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务段网络管理的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宋大同[1](2020)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铁路编组站调车作业培训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铁路运输系统中,编组站是核心结点。编组站的作业相对较为复杂,工种繁多,涉及大量人力、物力;现场类的工种(例如调车人员)具有一定危险性,职工培训的工作不可轻视。然而目前铁路部门的培训理念、手段仍停留在多年以前的水平,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考虑引入VR(虚拟现实技术)以弥补传统培训手段的不足。本文研究依托实际项目:“基于VR的铁路编组站作业认知与操作实验平台”,结合本人在丰台西编组站的工作经历,在该系统平台的基础上设计适用于铁路调车人员的培训情景,使培训更加贴合现场实际,充分发挥出VR技术的优势。VR技术与铁路调车作业培训相结合,不仅不受时空限制,还能节约大量培训场地建设成本,除此之外,还能让职工身临其境般体验学习标准化作业流程以及传统培训所不具备的非正常情景演练学习,对调车人员作业培训的效果也能有很大提升。本文对该系统的研究工作如下: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铁路职工培训的现状,然后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VR)在培训领域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基于VR的培训系统发展趋势,最后列出了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分析了丰台西编组站调车作业安全与培训现状。首先对丰台西站的概况做了介绍,然后重点对峰尾调车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接着对丰台西站作业安全短板进行分析。结合各个作业环节的安全隐患以及职工年龄、学历结构进行分析,然后用全局车务系统及本站安全问题统计数据分析进一步说明了调车作业是铁路车务系统工作中的安全短板。最后,对丰台西站职工培训内容、流程进行了介绍并对现有的培训方案进行了分析。对调车作业培训系统进行需求分析。首先对职工对培训方面的新需求进行了说明,然后分别对系统的功能需求、框架构想、性能需求、环境需求进行了分析。研发了基于VR的调车作业培训系统。首先,对基于情景的培训练习方案进行设计,设计的情景是以峰尾调车作业为基础,对正常作业和非正常作业情景以及相关的考核方案进行设计。然后对VR开发的关键技术进行说明,包括3DMax建模技术、VRay渲染技术、Unity3D虚拟引擎技术。最后对培训系统的界面设计进行介绍,包括管理界面、设备资源库界面、漫游与实操练习界面。
刘媛媛[2](2020)在《高速铁路司机职业心理健康状况评估量表的编制与初步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速铁路行业的飞速发展,高铁司机面临着巨大的职业压力,若未得到及时评估和处理,很有可能引发高铁司机的职业心理健康问题,危及行车安全。目前来看,对高铁司机职业心理健康的研究较为缺乏,多数研究侧重于高铁司机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未考虑特殊的职业因素对高铁司机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测量工具缺乏适用性和针对性。针对这一现状,本研究运用综合策略,编制高铁司机职业心理健康状况评估量表。本研究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1)通过文献分析、专家访谈、开放式问卷调查等方法确定高铁司机职业心理健康的内涵及评价标准,形成题库。(2)面向某机务段410名高铁司机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构建了高铁司机职业心理健康的理论结构,包括4个一级维度、12个二级维度。(3)面向三个机务段768名高铁司机再次开展调查,获得效标问卷405份,通过内容分析、项目分析、因素分析、信度分析与效度分析,验证了该自编量表的有效性。并结合被试基本信息进行差异检验,探索影响高铁司机职业心理健康的个体因素。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果:(1)高铁司机职业心理健康状况评估量表包括心理预警、情绪智力、意志品质、工作满意度4个分量表,共45个条目,其中,反向计分19条。量表采用Likert 5点计分,最终计算全量表及分量表总分,得分越高表明高铁司机职业心理健康状况越好。(2)信度检验结果显示,该自编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5,全量表及分量表的α系数和分半信度相关系数均大于0.70(p<0.01)。(3)效度检验结果显示,该自编量表所有条目与其所在维度及全量表的相关系数在0.31~0.78之间(p<0.01),内容效度良好;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χ2/df的值在3.28~4.93之间,GFI、AGFI、CFI、NFI、TLI的值均大于0.9,RMSEA值也小于0.08,结构效度良好;此外,量表各个部分与效标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606~0.834之间(p<0.01),效标关联效度良好。(4)差异检验结果显示,高铁司机职业心理健康状况在日工作时长、年龄、婚姻状况、驾驶年限和安全里程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综上,本研究自编量表各项信、效度指标良好,符合心理测量学的标准,可运用于评估高铁司机职业心理健康状况,为高铁司机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及培训提供测量工具。
曲成举[3](2020)在《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工业化的产物,铁路在中国经历了相当曲折的成长历程,对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铁路自出现以来即被赋予了广泛的功能性价值,其所具有的连通疆域、活跃经济、利于军事等功能也使铁路成为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载体。自晚清至新中国成立之间,铁路往往在社会剧烈动荡时期被各方政治势力所窥伺,成为各方政治势力矛盾的交汇点,突出表现了铁路虽是一交通载运工具,但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发展紧密相关。解放战争中,随着战事的不断胜利和城市接管工作的广泛展开,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到铁路基本功能及重要性的前提之下,进行了大范围的铁路接管工作。但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完整的接管铁路、接管后中共如何管理和改造整个铁路系统,是消灭官僚资本企业影响、持续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乃至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条件。总体而言,中共铁路接管工作经历了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过程,与其它官僚资本企业接管不同,铁路接管因其行业特色、涉及层面广泛决定了中共在接管中除了要保证铁路运输畅通之外,更要确保铁路工厂、铁路附属单位等的完整,进而使广大铁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正常运营,为解放战争、国家建设和社会秩序稳定所服务。因此,中共在铁路接管工作中遵循着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方式,对整个铁路体系进行了完整、全面、系统的工作。其中,接收遵循的是“原封不动,整套接收”的具体策略,通过自上而下的领导动员和自下而上的职工群众参与,对整个铁路行业内部的人事、组织机构、物资器材进行清点接收,奠定铁路尽快恢复秩序的人员、组织和物质基础。