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黄海悬浮体和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和运移:来自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的证据(论文文献综述)
闫纪元,胡健民,王东明,公王斌,梁霞[1](2021)在《黄淮海平原晚新生代重大地质事件》文中指出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的隆升导致中国地貌格局、古气候系统及晚新生代沉积体系发生巨变。青藏高原以东至边缘海的广大区域形成统一水系,将巨量沉积物搬运至中国东部连续堆积形成黄淮海平原。太行山的隆升、边缘海陆架的沉降,黄河的贯通及晚第四纪大规模海侵等,深刻改造了黄淮海平原的自然环境,至今仍然影响其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重要的科学问题。针对这些事件的研究,对于理解晚新生代黄淮海平原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缓解该地区目前紧张的人地关系提供理论基础。对晚新生代黄淮海平原形成发育的构造地貌过程、黄河贯通和晚第四纪海侵等重大事件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1)青藏高原隆升是黄淮海平原当今地貌及海陆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2)黄河贯通对黄淮海平原地表过程、水系演化及源-汇体系带来深远影响;(3)沿海地区晚更新世以来3次重要的海侵事件及相关的海陆相互作用,不但造成了沉积环境的变化,还形成了下切河谷特殊地貌景观;(4)晚新生代黄淮海地区重大地质事件的时间节点是中新世和晚第四纪。系统总结了黄淮海平原在构造-气候相互作用、地貌动态演化和年代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未来亟需对黄淮海平原开展多学科系统性的工作。
晏茂军,董书航,钟晓松,宁晓燕,辛宇[2](2019)在《夏季南黄海颗粒氮同位素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黄海是人类活动影响显着的半封闭陆架边缘海,在夏季存在特征鲜明的冷水团结构。为研究南黄海颗粒态氮的循环转化过程,本文通过分析2016年夏季南黄海水体颗粒物和表层沉积物的碳、氮含量及同位素,探讨南黄海近岸海域和冷水团海域颗粒物和表层沉积物氮含量、同位素的分布差异和影响因素。近岸海域颗粒氮(Particulate Nitrogen,PN)呈现出含量较高、氮同位素值(δ15NPN)垂向差异较小、沉积物总氮(Total Nitrogen,TN)含量较低且氮同位素值(δ15NTN)偏负的分布特征;冷水团海域PN呈现出含量低、δ15NPN垂向差异显着、沉积物TN含量高且δ15NTN偏正的分布特征。通过海底边界剪切应力模拟、环境因子分析并结合颗粒物与沉积物δ15N示踪分析,发现南黄海海域颗粒态氮及同位素分布主要受到水体/底边界动力过程影响,陆源输入和矿化过程亦共同参与调控。
梁娟[3](2019)在《浙江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作用与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文中认为浙江近岸海域是连接浙江沿岸与东海内陆架之间的重要地区,也是陆海相互作用显着,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带,其陆源物质主要为长江等流域携带大量泥沙。在东亚季风、海平面变化及东海海流体系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近岸沉积特征和沉积记录,蕴含了揭示古气候和古环境的丰富信息。因此,对于该海域的近现代沉积作用和古沉积环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利用研究区616个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粘土矿物、微量元素和27个柱状样、2个钻孔岩芯的实验测试分析结果以及约7000 km浅地层剖面解译资料,对研究区近现代沉积作用及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进行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根据粒度分析结果,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主要有粘土质粉砂、砂-粉砂-粘土、粉砂、粉砂质砂和细砂五种类型,其中粘土质粉砂所占比重最大达74%左右,平均粒径较细,主要分布在近岸中心泥质区,呈条带状与海岸线平行展布;粉砂主要分布在靠近海岸区域。从岸向海沉积物依次分布有砂-粉砂-粘土、粉砂质砂和细砂。从近岸向远岸,沉积物整体上呈现出“粗-细-粗”的变化趋势。(2)运用粒径趋势分析,得到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净输运模式。在舟山群岛东北海域以及象山港附近海域,浙闽沿岸流携带来自于长江悬浮泥沙向南输运,与北上台湾暖流和向岸的涨潮流相顶托,形成了沉积物辐聚的趋势。而在三门湾与乐清湾之间,该区域是夏季向北运动的浙闽沿岸流与台湾暖流主要控制区域,沉积物总体上呈现出向北输运的趋势。(3)根据柱状样的210Pb和137Cs测年结果,研究区沉积速率总体上从北向南逐渐减小,最北端沉积速率变化范围为2.363.88 cm/yr,而东南区则小于0.20cm/yr;在北部舟山群岛海域沉积速率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不断减小,南部近岸海域则随着水深的增加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导致沉积速率如此分布的主要原因在于研究区泥质沉积物主要是由南向的浙闽沿岸流输运而至,在从北向南的沉降过程中出现沉积速率的下降。而在近岸海域的东南部海区则因沉积物源的减少以及外海潮波动力的增强,沉积速率减小至最低,甚至接近于零。(4)在研究区的地球化学环境中,沉积物中粘土矿物主要由蒙皂石、伊利石、绿泥石和高岭石等组成,其中,伊利石是表层沉积物的优势矿物,平均含量达到60%,主要分布在受台湾暖流影响的碱性介质的海相沉积环境;绿泥石平均含量为20%,分布在近岸外缘靠近外陆架地区;高岭石和蒙皂石的高含量分布则受陆源的影响较大。重金属元素(Cu、Pb、Zn、Cr、Ni和Co)浓度分布表现为近岸高于远岸,最高值出现在近岸中心泥质区,其污染载荷指数(PLI)也相应最高;在研究区东南部海域有一低值区,其含量远低于平均值,沉积物中重金属呈现无污染;其他海域重金属含量中等,PLI值略大于1,表现为轻度污染。