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ngleⅡ类Ⅰ分类错颌病例尖牙后移中的支抗应用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樊瑞宏[1](2021)在《生理性支抗技术对不同牙槽骨高度上颌第一磨牙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在不同大小内收力作用下,生理性支抗Spee氏弓矫治系统(Physiologic Anchorage Spee-wire System,PASS)对不同牙槽骨高度上颌第一磨牙的影响,为口腔临床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CBCT扫描志愿者颌骨数据导入Mimics 20.0软件,利用Autodesk 3Ds Max 2020、CATIA V5R20、ANSYS Workbench 19.2等建模软件获得右侧上颌第一磨牙、牙周膜、牙槽骨及颊面管的有限元模型,建立牙槽骨吸收0mm、2mm、4mm的上颌第一磨牙PASS组及MBT组模型,在颊管上施加60g、80g、100g、150g、200g水平向近中力,共得到30个工况。分析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阶段各工况下上颌第一磨牙的初始位移趋势及牙周膜牙槽骨应力分布。结果:相同内收力相同牙槽骨高度下,PASS组上颌第一磨牙最大初始总位移均较MBT组小;牙槽骨吸收时,PASS组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舌向旋转和颊倾、近中倾斜倾向及牙周膜最大初始等效应力均小于MBT组,且近中压低多,远中伸长少。此外,牙周膜牙槽骨应力因牙槽骨吸收及内收力增加而变大。结论:对于慢性牙周炎患者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阶段的正畸治疗,生理性支抗Spee氏弓矫治系统较MBT直丝弓矫治系统具有近远中向支抗控制及垂直向控制优势,且利于患者牙周健康,同时要注意扭转及转矩控制。
王俊杰[2](2021)在《生理性支抗控制理念在舌侧矫治中对支抗磨牙作用的有限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在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阶段,生理性支抗控制理念应用在舌侧矫治技术中对支抗磨牙的作用。方法:根据CBCT建立上颌右侧第一磨牙、牙周膜、牙槽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PASS矫治器及MBT矫治器数据,建立XBT颊面管及MBT颊面管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将模型分为轴倾度为0°的MBT组模型和轴倾度为-7°的PASS组模型,模拟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阶段在颊侧、舌侧分别加载100g,150g,200g滑动内收力以及颊、舌侧同时加载50g,75g,100g滑动内收力,分析不同加力模式下上颌右侧第一磨牙的位移和牙周膜应力。结果:不同工况中支抗磨牙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旋转、倾斜、压低和伸长移动,随着力值增大,这些位移趋势也随之增大;颊、舌侧同时加力时,支抗磨牙的近中向位移小于其他两组;同种加力模式下,PASS组的近中向位移小于MBT组;单纯舌侧加力时牙周膜最大初始等效应力小于其他两组,PASS组在颊侧加力时牙周膜最大初始等效应力大于MBT组,但在舌侧及颊舌侧加力时小于MBT组。结论:生理性支抗控制理念应用于舌侧矫治中有更好的矢状向支抗控制和垂直向控制,支抗磨牙所受到的牙周膜最大初始等效应力也更小,但需要注意转矩和旋转的控制。
马跃[3](2020)在《直丝弓矫治器和Invisalign矫治器治疗拔牙病例排齐阶段支抗需求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直丝弓矫治器和Invisalign矫治器在治疗成人拔牙病例在排齐整平阶段的支抗需求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拔除四个前磨牙的上颌或双颌前突患者44例(男18例,女26例,平均年龄22.58±2.42岁),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2例,组一为直丝弓组(男8例,女14例,平均年龄22.04±2.12岁),组二为Invisalign组(男10例,女12例,平均年龄23.12±2.69岁),分别应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和Invisalign矫治技术对符合条件的成人患者进行矫治,收集患者排齐整平前后的石膏模型,应用iTero扫描仪扫描排齐整平前后的石膏模型并且导入Rapidform 2006软件(INUS Technology,Seoul,Korea)逆向工程软件重建三维数字化模型,通过三维数字化模型重叠测量上颌中切牙,上颌尖牙,上颌第二前磨牙,上颌第一磨牙在三维方向,牙冠的近远中倾斜度及颊舌向转矩的变化,对比分析两种矫治技术在排齐整平阶段对支抗的需求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对比分析各组内排齐整平前后各项测量项目的变化,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分析两组间的变化差异。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22.0软件来实现。结果1 直丝弓组测量结果直丝弓组排齐整平前后上颌中切牙远中移动量为1.75±1.32mm,颊向移动量为0.96±0.77mm,冠舌向转矩8.53±3.56°,以上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伴0.36±0.56mm伸长。