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基取代的手性环酯化合物的螺旋结构与旋光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焦永丽[1](2018)在《酒石酸基旋光性聚酰胺的制备及其在手性拆分方面的研究》文中认为酒石酸基聚酰胺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新型环保型旋光性聚合物,其兼具酒石酸的手性和聚酰胺的分子结构特征,这使得其在手性识别和拆分、手性液晶、催化剂、生物医药及传感等领域的应用极为广阔。所以,研究开发这类手性来源丰富、制备工艺简单、成本相对低廉的酒石酸基聚酰胺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课题的相关研究及结果如下:1、以天然的手性化合物D-酒石酸和L-酒石酸为原料,与长碳链二元胺进行界面缩聚制备出了一系列旋光性聚酰胺PAnLAT和PAnDAT(n=9,10,11,12,13)。相关测试结果表明:手性源单体左右旋构型的改变不会影响系列聚酰胺的制备工艺和特征官能团的形成;改变二元胺结构单元中亚甲基的数目,会对相应聚酰胺的结晶性能产生明显影响。对系列聚酰胺的旋光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酒石酸单体与相应聚酰胺具有正负相反的比旋光度;系列聚酰胺的旋光活性呈现出一定的奇偶性,PA10LAT/PA10DAT、PA12LAT/PA12DAT的比旋光度的值大于PA9LAT/PA9DAT、PA11LAT/PA11DAT、PA13LAT/PA13DAT;与溶液态相比,固态时系列聚酰胺的旋光活性更强。2、利用薄层层析法,进行系列探索发现,当展开剂的组成成分正己烷与异丙醇(以三氟乙酸和水作为极性调节剂)的比例为7:3时,PA11LAT对手性化合物华法林显示出手性识别能力。为进一步验证聚合物的手性识别和拆分性能,采用装填简易手性柱即固相萃取柱的方法。相关测试结果表明,当柱子体积为10 mL时,聚合物填量控制在800 mg较为合适。另外,PA11LAT和PA10LAT柱均先将D-丙氨酸洗脱下来,说明洗脱过程中聚合物填料与L-丙氨酸的结合力更强。而与纯D-丙氨酸溶液和纯L-丙氨酸溶液分别在211 nm和218 nm处出现强的CD吸收峰相比,洗脱液的CD吸收峰仍在200 nm240 nm之间,但却发生了一定的偏移,说明化合物的立体结构在洗脱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除此之外,由于洗脱液中异构体的浓度较低,导致相应CD信号的强度减弱。对洗脱液进行高效液相测试,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以上结论。3、综合研究分析发现,系列聚酰胺对无-OH的几种手性化合物表现出手性拆分能力,且当化合物含氨基或基团较大时拆分效果更明显。说明当拆分体系中存在多种作用力进行协同作用时,其手性拆分效果更显着,这与Irving Wainer提出的手性色谱柱在手性识别拆分时的相互作用机制相一致。以上研究结果均表明,所制备的系列聚酰胺在手性识别和拆分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李晓云[2](2017)在《含氟含氰基手性偶氮液晶三聚体的合成及性能表征》文中研究说明偶氮苯基团是一种光学活性基团,在特定波长光的照射下能够发生顺反异构,因此,作为一种光开关材料和信息存储材料,偶氮类液晶聚合物一直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手性偶氮液晶聚合物不仅具有液晶性,而且还具有许多特异的光学性能,它的合成及其光响应是液晶高分子的研究热点。本文分别合成了一种胆甾醇液晶单体M,一种含氟液晶单体N1,一种含氰基液晶单体K1,两种单酚单体K2、N2,三种偶氮液晶单体N3、K3、L。利用M和N1、N2共聚得到APQ系列聚合物,再利用M和K1、K2共聚得到BPQ和CPQ系列聚合物,其中BPQ和CPQ的主链长度不一样,利用前体聚合物APQ、BPQ和CPQ分别与偶氮液晶单酸N3、K3、L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三个系列的偶氮液晶聚合物APZ、BPZ和CPZ。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差示量热仪(DSC)、带加热台的偏光显微镜(POM)、旋光仪对其进行了表征,表明结构均符合分子设计。由UV-Vis知,偶氮聚合物APZ、BPZ和CPZ与其前体聚合物APQ、BPQ和CPQ系列的紫外图的对比可得APZ、BPZ和CPZ在350 nm和455 nm处出现吸收峰且峰值随着相应的偶氮的含量增加逐渐变大。在光照下,聚合物发生顺反异构化,停止光照,又会恢复到光照前的状态。表明这三个系列的偶氮聚合物均具有光致变色性。由DSC曲线知,单体M、N1、K1、N3、K3、L的升降温曲线都相应地出现明显的熔点和清亮点。前体聚合物APQ、BPQ和CPQ系列和偶氮液晶聚合物APZ、BPZ和CPZ系列的升温曲线出现明显玻璃化转变温度,而且BPZ系列出现明显的熔点,并在POM上也有体现,属于半结晶型聚合物。APQ系列的Tg逐渐升高,Ti逐渐降低;BPQ系列的Tg和Ti均为先降低后升高;CPQ系列的Tg先升高后降低,Ti逐渐降低。APZ系列的Tg先降低后升高,Ti逐渐降低;BPZ系列的Tg先降低后升高,Ti先升高后降低;CPZ系列的Tg先升高后降低,Ti逐渐降低。通过POM测得,六个液晶单体都具有明显的特征织构,其中M为胆甾型液晶单体,K3和L为近晶型液晶单体,N1、K1、N3为向列型液晶单体。六个系列的聚合物具有较宽的液晶相范围,其液晶性表现为特殊的彩色织构,所有聚合物都是热致互变性的液晶聚合物。前体聚合物APQ、BPQ和CPQ属于胆甾型液晶;而偶氮液晶聚合物APZ、BPZ和CPZ系列的前两个聚合物能看到明显的鲜艳的彩色织构,随着相应的偶氮单体含量的增加,聚合物的颜色多样性逐渐减弱,红色渐渐占据主导地位,属于胆甾型液晶。通过旋光仪测得,前体聚合物APQ,BPQ和CPQ系列和偶氮液晶聚合物APZ,BPZ和CPZ系列均为右旋光学活性物质,因为手性单体含量保持不变,聚合物的旋光度基本保持不变。
马睿[3](2016)在《带有手性侧基的螺旋聚苯乙炔的合成与手性识别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分别设计合成了侧基带有单手性碳原子和双手性碳原子的螺旋聚苯乙炔衍生物,并研究其光学活性和手性识别性能。利用Sonogashira偶联、消去和酰胺化反应分别合成了带有L-苯甘氨醇和L-缬氨醇的苯乙炔单体:N-(4-乙炔基苯甲酰基)-L-苯甘氨醇(PAA-Phg-OH)和N-(4-乙炔基苯甲酰基)-L-缬氨醇(PAA-Val-OH)。利用两种苯乙炔单体的活性羟基与酰氯反应,合成一系列带有单手性碳原子的苯乙炔单体;利用PAA-Phg-OH与Boc-保护的氨基酸反应,合成一系列带有双手性碳原子的苯乙炔单体。选取THF或DMF为聚合溶剂,Rh(nbd)BPh4为催化剂,实现了以上单体的聚合,制备了侧基分别带有单手性和双手性碳原子的聚苯乙炔。通过IR、NMR和SEC对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表征,表明以上聚合物均呈顺-反式构型。旋光和CD测试结果表明聚合物均呈螺旋构象,并研究溶剂、温度、侧基结构对其光学活性和螺旋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手性碳原子的聚合物在DMF中具有高立构规整度的偏单手螺旋结构,在THF中具有较紧密扭转的螺旋结构。侧基带有双手性碳原子的聚合物,第二个手性碳为L构型在DMSO或TFA/DMSO=9/1中具有较好的偏单手螺旋结构,为D构型在DMF或TFA/DMF=9/1中具有较好的偏单手螺旋结构。聚合物在低温下均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其螺旋规整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且这种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是可逆的。以THF、CHC13、DMF (TFA/DMF=9/1)或 DMSO (TFA/DMSO=9/1)为涂敷溶剂,制备涂敷型手性固定相,研究侧基结构、涂敷溶剂以及流动相比例对手性识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侧基对手性识别性能具有较大影响;单手性碳原子的聚合物,紧密扭转的螺旋结构使其固定相具有更好的手性识别性能,降低流动相的极性一定程度上可提高CSP的手性识别性能;双手性碳原子的聚合物,具有较高立构规整度、较好的偏单手螺旋结构时具有较好的手性识别能力;涂敷溶剂为DMSO或TFA/DMSO=9/1时,第二个手性碳为L构型的固定相具有较高的综合分离能力,涂敷溶剂为DMF或TFA/DMF=9/1时,第二个手性碳为D构型的固定相具有较高的综合分离能力。
