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中心结构特性预测与补偿技术

加工中心结构特性预测与补偿技术

一、加工中心整机结构特性预测和补偿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斌,闫松,杨宝锋[1](2021)在《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结构中的力学问题》文中提出依据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工作时极端的力热环境状态,阐述分析了大推力发动机强振动、大静载、多源激励和传递路径复杂的力学特点.静力学方面介绍了整机结构载荷分析和组件静力学分析方法,动力学方面介绍了整机低频模型、精细化动力学修正、多源载荷等效等问题的研究情况.针对发动机典型的部件,梳理了大推力发动机研制中面临的力学挑战,包括高温高压燃气摇摆装置、转子动力学、动静干涉流体激振、诱导轮汽蚀振荡、大范围轴向力平衡、超音速涡轮颤振、推力室热疲劳、喷管侧向力载荷、总装管路疲劳断裂等问题,指出了力学需求和未来研究方向.最后对发动机结构概率失效分析的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为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提供力学支撑.

单博闻[2](2021)在《微光多谱段成像仪调焦及像移补偿机构设计与分析》文中认为微光多谱段成像仪具有在低照度环境下成像的能力,在观测城市夜间灯光、检测颗粒物污染、研究南北极冰川、探测海洋环境等应用领域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该光学载荷在卫星平台发射以及在轨工作过程中,会由于冲击振荡、温度变化、大气压、卫星姿态等因素,使光学系统的焦平面发生一定的偏移,即为离焦现象,若不采取措施补偿离焦量,则会严重影响成像质量。因此,高精度的空间望远镜中都会装有调焦机构来保证感光探测器与像面的重合。鉴于微光多谱段成像仪需要在低照度环境下成像的工作要求,该光学载荷需要具备像移补偿的功能以实现凝视成像的效果。本文设计了一种调焦及像移补偿机构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该设备的最大优势在于,将两种功能结合在一起,在保证达到所需技术指标的前提下,使整体所需要的空间最小化,结构最简单化,且配合有动、静态两级锁紧装置,使机构的可靠性、抗冲击性显着提高。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考察了微光空间遥感成像仪的历史发展背景,结合大量国内外调焦机构的实际应用经验,分析出成像仪在卫星发射与在轨工作环境中引起离焦现象的主要因素,从而确定了最大像移补偿量,最大调焦量,定位精度优于和一阶自然频率等相应的技术指标。(2)根据微光多谱段成像仪的整机结构特性和工作条件,确定了调焦方式、传动方案,分析了丝杠螺母的自锁性,设计了调焦及像移补偿机构的机械结构,包括像移补偿传动方式,动、静态锁紧机构,详细说明了选择材料、驱动元件、编码器以及润滑方式的理由。最终设计的结构外形尺寸为349mm×192 mm×174 mm,总质量为9.8 kg(不包括两侧的动态锁紧机构)。(3)对调焦及像移补偿机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基于其运动特征,运用了蒙特卡洛算法分析了调焦功能的精度,结果表明以目前的加工工艺条件可以达到定位精度优于±10μm的技术指标;对调焦及像移补偿机构的动力学性能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4)对调焦及像移补偿机构进行了试验验证:对动态锁紧装置中的记忆合金环进行了回复力试验和压缩试验。对开环、闭环控制曲线进行拟合,通过闭环控制的方式对调焦机构的定位精度进行检测,结果验证了其定位精度优于±5.7μm。对机构进行了振动试验,XYZ三个方向上的一阶固有频率分别为243.24 Hz,240.11 Hz,388.6 Hz,正弦振动试验曲线跟随良好,随机振动试验中最大放大倍率为3.39,振动试验后检测其自锁能力良好。所有试验结果均在技术指标要求的范围内,也和理论分析结果相吻合。说明结构的刚度、强度良好,能够经受住卫星平台发射过程中的冲击振动。

杨猛[3](2021)在《风筛组合式花生膜秧分离技术研究与机构优化》文中指出花生秧可作为多种畜禽动物以及部分水产生物重要的高蛋白粗饲料来源。中国很多花生产区采用覆膜栽培的种植模式,花生收获后秧蔓缠带大量地膜,极大降低了其饲料化利用价值,而现有花生秧揉切除膜设备普遍存在除膜率低、秧料损失率高等突出问题,作业质量偏低。为了提高花生秧揉切除膜设备膜秧分离作业性能,本文以覆膜种植花生主产区主栽品种收获后花生秧为研究对象,在花生秧揉切物料成分与风选特性研究基础上,基于花生秧蔓与残膜“分级双吸”的膜秧分离技术思路,研究了由两级离心风机与双层振动筛组合进行膜秧分离作业的膜秧分离装置,进行了关键部件与结构参数的分析、设计与离散元仿真,以花生秧揉切除膜机为试验平台开展了膜秧分离性能试验,确定了膜秧分离装置的较优作业参数组合,并进行了试验验证,为高效、优质花生秧揉切除膜机及相关设备的研发提供了有益参考依据。本文进行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所得结论如下:(1)针对具有代表性的覆膜种植花生品种,开展了花生秧揉切物料成分与风选特性研究。研究了花生秧揉切后各物料组成、含水率对各物料悬浮特性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含水率对不同品种花生秧物料悬浮特性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花生秧揉切后各物料与残膜悬浮速度存在显着差异,不同物料成分悬浮速度随含水率变化的回归模型存在差异,但受花生品种影响较小。(2)结合花生秧揉切物料成分与风选特性研究结果,基于花生秧蔓与残膜“分级双吸”的膜秧分离技术思路,确定了膜秧分离装置总体结构方案,对膜秧分离装置关键部件进行了研究设计,对花生秧物料在双层振动筛上运动输送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并对离心风机与双层振动筛组配作业方式进行设计。(3)基于离散元仿真方法和EDEM软件,搭建了花生秧茎秆在双层振动筛上筛分过程的DEM(Discrete Element Method)仿真平台,分析了膜秧分离作业过程中花生秧茎秆的分级、输送机理,研究了花生秧茎秆颗粒在双层振动筛上的运动轨迹以及X、Y、Z三轴方向的位移、速度变化规律,并开展了单因素仿真试验,模拟研究与分析了双层振动筛关键运动参数对其筛分性能的影响。(4)对花生秧揉切除膜机整机结构进行了集成组配,根据覆膜种植花生收获后花生秧饲料化加工总体要求,以花生秧揉切除膜机为试验平台,验证了本研究中风筛组合式花生膜秧分离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与设备膜秧分离作业效果。以上层筛风机转速、下层筛风机转速和振动筛频率为试验因素,以提高除膜率和降低损失率为主控目标,结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案开展了膜秧分离性能试验研究,获得了试验因素对主控目标影响的主次顺序,建立了试验因素对主控目标影响的回归模型并对回归模型进行了优化,确定了膜秧分离装置较优参数组合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参数优化结果为:当上层筛风机转速760r/min,下层筛风机转速670r/min,振动筛频率4Hz时,除膜率为91.24%,损失率为8.51%,设备膜秧分离性能得到显着提高。

