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癌术后的早期应用及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付晓云,李银银[1](2022)在《食管癌术后营养支持中改良十二指肠营养管的效果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营养支持中改良十二指肠营养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2月泰安市肿瘤防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手术患者62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14例。研究组采用改良十二指肠营养管,对照组采用传统十二指肠营养管,两组均做好病情观察及肠内营养的护理。比较两组管道移位、管道脱落、局部皮肤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管道移位、管道脱落及局部皮肤损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十二指肠营养管可明显提高食管癌患者肠内营养的舒适度,有效预防/减少管道移位、管道脱落及减轻局部皮肤受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周林荣,李翠[2](2021)在《徒手经鼻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肿瘤并发吻合瘘患者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徒手经鼻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肿瘤并发吻合瘘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于高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食管癌术后吻合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 通过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对象分为两组, 分别为参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 参照组中患者依照普通胃管置入术行营养支持, 观察组中患者则依照徒手经鼻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支持, 比较两组采取不同营养支持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病情康复的积极作用与安全性。结果统计两组间研究数据显示, 在实施干预后第5、10日患者营养指标水平得到提高, 且观察组在干预后不同时间段的Hb、TP与ALb水平均相比参照组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营养干预后, 两组患者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较之前均有明显增高, 观察组患者BIM指数、置管天数及瘘口愈合天数均显着低于对照组, 且临床指标肛门排气时间较之参照组明显缩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经营养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 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食管癌并发瘘病患者在行营养支持中采用徒手经鼻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方式, 可提高患者机体免疫抵抗力与营养指标, 改善营养不良症状, 降低并发症发生。
庄欢[3](2021)在《食管癌术后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胃残余量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动态监测食管癌术后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胃残余量,了解其胃残余量变化状况;探讨影响食管癌术后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胃残余量的相关因素。对象与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辽宁省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食管癌术后实施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共135例,应用负压回抽法,跟踪监测患者术后15天内胃残余量并记录,描述患者胃残余量的动态变化情况。同时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胃残余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工具包括:一般资料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估量表(PG-SGA)、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采用SPSS 23.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一般资料问卷选用频数、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或中位数M(Q1,Q3)表示。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胃残余量的影响因素。结果:1.食管癌术后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胃残余量监测情况1.1食管癌术后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胃残余量状况:术后第15天胃残余量均值依次为204.91±66.56ml、175.88±62.61ml、157.52±55.43ml、141.06±53.41ml、133.27±61.35ml,其中胃残余量最高值为430ml、最低为48ml。1.2持续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情况下,不同免疫营养总量患者与其胃残余量状况:≤500ml/d组胃残余量均值为212.20±77.87ml、5011000ml/d组为156.88±32.41ml、>1000ml/d组为105.03±20.37ml。1.3不同喂养时间节点患者胃残余量变化:从每日喂养开始0h、6h至喂养第12h胃残余量上升,喂养第12h达峰值,喂养第18h、24h持续下降,至第二日开始喂养之前降到最低值。2.食管癌术后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胃残余量的影响因素分析2.1单因素分析结果:术前慢性胃炎病史、术前PG-SGA等级、手术时长、应用促胃动力药及手术吻合部位(P<0.05);术前焦虑程度、抑郁程度、术后疼痛等级、免疫营养液量、喂养方式及喂养途径(P<0.01)等11个因素存在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2食管癌术后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胃残余量相关性分析结果:(1)免疫营养的量与胃残余量值呈负相关(r=-0.762,P<0.01)。(2)手术时长与胃残余量值呈正相关(r=0.307,P<0.01)。(3)焦虑评分与胃残余量值呈正相关(r=0.660,P<0.01)。(4)抑郁评分与胃残余量值呈正相关(r=0.501,P<0.01)。(5)疼痛评分与胃残余量值呈正相关(r=0.375,P<0.01)。