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泥岩隔夹层类型及剩余油控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韩鑫[1](2021)在《任丘奥陶系潜山油藏剩余油形成机理及开发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任奥潜山油藏位于任丘潜山带北部,平面形态表现为向东北开口的扇形,构造形态表现为向北东方向倾斜的单斜构造,任奥潜山油藏为一厚层状弱边水低饱和油藏。任奥潜山油藏储层地质特征复杂,断层发育且复杂分布,笼统注采开发、高含水区域块状分布,利用静态方法分析不同油组的地质和开发对应性认识不充分,揭示断层、隔层对开发状况的影响机制难度大。因此,摸清油藏地质特征对现有剩余油和水淹程度的影响,弄清剩余油形成机理,有利于为任奥潜山油藏的后续开发治理提供重要理论指导。本论文以任丘奥陶系潜山油藏为研究对象,结合动静态特征深入认识地质和开发对应性,研究任奥潜山油藏储层、隔层、断层的类型及分布特征,隔层、断层在油藏开发、成藏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对剩余油富集的影响,摸清油藏水淹规律、剩余油富集机理和剩余油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针对剩余油分布规律和富集模式制定下步挖潜对策。在结合研究区已有地层划分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任奥潜山油藏储层、隔层、断层的类型及分布特征并绘制了分布图;研究得出,隔层对原油富集和剩余油聚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垂向上和侧向上的封闭,断层对剩余油富集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断层与剥蚀面隔层共同作用下形成顶部原油富集,断层与油组间或油藏单元内部隔层共同作用下形成层内原油富集;给出了断层、隔层共同作用下的四种剩余油富集模式:不整合面+隔层控制型;穿潜山断层+不整合面+隔层控制型;潜山内幕断层+不整合面+隔层控制型A(断层掉向逆倾向);潜山内幕断层+不整合面+隔层控制型B(断层掉向顺倾向);提出了任奥潜山油藏剩余油开发对策以及研究区未来可考虑的EOR建议,包括顶部注气方法、多井联动异步注水、掺活性水驱等方法。
何明倩[2](2020)在《DQ高含水油田P12油层辫状河储层夹层定量研究》文中提出高含水油田目前正处于注水开采产量减少阶段,而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探讨大都集中在组合砂体层面,缺乏对单砂体内部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目前对辫状河单砂体内部的研究多为增生体与夹层的定性-半定量描述,将夹层的研究推进到定量表征,是细化剩余油研究的重要基础。DQ油田PI2油层辫状河砂体细分为PI21、PI22和PI23三期辫状河道带,河道内叠置多期心滩坝,通过岩心与测井资料定性识别出心滩内部发育泥质夹层、物性夹层和钙质夹层,本文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将夹层的表征推进到利用自然伽马、声波时差、微电极等评价参数定量识别夹层类型,提高夹层类型识别的精确度。在4级构型界面的基础上,本文深入到3级构型,开展了心滩内部夹层的精确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夹层形成机理、生长形态、长度、宽度、厚度、发育位置以及分布频率。夹层形成于洪泛事件后短暂的能量减弱时期,细粒悬浮物在心滩坝上的垂向加积。夹层整体表现为中心部位高且平缓,向四周倾斜延伸,倾角一般小于3°。夹层的平均长度为385m,平均宽度为188m,厚度一般在0.10.4m之间,且长度和宽度显示良好的线性关系。夹层在A/S比值大的部位发育规模更大,随着A/S比值降低夹层发育规模减小。P12心滩整体上发育得夹层频率不高,约0.39个/m,其中P122频率最大约为0.4个/m,夹层特征的定量表征是推进剩余油分布研究的重要基础。通过心滩坝内部夹层的精细描述,开展了层内剩余油分布规律的进一步研究。细化分析了夹层的类型、频率、厚度、夹层上下部位、发育位置、形态等特征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泥质夹层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大于物性夹层。当夹层频率<0.7时,剩余油分布主要受夹层位置的控制,夹层频率>0.7时,剩余油的饱和度夹层频率加大而升高。剩余油饱和度与夹层厚度呈正相关,夹层下部剩余油饱和度大于上部的剩余油饱和度。A/S比值大的层位发育的夹层比A/S比值小的层控制的剩余油更为富集。面积大且连续的夹层对剩余油的控制程度较高。通过SVM及F-score权重分析得出频夹层率是控制层内剩余油的最关键因素。本文将夹层的研究由定性发展到定量,探索了夹层特征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完善了基于构型的剩余油分布模式,对剩余油的精细研究至关重要。
徐睿[3](2020)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九8区齐古组辫状河储层隔夹层研究》文中指出克拉玛依油田九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乌断裂带上盘的超覆尖灭带上,九8区齐古组油藏位于九区西北部,侏罗系齐古组为主力含油层段,为一套辫状河沉积体系,河道迁移摆动频繁,隔夹层发育且空间分布复杂,严重制约了稠油热采开发效果。为解决油田现阶段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为油田后续井位部署优化,实施调整等工作奠定基础,本文以准噶尔盆地九8区齐古组油藏辫状河储层内部隔夹层为研究对象,结合岩心、测井及生产动态资料,从地层对比、沉积微相刻画入手,开展研究区辫状河储层隔夹层成因类型、识别标志、空间分布及其对稠油热采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综合研究。研究表明,齐古组垂向上可划分为三个砂层组,其中主力层J3q2砂层组进一步可划分为3个单层,8个单砂体。目的层段为由北向南展布的砂质辫状河,主要沉积微相为河道、心滩、河漫滩。隔夹层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即泥质隔夹层和物性隔夹层。泥质隔夹层主要岩性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具有“高伽马低电阻中等密度”的特点,成因上为河漫滩沉积、心滩顶部冲沟和心滩内部落淤层,垂向上多分布于储层砂体顶部,横向上厚度薄且不连续,多分布于研究区北部;物性隔夹层主要岩性为砂砾岩,具有“高伽马中等电阻高密度”的特点,成因上为河道砂砾岩体、心滩底部砂砾岩体,垂向上多分布于储层砂体内部和底部,侧向上多与砂体斜切,较厚且连续性好,在全区均有分布,是工区主要的隔夹层。夹层数量越少,连通程度越高,渗透率越好,则剩余油越富集。论文成果为油田后期井位部署、提高油田采收率提供了直接的地质基础。
