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硅灰石制备二氧化硅材料过程中的多型转变(论文文献综述)
周生健[1](2020)在《氟羟基磷灰石—硅酸钙复合生物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HA)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与人体和动物骨骼、牙齿的矿化成分十分相似,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组织诱导性,被广泛应用于人体骨组织缺损的修复和重建。然而由于HA的热膨胀系数(13.3×10-6/K)与Ti基体的热膨胀系数(8.4×10-6/K)相差较大,导致常规等离子喷涂制备的HA涂层与Ti基体结合强度较低,影响了体内长期使用效果,另外,相比于其他生物活性材料,HA溶解度较高,降低了涂层的稳定性和植入体的长效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依据硅酸钙(CS)与钛基体结合强度高,氟羟基磷灰石(FHA)结构相对稳定,溶解度低等特性,利用悬浮液等离子喷涂技术(SPS)制备FHA-CS复合生物涂层,采用XRD、SEM、XPS和LSCM等测试表征技术,探究涂层组织结构特征,考察涂层力学性能(硬度和结合强度)、化学稳定性和生物学性能。旨在开发一种具有优异生物活性、化学稳定性好、结合强度高、能够用于口腔环境中的新型生物涂层材料。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FHA纳米粉体。确定喷涂用悬浮液最佳的配制比例为:固相(FHA/CS,15 wt.%),分散剂(聚丙烯酸铵PAA-NH4,1.5 wt.%),溶剂(蒸馏水,83.5 wt.%)。最佳喷涂工艺为:喷涂电流700 A,喷涂距离40 mm,送液速率32 m L/min。2. 采用SPS技术在钛基体表面分别制备了FHA、70%FHA+30%CS(F7C3)、50%FHA+50%CS(F5C5)、30%FHA+70%CS(F3C7)和CS五种涂层。结果表明,制备态涂层以FHA和β-CS为主相,并含有痕量的β-TCP,Ca O和Si O2分解相,复合涂层中FHA和CS相的主峰2θ=32°和2θ=30°强度变化与设计一致。采用SPS技术制备的FHA-CS复合涂层与基体结合良好,交界处不存在横向裂纹,对于所有涂层,涂层内部均存在少量的孔隙和微裂纹,涂层孔隙率为7.4-8.3%,厚度为70-100 um。3. FHA-CS复合涂层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涂层显微硬度随FHA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结合强度随CS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溶解性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CS涂层,具有FHA组分的涂层表现出较低的Ca2+离子溶出量,展示了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复合涂层(F7C3)的耐腐蚀性能、抗菌性能和类骨磷灰石形成能力与单一FHA涂层相当。4. 为进一步结合FHA和CS两种材料的特性,优化涂层综合性能,采用SPS技术在Ti基体表面制备了FHA-CS梯度结构涂层。结果表明,梯度涂层符合预期设计的成分连续过渡结构,涂层厚度约为150 um,具有粗糙,多孔的表面。总体而言,涂层中孔隙分布均匀,无贯穿涂层的垂直裂纹。5. FHA-CS梯度结构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涂层的结合强度,达到29.2 MPa,比单一FHA涂层提高约20%。梯度涂层展示了优异的抗溶解性能,涂层表面FHA组分的存在有效提高了涂层的化学稳定性。另外,梯度涂层也展示了优异的细胞活性和抗菌活性。
董春伟[2](2016)在《伊利石改性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伊利石是一种黏土矿物,在陶瓷工业、造纸工业、橡塑制品填料、化肥工业、建筑业、环保行业、精细化工等领域有广泛应用,而且其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拓展。伊利石为极性且亲水的矿物,然而塑料、橡胶等一些有机高聚物等具有非极性的疏水表面,如若将它们直接混合在一起,各自的疏水性不同,它们的相容性也有一些差距,使二种物料混合不均匀,导致伊利石黏土矿物的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在应用前需对伊利石进行改性处理,使其表面疏水性提高,才可用作有机高聚物和橡塑制品的填料。伊利石矿物原料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改性处理,可分别用作橡胶、塑料、树脂、涂料等有机聚合物的填充原料或染色剂。近年来,伊利石的采选、增白、改性等综合研究及深层次开发利用已经开展起来。根据伊利石原矿品质的差异,经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深加工,伊利石可作不同层次的应用。