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降水提质节本增效十五法(论文文献综述)
侯玉龙[1](2021)在《资源约束和价格竞争压力下新疆棉花生产降成本》文中提出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近些年,国内棉花生产成本快速增长,速度远高于美国、印度等主要棉花生产国家。中国棉花受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较大,棉花生产成本与价格呈现互相矛盾的趋势很难突破,高成本与低价格的双向挤压下,植棉农户的赢利空间逐步收窄。目前新疆棉花生产在资源约束价格竞争压力下背景下面临的高成本-低收益,高进口量-高库存量,高价格等的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通过降低棉花生产成本,提升棉花产业竞争力无疑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从新疆棉花产业生产环节的视角,探讨降成本路径,以此达到棉花降本增效、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目的,研究重点在于棉花生产要素在种植规模变动下的不同植棉规模下的投入产出规律及生产要素的规模报酬,分析棉花生产要素投入对植棉成本的影响,不同植棉规模下生产要素对棉花产量增加的贡献程度,破解棉花高成本—高价格-低收益的困境,以此合理规划要素投入组合,以及棉花生产降低成本的依据,为农户生产经营提供决策指导。本文采用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新疆及兵团棉花面积产量与规模变化情况,棉花生产资源约束环境,棉花的高成本、高价格压力与困境;以及运用Eviews8.0软件,定量分析户均生产要素投入对植棉成本的影响;不同植棉规模要素投入对棉花产量的贡献度,运用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分析产成本最低收益最佳的植棉要素投入组合。在此中间发现棉花生产投入边际报酬递减的要素,探讨投入较低,收到较高的要素,寻找降低成本的依据。研究得出结论:(1)新疆农户棉花生产的成本收益变动趋势符合规模经济原理;棉花生产效率总体下降,从2005年以后,出现棉花生产要素成本增加幅度较大,2015年以后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促进了棉花产量的增加,不合理的生产要素投入,造成资源浪费,增加了棉花的成本。(2)新疆农户棉花单位面积收益存在适度种植规模;户均4.67~5.33公顷为新疆农户棉花单位面积收益最优规模区间,植棉面积与农作物种植面积比例越大,棉花生产效率越高,植棉面积与生产效率为正比;(3)农户棉花种植规模达到3.56公顷后,单位面积成本呈上升趋势,为成本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表明户均植棉面积3.56公顷是新疆农户棉花成本的最优种植规模。(4)新疆农户棉花生产的规模经济特征明显;不同植棉规模要素投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差异明显,在新疆农户棉花生产要素投入中,土地费用、雇工费用、化肥和水电费、机械作业费投入所占成本比重大。(5)三种农业投入要素中,土地要素的产出弹性最大,表明决定收入水平最为关键的要素是土地投入,拥有土地面积的优势也就有了发展棉花适度规模种植的优势。户均棉花种植规模在2.5~4.5公顷时,土地费用、机械作业费、水电费、雇工费用投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大;户均棉花种植规模在7~10公顷时,化肥投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大。而农药、地膜、滴灌带、种子等物质要素投入未反映出适度规模的趋势。(6)棉花成本受资源环境约束严重;新疆棉花生产规模化、机械化程度较高,土地租金高、雇工费用及机械作业费高;化肥施用量大,棉田灌溉水电费用高,是降成本的生产要素减少的途径。研究得出新疆棉花生产主要降成本路径有:(1)提出棉花降成本国际经验借鉴;中美棉花生产成本差异及降成本借鉴、延缓或避免成本差异继续扩大的经验借鉴、减少成本差异较大的技术需求。(2)不同植棉规模降成本方案;不同植棉规模的棉花要素增减降低成本、节本增效的最适植棉规模、新疆户均植棉成本最低的植棉规模确定。(3)农户棉花生产环节成本降低方案选择;棉花田间管理方案;推广无人机喷药降低人工喷药成本方案;降低棉花采收阶段成本方案;精准智能水肥投入降低物化成本方案;优化耕地布局方案、产生棉花生产的空间集聚效应。提出棉花生产降成本的政策建议,一是从优化植棉规模,优化土地流转政策,引导农户进行适度规模种植;二是提高机械使用效率,降低棉花生产成本;三是加强市场监管,保持农业生产要素和农产品价格稳定;四是“棉花补贴+价格保险+期货”多举措稳定棉农收益;五是完善我国棉花价格市场形成机制等政策建议。最后提出五项政策建议及农户视角的棉花生产对策,降低棉花生产环节成本,提高收益,以增强棉花的价格竞争力,缓解棉花种植面积萎缩的压力,为棉花种植户的生产决策提供参考。
康萍萍[2](2021)在《从“农”到“工”:尖山农场职工生计模式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农”到“工”农场职工生计模式的变迁是尖山农场70多年开发建设的历史还原,经过几代垦荒人的耕耘与奉献、辛勤与汗水,把农场从一片荒芜人烟的荒原改造成如今经济多元化、社会繁荣化、生态效益化、环境友好化、城镇宜居化的农垦新城。农场农业现代化以及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推动了农场职工生计模式的变迁。职工生计模式从“农”到“工”的变化是与国家、社会以及农场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其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前进方向,农场的农业发展及其各项事业都在朝着现代化进军,但是职工大量外流,农场的继续发展也面临着后续人才补给不足、留守老人儿童增多、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以黑龙江省尖山农场为个案,考察了农场职工从1949年建场计划经济阶段到深化改革时期的生计模式变迁。因农场不同于农村和城市,尖山农场属于国营农场,促使职工生计模式的变迁更具复杂性和特殊性。与类似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将农场职工生计模式变迁置于国家与农场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制度背景下,更注重职工个人因特定的利益诉求而产生的不同的理性行动。本文将“结构—制度”分析法和“历史进程”分析法结合,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入手全面分析职工生计模式变迁的阶段与原因。本文由导论和五章构成。导论部分说明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前人研究及述评。第一章论述了尖山农场的概况,主要从历史沿革、自然条件、产业结构以及企业文化四个方面概述农场的发展进程,为农场职工生计模式的变迁提供历史进程和制度性资料;第二章论述了尖山农场职工计划经济时期(1949-1983年)“全农型”生计模式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其消亡的主要原因;第三章论述了市场经济时期(1984-2008年)农场职工“多农少农”生计模式的形成、主要内容和特点并对其进行评析;第四章论述了农场深化改革时期(2009-至今)职工“多工少农”生计模式的形成、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评析;第五章从现代化和社会分化两个角度来分析农场职工从“农”到“工”生计模式变迁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农场职工从“农”到“工”生计模式的变迁是社会分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农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路径,是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这其中的逻辑关系可以更直观的理解生计模式的转变是不可逆转的,家庭、农场、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导致其区域范围内的人们改变其原本的生产生活现状以及思想状态,以快速融入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社会。同时研究尖山农场职工生计模式的变迁,不仅仅是对农场社会发展进程的一个剪影,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论述职工从“农”到“工”的生产生活状态来发现农场发展内部存在的问题,每一种生计模式都不是人们可以完全自由选择的,而是社会发展和农场实际的生产生活发展现状促使职工们逐渐形成某种特定的生计模式。因此每一种生计模式的变迁背后都是农场的职工群众在不断适应新的环境,接受新鲜事物和新的思想,为了家庭的继续发展要不断转变自己的生存策略,尝试多种发展的可能性;从农场方面来说,要想可持续发展,人才引进是头等大事,农场需要转换思想,在保持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发展多种经济实体,一些企业不能只挂名不创造经济产值,一直靠农场资金扶持,长期以来都会成为农场发展的束缚。
白梦呤[3](2021)在《河北省小麦玉米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社会效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北省作为“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项目实施的13个示范省之一,从项目实施起,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模式,研发出多项适合河北省不同生态类型区的小麦、玉米节水、丰产、增效技术。但是这些技术的集成与示范到底给区域经济带来了哪些影响,又是否取得了预期的社会效益,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目前对这类项目的社会效益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尚未有明确的标准,给项目社会效益评价带来困难,项目的社会效益评价一直以来都是理论和实践中的难点问题,本文以河北省水热资源区小麦玉米两熟节水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典型案例来探索评价科技重大项目社会效益的指标和影响,为科学评价项目的社会效益提供参考。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社会福利评价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为指导,对河北省水热资源限制区小麦-玉米节水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的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是阐述了河北省小麦玉米节水、丰产、增效项目概况,对评价对象的立项背景、建设目标和项目特点进行了描述;其次是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设计项目社会效益评价的基本原则,依据评价对象对社会效益的影响,从项目实施对保障农业基础地位作用、对耕地等自然资源保护的作用和对促进粮食领域科技进步的作用三个层面构建项目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最终选取了9个指标对项目实施的带来的社会效益进行了总体评价;第三是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项目社会影响度评价模型,对项目各评价指标影响社会效益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找出影响社会效益的关键因素;最后得出评价结论,并针对该项目实施中的不足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该项目的实施对保障河北省农业基础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耕地等自然资源保护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促进粮食领域科技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了项目预期的社会效益目标,产量提升对社会效益的影响最为显着。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运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福利评价理论,针对评价项目特点,从对保障农业基础地位作用、对促进粮食领域科技进步的影响和对耕地等自然资源保护的影响三个方面构建了项目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二是以项目实施的核心示范县为样本,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分析各指标对社会效益的影响度,找出了所评价项目影响社会效益的关键指标。本项研究为科学评价河北省小麦玉米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社会效益提供了参考,也为其他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项目的社会效益评价提供了可参考案例。
