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业务的资费等级如何确定?——同样质疑“电信资费是按成本原则”

电信业务的资费等级如何确定?——同样质疑“电信资费是按成本原则”

一、如何确定电信业务的资费水平?──兼对“电信资费基于成本原则”的质疑(论文文献综述)

于峰[1](2019)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文中认为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次年,英国工程师毕晓普就将磁石式对讲电话带入上海租界。此后的六十多年,上海租界电话交换技术经历了磁石制、共电制和自动电话制三种制式发展阶段,管理模式从许可证经营发展到特许专营,电话经营公司主体也随着技术的演进而转换。本文在全球电话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以技术史和跨国史的视角,依托有关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和美商上海电话公司的一手史料、同时期电信专业人士的专着和学术论文,以及上海租界工部局董事会档案、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和北华捷报等核心史料,探讨并重构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的历程,分析每一次技术升级和重大改造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其得失。研究发现,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演进过程中,发明专利、设备制造商、跨国公司以及租界当局行业监管等内外因素对其最终技术路径的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上海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研究中,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研究发现,1930年上海租界电话特许专营权的竞争中,以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为代表的新兴跨国企业,依靠共电式电话向旋转式电话升级过程中对专利技术的垄断以及跨国资源整合优势,在租界“自治”行业规制下,通过干预本地工部局董事会选举和大英帝国海外殖民政治,巧妙规避了英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战胜了遵从于传统投资型的英国企业,最终获得上海租界四十年电话特许经营权。上海租界作为大英帝国的海外飞地,无疑为这场东-西方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冲击与回应提供了一个竞技场,脱胎于朝贡体系的国民政府,沦为多元利益诉求中的一个“棋子”,无力改变租界自治下的政治走向与结局。论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绪论部分,首先阐述选题的意义,引出论文的主线——从技术与制度两个层面来考证上海租界电话史,进而探讨西方近代科技文明在租界发展的历史遗存及对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启示。在梳理学界研究现状和成果的同时,重点介绍文献分布情况,新史料的发现以及考证方面所做的工作,明确本论文的目标及其研究方法。以中西交通史视角来看,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次西学东进的过程,上海租界作为大英帝国海外殖民扩张下的一块“飞地”,在这场东西方文明碰撞中无疑充当着“桥头堡”,发挥了示范效应。正因如此,租界电话史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科技“内史”,而应当将电话技术放在东西文明交汇的文化透镜下进行审视与反思。在第1章中,笔者用有限篇幅,简单介绍了上海租界形成与治理模式,探讨了上海租界与宗主国之间内在制度沿革与文化脉络,为后文探讨行业规制的发端、发展与演进提供了一个语境。其中,兰宁的遗着《上海史》让我们直接触碰到上海公共租界那段“隐蔽”的历史时空。作为上海租界电话史研究,论文将对电话技术的研究限定在1877-1943这66年时间跨度内,对其技术和行业规制的演变进行梳理和考证。但从历史沿革来看,电话技术脱胎于电报,早期的电话线路即为电报线路,监管制度同样脱胎于电报的管理方式,这使得研究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在电话技术本身,而应将研究领域延展到电报,尤其是工部局电报公务网向电话网整体升级改造这一历史事件。在租界早期有关电话的报道中,电报工程师毕晓普是一个活跃人物,已有的研究对此着墨不多。笔者从史料出发,对其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引入、试验、应用推广及商业化运营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客观评价;同时,重点介绍了上海租界在电话早期与电报共生时期的发展状况,考证了上海租界磁石式电话发展进程中所特有的两种技术形态——“简式”磁石式与“复式”磁石式。这是第2章的主要内容。第3章探究的是上海租界电话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即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三十年的发展期。在这段时期,租界电话经历了从磁石式、共电式和自动式三种制式技术的演进。文献的梳理和考证成为了本章的重要工作。研究发现,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从磁石式向共电式演进中,华洋公司选择了一种由爱立信公司生产的“改进型”磁石与共电混合模式作为过渡。这一发现,颠覆了早期国内学者对我国电话技术演进形态的认知。同时,对变局中自动式电话技术的梳理,使得华洋公司电话技术演进的脉络以及每一次路径选择变得更为清晰。尽管海外学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关注并深入研究跨国公司的全球影响力及其内在运作机制,但在中国租界史的研究中,跨国公司这条“巨鳄”却一直处于“潜伏”的状态,鲜有学者关注。第4章填补了这一空白,对两大跨国公司,即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与爱立信公司的海外对决,及其对上海租界电话技术自动式升级中路径选择的影响做了探讨。《爱立信公司大事记》、《I.T.T.:The Management of Opportunity》等西方史料和外文专着,为本章的跨国史学研究提供了材料。第5章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演进,将整个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笔者从工部局董事会会议纪要一手史料出发,考证了不同时期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特点与得失。最有价值的工作,是依托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详细分析并再现了1930年租界电话特许权之争背后的国际政治因素、跨国公司的利益角逐以及工部局自治等多元利益的博弈,从制度上掀开了披在西方政治文明身上的神秘外衣。大英帝国殖民时期的海外贸易,仍然以维护本国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但是,由于租界自治的出现,原有的利益格局已经打破,多元利益的博弈已经形成,最终资本的力量在这一博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6章是结语部分,通过对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规制演进的历史研究,给出对租界电话发展史的总体评价。

刘佳丽[2](2013)在《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电信、电力、民航、铁路等几大自然垄断行业密集展开政府监管改革,到本世纪初达到最高潮。此后,改革渐趋于平稳,并呈现出停滞的态势。到目前为止,经济学界对于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体系改革的相关研究基本上是遵循传统分析范式,即从监管主体、监管客体及监管手段的角度进行监管改革路径设计。据此,我国自然垄断监管改革在监管机构(主体)、监管对象(客体)、监管工具、手段及方法等几个方面均作出过大胆的改革与尝试。从2003年7月我国自然垄断产业中第一个专业性监管机构“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建立,到从“所有制结构调整”、“引入竞争机制”和“企业治理结构”等不同侧面对监管客体进行改革,再到城市水务等公用事业产业对特许经营权招投标等激励性监管机制的广泛运用,改革不可谓不系统。从表面上看,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体系似乎已经面面俱到、无“制”可改。但是,自然垄断行业事故频发、问题不止、争议不断的事实表明,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而造成目前进入“胶着”状态的原因可能就是“主体、客体、手段”的分析范式:一方面,片面地将政府监管体系简单地肢解为主体、客体及手段三个板块难免存在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之嫌;另一方面,主体、客体与手段之间的关联互动性很难在现有分析框架内得以体现与关注。