王钰娇[4](2020)在《百21井区百口泉组油藏砂体构型刻画与剩余油分布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百口泉油田百口泉组发育典型的干旱冲积扇储层,储层非均质性强,经过30年的开发,油田已进入高含水/特高含水阶段,剩余油分布日趋复杂。为此,需要开展冲积扇储层构型及其对剩余油分布控制的研究,以便为后续的挖潜措施、井网调整以及聚驱方案等提供依据。通过收集并整理347口井的资料与对10口取芯井的岩心观察,将B2+3层划分为12个单层,对各层地层发育特征进行了总结。利用岩心与野外地质观察成果,重新建立了该地区冲积扇沉积模式,分不同级次对砂体构型纵向及横向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确定了隔夹层分布规律,建立了地质模型。在储层特征方面,分层间、层内及平面对宏观非均质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分不同岩石相、不同构型间及不同构型内部对构型单元的渗流差异进行了分析;识别了储层类型与优势通道划分标准。通过对储量的重新复算,核实了不同相带、不同储层类型储量分布,总结了剩余油控制因素。利用生产数据及数值模拟成果,定量分析了对不同相带、不同类型、不同模式下剩余油的发育特征,对油田下一步调整方向提出指导建议。
屈宏,薛丹,孙东升,黄艳梅,张顺康[5](2019)在《陈3断块泰州组厚油层油藏高含水期隔夹层控油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厚油层油藏高含水期隔夹层对油田的开发具有重要影响。陈堡油田陈3断块泰州组一段三砂层组(K2t13)油藏为中孔-中渗厚油藏,采用水平井加常规井组合开发模式,目前已到高含水开发期,油藏内部隔夹层引起的储层非均质是影响剩余油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密闭取心井隔夹层研究的基础上,动静态结合研究纵向19个隔夹层类型、封挡性能、平面纵向等分布特征,结合油藏概念模型模拟总结隔夹层控油模式,为后期开发调整挖潜剩余油提出建议。
支树宝[6](2019)在《羊三木油田羊三断块馆陶组辫状河储层构型研究》文中指出羊三木油田已开发近50年,主力断块羊三断块馆二油组注采井网相对完善,但油层水淹严重,含水大于94%,剩余油相对分散,对储层沉积特征的认识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油藏精细开发的需求,急需细化储层沉积结构认识,指导优化注水和剩余油经济高效挖潜。本论文综合岩心、测井、分析测试及开发动态信息,开展了沉积微相及其内部储层构型的精细刻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级次储层构型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为研究区开发调整提供指导。以区域沉积背景为基础,充分利用研究区密闭取心井资料,开展沉积微相精细刻画,落实了研究区目的层发育砂质辫状河沉积,识别出研究区发育10种岩相类型和5种沉积微相类型。以测井相分析为基础,描述了研究区沉积微相展布特征,该区辫状河砂体发育,砂体在全区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平面上,单一辫流带规模和心滩规模在Ng II4单层最小,在Ng II3-1、Ng II3-2、Ng II5-1和Ng II5-2单层中相对较大。且含细粒沉积的沉积微相如废弃河道、溢岸沉积和泛滥平原沉积整体不发育,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Ng II4单层中,上述3种沉积微相相对最为发育;在Ng II3-1、Ng II3-2、Ng II5-1和Ng II5-2单层中相对不发育。垂向上,Ng II5-2和Ng II5-1单层处于基准面上升的阶段,A/S相对较小。Ng II4单层时期,基准面达到最高,A/S最大。Ng II3-2和Ng II3-1单层时期,基准面处于下降阶段,A/S变小。采用“层次分析、模式拟合、规模约束、动态资料指导”的研究思路,利用岩心、测井、分析测试、开发动态等资料进行研究区辫状河储层构型的识别与刻画。研究表明:研究区目的层段四级构型单元包括心滩、砂质辫状河道、泥质半充填河道、泥质全充填河道、溢岸沉积和泛滥平原6种类型。三级构型单元包括心滩内部增生体、落淤层和坝上沟道3种类型。研究区落淤层在砂体中以夹层形式出现,形成泥质夹层、物性夹层和钙质夹层3种类型,在平面上具有局部连片和离散状两种分布模式。其中局部连片状分布样式的落淤层沉积最为发育,呈离散状分布样式的落淤层沉积相对较少。对研究区不同储层构型单元进行定量表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单一辫流带宽度一般为1600-2500m;心滩宽度为150-550m,平均为340m;心滩长度为380-1000m,平均为650m;心滩长宽比约为2:1;辫状河道宽度为17-171m,平均为70m。增生体的厚度为1.56-7.96m,平均为3.33m;坝上沟道的厚度为1.48-4.46m,平均为2.73m。落淤层倾角为0.6°-5°,平均为2.7°。在储层构型刻画的基础上,结合开发动态和分析测试资料,分析了储层构型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对于五级构型单元,由于研究区发育高渗-特高渗储层,在多层合采的情况下,层间隔层发育有利于提高水驱开发效果,剩余油相对不富集。四级构型单元中,半泥质河道的侧向遮挡作用造成砂体上部连通性不好、下部连通性好,易形成邻近砂体顶部剩余油富集。泥质全充填河道则具有更强的侧向遮挡作用,形成泥岩遮挡型的剩余油富集。三级构型单元中,增生体内部孔渗韵律性控制剩余油垂向分布,主要呈正韵律分布特征;少数剩余油韵律特征呈下部正韵律、上部反韵律的特征,其下部仍受孔渗韵律性控制,上部受增生体间夹层对注入水的遮挡作用而形成界面遮挡型剩余油。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总结了研究区可能出现的不同级别构型单元中的剩余油分布模式,从而为油田进一步的开发提供建议。