於飞飞[4](2015)在《含胆甾醇基偶氮液晶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表征》文中认为偶氮苯基团是一种光学活性基团,因此偶氮类液晶聚合物,作为一种信息存储材料和光功能材料,一直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手性偶氮液晶聚合物不仅具有液晶性,而且还具有许多特异的光学性能,它的合成及其光响应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分别合成了一种偶氮液晶单体L,两种胆甾醇液晶单体M1、M2和两种单酚单体N1、N2。利用M1分别和N1,N2共聚,M2和N1共聚得到三个系列的胆甾型侧链聚硅氧烷类液晶聚合物前体:P1、P2和P3系列;利用聚合物前体P1、P2和P3分别与偶氮液晶单酸L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三个系列的偶氮液晶聚合物P1A、P2A和P3A。通过POM、FT-IR、UV-Vis、DSC、旋光仪对其进行了表征,表明结构均符合分子设计。由UV-Vis知,偶氮聚合物P1A、P2A和P3A与其前体聚合物P1、P2和P3系列的紫外图的对比可知P1A、P2A和P3A在350nm和455nm处出现偶氮吸收峰且峰值随着L量增加逐渐变大。在光照下,聚合物发生顺-反异构化,停止光照,又会恢复到光照前的状态。表明这三个系列的偶氮聚合物具有光致变色性。由DSC曲线知,单体M1、M2及L的升降温曲线都出现明显相应的熔点和清亮点。前体聚合物P1、P2和P3系列和偶氮液晶聚合物P1A、P2A和P3A系列的升温曲线大多出现明显玻璃化转变温度、熔点,说明它们都属于半结晶型聚合物。P1系列的Tg先升高后降低,Ti逐渐降低;P2系列的Tg逐渐降低,Ti逐渐降低;P3系列的Tg先降低后升高,Ti逐渐降低。P1A系列的Tg逐渐降低,Ti逐渐降低;P2A系列的Tg先升高后降低,Ti逐渐降低;P3A系列的Tg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Ti逐渐降低。通过POM测得,三个液晶单体都具有明显的特征织构,其中M1和M2为胆甾型液晶单体,L为向列型液晶单体。六个系列的聚合物具有较宽的液晶相温度范围,其液晶性表现为具有特殊的彩色织构,说明所有聚合物都是在升降温时具有热致互变性的液晶聚合物。在前体聚合物P1,,P2和P3系列中,M的含量越多,织构越明显,甚至出现油丝织构,属胆甾型液晶;而偶氮液晶聚合物P1A,P2A和P3A系列的前两个聚合物能看到明显的鲜艳的彩色织构,随着偶氮单体L含量的增加,聚合物的颜色多样性逐渐减弱,红色逐渐占主导地位,属胆甾型液晶。通过旋光度测得,前体聚合物P1,,P2和P3系列和偶氮液晶聚合物P1A,P2A和P3A系列均为左旋光学活性物质,因为聚合物均以具有左旋光学活性的胆甾单体为手性中心,所以,且随着手性单体含量的逐渐减少,聚合物的旋光度逐渐减小。
王凤巧[5](2015)在《基于多种手性基元的液晶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文中研究指明手性液晶的分子中含有不对称碳原子而形成螺旋结构,由于其特殊的螺旋结构,手性液晶有着与众不同的光学性质。星型液晶是区别传统棒状液晶的一类新型液晶,由于其具有其独特的空间构型和流变性能,使其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共合成了 7个液晶单体6-(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6氧己酸(M1)、10-(4’-(4-三氟甲基苯甲酸基)联苯)癸二酸酯(M2)、双(6-(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6氧己酸)鹅去氧胆酸酯(M3)、双(10-(4’-(4-三氟甲基苯甲酸基)联苯)癸二酸)鹅去氧胆酸酯(M4)、5-异丙基-2-邻甲基环己烷4’-(4-(烯丙氧基)苯甲酰氧基)联苯-4-羧酸(M5)、5-异丙基-2-邻甲基环己烷4’-(4-(三氟甲基)苯甲酰氧基)联苯-4-羧酸(M6)、4’-(4-(三氟甲基)苯甲酰氧基)联苯-4羧酸胆甾醇酯(M7)。以双(6-(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6氧己酸)鹅去氧胆酸酯为液晶核分别与乙氧基苯甲酸对苯二酚单酯、对三氟甲基苯甲酰氧基联苯二酚单酯、丙烯醇、对羟基联苯腈、薄荷醇、胆甾醇、异山梨醇、1,2-丙二醇、4,4’-二羟基联苯反应合成了一个系列的手性液晶化合物即YE系列——二{6-(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6氧己酸}-一{(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酚}鹅去氧胆酸酯(YEYD)、二{6-(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6氧己酸}-一{(4-(4-三氟甲基)苯甲酰氧基)联苯酚}鹅去氧胆酸酯(YEFD)、二{6-(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6氧己酸}鹅去氧胆酸丙烯醇酯(YEBX)、二{6-(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6氧己酸}-一{4’-氰基-4-羟基联苯}鹅去氧胆酸酯(YEDJ)、二{6-(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6氧己酸}鹅去氧胆酸薄荷醇酯(YEBH)、二{6-(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6氧己酸}鹅去氧胆酸胆甾醇酯(YEDZ)、二{双(6-(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6氧己酸)鹅去氧胆酸酯}异山梨醇双酯(YEYS)、二{双(6-(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6氧己酸)鹅去氧胆酸酯}丙二醇双酯(YEBE)、二{双(6-(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6氧己酸)鹅去氧胆酸酯}鹅去氧胆酸}对联苯酚双酯(YELB)。以双(10-(4’-(4-三氟甲基苯甲酸基)联苯)癸二酸)鹅去氧胆酸酯(M4)为液晶核分别与对三氟甲基苯甲酰氧基联苯二酚单酯、丙烯醇、对羟基联苯腈、薄荷醇、胆甾醇、异山梨醇、1,2-丙二醇、4,4’-二羟基联苯反应合成了一个系列的手性液晶化合物即FE系列——二{10-(4’-(4-三氟甲基苯甲酸基)联苯)癸二酸}-一{(4-(4-三氟甲基)苯甲酰氧基)联苯酚}鹅去氧胆酸酯(FEFD)、二{10-(4’-(4-三氟甲基苯甲酸基)联苯)癸二酸}鹅去氧胆酸丙烯醇酯(FEBX)、二{10-(4’-(4-三氟甲基苯甲酸基)联苯)癸二酸}-一 {4’-氰基-4-羟基联苯}鹅去氧胆酸酯(FEDJ)、二{10-(4’-(4-三氟甲基苯甲酸基)联苯)癸二酸}鹅去氧胆酸薄荷醇酯(FEBH)、二{10-(4’-(4-三氟甲基苯甲酸基)联苯)癸二酸}鹅去氧胆酸胆甾醇酯(FEDZ)、二{双(10-(4’-(4-三氟甲基苯甲酸基)联苯)癸二酸)鹅去氧胆酸酯}异山梨醇双酯(FEYS)、二{双(10-(4’-(4-三氟甲基苯甲酸基)联苯)癸二酸)鹅去氧胆酸酯}丙二醇双酯(FEBE)、二{双(10-(4’-(4-三氟甲基苯甲酸基)联苯)癸二酸)鹅去氧胆酸酯}对联苯酚双酯(FELB)。采用红外光谱分析(IR)对单体和多臂液晶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采用示差扫描量热计(DSC)和热台偏光显微镜(POM)对液晶单体和多臂液晶化合物进行了液晶性能表征;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对M2、M4、M6以及FE系列进行了液晶类型的分析;采用上海易测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的W22-2S-2SS自动旋光仪对单体M3、M4、M5、M6、M7和2个系列手性液晶化合物的比旋光度进行了测试。所有合成的单体和两个系列的液晶化合物都符合分子设计,具有液晶性能。M1为向列相液晶;M2为近晶A相液晶;M3、M5与M7为胆甾相液晶;M4为手性近晶A相液晶;M6为手性近晶B相液晶。以双(6-(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6氧己酸)鹅去氧胆酸酯(M3)为液晶核的YE系列多臂液晶均为热致双变型液晶。YE系列中,YEYD、YELB与YEDZ为胆甾相液晶;YEFD升温时为胆甾相转为向列相,降温为胆甾相;YEBX、YEDJ、YEBH、YEYS与YEBE为向列相液晶。以双-(10-(4’-(4-三氟甲基苯甲酸基)联苯)癸二酸)鹅去氧胆酸酯(M4)为液晶核的FE系列多臂液晶均为热致双变型液晶。FE系列中,FEFD、FEBX、FEDJ、FEDZ为胆甾相液晶。FEBH、FEYS、FEBE、FELB为手性近晶A相液晶。比较YE和FE系列可知,引入鹅去氧胆酸中两个羟基的液晶基元的类型对所制备的YE和FE液晶类型有很大影响。当引入的液晶基元为向列相M1时,所制备的YE系列液晶表现出向列相和胆甾相;当引入的液晶基元为含三氟甲基的近晶相液晶M2时,FE系列表现出手性近晶A相和胆甾相。这主要是由于端基三氟甲基的强极性作用增强了分子间的侧向作用力,使所制备的液晶易产生层状排列的近晶相。