因此,推进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当务之急是破除以往基于“主体、客体、手段”片面的、局限的、平面式分析思维框架,重建一种全方位的、系统的、多维的、动态研究框架与分析范式,即以界区更准确、涵义更广泛、关联更紧密且能全面覆盖以往研究对象及其相互之间互动关系为原则,将自然垄断行业政府体系重新界区为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三个功能模块,并以提升政府监管质量为宗旨,探索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功能耦合问题,实现政府监管改革顶层设计。本文的理论价值是:首先,在理论上提出围绕提升政府监管质量为核心的推进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新思路,即突破对监管主体、监管手段与监管客体的片面研究,建立在三者之间关系的适应性研究基础上进行关于监管制度、监管体制、监管机制相互匹配问题这样一个更高层次的研究。其次,在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法学等学科进行综合运用的基础上,提出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功能耦合论,为政府监管理论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最后,将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功能耦合研究置于法经济学语境下,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理论研究的本土化,拓展政府监管理论的研究视野。本文的现实意义是:首先,进行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问题的创新研究,构建起适应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背景下城市公用事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体系。其次,触及自然垄断行业改革天花板,从监管改革的顶层设计高度把监管机制、监管体制和监管制度改革通盘加以考量,深化我国转轨时期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再次,从我国自然垄断行业市场化改革的现状和问题入手,一方面,为转型期的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筛选更具本土适应性的个性化监管机制,另一方面,同步考虑监管体制搭建和监管制度匹配问题,实现自然垄断行业市场化改革在更高层面上的推进。最后,稳步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民营化、市场化进程,切实提高自然垄断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为社会整体福利水平增加和公共利益提供现实保障。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创新性地将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理论划分为监管迷信、监管质疑和监管重构三个阶段,继而提出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改革应予关注的几个问题。其次,构建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功能耦合的理论基础。在清晰界定监管机制、体制和制度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构建功能耦合模型,探讨在理论层面上如何建立自然垄断行业最优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以及如何实现三者的功能耦合。再次,分别以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监管体制和监管制度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改革历程、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等多方面内容展开论述,并提供国际经验借鉴。最后,综合上述研究,在系统阐述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目标及现存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推进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新思路及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有四:首先,在文献资料的梳理方面,一改以往学者对国外有关政府监管理论及监管实践研究按照时间顺序的简单铺陈。遵循监管思想史和监管改革史梳理并重的原则,将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发展与演变创新性地归结为三个阶段,即基于市场失灵考量的监管迷信期、基于政府失灵考量的监管质疑期和引入激励性监管的监管重构期。在充分咀嚼世界范围内监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为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准确定位。其次,在对监管机制、监管体制和监管制度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清晰界区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引用“耦合”这一物理学概念,积极探索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三个系统之间,以及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在功能上的相互关联,并因此形成对监管机制、监管体制和监管制度的“功能耦合”研究。再次,重塑监管理念,在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将提升政府监管质量作为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核心目标,并以此为基础通盘考量监管机制、监管体制和监管制度功能耦合问题。最后,运用法经济学分析范式,解决新监管经经济学中理想化的最优监管机制设计向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监管制度安排转换的难题,弥补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理论“供给”与垄断行业监管制度现实“需求”之间的缺口,同步做好与监管机制相适应的监管体制搭建、监管制度安排。

黄静怡[3](2012)在《网间互联结算对市场格局影响的仿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三网融合”政策的提出,广电网、电信网及互联网的网间通信将会更加频繁,互联互通的重要性也将愈加凸显。互联互通是实现融合的必要基础,其不仅仅关系到电信运营企业的利益,而且也关系到用户的利益,保证网间的有效互联,创造均衡的市场竞争格局显得尤为关键。前期的政策和技术等多个方面因素已经造成了目前市场竞争的失衡状态,广电网的加入,势必会使各运营企业间竞争升级,主导运营商则可能利用自身所占有的技术力量、社会影响力等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综上,如何建立有效的市场竞争秩序以促进“三网融合”良性发展,已经成为了监管机构所要面临的巨大挑战。网间互联互通监管涉及到多个方面,网间结算是其核心问题之本文将网间结算费用对市场格局的影响作为研究目标,利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模型。根据网间结算费用对零售价格的影响,以及此举进而引发的一系列活动进行因果结构分析,并利用已有的统计数据提炼出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五个仿真方案进行对比评价。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均衡的市场格局下,非对称的网间结算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市场局面,但由于价格调节机制的局限性,无法促进市场重回均衡。在目前中国的电信市场上,维持现有结算价格的政策仍然适用,提高价格或互不结算的政策将会损害市场与社会的双重福性。最后,文章还根据不同的仿真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监管政策建议。

