状
    四、本论文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文坛与市场边缘:早年王朔
    第一节 顽主雏形初现
    第二节 在价值观的较量中完成的爱情悲剧
    第三节 淹没在文化盛宴中的王朔小说
第二章 王朔“热”
    第一节 “顽主”的精神世界与生存空间
        一、顽主们的生活信仰
        二、“顽主”书写的深层动因
    第二节 王朔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一、“知识分子”叙述的逻辑起点
        二、外表虚伪与内心隐痛的“知识分子”形象
        三、王朔与“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根源
    第三节 真实人性的诉求策略
    第四节 作为独立审美对象的顽主语言
        一、王朔将“人物对话”作为描写对象
        二、有意搅浑俚语、俗语与书面语
    第五节 文本的受众群体辨析
第三章 文学与影视的跨界实践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电影风潮
    第二节 王朔成功进军影视领域
    第三节 《渴望》“热”
    第四节 刘慧芳人物形象剖析
第四章 王朔与新世纪的文坛:缘尽
    第一节 超越生活经验的写作姿态
    第二节 颠覆小说本体的叙述方式
    第三节 超越读者阅读期待的文学创作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6)现代性视野下先锋小说的崛起与嬗变 ——以先锋“五虎将”的创作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80年代文学复苏浪潮与先锋小说的崛起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的“黄金时代”与先锋文学的崛起
        一、文学领域的蓬勃“春天”
        二、大规模文学突围中的翘楚——先锋写作的突破性与颠覆性
        三、活跃的先锋小说创作与全新的审美追求
        四、浮出水面的“文坛射雕五虎将”
    第二节 先锋文学溯源:作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一面镜子
        一、现代性观念的外延: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二、先锋精神内涵:西方现代派富含的诸多元素在先锋文学中的体现..
        三、中国80年代先锋文学:从西风东渐的影响到自我意识的萌发
第二章 先锋“五虎将”在80年代的创作表现
    第一节 偏执的叙述崇拜者——写小说的汉人马原
        一、藏地情缘:迷恋叙事的泛神论者
        二、讲故事的高手
        三、“大马”和他的朋友们
        四、现代主义浪潮中的追逐与迷失:写作是内心一座孤独的花园
    第二节 打破传统与书写现实——新锐守望者洪峰
        一、游离于现实边缘的极端情绪
        二、孕育于极端年月的故乡视野
        三、变奏于死亡母题的酒神精神
    第三节 余华的死亡感觉叙述:语言暴力肢解下的灵与肉
        一、暴力与死亡母题所呈现的先锋语言
        二、写作的临界姿态
        三、喧嚣的荒诞与沉默的隐喻
    第四节 灵长的现代主义触角——苏童与唯美浓郁的江南写作
        一、一场有关记忆的叛逃与重建——80年代苏童的精神流浪
        二、存在之思:人性的空灵与迷魅
        三、“中国式”福克纳的叙述启示:古典气韵下的意识流文学
    第五节 格非与“神秘主义”叙事
        一、格非神秘主义叙述方式和手法
        二、多重隐喻下的叙事迷宫
        三、格非对西方现代主义写作的接受与革新
第三章 搁笔与复归:90年代以来在迷惘中蛰伏的马原与洪峰
    第一节 90年代以来的文学走向与先锋小说的式微
        一、90年代以来文学环境与思想环境的变迁
        二、黯然落幕与悄然转折——离散的先锋派
        三、先锋“五虎将”在90年代后的际遇与选择
    第二节 从“小说已死”到高调回归:马原标签化时代的终结
        一、搁笔与复归:转向写实之路的“前小说家”
        二、突破与革新:从现实题材转向历史题材
        三、重逢与告别:在守望中挥别标签时代
    第三节 在写实与先锋之间徘徊沉寂的文学隐居者洪峰
        一、向现实主义和读者靠拢的洪峰
        二、欲望的纠缠——90年代洪峰创作的新思考
        三、开启电商时代的文学隐居者
第四章 延续与转型:90年代以来先锋小说家的转向与突破
    第一节 与现实握手言和:余华和他的“后毕加索时期”
        一、世界文学视野下“中国想象”的大获全胜
        二、苦难三部曲:后先锋主义与现实的火花
        三、新的跳跃:《兄弟》与《第七天》
    第二节 苏童小说的灵魂之光:一如既往的南方想象
        一、来自灵魂的逆光:苏童现代小说轨迹
        二、严肃文学中的“半流行小说”:写实题材的引入
        三、另类的古典诱惑:现代小说的新历史视角
    第三节 沉默的突围者——格非的蛰伏与转进
        一、先锋文学精神的“压舱石”格非
        二、蛰伏期的长篇小说创作
        三、迈向圆融境界的学院派小说家
第五章 退隐的先锋和文学现代性的猜想
    第一节 先锋写作的局限性问题
        一、装在“套子”里的先锋叙事
        二、“文学回归自身”过程中复杂的断裂现象
        三、文学制度的约束与失落的主体性
    第二节 先锋运动以来现代性的机遇与困境
        一、想象的爆炸——蔚然成风的现代主义写作
        二、尴尬的“失语”——逶迤前行的文学现代性
    第三节 文学现代性的反思与启示
        一、文学辉煌时代的断裂:80年代文学再生长机制的缺失
        二、启蒙者的困境:缺乏内驱力的现代主义