本文主要对伊利石表面改性及改性后的产物的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一种新型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并用微波辅助的方法对精制后的伊利石进行改性,考察了不同温度及改性剂加入量分别为0.6CEC、1.0CEC、1.4CEC、1.8CEC时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对改性后的产物进行表征。通过XRD,SEM,IR,TG表征手段表明,伊利石表面改性成功。通过对伊利石/PVC的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在改性剂加入量为1.0倍CEC、伊利石添加量为6phr时效果最佳。同时,伊利石原矿土呈粘土状,掺杂石块和植物枝干等杂质,在进行改性之前先对伊利石原矿进行打浆、精制。并结合实际生产需要对伊利石矿土的水力打浆生产设备进行设计,确定了年处理矿土量为5万吨设备的结构及参数,转筒筒体直径3 m,长度10 m,螺旋推进板高度0.5 m,相邻板间距0.5 m,转筒转速0.3 m/s。对设备主要部件进行说明,提出了设备制造、安装、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洪景南,孙俊民,许学斌,杨会宾,李运改[3](2016)在《活性硅酸钙高温相变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TGA/DSC、XRD、FTIR、SEM等测试手段,对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副产物-活性硅酸钙在各温度区间的相变历程进行系统研究。TGA/DSC结果表明活性硅酸钙结构中有5个结晶水,160℃时开始逐渐失去结晶水,600℃前结晶水脱除完毕,672℃时部分Si-O-H键断裂,失去羟基。XRD和FTIR结果表明700℃时活性硅酸钙结构已破坏,衍射峰消失,转变为无定形的非晶态;700800℃时发生晶型转变,结构开始转变为有序的硅灰石晶体结构;1100℃时完全转变为低温型2M型硅灰石结构;1300℃时完全转变为高温型假硅灰石结构。活性硅酸钙的高温相变经历了"活性硅酸钙→脱水硅酸钙→脱羟基硅酸钙→2M型硅灰石→假硅灰石"的转变历程。
蔡爽[4](2016)在《高炉熔渣调质过程的均质化研究》文中指出高炉熔渣制备矿渣棉具有广阔的生产前景,不仅能够使高炉渣的显热得到高效利用,同时也能够为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开辟新的途径。因此,提出了高炉渣纤维化制备矿渣棉,高炉渣调质过程中均质化不仅影响着矿渣棉的纤维性能,还对制备矿渣棉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高炉渣调质过程的均质化是高炉熔渣直接纤维化过程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以高炉渣为原料,以纯固体SiO2和铁尾矿为调质剂,采用动态法和静态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调质高炉渣均质化。静态法通过正交实验的方法,确定影响静态均质化的动力学因素;动态法通过测定熔渣黏度的方法确定调质高炉渣均质化,并通过测定渣样中SiO2含量及调质渣中矿相组成等方法验证了通过黏度测定调质渣均质化的可行性;同时对均质化调质渣物化性能进行测定。通过正交实验的方法确定了温度对SiO2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恒温时间,影响最小的是酸度系数。但是静态侵蚀的试验方法由于没有搅拌,其均质化时间过长。当铁尾矿加入量大于15.88%时,调质高炉渣均质化时间显着延长;随着恒温时间延长,试样上、中、下部SiO2含量趋于一致,而试样矿相组成与充分均质的调质矿渣一致,说明调质高炉渣已达到均质化。随着铁尾矿添加比例的升高(添加量在5.28%24.68%),调质高炉渣熔化性温度先降低后升高,熔化性温度对应的黏度值逐渐增加,调质高炉渣中不再有矿物析出,熔渣凝固后全部为非晶相。
郭冉[5](2014)在《尼龙11/硅烷化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尼龙11(PA11)是一种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以及机械性能,以及质量轻、耐腐蚀、吸水性低、尺寸稳定性好、耐磨耐油性优良等特点的工程塑料,因此,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电子、军事工业等方面。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单纯的尼龙11因为其性能短板以及高额的价格的影响,应用受到了限制,所以,制备高性能的尼龙11复合材料十分必要。