与接收工作同时进行的是中共铁路管理工作,从整个接管过程来看,管理工作既是改造前的过渡,又是接收后的必然且贯穿始终。由于需要在短时间内恢复铁路运输,因此中共在管理阶段实行了部分的制度延续政策,以保证秩序迅速走上正轨。管理工作的开展涉及了铁路行业内部的线路修复、人事组织变革以及运营管理等,为广泛的铁路营运恢复提供了前提条件。改造工作是共产党整个铁路接管的核心过程之一,改造进行的好与坏是铁路能否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服务的基本标志,这一过程主要包括组织改造、人事改造和制度改造,特别是在当时学习苏联先进铁路管理经验的政策下,经过改造后的铁路性质发生了转变,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在交通领域的重要依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作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新政权建设新中国铁路的开端,中共铁路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历史过程对整个铁路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初步建立了符合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铁路发展路径,从根本上改变了铁路的基本属性,促进了新中国铁路行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解放战争中其他行业接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虽然接管工作中由于能力和经验的不足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倾向,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共铁路接管工作是成功、圆满的,且具有重大的战略地位,对当下乃至未来中国铁路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指导意义。
张小星[4](2019)在《“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文中指出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是既古老又新鲜的话题,原因要归结于铁路是最重要的陆路交通方式之一,一直深刻地影响、改变、重塑着世界的版图、空间、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铁路在中国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发展,尤其在新世纪进入高速铁路时代以来,中国已经引领了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铺垫了坚实的基础。而火车站是铁路运输系统的重要枢纽和节点,也是城市与区域经由铁路相互连接的重要节点和界面,对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其周边地区的地域空间范围内更显突出,这正构成了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的直接原因。新时期以来中国高铁客站地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更凸显了这一命题的战略性意义。在对现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实证案例中的基本事实和现象以及“车站在地区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的主要线索,本文首先提出了“车站关联地区”的概念设想及研究视角,对其与“车站地区”概念原型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辨析并希望在实证分析中得以检验。研究提出了“车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实证研究分析思路及“车站关联地区”与“车站地区”空间开发的规范研究分析思路。据此以广州“三站”地区案例为对象展开讨论。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是对论文研究的意义、内容、方法和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第二章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下的广州“三站”,从铁路与城市互动、演变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广州“三站”的选址是铁路与城市双方协调、博弈的结果,以及“三站”成为城市功能布局、空间结构演变的重要支点及重要引导因素。第三章广州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在界定“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范围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功能业态的主要特征及空间形态的演变,并解析了“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内在机制。第四章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与第三章的分析方法类似,本章亦在界定“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范围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其土地利用的演变、功能业态的主要特征及空间形态的演变,并解析其空间演化的内在机制。第五章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及其发展建议,在广州“两站”关联地区案例以及国内外高铁客站地区案例经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南站新城”及“广州南站关联地区”空间发展的机遇、挑战分析,以此展望地区未来的发展。第六章车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与机制解析,在广州“三站”地区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解析了车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及其机制,即车站角色的演变、空间的演变、要素驱动的作用机理及“站-城”关系的本质。本文是基于广州“三站”地区案例的个案研究,在实证和规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相关研究的分析框架。同时以个案研究为基础,结合国内外案例尤其是与相关经典理论模型的比较分析,从而探讨车站地区问题的个性与共性。分析结果显示“车站关联地区”的研究视角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相关结论也将为“车站地区”的城市更新以及空间开发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同时也可以引发我们更好地审视“车站”与“城市”相互关系的再思考。