赵哲[4](2020)在《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为例》文中认为草地作为国家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生态功能始终是其第一大功能,保障草地生态安全也成为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任务。然而,近年来在人类活动强度不断加大与气候变化进程持续加剧的双重影响下,草地生态环境面临极大的威胁与挑战。此外,草地还具有重要的生产功能,并且随着居民膳食结构的转变,对于口粮的消费量在不断减少,对于畜产品(肉、奶、蛋)的需求量在显着增加,而农业产业结构并未随着市场消费需求变化进行及时调整,从而导致农产品市场上供需失衡。并且,作为畜产品生产最基本的投入要素,充足且优质的饲草是畜产品持续供给的根本保障,但是当前以天然饲草为支撑的传统草牧业生产模式难以满足市场对于畜产品的强劲需求,造成畜产品大量依赖进口,且对外依存度不断增高,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而在资源约束趋紧,市场需求激增的背景下,通过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进而提高草牧业生产的效率水平无疑是在保障草地生态安全的同时,提升其生产功能,扩大经济产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经。本研究围绕效率的测算、效率的收敛性、效率的影响因素、效率的经济溢出效应等方面对呼伦贝尔不同草牧业生产模式下的效率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在厘清草地资源变动情况的基础上,从生态与生产两个方面分析其供给能力,并结合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从供给-需求的角度辨识了当前草牧业发展现状;其次,采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SE-DEA)模型和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结合统计数据与调研数据,将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PP)作为考察草地质量与生产能力的生态变量纳入生产函数当中,从宏观(旗县)与微观(牧民)两个维度分别测算了以天然饲草为支撑的传统草牧业生产模式的效率水平并甄别了关键影响因素;再次,基于能值分析方法,通过传统模式与新型模式的对比,辨识了牧场维度以人工饲草为支撑的新型模式相比于传统模式的生产水平及发展优势;第四,采用Orani-G模型进一步分析了由于生产模式转变导致的效率变动对呼伦贝尔农业部门的经济影响;最后,根据研究成果提炼出推动草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在草牧业发展现状分析方面,从整体看,近年来呼伦贝尔草地生态系统供给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草地变动呈现以其面积缩减为代价,支撑其他各类生态系统面积扩张的趋势特征,草地生态保护压力加剧,生态功能已经难以满足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需求;生产供给能力虽然有所提高,但其中以液态奶产量上升为主,肉类产量上升幅度较小,草地生产功能同样难以满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需求;结合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当前草牧业发展现状主要包括粮食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不匹配,饲料粮与畜产品对外依存度增高、威胁国家粮食安全,草地生态压力加剧、天然草地供给能力较低,草牧业科技薄弱、草畜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缺乏产业链总体设计、草牧业尚未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五个方面。(2)在旗县维度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分析方面,2001年,除新巴尔虎右旗与扎兰屯市外,其余旗县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均处于较低水平;2016年,位于半农半牧区旗县的技术效率整体高于牧区旗县,存在技术领先优势;在动态变化方面,部分旗县的变化幅度较大,整体呈现出半农半牧区旗县实现对牧区旗县的技术赶超并不断扩大技术优势的趋势特征,技术进步成为驱动技术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在空间变化方面,各旗县技术效率变动存在明显的绝对β收敛与条件β收敛,其中,在2001-2005年间呈现绝对β收敛趋势,表明存在技术落后旗县对技术领先旗县的赶超效应,在2006-2016年间则呈现发散趋势,表明半农半牧区旗县的技术领先优势不断凸显;条件β收敛检验结果显示,技术效率最终均会收敛到稳定水平,存在发展趋同的收敛性特征;此外,降水量、科研投入、人力资本投入、规模化经营以及草原管理政策均会对技术效率产生积极影响。(3)在牧民维度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分析方面,呼伦贝尔牧民草牧业生产的效率水平差距较大,且存在科技与机械化水平较低、生产方式较为粗放、适应极端气象灾害能力较弱且手段匮乏等问题;并且,当前传统的草牧业生产模式主要依赖于天然草场供给,受气象灾害的影响程度较大,产量低且不稳定,其中极端干旱是该地区最主要也是造成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因此,由于极端干旱引发的饲草供给不足则是当前制约效率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此外,虽然以“购草”与“卖畜”为主的牧民适应性措施对技术效率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都是为了减少经济损失而选择的无奈举措,本质上并未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草牧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无效率现象;而提高牧民草牧业生产的效率水平还需在合理控制载畜量的同时,通过联户经营、社区共管等方式适当增强牲畜的移动性,从而实现良性避灾。(4)在牧场维度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分析方面,以天然饲草为支撑的传统草牧业生产模式存在资源利用率不高、草地生态压力较大等问题,而试验区特泥河牧场与谢尔塔拉牧场内以人工饲草为支撑的新型生产模式可以较好的协调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具备相对较高的效率水平与经济发展潜力;并且,人工草地可以实现高产高效的饲草供给,牧场内占草地面积10%的人工草地可以满足全部的饲草需求,当这个比例提高到30%时,可以使草牧业生产规模扩大1.7倍。整体来看,以人工饲草为支撑的新型生产模式有利于实现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5)在草牧业生产的效率变动对农业部门的经济溢出效应分析方面,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会导致GDP、出口总值与加税进口总值显着增长,在此基础上,技术效率提升会进一步增强上述影响,而技术效率降低则会弱化上述影响,表明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效率提升对农业部门的经济影响与技术效率降低相反;此外,效率变动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程度最大,效率提升会带来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尤其体现在畜产品供给量的增加上,从而导致各类农产品价格出现下降,而鉴于农产品市场上对于畜产品的强劲需求,产量提高、价格下降,则需求量必然增加,相应的替代性产品(粮食性产品)的需求量则必然减少,并且效率提升会带动更多的劳动力就业。进一步印证了通过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进而提高草牧业生产的效率水平有利于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满足市场消费需求、提高牧民生活水平、推动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基于研究成果提炼出推动草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具体包括加大草牧业科研投入,提升草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完善灾害预警应对手段,提高适应性管理水平;转变草牧业生产方式,实现草地生态置换;优化草牧业经营模式,改变草地放牧依赖;划定草地资源与生态保护红线,恢复草地生态功能;加大草地生态补偿投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草牧业产业体系,推动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八个方面。