张江晖[7](2019)在《喇嘛甸油田PI2辫状河储层建筑结构及三维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喇嘛甸油田南中西二区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大庆长垣北部,研究层段葡萄花I油层组2小层为典型的辫状河沉积,目前综合含水率近95%。展开储层建筑结构精细研究,建立准确的三维地质模型,进而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油田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研究区的地质特征,在综合野外及卫星资料的基础上,本文综合岩心、测井、钻录井等资料,开展精细地层划分对比工作。逐级次推进储层构型研究,将研究区辫状河沉积划分为心滩、辫状河道及泛滥平原三种单砂体,分别建立测井识别模式对全区139口井进行单井单砂体划分,综合考虑5项侧向划界依据及3项平面约束条件后,建立起各单砂层4级构型单元级次展布模式。在建立了4级构型单元划分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心滩坝的沉积模式及迁移规律,发现三期沉积心滩坝坝体规模尤其是宽度出现明显的减小,但总体上仍然呈现“宽坝窄河道”的特征。将心滩坝在平面上划为滩头、滩尾、滩翼、滩中,垂向上划为垂积体和落淤层。在夹层的表征上利用交会图及测井回返建立夹层的半定量识别模式。井点尺度下从储层和夹层两个方面来考虑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发现剩余油富集程度与渗透率级差、夹层厚度、夹层频率(大于0.5后)呈正相关,并且在剩余油的富集方面显现出复合韵律>正韵律>反韵律的规律,研究区内不同类型夹层对剩余油分布无明显影响差异。综合前期研究成果并结合卫星照片现代沉积,多方法建立多尺度的地质知识库,为后期建模做准备。采取相控建模、级次建模及多方法综合建模的思路,利用地震资料建立构造模型,选取确定性建模的方法建立4级构型岩相模型。由于研究区钙质夹层仅占4.5%且物性夹层与泥质夹层实际作用区分度低,将夹层归一化处理为阻隔层,依据前期地质知识库及4级构型尺度岩相模型约束,建立准确度达86.8%的夹层模型,将夹层统一赋值到岩相模型及属性模型得到研究区的三维地质模型。经地质规律及参数分布检验,模型与研究区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具备较高的可信度。
郭乔乔[8](2019)在《GD高含水油藏剩余油主控因素及挖潜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多年的注水开发,我国大多数油田进入了高含水或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呈现“整体分散、局部富集”的特征。针对我国目前油田开发现状,分析剩余油影响因素,明确高含水油田剩余油主控因素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挖潜对策,以实现“调整流线”、“控水稳油”、“挖潜富集区”、“提高采收率”的目的,这对延长高含水油藏开发寿命、提高原油采收率、获取矿场经济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针对胜利油田GD高含水油藏“注采流线固定、驱替不均匀、产液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基于实际地质和开发概况,着重考虑目标工区内夹层与韵律性的发育,运用油藏工程及数值模拟方法,结合动、静态资料,建立符合目标区实际的地质与数值模型,综合利用岩心测试、地震解释、测井解释、生产动态和数值模拟等结果,分析地质因素(沉积微相、横向连通性、层间渗透率级差、物性夹层、砂体叠置关系)和开发因素(开发井网、过水倍数、注采对应关系)等各单因素对目标油藏的控制作用,综合多因素分析得到剩余油的主控因素;基于GD高含水油藏主控因素、剩余油富集区分布及开发问题现状,针对性的提出挖潜措施,并进行挖潜方案的开发预测与效果验证。研究结果表明,GD高含水油藏剩余油的主控因素是开发井网、物性夹层和层间渗透率级差,剩余油富集区主要集中在油井间、物性夹层遮挡和正韵律厚油层顶部富集处,为此分别提出井网调整、开发技术政策优化和老井侧钻水平井挖潜对策。通过设计六种不同的井网调整方案,最终优选在实际井网基础上进行抽稀两套、交替脉冲作为最佳井网调整方案;通过技术政策优化进一步得到最佳射孔方式、最佳脉冲周期、最佳采液速度和最佳注采比分别为油水井均避射底部2/3、1年、提液200%和0.96;通过老井侧钻水平井的优选与优化,确定了最佳侧钻井位,并给出了最佳侧钻水平段垂向位置、水平段方向、水平段长度和最佳水平井配产量。经过挖潜方案的生产预测,结果显示开发效果显着,调整前后流线分布的变化也验证了挖潜方案的合理性,这对于同类型的高含水油藏剩余油的挖潜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郭优优[9](2019)在《储层构型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 ——以委内瑞拉M区块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是世界上地质储量最大的重油富集带,由于储层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导致水平井开发过程中剩余油分布认识不清,油气采出程度不足10%。