宋娟[4](2011)在《邮政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邮政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具有比较典型的正外部性和自然垄断性,长期以来世界各国都将其作为公共服务行业由政府独家专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信、电力等其他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显着成效,各国政府也纷纷通过政企分开、放开专营和引入竞争等方式来促进本国邮政产业快速发展,掀起了邮政体制改革的浪潮。2006年11月29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注册成立,标志着我国政企分开、分业经营的邮政改革大幕正式拉开。市场化改革和竞争的引入对邮政普遍服务这一课题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以公司效益最大化为导向的邮政企业不愿意承担普遍服务导致的亏损,同时“撇脂”行为的存在也使传统基于专营的内部交叉补贴方式不可持续;另一方面,邮政普遍服务作为保障人权、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重要手段,政府有义务为全体公民提供邮政基础服务的普遍接入。鉴于此,在邮政改革的行业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的普遍服务补偿机制,使承担普遍服务义务的邮政企业在参与竞争的同时,也能够得到必要的补偿以保持其企业活力和普遍服务的积极性,能够更有效率、更符合实际地为广大居民提供邮政服务,这对学术界、邮政规制机构和邮政企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总结前人及其他行业普遍服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邮政普遍服务的三个核心问题展开研究,并由此形成本文的三大创新点:一是“为什么”要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目前国内关于普遍服务的相关文献中绝大部分默认邮政普遍服务是必需的,以此为基础展开对普遍服务的分析和研究。国外有类学术观点认为普遍服务不能被看成生来就是合理的,对其可能会带来的效率损失不能视而不见。本文以中国1990-2009年近二十年的实际数据为基础,采用线性模型和双对数模型定量模拟了邮政普遍服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再提取高成本地区数据印证了模型推导的结论,从邮政普遍服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关系角度说明了高成本地区邮政普遍服务的必要性。二是“怎么样”提供高成本地区的邮政普遍服务。高成本地区的普遍服务补偿问题是邮政行业规制的核心问题,美国经济学大师弗里德曼对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有一个着名的论断:“不幸的是,根本没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自然垄断问题。只有三种不怎么样的办法:一是不受政府规制的私人垄断,二是受到规制的私人垄断,三是政府亲自运作;因而只能是三害相权取其轻”。因此,在阐述专营、政府补贴、普遍服务基金等几种补贴方式的基础上,本文并不试图比较各种方式的优劣,而是从补贴额度合理、竞争中立等角度深入研究了不同补贴方式对市场竞争主体的影响、补贴方式的适用范围。希望通过上述研究,能推动对邮政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的深化和完善,并为市场化改革下的邮政规制机构达成普遍服务目标、合理选择补偿方式提供借鉴。三是“怎么样”提供低收入群体的邮政普遍服务。首先,本文定性阐述了对低收入者进行普遍服务补贴的必要性。其次,定量分析了影响我国居民邮政消费的主要因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得出人均个人可支配收入和邮政资费水平直接显着的影响着人均邮政消费量,并用高低收入地区的实际数据模拟测算了高低收入群体对于邮政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最后,本文通过统一定价和差别定价(即按消费者支付能力和意愿的不同确定不同的资费)对消费者福利和生产者剩余两方面的影响对比,说明了通过对低收入者制定低价政策是收入补偿较好的实现方式,也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目前统一定价对价格进行扭曲的规制并不符合邮政市场经济的需求。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一是通过我国的实际数据,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定量模拟了邮政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证明了邮政普遍服务与经济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尽管从企业内部效率来看,普遍服务造成了对自由市场经济的扭曲和效率的损失;而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当中,但由于邮政行业典型的外部性特征,邮政普遍服务与区域经济增长互为促进,邮政普遍服务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说服力。二是对于竞争环境下通过普遍服务基金进行的外部成本补贴,不同的补贴额度、不同的资金筹措方式对市场竞争主体会造成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由邮政市场的客观条件决定。在不同的补贴方式下,当普遍服务净成本大于不同的临界值时,邮政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或者造成不公平竞争或者造成行业亏损而导致不可持续。因此,不同的补贴方式的适用范围也各不相同,对邮政普遍服务在何种情况下采取何种资金来源、补贴至何种水平需要以动态化的定量研究视野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三是对于低收入者的收入补偿机制,通过实证测算得出我国低收入者的需求价格弹性显着低于高收入者,得出结论:以差别定价的方式提供邮政服务,既有利于提升消费者福利,也有利于提高生产者剩余,收入补偿机制应该通过差别定价为主来实现。

黄秀清[5](2010)在《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研究》文中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电信产业中竞争性市场的出现是网间互联问题成为行业内焦点话题的起点,吸引了各国产业经济学家以及管制机构等的热切关注。人们发现无论是主导电信运营商、具有市场势力的运营商还是管制者,谁能最大限度地、有效地控制网间互联,谁就能最大程度地影响市场结构和竞争强度,进而影响通信市场业务定价、消费者福利和整个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然而,实践中,电信产业技术、经济的复杂性,市场结构、管制体制的差异性和管制目标的多重性,导致电信网间互联问题始终是电信市场维持有效竞争、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约束下的一个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电信网间互联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涉及到通信技术和网络结构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涉及到经济、政治等多角度、多层次的复杂问题。从面向连接的电话网、非面向连接的互联网到当前正在演进的基于IP的下一代网(NGN),电信通信技术的发展引发了通信市场结构的变迁,也带来了不同技术领域及不同模式的网间互联问题,相应的互联安排和管制制度框架也呈现出演进的特点。从对网间互联问题的研究来看,国际组织、管制机构、咨询机构,特别是欧、美的产业经济学家一直对通信网间互联问题倍加关注。从互联经济理论模型到管制实践经验的总结,针对传统电话网、基于IP的互联网的网间互联问题的研究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目前,网络融合趋势、NGN概念的提出和实践又激发了对该问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鉴于目前对NGN网间互联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互联结算制度等方面。从制度基础薄弱的我国来看,具体的互联制度安排固然十分重要,但构建一个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这也是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本篇论文的研究选择了网间互联管制制度角度,希望通过对有效的互联制度的深入研究为我国的互联管制实践提供参考。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采取SSP制度分析框架,从对影响互联管制制度的技术和市场结构等因素的分析出发,分析不同技术条件约束下网间互联市场的特点及对互联管制的需求,进而研究网间互联制度构成的一般框架。结合经济理论及欧美一些国家NGN管制实践经验,提出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概念并构建相关的制度评价框架。在运用该评价框架对我国网间互联管制制度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有效的网间互联管制制度应关注的主要问题及其相关机制和方法。本文内容共包括九章。第一章综述部分,主要说明论文选题的相关背景、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等。