刘云达[5](2020)在《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格局、过程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绿色发展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也是人文地理学、农业经济学、产业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改善和提高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助力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农产品主产区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约束、环境约束和生态约束的客观压力,同时又肩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的战略使命。因此,建立在自然资源利用上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约束下的农业绿色发展,符合和适应限制开发区域保护性开发要求,可为不同限制程度的农产品主产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新的实践方向。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有利于探索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途径;有利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顽疾,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论文测度和分析了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及其内部25个县市的农业绿色发展动态水平,建立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了农业绿色发展时空格局和演进过程,围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更加富裕、乡村更加美丽宜居,构建了农业绿色发展作用机理模型,分析了农业绿色发展要素互作机制和系统运作方式,明确了农业绿色发展的调控路径。全文共分8章,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1章,从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探索必然趋势的背景出发,引出农业绿色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优选择,明确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将绿色导向贯穿于农业发展全过程的内在要求,进而指出吉林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和复杂问题。并就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产品主产区的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进展进行综述,提出论文的研究内容、拟解决关键问题和创新点,同时给出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案。第2章,界定本研究涉及的重要概念,梳理相关的基本理论,辨析主体功能区理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视角下的农产品主产区概念、农业绿色发展概念。回顾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的产生、演变和应用,并整合产业生态学、系统科学和自组织理论等学术思想,为进一步阐述农业绿色发展系统及农业绿色发展机理奠定理论基础。第3章,依据主体功能区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农业多功能性理论对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综合概况、类型分区和空间基础进行描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度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各县市农业绿色发展能力,分析其农业绿色发展总体水平、分项水平,并进行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分类及优劣势综合分析。第4章,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进行数理建模,阐明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空间格局的空间依赖性分布和空间异质性分布,对空间关联结构分异进行解析,引入空间政治学关于空间差异的观点,演绎推导出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四种空间分布格局,即上方发散型格局、下方发散型格局、上方收敛型格局和下方收敛型格局。第5章,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从资源节约能力、环境友好能力和农民增收能力的耦合协调程度将农业绿色发展阶段划分成五个阶段,即高级阶段、中高级阶段、中级阶段、初级阶段和未转型阶段,并将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数据带入模型运算,发现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总体进入农业绿色发展中级阶段。通过对不同发展阶段维度差异和同一发展阶段程度差异分析,得出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演进过程的年度差异和县域差异,进而模拟时序演进过程和空间演进过程,阐明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的两阶段时空演进特征。第6章,围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更加富裕、乡村更加美丽宜居的农业绿色发展任务目标,依据产业生态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和自组织理论,建构农业绿色发展作用机理模型,阐释农业绿色发展的特定功能、环境条件、系统结构及驱动要素,进而探明农业绿色发展要素互惠共生、协同共生和城乡共生的互作机制,阐明农业绿色发展系统的运作方式,即农业循环发展、农业低碳发展和农业生态发展。第7章,明确现代农业产业链条各个环节之间的关联,从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其存在农业科技研发、农资生产、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流通环节中的问题,针对农产品主产区不同类型分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差异情况,探索农业产业链上游、中游和下游以及优势特色产业带调控策略,解析农业产业结构、要素和空间的优化配置,提出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调控路径。第8章,总结和归纳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和研究成果,及其对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并指出论文存在的不足、改进措施及未来探讨和研究的方向。
宋雨林[6](2019)在《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改善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本文在了解大量国内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动态的基础上,对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进行了研究,运用查阅资料、调查、对比等方式方法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分析,并借鉴山东省其他12个地市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通过对荷兰、日本、美国等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的机构设置、运行机制、推广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山东济南、临沂、聊城和日照等地市的典型做法,对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整体现状。论文认为: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益于烟台市的农业自然禀赋、推广机构的努力及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随着社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单纯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已不适应新时期、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推广过程中一些弊端逐渐显现出来。虽然前期取得了一定的推广成效,但总体而言,依然存在推广模式单一,科研、推广和生产脱节,推广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推广经费不足以及推广法不健全等问题。论文认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人员要多元化,且农业技术推广的方式方法要不断更新,将沟通、咨询、信息化等要素广泛应用结合。本研究兼顾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对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建议。论文认为:要加强能力建设、实施品牌强农工程、示范带动、帮扶补贴和相关保障等措施。构建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充分调动科研人员、推广人员、企业共同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进一步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同为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贡献更大力量。
杨轩[7](2019)在《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作物生产系统产量、水分利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全球气候变化,黄土高原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传统农业系统的作物生产力、环境生态功能等将受到影响。通过纳入饲草作物、实行秸秆覆盖、免耕等措施,可增加农业系统的稳定性,缓冲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造成的负面作用。但是现阶段,该地区在作物生产系统改进、实行保护性耕作后,生产力和水分利用过程如何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尚不深入。本研究选取的研究点甘肃庆阳,该地位于典型的黄土高原旱作农区,传统作物生产系统为玉米、冬小麦连作和玉米-冬小麦轮作。研究首先结合大田试验数据,对作物模型APSIM(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sIMulator)模拟研究区多种作物生产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估,并在气候变化情景下模拟了长期尺度下传统作物系统和改进的作物系统的生产,分析了作物产量、蒸散分配、水分利用、土壤养分和经济效益的变化,明确了该地区作物生产受不同管理、气候变化影响的机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在兰州大学庆阳黄土高原试验站进行的田间试验的基础上对APSIM进行了本土化,以精确模拟玉米(Zea mays)、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大豆(Gyleine max)、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生产和资源利用。模型的土壤参数和作物参数由田间试验测定。结果显示,APSIM模拟玉米-冬小麦-大豆轮作(MWS)中玉米、冬小麦和大豆的产量及生物量的精度较高,决定系数R2(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分别为0.81-0.87、0.82-0.95和0.72-0.92(P<0.01),均方根误差RMSE(Root Mean Squared Error)最高不超过平均实测值的30%。APSIM对玉米-小麦-大豆轮作试验田土壤水分模拟的R2为0.43-0.65(P<0.01),RMSE为平均实测值的11.7-17.8%;对紫花苜蓿草地(L)土壤水分模拟的R2为0.43-0.47(P<0.01),RMSE为平均实测值的12.0-20.2%,模型略高估了土壤水分。对0-200 cm土壤NO3-N和0-30 cm土壤有机碳(SOC,Soil Organic Carbon)模拟的R2达到0.70-0.99和0.68-0.97(P<0.05),RMSE最高仅占平均实测值的13.1%和17.2%。APSIM对作物产量、水分动态和土壤养分模拟较为准确,可用于情景模拟,评估作物生产系统在生产条件变化后多个组分的变化。2.