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小麦品种籽粒物理品质性状及面粉品质性状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战帅帅[1](2021)在《小麦阿拉伯木聚糖阿魏酸酰基转移酶基因TaBAHD的克隆与功能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阿魏酰阿拉伯木聚糖(Feruloyl arabinoxylan,FAX)大分子构架中的阿魏酰基团与阿拉伯木聚糖(Arabinoxylan,AX)产生氧化交联最终形成凝胶,对面制品的加工品质及其营养品质均能产生重要影响。FAX在阿拉伯木聚糖阿魏酸酰基转移酶(Arabinoxylan feruloyl transferase,AFT)催化作用下合成,而FAX含量的高低则对小麦AX的分子结构和性质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克隆FAX含量的关键酶(AFT)基因,开发功能标记并进行基因的表达机理分析是对小麦加工品质进行改良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利用253份来自黄淮冬麦区、北部冬麦区的国内外小麦品种(系)及124份新疆小麦品种(系)作为供试材料,同源克隆小麦3B、3D染色体上的TaBAHD基因,基于序列的差异性开发功能标记并验证,最后通过基因编辑对TaBAHD-A1和TaBAHD-B1及TaBAHD-D1基因进行分析鉴定,明晰小麦籽粒FAX含量相关的分子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同源克隆的方法,以TaBAHD-A1基因序列为探针,分别克隆了位于3 BL和3 DL上的AFT基因TaBAHD-B1和TaBAHD-D1。TaBAHD-B1和TaBAHD-D1基因全长序列分别为1450 bp和1469 bp,各都包含一个1266 bp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一个内含子及两个外显子,内含子的剪接位点结构则符合GT-AG经典类型。不同材料间的TaBAHD-B1基因在1425bp位置有1处SNP位点,2个等位变异序列之间相似度为98.08%,共编码氨基酸422个,预测其分子量是45.1k Da。不同材料的TaBAHD-D1基因等位变异序列之间相似度为99.73%,具有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且具有20 bp的5′非翻译区(Untraslated region,UTR)和44 bp的3′UTR。TaBAHD-A1和TaBAHD-B1、TaBAHD-D1基因存在10个氨基酸非同义突变,相同结构域是乙酰转移酶催化机制重要组分。基于TaBAHD-B1基因的等位变异序列SNP位点开发了一对显性互补型标记AFT 97/AFT 85。AFT 97标记与高FAX含量相关,在具有TaBAHD-B1a类型的材料中能扩增出539 bp片段,在黄淮冬麦区材料间不同基因型的FAX含量差异达显着水平(P<0.05)。基于TaBAHD-D1基因19 bp SNP处开发了2个互补显性标记AFT 19和AFT 27。AFT 27可分辨出的等位变异TaBAHD-D1a材料中能扩增出908 bp片段,与高FAX含量相关。总体分析表明,具有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的FAX含量差异达到显着水平(P<0.05)。TaBAHD-A1a/TaBAHD-B1a/TaBAHD-D1a基因型组合,在北部冬麦区、黄淮冬麦区及总体材料中,其FAX含量在不同麦区间差异达显着水平(P<0.05),且TaBAHD-B1基因对FAX含量催化合成的功能作用相对较小。2.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ficational,PCR)的方法,对12份基因型与表型值相符合的小麦材料,其开花后5个周期麦穗籽粒中的TaBAHD-A1、TaBAHD-B1、TaBAHD-D1基因表达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TaBAHD-A1、TaBAHD-B1及TaBAHD-D1基因均在21 d时期表达量最高且稳定,且与其他7 d、14 d、28 d、35 d时期的相对表达量有显着差异(p<0.05),与小麦籽粒处于面团期特征表现一致。TaBAHD-A1a的相对表达量约为TaBAHD-B1a等位变异相对表达量的1.3倍,TaBAHD-D1a等位变异相对表达量的2倍,TaBAHD-B1b等位变异相对表达量的5倍。12份材料分为两类,I类为高FAX含量品种,II类为低FAX含量品种。农大212(TaBAHD-A1a/TaBAHD-B1a/TaBAHD-D1a)、小偃54(TaBAHD-A1a/TaBAHD-B1a/TaBAHD-D1b)是优异等位变异组合类型的高FAX含量材料,与淮麦18(TaBAHD-A1b/TaBAHD-B1b/TaBAHD-D1b)、济麦21(TaBAHD-A1b/TaBAHD-B1b/TaBAHD-D1b)、陕354(TaBAHD-A1b/TaBAHD-B1b/TaBAHD-D1a)低FAX含量的材料在不同发育时期相对表达量差异显着(p<0.05),且相对表达量与前期研究的FAX含量表型特征相符合,以上结果表明第3染色体组的TaBAHD-A1、TaBAHD-B1、TaBAHD-D1基因可能参与催化合成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FAX含量的交联反应,且不同基因型参与调控作用的功能程度存在差异,在转录水平上分析了TaBAHD基因表达机理。3.通过双酶切法构建p ET-28a(+)-TaBAHD-A1,p ET-28a(+)-TaBAHD-B1,p ET-28a(+)-TaBAHD-D1原核表达载体;37℃,215 rpm条件下,加入IPTG至终浓度为1 m M,恒温培养2 h,全菌蛋白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所得结果与前期预测结果一致,初步验证TaBAHD蛋白已被成功诱导。重组蛋白表达条件进一步优化表明,p ET-28a(+)-TaBAHD均在37℃表达最高,而p ET-28a(+)-TaBAHD-A1及p ET-28a(+)-TaBAHD-B1重组载体分别在1.0 m M、1.5 m M IPTG浓度条件下,p ET-28a(+)-TaBAHD-D1重组载体在诱导8 h时表达条件下最优。4.以中间载体pMETa U 6.1为模板成功构建双g RNA基因编辑载体。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37株基因编辑植株突变类型主要为Bi和He,主要在PAM识别序列为TaBAHD-222靶点上游3 bp、4 bp处以4 bp、5 bp的删除突变及下游2 bp处单碱基替换为主。主要在PAM识别序列为TaBAHD-322靶点下游4 bp处以2 bp的删除突变及单碱基插入为主,且主要为TaBAHD-A1及TaBAHD-B1发生基因编辑。3个染色体TaBAHD基因同时发生基因编辑的植株籽粒FAX含量为3.57×10-5mol/L,低于受体Fielder品种(4.07×10-5mol/L)。初步验证了TaBAHD基因可能与胚乳细胞壁FAX含量存在相关性。
刘亚丽,马艳明,李雪瑞,颜国荣,王威,路子峰,肖菁[2](2021)在《新疆冬小麦品种资源籽粒品质性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新疆冬小麦品种资源的籽粒品质状况,以2017年、2018年2 a收获的133个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和50个育成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品质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度、不同类型的新疆冬小麦品种的籽粒品质有差异。183个新疆冬小麦品种的籽粒硬度平均为65.27%;蛋白质含量较高,平均为15.85%;湿面筋含量平均为35.28%;体积质量平均为809.12 g/L,85%以上的品种体积质量等级达到一级水平;沉降值平均为37.94 mL;淀粉含量平均为70.62%。新疆冬小麦育成品种的籽粒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均高于地方品种,且大部分品种属于中强筋品种,与新疆居民喜爱拉面、馕等高筋面食有关;2017-2018年2 a籽粒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均与淀粉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体积质量与淀粉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与沉降值呈极显着正相关。
马爱平,崔欢虎,亢秀丽,靖华,王裕智,张建诚[3](2021)在《无机氮磷减量、有机肥施用量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明旱作雨养条件下无机NP减量、有机肥施用量与小麦品质性状的关系,采用随机区组方法、大区对比方法分别开展了无机NP减量、有机肥及其施用量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传统NP配施量、传统单施N量,减量NP配施、减量单施N其籽粒蛋白质含量、面粉、面团品质均总体呈现随施肥量的增加在改善。其中NP配施传统优于减量,且籽粒蛋白质含量、面粉、面团品质(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传统单施N优于P,且籽粒蛋白质含量、面粉、面团品质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减量单施N优于P,且籽粒蛋白质含量、面粉、面团品质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同量N条件下传统、减量NP配施总体优于传统、减量单施N;传统单施N量与减量单施N、传统单施P量与P减量二者籽粒蛋白质含量、面粉、面团品质均不存在差异。2种有机肥施肥量(x)与籽粒蛋白质含量、面粉、面团品质性状(y)均呈现正相关;无机NP、有机肥不同施肥量的品质性状变异系数容重均最小,而沉降值均最大。本研究明确了无机氮磷减量、有机肥施用量与品质性状的关系,讨论分析了无机氮磷减量与品质协同改善的技术途径。