重金属含量分布还与沉积速率变化具有较好的对应性。(5)根据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揭示的地震层序和钻孔岩芯的地层层序,研究区地层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DU1、DU2、DU3和DU4等4个沉积单元。各沉积单元形成时的沉积环境分别为:DU4形成于MIS 3中晚期MIS 1早期,研究区的东部经历了从河流相演变为河口湾相沉积环境的转变,而近岸区则以河流沉积环境为主;DU3形成于MIS 1早期全新世早期。在MIS 1早期,海侵从远岸开始向近岸方向推进:东部远岸区在1412 cal kyr BP发育河口湾浅水潮下带环境,而近岸区在1110 cal kyr BP发育潮坪受潮汐影响的滨岸环境,这期间发育的沉积单元显示正粒序;DU2形成于全新世早期中期,在远岸区约127 cal kyr BP发育潮流沙脊/沙席,而近岸区在约107 cal kyr BP发育潮流沙脊/沙席,这期间发育的沉积单元显示反粒序。在全新世最大海泛面期间,在研究区沉积了细砂薄层,代表了缩聚层。DU1形成于全新世中期(约7 cal kyr BP)至今,发育了平行于岸线分布的来自于长江物源的楔形泥质沉积体,向远岸方向其厚度变薄。这一水下楔形泥质沉积体被认为是远离长江口的长江水下三角洲。
权昊[4](2018)在《辽东半岛东岸泥质区有机物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文中认为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陆源有机碳入海通量发生不断变化,对河口海岸发育、陆架生态环境演变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河海交互作用强烈的区域,陆架泥质区有机物来源既有大量流域陆源有机质输入,又有海洋自生有机物提供,其中流域陆源输入反演流域人类活动,近岸海洋自生反演海洋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及生产力,因此陆架泥质区有机质输运、埋藏对研究流域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泥质区同时具有沉积连续、细颗粒物质富集以及沉积环境稳定的特点,因此容易吸附有机质,是反演流域人类活动变化和海洋环境演变的天然场所。辽东半岛泥质区作为中小型河流作用形成的典型泥质区域,流域人类活动复杂,沿岸人类活动强烈,因此该区域也是研究沉积记录反演人类活动的天然理想区域。本文通过对辽东半岛东岸泥质区两根柱状样样品进行粒度、总碳(TC)、总氮(TN)、有机碳(TOC)、C/N比值与δ13C值分析,结合210Pb测年结果分析各指标的垂向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并通过端元模型判定有机质来源及不同来源有机质的贡献率,从历史角度对于环境指标随年代变化及人类活动对于有机质输运埋藏分布产生哪些影响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1)泥质区东部Q02柱沉积物组分以粉砂与粘土为主,平均含量分别为67.05%与26.91%,砂平均含量为6.04%;平均粒径介于5.3-7.68Φ之间,平均值为6.93Φ。泥质区西部Q04柱沉积物组分以粉砂为主,平均含量为62.11%,粘土平均含量为15.74%,砂平均含量为22.15%;平均粒径介于4.97-6.56Φ之间,平均值为5.78Φ。两柱样所处环境动力条件有差异,Q02柱更多受鸭绿江及沿岸河流补给,Q04柱所处岛屿区,水动力较弱。两根柱样总体特征为由下而上粗颗粒物质减少,反映出从下向上动力减弱的趋势,代表了辽东半岛基岩港湾海岸的海底沉积特征。(2)根据CIC模式计算可得,泥质区东部Q02柱样沉积速率为0.39cm·a-1,沉积时期为1766-2017年;西部Q04柱样沉积速率为0.29cm·a-1,沉积时期为1679-2017年。Q02柱位于泥质区东部距鸭绿江河口更近,接受更多陆源物质输入,故沉积速率高于西部Q04柱。(3)柱样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受到研究区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物源输入以及自身生产力条件的影响出现较大的波动。Q02柱TOC含量介于0.41%~1.24%之间,平均含量为0.63%,TN含量介于0.039%~0.135%之间,平均含量为0.064%。在1940年以后,沉积物中TOC与TN含量明显升高,与沉积物粒度变小、吸附力变强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Q04柱TOC含量分布在0.43%~0.84%之间,平均含量为0.60%,TN含量分布在0.04%~0.09%之间,平均含量为0.062%。Q02柱与Q04柱TOC与TN含量之间相关性分别为0.9984与0.9968,均表现出良好的正相关性,且与沉积物组分之间表现出良好的契合度。(4)Q02柱的C/N值与δ13C值表明,A1段C/N值由下至上呈下降趋势,δ13C值较高,说明受到更多海源物质或陆源C4植物的影响;A2段中部δ13C值波动较明显,指示了海陆混合的物质来源;A3段由下至上C/N值波动下降,下部出现了δ13C值偏低的极值,说明陆源物质的影响增强;A4段C/N值未见明显变化,δ13C值垂向变化不大。Q04柱δ13C值由下到上呈四段波动上升趋势,指示来自海源物质的影响增大。B1段指示了以海源作用为主的稳定沉积环境;B2段δ13C值说明由下向上以陆源物质影响为主逐渐向海源物质影响增强的方向转变;B3段C/N值波动幅度较小,δ13C值呈下降趋势,指示了海陆混合的物质来源;B4段下部C/N值出现明显下降,下部δ13C值出现了偏低的极值,说明此阶段下部受到的海源物质影响较大。(5)结合粒度参数与元素地球化学指标的变化发现,人类活动对陆源物质输入的影响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人类的开发活动加剧了土壤侵蚀速率进而增加了河流的入海通量,如移民增加、官商经营木材、日俄帝国主义的掠夺与毁林开荒政策导致流域森林、草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增加了鸭绿江含沙量;另一方面是水库修建降低了河流的通量,入海河流水动力条件减弱,输运能力降低,造成水沙条件剧变,使得水体输运的陆源物质中表面吸附能力强的细颗粒物质占比较多。(6)流域人类活动、环境变化及海平面的上升导致两根柱样中有机碳来源占比呈陆源降低海源升高的特点,分别反映泥质区东西部不同主导因素对海域环境的影响。东部Q02柱主要受鸭绿江流域环境变化与海域共同作用。垦荒活动、自然灾害、日俄战争、铁路修建等事件造成了对林业资源的破坏导致植被覆盖降低;自1940年代以来的水库建设对入海河流的阻隔减少了陆源有机碳输入,沉积物测年数据显示,鸭绿江西岸潮滩的沉积速率在1940年以后减少了 90%。西部Q04柱由于东北部长山群岛的阻隔作用,受到鸭绿江物质输入的影响较小,主要受沿岸人类活动、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弛禁”政策放开了对东北地区的伐木、采矿活动的限制,导致了森林覆盖率降低;港口的修建也让东北地区航运活动日渐频繁,增加了对海洋的排放;1950年以来海平面上升导致海源有机物贡献率逐渐增加;近年来,临海工业污染物排放与水产养殖活动造成水体中营养物质增多,海洋藻类增加引起海洋环境进一步恶化。