上颌尖牙向远中移动1.94±1.87mm,颊向移动0.98±1.32mm,冠远中倾斜4.57±0.22°,以上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伴轻度伸长0.33±0.72mm,冠颊向倾斜2.33±1.46°。上颌第二前磨牙近中移动距离为1.93±1.53mm,伴轻度伸长,且牙冠向舌侧移动0.81±0.57mm,牙冠向近中倾斜3.18±2.08°,舌侧倾斜6.58±4.25°,以上测量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1.68±1.33mm且冠舌向倾斜7.15±2.76°,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伴轻度伸长0.24±0.68mm,舌向移动1.02±0.48mm,牙冠近中倾斜3.50±2.89°。2 Invisalign组测量结果Invisalign组排齐整平阶段上颌中切牙远中移动1.24±1.68mm,伴轻度伸长量为0.22±0.69mm,颊向移动量为0.14±0.07mm,冠舌向转矩3.88±3.23°。上颌尖牙向远中移动量为2.64±1.85mm且舌向移动量为1.29±0.40mm,具有统计学意义,伸长量为0.68±0.57mm,冠远中倾斜0.07±0.12°,冠舌向转矩2.09±1.51°。上颌第二前磨牙向近中移动量为0.85±0.48mm,压低量为1.08±0.51mm且冠唇向转矩6.27±3.81°,以上测量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颊向移动为0.23±0.43mm,冠近中倾斜为1.70±2.51°。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0.70±0.45mm且压低量为1.07±0.62mm,以上具有统计学意义,颊向移动0.19±0.36mm,冠近中倾斜9.42±3.12°,冠唇向转矩 3.47±2.89°。3 直丝弓组与Invisalign组测量结果对比直丝弓组和Invisalign组的上颌中切牙均向远中及舌侧倾斜移动,Invisalign组的冠舌向转矩和远中移动距离均小于直丝弓组,以上两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颌尖牙均向远中移动,且伴轻度伸长及远中倾斜移动,远中倾斜程度直丝弓组大于Invisalign组,远中移动距离及伸长量直丝弓组小于Invisalign组。以上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Invisalign组上颌尖牙冠舌向倾斜移动,而直丝弓组冠颊向倾斜移动。两组上颌第二前磨牙两组均向近中移动,但直丝弓近中移动距离大于Invisalign组。直丝弓组伴少量伸长且向舌向倾斜移动,Invisalign组伴少量压低及向颊向倾斜移动,以上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颌第一磨牙均为近中倾斜移动,直丝弓组近中倾斜程度小于Invisalign组,近中远移量大于Invisalign组,直丝弓组第一磨牙伴轻度伸长及舌向倾斜移动,Invisalign组伴少量压低及颊向倾斜移动,以上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直丝弓矫治器和Invisalign矫治器在排齐整平阶段磨牙都向近中倾斜移动,上颌中切牙及尖牙在远中移动同时均伴轻度伸长。2.直丝弓矫治器在排齐整平阶段配合尖牙向后结扎及末端回弯,减少了前牙的唇倾,但前牙转矩及磨牙支抗控制欠佳。3.Invisalign矫治器在排齐整平阶段前牙转矩控制强于直丝弓组,后牙轻度压低及颊向移动,有益于高角患者及牙弓轻度狭窄患者。
马静[4](2020)在《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上颌磨牙后间隙的CBCT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运用CBCT对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不同垂直骨面型上颌磨牙后间隙进行三维测量及对比研究,以期为临床中此类患者正畸治疗方案的设计制定提供参考及指导。研究方法:从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兰州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并拍摄CBCT影像的患者中筛选符合实验组纳入标准的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60例(平均年龄25.48±3.43y),符合对照组纳入标准的骨性Ⅰ类患者60例(平均年龄26.07±1.80y)。根据垂直骨型分类标准将实验组及对照组各分为高角组、均角组及低角组,将CBCT影像通过Invivo dental 5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根据测量方法对图像进行校准、定点后对各组上颌磨牙后间隙的长度(RL/mm)、宽度(RW/mm)、高度(RH/mm)及上颌骨长度(ML/mm)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分析采用统计学t检验及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涉及到两两比较时采用LSD检验方法)。研究结果:研究结果:1.实验组进行组内比较得出,低角组上颌磨牙后间隙的宽度大于高角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长度及高度无统计学差异。2.