本课题首先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碳化硅进行表面改性,用尼龙11粒料和改性后的碳化硅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出了尼龙11/碳化硅复合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和红外光谱仪观察了复合材料的形貌特征和组成,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其结晶形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毛细管流变仪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和流变性能,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红外光谱表征显示硅烷偶联剂(KH550)对碳化硅的表面处理是成功的;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显示,碳化硅在尼龙11基体中分散均匀,聚合充分;碳化硅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与纯尼龙11相比,复合材料的阻隔性能得到了提升。2.通过对尼龙11/碳化硅复合材料的结晶过程及熔融行为的研究发现:碳化硅在复合材料中起到了异相成核的作用,碳化硅的加入提高了结晶速率;Avrami方程适合处理尼龙11及尼龙11/碳化硅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动力学过程;用经过Jeziorny修正过的Avrami方程及Mo法能够较好的处理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过程;利用Hoffman-Weeks公式求得了复合材料的平衡熔点,发现复合材料的平衡熔点均低于纯的尼龙11。3.对尼龙11及尼龙11/碳化硅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进行研究,发现它们的非牛顿系数均小于1,说明它们均为假塑性流体;当剪切应力相同,增加碳化硅含量,剪切速率先增大后减;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表观黏度逐渐下降,表现出“切力变稀”现象;对比纯的尼龙11,尼龙11/碳化硅复合材料的黏流活化能更低,说明加工温度对复合材料表观黏度的影响变小,使得复合材料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加工成型。
许怀凤[6](2013)在《陶瓷坯用硅灰石粉的质量控制及其方法》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实现连州硅灰石矿区其他脉石矿物的综合利用和降低生产成本,探讨该地硅灰石原矿加工成陶瓷坯用硅灰石粉的生产过程中专业人员、矿床地质特征、矿物化学成分、实验平台条件和采制样规范对质量控制的作用,建立陶瓷坯用硅灰石粉的烧失量、收缩率、烧白度、CaO含量、均匀度和颜色6个关键指标的控制方法。结果表明,采用原矿分类堆放、适时抽检和批量送货措施可有效提高硅灰石粉质量的稳定性。
梁佳春[7](2011)在《低缺陷硅灰石涂层制备及其在化力学交互影响下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钛合金表面沉积的硅灰石涂层具有较高的结合强度,而且还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是潜在的骨替代材料。硅灰石涂层植入生物体内后,发生溶解和降解以诱导生成骨组织,为防止涂层在体液环境和承载环境双重作用下过快溶解消失,需要提高涂层的结晶度和力学性能以及减少涂层中的缺陷。本文通过等离子焰流对基体预热,研究了基体温度对单个硅灰石粒子扁平化规律,及涂层结晶度、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溶解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化力学交互作用对涂层微观结构和溶解行为的影响,对于保障硅灰石涂层的服役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当基体温度为室温时,沉积的单个熔融粒子与基体碰撞后发生严重的溅射现象,而当基体温度超过115℃时,扁平粒子呈现规则的圆盘状。扁平粒子的平均裂纹间距随基体温度升高逐渐增大。不同基体温度沉积的涂层截面微观结构相似,存在层间间隙和孔隙。随基体温度升高,涂层结晶度呈增加趋势,相反,涂层孔隙率和溶解度呈下降趋势,而涂层硬度和弹性模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平行喷涂方向的涂层硬度和弹性模量小于垂直喷涂方向的硬度和弹性模量。随着基体温度升高,涂层硬度与弹性模量比值略微减小,涂层韧性增强。拉应力外加载荷促进硅灰石涂层的溶解,从而促进涂层表面磷灰石的生成。压应力外加载荷抑制涂层表面的溶解,从而抑制涂层表面磷灰石的生成,但是使得脆性硅灰石涂层截面发生严重脱落,溶液从脱落区域渗入涂层,从而加剧涂层内部的溶解。
甘四洋[8](2009)在《纤蛇纹石石棉及无机代用纤维生物耐久性和体外毒性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首先利用XRD、IR、SEM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研究纤蛇纹石石棉(CA)、硅灰石(WS)、岩棉(RW)、玻璃纤维(GF)、陶瓷纤维(CF)和纳米二氧化硅(NS)在有机酸溶液中的电导率、pH值变化以及溶蚀前后残余物质的物相、结构、形态差异,探寻六种纤维的生物耐久性;其次通过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借助MTT、Wright–Giemsa染色、SEM、生化测试等手段,研究V79细胞与试验粉体接触过程,对细胞的生长活性、形态、损伤程度、代谢能力的影响;最后结合粉体在有机酸溶液中溶蚀特性和对细胞毒害能力进行分析,探讨粉体的溶蚀机理和毒性机理。