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蔓延冶金法制备硼粉(论文文献综述)
曾静,胡石林,吴全峰,周文辉,齐鑫[1](2021)在《以三氟化硼为原料制备硼粉工艺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述了以三氟化硼为原料,分别采用金属热还原法、熔盐电解法及气相沉积法制备硼粉的三种工艺路线,分析和比较了每条工艺路线制备硼粉的纯度、产率及其优缺点,提出了一条以三氟化硼为原料先制备硼烷,再由硼烷采用流化床-化学气相沉积法高效、低能、产业化制备硼粉的工艺路线。
董晨晨[2](2020)在《不同盐含量对燃烧合成硼粉纯度和粒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B粉在航空航天、国防军事、化学和冶金等领域的应用非常有前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B粉的性能主要其纯度和粒度有关,高纯度与小粒径,对进一步提高其使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而B粉纯度和粒度与制备方法有关,通过改变制备方法的参数也会影响其性能。本文主要利用盐助燃烧合成法大规模制备无定形B粉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原料量1kg,Mg均过量10wt.%,物料成型压力都是45MPa)的前提下,加入并改变稀释剂KCl、MgCl2和NaCl加入量,采用盐助燃烧合成法制备出纯度更高,粒度更细的B粉。通过XRD、EDS、ICP、化学分析法、SEM、激光粒度分析仪、DSC和TEM等对制备的B粉进行表征,研究反应物料成型压力不同和过量不同Mg含量制备B粉确定其最佳工艺;再研究不同稀释剂KCl、MgCl2和NaCl加入量对制备B粉的物相、微观形貌、纯度和粒度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在Mg-KCl-B2O3反应体系里:浸洗后的产物中,有目标产物B粉和少部分无法洗去的Mg3B2O6杂质。B粉是无定形的。随着KCl加入量从10%增加到50%,产物B粉的纯度是先升高后降低,当KCl含量为30%时,纯度最高为94.58wt.%。稀释剂KCl的加入有效地降低了B粉粒度,减弱了B粉之间的团聚。随着KCl加入量的增加,B粉的粒度逐渐减小。KCl含量达到50%时,粒度达到了最小值,为0.73μm。2.在Mg-MgCl2-B2O3反应体系里:浸洗后的产物中,同样是目标产物B粉和少部分无法洗去的Mg3B2O6杂质。B粉同样为无定形。随着MgCl2加入量从10%增加到50%,产物B粉的纯度是逐渐降低的,MgCl2含量是10%的时候,纯度到达最高值94.48wt.%。稀释剂MgCl2的加入对B粉粒度的影响效果比KCl更为的显着。MgCl2的量逐渐增加,B粉的粒度逐渐减小。MgCl2含量达到50%时,粒度达到了最小值,为0.69μm。3.在Mg-NaCl-B2O3反应体系里:浸洗后的产物中,有目标产物B粉和少部分无法洗去的Mg3B2O6杂质。B粉是无定形的。随着NaCl加入量从30%增加到50%,产物B粉的纯度是先升高后降低,当NaCl含量为30%时,纯度最高为94.36wt.%。稀释剂Na Cl的加入有效地降低了B粉粒度,减弱了B粉之间的团聚。随着Na Cl加入量30%增加50%,B粉的粒度逐渐减小。NaCl含量达到50%时,粒度达到了最小值,为0.72μm。通过改变不同的稀释剂含量,已经可以做到控制B粉的纯度和粒度。在加入KCl、MgCl2和NaCl的最佳条件下,规模化制备出的B粉已经达到92B的标准,和95B非常的接近。
梁炳联[3](2020)在《关于自蔓延冶金法制备粉体及合金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蔓延冶金学是一个特殊的冶金研究领域,其重要分支之一是利用反应系统释放的反应热迅速形成一个超高的瞬态温度上升。因此,高熔点金属及其化合物可以快速、高效地制备。文章介绍了超细硼化物陶瓷粉体的制备、应用及最新的研究成果。此外,钛合金的缺点是生产成本高、操作复杂、制备过程长。
泮柯达[4](2016)在《无定形硼制备、团聚硼性能评价及应用探索》文中研究说明相比于镁、铝等传统金属燃料,硼的体积热值和质量热值更高,是富燃料推进剂的首选燃料。但硼的应用存在两方面问题:(1)无定形硼粉的制备工艺有待进一步改进;(2)添加细粒度的无定形硼粉给富燃料推进剂工艺带来了诸多困难。因此,迫切需要开展无定形硼粉的高效制备工艺、团聚硼性质的快速评价及团聚硼在富燃料推进剂中的应用研究。本文以高效制备无定形硼粉为目的,在镁热还原反应制备硼粉的基础上,结合自蔓延反应合成工艺,以NaBH4为活性降温剂,优化反应条件,制备了无定形硼粉。同时还建立了一套快速有效的团聚硼性能表征方法和指标体系,筛选出可较好满足推进剂制备和性能要求的团聚硼。制备了含团聚硼富燃料推进剂,考察了团聚硼粒度和配方对富燃料推进剂能量性能、一次燃烧性能的影响。通过绝热温度计算和理论分析,确定了自蔓延反应制备硼粉的引发温度。结果表明,当反应物的摩尔配比为理论计量比(NaBH4∶B2O3∶Mg=4.0∶5.0∶9.0)时,需要600℃以上才能引发并维持自蔓延反应。