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高角及低角患者的上颌磨牙后间隙宽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均角各测量项目均值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对不同性别患者测量数值进行独立样本分析,男性患者磨牙后间隙宽度及上颌骨长度均大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磨牙后间隙长度及高度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4.将有第三磨牙与第三磨牙缺失侧进行分组,分析得出有第三磨牙组的所有测量项目均值均大于第三磨牙缺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骨性I类与骨性II类低角组患者其上颌磨牙后间隙宽度均大于高角组,为临床中低角患者更适宜推磨牙向远中提供了参考;2.骨性I类患者与骨性II类患者其上颌磨牙后间隙的长度、高度均无显着性差异,其宽度骨性II类患者小于骨性I类患者,所以骨性II类患者在上颌推磨牙向远中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磨牙后区骨开窗及骨开裂情况的发生;3.性别对上颌磨牙后间隙的宽度及上颌骨的长度具有一定的影响,女性磨牙后间隙的宽度较男性小,因此在女性患者上颌推磨牙向远中的过程中也要防止磨牙后区骨开窗及骨开裂情况的发生;4.第三磨牙对磨牙后间隙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可采取上颌推磨牙向远中的方案设计的患者,不可忽视第三磨牙对此间隙的影响。
赵薇[5](2019)在《三种内收上颌前牙力系统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比较三种力系统对上颌前牙整体内收的影响,观察微种植体支抗辅助下三种不锈钢弓丝滑动法矫治骨性Ⅱ类上颌前突患者时上前牙的移动方式,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上选择合适的前牙内收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兰州大学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上颌前突患者33例,矫治方案均为拔除上下颌双侧第一前磨牙,微螺钉种植体加强支抗。按病例号随机分为三组。应用0.019×0.025英寸不锈钢平直弓丝配合2mm短牵引钩滑动法内收上前牙的患者作为对照组(C),应用0.018×0.025英寸不锈钢2mm深度摇椅弓配合7mm长牵引钩滑动法内收上前牙的患者作为实验组(E1),应用0.016×0.022英寸不锈钢V形曲配合2mm短牵引钩滑动法内收上前牙的患者作为实验组(E2),每组由11人组成。分别于关闭拔牙间隙前(T0)和关闭拔牙间隙后(T1)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并制备上颌研究模型,头影测量分析项目19项,模型测量分析项目4项,关闭拔牙间隙所用时间测量项目1项。本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Wilcoxon秩检验。结果:三组关闭拔牙间隙后骨组织测量显示SNA,A-V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A-PA无显着性差异。软组织测量显示三组上唇突度减小,鼻唇角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牙性测量指标U6-PP和U6-VR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1组上切牙切端内收量小于C组和E2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切牙切端压低量E1组大于E2组,E2组大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切牙唇倾度的变化E1组小于E2组,E2组小于C组,无显着性差异。对照组尖牙间宽度变化与实验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组和E1组,E1组和E2组关闭拔牙间隙所需时间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治疗上颌前突患者时,三种力系统在微种植体支抗条件下,将不同尺寸的不锈钢丝和相应高度的牵引钩结合起来,采用滑动法关闭间隙,A点均后移,前牙明显内收,上唇下降、后移,内收量大,患者侧貌改善。2.摇椅形唇弓力系统在内收前牙过程中对前牙唇倾和压低的作用优于V形曲和平直弓丝,前牙更接近整体内收。
管默[6](2019)在《成年男性骨性Ⅲ类不同垂直骨面型软组织侧貌及颏部形态的研究》文中提出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是临床常见错颌畸形,在中国的发病率较高。由于上下颌骨不协调,形成了骨性Ⅲ类错牙合特征性“凹面型”面容。错颌畸形不仅仅危害患者口腔功能,这样的面容还使患者陷入深深的苦恼当中,影响其正常社交,工作生活,更严重者将影响心理健康。与其他类型错颌畸形相比,骨性Ⅲ类患者往往怀有强烈的愿望寻求面容改善。骨性Ⅲ错颌畸形通常是采用正畸掩饰性矫治或正颌-正畸联合治疗,但两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界限,还需进一步探索。正畸领域近年来对面容形态的研究逐渐深入,容貌特征对于错颌畸形的诊断,制定方案有着重要意义;颏部是组成面下1/3的重要元素,包含鼻、唇、颏在内的面下部分是正畸改善的关键部位,颏部很大程度影响了一个人的侧貌。