该项研究可为减施化肥实现绿色种植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盛坤[4](2020)在《土壤水分调控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优质已经成为现代小麦生产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土壤水分调控是改善小麦品质的主要技术措施,探明土壤水分调控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对于小麦生产实施科学灌溉管理、实现优质节水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从黄淮麦区当前主推的11个品种中筛选出品质表现十分突出的新麦26,并以其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式,系统研究了土壤水分调控时期与调控程度对小麦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籽粒灌浆特性、籽粒氮素积累特征、籽粒蔗糖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土壤水分调控对籽粒蛋白质含量、淀粉糊化特性、面团揉混特性和面筋指数有显着的影响。与全生育期高水处理相比,中水处理的籽粒蛋白质含量、面筋指数,淀粉糊化曲线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以及揉混仪曲线的中线峰值时间等指标均显着升高。(2)干旱胁迫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程度因胁迫水平和发生时期的不同而差异明显。拔节之后,土壤水分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随生育进程而增大。灌浆中后期较高的土壤含水量会引起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显着降低;而抽穗以后,干旱胁迫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提高籽粒面筋指数的趋势,但没有达到显着水平;抽穗至花后10天期间,干旱胁迫能显着提高淀粉的低谷黏度,而在花后11天至成熟阶段,干旱胁迫则显着地提高了淀粉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和最终黏度,以及揉混仪顶线峰值阻力、中线峰值阻力、中线峰后带宽和中线尾部带宽。(3)干旱胁迫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在灌浆期的前、中、后3个阶段也存在一定差异。在灌浆前、中期,干旱胁迫会显着提高面筋指数,低水处理提高最明显;在灌浆中期,将土壤相对含水量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60%65%,可使面筋指数、主要面团流变学特性和淀粉糊化特性等参数较充分供水处理有显着提高,而产量不会受到明显影响;在灌浆后期,将土壤相对含水量降低至田持的55%,对籽粒产量和品质均没有显着影响,这期间可以维持较低的土壤含水量以减少灌溉用水需求。(4)适度干旱胁迫会提高籽粒氮素积累速率,这是其改善籽粒品质的原因之一。全生育期不同生育阶段的干旱胁迫均会缩短籽粒氮素积累持续时间,提高积累速率,这种效应在抽穗至开花后10天期间表现的最为明显,之后会逐渐减弱。在抽穗至花开后10天这一时期,低水处理的籽粒灌浆速率降低,籽粒氮素积累速率升高;而在花后11天至成熟期间,不同处理之间的籽粒氮素积累速率、持续时间和总积累量差异都较小。由于干旱胁迫对籽粒灌浆的抑制作用要大于对氮素积累的抑制作用,使得籽粒氮素积累产生“浓缩效应”,从而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含量。干旱胁迫会加速植株衰老,使得籽粒中蔗糖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升高。但籽粒蔗糖含量降低不是粒重下降的主要原因,而籽粒氨基酸含量升高,则会促进籽粒蛋白质的积累。(5)上述研究结果指出,优质小麦生产必须充分考虑土壤水分管理对籽粒品质的影响作用。在拔节期之前实施轻度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60%65%)的基础上,在灌浆后期施加中度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55%60%)能够较好地实现冬小麦生产高产、优质和节水的有机统一。
仵妮平[5](2020)在《高温胁迫对小麦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近年,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高温热害已成为制约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有影响严重。因此,本研究通过田间模拟高温胁迫,研究高温热害对小麦产量性状及面粉品质的影响,为高产优质耐热型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用26份春小麦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试验于2018年在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试验站进行。于小麦抽穗-扬花期通过田间搭建PVC塑料棚进行高温处理,成熟后对参试材料的产量性状和面粉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并对供试材料的耐热性通过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高温胁迫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重要影响。与对照相比,高温胁迫下单产降低17.18%,减产极显着。在产量构成因素中,穗粒重下降14.37%,达极显着水平,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下降8.20%和6.47%,达显着水平,其他性状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2.高温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面粉品质影响不一,阿勃等18个品种在高温胁迫下湿面筋含量呈现上升趋势,龙麦30、新春38号和新春41号3个品种峰值粘度指标在高温胁迫下和对照处理呈显着上升,在高温胁迫下多数小麦品种的籽粒硬度指标差异不显着。3.通过指标综合聚类分析可以看出:新春31号单独聚为一类,耐热性强;高原506、高原338、宁春53号、新春40号、宁春16号、新春44号、龙麦37、新春6号、龙麦30、高原448、新春39号、藏春11号12个品种聚为一类,耐热性弱;新春51号、新春35号、克春4号、新春38号、巴春6号、龙麦35、克春11号、新春37号、龙麦26、新春41号、新春22号、新春11号、阿勃13个品种聚为一类,耐热性中等。
朱宇航[6](2020)在《迟播条件下播期和密度对江苏沿江麦区小麦产量形成与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江苏沿江麦区,近年来以小苗、直播为主的机械化轻简化稻作方式的日益普及,以及优质高产偏迟熟粳稻品种广泛种植,水稻收获期明显推迟,造成大面积小麦推迟播种,因此沿用以往的小麦适播期,已不能适应沿江麦区生产实际的需求。为此,本研究以沿江麦区(江苏镇江)大面积应用的扬麦23为材料,设置5个播种日期和5个播种密度,研究各播期、密度及其组合对小麦的产量形成与品质的影响,阐明不同播期(A1,11 月 6 日;A2,11 月 12 日;A3,11 月 18 日;A4,1 1 月 24 日;A5,1 1 月30 日)与密度下(B1,180 万/hm2;B2,240 万/hm2;B3,300 万/hm2;B4,360 万/hm2;B5,420万/hm2)小麦高产形成特点,探求适度晚播期范围及其配套播种密度,为沿江麦区小麦大面积生产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播期的推迟,产量及其穗数、穗粒数、粒重都呈下降趋势;播期每推迟一天,产量下降144.2 kg/hm2、穗数下降6.0万/hm2、每穗粒数下降0.33粒、千粒重下降0.25 g。从密度(基本苗)180万/hm2起,随密度的增加,每公顷产量先增后降,密度300万/hm2产量最高,达7039.9 kg/hm2。随密度的增加,每公顷穗数呈线性递增的趋势,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呈线性下降;每增加10万基本苗,穗数增加4.5万/hm2,每穗粒数下降0.23粒、千粒重下降0.08 g。随播期的推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群体茎蘖数随之下降,第一播期(11月6日)各时期茎蘖数明显高于其他播期,差异达显着水平。随密度的增加,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群体茎蘖数呈增加趋势,最小播种密度(180万/hm2基本苗)各时期群体茎蘖数明显低于其他密度处理,差异达显着水平。随播期的推迟,小麦植株关键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显着降低,每推迟一个播期,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花后20天的叶面积指数分别下降0.49、0.80、0.68、0.47。随密度的增加,小麦植株关键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以及孕穗到花后20天叶面积衰减率都显着增加。不同播期及密度处理对小麦主要生育期物质积累量有显着影响;随播期的推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的物质积累量显着下降,每推迟一个播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的物质积累量分别下降0.46、0.81、1.41 t/hm2,下降幅度随生育进程而扩大。随密度的增加,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的物质积累量呈先增后降的特征,以300万/hm2处理各生育期物质积累最多。本研究中,扬麦23的适宜播期为11月6日,播量为300万/hm2;迟播后要增加密度,宜在300万/hm2左右,过低过高都利于高产。通过增加播种密度只能一定程度上补偿但不能完全弥补因播期的推迟造成的产量损失。(2)随着小麦生育进程的推进,小麦各生育时期植株含氮率呈下降趋势,总吸氮量不断升高。小麦关键生育期植株含氮率和吸氮量均表现为随着播期的推迟而下降;小麦关键生育期植株含氮率和吸氮量,均表现出随播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以B3处理下最大。不同处理间氮素积累随生育进程的变化表现基本一致,都呈现出S形曲线的积累动态。播种至拔节期积累相对较少,拔节至开花期的积累量在整个生育期中所占的比重最大,花后氮素积累趋于平缓。