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大学生饮食和锻炼看大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倩[1](2021)在《健康中国背景下体育学大学生社会责任表现及培育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熊龙[2](2021)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价值观作为个人的一种自我意识,是个人态度、观点和看法等多方面的集合,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发生改变,体现了个人对社会生活的不断思考与追求。价值观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调节着个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规范、导向、激励和凝聚等多方面的功能,对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目标是促进他们精神层面的发展,把握住人生道路的方向,不断培养他们的人格品质和道德素养,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时期来看,他们在不同时期的价值观会有着不同的状态,根据价值观形成的状态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重要阶段,这三个阶段依次呈现出从低到高的发展变化,形成的价值观也逐渐趋向成熟和稳定。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良好价值观能够帮助他们辩证地看待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了解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真谛,学会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所遭遇到的难题。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在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维护社会安全稳步发展和培养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等多个方面都有着非常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是大学生在适应外部环境和满足自我需求之间所做出思考、评判和选择的结果。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需要具备个人需要、自我意识与实践活动三个方面的前提,这些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必要前提条件,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是他们内在的一种思想观念体系,个人的认知水平、情感体验和意志调节等内在条件在价值观形成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使得价值观形成带有主体的一系列特征。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除了考虑内在条件,还应该着重考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多方面外部条件,这些也都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起到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会经历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变化,先是通过对社会事物的初步理解,从而对社会事物产生认同并做出进一步的选择,然后将社会事物的全部信息进行重新整合,这些整合的信息就会逐渐转化为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是他们在后天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和内在个人因素的综合影响,并在两者的共同参与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呈现一定的发展规律。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价值观形成也随之表现出不同的情况,在价值取向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价值主体方面更加的突出自我个性,在价值选择方面呈现出内外不统一的矛盾现象,在价值追求方面更加考虑社会现实性。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是社会环境和个体自身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多样,其中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等因素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社会因素方面主要有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网络信息化的覆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学校因素方面主要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学方式、高校教学内容和高校教师队伍;在家庭因素方面主要有父母的教育方式、沟通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个人因素方面主要有个人的思想认识、生活阅历和心理承受能力,这些外在和内在因素都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是深化高校人才培养的重大改革内容,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是一个多方位的复杂体系,需要将各个环节紧密地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各个因素的联合作用,以促进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有效促进当代大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形成,必须要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采用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不断健全教育长效机制,制定相应的教育举措,打造一个全方位的教育格局,发挥整体合力作用,促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使大学生能够实现自我的健康全面发展。
李本大[3](2020)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的现状及其引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休闲在当今社会已经逐步成为判断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简单来说,休闲生活方式是指人们进行休闲的工具、手段、方法和途径。参与的休闲活动内容不同,体现着参与者不同的生活方式。大学生除了上课的时间外,都会面临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的问题。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的选择是关系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更关乎国家和民族对青年人才的培养。新时代对大学生休闲生活进行引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关注当代大学生休闲生活、探寻当代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存在的问题、尝试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来开展研究、并提出引导大学生健康休闲的应对策略,对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成长、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高职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实体经济培养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本研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紧紧围绕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的休闲生活方式现状及其引导问题展开研究。全文内容共分为绪论、理论阐释、现状分析、原因探寻、对策探讨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包括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文章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从理论层面对休闲、生活方式、休闲生活方式、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的内涵进行阐释,并尝试阐释思想政治教育对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休闲生活方式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实证研究。对辽宁省部分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的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着重从休闲活动、休闲时间、休闲动机、休闲需要、休闲消费等五个维度对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的现状进行调查的。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出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的现状。第四部分,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尝试深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的主要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分别通过大学生日常的休闲活动形式、休闲时间、休闲需要满足、休闲动机与作用、休闲消费等五个方面总结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的主要特点和问题。又从社会环境、高职院校环境、家庭环境、个人因素等四个方面进一步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第五部分,基于调查的结果和原因的分析,具体探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休闲生活方式的具体应对策略。