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1年11月14日新疆青海交界东昆仑山8.1级地震构造背景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王莹[1](2019)在《应用热红外遥感资料研究地震热异常变化》文中认为本论文利用中国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系列相当黑体温度(TBB)数据,基于小波变换和傅氏相对功率谱的相对功率谱方法(T-F RPS),提取数据覆盖区域2007年—2018年的95次地震的热红外异常信息(大陆6级以上和海域7级以上)。选取特征周期、异常幅值、异常形态、异常演化特征等参数,总结分析大量震例异常特征信息和活动地块边界的热红外异常特征,获得了如下主要结果与结论:(1)应用小波变换和傅氏相对功率谱方法能有效提取地震热红外异常信息,研究区内95次地震中,90次地震都有较明显的热红外异常现象(约95%),仅5次地震无明显异常现象,其中有一次发生在大陆,4次发生在海域。(2)地震的热红外异常展布形态具有相似性:沿着断裂带分布的条带状异常或分布在断裂带一侧的片状异常。迁移发展过程中,异常高值区表现出与整体异常相似的形状,分布于断裂带处。发生在盆地周缘的地震,其热红外异常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分布在盆地一侧,有明显的“盆地效应”。海域地震热红外异常往往分布在陆地一侧,震中位于一侧边缘,其中,日本地区地震异常展布形态与日本陆地区域形态一致。(3)异常演化过程整体表现为“异常出现—迁移增大—减弱—消失”的过程,部分震例中反复出现此演化过程。异常减弱阶段呈现出迅速减弱消失的变化。地震异常持续时间多为30天以上,部分地震异常面积与幅值越大,其异常持续时间更长。相对功率谱异常幅值集中在6倍以上。(4)分析活动地块边界热红外异常特征为:青藏地块和天山地块南侧边界出现沿着边界带分布的条带状异常,异常高值中心往往位于边界带;巴彦喀拉和华南地块交界的断裂带处的异常在迁移变化过程中,往往出现在地块内部;滇缅地块西侧边界带热红外异常分布在滇西地块内部或者边界带一侧。论文对地震热红外异常特征研究中,发现地震发生前后会有明显地震热红外异常现象,异常往往有沿着断裂带迁移展布,相对功率谱幅值均是正常值的6倍以上,异常持续时间30天以上等规律性特征。结合异常分布形态、异常变化与震中位置之间的关系、以及边界带内强震多发的特点,能够用于预测预报地震发震地点。发震时刻位于相对功率谱幅值峰值前后2个月左右,发震时间与相对幅值变化过程的关系对时间预测指标具有较高信度。热红外异常变化能够较好地反映构造活动,尤其是发生大地震的活动地块边界,在地震发生前具有显着的热异常出现。但异常面积,异常幅值等与震级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赵小茂[2](2015)在《鄂尔多斯块体南缘及邻区地震地下流体异常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震地下流体(以下简称地下流体)观测,是基于震前地下流体受构造影响产生变化这一机理进行的观测手段。实践表明,地下流体观测不可避免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不同观测点观测条件的差异,其受不同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如气象因素中的气压、降水,人文活动中的抽水、注水,以及荷载等干扰因素,都可能使地下流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发生变化,而这些干扰信息可能与震前的前兆异常信息交织在一起。因此研究地下流体观测中的干扰因素,对于识别与提取地震前兆信息及对认识含水层特性至关重要,有效分析和提取地下流体观测中的影响因素,对深入认识前兆观测资料和发现前兆异常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研究了鄂尔多斯块体南缘地下流体观测中典型干扰异常(降雨、河水洪峰、气压等荷载因素)的影响特征,指出降雨对凤翔井水位影响明显,并在一定范围内与水位变化呈指数相关关系,深入研究发现,降雨通过荷载效应、渗入断层及改变水位埋深三种途径影响区域构造应力场,并可能触发区内中、强地震活动;对双王井水位与渭河洪峰关系的分析结果显示,洪峰荷载对双王井水位的加载系数处于0.841.03之间,这一分析结果可有效的消除洪峰荷载对水位的影响;对于周至深层承压井,可通过对水位的气压效率和相关系数来消除气压对水位的影响,当气压效率或相关系超出正常范围时,研究区内可能会发生中、强地震。此外,本文还清理了19802010年30年期间鄂尔多斯南缘及邻近地区地震事件42个,涉及地下流体测点64个,共计流体测项震例168个,并从测项、震前异常时间、异常形态三个方面对流体前兆异常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显示以测项分类统计水(气)氡所占比例较大(占47%);按震前异常时间统计以的短期异常为主(占47%);按异常形态统计以高值异常为主(占60%)。对统计样本的前兆异常持续时间与震中距统计结果显示,异常持续时间越长,震中距越小,可以理解为异常最先出现在震源区附近,随着时间持续,异常有向外扩散的趋势。