发现在本研究范围内,当反应原料比例NaBH4∶B2O3∶Mg=4.0∶7.5∶9.9、反应引发温度为725℃、反应时间为10min时,无定形硼粉的硼含量最高。本文制备的无定形硼粉反应活性较高,在氧弹中的燃烧热为-32143.61J?g-1,燃烧效率为72.78%。围绕富燃料推进剂的应用需求,建立了一套快速有效的团聚硼性能表征方法,系统表征了团聚硼的本征性质和应用性能。通过测试团聚硼/HTPB混合药浆的粘度特性,表征了团聚硼与HTPB的相容性;通过在一定罐磨条件下测试团聚硼的破碎率,表征了团聚硼的强度性能。在测试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合理的合格团聚硼性能指标以筛选团聚硼,以此筛选出了在富燃料推进剂中适用性较好的团聚硼。制备了团聚硼含量为30%wt的含团聚硼富燃料推进剂,其理论热值为31.67MJ?kg-1,测试了推进剂的燃速、燃速压强指数、燃烧热和爆热。发现当推进剂中所用团聚硼的配方相同时,在40100目的范围内,团聚硼的粒度越粗,推进剂的燃速越高;含添加剂A的团聚硼使推进剂燃速、燃速压强指数、燃烧热和爆热降低;相同粒度及配方的团聚硼,经抛丸处理后会使推进剂的燃速降低,但推进剂的燃烧热和爆热提高。
豆志河,张廷安[5](2016)在《自蔓延冶金法制备粉体与合金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及外场技术在冶金过程中的应用,形成了一门新的冶金交叉学科——"特殊冶金"。"自蔓延冶金"是特殊冶金学科分支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自蔓延冶金利用反应体系自身快速释放的化学反应热可快速形成一个超高瞬变温场,从而实现了对高熔点金属和化合物的快速、高效制备。系统论述了高熔点超细金属粉体、超细硼化物陶瓷粉体的生产、应用现状以及自蔓延冶金在高熔点超细金属粉体、超细硼化物陶瓷粉体制备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此外,目前钛合金、铜铬难混溶合金的应用现状及其制备过程中存在着生产成本高、工艺流程长、操作复杂等缺点,介绍了基于铝热还原的多级深度还原法直接制备钛基合金和铜铬难混溶合金的最新研究进展。
史冠勇[6](2017)在《自蔓延冶金法制备CuCr合金冶炼渣的研究》文中认为CuCr合金是目前在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中高压真空开关触头材料,主要工业生产方法为粉末冶金法、熔渗法和真空电弧熔炼法等。针对其传统生产方法的高生产成本、工艺复杂、成品率低和设备投资大等缺陷,本课题组提出以氧化物为原料利用自蔓延冶金法制备CuCr合金,该方法包括三个关键步骤:首先通过铝热反应获得互溶的高温熔体,然后通过熔渣精炼去除氧化物夹杂,最后通过快速冷却获得符合要求的CuCr合金铸锭。在铝热反应和熔渣精炼过程中,冶炼渣的性能对渣金分离和夹杂物的去除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对自蔓延冶金法制备CuCr合金的冶炼渣进行了系统研究。目前,对Al2O3基熔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炼钢用精炼渣和电渣重熔用渣,对Al2O3含量较高的铝热还原渣的研究尚不充分。本文对铝热还原冶炼渣的物理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w(CaO):w(Al2O3)=1:2时,渣中w(CaO)的提高会使熔渣的黏度和密度降低,凝固温度和表面张力先降低后升高,分别在30%和10%时有极小值;w(MgO)的提高会使熔渣的黏度、凝固温度、密度和表面张力先降低后升高,在3%时有极小值;w(CaF2)的提高会使熔渣的黏度、凝固温度、密度和表面张力均降低;w(SiO2)的提高会使熔渣的黏度、凝固温度、密度和表面张力均升高;w(Na3AlF6)的提高会使熔渣的黏度和表面张力降低,凝固温度和密度升高。铝热还原过程中未参与反应的Cr2O3和生成的Al2O3将在精炼过程中被熔渣吸收、影响熔渣的性能,因此考察了熔渣吸收Al2O3和Cr2O3对其性能的影响,并用高纯刚玉棒模拟夹杂物,考察了氧化物夹杂向渣中的溶解过程,结果表明:Al2O3和Cr2O3向熔炼渣中的溶解会提高熔渣的黏度、凝固温度、密度和表面张力,恶化其冶金性能,对渣金分离过程有不利影响;分析了熔渣化学成分对 Al2O3 夹杂物在 CaO-Al2O3-CaF2、CaF2-CaO-MgO-Al2O3-SiO2 系精炼渣和CaO-Al2O3基冶炼渣中的溶解速度的影响;Al2O3向熔渣中的溶解随温度和旋转速度的上升而上升,Al2O3在熔渣中的溶解过程受扩散控制;Al2O3夹杂与熔渣之间的浓度边界层中存在CaO·2Al2O3(CA2)和CaO·6Al2O3(CA6)两个高熔点中间化合物,在溶解过程中Al2O3夹杂要依次穿过CA6层和CA2层,并在CA2层和熔渣的界面处进入熔渣基体。熔渣物理性质的测定较为困难,因此利用数学模型通过熔渣的化学成分估算其物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KTH黏度模型进行了修正,使其适用于铝热还原熔渣体系,与本文的测量值对比,黏度模型估算值变化趋势一致且吻合良好,平均标准偏差Δ为15.7%;建立了熔渣体系电导率的估算模型,并应用于Al2O3基熔渣体系,估算结果与前人测量结果之间的平均标准偏差Δ为9.95%~17.4%,吻合良好。