2.3食管癌术后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胃残余量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术前PG-SGA评分(β=-10.296、P<0.05)、焦虑自评量表评分(β=20.606、P<0.01)、手术时长(β=4.554、P<0.05)、免疫营养的量(β=-33.445、P<0.01)、喂养方式(β=-10.335、P<0.05)及喂养途径-空肠造瘘管(β=-15.579、P<0.05)、鼻空肠管(β=-25.112,P<0.01)共6项纳入到回归方程。结论:1.食管癌术后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胃残余量变化状况:食管癌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患者术后第1天胃残余量均值最高,至术后第5天胃残余量均值逐日下降;持续免疫肠内营养过程中,患者每日的胃残余量均呈现先增长再下降的变化趋势,即喂养第12h胃残余量达峰值之后虽继续给予免疫营养但患者的胃残余量仍逐渐下降,至第二日喂养开始前下降至最低值。当喂养量不足时患者的胃残余量呈上升趋势。2.食管癌术后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胃残余量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焦虑程度、术前营养状态、手术时间、免疫肠内营养的量、喂养方式或喂养途径是食管癌术后免疫肠内营养患者胃残余量的影响因素。术前焦虑程度越高、术前营养状态越差、手术时间越长、免疫营养的量不足、应用鼻十二指肠管喂养方式或重力滴注营养制剂的患者更容易出现高胃残余量。
邹晓影[4](2021)在《不同泵入方式改善食管癌患者免疫营养肠道不耐受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两种不同方式泵入免疫肠内营养液,对比不同泵入肠内免疫营养方式其肠道不耐受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同时探讨两种不同泵入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方式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某省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两个病区符合纳排标准的78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按病区分为试验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进行免疫肠内营养肠道耐受性的对照研究及临床应用效果评价。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为指导,以《加拿大危重症指南(2013年)》及加速康复理念为理论支撑,试验组持续6小时间歇2小时和对照组持续24小时两种不同泵入方式给予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根据《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指南(2016年)》推荐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且其推荐能量需求量25-30kal/(kg·d),本研究均通过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乳剂(TPF-T)。两组患者主要观察患者胃肠道不耐受症状,比较两组患者肠道不耐受(恶心呕吐、腹泻、腹胀、便秘、胃残留、腹痛)发生率且分析其相关因素。患者采取干预后,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与营养状态相关的实验室指标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比较,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四格表或者R×C列联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基础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肠道不耐受症状发生率:试验组和对照组肠道不耐受症状比较中,对照组腹胀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有2例患者因为腹胀严重而终止免疫肠内营养进程,而试验组无一例终止免疫肠内营养进程;对照组腹泻发生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胃残留发生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相比,便秘与腹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室指标:组间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在免疫肠内营养第1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免疫肠内营养第7天血清前白蛋白组间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总蛋白在肠内营养第1天、第7天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在肠内营养第1天、第7天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在免疫肠内营养第1天和肠内营养第7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总蛋白在免疫肠内营养第1天和肠内营养第7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白蛋白在免疫肠内营养第1天和肠内营养第7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研究肠道不耐受发生率为64.1%,试验组46.1%,对照组82%,依据统计学结果持续6小时间歇2小时的泵入方式有效改善肠道不耐受。而针对肠内营养肠道不耐受的三个主要临床表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试验组患者所采取的泵入方式有效的降低这三种临床症状的发生,更适合于食管癌术后免疫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2.两组患者在整个免疫肠内营养过程中,白蛋白水平一直维持在30g/L以上,维持血浆白蛋白相对稳定,可有效维持血浆渗透压,不会导致小肠黏膜水肿,从而增加营养物质的吸收。本研究中患者血清白蛋白在肠内营养过程中持续上升,故有效的肠内营养对维持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血清前白蛋白对评估患者肠内营养肠道不耐受有较好的准确性,临床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同时血清前白蛋白也作为营养状况评价指标,从本研究可以得出两组在改善营养状况方面都有积极作用,但是实验组持续泵入6小时间歇2小时对改善营养状况方面更优于对照组持续24小时泵入。