高利[6](2014)在《含手性基元的新型液晶的合成与表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手性液晶的分子因含有不对称碳原子而形成螺旋扭曲结构,这些螺旋结构使手性液晶具有许多一般液晶所不具有的光学特性,是目前液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星型液晶是区别传统棒状液晶的一类新型液晶,由于其具有其独特的空间构型和流变性能,使得其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合成了8个液晶单体4-(10-十一烯酰氧基)苯甲酸(M1)、4’-(10-十一烯酰氧基)联苯-4-羧酸(M2)、4’一(4-烯丙氧基苯甲酰氧基)联苯-4-羧酸(M3)、6-(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6-氧己酸(M4)、4’-(4-(三氟甲基)苯甲酰氧基)联苯-4羧酸(M5)、2-羟丙基4’-(4-(三氟甲基)苯甲酰氧基)联苯-4-羧酸酯(M6)、对三氟甲基苯甲酰氧基联苯羧酸异山梨醇单酯(M7)、4-烯丙氧基苯甲酰氧基联苯羧酸胆甾醇酯(Ms)。以1,2,4-丁三醇为手性基元以M3、M4、M5为液晶侧臂合成了两个D系列多臂液晶化合物。其中以M4、M5为液晶侧臂合成了三{4’-(4-(三氟甲基)苯甲酰氧基)联苯-4羧酸}丁三醇酯(DFJ0)、二{4’-(4-(三氟甲基)苯甲酰氧基)联苯-4羧酸}-一{6-(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6氧己酸}丁三醇酯(DFJ1)、一{4’-(4-(三氟甲基)苯甲酰氧基)联苯-4羧酸}-二{6-(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6氧己酸}丁三醇酯(DFJ2)、三{6-(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6氧己酸}丁三醇酯(DFJ3)。以M3、M5为液晶侧臂合成三{4’-(4-三氟甲基)苯甲酰氧基)联苯-4羧酸}丁三醇酯(DFX0)、二{4’-(4-三氟甲基)苯甲酰氧基)联苯-4羧酸}-一{4’-(4-烯丙氧基苯甲酰氧基)联苯-4-羧酸}丁三醇酯(DFX1)、一{4’-(4-三氟甲基)苯甲酰氧基)联苯-4羧酸}-二{4’-(4-烯丙氧基苯甲酰氧基)联苯-4-羧酸}丁三醇酯(DFX2)、三{4’-(4-烯丙氧基苯甲酰氧基)联苯-4-羧酸}丁三醇酯(DFX3)。以1,2-丙二醇为手性基元与Ms合成了液晶M6再分别与M1、M2、M3合成了{4-(10-十一烯酰氧基)苯甲酸}-{4’-4-(三氟甲基)苯甲酰氧基)联苯-4羧酸}丙二醇双酯(BFB1)、{4’-(10-十一烯酰氧基)联苯-4-羧酸}-{4’-4-(三氟甲基)苯甲酰氧基)联苯-4羧酸}丙二醇双酯(BFB2)、{4’-(4-烯丙氧基苯甲酰氧基)联苯-4-羧酸}-{4’-4-(三氟甲基)苯甲酰氧基)联苯-4羧酸}丙二醇双酯(BFB3)。以异山梨醇为手性基元与Ms合成了液晶M7再分别与以M1、M2、M3合成了{4-(10-十一烯酰氧基)苯甲酸}-{4’-(4-三氟甲基)苯甲酰氧基)联苯-4羧酸}异山梨醇双酯(YFB1)、{4’-(10-十一烯酰氧基)联苯-4-羧酸}-{4’-(4-三氟甲基)苯甲酰氧基)联苯-4羧酸}异山梨醇双酯(YFB2)、{4’-(4-烯丙氧基苯甲酰氧基)联苯-4-羧酸}-{4’(4-三氟甲基)苯甲酰氧基)联苯-4羧酸}异山梨醇双酯(YFB3)。采用红外光谱分析(IR)对单体和多臂液晶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采用示差扫描量热计(DSC)和热台偏光显微镜(POM)对液晶单体和多臂液晶化合物进行了液晶性能表征;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对M1、M2、M5、M6、M7以及DFJ0、DFX0、DFX1、DFX2、DFX3、 BFB1、BFB2、BFB3、YFB1、YFB2、YFB3进行了液晶类型的分析;采用上海易测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的W22-2S-2SS自动旋光仪对单体M6、M7、M8和4个系列液晶化合物的旋光度进行了测试。所有合成的单体和四个系列的液晶化合物都符合分子设计,具有液晶性能。M1与M5为近晶B相液晶;M2为近晶C相;M3与M4为向列相液晶;M6升温时由手性近晶C转为向列相,降温时为向列相液晶;M7与M8为胆甾相液晶。以1,2,4-丁三醇为手性基元的D系列多臂液晶均为热致双变型液晶。DFJ系列中,DFJ0和DFJ3分别为手性近晶C相和胆甾相;DFJ1和DFJ2均为向列相。DFX系列中,DFX0和DFX2分别为手性近晶C相和胆甾相;DFX1和DFX3均为手性近晶A相转胆甾相。具有手性液晶中心的D系列液晶研究结果表明:侧臂结构相同或相近时,多臂液晶更容易表现出手性特征;而侧臂结构差异较大时,多臂液晶不易表现出手性。以1,2-丙二醇为手性基元的B系列液晶均为热致双变手性液晶。其中BFB1为手性近晶C相;BFB2为手性近晶A相;BFB3为胆甾相。以异山梨醇为手性基元的Y系列液晶均为热致双变手性液晶。其中YFB1和YFB3均为胆甾相;YFB2为手性近晶A转胆甾相。B,Y系列研究表明:手性基元旋光性较强时,所形成的液晶易表现出胆甾相;当手性基元旋光性较弱,且侧臂柔性端基链较长时,易形成近晶相。
周乃羽[7](2014)在《含有手性基团咪唑型离子液晶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离子液体是在室温或近于室温下呈液态的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又称室温熔融盐。离子液体以其良好的导电性、宽的电化学窗口、可以忽略的蒸汽压和特殊的溶解性等优点成为传统有机溶剂的理想替代品。开展离子液体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符合绿色化学发展的需要,也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研究者共同关注的课题。离子液体聚合物是一类高分子链上至少含有一个离子中心,重复单元与常见离子液体结构类似,具有特殊性能的高分子,应用于诸多领域。本文设计合成了三种单体:4-烯丙氧基苯甲酸胆甾醇酯(M1)、2-氟-4-烯丙氧基苯甲酸胆甾醇酯(M2)、丙烯酸胆甾醇酯(M3)。然后将三个单体、与4-溴-1-丁烯(BB)、聚甲基含氢硅氧烷(PMHS)、2,4,6,8-四甲基环四硅氧烷(CMHS)进行接枝共聚,得到三个系列的液晶聚合物,其中P1、P2系列为直链型液晶聚合物;P12系列为环状液晶聚合物。P1、P2、P12与三种咪唑反应,得到四个系列的溴鎓盐离子聚合物,其中P3、P4、P5为直链型溴鎓盐离子聚合物,P13为环状溴鎓盐离子聚合物;溴鎓盐离子聚合物再和四氟硼酸以及六氟磷酸混合反应,得到八个系列的离子液体聚合物:P6、P7、P8、P9、P10、 P11、P14、P15。P14、P15为环状离子液体聚合物,其余为直链型。所合成的多个系列离子液体聚合物在国内外均未见报道,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具有原创性。采用红外光谱分析(IR)和质子的核磁共振波谱分析(1H-NMR)对单体进行结构表征,均符合分子设计;采用示差扫描量热计(DSC)和热台偏光显微镜(POM)对液晶单体和所有液晶聚合物进行了热性能和液晶性能的表征。所合成的三个液晶单体、三个系列液晶聚合物、四个系列溴鎓盐离子液晶聚合物以及八个系列的离子液体液晶聚合物均呈现一定的液晶织构。采用RTS-8型四探针测试仪测试样品的电导率,所合成的离子液体聚合物均有很好的电学性能。本文研究内容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为进一步研究离子液体在离子导体以及催化剂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必要的技术支持。
杜畅[8](2014)在《含胆甾醇基团季胺盐类液晶离聚物的合成与表征》文中研究指明液晶离聚物(LC1)是一类带有离子,并拥有液晶性质的聚合物,它是在液晶聚合物和离聚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离子型聚合物。与传统液晶分子相比,液晶离聚物综合了一定程度的离子液体(ILs)的特点和功能性,具有光变色性、热变色性、导电性、电变色性、压电效应、力学性能的光照可变性、电磁学以及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等特性。同时,作为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液晶离聚物不仅在物理学、化学、材料学及电子学等多学科交叉中得到应用,而且在信息、军事、印制、光学、复合材料、膜材料等领域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设计合成了两种单体:十一烯酸胆甾醇酯(M1)、4-吡啶甲酸胆甾醇酯(M2)。将单体M1、4-溴-1-丁烯、聚甲基含氢硅氧烷(PMHS)进行接枝共聚,得到P1系列的液晶聚合物。将P1系列的液晶聚合物分别与单体M2、N-甲基咪唑进行反应,得到P2系列和P7系列的季胺盐。然后将P2系列和P7系列的季胺盐分别与四氟硼酸溶液、六氟磷酸溶液、三氟乙酸、三氟甲磺酸进行置换反应,得到液晶离聚物P3-P6、P8-P11系列。其中液晶单体、两个系列季胺盐和八个系列液晶离聚物在国内外均未见报道,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具有原创性。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氢谱分析(1H NMR)、核磁碳谱分析(13C NM R)对所有的单体、季胺盐和液晶离聚物进行结构表征;采用旋光测试仪对所有的季胺盐和液晶离聚物进行光学特性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偏光显微镜(POM)和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等对所合成的液晶单体、季胺盐和所有的液晶离聚物进行了热性能和液晶织构的表征;采用电导率测试仪对所有季胺盐和液晶离聚物进行电学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所有合成的单体、季胺盐和液晶离聚物的化学结构都符合分子设计,并且都具有液晶性、光学活性以及很好的电学性能。本文研究内容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为进一步研究液晶离聚物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必要的技术支持。