王海祥[5](2019)在《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本务机综合管控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务机车运用管理工作是编组站运输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决定了机车周转效率,还直接影响着车站接发列车和解编车流能否持续畅通,是编组站运输工作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编组站的本务机车运用管理一直处于管控分离的状态,本务机车的信息管理和本务机车的运用过程没有形成有效的信息闭环,传统的“叫班”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运输生产组织的需求,给编组站的作业效率造成很大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在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AM)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将编组站本务机车运用管理与本务机车作业控制融合为一体的综合管控系统的方法和技术。该系统通过与运输调度管理系统、车次号识别系统、SAM系统接口,获取列车、调车计划、计划调整、车次号等信息,通过算法形成指令给现场执行设备,实现本务机车进路的自动排列、作业过程的自动跟踪和反馈以及作业过程的安全防护。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本务机精确叫班通过建立列车最早发车时间推算数学模型、本务机车最早发车时间推算数学模型、机车乘务员最早发车时间推算数学模型、精确叫班时间数学模型,提出了本务机精确叫班的解决方案。2.本务机车出入库计划自动编制通过建立本务机车入库计划数学模型、本务机车出库时间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本务机车出入库计划自动编制问题的解决方案。3.本务机车状态跟踪及作业防控研究了本务机车型号识别、本务机车站内周转过程跟踪、本务机车计划执行状态跟踪等内容,实现了本务机车在编组站内作业状态的实时反馈;研究了本务机车运用安全防护、本务机走行安全防护、本务机进路安全防控等内容,实现了本务机车作业过程的综合管控。4.与其他信息系统的接口方案给出了系统与TDMS系统、机务运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与机车车号自动识别系统、与车站施工管理系统、与集中控制系统(SAM系统)、与高清货检系统等信息系统的接口方案,具体包括接口数据内容、接口方式。5.系统实现方式最后描述了系统的软、硬件实现方式,包括软、硬件架构,硬件配置需求、模块划分等内容。
刘东林[6](2019)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哈尔滨机务段绩效评价指标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我国航空、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方式的快速发展,运输行业竞争愈加激烈,铁路占有的运输行业的市场份额也呈现下降趋势,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与铁路运输行业发展相脱节是导致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入,铁路运输企业需要重新明确企业战略定位和转变经营理论,以吸纳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为企业后续发展储备资源。本文将以哈尔滨机务段为例进行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研究。梳理了国内外运输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及绩效评价理论,在充分了解哈尔滨机务段的概况和未来发展战略基础上深入分析现有铁路运输企业哈尔滨机务段企业绩效考核与管理现状,找出既有绩效评价体系的不足之处。针对哈尔滨机务段的铁路运输与运营现状,以平衡计分卡为依据,把财务维度、内部运营维度、学习和成长维度、客户维度和企业的社会责任紧密关联在一起,建立具有5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的综合绩效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借助层次分析法对综合绩效指标展开赋权,最后构建一个完备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哈尔滨机务段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哈尔滨机务段战略未来发展方向,明确绩效目标、完善过程管理及保障措施,形成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的相关建议。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升,同时为其他铁路运输企业绩效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钟远明[7](2017)在《抗战胜利后四年间粤省铁路经营与建设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抗战胜利后四年间内战成为主调,在内战背景下国统区铁路的经营与建设问题是战后中国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粤省铁路作为国统区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建设过程成为战后动荡四年间中国铁路的典型缩影与真实写照,且极具特色。该省铁路历经自清末至抗战全面爆发前后近40年的发展,在国家政权力量的主导下,从孤悬岭南到融入全国铁路系统,奠定其经营与建设的基本格局与重要基础;而战后四年则是衔接粤省铁路经营建设在抗战以前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重要过渡转型阶段。此阶段开启的首要步骤是国民政府从日军手中接收粤省铁路各路段,恢复原有经营,在此基础上重启粤省铁路营运,但过程未如人意,对之后的经营建设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此阶段开启的另一个关键步骤是国民政府重建对粤省铁路的统一管理,推动该省铁路各路段进一步整合;而铁路管理新模式的引入亦是战后中国铁路管理一次全新的探索与尝试,并产生持续的影响。由于战争的贻害,国内外局势复杂,粤省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丕变以及粤省铁路自身基础状况限制等,粤省铁路在战后四年间的经营建设肩负“恢复战前标准”沉重任务之余还需致力于“推动建设”。尽管各项日常经营事务——机务、工务、财务、行车、警务以及客货运输等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基础极为脆弱,与抗战前水平仍相去甚远。此外,在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下,美国积极参与战后中国铁路建设,美援也成为粤省铁路建设得以启动的重要资金依赖;而在引入利用美援的憧憬下,广东军政当局喊出“复兴华南”的号召,锐意以粤省铁路为中心展开一系列建设项目,与粤汉区铁路管理局合作开展多项具有重要价值与长远意义的铁路工程,然而这些铁路工程在混乱的时局中始终未能完工,对广东地方经济建设推动作用有限,难以满足当地发展的需求。随着国民党在广东的统治行将崩溃,粤省铁路经营亦陷入空前困境;在人民政府正确政策方针以及原铁路职工的促成下,粤省铁路在新旧政权更迭过程中实现较为平稳的过渡,民国路政在广东得以转换新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铁路事业的一部分。
