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2 对低激发态钌偶偶同位素性质的描述

IBM2 对低激发态钌偶偶同位素性质的描述

一、Ru偶—偶同位素低激发态性质的IBM2描述(论文文献综述)

丁小雪[1](2018)在《原子核对力模型代数解及配对壳模型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详细研究了原子核某些对力模型代数解和配对壳模型.介绍了球形平均场加标准对力模型及球形平均场加推广单极对力模型及关于标准对力模型求解的推广Heine-Stieltjes多项式方法.在球形壳模型平均场加标准对力模型框架下,运用推广Heine-Stieltjes多项式方法计算了44-54Ca和42-52Ar同位素的结合能和奇偶能差,及其中偶偶核的双中子分离能,并与相应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球形平均场加标准对力模型确能较好描述这些球形核的基态性质.提出了球形平均场加推广单极对力模型.严格证明了形变平均场加推广对力模型是球形平均场加推广单极对力模型的一种特殊情形.作为球形平均场加推广单极对力模型的应用,考虑了中子直到第五主壳层的11条球形轨道并据此仔细拟合了 12-280的结合能和奇偶能差,并与对称性主导的无芯壳模型结果进行了比较.其较好的拟合结果充分显示了该模型的合理性.本文还介绍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正交归一 O(5)(?)OT(3)(?)CN(2)不可约表示态矢的代数同位旋投影方法并给出了计算O(5)生成元的OT(3)约化矩阵元公式.根据标准的T =1对力哈密顿量提出了在辛弱数为零对称子空间中的推广对力模型并得到了该模型的严格解.利用该模型拟合了 A = 58-80质量区N~Z偶偶核的平均np对能.本文最后研究了同类核子的SD配对壳模型中振动到转动形状酷越行为,再次说明能特征形状酷越的几个低激发态能量比,低激发态间的B(E2)和B(M1)确可作为特征形状酷越的序参量,且SD配对壳模型确能很好再现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的相变特征,从而充分说明了 SD配对壳模型的合理性.最后,详细分析了当壳模型的单粒子能量取为适合描述A = 130质量区核素时,区分质子中子的SD配对壳模型的振动-γ不稳定运动酷越和振动-转动酷越.分析结果显示,SD配对壳模型能清晰再现区分质子中子的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所给出的振动,转动,及γ不稳定运动的特征.当模型参数选取适当时,完全能再现振动-γ不稳定运动酷越和振动-转动酷越.结果再次说明了 SD配对壳模型的合理性,也为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提供了微观基础.