刘冠中[3](2014)在《巴颜喀拉块体边界断裂的跨断层形变与地震活动》文中认为1997年至今围绕巴颜喀拉块体发生了一系列强震,为块体边界跨断层形变过程与强震活动研究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范例。鲜水河、龙门山断裂带分别属于巴颜喀拉块体的西南边界和东边界,跨断层形变观测有几十年的记录,本文基于这些数据,结合GPS观测、震源机制解、地震活动性资料,着重关注这两条断裂带跨断层形变的时空演化过程和巴颜喀拉块体的强震活动,以及它们共同反映的巴颜喀拉块体的运动。跨断层形变随时间的演变和在空间上的差异,是断层活动在时、空两个维度中的表现,两者都很重要。由于单个测点的资料只能反映断层局部运动随时间的变化,如果要得到断裂带活动的全貌,需要获取沿断裂走向多个测点所反映的断层运动空间分布。因此,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单点分析与多测点群体分析结合,长期活动背景与短期变化结合,注重跨断层形变的时空演化过程,分析跨断层形变过程与强震活动在运动学上的一致性,以及它们所共同反映的块体运动。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进展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1.鲜水河断裂带存在与长期活动性质相反的右旋走滑野外地质调查显示鲜水河断裂带的左旋滑动速率介于5-15mm/a,在19731981年的地震活动期,短基线观测到炉霍段的断层近场蠕滑速率最高达10mm/a左右,而最近20余年的间震期,沿断裂的短基线、蠕变观测显示不同部位的左旋走滑速率在02.49mm/a之间,说明断层逐渐愈合与闭锁。以道孚县为界,鲜水河断裂带的东南段曾发生多次右旋走滑,获得了汶川地震前巴颜喀拉块体东部SE向运动增强的证据。巴颜喀拉、川滇块体SE向的运动不同步,其速度差的动态变化是鲜水河断裂带反向走滑的主因。2.巴颜喀拉块体的整体运动断层运动的错动矢量和时空演化结果显示:(1)鲜水河、龙门山、岷江断裂带的跨断层形变对多次边界强震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或响应;(2)对不同的边界强震,跨断层形变的响应有所不同,按震源特性推断的理论影响,与跨断层形变实测结果吻合,具有运动学上的一致性;(3)当短基线观测显示鲜水河断裂带出现右旋走滑迹象时,短水准观测显示龙门山、岷江断裂带的挤压有所加剧,而当鲜水河断裂带的左旋走滑增强时,龙门山、岷江断裂带的挤压有所减弱。由以上三点,可定性推断巴颜喀拉块体的现今运动具有整体性。3.鲜水河断裂带的分段活动以道孚县为界,鲜水河断裂带的西北段与东南段分段性显着:(1)西北段累积走滑量大,多在10mm以上,最大55.35mm,而东南段均在3mm以下;(2)观测时段内,西北段保持相对稳定的左旋走滑,而东南段走滑状态复杂,多次发生右旋;(3)西北段的道孚断层以张性活动为主,东南段的乾宁断层则以压性活动为主;(4)在玛尼、玉树地震前后,道孚、乾宁断层走滑速率的增量变化相对一致,但在昆仑、汶川、芦山地震前后,它们的增量变化相反。道孚县的位置相当于鲜水河断裂带与龙日坝断裂带的交汇部位,分段性结果可能说明鲜水河断裂带的西北段属于阿坝次级块体的边界,而东南段属于龙门山次级块体的边界,这两段的活动差异可能表明阿坝次级块体的运动相对稳定,而龙门山次级块体的运动比较复杂。同时,西北段、东南段对不同的边界强震有不同的动态响应模式,可能体现了阿坝、龙门山次级块体在不同时期的联合或解耦运动。4.鲜水河断裂带的走滑速率与剪切形变带跨距几十米的蠕变观测显示鲜水河断裂带的左旋走滑速率在0.080.74mm/a之间,跨距几百米的短基线观测结果为0.042.4mm/a,点距达几十公里的GPS观测结果介于614.4mm/a之间,上述三种观测手段之间的差异说明断裂两侧存在一定宽度的剪切形变带,在道孚县附近,其空间分布特征为:随远离断层距离的增加,平行断层的位移速率按对数函数增长,视剪应变率按幂函数衰减,超过几十公里的断层影响区后趋于稳定。虽然不同观测手段得到的走滑速率相差较大,但它们均显示鲜水河断裂带以左旋走滑为主,并且在汶川地震后都记录到了右旋走滑,表明近场的跨断层形变观测能够反映断层两侧块体的相对运动。5.鲜水河断裂带的跨断层形变在汶川、芦山地震前后的巨大反差鲜水河断裂带的跨断层形变对7.0级芦山地震的响应,反而远大于8.0级的汶川地震。在这两次地震前,鲜水河断裂带均出现右旋走滑迹象,震后均显示强烈拉张兼微弱右旋,但芦山地震前后的变化速率是汶川地震前后的2倍和4倍。据此推测,大致以近NW走向的马尔康、米亚罗断裂为界,龙门山次级块体可进一步划分为丹巴(西部)和松潘(东部)两个微块体,微块体的存在可能影响了龙门山地区的应变分配模式和跨断层形变异常的表现,松潘微块体可能是汶川地震的主体活动构造和应变积累单元,而鲜水河断裂带东南段与芦山地震的发震构造同为丹巴微块体的两条边界,构造关联性更加直接,因此变化异常显着。本文提出垂直断层布设多种跨距的形变观测,可作为观测场地布局的新思路。与基于地质资料和强震历史的静态研究结果相比,本文的重要进展是发现了巴颜喀拉块体边界断裂的动态活动过程与块体整体运动的关联。同时指出,巴颜喀拉块体内部的次级块体、微块体可能存在差异运动,对构造活动的影响不可忽略。
高小其,王琼,朱成英,王新刚,杨福喜,杨晓芳,张涛,黄建明,崔勇[4](2012)在《7级地震前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特征及判定指标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跟踪新疆及邻近地区未来1~2年的7级震情,以中国地震局地下流体学科技术协调组2011年制定的评估标准,对新疆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网进行了评估和给予了综合评价;采用评估后达到A、B类的观测点月均值资料,使用月均值平滑、趋势速率、相对变差、从属函数等方法,提取了新疆及邻近地区7组7级以上地震的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特征,总结和归纳了其大震判定指标。