研究表明:CA、WS、RW在有机酸溶液中易被溶蚀,而GF溶解能力略弱,但比CF容易。NS在有机酸中稳定,溶蚀最慢溶蚀率最低。CA在有机酸中溶解,先溶解其表面的羟基,随着酸性增强或反应时间延长, Mg2+进入溶液,残余非晶态二氧化硅。WS在较高浓度的有机酸中,Ca2+进入溶液促使WS溶解,残余也主要为非晶态的二氧化硅。RW中可溶解元素含量最高,足够长的作用时间Mg、Ca等溶解进入到溶液,残余为疏松的Si-O框架结构。CA、WS、RW、CF、GF和NS对V79细胞的存活率都有影响,随暴露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降低,呈剂量效应关系。粉体对V79细胞的生长和增值的影响为:低浓度下,NS>GF>CF>CA>WS>RW;高浓度下,NS>CA>GF>CF>WS>RW。瑞吉染色观察,染毒细胞出现细胞膜破裂、裸核、肿胀、核浓缩、核空泡、微核现象,染毒组中正常形态细胞含量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CF、WS、RW、CA、GF和NS。扫描电镜下阴性对照组细胞呈梭形或圆形,细胞表面光滑,略有褶皱、弹性感;CA组细胞多呈梭形,细胞两端的表面堆积大量颗粒状残余体;CF组细胞表面光滑,与阴性对照组细胞相似,且生长旺盛;WS组细胞多呈梭形或放射状,形态正常但细胞表面褶皱明显,略觉毛刺感;RW组细胞中常见分裂的细胞,梭形细胞贴壁明显;GF组多坏死细胞,细胞表面出现塌陷的现象;NS组细胞较少,难发现正常形态的细胞,多见细胞残余体。染毒组中细胞培养液的生化数据结果显示,CA、WS、RW、CF、GF和NS的乳酸脱氢酶分别为15.20、12.30、13.60、11.80、13.10、15.30U/L,葡萄糖含量分别为9.46、2.44、4.35、6.48、7.04、9.77mmol/L,总蛋白含量分别为4.86、4.56、4.83、5.13、5.87、5.61g/L,pH值分别为8.58、7.85、8.01、8.05、8.16和8.41。研究认为,CA具有高的表面活性,且表面含有大量羟基,能够改变培养环境的pH,在体外试验毒性大;NS表面活性比纤蛇纹石更大,对细胞膜的损伤能力更严重,表现细胞存活率极低;RW纤维直径较粗,其表面活性小,虽含有大量的Fe2+离子,但在培养液中释放的速度相对缓慢,对细胞影响较小;GF粉体加入到环境中,造成环境pH迅速变化,引起细胞死亡;相对于GF其纤维而言,CF成分比较稳定,对细胞生长环境的影响较小,所以该体系下细胞存活率较高;WS较粗,对细胞影响小。
甘四洋,董发勤,曾亚丽,邓建军,赵磊[9](2008)在《纤蛇纹石石棉及代用纤维粉尘的光谱研究与噻唑蓝(MTT)比色法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以纤蛇纹石石棉、陶瓷纤维、玻璃纤维、岩棉、硅灰石为受试物,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染毒72h后V79细胞的存活率,并通过吉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上的变化。不同浓度ρ/(μg.ml-1)的矿物粉尘(100,200,400,600,800,1000)作用72h后,V79存活率下降,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并出现大量细胞衰亡,呈现出剂量效应关系,且细胞毒性大小为玻璃纤维>纤蛇纹石石棉>陶瓷纤维>硅灰石>岩棉;形态学观察发现染毒细胞出现空泡、肿胀、裸核、黑褐色颗粒以及胞浆胞核模糊、形态变化等现象,且不同的粉尘对V79细胞的影响不同。总体而言,岩棉是五种粉尘中毒性最低的石棉代用纤维。
赵文俞,张清杰,彭长琪[10](2006)在《硅灰石分子结构的FTIR谱》文中研究说明提供了一种研究链状硅酸盐矿物红外吸收谱归属的实验方法。1Tr型普通硅灰石酸解产物的Fourier变换红外(Fouriertransforminfrared,FTIR)谱研究表明:根据FTIR谱随酸解时间延长的演变规律,硅灰石的FTIR谱中所有吸收谱带的归属均可确切指定。1Tr型普通硅灰石的FTIR谱归属为:1085cm-1吸收带是OT—Si—OT(桥氧)非对称伸缩振动产生的,1060cm-1和1018cm-1吸收带是Si—OT—Si非对称伸缩振动形成的,967cm-1吸收带是OB—Si—OB(非桥氧)对称伸缩振动引起的,927cm-1和902cm-1吸收带是OT—Si—OB非对称伸缩振动产生的,681cm-1和645cm-1吸收带是Si—OB—Si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形成的,567cm-1和509cm-1吸收带是Si—OB弯曲振动吸收产生的,472cm-1吸收带是Si—OT弯曲振动吸收的结果,453cm-1吸收带是M—OT(M代表Ca)伸缩振动吸收产生的。另外,酸解产物的FTIR谱中799和11601250cm-1附近的吸收带提供了硅灰石酸解二氧化硅的有序度随酸解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的证据。
二、硅灰石制备二氧化硅材料过程中的多型转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硅灰石制备二氧化硅材料过程中的多型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1)氟羟基磷灰石—硅酸钙复合生物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骨植入材料基本概况 |