李聪博[2](2013)在《114In能级结构和174Os形状演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主要介绍了三方面的研究结果。第一部分是114In能级纲图的建立和磁转动带的研究;第二部分是利用延迟符合技术测量174Os的第一个2+态寿命,并对其异常高的跃迁几率和低自旋的形状相变进行了研究讨论;第三部分是利用多普勒线移衰减法测量174Os的高自旋态的寿命,研究讨论了高自旋离心力和科里奥利力对原子核形状的影响。一、奇奇核114In能级结构的研究:A~110核区丰富的核结构现象一直得到核结构专家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尤其近些年,人们倾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寻找这个核区新奇转动机制的带结构“磁转动带”(包括反磁转动带)。这种新的转动机制已经通过倾斜轴推转壳模型(TAC)得出合理的解释。形变核的转动是大量配对的核子参与的集体转动,科里奥利力的作用是拆散核子对,使核子对角动量朝向着转动角动量方向靠拢。现在的磁转动参与的是几个未配对的高角动量的粒子或空穴,他们不是一步达到全顺排,而是逐步增加,直到带终结。由于未配对的高角动量的粒子或空穴逐步靠拢,极其像一把剪刀,因此又被称为“剪刀带”。在此核区In同位素核的中子、质子费米面分别位于高Ω轨道的g9/2和低Ω轨道的h11/2。在奇奇核的106-112In中已有大量磁转动带的报道;在奇A的In核中,稳定的113In核也已经发现了若干磁转动带。因此,在中子数N=65接近半满壳处的丰中子核114In中会不会依然有磁转动带出现,或更加丰富的核结构现象,这极大的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另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114In高自旋态的有关报道。基于上述原因我们选择114In做为研究的目标核。114In的高自旋态是通过110Pd(7Li,3n)114In布居的,`7Li束流是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13串列加速器提供的。靶为厚度为2.4mg/cm2的金属110Pd,为了消除多普勒效应的影响,靶镀在了厚度为10.55mg/cm2的金属Au衬底上。探测系统是由12台带反康的高纯锗探测器和2台小平面探测器组成。其中5个探测器放置在与束流夹角分别为900的方向,三个在150°,42°和140°方向各有两个,34°和127°方向各一个。实验前我们用PACE程序计算了反应的产物和截面。基于(?))ACE的计算结果,我们选择了22、24、26、28、32MeV五个能量点做实验激发函数,发现26MeV时114In的反应截面最大。综合考虑,我们最终选择26和28MeV两个能量点各进行了40个小时实验。在束实验前我们利用133Ba和152Eu的混合标准源测量了两个小时左右的能谱,对γ射线能量以及探测器的效率进行了刻度。实验总共记录了3.5×107个二重符合事件。离线数据处理反演了一个对称化的矩阵和一个非对称化的DCO矩阵,其中DCO矩阵是由42°的探测器和90°的探测器组成,来区分γ射线的跃迁极性。利用RADWARE和GASWARE软件对上述两维矩阵进行开窗谱分析,建立了114In新的能级纲图。共找到约50条新γ跃迁和30多个新的能级,自旋和激发能分别推高至约16h和5MeV。首次发现114In的高自旋态信息,建立了三条新的转动带,极大的拓展了114In的能级纲图。对新发现的能级和带进行了组态指定。初步认定低自旋10+态为,G9/2-1(?) v(d5/2/g7/2)(h11/2)2的多粒子组态。其他的三个新发现的磁偶极转动带2、3和4也分别尝试性地给出了组态结构:πg9/2-1(?)(d5/2/g7/2)(h11/2)2、πg9/2-1(?) v(h11/2)3、πg9/2-1(?)v(d5/2/g7/2)(h11/2)2。在晕带中发现了回弯现象,经系统学比较和TAC-RMF理论计算认定为一对97/2/d5/2中子顺排造成的。其中正宇称带2是由非常强的规则的M1跃迁、缺失的带内E2跃迁、没有旋称劈裂等实验现象,显示明显的磁转动带特征。TAC-RMF理论计算表明带内跃迁强度B(M1)随着自旋的增加而减小,带内跃迁B(E2)随着自旋增加呈上升趋势,这与磁转动带特征符合的很好。此外,相互作用的半经验的剪刀机制模型计算表明114In核中带2的价质子与中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值约750keV,这与此核区的剪刀带的系统学非常一致。二、偶偶核174Os的21+态的异常高的跃迁几率和临界点对称性的研究原子核能级的跃迁机率最能反映核内禀属性,因此是核结构研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偶-偶核的第一个21+激发态的寿命为核形状的四极形变提供重要信息。根据实验测定的B(E2;21+→01+)跃迁几率值可以用来与各种不同模型的理论计算进行比较。