在甘肃庆阳1961-2010年历史气象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全年降水(降水量不变、降低10%和20%、增加10%和20%)和全年气温(不变、降低1.5°C和1°C、升高1.5°C和1°C)建立了新的长期尺度气候情景,并模拟了玉米连作、冬小麦连作和紫花苜蓿草地的生产,分析3种作物的产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的情景下冬小麦、玉米和紫花苜蓿产量降低,最大幅度分别可达38.7%、40.3%和41.8%。冬小麦、紫花苜蓿的在气温降低、降水量增加时增产,最大增幅分别为29.8%和51.7%。玉米在降水量增加、温度不变的情景下增产幅度最大,为22.0%。在设定范围内,紫花苜蓿的产量变异范围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最小,说明适应能力较强。3.在甘肃庆阳1961-2010年历史气象数据的基础上,设置传统耕作处理(CT)和免耕+秸秆覆盖处理(NTR),利用APSIM模拟了玉米-冬小麦-大豆轮作系统的生产。结果表明,在每个轮作序列初期(玉米播种期),相比CT处理,NTR处理下0-200 cm土层土壤水分显着提高(平均提高72 mm;P<0.01),冬小麦的籽粒产量和干物质生物量分别平均提高1805和4309 kg/hm2(P<0.01),但NTR处理对玉米、大豆的籽粒产量和生物量无显着影响(P>0.05)。NTR还显着提升了系统蒸腾量Tc,降低了土壤蒸发量Es和蒸散量ET(P<0.05),但玉米生长季的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量受耕作处理的影响不显着(P>0.05)。冬小麦和大豆的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Y和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WUEB在NTR下有显着提升,幅度为1.9-8.0 kg/hm2·mm(P<0.05),总体来说,在甘肃庆阳的玉米-冬小麦-大豆轮作中实行长期免耕+秸秆覆盖,有极大的提高土壤持水力、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的潜力。4.利用气象数据生成软件ACSGTR(AgMIP Climate Scenario Generation Tools with R),以甘肃庆阳历史气象数据为基准情景,生成了RCP4.5(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RCP8.5的未来气候情景系列,以玉米连作、冬小麦连作、紫花苜蓿草地、玉米-冬小麦-大豆轮作和紫花苜蓿-冬小麦轮作为对象,设定了传统耕作处理(CT)与免耕+秸秆覆盖处理(NTR)。长期生产模拟结果表明玉米、冬小麦的产量在未来情景中相对历史情景下降1.2-39.4%,但紫花苜蓿产量在RCP4.5情景中提高4.0-12.3%。各系统的蒸腾量有随RCP通道系数增加和时间区间推后呈下降的趋势,但RCP情景中CT处理的土壤蒸发量倾向减小,而NTR处理的蒸发量倾向上升,至RCP8.5情景比NTR高16%。玉米-小麦-大豆轮作的0-200 cm土壤NO3-N含量最高,而苜蓿草地土壤0-30 cm的SOC含量最高,苜蓿-小麦轮作次之。大多数情景下苜蓿草地获得最高的毛利润(38.4-46.1万RMB/hm2)和水分效益(24.32-28.71 RMB/hm2·mm·轮),苜蓿-小麦轮作次之。气候变化对小麦连作、玉米连作、玉米-小麦-大豆轮作经济效益有负效应,相对历史基准情景的变幅在-39.2%和+3.7%之间。苜蓿连作和苜蓿-小麦轮作的毛利润和水分效益于RCP4.5下相对历史情景提升了0.8-12.8%。综上,在黄土高原旱作农区未来气候变化下,苜蓿-小麦系统在产量、土壤养分或经济效益方面表现出较高的适应性。研究在黄土高原旱作农区对APSIM进行了本土化,验证了模型对黄土高原地区复杂农业系统的描述能力,为后续情景分析研究奠定了基础。探讨了未来气候情景下不同作物生产系统各组分的适应塑性,阐明了长期免耕+秸秆覆盖措施对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响应。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究草地农业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提供理论依据,对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董建军,代建龙,李霞,李维江,董合忠[8](2017)在《黄河流域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评述》文中认为黄河流域棉区是中国三大主要产棉区之一,改进栽培技术,对促进该区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首先,文中分析了当前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栽培管理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棉田种植制度和种植模式多样化对棉花轻简化和机械化生产的阻碍;棉花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难以获得规模效益;棉花管理复杂繁琐,机械化程度低、用工多,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数量减少、质量降低,难以支撑劳动密集型的传统精耕细作栽培,棉花生产投入大、效益低的问题成为黄河流域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作者认为实行轻简化栽培是提高黄河流域棉花竞争力水平、促进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次,回顾了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形成和发展历程,对现行的棉花轻简化栽培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性评述,重点论述了实现棉花生产轻便简捷、节本增效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精准播种、轻简育苗、简化整枝、集中成铃、轻简施肥和节水灌溉等。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轻简化植棉技术,促进棉花轻简节本、提质增效的设想。为实现更高层次的轻简化栽培,应进一步突出播种和采收2个环节,减少并进一步简化管理环节;要优化种植制度和种植模式,为推行机械化生产创造条件;要提升精准播种技术水平,确保一播全苗;继续研制新型肥料及其施用技术,进一步简化施肥和提高肥料利用率;加快选育适宜轻简化栽培、机械化收获的棉花品种,因地制宜地发展棉花采收机械化。在继续创新轻简化栽培关键技术的同时,还要加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黄河流域棉花轻简化丰产栽培技术体系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为棉花生产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张旭升[9](2017)在《库尔勒香梨种植户施肥用药行为与认知研究 ——以南疆典型区为例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04年起,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聚焦“三农”,切实将绿色、安全、可持续作为发展理念。2015年《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提出:改进施肥方式,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普及和深化测土配方施肥及病虫害防控技术,到2020年努力实现化肥农药施用量零增长。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加大力度推进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深入推进化肥农药的零增长行动。然而,农户因自身技术限制及利益驱使,种植过程化肥农药施用行为不科学、不合理性凸显,如何由不合理种植向科学、安全、高效转变,规范农户种植行为,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新疆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业省区,20012014年新疆农业总产值从360亿元增长到1955亿元,而新疆库尔勒香梨作为新疆特色种植产业,自2007年,种植面积以5万亩/年的速度快速增长,2016年,因棉花价格下跌,红枣种植过剩,库尔勒香梨种植积极性显现,全区总面积109.49万亩,较2015年增加了5.017万亩,呈现显着的规模优势和效益优势,如何在食品安全高压态势下从农户思想及产中过程上规范农户种植行为,实现“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而从提升林果产业市场竞争力、提高种植户收益则是解决和规范农户种植行为的关键。为更好研究库尔勒香梨种植户种植行为的深层内涵,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首先,通过对库尔勒香梨的种植情况、化肥农药的施用情况以及产品安全监测等情况进行概述分析,掌握样本区库尔勒香梨种植及化肥农药使用现状。在此基础上,选择样本典型区2013-2016年间不同年份、不同种植产区、不同种植类型果农的投入-产出构成、变动及其生产效率产出等情况进行分析,利用损害控制模型和DEA模型测算出样本区化肥农药施用是否存在过量过次使用,并测算出冗余量,以此剖析化肥农药投入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制约产出提升的核心要素,为制定出减少资源浪费、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水土污染、减少劳动力投入的投入产出优化方案提供依据;同时,考虑农户施肥用药行为与其对绿色无公害、使用危害等认知息息相关,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以农户调研走访微观数据为支撑,对种植户认知及使用与安全生产行为进行交叉分析,并通过Logistic模型探究其核心影响因素,为今后进一步提高农户科学施肥用药行为提供依据。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库尔勒香梨产业发展与化肥农药施用量皆呈现增长态势,近十五年,样本区库尔勒香梨种植面积及产量分别由2000年的11584公顷、5.4484吨增加到2015年的38873公顷、37.4931吨,但随之而来的则是化肥农药使用密度均超出安全使用上限。2015年样本区化肥使用密度达到715.54kg/hm2,远远超出225kg/hm2这一国际化肥安全使用上限,农药使用密度6.78kg/hm2,较3kg/hm2的农药重度污染标准线仍高出2.26倍,要素不合理性投入显着。(2)不同年份、不同种植产区、不同树龄生产物质投入不同,但整体来看生产资料投入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且兵团种植户各项投入均高于地方农户,截止到2016年,兵团亩均投入比地方高出近700元。生产物质投入趋势中,样本区化肥、劳动力投入增加显着,化肥亩均投入增加了380.33元,劳动力成本平均增加284元/亩。同时,随着树龄的增长,样本区亩均总投入呈现显着增加态势,亩均总投入由3089元/亩增长到3949元/亩。(3)利用损害控制模型及dea模型分析得出,样本区种植户化肥农药使用过量,兵团和地方种植户肥料投入分别保持在970.66元/亩和820.19元/亩、农药投入分别保持在61.05元/亩和65.68元/亩即可维持当前较优产量,过度投入对产量影响不大,且造成资源浪费。(4)农户安全生产行为与其认知关系密切。62.38%的果农不了解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及作用,57%的样本种植户基本不了解农药残留及其危害,认知的不足直接导致施肥用药不科学,具有安全生产行为的果农比例仅为20%左右。(5)年龄、种植年限等变量是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主要因素。年轻种植户接受新技术的意愿和能力相对较高,对安全施肥用药的宣传和相关技术培训的理解能力较年长者强,年长者更易依赖自身经验,导致生产行为不科学。但兵团部分种植年限在15年以上的年长者,更注重提质增效,样本区46.8%有种植经验的大户和新型农民对果品安全重要性的认知深刻,生产过程中其施肥用药行为高达57.74%符合安全标准。(6)兵团和地方农户安全行为异质性显着。其可能原因为新疆不同类型种植方式、不同属地种植行为存在明显差异,兵团种植户多为大规模成园建设,行政指令性较强,种植户会统一遵循师、团政策要求和技术指导实施种植管理,而地方农户人多地少,且少数民族农户较多,套种方式比例高,同时受传统观念影响,其对粮食作物种植投入力度大,对林果业精细度管理较差,对新技术的接受和采纳意愿不高,这是造成安全行为异质性的主要原因。因此要解决目前库尔勒香梨种植增产不增效、种植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加大科学技术培训力度。针对兵地特殊体制,以签订责任书的形式约束兵团果农化肥农药大生产投入模式,由增产向提质增效及节本增效转型;地方果农则需加大科学技术培训,尤其是水肥运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实现增产增效向提质增效、节本增效转变。(2)加大并完善“生态示范标准园”建立及有机化肥、绿色无公害农药的补贴力度。加大可持续生态种植的专业技能培训,同时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增加财政转移支付预算对销售绿色、无公害化肥农药的销售商或对购买绿色无公害化肥农药的农户进行相应的补贴,并通过“生态示范标准园”的建设,让“生态示范”果品引领发展趋势。(3)加大香梨质量安全源头的控制力度,同时加大果品监测力度,区别生态果和一般果收购价,并提高市场准入标准,进而引导果农安全生产行为。
