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土高原地区西气东输工程沿线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王乐乐[1](2021)在《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初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科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王峰利[2](2020)在《福建省高速公路永定高头至湖雷段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设计》文中认为高速公路的建设方便了沿线居民的交通出行、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及旅游业的发展,但是也导致了一系列的水土流失问题,最常见的是弃渣松散堆积体的坍塌、坡面溜渣、对沿线水系的影响等。高速公路的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福建省高速公路永定高头至湖雷段为例,对该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设计进行研究。首先,了解国内外高速公路发展及水土流失现状,然后确定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分析项目区工程设计总体布局、设计确定依据,结合沿线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自然因素,开展研究区水土流失预测,根据预测结果确定施工期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时段,路基及隧道工程区、弃渣场和桥涵工程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部位,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设计了有针对性的水土流失防治工程,满足规范要求。从水保角度分析,本研究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指标均能达到方案防治目标要求,至设计水平年,扰动土地整治率约为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约为97%,拦渣率约为95%,土壤流失控制比约为1.1,林草植被恢复率约为99%,林草覆盖率约为53.4%。结论表明,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既能治理项目区水土流失现象,并且对沿线景观有很好的改善,与周边的环境更加协调,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王佳怡[3](2020)在《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八年级教材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了地理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特征的学科,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在最新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阐述了综合思维的内涵,划分了综合思维的水平层次,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理教育中逐渐提高了对综合思维培养的重视程度。初中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储备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地理学习方法,为日后学习高中地理奠定基础,在培养综合思维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初高中地理学习和思维发展的进一步衔接。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为例,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研读相关文献资料作为理论基础,以培养初中生综合思维为主题,遴选出15个典型地理教学案例,总结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的经验,结合具体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首先,探究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中能够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内容。从宏观到微观对地理教材进行分析,对应《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国地理部分的内容,分析综合思维的具体表现,得出适用于培养综合思维的教学内容的特点,即综合性、动态性、系统性,归纳适宜培养综合思维的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其次,探究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八年级地理教学案例的设计策略。在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下,提出培养综合思维的八年级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即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角度着重综合思维设计教学目标;分析综合思维的三种表现设计教学内容;把握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设计教学方法;以思维导图体现逻辑关系设计教学过程;关注教材体系结构设计地理问题;以综合思维为主体设计评价量表。依据提出的策略设计培养综合思维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最后,探究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八年级地理教学案例的设计。依据提出的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设计了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的跨省区域、中国的省级区域四个地理教学案例,并实施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类的案例,以此检验策略的有效性,进一步完善案例设计策略。本文通过研读相关文献,分析典型案例,以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为例,探究培养初中生综合思维的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以此设计的地理案例,丰富了培养综合思维的初中地理课程资源,设计的教学案例可供一线教师能够直接使用,增强了初中地理教师对综合思维培养必要性的认识。