1.3 羟基磷灰石生物材料 |
1.3.1 羟基磷灰石结构及性质 |
1.3.2 羟基磷灰石中的离子取代 |
1.3.3 氟羟基磷灰石 |
1.4 硅酸钙类生物材料 |
1.5 生物陶瓷涂层制备技术 |
1.5.1 电化学沉积法 |
1.5.2 溶胶-凝胶法 |
1.5.3 激光熔覆法 |
1.5.4 等离子喷涂法 |
1.5.5 悬浮液等离子喷涂及其研究进展 |
1.6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选题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流程概述 |
2.2.2 FHA粉体的制备 |
2.2.3 悬浮液的制备 |
2.2.4 涂层的制备 |
2.2.5 微观组织与结构表征 |
2.2.6 涂层力学性能测试 |
2.2.7 涂层电化学性能测试 |
2.2.8 涂层溶解性能测试 |
2.2.9 涂层体外矿化性能测试 |
2.2.10 涂层体外细胞活性测试 |
2.2.11 涂层抗菌活性测试 |
第三章 悬浮液稳定性研究及喷涂工艺参数优化 |
3.1 粉体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 |
3.2 FHA粉体TG-DSC分析 |
3.3 悬浮液稳定性研究 |
3.3.1 分散剂种类对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
3.3.2 分散剂浓度对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
3.4 喷涂工艺参数的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氟羟基磷灰石-硅酸钙复合涂层的表征及性能研究 |
4.1 复合涂层的相组成及结构 |
4.2 复合涂层显微形貌 |
4.3 复合涂层力学性能 |
4.4 复合涂层电化学腐蚀性能 |
4.5 复合涂层溶解性能 |
4.6 复合涂层体外矿化性能 |
4.7 复合涂层抗菌性能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氟羟基磷灰石-硅酸钙复合梯度涂层的表征及性能研究 |
5.1 梯度涂层的相组成 |
5.2 梯度涂层显微形貌 |
5.3 梯度涂层力学性能 |
5.4 梯度涂层溶解性能 |
5.5 梯度涂层体外生物活性 |
5.6 梯度涂层抗菌性能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2)伊利石改性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伊利石概述 |
1.1.1 伊利石的由来 |
1.1.2 伊利石的定义 |
1.1.3 伊利石的结构与组成 |
1.1.3.1 伊利石的结构 |
1.1.3.2 伊利石的组成 |
1.1.4 伊利石的地质特征 |
1.1.5 伊利石的技术性能指标 |
1.2 伊利石的应用 |
1.2.1 化肥行业 |
1.2.1.1 钾肥 |
1.2.1.2 新型颗粒肥料 |
1.2.2 塑料和橡胶行业 |
1.2.3 高吸水性复合材料 |
1.2.4 化妆品 |
1.2.5 环境保护 |
1.2.6 土壤调节剂 |
1.2.7 陶瓷 |
1.2.8 伊利石制备分子筛 |
1.2.9 建筑业 |
1.2.10 造纸工业 |
1.2.11 伊利石的其他用途 |
1.3 伊利石综合利用前景展望 |
1.4 伊利石应用研究进展 |
1.4.1 伊利石的国外研究现状 |
1.4.1.1 对伊利石的改性 |
1.4.1.2 电化学性能 |
1.4.1.3 吸附性能 |
1.4.1.4 伊利石作为填料物 |
1.4.2 伊利石的国内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主要实验设备 |
2.2.3 打浆冲散实验装置 |
2.2.4 伊利石精粉改性方法及改性剂的确定 |
2.2.5 改性方法 |
2.2.6 改性剂的确定 |
2.2.7 伊利石精粉改性过程 |
2.2.7.1 原料制备 |
2.2.7.2 伊利石阳离子交换容量的测定 |
2.2.7.3 改性步骤 |
2.2.8 产物分析 |
2.2.8.1 X-射线衍射(XRD) |
2.2.8.2 红外光谱仪(IR) |
2.2.8.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2.8.4 热分析仪(TG) |
2.2.8.5 力学性能测试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不同尺寸矿土水力打散制浆数据 |
3.2 改性后伊利石的表征 |
3.2.1 XRD |
3.2.2 IR |
3.2.3 SEM |
3.2.4 TG |
3.2.5 拉伸性质 |
3.3 小结 |
第四章 伊利石矿土打浆生产设备的设计 |
4.1 伊利石浆体相关物性 |
4.2 设计参数与要求 |
4.3 设备设计 |
4.3.1 设备主体结构 |
4.4 相关尺寸确定 |
4.4.1 转筒直径 |
4.4.2 转筒长度确定 |
4.5 关键部件的设计 |
4.6 设备操作与运行 |
4.7 注意的问题 |
4.7.1 制造中注意的问题 |
4.7.2 安装中注意的问题 |
4.7.3 运行中注意的问题 |
4.8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活性硅酸钙高温相变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实验 |