小麦播种至拔节、拔节至开花、开花至成熟阶段氮素积累量总体表现为随着播期的推迟而下降;小麦播种至拔节、拔节至开花阶段氮素积累量随播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以B3处理下最高。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不同处理间氮素吸收速率变化基本一致,均表现出先增高再降低的趋势。具体表现为,播种至拔节期吸收氮素的速率最低,拔节至开花期,吸收速率最高,花后氮素吸收速率又逐渐降低。小麦播种到拔节、拔节到开花、开花到成熟各阶段植株氮素积累速率均表现为随着播期的推迟而下降;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而后降低的趋势。氮素利用率方面,随播期推迟,小麦氮素偏生产力、百千克籽粒需氮量、氮素吸收效率随之降低;随播种密度的增加,小麦氮素偏生产力、百千克籽粒需氮量、氮素吸收效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差异达到显着。氮收获指数变化无明显规律。本研究结果表明,播期与密度对小麦植株氮素吸收与利用均有显着影响,播期推迟使小麦各阶段的含氮率、吸氮量及氮素积累量显着降低,不利于小麦的氮素积累。增加播种密度,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麦氮素利用效率,但是无法弥补播期过迟所造成的影响。适宜的播期与播种密度组合有利于提高小麦植株氮素吸收量和利用率。(3)播期和密度对小麦籽粒加工品质有显着影响。随播期的推迟,籽粒硬度、容重和出粉率呈降低趋势,且硬度、出粉率差异达到显着水平,容重差异不显着;降落值呈上升趋势,差异达到显着水平。随密度的增加,出粉率、籽粒硬度及容重随之增加,降落值则呈下降趋势,且差异达到显着水平。随播期的推迟,各处理间籽粒蛋白质、干面筋、湿面筋含量随之降低,且变化差异显着。在同一播期内,随播种密度的增加,籽粒蛋白质、干、湿面筋含量呈现先增加的趋势,并表现为低密度处理的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显着低于高密度处理。相同密度处理下,高峰粘度、低谷粘度、最终粘度与反弹值均随播期的推迟呈现出显着升高的趋势。稀懈值随播期推迟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差异达显着水平。同一播期不同播种密度处理小麦淀粉的糊化特性具体表现为,随播种密度的增加,各个播期内小麦淀粉的高峰粘度、低谷粘度与最终粘度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且均达显着性差异水平。小麦的稀懈值随密度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小麦的反弹值受密度影响较小,差异不显着。小麦淀粉的糊化温度在播期与密度处理间差异不明显,表现总体较为稳定。随播期的推迟,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和评价值均显着降低,且差异达到显着水平。推迟播期,弱化度呈现出上升趋势,且差异达到显着水平。在同一播期内,随播种密度的增加,小麦的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逐渐降低,差异达到显着水平。增加播种密度,弱化度先降低再升高,评价值先升高再降低。本研究结果表明,提早播期,对小麦籽粒加工品质的提升有利;提高播种密度,对小麦籽粒加工品质也有一定帮助。适当推迟播期、降低播种密度对小麦降落值提高有显着影响。
李梅[7](2020)在《播期对强筋小麦品种不同穗(粒)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文中指出本试验于2018-2019生长季在泰安市岱岳区马庄镇姜华村进行,选用强筋小麦品种泰山27、泰科麦33、洲元9369、济麦20、济麦229、师栾02-1为试验材料,设置了10月8日(常规播期)和10月22日(推迟播期)两个播种日期,研究了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在不同穗(粒)位的空间分布特点和适期晚播对强筋小麦不同穗(粒)位籽粒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空间分布不同强筋小麦品种主要表现为下、中部穗位籽粒结实粒数和粒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高于上部穗位。各穗位第1、2粒位结实粒数和粒重高于其他粒位,品质性状整体上表现为第1、2粒位籽粒高于或持平于第3粒位。下、中部第1粒位和第2粒位是影响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穗(粒)位。2适期晚播对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结实粒数、粒重的影响适期晚播后,各品种主要因下、中部穗位结实粒数升高使穗粒数升高,但不同粒位结实粒数的变化在品种间差异较大。适期晚播后,济麦229各穗(粒)位籽粒粒重降低使整体粒重降低,泰山27因部分穗(粒)位籽粒粒重降低使整体粒重降低;泰科麦33因部分穗(粒)位籽粒粒重升高使整体粒重升高;洲元9369、济麦20、师栾02-1因各穗(粒)位籽粒粒重较为稳定,使整体粒重保持不变。3适期晚播对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品质性状的影响适期晚播后,泰山27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因各穗(粒)位,尤其是上部穗位和各穗位高粒位籽粒含量的降低而降低。泰科麦33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因各穗(粒)位籽粒含量保持不变而维持稳定。洲元9369、济麦20、济麦229、师栾02-1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的升高主要与下、中部穗(粒)位籽粒含量升高有关。适期晚播后,泰山27下部各粒位及中部第1粒位籽粒沉降值升高,其他穗(粒)位籽粒沉降值在播期间无差异显着;其他品种的沉降值升高,这与各穗(粒)位籽粒沉降值升高有关。与此同时,洲元9369、济麦229、师栾02-1沉降值的升高尤其与各穗位高粒位籽粒沉降值的升高有关。4适期晚播对不同强筋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适期晚播后,不同强筋小麦品种产量、氮素利用率的变化存在基因型差异。适期晚播后,济麦229产量和氮素利用率显着降低,泰山27、泰科麦33、洲元9369、济麦20、师栾02-1产量和氮素利用率显着升高,增幅达9.32%-19.44%。综合区域产业发展和加工品质需求,在推广适期晚播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时,可以选择泰科麦33、洲元9369、济麦20、师栾02-1以协调产量、品质和氮效率之间的矛盾,进一步的结论还有待在黄淮东部麦区开展多点、多年重复试验进行验证。
杭雅文[8](2020)在《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评价指标筛选及优质高产调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小麦粉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是目前生产出的小麦品质不稳定,优质专用小麦依靠进口。江苏作为红皮小麦的主要产区,是弱筋小麦生产优势区,弱筋与中筋小麦是江苏小麦品质改良的重点。本试验于2017年11月-2019年6月在海安市和兴化市进行大田试验,以弱筋小麦宁麦13和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为供试品种,设置不同密度、施氮量和氮肥运筹,研究不同密肥组合对小麦产量结构、加工品质及小麦茎鞘碳代谢特征的影响,分析不同品质指标间、茎鞘碳代谢特征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系,旨在探索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质评价指标与合理的调控技术措施,为实现弱筋与中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因子将品质指标分类,筛选出对品质形成贡献较大的指标,在试验条件下,弱筋小麦宁麦13的综合品质评价指标有乳酸溶剂保持力(Solvent Retention Capacity Profile,乳酸SRC)、蔗糖SRC、籽粒蛋白质含量、稳定时间、弱化度、饼干延展系数、低谷粘度、最终粘度和粉质质量指数,评价指标侧重于溶剂保持力和粉质仪参数;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的综合品质评价指标有峰值粘度、低谷粘度、最终粘度、粉质质量指数、硬度、籽粒蛋白质含量、面条总分和面条食味品质,指标侧重于淀粉糊化特性和面条品质。2.弱筋小麦宁麦13面团韧性强于延展性,在中、低密度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大,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上升,饼干延展系数有所降低,稳定时间增加;高密度缓解了高氮效应,随着施氮量的增大,籽粒蛋白质含量、容重和硬度有下降的趋势,稳定时间缩短。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面团延展性强于韧性,低密度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大,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随之增加,面条品质上升,稳定时间增加;中、高密度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大,湿面筋含量随之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和面条总评分有先增后降的趋势,稳定时间缩短。3.宁麦13全生育期内,随着密度的增加,茎蘖数、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和干物质积累量有所上升,茎蘖成穗率下降,但当密度过大时,产量、穗数和千粒重有下降的趋势,在中、低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茎蘖数、LAI和干物质积累量有所增加,且以氮肥后移较大。