王少凯[4](2020)在《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黄土宏观界面是在多营力控制下形成并赋存于黄土结构表层及内部的黄土结构面,是黄土非均质、各向异性和非线性的体现,也是其发生侵蚀、灾变的几何物理边界。其广泛发育在黄土高原,又以被地震断裂区、沟谷侵蚀区、地貌转换区和人类活动区激活而造成灾害严重而着称。本文以黄土地质灾害易发高发的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在大量野外地质调查、现场勘探、地质编绘和遥感解译等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易发区内黄土宏观界面和黄土滑坡的分布特征。结合该区构造运动、地震活动、自然地理环境、黄土结构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因素,研究了黄土宏观界面、区域地质构造和黄土滑坡三者之间的关系。获得了黄土滑坡群的分区群发机制、空间就位机制,以及黄土滑坡单体的原型控制机制和内在灾变机制。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发现了11种黄土高原常见的斜坡结构类型,统计了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黄土宏观界面13,798条(组),并归纳总结了黄土宏观界面的7种成因、18种类型,获取了各类界面的分布特征、切割类型和几何属性,给出了黄土宏观界面的划分标准,并以此标准划分出黄土宏观的5级界面;此外,通过对7,495条(组)黄土构造节理的几何产状统计,编制了黄土高原构造节理玫瑰花图,发现了6组优势节理,并根据40区共轭构造节理的几何特征,反演出黄土高原全新世构造应力场。(2)获取了研究区14,544个黄土滑坡,编制了黄土滑坡分布图,并根据地质构造、地震、土性和滑坡密度等影响因素,划分出黄土高原8个黄土滑坡易发区,并总结出各易发区的群发规律;此外,基于黄土高原及周边GPS数据,通过对甘青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和汾渭地堑构造运动情况进行数值模拟,获取了三个地块变形、应力-应变以及构造应力场的分布特征,阐释了地质构造与黄土滑坡分区群发的控制关系,并提出了不同构造特征下黄土宏观界面控制黄土滑坡发生的7种模型。(3)系统分析了泾阳南塬529条塬边裂缝空间分布特征和1971年引水灌溉以来发生的111个黄土滑坡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出了黄土台塬裂缝走向受黄土塬边斜坡走向控制,滑坡滑向严格受塬边斜坡倾向控制;依据塬边裂缝的集合特征,预测了临滑体的分布规律和塬边裂缝的演化规律;通过对泾阳南塬地貌面、地下水面、后缘裂缝及黄土滑坡群的发生及特征,获取了黄土台塬地区黄土滑坡群的空间就位机制,即“界面组合→临滑体→滑坡→界面开启→滑坡群”。(4)系统调查了449个黄土斜坡,提出了黄土崩塌的原型控制机制,即“初始期→裂缝期→崩落期→堆积期”;通过对典型台塬区、冲沟内的黄土宏观界面控滑实例分析,总结了9种不同黄土宏观界面和不同易滑层组合控制的滑坡类型,提出了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即分离界面与易滑层的组合控制了黄土滑坡的原型、厚度和规模。(5)利用黄土高原水文地质特征并结合黄土滑坡过程,提出了静水压力和动水渗透应力是黄土滑坡的“主凶”,并通过不同滑坡形成的不同阶段对比,揭示了“缝→洞→沟→滑”的黄土滑坡的内在灾变机制;提出了在黄土灾害孕育的不同阶段,黄土宏观界面充当着起裂面、渗水优势通道、侵蚀通道、储水廊道、隔水板、母体分割面、坡体分离面、滑体承载面、滑体扩容面和灾害放大面等角色。
杨建辉[5](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武海峰[6](2019)在《晋西南地区天然气管道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及防治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开发建设项目诱发的人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日趋激烈,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开发建设项目诱发的水土流失进行预防和治理是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系统阐述了水土流失预测与防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晋西南地区输气管道工程为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要求,根据输气管道建设程序和流程,结合管道敷设地段的立地条件,对地貌扰动情况和不同施工工艺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划分了水土流失防治区域;在此基础上对长输管道工程开发建设过程中扰动土地的类型、时段进行分析,并进行了水土流失预测;遵循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的原则,进行了水土保持措施综合设计;最后对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输气管道建设程序和流程,以及对地貌扰动情况和不同施工工艺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将水土流失防治划分为4个区域,即管道作业带区防治区、穿越工程防治区、弃渣场防治区和道路工程防治区。(2)晋西南地区输气管道工程项目,建设扰动和损坏原地貌造成新增水土流失面积为128.51hm2,预测水土流失总量4.14万t,其中,原地貌预测水土流失量3.19万t,新增预测水土流失总量为0.95万t。新增预测的流失量中建设期为0.45万t,自然恢复期新增预测流失量为0.50万t。(3)针对输气管道建设期水土流失特点,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规定以及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确定本项目水土保持设计水平年扰动土地整治率96%,水土流失总治理度为96%,土壤流失控制比为0.7,拦渣率为90%,林草植被恢复率为97%,林草覆盖率为25%。