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尧文化对后世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邹广胜[1](2021)在《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的关系为研究课题,当然,有些问题文论中讨论得多些,有些问题书论中讨论得更为深入,但都以文论书论中共同关注、共同存在的问题为轴心与线索展开讨论与论述,同时也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在中国文论史与中国书论史上产生的影响。本论文的基本内容如下:绪论作为开篇,讨论本选题的价值及意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并阐明各章节之间的关系。第一章为“魏晋文论与书论之关联”,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包括文学家、文论家、书法家、书论家他们共同面临的人生际遇,共通的审美趣味,艺术家的多才多能,艺术的觉醒与人的觉醒,艺术的独立性与人的独立性等问题,以及艺成而下、德成而上的儒家观念对文学、文学家与书法、书法家之地位的影响。第二章为“文论与书论之差异”,探讨图像与语言作为不同的媒介对书法与文学审美特质的不同意义,如陆机的《文赋》与《平复帖》,曹植的《洛神赋》与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兰亭》的文学性与书法性等所表现出的不同之美等问题。第三章为“魏晋风度与魏晋书韵”,讨论魏晋文论与书论中的不同审美风格及文风与书风中共同存在的风格与个性问题等,如错彩镂金与出水芙蓉,妍媚与质朴,它们都是魏晋文学书法追求个性的具体表现,如《典论·论文》中所说虽父兄不能移子弟。至于二王妍媚的风格与钟繇质朴的风格、儒家刚健质朴与道家自然飘逸的审美原则等两种不同的审美风格都同样贯穿于中国古代书法与文学的批评之中。第四章为“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观物取象”,主要讨论文学与书法的道法自然,模拟自然,以自然物象及人体之美来说明文学及书法之美的问题,特别是人体中的骨、肉、筋、肤、神气等。第五章为“魏晋南北朝人品及文品与书品的同一性及矛盾性”,也就是文如其人与书如其人的问题,文品与人品之争、艺术与人格及道德之争贯穿于中国古代文论与书论。在中国古代文论及书论发展史上,古典风格与浪漫风格、儒家的美善合一与中庸原则,鉴赏判断与价值判断等都贯穿于中国古代书法与文学的评论与鉴赏之中,坚持经典与变易的结合正是《文心雕龙·通变》中的基本原则,也是贯穿中国古代书论、文论始终的核心问题。
王枭[2](2021)在《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观念史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是怎样形成的?这是现代教学研究首要回答的问题。如果知道了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形成路径,那么就可以知道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是什么。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是现代中国教学研究的起点,其研究价值不言而喻。近代中国教学观念以中国传统教学观念为起点,中西方文化碰撞为其提供了驱动力、近代中国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教育诉求为提供了发展要求,在驱动力和发展要求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具有中国属性的近代教学观念,即教学做合一观念。本论文采用观念史法、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开展研究。首先,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源起、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之处等内容。通过文献综述梳理了教学思想、观念史研究等相关文献,充分吸收现有研究成果,从而确定论文的研究问题和论文的写作方向。其次,从观念史的含义、理论要义、理论的产生、理论的发展、方法论的意蕴等方面来探析观念史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明确观念史研究为教学思想史带来多个研究启示,如注重教学观念在文化场域中的综合研究、教学观念的语境研究、同一时空下多元教学观念间的互动研究等。再次,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起点是指中国传统教学观念阶段。通过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文化场域特征的梳理发现,此文化场域具有稳定和秩序性、直觉和顿悟性、关系性等特征。在此文化场域下,中国形成两种类型的教学观念,一是混沌一体教学观念,二是相对独立的教、学观念。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教学观念在教学目的上具有关系性、教学内容上具有稳定性、教学方式上具有体悟性等特征。另外,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改变的动力来源于文化场域、教学观念转变的内部动力、教学观念转变的外部动力等。随后,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阶段与路径。横向来看,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形成经历了教学观念的自我批判、欧洲大陆教学观念对教学制度化的改造、英美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的改造、近代中国教学观念重塑等四个阶段形成的。纵向来看,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形成是从文化改造、到西方教学观念传播与实验、再到教育改革的路径中形成的。之后,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内涵与特征。通过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内涵的梳理,可知教学做合一观念具有三种含义,第一教、学、做是一体三面的关系,第二做是教、学的基础,第三教学做合一是一个传承与超越的教学观念。教学做合一观念具有关系论、主体性等特征。从学理的角度看,近代中国教学做合一观念是一个传承与超越的教学观念。最后,中国近代教学观念的形成历程对我国教学理论本土化建构提供了三点启示,一是坚持文化自信,扎根教育传统;二是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异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优势;三是关注时代发展,建构本土化教学理论。
梁仰[3](2021)在《白族传统家风的现代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家风亦称“门风”,是指某一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作风与处世准则。家风内附于家训、家规、家谱、家书等文化载体之上,外化于衣、食、住、行等日常家庭生活与社会活动之中,是一个家庭的精神所在,对社会群体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培育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学界对家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氏族大家、帝王家风、伟人家风等方面,但就以某一民族为个案的研究比较少,在白族的研究方面主要涉及历史、考古、宗教、习俗、文艺等领域,关于白族家风的讨论不足。本研究从民族学的视角出发,以差序格局理论、社会角色等理论为指导基础,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等方法对白族传统家风的现代传承进行研究。本研究共计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对论文选题的缘起、研究意义、田野概论及学术前沿的梳理和介绍。第一章,从家谱、族谱等文献资料出发,对白族传统家风的内容与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了白族传统家风在内容上由三教合一的修身观、勤俭诚信的立命观、孝悌慈惠的齐家观、以及亲仁善邻的处世观等四个方面构成;特点主要有本土性、多样性、教育性与传承性。第二章,从内容出发对白族传统家风的作用与价值进行探讨。第三章,对白族传统家风现代传承的原则和内容进行讨论。第四章,重点讨论了白族传统家风现代传承过程中的载体和方式,将载体分为物质符号与意识符号两类载体来讨论。传承方式由原来的家庭与社会转变为家庭、学校与社会三者共同传承。最后部分是讨论,将白族传统家风分别与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社会角色进行讨论。通过本研究,发现白族传统家风有以下发现:一是白族传统家风在内容上呈现出一个由“己”向外推的一个“差序”。二是在白族社会中除了重视“父子轴”以外,同时还注重“兄弟轴”和“夫妻轴”。
杨晓平,王联仁,张润华[4](2021)在《202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二)》文中提出