扬辐麦4号随着密度的增大,茎蘖数、LAI和干物质积累量呈升高趋势,穗数和产量也随之增加,但茎蘖成穗率表现为降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茎蘖数、LAI、干物质积累量和穗数随之增加,穗粒数有下降的趋势,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基本以5:1:2:2处理高于7:1:2:0处理。4.宁麦13实现优质高产,产量结构要求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为490万/hm2、40-44粒、41 g;群体特征为:茎蘖成穗率在38-43%;孕穗期、开花期LAI在6.7-6.8、5.5-6.0;开花期、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在 10000-12200 kg/hm2、14400-18000 kg/hm2。扬辐麦4号获得优质高产群体的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为378-390万/hm2、45-46粒、43-47 g;群体特征为:茎蘖成穗率在40-44%;孕穗期、开花期LAI在5.5-6.3、4.8-5.3;开花期、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在 8700-11000 kg/hm2、13000-16000 kg/hm2。5.茎鞘可溶性糖含量均以中等施氮量含量最高,氮肥后移高于氮肥前移处理,密度的增大导致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活性分别于花后7天、花后14天、花后21天达到顶峰,且在240 kg/hm2施氮量的条件下酶活性最高。宁麦13茎鞘中可溶性总糖转运量及对产量的贡献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中、低施氮量提高了转运量和贡献率,淀粉含量与茎鞘可溶性总糖转运量存在显着正相关。扬辐麦4号茎鞘中可溶性总糖转运量及对产量的贡献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中、高施氮量提高了转运量和贡献率,淀粉含量与开花期茎鞘可溶性总糖含量、PEPC活性、SS活性有显着相关性。6.在本试验特定的气候与措施条件下,弱筋小麦宁麦13优质高产的栽培措施组合为:密度300万/hm2、施氮量240 kg/hm2、氮肥运筹5:1:2:2和密度300万/hm2、施氮量240 kg/hm2、氮肥运筹7:1:2:0的密肥组合,同时配合105 kg/hm2磷肥(P2O5)、105 kg/hm2钾肥(K2O),磷钾肥基肥和拔节肥追施各50%。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优质高产的栽培措施组合为:密度225万/hm2、施氮量270 kg/hm2、氮肥运筹5:1:2:2的密肥组合和密度300万/hm2、施氮量240 kg/hm2、氮肥运筹5:1:2:2的密肥组合,同时配合105 kg/hm2磷肥(P2O5)、105 kg/hm2钾肥(K2O),磷钾肥基肥和拔节肥追施各50%。
游蕊[9](2020)在《稻茬小麦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小麦单产不断提高,保障了粮食安全,但仍面临肥料施用量过多,氮肥利用率偏低,籽粒品质参差不齐,残留化肥严重污染环境等问题。加之,种植效益下降,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因此,如何在保障国人小麦需求的同时,实现籽粒品质和肥料利用率的协调提高,形成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局面,已成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试验以中筋小麦扬麦25、淮麦33和弱筋小麦扬麦22为材料,在稻茬小麦主产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睢宁和扬州,根据大田生产现状采用密度、肥料施用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比例等技术措施构建常规栽培模式和不同改进栽培模式,分析其籽粒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品质和经济效益的表现,明确适合中、弱筋小麦种植的较优栽培模式,进而从产量构成特征、农艺性状特性和生理性状特征等角度阐明其构建群体形成机理,以期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茬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生长条件适宜的年份(2017~2018),中筋品种扬麦25和淮麦33的改进模式下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净效益较常规模式最高可增加30%、55%、15%、53%、93%以上,可在保证籽粒高产的基础上提高氮效率,同时保证较高的净效益,减少土壤残留氮含量,降低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但籽粒品质仍有提高潜力。气候条件偏差的年份(2018~2019,苗期降水多),两品种的改进栽培模式下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较常规模式最高可增加3%、28%、40%、8%以上,可在增产、增效的同时生产品质较优的中筋小麦籽粒,但净效益偏低、土壤残留碱解氮含量偏高,有待改进。2、生长条件适宜的年份,弱筋品种扬麦22的改进栽培模式下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较常规模式最高可增加2%、30%、7%、19%以上,可在提高籽粒产量的同时协同提高氮效率,籽粒品质符合优质弱筋小麦国标,土壤残留氮含量也有所降低,但净效益未有明显增加。气候条件偏差的年份,扬麦22的常规栽培模式除氮效率表现欠佳外,其籽粒品质、净效益及土壤残留碱解氮含量均较改进模式有明显的优势;改进栽培模式具有较高氮肥效率,氮肥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较常规模式最高可增加23%、17%、7%以上,籽粒品质符合优质弱筋小麦标准。综上所述,通过综合措施构建的栽培模式可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协同提升目标,但协同性和提升潜力受气候、生态、生长条件和品种制约。气候生长条件适宜年份的中、弱筋小麦各模式的协同性优于条件偏差的年份;中筋品种优于弱筋品种。中筋小麦高产、高效潜力大,弱筋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易协同,但潜力有限。3、从产量构成来看,在气候适宜的年份,中、弱筋小麦的穗数及千粒重是决定小麦籽粒产量的最主要因素,在实现较高穗数的基础上,协调提高每穗粒数及千粒重,有助于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种植目的。而在气候条件较差的年份,前期小麦群体茎蘖数严重不足,应在稳固穗数基础的同时协同提高产量构成三因素,可有效构建优质、高产、高效的小麦群体。4、从群体质量来看,气候适宜的年份,中、弱筋小麦群体生育前期应维持较高的茎蘖数水平,提高分蘖成穗率,成熟期显着高的茎蘖数为籽粒优质高产提供了充足的穗数。中、弱筋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群体均应维持较高的干物质积累水平,维持花后较强的光合生产能力,在拔节期后更多的积累光合物质。气候条件较差的年份,中筋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群体整个生育期应维持较平稳的茎蘖动态变化趋势和较高的成穗率;弱筋小麦群体的茎蘖数在整个生育时期应维持在较高水平,以保证足够的群体数量。中筋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群体在生育早期便应积累足够多的光合物质,生育后期尤其是花后应积累足够多的光合物质,提高花后光合产物对籽粒的贡献率,最终构建较为健壮的群体;弱筋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群体因前期肥效较差,群体生长发育不理想,维持群体的稳定发展,应尽量增加群体的干物质积累量。5、中、弱筋小麦优质、高产、高效小麦群体应具有较高的绿叶叶面积、剑叶净光合速率及SPAD值。较优栽培模式的SOD、POD及CAT酶活性均大于其余改进模式,且MDA含量较低;此外,其NR及GS酶活性均高于其余改进模式。不同栽培模式下植株花后氮素积累量、氮素转运量及氮收获指数变化规律与籽粒产量改变规律保持基本一致。可见,生育后期叶片具有较高的氮素代谢水平且植株高吸收和转运能力是小麦优质、高产、高效协同的关键生理基础,这也有助于提升对土壤氮的吸收、降低土壤中氮的残留。6、中筋小麦,气候适宜年份推荐栽培模式具体措施为:(1)基本苗在180×104·hm-2、氮肥施用总量为240kg·hm-2、氮肥运筹为5:1:2:2(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磷钾肥(P2O5、K2O)施用总量分别为120kg·hm-2,磷钾肥运筹均为5:5(基肥:拔节肥);(2)基本苗在225×104·hm-2、氮肥施用总量为210kg·hm-2、氮肥运筹为3:1:3:3、磷钾肥施用总量分别为105kg·hm-2、磷钾肥运筹均为5:5。在适宜播种密度范围内,施用了适当高的氮肥,并提高中后期氮肥施用比例,合理加大磷、钾肥施用量,实现了在保证籽粒高产的基础上提高氮效率,维持较高的经济净效益,同时保证较高的净效益,减少土壤残留氮含量的目的。气候条件较差年份推荐栽培模式具体措施为:基本苗在180×104·hm-2、氮肥施用总量为240~270kg·hm-2、氮肥运筹为3:1:3:3、磷钾肥施用总量分别为120~135kg·hm’2、磷钾肥运筹均为5:5。生育前期较高的播种量有助于增加群体数量,适当加大后期氮肥施用量,可提高籽粒产量,并在提高氮肥效率的同时生产品质较优的中筋小麦籽粒。7、弱筋小麦,气候适宜年份推荐栽培模式具体措施为:(1)基本苗在180×104·hm-2、氮肥施用总量为240kg·hm-2、氮肥运筹为5:1:2:2、磷钾肥施用总量分别为120kg·hm-2、磷钾肥运筹均为5:5;(2)基本苗在225×104·hm-2、氮肥施用总量为210kg·hm-2、氮肥运筹为7:1:2:0、磷钾肥施用总量分别为105kg·hm-2、磷钾肥运筹均为5:5。适当降低全生育期的氮、磷、钾肥施用量,氮肥施用前移,可在保证一定籽粒产量的同时,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最终提高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气候条件较差年份推荐栽培模式具体措施为:基本苗在270×104·hm-2、氮肥施用总量为270kg·hm-2、氮肥运筹为6:1:3:0;磷钾肥施用总量分别为94.5kg·hm-2,磷钾肥全部基施。前期较高的播种量、较高的氮肥施用量和氮肥运筹前移保证了群体数量和籽粒产量,并有助于弱筋小麦品质调优,提高经济效益,减少了土壤残留氮含量。