首先,概括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中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其次,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休闲生活方式的具体路径提出了建议: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休闲观;优化、丰富校园休闲文化;完善大学生休闲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多层次休闲教育体制;协同大学生父母重视休闲生活方式的家庭教育;锻炼和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王帅[4](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开启新征程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年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1)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大学生以独特的社会角色参与其中,社会发展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无不强烈撞击着大学生之思想,影响其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的时代风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全面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热点及形成变化过程,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现实样态、时代特质,全面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进而更深刻地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变化发展规律,对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聚焦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热点,系统回顾和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的历程,研究其现实样态、发展特点和变化规律,分析其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进一步增强其针对性和有效性。人的思想与时代环境密不可分。思想热点因其带有的价值反映、对立和冲突,是个体观念在一定社会条件下集中突显的部分,是日常生活中不同主体意图、动机相互作用的结果。(2)人的思想和行为受所处时代条件的影响、制约甚至支配。同时,思想热点和行为倾向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可以通过人的劳动实践,或者通过影响和指导人的实践而改造现实世界,甚至创造时代主题。作为大学生价值观集中反映的大学生思想热点,其变化发展特点更深刻地反映出这一作用规律。当前,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影响不断增强;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大学生代际特征愈加明显,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不断显现。“赢得青年,赢得未来”,从社会历史发展中描绘青年大学生思想热点图景,从时代变迁过程中把握青年大学生思想变化轨迹,从青年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规律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这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该承担的使命和责任。党的十九大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了新时代“两步走”的战略安排(3)。从时间发展上看,当前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的主要担当者。高等教育要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历史使命,要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复杂时代课题,这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实现,关系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能否后继有人这一重大而根本性的问题,也是本论文研究的重大意义之所在。论文内容由六个部分构成:第一章对思想热点的基础性问题进行解析。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为出发点,阐释思想热点的涵义、形成特点和表现样态。分析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形成过程,从主体、介体、场域等要素入手,论述大学生思想热点“萌芽、汇聚、成型、释放、沉寂”的发展过程,探索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机理。思想热点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社会思潮和风气的前沿,正因如此,研究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才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一个重要课题。第二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历史图景。将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以启动和探索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新时代以来为划分,具体梳理各个历史阶段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基本状况,并进一步分析其主要变化脉络和发展轨迹,描绘其在大学生政治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感体验、文化认知等方面的基本样态。第三章阐释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影响因素。影响、制约甚至支配人们思想热点和行为倾向的因素各种各样,既有外部客观因素,也有内部主观因素。本章主要对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变化的动因进行时代背景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入手,从社会宏观环境、文化发展、教育改革、主体特征四个方面,追寻大学生思想热点变化的根源和动力。第四章凝练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特征规律。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变化发展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规律,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热点是社会发展变化的集中反映,彰显出最为明显的时代特征。具体而言,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变化和演进体现出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与主体需求相一致、与价值形态变迁相协同、并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等规律和特征。第五章从网络大数据分析和问卷调查两方面开展实证研究,印证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特点和演进规律,并以此分析研判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主要趋势。网络大数据调查的优势在于能处理海量网络文本数据,数据量大、较为客观;问卷调查的优势在于便于调查设计,易于开展交叉因素分析。两者互相配合,能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大学生的思想热点状况,为实证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综合方法。第六章重点研究探讨增强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思想热点针对性实效性的策略。基于对大学生思想热点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出应重视和积极回应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关切,科学研判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趋势,强化理论武装打牢大学生的科学思想基础,改进方式方法,把握重点环节,提升思想热点的引导能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因而,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背景中深刻把握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规律,并以此来进一步研究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对于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论文正是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演进,关照思想热点研究的多学科视角,基于对大学生思想热点研究的历史性梳理和对当下大学生思想热点样态和特质的实证分析,着力描述大学生思想热点的现象特征,着力探究大学生思想热点的本质核心,着力分析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演进的历史特点及制约其发展变化的主客观要素,着力把握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的演变规律和内在机理,最后落脚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目标上,从而深刻彰显出大学生思想热点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形成论文研究分析的逻辑闭环。
李璐璐[5](2019)在《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自我养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将维护人民健康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长远发展和时代前沿出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战略安排,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对健康问题的重视。当然,健康中国的建设需要每一个人生活理念的改变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养成。简单说,生活方式是人们生存以及生活的活动方式,体现了一个人的生存价值观,也体现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当前大学生出现熬夜猝死、体测不过关、自闭、抑郁、焦虑等状况。毫无疑问,部分大学生身心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需要引起我们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从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自我养成的九大大维度展开,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养成进行分析,揭示大学生生活方式的现状。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生活方式养成状况整体发展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部分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作息不规律、过分节食以及心态失衡等不健康生活方式。针对以上大学生生活方式养成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出发,提出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自我养成的对策。首先,大学生要进行积极的健康生活方式的认知调适,明确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的价值;其次,大学生要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养成科学、文明、极简的生活方式;最后,大学生要建立合理的生活规律,努力增强自身体质以及保持良好的心态,走向健康生活方式的轨道。