刘军[10](2016)在《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研究》文中提出节水是新疆水利建设的永恒主题,大力推广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及提高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系统的有效利用率是加快推进新疆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新疆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已达极限,水危机已成为制约新疆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农业高效节水发展事关新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命脉,而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又是新疆农业高效节水发展的关键。近年来,虽然新疆农业高效节水建设成效显着,但农业节灌技术运行管理模式不够完善、管护资金不足,农业节水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节水补偿激励机制未建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需转变等问题日益突出,造成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利用效益和效率不高。因此,研究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问题,不仅在理论上有意义,而且在实践上可以为促进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利用长效机制形成、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和加快新疆“新丝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提供借鉴。目前前人对农业节水技术推广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从研究侧重来看,主要体现在重微观农户角度轻宏观系统角度、重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建设轻农业节水灌溉系统管理,尤其是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系统管理与长效利用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鉴于此,本文应用农户行为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结合已有国内外研究成果,首先,分析了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利用状况;其次,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选取影响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的重要因素,并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不同区域影响因素的差异性,找出关键共性问题;再次,借鉴国外和新疆的成功经验,归纳总结出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的边界条件;最后,初步建立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机制。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了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的若干对策建议。全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以下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研究框架与综述部分,包括第1、2章内容。主要从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概念界定、5大部分研究内容设计等方面搭建以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系统长效利用为目标的研究框架。研究综述除在相关理论综述的基础上,还涉及了国内外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的实践内容。从已有文献研究视角上,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户节水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以静态截面数据分析为主,多年跟踪动态研究较少,尚未形成系统化研究;研究内容上,国内外学者侧重农户节水行为影响因素较多,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运行管理方面的内容研究较少;研究方法上,主要侧重农户节水行为影响因素方面的模型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二部分是新疆农业高效节水建设与利用现状分析,包括第3章内容。从初步探索、快速发展和升级转型三阶段介绍新疆农业高效节水发展历程。从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类型、推广面积与地域分布、推广模式、建设投资等方面分析新疆农业高效节水建设现状。通过典型县市实地调查分析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利用状况。第三部分是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影响因素分析,包括第4章内容。通过建立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因素集合,分析影响因素与农户节水行为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选取影响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的重要因素。通过北疆、东疆和南疆分区实地调研,从农户特征、要素禀赋、应用管理和政策制度四方面分析了不同区域影响因素的差异性,找出制约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的关键共性问题。第四部分是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条件分析,包括第5章内容。从推广主体多元化、推广体制一体化、推广队伍专业化、推广资金多样化、经营主体组织化、推广结构合理化和推广信息便利化七个方面阐述国外发达国家典型模式具体做法。从组织架构、职责人工和管理方式等方面阐述新疆农民合作社、农业节水服务公司、物业化管理和农民用水者协会四种成功模式的运行机制。通过国外发达国家和新疆典型模式比较与成功范例启示,归纳总结出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的可行条件:良好的扩散环境、完善的管理模式和积极的政策制度。第五部分是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机制构建,包括第6章内容。根据界定的可行条件,初步提出了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机制的理论框架。从模式内涵、运作机制、服务供给体系、推行激励体系、推行保障体系、绩效管理体系六大方面详细阐述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机制的具体内容。第六部分是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包括第7、8章内容。根据研究结果,从农业高效节水管理体制、生产经营方式、财政扶持政策、运行管护模式试点建设以及运行管理绩效奖惩制度五方面提出了推动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的政策建议。
二、玉米降水提质节本增效十五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降水提质节本增效十五法(论文提纲范文)
(1)资源约束和价格竞争压力下新疆棉花生产降成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业降成本研究概述 |
1.2.2 棉花降成本研究概述 |
1.2.3 棉花成本及收益研究概述 |
1.2.4 棉花生产要素投入效率研究概述 |
1.2.5 棉花生产资源约束条件和价格竞争力压力研究进展 |
1.2.6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规模效益 |
2.1.2 边际报酬规律 |
2.1.3 资源约束 |
2.1.4 价格竞争 |
2.1.5 改革成本 |
2.2 相关理论支撑 |
2.2.1 规模经济理论 |
2.2.2 规模报酬理论 |
2.2.3 成本收益理论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分析法 |
2.3.2 深度访谈法 |
2.3.3 问卷调查法 |
2.3.4 定量分析法 |
第3章 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
3.1 棉花主产国棉花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
3.1.1 世界棉花主产国棉花产业政策差异 |
3.1.2 世界棉花主产国植棉成本差异 |
3.1.3 中国棉花进出口及国内棉花供需分析 |
3.2 新疆棉花产业植棉规模及产量变化 |
3.2.1 新疆与全国植棉规模及产量变化 |
3.2.2 新疆各地区棉花生产布局 |
3.2.3 兵团各师市植棉规模及产量变化 |
3.3 新疆棉花生产资源约束条件分析 |
3.3.1 新疆水资源约束分析 |
3.3.2 耕地资源约束分析 |
3.3.3 劳动力成本上升约束 |
3.3.4 环境和效益约束分析 |
3.3.5 新疆水土资源约束与农业经济发展分析 |
3.4 棉花产业价格竞争压力 |
3.4.1 棉花国外进口价格与国内价格差异 |
3.4.2 国内棉纺企业购买棉花进口棉意愿更强 |
3.5 棉花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和降成本的必要性 |
3.5.1 需求增长与种植面积萎缩的困境 |
3.5.2 高进口量与高库存量并存的困境 |
3.5.3 高成本低收益困境 |
3.5.4 国内棉纺企业购买棉花的困境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疆棉花生产高投入-高成本-低收益原因实证分析 |
4.1 农户问卷调查及样本数据分析 |
4.1.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4.1.2 样本数据分析 |
4.2 新疆棉花生产高投入—高成本原因分析 |
4.2.1 新疆棉花生产成本构成及成本要素分解 |