王柏[9](2013)在《基于聚(4-乙烯苯基二甲基硅烷)的侧链型液晶聚合物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采用聚(4-乙烯苯基二甲基硅烷)(PVPDMS)为母体聚合物,进行功能化设计研究,将液晶基元与半导体基元分别引入各类不同结构的预制聚合物中,获得了一系列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系统研究了聚合物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同时为功能性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建立了一种方法学平台。基于功能性单体VPDMS,采用活性阴离子聚合方法进行均聚,以及分别与苯乙烯、丁二烯、异戊二烯的共聚,获得了4个系列21种不同分子量,不同SiHH功能团含量的母体聚合物。所制备的聚合物结构明确,分子量分布较窄(Mw/Mn<1.20), SiH功能团在聚合过程中保持稳定。进一步通过丁二烯/VPDMS以及异戊二烯/VPDMS共聚物中自含有的SiHH功能团与双键的硅氢加成反应,获得了自交联弹性体,其热性能较相应聚合物显着提高。同时合成了2个系列7种含胆甾基的手性液晶小分子,所制备分子结构明确,均具有良好的液晶性与旋光性,进而讨论了分子结构对液晶性和旋光性的影响。利用液晶小分子的端烯双键与含SiHH功能团的预制线形聚合物进行硅氢加成反应,获得了12种液晶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经核磁表征,硅氢加成反应效率可达100%。产品分子量较母体聚合物大幅体高,分子量分布依旧保持了窄分布的特性,其中P2-3数均分子量达99.8万,而分子量分布仅为1.07。所有产物均具有良好的液晶性,其玻璃化温度(Tg)较母体聚合物大幅下降,而清亮点(Ti)较液晶小分子显着上升,液晶相范围(△乃明显拓宽,其中Pa较相应小分子△T拓宽了21倍,P4的△T宽达246.3℃,同时所有产品均有旋光性。扫面电镜测试表明,液晶聚合物克服了液晶小分子退火结晶的缺陷,能形成平整的表面形貌,有望在光学器件和液晶显示等领域获得应用。进一步讨论了相同侧链及主链结构条件下,分子量变化对产物液晶性和旋光性的影响;相同主链结构条件下,侧链结构变化对产物液晶性和旋光性的影响;相同侧链及主链结构条件下,侧链含量变化对产物液晶性的影响。利用高真空活性阴离子聚合方法合成了四臂星形SPVPDMS,同时利用单茂钪催化配位聚合方法合成了高间规度sPVPDMS。产物结构明确,分子量分布较窄,其中间规聚合物立构规整度为99%。采用这两种聚合物分别与液晶单体M1和M2进行硅氢加成,制备了4种复杂主链结构的液晶性高分子材料,经表征,所有产品均具有良好的液晶性。讨论了相同侧链情况下,主链结构变化对产物液晶性与旋光性的影响。利用异戊二烯/VPDMS共聚物与液晶单体M2“一锅法”反应,获得了5种自交联液晶弹性体。结果表明,当交联点含量低于2mo1%时,不足以形成三维网络结构,无凝胶存在;当交联点含量高于4.7mol%时,凝胶含量基本不变,达89%左右,所有弹性体均表现出液晶性。进一步讨论了随聚合物中VPDMS含量的增加,弹性体交联点和液晶性侧链含量的变化趋势、弹性体Tg、Ti和△T的变化趋势,同时也讨论了相同侧链条件下,交联型主链结构对聚合物液晶性的影响。合成了2种液晶性苝酰亚胺衍生物小分子,其中N1融化后将形成室温液晶,Tm=-20.8℃,将苝酰亚胺衍生物小分子与不同分子量及不同主链结构的PVPDMS进行硅氢加成反应,获得了8种侧链悬垂苝酰亚胺基团的聚苯乙烯基半导体材料。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对其光物理性能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对其电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以P3HT为p型材料与侧链悬垂苝酰亚胺基团的聚苯乙烯基半导体材料构建了体相异质节太阳能电池,研究了聚合物的液晶性、分子量和结构变化对太阳能电池效率的影响。
石奇[10](2013)在《不对称双希夫碱-锌系列催化剂的开发及催化制备脂肪族聚酯的研究》文中指出脂肪族聚酯类高分子材料作为生物可降解材料的主要代表之一,因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易加工等特点,在医用高分子材料、医药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聚酯合成中具备优良性能催化剂的开发一直是发展聚酯行业的重要突破之一本文合成了1个单边希夫碱-锌配合物和7个不对称双边希夫碱-锌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核磁共振、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等对其结构表征:以开发的上述配合物为催化剂,探讨了其催化丙交酯(LA)的均聚、马来酸酐(MA)与氧化环己烯(CHO)的共聚行为,并探索性地尝试了其对L-LA与MA共聚、L-LA与CHO共聚研究;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测定了所有聚合物的分子量(Mn)及分子量分布(PDI),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热重分析对聚合物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在催化聚合过程中,重点剖析了催化剂结构与聚合效果之间的对应关系,并用筛选的性能优异催化剂考察了单体与催化剂的比例、助催化剂、聚合反应时间、聚合反应温度等对聚合效果的影响,为不对称双希夫碱金属催化剂催化制备生物可降解脂肪族聚酯材料提供新思路。首先,进行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酮(PMBP)与邻苯二胺的单侧-NH2的选择性酮胺缩合,合成了希夫碱前驱体L;并选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锌金属离子配位,合成1个单边希夫碱-锌LZn催化剂;再通过金属锌离子的模板效应,利用希夫碱前驱体L与系列醛进一步自组装,开发出具有无毒潜质,结构稳定的7个不对称双边希夫碱-锌LZn-1~LZn-7催化剂,其中LZn-1~LZn-5为单核结构,LZn-7为三核结构。其次,对LZn,LZn-1~LZn-6共7个催化剂催化LA(L-及L,D-)熔融均聚的聚合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催化剂相比催化LD-LA而言,在催化L-LA开环均聚时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0.650×103~4.749×103g·mol-1h-1并探索出性能较好(催化活性为4.160×103g·mol-1h-1,聚乳酸分子量M。为4.298×103g·mol-1,分子量分布PDI为1.19)的LZn-3实现L-丙交酯开环聚合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单体与催化剂比例为1000:1,聚合反应时间为24h,聚合反应温度为160℃。再次,对LZn,LZn-1~LZn-7共8个催化剂分别在4-二甲氨基毗啶(DMAP)协同下参与催化L-LA与MA熔融共聚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催化剂能够实现L-LA与MA共聚并表现出中等催化活性(0.429×103~1.641×103g·mol-1h-1)。对筛选出的LZn-3催化剂,考察其在不同催化条件下的共聚表现有:当单体与催化剂比例为250:250:1:1,反应时间24h,反应温度130℃,与DMAP配伍时有较好的聚合效果(催化活性为2.880×103g·mol-1h-1,共聚物P(LLA-MA)分子量Mn为1.023×104g·mol-1,分子量分布PDI为1.50)。然后,对LZn,LZn-1~LZn-7共8个催化剂分别在DMAP协同下参与催化L-LA与CHO熔融共聚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催化剂能够实现L-LA与CHO共聚并表现出中等催化活性(0.265×103~0.919×103g·mol-1h-1)。综合考察LZn-3在不同催化条件下的共聚表现有:当单体与催化剂比例为250:250:1:1,聚合反应时间为24h,与DMAP配伍时有较好的聚合效果(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为0.913×103g·mol-1h-1,共聚物P(LLA-CHO)分子量Mn为2.404×103g·mol-1,分子量分布PDI为1.07)。另外,对LZn,LZn-1~LZn-7共8个催化剂分别在DMAP协同下参与MA与CHO熔融、溶液共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催化剂能够实现MA与CHO熔融、溶液共聚并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0.52×103~6.57×103g·-mol-1h-1),且都能得到相同数量级(103-104)的共聚物。对筛选出的LZn-3催化剂,考察其在不同催化条件下的共聚表现有:当单体与催化剂比例为250:250:1:1,熔融聚合时间150min,反应温度110℃,与DMAP配伍时有较好的聚合效果(催化活性为6.10×103g·mol-1h-1,共聚物P(MA-CHO)分子量Mn为1.656×104g·mol-1,分子量分布PDI为1.66)。考察LZn-7在不同催化条件下的聚合表现有:当单体与催化剂比例为150:150:1:1,熔融聚合时间150min,聚合反应温度110℃,与DMAP配伍时有较好的聚合效果(催化活性为3.22×103g·mol-1h-1,共聚物P(MA-CHO)分子量Mn为1.403×104g·mol-1,分子量分布PDI为1.17)。最后,综合LZn,LZn-1~LZn-7共8个催化剂在四个不同聚合体系的催化表现有:该系列催化剂能够实现催化L-LA开环均聚,L-LA与MA共聚,L-LA与CHO共聚,MA与CHO共聚;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其结构以及取代基团的空间效应和电子效应有重要关系,不对称双希夫碱锌比单边希夫碱锌催化效果好,三核催化剂比相应单核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催化能力;具有拉电子取代基和大位阻取代基结构的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催化行为。