王娟[5](2021)在《先秦儒家底线思想研究 ——以孔、孟、荀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个国家要想兴盛离不开道德的力量,每个人修身立世同样也离不开道德。道德不仅要有高追求,还要有底线,底线是道德的重要维度之一。道德自始至终都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命题,而先秦儒家之道德思想相较于后世儒家来说,具有开辟性的意义,故研究先秦儒家思想中的底线思想,对社会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本文在综合学界关于“底线”之不同思考的基础上,对“底线”一词进行了较为理性的学术界定,以孔子、孟子和荀子三位先秦儒家为例,通过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等方法,并结合人性论、长时段历史观以及轴心时代理论,研究先秦儒家底线思想。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阐述了先秦儒家底线思想形成的背景。经济上,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政治上,社会结构变动,阶级矛盾深化;文化上,天与人的关系变化,礼和乐的地位衰落,产生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这是先秦儒家底线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先秦时期儒家的创立以及先秦儒家提倡礼乐秩序、重视道德修养等特色是先秦儒家底线思想形成的学术条件。第二章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阐述了先秦儒家底线思想的内容,对孔子的底线思想的归纳以宗法关系为维度开展的,个人道德底线要避免思行不正的小人行径,家庭道德底线要抵制轻忽亲情的小人作为,社会公德底线要鄙弃叛君欺友的小人举止。对孟子底线思想的考察是从政治、经济、生态三个方面开展的。孟子的政治伦理底线重视道德,以为政失德和行为悖德为耻,经济伦理底线重视仁爱民众,任何行为只要扰民、搅民、伤民则止,生态伦理底线重视爱护万物,不可以节制失度、竭泽而渔。对荀子底线思想的分析是以行为制约为依据分析的。在天与人的关系上,人如果盲从于天、率性而为就是逾越底线的行为。在礼制的约束下,轻师、狡辩、唯利、废祀和非乐,这些都是逾越底线的乱为。在“法”的约束下,乱法、违法与抗法,这些都是逾越底线的妄为。第三章分析了先秦儒家底线思想的取向与特征。为人需知耻,以耻端其身;施政需依仁,行事因思义;荣辱需辨明,可义不可势,这都是先秦儒家底线思想之取向。先秦儒家底线思想具有重视自觉他律,不可放纵行事;立主见利思义,摒弃见利忘义;偏重人伦色彩,反对悖逆伦常以及反对乱法犯上,偏重理想主义之特征。第四章论述了先秦儒家底线思想的价值抉择与历史影响。先秦儒家底线思想要求人们做出社会不可失序,治世不可失德,个人不可失志和行为不可失义的价值抉择。先秦儒家底线思想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在当时礼崩乐坏的混乱社会秩序下,为人们之言行举止划立了一条新的界限,为人们如何修身立德提供了新的依据,还以其鲜明的特色而绽放其独特光芒。先秦儒家对后世儒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儒家学者如何修身提供了行为依据,对后世儒家的思想模式和发展路径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后世的儒家学者不断承袭并扩充儒家底线思想,使之获得新的辉煌。第五章是本文的归宿,主要阐述了先秦儒家底线思想的教育意义与启示。先秦儒家底线思想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其加强了我们对底线思想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助于提升思想道德教育的整体效能,提供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道德教育方法,深化了我们对于历史的认识,开发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先秦儒家底线思想的特征及其所体现出来的教育意义,启示我们在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激发主体的自觉意识,建立健全教育的外部惩戒机制,对于先秦儒家底线思想中部分落后于时代的内容要加以改革,以适应时代精神,对其中与生活实际相脱离的内容要纳入现实性因素,使其更具普适性,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基础上将先秦儒家底线思想之内容纳入到当代思想道德教育的底线思想内容中。
王士亨[6](2020)在《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需要有科学的制度保障,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在矿产资源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维护相关主体合法权益的基本制度。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坚持矿产资源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的制度模式,这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不断变化,我国的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在实践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以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我国的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应以马克思的所有权理论为基础,立基于资源全民所有的本质,根据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将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的资源利益作为制度建设的根本目的。围绕上述思路,本文对当前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导论和四个章节。导论部分主要阐释了当前进行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梳理总结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动态,说明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理论资源,包括马克思的所有权理论、西方产权理论和中国传统的矿业国有制思想。其中马克思的所有权理论是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其中对所有权本质的揭示、对其结构体系的全面分析、对国有制的深刻认识,为明确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的建设方向和完善制度体系提供了科学丰富的理论资源。第二章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对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过程,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三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方面的成就和经验教训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对当前制度建设的指导意义:即要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主要任务、坚持通过法治手段推动制度完善并巩固制度建设成果。第三章在明确理论资源、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新时代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其中主要包括两大问题:第一是对我国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本质的认识,明确了资源国家所有和全民所有的内在一致性,并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两个方面提出了落实矿产资源全民所有的具体措施。第二是重点研究了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权能体系的完善问题,一方面分析了影响体系重构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主义公有制、矿产资源属性、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等;另一方面对矿产资源所有权中的使用、收益和管理权能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建立矿产资源资产所有权、从经济和生态两个层面体现矿产资源收益、厘清管理权能的双重性等观点。第四章提出了新时代推进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原则与具体路径。在基本原则方面,应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保障制度建设成效的最大优势,将保障人民福祉、实现资源利益的全民共享作为制度建设的价值目标,将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作为制度建设的主线,将社会主义法治作为制度建设的主要方法和保障。在坚持上述原则的基础上,从矿产资源所有权结构体系、行使机制、收益分配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制度完善建议。