(4)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临时措施后,工程扰动土地整治率达99.00%,水土流失治理度达97.02%、拦渣率达到96.00%、土壤侵蚀模数可以降至1250t/km2·a,水土流失控制比可达到0.80。工程防治责任范围内,项目建设区面积128.51hm2,可绿化面积为72.13hm2,到设计水平年时,植物措施面积74.68hm2,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96.58%,植被覆盖率可达到58.11%。因此,本项目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基本能够满足《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要求的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何俊霞[7](2019)在《运用地理图像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的教学研究》文中指出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部提出把核心素养作为现在教育发展的育人目标,区域认知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和思想。地理图像作为地理信息传递工具和载体,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重要手段,将地理图像与区域认知相结合,对于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对区域认知和地理图像的相关文献和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确定了研究方向,分析地理图像对区域认知培养的重要性;第二以定性和定量方式构建运用地理图像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教学评价,对课堂教学水平层次进行说明,并结合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当前利用地理图像培养学生区域认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三对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区域认知下的地理图像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三点:第一从地理图像对区域认知培养的作用、教材的角度和高考试题考查的角度阐释了重要性;第二通过课堂观察和现状调查得出:教学中对图像解读不全面、图像类型较少、图像对比不强、图像综合分析弱、图像材料脱离、图像意识不强从而造成区域空间定位、特征、差异、联系、发展、研究方法能力不高;第三结合实际教学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加强图像解读,建立空间区域认知;丰富图像类型,深化区域特征;加强图像对比,理解区域差异;综合分析图像,形成区域联系认知;图文材料结合,情境创设进行区域发展与评价;加强图像的用图环节,促进区域方法迁移;建立完整的图像区域认知体系,完善区域认知。在教学策略的基础上提出情境创设、问题导学、实践活动型的地理图像教学模式。
肖聪颖[8](2017)在《天然气管线工程水土流失诊断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生产建设类项目逐渐增多,随之带来输气管线沿线一系列水土流失问题。本研究以榆林-济南输气管线陕西佳县到山西离石段(黄土丘陵区)为例,通过资料收集分析法、关键绩效指标分析法、实地调查、专家咨询法等研究方法,解析黄土丘陵区天然气管线工程水土流失特征,诊断管线建成区目前存在水土流失问题及原因,总结提出基于水土资源与高效利用的天然气管线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以及管线建成区水土保持措施改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榆济输气管线工程在水土保持专项验收时的水土流失影响指数(全线为0.247,佳县-离石段为0.019)符合同类天然气管线工程标准,各项防治指标达到了防治标准的要求。但是随着工程的运行,在自然和人为作用下,管线沿线现存水土流失的问题依然严重。天然气输气管线工程土壤侵蚀形式包括有水力侵蚀(70.17%)、重力侵蚀(24.86%)及泥石流侵蚀(4.97%)。其中,水力侵蚀占有主要部分,主要发生在管线向上爬坡或向下落坡段管线作业带及周边、管线穿跨越梯田台田地及管线沿河沟道铺设段。黄土丘陵区管线建成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包括黄土区土体松散、植被稀疏且降水集中等自然因素;管线工程在建设时剧烈地扰动地表;截(排)水、拦挡以及蓄水措施等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不完善或实施数量、质量不足;管线工程水土保持投资不足;管线运行期管理和维护不足等多个方面。根据黄土丘陵区管线建成区目前存在的水土流失现状与存在问题,综合考虑提出天然气管线工程水土保持技术措施体系与管线建成区防治措施改进建议。并选取管线穿越黄土崾岘以及多向汇水冲蚀致使管线出露区域两处为水土流失治理示范区,分析其现存的水土流失问题,布设防治措施体系并进行防治措施的典型设计。
张利娜[9](2016)在《西气东输靖边段管道沿线生态环境稳定性评价》文中提出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因其建设工程跨越区域大、地质条件复杂、所经过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管线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小觑。目前,通常使用生态稳定性对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代表着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和受到扰动后自身的恢复能力。为了对管道沿线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为开展管道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依据。通过建立管道生态评价模型,对生态稳定性进行定量化评价。影响生态的因素多种多样,本次研究结合西北地区的生态特点,参照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选取了土地、气候、植被、地形作为一级指标。