铝热还原过程是自蔓延冶金法制备CuCr合金的关键步骤之一,本文选择了一种四元熔渣用于制备CuCr合金,考察了冶炼渣成分和Cr2O3的配入量对CuCr合金铝热还原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选四元渣系渣金分离效果较好,渣相中不存在金属Cr相,且可以有效脱除合金中的气孔和夹杂物,金相照片中气孔和夹杂物相所占的比例大幅度降低;提高原料中Cr2O3的配入量,可以调控CuCr合金的成分,有效提高合金中富铬相所占的比例和Cr元素的含量,但熔渣中存在未被还原的Cr氧化物,导致Cr的损失增加;合金中富铬相颗粒的面积平均直径DA为12~40 μm,Cr2O3配入量的提高会导致合金中富铬相颗粒的尺寸增大和大尺寸富铬相的含量增加。熔渣精炼是消除自蔓延冶金法制备CuCr合金中气孔和夹杂物的关键步骤,本文对CuCr合金的精炼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熔精炼能够有效去除CuCr合金中的气孔和夹杂物,但不能降低合金的Al含量,而且还会导致CuCr合金中的Cr会因重力偏析而大量损失;直接精炼可以细化晶粒,去除气孔和大尺寸夹杂物,降低合金中残留的Al元素;与分批加料相比,连续加料方式的精炼效果更好;铝热还原-直接精炼制备的CuCr合金中富铬相的面积平均直径DA在6.7~21.35 μm,且尺寸大于50 μm的大尺寸富铬相很少出现;合金中没有大尺寸氧化物夹杂,只有极少量的尺寸约为2~3 μm的氧化铝夹杂物分布在铜铬相界面和富铜相基体当中。利用铝热还原-直接精炼法制备了 Cr含量满足国家标准的CuCr25和CuCr40合金,其中残留的w(Al)小于0.2%,富铬相晶粒的面积平均直径分别为 16.44 μm 和 19.58 μm。
彭超[7](2014)在《自蔓延冶金法制备无定形硼粉中夹杂物分析及去除机制》文中提出镁热还原法制备的无定形硼粉存在粒度大、杂质镁含量高等质量缺陷,严重影响了其反应活性及燃烧速度,限制了其作为高能燃料在固体火箭推进剂等领域的应用。课题组开发自蔓延冶金法规模化清洁制备高活性无定形硼粉的新技术,成功制备出粒度小于1.0μm的高活性无定形硼粉。由于无定形硼粉中杂质镁含量去除不彻底(杂质镁含量为4.50%~6.89%,产品仅满足SB90-92质量标准),严重影响了使用性能。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系统研究了自蔓延冶金制备无定形硼粉中杂质相形成的热力学规律及赋存状态,以及不同杂质相在酸浸过程中溶解动力学机制;并采用正交试验系统研究了无定形硼粉中杂质相的酸浸去除规律,优化了酸浸除杂提纯工艺条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自蔓延反应过程中会生成MgB2、MgB4、Mg3B2O6等杂质相,650-1200K范围内,Mg3B2O6的生成趋势最大;温度高于1300K时,对MgB2、MgB4的生成不利。镁蒸汽分压的升高,会能促进生成MgB2、MgB4反应发生。XRD、SEM分析结果表明:以氧化硼、镁粉为原料,自蔓延高温反应制得的燃烧产物中杂质相主要是MgO以及少量的Mg3B2O6、MgB2、MgB4等,且弥散分布在整个基体中,与热力学计算结果一致。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出Mg3B2O6和MgB2产物。采用合成Mg3B2O6、MgB2为原料,系统研究了酸浸工艺条件对Mg3B2O6、MgB2等物质的溶解动力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盐酸浓度的增加,Mg3B2O6、MgB2溶解速率显着增加。Mg3B2O6溶解过程受化学反应和扩散混合控制,其表观活化能为35.00kJ/mol;反应级数为1.88。MgB2溶解过程也为化学反应和扩散混合控制,其表观活化能为13.30kJ/mol,反应级数为0.73。对比发现氧化镁在盐酸中溶解速率极快。无定形硼粉在盐酸中的溶解度非常小,最大仅溶解0.3%。酸浸正交实验结果表明:自蔓延燃烧产物酸浸除杂提纯过程中酸浸条件对除杂效果影响的显着性为:温度>时间>液固比>酸浓度。结合各物相溶解动力学试验结果,确定了最佳的浸出条件:浸出温度95℃,浸出时间60min,液固比16:1,盐酸浓度5mol/L。采用最优的酸浸工艺条件酸浸除杂后,制备出杂质镁含量仅为3.55%高活性无定形硼粉,其品质符合SB92-95的质量标准,品质得到极大提升。无定形硼粉的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径小于300nm。