李路[4](2021)在《星载高重频激光雷达光机结构设计及其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气溶胶辐射强迫效应主要通过气溶胶与辐射相互作用和气溶胶与云相互作用两种途径来影响地球辐射收支平衡,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间专家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在第五次报告中指出,气溶胶与云的相互作用是最主要的不确定性辐射强迫因子之一。星载云和气溶胶激光雷达因其具备运行轨道高、时空分辨率高、探测范围广等特点,非常适合于全球云和气溶胶的时空分布观测。由于星载高重频激光雷达具有小视场、低能量、单光子探测等特点,对整机光机结构及稳定性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开展星载高重频激光雷达光机结构优化设计与稳定性分析。通过光、机、热集成分析方法进行整机光机结构优化设计及稳定性分析。首先,根据星载高重频激光雷达设计要求,给出一套整机光机系统设计方案。利用Zemax软件完成扩束器、接收望远镜及法布里-珀罗(Fabry-Perot,F-P)的光学设计与优化,得到光学元件结构参数。对整机系统光机结构进行布局设计,以方形框架为基准,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将接收单元、发射单元及后继单元安装在其不同位置。其次,为了验证星载高重频激光雷达光机系统,研制一套缩比样机验证系统。对缩比样机进行详细的光机系统结构设计,得到整机结构模型,并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光、机、热集成技术方法,重点对整机光机结构进行结构稳定性分析。以系统光学性能参数为研究目标,将结构、热等不同工况载荷作为研究对象,完成整机系统稳定性分析。搭建缩比样机系统,进行装调实验,与模拟计算对比,相对误差在6%以内。对系统进行增益比标定实验,结果为1.150,并进行连续探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准确的探测云和气溶胶的时空变化。在夜晚气溶胶探测距离可达22km,退偏振比可达10km;在白天探测距离可达10km,退偏振比可达6km。反演光学厚度与太阳光度计进行实验对比,最大的相对误差为14.121%,最小为0.221%;探测平均误差为4.559%。最终,依据缩比样机分析和验证结果,对星载高重频激光雷达光机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为了减小热变形对激光器位姿的影响,采用柔性结构进行三点支撑。对扩束器进行光机结构设计:设计新型的柔性结构固定扩束器大透镜来减小热变形对其面型和位姿影响;设计四个正交柔性铰链对扩束器进行固定来减小热变形对其位姿的影响。提出拓扑优化和参数优化相结合的光机集成方法,对筋板式主镜进行超轻量化设计,得到重量为4.4kg,相较于实体镜体减小80%,相对于初始轻量化结构减小37%。为了减小背板的热变形对主镜面型的影响,设计新型多轴复合柔性支撑结构用于支撑主镜,在工作方向上的面型优于λ/50(λ@632.8nm)。主次镜支撑结构采用中心支撑结构形式,为了减小热变形对主次镜间距的影响,采用新型C/SiC复合材料。详细分析了法布里-珀罗标准具加工误差对透过率的影响,以及补偿方法,完成温度调节的窄带滤波器光机结构设计。对星载激光雷达整机结构进行优化布局,为后续进一步完善整机结构模型及仿真提供依据。

韩相龙[5](2021)在《自动补种式小型大蒜播种机设计与试验》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蒜生产国和出口国,山东省是中国大蒜第一种植大省。目前,山东金乡大蒜种植以人工点种为主,劳动强度大,种植效率低。部分农户使用勺链式大蒜播种机进行播种,其漏播率在8%-10%之间,需要人工进行补种,增加了蒜农的劳动强度。针对勺链式大蒜播种机在播种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漏播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自动补种式小型大蒜播种机。重点针对大蒜补种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在勺链式大蒜播种机添加漏播检测和自动补种装置,降低了漏播率,减轻了劳动强度。该研究可为大蒜补种装置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自动补种式小型大蒜播种机设计。自动补种式小型大蒜播种机主要包括动力输出装置、播种装置、补种装置、开沟装置、机架等部分。整机选用勺链式取种方式,可同时实现大蒜播种、漏播检测与自动补种工作。对整机播种装置、补种装置、机架等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与理论分析,阐述了各部件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为使整机提种速度、补种速度在合适的区间内,对传动方案进行了设计,对传动链轮进行了选型。(2)漏播检测与补种装置设计。提出了一种利用漫反射激光传感器对取蒜情况进行检测,根据传感器输出的脉冲宽度判断取种勺是否漏取的检测方案。提出了一种利用电磁离合器“通电吸合、断电分离”特性执行补种动作的补种方案。设计了一种以电磁离合器、转勺式补种器为核心的补种装置并论述了其补种原理。设计了一套以STM32处理器、漫反射激光传感器、电磁离合器为核心的大蒜漏播检测与补种系统。为实现补种器可靠取种与精准投种,对补种装置取种与投种过程进行了分析,在传感器安装位置与补种位置相距130mm,典型提种速度为0.12m/s时,传感器检测到漏播789ms后电磁离合器通电且延时149ms,此时投种效果最佳。(3)漏播检测与补种试验台搭建与试验。为验证漏播检测与补种系统可行性,搭建了漏播检测与补种试验台。为得到取种勺漏取蒜种时的临界脉冲宽度,利用试验台进行了取种勺遮挡脉冲获取试验,得到了不同等级蒜种在正常提种速度范围内以不同姿态被取起的遮挡脉冲宽度范围。在0.09m/s~0.15m/s提种速度区间内,蒜种与勺的最大脉冲宽度为440.6ms、最小为121.6ms;空勺时的脉冲宽度最大为87.9ms、最小为53.3ms。进行了试验台蒜种漏播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平均漏播检测准确率为98.7%。为验证补种准确性,进行了试验台补种试验,结果表明,经补种后试验台平均取种率为97.74%。(4)基于EDEM的补种器仿真与优化。建立转勺式补种器离散元仿真模型,利用EDEM对补种过程进行了仿真与分析。经理论分析确定了适用于金乡Ⅰ级蒜种补种勺的尺寸区间。以补种勺漏取率和单粒取种率为响应指标,以补种勺长度、补种勺宽度、补种勺厚度为试验因素,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设计。利用EDEM进行了仿真试验,建立了补种勺漏取率和单粒取种率的回归模型,通过响应曲面分析了各试验因素的影响。多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适应金乡Ⅰ级蒜种补种勺的最优结构参数为补种勺长度34.83mm、补种勺宽度26.60mm、补种勺厚度21.4mm。利用试验台进行了最优参数验证试验,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5)样机试制与田间试验。在济宁市金乡县通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进行了样机试制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自动补种式小型大蒜播种机平均综合播种率为96.92%。