其中土地包含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型;气候包括每年平均降雨量、每年平均大风天数和一年内≥10℃的日平均气温的总和;植被包括植被覆盖度和植被指数;地形因素包括坡向和坡度。指标体系确定之后,参考《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总则(试行)》等标准,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建立分级标准的方法对选定的指标进行分级量化。本文依据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并参考了国内的大量相关研究成果,采用生态模型领域最常用到的加权求和模型对模型体系进行研究。使用生态质量、水蚀敏感性、风蚀敏感性等作为生态稳定性模型的因子模型。其中生态质量模型的评价指标为土壤、干燥度、坡度、植被;水蚀敏感性模型的评价指标为坡度、坡向、土壤类型及土地利用类型;风蚀敏感性模型的评价指标为土壤类型、年均大风天数及干燥度。根据确立的指标体系和模型,结合陕西靖边段的管道数据,绘出生态状况图,评价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现生态模型和GIS的紧密动态耦合。结果表明:管线经过的林场附近生态稳定性最好,生态稳定性最差的是沙漠地区,这也与实际的分析结果一致。通过针对西气东输管线靖边段管线的实际数据应用模型体系,说明系统的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能够较好的吻合,成果具有高度的可视化和量化程度。
王明明[10](2016)在《在役输气管道对其上方土壤营养状况及小麦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针对管道上方小麦出现异常的现象,通过对河南淮阳压气站、山西临汾压气站实地考察和现场监测,研究了管道上方土壤营养状况,包括土壤p H值,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等指标;小麦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包括株高、穗长、穗粒数、穗重、千粒重等;同时,结合小麦生长出现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对山西临汾压气站管道上方生长的小麦采用后期(抽穗期和拔节期)补施叶面肥的方法,选用磷酸二氢钾和尿素在临汾站进行叶面肥试验。得出以下重要结果:1.输气管道对小麦生育有一定的影响,而且两个区域表现一定的差异性。河南淮阳段小麦异常主要表现在管道上方小麦植株偏高、产量降低。管道正上方小麦植株与管道两侧小麦相比较株高平均偏高510cm,产量平均降低21.14%左右。山西临汾段表现为管道上方小麦植株偏高、生育时期提前、早熟、产量降低。管道正上方小麦植株与管道两侧小麦相比较株高偏高512cm,产量平均降低约15%左右;而且从抽穗期开始,管道中心线两侧小麦生育时期明显早于管道两侧的小麦。输气管道对小麦的影响范围在垂直于管道单侧2m左右。2.河南淮阳压气站沿线不同监测点管道中心线和垂直于管道5m处的土壤肥力状况表现有所不同,但其规律性表现不明显,例如,分析结果中显示有的监测点管道中心线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垂直于管道5m处,有的监测点土壤有机质含量管道中心线反而高于垂直于管道5m处。并且通过土壤肥力因素与小麦产量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单一的土壤肥力因素的改变对小麦产量没有显着影响,说明土壤营养状况不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3.河南淮阳压气站从上游8km至下游32km各监测点土层510cm的土壤含水率平均值分别为11.80%、11.80%、11.77%、11.93%、11.09%和11.67%。各监测点的含水率范围在11%12%,土壤表层含水率差异不明显,说明土壤表层水分不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4.在抽穗期喷施0.2%磷酸二氢钾、0.2%磷酸二氢钾和1%尿素的混合液对小麦减产情况有所改善;在抽穗期和灌浆期均喷施0.2%磷酸二氢钾对小麦产量有所改善。说明可以通过在抽穗期和灌浆期喷施适量的叶面肥0.2%磷酸二氢钾和1%尿素来补充小麦后期生长所需营养,从而达到改善小麦产量的目的。综上所述,输气管道对小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管道上方小麦植株株高偏高和产量降低;河南淮阳压气站各监测点土壤影响状况规律性表现不明显,分析发现土壤营养状况不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各监测点土壤表层含水率变化基本一致,对小麦产量影响不明显;在抽穗期和拔节期对小麦补充叶面肥可以改善小麦减产情况。
二、黄土高原地区西气东输工程沿线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土高原地区西气东输工程沿线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2)福建省高速公路永定高头至湖雷段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外高速公路发展及水土保持现状 |
1.2.2 国内外水土流失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工程设计总体布局 |
2.1 工程设计确定依据 |
2.1.1 工程等级确定依据 |
2.1.2 工程规模确定依据 |
2.1.3 工程征占地面积确定依据 |
2.2 项目概述 |
2.2.1 工程地理位置 |
2.2.2 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
2.2.3 工程等级与规模 |
2.2.4 工程项目组成 |
2.2.5 项目布置 |
2.2.6 工程征占地 |
2.2.7 土石方平衡分析 |
2.3 自然条件概况 |
2.3.1 地形地貌 |
2.3.2 地质及地震条件 |
2.3.3 气象与水文 |
2.3.4 土壤条件及植被分布 |
2.4 土地利用状况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土流失预测研究 |
3.1 水土流失特点 |
(1)对工程自身安全的影响 |
(2)对区域土地资源的影响 |
(3)对周边河道水质的影响 |
3.2 水土流失预测时段 |
3.3 占地分析 |
3.4 施工工艺分析 |
(1)剥离表土 |
(2)路基工程 |
(3)隧道工程 |
(4)桥梁工程 |
3.5 水土流失量预测方法 |
3.5.1 数学模型法 |
3.5.2 类比法 |
3.5.3 通用流失方程 |
3.5.4 流失系数法 |
3.5.5 本工程采用的方法——类比法 |