肖根如[5](2011)在《GPS地壳形变观测及其在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纵观全球中强地震的空间分布,除一系列的洋脊、裂谷、海沟、转换断层和大陆内部的古板块边缘等大型构造活动带被清晰地勾画和显示外,在亚洲大陆东部地区相对密集的地震还清楚地勾画了一个面状的三角形区域。自1898年以来,该区域记录到的6级及以上地震占到全球地震的4.4%。在如此小的范围内发生如此多的强地震,前人将这一特殊区域称之为“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位于亚洲的中东部地区,地处经度E60°-120°,纬度N10°-60°的矩形范围内,总体形态大致呈正三角形,其西南边界为平行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区域,是大三角形的底边;东边界大致沿东经105°线,即从中国境内的南北地震带沿华南地块、鄂尔多斯地块西边缘向北延伸至贝加尔湖;西北边界则从帕米尔高原开始,穿越天山、阿尔泰山至贝加尔湖地区。自1900年以来,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内共发生过121次7级以上大地震。其中8级以上大地震有22次,这些大地震主要发生在青藏高原、天山造山带以及贝加尔断裂带上。最近十多年来发生的破坏性地震有:1997年11月8日玛尼Ms7.9地震、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Ms8.1级地震、2008年3月21日于田Ms7.3级地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2010年4月14日玉树Ms7.1地震等。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是一个由密集的中强地震所自然呈现出的特殊区域,其内部跌宕起伏的高原、山脉、山间盆地和地堑,以及错综复杂的活动断裂直接反映了该区域强烈的地壳运动和构造形变。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主要包含青藏高原和西域二大构造区域。其中,青藏高原构造区域内部发育有一系列规模宏大、活动性强的弧形断裂带,主要的大型断裂带有:喜马拉雅主中央断裂带、西昆仑断裂带、喀喇昆仑—嘉黎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东昆仑断裂带、阿尔金断裂带和红河断裂带;西域构造区内部发育有天山断裂带、戈壁阿尔泰断裂带、蒙古-阿尔泰断裂带、Bolnay断裂带等。本论文以高精度、高密度、大范围的GPS观测资料为主,并结合活动断裂资料和最近百余年的中强地震资料,对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的现今地壳形变特征以及地壳形变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进行探讨。具体研究方法与成果包括:1.在吸纳国内外关于高精度GPS数据处理方法和策略的基础上,完善了一套基于GIPSY和QOCA的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GPS数据处理系统。在USGS(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USGS)的自动化GPS处理软件包GP的基础上,吸收和采纳目前国际上GPS数据处理的最新模型与方法,利用TEQC、GIPSY、Ambizap以及QOCA等软件,完善出一套实用化的GPS前期数据处理与后期数据分析系统,实现了从GPS数据准备、GPS数据处理、联合平差及结果可视化展示等一系列步骤的自动化,实现了高效的GPS数据处理。2.融合国内外多渠道GPS资料,获得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的综合GPS速度场。主要通过二种方式获得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的GPS速度场:①野外流动加密观测;②将不同机构、不同区域、不同时期、不同参考框架下的GPS速度场资料,以不同数据的公共点为“桥梁”,通过球面欧拉旋转变换,融合、归化至相同的参考框架。通过一致性检核和粗差剔除等环节,最后得到1647个GPS站点的速率。首次给出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及其周缘的GPS速度场。3.基于高精度、高密度的GPS速度场结果,并结合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的活动构造概要,总结出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GPS速度场的主要特征和区域内部的差异运动特点:①相对于稳定的欧亚板块,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的北东向水平地壳运动速度的大小,从南部喜马拉雅地区的~40mmm/a向北依次梯度变小至北部贝加尔地区~3mm/a。反映出中亚大三角在印度板块北东向俯冲、推挤作用下的缩短、隆升。②在整个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青藏高原表现出了最强烈的水平向地壳差异运动。由于塔里木块体、阿拉善块体和鄂尔多斯块体的“准刚性”阻挡,以及高原北部区域对南部区域的自然阻挡作用,青藏高原在发生北东向强烈挤压缩短的同时,产生了明显的东向挤出式“逃逸”。③在青藏高原的东南部,由于“阿萨姆犄角”的北东向强烈插入,再加之华南“准刚性”块体在东部的阻挡,使该区域的高塑性地壳物质围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产生强烈的顺时针流滑式挤出逃逸。④塔里木地块在整个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的的现今地壳变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塔里木地块的调节和转化作用,使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中部的水平地壳运动,呈现出从NNE到NE方向的扇状发散特征。在塔里木盆地内部,速度大小比较均匀,反映出较小的内部形变。⑤天山地区是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仅次于青藏高原的强烈挤压变形区。