田雨[8](2016)在《提高机车运用效率相关问题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国民经济结构的日益优化,以铁路运输为大动脉的国民经济日益依赖铁路牵动的物资和人的流动所带来的丰厚的社会效益。机车是铁路运输的牵引动力,也是中国经济的牵引力,承载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牵动作用。机车牵引着列车前行,也承担着客货运输和车站调度。但是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发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浪潮,我国的铁路运输行业发展带了巨大的变革,而滞后的机车运用效率及其提升策略的研究,与当前对铁路运输效能诉求的矛盾也日益凸显,该矛盾既是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机车运行一线的实践者深入探索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机车运用效率指标框架及影响因素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指标层次分析框架下的基本概念和指标选取的原则,并就机车交路、机车运转制度、机车管理保养以及乘务员素质等因素进行剖析;通过对苏家屯机务段机车运用效率现状的分析,发现苏家屯机务段在机车运行方面主要存在着超长停留时间的效率延迟、长交路机车动态监测难度大、机车辅助作业时间长、入库整备等候时间长、机车临修率较高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苏家屯机务段也积极采取了合理确定机车交路、改革乘务制度、优化机车运用组织、提高机车平均牵引总重等策略实施效率提升。基于苏家屯机务段的问题及启示明确了提升机车运用效率的基本策略应当着重从压缩本务机车走行、加快机车全周转、加速机车转型升级、减少机车停留、加强机车日常维护、提高机车操作水平等方面实现突破。研究中重点采用问题导向法,主要是基于苏家屯机务段机车运行的现状,特别是停留时间、长交路、辅助作业、入库整备以及维护和保养、管理制度、乘务编组等内容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机车运用效率的有效策略选择。同时,通过深入苏家屯机务段的工作实际,进行现场观察,以苏家屯机务段机车运用效率等方面的问题,思考提高苏家屯机务段机车运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并针对具体的运营成本控制、运输效率提升、行业经营改进、客货运服务升级等内容进行实践归因。结合苏家屯机务段在机车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探求可行的最优化机车运转策略,特别是在实践中寻求机车运行管理的相关制度建设及效率策略,切实提升苏家屯机务段的工作运行效率和服务能力。
尤小玲[9](2016)在《机务段生产调度信息系统集成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信息化的发展受到了各行各业的重视,信息化的程度甚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铁路行业紧跟时代潮流,在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支持下,制定了一系列信息化发展规划,使得我国铁路行业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本文实地调研了某机务段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发现其信息化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存在信息系统繁多、登录麻烦、系统各自为政、数据无法共享和交流等一些问题。因此,本文结合国内外铁路信息化的研究成果,采用了SOA体系架构、Web Service技术以及单点登录技术,实现了对该机务段信息系统的集成,解决了其存在的上述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信息系统集成相关理论的研究,提出了使用SOA架构和Web Service技术实现机务段信息系统的集成;(2)经过实地考察和详细的调研,了解了目前该机务段正在使用的信息系统,并对机务段生产调度的业务流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在进行信息系统集成时的一些需求;(3)对机务段信息系统集成的总体架构进行了设计,从数据集成和应用集成的角度对如何实现该机务段的信息系统集成进行了说明。其中数据集成包括了元数据的管理、数据整合和数据访问层的具体实现,应用集成详细介绍了服务实现、发布和调用的具体过程;(4)对单点登录的实现技术做了详细的介绍。从CAS服务端和CAS客户端两个角度说明了实现单点登录所必须的对CAS配置的修改,并介绍了集成系统统一用户管理的实现和相关界面的展示。本文实现了机务段生产调度信息系统的集成,使得机务段充分利用了信息化建设的成果,提高了工作效率。
高昂[10](2015)在《提高侯马北机务段机车运用效率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其运输能力与运输需求的矛盾日趋突出,为缓解这一供需矛盾,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其运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提升其运输能力。论文从机务系统出发,将侯马北机务段作为研究对象,讨论提高该段机车运用效率的途径和方法。论文以提高货运机车运用效率为出发点,根据侯马北机务段的实际情况,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机车乘务员各种乘务制度进行综合评价,用可量化的数据为决策者优选乘务制度提供数理支撑。针对乘务员机车操纵技巧对机车运用效率的巨大影响,建立燃油消耗模型,以客观真实地反映机车乘务员操纵水平,并将其作为机车乘务员提高操纵水平的依据,促进乘务员业务水平全面提高。根据值乘方式的变化对机车的检修保养进行研究,帮助侯马北机务段引入先进的立体作业系统,建设现代化检修中心,使得机车各部件的检修作业可同步进行互不干扰,大大缩短了机车维修停时,提高了机车运用效率。帮助建立了与轮乘制相配合的现代化地勤整备中心,实现了机车检查、机车油润、机车保洁和机能试验的专业化和细致化,确保了运用机车质量良好。
二、机务段网络管理的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务段网络管理的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铁路编组站调车作业培训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铁路职工培训现状 |
1.2.2 VR技术在培训系统中的应用情况 |
1.2.3 基于VR的培训系统趋势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2 丰台西编组站调车作业安全与培训现状分析 |
2.1 丰台西站作业概况 |
2.1.1 丰台西站的任务与作用 |
2.1.2 丰台西站作业设备布置情况 |
2.1.3 丰台西站作业基本流程 |
2.2 丰台西站峰尾(编组)调车作业情况 |
2.3 丰台西站作业安全短板分析 |
2.3.1 丰台西站各环节作业存在的安全隐患 |
2.3.2 丰台西站职工年龄、学历结构分析 |
2.3.3 铁路车务系统安全问题统计分析 |
2.4 丰台西站职工培训内容及流程 |
2.4.1 新入职员工的培训 |
2.4.2 在岗职工的培训 |
2.5 丰台西站现有培训方案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编组站调车作业培训系统需求分析 |
3.1 调车培训的新需求 |
3.2 系统功能需求 |
3.3 系统框架构想 |
3.4 系统性能需求 |
3.5 系统环境需求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VR的调车作业培训系统研发 |
4.1 基于情景的作业培训方案设计 |
4.1.1 制动员“单挂车”作业场景设计(场景1) |
4.1.3 连结员“多挂车”作业场景设计(场景2) |
4.1.4 调车长“多挂车”编组作业场景设计(场景3) |
4.1.5 非正常情景培训练习方案设计(车辆溜逸) |
4.1.6 考试方案设计 |
4.2 系统运行流程 |
4.3 VR开发关键技术 |
4.3.1 3dsMax素材建模 |
4.3.2 VRay渲染技术 |
4.3.3 Unity3D虚拟现实引擎技术 |
4.3.4 数据库技术 |
4.4 培训系统界面设计 |
4.4.1 管理界面 |
4.4.2 设备资源库界面 |
4.4.3 漫游与实操练习界面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高速铁路司机职业心理健康状况评估量表的编制与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心理健康 |
2.1.1 心理健康的概念 |
2.1.2 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 |
2.2 职业心理健康 |
2.2.1 职业心理健康的概念 |
2.2.2 职业心理健康的内容及标准 |
2.3 高铁司机职业心理健康的特殊性 |
2.4 研究现状 |
2.4.1 国外研究现状 |
2.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3章 高铁司机职业心理健康量表的初步编制 |
3.1 以往研究基础 |