蒋璐剑[5](2021)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胃瘫外敷方早期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operative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的功能性疾病,以胃肠动力障碍为主要表现,胃、胰十二指肠等手术术后常见。据统计肿瘤PGS总体发病率在5%-10%,其中胃大部切除术PGS发病率为8.5%,胰腺术后则高达19%-57%。目前西医治疗主要参考《美国胃肠病学杂志》治疗指南推荐的营养支持、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虽可改善症状,但尚无证据证明可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平均恢复时间仍需4-6周,因此,快速康复是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治疗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中医中药体现出独特优势,尤其是中医外治法,我科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临床摸索与实践,逐步筛选出简便效廉的“胃瘫外敷方”穴位贴敷治疗,在超过5年的反复临床实践后,我们联合北京市主要三甲医院普外/腹部外科进行严格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77.8%(P<0.01),中位恢复时间为8天(P<0.01),以温阳行气为法的胃瘫外敷方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及严格的RCT研究证实对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寒证”具有显着的临床疗效。但能否进一步缩短恢复时间?国际胰腺学术委员会ISGPS根据患者术后留置胃管或不能耐受固体饮食时长将PGS分级分为A、B、C三个级别(其中A级最轻,术后置管时间最短),而从既往RCT研究分层数据可以看出,A、B、C级患者中位恢复时间分别为3.00、6.78和8.29天,这一结果提示尽早干预可能进一步缩短恢复时间。因此,我们尝试: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更进一步,一方面,构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筛选PGS高危人群;另一方面,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腹部局部辨证“寒证”患者进行提前干预,结合PGS风险预测模型,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的疗效并挖掘优势人群特征,这对进一步缩短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患者康复时间及节约国家有限医疗资源都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1.通过Meta分析与Logistic回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2.通过外部验证的方法验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简化。3.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并筛选“胃瘫外敷方”优势人群特征。研究方法1.模型研究通过制定检索策略及纳入、排除标准,检索国内外有关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发病因素的相关文献并提取数据,应用Rev Man5.3及STATA12.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将Meta分析中计算得到的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合并风险度代入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2.临床研究:2.1模型验证部分:采用外部验证方法,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结直肠外科2019.01.01~2020.01.31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的病例资料作为验证样本,结合ROC曲线及Med Calc对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并通过对模型中的各影响因素赋值,完成模型的简化。2.2“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评价部分:采用历史性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2020.10.01~2021.01.31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行消化系统肿瘤手术且腹部局部辨证属“寒证”患者作为治疗组,于术后第一天提前予“胃瘫外敷方”干预,纳入前一年该院相同时间段(2019.10.1~2020.1.31)、相同手术医生、相同病种、相同手术方案的消化系统肿瘤手术且腹部局部辨证属“寒证”患者作为空白对照组,进行PGS发病率比较,结合PGS风险预测评分系统,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的疗效,并总结“胃瘫外敷方”优势人群特征。研究结果1.Meta分析及模型构建1.1本研究共检索及通过其他途径获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影响因素相关文献3480篇,最终纳入82篇文献,包含78篇病例对照研究和4篇队列研究,涉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患者48342例,其中确诊胃瘫病例4397例。1.2剔除OR≈1的危险因素后,共纳入29个影响因素,初步构建模型为:Logit(P)=-2.31+1.2×(年龄≥67岁)+0.97×肥胖+0.89×体重减轻+0.51×饮酒史+0.62×HP感染+1.34×术前胃流出道梗阻+0.86×糖尿病病史+0.83×腹部手术史+1.45×术前高血糖症+0.41×术前贫血+0.83×术前低蛋白血症+0.77×急诊手术+1.02×非毕I式重建+0.99×术时≥3小时+0.48×3.5小时+0.54×(出血≥1000 ml)-1.83×(D0~2淋巴结清扫)+1.45×合并脏器切除+1.23×颈吻合+1.25×吻合口渗漏+1.37×腹腔感染+1.21×胰瘘+1.22×术后高血糖症+0.81×术后贫血+0.55×术后自控镇痛泵+1.07×术后不良进食过程+1.16×围手术期高血糖症+0.62×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1.4×精神因素。2.临床研究2.1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的验证与简化2.1.1采用外部验证方法,最终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结直肠外科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的样本病例共1031例,其中胃瘫组110例,对照组921例,结果显示:验证样本的模型预测结果和实际发病情况的AUC及95%CI分别为0.709(0.657~0.761)和 0.708(0.651~0.765),差异性检验结果为 Z=0.028,P=0.977,提示本研究所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与实际发病情况的预测效能接近且无统计学差异。2.1.2术前高血糖、术前低蛋白血症、术时≥3.5小时、合并脏器切除、吻合口渗漏、腹腔感染、术后高血糖、术后镇痛泵的使用、围手术期高血糖、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精神因素等1 1项单项影响因素对PGS风险预测具有诊断价值,但测效能小于本研究所建立的PGS风险预测模型。