本文以委内瑞拉M区块主力开发层系Ofinica组Morichal段高孔渗辫状河储层为研究对象,以构型发育及分布特征、储层构型定量化参数为依据,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的手段,探索了储层构型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研究表明:(1)洪泛成因的六级、五级构型界面在M区块发育相对稳定,可以作为流体流动的渗流屏障,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2)由于辫状河沉积的游荡性特征,心滩砂坝、辫状河道等构型单元接触关系复杂、储层物性差异较大,发育心滩-心滩叠置型、心滩-心滩切割型、心滩-辫状河道叠置型、心滩-辫状河道切割型及心滩-心滩相离型等5种储层构型样式,储层构型样式的空间组合加剧了储层的非均质性,导致剩余油分布复杂;(3)突破传统剩余油宏观物理模拟实验中均质模型的弊端,以研究区最为广泛发育的辫状河储层构型组合样式和构型界面为原型模型,构建非均质实验模型4个;为了兼顾国内多数辫状河砂岩油藏采用直井开发的现状,本次实验方案的设计考虑了水平井和直井两种开发方式,使研究成果具有更广泛的应用性。(4)实验直观结果反映五级构型界面表现出较强的非渗透性,水驱过程中流体易受其遮挡,水平井开发条件下油层动用程度较高,水平井控制区域内大部分油气被开采,剩余油集中分布在构型界面遮挡处及油层的顶端,直井开发条件下水驱易在单河道底部形成优势通道,河道的上部区域及界面附近相对低渗区剩余油富集。(5)四级构型单元间的物性差异会影响剩余油的分布,构型单元与开发井匹配关系也造成剩余油富集程度不同。水平井开发条件下物性较好的心滩内部开发程度较高,水平井钻遇的构型单元内部含油饱和度低于其它单元,直井开发条件下有相同的规律,剩余油更多分布在物性相对较差辫状河道单元内。
赵磊[10](2018)在《文25东高含水油田构型控制下的液流方向优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原油田目前已经进入了高含水开发阶段,其中中渗复杂断块油藏含水为94%。由于对储层平面非均质性、水驱波规律认识不清,液流方向技术不成熟,造成了挖潜开发效果变差。为了提高水驱开发效果,需要对液流方向优化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本论文以中原油田具有代表性的高含水油藏文25东为研究对象,将数值模拟和最优理论相结合,实现油藏动态优化,量化油藏配产配注,实现地下流线合理分布,提高水驱开发水平。文25东块是中渗油藏典型代表,区域构造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文留构造北部,处于文东大断层的下降盘,是文中开发区的地堑区,油藏类型属于反向屋脊式层状断块油藏,属三角洲沉积,典型的正韵律沉积。文25东块1979年7月投入开发,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开采及多次综合调整治理,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目前由于经过多年注水开发,层内矛盾进一步加剧。由于该块1990年开始实施了以提高二、三类层动用程度的调整治理,因此目前不但主力层动用较好,水淹严重,二、三类层动用程度也较高,且已不同程度水淹,水驱效果逐年变差,注入水低效循环严重,构造主块内油井大都特高含水。为了优化水驱开发效果,需要对液流方向优化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本论文针对文25东高含水油藏储层变化大、非均质严重、剩余油分布零散、水驱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建立东濮凹陷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模型,深入剖析储层的内部建筑结构;利用大尺寸平板模型液流优化实验,明晰水驱油波及规律及优化原理;建立基于动态分配系数调整液流方向的自动优化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水驱开发效率和降本增效的目的。最终形成一套适合老油田特高含水期液流优化挖潜创效水驱技术。本次研究,利用储层构型研究方法剖析层内单期次砂体结构,明确了夹层展布及单期次砂体连通关系,首次建立了东濮凹陷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模型。认清了层内构型控制下的剩余油富集规律。利用大尺寸平板模型液流优化实验、流线数值模拟等综合方法,获得了液流优化条件下水驱油的平面、纵向波及规律,定量评价了液流方向优化的挖潜效果,为油田开发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本次研究成果实现了两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建立了东濮凹陷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模型;二是创新应用非均质大尺寸平板模型液流优化实验、流线数值模拟等综合评价液流方向优化效果。
二、泥岩隔夹层类型及剩余油控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泥岩隔夹层类型及剩余油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任丘奥陶系潜山油藏剩余油形成机理及开发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选题依据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剩余油控制因素研究 |
1.2.2 剩余油富集模式研究 |
1.2.3 剩余油开发对策研究 |
1.2.4 剩余油成藏机理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路线 |
第2章 任丘奥陶系潜山油藏概况 |
2.1 油藏特征 |
2.2 地层及构造特征 |
2.2.1 地层划分标志 |
2.2.2 小层对比及划分 |
2.2.3 地层构造等值线 |
2.3 岩性及沉积特征 |
2.3.1 岩性特征 |
2.3.2 沉积特征 |
2.4 油藏物性特征 |
2.4.1 储层流体性质 |
2.4.2 裂缝厚度与孔渗特征 |
2.4.3 含油性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油藏隔层与断层分布特征研究 |
3.1 隔层类型及分布特征 |
3.1.1 隔层类型 |
3.1.2 隔层分布特征 |
3.2 隔层厚度及分布特征 |
3.2.1 隔层厚度 |
3.2.2 隔层厚度分布特征 |
3.3 内幕断层与穿潜山断层分布特征 |
3.3.1 内幕断层与穿潜山断层命名 |
3.3.2 内幕断层与穿潜山断层分布特征 |