皮仲,李铁刚,南青云[5](2016)在《中全新世以来南黄海岩心记录的沉积环境演变对东亚季风的响应》文中认为对南黄海中部泥质沉积区中心位置的Z1钻孔进行了AMS14 C年龄、粒度和TOC/TN分析,综合指标结果揭示了中晚全新世以来南黄海区域的沉积环境演化。自6 094aBP以来,沉积速率、平均粒径和TOC/TN整体趋势的减少指示,研究区陆源物质输入的减少与东亚冬/夏季风的减弱有关。根据粒度参数和TOC/TN变化将研究区沉积环境演化分成3个阶段:16.15.4ka BP时沉积物粒度最粗,TOC/TN值较高,这与该阶段东亚冬季风的强盛且稳定和黄海暖流的形成初期较弱有关;25.43.9ka BP时沉积物粒度减小但波动幅度较大,TOC/TN值呈减小趋势,此阶段东亚冬季风减弱但波动剧烈;33.90ka BP时沉积物粒度较细且相对稳定,TOC/TN增加直至趋于稳定,该阶段冬季风减至最弱且趋于稳定。另外岩心记录的6.0、5.3、4.6、4.0和3.4ka BP沉积物粒度明显较粗、TOC/TN值较大与东亚冬季风增强、海区温度较低有关;6.15.7ka BP的高速沉积与冬季风强盛有关;2.81.9ka BP的高速沉积则与黄海沿岸流和黄海暖流共同作用形成的南黄海中部气旋式冷涡的加强稳固有关。
石学法,胡利民,乔淑卿,白亚之[6](2016)在《中国东部陆架海沉积有机碳研究进展:来源、输运与埋藏》文中认为大河影响下的河口陆架区陆海相互作用活跃,是有机碳的主要沉积区,在全球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东部陆架海包括渤海、黄海和东海陆架,黄河和长江两条大河直接流入该区。从有机碳来源、输运和埋藏保存等方面总结介绍了近年来中国东部陆架海沉积有机碳源汇过程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土壤有机碳和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本区沉积有机碳的主要来源;有机分子标志物和多元统计分析模型的综合应用能更准确地评估近海沉积有机碳的源汇特征;陆架泥质区是长江和黄河陆源沉积有机碳的重要储库;河流输入、沉积再悬浮和远距离物质输运等沉积动力过程显着影响着本区不同来源、不同类型陆源沉积有机碳的输运和归宿;大河物质输入、海洋初级生产力以及陆架沉积作用共同支撑着该区较高的有机碳埋藏能力。本区的研究今后需要从海陆结合的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从整体上研究沉积作用过程与有机碳迁移转化的影响机制和响应关系;结合我国东部陆架海特有的沉积物源汇体系特征,揭示从流域到近海物质输运体系中不同来源有机碳的年龄分布和归宿,并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日益显着的背景下,探究不同时空尺度沉积有机碳的输运和埋藏保存及其对大气CO2和全球变化的影响和意义。
皮仲[7](2016)在《中全新世以来季风背景下黄海暖流的演化》文中提出南黄海位于亚洲季风区,受季风影响显着。南黄海中部泥质沉积形成于全新世高海平面时期,受黄海暖流的影响较大。本文对南黄海中部泥质沉积区中心位置的Z1钻孔进行了AMS14C年龄、粒度、Uk’37-海水表层温度(SST)、TOC、TN和δ13Corg分析,综合指标结果揭示了中晚全新世以来南黄海区域的东亚冬季风演化和海洋环境演化。6094 a B.P.以来,沉积速率、平均粒径和TOC/TN整体趋势的减少指示研究区陆源物质输入的减少,全新世中晚期东亚夏季风和东亚冬季风减弱从物源和物质搬运两个方面削弱了陆源物质的的输入。Z1岩芯还记录了两个高速沉积事件:6.15.7 ka B.P.高速沉积事件是该阶段冬季风较强促进海底沉积物再悬浮,沉积物搬运能力增强的结果;2.62.3 ka B.P.高速沉积事件则可能与3 ka B.P.左右黄海暖流达到现代水平,南黄海中部气旋式冷涡增强加速沉积有关。泥质沉积区的物质主要由黄海沿岸流搬运沉积,东亚冬季风强度控制沿岸流搬运的水动力条件,因此粒度参数变化可以反演东亚冬季风强度变化,结合TOC、TN含量、TOC/TN比值和δ13Corg变化将东亚冬季风的演化分为4个阶段:6.15.4 ka B.P.东亚冬季风强盛但较为稳定;5.43.9 ka B.P.东亚冬季风强盛但波动剧烈;3.92.0 ka B.P.东亚冬季风较弱且较为稳定;2.00 ka B.P.东亚冬季风较弱,但强度和波动略增。粒度、TOC、TN和TOC/TN指标还显示6 ka B.P.、5.3 ka B.P.、4.6 ka B.P.、4.0ka B.P.和3.4 ka B.P.左右冬季风增强,这些事件与全球冷事件对应较好。6094 a B.P.以来南黄海Uk’37-SST和δ13Corg呈低到高,不稳定到稳定的变化过程,且SST变化对全球/区域气候事件响应较好,记录了9次较为明显的降温事件,除了上面粒度指标记录的5次东亚冬季风增强事件以外,还有31002550 a B.P.、24502100 a B.P.、1500750 a B.P.和750250 a B.P.期间SST下降事件。整体趋势上将SST的变化分为3个阶段,6.13.9 a B.P.SST较低且波动较大,该阶段东亚冬季风强盛,黄海暖流开始入侵,海区温度变化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较大,SST在全球气候冷事件中下降幅度较大。3.92.0 ka B.P.期间SST逐渐上升且波动较大,此时冬季风较弱,黄海暖流开始增强,海海区温度变化主要还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但是黄海暖流对海区温度影响增加,SST在全球气候冷事件中下降幅度也较大;其中31002550 a B.P.期间SST下降在整个中晚全新世期间下降最为明显,就是受此阶段全球气候变冷和黄海暖流较弱共同导致;24502100 a B.P.冷事件在全球记录不完全一致,体现了气候变化的区域差异。2.10 ka B.P.期间SST保持在稳定高值但波动幅度减小,此时东亚冬季风很弱,黄海暖流强度接近现代水平,黄海暖流对海区温度变化影响很大;1500750 a B.P.和750250 a B.P.期间SST下降幅度小于前面两阶段的降温事件,可能原因是黄海暖流携带的暖水对全球气候变冷引发的SST下降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平均粒径、Uk’37-SST、TOC/TN和δ13Corg4个指标的功率谱分析揭示了南黄海百年、千年尺度的古气候,百年尺度的气候演化受太阳辐射量变化所控,千年尺度的气候演化受全球冰量变化引起温盐环流变化所控。