陈曦[7](2020)在《《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元至治年间刊行的《三国志平话》和元末明初罗贯中所着《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下简称为《三国志演义》)为三国题材演化史中最为完整亦是最为成功的两部杰出的文艺作品。前者是后者成书的关键环节,由于创作者和接受者的不同,两部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文化内涵、美学风格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值得全面细致地进行比较研究。本论文将在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整体全面、深入细致地比较研究,同时,重新审视和评价《三国志平话》,对《三国志演义》也会有新的进一步地认识。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探讨三国故事渊源与分合流变。三国故事的总源头乃是汉末、三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其中特殊人物及重大事件被陈寿遴选入《三国志》,成为正史。后经裴松之补注,又大篇幅扩充,最后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的整合,融裴注入正文,遂成为完整的公认的正史文本。其中,未入史传者,有的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遂成为了大众传说。此乃同源分流为史传与传说两大层面。在此过程中,裴注补入内容中已有大众传说的三国故事,此乃两个层面的第一次交流。《三国志》等正史成书后,其中的某些内容又被喜好三国故事的知史者作为结构框架,通过其想象、生发、演绎为新的三国故事。此乃两个层面的第二次交流。经过魏晋至宋元的漫长历史过程,文人创作与大众传说的三国故事源远流长,日渐丰富发展,至《三国志平话》的产生,成为大众传说三国故事的集大成者,也是以大众传说为主的两个层面的合流杰作。至《三国志演义》的横空出世,又回归史传,成为以史实为主兼收传说的更高层次的集大成的伟大作品。此乃两个层次的又一次螺旋式上升的交流与合流。第二章,故事情节溯源与异同比较。首先追溯了《三国志平话》的故事情节与《三国志》、裴注的源流关系,并列表加以细致地梳理,比较二者故事情节的前后继承关系,同时比较其许多着名故事的情节设计差异。接着又比较论述了《三国志平话》与史传的不同特征。最后,又以六大着名三国故事为例,个别中见一般地比较了《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在情节建构层面的同中之异。第三章,人物形象之比较。本章以蜀汉集团的刘、关、张、诸葛亮形象与曹魏集团的主角曹操形象、孙吴集团的主角周瑜形象为例证,管中窥豹,比较《三国志平话》和《三国志演义》在人物形象方面的异同。此前,学界对二者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多立足于《三国志演义》,将其吸纳《三国志平话》中有关人物的内容拿来进行比较,绝大多数观点是褒扬《三国志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丰满,而贬低《三国志平话》中的人物形象为简单粗陋。笔者则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进一步研究两部作品中均有的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同中之异,同时,也将其相关内容与《三国志》加以比较,重新评价相同人物形象在不同文本中的思想性格特征及艺术得失,以期对《三国志平话》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做出新的合理的评价。第四章,比较论述了《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文化意蕴的异同。从民与国关系的层面论之,二者都在弘扬爱国爱民思想。其同中之异在于:《三国志平话》是“爱民第一”,即把爱民置于安国及一切社会内容的前面;《三国志演义》则是报国第一,安民第二。从作品开头管窥二者的文化意蕴:《三国志平话》是以因果报应开篇,表达了一种批判暴君、赞扬明君、惩恶扬善的道德理想;《三国志演义》是以“天人感应”思想为主导,以天意来警戒人世开头,引出黄巾起义,追溯乱世缘由;毛本则是以历史循环论起始,用以解释社会分与合的现象与规律。从作品结尾探讨作品的文化意蕴:《三国志平话》改变了史实,以刘渊兴汉作结,表达了一种复仇的快感与变相兴复汉室的理想愿望;《三国志演义》则遵循史实,通过司马氏一统天下,寄寓了向往统一、君明臣良的理想愿望。第五章,比较论述《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的美学特征。从美学色彩论之,《三国志平话》以喜剧美为主,是喜中有悲;《三国志演义》是悲剧美为主,悲中有喜。二者都追求以奇为美,其同中之异在于:《三国志演义》是奇中寓真,在情节奇特美的追求中又以真实性与合理性约束之;《三国志平话》是奇上加奇,追求超人之美,神化之美,求奇不已,在奇美中获得快感。从美的性质来说,《三国志平话》占主导地位的是朴质之美,但粗中有细,俗中有雅;《三国志演义》占主导地位的是文雅之美;但亦细中有粗,雅中寓俗。
陈祥[8](2020)在《《齐民要术》生态农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诸多国家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大规模使用化肥、农药,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造成了的土壤恶化、水资源污染,形成了不容忽视的环境破坏,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回顾我国悠久的农耕历史与文明,古代先民为实现生存与发展并重,农业生产稳增长与自然生态协同并进早已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北魏着名农学家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作为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农学着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全书十卷九十二篇,除了蕴涵农学、经济学、文献学等诸多学科知识以外,《齐民要术》还具有丰富的生态农业特征,书中着重记录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善于利用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以及人与环境之间微妙的生态关系,在遵循前代农书总结的农业思想基础上,保持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齐民要术》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大型综合骨干农书,索引了众多前代农书,并对农书中的耕作思想进行了继承,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生态农业思想。首先,作者结合黄河流域农耕区的自然因素,继续将“天人合一”思想融入到农业体系当中,并结合阴阳五行学说指导农业生产。其次,贾思勰认识到了农业生产中需贯彻“三才”思想,适时而为,有所不为。其三,贾思勰认识到“土脉论”的重要性,详细记录了各种土地耕作方式,以及相应的保持土地肥力的具体措施。最后,在总结农业生产过程中,贾思勰提倡节俭,批判奢靡之风,反对过度开发和滥砍滥伐,并且提出以农治生的发展理念,在增加农民受益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齐民要术》继承的这些先哲思想,虽与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农业学概念存在一些差距,但为这门学科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于《齐民要术》生态农业思想的实践,贾思勰也做出了详细的记载:通过观察各区域特点、作物的习性以及天气情况,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利用不同作物合理间作、套种、轮作、实现绿色避害;种植救荒作物替换部分主粮,缓解灾荒造成的饥馑问题;利用生物防治虫、束草防冻、埋藏过冬等方式,以减小灾害对农业所造成的损失;在优良动植物品种的繁殖和培育方面,通过增加人工干预,促进品种的不断优化,并且在实践中总结起一系列兽医技术。由此可见,《齐民要术》在记录各类农业经验和技术的同时,构建了一个循环、稳定、可持续的生态农业系统。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治理之本,关乎到国家的兴衰与存亡,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齐民要术》在农业生产中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环境,坚持尊天敬地,适时人为。因此,研究《齐民要术》这些宝贵的生态农业思想,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走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当代中国发展生态农业具有积极的意义。