在跨越天山前后,GPS速度场从15-20mm/a迅速变小到1-5mm/a。⑥在蒙古中西部及贝加尔湖地区,站点的运动速度普遍在2-5mm/a之间,且运动方向无明显规律性,反映出该区域相对比较微弱的地壳形变背景。⑦在帕米尔高原地区,由于缺少足够的GPS观测站点,我们尚无法直观判定其内部的地壳运动差异性,但根据其周缘的GPS速度场状况,可推测其可能存在塔里木刚性块体阻挡下强烈的逆时针旋转。4.基于优选的空间内插算法,给出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连续分布的GPS应变率场。采用二维“高张力样条”(t=0.95)内插算法,对非均匀的GPS速度场进行了0.5°×0.5°的均匀预测加密,然后根据每个1°×1°网格边界及内部的9个内插速度矢量,计算出相应1°×1°网格内的均匀应变率。由此得出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各个区域定量、直观的地壳形变状况。①整个喜马拉雅弧形地块,在沿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会聚的方向上承受着强烈的挤压缩短,典型的压缩应变率为(30-60)nanostrain/a,局部量值高达(80-90) nanostrain/a。其中,喜马拉雅地块西部挤压应变比东部更强烈。同时,在大致垂直于板块会聚的方向上,喜马拉雅地块还承受着轻微的横向拉张。②拉萨地块沿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会聚的方向上,挤压缩短的典型应变率明显地减小为(20-30)nanostrain/a。但是,在该地块的中部,横向拉伸应变率变得非常明显,典型量值为(20-30)nanostrain/a,局部高达(40-60)nanostrain/a。这种明显拉张应变与该地区广泛发育的南北向正断层是相一致的。③羌塘地块的中西部典型的应变是近南北向的挤压和东西向的拉伸,量值在(15-25)nanostrain/a。而在青藏高原的东部,应变场表现出明显的近南北向拉伸,典型量值为(20-30)nanostrain/a。④祁连地块东边的四川盆地及其以北区域,并无显着的应变,典型的量值在10nanostrain/a以下。整个祁连地块和柴达木地块的应变状况比较均匀,主要表现为NE-SW向挤压和NW-SE向拉伸,挤压应变的典型量值为(15-25)nanostrain/a,拉张应变的典型量值为(10-15)nanostrain/a。⑤青藏高原东南角的川滇地区,应变强烈且方向变化较复杂,不过,大致东西向的扩散拉张和南北向的挤出式压缩特征非常清晰。⑥天山地区主要为天山南北向挤压缩短变形为主,挤压缩短呈现非均匀分布特征。挤压的最大量值为30nanostrain/a;⑦贝加尔地区整体上处于NW-SE向的拉张状态,拉张的最大量值为40nanostrain/a,在东部地区存在少量NNW向和NNE向的压缩状态,压缩的最大量值为10nanostrain/a,面膨胀应变的结果表明贝加尔地区整体上呈膨胀状态。5.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地壳形变块体的划分和平均应变状况的研究。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内主要有青藏高原-喜玛拉雅挤压区、天山挤压造山带、贝加尔拉张区以及川滇剪切区。本文在前人关于活动地块划分的基础上,以地壳形变特征为依据,划分出5类地壳形变块体,包括准刚性块体、纯拉张变形块体、纯挤压变形块体、拉张为主变形块体、挤压为主变形块体等。在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所划分出的具体形变块体包括:东塔里木块体、西塔里木块体、阿拉善块体、萨彦块体、阿穆尔块体、准噶尔块体、天山块体、祁连块体、巴颜喀拉块体、羌塘块体、拉萨块体、滇南块体、川滇块体。其中鄂尔多斯块体、塔里木块体、阿拉善块体为刚性块体。6.综合采用半无限弹性空间的断裂位错模型、准刚性块体欧拉旋转模型和弹性块体应变与旋转模型,对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的现今地壳形变GPS速度场进行了拟合、解释。综合与简化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内主要活动断裂带,建立每一条断裂在半无限空间的三维几何模型,并赋予必要的运动方式先验信息。以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的1233个GPS速度矢量为约束,通过在合理的范围内约束和调整各断层段运动速率的先验值,用半无限弹性空间的深断裂位错模型最佳拟合了GPS速度场,并反演获得了所有断裂段的运动速率。同时对于无法利用该模型解释的GPS速度场残差,进一步采用准刚性块体旋转模型以及弹性块体应变与旋转模型进行了拟合、解释。亦即,尝试采用非连续形变模型和连续形变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初步解释了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的地壳运动与形变特征。7.分析、研究了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地震活动性与地壳形变关系,包括地震空间分布与地震矩累积率场、面膨胀率场和最大剪切应变场的高值对应关系,并首次对比了地震矩累积率与地震能量释放量之间的空间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在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内,虽然应变率场、面膨胀率以及剪切应变率场与研究区域内的地震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但关系复杂。而采用地震能量释放量与地震矩累积率的的空间对比发现,尽管两者有着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明显,最可能的原因是我们的地震能量释放计算,仅采用了100年的地震资料,与板内地震的平均复发周期相比,这样短时间段内统计、计算的地震能量释放分布,完全不能代表一个地震周期内的能量释放分布。