系统学研究偶偶核从球形振子到轴对称转子的特征可以对了解核结构及其随价核子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A~160-190核区原子核的21+态的寿命测量一直吸引着核物理学家的广泛关注。IBA模型预期当中子数从N=82闭壳趋向N=82和126两闭壳的中间值时(N=104),跃迁几率B(E2;21+→01+)随之增大,并预言在中间壳时具有最大值。当从中间壳趋向N=126闭壳时,B(E2;21+→01+)值逐渐减小。然而,必须指出的是,Os同位素的跃迁几率B(E2;21+→01+)并不遵循这一简洁明确的系统性趋势,违背了当中子数朝向N=82闭壳时B(E2;21+→01+)值缓慢减小这一预言,而最大值出现在了中子数N=98处。这种异常现象究竟是源自真正的结构效应,还是仅仅因为实验本身的问题所引起,至今尚不清楚。不过对于174Os来说,B(E2;21+→01+)值的实验误差与相邻Os核的这些量的不确定度相比较,还是相当大的。另一方面,最近的实验证明,176,178Os低位态具有上佳的X(5)临界点对称性。因此,有必要对174Os进行能谱和跃迁几率的精确测量,以了解174Os是否延续了X(5)对称性,以致X(5)结构效应引起174Os形状演化趋势的异常。最近,科隆大学和Agone实验室发展了一项利用新型闪烁体探测器LaBr3(Ce)测量核能级寿命的实验方法。这种方法是结合能量分辨超好的HPGe探测器与时间和能量分辨都较好的LaBr3(Ce)探测器对在束γ谱学实验中原子核能级寿命的测量。这种方法是测量HPGe和LaBr3(Ce)之间的三重γ符合事件,能量分辨超好的HPGe探测器选择预测能级所在的能级分支,然后用能量和时间分辨都比较好的LaBr3(Ce)探测器开门提取时间谱。这种方法能够测量几十个皮秒以上的寿命。我们用这种新的快时间的延迟符合技术测量了174Os的2+态的能级寿命。由于174Os的2+态的能级寿命接近反冲符合方法的测量上限值,前人用反冲法(RDM)测量得到的寿命值的误差较大。我们利用LaBr3(Ce)探测器的延迟符合技术是一种直接测量寿命的技术手段,对于长寿命的核能级可以得到精确的值。174Os的高自旋态是通过150Sm(28Si,4n)174OS布居的,28Si束流是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13串列加速器提供的。靶为厚度为0.9mg/cm2的金属150Sm,同时为了测量高自旋态能级的寿命,靶镀在12.5mg/cm2的金属Pb衬底上。整个探测阵列是由11台带反康的高纯锗探测器和7台LaBr3(Ce)探测器组成的。7台LaBr3(Ce)环绕着靶室垂直于束流摆放。在束实验之前我们用标准的放射源(22Na,60Co,133Ba, and152Eu)进行了测量,以使整个探测系统的能量和时间特征达到最好。最后得到的174Os的21+态寿命结果为τ=513(20)ps,与前人测量的结果值基本一致,但测量精度大大提高。通过比较Os同位素跃迁几率B(E2;21+→01+)值随着中子的变化趋势,发现174Os的21+态的B(E2;21+→01+)值依然最大,甚至比半壳180Os的21+态的B(E2;21+→01+)值还大。通过实验测定的寿命提取的跃迁几率B(E2;21+→01+)值与各种不同模型的理论计算进行比较,发现目前没有一个模型能够完全预测这种发展的趋势。通过与邻近的核也做了系统学比较,发现w同位素与Os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趋势,但在更轻的Yb和Hf同位素却不同,最大跃迁几率值出现在中子半满壳附近。因此,我们初步建议Os和w同位素B(E2;21+→01+)值随着中子演化异常的原因为N=98的中子壳隙和大形变的质子h9/2闯入轨道共同的影响。通过174Os的实验信息与X(5)模型预测比较,发现174Os核相比于临界点对称性X(5)核更靠近球形振子核区。而最近发展的描述振子与X(5)核过渡的X(5)-β2模型能够合理的描述174Os核的能级特征,但是X(5)-β2模型预测跃迁几率B(E2)值与实验的B(E2)值相差却比较大。两参数的IBA-1模型计算能够很好的再现实验的能谱和B(E2)值。因为在IBA-1模型中包含了参数χ值(γ自由度),因此本部分的工作建议174Os核并非完全的轴对称的转子核,而是包含γ软的形变核。三、多普勒位移衰减法测量174Os高自旋态的寿命测量偶偶核集体转动带高自旋态的能级寿命(达到I=20h以上)能够为我们研究由于科里奥利力和离心力对原子核形状变化的影响。在一些中子数N=104、106和108的核的高自旋态发现了集体性突然下降的趋势,比如在182-186Pt晕带中,自旋I≥10h时电四极矩突然下降。这主要是因为这些核的中子费米面位于i13/2壳的上部,在I-10h时中子发生拆对顺排,此时的原子核的形状由低自旋的近似轴对称长椭核到三轴形变核(正的γ形变值)。在第二部分的实验当中,我们同时利用多普勒线移衰减法(DSAM)测量了174Os晕带12+—22+态的能级寿命。理论预测N-96,98的原子核的中子费米面位于i13/2壳的中部,这些中子拆对顺排会造成负的γ形变值,因此集体性不会大幅度下降,而是几乎保持不变。然而,推转HFB计算显示其四级形变β2值在高自旋也下降了很多,但是负值的γ形变值抵消了上述四级形变的减小导致四极矩的下降。我们测量的174Os高自旋态的四极矩在回弯后并没有发生下降,而是几乎保持一个不变的趋势,与上述预测的结果一致。