袁泽宸[10](2020)在《小麦籽粒大小性状的播期差异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文中认为小麦是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江中下游麦区由于直播水稻面积的扩大、水稻品种生育期偏长及小麦播种期阴雨天气频发,导致小麦播期推迟、生育时期缩短,影响小麦的产量与品质。千粒重是小麦产量构成的三要素之一,千粒重同时受到粒型和籽粒充实度的影响,迟播小麦生长后期高温往往影响灌浆程度,鉴定筛选不同播期间籽粒大小稳定的小麦种质,发掘控制小麦籽粒大小的SNPs,将有助于耐迟播早熟高产小麦品种的选育。本文以国内外不同来源的327份小麦构成的自然群体为材料,2018年-2019年同时播种于扬州和盐城2试点,每点均分3播期播种,成熟后收获籽粒晒干扬净,测定粒长、粒宽、千粒重、长宽比,利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等对小麦籽粒性状总体进行评价,筛选符合不同要求的小麦种质资源。再以覆盖小麦全基因组的SNP标记对不同播期间粒重相关性状进行关联分析,鉴定与小麦籽粒大小性状显着关联的分子标记,分析同一播期下控制多个籽粒性状的分子标记及不同播期下稳定的分子标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参试材料籽粒性状在不同播期、不同试点间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差异。扬州试点粒长变幅为4.15 mm-8.15 mm;盐城试点粒长变幅为4.38 mm-7.64 mm;扬州试点粒宽变幅为2.01 mm-4.01 mm,盐城试点粒宽变幅为2.31 mm-3.72 mm;扬州试点千粒重变幅为16.83 g-63.35 g,盐城试点千粒重变幅为17.42 g-59.75 g;扬州试点籽粒长宽比变幅为1.59-2.69,盐城试点籽粒长宽比变幅为1.67-3.41。粒长、粒宽、千粒重均随着播期的推迟而降低,长宽比则随着播期的推迟而升高,盐城试点群体播期间均值变化幅度均高于扬州试点,籽粒性状在不同播期与地点间差异变化不大,但在同一播期的不同品种间有较大差异。2、两试点小麦粒长、粒宽、千粒重和长宽比均呈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2试点籽粒性状的BLUPs值也为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粒长、粒宽、千粒重和长宽比在地点、播期、品种、品种与播期、品种与地点的互作间的差异均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3、两试点三播期间的粒长与粒宽、千粒重、长宽比,粒宽与千粒重间表现为正相关;粒宽与长宽比,千粒重与长宽比为负相关,试点间的相关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4、在三播期间分别检测到227个、190个及283个与籽粒性状相关SNPs,在小麦21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3播期检测到多个性状关联SNPs分别为25个、17个和40个。3播期均与粒长相关联的SNPs 19个,均与粒宽相关联的SNPs 6个,均与千粒重相关联的SNPs 10个,均与长宽比相关联的SNPs 10个。
二、冬小麦品种籽粒物理品质性状及面粉品质性状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冬小麦品种籽粒物理品质性状及面粉品质性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阿拉伯木聚糖阿魏酸酰基转移酶基因TaBAHD的克隆与功能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小麦品质重要性状及其影响因素 |
1.2 小麦籽粒阿魏酰阿拉伯木聚糖的结构及其功能特性 |
1.3 小麦籽粒阿魏酰阿拉伯木聚糖与BAHD基因密切相关 |
1.4 小麦籽粒TaBAHD基因的克隆及功能标记开发 |
1.5 表达分析、基因编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
1.6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7 技术路线 |
第2章 小麦TaBAHD-B1及TaBAHD-D1 基因的克隆及功能标记开发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小麦TaBAHD-A1、TaBAHD-B1及TaBAHD-D1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小麦TaBAHD-A1、TaBAHD-B1及TaBAHD-D1基因重组蛋白表达及条件优化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小麦TaBAHD-A1、TaBAHD-B1及TaBAHD-D1 基因编辑及突变体鉴定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小麦TaBAHD-A1、TaBAHD-B1及TaBAHD-D1基因的克隆及功能标记开发 |
6.2 小麦TaBAHD-A1、TaBAHD-B1及TaBAHD-D1 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6.3 小麦TaBAHD-A1、TaBAHD-B1及TaBAHD-D1基因基因重组蛋白表达及表达条件优化 |
6.4 小麦TaBAHD-A1、TaBAHD-B1及TaBAHD-D1 基因编辑及突变体鉴定 |
6.5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021年5月作者简历 |
(2)新疆冬小麦品种资源籽粒品质性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 料 |
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新疆冬小麦品种资源籽粒品质分析 |
2.2 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籽粒品质性状 |
2.3 新疆冬小麦育成品种籽粒品质性状 |
2.4 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籽粒品质性状的比较 |
2.5 新疆冬小麦品种籽粒品质性状相关性 |
3 讨 论 |
4 结 论 |
(3)无机氮磷减量、有机肥施用量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区概况 |
1.2 试验材料及不同有机肥养分含量测定 |
1.3 试验方法 |
1.4 测定内容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无机N、P施肥量对小麦品质性状及其变异系数的影响 |
2.1.1 无机N、P施肥量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
2.1.2 无机N、P施用量对小麦品质性状变异系数的影响 |
2.2 不同有机肥及施用量对小麦品质性状及其线性关系、变异系数的影响 |
2.2.1 不同有机肥施肥量对小麦品质性状及其线性关系的影响 |
2.2.2 有机肥不同施肥量对小麦品质性状变异系数的影响 |
3 讨论 |
(1)关于无机氮素减量与改善小麦品质 |
(2)关于有机肥与小麦品质关系 |
(3)关于氮磷配施与小麦品质性状关系 |
(4)关于无机氮磷、有机肥不同用量背景下不同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 |
4 结论 |
(4)土壤水分调控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小麦籽粒品质的定义及其主要影响因子 |
1.2.1 小麦籽粒品质的分类 |
1.2.2 主要面食对小麦加工品质的要求 |
1.2.3 面团流变学特性是加工品质的重要组成 |
1.2.4 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 |
1.2.5 影响小麦籽粒品质的主要因素 |
1.3 土壤水分调控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1.3.1 非控制干旱胁迫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1.3.2 土壤水分的控制方法 |
1.3.3 不考虑湿润层深度的控制胁迫对品质的影响 |
1.3.4 考虑湿润层深度的控制胁迫对品质的影响 |
1.4 土壤水分调控影响籽粒品质的分子基础和生理机制 |
1.4.1 小麦品质形成的分子基础 |
1.4.2 土壤水分调控对蛋白质合成与积累的影响 |
1.4.3 籽粒蛋白质不同组分的积累与聚合规律 |
1.4.4 土壤水分调控对籽粒蛋白质组分及其聚合特性的影响 |
1.4.5 淀粉糊化特性变异的生化基础 |
1.5 本研究的切入点 |
1.6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品种与生长环境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品种和田间试验 |
2.1.2 品质分析 |
2.1.3 统计分析 |
2.2 试验结果分析 |
2.2.1 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的变异来源 |
2.2.2 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
2.2.3 品种间品质性状的差异 |
2.3 讨论 |
2.3.1 易受环境影响的品质性状 |
2.3.2 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典型参数的选择 |
2.3.3 优质品种的选择 |
2.4 结论 |
第三章 土壤水分调控的阶段效应及其生理机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 |
3.1.2 试验实施 |
3.1.3 观测项目及方法 |
3.1.4 统计分析 |
3.2 试验结果分析 |
3.2.1 不同水分处理的蒸腾蒸发量 |
3.2.2 不同水分处理对籽粒产量的影响 |
3.2.3 不同水分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 |
3.2.4 水分敏感指数 |