李枫[8](2014)在《从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制备无定形硼粉》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了以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为原料制备无定形硼粉。研究分为三大部分,首先是制备硼酸,研究了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在脱氟剂A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制备硼酸和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先与醇发生酯化反应再水解制备硼酸。然后是将硼酸加热脱水制备氧化硼。最后是将氧化硼发生镁热还原反应制备无定形硼粉。1.制备硼酸采用将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在脱氟剂A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或者先与甲醇酷化成硼酸甲酯再水解制备硼酸这两种方法。在第一种方法中,研究了脱氟剂A与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摩尔比、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制备硼酸收率及纯度的影响,确定的工艺条件为:脱氟剂A与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的摩尔比为5:3,反应温度为100℃℃,恒温时间6h。制备的硼酸收率为78.14%、纯度为97.67%。在第二种方法中,研究了反应脱氟剂B的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制备硼酸收率及纯度的影响,确定的工艺条件为:脱氟剂B用量为30g,反应温度为55℃。制备的硼酸收率为67.78%、纯度为98.72%。姜黄试纸的变色反应试验和X射线衍射试验的结果都表明用这两种方法都成功制备了硼酸。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硼酸颗粒粒径在100μm左右,用第一种方法方法制备的硼酸粒径比第二种方法制备的硼酸大且更均匀。2.制备氧化硼研究了市售硼酸脱水时的热分析曲线,在50℃到350℃之间的硼酸失重率为45.31%,与硼酸完全脱水生成氧化硼的理论失重率43.67%相近。在80℃附近脱去表面结构水的脱去,在160℃左右硼酸第一步脱水,200℃左右第二步脱水。研究了压力以及温度对硼酸脱水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下脱水得到的氧化硼粒子均匀,常压下易生成玻璃状的块状氧化硼。分步升温脱水比一步升温脱水得到的氧化硼纯度高。确定的工艺条件为:将硼酸在干燥箱中常压下85℃烘1.5h,升温至150℃,恒温4h,每隔10min搅拌一次。在真空下,先升温至220℃脱水1.5h,再升温至260℃脱水2.5h,最后升至280℃脱水4h。3.制备无定型硼粉对镁粉与氧化硼粉末配比、反应温度、恒温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确定的条件为:镁粉与氧化硼粉末的质量比为1:3,反应温度为850℃,恒温反应时间为30min。还原产物经两次酸浸两次碱浸水洗处理后制备的硼粉收率为74.82%,纯度为85.73%。硼粉的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实验表明该镁热还原反应制备的硼粉为非晶态硼粉,杂质主要为酸不溶物MgxB2O(x+3)。
佟丽仲,苏艳丽[9](2014)在《承上启下的新一代冶金人——记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院长张廷安》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创新"已成为这个时代转型的最强音,但是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依然薄弱,离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国家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其中的关键在于人才,各类高校有责任加强产学研合作,帮助企业提升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在张廷安院长的率领下,十分重视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并致力于为企业和社会发展服务,不断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一方面培养和输送了大批有色冶金领域人才、尤其是具有突出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另一方面向更前沿的科学技术、不断突破和创新,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更源头的技术,为促进有色冶金行业的科技进步不懈努力。
戴恩国[10](2014)在《一种超细硼化物清洁生产技术获奖》文中研究表明本报讯(记者戴恩国)《中国冶金报》记者近日从东北大学获悉,由张廷安教授领衔团队研究发明的“自蔓延冶金法制备超细硼化物清洁生产技术”获201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 自蔓延冶金法制备超细硼化物清洁生产技术是该团队的自蔓延冶金法制备超细粉体清洁生产技术?