2. 1 原材料 |
2. 2 仪器 |
3 结果与讨论 |
3. 1 活性硅酸钙的差热热重分析 |
3. 2 各煅烧温度的活性硅酸钙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3. 3 各煅烧温度的活性硅酸钙的X射线衍射分析 |
3. 4 各煅烧温度的活性硅酸钙的形貌分析 |
3. 5 活性硅酸钙的高温相变过程分析 |
4 结论 |
(4)高炉熔渣调质过程的均质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高炉渣的基本物化性能 |
1.1.1 高炉渣的化学组成及其结构 |
1.1.2 高炉渣的基本物化性能 |
1.2 高炉渣的综合利用 |
1.2.1 高炉渣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
1.2.2 高炉渣在处理污水的应用 |
1.2.3 高炉渣在生产渣棉中的应用 |
1.2.4 高炉渣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
1.3 矿物棉概况 |
1.3.1 矿渣棉物化性能 |
1.3.2 矿渣棉生产工艺 |
1.4 均质化动力学 |
1.4.1 熔化 |
1.4.2 溶解 |
1.4.3 扩散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6.1 创新点 |
1.6.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调质高炉渣均质化的静态研究 |
2.1 实验原料及研究方法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设备 |
2.1.3 实验方法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正交实验极差结果分析 |
2.2.2 正交实验方差结果分析 |
2.2.3 动力学因素对调质成纤均质化静态实验的影响 |
2.2.4 实验验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调质高炉渣均质化的动态研究 |
3.1 实验原料及研究方法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设备 |
3.1.3 实验方法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调质渣黏度分析 |
3.2.2 调质渣SiO2含量分析 |
3.2.3 调质渣矿物组成分析 |
3.2.4 调质渣冷却方式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均质化调质渣物化性能测定 |
4.1 实验原料及研究方法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设备 |
4.1.3 实验方法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化学组成对均质化调质渣成纤影响 |
4.2.2 均质化调质渣的黏度 |
4.2.3 均质化调质渣的熔化性温度 |
4.2.4 均质化调质渣的矿物组成 |
4.2.5 生产实践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尼龙11/硅烷化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碳化硅 |
1.2.1 碳化硅的结构及性能 |
1.2.2 碳化硅的制备 |
1.2.3 碳化硅的应用 |
1.3 尼龙 |
1.4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1.5 尼龙 11/碳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1.5.1 尼龙 11 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
1.5.2 聚合物/碳化硅复合材料的研究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6.1 本课题的目的 |
1.6.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尼龙 11/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尼龙 11 及尼龙 11/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4 表征与测试 |
2.3 实验测试结果与讨论 |
2.3.1 碳化硅、尼龙 11 及尼龙 11 复合材料红外分析 |
2.3.2 尼龙 11 及尼龙 11/碳化硅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 |
2.3.3 尼龙 11/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2.3.4 尼龙 11/碳化硅复合材料的阻隔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尼龙 11/碳化硅复合材料的结晶动力学及熔融行为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 |