二、甲基取代的手性环酯化合物的螺旋结构与旋光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甲基取代的手性环酯化合物的螺旋结构与旋光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酒石酸基旋光性聚酰胺的制备及其在手性拆分方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旋光性聚酰胺 |
1.1.1 旋光性聚酰胺概述 |
1.1.2 研究进展 |
1.2 手性及手性拆分 |
1.2.1 手性概况 |
1.2.2 手性拆分概况 |
1.3 拆分手段 |
1.3.1 手性拆分手段的研究概况 |
1.3.2 拆分手段的选择 |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2 酒石酸基系列聚酰胺的制备及表征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1.3 酒石酸基系列聚酰胺的制备 |
2.1.4 酒石酸基系列聚酰胺的表征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红外测试分析 |
2.2.2 氢核磁质谱(1H-NMR)分析 |
2.2.3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2.4 旋光性分析 |
2.2.5 圆二色谱测试及分析 |
2.2.6 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及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手性柱的制备及优化 |
3.1 薄层层析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1.3 薄层层析板的制备 |
3.1.4 薄层层析板的表征及分析 |
3.2 固相萃取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3 固相萃取柱的制备 |
3.2.4 固相萃取的表征 |
3.2.5 结果与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4 聚合物拆分机理的研究 |
4.1 待拆分化合物结构分析 |
4.2 不同聚合物拆分效果分析 |
4.3 拆分机理模拟探讨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2)含氟含氰基手性偶氮液晶三聚体的合成及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液晶 |
1.1.1 液晶概述 |
1.1.2 液晶的分类 |
1.1.3 液晶织构 |
1.2 液晶高分子 |
1.2.1 液晶高分子概念 |
1.2.2 液晶高分子的应用 |
1.3 侧链型液晶高分子 |
1.3.1 侧链高分子液晶的定义 |
1.3.2 侧链高分子液晶的合成方法 |
1.3.3 新型侧链液晶高分子的结构形式及特征 |
1.4 含氟液晶 |
1.4.1 含氟液晶的种类及合成方法 |
1.4.2 含氟液晶的应用前景 |
1.5 含氰基液晶 |
1.6 手性液晶 |
1.6.1 手性液晶概述 |
1.6.2 手性液晶分类 |
1.6.3 手性液晶的旋光性 |
1.6.4 旋光度的测定及其表示方法 |
1.7 偶氮液晶高分子 |
1.7.1 偶氮类液晶简介 |
1.7.2 偶氮类液晶的光致变色取向机理 |
1.7.3 偶氮液晶聚合物的分类 |
1.7.4 偶氮液晶聚合物的应用 |
1.8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特色 |
第2章 含氟手性偶氮液晶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1 试剂 |
2.2 合成路线 |
2.2.1 单体的合成路线 |
2.2.2 聚合物的合成路线 |
2.3 实验步骤 |
2.3.1 单体的合成 |
2.3.2 聚合物的合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红外光谱分析 |
2.4.2 紫外光谱分析 |
2.4.3 热性能的分析 |
2.4.4 织构分析 |
2.4.5 旋光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含氰基手性偶氮液晶聚合物(n=15)的合成及表征 |
3.1 试剂 |
3.2 合成路线 |
3.2.1 单体的合成路线 |
3.2.2 聚合物的合成路线 |
3.3 实验步骤 |
3.3.1 单体的合成 |
3.3.2 聚合物的合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红外光谱分析 |
3.4.2 紫外光谱分析 |
3.4.3 热性能的分析 |
3.4.4 织构分析 |
3.4.5 旋光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氰基手性偶氮液晶聚合物(n=35)的合成及表征 |
4.1 试剂 |
4.2 合成路线 |
4.2.1 单体4-庚氧基偶氮苯甲酸(L)的合成路线 |
4.2.2 聚合物的合成路线 |
4.3 实验步骤 |
4.3.1 单体4-庚氧基偶氮苯甲酸(L)的合成 |
4.3.2 聚合物的合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红外光谱分析 |
4.4.2 紫外光谱分析 |
4.4.3 热性能的分析 |
4.4.4 织构分析 |
4.4.5 旋光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的论文及参加项目 |
(3)带有手性侧基的螺旋聚苯乙炔的合成与手性识别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手性 |
1.1.1 手性的概念 |
1.1.2 手性技术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1.2 手性分离 |
1.2.1 手性分离的目的与意义 |
1.2.2 手性分离的方法 |
1.3 高效液相色谱 |
1.4 手性固定相 |
1.4.1 小分子手性固定相 |
1.4.2 聚合物基手性固定相 |
1.5 螺旋聚乙炔衍生物 |
1.5.1 螺旋聚乙炔衍生物概述 |
1.5.2 研究进展 |
1.6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案 |
2.3 带有手性氨醇苯乙炔单体的合成 |
2.3.1 Sonogashira偶联反应及消去反应 |
2.3.2 酰胺化反应 |
2.4 带有单手性碳原子苯乙炔单体的合成 |
2.5 带有双手性碳原子苯乙炔单体的合成 |
2.6 聚合反应 |
2.7 手性色谱柱的制备 |
2.7.1 涂敷型手性色谱柱填料的制备 |
2.7.2 色谱柱的制备 |
2.8 实验表征方法与手段 |
2.8.1 核磁共振波谱(NMR) |
2.8.2 红外吸收光谱(IR) |
2.8.3 圆二色谱(CD) |
2.8.4 旋光性测试 |
2.8.5 热失重分析(TGA) |
2.8.6 尺寸排阻色谱(SEC) |
2.8.7 高效液相色谱(HPLC)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侧基带有单手性碳原子聚苯乙炔的合成及手性识别性能研究 |
3.1 带有单手性碳原子苯乙炔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
3.1.1 带有手性氨醇的苯乙炔单体的合成 |
3.1.2 带有手性氨醇的苯乙炔单体的表征 |
3.1.3 带有单手性碳原子苯乙炔单体的合成 |
3.1.4 带有单手性碳原子苯乙炔单体的表征 |
3.1.5 带有单手性碳原子苯乙炔单体的光学活性分析 |
3.2 侧基带有单手性碳原子螺旋聚苯乙炔的合成与表征 |
3.2.1 侧基带有单手性碳原子螺旋聚苯乙炔的合成 |
3.2.2 侧基带有单手性碳原子螺旋聚苯乙炔的溶解性测试 |
3.2.3 侧基带有单手性碳原子螺旋聚苯乙炔的结构表征 |
3.3 侧基带有单手性碳原子螺旋聚苯乙炔的光学活性分析 |
3.3.1 侧基带有单手性碳原子螺旋聚苯乙炔的旋光性分析 |
3.3.2 侧基带有单手性碳原子螺旋聚苯乙炔的CD光谱分析 |
3.4 侧基带有单手性碳原子螺旋聚苯乙炔手性识别性能研究 |
3.4.1 流动相比例对手性识别性能的影响 |
3.4.2 涂敷溶剂对手性识别性能的影响 |
3.4.3 侧基结构对手性识别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侧基带有双手性碳原子聚苯乙炔的合成及手性识别性能研究 |
4.1 带有双手性碳原子苯乙炔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
4.1.1 带有双手性碳原子苯乙炔单体的合成 |
4.1.2 带有双手性碳原子苯乙炔单体的结构表征 |
4.1.3 带有双手性碳原子苯乙炔单体的光学活性分析 |
4.2 侧基带有双手性碳原子螺旋聚苯乙炔的合成与表征 |
4.2.1 侧基带有双手性碳原子螺旋聚苯乙炔的合成 |
4.2.2 侧基带有双手性碳原子螺旋聚苯乙炔的溶解性测试 |
4.2.3 侧基带有双手性碳原子螺旋聚苯乙炔的结构表征 |
4.3 侧基带有双手性碳原子螺旋聚苯乙炔的光学活性分析 |
4.3.1 侧基带有双手性碳原子螺旋聚苯乙炔的旋光性分析 |
4.3.2 侧基带有双手性碳原子螺旋聚苯乙炔的CD光谱分析 |