本文通过对我国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引导大学生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方面,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也为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培养提供有价值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也为社会其他群体生活方式的自我养成提供借鉴,对整个社会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构建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杨芬[6](2019)在《昆明市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研究 ——以四所高校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规模变化发展,大学生健康服务和健康成长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事关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发展。本研究选取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艺术学院四所高校为调研地,运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医学模式、健康促进理论、马斯洛需求理论和系统理论深入研究昆明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现状、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系统可行的对策,为完善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构建实践提供一定参考。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从大学生健康供给和健康需求两方面对昆明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进行研究。健康供给层面主要涉及社会医疗卫生资源(综合医院和精神卫生院)、校医院、心理咨询中心、体育教学部以及相关健康服务工作人员健康资源提供情况、诊疗服务情况、教育教学活动及日常工作职责,开展健康服务和教育情况;健康需求层面主要涉及学生健康状况、学生健康认知、健康态度、健康需求情况。同时对来自不同学校、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健康认知、健康态度、健康需求情况进行百分比统计和X2检验,P<0.05为显着性差异,P<0.01为非常显着性差异,P>0.05为无明显差异性。研究发现,昆明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在健康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大学生健康保障制度建设不完善,功能发挥不到位、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服务能力待强化、健康发展支持不足,缺乏效果评估;大学生健康支持服务需求问题:健康认知不全面、健康关注度待加强、健康知识获取渠道有限、健康服务需求无法有效满足、学生自身健康投入不够。同时不同高校、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健康认知和健康态度上存在明显差异(P<0.005),在健康需求上不存在显着差异性(P>0.05)。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健康服务需求迅速增长、健康教育效果不理想、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变化、学生对体育课程开设目的缺乏认识,学校免修体育课程规定存在不合理、健康资源缺乏,难以有效满足需求、不良生活习惯或方式影响健康水平。通过对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后,笔者提出了完善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的对策建议:转变大学生健康支持理念,拓展和丰富理念支持途径、改善健康支持体系的制度与责任、整合健康服务资源,提供优质服务保障、营造大学生健康服务支持性环境、大学生增强体育锻炼,自主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闫冰[7](2019)在《大学生健康人力资本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山西在校大学生为样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居民健康人力资本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尺度,随着时间发展也对人类生活质量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生力军,大学生是现代社会各界热议的重要群体之一,其健康状况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健康意识弱、改善健康能力不足、生活方式不健康是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熬夜、不运动已成为我国大学生的常态。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制约着这一群体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今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大学生要突出重围,就必须同时具备良好的身体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其中身体健康素质是大学生拥有其他素质的基础条件。因此,对大学生健康人力资本状况和影响因素做出分析,可提升大学生的健康素质,为学习与就业打下基础,进一步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目前对老年人、农民工等群体的健康人力资本研究层出不穷,但缺乏对大学生群体健康人力资本的研究。本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和健康人力资本理论,试图探索大学生健康人力资本现状和有哪些因素影响大学生的健康人力资本。通过文献梳理与现实情况进行变量选取后,本文收集到以山西大学生为研究样本的502份有效问卷。运用SPSS21.0对收回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社会人口学特征中的性别、是否为学生干部,客观健康中的BMI、近三个月内是否看过病,心理因素中的自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负担债务,健康相关行为因素中的是否经常锻炼、起居作息是否规律,健康意识中的是否注重饮食健康、是否有体育健身支出和家庭因素中的家庭和谐度对大学生健康人力资本有显着影响。本文从微观角度出发,探讨大学生群体的健康状况,丰富了健康人力资本在微观层面的研究,希望对研究大学生健康人力资本状况提供参考和借鉴。并从四种不同视角出发,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健康人力资本的对策建议:从大学生角度出发应调整心态,加强自我管理;从家庭角度出发应关注子女健康发展,营造良好家庭氛围;从高校角度出发应加大健康投入,提倡学生自我健康管理;从政府角度出发应对高校加强督导,完善体育考评办法。
王祥全[8](2018)在《我国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研究》文中认为人口素质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人口素质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在这三方面中,身体素质是人口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得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提高身体素质是民族强盛、国家繁荣的体现。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大学生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然而,近年来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发展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大学生体质测试达标率低、征兵体检合格率低等问题常见于媒体评论,并引发极大的社会关注。《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明确指出,“大学生的体质堪忧,大学生的体质竟不如中学生。”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如何有效提升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水平,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本研究以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存在的问题、成因、对策为主线,对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导论(第一章)。这部分主要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以及论文的创新。第二部分:理论研究(第二章)。第二章包括本论文涉及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基本概念分别对人口、大学生人口、人口素质、身体素质,以及与身体素质相关的体格、体能、体质、健康等概念进行界定,辨析人口学与医学、体育学、公共卫生学等学科对身体素质定义的异同。主要理论分别对人力资本理论、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理论、行为改变的场动力理论、健康信念模型、阶段变化理论,以及身体素质优化的生态系统模型和组织优化模型进行阐述。第三部分:实证研究(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三章,我国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发展状况。身体素质包含多项指标,有身体形态指标、身体机能指标、运动能力指标等。本研究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年度体质测试”2016年数据,对大学生人口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能力等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1985年2014年七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数据,对近三十年来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现状研究发现:在身体形态方面,超重比例较高;在身体机能方面,肺活量及格和不及格比例较高,优秀和良好比例较低;在运动能力方面,速度、力量、耐力等测试内容不及格比例较高。通过对近三十年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的变化回顾发现:大学生身高持续增长,肥胖比例持续增加;肺活量不断降低;运动能力的多项指标,如50米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的成绩持续下降。第四章,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利用头脑风暴、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设定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因子(直接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将大学生身体素质测试结果进行量化处理,作为因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的各种因素及其权重。结果显示:心理因素、行为因素、行为实现条件因素中多项内容对大学生身体素质产生影响。其中,家长的教育理念、具备一定的运动技能、体育锻炼的质量、健康行为的意志力、自我管理能力等多项因素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具有积极的影响,而长期熬夜、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电脑、过多摄入高热食品、吸烟等因素对大学生身体素质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第五章,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问题的社会成因。通过整合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发展的社会生态系统模型,结合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分析影响我国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间接影响因素),总结归纳认为,我国的人口政策、互联网快速发展、应试教育惯性、学校体育理念、健康公共服务不足、健康公共管理不协同等是影响我国大学人口生身体素质发展的主要社会环境因素。