二、自蔓延冶金法制备硼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蔓延冶金法制备硼粉(论文提纲范文)
(1)以三氟化硼为原料制备硼粉工艺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金属热还原法 |
1.1 硼酸的制备 |
1.2 氧化硼的制备 |
1.3 硼粉的制备 |
1.3.1 镁热还原法制硼粉 |
1.3.2 粗硼提纯 |
1.3.3 KBF4的制备 |
1) 气-固反应法: |
2) 水溶液法: |
2 熔盐电解法制备硼粉 |
2.1 氧化硼或KBF4为硼源熔盐电解制备硼粉 |
2.2 氧化硼阴极脱氧还原制备硼粉 |
3 气相沉积法制备硼粉 |
3.1 乙硼烷的制备 |
1) BF3和金属氢化盐反应 |
2) BF3和金属硼氢化盐反应 |
3.2 气相沉积法制备硼粉 |
4 结论与展望 |
(2)不同盐含量对燃烧合成硼粉纯度和粒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关于B的基本性质概述 |
1.3 无定形B粉的应用研究现状 |
1.3.1 富燃料推进剂 |
1.3.2 硼钢 |
1.3.3 电极和超导体 |
1.3.4 硼纤维 |
1.3.5 制作炸药 |
1.3.6 汽车的安全气囊引发剂 |
1.3.7 其他应用 |
1.4 无定形B粉的传统制备方法现状 |
1.4.1 熔融盐电解法 |
1.4.2 硼烷裂解法 |
1.4.3 氢热还原法 |
1.4.4 热分解法 |
1.4.5 高能球磨法 |
1.4.6 金属热还原法 |
1.4.7 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法 |
1.5 盐助燃烧合成法的研究现状 |
1.6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6.1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6.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不同含量KCl对盐助燃烧合成法制备B粉粒度和纯度的影响规律及其作用机制 |
2.1 实验过程 |
2.1.1 实验原料和实验设备 |
2.1.2 产物的合成 |
2.1.3 产物的浸洗处理 |
2.1.4 产物的表征 |
2.2 实验结果 |
2.2.1 KCl加入量对B粉物相的影响 |
2.2.2 KCl加入量对制备的B粉纯度的影响 |
2.2.3 KCl加入量对制备的B粉微观形貌和粒度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探究盐助燃烧合成法制备无定形B粉的反应过程 |
2.3.2 KCl不同加入量制备无定形B粉的形成机理 |
2.3.3 KCl加入量对体系绝热燃烧温度的影响 |
2.3.4 KCl加入量对B粉纯度和粒度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 |
2.4 小结 |
第3章 不同含量MgCl_2对盐助燃烧合成法制备B粉粒度和纯度的影响规律及其作用机制 |
3.1 实验过程 |
3.2 实验结果 |
3.2.1 MgCl_2加入量对B粉物相的影响 |
3.2.2 MgCl_2加入量对制备的B粉纯度的影响 |
3.2.3 MgCl_2加入量对制备的B粉微观形貌和粒度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MgCl_2不同加入量制备无定形B粉的形成机理 |
3.3.2 MgCl_2加入量对体系绝热燃烧温度的影响 |
3.3.3 MgCl_2加入量对B粉纯度和粒度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 |
3.4 小结 |
第4章 不同含量NaCl对盐助燃烧合成法制备B粉粒度和纯度的影响规律及其作用机制 |
4.1 实验过程 |
4.2 实验结果 |
4.2.1 NaCl加入量对B粉物相的影响 |
4.2.2 NaCl加入量对制备的B粉纯度的影响 |
4.2.3 NaCl加入量对制备的B粉微观形貌和粒度的影响 |
4.2.4 不同稀释剂加入量对制备的B粉纯度和粒度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NaCl不同加入量制备无定形B粉的形成机理 |
4.3.2 NaCl加入量对体系绝热燃烧温度的影响 |
4.3.3 NaCl加入量对B粉纯度和粒度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关于自蔓延冶金法制备粉体及合金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冶金的主要科学问题及研究 |
2 自蔓延冶金法制备超细粉体的研究进展 |
3 自蔓延熔铸法直接制备高熔点合金 |
4 结语 |
(4)无定形硼制备、团聚硼性能评价及应用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符号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与富燃料推进剂 |
1.2.2 硼粉的制备 |
1.2.3 硼粉的团聚处理 |
1.2.4 团聚硼在推进剂中的应用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无定形硼粉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2.1 硼粉制备及表征方法 |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2 基于镁热还原的自蔓延反应法硼粉制备原理 |