本研究应用CBCT三维拍摄手法,研究成年男性骨性Ⅲ类错颌畸形软组织侧貌及颏部形态,探究骨性Ⅲ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成年男性是否存在差异,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和诊断思路。本研究包括两部分:实验一成年男性骨性Ⅲ类不同垂直骨面型软组织侧貌的研究目的:比较成年男性骨性Ⅲ类不同垂直骨面型的软组织侧貌特征,为正畸及正颌外科提供诊治思路及参考数据。方法:选择90名未经治疗的成年男性骨性Ⅲ类患者拍摄CBCT,依据下颌平面角的大小(MP-FH和MP-SN),分为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三组,每组30人,应用6种软组织侧貌分析法多个测量项目对每组进行测量,各组测量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三组间差异。结果:1.骨性Ⅲ类错颌畸形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三组矢状向头影测量项目∠SNA,∠SNB,∠ANB,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2.骨性Ⅲ类错牙合三组线距测量项目中有统计学差异的是:Bs-H线、Pog-Sn⊥FH。分别属于Holdway分析法、Epker分析法。高角组Bs-H线测量值最小,与均角组及低角组相比,高角组颏唇沟到H线距离最短;Pog-Sn⊥FH在低角组测量值最大,与高角组及均角组相比,低角组颏部突出程度更大。3.骨性Ⅲ类错牙合三组角度测量项目中有统计学差异的是Z角。低角组Z角最大,与高角组及均角组均有较大差异,提示低角患者面容突度更大。结论:成年男性骨性Ⅲ类患者不同垂直骨面型软组织侧貌存在差异,应依据患者的具体面容特征制定出更符合个体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更加良好的治疗效果。实验二成年男性骨性Ⅲ类不同垂直骨面型颏部形态的研究目的:比较成年男性骨性Ⅲ类不同垂直骨面型的颏部软硬组织特征,为正畸及正颌外科提供诊治思路及参考数据。方法:选择90名未经治疗的成年男性骨性Ⅲ类患者拍摄CBCT,依据下颌平面角的大小(MP-FH和MP-SN),分为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三组,每组30人,对三组的颏部软硬组织进行测量,各组测量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三组间差异。结果:1.骨性Ⅲ类错颌畸形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三组在颏部硬组织测量项目中有统计学差异的是:颏高度、颏角、颏曲度;差异主要体现在高角组,相对于均角组与低角组而言,高角型患者颏高度最长,颏角小,颏曲度更大,形态上显得更细长,颏部更加平坦,而低角型则表现较为粗短。2.骨性Ⅲ类错颌畸形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三组在颏部软组织测量项目中有统计学差异的是颏唇沟。差异主要体现在高角组,高角组颏唇角最大,从颜面上可以看出高角型颏唇沟浅,面下1/3更加长,下唇到颏部的曲线更为平坦。结论:不同垂直骨面型颏部形态有差异,临床工作中应依据患者的具体颏部形态特征制定出更符合个体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更加良好的治疗效果。
赵珍[7](2019)在《PASS矫治技术治疗成人双牙弓前突软硬组织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采用PASS技术探讨成人双牙弓前突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软组织和硬组织的变化,为成人双牙弓前突的临床分析、治疗效果预测和选择更有效、快速的矫治方法提供依据。方法:这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32例在2015-2017年期间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门诊的成人双牙弓前突患者,治疗计划是减数四颗第一前磨牙并使用生理性支抗矫治技术进行治疗,比较29个测量指标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成人双牙弓前突患者矫治后硬组织测量值的变化:SNA、ANB、SN-MP、FH-MP、Y轴角、NA-PA、AO-BO较治疗前减小,然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NB、Pog-NB、NP-FH较治疗前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1-NA(mm)、U1-NA(°)、L1-NB(mm)、FH-MP、L1-NB(°)、L1-MP、U1-SN较治疗前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1-LI较治疗前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组织指标测量值的变化:NLA、Ls-Sn-Pos、Li-Sn-Pos、Ls-E、Li-E、H角较治疗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Pos、上唇厚度和下唇厚度、颏唇沟深度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Sn-Pos、Z-Angle较治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ASS矫治技术对成人双牙弓前突患者进行拔牙矫治后,患者的软组织和硬组织指标明显改善,获得良好的咬合和满意的软组织轮廓。