3.2 理论构想 |
3.2.1 研究目的 |
3.2.2 研究方法及结果 |
3.3 题项研究 |
3.3.1 题目来源 |
3.3.2 题项筛选 |
3.3.3 量表计分方式 |
3.4 初测结果分析 |
3.4.1 研究对象 |
3.4.2 项目分析 |
3.4.3 探索性因素分析 |
3.5 各维度界定 |
3.5.1 心理预警 |
3.5.2 情绪智力 |
3.5.3 意志品质 |
3.5.4 工作满意度 |
3.6 量表形成 |
第4章 高铁司机职业心理健康量表的验证与应用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工具 |
4.3 信度检验 |
4.3.1 内部一致性信度 |
4.3.2 分半信度 |
4.4 效度检验 |
4.4.1 内容效度 |
4.4.2 结构效度 |
4.4.3 效标关联效度 |
4.5 量表的信、效度结果报告 |
4.6 总体情况分析 |
4.6.1 被试基本信息 |
4.6.2 总体现状 |
4.7 差异分析 |
4.7.1 年龄差异分析 |
4.7.2 婚姻状况差异分析 |
4.7.3 学历差异分析 |
4.7.4 政治面貌差异分析 |
4.7.5 安全里程差异分析 |
4.7.6 驾驶年限差异分析 |
4.7.7 日工作时长差异分析 |
4.7.8 月收入差异分析 |
第5章 讨论 |
5.1 讨论 |
5.1.1 量表编制过程 |
5.1.2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
5.1.3 高铁司机职业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
5.2 不足与展望 |
5.2.1 不足 |
5.2.2 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专家评价问卷 |
附录2 :高速铁路司机职业心理健康状况评估量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3)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选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性 |
1.3.1 选题的研究方法 |
1.3.2 选题的创新性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铁路的论述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铁路的论述 |
2.1.2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论述 |
2.2 苏联无产阶级铁路管理的经验积累 |
2.2.1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铁路领导权转移 |
2.2.2 巩固和恢复铁路运输的措施 |
2.2.3 苏联早期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
2.3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作用的认识 |
2.3.1 铁路能为军事服务 |
2.3.2 铁路能为经济服务 |
2.3.3 铁路能为社会服务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与政策 |
3.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 |
3.1.1 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背景 |
3.1.2 中国革命发展的现实背景 |
3.2 中国共产党接管官僚资本的政策 |
3.2.1 明确官僚资本界限,保护民族工商业 |
3.2.2 保证机构完整,不轻易打乱企业原有组织 |
3.2.3 稳定企业秩序,尽快恢复企业生产 |
3.2.4 延续旧的制度,慎重改造企业规则 |
3.2.5 稳定职工心态,妥善处置旧员工 |
3.3 铁路接管的具体政策 |
3.3.1 坚持党的领导,保障铁路营运 |
3.3.2 原封不动,先接后管 |
3.3.3 制度延续,缓步进行 |
3.3.4 依靠群众,建设铁路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接收 |
4.1 铁路接管的前期准备 |
4.1.1 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接管对象 |
4.1.2 组织准备,成立各级接管机构 |
4.1.3 思想准备,强化接管干部纪律 |
4.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机构接收 |
4.2.1 东北地区铁路系统的组织接收 |
4.2.2 大范围铁路管理局的接收 |
4.2.3 铁路附属单位的接收 |
4.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接收 |
4.3.1 管理职员的接收 |
4.3.2 技术人员的接收 |
4.3.3 普通工人的接收 |
4.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物资接收 |
4.4.1 铁路器材的接收 |
4.4.2 档案文件的接收 |
4.4.3 其他物资的接收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管理 |
5.1 过渡阶段的基本阐释 |
5.1.1 过渡阶段管理的特点 |
5.1.2 过渡阶段管理的内容 |
5.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管理 |
5.2.1 工人阶级的再界定 |
5.2.2 铁路旧人员的管理 |
5.2.3 接管人员的管理 |
5.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管理 |
5.3.1 职能机构的管理 |
5.3.2 共产党组织管理 |
5.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运营管理 |
5.4.1 铁路既有线路的修复 |
5.4.2 铁路运营管理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
6.1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改造 |
6.1.1 党组织的建立 |
6.1.2 青年团的建立 |
6.1.3 职工工会的建立 |
6.2 中共对铁路职工的改造 |
6.2.1 铁路职工的思想改造 |
6.2.2 改造与生产相结合 |
6.2.3 发动政治运动 |
6.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制度改造 |
6.3.1 推广铁路负责制 |
6.3.2 改造经济制度 |
6.3.3 改革行车制度 |
6.3.4 管理民主化建设 |
第7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与特点 |
7.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 |
7.1.1 明确目标,以尽快恢复铁路运营为中心 |
7.1.2 政策调试,以稳定政权为首要任务 |
7.1.3 调查研究,以铁路发展规律为导向 |
7.1.4 群众路线,以动员群众为基本力量 |
7.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特点 |
7.2.1 铁路接管具有跨地域性 |
7.2.2 铁路接管具有复杂性 |
7.2.3 铁路接管具有相对独立性 |
第8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评价 |
8.1 圆满完成了铁路接管工作 |
8.1.1 科学分析形势,适时调整策略 |
8.1.2 全面系统布局,完成接管改造 |
8.1.3 尊重客观规律,建设发展铁路 |
8.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影响 |
8.2.1 确立了中共在铁路系统的领导地位 |
8.2.2 推动了铁路行业的发展 |
8.2.3 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变革 |
8.2.4 凸显了人民主体性 |
8.3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历史局限 |