高文华[8](2015)在《南黄海内陆架沉积物扩散过程的示踪方法》文中研究说明示踪物方法是追踪物质"源"-"汇"过程的有效途径之一,可定量刻画物质在流域-海岸-陆架间的输运路径和过程,在海洋沉积动力学领域的物源追踪和沉积物输运率计算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集成的方式将示踪物方法的沉积物物源示踪模型和沉积物输运示踪模型从方法上和技术上得到完整展示。研究以沉积动力过程复杂和物源丰富的南黄海内陆架辐射沙脊为研究区,通过对现代黄河和长江下游河道、废黄河故道沉积物的粒度、重矿物、不同粒级的地化元素以及粘土矿物的测定分析,探讨不同陆源沉积物中示踪标记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采用显着性差异分析,确定追踪三种陆源沉积物的最佳示踪标记;采用示踪物混合模型,定量化计算出不同陆源对南黄海内陆架表层沉积物的贡献;根据示踪物的普适理论框架模型,确定了南黄海内陆架沉积物的输运方向,定量化模拟计算了该区沉积物的输运率。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建立了粗颗粒和细颗粒物质示踪标记遴选过程的可行性操作过程:采用两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 U和Kolmogorov-Smirnov的非参数显着性检验方法,同时结合废黄河、现代黄河和长江沉积物中不同示踪参数的时空变化特征来确定物源追踪的最佳示踪标记。结果显示定量化追踪三种物源沉积物时的最佳重矿物示踪标记是石榴石和锆石;泥质沉积物中最佳地化元素示踪标记是Ni、P、Zn、Co;砂质沉积物中最佳地化元素示踪标记是Ba,K,Ti,P,Mn,Fe,Ni,Co。(2)根据最佳示踪标记参数以及混合模型定量追踪南黄海内陆架泥质和砂质沉积物物源,结果显示:泥质沉积主要受废黄河物质的控制,其中包括黄河物质和非黄河物质。砂质沉积主要受废黄河物质和长江物质的双重控制;表明南黄海内陆架研究区内对于不同粒级的沉积物而言,其物源控制效应不同。(3)首次将沉积物净输运的普适示踪物模型从方法和技术上进行了完整的应用。其沉积物输运的路径和强度在南黄海内陆架研究区得到展示。结果表明,泥质和砂质沉积物的输运率多在10-1-100kg/m/s之间变化,且泥质与砂质沉积物的输运方向不同。(4)基于本研究的假设条件,当南黄海内陆架研究区物质主要由废黄河和长江补给时,结合该区的潮流动力背景,其沉积物表现为向海输运的格局;然而,在相同的潮流背景下,当物源发生变化时,其沉积物输运格局也将改变。因此,更完整的基于示踪物的沉积物净输运模拟应包含全部物源,包括地层改造和海洋环境内生物源。
刁明亚[9](2015)在《夏季南黄海海域颗粒有机物和浮游生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文中认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有机物的来源及分布是海洋生态系统食物网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稳定同位素的方法是此领域近年来新兴的研究方法。碳、氮稳定同位素的分馏作用发生在有机物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可以揭示有机物的来源、消费者的食物组成以及各生物在食物网中所处的营养级,已广泛应用于全球生物地球化学研究中,为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本研究通过分析2013年夏季南黄海123。E和124。E断面上所采集的颗粒有机物及浮游生物碳、氮稳定同位素的组成,探讨了夏季南黄海研究海域的主要水文特征(黄海冷水团和长江冲淡水)对水体中颗粒有机物及浮游生物碳、氮稳定同位素空间分布的影响;并通过水体中颗粒有机物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差异分析水体中颗粒有机碳、氮的来源,以揭示南黄海海域生态系统的特征以及物质的输送与传递特征。获得的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对123。E和124。E断面上颗粒有机物碳、氮含量及其稳定同位素组成的空间分布情况表明,夏季研究区域不同水层的颗粒有机物主要受初级生产过程、沉积物再悬浮作用、有机物的分解和矿化作用以及生物的同化吸收作用的影响。(2)南部水域,长江冲淡水主要对33.5。N以南区域的表层水体产生影响。对比不同水层之间颗粒有机物δ13CPOC的差异性,可以发现水体中不同水层颗粒有机碳的来源不同。表层水体中颗粒有机碳来源为海洋浮游植物,而其他水层的颗粒有机碳则主要来自于底层沉积物的再悬浮作用;分析颗粒有机物δ15NPN,结果表明上层水体中的颗粒氮主要受生物同化吸收作用的影响;下层水体中颗粒氮则主要由含氮有机物的矿化分解产生。(3)黄海冷水团的主要影响范围是北部研究水域的下层水体。比较黄海冷水团水域不同水层之间颗粒有机物δ13CPOC的差异性,发现黄海冷水团水域垂直方向上颗粒有机碳的组成不同,30 m水深以上的水体的颗粒有机碳来自海洋自身产生的有机碎屑(浮游生物及其排泄物和残骸),而底层水体的颗粒有机碳则为底层沉积物再悬浮产生的有机物及其分解产物。与南部水域底层水体颗粒有机物δ13CPOC之间存在的显着性差异(p<0.01),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陆源物质的运移,南部水域沉积物主要为长江物质,而冷水团水域表层沉积物主要为黄河物质。水体中颗粒有机物δ15NPN值随水深的增加而降低,其来源主要为有机物的分解和矿化。(4)不同浮游生物网所采集浮游生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布规律表明,初级生产过程和浮游动物丰度是影响其分布的两个因素。小型浮游生物网所采集的浮游植物δ13C值随浮游植物丰度的增大而升高;而大、中型浮游生物网所采集的浮游动物δ13C随浮游动物丰度增大而升高。比较三种浮游生物网采集浮游生物δ15N值,表明三种网所采浮游生物均包含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其中小型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浮游植物比重较大,而大型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浮游动物所占比重较大。