汪红,石筑一,童红,杨亚碧[3](2012)在《偶偶核结构相变的微观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方案的分类与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基于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的微观方案,探讨了从自由价核子到构建出Arima哈密顿量的两次结构突变:核子配对成理想玻色子(玻色化)和理想玻色子集体化(有序化),据此将原子核相变划分为基准态重组型和玻色子破对型两类.最后,讨论了微观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研究原子核相变的特点与不足.

姜慧[4](2011)在《中重原子核过渡区结构与结合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美国放射性束流装置(RIA)、日本理化研究所的放射性同位素核束装置等国际重大装置的陆续建成和运行,中重不稳定原子核低激发态的研究成为原子核物理的重要前沿之一。所以本文的目的之一是利用壳模型配对近似方法研究过渡区重核低激发性质。本文首先简单讨论了自由核子之间的核力性质和几个重要的理论模型(包括费米气体模型、液滴模型、壳模型、几何模型、玻色子模型、平均场理论),然后详细讨论了壳模型的配对近似方法。这种方法已被证明是研究中重过渡区原子核低激发态的合适理论框架。本文在SDG价核子配对空间内系统计算了铱(Ir)、铂(Pt)、金(Au)、汞(Hg)和铊(Tl)中子数在120-125之间的同位素低激发态。我们采用了对力加四极―四极相互作用,并假定相互作用参数对于质子数或中子数相同的原子核取相同的强度。我们计算了结合能、低激发态能谱、电四极矩、磁矩以及电四极跃迁概率,解释与预言了低激发的主导组态构成。我们的计算结果(特别是低激发晕带)能够很好地与实验吻合。我们发现这些过渡区重核的低激发态在集体对基矢下通常具有简单的组态。本文的另一个研究工作是关于中重原子核的结合能方面。原子核结合能是原子核的最基本性质之一,它对于核物理和天文学都很重要。在我们工作之前已经有很多关于原子核结合能的研究。我们的新思路是利用质子―中子剩余相互作用的系统性研究原子核结合能。质子―中子剩余相互作用在许多现象(如组态混合、原子核形变等)中起关键作用。我们首先从结合能实验值提取质量数A 60的原子核的最后一个质子与最后两个中子的相互作用能V1p-2n以及最后两个质子与最后一个中子的相互作用能V2p?1n。我们用一个简单的函数vZ拟合V1p-2n和V2p-1n。我们利用这些质子―中子剩余相互作用得到了新的局域质量关系。当方程数n = 8时,我们所预测的原子核结合能与AME2003实验值之间的均方根误差对于偶偶核、偶奇核、奇偶核和奇奇核分别为52、69、70、86keV。附录给出了我们最近在原子核数据中注意到的一个有趣的现象。2003年版本的原子核质量表中的许多物理量基本满足Benford定律。

徐伟,罗延安[5](2010)在《利用SD对壳模型研究Ru核素的集体性质》文中指出利用SD对壳模型讨论了偶偶Ru核低激发谱的集体性质.当SD对按照如下方法来确定,即对于两核子体系,通过对角化表面δ相互作用哈氏量,将SD对取为q+态和21?态,利用一个仅含有3个参数的哈密顿量,该模型可以合理的描述偶偶Ru核低激发态的集体性质.

卢道明,平加伦[6](2004)在《铂同位素的研究——费米子动力学对称模型和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的比较》文中提出利用费米子动力学对称性模型 (FDSM )系统研究了偶偶核铂的同位素 ,其跃迁可以很好地由对相互作用 +四极相互作用来描述 ,计算了铂 (190— 196Pt)同位素的能级、电四极矩、旋磁比、同质异能移和同位素移动 ,结果表明理论值与实验值符合的很好 .计算结果还与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 (IBM)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计算结果表明即使在FDSM中质子 -中子耦合系统 (SOπ(8)×SPν(6 ) )形式上不包括SO(6 )动力学对称性 ,但 196Pt附近确实存在精确的等效SO(6 )动力学对称性