张宏建[6](2021)在《现代苹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关键技术及试验研究》文中提出苹果作为我国第一大水果,近年来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产量稳步增加,我国已成为世界优质苹果的最大产区。基肥施肥作为苹果周年生产中最重要的施肥方式,不仅可以供给果树整个生长周期所需要的养分,为果树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还可以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施肥质量、增加施肥效果,实现果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我国苹果园基肥施肥仍以人工作业为主,机械化程度低,作业强度大、施肥效率低、施肥效果差,已严重制约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基肥施肥机械可以减轻劳动强度、降低人工成本,是实现苹果园减肥、提质、增效的关键措施。本文结合苹果树基肥施肥的农艺要求和土壤、肥料的物理力学特性,设计研发一种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并对其关键技术和作业性能进行试验与研究。重点从苹果树开沟施肥的农艺要求和土壤、肥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入手,设计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的整机结构及关键部件,应用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对其作业过程进行动态模拟仿真,分析土壤、肥料的受力和运动过程,优化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的关键结构及作业参数,基于粒形特征构建肥料压碎力预测模型,探究影响肥料破碎的关键粒形特征,减小作业过程中肥料的破碎率。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的研制解决了苹果树机械化混合深施有机肥和化肥的难题,提高了基肥施肥的作业效率和效果,对实现苹果树机械化生产和化肥减施增效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整机结构设计。结合苹果树开沟施肥的农艺要求,通过理论分析设计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的整机结构和开沟装置、施肥装置、开沟深度自动调节装置等关键部件,搭建基于STM32F103的核心控制系统,实现苹果树开沟、有机肥与化肥混合深施、覆土一体化作业。(2)土壤与肥料物理力学特性研究。通过烘干法、环刀法、坚实度测量仪、斜面滑动法、自由跌落法等测量并分析土壤与肥料的基本物理力学特性,为准确建立“土壤”、“肥料”、“土壤-开沟刀”、“肥料-机体”的离散元模型提供基础数据。试验结果表明:耕作层、犁底层、心土层土壤含水率分别为15.20%、17.44%、18.72%,土壤密度分别为1.67 g·cm-3、1.76 g·cm-3、1.80 g·cm-3,土壤坚实度分别为1508 Pa、1715 Pa、1848 Pa,土壤休止角分别为35.58°、41.10°、48.20°,土壤泊松比分别为0.36、0.40、0.42;耕作层、犁底层、心土层土壤与接触面的静摩擦系数分别为0.41、0.53、0.58,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08、0.16、0.19,恢复系数分别为0.39、0.50、0.54。有机肥、复合肥含水率分别为8.25%、1.12%,有机肥、复合肥密度分别为1.05 g·cm-3、1.33 g·cm-3,有机肥、复合肥休止角分别为17.71°、16.27°,有机肥、复合肥刚度分别为76.58 N/mm、88.69N/mm;有机肥、复合肥与钢板的静摩擦系数分别为0.30、0.23,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26、0.18,恢复系数分别为0.29、0.38。(3)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开沟作业关键技术研究。研究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的开沟机理,建立土壤颗粒的运动学模型,分析影响开沟作业质量的关键试验因素,在EDEM软件中完成土壤颗粒离散元标定,并以开沟深度稳定性系数、沟底宽度一致性系数、覆土率为试验指标,应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建立试验因素与试验指标之间的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试验指标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规律,并综合优化各试验因素,得到最优作业参数组合:整机前进速度0.8 m/s、开沟刀转速348 r/min、开沟刀偏转角32°,此时开沟深度稳定性系数为98.33%、沟底宽度一致性系数为96.32%、覆土率为81.53%。(4)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混合深施肥技术研究。研究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的施肥机理,建立肥料颗粒的运动学模型,分析影响施肥作业质量的关键试验因素——排肥螺旋转速、排肥链轮转速、传送带转速、导板角度,并以化肥均匀分布系数、有机肥均匀分布系数、混合肥均匀分布系数为试验指标,建立各试验因素与试验指标之间的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试验指标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规律,并综合优化各试验因素,得到最优作业参数组合:排肥螺旋转速70r/min、排肥链轮转速45 r/min、传送带转速200 r/min、导板角度35°,此时化肥均匀分布系数为93.58%、有机肥均匀分布系数为91.12%、混合肥均匀分布系数为95.25%。(5)基于粒形特征的肥料筛选技术研究。为减小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作业过程中肥料的破碎率,自主研发基于双目视觉的肥料粒形特征测定仪,无损测量复合肥与有机肥颗粒的粒形特征,通过支持向量机和改进差分进化算法构建肥料压碎力的预测模型,并根据此预测模型探究影响肥料破碎的关键粒形特征参数,得到复合肥与有机肥的粒度优化范围分别为4.30~5.44 mm和3.90~4.60 mm,为肥料筛选提供理论依据。(6)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的整机研制、性能试验和田间试验。根据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的设计参数完成整机研制,并按照相关标准规定的开沟、施肥机械作业质量评价试验方法,以开沟深度一致性、施肥均匀度和肥料破碎率等为关键试验指标,对机具作业效果进行性能验证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后有机肥、复合肥的破碎率均小于筛选前各肥料的破碎率,肥料的压碎力预测模型及粒度优化范围合理有效;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可一次实现果园双行开沟、有机肥与化肥混合深施、覆土一体化作业,开沟深度稳定性系数不小于95.25%、沟底宽度一致性系数不小于95.59%、覆土率不小于81.09%、有机肥分布稳定性系数不小于91.92%、化肥分布稳定性系数不小于92.40%、混合肥分布稳定性系数不小于94.02%,评价指标符合果树开沟施肥的技术要求。