3.6 水土流失量预测结果 |
3.7 水土流失情况分析 |
(1)对当地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
(2)对周边生产生活产生影响 |
(3)对沿线水体产生影响 |
(4)弃渣对周边的影响 |
(5)施工临时设施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设计 |
4.1 水土流失防治 |
4.1.1 防治目标执行标准 |
4.1.2 防治责任范围 |
4.1.3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
4.1.4 防治措施总体布局 |
4.2 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设计 |
4.2.1 Ⅰ区路基及隧道工程区 |
4.2.2 Ⅱ区桥涵工程区 |
4.2.3 Ⅲ区互通及附属设施区 |
4.2.4 Ⅳ区改移工程区 |
4.2.5 V区弃渣场区 |
4.2.6 VI区施工临时设施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防治工程设计效益分析 |
5.1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
5.1.1 六项指标计算过程 |
5.1.2 扰动土地整治率 |
5.1.3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
5.1.4 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 |
5.1.5 拦渣率 |
5.1.6 土壤流失控制比 |
5.2 效益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八年级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现状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图 |
(四)概念界定 |
1.综合思维 |
2.地理思维 |
(五)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认知学习理论 |
3.SOLO分类理论 |
一、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内容分析 |
(一)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分析 |
1.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宏观分析 |
2.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微观分析 |
(二)适宜培养综合思维的内容分析 |
1.教学内容选择依据 |
2.适宜培养综合思维的具体内容 |
3.适宜培养综合思维教学内容特点 |
二、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
(一)初中地理案例分析 |
1.案例来源与案例筛选 |
2.案例分析说明 |
3.案例分析 |
(二)初中地理案例分析总结 |
1.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设计教学目标 |
2.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做到有效的统一 |
3.根据综合思维的具体表现设计教学内容 |
4.把握地理思维设计教学方法 |
5.关注教材体系结构设计问题链 |
6.以综合思维为主体进行教学评价 |
三、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
(一)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 |
1.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角度着重综合思维设计教学目标. |
2.分析综合思维的三种表现设计教学内容 |
3.把握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设计教学方法 |
4.以思维导图体现逻辑关系设计教学过程 |
5.关注教材体系结构设计地理问题 |
6.以综合思维为主体设计评价量表 |
(二)初中地理案例设计 |
1.案例设计组成 |
2.案例选择 |
3.案例设计 |
四、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实施 |
(一)案例实施记录 |
1.案例实施准备工作 |
2.案例实施具体过程 |
(二)案例实施反思 |
(三)案例实施总结 |
五、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教学设计案例目录及分析内容 |
附录2:教学视频案例目录及分析内容 |
附录3 :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
(4)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及主要科学问题 |
1.3 研究现状 |
1.3.1 黄土宏观界面的提出与发展历程 |
1.3.2 黄土滑坡群发机制研究现状 |
1.3.3 黄土高原区域构造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黄土宏观界面及其发育特征 |
2.1 黄土高原常见斜坡地质结构 |
2.2 黄土宏观界面定义 |
2.3 黄土宏观界面的成因及类型 |
2.3.1 宏观界面成因 |
2.3.2 宏观界面类型 |
2.4 黄土宏观界面的分布特征 |
2.4.1 黄土宏观界面的斜坡分布特征 |
2.4.2 黄土宏观界面的区域分布特征 |
2.4.3 黄土宏观界面密度分布特征 |
2.5 黄土宏观界面级别划分 |
2.6 黄土构造节理 |
2.6.1 黄土高原构造节理分布特征 |
2.6.2 黄土高原全新世构造应力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土滑坡的空间分布特征 |
3.1 黄土滑坡的分布状态 |
3.1.1 时间分布状态 |
3.1.2 空间分布状态 |
3.2 黄土滑坡的分区影响因素 |
3.2.1 地质构造分区 |
3.2.2 地震分区 |
3.2.3 粒度分区 |
3.2.4 降雨分区 |
3.2.5 地貌分区 |
3.2.6 人类活动分区 |
3.2.7 黄土滑坡密度分区 |
3.3 黄土滑坡的区带群发规律 |
3.3.1 临夏-陇西-天水群发带 |
3.3.2 西宁-兰州-定西群发带 |
3.3.3 靖远-西吉-静宁群发带 |
3.3.4 海原-固原-平凉群发带 |
3.3.5 陇东群发区 |
3.3.6 陕北群发区 |
3.3.7 吕梁群发区 |
3.3.8 汾渭盆地群发带 |
3.3.9 区域分布规律总结 |
3.4 地貌结构控制黄土滑坡区带集中 |