4.2.2 单位植棉面积的生产成本分解分析 |
4.2.3 棉花生产成本投入时间变动分析 |
4.3 棉花生产高成本—低收益的形成原因 |
4.3.1 植棉成本与种植规模的变动情况 |
4.3.2 农户收益与植棉规模的变动情况 |
4.3.3 棉花产量与种植规模分析 |
4.4 要素投入对棉花成本及产量的影响及贡献实证分析 |
4.4.1 模型构建及变量选取 |
4.4.2 户均生产要素投入对植棉成本的影响实证结果分析 |
4.4.3 不同植棉规模要素投入对棉花产量的贡献度 |
4.5 生产成本最低收益最佳的植棉要素投入组合 |
4.5.1 棉花生产函数模型构建 |
4.5.2 模型估计与调整 |
4.5.3 实证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疆农户棉花生产降低成本的路径选择 |
5.1 棉花降成本经验借鉴 |
5.1.1 中美棉花生产成本差异及降成本借鉴 |
5.1.2 延缓或避免成本差异继续扩大的经验借鉴 |
5.1.3 减少成本差异较大的技术需求 |
5.2 不同植棉规模下降成本方方案 |
5.2.1 不同植棉规模的棉花要素增减降低成本 |
5.2.2 节本增效的最适植棉规模 |
5.2.3 新疆户均植棉成本最低的植棉规模确定 |
5.3 农户棉花生产环节成本降低方案选择 |
5.3.1 棉花田间管理方案 |
5.3.2 推广无人机喷药降低人工喷药成本方案 |
5.3.3 降低棉花采收阶段成本方案 |
5.3.4 精准智能水肥投入降低物化成本方案 |
5.3.5 优化耕地布局方案、强化集聚效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新疆水土资源严重约束农业经济发展 |
6.1.2 新疆农户棉花成本构成受农业自然环境约束 |
6.1.3 新疆农户棉花生产的成本收益变动趋势符合规模经济原理 |
6.1.4 新疆农户棉花生产成本收益随种植规模变化 |
6.1.5 成本最优规模和产量最优规模存在差异 |
6.1.6 新疆农户棉花生产存在最适的种植规模 |
6.2 降低棉花生产成本的政策建议 |
6.2.1 优化土地流转政策,引导农户进行适度规模种植 |
6.2.2 提高机械使用率,降低棉花生产成本 |
6.2.3 加强市场监管,保持农业生产要素和产品价格稳定 |
6.2.4 “棉花补贴+价格保险+期货”多举措稳定棉农收益 |
6.2.5 完善我国棉花价格市场形成机制 |
第7章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7.1 创新之处 |
7.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从“农”到“工”:尖山农场职工生计模式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回顾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1.生计策略类型研究 |
2.可持续生计研究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1.生计模式类型研究 |
2.生计模式变迁原因研究 |
3.生计模式变迁的影响研究 |
4.生计模式的优化研究 |
(三)文献简评 |
三、基本概念 |
(一)国营农场 |
(二)生计模式 |
四、理论工具 |
(一)罗斯托增长阶段理论 |
(二)社会分化理论 |
五、研究方法 |
(一)资料收集方法 |
1.文献法 |
2.半结构访谈法 |
(二)分析方法 |
1.历史进程分析 |
2.“结构—制度”分析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黑龙江省尖山农场概况 |
一、历史沿革 |
(一)“开拓团”旧址 |
(二)计划经济时期的尖山农场 |
(三)市场经济时期的尖山农场 |
(四)深化改革时期的尖山农场 |
二、自然条件 |
(一)地理位置 |
(二)气候条件 |
(三)土壤条件 |
(四)水文条件 |
(五)自然资源 |
三、产业结构 |
(一)种植业发展现状 |
(二)畜牧业发展现状 |
(三)工业化现状 |
(四)农旅产业发展现状 |
四、企业文化 |
第二章 计划经济时期的“全农型”生计模式 |
一、“全农型”生计模式的形成 |
二、“团队化”的生产方式 |
(一)以第一产业为生 |
(二)“指令性”集中经营 |
(三)“包定奖”生产责任制 |
(四)等级工资制 |
三、“集体化”的生活方式 |
(一)生活资料统一分配 |
(二)计划型消费 |
(三)有限的社会交往 |
(四)闲暇生活比较单一 |
四、“全农型”生计模式的消亡 |
第三章 市场经济时期的“多农少工型”生计模式 |
一、“多农少工型”生计模式的形成 |
二、农场管理、个体经营的生产方式 |
(一)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为辅 |
(二)农场生产自主权的转变 |
(三)联产承包责任制 |
(四)土地收入“定额上缴,自负盈亏” |
三、“社会化”的生活方式 |
(一)职工自购生活资料 |
(二)发展型消费增多 |
(三)社会交往范围扩大 |
(四)闲暇生活空间拓展 |
四、“多农少工型”生计模式评析 |
(一)运行成效 |
(二)存在问题 |
第四章 深化改革时期的“多工少农型”生计模式 |
一、“非农化”主导的生产方式 |
(一)农场土地生产高度集中化 |
(二)第二、三产业为主、第一产业为辅 |
(三)“离土又离乡”式发展 |
(四)“非农收入”超过“农业收入” |
二、“网络化”的生活方式 |
(一)生活资料网购化 |
(二)消费方式多元化 |
(三)社会交往外展化 |
(四)休闲娱乐多样化 |
三、“多工少农型”生计模式评析 |
(一)运行成效 |
(二)存在问题 |
第五章 尖山农场职工生计模式变迁的逻辑 |
一、现代化逻辑 |
(一)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的内在需求 |
(二)农场城镇化的必经路径 |
二、社会分化逻辑 |
(一)从结构同质性到结构异质性 |
(二)从功能统一性到功能专门化 |
结论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尖山农场职工生计模式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河北省小麦玉米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社会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类项目 |
2.1.2 社会效益 |
2.1.3 社会效益评价 |
2.1.4 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类项目社会效益评价特点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社会福利评价理论 |
2.2.3 公共物品理论 |
3 河北省小麦玉米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基本情况 |
3.1 项目实施的背景 |
3.2 项目实施的预期目标 |
3.3 项目的主要特点 |
3.3.1 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 |
3.3.2 以技术集成和示范为核心 |
3.3.3 以人才培养为支撑 |
4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2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
4.3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分析 |
4.3.1 对保障农业基础地位的作用 |
4.3.2 对耕地等自然资源保护的作用 |
4.3.3 对促进粮食领域科技进步的作用 |
5 社会效益总体评价及影响度分析 |
5.1 社会效益总体评价 |
5.1.1 项目对保障农业基础地位作用的评价 |
5.1.2 项目对耕地等自然资源保护作用的评价 |
5.1.3 项目对促进粮食领域科技进步作用的评价 |
5.2 项目社会效益影响度评价 |
5.2.1 评价方法选择 |
5.2.2 评价模型构建 |
5.2.3 评价指标赋值及说明 |
5.2.4 评价结果及分析 |
6 研究总结与政策建议 |
6.1 总结 |
6.2 政策建议 |
6.2.1 从影响因素和项目区域两个方向建立倾斜的政府扶持政策 |
6.2.2 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 |
6.2.3 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力度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关于效率的研究进展 |
1.2.2 关于草牧业生产中效率问题的研究进展 |
1.2.3 文献述评 |
1.3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关键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1.5 研究区概况 |
1.6 论文结构 |
1.7 本章小结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草牧业 |
2.1.2 效率 |
2.2 效率测度的理论依据 |
2.2.1 效率的相关理论 |
2.2.2 效率评价的相关理论 |
2.2.3 效率与技术进步 |
2.3 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问题 |
2.3.1 要素生产效率 |
2.3.2 产业生产效率 |
2.3.3 全要素生产率 |
2.4 不同理论下的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 |
2.4.1 经济增长理论与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 |
2.4.2 技术溢出理论与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收敛性 |
2.4.3 一般均衡理论与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经济溢出效应 |
2.5 本论文研究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3 草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草地生态系统的时空演变特征 |
3.1.1 草地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 |
3.1.2 草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 |
3.1.3 草地生态系统的时空演变 |
3.2 草地生态系统供给能力分析 |
3.2.1 生态供给能力分析 |
3.2.2 生产供给能力分析 |
3.3 市场消费需求变化分析 |
3.4 基于供给-需求关系的草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旗县维度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分析 |
4.1 方法选择与模型设定 |
4.1.1 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
4.1.2 Malmquist指数 |
4.1.3 收敛性分析 |
4.1.4 Tobit回归模型 |
4.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 各旗县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 |
4.3.1 各旗县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空间差异 |
4.3.2 各旗县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动态变化 |
4.3.3 各旗县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空间变动及收敛性分析 |
4.4 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1 稳健性检验 |
4.4.2 相关性检验 |
4.4.3 影响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牧民维度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分析 |
5.1 方法选择与模型设定 |
5.1.1 随机前沿分析模型 |
5.1.2 FAO Penman-Monteith模型 |
5.1.3 Tobit回归模型 |