8.3.1 接管实践中的行动偏差 |
8.3.2 接管初期依靠工人阶级政策贯彻不彻底 |
8.3.3 接管人员思想状况处理不及时 |
8.3.4 铁路安全观念强调不足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着及科研情况 |
(4)“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研究的意义 |
1.1.2 案例的比较分析是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
1.1.3 问题的提出: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作为案例研究的典型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综述 |
1.3.1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
1.3.2 相关研究综述 |
1.3.3 相关研究主要问题与不足 |
1.3.4 研究将聚焦的基本理论命题 |
1.4 研究视角 |
1.4.1 “车站关联地区”的提出及其与“车站地区”的辨析 |
1.4.2 案例比较分析方法之于“车站地区”命题的综合应用 |
1.4.3 “车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实证研究分析思路 |
1.4.4 “车站关联地区”、“车站地区”空间开发的规范研究分析思路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意义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下的广州“三站” |
2.1 导言 |
2.1.1 广州中心城区之铁路与城市互动演变的主要历程 |
2.1.2 广州“三站”之客运量对城市经济增长贡献的检验分析 |
2.1.3 广州“三站”是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的主要焦点 |
2.2 广州“三站”的选址过程及其决策机制 |
2.2.1 “铁路主导”:广州站的选址、建设 |
2.2.2 “城市主导”:广州东站的选址、建设 |
2.2.3 “铁路与城市合谋”:广州南站的选址、建设 |
2.3 广州“三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
2.3.1 广州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
2.3.2 广州东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
2.3.3 广州南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
2.4 广州“三站”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影响 |
2.4.1 广州站是现代城市格局初步形成的重要因素 |
2.4.2 广州东站是天河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支点 |
2.4.3 广州南站是城市“南拓”发展战略的重要“棋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
3.1 导言 |
3.2 “广州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车站的主导作用 |
3.2.1 “前广州站时代”:城市郊区演变为城乡结合部的空间、景观格局 |
3.2.2 “一站时代”:单向分布、公服设施用地的圈层布局与旅馆用地的扩展 |
3.2.3 “两站及三站时代”:双向分布、批发市场用地主导及其成片发展 |
3.2.4 “广州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演变的总体特征 |
3.3 “广州站关联地区”的功能业态:车站客流经济为主体走向车站诱导经济为主体 |
3.3.1 基于建筑面积数据的分析 |
3.3.2 基于邮政编码分区单元的企业数据分析 |
3.3.3 小结 |
3.4 “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形态与交通体系的演变 |
3.4.1 空间形态:级差地租导向 |
3.4.2 交通体系:单向平面放射体系走向双向立体网格体系 |
3.5 “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
3.5.1 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 |
3.5.2 内在机制 |
3.5.3 车站与关联地区商贸批发业之运输联系的问卷及访谈调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
4.1 导言 |
4.2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车站的辅配作用 |
4.2.1 “前广州东站时代” |
4.2.2 “两站及三站时代” |
4.2.3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演变的总体特征 |
4.3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功能业态:车站诱导经济成为主体 |
4.3.1 基于建筑面积数据的分析 |
4.3.2 基于邮政编码分区单元的企业数据分析 |
4.3.3 小结 |
4.4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形态与交通体系的演变 |
4.4.1 空间形态:城市轴线导向为主 |
4.4.2 交通体系:双向立体枢纽体系的形成 |
4.5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
4.5.1 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 |
4.5.2 内在机制 |
4.5.3 车站与关联地区商务服务业之运输联系的问卷及访谈调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
5.1 导言 |
5.2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 |
5.3 广州“两站”关联地区案例的总结 |
5.4 “广州南站新城”与广州“两站”关联地区的差异及其挑战 |
5.5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主要策略 |
5.6 “广州南站新城”的愿景展望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州“三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与机制解析 |
6.1 导言 |
6.2 广州“三站”地区演绎了三种空间发展模式 |
6.3 广州“三站”规划思想演变:车站作为城市发展的“工具”属性不断增强 |
6.4 “车站关联地区”构成一种独特的城市空间类型 |
6.5 车站地区要素驱动的作用机理 |
6.6 “站-城”关系的本质是空间供给与需求的匹配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本务机综合管控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依托课题 |
1.1.2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和发展现状 |
1.2.2 国内研究和发展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本文的结构 |
2 编组站及相关信息系统 |
2.1 编组站概述 |
2.1.1 编组站及其分类 |
2.1.2 编组站的主要作业 |
2.1.3 编组站本务机车运用流程 |
2.1.4 本务机车出入段作业流程 |
2.2 SAM系统简介 |
2.2.1 SAM系统的体系结构 |
2.2.2 SAM系统实现的功能 |
2.2.3 SAM系统的作业流程 |
2.3 TDMS系统简介 |
2.3.1 系统结构 |
2.3.2 系统功能 |
2.4 机务运安系统简介 |
2.4.1 机车运用管理 |
2.4.2 乘务管理 |
2.4.3 安全管理 |
2.4.4 日常技术业务学习管理 |
2.5 机车车号自动识别系统 |
2.6 本章小结 |