张昱,刘小凤,常千军,陈瑶,刘宝勤[6](2010)在《大震前水氡同步异常变化及其预测意义探讨》文中提出分析了1990年4月26日青海共和7.0级地震、2000年9月12日青海兴海6.6级地震、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0级地震和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前青海、甘肃以及四川北部地区部分水氡观测点的资料变化情况,发现这些测点的观测资料存在同步或准同步的变化,而且变化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共和地震前,距震中越近的测点,出现的趋势性异常所占的比例越高,异常时间越早。昆仑山口西地震的异常持续时间更长,多数异常点距震中更远。随着时间的推移,异常点从西北向东南迁移。兴海地震个别测点出现异常。汶川地震的异常的同步性更好,而且多数测点的同震效应非常明显。这些地震的异常的恢复时间均无明显的规律,有些是在地震前恢复,有些是在地震后恢复。
李瑞芬,高伟[7](2009)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文中研究说明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周年之际,将30年论着文章总目录奉献给广大的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及多年关心,支持期刊发展的各位同仁。30年来地震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观测技术的发展,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及防震减灾工作做出了贡献。30年来,本刊共发表各类文章2972篇,其中地震研究类860篇,地磁地电类367篇,观测技术类1189篇,计算机应用类293篇,专家讲座19篇,历史回顾23篇,其他221篇,本刊30年的文献就像燃烛,当你打开它,可以使你眼前一亮,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杨积礼,杨丽萍[8](2009)在《对青海省1990年以来年度地震危险区的初步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对青海省1990年以来年度地震危险区进行了分析,整理总结了青海省年度地震危险区的分布、预测面积及地震对应情况,得出预测正确率为52%。将预测基本准确的地震危险区进行归并,得到确定的地震危险区共有5块:祁连地震带、三湖地区、库玛地震带东段甘青川交界地区及共和地区、唐古拉地区、茫崖地区。对历史地震危险区的整理和初步研究,对今后地震趋势预测研究积累一些值得参考的认识和经验。
梅世蓉,薛艳,宋治平[9](2009)在《汶川8.0级与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地震活动异常特征与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两次特大地震前在不同时段、不同范围出现了多项相似的地震活动性异常,它们对预测特大地震具有一定意义:①两次大震前10余年,青藏块体同期出现了两个规模巨大的中强以上地震增强区,两次大地震发生在增强区内的空区里;②两次巨大地震前数年,形成规模巨大的中强地震活动带,地震发生在两个条带间的平静区里;同期形成中等以上地震活动环,其内部的地震频度、加卸载响应比及非均匀度等参数甚高,且随时间而变化,这可作为孕震进入中期的信号;③两次大震前的震群、震丛均很显着,昆仑山口西地震前四个显着震丛环绕震中四周分布,汶川地震前震群在震中周围形成包围圈,它们应视为大震孕育进入后期的显示;④大震前数月,靠近发震断裂带发生少量中小地震或少见的震群。汶川地震前10个月,龙门山断裂带北部发生两次青川4级多地震和松潘4.3级地震,南部康定附近发生3次4级以上地震。紫坪铺水库区小震群于震前3个月活动十分强烈。昆仑山口西地震前约1年青海兴海发生6.6级地震,昆仑山口西发生5.1级地震,该地震距离8.1级地震约30 km。这些特征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①特大地震前出现的前兆时空特征与常见的中强地震差异很大,现行的监测预报体制(分省分片负责)与特大地震前兆不相适应;②特大地震的预测预报不能单纯依靠地震前兆,必须与地质构造及深部探测紧密结合起来;③特大地震的预测预报应有新的预报战略、观测系统与组织机构相适应。
刘杰,郭铁栓,杨立明,苏有锦,李刚[10](2009)在《汶川8.0级地震前地震趋势分析意见的回顾》文中研究说明该文在系统整理自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到汶川8.0级地震前年度地震趋势预测中提出的地震活动异常和分析意见的基础上,研究汶川地震未能做出中长期预测的原因。结果表明: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发生后,判定中国大陆处于强震连发阶段,仍有发生8级大震危险,但此后的2002—2007年中国大陆周边接连发生大震,而内部连续6年的7级地震平静,以及中国大陆5、6级地震相继出现的显着平静,是导致2006年以后对中国大陆地震活动水平预测明显偏低的原因。南北地震带中段一直是作为近几年可能发生强震的危险地区,但2007年云南宁洱6.4级地震后,对西南地区强震危险的紧迫性估计不足。而汶川地震所在的龙门山地震带历史上没有7级以上地震记录,也是该地震带未作为近几年地震重点危险区的原因之一。