2.1.3 粗硼产品的提纯方法 |
2.1.4 精制硼粉性质的表征方法 |
2.2 工艺参数对自蔓延反应制备硼粉结果的影响 |
2.2.1 自蔓延反应引发温度的确定 |
2.2.2 原料处理方式对自蔓延反应结果的影响 |
2.2.3 反应时间对自蔓延反应结果的影响 |
2.2.4 氧化硼含量对自蔓延反应结果的影响 |
2.2.5 反应引发温度对自蔓延反应结果的影响 |
2.2.6 镁含量对自蔓延反应结果的影响 |
2.2.7 基于氧化硼含量和反应引发温度的均匀设计实验 |
2.3 硼粉性质的表征 |
2.3.1 硼粉的成分 |
2.3.2 硼粉的燃烧热 |
2.3.3 硼粉的粒径 |
2.3.4 硼粉的比表面积 |
2.3.5 硼粉的密度 |
2.3.6 硼粉的热氧化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团聚硼性能的表征方法研究 |
3.1 团聚硼性能测试的相关原料及实验设备 |
3.2 团聚硼本征性质的表征 |
3.2.1 团聚硼的密度 |
3.2.2 团聚硼的球形度 |
3.3 团聚硼应用性能的测试 |
3.3.1 团聚硼的强度 |
3.3.2 团聚硼与HTPB的相容性 |
3.3.3 团聚硼的燃烧热 |
3.4 团聚硼筛选及改进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团聚硼富燃料推进剂的制备及性能 |
4.1 实验原料及测试方法 |
4.1.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4.1.2 富燃料推进剂制备及性能测试方法 |
4.2 团聚硼富燃料推进剂的性能 |
4.2.1 团聚硼对富燃料推进剂燃速的影响 |
4.2.2 团聚硼对富燃料推进剂燃烧热及爆热的影响 |
4.2.3 团聚硼富燃料推进剂燃速相关性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自蔓延冶金法制备粉体与合金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自蔓延冶金法制备超细粉体的研究进展 |
2.1 自蔓延冶金法制备硼化物陶瓷粉 |
2.2 自蔓延冶金法制备高熔点金属超细粉 |
3 自蔓延熔铸法直接制备高熔点合金 |
3.1 深度多级还原直接冶炼钛基合金 |
4 结语 |
(6)自蔓延冶金法制备CuCr合金冶炼渣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CuCr合金的性质与用途 |
1.2 CuCr合金的制备方法 |
1.2.1 熔渗法 |
1.2.2 混粉烧结法 |
1.2.3 真空自耗电弧熔炼法 |
1.2.4 机械合金化法 |
1.2.5 快速凝固法 |
1.2.6 其他方法 |
1.3 自蔓延冶金法制备CuCr合金 |
1.3.1 自蔓延冶金法的应用 |
1.3.2 自蔓延冶金法制备CuCr合金的研究进展 |
1.4 冶金熔渣 |
1.4.1 熔渣的分类 |
1.4.2 熔渣的物理性质 |
1.4.3 熔渣的作用 |
1.5 课题研究背景及内容 |
1.5.1 课题研究背景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Al_2O_3基熔炼渣系性能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理与方法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实验原理 |
2.2.4 实验流程 |
2.3 添加剂对CaO-Al_2O_3渣系性能的影响 |
2.3.1 添加剂对CaO-Al_2O_3渣系物相组成的影响 |
2.3.2 添加剂对CaO-Al_2O_3渣系黏度的影响 |
2.3.3 添加剂对CaO-Al_2O_3渣系凝固温度的影响 |
2.3.4 添加剂对CaO-Al_2O_3渣系密度的影响 |
2.3.5 添加剂对CaO-Al_2O_3渣系表面张力的影响 |
2.4 溶解夹杂物对铜铬合金熔炼渣系性能的影响 |
2.4.1 溶解夹杂物对渣系黏度的影响 |
2.4.2 溶解夹杂物对渣系凝固温度的影响 |
2.4.3 溶解夹杂物对渣系密度的影响 |
2.4.4 溶解夹杂物对渣系表面张力的影响 |
2.5 夹杂物在铜铬合金熔炼渣系中的溶解速度 |
2.5.1 Al_2O_3夹杂物在重熔精炼渣系中的溶解速度 |
2.5.2 Al_2O_3夹杂物在CaO-Al_2O_3渣系中的溶解速度 |
2.5.3 Al_2O_3夹杂物在Al_2O_3基渣系中的溶解机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Al_2O_3基熔渣黏度和电导率估算模型 |
3.1 引言 |
3.2 熔渣的黏度估算模型 |
3.2.1 模型建立 |
3.2.2 模型中所使用的参数 |
3.2.3 结果与讨论 |
3.3 熔渣的电导率估算模型 |
3.3.1 模型建立 |
3.3.2 模型中所使用的参数 |
3.3.3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CuCr合金铝热还原过程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理与方法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实验流程 |