3.4 断层封闭类型 |
3.4.1 断层密闭性判别方法 |
3.4.2 断层密闭性认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油藏剩余油富集机理研究 |
4.1 剩余油控制因素 |
4.1.1 地质因素 |
4.1.2 开发因素 |
4.2 剩余油富集模式 |
4.2.1 不整合面+隔层控制型 |
4.2.2 穿潜山断层+不整合面+隔层控制型 |
4.2.3 潜山内幕断层+不整合面+隔层控制型A(断层掉向逆倾向) |
4.2.4 潜山内幕断层+不整合面+隔层控制型B(断层掉向顺倾向) |
4.3 隔层作用下的剩余油富集机理 |
4.3.1 隔层对原油富集作用的影响 |
4.3.2 隔层对剩余油赋存特征的影响 |
4.4 断层与隔层共同作用下的剩余油富集机理 |
4.4.1 断层与隔层共同作用形成剩余油富集区 |
4.4.2 断层与隔层共同作用对原油运移起遮挡作用 |
4.4.3 断层与隔层共同作用对剩余油赋存起遮挡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油藏水淹规律与剩余油分布研究 |
5.1 油藏水淹规律 |
5.1.1 油藏重力水驱特点 |
5.1.2 水淹界面的确定原则 |
5.1.3 各油组水淹分布 |
5.2 剩余油分布与储量计算 |
5.2.1 剩余油分布特征 |
5.2.2 剩余油区块评价 |
5.2.3 剩余油储量计算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油藏剩余油开发对策研究 |
6.1 顶部注气方法 |
6.1.1 顶部注气方法作用机理 |
6.1.2 注气方式和位置选择 |
6.2 多井联动异步注水,近似形成周期注水 |
6.2.1 周期注水机理 |
6.2.2 研究区周期注水方法建议 |
6.3 掺活性水驱 |
6.3.1 活性水驱主要的增油机理 |
6.3.2 研究区活性水驱建议方法 |
6.4 整体开发对策分类 |
6.4.1 第一类措施(4 口) |
6.4.2 第二类措施(9 口) |
6.4.3 第三类措施(1 口) |
6.4.4 第四类措施(6 口) |
6.4.5 第五类措施(9 口) |
6.4.6 第六类措施(5 口)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2)DQ高含水油田P12油层辫状河储层夹层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2.1. 辫状河储层构型概述 |
1.2.2. 辫状河储层3级储层构型单元 |
1.2.3. 支持向量机 |
1.2.4. 夹层识别与表征 |
1.2.5. 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区域概况 |
3. 辫状河储层构型研究 |
3.1. 辫状河4级构型识别 |
3.1.1. 辫状河单砂体类型 |
3.1.2. 辫状河单砂体垂向单井识别 |
3.1.3. 辫状河单砂体垂向连井识别 |
3.1.4. 辫状河单砂体平面组合 |
3.1.5. 辫状河单砂体规模 |
3.2. 辫状河3级构型界面 |
3.2.1. 辫状河3级构型界面单井识别 |
3.2.2. 夹层倾角 |
3.2.3. 夹层分布 |
3.2.4. 夹层规模 |
4. 辫状河夹层识别与表征 |
4.1. 夹层定性识别 |
4.1.1. 泥质夹层 |
4.1.2. 物性夹层 |
4.1.3. 钙质夹层 |
4.2. 夹层定量识别 |
4.2.1. 测井回返交会图法 |
4.2.2. 支持向量机法 |
4.2.3. 基于SVM的夹层“二步法”识别 |
4.3. 夹层定量表征 |
4.3.1.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单井夹层识别 |
4.3.2. 层内夹层发育 |
4.4. 基于构型的夹层模型 |
4.5. A/S比值夹层成因分析 |
5. 辫状河储层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5.1. 层内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 |
5.1.1. 夹层位置 |
5.1.2. 夹层厚度与上下部差异 |
5.1.3. 夹层类型 |
5.1.4. 夹层频率 |
5.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层内剩余油富集程度预测 |
5.2.1. 样本集选取与数据预处理 |
5.2.2. 结果与分析 |
5.3. 井点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定量评价 |
5.3.1. F-score与特征权重 |
5.3.2. SVM与特征权重 |
5.3.3. 井点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权重分析 |
6. 基于油藏数值模拟的辫状河储层层内剩余油定量表征研究 |
6.1. 辫状河储层层内剩余油分布主控因素 |
6.1.1. 夹层频率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
6.1.2. 夹层形态及展布对剩余油影响 |
6.2. 辫状河储层层内剩余油定量表征 |
6.3. 辫状河储层层内剩余油分布规律 |
7. 结论 |
7.1. 辫状河河道构型砂体与夹层的共生组合 |
7.2. 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夹层定量识别模型,应用效果良好 |
7.3. 3级构型界面夹层的发育特征 |
7.4. 明确了辫状河砂体剩余油分布主控因素 |
8.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论文发表 |
(3)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九8区齐古组辫状河储层隔夹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1.6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区域地质特征 |
2.2.1 地层特征 |
2.2.2 构造特征 |
2.2.3 沉积特征 |
2.2.4 储层特征 |
2.2.5 油藏特征 |
2.3 油田勘探开发概况 |
第3章 精细地层格架研究 |
3.1 研究区开发层系划分方案 |
3.2 地层划分与对比方法原则 |