2.1.3对模型中的各影响因素赋值,简化后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为:评分=12×(年龄≥67岁)+10×肥胖+9×体重减轻+5×饮酒史+6×HP感染+13×术前胃流出道梗阻+9×糖尿病病史+8×腹部手术史+15×术前高血糖症+4×术前贫血+8×术前低蛋白血症+8×急诊手术+10×非毕I式重建+10×术时≥3小时+5×3.5小时+5×(出血≥1000 ml)-18×(D0~2淋巴结清扫)+15×合并脏器切除+12×颈吻合+13×吻合口渗漏+14×腹腔感染+12×胰瘘+12×术后高血糖症+8×术后贫血+6×术后自控镇痛泵+11 ×术后不良进食过程+12×围手术期高血糖症+6×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14×精神因素。简化后的PGS风险预测评分模型AUC及95%CI为0.710(0.658,0.762),ROC诊断分界点为>51分,根据此节点将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罹患PGS风险划分为高危险度、低危险度。2.1.4 简化的 PGS 风险预测模型 AUC 及 95%CI 为 0.710(0.658,0.762),ROC 曲线诊断分界点为51分,根据此诊断分界点可将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罹患PGS风险划分为高危险度(模型评分>51分)、低危险度(模型评分≤51分)。2.1.5采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对1031例验证样本进行评分,对比是否发生胃瘫这一结局,结果显示:低危组746例,胃瘫发生率6.43%;高危组285例,胃瘫发生率21.75%。2.2结合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及优势人群特征分析2.2.1一般信息试验组共收集病例152例患者,其中高危组50例,发生胃瘫5例,低危组102例,发生胃瘫1例;年龄方面,总体人群、高危人群存在差异;性别方面,总体人群、高危人群、低危人群在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共收集病例152例,其中高危组50例,发生胃瘫14例,低危组102例,发生胃瘫6例;总体人群、高危人群、低危人群在年龄方面、性别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与对照组病种、术式构成比相同,年龄、性别、危险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资料可比。2.2.2疗效评价试验组整体人群、高危组、低危组胃瘫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有所下降(整体人群:试验组:3.95%(6/152),对照组:13.16%(20/152);高危人群:试验组 10%(5/50),对照组:28%(14/50);低危人群:试验组0.98%(1/102),对照组5.88(6/102),其中整体人群及高危组胃瘫发生率的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整体人群P=0.004,高危组人群P=0.022,低危组人群P=0.053)。2.2.3“胃瘫外敷方”干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局部辨证属“寒证”人群特征“胃瘫外敷方”总体人群优势特征为:(1)总体人群:<67岁、术后无腹腔感染、精神调畅;(2)“胃瘫外敷方”高危人群优势特征为:术后无腹腔感染。研究结论1.采用Meta分析与Logistic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进一步简化的风险预测评分系统增强了使用便捷性。2.推荐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使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进行术后胃瘫风险评分,对于评分结果>51的患者,提示其为术后胃瘫高危人群,建议尽早开始干预。3.对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腹部局部辨证属“寒证”且经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评估为高危人群的患者,予“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术后胃瘫的发生,初步提示早期干预的必要性及合理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4.年龄<67岁、术后无腹腔感染、精神调畅是本研究中“胃瘫外敷方”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寒证”患者的优势人群特征变量。
张影[6](2021)在《食管癌术后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肠道不耐受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调查食管癌术后接受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肠道不耐受的发生现状,分析患者发生肠道不耐受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连续选取辽宁省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自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收治,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89例食管癌术后接受免疫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1)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人口学资料及疾病相关资料)、(2)患者主观整体评定量表、(3)医院焦虑抑郁量表、(4)六分钟步行试验对食管癌术后接受免疫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进行调查;同时收集患者免疫肠内营养治疗实施情况及肠道不耐受发生情况。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录入管理,应用SPSS 25.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非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进行统计学描述;采用Spearman进行相关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包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和多因素分析法(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发生肠道不耐受的因素。结果:1、食管癌术后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发生肠道不耐受的现患率为65.5%,其中伴有肠道不耐受症状的患者116例(65.5%);发生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暂停的患者27例(23.3%);未达到目标喂养量的患者61例(52.6%)。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是否放化疗、术前是否进行营养支持;不同年龄、性别、术前营养状况、免疫肠内营养治疗实施情况(包括供给方式、输注方式、输注速度及输注总量)、术后焦虑程度、术后抑郁程度、术后运动能力的食管癌术后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肠道不耐受的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是否进行营养支持、供给方式、输注方式、输注速度、输注总量、术后焦虑程度、术后运动能力进入回归方程(P<0.05)。