第四部分:对策研究(第六章)。第六章,提高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的对策建议。以健康行为理论、行为改变理论及身体素质优化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我国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发展状况、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的直接影响因素和间接影响因素,就促进大学生的健康行为和改善影响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的外部环境分别提出对策建议。研究认为:对于大学生个体健康行为促进,应对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心理、行为、行为实现条件三方面因素整体化改进;对处于不同健康行为阶段的大学生建立相应的引导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对于影响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的外部环境,建议加强政策的实效性与执行力;完善健康管理体系,促进多元化管理;强化学校服务机制,发挥体育教学功能。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研究方法方面的创新。本论文从人口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出发考察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问题,将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置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整合宏观与微观要素,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影响因素及促进机制做出全面的分析评价。第二,研究内容方面的创新。首先,本论文根据健康行为与健康促进理论,结合大学生生活实际,建立大学生健康行为促进的心理、行为、环境的关系系统,再依据行为阶段变化理论,建立针对不同行为阶段大学生人口的引导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从而促进健康行为,提高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其次,本论文通过建立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发展的社会生态系统模型,归纳出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个体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从整体的视角考察各种因素的层级关系,量化分析直接影响因素的权重,为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提高机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论文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数据局限性。由于相关研究数据受到保密政策等规定的影响,只能得到7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数据各项测试指标的均值,而无法得到测试信息的原始数据。数据的局限性,限制了分析的深入程度,希望以后有机会掌握更详实的资料,继续深入该问题的研究。第二,没有对提高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的对策进行实证研究。从人口学角度对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展开研究是针对人口整体,而不是个体或小范围群体。其优势是能够综合宏观与微观的所有因素,从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分析问题,这样也就对实验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希望在未来通过示范区、定点实验基地等模式,对提高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的对策进行实证研究。
徐明明[9](2017)在《大学生健身参与的收获探析》文中认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进而在思想观念上也发生了相应转变。强身健体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健身成为当下大学生热衷的生活方式。强健的体魄不仅是大学生的学业之本,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健身的重要影响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大学生健身也不再是心理学、体育学主要的研究对象,社会学、教育学也逐步把其纳为学科研究范畴。对大学生健身者而言,健身收获对个体成长所具有的自我教育功能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本研究主要探析大学生健身参与的收获,首先基于研究主题的需要,厘清大学生在健身中的具体收获;其次通过大学生在健身中的收获来分析其对个体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本研究运用深度访谈法、文献分析法,选取12名大学生健身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相关理论为支撑,经研究发现大学生在健身过程中的收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个体的收获,具体包含于身心素质、时间管理和学习迁移能力;第二是社会交往的收获,主要反应在交往话题、交往类型和交往地位;最后对健身收获所产生的一些消极影响进行了探讨、反思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虞娅娜[10](2017)在《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独立、开放、自由”精神的直接产物,是大学课堂教育的社会延展,它对于完善大学生道德品质、提升大学生知识技能、锻炼大学生综合能力、引导大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是不断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学生社团类型千姿百态、内容丰富多彩,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锻炼自我能力、发挥自我个性、完善自我品格的有效“学习场”,还是大学生参与社团实践,培养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心理抗压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最佳“实践场”,更是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积极向上的人格素养、公民素养的最佳“育人场”,高校学生社团最大的意义价值就在于其培养人这一隐性育人功能。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等院校的数量产生了质的飞跃,继而高校学生社团的数量和规模也随之激增扩张,这种跨越式发展给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和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不少高校由于盲目扩充学生社团数量,而忽视了学生社团质量,导致问题频出,严重制约了高校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在全球化、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团类型层出不穷,社团活动日益扩张,高校如何在新形势下积极应对,调整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使学生社团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真正发挥其育人作用是当前所有高校亟待研究及解决的问题。美国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也处于世界一流水平。学生社团在美国大学里占据着重大地位,学生社团数量不计其数,类型五花八门,社团活动几乎覆盖到了所有学生,学生社团成为美国大学生扩大交际圈、锻炼能力、社会实践的不二选择。美国大批政界精英、社会精英都在高校参与过学生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是美国大学生活中最为重要、最为活跃的部分。美国高校学生社团为何如此兴兴向荣、蓬勃发展?其学生社团是如何有效运行的?有哪些是值得借鉴得?又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与研究的问题。本论文主要聚焦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运行机制”,从历史纵向维度、现实横向维度、未来发展维度三个不同研究维度,按照“历史——实然——应然”的逻辑分析框架,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发展、目前现状、未来走向进行综合对比分析。论文将高校学生社团运行视为动态开放的复杂组织系统,基于自组织理论,从“他组织视角、自组织视角、序参量视角”三个不同的理论研究视角,将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研究分层细化为“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策略、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行为及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开展”三个研究向度,以大量的文献资料、案例数据及实证研究资料为基石,按照静态工具性价值到动态意义性价值的双向逻辑思维,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实然状态进行深入系统的对比研究,揭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特点及异同,对造成这种异同的缘由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进一步优化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提出合理建议,使高校学生社团充分发挥其锻炼人、培养人的育人作用,促进大学生全面的成长成才。论文第一章概述研究背景与研究基础,主要对研究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论文创新点进行简要的阐述。第二章主要对高校学生社团及其运行机制进行深入阐述。首先对高校学生社团进行概念厘定,阐释高校学生社团的基本要素及内涵,并对高校学生社团特点、功能及作用进行详细论述,对高校学生社团深入把握。其次对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概念本质进行详细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研究模型。论文第三章主要从历史纵向维度梳理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发展脉络并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起源及发展的历史比较研究,归纳凝练中美高校学生社团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历程及特点,从历史纵向维度厘清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缘起及发展脉络,并通过历史对比研究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启示。第四章至第六章主要从现实横向维度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实然状态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依据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研究模型,分别从“他组织视角、自组织视角、序参量视角”三个不同的理论研究视角,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策略、组织行为、活动开展”进行深入对比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研究方法,揭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组织行为、活动开展的特点及异同,并深入分析其原因。