3.3 单层划分与对比 |
3.3.1 标志层及旋回特征 |
3.3.2 单井单层划分 |
3.3.3 单层剖面展布特征 |
3.3.4 单层平面展布特征 |
3.4 单砂体划分与对比 |
3.4.1 单井单砂体划分 |
3.4.2 单砂体剖面展布特征 |
3.4.3 单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
第4章 沉积微相研究 |
4.1 沉积微相划分方案 |
4.2 沉积相标志 |
4.2.1 岩石相 |
4.2.2 测井相 |
4.3 沉积微相类型及基本特征 |
4.4 单井相分析 |
4.5 剖面相分析 |
4.6 平面相分析 |
第5章 隔夹层成因类型及识别方法 |
5.1 隔夹层类型及基本特征 |
5.1.1 泥质隔夹层特征 |
5.1.2 物性隔夹层特征 |
5.2 隔夹层成因分析 |
5.2.1 泥质隔夹层成因分析 |
5.2.2 物性隔夹层成因分析 |
5.3 隔夹层识别 |
5.3.1 隔夹层识别标志 |
5.3.2 多元神经网络分析 |
第6章 隔夹层样式及分布规律 |
6.1 隔夹层垂向分布样式 |
6.2 隔夹层剖面结构样式 |
6.3 隔夹层平面分布规律 |
6.4 隔夹层三维地质建模 |
6.4.1 三维隔夹层模型的准备 |
6.4.2 三维隔夹层模型的建立 |
第7章 隔夹层对稠油热采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
7.1 剩余油分布规律 |
7.1.1 数模模型的建立 |
7.1.2 剩余油平剖分布规律 |
7.2 隔夹层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
7.2.1 理论模型设置 |
7.2.2 剩余油分布模式 |
第8章 结论及认识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夹层平面参数统计 |
致谢 |
(4)百21井区百口泉组油藏砂体构型刻画与剩余油分布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概况 |
2.1 区域位置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3 区域开发概况 |
第三章 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单砂体划分与对比 |
3.2 地层纵向发育特征 |
3.3 地层平面发育特征 |
第四章 砂体构型识别与解剖 |
4.1 构型单元识别与划分 |
4.2 冲积扇构型分布特征 |
4.3 不同构型单元模式 |
4.4 隔夹层发育特征 |
4.5 储层三维地质建模 |
第五章 渗流地质差异研究 |
5.1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
5.2 非均质性特征分析 |
5.3 不同构型储层质量差异 |
5.4 储层类型划分 |
5.5 优势通道分布研究 |
第六章 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 |
6.1 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 |
6.2 储量计算 |
6.3 油藏数值模拟 |
6.4 剩余油潜力评价与分布 |
6.5 下一步调整方向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5)陈3断块泰州组厚油层油藏高含水期隔夹层控油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 |
2 陈3断块K2t13油藏隔夹层识别与描述 |
2.1 隔夹层概述 |
2.2 隔夹层封挡性能分析 |
2.2.1 静态资料研究隔夹层封挡性能 |
2.2.2 生产动态验证隔夹层封挡性能 |
2.2.3 隔夹层封挡参数标准划分 |
2.3 陈3块K2t13隔夹层分布特征 |
2.3.1 隔夹层平面分布特征 |
2.3.2 隔夹层垂向分布特征 |
3 陈3断块K2t13隔夹层控油模式分析 |
3.1 隔夹层位置对剩余油的控制 |
3.2 隔夹层密度对剩余油的控制 |
3.3 隔夹层纵向夹层相对位置对剩余油的控制 |
3.4 纵向隔层位置对剩余油的控制 |
3.5 隔层平面发育规模对剩余油的控制 |
4 现场应用 |
5 结论和认识 |
(6)羊三木油田羊三断块馆陶组辫状河储层构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储层构型基本概念 |
1.2.2 辫状河储层构型研究现状 |
1.3 研究区概况及存在问题 |
1.3.1 构造位置与构造特征 |
1.3.2 地层发育特征 |
1.3.3 研究区存在问题 |
1.3.4 开发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沉积微相研究 |
2.1 区域沉积背景 |
2.2 研究区辫状河沉积特征 |
2.3 沉积微相发育特征 |
2.3.1 岩相标志 |
2.3.2 沉积微相类型与特征 |
2.3.3 沉积微相单井垂向发育特征 |
2.3.4 测井相标志 |
2.4 沉积微相展布特征 |
2.4.1 沉积微相剖面展布特征 |
2.4.2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
2.5 沉积演化特征 |
第三章 储层构型划分与特征 |
3.1 储层构型划分方案 |
3.2 储层构型界面识别方法 |
3.3 单井储层构型研究 |
3.4 各级储层构型的识别与划分方法 |
3.4.1 五级储层构型的识别及划分方法 |
3.4.2 四级储层构型的识别与划分方法 |
3.4.3 三级储层构型的识别与划分方法 |
3.5 各级储层构型展布特征 |
3.5.1 各级储层构型剖面展布特征 |
3.5.2 各级构型单元平面展布特征 |
3.6 储层构型定量表征 |
3.7 储层构型模式 |
第四章 储层构型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
4.1 五级构型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
4.2 四级构型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
4.2.1 泥质半充填河道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