3.2.5 不同水分处理对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
3.2.6 不同水分处理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7 不同水分处理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2.8 不同水分处理对面筋指数的影响 |
3.2.9 不同水分处理对揉混仪参数的影响 |
3.2.10 不同水分处理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3.2.11 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 |
3.2.12 面团流变学特性、蛋白质含量与产量、耗水量的关系 |
3.2.13 不同水分处理的籽粒灌浆特征 |
3.2.14 不同水分处理的籽粒N积累特征 |
3.2.15 不同水分处理对籽粒蔗糖含量的影响 |
3.2.16 不同水分处理对籽粒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全生育期土壤水分调控对品质性状的影响 |
3.3.2 单一阶段土壤水分调控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
3.3.3 土壤水分调控影响籽粒品质的生理机制 |
3.3.4 小麦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关系 |
3.3.5 土壤水分调控的适宜水平 |
3.4 结论 |
第四章 花后土壤水分调控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 |
4.1.2 试验实施与观测项目 |
4.1.3 统计分析 |
4.2 试验结果分析 |
4.2.1 花后土壤水分调控对籽粒产量的影响 |
4.2.2 花后土壤水分调控对千粒重的影响 |
4.2.3 花后土壤水分调控对生物量与收获指数的影响 |
4.2.4 花后土壤水分调控对面筋指数的影响 |
4.2.5 花后土壤水分调控对揉混仪参数的影响 |
4.2.6 花后土壤水分调控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4.2.7 花后土壤水分调控对籽粒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全文结论 |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5.3 尚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高温胁迫对小麦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小麦耐热性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 |
1.2.2 高温胁迫下小麦产量构成的各项指标的变化 |
1.2.2.1 高温胁迫对小麦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的影响 |
1.2.2.2 高温胁迫对籽粒干物质及灌浆速率的影响 |
1.2.3 高温胁迫对面粉品质的影响 |
1.3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的种植与设计 |
2.2 田间高温处理情况 |
2.3 田间取样及室内考种 |
2.4 小麦蛋白质含量及籽粒硬度的测定 |
2.5 小麦面粉品质指标的测定 |
2.5.1 制粉 |
2.5.2 面筋含量的测定 |
2.5.3 沉降值的测定 |
2.5.4 面粉糊化特性的测定 |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高温胁迫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1.1 供试材料的产量表现及产量指数 |
3.1.2 高温胁迫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1.3 供试材料的穗粒数、穗粒重及其热感指数 |
3.2 高温胁迫对面粉品质的影响 |
3.2.1 高温胁迫对面粉面筋含量的影响 |
3.2.2 高温胁迫对面粉沉降值的影响 |
3.2.3 高温胁迫对小麦面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3.3 高温胁迫对籽粒蛋白质含量及硬度的影响 |
3.4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供试小麦品种耐热性综合性评价 |
第四章 讨论与分析 |
4.1 讨论 |
4.1.1 高温胁迫对小麦产量指标的影响 |
4.1.1.1 高温胁迫对不同供试品种产量指数的影响 |
4.1.1.2 高温胁迫对不同供试品种穗粒数、穗粒重热感指数的影响 |
4.1.2 高温胁迫对面粉品质的影响 |
4.1.2.1 高温胁迫对面粉面筋含量的影响 |
4.1.2.2 高温胁迫对面粉沉降值和面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4.1.3 高温胁迫对籽粒蛋白质含量及硬度的影响 |
4.1.4 各品种性状的综合性分析评价 |
4.2 结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6)迟播条件下播期和密度对江苏沿江麦区小麦产量形成与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背景 |
2 播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1 播期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2.2 播期对小麦光合作用、物质积累的影响 |
2.3 播期对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2.4 播期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3 播种密度(基本苗)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1 播种密度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3.2 播种密度对小麦光合作用、物质积累的影响 |
3.3 播种密度对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4 播种密度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主要生育期茎蘖数及成穗率的影响 |
2.3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4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物质生产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含氮率及吸氮量的影响 |
2.2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氮素阶段积累量及其比例的影响 |
2.3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氮素阶段吸收速率的影响 |
2.4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氮素吸收的影响 |
3.2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出粉率、容重、硬度和降落值的影响 |
2.2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蛋白质和面筋含量的影响 |
2.3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2.4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
3.2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淀粉糊化特性及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1.1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
1.2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1.3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7)播期对强筋小麦品种不同穗(粒)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小麦不同穗(粒)位籽粒结实粒数和粒重特点 |
1.2.2 影响小麦不同穗(粒)位籽粒差异的原因 |
1.2.3 小麦不同穗(粒)位籽粒品质特点 |
1.2.4 不同措施调控对小麦穗(粒)位的影响 |
1.2.5 播期对小麦穗(粒)位结实数和粒重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与材料 |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1 土壤样品测定 |
2.2.2 产量测定 |
2.2.3 结实粒数和粒重的测定 |
2.2.4 制粉 |
2.2.5 小麦籽粒蛋白质测定 |
2.2.6 面粉湿面筋的测定 |
2.2.7 面粉沉降值的测定 |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结实粒数 |
3.1.1 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结实粒数分布特征 |
3.1.2 适期晚播对强筋小麦不同穗(粒)位结实粒数的影响 |
3.2 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粒重 |
3.2.1 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粒重分布 |
3.2.2 适期晚播对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粒重的影响 |
3.3 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蛋白质含量 |
3.3.1 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布 |
3.3.2 适期晚播对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4 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湿面筋含量 |