第四章主要从高校学生社团的他组织属性出发,从“他组织视角”聚焦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策略,通过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理念、管理机构、管理目标、管理范畴、管理过程、管理活动等维度的综合对比研究,深入分析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特点及异同。第五章主要从高校学生社团的自组织属性出发,从“自组织视角”来深入研究中美高校的组织行为,主要研究高校学生社团作为一个自组织的具体组织行为,基于组织行为学相关理论,从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结构、组织决策、组织沟通、组织激励等研究维度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特点及异同。第六章主要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序参量视角”,聚焦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最为重要的研究向度——社团活动开展,通过文献研究及实证研究,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整体情况、活动类型、活动内容、学生参与、活动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着重通过实证研究的聚类分析,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中的“序参量”进行实证研究,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更好地开展活动提供科学的实证建议。论文第七章从未来发展维度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并基于论文第四章到第六章的对比研究,对如何进一步优化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第八章为论文结论部分,基于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三个研究维度三个研究向度的实证研究、对比研究及价值判断,分别从历史纵向维度、现实横向维度、未来发展维度三个研究维度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发展、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策略、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行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开展以及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结论性的阐述,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深入思考。最后,论文分析探讨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后续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二、从大学生饮食和锻炼看大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大学生饮食和锻炼看大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2)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概述 |
2.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相关概念释义 |
2.1.1 价值观 |
2.1.2 价值观形成 |
2.1.3 大学生价值观形成 |
2.2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目标导向 |
2.2.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核心目标 |
2.2.2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高远目标 |
2.3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不同阶段 |
2.3.1 价值观形成的发生培育阶段 |
2.3.2 价值观形成的扩展探索阶段 |
2.3.3 价值观形成的适应稳定阶段 |
2.4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意义 |
2.4.1 有助于培养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 |
2.4.2 有助于维护社会安全稳步发展 |
2.4.3 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
2.4.4 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 |
3.1.1 人的本质理论 |
3.1.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3.1.3 意识形态理论 |
3.1.4 实践理论 |
3.2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 |
3.2.1 接受理论 |
3.2.2 灌输理论 |
3.2.3 传播理论 |
3.3 其他相关理论的借鉴 |
3.3.1 认知发展理论 |
3.3.2 价值澄清理论 |
3.3.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机理 |
4.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前提 |
4.1.1 个人需要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客观前提 |
4.1.2 自我意识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主观前提 |
4.1.3 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现实前提 |
4.2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内在条件 |
4.2.1 认知水平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起源 |
4.2.2 情感体验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依据 |
4.2.3 意志调节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保障 |
4.3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外在条件 |
4.3.1 政治经济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制约 |
4.3.2 社会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熏陶 |
4.3.3 教育力量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引导 |
4.3.4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传播 |
4.4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心理活动 |
4.4.1 对于事物信息的初步理解 |
4.4.2 对于事物信息的自觉认同 |
4.4.3 对于事物信息的理性选择 |
4.4.4 对于事物信息的有机整合 |
4.5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发展规律 |
4.5.1 外在环境的相互作用 |
4.5.2 内在思想的相互转化 |
4.5.3 内外要素的相互统一 |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
5.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主要特征 |
5.1.1 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多元化 |
5.1.2 在价值主体上突显出自我化 |
5.1.3 在价值选择上充满矛盾化 |
5.1.4 在价值追求上转向现实化 |
5.2 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因素分析 |
5.2.1 社会因素的影响 |
5.2.2 学校因素的影响 |
5.2.3 家庭因素的影响 |
5.2.4 个人因素的影响 |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教育路径 |
6.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教育原则 |
6.1.1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 |
6.1.2 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
6.1.3 民族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 |
6.1.4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
6.2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教育方法 |
6.2.1 传统方法的继承 |
6.2.2 现代方法的运用 |
6.3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教育机制 |
6.3.1 建立科学激励机制 |
6.3.2 建立舆论引导机制 |
6.3.3 建立环境育人机制 |
6.3.4 建立制度保障机制 |
6.4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教育举措 |
6.4.1 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
6.4.2 加强高校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
6.4.3 注重打造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 |
6.4.4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
6.4.5 占领高校网络媒体的前沿阵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的现状及其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概述 |
2.1 休闲的基本内涵 |
2.2 生活方式的内涵 |
2.3 休闲生活方式的基本内涵 |
2.4 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的内涵 |
2.5 思想政治教育对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休闲生活方式的意义 |
第3章 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现状的主要调查结果 |
3.1 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现状的调查结果 |
3.1.1 休闲活动形式的调查 |
3.1.2 休闲时间的调查 |
3.1.3 休闲需要满足的调查 |
3.1.4 休闲动机、作用的调查 |
3.1.5 休闲消费的调查 |
3.2 思想政治教育对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影响的调查结果 |
第4章 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的主要特点、问题及影响因素 |
4.1 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主要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休闲活动形式的特点及主要问题 |
4.1.2 休闲时间的特点及主要问题 |
4.1.3 休闲需要满足的特点及主要问题 |
4.1.4 休闲动机、作用的特点及主要问题 |
4.1.5 休闲消费的特点及主要问题 |
4.2 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社会环境因素 |