藏政晨[10](2015)在《黄海水体温盐结构的季节性变化对悬浮体分布的影响 ——实测资料与HYCOM模式结果的对比》文中认为悬浮体分布及其输运不仅对陆架海的地形地貌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悬浮体本身作为各种营养盐、重金属及其它污染物的载体,其对海洋中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过程也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黄海海域是一个悬浮体输运过程十分活跃的区域。在该海域内有长江、黄河、老黄河水下三角洲等充足的物源供应,沉积物输运通量大。悬浮体输运受到季风、环流、锋面等因素的作用导致其季节性变化明显。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0及2012年在黄海海域的四个航次取得的海洋水文数据,对HYCOM模式的温盐结果进行了评价。同时利用HYCOM模式结果中的流速数据、WAVEWATCH Ⅲ的最大波高数据及ETOPO1地形数据,结合四个航次中获得的现场悬浮体浓度数据对黄海海域悬浮体分布的季节性变化及其输运路径的控制因素进行具体研究。研究工作取得以下成果:黄海海域大部分表层沿岸水体与黄海中部相比存在低温、低盐的特征,而底层沿岸水则存在高温、低盐的特征。垂向上,春季表、底层温盐分布特征差异相对较小,而在其它三个航次期间表、底层温盐分布特征均存在一定差异。说明在4月份,黄海海域水体在垂向上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而在5月、9月、11月黄海海域垂向层化明显。HYCOM温度数据与实测数据对应关系相对较好且HYCOM (reanalysis)温度数据总体上优于HYCOM (analysis)温度数据。而HYCOM盐度数据与实测盐度数据在黄海存在明显差异,HYCOM (reanalysis)在经过数据同化后其表现并未明显优于HYCOM (analysis)盐度数据。黄海悬浮体浓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成山头外海及苏北老黄河口水下三角洲区域,其它海域悬浮体浓度极小。夏季航次期间悬浮体浓度相对最低,而春季、秋季和冬季航次期间悬浮体含量则相对较高。垂向上,表层悬浮体含量明显低于底层。在春、夏两季山东半岛外海锋面几乎不存在,而秋、冬两季锋面十分明显,强温度锋面与混合锋面基本沿黄海西部近岸海域分布。垂向上,底层温度锋面强度大于表层。春、夏两季黄海海域的海流流速较弱,而在秋、冬季海流逐渐增强。垂向上表层流流速明显大于底层流。最大波高总体上在黄海中部较大,沿岸较小。季节变化上,夏季波高最小,冬季波高最大。黄海海域的温度锋面、波浪、混合锋面对该海域悬浮体分布的时空变化起到决定性作用。温度锋面对悬浮体向海扩散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秋冬两季悬浮体高浓度区基本都被控制在温度锋面西侧近岸海域。夏季不存在温度锋面,悬浮体向海扩散的距离较远,但由于夏季悬浮体浓度较低,所以向海扩散的悬浮体总量并不大。黄海海域波浪最大波高与悬浮体浓度的季节性变化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而波高水深比与悬浮体空间分布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可达0.7以上。混合锋空间位置的季节性变化与高悬浮体浓度水体空间位置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二、南黄海悬浮体和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和运移:来自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的证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黄海悬浮体和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和运移:来自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黄淮海平原晚新生代重大地质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1 淮平原晚新生代重大地质事件 |
1.1 黄淮平原晚新生代构造地貌格局的形成 |
1.1.1 东部山脉的隆升及平原地貌的形成 |
1.1.2 东部陆架的沉降与海陆格局的形成 |
1.2 黄河的贯通及其对东部平原的影响 |
1.2.1 黄河贯通对黄淮海平原地表过程的影响 |
1.2.2 黄河贯通对中国东部平原水系的影响 |
1.2.3 黄河贯通对中国东部源-汇过程的影响 |
1.3 东部沿海晚第四纪大规模海侵事件 |
1.3.1 第四纪海侵事件 |
1.3.2 海陆相互作用 |
2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2.1 晚新生代黄淮海平原构造-气候作用 |
2.2 晚新生代黄淮海平原地貌的动态演化 |
2.3 晚新生代黄淮海平原重大事件的年代学研究 |
3 研究展望 |
(3)浙江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作用与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东海陆架沉积作用研究进展 |
1.2.1 现代沉积作用研究进展 |
1.2.2 全新世沉积作用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水文气象特征 |
2.2.1 东海沿岸流 |
2.2.2 黑潮 |
2.2.3 台湾暖流 |
2.2.4 陆架上升流 |
2.2.5 潮汐与波浪 |
2.3 现代沉积地貌特征 |
2.3.1 沉积物来源 |
2.3.2 现代沉积分布特征 |
2.3.3 现代沉积地貌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1.1 海底表层沉积物采样 |
3.1.2 重力柱状样采集 |
3.1.3 钻孔资料及处理 |
3.1.4 浅地层剖面测量 |
3.2 研究方法 |
3.2.1 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 |
3.2.2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3.2.3 年代测试分析 |