叶贞琦[8](2018)在《PASS与MBT矫治技术治疗ClassⅡ1患者相关硬组织矫治前后变化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使用生理性支抗矫治技术(PASS)和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对ClassⅡ1患者拔牙与不拔牙治疗,观察比较两种不同的矫治技术和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此类错牙合治疗前后的硬组织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就诊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就诊的安氏Ⅱ类1分类均角生长型错牙合畸形患者40例(男19例,女21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后期(年龄范围12-17岁,平均年龄13.5±1.34岁)。按照是否拔牙和使用两种不同矫治技术分为四组:MBT矫治技术不拔牙组(A1)、MBT矫治技术拔牙组(A2)、PASS矫治技术不拔牙组(B1)、PASS矫治技术拔牙组(B2)。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每一位研究对象拍摄头颅定位侧位X片,所有的头颅侧位片由同一人在观片灯下描图,定点再进行测量,为减少系统误差,定点和测量分三次在二周内完成,测量值取三次测量平均值。得出该测量值,应用SPSS13.0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四个组组内分别行前后治疗配对样本t检验,再将A1-A2、B1-B2、A1-B1、A2-B2组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差异有显着意义。结果:在4个组组内治疗前后对比中,变化趋势一致的有:SNA、ANB、NA-PA、U1-NA减小,SNB、U1-L1增大。其中ANB在A1、B1组,NA-PA在A2组,U1-NA、U1-SN在A1组,L1-NB在A2、B2组,L1-MP、U1-L1在B2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ANB在A2、B2组,NA-PA在B2组,L1-MP、U1-L1在A2组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是否拔牙矫治的组间(A1-A2、B1-B2)对比中,L1-NB角、L1-NB距、L1-MP、Y轴在不拔牙组中增大,拔牙组中减小;MP-SN,FH-MP在A1,A2组均增大,但在B1组增大,B2组减小。其中ANB、L1-NB、Y轴在A1-A2组间,SNA在B1-B2组间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L1-NB(mm)、L1-MP在A1-A2组间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同矫治技术的组间(A1-B1,A2-B2)对比中,两组对比SNA、SNB、ANB、MP-SN、FH-SN及上下牙齿角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变化的范围稍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拔牙治疗中,MP-SN,FH-MP两项变化趋势相反,在MBT矫治技术组表现为增大,而在PASS组表现为减小,其中MP-SN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两种矫治技术和方法均能较好的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2、PASS矫治技术和MBT矫治技术对不拔牙病例治疗的效果没有明显差异;在拔牙治疗中,两种矫治技术均能较好的改善突面型,而PASS矫治技术较MBT矫治技术能更好的控制下颌平面。
高瑜[9](2018)在《开合畸形矫治的临床体会》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前牙开合是正畸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类错颌畸形,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在6.2%-50%之间。本文就我科近几年接诊的前牙开合的病例进行收集整理,并就其形成机制、临床表现、分类、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做回顾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前牙开合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选择近几年就诊于兰州大学口腔医院前牙开合患者共15例,筛选其中典型病例9例,分析每位患者形成该类错颌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在接诊的典型病例中,牙性开合2例;骨性开合7例;替牙期患者2例;恒牙期患者7例。回顾病史,发现有4例患者存在口呼吸,有5例患者存在不良舌习惯,有2例患者有家族遗传史,在成年患者中有4例与第三磨牙萌出有关。通过对患者临床表现、面部生长型、ODI、APDI、面高及牙槽高度的分析,有2例为牙性开合,7例诊断为骨性开合,也发现成年骨性开合患者多数同时存在牙性效应。对于早期不良习惯引起的开合,使用前庭盾、舌刺等治疗,同时配合肌功能训练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而成年病例,牙性或轻度骨性开合通过MEAW、微种植钉或通过拔牙矫治利用钟摆效应解除开合,效果较好。结论:不良习惯是导致前牙开合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第三磨牙萌出似乎是成年后引起前牙开合的主要原因,建议引起正畸医生广泛关注。