4、肠道不耐受主要症状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采用恒温加热器对免疫肠内营养制剂进行加温对患者肠道不耐受症状中腹泻、腹胀的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加温位置对患者肠道不耐受症状中腹胀的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喂养途径对患者肠道不耐受症状中恶心呕吐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肠道不耐受主要症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免疫肠内营养治疗实施情况(输注速度及输注总量)与肠道不耐受症状中腹泻、腹胀及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217-0.641,P<0.05);术后焦虑、抑郁水平与肠道不耐受症状中腹泻、腹胀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244-0.481,P<0.05);术后抑郁水平与肠道不耐受症状中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244,P<0.05);术后运动能力与肠道不耐受症状中腹泻、腹胀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关系(r=-0.362--0.460,P<0.05)。结论:1、食管癌术后接受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肠道不耐受的现患率水平偏高,以伴有肠道不耐受症状(腹泻、腹胀及恶心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2、本研究提示,食管癌术后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发生肠道不耐受的可能影响因素为年龄、术前是否进行营养支持、供给方式、输注方式、输注速度、输注总量、术后焦虑程度及术后运动能力。
王韶莉,刘燕,段稳,曾誉[7](2021)在《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癌三切口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癌三切口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148例行食管癌三切口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观察组采用十二指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干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营养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排气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两组患者前白蛋白(PAB)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均上升(P<0.05),且观察组PAB、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三切口根治术中放置应用十二指肠营养管对食管癌三切口根治术后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促进患者恢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术后对十二指肠营养管进行科学细致的护理,可为患者术后的营养补充提供良好途径,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付晓云,高会[8](2021)在《自制十二指肠营养管治疗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食管癌患者术后宜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本研究评价自制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12-01-2018-11-30在泰安市肿瘤防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十二指肠营养管,观察组采用自制十二指肠营养管,均在术后24h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对比观察营养管脱出率、皮肤异常反应发生率、患者营养管固定方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营养管脱出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23,P=0.203。观察组皮肤过敏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35,P=0.105。观察组患者营养管固定方式满意度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37,P=0.021。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应用自制十二指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脱管率和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
王慧[9](2020)在《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现状与临床结局相关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食管癌围手术期病人免疫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现状,探索食管癌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对病人临床结局的影响,为进一步构建以证据为基础的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方案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便利抽样选取某省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食管癌围手术期接受免疫营养支持的180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2002,NRS2002)、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Clavien-Dindo并发症评价系统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录入管理,使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独立样本t检验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有序logistics回归分析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1.