3.2.4 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 |
3.2.5 微体古生物鉴定 |
3.2.6 浅地层剖面解译 |
第四章 浙江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特征与沉积动力环境 |
4.1 浙江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 |
4.1.1 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分布特征 |
4.1.2 表层沉积物粒级组成分布特征 |
4.1.3 表层沉积物类型与分布特征 |
4.2 浙江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输运及其影响因素 |
4.2.1 粒径趋势分析法的理论依据 |
4.2.2 表层沉积物净输运趋势 |
4.2.3 影响表层沉积物输运的主要因素 |
4.3 浙江近岸海域粘土矿物特性与沉积环境 |
4.3.1 粘土矿物含量与分布特征 |
4.3.2 粘土矿物的物源探讨 |
4.3.3 粘土矿物分区与沉积动力环境的关系 |
4.4 表层沉积物微量元素分布及地质意义 |
4.4.1 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布特征 |
4.4.2 影响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
4.4.3 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4.5 浙江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动力环境变化 |
4.5.1 基于粒度组成的沉积动力环境判别 |
4.5.2 浙江近岸海域沉积动力环境分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浙江近岸海域沉积速率与近现代沉积环境 |
5.1 ~(210)Pb比活度变化特征 |
5.1.1 ~(210)Pb比活度垂向变化 |
5.1.2 柱状样210Pb剖面垂向分布变化 |
5.2 近现代沉积速率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
5.2.1 沉积速率的分布变化特征 |
5.2.2 沉积动力环境对沉积速率的影响 |
5.3 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环境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浙江近岸海域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 |
6.1 浙江近岸海域地层层序划分 |
6.1.1 地震地层学与典型地震相识别 |
6.1.2 地层界面单元划分 |
6.1.3 地震地层层序划分对比 |
6.2 ECS-1302 孔沉积地层序列 |
6.2.1 测年结果 |
6.2.2 沉积序列划分与沉积相分析 |
6.2.3 沉积层序与沉积环境演化 |
6.3 ECS-1401 孔沉积地层序列 |
6.3.1 测年结果 |
6.3.2 沉积序列划分与沉积相分析 |
6.3.3 沉积层序与沉积环境演化 |
6.4 全新世不同钻孔沉积单元对比 |
6.5 全新世以来浙江近岸海域沉积环境演化 |
6.5.1 沉积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6.5.2 沉积环境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 |
6.5.3 沉积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成果与认识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辽东半岛东岸泥质区有机物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中国东部陆架泥质区研究进展 |
1.2.2 沉积物碳氮地球化学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背景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3 地形地貌 |
2.3.1 海底地形 |
2.3.2 海岸地貌 |
2.4 表层沉积环境 |
2.5 气候气象条件 |
2.6 海洋水动力条件 |
2.6.1 波浪 |
2.6.2 潮汐与潮流 |
2.6.3 沿岸流 |
2.7 研究区周边河流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1.1 钻孔信息 |
3.1.2 实验室样品处理 |
3.2 沉积物碳氮地球化学元素测定 |
3.2.1 总碳、总氮含量的测定 |
3.2.2 无机碳含量的测定 |
3.2.3 有机碳与碳氮比值的计算 |
3.2.4 有机碳同位素含量的测定 |
3.3 沉积物年代测定 |
3.4 沉积物粒度测定 |
第四章 结果 |
4.1 ~(210)Pb放射性比活度的垂向分布特征 |
4.2 沉积物物质组成及粒度特征 |
4.2.1 岩性特征 |
4.2.2 物质组成 |
4.2.3 粒度特征 |
4.3 沉积物碳氮地球化学特征 |
4.3.1 沉积物中TOC的垂向分布特征 |
4.3.2 沉积物中TN的垂向分布特征 |
4.3.3 沉积物中C/N比值的垂向分布特征 |
4.3.4 沉积物中δ~(13)C的垂向分布特征 |
4.3.5 沉积物中TOC和TN的相关性 |
4.3.6 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和粒度的相关性 |
第五章 讨论 |
5.1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沙通量的变化 |
5.2 有机碳埋藏通量及其来源分析 |
5.3 基于C/N比值的不同有机碳来源贡献分析 |
5.4 基于δ13C值的不同有机碳来源贡献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中全新世以来南黄海岩心记录的沉积环境演变对东亚季风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样品与方法 |
3 结果 |
3.1 年代及沉积模式 |
3.2 粒度 |
3.3 TOC/TN |
4 讨论 |
4.1 陆源物质输入与东亚季风之间的关系 |
4.2 沉积环境演化对东亚冬季风的响应 |
(1)6.1~5.4ka BP |
(2)5.4~3.9ka BP |
(3)3.9~0ka BP |