1—NA(°)、1—NA(mm)、U1-PP(°)↑即上前牙唇倾,ODI↑,上下前牙垂直向萌出不足,以上是临床诊断牙性开合的标准。而诊断骨性开合的标准有以下几点:ODI↓,Mx-PABH↑和(或)Md-PABH↑即上下颌后部齿槽骨或基骨发育过度,Mx-AABH↓和(或)Md-AABH↓即上下颌前部齿槽骨或基骨发育不足。此外,N-Me↑,ANS-Me↑,S-Go/N-Me↓,SN-PP↓,PP-MP↑,Ar-Go-Me↑,MP-FH↑,前上面高与前下面高的比例小于0.65都是作为骨性开合诊断的参考。对于乳牙期及替牙期前牙开合患儿,由于这一时期的开合多为牙性开合,形成原因为口腔不良习惯等造成的口内外肌力失衡,因此,破除口腔不良习惯及肌功能训练是解除早期开合畸形的关键。对于成人期牙性及轻度骨性开合,目前治疗方法有MEAW、微种植钉、颧弓支抗微型夹板等方法,同时也应关注导致畸形发生的原因是否去除。对于严重骨性开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是达到良好疗效及面型改变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严丽谊[10](2018)在《微螺钉种植体联合长牵引钩滑动法内收前牙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比较长短牵引钩滑动法内收上前牙的效果,探讨长牵引钩应用下前牙的移动方式,为临床实现前牙的整体内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纳入固定矫治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微螺钉种植体控制支抗的上颌前突成人患者22人,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人。应用直丝弓滑动法内收上前牙、关闭拔牙间隙。实验组采用长牵引钩(8mm),对照组采用短牵引钩(2mm)。关闭拔牙间隙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及制取上颌模型,测量骨骼及牙齿等硬组织测量指标12项,软组织测量指标6项,模型测量指标4项,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Wilcoxon秩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硬组织测量显示内收上前牙后两组A点后移,后移量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上前牙唇倾度减小量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实验组上前牙牙冠和牙根压低量大于对照组(p<0.05)。软组织测量显示间隙关闭后两组上唇均内收、伸长、鼻唇角增大,且与间隙关闭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组间对比上唇位置变化无显着差异。模型测量显示在间隙关闭前后对照组牙弓长度减小量多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间隙关闭后尖牙宽度减小,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内收前牙关闭间隙所需时间长(p<0.05)。结论:随着上前牙的内收,牙槽骨改建,A点后移;上唇内收、伸长、鼻唇角增大。在种植体支抗控制下,直丝弓滑动法联合8mm牵引钩或2mm牵引钩时上前牙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舌倾,但8mm牵引钩对上前牙转矩控制优于2mm牵引钩;应用8mm牵引钩对前牙产生的压低效应较2mm牵引钩显着;然而关闭间隙所用时间较2mm牵引钩长。
二、AngleⅡ类Ⅰ分类错颌病例尖牙后移中的支抗应用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ngleⅡ类Ⅰ分类错颌病例尖牙后移中的支抗应用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生理性支抗技术对不同牙槽骨高度上颌第一磨牙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List of Abbreviations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错(牙合)畸形与牙周炎 |
1.3 正畸牙移动的生物力学过程 |
1.4 生理性支抗Spee氏弓矫治器与传统直丝弓矫治器 |
1.5 有限元法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牙齿总位移趋势 |
3.2 牙齿三维方向位移趋势 |
3.3 牙周膜应力分布 |
3.4 牙槽骨应力分布 |
3.5 讨论 |
第四章 小结 |
4.1 研究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临床病例报告 |
参考文献 |
(2)生理性支抗控制理念在舌侧矫治中对支抗磨牙作用的有限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理性支抗控制理念的相关研究进展 |
1.1.1 生理性支抗控制理念的提出 |
1.1.2 生理性支抗控制的相关研究 |
1.2 舌侧矫治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 |
1.2.1 舌侧矫治技术的发展 |
1.2.2 舌侧矫治技术的相关研究 |
1.3 三维有限元的相关研究 |
1.3.1 有限元分析在生理性支抗控制矫治技术中的应用 |
1.3.2 有限元分析在舌侧矫治技术中的应用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生理性支抗控制理念在舌侧矫治中对支抗作用的有限元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2 设备与软件 |