4.2.2 高职院校环境因素 |
4.2.3 家庭环境因素 |
4.2.4 个人因素 |
第5章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休闲生活方式的对策 |
5.1 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休闲生活方式坚持的原则 |
5.1.1 方向性原则 |
5.1.2 主体性原则 |
5.1.3 科学性原则 |
5.1.4 开放性原则 |
5.2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休闲生活方式的具体路径 |
5.2.1 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休闲观 |
5.2.2 针对大学生休闲需求变化,丰富大学生休闲形式 |
5.2.3 完善大学生休闲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多层次休闲教育体制 |
5.2.4 协同大学生的家庭成员加强休闲生活方式的家庭教育 |
5.2.5 锻炼和提升大学生休闲生活的自我管理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4)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目的 |
二、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概览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热点研究的基础性问题解析 |
一、思想热点相关概念释义 |
(一)思想热点的基本涵义 |
(二)思想热点的主要特征 |
(三)思想热点的表现形态 |
二、思想热点研究的理论资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及相关问题的基本观点 |
(二)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关于思想及相关问题的主要论述 |
(三)思想热点研究的多学科理论借鉴 |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形成及演进 |
(一)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的主要条件 |
(二)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和运行过程 |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价值蕴涵 |
(四)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与时代发展的协同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历史图景 |
一、改革开放启动和全面推进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热点(1978 年-1992 年) |
(一)改革开放启动和全面推进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思想热点及特征 |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热点(1992 年-2002 年) |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思想热点及特征 |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热点(2002 年-2012 年) |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热点 |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大学生思想热点(2012 年至今) |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时代特征 |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热点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影响因素 |
一、社会宏观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
(一)政治建设与主流意识形态引领 |
(二)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建设成就 |
(三)利益结构调整与社会阶层分化 |
(四)国际格局变化和国际地位提升 |
二、文化发展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文化传播 |
(二)经济全球化带来思想文化冲击 |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繁荣 |
三、教育改革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
(一)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对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影响 |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引导 |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热点的涵育 |
四、主体自我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
(一)知识结构变化速度加快 |
(二)心理因素复杂特征突出 |
(三)价值取向多元化构成明显 |
(四)社会角色多样性转变衍生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规律性表征 |
一、时代环境是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逻辑起点 |
(一)社会经济发展决定思想热点演进样态 |
(二)社会意识形态主导思想热点演进方向 |
(三)科学技术进步改变思想热点演进速率 |
二、发展需求是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内在动因 |
(一)大学生成长诉求在思想热点演进中的反映 |
(二)大学生个性特征在思想热点演进中的体现 |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与价值观形态变迁的协同效应 |
(一)价值目标务实化与思想热点内容的通俗化 |
(二)价值标准多维化与思想热点评价的差异化 |
(三)价值取向多样化与思想热点类型的多层次化 |
四、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差异发展的反作用 |
(一)大学生思想热点的不同步变化 |
(二)大学生思想热点的非线性变化 |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 |
第五章 当前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实证研究 |
一、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大学生思想热点实证研究 |
(一)互联网大数据调查的方法概述 |
(二)互联网大数据调查的样本情况 |
(三)基于互联网大数据调查的数据描述与分析 |
二、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思想热点实证研究 |
(一)本研究问卷调查的方法概述 |
(二)问卷调查的样本情况 |
(三)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思想热点数据描述与分析 |
三、调查反映的大学生思想热点的主要特征 |
(一)思想热点的多样主题中凸显情感内核 |
(二)思想热点的态度价值总体积极向上 |
(三)思想热点的表达方式深受网络亚文化影响 |
(四)思想热点集中反映大学生现阶段的发展需要 |
四、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发展趋向 |
(一)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更加突出 |
(二)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影响更加深刻 |
(三)文化融合创新的影响更加广泛 |
第六章 增强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思想热点的针对性实效性 |
一、积极回应大学生思想热点的问题关切 |
(一)理解和尊重大学生个性特征 |
(二)把握和满足思想热点的合理性需求 |
(三)正视和应对思想热点的非理性表达 |
二、科学研判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发展趋势 |
(一)增强大学生思想热点趋向研判的科学性 |
(二)建立大学生思想热点趋向研判的联动机制 |
三、打牢学生成长发展的科学思想基础 |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
(二)坚持以优秀中华文化增强自信 |
(三)坚持以“四个正确认识”为培养导向 |
四、把握提升思想热点引导能力的关键环节 |
(一)遵循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
(二)在增强课堂内外协同中加强引导 |
(三)在强化网络主旋律传播中加强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自我养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战略角度 |
1.1.2 学术研究视角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大学生生活方式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2 国内大学生生活方式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3 现有研究的分析和评价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5.3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生活方式及其自我养成概述 |
2.1 生活方式概述 |
2.1.1 生活方式的概念 |
2.1.2 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 |
2.2 自我养成概述 |
2.2.1 自我养成的定义 |
2.2.2 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自我养成的特征 |
第三章 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自我养成的理论渊源及现实意义 |
3.1 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自我养成的理论渊源 |
3.1.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3.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供了教育学依据 |
3.2 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的现实意义 |
3.2.1 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自我养成紧扣时代发展新要求 |
3.2.2 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自我养成符合大学生自身发展要求 |
第四章 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自我养成的现状调查 |
4.1 大学生生活方式养成的整体现状 |
4.1.1 当前大学生表现良好的健康维度 |
4.1.2 当前大学生表现中等的健康维度 |
4.1.3 当前大学生表现较差的健康维度 |
4.2 大学生在重点维度上的自我养成研究分析 |
4.2.1 当前大学生在规律生活维度自我养成的不足 |
4.2.2 当前大学生在运动锻炼维度自我养成的不足 |
4.2.3 当前大学生在饮食营养维度自我养成的不足 |
4.2.4 当前大学生在健康危害维度自我养成的不足 |
4.2.5 当前大学生在性健康维度自我养成的不足 |
4.3 大学生不良生活方式养成的影响因素 |
4.3.1 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冲击 |
4.3.2 现代信息网络环境的影响 |
4.3.3 大学生自我养成过程存在偏差 |
第五章 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自我养成的对策研究 |
5.1 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的认知调适 |
5.1.1 提高健康意识 |
5.1.2 培养社会责任感 |