        三、未竟的现代性和永恒的先锋追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叙述声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叙述声音”是一种隐喻的表达
    二、作为隐喻的叙述声音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价值
第一章 寻找“声音”的轨迹:叙述声音理论溯源
    第一节 西方叙述声音理论
        一、韦恩·C.布斯的“作者的声音”
        二、热拉尔·热奈特的“语态”
        三、巴赫金的“声音”
        四、苏珊·S.兰瑟的“叙述声音”
        五、詹姆斯·费伦的作为修辞的声音
    第二节 中国叙述声音理论
        一、古代叙事思想中的声音理论
        二、现当代文学中的叙述声音思想——以几位代表作家为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言说与倾听:叙述声音的发出与接收
    第一节 言说:叙述声音的发出
        一、作者(隐含的作者)与叙述声音
        二、叙述者与叙述声音
    第二节 倾听:叙述声音的接收
        一、受述者:理想的读者和真实的读者
        二、解释社群与倾听
        三、倾听的价值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声的迹象:叙述声音的构成与分类
    第一节 叙述声音的构成
        一、表层结构——涉及文体元素
        二、语气(情态)特征
        三、言语与意义的融合
        四、叙述话语与叙述声音
    第二节 叙述声音的分类
        一、叙述声音中的“信号音”
        二、叙述声音中的“定调音”
        三、叙述声音中的“标志音”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模仿与超越:叙述声音的特征
    第一节 叙述声音与自然声响的相似性
        一、模糊与清晰:叙述声音的隐与显
        二、独唱与和鸣:叙述声音的单一与复调
        三、感知的差异:叙述声音的可靠性与不可靠性
        四、“余音不绝”:叙述声音的呼应与回响
        五、无声亦有声:不会消逝的叙述声音
    第二节 叙述声音的独特之处
        一、叙述声音的个体差异性
        二、叙述声音的自我呈现性
        三、叙述声音的相关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历史与审美:叙述声音的功能
    第一节 叙述声音可以结构文本世界
        一、叙述声音引导叙述
        二、叙述声音塑造人物
        三、叙述声音构建时空
        四、叙述声音表现声音
    第二节 叙述声音可以传达作者的声音
        一、“独一之诗”
        二、立身与立文
    第三节 叙述声音能回应社会时代之声
        一、叙述声音展现经济状况
        二、叙述声音体现政治历史的发展
        三、叙述声音显露道德与文化的影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跨媒介与跨学科:叙述声音与日常生活叙事
    第一节 众声喧哗:新媒介叙事中叙述声音
        一、叙述声音的载体
        二、叙述声音的特质
        三、倾听与新媒介叙事
    第二节 启迪人心:日常教育叙事中的叙述声音
        一、教科书:多种声音的交汇
        二、日常教学活动:叙述声音存在于师生互动之间
    第三节 理智与情感的纠葛:法律叙事中的叙述声音
        一、叙述者的身份立场
        二、法律与道德(情感)的取舍
        三、倡导社会公平正义之声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8)“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四、研究的创新点、重点与难点分析
    五、主要研究方法、思路及论文结构安排
第一章 嬗变与发展:朋克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第一节 嬗变中的朋克
        一、朋克文化身份的“三重变奏”
        二、国内对“punk”汉译名的论争
    第二节 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一、传播历程
        二、主要传播方式及影响
第二章 喧嚣与愤怒:中国摇滚的“朋克时代”
    第一节 朋克先锋
        一、崔健对“冲撞”风格的尝试
        二、何勇与“性手枪”精神的契合
    第二节 “无聊军队”朋克群体
        一、“无聊军队”促进朋克亚文化在中国的发展
        二、建构“青春乌托邦”:无聊军队专辑音乐歌词分析
    第三节 外省朋克
        一、外省朋克:“盘古”、“舌头”和“苍蝇”
        二、武汉朋克:“生命之饼(SMZB)”
    第四节 女子朋克
        一、中国摇滚中的女性朋克
        二、“挂在盒子上”:中国第一(支)女子朋克乐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拨乱反正:国内乐评人对朋克的引介与批判
    第一节 “比零还少,比最多还多”:郝舫哲评朋克
        一、书写摇滚:《伤花怒放》与《灿烂涅盘》
        二、论朋克的未来:《比零还少》
        三、译介朋克:《上车走人》与《请宰了我》
    第二节 “在黑暗中,看到一点亮光”:李皖文评朋克
        一、引介西方朋克摇滚诗歌
        二、重申对朋克概念的认识
        三、展开对中国朋克摇滚的批评与反思