4.2.2 泥质全充填河道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
4.3 三级构型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喇嘛甸油田PI2辫状河储层建筑结构及三维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储层建筑结构研究现状 |
1.2.2 储层建筑结构研究方法 |
1.2.3 储层建筑结构在剩余油分布预测中的应用 |
1.2.4 储层地质建模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及成果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构造特征 |
2.2 沉积特征 |
2.3 地层特征 |
2.4 研究区开发现状 |
第三章 储层建筑结构分析 |
3.1 辫状河砂体形成机理 |
3.2 单期辫状河道识别划分 |
3.3 单砂体单井划分识别 |
3.3.1 不同单砂体识别标志 |
3.3.2 单砂体发育特征 |
3.4 单砂体连井组合特征 |
3.4.1 单砂体侧向划界依据 |
3.4.2 单砂体间接触叠置关系 |
3.5 单砂体平面分布组合特征 |
3.5.1 PI2_3单砂层砂体平面分布特征 |
3.5.2 PI2_2单砂层砂体平面分布特征 |
3.5.3 PI2_1单砂层砂体平面分布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心滩内部建筑结构特征解剖 |
4.1 心滩内部结构模式 |
4.1.1 心滩坝沉积模式及迁移规律 |
4.1.2 心滩坝内部解剖 |
4.2 砂体内夹层特征分析 |
4.2.1 夹层类型划分识别 |
4.2.2 夹层半定量识别模式 |
4.3 基于建筑结构的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 |
4.3.1 储层因素 |
4.3.2 夹层因素 |
4.4 构型要素地质知识库 |
4.4.1 多方法单砂体级次地质知识库 |
4.4.2 夹层参数地质知识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储层地质建模 |
5.1 储层建模前期准备 |
5.1.1 储层地质建模原则及建模思路 |
5.1.2 储层地质建模的数据准备 |
5.2 储层地质建模的框架搭建 |
5.2.1 构造模型搭建 |
5.2.2 单砂体级次岩相模型搭建 |
5.3 知识库约束夹层建模 |
5.3.1 夹层分布特征及处理 |
5.3.2 知识库约束夹层模型 |
5.4 储层三维精细地质模型 |
5.4.1 基于构型的岩相模型 |
5.4.2 基于构型的属性模型 |
5.5 模型合理化分析及检验 |
5.5.1 地质规律检验分析 |
5.5.2 模型参数分布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GD高含水油藏剩余油主控因素及挖潜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2.2 高含水油藏剩余油挖潜措施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及其分布 |
2.1 油藏开发阶段划分 |
2.2 水驱油藏不同阶段产液特征变化 |
2.3 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及其分布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GD高含水油藏概况与模型建立 |
3.1 GD油藏概况 |
3.1.1 构造特征 |
3.1.2 沉积特征 |
3.1.3 储层特征 |
3.1.4 流体特征 |
3.1.5 开发历史及问题现状 |
3.2 模型的建立与历史拟合 |
3.2.1 模型的建立 |
3.2.2 历史拟合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GD高含水油藏剩余油主控因素研究 |
4.1 地质因素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
4.1.1 沉积微相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
4.1.2 横向连通性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
4.1.3 层间渗透率级差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
4.1.4 物性夹层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
4.1.5 砂体叠置关系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
4.2 开发因素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
4.2.1 开发井网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
4.2.2 过水倍数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
4.2.3 注采对应关系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
4.3 剩余油主控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GD高含水油藏剩余油挖潜对策研究 |
5.1 井网调整挖潜剩余油 |
5.1.1 井网调整方案设计 |
5.1.2 井网调整方案开发预测 |
5.1.3 井网调整方案优选 |
5.2 开发技术政策优化挖潜剩余油 |
5.2.1 开发技术政策优化 |
5.2.2 技术政策优化方案开发预测 |
5.2.3 流线调整效果验证 |
5.3 老井侧钻水平井挖潜剩余油 |
5.3.1 老井侧钻水平井井位的优选 |
5.3.2 老井侧钻水平井优化 |
5.3.3 老井侧钻水平井开发预测与效果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储层构型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 ——以委内瑞拉M区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储层构型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