3.2.2 样品制备 |
3.2.3 偏光显微镜观察 |
3.2.4 等温结晶及其熔融行为 |
3.2.5 非等温结晶及其熔融行为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偏光显微镜观察 |
3.3.2 等温结晶熔融行为 |
3.3.3 平衡熔点 |
3.3.4 等温结晶动力学 |
3.3.5 非等温结晶熔融行为 |
3.3.6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尼龙 11/碳化硅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及原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3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尼龙 11 及尼龙 11/碳化硅复合材料的流变曲线 |
4.3.2 尼龙 11 及尼龙 11/碳化硅复合材料的表观黏度 |
4.3.3 尼龙 11 及尼龙 11/碳化硅复合材料的黏流活化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陶瓷坯用硅灰石粉的质量控制及其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质量控制因素 |
1.1 人员因素 |
1.2 矿床地质因素 |
1.3 矿物组成及其化学成分因素 |
1.4 硬件因素 |
1.5 软件因素 |
2 质量控制方法 |
2.1 原矿分类堆放 |
2.2 适时抽检 |
2.3 批量送货 |
2.4 烧失量和收缩率控制 |
2.5 烧白度控制 |
2.6 Ca O含量控制 |
2.7 均匀度控制 |
2.8 颜色控制 |
3 结语 |
(7)低缺陷硅灰石涂层制备及其在化力学交互影响下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生物医用材料 |
1.2.1 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 |
1.2.2 生物医用材料的分类 |
1.3 等离子喷涂硅灰石涂层 |
1.3.1 等离子喷涂介绍 |
1.3.2 硅灰石的组成、分类及性质 |
1.3.3 硅灰石涂层 |
1.4 化力学交互作用对生物涂层组织的影响 |
1.5 化力学交互作用对生物涂层性能的影响 |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体温度对等离子喷涂硅灰石熔融粒子扁平化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微观形貌观察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基体温度对等离子喷涂硅灰石扁平粒子微观形貌的影响 |
2.3.2 基体温度对等离子喷涂硅灰石扁平粒子裂纹间距的影响 |
2.4 本章结论 |
第3章 基体温度对硅灰石涂层力学性能和溶解行为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2.1 试样制备 |
3.2.2 涂层的相成分检测和微观结构观察 |
3.2.3 涂层显微硬度和弹性模量测试 |
3.2.4 模拟体液浸泡试验 |
3.3 基体温度对等离子喷涂硅灰石涂层的相成分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
3.3.1 基体温度对等离子喷涂硅灰石涂层的相成分的影响 |
3.3.2 基体温度对等离子喷涂硅灰石涂层的微观结构的影响 |
3.4 基体温度对等离子喷涂硅灰石涂层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1 基体温度对等离子喷涂硅灰石涂层硬度的影响 |
3.4.2 基体温度对等离子喷涂硅灰石涂层弹性模量的影响 |
3.5 基体温度对等离子喷涂硅灰石涂层溶解性能的影响 |
3.6 本章结论 |
第4章 化力学交互作用对等离子喷涂硅灰石涂层结构和溶解性能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4.2.1 试样制备 |
4.2.2 载荷加载 |
4.2.3 模拟体液浸泡试验 |
4.2.4 涂层的微观结构观察和相成分检测 |
4.3 化力学交互作用对等离子喷涂硅灰石涂层微观结构的影响 |
4.3.1 浸泡时间对硅灰石涂层微观结构的影响 |
4.3.2 外加载荷对硅灰石涂层微观结构的影响 |
4.4 化力学交互作用对等离子喷涂硅灰石涂层相成分的影响 |
4.4.1 浸泡时间对硅灰石涂层相成分的影响 |
4.4.2 外加载荷对硅灰石涂层相成分的影响 |
4.5 化力学交互作用对等离子喷涂硅灰石涂层溶解性能的影响 |
4.5.1 外加载荷对硅灰石涂层溶解性能的影响 |
4.5.2 结晶度对硅灰石涂层溶解性能的影响 |
4.6 本章结论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8)纤蛇纹石石棉及无机代用纤维生物耐久性和体外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纤蛇纹石石棉安全性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安全性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思想及技术路线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工作量 |