二、2001年11月14日新疆青海交界东昆仑山8.1级地震构造背景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11月14日新疆青海交界东昆仑山8.1级地震构造背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应用热红外遥感资料研究地震热异常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热红外遥感在地震研究进展及现状 |
1.2 选题依据 |
1.3 选题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二章 热红外遥感理论基础 |
2.1 地表的热红外辐射特性 |
2.2 辐射传输理论基础 |
第三章 热红外地震信息提取方法 |
3.1 地震热红外异常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
3.2 时频相对功率谱法 |
3.2.1 小波变换 |
3.2.2 傅立叶功率谱估计 |
3.2.3 背景值和标准差 |
第四章 地震热红外异常分析 |
4.1 地震热红外异常特征分析 |
4.2 深大断裂(活动地块边界)热红外异常特征分析 |
4.3 地震热红外异常机理分析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2 论文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2)鄂尔多斯块体南缘及邻区地震地下流体异常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下流体资料的基本分析方法 |
2.1 观测资料评价 |
2.2 观测资料的预处理 |
2.3 地下流体动态分类 |
2.4 日常资料基本处理方法 |
2.4.1 均值法 |
2.4.2 图形判读法 |
2.4.3 差分法 |
2.4.4 回归分析法 |
2.4.5 调和分析法 |
2.4.6 从属函数方法 |
2.4.7 滤波方法 |
第三章 鄂尔多斯块体南缘典型异常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
3.1 降雨对浅层承压井的影响特征——以凤翔井为例 |
3.1.1 凤翔井区域地质背景及观测条件 |
3.1.2 降雨与井水位变幅的关系 |
3.1.3“集中降雨”与断层及地震活动关系的讨论 |
3.1.4 降雨对浅井水位影响小结 |
3.2 洪水载荷对水位的影响特征——以双王井为例 |
3.2.1 双王井基本情况 |
3.2.2 水位的洪水载荷特征 |
3.2.3 载荷对水位影响小结 |
3.3 水位的气压效率及相关系数与地震的关系——以周至井为例 |
3.3.1 观测点概况 |
3.3.2 数据处理方法与资料选取 |
3.3.3 计算结果 |
3.3.4 气压系数和相关系数与地震的关系 |
3.3.5 水位的气压效率及相关系数研究小结 |
第四章 鄂尔多斯块体南缘及邻近地区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特征 |
4.1 区域概况 |
4.2 区域说明 |
4.3 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特征 |
4.4 地下流体异常特征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巴颜喀拉块体边界断裂的跨断层形变与地震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巴颜喀拉块体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2.1 块体活动与地震的关系研究 |
2.2 巴颜喀拉块体及其地球物理场特征 |
2.3 巴颜喀拉块体的构造应力场与现今地壳运动 |
2.4 边界断裂带强震历史与活动特征 |
小结 |
第3章 跨断层形变观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 |
3.1 非构造因素影响的剔除与长期趋势形变的提取 |
3.2 断层运动学参数的获取 |
3.3 断层形变速率及其增量变化的时空演化 |
第4章 鲜水河断裂带的反向走滑 |
小结 |
第5章 巴颜喀拉块体边界强震前后跨断层形变的演化特征 |
5.1 1997 年 Ms7.5 玛尼地震和 2010 年 Ms7.1 玉树地震 |
5.2 2001 年 Ms8.1 级昆仑山口西地震 |
5.3 2008 年 Ms8.0 汶川地震与 2010 年 Ms7.0 芦山地震 |
5.4 几次边界强震前后跨断层形变特征的共性与差异 |
小结 |
第6章 鲜水河断裂带的分段活动 |
6.1 跨断层形变观测显示的分段性 |
6.2 GPS 观测反映的阿坝、龙门山次级块体运动差异 |
6.3 阿坝、龙门山次级块体构造应力场上的差异 |
小结 |
第7章 鲜水河断裂带剪切形变带的空间分布特征 |
小结 |
第8章 讨论 |
8.1 鲜水河断裂带反向走滑的可能成因 |
8.2 跨断层形变过程与块体边界强震的协同作用 |
8.3 鲜水河断裂带的分段性 |
8.4 龙门山次级块体的进一步划分 |
8.5 巴颜喀拉块体边界强震的活动规律 |
第9章 主要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
9.1 主要结论 |
9.2 论文的创新点与进展 |
9.3 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附录 利用短水准数据逐步逼近区域主张应力方向的方法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致谢 |
作者简介 |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7级地震前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特征及判定指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观测点分布情况 |