赵强[7](2021)在《小型精密机床的多目标优化集成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复杂微小型零件在高新科技领域的广泛应用,小型精密机床被提出了更高的加工精度要求。在机床设计阶段,优化结构性能是提高零件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单一的刚度、热特性、精度等性能优化设计难以保证整机结构性能最优,且未考虑各项性能间的耦合关系,无法满足小型精密机床向更高精度发展的要求。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刚度、热特性及精度性能对五轴小型精密机床的作用机理,利用集成设计法对各项性能进行综合优化设计,以科学、系统的指导整机系统设计。本文首先构建五轴小型精密机床结构模型,并基于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建立机床拓扑结构动力学模型以获取系统固有振动频率参数,同时基于拓扑结构动力学模型以动力子结构法划分机床子结构模型,通过有限元法与多体传递矩阵法验证子结构模型,确定子结构位置关系的动刚度特性,完成子结构动刚度与整机结构动刚度的匹配优化设计。进一步针对小型机床结构紧凑散热较慢的问题,通过数值方法对机床所处热环境进行模拟,并利用热传递与热变形机理确定机床主要热源及边界条件,继而采用有限元仿真技术建立整机温度场及热-结构耦合变形场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机床热优化设计模型,用以指导小型精密机床热特性研究。随后基于多体系统理论构建小型精密机床拓扑结构,分析机床几何误差元素并建立整机空间误差模型,通过灵敏度分析辨识影响其空间误差模型的关键几何误差元素,利用各几何误差元素灵敏度系数占总几何误差元素灵敏度系数的百分比,实现机床精度分配准则的判定,为小型精密机床精度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最后,基于小型精密机床刚度、热特性及精度性能研究的基础,以机床整机结构性能最优为设计目标,构建机床刚度、热特性和精度综合性能的集成数学模型,并通过i SIGHT优化设计平台对综合性能进行集成研究,提出多目标优化集成设计方法,完成五轴小型精密机床多目标优化集成设计方法的研究。

江润[8](2020)在《基于逆稳定性求解法的铣削过程中转速相关的刀尖点FRF辨识研究》文中提出在实际切削加工过程中,颤振现象的存在会使零件的表面加工质量变差,材料去除率降低,加速刀具磨损。而铣削稳定性叶瓣图(Stability Lobe Diagram,SLD)作为避免颤振的有力工具,获取准确性更高的铣削SLD需要准确性更高的输入参数,如刀尖点频率响应函数(Frequency Response Function,FRF)。因此,取代传统研究中机床静态下通过实验法或解析法获取的刀尖点FRF,采用铣削过程中的刀尖点FRF来计算铣削稳定性lobe图。针对铣削过程中刀尖点FRF无法直接测量的问题,本文对铣削过程中刀尖点FRF辨识方法以及铣削稳定性lobe图进行相关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确定了刀具为铣削加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采用敲击激励方式,对比机床整机结构与刀尖点的响应频带和响应能量,说明刀尖点FRF对于铣削稳定性的研究更有价值。同时,根据静态条件下获取的铣削稳定性lobe图(静态铣削稳定性lobe图)完成了实验方案设计,确定了颤振实验方法和数据采集方案。其次,研究了铣削过程中的解析颤振预测方法,提出了基于刀尖点FRF中主导模态的解析颤振预测模型。同时,结合逆稳定性求解法(Inverse Stability Solution,ISS)与模拟退火算法(Simulated Annealing,SA),提出了主导模态参数的SA辨识方法,解决了铣削过程中刀尖点FRF难以获取的问题。最后,完成了对铣削稳定性lobe图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分析。根据转速相关的铣削过程中刀尖点FRF重建静态铣削稳定性lobe图(动态铣削稳定性lobe图),并与静态铣削稳定性lobe图以及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动态铣削稳定性lobe图的准确性更高。应用Morris筛选法,完成了铣削稳定性lobe图对输入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铣削稳定性lobe图对刀尖点FRF中的主导模态参数更加敏感。

王建[9](2020)在《LNG气站专用加液机结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液化天然气(LNG)在汽车领域被广泛使用。目前在LNG气站中,对汽车加注LNG仍需要人工来完成,此方式自动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且不利于劳动者的身心健康。急需采用自动化设备取代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为解决此问题,本文的研究工作如下:首先,从LNG气站专用自动加液机的功能需求出发,设计了一套自动加注流程。通过常见车型的加注要求分析,确定了自动加液机为5自由度、工作空间为1m×1m×1m以及负载能力为35KG等设计指标。根据设计指标采用比较法对不同的加注方式、构型方案、传动方式等进行分析和对比,确定了最优的LNG气站专用自动加液机总体设计方案。其次,按照功能将自动加液机的结构划分为:末端执行器模块、X/Y/Z轴传动模块、转动模块、偏转模块四大部分。在对各模块进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各模块的详细结构设计,建立了自动加液机的三维模型。主要的结构设计为:(1)末端执行器模块是按照手动操作加液枪和回气枪的标准结构进行设计的,采用蜗轮蜗杆模组与滚珠丝杠模组的配合,完成了加液枪和回气枪两者间相对位置的自动调整,实现了自动加液机对多种车型的加注要求。通过设计夹具和被动柔顺结构,实现了末端执行器模块的快速拆装和柔性定位功能;(2)X/Y/Z轴传动模块的设计,采用滚珠丝杠模组搭建了悬臂式直角坐标结构,实现了自动加液机X/Y/Z轴方向的快速直线移动,满足了自动加液机的高执行效率要求;(3)转动模块和偏转模块采用齿轮传动的结构设计,实现了自动加液机绕X/Z轴方向旋转的要求。再次,通过理论分析了自动加液机的受力特性,确定其薄弱位置为X轴悬伸量最大的位置。采用ANSYS Workbench仿真软件,模拟自动加液机的操作过程,并在薄弱位置下进行动静态特性分析。通过对薄弱零部件进行增大壁厚和增加加强筋的优化设计,使得整机结构的应力和变形得到了明显改善,与之前的结构相比,最大应力值减少5.4%,最大变形量减少77.3%,大大提高了自动加液机的运行精度。通过整机结构的模态分析,得出自动加液机的固有频率远离伺服电机等振源的频率,避免了自动加液机在操作过程中的共振现象,保障了整机结构的稳定性。最后,根据LNG气站专用自动加液机的动作和功能要求,确定了自动加液机基于PC机+DMC3800运动控制卡的控制方式,完成了满足功能要求的硬件选型和软件设计方案。