张大立,曹华伟[7](2002)在《Ce偶-偶同位素低激发态性质的IBM2描述》文中研究表明通过考虑同类核子相干对间的四极相互作用 ,在IBM2中对Ce偶 偶同位素1 2 8Ce 1 38Ce的低激发态能谱和E2跃迁几率及分支比进行了理论分析 ,计算结果有效地改善了IBM中这些核的准γ带能谱的Staggering现象描述 ,与实验观察到的低激发态结果基本一致

张大立[8](2001)在《Ru偶—偶同位素低激发态性质的IBM2描述》文中认为通过考虑同类核子相干对间的四极相互作用 ,在IBM2中对Ru偶—偶同位素98Ru—10 6Ru的低激发态能谱和E2跃迁几率及分支比进行了理论分析 ,计算结果有效地改善了IBM中这些核的准γ带能谱的Staggering现象 ,较精确地描述了实验观察到的低激发态性质 .

张大立[9](2001)在《Pd偶-偶同位素核低激发态性质的IBM2描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考虑同类核子相干对间的四极相互作用 ,在IBM2中对Pd偶 -偶同位素10 0 Pd - 116Pd的低激发态能谱和E2跃迁几率及分支比进行了理论分析 ,计算结果有效地改善了IBM中这些核的准γ带能谱的Staggering现象 ,较精确地描述了实验观察到的低激发态性质 .

张大立[10](1999)在《同类玻色子四极相互作用与Staggering现象》文中指出在IBM2 中引入同类玻色子间的四极相互作用,利用对称性分析和OAI方法讨论了引入这种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并分析了这种相互作用改善Staggering 现象的机制

二、Ru偶—偶同位素低激发态性质的IBM2描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u偶—偶同位素低激发态性质的IBM2描述(论文提纲范文)