5.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1 变量选取 |
5.2.2 数据来源 |
5.3 牧民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
5.3.1 模型估计与参数检验 |
5.3.2 牧民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
5.4 极端干旱与牧民适应性措施 |
5.4.1 极端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 |
5.4.2 牧民应对极端干旱的适应性措施 |
5.5 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5.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5.2 异方差检验 |
5.5.3 影响因素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牧场维度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分析 |
6.1 方法选择与模型设定 |
6.1.1 草牧业系统中的能量与能值分析 |
6.1.2 能值计算方法 |
6.1.3 能值评价标准 |
6.2 案例区选取与介绍 |
6.2.1 草牧业生态工程试验区 |
6.2.2 特泥河牧场 |
6.2.3 谢尔塔拉牧场 |
6.3 草牧业系统的投入产出状况 |
6.3.1 草牧业系统能量图 |
6.3.2 草牧业系统的能值投入结构 |
6.3.3 草牧业系统的能值产出结构 |
6.4 草牧业系统的能值效率分析 |
6.4.1 净能值产出率 |
6.4.2 环境负载率 |
6.4.3 可持续发展指数 |
6.5 以人工饲草为支撑的新型草牧业生产模式的优势分析 |
6.5.1 保障饲草供给,缓解生态压力 |
6.5.2 优化饲草质量,提高畜产品竞争力 |
6.5.3 推动技术进步,提高草牧业生产的效率水平 |
6.6 本章小结 |
7 草牧业生产的效率变动对农业部门的经济溢出效应分析 |
7.1 方法选择与模型设定 |
7.1.1 一般均衡模型原理 |
7.1.2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
7.1.3 Orani-G模型 |
7.2 数据库构建 |
7.2.1 数据库基本结构 |
7.2.2 数据库构建及数据来源 |
7.3 效率变动的经济溢出效应分析 |
7.3.1 方案设定 |
7.3.2 效率变动的经济溢出效应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加大草牧业科研投入,提升草畜产品市场竞争力。 |
8.2.2 完善灾害预警应对手段,提高适应性管理水平 |
8.2.3 转变草牧业生产方式,实现草地生态置换 |
8.2.4 优化草牧业经营模式,改变草地放牧依赖 |
8.2.5 划定草地资源与生态保护红线,恢复草地生态功能 |
8.2.6 加大草地生态补偿投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
8.2.7 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8.2.8 构建草牧业产业体系,推动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研问卷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5)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格局、过程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进展 |
1.2.1 理论政策研究 |
1.2.2 影响因素研究 |
1.2.3 评价体系研究 |
1.2.4 发展模式研究 |
1.2.5 研究进展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案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3 研究方案 |
1.3.4 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
2.1.1 农产品主产区 |
2.1.2 农业绿色发展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主体功能区理论 |
2.2.2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2.4 产业生态学理论 |
2.2.5 系统科学理论 |
2.2.6 自组织理论 |
第3章 农业绿色发展动态水平 |
3.1 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综合概况 |
3.1.1 自然概况 |
3.1.2 人口分布 |
3.1.3 经济发展 |
3.1.4 类型分区 |
3.1.5 空间基础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理论依据 |
3.2.2 政策依据 |
3.2.3 设计原则 |
3.2.4 指标体系 |
3.3 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 |
3.3.1 极值熵权法 |
3.3.2 测度结果 |
3.4 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分析 |
3.4.1 总体水平 |
3.4.2 分项水平 |
3.4.3 水平分类 |
第4章 农业绿色发展空间格局 |
4.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4.2 空间关联结构分异 |
4.2.1 空间依赖性分布 |
4.2.2 空间异质性分布 |
4.3 空间敛散分布格局 |
4.3.1 空间发散型格局 |
4.3.2 空间收敛型格局 |
第5章 农业绿色发展演进过程 |
5.1 耦合协调度模型 |
5.2 发展阶段判别 |
5.2.1 高级阶段 |
5.2.2 中高级阶段 |
5.2.3 中级阶段 |
5.2.4 初级阶段 |
5.3 过程差异分析 |
5.3.1 不同发展阶段维度差异 |
5.3.2 同一发展阶段程度差异 |
5.4 时空演进模拟 |
5.4.1 时序演进过程 |
5.4.2 空间演进过程 |
5.4.3 时空演进特征 |
第6章 农业绿色发展作用机理 |
6.1 作用机理模型 |
6.1.1 特定功能内在驱动 |
6.1.2 环境条件外在推动 |
6.1.3 系统及子系统结构 |
6.2 要素互作机制 |
6.2.1 互惠共生 |
6.2.2 协同共生 |
6.2.3 城乡共生 |
6.2.4 响应-适应 |
6.3 系统运作方式 |
6.3.1 农业循环发展 |
6.3.2 农业低碳发展 |
6.3.3 农业生态发展 |
第7章 农业绿色发展调控路径 |
7.1 现代农业产业链(带)调控 |
7.1.1 农业产业链上游调控 |
7.1.2 农业产业链中游调控 |
7.1.3 农业产业链下游调控 |
7.1.4 优势特色产业带调控 |
7.2 现代农业产业配置调控 |
7.2.1 结构配置优化 |
7.2.2 要素配置优化 |
7.2.3 空间配置优化 |
7.3 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 |
7.3.1 生态农业示范园 |
7.3.2 观光农业旅游园 |
7.3.3 绿色食品生态园 |
7.3.4 农业科技展示园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的主要研究情况 |
二、国内的主要研究情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路线 |
第二章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 |
第一节 烟台市农业概况 |
第二节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
一、烟台市农业农村局 |
二、烟台农技推广中心 |
三、烟台市农业科学院 |
四、烟台市果茶工作站 |
五、烟台市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 |
第三节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的总体思路 |
第四节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
一、发布全市农业主推技术 |
二、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 |
三、做好新型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培育 |
四、提升粮油综合生产能力 |
五、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
六、大力实施节水农业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 |
七、开展农业环境保护工作 |
八、全面开展病虫害专业化防治 |
九、举办全市农业技术推广大讲堂 |
第五节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案例 |
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 |
二、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 |
三、蔬菜绿色发展技术的推广 |
四、苹果集约化果园免袋栽培技术的推广 |
五、果菜有机肥替代技术的推广 |
六、高产创建技术的推广 |
七、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的推广 |
第三章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存在问题 |
一、农业科技推广方式单一 |
二、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不健全 |
三、农业科技推广有脱节现象 |
四、缺乏经费保障 |
五、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不高 |
六、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
第二节 问题产生的原因 |
一、农业产业自身的性质 |
二、农技推广体制的性质 |
三、保障经费投入不足 |
四、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力不强 |
第四章 山东省其他地市农业技术推广典型 |
第一节 半岛地区 |
一、青岛为果农助推新技术 |
二、威海举办推介会 |
第二节 鲁中地区 |
一、济南章丘“粮改饲” |
二、泰安推进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 |
三、淄博建立山东首家生态无人农场 |
四、潍坊“智能种植床” |
第三节 鲁西南地区 |
一、济宁减少残膜“白色污染”,助力农业“绿色增收 |
二、临沂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
三、日照推广玉米花生间作模式 |
四、菏泽开展技术指导跟踪服务 |
第四节 鲁西北地区 |
一、聊城制定新的农技推广模式 |
二、滨州打造数字农业样板 |
第五章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 |
第一节 加强能力建设 |
一、加强农技推广系统的自身建设 |
二、广泛开展调查研究 |
三、加强合作交流 |
四、强化农民培训与科普服务 |
第二节 实施品牌强农工程 |
一、提升品牌工程 |
二、建设品牌农业 |
三、优化地理标志产品 |
四、培育品牌农业主体 |
五、提升农业对外开放水平 |
第三节 示范带动 |
一、发挥农民的示范作用 |
二、强化新兴经营主体的引导作用 |
三、挖掘公司或企业的潜力 |
四、发挥农林院校的导向作用 |
第四节 帮扶补贴 |
一、完善工作方案 |
二、补贴农机购置 |
三、加大农业补贴政策支持力度 |
四、强化物化补贴 |
五、结合产业扶贫 |
第五节 相关保障 |
一、完善推广法律法规 |
二、加大投入保障机制 |
三、建立健全考评激励机制 |
四、建立多元化的农技投入方式 |
五、完善推广队伍管理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作物生产系统产量、水分利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
1.1.1 气候变化条件下的作物产量变化 |
1.1.2 气候变化对水分利用和蒸散的影响 |