3.4.1 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湿面筋含量分布 |
3.4.2 适期晚播对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湿面筋的影响 |
3.5 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沉降值 |
3.5.1 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沉降值分布 |
3.5.2 适期晚播对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沉降值的影响 |
3.6 适期晚播对不同强筋小麦产量的影响 |
3.7 适期晚播对不同强筋小麦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结实粒数和粒重 |
4.1.1 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结实粒数和粒重分布 |
4.1.2 适期晚播对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数和粒重的影响 |
4.2 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品质特点 |
4.2.1 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品质特点 |
4.2.2 适期晚播对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品质的影响 |
4.3 适期晚播对不同强筋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评价指标筛选及优质高产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 密肥组合对小麦品质形成的影响 |
1.1 对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的影响 |
1.2 对加工品质的影响 |
2 密肥组合对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 |
3 密肥组合对产量和品质的协同调控效应 |
4 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标准 |
5 小麦茎鞘贮藏物质影响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 |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指标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地概况与供试品种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籽粒蛋白质含量 |
1.3.2 籽粒硬度 |
1.3.3 籽粒容重 |
1.3.4 籽粒出粉率 |
1.3.5 面粉湿面筋含量 |
1.3.6 面粉溶剂保持力 |
1.3.7 面团粉质参数 |
1.3.8 面粉糊化特性 |
1.3.9 饼干品质 |
1.3.10 面条品质 |
1.4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弱筋小麦宁麦13品质指标筛选 |
2.2 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品质筛选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品质指标的栽培调控效应及指标间相关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籽粒蛋白质含量 |
1.2.2 籽粒硬度 |
1.2.3 籽粒容重 |
1.2.4 籽粒出粉率 |
1.2.5 面粉湿面筋含量 |
1.2.6 面粉溶剂保持力 |
1.2.7 面团粉质参数 |
1.2.8 面粉糊化特性 |
1.2.9 饼干品质 |
1.2.10 面条品质 |
1.2.11 吹泡仪参数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密肥组合对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的影响 |
2.1.1 密肥组合对弱筋小麦宁麦13品质的影响 |
2.1.1.1 溶剂保持力变异分析 |
2.1.1.2 对籽粒蛋白质及湿面筋含量影响 |
2.1.1.3 对一次加工品质的影响 |
2.1.1.4 对粉质仪参数的影响 |
2.1.1.5 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
2.1.1.6 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2.1.1.7 对吹泡仪参数的影响 |
2.1.2 密肥组合对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品质的影响 |
2.1.2.1 溶剂保持力的变异分析 |
2.1.2.2 对籽粒蛋白质及湿面筋含量影响 |
2.1.2.3 对一次加工品质的影响 |
2.1.2.4 对粉质仪参数的影响 |
2.1.2.5 对面条品质的影响 |
2.1.2.6 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2.1.2.7 对吹泡仪参数的影响 |
2.2 品质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
2.2.1 弱筋小麦品质指标 |
2.2.2 中筋小麦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弱筋与中筋小麦高产群体特征及优质高产栽培调控技术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茎蘖动态 |
1.2.2 叶面积指数 |
1.2.3 干物质积累量 |
1.2.4 产量及其结构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密肥组合对弱筋与中筋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
2.1.1 对弱筋小麦宁麦13群体质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
2.1.1.1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2.1.1.2 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1.1.3 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2.1.1.4 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2.1.2 对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群体质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
2.1.2.1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2.1.2.2 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1.2.3 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2.1.2.4 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2.2 不同品质水平下小麦高产群体产量构成及群体特征 |
2.2.1 弱筋小麦宁麦13不同品质群体产量构成及群体结构特征 |
2.2.1.1 产量及其构成 |
2.2.1.2 群体茎蘖动态 |
2.2.1.3 叶面积指数 |
2.2.1.4 干物质积累量 |
2.2.2 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 |
2.2.2.1 产量及其构成 |
2.2.2.2 群体茎蘖动态 |
2.2.2.3 叶面积指数 |
2.2.2.4 干物质积累量 |
2.3 弱筋与中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2.3.1 弱筋小麦宁麦13优质稳产栽培技术 |
2.3.2 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不同类型小麦植株茎鞘碳代谢特征及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可溶性糖含量 |
1.2.2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 |
1.2.3 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 |
1.2.4 蔗糖合成酶(SS-Ⅱ)活性 |
1.2.5 茎鞘中葡萄糖、蔗糖含量 |
1.2.6 淀粉含量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密肥组合对茎鞘可溶性糖运转的影响 |
2.2 小麦茎鞘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2.3 不同类型小麦茎鞘中碳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 |
2.3.1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的变化 |
2.3.2 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变化 |
2.3.3 蔗糖合成酶活性的变化 |
2.4 氮肥运筹对小麦茎鞘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2.5 密肥组合对小麦茎鞘葡萄糖含量和蔗糖含量的影响 |
2.6 不同类型小麦茎鞘碳代谢特征与产量和品质间的相关性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评价指标筛选 |
1.2 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和产量形成途径 |
1.2.1 密肥组合对中筋与弱筋小麦品质的影响及类型间差异 |
1.2.2 密肥组合对小麦产量结构的影响 |