王守达[10](2020)在《多点同时激光通信终端光学基台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空间信息传输技术是建设空间信息网络的重要环节,以激光作为信息载体的通信技术具有传输速率高、信息容量大、保密性强、抗干扰抗截获能力强等显着优势。激光通信终端要具备精密光束对准和稳定、可靠的激光收发功能,同时还应具备轻量化、结构紧凑等特性。本文基于高光能量利用率、小型化,可同时进行多节点间激光通信终端光学基台研制的需求,针对终端的光机结构展开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分析多节点同时激光高速信息传输系统总体方案。由于激光通信束散角小的限制,当空间信息网络中的骨干节点需要与多个用户同时进行高速数据传输时,通常采用分时工作模式或者点对点通信,这严重限制了激光通信技术在空间信息网络中的广泛应用。因此,项目组提出一种新的面向空间平台的多节点间同时激光高速信息传输系统。其次,为解决方案中的光学天线两端面承担载荷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用于卫星平台的可承载式激光通信光学天线。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主镜组件进行优化设计,并对反射镜胶黏剂进行了无热化设计。有限元分析表明,光学天线在(20±5)℃的环境温度及轴向承载及自身重力状态下,主镜面形RMS值(均方根误差)为λ/65,PV值(最大峰谷误差)为λ/14,次镜最大倾角1.21″。采用质量块模拟两端负载质量及重心位置,使用Zygo干涉仪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波相差能够满足1g重力及负载条件下,系统波相差RMS优于λ/15的指标要求。再次,采用光-机-热集成分析方法对光学基台的热环境适应性进行了设计及性能分析。在(20±5)℃温度载荷下后光路组件的各个视场20lp/mm的MTF值(光学传递函数)均大于0.6,具有较好的成像质量。其次,对激光通信光学基台整机进行了动力学分析,一阶固有频率84.234Hz。在低频正弦振动和随机振动的动力学环境下,结构的动态响应放大倍率较小,表明整机具有良好动态刚度。最后,为保证终端具有较好的光学成像质量,建立稳定的通信链路,对后光路组件各光路的光能量利用率、焦距等关键光学性能进行了检测。提出一种对多节点收发复合式多光轴激光通信终端光学基台的装调方案,并完成了光轴平行度的装调。