4.3 熔渣组成对铝热还原制备CuCr合金的影响 |
4.3.1 熔渣组成对还原渣物相结构的影响 |
4.3.2 熔渣组成对合金金相组织的影响 |
4.3.3 熔渣组成对合金中夹杂物赋存状态的影响 |
4.4 Cr_2O_3的配入量对铝热还原制备CuCr合金的影响 |
4.4.1 Cr_2O_3的配入量对还原渣物相结构的影响 |
4.4.2 Cr_2O_3的配入量对合金金相组织的影响 |
4.4.3 合金中富铬相的尺寸分布 |
4.4.4 Cr_2O_3的配入量对合金中夹杂物赋存状态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CuCr合金的熔渣精炼过程研究 |
5.1 引言 |
5.2 相关理论计算 |
5.2.1 夹杂物在CuCr合金熔体中的上浮速度 |
5.2.2 富铬相颗粒在CuCr合金熔体中的上浮 |
5.3 CuCr合金的重熔精炼 |
5.3.1 重熔精炼对合金金相组织的影响 |
5.3.2 重熔精炼对合金中夹杂物赋存状态的影响 |
5.4 CuCr合金的直接精炼 |
5.4.1 直接精炼对合金金相组织的影响 |
5.4.2 合金中富铬相的尺寸分布 |
5.4.3 直接精炼对合金中夹杂物赋存状态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自蔓延冶金法制备无定形硼粉中夹杂物分析及去除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硼的性质及应用 |
1.1.1 硼的基本性质 |
1.1.2 硼化合物的基本性质 |
1.1.3 硼资源分布 |
1.1.4 硼的用途 |
1.2 硼粉的制备方法 |
1.3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的原理 |
1.3.2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的优势 |
1.3.3 自蔓延高温合成相关技术 |
1.4 自蔓延冶金法规模化清洁制备无定形硼粉的研究进展 |
1.4.1 自蔓延冶金法制备无定形硼粉的工艺原理 |
1.4.2 自蔓延冶金法制备无定形硼粉的最新进展 |
1.5 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 |
1.5.1 背景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研究方法 |
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2 实验设备 |
2.2.1 高温自蔓延(SHS)设备 |
2.2.2 管式炉 |
2.2.3 浸出实验使用的相关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研究思路及方案 |
2.3.2 SHS实验步骤 |
2.3.3 Mg_3B_2O_6的制备实验步骤 |
2.3.4 MgB_2的制备实验步骤 |
2.3.5 溶解动力学实验步骤 |
2.3.6 自蔓延燃烧产物的正交实验 |
2.3.7 B含量的测定实验 |
2.3.8 滴定分析方法 |
第3章 自蔓延反应过程中杂质相形成热力学 |
3.1 自蔓延反应中杂质相生成的热力学研究 |
3.1.1 标准态下Mg_3B_2O_6、MgB_2、MgB_4形成的热力学分析 |
3.1.2 非标准态下MgB_2、MgB_4形成的热力学分析 |
3.2 反应热的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自蔓延产物杂质相酸浸溶解性能研究 |
4.1 Mg_3B_2O_6的制备 |
4.1.1 不同反应温度对合成Mg_3B_2O_6的影响 |
4.1.2 不同压样压力对合成Mg_3B_2O_6的影响 |
4.1.3 不同原料配比对合成Mg_3B_2O_6的影响 |
4.2 MgB_2的制备 |
4.2.1 原料的准备 |
4.2.2 MgB_2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 |
4.2.3 MgB_2的SEM分析 |
4.3 Mg_3B_2O_6的溶解动力学研究 |
4.3.1 转速对Mg_3B_2O_6溶解速率的影响 |
4.3.2 初始酸度对Mg_3B_2O_6溶解速率的影响 |
4.3.3 温度对Mg_3B_2O_6溶解速率的影响 |
4.4 MgB_2溶解动力学研究 |
4.4.1 转速对MgB_2溶解速率的影响 |
4.4.2 初始酸度对MgB_2溶解速率的影响 |
4.4.3 温度对MgB_2溶解速率的影响 |
4.5 MgO溶解动力学研究 |
4.6 无定形硼粉的溶解动力学研究 |
4.6.1 搅拌速度对无定形硼粉溶解速率的影响 |
4.6.2 初始酸度对无定形硼粉溶解速率的影响 |
4.6.3 温度对无定形硼粉溶解速率的影响 |
4.6.4 自蔓延反应产物中杂质相与无定形硼粉溶解动力学差别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自蔓延反应产物酸浸工艺优化 |
5.1 自蔓延反应产物的表征 |
5.1.1 自蔓延燃烧产物XRD分析 |
5.1.2 自蔓延燃烧产物SEM分析 |
5.2 酸浸原料的预处理 |
5.2.1 氧化硼在水中溶解度 |
5.2.2 Mg_3B_2O_6在水中溶解度 |
5.2.3 MgO在水中溶解度 |
5.2.4 水洗后自蔓延燃烧产物的表征 |
5.3 自蔓延反应产物的酸浸正交试验研究 |
5.3.1 极差分析 |
5.3.2 正交试验产物的表征 |