1.3.1 课题来源 |
1.3.2 主要工作量 |
2 纤蛇纹石石棉及无机代用纤维粉体制备与表征 |
2.1 纤蛇纹石石棉粉体的制备及表征 |
2.1.1 纤蛇纹石石棉粉体的制备 |
2.1.2 纤蛇纹石石棉粉体的表征 |
2.2 纤蛇纹石石棉的代用纤维粉体的制备及表征 |
2.2.1 硅灰石粉体的制备及表征 |
2.2.2 人造矿物纤维粉体的制备及表征 |
2.3 二氧化硅粉体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3 纤蛇纹石石棉及无机代用纤维生物耐久性研究 |
3.1 试验试剂选取 |
3.2 试验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及耗材 |
3.3 实验步骤 |
3.3.1 有机酸溶液配制 |
3.3.2 有机酸溶液的pH 值和电导率测定 |
3.3.3 反应溶液的溶解量测定 |
3.4 粉体对有机酸溶液的酸碱度和电导率的影响 |
3.4.1 粉体溶蚀过程中醋酸溶液的pH 值和电导率变化 |
3.4.2 粉体溶蚀过程中草酸溶液的pH 值和电导率变化 |
3.4.3 粉体溶蚀过程中酒石酸溶液的pH 值和电导率变化 |
3.4.4 粉体溶蚀过程中柠檬酸溶液的pH 值和电导率变化 |
3.5 粉体在有机酸溶液中的溶解量 |
3.5.1 醋酸溶液中粉体溶解量的测定 |
3.5.2 草酸溶液中粉体溶解量的测定 |
3.5.3 柠檬酸溶液中粉体溶解量的测定 |
3.5.4 酒石酸溶液中粉体溶解量的测定 |
3.6 有机酸溶液中金属元素测定 |
3.7 残余固体的红外、XRD 分析及形貌观察 |
3.7.1 纤蛇纹石石棉残余固体的 XRD、IR、SEM |
3.7.2 硅灰石残余固体的 XRD、IR、SEM |
3.7.3 岩棉残余固体的 XRD、IR、SEM |
3.7.4 玻璃纤维残余固体的 XRD、IR、SEM |
3.7.5 陶瓷纤维残余固体的 XRD、IR、SEM |
3.7.6 纳米二氧化硅残余固体的 XRD、IR、SEM |
3.8 本章小结 |
4 纤蛇纹石石棉及其无机代用纤维粉体的细胞毒性研究 |
4.1 细胞的选取 |
4.2 细胞培养的所用的设备、用品及试剂 |
4.3 细胞的培养 |
4.3.1 细胞的传代培养 |
4.3.2 细胞浓度调整 |
4.3.3 细胞的冻存和复苏 |
4.4 粉体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4.4.1 MTT 试验 |
4.4.2 MTT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5 粉体对细胞形态的影响 |
4.5.1 形态学观察 |
4.5.2 染色细胞的形态 |
4.5.3 细胞 SEM |
4.6 培养液中生化数据测定 |
4.7 本章小结 |
5 粉体-有机酸溶蚀和粉体-细胞毒性机理探讨 |
5.1 粉体-有机酸溶蚀机理 |
5.1.1 有机酸溶液的电离平衡 |
5.1.2 纤蛇纹石石棉在有机酸溶液中的溶蚀机理 |
5.1.3 硅灰石在有机酸溶液中的溶蚀机理 |
5.1.4 人造矿物纤维在有机酸溶液中的溶蚀机理 |
5.1.5 纳米二氧化硅在有机酸中的溶蚀机理 |
5.2 粉体-细胞毒性机理探讨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纤蛇纹石石棉及代用纤维粉尘的光谱研究与噻唑蓝(MTT)比色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实 验 |
2 实 验 |
2.1 粉尘的制备及表征 |
2.2 MTT实验及形态学观察 |
2.2.1 MTT实验 |
2.2.2 形态学观察 |
3 结果及讨论 |
3.1 MTT测试结果分析 |
3.2 细胞形态学观察 |
4 讨 论 |
四、硅灰石制备二氧化硅材料过程中的多型转变(论文参考文献)
- [1]氟羟基磷灰石—硅酸钙复合生物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周生健.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0(02)
- [2]伊利石改性及性能研究[D]. 董春伟. 长春工业大学, 2016(11)
- [3]活性硅酸钙高温相变历程研究[J]. 洪景南,孙俊民,许学斌,杨会宾,李运改. 硅酸盐通报, 2016(03)
- [4]高炉熔渣调质过程的均质化研究[D]. 蔡爽. 华北理工大学, 2016(02)
- [5]尼龙11/硅烷化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郭冉. 中北大学, 2014(08)
- [6]陶瓷坯用硅灰石粉的质量控制及其方法[J]. 许怀凤. 中国粉体技术, 2013(06)
- [7]低缺陷硅灰石涂层制备及其在化力学交互影响下的作用机理研究[D]. 梁佳春. 华东理工大学, 2011(07)
- [8]纤蛇纹石石棉及无机代用纤维生物耐久性和体外毒性研究[D]. 甘四洋. 西南科技大学, 2009(S2)
- [9]纤蛇纹石石棉及代用纤维粉尘的光谱研究与噻唑蓝(MTT)比色法分析[J]. 甘四洋,董发勤,曾亚丽,邓建军,赵磊. 矿物岩石, 2008(04)
- [10]硅灰石分子结构的FTIR谱[J]. 赵文俞,张清杰,彭长琪. 硅酸盐学报, 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