二、加工中心整机结构特性预测和补偿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工中心整机结构特性预测和补偿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结构中的力学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发动机力学特点分析
    2.1 推力载荷、热载荷及流体静压力共同作用
    2.2 多源激励动载荷、传递路径复杂
3 静力学分析
    3.1 整机结构载荷分析
    3.2 组件静力学分析
4 整机动力学分析
    4.1 低频特性
    4.2 整机精细化动力学模型
    4.3 多源载荷等效
5 关键部件的力学问题
    5.1 燃气摇摆装置
    5.2 涡轮泵中的典型力学问题
        5.2.1 转子动力学
        5.2.2 动静干涉流体激振
        5.2.3 诱导轮汽蚀振荡
        5.2.4 大范围轴向力平衡
        5.2.5 高压超音速涡轮颤振
    5.3 燃烧组件典型力学问题
        5.3.1 推力室热疲劳及蠕变
        5.3.2 喷管流动分离侧向力载荷
    5.4 总装管路疲劳断裂
    5.5 结构概率失效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2)微光多谱段成像仪调焦及像移补偿机构设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微光成像仪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调焦及像移补偿机构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离焦因素分析及调焦指标的确定
    2.1 光学系统离焦的主要因素
        2.1.1 大气压力变化对离焦的影响
        2.1.2 温度变化对离焦的影响
        2.1.3 物距对离焦的影响
        2.1.4 振动冲击对离焦的影响
    2.2 调焦机构的指标
        2.2.1 微光多谱段成像仪的光学系统介绍
        2.2.2 像移补偿量的确定
        2.2.3 调焦机构的综合指标确定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调焦及像移补偿机构的设计
    3.1 调焦及像移补偿机构的结构设计
        3.1.1 调焦方式的选取
        3.1.2 调焦传动方式的选择
        3.1.3 像移补偿功能的设计
        3.1.4 调焦及像移补偿机构原理
    3.2 驱动元件的选型
        3.2.1 步进电机的选型
        3.2.2 音圈电机的选型
    3.3 编码器的选型
    3.4 调焦及像移补偿机构材料的选取
    3.5 锁紧机构的设计
        3.5.1 动态锁紧机构
        3.5.2 静态锁紧机构
    3.6 调焦机构的润滑、防冷焊措施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调焦机构的精度分析
    4.1 调焦机构的分辨率
    4.2 调焦机构的误差来源
        4.2.1 丝杠螺母的误差
        4.2.2 楔形滑块导轨的安装误差
        4.2.3 直线导轨的安装误差
    4.3 误差传递函数的合成
    4.4 基于蒙特卡洛法的误差计算
        4.4.1 蒙特卡罗方法理论
        4.4.2 误差的分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调焦及像移补偿机构的动力学有限元仿真
    5.1 有限元仿真方法
    5.2 调焦机构的有限元模型建立
    5.3 模态分析
    5.4 正弦响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调焦及像移补偿机构的试验
    6.1 记忆合金环的性能验证试验
    6.2 控制曲线的拟合
        6.2.1 焦平面位置与编码器码值的关系曲线
        6.2.2 开环控制曲线的拟合
        6.2.3 闭环控制曲线的拟合
    6.3 调焦机构的定位精度检测
    6.4 调焦机构的振动试验
        6.4.1 扫频振动试验
        6.4.2 正弦振动试验
        6.4.3 随机振动试验
        6.4.4 扫频振动试验结果比对
        6.4.5 试验后的锁紧能力检测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风筛组合式花生膜秧分离技术研究与机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花生秧残膜分离装备研发
        1.2.2 风筛式分离清选技术与装备研究
        1.2.3 数值模拟仿真研究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花生秧膜揉切物料风选特性研究
    2.1 揉切后花生秧各物料组成分析
    2.2 含水率对花生秧各物料悬浮速度的影响
        2.2.1 试验原理与方法
        2.2.2 不同含水率下揉切物料的悬浮速度
        2.2.3 各组分物料悬浮速度与其含水率关系
        2.2.4 拟合关系验证
    2.3 不同品种花生秧含水率对其悬浮速度影响
        2.3.1 试验材料
        2.3.2 试验原理与方法
        2.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膜秧分离装置总体结构与关键部件设计与分析
    3.1 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3.2 双层振动筛结构设计
        3.2.1 双层振动筛作业原理
        3.2.2 筛面筛型选择
        3.2.3 筛架
        3.2.4 振动筛驱动机构
        3.2.5 振动筛尺寸和需用功率
        3.2.6 振动筛振动运动分析
    3.3 风机结构设计
        3.3.1 风机类型选择
        3.3.2 离心风机结构
        3.3.3 离心风机主要参数的确定
    3.4 风机与振动筛组配关系
        3.4.1 上筛风机组配关系
        3.4.2 下筛风机组配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EDEM的振动筛上茎秆筛分过程仿真分析
    4.1 EDEM软件简介
    4.2 离散元仿真平台搭建
        4.2.1 工作模型建立
        4.2.2 接触模型及材料参数设置
    4.3 筛上茎秆筛分过程模拟仿真
        4.3.1 双层振动筛筛分过程
        4.3.2 筛上茎秆物料群的运动状态分析
    4.4 运动参数对筛分性能的影响
        4.4.1 双层振动筛筛分效率指标
        4.4.2 振动频率对筛分性能的影响
        4.4.3 振幅对筛分性能的影响
        4.4.4 振动方向角对筛分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膜秧分离性能试验与参数优化
    5.1 整机集成组配
        5.1.1 整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5.1.2 喂入装置
        5.1.3 揉切装置
    5.2 膜秧分离性能试验
        5.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5.2.2 试验因素与指标
        5.2.3 试验设计与方法
        5.2.4 回归模型与显着性分析
        5.2.5 响应面分析
    5.3 参数优化与试验验证
        5.3.1 参数优化
        5.3.2 试验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星载高重频激光雷达光机结构设计及其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星载激光雷达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激光雷达空间技术实验(LITE)
        1.2.2 正交偏振云-气溶胶激光雷达(CALIOP)
        1.2.3 云-气溶胶传输系统(CATS)
        1.2.4 大气激光雷达(ATLID)
        1.2.5 总结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2章 光、机、热集成分析相关理论基础
    2.1 光机结构设计优化方法
        2.1.1 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2.1.2 结构尺寸优化设计方法
    2.2 光机结构动力学特性分析方法
        2.2.1 模态分析方法
        2.2.2 谐响应分析方法
        2.2.3 随机振动分析方法
    2.3 光机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
        2.3.1 热力学理论
        2.3.2 热力学有限元法
    2.4 光机数据转换技术研究
        2.4.1 刚体位移分离计算
        2.4.2 光学表面面型拟合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星载高重频激光雷达原理样机光机系统设计
    3.1 星载高重频激光雷达原理样机光学系统设计指标
        3.1.1 激光发射单元系统指标
        3.1.2 光学接收单元系统指标
        3.1.3 信号探测单元系统指标
    3.2 星载高重频激光雷达原理样机光机系统设计
        3.2.1 收发光学系统设计
        3.2.2 光机系统总体布局及要求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星载激光雷达缩比样机光机结构设计及稳定性分析
    4.1 星载激光雷达缩比样机光机系统结构设计
        4.1.1 系统总体参数
        4.1.2 发射单元光机系统设计
        4.1.3 接收与后继单元光机系统设计
        4.1.4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4.2 星载激光雷达缩比样机光机稳定性分析
        4.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4.2.2 力学稳定性分析
        4.2.3 热稳定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星载激光雷达缩比样机性能测试及探测研究
    5.1 缩比样机光机结构装调实验
        5.1.1 发射单元光机结构装调实验
        5.1.2 接收与后继单元光机结构装调实验
    5.2 缩比样机系统增益比标定实验
    5.3 昼夜连续探测结果分析
        5.3.1 系统探测原理
        5.3.2 系统探测指标验证
        5.3.3 连续探测结果分析
    5.4 本章总结
第6章 星载高重频激光雷达光机结构设计及优化
    6.1 星载激光雷达发射单元光机结构设计
        6.1.1 激光器结构设计方案
        6.1.2 扩束器结构设计方案
    6.2 接收望远镜光机结构设计及轻量化研究
        6.2.1 接收望远镜主镜组件超轻量化结构设计方案
        6.2.2 接收望远镜次镜组结构设计方案
        6.2.3 接收望远镜主次镜间支撑结构设计方案
        6.2.5 接收望远镜总体结构
    6.3 基于F-P标准具的窄带滤波器结构设计
        6.3.1 F-P标准具厚度加工误差的影响及补偿
        6.3.2 温度调节的窄带滤波器结构设计
    6.4 星载高重频激光雷达原理样机总布局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创新点
    7.3 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自动补种式小型大蒜播种机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大蒜播种技术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大蒜播种技术研究现状
        1.2.3 国外漏播检测与补种技术研究现状
        1.2.4 国内漏播检测与补种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自动补种式小型大蒜播种机设计
    2.1 金乡大蒜种植农艺要求
    2.2 整机结构方案设计
        2.2.1 设计要求
        2.2.2 整机结构
        2.2.3 工作原理
        2.2.4 技术参数
    2.3 播种装置设计
    2.4 补种装置设计
        2.4.1 整体结构设计
        2.4.2 补种器结构设计
        2.4.3 补种箱结构设计
    2.5 机架结构设计
    2.6 传动系统设计
    2.7 本章小结
3 漏播检测与补种系统设计
    3.1 漏播检测与补种方案设计
        3.1.1 漏播检测方案设计
        3.1.2 补种方案设计
    3.2 系统设计
        3.2.1 系统组成
        3.2.2 工作原理
    3.3 漏播检测与补种试验台搭建
        3.3.1 结构组成
        3.3.2 工作原理
    3.4 试验与分析
        3.4.1 取种勺遮挡脉冲获取试验
        3.4.2 漏播检测试验
        3.4.3 补种试验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EDEM的补种器仿真与优化