1.2.2 水平井开发条件下的剩余油分布规律 |
1.2.3 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及构造特征 |
2.2 地层发育及沉积特征 |
2.2.1 地层发育特征 |
2.2.2 沉积特征 |
2.3 油藏分布特征 |
第三章 辫状河储层构型样式及分布特征 |
3.1 储层内部结构特征 |
3.1.1 储层构型界面特征 |
3.1.2 储层构型单元特征 |
3.2 构型单元分布样式 |
3.2.1 五级构型单元分布样式 |
3.2.2 四级构型单元分布样式 |
3.3 构型单元储层物性非均质性 |
3.3.1 平面非均质性 |
3.3.2 层间非均质性 |
3.3.3 层内非均质性 |
第四章 剩余油物理模拟实验 |
4.1 实验方案设计 |
4.1.1 实验装置 |
4.1.2 实验条件设计 |
4.1.3 注采方案设计 |
4.2 物理实验模型设计 |
4.2.1 五级构型界面控制下的实验模型建立 |
4.2.2 四级构型单元控制下的实验模型建立 |
4.3 实验过程及现象 |
4.3.1 实验流程 |
4.3.2 实验现象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储层构型控制下的剩余油分布模式 |
5.1 五级构型界面控制下的剩余油分布模式 |
5.2 四级构型单元控制下的剩余油分布模式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文25东高含水油田构型控制下的液流方向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外相关产业和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
1.2 国内相关产业和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研究思路 |
第2章 隔夹层分布规律研究 |
2.1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1.1 地层划分与对比原则 |
2.1.2 标志层识别 |
2.2 隔夹层平面特征 |
第3章 储层连通性量化研究 |
3.1 沉积相类型、特征及其展布 |
3.1.1 沉积环境分析 |
3.1.2 沉积相特征 |
3.1.3 沉积相模式 |
3.2 厚油层储层构型研究 |
3.2.1 厚油层内部构型概念 |
3.2.2 文25东块构型级次方案及构型要素 |
3.2.3 厚油层储层构型 |
3.2.4 构型结构模式 |
3.2.5 物性平面特征 |
第4章 相控随机建模研究 |
4.1 储层地质模型的建立 |
4.1.1 储层地质建模基本流程 |
4.1.2 序贯建模方法原理 |
4.1.3 厚油层精细储层地质建模 |
4.2 储层构型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
4.2.1 岩心揭示储层构型对剩余油控制 |
4.2.2 井间构型对剩余油分布控制 |
4.2.3 剩余油分布模式 |
第5章 流线模拟分析研究 |
5.1 配产配注量优化 |
5.2 理论模型优化 |
5.2.1 流线优化效果模拟 |
5.2.2 优化时机 |
5.2.3 早期优化和选择性关井比较 |
第6章 室内实验验证及评价研究 |
6.1 物理模型的制作 |
6.1.1 模型的制作方法 |
6.1.2 非均质模型的制作 |
6.1.3 模型渗透率和孔隙的测定 |
6.1.4 模型饱和度电极的选择和布设 |
6.2 饱和度标定实验 |
6.2.1 实验岩心及实验流体 |
6.2.2 实验方法 |
6.2.3 实验结果 |
6.3 平面非均质模型水驱实验 |
6.3.1 实验材料及过程 |
6.3.2 水驱油过程中实验结果 |
6.4 平面非均质模型液流方向优化实验 |
6.4.1 水驱油过程中特征曲线 |
6.4.2 不同驱替倍数下水驱饱和度分布 |
6.5 正韵律模型水驱实验 |
6.5.1 水驱油过程中特征曲线 |
6.5.2 不同驱替倍数下水驱饱和度分布 |
6.6 正韵律层内非均质模型液流优化实验 |
6.6.1 水驱油过程中特征曲线 |
6.6.2 不同驱替倍数下水驱饱和度分布 |
6.7 矿场应用评价研究 |
6.7.1 开发历史注采优化 |
6.7.2 预测方案优化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泥岩隔夹层类型及剩余油控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任丘奥陶系潜山油藏剩余油形成机理及开发对策研究[D]. 韩鑫. 燕山大学, 2021(01)
- [2]DQ高含水油田P12油层辫状河储层夹层定量研究[D]. 何明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九8区齐古组辫状河储层隔夹层研究[D]. 徐睿.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4]百21井区百口泉组油藏砂体构型刻画与剩余油分布模式研究[D]. 王钰娇. 长江大学, 2020(02)
- [5]陈3断块泰州组厚油层油藏高含水期隔夹层控油模式研究[J]. 屈宏,薛丹,孙东升,黄艳梅,张顺康. 复杂油气藏, 2019(02)
- [6]羊三木油田羊三断块馆陶组辫状河储层构型研究[D]. 支树宝.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7]喇嘛甸油田PI2辫状河储层建筑结构及三维模型研究[D]. 张江晖.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8]GD高含水油藏剩余油主控因素及挖潜对策研究[D]. 郭乔乔.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9]储层构型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 ——以委内瑞拉M区块为例[D]. 郭优优.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10]文25东高含水油田构型控制下的液流方向优化方法研究[D]. 赵磊.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