闫文娟[9](2020)在《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孟子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提出恩格斯说:“现代唯物主义把历史看作人类的发展过程,而它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1)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各种民生问题的突出迫切要求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相关的民本资源,重新评价并结合时代特点发掘新的价值。孟子作为继孔子之后着名的思想家,他的民本思想不仅把儒家民本思想的发展推向了高峰,而且把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推向了高峰,对后世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深入分析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主要内容和发展,探究其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对于当代更好地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积极而深刻的意义。本文从唯物史观之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和新时代民生问题的突出出发,在寻找唯物史观基本观点和孟子民本思想之间关联的基础上探索重评和发扬孟子民本思想的时代价值。一方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思想资源,整合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因素。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需要与现代化建设的理念相结合,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论文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在分析战国时期经济发展、政治变迁和意识形态领域百家争鸣文化现象的出现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孟子之前民本思想的发展和孟子的性善论分析了他的民本思想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群众观的角度分析了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民贵君轻思想的积极意义在于认识到了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民贵君轻思想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影响,认识到其中蕴含的朴素民本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的思想有契合之处。接着,从社会基本矛盾的角度论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深刻分析了仁政对于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孟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打破了君权神授的观念,提出治民者的权利表面上来自于天,实质上则来源于人民的寄托。井田制和制民之产的提出,体现了孟子对土地重要性的肯定和认识。推恩在仁政中的应运表达了孟子对统治者的期望和要求。省刑罚和薄税敛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深耕易耨和重教化体现了在保障人民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对民生的改善和对人民整体素质提高的重视。本质上,仁政思想看到了生产发展之于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意义,而且意识到阶级斗争和国家权利的争夺都是通过人民来实现。也就是,仁政思想认识到了改善民生之于社会发展和安定的重要性,但却受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而未能全面实行。然后,论文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孟子在区分王霸之辩的过程中表达了对王道思想的认同,王道也成为他对当时理想治国模式的探讨。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道路具有三种社会形态理论,孟子所处的时代显然属于社会发展的第二形态。在这一阶段,王道思想能够就治国模式进行有关社会发展和治国理论的探讨,体现出了他对社会发展的独特洞察。同时,他的王道思想试图构建君民和谐向前发展的理想政治模式。马克思主义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社会批判精神。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对孟子的民本思想进行批判和继承中,我们发现他的民贵君轻思想肯定了民众在国家存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对民意的表达中表现出了原初的民权观念,蕴含着民主思想的萌芽。但本质上,民贵君轻思想并没有摆脱君本位的封建阶级基础。仁政思想不仅为当时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方案,而且也从社会道德方面提出了教育设想,力图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发展社会生产的基础上,通过提升人民素质来巩固社会稳定。这一思想虽然表现出了朴素的民生观念,却只把民生的改善寄希望于君王自身的觉醒上,并没有认识到人民才是国家权利的真正主体。王道思想一方面提倡君主要向圣王先贤学习以仁义行仁政,通过得民心来治理国家。另一方面,也认识到君与民之间存在的阶级矛盾,主张在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教民来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防止社会危机的产生。然而,王道思想在具体的实施中并没有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也没有相应的制度、法律的保障,因而表现出了空想的重民主张。近现代以来,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对孟子民本思想的汲取,再到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主人翁地位的深刻体现、群众路线的深入以及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践,这些思想中对孟子民本思想的关注部分都体现了这一思想随社会发展而产生的能动作用。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应当积极探索其中的正面因素,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其消极因素,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而弃之。通过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的分析,我们发现孟子民本思想中的民贵君轻思想认识到了人民的重要性,体现出了民主思想的萌芽,对于我国当下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有着积极的意义。仁政思想中对民生改善的具体措施对于当下我国提倡的精准扶贫、科教兴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孟子对王道思想的肯定对于尊贤使能、廉政爱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以及国际关系的处理有着启发作用。同时,在重评孟子民本思想的过程中,我们也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重要性和其中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赵咏秋[10](2020)在《汉代女教所见理想女性形象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代基于整体社会秩序的强化,针对两性关系确立起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这奠定了传统理想女性形象的基本特质。先秦时期散见于《诗经》《周易》等典籍的“男女有别”“男外女内”以及以阴阳乾坤比附社会人事的观念为汉代所承袭、发扬。秦代在刻石、法律以及《教女》简中都体现了对理想女性行为的规范。这些观念是汉代理想女性形象建构的基础与铺垫。汉代女教对理想女性形象有一个建构过程。主要体现在家庭、社会精英、国家权力三个层面。首先,家庭是女性最主要的活动场域,女性在家内接受礼法、文化及各种技能教育,受到家训的教诫,这些内容代表了对女性不同社会身份的培养。其次,以汉儒为代表的社会精英阶层,在文化和社会建设上有较高的话语权。梳理他们对两性秩序的论证,对理想女性的评判以及对“窈窕淑女”形象的再建构,可一窥汉儒对理想女性的期许。最后,以旌表和法律为代表的国家权力,是较为强制的力量。它们通过对理想女性的嘉奖和对非理想女性的惩处,表达了国家层面对女性社会角色的规范。然而,理想女性观念并非完全与女性生活实态趋同。“阴阳和合”、“夫妻一体”观念,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格局,以及现实生活中诸如身份等级、长幼次序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汉代女性很大程度上能够活跃于内外秩序的弹性空间中。将理论与女性实际行为相联系,方能昭示汉代性别秩序的复杂性,加深对汉代理想女性形象建构的认识。