1.1.3 气候变化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2 保护性耕作 |
1.2.1 粮草轮作 |
1.2.2 少耕/免耕/秸秆覆盖 |
1.3 APSIM的研究进展 |
1.3.1 应用APSIM作物模块的研究 |
1.3.2 APSIM在土壤水分研究方面的应用 |
1.3.3 APSIM在土壤养分方面的研究应用 |
1.3.4 基于APSIM的气候情景分析 |
1.4 研究意义、目标与拟解决的问题 |
1.4.1 研究意义与目标 |
1.4.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 |
1 模型适用性验证 |
2 旱作冬小麦、玉米及紫花苜蓿产量对降水与气温变化的响应 |
3 长期免耕+秸秆覆盖处理对于玉米-冬小麦-大豆轮作系统土壤水分、蒸散分配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 未来气候情景下不同作物生产系统产量、水分利用、土壤养分和经济效益的对比 |
第二章 APSIM适用性验证 |
2.1 引言 |
2.2 方法 |
2.2.1 研究点概况 |
2.2.2 大田试验 |
2.2.3 模型参数测定 |
2.2.4 模型验证数据 |
2.2.5 验证指标 |
2.3 结果 |
2.3.1 年鉴记录与田间测定产量 |
2.3.2 籽粒产量与生物量模拟验证 |
2.3.3 土壤水分模拟验证 |
2.3.4 土壤NO3-N模拟验证 |
2.3.5 土壤有机碳模拟验证 |
2.4 讨论 |
2.4.1 籽粒产量与生物量 |
2.4.2 土壤水分模拟验证 |
2.4.3 土壤养分模拟验证 |
2.5 小结 |
第三章 旱作冬小麦、玉米及紫花苜蓿产量对降水与气温变化的响应 |
3.1 引言 |
3.2 方法 |
3.2.1 研究点概况 |
3.2.2 气候情景 |
3.2.3 模拟设置 |
3.2.4 计算与分析方法 |
3.3 结果 |
3.3.1 各作物的产量波动 |
3.3.2 产量对气温、降水情景的响应 |
3.4 讨论 |
3.4.1 降水量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3.4.2 气温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长期免耕+秸秆覆盖对于玉米-冬小麦-大豆轮作系统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方法 |
4.2.1 研究点概况 |
4.2.2 模拟设置 |
4.2.3 计算与分析 |
4.3 结果 |
4.3.1 不同耕作模式下玉米-小麦-大豆轮作的土壤水分 |
4.3.2 不同耕作模式下玉米-小麦-大豆轮作籽粒产量、生物量 |
4.3.3 不同耕作模式下玉米-小麦-大豆轮作的蒸散分配 |
4.3.4 不同耕作模式下玉米-小麦-大豆轮作水分利用效率 |
4.4 讨论 |
4.4.1 免耕+秸秆覆盖对玉米-冬小麦-大豆轮作籽粒产量和生物量的影响 |
4.4.2 免耕+秸秆覆盖对玉米-冬小麦-大豆轮作土壤水分和蒸散的影响 |
4.4.3 免耕+秸秆覆盖对玉米-冬小麦-大豆轮作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未来气候情景下不同作物生产系统的作物产出、水分利用对比与变化 |
5.1 引言 |
5.2 方法 |
5.2.1 研究点概况 |
5.2.2 气候情景 |
5.2.3 模拟处理设置 |
5.2.4 计算与分析 |
5.3 结果 |
5.3.1 未来气候情景下各系统的作物产量变化 |
5.3.2 未来气候情景下各系统蒸散分配的对比 |
5.3.3 未来气候情景下各系统土壤养分的对比 |
5.3.4 未来气候情景下各系统经济效益与水分效益的对比 |
5.4 讨论 |
5.4.1 各系统下作物产量的变化及对未来气候的响应 |
5.4.2 各系统下作物蒸散分配的变化及对未来气候的响应 |
5.4.3 土壤养分受作物生产系统和未来气候情景的影响 |
5.4.4 各系统经济效益对比及受未来气候的影响 |
5.4.5 各系统水分效益对比及受未来气候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黄河流域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棉花生产技术现状与问题 |
1.1 棉田种植制度多样化, 阻碍了棉花轻简化和机械化生产 |
1.2 棉花生产规模小, 组织化程度低 |
1.3 棉花管理复杂繁琐, 机械化程度低、用工多 |
2 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发展历程 |
3 棉花轻简化栽培的关键技术 |
3.1 棉花精准播种技术 |
3.2 棉花轻简育苗移栽技术 |
3.3 棉花轻简高效施肥技术 |
3.4 棉花节水灌溉技术 |
3.5 棉花简化整枝技术 |
3.6 优化成铃、集中吐絮技术 |
4 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体系的集成建立 |
5 展望 |
(9)库尔勒香梨种植户施肥用药行为与认知研究 ——以南疆典型区为例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我国化肥农药使用现状及特点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研究概念界定及理论支撑 |
2.1 概念解释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的行为理论 |
2.2.2 农户的经济理论 |
2.2.3 农户施药行为的“路径依赖”理论 |
2.2.4 化肥农药使用的负外部性理论 |
2.3 相关理论在本研究中的使用 |
第3章 库尔勒香梨产业发展与施肥用药概述 |
3.1 库尔勒香梨种植规模及产量状况 |
3.2 库尔勒香梨施肥用药概况 |
3.2.1 2000-2015 年南疆典型区化肥、农药施用概况 |
3.2.2 2000-2015 年南疆典型区梨种植化肥、农药施用概况 |
3.3 化肥农药作用机理及检测标准 |
3.3.1 化肥农药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机理 |
3.3.2 库尔勒香梨物理感官性指标鉴定 |
3.3.3 库尔勒香梨理化性指标鉴定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库尔勒香梨种植户施肥用药投入与产出分析 |
4.1 调研方式与数据来源 |
4.1.1 样本点的选取与问卷的调查内容 |
4.1.2 统计特征描述性分析 |
4.2 香梨种植生产要素投入分析 |
4.2.1 不同年份香梨各项生产投入结构分析 |
4.2.2 不同样本区库尔勒香梨生产投入结构分析 |
4.2.3 不同树龄库尔勒香梨生产投入结构分析 |
4.3 样本区库尔勒香梨单要素生产率分析 |
4.4 化肥农药过量施用判断 |
4.4.1 损害控制模型的构建 |
4.4.2 库尔勒香梨化肥农药过量施用判断结果分析 |
4.5 库尔勒香梨化肥农药投入冗余分析 |
4.5.1 兵团和地方投入冗余分析 |
4.5.2 不同树龄投入冗余分析 |
4.6 库尔勒香梨种植户施肥用药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库尔勒香梨种植户施肥用药生产行为与认知的实证分析 |
5.1 样本种植户化肥农药购买行为与安全生产行为的关系 |
5.2 样本种植户化肥农药对使用量的认知与安全生产行为的关系 |
5.3 样本种植户对绿色无公害的认知与安全生产行为的关系 |
5.4 样本种植户对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的危害认知与安全生产行为的关系 |
5.5 样本种植户化肥农药处理行为 |
5.6 果农施肥用药安全生产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6.1 模型设定 |
5.6.2 变量选取及假设 |
5.6.3 模型结果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启示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依据与研究综述 |
2.1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2.2 相关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3章 农业高效节水建设与利用现状 |
3.1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发展历程 |
3.2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建设现状 |
3.3 新疆农业高效节灌技术利用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业高效节灌技术长效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
4.1 新疆农业节灌技术长效利用重要影响因素选择 |
4.2 分地区农业节灌技术长效利用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 |
4.3 全疆农业节灌技术长效利用关键共性因素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农业高效节灌技术长效利用模式与条件分析 |
5.1 节灌技术长效利用成功模式借鉴 |
5.2 节灌技术长效利用条件分析 |
5.3 本章小节 |
第6章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机制 |
6.1 农业节灌技术长效利用机制理论框架构建 |
6.2 农业高效节灌技术长效利用模式 |
6.3 农业节灌技术长效利用模式的运作机制 |
6.4 农业节灌技术长效利用的服务供给体系 |
6.5 农业节灌技术长效利用的激励体系 |
6.6 农业节灌技术长效利用的保障体系 |
6.7 农业节灌技术长效利用的绩效管理体系 |
6.8 本章小节 |
第7章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对策建议 |
7.1 革新农业高效节水管理体制 |
7.2 转变农业高效节水生产经营方式 |
7.3 完善农业高效节水财政扶持政策 |
7.4 推进农业高效节水管护试点建设 |
7.5 完善农业高效节水管护绩效奖惩制度 |
7.6 构建农业高效节水分区指导机制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四、玉米降水提质节本增效十五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资源约束和价格竞争压力下新疆棉花生产降成本[D]. 侯玉龙.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2]从“农”到“工”:尖山农场职工生计模式变迁研究[D]. 康萍萍.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河北省小麦玉米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社会效益评价研究[D]. 白梦呤.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4]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为例[D]. 赵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5]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格局、过程与机理研究[D]. 刘云达.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5)
- [6]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研究[D]. 宋雨林. 烟台大学, 2019(06)
- [7]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作物生产系统产量、水分利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D]. 杨轩. 兰州大学, 2019(08)
- [8]黄河流域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评述[J]. 董建军,代建龙,李霞,李维江,董合忠. 中国农业科学, 2017(22)
- [9]库尔勒香梨种植户施肥用药行为与认知研究 ——以南疆典型区为例究[D]. 张旭升. 塔里木大学, 2017(07)
- [10]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研究[D]. 刘军.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