3.4.1 塬、梁、峁边侧斜坡控滑特征 |
3.4.2 黄土丘陵陡坡控滑特征 |
3.4.3 河流冲蚀的边侧斜坡控滑特征 |
3.4.4 冲沟侵蚀的两侧斜坡控滑特征 |
3.4.5 实例分析 |
3.5 地震活动造成黄土滑坡成片集中 |
3.6 人类活动增大滑坡发育的密度和加重灾难 |
3.6.1 城镇建设 |
3.6.2 交通建设 |
3.6.3 能源开发 |
3.6.4 水利建设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Ⅰ级界面与黄土滑坡分区群发机制 |
4.1 数值模拟的意义 |
4.1.1 黄土高原构造背景简析 |
4.1.2 方法的应用和软件的选取 |
4.2 计算模型和参数选取 |
4.2.1 边界条件 |
4.2.2 建立模型 |
4.2.3 参数选取与网格划分 |
4.2.4 边界条件与加载类型 |
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1 地块变形与结果分析 |
4.3.2 地块应力和应变特征分析 |
4.3.3 地应力场分析 |
4.4 区域构造应力控制黄土滑坡分带高发 |
4.4.1 甘青地块黄土滑坡分区群发特征 |
4.4.2 海原-六盘山断裂带黄土滑坡群发影响 |
4.4.3 鄂尔多斯地台隆起南带黄土滑坡群发影响 |
4.4.4 汾渭地堑黄土滑坡群发特征 |
4.4.5 地质构造与滑坡群发的关系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Ⅱ级界面与黄土滑坡的空间就位机制 |
5.1 黄土台塬区地质背景 |
5.1.1 泾阳南塬塬区特征和地层岩性 |
5.1.2 泾阳南塬形成的构造基础 |
5.2 泾阳南塬塬边裂缝的空间分布规律 |
5.2.1 台塬裂缝类型及分布特征 |
5.2.2 台塬裂缝分级与分类 |
5.2.3 塬边裂缝演化规律 |
5.3 台塬滑坡的时空分布规律 |
5.3.1 滑坡的调查资料和方法 |
5.3.2 泾阳南塬滑坡的时间分布规律 |
5.3.3 泾阳南塬滑坡的空间分布规律 |
5.3.4 灌溉和降雨对滑坡的影响 |
5.4 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的群发特征 |
5.4.1 典型滑坡群 |
5.4.2 泾阳南塬滑坡特征参数 |
5.5 黄土滑坡群的空间就位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和内在灾变机制 |
6.1 黄土崩滑的原型控制机制 |
6.2 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 |
6.2.1 斜坡中的黄土宏观界面 |
6.2.2 黄土宏观界面控滑模型 |
6.2.3 黄土滑坡的结构体孕滑模式 |
6.2.4 不同规模黄土滑坡控滑模型 |
6.3 黄土斜坡水文地质结构特征 |
6.3.1 水气分离面的基本模式 |
6.3.2 表水入渗改变斜坡水文地质结构 |
6.3.3 水文地质界面的变动改变黄土特性 |
6.3.4 台塬区黄土滑坡失稳的起始动力探讨 |
6.4 黄土滑坡的内在灾变机制 |
6.4.1 黄土滑坡-界面的演化模式 |
6.4.2 黄土宏观界面的灾变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晋西南地区天然气管道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及防治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长输天然气管道现状 |
1.2.2 长距离输送天然气管道施工特点及难点 |
1.2.3 天然气管道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
1.2.4 天然气长距离管道输送工程的敷设类型和水工保护防治措施 |
1.2.5 长输天然气管道工程的水土保持技术措施 |
第二章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
2.1 项目概况 |
2.2 项目区基本情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地形地貌 |
2.2.3 地质地震 |
2.2.4 气候气象 |
2.2.5 水文 |
2.2.6 土壤 |
2.2.7 植被 |
2.2.8 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章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与水土流失量预测 |
3.1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
3.1.1 项目建设区 |
3.1.2 影响区 |
3.1.3 防治责任范围界定结果 |
3.2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
3.2.1 防治分区划分方法 |
3.2.2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结果 |
3.3 水土流失现状 |
3.3.1 水土保持概况 |
3.4 水土流失量预测 |
3.4.1 预测范围 |
3.4.2 预测时段 |
3.4.3 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 |
3.4.4 水土流失量预测 |
3.4.5 水土流失量预测汇总 |
3.4.6 水土流失量预测结果分析 |
3.4.7 水土流失危害分析 |
3.4.8 综合分析及指导性意见 |
第四章 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
4.1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
4.1.1 总体防治目标 |
4.1.2 防治指标 |
4.2 水土保持措施布设 |
4.3 分区防治措施布设 |
4.3.1 管道作业带防治区 |
4.3.2 穿越工程区 |
4.3.3 弃渣场防治区 |
4.3.4 道路工程防治区 |
4.3.5 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 |
第五章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分析 |
5.1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预测依据 |
5.2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纸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运用地理图像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地理图像的研究现状 |
1.4.2 区域认知的研究现状 |
1.4.3 地理图像与区域认知的研究现状 |