3 系统需求分析及设计方案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2 系统设计方案 |
3.3 系统关键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4 系统技术方案 |
4.1 本务机车作业计划方案 |
4.1.1 车站阶段计划编制步骤 |
4.1.2 精确叫班时间推算 |
4.1.3 本务机车出入库计划编制 |
4.2 本务机车状态跟踪方案 |
4.2.1 本务机车型号识别 |
4.2.2 本务机状态跟踪 |
4.3 本务机车作业防控方案 |
4.3.1 计划防控方案 |
4.3.2 本务机车进路安全防控 |
4.4 系统数据接口方案 |
4.4.1 与TDMS系统接口 |
4.4.2 与机务运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接口 |
4.4.3 与机车车号自动识别系统接口方案 |
4.4.4 与车站施工管理系统接口方案 |
4.4.5 与集中控制系统(SAM系统)接口方案 |
4.4.6 与高清货检系统接口方案 |
4.5 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方案 |
4.5.1 防火墙安全策略配置 |
4.5.2 系统自身加固防护 |
4.6 本章小结 |
5 系统实现 |
5.1 硬件实现方案 |
5.1.1 硬件架构方案 |
5.1.2 系统硬件配置 |
5.1.3 系统网络构成 |
5.2 系统软件设计 |
5.2.1 系统软件架构 |
5.2.2 系统开发环境 |
5.2.3 系统软件部署 |
5.2.4 系统软件模块划分 |
5.3 本章小结 |
6 研究总结 |
6.1 研究成果 |
6.2 主要技术指标对比 |
6.2.1 既有模式下本务机运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6.2.2 编组站本务机运用管控系统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6.3 应用前景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哈尔滨机务段绩效评价指标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路线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绩效评价 |
2.1.1 绩效评价的含义 |
2.1.2 绩效评价的要素 |
2.2 绩效评价的方法 |
2.2.1 EVA评价方法 |
2.2.2 平衡计分卡 |
2.2.3 关键绩效指标 |
第3章 哈尔滨机务段绩效现状 |
3.1 哈尔滨机务段企业及概况 |
3.1.1 哈尔滨机务段简介 |
3.1.2 发展战略 |
3.2 企业绩效评价现状及不足 |
3.2.1 绩效评价现状 |
3.2.2 绩效评价现存不足 |
第4章 哈尔滨机务段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 绩效评价体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外部影响因素 |
4.1.2 内部影响因素 |
4.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和原则 |
4.2.2 确定综合绩效评价方法 |
4.2.3 评价指标的收集 |
4.2.4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 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
4.3.2 构建判断矩阵 |
4.3.3 绩效指标体系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
第5章 哈尔滨机务段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的相关建议 |
5.1 明确企业绩效目标 |
5.1.1 确定总体战略目标 |
5.1.2 逐一分解目标 |
5.2 完善过程管理 |
5.2.1 建立完善绩效跟踪 |
5.2.2 结合绩效表现落实奖罚政策 |
5.3 绩效提升优化策略的实施保障 |
5.3.1 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 |
5.3.2 构建支持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的信息系统 |
5.3.3 加强领导和员工对平衡计分卡的学习和沟通 |
5.3.4 倡导并培养组织绩效文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哈尔滨机务段绩效指标权重评价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抗战胜利后四年间粤省铁路经营与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抗战以前粤省铁路从分治到整合的进程 |
第一节 粤省铁路分治的形成 |
一、美国方面关于省三支线的兴筑及其困境 |
二、商办铁路公司对粤汉铁路广东段的修筑与经营 |
三、英国势力笼罩下广九铁路的兴筑与经营 |
第二节 抗战爆发前粤省铁路的整合 |
一、省内整合:政治介入粤省铁路内部事务 |
二、融入全国铁路系统:四大铁路管理局(工程局)合并 |
第三节 抗战爆发前后粤汉广九两路接轨 |
一、接轨问题的起源 |
二、中央、地方与英国关于接轨问题的立场与纠缠 |
三、两路接轨促成“香港通道”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粤省铁路经营的恢复与统一管理的重建 |
第一节 粤省境内粤汉、广九等路段的接收与营运初步恢复 |
一、陆军第二方面军铁路接收事宜 |
二、交通部驻粤人员的铁路接管 |
三、粤省境内粤汉、广九等路段交通营运的恢复 |
第二节 海南岛铁路之接收与初期经营 |
一、日军对海南岛铁路的营建概况 |
二、海南岛铁路接收乱局 |
三、海南岛铁路接收初期之经营及困难 |
第三节 粤省铁路统一管理的重建 |
一、粤汉区铁路管理局之建立 |
二、粤汉区铁路管理局在粤组织机构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抗战胜利后粤省铁路的日常经营 |
第一节 粤省铁路营运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援助 |
第二节 粤省铁路经营中的主要事务 |
一、机务 |
二、工务 |
三、财务 |
四、行车 |
五、警务 |
第三节 客货运输状况及其进步与不足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抗战胜利后粤省铁路新工程与广东地方建设 |
第一节 美援、“复兴华南”计划与粤汉区铁路 |
一、打造华南“美式铁路典范” |
二、以铁路带动“复兴华南”计划 |
三、“美援”的落差 |
第二节 开发海南岛:海南环岛铁路之建设及窘境 |
一、海南环岛铁路建设基础与建筑计划 |
二、开展海南环岛铁路计划中的困难 |
三、环岛铁路计划的搁置与地方民众的反应 |
第三节 连通粤汉干线与广三段:建设广州西南大桥 |
一、工程缘起 |
二、战后路局、省府与市府合作筹筑西南大桥 |
三、工程计划与中辍 |
第四节 运输煤炭以济广东:狗牙洞支线建设 |
一、缺煤的广东 |
二、粤湘边境、粤北煤矿的早期开发与狗牙洞支线雏形 |
三、支线工程开展与相关概算 |
四、推进支线工程的现实困难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民国路政在广东的转换 |
第一节 粤省铁路深陷经营困境 |
一、财政极度困难 |
二、粤省铁路工潮迭起 |
三、路局高层离心离德 |
四、粤汉区铁路管理局南迁广州 |
第二节 广州机厂等设备人员迁台 |
第三节 人民政府对粤省铁路的接管与改造 |
一、接管前夕之情形 |
二、粤省铁路的接管与改造过程 |
三、粤省铁路交通恢复与营运展望 |
第四节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8)提高机车运用效率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2章 机车运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2.1 分析的前提条件 |
2.2 机车交路 |
2.3 机车运转制度 |
2.4 机车乘务制度 |
2.5 机车养护管理 |
2.6 机车乘务员业务素质 |