第二章对管制制度研究的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进行了介绍和梳理。阐明了本文选择制度研究视角的原因。介绍了研究制度问题的相关理论和SSP分析框架。梳理了管制的理论依据、管制理论的不同观点,提出要重新认识管制边界的观点。第三章研究了通信网间互联相关技术的约束问题。介绍了NGN的概念、技术特点和可能的演进路径,比较了基于电路交换的传统电信网间互联和基于分组交换的IP网络互联的差异,分析了NGN发展对网间互联管制带来的挑战。第四章系统研究了传统电话网和基于IP的互联网的互联模式。结合经济理论,分析了不同市场条件下的管制需求及成因。第五章在介绍国际层面和国内层面NGN互联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NGN演进对网间互联制度带来的挑战。第六章结合国际组织和欧美国家互联管制制度实践,研究了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一般框架,分析了NGN演进进程中互联管制制度演进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第七章重点介绍了美国以及欧洲国家(如英国和德国)针对NGN发展在互联管制方面的实践经验。重点对美国和英国的互联管制实践进行了对比分析。第八章对在NGN时代建立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有效互联管制制度评价的一般框架和如何构建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的相关机制和方法。第九章结论和展望。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借助于SSP分析范式,提出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建立是受到当期技术、市场结构和相关制度环境制约的。构造出互联管制制度状态因素、制度结构、制度评价以及与制度改善和变迁之间的关系。提出可以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判以促进管制制度的变革或改善。2、在阐述PSTN、Internet、NGN技术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融合,向基于IP的NGN演进可能对网间互联制度带来的挑战。3、在阐述制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有效的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一般框架,定义了制度改善程度如何衡量。具体地,该一般框架包括三个维度,分别是制度完整性维度、制度合理性维度和制度有效性维度。在这三个维度下共提出10项指标来评价互联管制制度的有效程度。运用该框架结合我国互联管制制度实际进行了初步测评。4、在借鉴欧洲通信业管制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简化互联管制目的、建立有效识别管制需求机制、建立管制制度定期回顾制度以及建立互联管制制度评价方法的建议。这些建议不仅能为我国互联管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一定的方法论,也会对其他国家或者其他行业的管制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秦字兴[6](2010)在《中国电信市场环境下的中颗粒IP网络工程成本模型》文中研究说明快速变迁的通信技术以及企业与监管机构之间固有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准确测算目标企业的电信成本十分困难。相比普遍采用的会计成本分析方法,自下而上的工程成本分析方法摆脱了历史成本记录的束缚,较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能够在合理的精度范围内预测企业的前瞻性成本。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自下而上的电信业工程成本分析方法逐渐在美国发展演进并趋于成熟。在美国的引领下,德、法、日等国相继建立了各自的电信网络成本测算模型用于支撑电信管制决策。在近十年时间里,中国电信管制机构及相关学者正致力于电信网络工程成本模型本土化的工作。从总体上看,国外有关电信网络工程成本的研究普遍低估了IP技术对于电信成本的影响。一种观点认为:尽管需要做出部分调整,传统网络技术条件下的工程成本优化模型仍然可以较好地描述当前以至未来一段时期的电信成本结构。相比之下,中国电信管制领域关于电信网络工程成本模型的研究,虽然明确地指出技术变迁(尤其是IP技术)对电信成本结构的潜在影响并富有战略性地设计出IP城域网工程成本模型,却始终未能在建模方法的精确性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以至于模型对实际电信网络工程成本的解释并不十分理想。归结起来,当前中国电信网络工程成本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更多地集中在提高模型准确性方面。出于管制分析的需要,一种针对IP电信网络的更为准确的前瞻性工程成本模型亟待建立。本文开创性地将电信网络工程过程系统建模过程置于粒计算理论体系下,通过分析电信网络工程过程这一复杂问题空间的粒化过程,创建出一种根据颗粒度评价模型建模方式及建模过程(亦即粒化过程)优劣的理论体系。将标志着电信网络工程成本分析方法两次飞跃的LECOM及HCPM模型分别作为粗颗粒和细颗粒模型的代表,本文从仿真场景设计、网元成本结构以及工程过程表述三个维度,详细阐述了二者在建模方式上的差异,并分别给出了基于三个维度的工程成本模型颗粒度的定义。鉴于HCPM所代表的细颗粒模型对输入数据的苛刻要求,本文并未定位于细颗粒模型的构建,而是在LECOM粗颗粒建模方式与HCPM细颗粒方式之间进行权衡,致力于寻找出一种具有合理精度且实用的建模方法。对此,中颗粒工程成本模型的概念得以建立并贯穿于后续的系统建模过程中。为了弥补中国现有电信网络工程成本模型理论基础的不足,本文从系统科学的高度对IP电信网络工程过程系统的边界、系统元素以及元素秩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构建出一张较完备的IP电信网络工程成本优化模型的蓝图。根据这一蓝图,本文致力于在仿真场景设计、网元成本结构以及工程过程表述三个维度的颗粒度方面有所突破。在仿真场景设计阶段,本文创造性地提出以用户单元为单位描述目标电信市场区域、用户以及市场结构特征的设计方法,将模型仿真场景的颗粒度定位于LECOM与HCPM之间。模型对于网元成本结构的定义源自系统描述过程中关于IP电信网络各层级的详细讨论,无论在网元类型数量还是网元成本量化程度上都较LECOM有较大提高。在工程过程描述方面,模型充分借鉴了HCPM关于配线/主干设施的工程表述以及LECOM对交换局选址算法的设计,在兼顾准确性与灵活性的同时,将模型颗粒度全面推进至中颗粒的范畴。在数据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中颗粒模型理论体系能够更好地指导电信网络工程成本建模过程;而对于刚刚经历大规模产业重组、“三网融合”蓄势待发、运营商纷纷转型全业务经营的中国电信产业,本文所构建的中颗粒IP网络工程成本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电信网络的前瞻性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张中辉[7](2010)在《我国电信产业评价及规制策略研究》文中指出2008年的电信重组在资源配置方面调整了市场格局,但由于电信重组政策实施效果的滞后性和电信市场的复杂性,实现有效竞争和公平竞争的目标并没有在短期内实现,相反,在分业领域市场结构失衡的局面变得更加严重,使得市场机制不能有效的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主导运营商如果制定垄断价格或者滥用市场优势进行恶性竞争,会存在扰乱市场竞争秩序和社会福利减少的风险,从而影响产业的长期效益和整体竞争力。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电信产业绩效进行科学评价并且针对市场结构失衡的现状进行政府规制。我国电信产业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对以往电信产业的市场结构和绩效、效率及电信规制效果的评价是我们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电信规制政策的基础。在对我国电信产业绩效、效率以及以往规制政策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电信市场的实际和三网融合进程的推进,对我国三网融合背景下的规制政策和市场准入规制、以及电信资费规制进行了研究。(1)本文从电信产业市场结构、业务发展、投资效益、通信能力等几个维度对电信产业的市场机构和绩效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发现电信重组虽然使得电信产业的发展水平逐年提高,服务水平快速提高,资费水平继续下降,但由于重组效果的滞后性和移动业务对固定业务的替代作用,使得市场结构失衡的状况变得更加严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实力和中国移动相差甚远,难以与中国移动展开有效竞争。(2)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电信产业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动态效率、静态效率等从时间和地域两个维度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和定量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电信产业效率存在地区差异,以往电信重组和规制政策的实施对电信产业的效率存在影响。