1.4.4 研究述评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运用地理图像培养区域认知的重要性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地理图像 |
2.1.2 区域认知 |
2.1.3 地理图像与区域认知培养的关系 |
2.2 运用地理图像培养区域认知的重要性 |
2.2.1 地理图像对区域认知培养的作用 |
2.2.2 地理图像与区域认知内容结合是教材重要体现 |
2.2.3 地理图像与区域认知结合是高考考查重要内容 |
2.3 理论基础 |
2.3.1 地理教学论 |
2.3.2 信息加工理论 |
2.3.3 认知学习理论 |
2.3.4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2.4 小结 |
第3章 运用地理图像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课堂教学评价 |
3.1 评价目的 |
3.2 评价原则 |
3.3 地理图像教学课堂评价表构建 |
3.3.1 区域认知构成要素指标划分 |
3.3.2 地理图像教学水平层次划分 |
3.3.3 实施评价 |
3.4 运用地理图像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课堂教学现状评价和分析 |
3.4.1 课堂教学评价案例的选取 |
3.4.2 课堂教学评价案例的结果统计与分析 |
3.4.3 主要问题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运用地理图像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的教学策略与模式 |
4.1 教学策略 |
4.1.1 加强图像解读,建立区域空间认知 |
4.1.2 丰富图像类型,深化区域特征 |
4.1.3 加强图像的对比,理解区域差异 |
4.1.4 综合分析图像,形成区域联系认知 |
4.1.5 图文材料结合,情境创设进行区域发展与评价 |
4.1.6 加强图像的用图环节,促进区域方法迁移 |
4.1.7 建立完整的图像区域认知体系,完善区域认知 |
4.2 教学模式探讨 |
4.2.1 情境创设型的地理图像教学模式 |
4.2.2 问题导学型的地理图像教学模式 |
4.2.3 实践活动型的地理图像教学模式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必修3教材中体现区域认知内容的分类表 |
附录2 2014 -2018 年全国卷地理图像与区域认知结合考查试题统计表 |
附录3 课堂案例教学过程 |
附录4 地理图像对学生区域认知培养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8)天然气管线工程水土流失诊断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2.1 全球天然气管道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天然气输气管线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1.2.3 天然气输气管线工程水土流失问题研究 |
1.2.4 天然气输气管线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
1.2.4.1 天然气管线工程水工保护措施研究 |
1.2.4.2 天然气管线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研究 |
2 工程概况与研究区概况 |
2.1 榆林-济南输气管线工程概况 |
2.2 研究区概况 |
2.2.1 自然条件 |
2.2.1.1 地形与地貌 |
2.2.1.2 气象 |
2.2.1.3 土壤 |
2.2.1.4 植被 |
2.2.1.5 河流水文 |
2.2.2 社会经济状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3 技术路线 |
4 榆济输气管线(佳县-离石)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时水土流失治理效果评价 |
4.1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实现情况 |
4.2 水土流失影响评价 |
4.2.1 水土流失影响指数概念及评价标准 |
4.2.2 指标选取与确定权重 |
4.2.3 数据标准化处理 |
4.2.4 数学模型计算与评价 |
4.3 小结 |
5 榆济天然气管线工程水土流失问题研究 |
5.1 输气管线工程水土流失特征分析 |
5.1.1 管沟明挖作业带 |
5.1.1.1 施工准备期及施工期 |
5.1.1.2 自然恢复期 |
5.1.2 穿越工程(穿越河流、公路、铁路) |
5.1.2.1 施工准备及施工期 |
5.1.2.2 自然恢复期 |
5.1.3 站场阀室 |
5.1.4 施工道路和检修道路 |
5.1.4.1 施工准备及施工期 |
5.1.4.2 自然恢复期 |
5.1.5 施工生产生活区 |
5.1.6 弃土(渣)场区 |
5.1.6.1 施工准备及施工期 |
5.1.6.2 自然恢复期 |
5.2 管线建成区土壤侵蚀类型调查 |
5.2.1 水力侵蚀 |
5.2.1.1 管线向上爬坡或向下落坡段管线作业带及周边水力侵蚀 |
5.2.1.2 管线穿跨越梯田台田地时水力侵蚀 |
5.2.1.3 管线沿河(沟)道铺设段水力侵蚀 |
5.2.2 重力侵蚀 |
5.2.2.1 潜在崩塌 |
5.2.2.2 潜在滑坡 |
5.2.3 泥石流侵蚀 |
5.3 管线建成区水土流失原因诊断 |
5.3.1 自然因素 |
5.3.2 工程建设导致大量的地表扰动 |
5.3.3 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不完善或实施数量、质量不足 |
5.3.4 管线工程水土保持投资不足 |
5.3.5 管理和维护的不足 |
6 天然气管线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与措施改进建议 |
6.1 不同防治分区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布设 |
6.1.1 管线明挖区 |
6.1.2 河流、沟渠穿越区 |
6.1.3 隧道穿越区 |
6.1.4 铁路、公路穿越区 |
6.1.5 伴行与检修道路区 |
6.1.6 施工便道区 |
6.1.7 站场阀室 |
6.1.8 弃渣场 |
6.2 天然气管线建成区水土保持措施完善建议 |
7 黄土丘陵区天然气管线工程水土流失治理示范区 |
7.1 水土流失治理示范区选取与防治措施布设 |
7.1.1 选取水土流失治理示范区 |
7.1.2 示范区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 |
7.2 示范区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设计 |
7.2.1 浆砌石截(排)水沟 |