    4.1 仿真模型建立
    4.2 仿真补种过程分析
    4.3 补种勺优化仿真试验
        4.3.1 补种勺尺寸确定
        4.3.2 试验方法
        4.3.3 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样机试制与试验
    5.1 样机试制
    5.2 田间试验
    5.3 田间试验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6)现代苹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关键技术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苹果园基肥施肥的机械化农艺要求
    1.3 国内外基肥施肥装备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整机结构设计
    2.1 整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2.1.1 整机结构
        2.1.2 工作原理
    2.2 关键部件设计
        2.2.1 机架设计
        2.2.2 开沟装置设计
        2.2.3 化肥排肥装置设计
        2.2.4 有机肥排肥装置设计
    2.3 控制系统设计
        2.3.1 开沟深度自动调节原理
        2.3.2 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
        2.3.3 控制终端软件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土壤与肥料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3.1 土壤物理特性参数测定与分析
        3.1.1 土壤样本采集
        3.1.2 土壤含水率
        3.1.3 土壤密度
        3.1.4 土壤坚实度
    3.2 土壤力学特性参数测定与分析
        3.2.1 土壤休止角
        3.2.2 土壤静摩擦系数
        3.2.3 土壤动摩擦系数
        3.2.4 土壤恢复系数
        3.2.5 土壤泊松比
    3.3 肥料物理特性参数测定与分析
        3.3.1 肥料样本采集
        3.3.2 肥料含水率
        3.3.3 肥料密度
    3.4 肥料力学特性参数测定与分析
        3.4.1 肥料休止角
        3.4.2 肥料静摩擦系数
        3.4.3 肥料动摩擦系数
        3.4.4 肥料恢复系数
        3.4.5 肥料刚度系数
    3.5 本章小结
4 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开沟作业关键技术研究
    4.1 土壤颗粒运动学分析
        4.1.1 土壤颗粒上升过程的运动学分析
        4.1.2 土壤颗粒碰撞回落过程的运动学分析
        4.1.3 土壤颗粒直接回落过程的运动学分析
    4.2 土壤离散元模型参数标定
        4.2.1 接触模型选取
        4.2.2 本征参数确定
        4.2.3 接触参数标定
    4.3 离散元模型建立与试验
        4.3.1 离散元模型建立
        4.3.2 开沟作业评价指标
        4.3.3 试验仿真过程与分析
    4.4 单因素试验
        4.4.1 试验设计
        4.4.2 试验结果
        4.4.3 单因素效应分析
    4.5 正交试验
        4.5.1 试验设计
        4.5.2 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方差分析
        4.5.3 双因素交互效应分析
        4.5.4 模型参数优化
    4.6 本章小结
5 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混合深施肥技术研究
    5.1 混合深施肥技术评价指标
        5.1.1 化肥施肥均匀度
        5.1.2 有机肥施肥均匀度
        5.1.3 混合肥施肥均匀度
    5.2 肥料颗粒运动学分析
        5.2.1 化肥颗粒从动运动特性分析
        5.2.2 有机肥颗粒从动运动特性分析
        5.2.3 肥料颗粒主动运动特性分析
    5.3 离散元仿真模型建立与试验设计
        5.3.1 仿真模型的建立
        5.3.2 接触模型选取
        5.3.3 全局参数设置
        5.3.4 仿真试验设计
    5.4 试验结果分析与参数优化
        5.4.1 仿真试验结果与方差分析
        5.4.2 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方差分析
        5.4.3 双因素交互效应分析
        5.4.4 模型参数优化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粒形特征的肥料筛选技术研究
    6.1 肥料粒形特征表征方法
        6.1.1 肥料三轴特征
        6.1.2 肥料圆度
        6.1.3 肥料球度
        6.1.4 肥料粒度
    6.2 肥料粒形特征测定仪
        6.2.1 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6.2.2 图像采集控制系统
        6.2.3 肥料粒形特征提取过程
    6.3 肥料压碎力预测模型的构建
        6.3.1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6.3.2 支持向量机回归
        6.3.3 组合核函数构建
    6.4 肥料压碎力预测模型的优化及验证
        6.4.1 预测模型参数优化
        6.4.2 肥料粒度优化范围
        6.4.3 预测模型验证试验
    6.5 本章小结
7 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的性能试验与田间试验
    7.1 性能试验
        7.1.1 试验条件及方法
        7.1.2 开沟性能试验
        7.1.3 施肥性能试验
        7.1.4 肥料筛选试验
    7.2 田间试验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7)小型精密机床的多目标优化集成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机床集成设计分析
        1.2.2 机床动力学设计分析
        1.2.3 机床热特性分析
        1.2.4 机床运动学设计分析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小型精密机床的刚度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五轴小型精密机床结构设计
    2.3 机床系统及固有振型特性分析
        2.3.1 机床动力学模型
        2.3.2 机床系统固有振动特性分析
    2.4 机床位置相关的子结构方法
        2.4.1 机床子结构划分
        2.4.2 子结构模型降阶
        2.4.3 子结构装配
        2.4.4 子结构位置关系
    2.5 机床动刚度匹配设计
        2.5.1 主轴系统刚度链
        2.5.2 工作台系统刚度链
        2.5.3 整机与部件动刚度匹配设计指标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小型精密机床的热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机床热变形机理分析
    3.3 机床传热分析
        3.3.1 机床热源分析
        3.3.2 热量的传递模式
        3.3.3 热变形基本方程
    3.4 机床主要热源计算
        3.4.1 线性导轨副发热强度
        3.4.2 电机的发热强度
        3.4.3 滚珠丝杠副的发热强度
    3.5 机床热力耦合数值模拟
        3.5.1 热边界条件分析及计算
        3.5.2 数值模拟的热-结构耦合分析
    3.6 整机热优化设计模型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小型精密机床的精度设计
    4.1 引言
    4.2 小型精密机床几何误差建模
        4.2.1 机床拓扑结构
        4.2.2 几何误差元素分析
        4.2.3 空间误差模型
    4.3 整机空间灵敏度分析
        4.3.1 误差灵敏度数学模型
        4.3.2 关键几何误差元素识别
    4.4 精度分配准则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小型精密机床的多目标优化集成设计
    5.1 引言
    5.2 小型精密机床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
        5.2.1 多目标优化设计分析与规划
        5.2.2 多目标优化设计准则
    5.3 多目标优化设计流程
    5.4 机床各模块的多目标优化设计的求解
        5.4.1 整机动刚度优化设计
        5.4.2 整机热力耦合模型优化设计
    5.5 整机耦合优化集成设计
    5.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8)基于逆稳定性求解法的铣削过程中转速相关的刀尖点FRF辨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机床整机结构与刀尖点的动力学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整机结构动力学特性分析
    2.3 刀尖点动力学特性分析
    2.4 系统薄弱环节的确定
    2.5 本章小结
3 不同主轴转速的颤振实验系统设计与数据处理
    3.1 引言
    3.2 不同主轴转速的颤振实验系统设计
    3.3 基于颤振快速检测法的临界稳定性参数提取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逆稳定性求解法的铣削过程中刀尖点FRF辨识
    4.1 引言
    4.2 铣削过程中的解析颤振预测模型
    4.3 基于逆稳定性求解法的主导模态参数SA辨识方法
    4.4 铣削过程中刀尖点FRF辨识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铣削稳定性lobe图准确性与敏感性分析
    5.1 引言
    5.2 动态铣削稳定性lobe图的预测准确性分析
    5.3 铣削稳定性lobe图的敏感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LNG气站专用加液机结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LNG加气站
        1.2.2 自动加注设备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安排
第二章 自动加液机的总体方案设计
    2.1 自动加注流程的设计
    2.2 常见车型的加注要求
        2.2.1 待加注车辆的要求
        2.2.2 自动加液机的要求
    2.3 设计指标分析
    2.4 自动加液机整机结构设计方案
        2.4.1 机械结构设计准则
        2.4.2 本体设计的选择
        2.4.3 加注方式的确定
        2.4.4 构型方案的确定
        2.4.5 驱动方式的确定
        2.4.6 传动方式的确定
    2.5 自动加液机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2.5.1 控制系统的组成
        2.5.2 运动控制器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动加液机结构设计
    3.1 末端执行器模块设计
        3.1.1 设计要求
        3.1.2 加液枪的自动锁紧机构设计
        3.1.3 回气枪的自动对接机构设计
        3.1.4 末端执行器结构设计
    3.2 X/Y/Z轴传动模块设计
    3.3 转动模块设计
    3.4 偏转模块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动加液机动静态特性分析
    4.1 有限元分析理论基础
    4.2 整机结构的静力学分析
        4.2.1 构建有限元仿真模型
        4.2.2 网格划分
        4.2.3 边界条件的施加
        4.2.4 后处理及其结果
    4.3 整机结构的动力学分析
        4.3.1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4.3.2 整机结构的模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动加液机控制系统设计
    5.1 控制系统分类
    5.2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5.2.1 控制系统结构
        5.2.2 控制系统硬件选型
    5.3 控制系统的软件方案
        5.3.1 软件开发环境
        5.3.2 人机交互界面方案
    5.4 视觉识别方法
        5.4.1 特征圆检测算法
        5.4.2 目标孔的定位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致谢