二、尧文化对后世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尧文化对后世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主要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之关联 |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时代与文化语境 |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美 |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道德 |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之差异 |
第一节:文学与书法之地位 |
第二节:文学之美与书法之美 |
第三节:艺术品的兼美与偏于一美 |
第三章:魏晋风度与魏晋书韵 |
第一节:魏晋风度 |
第二节:魏晋书韵 |
第三节:风格与个性 |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观物取象 |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中的“文贵形似” |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书者如也” |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肥瘦”问题 |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人品及文品与书品的同一性及矛盾性 |
第一节:文如其人 |
第二节:书如其人 |
第三节:尽善尽美与羲献之异同 |
余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观念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源起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现状 |
(一)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研究涉及的内容 |
(二)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研究视角 |
(三)观念史研究现状 |
(四)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五、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观念史研究及其对教学思想史研究的启示 |
一、观念史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
(一)观念史研究的背景 |
(二)观念史研究的流派 |
二、观念史的含义及理论要点 |
(一)观念史的含义 |
(二)观念史的理论要点 |
(三)观念史研究特征 |
三、观念史研究的方法论意蕴 |
(一)建构性研究范式 |
(二)历史语境的研究方法 |
(三)大众话语为研究对象 |
四、观念史研究对教学思想史研究的启示 |
(一)注重教学观念在文化场域中的综合研究 |
(二)注重教学观念的语境研究而非普世研究 |
(三)注重同一时空下多元教学观念间的互动研究 |
第三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起点 |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文化场域特征 |
(一)稳定和秩序性特征 |
(二)直觉和顿悟性特征 |
(三)关系性特征 |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教学观念的类型 |
(一)混沌一体的教学观念 |
(二)相对独立的教、学观念 |
三、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教学观念的特征 |
(一)教学目的具有关系性特征 |
(二)教学内容具有稳定性特征 |
(三)教学方式具有体悟性特征 |
第四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动力 |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文化场域 |
(一)转型中的社会文化冲突 |
(二)碰撞中的中西文明 |
(三)冲突中的人才选拔标准 |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内部动力 |
(一)人才价值取向的矛盾 |
(二)教学观念发展方向的矛盾 |
三、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外部动力 |
(一)传统教学观念与欧洲大陆教学观念的教学方式的冲突 |
(二)传统教学观念与英美教学观念的教学方式的冲突 |
第五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阶段与路径 |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阶段 |
(一)教学观念的自我批判 |
(二)欧洲大陆教学观念对教学制度化的改造 |
(三)英美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的改造 |
(四)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重塑 |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路径 |
(一)文化改造的路径 |
(二)西方教学观念传播与实验的路径 |
(三)教育改革的路径 |
第六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内涵与特征 |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内涵 |
(一)教、学、做是一体三面的关系 |
(二)做是教、学的基础 |
(三)传承与超越的教学观念 |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特征 |
(一)关系论特征 |
(二)主体性特征 |
第七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对我国教学理论本土化建构的启示 |
一、坚持文化自信,扎根教育传统 |
(一)坚持直觉、顿悟文化自信,传承体悟教学方式 |
(二)坚持关系论文化思想自信,注重教学理论中个体间的关系 |
二、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异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优势 |
(一)全面深入研究异域文化,避免文化嫁接 |
(二)有选择地消化吸收异域文化,避免全盘西化 |
三、关注时代发展,建构本土化教学理论 |
(一)基于时代发展,建构本土教学理念 |
(二)基于时代需求,建构本土教学活动 |
结论 |
参考?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白族传统家风的现代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传统家风内涵与价值的研究 |
二、传统家风传承与发展的研究 |
三、传统家风功能与作用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田野概况与调查经过 |
一、田野点概况 |
二、调查经过 |
第六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白族传统家风的内容与特点 |
第一节 白族传统家风的内容 |
一、三教合一的修身观 |
二、勤俭诚信的立命观 |
三、孝悌慈惠的齐家观 |
四、亲仁善邻的处世观 |
第二节 白族传统家风的特点 |
一、本土性:扎根乡土的地域特色 |
二、多样性:多元互补的文化融合 |
三、教育性:形式多样的教化方式 |
四、传承性:一表一里的双轨濡化 |
第二章 白族传统家风的作用与价值 |
第一节 白族传统家风的作用 |
一、尊师重教、人才辈出的民族传统 |
二、家国一体、爱国守疆的文化精神 |
三、开放包容、多元一体的民族精神 |
四、士农工商、皆为正业的务实观念 |
第二节 白族传统家风的现代传承价值 |
一、塑造良好道德思想价值 |
二、文化价值 |
三、教育价值 |
四、资源价值 |
第三章 白族传统家风现代传承的原则与内容 |
第一节 白族传统家风现代传承的原则 |
一、坚持民族团结的根本原则 |
二、坚持应时而变的发展原则 |
第二节 白族传统家风现代传承的内容 |
一、仁而爱人的修身观 |
二、吃苦耐劳的立命观 |
三、和谐共议的齐家观 |
四、友好互助的处世观 |
第四章 白族传统家风现代传承的载体与方式 |
第一节 白族传统家风现代传承的载体 |
一、物质符号 |