4.4 侧基带有双手性碳原子螺旋聚苯乙炔手性识别性能研究 |
4.4.1 涂敷溶剂对手性识别性能的影响 |
4.4.2 侧基结构对手性识别性能的影响 |
4.4.3 双手性碳原子对手性识别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含胆甾醇基偶氮液晶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液晶 |
1.1.1 液晶的定义 |
1.1.2 液晶的发展进程 |
1.1.3 液晶的分类 |
1.1.4 液晶态的表征 |
1.2 液晶高分子 |
1.2.1 液晶高分子的定义 |
1.2.2 液晶高分子的应用 |
1.3 侧链高分子液晶 |
1.3.1 侧链高分子液晶的定义 |
1.3.2 侧链高分子液晶的合成方法 |
1.4 手性液晶 |
1.4.1 手性液晶的定义 |
1.4.2 手性液晶的分类 |
1.4.3 手性侧链液晶高分子 |
1.4.4 手性液晶的光学特性 |
1.5 偶氮液晶聚合物 |
1.5.1 偶氮液晶聚合物简介 |
1.5.2 偶氮液晶聚合物的分类 |
1.5.3 偶氮型液晶的光致变色取向机理 |
1.5.4 偶氮液晶聚合物的应用 |
1.5.5 手性偶氮液晶聚合物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特色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试剂及其理化性质 |
2.2 测试方法及仪器 |
2.3 合成路线 |
2.3.1 中间体以及单体的合成 |
2.3.2 聚合物的合成 |
2.4 实验步骤 |
2.4.1 单体的合成 |
2.4.2 聚合物的合成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结构分析 |
3.1.1 红外光谱分析 |
3.1.2 紫外光谱分析 |
3.2 热性能分析 |
3.2.1 单体的热性能分析 |
3.2.2 聚合物的热性能分析 |
3.3 织构分析 |
3.3.1 单体的织构分析 |
3.3.2 聚合物的织构分析 |
3.4 旋光性分析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项目 |
(5)基于多种手性基元的液晶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液晶简介 |
1.1.1 液晶 |
1.1.2 液晶的发展和研究 |
1.1.3 液晶的分类 |
1.1.4 液晶的织构 |
1.2 星型液晶 |
1.3 含氟液晶 |
1.3.1 含氟液晶的种类及合成方法 |
1.3.2 含氟液晶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
1.4 手性液晶 |
1.5 本论文的意义及特色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实验试剂及理化性质 |
2.2 测试方法及仪器 |
2.3 液晶中间体及单体的合成路线 |
2.3.1 M_1的合成路线 |
2.3.2 M_2的合成路线 |
2.3.3 M_3的合成路线 |
2.3.4 M_4的合成路线 |
2.3.5 M_5的合成路线 |
2.3.6 M_6的合成路线 |
2.3.7 M_7的合成路线 |
2.4 鹅去氧胆酸为手性中心的多臂液晶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2.4.1 多臂液晶化合物YE系列的合成路线 |
2.4.2 多臂液晶化合物FE系列的合成路线 |
2.5 液晶中间体及单体的制备 |
2.5.1 M_1的合成方法 |
2.5.2 M_2的合成方法 |
2.5.3 M_3的合成方法 |
2.5.4 M_4的合成方法 |
2.5.5 M_5的合成方法 |
2.5.6 M_6的合成方法 |
2.5.7 M_7的合成方法 |
2.6 鹅去氧胆酸为手性中心的多臂液晶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2.6.1 多臂液晶化合物YE系列的合成方法 |
2.6.2 多臂液晶化合物FE系列的合成方法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红外分析 |
3.1.1 中间体及单体的红外谱图分析 |
3.1.2 YE系列多臂液晶化合物的红外分析 |
3.1.3 FE系列多臂液晶化合物的红外分析 |
3.2 单体及化合物的旋光性分析 |
3.2.1 物质的旋光性 |
3.2.2 单体的旋光性分析 |
3.2.3 以鹅去氧胆酸为中心的两个系列的多臂液晶化合物的旋光性分析 |
3.3 液晶单体及化合物的液晶性能分析 |
3.3.1 M_1的液晶性能分析 |
3.3.2 M_2的液晶性能分析 |
3.3.3 M_3的液晶性能分析 |
3.3.4 M_4的液晶性能分析 |
3.3.5 M_5的液晶性能分析 |
3.3.6 M_6的液晶性能分析 |
3.3.7 M_7的液晶性能分析 |
3.4 鹅去氧胆酸为手性基元的多臂液晶化合物的液晶性分析 |
3.4.1 YE系列液晶化合物的液晶性分析 |
3.4.2 FE系列液晶化合物的液晶性分析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项目 |
(6)含手性基元的新型液晶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液晶简介 |
1.1.1 液晶 |
1.1.2 液晶的发展和研究 |
1.1.3 液晶的分类 |
1.1.4 液晶的织构 |
1.2 星型液晶 |
1.3 含氟液晶简介 |
1.3.1 含氟液晶的分类 |
1.3.2 含氟液晶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
1.4 手性液晶 |
1.4.1 手性液晶的类型 |
1.4.2 手性液晶分子的表征 |
1.5 本论文的意义及特色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实验试剂及理化性质 |
2.2 测试方法及仪器 |
2.3 液晶中间体及单体的合成路线 |
2.3.1 4-(10-十一烯酰氧基)苯甲酸(M_1)的合成路线 |
2.3.2 4'-(10-十一烯酰氧基)联苯-4-羧酸(M_2)的合成路线 |
2.3.3 4'-(4-烯丙氧基苯甲酰氧基)联苯-4-羧酸(M_3)的合成路线 |
2.3.4 6-(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6氧己酸(M_4)的合成路线 |
2.3.5 4'-(4-三氟甲基)苯甲酰氧基)联苯-4羧酸(M_5)的合成路线 |
2.3.6 2-羟丙基4’-(4-(三氟甲基)苯甲酰氧基)联苯-4-羧酸酯(M_6)的合成路线 |
2.3.7 对三氟甲基苯甲酰氧基联苯羧酸异山梨醇单酯(M_7)的合成路线 |
2.3.8 4-烯丙氧基苯甲酰氧基联苯羧酸胆甾醇酯(M_8)的合成路线 |
2.4 1,2,4-丁三醇为手性基元的D系列多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2.4.1 多臂手性液晶化合物DFJ系列的合成路线 |
2.4.2 多臂手性液晶化合物DFX系列的合成路线 |
2.5 不同手性基元的杂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2.5.1 1,2-丙二醇为手性基元的B系列杂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2.5.2 异山梨醇为手性基元的Y系列杂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2.6 液晶中间体及单体的制备 |
2.6.1 液晶单体M_1的合成方法 |
2.6.2 液晶单体M_2的合成方法 |
2.6.3 液晶单体M_3的合成方法 |
2.6.4 液晶单体M_4的合成方法 |
2.6.5 液晶单体M_5的合成方法 |
2.6.6 液晶单体M_6的合成方法 |
2.6.7 液晶单体M_7的合成方法 |
2.6.8 液晶单体M_8的合成方法 |
2.7 1,2,4-丁三醇为手性基元的D系列多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2.7.1 多臂手性液晶化合物DFJ系列的合成方法 |
2.7.2 多臂手性液晶化合物DFX系列的合成方法 |
2.8 不同手性基元的杂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2.8.1 1,2-丙二醇为手性基元的B系列杂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2.8.2 异山梨醇为手性基元的Y系列杂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红外分析 |
3.1.1 中间体及单体的红外谱图分析 |
3.1.2 1,2,4-丁三醇为手性基元的D系列多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红外图谱 |
3.1.4 不同手性基元的杂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红外图谱 |
3.2 单体及化合物的旋光性分析 |
3.2.1 物质的旋光性 |
3.2.2 单体的旋光性分析 |
3.2.3 四个系列手性液晶化合物的旋光性分析 |
3.3 液晶单体及化合物的液晶性能分析 |
3.3.1 单体M_1的液晶性能分析 |
3.3.2 单体M_2的液晶性能分析 |
3.3.3 单体M_3的液晶性能分析 |
3.3.4 单体M_4的液晶性能分析 |
3.3.5 单体M_5的液晶性能分析 |
3.3.6 单体M_6的液晶性能分析 |
3.3.7 单体M_7的液晶性能分析 |
3.3.8 单体M_8的液晶性能分析 |