(10)多点同时激光通信终端光学基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空间多节点组网激光通信
        1.2.2 高增益激光通信光学天线
        1.2.3 光机热集成分析技术
        1.2.4 光机装调及检测技术
    1.3 激光通信终端关键技术分析
    1.4 本文研究对象和结构安排
第2章 多点同时激光通信终端总体方案
    2.1 多节点间激光通信终端原理及工作过程
    2.2 激光通信子系统组成
        2.2.1 光机分系统
        2.2.2 ATP分系统
        2.2.3 通信收发分系统
        2.2.4 总控分系统
    2.3 空间光学载荷力/热环境
        2.3.1 力学环境
        2.3.2 热真空环境
    2.4 空间激光通信光学载荷常用像质判据
        2.4.1 光学传递函数
        2.4.2 波像差
        2.4.3 点列图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点激光通信终端承载式光学天线技术研究
    3.1 承载式光学天线结构设计及材料选择
        3.1.1 光学天线结构形式
        3.1.2 光学天线参数设计
        3.1.3 空间光学载荷材料选择
    3.2 主镜组件
        3.2.1 主镜组件结构形式及材料选择
        3.2.2 基于正交试验的主镜轻量化设计
        3.2.3 粘接胶层对镜面面形的影响研究
        3.2.4 主镜组件性能分析
    3.3 次镜组件
        3.3.1 次镜支撑结构形式
        3.3.2 次镜组件力/热稳定性分析
    3.4 承力筒
    3.5 光学天线整机性能仿真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后光路组件光机结构设计及性能分析
    4.1 后光路组件结构组成及原理
    4.2 后光路组件紧凑化设计
    4.3 温度环境对通信终端的影响及热补偿方式
        4.3.1 温度环境对激光通信终端光学系统的影响
        4.3.2 光学系统设计
        4.3.3 空间光学载荷常用的热补偿方式
    4.4 后光路组件光机热集成分析
        4.4.1 光机热集成分析流程
        4.4.2 模型前处理
        4.4.3 热弹性分析
        4.4.4 镜面面形拟合
        4.4.5 光学系统评价
    4.5 光学基台系统动力学分析
        4.5.1 整机模态分析
        4.5.2 正弦响应分析
        4.5.3 随机响应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激光通信终端光学基台装调与检测技术研究
    5.1 系统装调方案
    5.2 光学天线装调及测试
        5.2.1 光学天线装调方案
        5.2.2 光学天线波像差检测
    5.3 光学性能测试
        5.3.1 镜头焦距测试
        5.3.2 天线光能量损耗测试
    5.4 后光路光轴平行度装调
        5.4.1 收发复合式多光轴平行度装调方案
        5.4.2 装调过程
        5.4.3 收发复合式多光轴平行性误差分析
    5.5 整机结构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创新性工作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加工中心整机结构特性预测和补偿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结构中的力学问题[J]. 李斌,闫松,杨宝锋. 力学进展, 2021(04)
  • [2]微光多谱段成像仪调焦及像移补偿机构设计与分析[D]. 单博闻.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1(08)
  • [3]风筛组合式花生膜秧分离技术研究与机构优化[D]. 杨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4]星载高重频激光雷达光机结构设计及其稳定性研究[D]. 李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5]自动补种式小型大蒜播种机设计与试验[D]. 韩相龙.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6]现代苹果园双行开沟施肥机关键技术及试验研究[D]. 张宏建.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7]小型精密机床的多目标优化集成设计方法研究[D]. 赵强.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8]基于逆稳定性求解法的铣削过程中转速相关的刀尖点FRF辨识研究[D]. 江润.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9]LNG气站专用加液机结构设计与研究[D]. 王建.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10]多点同时激光通信终端光学基台技术研究[D]. 王守达.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1)

标签:;  

加工中心结构特性预测与补偿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