5.1.3 夯实健康基本知识和技能 |
5.1.4 培养自我养成的意志品质 |
5.2 大学生要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理念 |
5.2.1 科学的生活方式 |
5.2.2 文明的生活方式 |
5.2.3 极简的生活方式 |
5.3 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的有效途径 |
5.3.1 融入健康生活群体氛围 |
5.3.2 建立合理的生活规律 |
5.3.3 努力增强自身体质 |
5.3.4 保持良好的心态 |
第六章 本研究的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昆明市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研究 ——以四所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健康问题备受关注,世界各国积极开展健康支持工作 |
(二) 生理疾病问题凸显,疾病医疗服务有待加强 |
(三) 心理问题亟待关注,需提升服务水平 |
(四) 社会问题威胁人们的健康发展,需保持高度重视 |
(五) 公民健康保障的需求期望提高,追求更完善的服务 |
(六) 大学生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基本概念 |
(一) 健康 |
(二) 健康促进 |
(三) 健康支持体系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一) 国际组织和各国健康政策发展 |
(二) 大学生健康内容对比分析研究 |
(三) 大学生健康支持研究 |
(四) 大学生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研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 大学生健康支持政策研究 |
(二) 大学生健康现状研究 |
(三) 大学生健康面临问题研究 |
(四) 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的对策研究 |
(六) 大学生健康标准研究 |
三、综述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基本思路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及资料分析法 |
(二) 问卷调查法 |
(三) 访谈法 |
四、研究设计 |
(一) 问卷的编制 |
(二) 问卷研究步骤 |
(三) 访谈研究步骤 |
(四) 质量控制 |
五、研究技术路线 |
六、相关理论及分析 |
(一) 健康促进理论视角 |
(二) 社会医学模式视角 |
(三) 马斯洛需求理论视角 |
(四) 系统理论视角 |
第三章 研究发现及分析 |
一、昆明市医疗卫生事业服务发展概况 |
二、昆明市大学生健康支持发展概况 |
三、昆明市四所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研究分析 |
(一)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二) 昆明四所高校健康服务支持服务提供分析 |
(三) 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服务需求分析 |
(四) 四所高校大学生健康相关差异性分析 |
(五) 昆明市四所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影响因素分析 |
四、昆明市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 大学生健康支持服务供给问题 |
(二) 大学生健康支持服务需求问题 |
(三) 昆明市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健康促进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改进建议 |
一、转变大学生健康支持理念,拓展和丰富理念支持途径 |
(一) 加强学生健康知识的教育,增强学生健康认知 |
(二) 广泛开展大学生健康宣传,强化健康和生命质量教育 |
二、改善健康支持体系的制度与责任 |
(一) 完善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制度规范,优化部门职能 |
(二) 完善高校学生健康信息的动态追踪和监督制度 |
(三) 明确规范各方参与健康服务责任 |
三、整合健康服务资源,提供优质服务保障 |
(一) 优化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资金投入 |
(二) 加大健康服务队伍的建设 |
(三) 加强学校相关健康服务人员服务能力培训力度 |
(四) 建立考核评估机制 |
四、营造大学生健康服务支持性环境 |
(一) 开展健康课程进校园,营造校园健康知识学习氛围 |
(二) 开展多元文体活动,打造学生健康素养培育园地 |
(三) 加强健康知识宣传,确保校园健康风险有效防控 |
(四) 优化校园实体环境,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 |
五、大学生增强体育锻炼,自主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
总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大学生健康人力资本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山西在校大学生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状况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状况述评 |
1.3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应用价值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应用价值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拟实现的创新 |
第2章 研究理论基础及模型构建 |
2.1 人力资本理论 |
2.1.1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2.1.2 人力资本理论的国内发展 |
2.2 健康人力资本理论 |
2.2.1 健康与健康人力资本的含义 |
2.2.2 健康人力资本的形成 |
2.2.3 健康生产函数与健康需求模型 |
2.2.4 健康人力资本的发展 |
2.3 模型构建 |
2.3.1 有序多分类Logistic原理 |
2.3.2 有序多分类Logistic的参数估计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样本选取 |
3.2 数据收集 |
3.3 变量测量 |
3.3.1 因变量的测量 |
3.3.2 自变量的测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学生健康人力资本影响因素分析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1 山西大学生健康人力资本状况统计分析 |
4.1.2 社会人口学特征统计分析 |
4.1.3 客观健康状况统计分析 |
4.1.4 心理因素统计分析 |
4.1.5 健康相关行为因素统计分析 |
4.1.6 健康意识统计分析 |
4.1.7 家庭因素统计分析 |
4.2 模型结果分析 |
4.2.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4.2.2 单因素分析 |
4.2.3 平行线检验 |
4.2.4 回归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提升山西大学生健康人力资本的对策建议 |
5.1 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出发:调整心态,加强自我管理 |
5.1.1 保持乐观积极心态 |
5.1.2 加强锻炼 |
5.1.3 规律作息,注重饮食 |
5.2 从家庭角度出发:关注子女健康发展,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
5.2.1 注重子女的健康行为 |
5.2.2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
5.3 从高校角度出发:加大健康投入,提倡学生自我健康管理 |
5.3.1 加大健康教育经费投入与宣传力度 |
5.3.2 开展入学健康教育培训 |
5.3.3 鼓励体育健康类社团的创办和发展 |
5.4 从政府角度出发:对高校加强督导,完善体育考评办法 |
5.4.1 加大对高校健康教育经费投入 |
5.4.2 加强对高校的评估与督导 |
5.4.3 完善体育考试评价办法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附录1 大学生健康人力资本的影响因素分析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8)我国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口素质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
1.1.2 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 |
1.1.3 提高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的紧迫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总体设计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数据来源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主要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人口和大学生人口 |
2.1.2 人口素质和身体素质 |
2.1.3 身体素质相关概念界定 |
2.2 主要理论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健康行为与危害健康行为理论 |
2.2.3 行为改变理论 |
2.2.4 身体素质优化模型 |
第3章 我国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发展状况 |
3.1 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的现状分析 |
3.1.1 大学生人口身体形态现状 |
3.1.2 大学生人口身体机能现状 |
3.1.3 大学生人口运动能力现状 |
3.2 近三十年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变化回顾 |
3.2.1 大学生人口身体形态的变化 |
3.2.2 大学生人口身体机能的变化 |
3.2.3 大学生人口运动能力的变化 |
3.3 我国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主要问题 |
3.3.1 身体形态方面的问题 |
3.3.2 身体机能方面的问题 |
3.3.3 运动能力方面的问题 |
第4章 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
4.1 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影响因素的初步设定 |
4.1.1 问卷调查的实施 |
4.1.2 调查问卷的解释 |
4.1.3 被调查学生体测成绩的量化处理 |
4.2 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 |
4.2.1 模型设定 |
4.2.2 结果输出 |
4.3 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影响因素的分析 |
4.3.1 行为因素 |
4.3.2 心理认知因素 |
4.3.3 健康行为实现条件因素 |
第5章 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主要问题的社会成因 |
5.1 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的社会生态系统模型 |
5.2 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影响因素的层级关系 |
5.3 影响我国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 |
5.3.1 社会发展因素 |
5.3.2 教育主导因素 |
5.3.3 健康公共管理因素 |
第6章 提高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的对策建议 |
6.1 促进大学生个体健康行为 |
6.1.1 大学生健康行为促进的综合要素 |
6.1.2 大学生健康行为的分层促进 |
6.2 完善有利于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发展的外部环境 |
6.2.1 加强政策的实效性与执行力 |
6.2.2 完善健康管理体系,促进多元化管理 |