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现状及免疫营养支持时机、免疫营养支持途径、免疫营养成份的单因素分析免疫营养支持时机:纳入本研究176名病人均于术后应用免疫营养支持,其中术前及术后均应用免疫营养支持61例,占34.6%;仅术后应用免疫营养支持115例,占65.4%;免疫营养支持时机在社会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资料各方面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营养支持途径:本研究176名病人均应用肠外营养(PN)途径行免疫营养支持,其中57.4%的病人应用肠外营养(PN)联合口服营养补充(ONS),42.6%的病人应用肠外营养(PN)联合肠内管道喂养(TF);免疫营养支持途径在术前梗阻程度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职业、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病变部位、手术术式、病理类型、体质指数(BMI)、营养风险(NRS)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营养支持成份:本研究176名病人所用免疫型营养制剂包括丙氨酰谷氨酰胺、复合辅酶、肠内营养混悬液(TPF)三种。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居多,共96例,占54.5%;其次为肠内营养混悬液(TPF),共38例,占21.6%;第三位为应用复合辅酶,共33例,占18.8%;联合应用病人较少,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肠外营养混悬液(TPF)5例,占2.8%,应用复合辅酶联合肠外营养混悬液(TPF)4例,占2.3%。免疫营养支持成份在月收入、术前梗阻程度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职业、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病变部位、手术术式、年龄、体质指数(BMI)、营养风险(NRS)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食管癌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病人术后住院时间多因素分析及免疫营养支持与术后住院时间的相关性分析食管癌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病人术后住院时间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术式、免疫营养支持时机为术后住院时间的相关影响因素(回归模型R2=0.197,回归系数分别为1.775、-0.184,P<0.05),开胸手术、仅术后应用免疫营养支持为病人术后住院时间增加的危险因素。免疫营养支持与术后住院时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免疫营养支持时机(r=-0.296,P<0.001)与术后住院时间存在负相关、免疫营养支持途径(r=0.195,P=0.013)与术后住院时间存在正相关。围手术期应用免疫营养支持、肠外营养联合口服营养补充(PN+ONS)更有利于缩短病人术后住院时间。3.食管癌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病人总住院时间多因素分析及免疫营养支持与总住院时间的相关性分析食管癌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病人总住院时间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免疫营养支持时机、免疫营养支持途径为总住院时间的相关影响因素(回归模型:R2=0.203,回归系数分别为1.318、-1.714、0.486,P<0.05),高龄、仅术后应用免疫营养支持、应用肠内管道喂养(TF)途径为病人总住院时间增加的危险因素。免疫营养支持与总住院时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免疫营养支持时机(r=-0.171,P=0.031)与总住院时间存在负相关、免疫营养支持途径(r=0.223,P=0.005)与总住院时间存在正相关。围手术期应用免疫营养支持、肠外营养联合口服营养补充(PN+ONS)更有利于缩短病人总住院时间。4.食管癌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病人术后并发症多因素分析及免疫营养支持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术后并发症影响因素的有序logitics回归模型:R2=0.236,纳入模型中的年龄(OR=1.365,P<0.05)、受教育程度(OR=0.973,P<0.05)、营养风险(NRS)评分(OR=0.113,P<0.05)、免疫营养治疗途径(OR=1.662,P<0.05)与食管癌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高龄、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术前即存在营养风险、应用肠内管道喂养(TF)为食管癌围手术期应用免疫营养支持病人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免疫营养支持与术后并发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免疫营养支持途径(r=0.132,P=0.022)与术后并发症存在正相关。肠外营养联合口服营养补充(PN+ONS)更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结论:1.食管癌围手术期病人免疫营养支持时机主要包括术后免疫营养支持和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目前大部分食管癌手术病人仍仅于术后应用免疫营养支持;免疫营养支持途径主要为肠外营养联合口服营养补充(PN+ONS)及肠外营养联合肠内管道喂养(PN+TF),PN+ONS为目前食管癌围手术期病人免疫营养主要支持途径,术前梗阻程度影响免疫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免疫型营养制剂包括丙氨酰谷氨酰胺、复合辅酶、肠内营养混悬液(TPF)三种,且单一应用者比例高于联合应用者,术前梗阻程度、月收入影响制剂的选择。2.免疫营养支持时机、免疫营养支持途径影响食管癌手术病人临床结局。围手术期应用免疫营养支持较仅术后应用免疫营养支持更有利于缩短病人住院时间;肠外营养联合口服营养补充(PN+ONS)较肠外营养联合肠内管道喂养(PN+TF)更有利于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陈啊慢[10](2019)在《食道癌术后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的护理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采取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行营养支持的患者重视护理干预的实施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食管癌术后采取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行营养支持的患者50例,均为我院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行常规护理(对照组,n=25)与行综合护理(观察组,n=25)营养指标及患者可耐受性、体质量差、不良反应率展开对比。结果两组干预前,前白蛋白、白蛋白指标无差异(P>0.05),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检测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质量差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呕吐1例,并发症率为4%,对照组呕吐2例,胃潴留3例,吸入性肺炎2例,并发症率为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采取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行营养支持过程中,重视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可增强免疫力,改善营养状况,保障临床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施价值。