5 结论 |
(6)中国东部陆架海沉积有机碳研究进展:来源、输运与埋藏(论文提纲范文)
1 河口-陆架沉积有机碳的物源表征及影响因素 |
2 沉积有机碳输运与沉积水动力条件的控制 |
3 陆架沉积有机碳的埋藏与保存 |
4 结语 |
(7)中全新世以来季风背景下黄海暖流的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全新世气候变化的特征和机制 |
1.2 南黄海全新世东亚冬季风研究进展 |
1.3 南黄海全新世古海洋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区域气候特征 |
2.3 区域海洋流系 |
2.3.1 区域环流特征 |
2.3.2 黄海中央水团 |
3 样品与方法 |
3.1 研究样品 |
3.2 研究方法 |
3.2.1 测年 |
3.2.2 粒度测试 |
3.2.3 U~k’_(37)测试 |
3.2.4 TOC、TN、δ~(13)Corg测试 |
4 结果 |
4.1 年代及沉积模式 |
4.2 粒度 |
4.3 U~k’_(37)-SST |
4.4 TOC/TN、δ~(13)Corg |
5 讨论与分析 |
5.1 陆源物质输入与东亚季风之间的关系 |
5.2 沉积环境演化对东亚冬季风的响应 |
5.2.1 6.1~5.4 ka B.P |
5.2.2 5.4~3.9 ka B.P |
5.2.3 3.9~2.0 ka B.P |
5.2.4 2.0~0 ka B.P |
5.3 南黄海海区SST变化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
5.4 黄海暖流对海区温度的调控作用 |
5.5 6094 a B.P.以来南黄海古气候、古海洋演化的周期性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已发表论文情况 |
(8)南黄海内陆架沉积物扩散过程的示踪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海洋沉积物物源示踪法的研究进展 |
1.2.2 海洋沉积物输运示踪法的研究进展 |
1.3 海洋沉积物物源示踪法和输运示踪法在南黄海内陆架中的研究进展 |
1.4 选题构思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 |
2.2 地质构造背景 |
2.3 水动力环境 |
2.4 入海主要河流 |
2.5 底质类型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1.1 现代黄河与长江表层底质样采集 |
3.1.2 废黄河柱状样采集 |
3.1.3 南黄海内陆架表层底质样搜集 |
3.2 示踪指标分析 |
3.2.1 沉积物粒度分析 |
3.2.2 重矿物分析 |
3.2.3 地球化学元素分析 |
3.2.4 粘土矿物分析 |
3.3 示踪物方法 |
3.3.1 物源追踪模型 |
3.3.2 沉积物净输运的普适示踪物模型 |
第四章 黄河和长江沉积物特征 |
4.1 现代黄河下游沉积物特征 |
4.1.1 粒度特征 |
4.1.2 重矿物特征 |
4.1.3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
4.1.4 粘土矿物特征 |
4.2 废黄河故道沉积物特征 |
4.2.1 粒度特征 |
4.2.2 重矿物特征 |
4.2.3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
4.2.4 粘土矿物特征 |
4.3 长江下游沉积物特征 |
4.3.1 粒度特征 |
4.3.2 重矿物特征 |
4.3.3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
4.3.4 粘土矿物特征 |
4.4 小结 |
第五章 黄河和长江物源追踪中示踪标记的确定 |
5.1 确定沉积物示踪标记的统计学方法 |
5.1.1 两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 U检验 |
5.1.2 两独立样本的Kolmogorov-Smirnov检验 |
5.2 现代黄河与废黄河物源追踪中示踪标记的确定 |
5.2.1 现代黄河与废黄河沉积物中重矿物最佳示踪标记的确定 |
5.2.2 现代黄河与废黄河沉积物中地化元素最佳示踪标记的确定 |
5.2.3 现代黄河与废黄河沉积物中粘土矿物最佳示踪标记的确定 |
5.3 黄河与长江物源追踪中示踪标记的确定 |
5.3.1 黄河与长江物沉积物中重矿物最佳示踪标记的确定 |
5.3.2 黄河与长江物沉积物中地化元素最佳示踪标记的确定 |
5.3.3 黄河与长江物沉积物中粘土矿物最佳示踪标记的确定 |
5.4 小结 |
第六章 南黄海内陆架沉积物物源和输运过程的量化分析 |
6.1 南黄海内陆架沉积环境分析 |
6.1.1 南黄海内陆架沉积物粒度变化特征 |
6.1.2 南黄海内陆架不同粒级沉积物中地化元素变化特征 |
6.2 南黄海内陆架表层沉积物物源追踪分析 |
6.2.1 利用混合模型定量追踪南黄海内陆架表层沉积物物源的计算过程 |
6.2.2 利用混合模型定量追踪南黄海内陆架表层沉积物物源的结果分析 |
6.3 南黄海内陆架沉积物输运过程分析 |
6.3.1 采用示踪物普适模型定量模拟南黄海内陆架表层沉积物输运率的过程 |
6.3.2 采用示踪物普适模型定量模拟南黄海内陆架表层沉积物输运率的结果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 |
7.1 废黄河沉积记录中来自不同河流物质的信息 |
7.2 南黄海内陆架沉积物物源研究的不确定性分析 |
7.2.1 示踪标记参数的不确定性分析 |
7.2.2 南黄海内陆架沉积物的其它物源补给探讨 |
7.3 南黄海内陆架沉积物输运率模拟结果的敏感性分析 |
7.4 南黄海内陆架沉积物物源分布和输运格局的沉积动力过程机制分析 |
7.5 创新点与局限性 |
7.6 展望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成果 |
致谢 |
(9)夏季南黄海海域颗粒有机物和浮游生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1 引言 |
1.1 稳定同位素分析法 |
1.2 碳、氮稳定同位素 |
1.3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的应用 |
1.3.1 颗粒有机物分析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方法的研究状况 |
1.3.2 浮游生物分析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方法的研究状况 |