6.2.3 强化学校服务机制,发挥体育教学功能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奖励 |
致谢 |
(9)大学生健身参与的收获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探讨 |
一、健身的研究综述 |
(一)研究学科概述 |
1. 体育学 |
2. 心理学 |
(二)研究视角归纳 |
1. 身体社会学 |
2. 青年亚文化 |
3. 符号消费理论 |
(三)研究内容总结 |
1. 健身现状调查研究 |
2. 教育功能相关研究 |
二、已有研究启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 大学生 |
2. 健身 |
3. 教育功能 |
4. 社会化 |
5. 自我价值感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对象 |
五、研究实施 |
第四章 个体的收获 |
第一节 身心素质 |
一、身体健康 |
二、心理品质 |
第二节 时间管理 |
一、自我需要的确定 |
二、时间价值的感知 |
第三节 学习迁移能力 |
一、健身路径的转换 |
二、健身引发的学习迁移 |
第五章 社会交往的收获 |
第一节 交往话题 |
一、个人信息 |
二、社会环境 |
三、中外差异 |
第二节 交往类型 |
一、引领型人际交往 |
二、资源型人际交往 |
三、合作型人际交往 |
四、粉丝型人际交往 |
第三节 交往地位 |
一、个体间的交往 |
二、个体与群体的交往 |
第六章 总结 |
一、大学生健身收获的综合讨论 |
二、研究反思 |
1.避免对健身产生依赖心理 |
2.合理评估健身过程中的困难 |
3.学校应搭建制度化健身平台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外文文献 |
访谈提纲 |
致谢 |
(10)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研究基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 |
一、研究内容的聚焦性 |
二、研究方法的实证性 |
三、研究视角的新颖性 |
四、研究结论的实用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校学生社团及其运行机制 |
第一节 高校学生社团的界定 |
一、社团 |
二、学生社团 |
三、高校学生社团 |
第二节 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内涵及功能 |
一、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 |
二、高校学生社团的内涵 |
三、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 |
第三节 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 |
一、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及本质 |
二、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三、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自组织理论视角研究 |
四、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研究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缘起及嬗变 |
第一节 中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缘起及嬗变 |
一、中国学生社团的孕育 |
二、中国高校学生社团缘起与繁荣 |
三、中国高校学生社团的曲折发展 |
四、中国高校学生社团新世纪的大发展 |
第二节 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缘起及嬗变 |
一、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缘起及初步发展(1636年至1860年) |
二、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繁荣发展(1860年至1945年) |
三、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全面发展(1945年至1999年) |
四、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新发展(2000年至今) |
第三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比较及启示 |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历史缘起的“共生” |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历史发展的“异途” |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历史未来的“共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 |
一、高校学生社团管理 |
二、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 |
三、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研究 |
第二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比较 |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机构的比较 |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理念及管理目标的比较 |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范畴及管理过程的比较 |
第三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异同及启示 |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共性 |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差异 |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不同管理策略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 |
一、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研究 |
二、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研究 |
第二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 |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结构 |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决策 |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沟通 |
四、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激励 |
第三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特点及异同 |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特点 |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共同点 |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不同点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 |
一、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 |
二、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意蕴 |
三、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研究 |
第二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开展比较 |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整体情况比较 |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类型及内容的比较 |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参与比较 |
四、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效果比较 |
第三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聚类研究 |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聚类研究 |
二、中国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聚类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 |
三、美国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聚类研究主要结论及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问题及优化 |
第一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中国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
二、美国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优化 |
一、中国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优化 |
二、美国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优化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思考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思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美国布鲁克海文大学(BROOKHAVEN COLLEGE)社团管理规定 |
附录2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调研问卷 |
后记 |
四、从大学生饮食和锻炼看大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健康中国背景下体育学大学生社会责任表现及培育的研究[D]. 王思倩. 山东体育学院, 2021
- [2]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研究[D]. 熊龙. 河北大学, 2021(09)
- [3]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的现状及其引导研究[D]. 李本大.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0(02)
- [4]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研究[D]. 王帅.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5]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自我养成研究[D]. 李璐璐. 江西理工大学, 2019(01)
- [6]昆明市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研究 ——以四所高校为例[D]. 杨芬. 云南大学, 2019(03)
- [7]大学生健康人力资本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山西在校大学生为样本[D]. 闫冰. 山西财经大学, 2019(01)
- [8]我国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研究[D]. 王祥全. 吉林大学, 2018(12)
- [9]大学生健身参与的收获探析[D]. 徐明明.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7(04)
- [10]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D]. 虞娅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