二、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癌术后的早期应用及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癌术后的早期应用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食管癌术后营养支持中改良十二指肠营养管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研究组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3)食管癌术后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胃残余量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局限性和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肠内营养患者胃残余量监测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4)不同泵入方式改善食管癌患者免疫营养肠道不耐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局限性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食管癌术后免疫肠内营养肠道不耐受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研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5)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胃瘫外敷方早期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综述 |
综述一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中医研究进展 |
一、古代中医认识 |
二、当代医家认识 |
三、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西医研究进展 |
一、概述 |
二、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 |
三、诊断及分级 |
四、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
五、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Meta分析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资料来源 |
2. 检索策略 |
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4. 质量评价 |
5. 资料提取 |
6. 统计方法 |
7. 模型构建的方法 |
第二节 Meta分析结果及模型构建 |
1. 文献检索结果 |
2. 纳入文献分析 |
3. 文献质量评价情况 |
4.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发病因素的Meta分析结果 |
5.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 |
第三节 讨论 |
1. Meta分析合并结果 |
2.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的使用说明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临床研究 |
研究一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的验证及简化 |
前言 |
第一节 资料和方法 |
1. 资料来源 |
2.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1. 模型验证 |
2. 模型简化 |
第三节 讨论 |
1. 既往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 |
2. 模型的优效性及不足 |
研究二 结合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评价及优势人群特征分析 |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设计与方法 |
2. 研究对象 |
3. 治疗方案 |
4. 数据收集 |
5.统计学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疗效评价 |
3. 优势人群特征筛选 |
4. 安全性分析 |
5. 随访 |
第三节 讨论 |
1. “治未病”思想与消化系统肿瘤术后PGS |
2. 结合PGS风险预测模型评估“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效果及优势人群特征分析 |
3. “胃瘫外敷方”组方潜力挖掘 |
4.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结合“胃瘫外敷方”的临床指导意义 |
参考文献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性 |
三、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发病因素森林图 |
附录2: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发病因素漏斗图 |
附录3: 验证人群PGS发生概率及得分表 |
个人简介 |
(6)食管癌术后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肠道不耐受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及操作性定义 |
1.4.1 免疫营养素 |
1.4.2 免疫肠内营养支持 |
1.4.3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
1.4.4 免疫肠内营养治疗实施情况 |
1.4.5 肠道不耐受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类别 |
2.2 研究对象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3 样本量 |
2.4 研究工具 |
2.4.1 一般资料调查表 |
2.4.2 肠道不耐受评定标准 |
2.4.3 患者主观整体评定量表 |
2.4.4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
2.4.5 6 分钟步行实验 |
2.5 资料收集方法 |
2.5.1 调查表及量表的填写 |
2.5.2 6 分钟步行实验 |
2.6 资料整理与数据统计分析 |
2.7 质量控制 |
2.7.1 研究设计阶段 |
2.7.2 资料收集阶段 |
2.7.3 数据录入、分析阶段 |
2.8 伦理原则 |
2.9 技术路线 |
3 结果 |
3.1 食管癌术后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的统计学描述 |
3.1.1 社会人口学资料 |
3.1.2 疾病相关资料 |
3.1.3 免疫肠内营养治疗实施情况 |
3.1.4 术后焦虑、抑郁程度 |
3.1.5 术后运动能力 |
3.2 食管癌术后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肠道不耐受发生现状 |
3.3 食管癌术后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发生肠道不耐受的单因素分析 |