(1)原子核对力模型代数解及配对壳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几种重要的核结构模型回顾
    1.2 平均场加T=1对力问题的代数解
    1.3 原子核配对壳模型简介
    1.4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平均场加同类核子对力模型
    2.1 球形平均场加标准对力模型的严格解及应用
        2.1.1 模型哈密顿量
        2.1.2 标准对力模型对Ar和Ca同位素基态的描述
    2.2 Nilsson平均场加推广对力模型
        2.2.1 模型哈密顿量
    2.3 严格可解的球形平均场加推广单极对力模型
        2.3.1 推广单极对力模型
        2.3.2 推广对力模型与标准对力模型的比较
        2.3.3 推广单极对力模型对~(12-28)O基态性质的描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平均场加T=1对力模型的代数解方法
    3.1 O(5)(?)O_T(3)(?)O_N(2)基构造新方法
        3.1.1 SU_Λ(2)(?)SU_I(2)和O_T(3)(?)O_N(2)基
        3.1.2 O(5)(?)OT(3)(?)ON(2)态矢的构造
        3.1.3 O(5)(?)OT(3)(?)ON(2)的矩阵表示
    3.2 球形平均场加T=1对力模型
    3.3 零辛弱数对称子空间中的平均场加T=1推广对力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原子核配对壳模型
    4.1 原子核配对壳模型基础
        4.1.1 费米子对算符及对易关系
        4.1.2 费米子耦合算符的推广维克定理
    4.2 核子配对基的构成
    4.3 确定S和D对结构系数的五种近似方案
    4.4 SD配对壳模型哈密顿量与跃迁算符
    4.5 耦合基底下的矩阵元
    4.6 同类核子的SDPSM中的振动-转动酷越
    4.7 区分质子中子SDPSM的低激发态性质及形状酷越行为
        4.7.1 振动-γ不稳定运动酷越
        4.7.2 振动-转动酷越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2)114In能级结构和174Os形状演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原子核高自旋态研究
        1.1.1 高自旋历史回顾
        1.1.2 高自旋态布居方法
        1.1.3 高自旋态研究的几个热点课题
    1.2 原子核的寿命测量
        1.2.1 延迟符合法
        1.2.2 反冲距离多普勒线移法
        1.2.3 多普勒线移衰减法
    1.3 目标核的选取
        1.3.1 研究奇奇核~(114)In 的意义
        1.3.2 研究偶偶核~(174)Os 的意义
第2章 在束γ谱学实验
    2.1 在束γ测量装置简介
        2.1.1 在束γ装置发展
        2.1.2 中国的在束γ装置
    2.2 符合和反符合的原理
        2.2.1 符合线路的基本原理
        2.2.2 反符合线路的基本原理
    2.3 电子学线路和数据获取系统
第3章 ~(114)In 高自旋态的实验和结果
    3.1 研究背景
    3.2 实验详情
    3.3 能级纲图的建立
        3.3.1 带 1
        3.3.2 带 2
        3.3.3 带 3
        3.3.4 带 4
    3.4 γ射线跃迁强度与多极性的确定
第4章 ~(114)In 高自旋态的能级结构
    4.1 负宇称带的组态指定
    4.2 正宇称带的组态指定
    4.3 ~(114)In 的磁转动
        4.3.1 磁转动的实验特征
        4.3.2 磁转动的理论解释—倾斜轴推转理论
        4.3.3 ~(114)In 核带 2 的磁转动解释
    4.4 系统学讨论
第5章 ~(174)Os 的第一个 2~+态寿命的测量
    5.1 延迟符合测量寿命
        5.1.1 延迟符合测量寿命的实验装置
        5.1.2 闪烁体
        5.1.3 光电倍增管
    5.2 LaBr_3(Ce)闪烁探测器
        5.2.1 LaBr_3(Ce) 探测器的能量分辨
        5.2.2 LaBr_3(Ce) 探测器的时间分辨
    5.3 延迟符合法的数据分析
        5.3.1 矩心位移法
        5.3.2 斜率法
        5.3.3 去卷积法
    5.4 原子核量子相变和结构演化
        5.4.1 变形核的刚体转子模型
        5.4.2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
        5.4.3 临界点对称性
    5.5 延迟符合技术测量~(174)Os 的能级寿命值
        5.5.1 数据记录
        5.5.2 离线测试
        5.5.3 在束实验和结果
        5.5.4 模型计算和讨论
        5.5.5 Os 同位素及邻近核同位素的 B(E2)系统学比较
第6章 ~(174)Os 高自旋态的寿命测量
    6.1 DASM 方法测量~(174)Os 高自旋态的寿命
    6.2 ~(174)Os 核的高自旋的形状变化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中重原子核过渡区结构与结合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核力
    1.2 原子核结构模型简介
    1.3 壳模型配对近似方法
    1.4 质子―中子剩余相互作用
    1.5 本文的选题和主要的工作
第二章 壳模型配对近似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2.1 配对近似的理论框架
    2.2 配对近似的模型输入量
    2.3 对~(208)Pb区域内的价空穴型原子核的系统计算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质子―中子剩余相互作用与原子核结合能
    3.1 N_pN_n描述和P因子
    3.2 质子―中子剩余相互作用的经验公式
    3.3 基于质子―中子剩余相互作用系统性的原子核质量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附录A 核结构物理中的Benford定律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10)同类玻色子四极相互作用与Staggering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理论分析
3 结 论

四、Ru偶—偶同位素低激发态性质的IBM2描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原子核对力模型代数解及配对壳模型研究[D]. 丁小雪. 辽宁师范大学, 2018(05)
  • [2]114In能级结构和174Os形状演化的研究[D]. 李聪博. 吉林大学, 2013(08)
  • [3]偶偶核结构相变的微观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方案的分类与特征[J]. 汪红,石筑一,童红,杨亚碧.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5)
  • [4]中重原子核过渡区结构与结合能的研究[D]. 姜慧. 上海交通大学, 2011(12)
  • [5]利用SD对壳模型研究Ru核素的集体性质[J]. 徐伟,罗延安.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 [6]铂同位素的研究——费米子动力学对称模型和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的比较[J]. 卢道明,平加伦.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004(02)
  • [7]Ce偶-偶同位素低激发态性质的IBM2描述[J]. 张大立,曹华伟.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2(05)
  • [8]Ru偶—偶同位素低激发态性质的IBM2描述[J]. 张大立.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1(06)
  • [9]Pd偶-偶同位素核低激发态性质的IBM2描述[J]. 张大立.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1(06)
  • [10]同类玻色子四极相互作用与Staggering现象[J]. 张大立. 平顶山师专学报, 1999(02)

标签:;  ;  ;  ;  ;  

IBM2 对低激发态钌偶偶同位素性质的描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