5.3.3 验证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从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制备无定形硼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硼概述 |
1.1.1 硼的理化性质 |
1.1.2 硼的应用及生产 |
1.2 高纯硼酸的制备及性质 |
1.2.1 硼酸的物化性质 |
1.2.2 硼酸制备方法 |
1.2.3 硼酸的应用以及国内生产现状 |
1.3 氧化硼的性质及制备 |
1.3.1 氧化硼的理化性质 |
1.3.2 氧化硼的应用 |
1.3.3 氧化硼的生产 |
1.4 高纯度无定形硼粉的主要制备方法 |
1.4.1 卤化硼分解法制无定形硼粉 |
1.4.2 熔盐电解法制无定形硼粉 |
1.4.3 自蔓延冶金法制无定形硼粉 |
1.4.4 氢化钠还原法制无定形硼粉 |
1.4.5 镁热还原法制无定形硼粉 |
1.5 选题思路及研究意义 |
第2章 常规定量分析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
2.2.2 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中三氟化硼含量的测量 |
2.2.3 硼酸纯度的电位滴定法测量 |
2.2.4 氧化硼的纯度测量 |
2.2.5 无定形硼粉纯度的碱熔法测量 |
第3章 硼酸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3.2.2 实验装置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物摩尔比对硼酸收率及纯度的影响 |
3.3.2 反应温度对硼酸收率及纯度的影响 |
3.3.3 反应时间对硼酸收率及纯度的影响 |
3.3.4 脱氟剂B用量对硼酸收率及纯度的影响 |
3.3.5 酯化水解反应中反应温度对硼酸收率及纯度的影响 |
3.3.6 硼酸的定性分析 |
3.3.7 硼酸的晶体结构 |
3.3.8 硼酸的微观形貌 |
3.3.9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氧化硼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硼酸的DTA-TG分析 |
4.3.2 硼酸的加热脱水 |
4.3.3 氧化硼的形貌 |
4.4 小结 |
第5章 无定形硼粉的制备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5.2.2 实验装置及流程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反应物配比的影响 |
5.3.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5.3.3 恒温时间的影响 |
5.3.4 验证实验的结论 |
5.3.5 硼粉的XRD分析 |
5.3.6 讨论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承上启下的新一代冶金人——记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院长张廷安(论文提纲范文)
潜心苦研成就卓着 |
1 攻克赤泥利用难题——“十年磨一剑” |
2 “冶金反应器的科学”——冶金反应工程学 |
3 “化学能的利用与冶金的结合”——自蔓延冶金学 |
4 冶金学科中的一朵奇葩——高压湿法冶金学 |
格物致知求索奉献 |
结语 |
个人寄语: |
四、自蔓延冶金法制备硼粉(论文参考文献)
- [1]以三氟化硼为原料制备硼粉工艺的研究进展[J]. 曾静,胡石林,吴全峰,周文辉,齐鑫.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2021(06)
- [2]不同盐含量对燃烧合成硼粉纯度和粒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 董晨晨.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1)
- [3]关于自蔓延冶金法制备粉体及合金的研究进展[J]. 梁炳联. 冶金与材料, 2020(01)
- [4]无定形硼制备、团聚硼性能评价及应用探索[D]. 泮柯达.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6(01)
- [5]自蔓延冶金法制备粉体与合金的研究进展[J]. 豆志河,张廷安. 中国材料进展, 2016(08)
- [6]自蔓延冶金法制备CuCr合金冶炼渣的研究[D]. 史冠勇. 东北大学, 2017(06)
- [7]自蔓延冶金法制备无定形硼粉中夹杂物分析及去除机制[D]. 彭超. 东北大学, 2014(08)
- [8]从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制备无定形硼粉[D]. 李枫. 湖南大学, 2014(04)
- [9]承上启下的新一代冶金人——记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院长张廷安[J]. 佟丽仲,苏艳丽. 世界有色金属, 2014(04)
- [10]一种超细硼化物清洁生产技术获奖[N]. 戴恩国. 中国冶金报,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