2.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4 参数设定 |
2.5 工况设置 |
2.6 实验结果 |
2.6.1 牙齿位移 |
2.6.1.1 矢状向位移 |
2.6.1.2 垂直向位移 |
2.6.1.3 冠状向位移 |
2.6.2 牙周膜最大初始等效应力 |
2.7 讨论 |
2.7.1 关闭拔牙间隙的方法 |
2.7.2 生理性支抗控制理念应用于舌侧矫治时终末位的确定 |
2.7.3 支抗磨牙在不同加力模式下的位移趋势 |
2.7.4 不同加力模式下的牙周膜应力 |
第三章 结论 |
3.1 主要结论 |
3.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临床病例展示 |
(3)直丝弓矫治器和Invisalign矫治器治疗拔牙病例排齐阶段支抗需求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正畸治疗技术的发展概况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硕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4)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上颌磨牙后间隙的CBCT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拔牙矫治与非拔牙矫治 |
1.1.1 拔牙矫治 |
1.1.2 非拔牙矫治 |
1.2 磨牙后间隙的相关研究 |
1.2.1 磨牙后间隙的测量 |
1.2.2 磨牙后间隙与第三磨牙的关系 |
1.3 CBCT在正畸临床中的其他应用 |
第二章 成人骨性Ⅱ类错患者上颌磨牙后间隙的CBCT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2 实验仪器 |
2.3 影像资料处理 |
2.4 测量项目 |
2.5 统计学分析 |
2.6 结果 |
2.7 讨论 |
2.7.1 影响磨牙后间隙的相关因素 |
2.7.2 正畸临床中对磨牙后间隙的利用 |
2.7.3 推磨牙向远中技术的发展 |
第三章 结论 |
3.1 主要结论 |
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病例报告 |
(5)三种内收上颌前牙力系统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滑动法内收前牙的牵引机制 |
1.2 正畸用种植体支抗的相关研究进展 |
1.3 拔牙方式的选择 |
1.4 上颌阻抗中心的研究 |
1.5 拔牙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 |
1.6 三维有限元研究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三种内收上颌前牙力系统的对比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实验材料和设备 |
2.5 研究过程 |
2.6 研究方法 |
2.7 统计学分析 |
2.8 研究结果 |
2.9 讨论 |
第三章 结论 |
3.1 主要结论 |
3.2 研究展望 |
实验病例展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临床病例展示 |
(6)成年男性骨性Ⅲ类不同垂直骨面型软组织侧貌及颏部形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第一章 成年男性骨性Ⅲ类不同垂直骨面型软组织侧貌的研究.. |
1.1 材料 |
1.1.1 样本选择 |
1.1.2 样本纳入标准 |
1.1.3 分组标准 |
1.2 方法 |
1.2.1 实验器材 |
1.2.2 影像采集 |
1.2.3 图像处理 |
1.2.4 软组织标记点 |
1.2.5 软组织参考线 |
1.2.6 测量项目 |
1.2.7 统计学分析 |
1.3 结果 |
1.4 讨论 |
第二章 成年男性骨性Ⅲ类不同垂直骨面型颏部形态的研究 |
2.1 材料 |
2.1.1 样本选择 |
2.1.2 样本纳入标准 |
2.1.3 分组标准 |
2.2 方法 |
2.2.1 实验器材 |
2.2.2 影像采集 |
2.2.3 图像处理 |
2.2.4 标记点 |
2.2.5 测量项目 |
2.2.6 统计学分析 |
2.3 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结论 |
3.1 主要结论 |
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临床病例报告 |
病例一 |
病例二 |
病例三 |
(7)PASS矫治技术治疗成人双牙弓前突软硬组织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内容与方法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3.质量控制 |
4.统计学分析 |
5.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8)PASS与MBT矫治技术治疗ClassⅡ1患者相关硬组织矫治前后变化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和方法 |
1.1 纳入标准 |
1.2 研究对象分组 |
1.3 治疗过程 |
1.4 X线测量方法及测量项目 |
1.5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组内对比 |
2.组间对比 |
讨论 |
1.研究样本的选择 |
2.拔牙与非拔牙治疗对安氏Ⅱ类1分类疗效的影响 |