3.3.1 不同人口学特征对肠道不耐受的影响 |
3.3.2 不同疾病相关资料对肠道不耐受的影响 |
3.3.3 不同免疫肠内营养治疗实施情况对肠道不耐受的影响 |
3.3.4 术后焦虑、抑郁程度对肠道不耐受的影响 |
3.3.5 术后运动能力对肠道不耐受的影响 |
3.4 食管癌术后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发生肠道不耐受的多因素分析 |
3.5 肠道不耐受主要症状的单因素分析 |
3.5.1 腹泻 |
3.5.2 腹胀 |
3.5.3 恶心、呕吐 |
3.6 肠道不耐受主要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食管癌术后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肠道不耐受的发生现状不容乐观 |
4.2 食管癌术后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发生肠道不耐受的影响因素 |
4.2.1 年龄 |
4.2.2 术前是否进行营养支持 |
4.2.3 术后焦虑、抑郁程度 |
4.2.4 术后运动能力 |
4.2.5 免疫肠内营养治疗实施情况 |
4.2.5.1 EN供给方式 |
4.2.5.2 EN输注方式 |
4.2.5.3 EN输注速度 |
4.2.5.4 EN输注总量 |
4.3 食管癌术后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发生肠道不耐受的相关因素 |
4.3.1 是否合并慢性病 |
4.3.2 术前营养状况 |
4.3.3 术前是否行新辅助放化疗 |
4.3.4 EN开始时机 |
4.3.5 EN供给途径 |
4.3.6 EN温度 |
5 结论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不耐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癌三切口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2.1 手术方法 |
1.2.2 对照组 |
1.2.3 观察组 |
1.2.3.1 十二指肠营养管的置入 |
1.2.3.2 置入困难的处理 |
1.2.3.3 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注意事项 |
1.2.3.4 术后注入营养液前的注意事项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
2.2 两组手术前后PAB、ALB水平比较 |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8)自制十二指肠营养管治疗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及一般资料 |
1.2 自制十二指肠营养管制作及使用 |
1.2.1 制作 |
1.2.2 使用 |
1.3 肠内营养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营养管脱出发生率 |
2.2 皮肤异常反应 |
2.3 患者营养管固定方式满意度 |
3 讨论 |
(9)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现状与临床结局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研究背景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3.研究目的与意义 |
4.相关概念 |
对象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工具 |
3.调查方法 |
4.资料收集与数据分析 |
5.伦理学原则 |
6.质量控制 |
7.技术路线 |
结果 |
1.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2.研究对象的免疫营养支持及临床结局资料 |
3 研究对象的免疫营养支持现状及临床结局的相关分析 |
讨论 |
1 免疫营养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2.免疫营养支持与临床结局相关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及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一般资料调查表 |
附录2 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 |
附录3 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系统分级 |
附录4 知情同意书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10)食道癌术后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的护理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指标 |
2.2 体质量差 |
2.3 并发症率 |
3 讨论 |
四、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癌术后的早期应用及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食管癌术后营养支持中改良十二指肠营养管的效果分析[J]. 付晓云,李银银. 中外医学研究, 2022(03)
- [2]徒手经鼻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肿瘤并发吻合瘘患者中的应用[J]. 周林荣,李翠.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22)
- [3]食管癌术后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胃残余量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D]. 庄欢.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不同泵入方式改善食管癌患者免疫营养肠道不耐受的临床研究[D]. 邹晓影.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胃瘫外敷方早期干预研究[D]. 蒋璐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食管癌术后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肠道不耐受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 张影.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7]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癌三切口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J]. 王韶莉,刘燕,段稳,曾誉. 齐鲁护理杂志, 2021(06)
- [8]自制十二指肠营养管治疗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临床观察[J]. 付晓云,高会. 社区医学杂志, 2021(04)
- [9]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现状与临床结局相关性分析[D]. 王慧.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10]食道癌术后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的护理对策分析[J]. 陈啊慢.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