    第三节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颜峻怒评朋克
        一、活跃在摇滚现场的诗人
        二、论噪音与音乐
        三、对中国朋克的批判性反思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书写与差异:中国当代作家对朋克的文学接受
    第一节 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
        一、文化认同中的立场和思维
        二、文学的个性表达与普遍诉求
        三、文化认同基础上文学审美范式的建构
    第二节 卫慧、棉棉的朋克书写比较
        一、浪漫遮蔽反叛:卫慧的“另类”文学
        二、残酷彰显叛逆:棉棉对朋克精神的推崇与实践
    第三节 宁肯、春树的朋克书写比较
        一、歌声表达灵魂:宁肯对朋克的改造与演绎
        二、狂欢追求独立:春树用朋克表述自由青春力量
结语
附录
    Ⅰ. 英美朋克亚文化年表
    Ⅱ. 朋克文化术语翻译及释义
    Ⅲ. 中国朋克亚文化年表
    Ⅳ. 历届迷笛音乐节概况(2000-2017)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9)王朔电影作品“顽主”群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王朔与情韵独异的“顽主”热
    1.1“大院文化”孕育的新一代
    1.2 现代都市社会的边缘人
    1.3 青春叛逆的偶像
    1.4 实用主义大众艺术的引领者
第2章 从文学走向影视“顽主”的演化
    2.1 文学“顽主”:小人物中的平民英雄
        2.1.1 讽刺与调侃、反叛与轻佻
        2.1.2 骄傲与自卑、无赖与无奈
    2.2 电影“顽主”:迷茫、扭曲下的假面人
        2.2.1 价值迷茫后的游戏人生
        2.2.2 心理扭曲下的面具人
    2.3 从写实到荒诞:文学与电影“顽主”的同与异
第3章 “初始顽主”与“类顽主”的群像塑造
    3.1 初始“顽主”形象的诞生
        3.1.1 荒诞表象后面的意蕴
        3.1.2 善良本性中的无奈与脆弱
    3.2 涅盘新生的“类顽主”群象
        3.2.1 从诙谐引向正义
        3.2.2 用讽刺的利刃刺破白日梦
    3.3 《老炮儿》:跨世纪的顽主形象呼应
第4章 非传统“顽主”新形象的审美剖析
    4.1 多元化审美需求的助长
    4.2 日常化艺术创作范式的延伸
    4.3 市场经济时代的导向
第5章 “顽主群像”的当代文化解读
    5.1 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
    5.2 对社会小人物的怜悯与关注
    5.3 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层透视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致谢

(10)王文兴小说现代主义特色的衍变(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范围与方法
第一章 王文兴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
    第一节 王文兴的学养背景与创作历程
    第二节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章 初萌的文学根芽——从《守夜》到《龙天楼》
    第一节 早期小说中的现代主义特色
    第二节 《十五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三章 逐渐成熟的中期——《家变》的探究
    第一节 《家变》的主题与人物塑造
    第二节 《家变》的语言特色与形式
第四章 后期集大成之作——《背海的人》探究
    第一节 《背海的人》中的存在主义精神
    第二节 《背海的人》中特殊的叙述语调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反叛传统争议作家——王朔研究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王朔小说的人物悲剧研究[D]. 阿卜杜克热木·穆萨. 喀什大学, 2020(03)
  • [2]接受美学视野下中式黑色幽默诗学特质研究 ——以王朔作品为例[D]. 张以婷. 青岛大学, 2020(02)
  • [3]“第三代”京味小说研究 ——以王朔的创作为例[D]. 张珊珊.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4]王朔影视剧作研究综述[J]. 张伟.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2)
  • [5]王朔论[D]. 李佳坤. 吉林大学, 2018(04)
  • [6]现代性视野下先锋小说的崛起与嬗变 ——以先锋“五虎将”的创作为中心[D]. 杜婧一.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7]叙述声音研究[D]. 刘碧珍.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9)
  • [8]“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吴群涛. 武汉大学, 2017(06)
  • [9]王朔电影作品“顽主”群像研究[D]. 邱欣.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6(05)
  • [10]王文兴小说现代主义特色的衍变[D]. 李天佑. 江苏师范大学, 2016(01)

标签:;  ;  ;  ;  ;  

反抗传统的争议作家——王朔研究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