3.4 1,2,4-丁三醇为手性基元的D系列多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液晶性能分析 |
3.4.1 DFJ系列多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液晶性能分析 |
3.4.2 DFX多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液晶性能分析 |
3.5 不同手性基元的杂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液晶性能分析 |
3.5.1 1,2-丙二醇为手性基元的B系列杂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液晶性能分析 |
3.5.2 异山梨醇为手性基元的Y系列杂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液晶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3.6.1 D系列多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液晶性能的比较 |
3.6.2 B、Y系列的杂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液晶性能的比较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项目 |
(7)含有手性基团咪唑型离子液晶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液晶简介 |
1.1.1 液晶的基本概念 |
1.1.2 液晶发展简史 |
1.1.3 液晶的结构 |
1.1.4 液晶的分类 |
1.1.5 液晶的织构 |
1.2 含氟液晶概述 |
1.2.1 含氟液晶分类 |
1.2.2 含氟液晶的研究现状 |
1.3 离子液体简介 |
1.3.1 离子液体的研究进展与发展历史 |
1.3.2 离子液体的组成及种类 |
1.3.3 离子液体的性质 |
1.3.4 离子液体的合成 |
1.4 本论文特色与意义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试剂及理化性质 |
2.2 测试方法及仪器 |
2.3 合成路线及实验步骤 |
2.3.1 液晶单体的合成路线 |
2.3.2 液晶聚合物合成路线 |
2.4 实验步骤 |
2.4.1 液晶中间体及单体的制备 |
2.4.2 液晶聚合物的制备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红外分析 |
3.1.1 部分中间体和单体的红外分析 |
3.1.2 直链型液晶聚合物的红外分析 |
3.1.3 直链型溴鎓盐离子聚合物的红外分析 |
3.1.4 直链型离子液体聚合物的红外分析 |
3.1.5 环状液晶聚合物的红外分析 |
3.1.6 环状溴鎓盐离子聚合物的红外分析 |
3.1.7 环状离子液体聚合物的红外分析 |
3.2 单体的核磁分析 |
3.2.1 单体M2的核磁分析 |
3.3 热分析 |
3.3.1 单体的热性能分析 |
3.3.2 聚合物的热性能分析 |
3.4 偏光分析 |
3.4.1 单体的偏光分析 |
3.4.2 直链型液晶聚合物的偏光分析 |
3.4.3 直链型溴鎓盐离子液晶聚合物的偏光分析 |
3.4.4 直链型离子液体液晶聚合物的偏光分析 |
3.4.5 环状液晶聚合物的偏光分析 |
3.4.6 环状溴鎓盐离子液晶聚合物的偏光分析 |
3.4.7 环状离子液体液晶聚合物的偏光分析 |
3.5 X射线衍射分析 |
3.5.1 X射线衍射法 |
3.5.2 高分子液晶的X射线衍射 |
3.6 旋光性分析 |
3.6.1 物质的旋光性 |
3.6.2 聚合物的的旋光性分析 |
3.7 电导率分析 |
3.7.1 聚合物的的电导率分析 |
3.7.2 聚合物的的电导率分析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8)含胆甾醇基团季胺盐类液晶离聚物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液晶概述 |
1.1.1 液晶的基本概念 |
1.1.2 液晶的发展史 |
1.1.3 液晶的分类 |
1.1.4 液晶的织构 |
1.2 季胺盐概述 |
1.2.1 季胺盐的基本概念 |
1.2.2 季胺盐的研究进展 |
1.2.3 季胺盐的应用 |
1.3 液晶离聚物 |
1.3.1 液晶离聚物的基本概念 |
1.3.2 液晶离聚物的发展史 |
1.3.3 液晶离聚物的分类 |
1.3.4 液晶离聚物的应用 |
1.4 本论文的意义及特色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实验试剂及理化性质 |
2.2 测试方法及仪器 |
2.3 合成路线 |
2.3.1 单体的合成路线 |
2.3.2 液晶聚合物的合成路线 |
2.4 实验步骤 |
2.4.1 液晶中间体及单体的制备 |
2.4.2 液晶聚合物的制备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红外分析 |
3.1.1 单体的红外分析 |
3.1.2 聚合物的红外分析 |
3.2 单体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3.2.1 单体M_2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3.2.2 单体M_2的核磁共振碳谱分析 |
3.3 旋光分析 |
3.3.1 物质的旋光性 |
3.3.2 聚合物的的旋光性分析 |
3.4 单体及聚合物热分析 |
3.4.1 单体的热分析 |
3.4.2 聚合物的热分析 |
3.5 单体及聚合物的偏光分析 |
3.5.1 单体的偏光分析 |
3.5.2 聚合物的偏光分析 |
3.6 电学性能分析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9)基于聚(4-乙烯苯基二甲基硅烷)的侧链型液晶聚合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阴离子聚合 |
1.1.1 基于活性阴离子聚合方法的复杂拓扑结构聚合物合成 |
1.1.2 基于可控阴离子聚合的功能性单体及功能性聚合物研究 |
1.1.3 基于4-乙烯苯基二甲基硅烷的功能性聚合物 |
1.2 液晶高分子 |
1.2.1 液晶简介 |
1.2.2 液晶高分子 |
1.3 苝酰亚胺类有机半导体材料 |
1.3.1 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 |
1.3.2 液晶性花酰亚胺及其衍生物半导体材料 |
1.3.3 含苝酰亚胺的有机聚合物半导体材料 |
1.4 本论文设计思想与研究内容 |
2 基于4-乙烯苯基二甲基硅烷的均聚、共聚及自交联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分析与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4-乙烯苯基二甲基硅烷(VPDMS)的合成与表征 |
2.3.2 VPDMS均聚物(PVPDMS)的合成与表征 |
2.3.3 苯乙烯/VPDMS共聚物(PS-SiH)的合成与表征 |
2.3.4 丁二烯/VPDMS共聚物(SBR-SiH)的合成与表征 |
2.3.5 异戊二烯/VPDMS共聚物(SIR-SiH)的合成与表征 |
2.3.6 自交联弹性体(CSBR和CSIR)的合成与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3 含胆甾基的液晶性单体的合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 |
3.2.2 合成路线 |
3.2.3 实验方法 |
3.2.4 分析与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_1的热性能与液晶性表征 |
3.3.2 M_2的热性能与液晶性表征 |
3.3.3 M_3的热性能与液晶性表征 |
3.3.4 M_4的热性能与液晶性表征 |
3.3.5 M_5的热性能与液晶性表征 |
3.3.6 M_a的热性能与液晶性表征 |
3.3.7 M_b的热性能与液晶性表征 |
3.3.8 单体结构对液晶性能影响 |
3.3.9 液晶单体的旋光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线形侧链液晶性聚苯乙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聚合物合成设计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分析与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线形侧链液晶性聚苯乙烯的合成与表征 |
4.3.2 线形侧链液晶性聚苯乙烯的热性能分析 |
4.3.3 线形侧链液晶性聚苯乙烯的液晶相态分析 |
4.3.4 线形侧链液晶性聚苯乙烯的织构分析 |
4.3.5 线形侧链液晶性聚苯乙烯退火形貌分析 |
4.3.6 分子量对聚合物液晶性能的影响 |
4.3.7 侧链结构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
4.3.8 侧链含量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
4.3.9 线形侧链液晶性聚苯乙烯的旋光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复杂结构侧链液晶性聚苯乙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原料 |