1.2.3 弱筋与中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措施 |
1.2.4 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和产量形成的生理特征 |
1.3 弱筋与中筋小麦优质高产群体质量指标 |
2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稻茬小麦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群体形成机理 |
1.1 产量构成 |
1.2 农艺性状 |
1.3 生理性状 |
2 不同栽培技术对小麦产量、品质及氮效率的影响 |
2.1 耕作方式 |
2.2 播种技术 |
2.3 施肥技术 |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稻茬中筋小麦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栽培模式的籽粒产量 |
2.2 不同栽培模式的氮肥利用率 |
2.3 不同栽培模式的籽粒品质 |
2.4 不同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 |
2.5 不同栽培模式对成熟期土壤残留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稻茬中筋小麦不同栽培模式对农学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栽培模式对籽粒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不同栽培模式对茎蘖数的影响 |
2.3 不同栽培模式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2.4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光合特性的影响 |
2.5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剑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6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剑叶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2.7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稻茬弱筋小麦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栽培模式的籽粒产量 |
2.2 不同栽培模式的氮肥利用率 |
2.3 不同栽培模式的籽粒品质 |
2.4 不同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 |
2.5 不同栽培模式对成熟期土壤残留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稻茬弱筋小麦不同栽培模式对农学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栽培模式对籽粒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不同栽培模式对茎蘖数的影响 |
2.3 不同栽培模式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2.4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光合特性的影响 |
2.5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剑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6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剑叶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2.7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不同栽培模式优质、高产、高效协同性及潜力的分析 |
1.2 优质、高产、高效群体形成的机理 |
1.3 优质、高产、高效群体构建的技术途径 |
1.3.1 高产群体构建的技术途径 |
1.3.2 高效群体构建的技术途径 |
1.3.3 优质群体构建的技术途径 |
1.3.4 高效益群体构建的技术途径 |
1.3.5 优质、高产、高效群体构建的技术途径 |
2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小麦籽粒大小性状的播期差异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小麦起源、分布与用途 |
1.1.1 小麦的起源与传播 |
1.1.2 小麦种质资源的分布 |
1.1.3 中国特有小麦种植资源 |
1.2 播期对小麦主要性状的影响 |
1.2.1 播期对小麦发育阶段的影响 |
1.2.2 播期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
1.2.3 播期对小麦籽粒性状的影响 |
1.3 小麦籽粒性状与其他农艺性状的关系 |
1.3.1 籽粒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
1.3.2 粒重相关性状与加工品质的关系 |
1.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1.4.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概念与步骤 |
1.4.2 多年多点数据的计算 |
1.4.3 检测选择作用 |
1.4.4 连锁不平衡 |
1.4.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植物上的应用 |
1.5 小麦籽粒性状相关定位研究 |
1.5.1 小麦粒型相关性状定位研究 |
1.5.2 粒重相关性状定位研究 |
1.5.3 籽粒品质性状定位研究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群体构建 |
2.2 田间设计 |
2.3 性状调查 |
2.4 统计分析方法 |
2.4.1 描述性统计 |
2.4.2 遗传多样性指数计算 |
2.4.3 聚类分析 |
2.4.4 稳定性分析 |
2.4.5 最佳线性无偏估计 |
2.5 SNP标记的获取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籽粒大小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1 籽粒大小的表现 |
3.1.2 籽粒大小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3 籽粒大小的方差分析 |
3.1.4 不同播期间的籽粒大小的差异性分析 |
3.1.5 不同播期籽粒大小的相关性分析 |
3.1.6 不同播期群体籽粒大小的聚类分析 |
3.1.7 籽粒大小的稳定性分析 |
3.2 小麦籽粒大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2.1 基因型分析 |
3.2.2 第一播期粒重相关性的全状基因关联标记分析 |
3.2.3 第二播期粒重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2.4 第三播期粒重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2.5 粒长关联SNP标记的稳定性分析 |
3.2.6 粒宽关联SNP标记的稳定性分析 |
3.2.7 千粒重关联SNP标记的稳定性分析 |
3.2.8 籽粒长宽比关联SNP标记的稳定性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4.1 播期对小麦粒重相关性状的影响 |
4.2 不同播期下小麦粒重相关性状的稳定性及相互关系 |
4.3 不同类小麦籽粒大小性状的特点及其育种利用前景 |
4.4 籽粒性状关联SNP标记的稳定性及附近基因的功能 |
4.5 本研究检测到的SNP标记与已报道的位点的比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冬小麦品种籽粒物理品质性状及面粉品质性状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阿拉伯木聚糖阿魏酸酰基转移酶基因TaBAHD的克隆与功能鉴定[D]. 战帅帅.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2]新疆冬小麦品种资源籽粒品质性状分析[J]. 刘亚丽,马艳明,李雪瑞,颜国荣,王威,路子峰,肖菁. 西北农业学报, 2021(04)
- [3]无机氮磷减量、有机肥施用量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J]. 马爱平,崔欢虎,亢秀丽,靖华,王裕智,张建诚. 中国农学通报, 2021(02)
- [4]土壤水分调控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D]. 盛坤.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5]高温胁迫对小麦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D]. 仵妮平.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6]迟播条件下播期和密度对江苏沿江麦区小麦产量形成与品质的影响[D]. 朱宇航. 扬州大学, 2020
- [7]播期对强筋小麦品种不同穗(粒)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D]. 李梅.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1)
- [8]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评价指标筛选及优质高产调控技术研究[D]. 杭雅文. 扬州大学, 2020(04)
- [9]稻茬小麦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分析[D]. 游蕊. 扬州大学, 2020
- [10]小麦籽粒大小性状的播期差异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 袁泽宸. 扬州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