1.3.3 长江口及其相邻海域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研究状况 |
1.4 南黄海海域概况 |
1.5 南黄海环流特征和长江冲淡水扩展概况 |
1.5.1 黄海冷水团 |
1.5.2 黄海暖流 |
1.5.3 长江冲淡水 |
1.5.4 台湾暖流 |
1.6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
2 研究站位设置及实验方法 |
2.1 站位设置 |
2.2 样品采集 |
2.3 样品前处理 |
2.4 ~(13)C、~(15)N的测定 |
2.5 统计方法 |
3 南黄海海域颗粒有机物和浮游生物碳、氮同位素组成 |
3.1 水文条件 |
3.2 夏季南黄海海域颗粒有机物的碳、氮同位素组成 |
3.2.1 颗粒有机碳、氮的含量 |
3.2.1.1 颗粒有机碳在123°E和124°E断面的分布 |
3.2.1.2 颗粒氮在123°E和124°E断面上的分布 |
3.2.2 颗粒有机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 |
3.2.2.1 颗粒有机物的碳稳定同位素在123°E和124°E断面上的组成 |
3.2.2.2 颗粒有机物的氮稳定同位素在123°E和124°E断面上的组成 |
3.3 夏季南黄海海域浮游生物的碳、氮同位素组成 |
3.3.1 浮游生物的碳同位素组成 |
3.3.2 浮游生物的氮同位素组成 |
4. 讨论 |
4.1 长江冲淡水对水体中颗粒有机碳、氮稳定同位素的影响 |
4.1.1 长江冲淡水对水体中颗粒有机碳稳定同位素的影响 |
4.1.2 长江冲淡水对水体中颗粒氮稳定同位素的影响 |
4.2 黄海冷水团对水体中颗粒有机碳、氮稳定同位素的影响 |
4.2.1 黄海冷水团对水域中颗粒有机碳稳定同位素的影响 |
4.2.2 黄海冷水团对水体中颗粒氮稳定同位素的影响 |
4.3 浮游生物稳定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因素 |
5. 结论 |
6.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黄海水体温盐结构的季节性变化对悬浮体分布的影响 ——实测资料与HYCOM模式结果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黄海悬浮体输运及分布研究现状 |
0.2.2 黄海悬浮体输运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0.2.3 南黄海泥质区研究现状 |
0.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1 研究区域概况 |
1.1 地形地貌 |
1.2 黄海水文特征 |
1.2.1 黄海潮汐与潮流 |
1.2.2 黄海海域主要环流 |
1.2.3 波浪 |
1.3 附近入海河流 |
2 黄海海域温盐结构的季节性变化 |
2.1 资料来源及观测方法 |
2.2 黄海海域实测温盐季节性变化与HYCOM结果的对比 |
2.2.1 表层实测温度数据与HYCOM表层温度数据对比 |
2.2.2 表层实测盐度数据与HYCOM表层盐度数据对比 |
2.2.3 底层实测温度数据与HYCOM底层温度数据对比 |
2.2.4 底层实测盐度数据与HYCOM底层盐度数据对比 |
2.3 实测温盐数据与HYCOM数据在关键断面的对比分析 |
2.3.1 春季实测数据与HYCOM数据在关键断面的对比分析 |
2.3.2 夏季实测数据与HYCOM数据在关键断面的对比分析 |
2.3.3 秋季实测数据与HYCOM数据在关键断面的对比分析 |
2.3.4 冬季实测数据与HYCOM数据在关键断面的对比分析 |
2.4 实测温盐数据与HYCOM数据相关性分析 |
3 黄海海域温度锋面的时空变化 |
3.1 数据来源与计算方法 |
3.2 黄海温度锋面的季节性变化 |
4 黄海海域悬浮体分布及其控制因素 |
4.1 黄海海域悬浮体分布特征 |
4.2 黄海悬浮体分布的控制因素 |
4.2.1 流场对悬浮体分布的影响 |
4.2.2 波浪对悬浮体输运的影响 |
4.2.3 温度锋面对悬浮体分布的影响 |
5 讨论 |
5.1 物源供应对黄海海域悬浮体分布的影响 |
5.2 黄海海域锋面分布与沉积区的联系 |
5.3 不足之处及展望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南黄海悬浮体和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和运移:来自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的证据(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淮海平原晚新生代重大地质事件[J]. 闫纪元,胡健民,王东明,公王斌,梁霞. 地质通报, 2021(05)
- [2]夏季南黄海颗粒氮同位素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 晏茂军,董书航,钟晓松,宁晓燕,辛宇. 海洋学报, 2019(12)
- [3]浙江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作用与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D]. 梁娟.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4]辽东半岛东岸泥质区有机物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D]. 权昊. 南京大学, 2018(01)
- [5]中全新世以来南黄海岩心记录的沉积环境演变对东亚季风的响应[J]. 皮仲,李铁刚,南青云. 海洋地质前沿, 2016(07)
- [6]中国东部陆架海沉积有机碳研究进展:来源、输运与埋藏[J]. 石学法,胡利民,乔淑卿,白亚之. 海洋科学进展, 2016(03)
- [7]中全新世以来季风背景下黄海暖流的演化[D]. 皮仲.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6(02)
- [8]南黄海内陆架沉积物扩散过程的示踪方法[D]. 高文华. 南京大学, 2015(06)
- [9]夏季南黄海海域颗粒有机物和浮游生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D]. 刁明亚. 中国海洋大学, 2015(08)
- [10]黄海水体温盐结构的季节性变化对悬浮体分布的影响 ——实测资料与HYCOM模式结果的对比[D]. 藏政晨. 中国海洋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