第3章 苏家屯机务段机车运用效率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苏家屯机务段概述 |
3.1.1 苏家屯机务段简介 |
3.1.2 苏家屯机务段人员构成 |
3.1.3 苏家屯机务段机车运行范围 |
3.2 苏家屯机务段机车运用效率的现状 |
3.2.1 机车交路运行缺乏规划 |
3.2.2 机车运转不合理 |
3.2.3 机车乘务制度不规范 |
3.2.4 机车养护管理不到位 |
3.3 苏家屯机务段机车运用效率的提升策略 |
3.3.1 合理确定机车交路 |
3.3.2 优化机车运转制度 |
3.3.3 改革乘务制度 |
3.3.4 强化机车运行管理 |
第4章 提升机车运用效率的策略 |
4.1 改进机车交路 |
4.1.1 编制始发直达列车与编组计划 |
4.1.2 编制空车列车编组计划 |
4.1.3 编制技术站单组列车计划 |
4.1.4 编制分组列车编组计划 |
4.2 改进机车运转效率 |
4.2.1 加快机车全周转 |
4.2.2 加速机车转型升级 |
4.2.3 加强机车出入库管理 |
4.3 改进机车乘务制度 |
4.3.1 压缩机车停留时间 |
4.3.2 加强调度组织 |
4.3.3 充分利用机车周转图 |
4.3.4 提升机车运行的作业质量 |
4.4 加强机车养护管理 |
4.4.1 完备机车保养规范 |
4.4.2 整备机车重点设备 |
4.4.3 减少机车的运缓 |
4.4.4 加强平稳操作 |
4.4.5 防止监控操作错误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详细摘要 |
(9)机务段生产调度信息系统集成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信息系统集成的发展历程 |
1.3.2 国外铁路信息系统研究现状 |
1.3.3 国内铁路信息系统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组织结构 |
第2章 系统集成相关理论与关键技术 |
2.1 信息系统集成的概念 |
2.1.1 信息系统集成的定义 |
2.1.2 信息系统集成的体系框架 |
2.1.3 信息系统集成的描述 |
2.2 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 |
2.2.1 SOA的概念 |
2.2.2 SOA的基本架构 |
2.2.3 SOA的基本特征 |
2.2.4 SOA的实现技术 |
2.3Web Service技术 |
2.3.1 XML |
2.3.2 SOAP |
2.3.3 WSDL |
2.3.4 UDDI |
2.4 单点登录技术 |
2.4.1 单点登录概述 |
2.4.2 单点登录技术方案比较 |
2.4.3 CAS工作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系统集成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3.1 系统集成需求分析 |
3.1.1 现有信息系统分析 |
3.1.2 机务段生产业务流程分析 |
3.1.3 典型业务流程集成需求分析 |
3.1.4 功能性需求 |
3.1.5 非功能性需求 |
3.2 系统集成总体架构 |
3.3 数据库设计 |
3.3.1 元数据库设计 |
3.3.2 中心数据库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机务段生产调度信息系统集成的实现 |
4.1 数据集成 |
4.1.1 元数据管理 |
4.1.2 数据整合 |
4.1.3 数据访问层的实现 |
4.2 应用集成 |
4.2.1 服务设计与实现 |
4.2.2 服务注册与发布 |
4.2.3 服务发现与调用 |
4.3 单点登录 |
4.3.1 CAS服务器端的配置 |
4.3.2 CAS客户端的配置 |
4.3.3 统一用户管理的实现 |
4.3.4 单点登录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数据整合时用户表的XML描述 |
附录B 列映射关系信息表的XML描述 |
附录C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D 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提高侯马北机务段机车运用效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路线 |
第2章 影响机车运用效率相关因素 |
2.1 机车交路 |
2.1.1 长、短机车交路的特点 |
2.1.2 机车交路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
2.2 机车运转制 |
2.2.1 肩回运转制交路 |
2.2.2 半循环运转制交路 |
2.2.3 循环运转制交路 |
2.2.4 环形运转制交路 |
2.3 乘务制度 |
2.4 机车管理及保养维修制度 |
2.5 机车乘务员业务素质 |
第3章 侯马北机务段乘务员值乘方式研究 |
3.1 侯马北机务段机车运用情况 |
3.1.1 侯马北机务段机车交路 |
3.1.2 侯马北机务段检修任务 |
3.1.3 侯马北机务段整备任务 |
3.2 机车乘务员值乘方式研究 |
3.2.1 包乘制值乘方式研究 |
3.2.2 轮乘制值乘方式研究 |
3.3 侯马北机务段机车乘务制度综合评价 |
3.3.1 建立乘务制度评价模型 |
3.3.2 乘务制度评价模型的实际应用 |
3.4 侯马北机务段乘务制度的选择原则 |
第4章 机车乘务员操纵技能研究 |
4.1 建立DF_(8B)型机车燃油消耗计算模型 |
4.2 不同操纵方法对油耗和区间用时的实例分析 |
4.2.1 区间调速与进站停车 |
4.2.2 进站停车二次动车 |
4.2.3 列车运行中空转放风 |
4.3 提高机车操纵技能的方法 |
4.3.1 推广先进操纵经验 |
4.3.2 强化应急故障处理平台建设 |
4.3.3 强化LKJ应用知识培训 |
4.3.4 减少运行中的空转放风 |
第5章 机车检修保养研究 |
5.1 机车检修管理体制改革 |
5.1.1 现行的机车检修管理体制及缺点 |
5.1.2 机车检修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
5.2 机车检修保养改革在侯马北机务段的应用 |
5.2.1 改革机车修程修制 |
5.2.2 建立站段级现代化检修中心 |
5.2.3 加强机车日常保养 |
5.2.4 加强机车整备管理压缩段停时间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机务段网络管理的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铁路编组站调车作业培训系统研究[D]. 宋大同.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2]高速铁路司机职业心理健康状况评估量表的编制与初步应用[D]. 刘媛媛.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D]. 曲成举.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4]“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D]. 张小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5]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本务机综合管控技术的研究[D]. 王海祥.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9(08)
- [6]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哈尔滨机务段绩效评价指标构建及应用研究[D]. 刘东林. 华东交通大学, 2019(03)
- [7]抗战胜利后四年间粤省铁路经营与建设问题研究[D]. 钟远明. 武汉大学, 2017(06)
- [8]提高机车运用效率相关问题的研究[D]. 田雨.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6(02)
- [9]机务段生产调度信息系统集成的研究与实现[D]. 尤小玲.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5)
- [10]提高侯马北机务段机车运用效率的研究[D]. 高昂.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