7.2.2 沉沙池 |
7.2.3 圆柱形水窖 |
7.2.4 挡土墙 |
7.2.5 浆砌石拱形骨架护坡 |
7.2.6 排水涵管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9)西气东输靖边段管道沿线生态环境稳定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西气东输对东部发展的影响 |
1.1.2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特征 |
1.1.3 管道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1.1.4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生态环境稳定性评价研究 |
2.1 指标体系的研究 |
2.1.1 指标的选取原则 |
2.1.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2.1.3 各项指标的说明 |
2.1.4 数据的收集与获取 |
2.2 指标的定量化方法 |
2.3 指标的定量化分级 |
2.4 生态模型体系概述 |
2.4.1 模型算法的选择 |
2.4.2 模型的选择 |
2.5 生态稳定性模型的构建 |
2.5.1 生态环境质量模型 |
2.5.2 水蚀敏感性模型 |
2.5.3 生态稳定性模型 |
第3章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西段)概况 |
3.1 工程沿线生态环境概况 |
3.2 沿线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3.2.1 科学安排施工 |
3.2.2 合理处置弃渣 |
3.2.3 施工场地恢复 |
3.2.4 植物恢复措施 |
3.2.5 水工保护措施 |
3.2.6 戈壁荒漠区段生态保护措施 |
3.3 靖边段概况 |
第4章 模型的实现过程 |
4.1 网格剖分 |
4.2 图层设置 |
4.2.1 气候图层 |
4.2.2 植被图层 |
4.2.3 土地利用类型图层 |
4.2.4 土壤类型图层 |
4.2.5 坡向、坡度图层 |
第5章 模型的实际应用结果分析 |
5.1 模型的实例应用结果分析 |
5.1.1 干燥度计算结果分析 |
5.1.2 生态环境质量模型结果分析 |
5.1.3 水蚀敏感性模型结果分析 |
5.1.4 风蚀敏感性模型结果分析 |
5.1.5 人为扰动结果分析 |
5.1.6 生态稳定性模型影响分析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在役输气管道对其上方土壤营养状况及小麦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管道对沿线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
1.2.2 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及其转化 |
1.2.3 土壤理化性状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
1.2.4 小麦高产对土壤养分的要求 |
1.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1.1 输气管道基本概况 |
2.1.2 试验地点基本概况 |
2.1.3 试验材料 |
2.1.4 试验设计 |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2.1 土壤营养状况测定 |
2.2.2 小麦性状测定 |
2.3 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在役输气管道土壤营养状况的表现特征 |
3.2 在役输气管道区域小麦农艺性状的响应 |
3.2.2 在役输气管道河南淮阳区域小麦农艺性状的响应 |
3.2.3 在役输气管道山西区域小麦农艺性状的响应 |
3.3 在役输气管道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3.3.1 河南淮阳段在役输气管道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3.3.2 山西临汾段在役输气管道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3.4 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因素相关性分析 |
3.5 河南淮阳小麦全生育期气候评价 |
3.6 喷施叶面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黄土高原地区西气东输工程沿线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初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科书为例[D]. 王乐乐.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
- [2]福建省高速公路永定高头至湖雷段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设计[D]. 王峰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3]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八年级教材为例[D]. 王佳怡.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D]. 王少凯. 长安大学, 2020(06)
- [5]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晋西南地区天然气管道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及防治效果分析[D]. 武海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7]运用地理图像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的教学研究[D]. 何俊霞. 广州大学, 2019(01)
- [8]天然气管线工程水土流失诊断及防治技术研究[D]. 肖聪颖.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9]西气东输靖边段管道沿线生态环境稳定性评价[D]. 张利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2)
- [10]在役输气管道对其上方土壤营养状况及小麦产量的影响[D]. 王明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