2 观测点评估与综合评价 |
2.1 评估原则 |
2.2 新疆地区地下流体观测点评价结果 (表1) |
1) 水位 |
2) 水温 |
3) 氡 |
4) 汞 |
3 异常资料的提取思路 |
4 研究地震的筛选 |
5 震例分析 |
5.1 乌恰7.5级地震 |
5.2 斋桑7.3级地震 |
5.3 伽师强震群、喀拉昆仑山口7.1级及西藏玛尼7.5级地震 |
5.4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 |
5.5 俄罗斯7.9级地震 |
5.6 巴基斯坦7.8级地震 |
5.7 和田7.3级地震 |
6 大震异常特征分析 |
6.1 异常的开始时间 |
6.2 异常的转折时间 |
6.3 趋势异常形态特征 |
6.4 异常的协调性特征 |
7 大震异常判定指标 |
7.1 异常的界定 |
7.2 时间预测 |
1) 异常的开始时间 |
2) 异常的转折时间 |
7.3 地点预测 |
7.4 地震预测 |
(1) 异常的分布范围 |
(2) 异常持续的时间 |
8 结论与讨论 |
(5)GPS地壳形变观测及其在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全球地震分布与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 |
1.2 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的地壳形变研究现状 |
1.2.1 青藏高原GPS地壳形变研究现状 |
1.2.2 天山造山带GPS地壳形变研究现状 |
1.2.3 蒙古-贝加尔地区GPS地壳形变研究现状 |
1.3 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的现今强震活动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GPS高精度数据处理的方法与策略 |
2.1 GPS大地测量与地壳形变观测 |
2.1.1 GPS系统组成及导航定位 |
2.1.2 GPS大地测量原理 |
2.1.3 GPS大地测量主要误差来源及消减措施 |
2.1.4 其它卫星导航系统 |
2.1.5 GPS的现代化 |
2.2 GPS数据的质量检查与评估 |
2.3 GPS数据的高精度处理 |
2.4 GPS数据处理的新进展 |
2.4.1 天线相位中心模型 |
2.4.2 潮汐模型 |
2.4.3 大气折射模型 |
2.4.4 整周模糊度解算 |
2.4.5 高频GPS及单历元解算 |
2.5 基于GIPSY软件的GPS数据处理 |
2.5.1 GIPSY数据处理原理 |
2.5.2 GIPSY数据处理策略 |
2.5.3 GIPSY数据处理流程 |
2.5.4 GIPSY的最新相位模糊度解算 |
2.6 GPS处理结果的联合平差与地壳形变分析 |
2.6.1 QOCA基本原理 |
2.6.2 QOCA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2.6.3 QOCA估计GPS站点速率 |
2.7 GPS时间序列分析 |
2.7.1 非构造变形起因 |
2.7.2 非构造变形的修正与剔除 |
第三章 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多源GPS观测结果融合 |
3.1 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的已有GPS观测 |
3.1.1 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的中国境内GPS观测 |
3.1.2 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的中国境外GPS观测 |
3.2 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多源GPS观测结果的融合 |
3.2.1 基于GPS观测数据的速度场融合 |
3.2.2 基于松弛约束解的速度场融合 |
3.2.3 不同参考框架下的GPS速度场的融合 |
3.2.4 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融合GPS速度场 |
第四章 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活动构造纲要 |
4.1 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的主要活动断裂带 |
4.1.1 青藏高原构造区 |
4.1.2 西域构造区域 |
4.2 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的活动块体 |
4.2.1 青藏高原构造区 |
4.2.2 西域构造区 |
第五章 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地壳形变特征研究 |
5.1 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的地壳水平运动 |
5.2 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的地壳应变率场 |
5.2.1 Delaunay三角形应变率场 |
5.2.2 插值均匀网格应变率场 |
5.3 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的地壳形变块体 |
5.3.1 准刚性形变块体 |
5.3.2 变形块体 |
5.4 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地壳形变场的综合解释 |
5.4.1 半无限弹性空间的深断裂位错模型 |
5.4.2 刚性块体旋转模型 |