二、意识符号 |
第二节 白族传统家风现代传承的方式 |
一、家庭传承 |
二、社会传承 |
三、学校传承 |
讨论 |
一、从白族传统家风看差序格局理论 |
二、从白族传统家风看社会角色理论 |
附录1 仪式中的家风传承与展现 |
附录2 仪式中的家风传承与展现 |
附录3 信仰场所中的家风传承与展现 |
附录4 信仰场所中的家风传承与展现 |
附录5 基于照壁、门头楹联等载体中家风传承与展现 |
附录6 基于照壁、门头楹联等载体中家风传承与展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202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二)(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
1 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1 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1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1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
1 4.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1 5.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四、写作(60分) |
(5)先秦儒家底线思想研究 ——以孔、孟、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底线是道德的重要维度之一 |
2.儒家底线思想对于社会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
3.个人兴趣及导师启发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1.底线 |
2.底限 |
3.先秦儒家 |
(四)理论基础 |
1.长时段历史观 |
2.轴心时代理论 |
3.人性论 |
(五)研究综述 |
1.底线思想研究 |
2.先秦儒家相关着作底线思想研究 |
3.耻论、小人论、荣辱观:先秦儒家底线研究的核心内容 |
4.研究现状的不足 |
(六)研究思路 |
1.研究目标 |
2.研究难点 |
3.研究创新点 |
(七)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历史研究法 |
一、先秦儒家底线思想的形成背景 |
(一)先秦儒家底线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
1.经济背景 |
2.政治背景 |
3.文化背景 |
(二)先秦儒家底线思想形成的学术条件 |
1.儒家的创立 |
2.先秦儒学之特色 |
二、先秦儒家底线思想考察——以孔、孟、荀为例 |
(一)孔子:以宗法关系为维度 |
1.个人道德底线——避免思行不正的小人行径 |
2.家庭道德底线——抵制轻忽亲情的小人作为 |
3.社会公德底线——鄙弃叛君欺友的小人举止 |
(二)孟子:“三位一体”的底线考察 |
1.重德的政治伦理底线——以为政失德、行为悖德为耻 |
2.仁民的经济伦理底线——扰民、搅民、伤民则止 |
3.爱物的生态伦理底线——不可节制失度、竭泽而渔 |
(三)荀子:以行为制约为视角的底线分析 |
1.“天、人”下的底线行为——盲从于天,率性而为 |
2.礼制下的底线乱为——轻师、狡辩、唯利、废祀与非乐 |
3.“法”之下的底线妄为——乱法、违法与抗法 |
三、先秦儒家底线思想之取向与特征 |
(一)先秦儒家底线思想之取向 |
1.为人需知耻,以耻端其身 |
2.施政需依仁,行事应思义 |
3.荣辱需辨明,可义不可势 |
(二)先秦儒家底线思想之特征 |
1.重视自觉他律,不可放纵行事 |
2.立主见利思义,摒弃见利忘义 |
3.偏重人伦色彩,反对悖逆伦常 |
4.反对乱法犯上,偏重理想主义 |
四、先秦儒家底线思想的价值抉择与历史影响 |
(一)先秦儒家底线思想的价值抉择 |
1.社会不可失序 |
2.治世不可失德 |
3.个人不可失志 |
4.行为不可失义 |
(二)先秦儒家底线思想的历史影响 |
1.先秦儒家底线思想对当时社会之影响 |
2.先秦儒家底线思想对后世儒学之影响 |
五、先秦儒家底线思想的教育意义与启示 |
(一)先秦儒家底线思想的教育意义 |
1.加强底线教育,提升整体效能 |
2.注重道德他律,提升自律水平 |
3.深化历史认识,丰富教育资源 |
(二)先秦儒家底线思想的教育启示 |
1.激发主体的自觉意识 |
2.建立健全教育的外部惩戒机制 |
3.改革部分内容,适应时代精神 |
4.纳入现实因素,提升普适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6)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动态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方案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理论资源 |
1.1 马克思的所有权理论 |
1.1.1 马克思的所有权本质理论 |
1.1.2 马克思的所有权发展理论 |
1.1.3 马克思的所有权结构理论 |
1.1.4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有制理论 |
1.2 西方产权理论 |
1.2.1 产权的本质 |
1.2.2 产权的价值 |
1.2.3 国家和产权的关系 |
1.2.4 马克思所有权理论和西方产权理论的比较 |
1.3 中国传统的矿业国有制思想 |
1.3.1 “官山海”思想 |
1.3.2 矿业公私兼营思想 |
1.3.3 清代的矿业开发管理思想 |
1.3.4 “节制资本”思想 |
1.3.5 中国传统矿业国有制思想的启示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探索 |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矿产资源所有权问题的初步探索 |
2.1.1 确立了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的基本纲领 |
2.1.2 进行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探索 |
2.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形成 |
2.2.1 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建立 |
2.2.2 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的运行模式——无偿使用和计划管理 |
2.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的创新和发展 |
2.3.1 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实现模式的创新——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
2.3.2 矿产资源所有权管理体制的创新——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分离 |
2.4 中国共产党进行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 |
2.4.1 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
2.4.2 坚持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主要任务 |
2.4.3 坚持通过法治手段推动制度完善、巩固制度建设成果 |
第三章 新时代推进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理论思考 |
3.1 我国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的本质 |
3.1.1 我国矿产资源国家所有和全民所有的内在一致性 |
3.1.1.1 我国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的本质是全民所有 |
3.1.1.2 我国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是全民所有的表现形式 |
3.1.2 实现矿产资源全民所有的保障措施 |
3.1.2.1 社会主义民主是实现矿产资源全民性的基本保障 |
3.1.2.2 社会主义法治与矿产资源全民所有的实现 |
3.2 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权能体系的重构 |
3.2.1 影响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权能体系重构的主要因素 |
3.2.1.1 社会主义公有制对矿产资源所有权权能的决定作用 |
3.2.1.2 矿产资源属性对矿产资源所有权权能的影响 |
3.2.1.3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对矿产资源所有权权能的影响 |
3.2.2 对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权能体系的重新认识 |
3.2.2.1 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中使用权能的重新诠释与矿产资源资产所有权的构建 |
3.2.2.2 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中收益权能的落实与拓展 |