利用基于评价得出的电信产业的效率变化曲线,分析了历次电信重组和规制政策对我国电信产业效率的影响,例如我国电信产业的实施政企分开、放松资费规制、中国电信集团拆分、技术的进步等促进了电信产业的技术效率或者规模效率的提高。(3)我们在借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电信规制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对电信专家的访谈以及文献研究的结果,建立了我国电信产业规制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电信产业近期规制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科学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得出国家规制政策应重点关注市场结构失衡的调整和加大对TD产业的扶持力度,为电信规制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撑。(4)在三网融合方面,通过对国内外三网融合规制的研究和分析,提出国家首先应该完善和健全三网融合法律体系,并建立独立的三网融合规制机构。在市场准入规制方面,通过建立博弈论模型从产业和企业层面对广电产业和电信产业的市场交叉进入情况进行了研究,得出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必须要严格限制进入电信运营领域的广电企业数量,否则既会使得互联互通难度增大,又会严重影响在位的电信运营企业的产量和利润,阻碍电信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5)在电信资费规制方面,认为互联互通资费规制和资费规制是快速解决市场结构失衡的有效规制手段。在借鉴国外互联互通资费规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解决我国电信市场结构失衡的互联互通资费规制建议。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DEA模型对我国电信资费上限规制模型中的X参数进行了测算,并建立了资费调整依据数学模型得出了我国电信产业最优价格调整规律,在给定初始价格和终期价格的情况下,确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价格调整的时间点。从市场竞争的视角基于古诺模型进行电信资费博弈分析,得出了电信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产业平均边际成本、价格需求弹性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接着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我国电信产业规制的政策建议,为电信规制部门制定规制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撑。

戴建华[8](2009)在《电信业务网间结算研究》文中提出不同电信网接续后,一个电信网为另一个电信网的用户提供了服务并发生了相应的成本。网间结算是指,如果这个电信网的运营商没有从另一个运营商的用户得到相应的费用,则另一个电信网的运营商就应由自己的收入中向这个电信网的运营商支付费用。这时,网间结算的资费究竟应该支付多少,就直接关系到互联双方的利益,并成为互联互通的核心问题,也是政府电信管制政策的热点问题之一。本论文在第一章首先介绍了电信业务网间结算产生的根源及重要性。第二章系统地分析了迄今为止全世界对于网间结算的各种理论和方法。论文把它们归纳为补偿原则、成本原则和其他网间结算方法三种类型,分别对其特点和缺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种能够在理论和实践上完全解决网间结算问题的方法。第三章利用福利经济学中的阿罗不可能定理,从理论上严格证明了:当市场上运营商数量不少于三个时,不存在确定能找出统一网间结算标准的制度或者方法(即“社会福利函数”)。所以,网间结算的原则至少应该具有以下几种特性:公平性、可实施性,并对不同网络采用不同的结算标准。第四章阐述了网间结算的资费独立原则。在国际研究已经证明双向付费优于单向付费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证明了资费独立原则可以有效地避免单向付费所引起的网间结算费过高和社会福利损失,在这一点上与双向付费等效。因此,在不改变现有资费体系约束条件下,资费独立原则是最优的结算方案。同时,因为资费独立原则不需要测算网间结算成本,公开透明,所以它有助于大大降低政府的监管成本,促进电信业的有效竞争。第五章对本论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其局限性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本论文的贡献在于,在目前全世界还没有完善的网间结算理论和方法的情况下,从理论上证明了网间结算统一标准的不可能性。论文进一步证明了,在不改变电信资费体系的约束条件下,资费独立原则是最优的网间结算方法。

李楠[9](2009)在《中国电信产业互联互通接入定价研究》文中指出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欧洲等国对电信产业进行以引入竞争为核心的改革,放松规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就成为了全球电信改革的重要内容。电信业固有的技术和经济特点,决定了其有效竞争的必要条件是平等接入,实现互联。电信网全程全网、联合作业和服务全社会的基本属性决定了任何一个电信运营商都不可能孤立发展,只有合作运营互联互通才能最大化网络效率。然而互联互通中有可能产生对瓶颈资源的利用和控制,阻碍电信有效竞争的形成,降低竞争的效率。因此,建立一种能够兼顾参与互联互通运营商之间利益的接入定价模型,以最大化网络效率和社会福利,既是促进电信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极为现实的关键问题,又对于一般性网络产业的互联互通及其利益协调和均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国外学者对于互联互通接入定价已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国内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则更多地停留在西方实践经验对我国网络产业规制改革的启示上,缺乏对互联互通接入定价形成原理的系统分析,更缺乏基于成本和收益两方面考虑的模型设计。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互联互通接入定价形成原理的分析,认为互联互通接入定价应兼顾单位增量成本和单位增量收益,是互联互通双方利益博弈的均衡区间,以保障互联互通双方收益的公平分配和成本的公平分摊,从而从一个新的视角对互联互通的接入定价形成原理作出了新的解释。论文共六章,第一章为导论,首先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指出随着我国电信产业的发展,互联互通中存在拖而不联、通而不畅、“围墙花园”等影响网络效率的问题。然后通过对接入定价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梳理接入定价的意义、原则、方式、条件以及规制绩效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不同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现有研究尚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1)互联互通接入定价是参与互联各方利益矛盾和冲突的焦点,涉及互联各方及其用户以及规制机构等利益主体,需综合考虑成本、收益、需求、竞争、市场结构、终端价格、规制效率等诸多因素。但现有文献对于接入定价的形成原理往往只是从单个因素的角度进行分析,缺乏系统的、考虑多方相关因素的综合分析。(2)电信网络互联接入收费与终端价格产品收费的关系其实是上游企业产品价格与下游企业产品价格的关系,是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的关系。因此,接入定价的确定既要考虑成本的因素,还要考虑终端价格的约束。但现有文献对接入价格的研究,或只基于成本,或只基于资费,而未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3)接入定价的研究与各国政府规制体制、电信开放政策和开放路径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因此对该问题的研究不能脱离其国情背景。现有的研究中,结合西方各电信改革较早国家的电信接入规则实践和政策,分析接入定价的相关问题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而结合我国国情及电信改革相关政策和背景,深入分析接入定价及其规制,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的文献较少。