5.4.3 弹性块体应变与旋转模型 |
第六章 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地震活动与地壳形变的相关性 |
6.1 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的百余年地震活动 |
6.2 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地震矩累积率 |
6.3 地壳形变与地震分布的空间关系 |
6.4 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地震能量空间分布 |
6.5 地震矩累积率与地震释放能量的空间关系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 |
7.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简介、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项目 |
致谢 |
(8)对青海省1990年以来年度地震危险区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前 言 |
1 青海省主要地震构造带 |
2 1990年以来的地震危险区划分结果及对应情况 |
2.1 1990年以来划分的地震危险区数量 |
2.2 年度地震危险区预测面积 |
2.3 年度预测地震危险区与地震实发检验概况 |
3 历史地震危险区综合探讨及认识 |
(9)汶川8.0级与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地震活动异常特征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构造背景与基本参数 |
2 两次巨大地震前不同阶段地震活动的对比分析 |
2.1 两次巨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的长期背景异常 |
2.1.1 中强以上地震增强区 |
2.1.2 大规模的中强地震条带 |
2.2 中长期阶段地震活动的对比分析 |
2.2.1 中等地震环形分布区 |
2.2.2 环形分布区内地震活动非均匀性显着 |
2.3 中短期阶段地震活动的对比分析 |
3 两次巨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异常的共性、 意义与启示 |
(10)汶川8.0级地震前地震趋势分析意见的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中国大陆地震趋势预测 |
1.1 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地震趋势的跟踪分析 |
1.2 周边强震活动对我国大陆强震趋势预测的影响 |
1.2.1 2003年俄、 蒙、 中交界7.9级地震 |
1.2.2 2005年巴基斯坦7.8级地震 |
1.2.3 大三角强震活动特征分析 |
1.2.4 2004—2007年印尼苏门答腊地区巨震 |
1.3 2005—2007年6级地震长期平静 |
1.4 2007年我国大陆5级地震弱活动特征分析 |
2 强震危险地区研究 |
2.1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的判定意见 |
2.2 中国大陆7级地震空间演化特征 |
2.3 南北带中段5级地震大范围平静分析 |
2.4 西南地区地震形势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四、2001年11月14日新疆青海交界东昆仑山8.1级地震构造背景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应用热红外遥感资料研究地震热异常变化[D]. 王莹.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19(01)
- [2]鄂尔多斯块体南缘及邻区地震地下流体异常特征研究[D]. 赵小茂. 长安大学, 2015(01)
- [3]巴颜喀拉块体边界断裂的跨断层形变与地震活动[D]. 刘冠中.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4(06)
- [4]7级地震前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特征及判定指标的研究[J]. 高小其,王琼,朱成英,王新刚,杨福喜,杨晓芳,张涛,黄建明,崔勇. 内陆地震, 2012(02)
- [5]GPS地壳形变观测及其在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的应用[D]. 肖根如.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1(05)
- [6]大震前水氡同步异常变化及其预测意义探讨[J]. 张昱,刘小凤,常千军,陈瑶,刘宝勤. 地震研究, 2010(03)
- [7]《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J]. 李瑞芬,高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9(05)
- [8]对青海省1990年以来年度地震危险区的初步探讨[J]. 杨积礼,杨丽萍. 高原地震, 2009(03)
- [9]汶川8.0级与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地震活动异常特征与启示[J]. 梅世蓉,薛艳,宋治平. 地震, 2009(01)
- [10]汶川8.0级地震前地震趋势分析意见的回顾[J]. 刘杰,郭铁栓,杨立明,苏有锦,李刚. 地震,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