2.1 拔牙与非拔牙治疗对颌骨矢状向及上下牙列的影响 |
2.2 拔牙与非拔牙治疗对颌骨垂直方向的影响 |
2.3 关于安氏Ⅱ类1分类治疗中拔牙与不拔牙的思考 |
3.MBT矫治技术和PASS矫治技术对安氏Ⅱ类1分类疗效的影响 |
3.1 两种矫治器及矫治方法的特点 |
3.2 MBT矫治技术和PASS矫治技术对安氏Ⅱ类1分类治疗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9)开合畸形矫治的临床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文献回顾 |
一 前牙开合简介 |
二 前牙开合的发病率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三 前牙开合的研究热点 |
第一章 儿童前牙开合的形成机制及早期矫治 |
1.1 不良习惯引起开合的机制 |
1.1.1 不良舌习惯 |
1.1.2 口呼吸 |
1.1.3 神经肌肉 |
1.2 临床诊断 |
1.3 早期治疗 |
1.3.1 肌功能矫治 |
1.3.2 活动矫治 |
1.3.3 全身治疗 |
替牙期典型临床病例诊治 |
病例一 替牙期轻度前牙开合前庭盾治疗一例 |
病例二 替牙期中度前牙开合高位头帽、颏兜联合后部咬合板治疗一例 |
第二章 成人前牙开合的形成机制及诊断治疗 |
2.1 成人前牙开合的病因 |
2.1.1 口颌面创伤 |
2.1.2 风湿性疾病 |
2.1.3 佝偻病 |
2.1.4 第三磨牙的萌出 |
2.1.5 医源性因素 |
2.2 临床诊断 |
2.2.1 曲面断层片检查 |
2.2.2 头影测量检查分析 |
2.3 成人期前牙开合的治疗 |
2.3.1 多曲方丝弓技术(MEAW) |
2.3.2 暂时性支抗装置(TADs) |
2.3.3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
恒牙期典型临床病例诊治 |
病例三 轻度前牙开合拔牙矫治 |
病例四 中度前牙开合畸形的临床诊治 |
病例五 中度前牙开合畸形的临床诊治 |
病例六 重度前牙开合拔牙矫治一例 |
病例七 重度前牙开合畸形拔牙矫治一例 |
病例八 重度前牙开合畸形临床诊治 |
病例九 重度前牙开合畸形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一例 |
总结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临床病例一 |
临床病例二 |
临床病例三 |
(10)微螺钉种植体联合长牵引钩滑动法内收前牙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骨性Ⅱ类错颌畸形的颅颌面结构特征 |
1.2 骨性Ⅱ类错颌畸形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
1.3 骨性Ⅱ类错颌畸形的早期矫治 |
1.4 成人骨性Ⅱ类错颌畸形的矫治及其难点 |
1.4.1 加强支抗的方法 |
1.4.2 前牙整体内收的难点 |
1.5 前牙整体内收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微螺钉种植体联合长牵引钩滑动法内收前牙的临床研究 |
2.1 病例资料 |
2.2 仪器设备 |
2.3 材料 |
2.4 矫治过程 |
2.5 研究方法 |
2.5.1 测量参考平面 |
2.5.2 硬组织的测量项目 |
2.5.3 软组织的测量项目 |
2.5.4 模型的测量项目 |
2.5.5 矫治时间的测量 |
2.6 统计分析 |
2.7 研究结果 |
2.7.1 硬组织变化的分析 |
2.7.2 软组织变化的分析 |
2.7.3 模型测量的分析 |
2.7.4 间隙关闭时间的分析 |
2.8 讨论 |
2.8.1 患者纳入的分析考虑 |
2.8.2 微螺钉种植体位置及高度的选择 |
2.8.3 牵引钩位置的选择 |
2.8.4 牵引钩长度的选择 |
2.8.5 牵引钩长度对上前牙矢状向移动的分析 |
2.8.6 牵引钩长度对上前牙垂直向移动的分析 |
2.8.7 上颌尖牙宽度变化的分析 |
2.8.8 间隙关闭时间的分析 |
第三章 结论 |
3.1 主要结论 |
3.2 研究展望 |
临床研究病例展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临床病例展示 |
四、AngleⅡ类Ⅰ分类错颌病例尖牙后移中的支抗应用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生理性支抗技术对不同牙槽骨高度上颌第一磨牙影响的研究[D]. 樊瑞宏. 兰州大学, 2021(09)
- [2]生理性支抗控制理念在舌侧矫治中对支抗磨牙作用的有限元研究[D]. 王俊杰. 兰州大学, 2021(09)
- [3]直丝弓矫治器和Invisalign矫治器治疗拔牙病例排齐阶段支抗需求的疗效分析[D]. 马跃. 郑州大学, 2020(02)
- [4]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上颌磨牙后间隙的CBCT研究[D]. 马静. 兰州大学, 2020(01)
- [5]三种内收上颌前牙力系统的对比研究[D]. 赵薇. 兰州大学, 2019(09)
- [6]成年男性骨性Ⅲ类不同垂直骨面型软组织侧貌及颏部形态的研究[D]. 管默. 兰州大学, 2019(08)
- [7]PASS矫治技术治疗成人双牙弓前突软硬组织变化的研究[D]. 赵珍.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8)
- [8]PASS与MBT矫治技术治疗ClassⅡ1患者相关硬组织矫治前后变化的临床研究[D]. 叶贞琦. 皖南医学院, 2018(01)
- [9]开合畸形矫治的临床体会[D]. 高瑜. 兰州大学, 2018(10)
- [10]微螺钉种植体联合长牵引钩滑动法内收前牙的临床研究[D]. 严丽谊. 兰州大学,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