最后,介绍了本文的核心命题、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第二章首先研究了电信产业的含义、电信网络的组成要素以及电信网间通话原理,以明确电信业互联互通的物理架构;在此基础上,进而剖析了电信产业作为网络产业所具有的技术特征、经济特征及社会特征,认为技术特征包括纵向一体化结构、全程全网联合作业以及兼容性等方面,经济特征包括成本特征和效益特征,社会特征则体现为电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及公益性质。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电信产业互联互通的涵义和方式,从技术、经济及社会因素三个方面,阐发了互联互通的产生背景,从技术、服务质量、监管及接入定价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互联互通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研究各国在互联互通方面的解决对策和法律规范,认为接入价格作为互联各方利益矛盾和冲突的焦点,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世界性难题。第三章围绕接入定价的形成机理,首先阐述了互联互通接入价格在电信价格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较全面地阐述电信价格体系构成的基础上,认为接入价格关系国计民生和电信运营商的兴衰存亡,接入定价中成本的分摊和收益的分配会产生波及全局和未来的重要影响。论文进而比较分析了现行接入定价的三种方式,即互不结算、基于资费结算和基于成本结算,认为互不结算方法在双方交换的流量相当的情况下是一种简单、理想的方案,基于资费结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信息不对称问题,但有可能使接入价格发生扭曲,基于成本结算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互联各方的贡献与资源的使用,但对相关成本数据要求较高且计算方式较复杂,应将基于资费和基于成本两者结合起来。最后,论文从接入定价的成本、终端价格的形式、市场需求、企业竞争行为、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及接入定价的制定者等几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接入定价的形成原理,认为以长期增量成本定价为基本取向兼以完全成本分摊定价为变通补充是较适合我国国情的互联成本测算方式,终端价格采取价格上限规制方式比较适合我国电信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我国目前电信市场处于三寡头垄断阶段,为避免不当竞争或企业合谋,应对接入价格实行规制等。第四章在上章所阐述的接入定价的形成原理的基础上,着重围绕电信网络的成本和收益展开分析。论文认为网络成本是确定合理的网间结算价格的重要基础之一,互联成本的测算应遵循非绑定、前瞻性以及适合我国国情的原则。论文在比较分析国际常用的三种互联成本测算方法,即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及从外向内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指出自下而上法更适合我国的电信产业现状,并以例证说明了互联互通成本测算的实际流程。论文进而研究了互联互通的收益问题,认为它是确定网间结算的另一个重要基础。论文介绍了网络价值三大定律,并分析比较了不同定律主导下的互联价值,阐述了按照泽尔腾公平分配原则的收益分配方式。第五章以上章阐述的单位增量成本和单位增量收益为基础,以泽尔腾公平分配定理为依据,构建了互联互通接入定价模型:(?)≤a<(?)(P)。进而分析了终端价格的形成,主张按上限规制模型确定终端价格,按正常报酬率定价法定期调整终端价格。论文在定性归纳该模型的四个特点的基础上,进而将之与基于资费的接入定价、基于成本的接入定价和基于单一数值的接入定价进行比较,认为本文设计的模型能较完善地反映互联各方的利益,促进规制机构由直接规制向激励性规制转变,为3G时代实现多样化的互联资费提供可能,使社会获得更多的福利。第六章在上文完成对接入定价这一互联互通的经济焦点的研究之后,认为还有必要从法律、技术以及行政等方面完善监管。研究得出,为有效遏制人为设置互联互通障碍行为,营造良性竞争市场环境,必须加强政府行政监管。我国目前的互联互通行政监管主要存在着法律手段不足、取证困难行政处罚缺乏依据、追究责任人员行政手段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为此,在法律手段方面,有必要修改现有法规中缺乏操作性和有效性的条款,完善对妨碍互联互通行为的法律认定,合理设置罚款金额,将停业整顿处罚改为高额罚款和追究相对人刑事责任。在技术手段方面,须建立考核体系,建立网间监测系统,为监管部门和司法部门调查取证和依法严惩违法、违规行为提供事实依据。在行政手段方面,须完善企业领导问责制,建立企业及主要领导人信用评级体系,完善监督机制和沟通机制以及干部换岗制度。通过多管齐下,促进互联多赢。

张振岩[10](2009)在《电信业网络接入定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5月,我国电信业进行了全业务重组: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集团;中国联通进行分拆,其中CDMA网络(C网)并入中国电信,保留GSM网络(G网)与中国网通合并组成新的联通集团。经过电信全业务重组,我国电信市场已经走向数网并存,形成网络竞争的格局,所以我国电信业双向接入问题也日趋复杂和微妙。面对新的电信竞争格局,我国原有的接入定价原则已经不能保证其有效性。这就需要从新的视角来分析互联结算政策的有效性,从而找出适合我国新的电信市场格局的接入定价方法,不断改革完善电信结算政策,促进有效竞争,平衡市场结构、解决矛盾、使我国电信业协调稳定发展。对电信业网络接入定价与竞争问题的研究,一般都是基于双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在单向接入和双向接入两种接入情形下,对接入定价制度与电信竞争效率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然而现实中,各国电信市场多数为多家运营商竞争的市场结构。因而,探讨多家电信运营商互联接入定价的有效性问题,有其必要性。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讨论的范围从双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拓展至多个运营商网络竞争的情形。经过严格的数理推导与证明,给出了多个运营商数网竞争情形下,均衡存在的条件及均衡价格的计算公式,并且讨论了市场竞争强度的决定因素、接入价格是否会成为运营商合谋的工具等问题。然后,结合我国电信全业务重组的背景,通过对电信市场结构和接入定价政策的分析,针对我国电信市场的情况,给出了符合效率原则的双向接入Ramsey定价法。最后,得出结论:我国电信市场要想实现合理配置电信网络资源,形成适度、健康的市场竞争格局的电信改革目标,就必须通过一系列不对称规制来平衡市场结构,同时采用双向接入的Ramsey定价方法来促进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

二、如何确定电信业务的资费水平?──兼对“电信资费基于成本原则”的质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确定电信业务的资费水平?──兼对“电信资费基于成本原则”的质疑(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由来
    0.2 学界研究现状
        0.2.1 晚清到民国电话史研究
        0.2.2 当代中国电话史研究
        0.2.3 国外学者研究成果
    0.3 文献分布与订正
        0.3.1 核心史料来源及文献出处
        0.3.2 《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的订正
        0.3.3 《上海邮电志》的订正
    0.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0.4.1 拟实现的目标
        0.4.2 方法与路径
第1章 租界的形成与治理模式
    1.1 租界的设立与扩张
        1.1.1 租界的形成
        1.1.2 租界的扩张
    1.2 上海租界的治理模式
        1.2.1 英美公共租界
        1.2.2 法租界
    小结
第2章 毕晓普主导下的电话引入(1877-1900)
    2.1 电话发明与海外扩张
        2.1.1 阶段性特征
        2.1.2 欧美电话发展情况
    2.2 毕晓普,上海租界电话第一人
        2.2.1 租界早期报道
        2.2.2 电报工程师
        2.2.3 三次电话试验
    2.3 两雄相争到东洋专营
        2.3.1 单线简式磁石
        2.3.2 单线复式磁石
        2.3.3 一场有争议的招标
    小结
第3章 欧洲势力扩张下的路径依赖(1900-1930)
    3.1 共电制交换技术
        3.1.1 汉口路14号
        3.1.2 远东最先进电话系统
        3.1.3 多局制
    3.2 变局中的自动交换技术
        3.2.1 自动电话概况
        3.2.2 上海第一个自动台
        3.2.3 按次计费
        3.2.4 升级五位号码
    3.3 安森报告
        3.3.1 上海电话的悲剧
        3.3.2 十字路口
        3.3.3 出售华洋公司
    小结
第4章 美国力量成就技术终极变革(1930-1943)
    4.1 跨国公司的海外对决
        4.1.1 贝恩与I.T.T.