3.2.2.3 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中管理权能的双重性及其主要内容 |
第四章 新时代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原则与路径 |
4.1 制度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4.1.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根本保证 |
4.1.2 坚持人民利益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
4.1.3 坚持政府和市场的辩证统一 |
4.1.4 坚持将社会主义法治作为制度建设的主要方法和有力保障 |
4.2 制度建设应完善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的结构体系 |
4.2.1 矿产资源资产所有权与开采许可权的分设 |
4.2.1.1 矿产资源资产所有权的设立及运行 |
4.2.1.2 矿产资源开采许可权的独立 |
4.2.2 矿产资源资产所有权与开采许可权的配合 |
4.2.2.1 设立矿产资源资产所有权出让制度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内在要求 |
4.2.2.2 建立矿产资源开采许可制度是对资源市场配置的必要补充 |
4.3 制度建设应优化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的行使机制 |
4.3.1 建立独立的矿产资源所有权代表机构 |
4.3.2 理顺矿产资源所有权行使中的央地关系 |
4.3.3 加强对矿产资源所有权行使的监督保障 |
4.3.3.1 落实全民的主体地位 |
4.3.3.2 强化司法的保障作用 |
4.4 制度建设应实现我国矿产资源收益的合理分配 |
4.4.1 矿产资源所有权收益实现形式的规范与完善 |
4.4.2 完善矿产资源收益分配机制实现各方主体利益的平衡 |
4.4.2.1 理顺中央与地方的矿产资源收益分配关系 |
4.4.2.2 合理确定企业在矿产资源收益分配中的地位 |
4.4.2.3 完善资源所在地居民的利益保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的研究现状 |
(一)明清研究状况 |
(二)现代成果评述 |
(三)当代研究现状 |
二、选题依据 |
三、论文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一)论文创新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三国故事渊源与分合流变 |
一、史传与传说的同源分流 |
(一)“三国”史实经史家遴选写成史传 |
(二)“三国”史实未入史传者变为传说 |
(三)由正史记载而衍生的“三国”故事 |
二、传说故事的涓涓细流 |
(一)两晋南北朝的三国故事钩沉 |
(二)隋唐三国故事的发展与丰富 |
(三)宋元三国故事的繁荣与汇聚 |
(四)《三国志平话》:传说之集大成者 |
三、《三国志演义》:三国题材之集大成者 |
(一)《演义》集三国史传之大成 |
(二)《演义》集三国故事传说之大成 |
(三)《演义》集三国题材诗词曲之大成 |
(四)《演义》集三国题材戏剧之大成 |
第二章 故事情节溯源与异同比较 |
一、《平话》对史传的吸纳及异同关系比较 |
(一)《平话》与史传之关系溯源 |
(二)《平话》与史传的不同特征 |
二、《演义》与《平话》的故事情节比较举隅 |
(一)桃园结义 |
(二)怒鞭督邮 |
(三)千里独行 |
(四)三顾茅庐 |
(五)草船借箭 |
(六)华容放曹 |
第三章 主要人物形象之比较 |
一、刘备形象比较论 |
(一)《平话》与《演义》中刘备形象“义”的比较 |
(二)《平话》与《演义》中刘备形象“仁”的比较 |
(三)从《平话》的人物复杂性到《演义》的纯粹化 |
二、诸葛亮形象比较论 |
(一)史传诸葛亮原型 |
(二)神仙与奇人形象 |
(三)庄农与隐士形象 |
三、关羽形象比较论 |
(一)关羽出场之比较 |
(二)关羽形象的平民化 |
(三)关羽形象的完美化 |
四、张飞形象比较论 |
(一)《平话》多有智慧与《演义》勇于担当 |
(二)《平话》慷慨任性与《演义》仁爱礼让 |
(三)平民英雄气质的有意强化与相对弱化 |
五、曹操形象比较论 |
(一)《平话》勇敢的智者与《演义》机智的勇者 |
(二)“唯才是举”的同中之异 |
(三)毒辣诡诈的同中之异 |
六、周瑜形象比较论 |
(一)周瑜的历史原型 |
(二)赤壁大战中周瑜形象之比较 |
(三)“三气”中周瑜形象之比较 |
第四章 文化意蕴比较 |
一、救民安国与报国安民 |
(一)开宗明义,爱民心切 |
(二)桃园结义,爱民第一 |
(三)刘备治国,百姓安乐 |
(四)君明臣良,国泰民安 |
二、因果报应、天人感应与历史循环论 |
(一)《平话》因果报应开头的文化意蕴 |
(二)《演义》天人感应开头的文化意蕴 |
(三)毛评本历史循环论开头的文化意蕴 |
三、刘渊兴汉与司马一统 |
(一)《平话》刘渊兴汉结尾的文化意蕴 |
(二)《演义》司马一统天下的文化内涵 |
(三)世袭皇权更迭的非正统性文化意味 |
四、文化意蕴歧异举隅 |
(一)王允“连环计”文化意蕴的差异 |
(二)关羽“约三事”文化意蕴的不同 |
第五章 美学特征比较 |
一、喜剧美与悲剧美 |
(一)天下大乱悲剧氛围与惨象淡化苦中求乐 |
(二)英雄结局悲剧意味与悲剧淡化乐在其中 |
(三)三国覆亡悲剧结局与因果报应喜剧美感 |
二、奇中寓真与奇上加奇 |
(一)奇美合理与求奇不已 |
(二)超人之美与奇人之美 |
(三)神化其事与神化其人 |
三、朴质之美与文雅之美 |
(一)《平话》朴质美与《演义》文雅美探源 |
(二)听觉艺术美感与文字阅读快感比较 |
(三)俗中见雅与雅中有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齐民要术》生态农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依据 |
1.2.1 现实依据 |
1.2.2 理论依据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齐民要术》生态农业思想之渊源 |
2.1 《齐民要术》的生态农业特征 |
2.2 黄河流域农耕区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生产实践 |
2.2.1 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 |
2.2.2 黄河流域的生产实践 |
2.3 天人合一思想 |
2.4 阴阳五行学说 |
2.4.1 阴阳学说 |
2.4.2 五行学说 |
2.5 三才理论 |
2.6 土脉论 |
2.7 反奢倡俭思想 |
第三章 《齐民要术》生态农业思想之内涵 |
3.1 朴素的三才和谐思想 |
3.1.1 尊天之时 |
3.1.2 重地之力 |
3.1.3 尽人之力 |
3.2 变恶为美的循环思想 |
3.2.1 踏粪增肥 |
3.2.2 美田增肥 |
3.2.3 锄地增肥 |
3.3 减灾救荒的避害思想 |
3.3.1 杂植五谷 |
3.3.2 栽种代粮作物 |
3.4 以时禁发,取之有度思想 |
3.5 以农治生的发展思想 |
第四章 《齐民要术》生态农业思想之实践 |
4.1 变废为利 |
4.1.1 食物链的循环 |
4.1.2 氮元素的循环 |
4.2 抗旱保墒 |
4.3 作物间的相生相克 |
4.3.1 植物间的相生相克 |
4.3.2 动物间的相生相克 |
4.4 灾害防治 |
4.4.1 虫害防治 |
4.4.2 冻害防治 |
4.5 精耕细作 |
4.5.1 区种技术 |
4.5.2 中耕技术 |
4.6 移栽嫁接与植树造林 |
4.7 五谷六畜的良种选育 |
4.7.1 作物的选种与催芽 |
4.7.2 家畜的选育与疫病治疗 |
第五章 《齐民要术》生态农业思想之当代价值 |
5.1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下反思当前危机 |
5.2 在新农村建设中培树农民的生态认知 |
5.2.1 助推乡村生态文化建设 |
5.2.2 增强农民对乡村生态文化的主体意识 |
5.3 引导全社会树立积极的生态文明观 |
5.4 继承传统生态农业思想中的宝贵经验 |
5.4.1 传承先贤的农耕智慧 |
5.4.2 健全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体系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孟子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1.唯物史观之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
2.民生问题的突出要求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民本资源 |
3.发扬并重评孟子民本思想的特殊意义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唯物史观的研究现状述评 |
(二)孟子的民本思想研究现状述评 |
(三)学界主要观点分歧和评析 |
(四)进一步研究空间及待深化的问题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唯物史观 |
(二)孟子的民本思想 |
四、研究的核心问题和思路方法 |
(一)研究的核心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 |
一、孟子民本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一)社会经济方面的变革与发展 |
(二)社会政治方面阶级结构的变迁 |
(三)意识形态方面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 |