5.2.2 聚合物合成设计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星形结构均聚VPDMS(SPVPDMS)的合成与表征 |
5.3.2 间规构型均聚VPDMS(sPVPDMS)的合成与表征 |
5.3.3 星形结构与间规构型侧链液晶性聚苯乙烯的合成与表征 |
5.3.4 自交联液晶弹性体CPn(n=1,3,5,7,9)的合成与表征 |
5.3.5 主链结构与构型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
5.3.6 不同主链结构与构型聚合物的旋光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侧链含苝酰亚胺基团的聚苯乙烯半导体材料合成与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主要原料 |
6.2.2 单体合成路线与聚合物合成设计 |
6.2.3 实验方法 |
6.2.4 分析与测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N_1的热性能与液晶性表征 |
6.3.2 N_2的热性能与液晶性表征 |
6.3.3 侧链含苝酰亚胺基团聚苯乙烯的合成与表征 |
6.3.4 聚合物及N_1,N_2的光物理性质 |
6.3.5 聚合物及N_1,N_2的电化学性质 |
6.3.6 聚合物及N_1,N_2的光伏性质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创新点摘要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部分最终化合物的核磁谱图 |
附录B 部分最终化合物的高分辨率质谱和色谱 |
附录C 部分最终化合物的热分析曲线 |
附录D 部分最终化合物的SEC曲线 |
附录E 部分最终化合物的红外谱图 |
附录F 部分液晶聚合物的XRD谱图 |
附录G 部分液晶聚合物的织构照片 |
附录H 部分单体和聚合物的吸收与发射光谱 |
附录I 部分单体和聚合物的循环伏安曲线 |
附录J 部分单体和聚合物的J-V曲线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10)不对称双希夫碱-锌系列催化剂的开发及催化制备脂肪族聚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脂肪族聚酯的合成方式 |
1.2.1 微生物合成法 |
1.2.2 醇酸缩聚合成法 |
1.2.3 环酯开环聚合法 |
1.2.4 酸酐与环氧化物开环共聚法 |
1.3 丙交酯开环催化聚合机理及催化剂 |
1.3.1 阳离子催化聚合机理及催化剂 |
1.3.2 阴离子催化聚合机理及催化剂 |
1.3.3 配位插入催化聚合机理及催化剂 |
1.4 酸酐与环氧化物共聚催化剂 |
1.4.1 初期催化剂研究 |
1.4.2 现代催化剂研究 |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不对称双希夫碱-锌系列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及仪器 |
2.2.2 分析与测试 |
2.2.3 配合物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配合物的合成 |
2.3.2 元素分析 |
2.3.3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2.3.4 紫外光谱分析 |
2.3.5 红外光谱分析 |
2.3.6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
2.3.7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2.3.8 热重分析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第三章 不对称双希夫碱-锌系列催化剂催化丙交酯均聚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2.2 试剂的预处理 |
3.2.3 丙交酯开环聚合路线 |
3.2.4 丙交酯开环聚合方法 |
3.2.5 聚合产物的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L-Zn系列催化剂对LLA开环均聚反应的影响 |
3.3.2 单体与催化剂比例对LLA开环均聚反应的影响 |
3.3.3 反应时间对LLA开环均聚的影响 |
3.3.4 反应温度对LLA开环均聚的影响 |
3.3.5 助催化剂对LLA开环均聚反应的影响 |
3.3.6 L-Zn系列催化剂对L,D-LA开环均聚反应的影响 |
3.3.7 聚乳酸PLLA的表征与分析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不对称双希夫碱-锌系列催化剂催化L-丙交酯与马来酸酐共聚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4.2.2 试剂的预处理 |
4.2.3 LLA与MA共聚合成路线 |
4.2.4 LLA与MA共聚方法 |
4.2.5 共聚物的分析与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LLA与MA共聚反应后处理方法研究 |
4.3.2 L-Zn系列催化剂对LLA/MA熔融共聚反应的影响 |
4.3.3 助催化剂对LLA/MA熔融共聚反应的影响 |
4.3.4 单体与催化剂比例对LLA/MA熔融共聚反应的影响 |
4.3.5 反应温度对LLA/MA熔融共聚反应的影响 |
4.3.6 反应时间对LLA/MA熔融共聚反应的影响 |
4.3.7 共聚物P(LLA-MA)的表征与分析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不对称双希夫碱-锌系列催化剂催化L-丙交酯与氧化环己烯共聚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5.2.2 试剂的预处理 |
5.2.3 LLA与CHO共聚路线 |
5.2.4 LLA与CHO共聚方法 |
5.2.5 共聚物的分析与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LLA与CHO共聚反应后处理方法研究 |
5.3.2 L-Zn系列催化剂对LLA/CHO熔融共聚反应的影响 |
5.3.3 助催化剂对LLA/CHO熔融共聚反应的影响 |
5.3.4 单体与催化剂比例对LLA/CHO熔融共聚反应的影响 |
5.3.5 反应时间对LLA/CHO熔融共聚反应的影响 |
5.3.6 共聚物P(LLA-CHO)的表征与分析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不对称双希夫碱-锌系列催化剂催化马来酸酐与氧化环己烯共聚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6.2.2 试剂的预处理 |
6.2.3 MA与CHO共聚路线 |
6.2.4 MA与CHO共聚方法 |
6.2.5 共聚物的分析与测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MA与CHO共聚反应后处理方法研究 |
6.3.2 L-Zn系列催化剂对MA/CHO熔融共聚反应的影响 |
6.3.3 助催化剂对MA/CHO熔融共聚反应的影响 |
6.3.4 单体与催化剂比例对MA/CHO熔融共聚反应的影响 |
6.3.5 L-Zn系列催化剂对MA/CHO溶液共聚反应的影响 |
6.3.6 助催化剂对MA/CHO溶液共聚反应的影响 |
6.3.7 单体与催化剂比例对MA/CHO溶液共聚反应的影响 |
6.3.8 反应时间对MA/CHO溶液共聚反应的影响 |
6.3.9 反应温度对MA/CHO溶液共聚反应的影响 |
6.3.10 共聚物P(MA-CHO)的表征与分析 |
6.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甲基取代的手性环酯化合物的螺旋结构与旋光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酒石酸基旋光性聚酰胺的制备及其在手性拆分方面的研究[D]. 焦永丽. 郑州大学, 2018(12)
- [2]含氟含氰基手性偶氮液晶三聚体的合成及性能表征[D]. 李晓云. 东北大学, 2017(06)
- [3]带有手性侧基的螺旋聚苯乙炔的合成与手性识别性能研究[D]. 马睿.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03)
- [4]含胆甾醇基偶氮液晶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表征[D]. 於飞飞. 东北大学, 2015(01)
- [5]基于多种手性基元的液晶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D]. 王凤巧. 东北大学, 2015(01)
- [6]含手性基元的新型液晶的合成与表征[D]. 高利. 东北大学, 2014(08)
- [7]含有手性基团咪唑型离子液晶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D]. 周乃羽. 东北大学, 2014(08)
- [8]含胆甾醇基团季胺盐类液晶离聚物的合成与表征[D]. 杜畅. 东北大学, 2014(08)
- [9]基于聚(4-乙烯苯基二甲基硅烷)的侧链型液晶聚合物研究[D]. 王柏.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7)
- [10]不对称双希夫碱-锌系列催化剂的开发及催化制备脂肪族聚酯的研究[D]. 石奇. 西北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