        4.1.2 海外对决
    4.2 美商旋转制一统天下
        4.2.1 旋转制
        4.2.2 改造工程
        4.2.3 一市两制
    4.3 技术演进的终极定格
        4.3.1 跨国公司组织架构
        4.3.2 寓管理于会计
        4.3.3 全球一体化
    小结
第5章 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演进
    5.1 1877 -1883,混业竞争格局下的许可证管理
        5.1.1 电报管理模式
        5.1.2 工部局的抉择
    5.2 1883 -1908,自然垄断格局下的许可证管理
        5.2.1 改造公务电报网
        5.2.2 取消电话许可费
        5.2.3 引入最高限价规制
        5.2.4 东洋公司最后的抉择
        5.2.5 特许专营规制的诞生
    5.3 1908 -1943,契约规制框架下的特许专营管理
        5.3.1 行业规范
        5.3.2 调整收费
        5.3.3 规制中的重大决策
    5.4 1930 上海租界电话特许专营权之争
        5.4.1 迟到的改革
        5.4.2 贝恩的警告
        5.4.3 海外的博弈
        5.4.4 最后的较量
    小结
第6章 结语
附录1 :上海租界电话大事年表
附录2 :上海租界电话人物传略
附录3 :上海租界电话用户发展情况表
附录4 :上海租界电话公司历史沿革示意图
附录5 :中、英译名对照表
附录6 :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大事记(英文)
附录7 :柯尔(P.H.Cole)报告(英文)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学术活动
致谢

(2)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
    0.2 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0.2.1 理论价值
        0.2.2 现实意义
    0.3 研究方法
        0.3.1 归纳与演绎分析
        0.3.2 比较研究
        0.3.3 案例分析
        0.3.4 博弈分析
        0.3.5 法经济学分析
        0.3.6 耦合分析
    0.4 研究内容和创新
        0.4.1 研究内容
        0.4.2 创新
第1章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研究文献综述
    1.1 国外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研究
        1.1.1 监管迷信:基于市场失灵考量的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理论及监管实践
        1.1.2 监管质疑:基于政府失灵考量的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理论及监管实践
        1.1.3 监管重构:激励性监管理论及监管实践
    1.2 国内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研究
        1.2.1 关于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手段的研究
        1.2.2 关于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主体的研究
        1.2.3 关于自然垄断行业监管制度的研究
    1.3 文献综述简评
第2章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分析
    2.1 监管机制、体制、制度的内涵与外延
        2.1.1 监管机制、体制、制度的内涵
        2.1.2 监管机制、体制、制度的外延
    2.2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
        2.2.1 耦合的涵义
        2.2.2 耦合的理论模型
        2.2.3 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理论分析框架
    2.3 法经济学语境下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体制与制度关系
        2.3.1 监管机制、体制、制度的法经济学解释
        2.3.2 法经济学语境下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
第3章 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分析
    3.1 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嬗变
        3.1.1 自然垄断的动态性
        3.1.2 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的嬗变
    3.2 主要发达国家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的适用性分析
        3.2.1 “全方位、立体式”放松监管改革
        3.2.2 垂直分解和剥离重组结合,引入竞争机制
        3.2.3 放开市场准入,为竞争开辟通道
        3.2.4 实行非对称监管,维护、保证公平竞争
        3.2.5 激励性监管机制的运用
        3.2.6 放松监管的成效
        3.2.7 关于自然垄断产业监管机制适用性的若干思考
    3.3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分析
        3.3.1 价格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
        3.3.2 市场准入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
        3.3.3 激励性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
        3.3.4 非对称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
第4章 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分析
    4.1 中国主要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改革实践
        4.1.1 电信产业:逐步走向监管下的竞争
        4.1.2 电力产业:弱监管下的强垄断
        4.1.3 铁路运输产业:政企双重角色缺位下的业内垄断
        4.1.4 航空运输产业:竞争下的过度监管
        4.1.5 邮政产业:垄断经营模式下的体制改革滞后
        4.1.6 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监管缺失下的公益性矛盾
    4.2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的基本类型、问题及成因
        4.2.1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的基本类型
        4.2.2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4.3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问题的成因
        4.3.1 行政体制缺陷
        4.3.2 监管体制自身的缺陷
    4.4 国外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改革经验借鉴
        4.4.1 监管机构的独立性
        4.4.2 监管机构的权力配置与协调
        4.4.3 监管机构的动态调整
        4.4.4 监管机构的外部监督体系
        4.4.5 对中国的启示
第5章 自然垄断行业监管制度研究
    5.1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的法律制度框架
        5.1.1 针对监管主体考量的法律制度安排
        5.1.2 针对监管客体考量的法律制度安排
    5.2 自然垄断行业价格听证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5.2.1 自然垄断行业价格监管制度与价格听证制度
        5.2.2 价格听证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5.2.3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价格听证制度的改进
    5.3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制度的若干缺陷
        5.3.1 监管体制层面的法律制度缺失
        5.3.2 监管客体层面的法律制度缺失
        5.3.3 监管机制层面的法律制度缺失
    5.4 美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制度建设的经验借鉴
        5.4.1 美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变迁