二、孟子民本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一)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尚书》“民为邦本”的记载 |
(二)周代的民本思想——敬天保民 |
(三)儒家民本思想的开端——孔子的仁者爱人 |
(四)墨家的爱民、利民思想 |
(五)道家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以老子为代表 |
三、孟子民本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一)孟子的性善论是其民本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二)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其性善论在社会中的实践 |
本章小结: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分析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 |
第二章 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
一、民贵君轻思想的基本观点 |
(一)“民贵”的出发点——“重民本” |
(二)民贵君轻思想对君民关系的新认识 |
二、对民贵君轻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新对君权起源的解释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向现代民主的转化 |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重民与人民主人翁地位的实现 |
三、对民贵君轻思想的分析 |
(一)民贵君轻与民意的表达 |
(二)民贵君轻与原初民权观念的体现 |
(三)民贵君轻与民主萌芽的出现 |
(四)民贵君轻与君本位封建阶级基础的关联 |
本章小结:从群众观的角度分析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
第三章 孟子的仁政思想 |
一、仁政思想的基本观点 |
(一)仁政的政治基础——以民为重 |
(二)仁政的经济基础——井田制 |
(三)仁政的人性论基础——推恩 |
(四)仁政的最高原则——仁义 |
(五)实施仁政的方法——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重教化 |
二、对仁政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仁义到修身治国的思想转化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仁政与社会制度的革新 |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仁政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 |
三、对仁政思想的分析 |
(一)仁政在改善民生中对朴素民生观念的表达 |
(二)仁政与人民在国家中享有真正权利的区别 |
(三)仁政的实现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关联 |
本章小结:从社会基本矛盾的角度分析孟子的仁政思想 |
第四章 孟子的王道思想 |
一、王道思想的基本观点 |
(一)王道和霸道区别的源起 |
(二)王道的前提——民贵君轻 |
(三)王道的具体措施——施仁政以保民 |
(四)王道与民本的关系 |
二、对王道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王道到王道文化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王道与人民的自由结合 |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保民而王到以人民为中心 |
三、对王道思想的分析 |
(一)王道对中国儒家理想治国模式的探讨 |
(二)王道理想与空想重民的现实困境 |
(三)王道的实践与相应制度和法律保障的缺乏 |
本章小结: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孟子的王道思想 |
第五章 孟子民本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的分析 |
(一)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分析的必要性 |
(二)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分析的可能性 |
(三)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分析的边界条件 |
二、民贵君轻思想与党的执政理念 |
(一)对民贵君轻中的“民”和“人民”的区分 |
(二)汲取民贵君轻中的重民思想,坚持以人为本 |
(三)民贵君轻思想对新时代执政为民的借鉴意义 |
三、仁政思想与新时代民生改善的实践 |
(一)制民之产与精准扶贫 |
(二)谨庠序之教与科教兴国 |
(三)推恩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
(四)仁民爱物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
四、王道思想与国家治理方略 |
(一)尊贤使能与廉政爱民 |
(二)教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 |
(三)王霸之辩对国际关系处理的启发 |
本章小结:从意识能动性的角度分析孟子民本思想的时代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10)汉代女教所见理想女性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女教”概念界定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一)第一阶段:20世纪90年代——21世纪 |
(二)第二阶段:21世纪以后 |
四、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资料来源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汉代以前的理想女性形象 |
第一节 先秦理想女性形象的建构 |
一、《诗经》中以“窈窕淑女”为代表的理想女性形象 |
二、《周易》中阴阳观念对理想女性的定位 |
第二节 秦代理想女性形象的建构 |
一、官方对理想女性行为的倡导 |
二、北大秦简《教女》所体现的理想女性形象 |
第二章 汉代女教对理想女性形象的建构过程 |
第一节 汉代家庭对女性形象的建构 |
一、汉代女性的家庭教育内容 |
二、汉代家训对女性的教诫及影响 |
第二节 汉儒对女性形象的建构 |
一、汉儒对理想性别秩序的塑造 |
二、汉儒对女性的评判标准 |
三、汉儒对“窈窕淑女”形象的再建构—以《毛诗序》、郑玄笺为基础 |
第三节 汉代国家权力对女性形象的建构 |
一、官方对女性的旌表 |
二、汉律对女性的惩戒 |
第三章 汉代理想女性形象与女性生活实态的差异 |
第一节 汉代理想女性形象与女性生活实态的差异现象 |
一、悍妻、妒妇现象 |
二、女性干政现象 |
三、私通、淫乱现象 |
四、改嫁、再嫁现象 |
第二节 理想女性形象与实际出现差异的原因探讨 |
一、性别意识中“和合”“一体”的观念 |
二、政治格局中女性行为的积极意义 |
三、社会现实中多重秩序与标准的制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尧文化对后世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D]. 邹广胜.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观念史考察[D]. 王枭.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白族传统家风的现代传承研究[D]. 梁仰. 大理大学, 2021(08)
- [4]202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二)[J]. 杨晓平,王联仁,张润华. 山西教育(招考), 2021(S1)
- [5]先秦儒家底线思想研究 ——以孔、孟、荀为例[D]. 王娟.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6]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研究[D]. 王士亨. 山西大学, 2020(03)
- [7]《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D]. 陈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4)
- [8]《齐民要术》生态农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陈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9]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孟子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闫文娟.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10]汉代女教所见理想女性形象建构研究[D]. 赵咏秋. 兰州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