        5.4.2 美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法律制度分析
        5.4.3 美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特点
        5.4.4 对中国的启示
第6章 完善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的政策建议
    6.1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目标
        6.1.1 以提升政府监管质量为核心目标
        6.1.2 公平与效率的博弈与协调
        6.1.3 监管改革与城镇化步伐的同步
        6.1.4 消费者话语权的制度保障
        6.1.5 垄断一般和特殊的权衡
        6.1.6 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开阔的研究视角
    6.2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制约因素
        6.2.1 监管理念及理论发展的滞后
        6.2.2 并未真正破除的原有垄断格局和垄断利益
        6.2.3 “俘获”现象严重,监管执行不力
        6.2.4 政府职能转变迟缓
        6.2.5 法治的薄弱
        6.2.6 改革的参差不齐、互不配套
        6.2.7 转轨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压力
        6.2.8 国际竞争环境对国内经济的压力
        6.2.9 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相背离
        6.2.10 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改革的不匹配
    6.3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新思路
        6.3.1 监管主体和监管客体的转化
        6.3.2 监管机制调整要求监管体制、监管制度的适应性变化
        6.2.3 监管制度、监管体制改革需要监管机制支撑
        6.3.4 监管体制传动、整合监管机制和监管制度
        6.3.5 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功能耦合路径
    6.4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实施路径
        6.4.1 以提升政府监管质量为核心,通盘考量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与制度功能耦合问题
        6.4.2 完善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设计,同步考虑监管体制搭建和监管制度匹配问题
        6.4.3 搭建合理的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衔接监管机制的实施与监管制度安排
        6.4.4 进一步健全自然垄断行业监管制度,充分考量其与监管体制、机制的匹配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3)网间互联结算对市场格局影响的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2.1 网间互联的概念
        1.2.2 网间互联与结算的必要性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1.4 论文的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网间结算
        2.1.1 网间结算的定义
        2.1.2 网间结算的作用
        2.1.3 网间结算的定价原则
        2.1.4 目前我国网间互联费用结算的结算办法
        2.1.5 网间结算政策的争议
        2.1.6 国外监管变更及融合发展
    2.2 系统动力学
        2.2.1 系统动力学的介绍
        2.2.2 系统动力学的特征
        2.2.3 系统动力学解决问题的过程
        2.2.4 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
    2.3 系统动力学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2.3.1 系统动力学在电信行业的其他应用
        2.3.2 系统动力学在网间结算领域的应用
    2.4 小结
第三章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1 系统动力学建模的步骤
    3.2 数据来源
    3.3 模型的建立
        3.3.1 问题的识别
        3.3.2 定立模型的边界
        3.3.3 确立因果关系图
        3.3.4 确立系统流图
        3.3.5 主要变量分析
        3.3.6 系统动力学方程的构建
第四章 仿真数据输出及分析
    4.1 仿真数据输出
        4.1.1 仿真数据初始输入
        4.1.2 真实性检验
        4.1.3 模拟方案及仿真结果
        4.1.4 仿真结果数据分析
    4.2 结果分析
        4.2.1 总体结果分析
        4.2.2 非对等结算结果分析
        4.2.3 对等结算结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结论分析
        5.1.1 维持现有结算价格
        5.1.2 提高结算价格
        5.1.3 降低结算价格
        5.1.4 互不结算
    5.2 政策建议
        5.2.1 分点建议
        5.2.2 总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研究的不足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邮政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 研究主要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对于泛行业普遍服务问题的研究
        2.1.1 国外的研究
        2.1.2 国内的研究
    2.2 对于邮政行业普遍服务问题的研究
        2.2.1 国外的研究
        2.2.2 国内的研究
    2.3 文献的简要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邮政普遍服务基本问题
    3.1 邮政普遍服务的内涵
        3.1.1 邮政普遍服务的概念
        3.1.2 邮政普遍服务的范围
        3.1.3 邮政普遍服务的特点
        3.1.4 邮政普遍服务的性质
    3.2 邮政普遍服务的经济学分析
        3.2.1 邮政行业的弱自然垄断性
        3.2.2 邮政产品的准公共物品性
        3.2.3 邮政普遍服务的公共物品特点
    3.3 国内外邮政普遍服务的实施现状
        3.3.1 国外邮政普遍服务的实施
        3.3.2 我国邮政普遍服务的实施
        3.3.3 实践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邮政普遍服务的必要性分析
    4.1 普遍服务必要性的分析角度
    4.2 邮政普遍服务必要性的计量模型
        4.2.1 模型变量的筛选
        4.2.2 模型选择及测量
        4.2.3 反向回归及其检验
        4.2.4 模型回归结果的分析
    4.3 邮政普遍服务对落后省份经济拉动的实证
        4.3.1 邮政普遍服务水平地区性差异明显
        4.3.2 典型区域的筛选
        4.3.3 邮政普遍服务对落后省份经济的拉动
    4.4 邮政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4.4.1 建立补偿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4.4.2 补偿机制的分类、主要方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邮政专营的内部交叉补贴
    5.1 专营机制的理论分析
        5.1.1 专营补偿机制的原理
        5.1.2 关于专营机制的主要争议
        5.1.3 邮政专营造成的效率损失
    5.2 专营机制的实践研究
        5.2.1 各国专营机制的实践变迁
        5.2.2 我国邮政专营权的划定
    5.3 政府直补对内部交叉补贴的补充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普遍服务基金制的外部成本补贴
    6.1 "撇脂"效应导致交叉补贴失灵
    6.2 普遍服务基金及其主要优势
    6.3 三种不同的基金资金来源方式
    6.4 四种不同的成本补贴标准
    6.5 对不同补贴标准下不同方式的讨论
        6.5.1 标准一:普遍服务补贴为净成本γ
        6.5.2 标准二:补贴至普遍服务运营商盈亏平衡
        6.5.3 标准三:补贴至与竞争性运营商利润相同
        6.5.4 标准四:补贴至由于普遍服务导致两家运营商的利润变动相同
        6.5.5 不同补贴方式分析小结
    6.6 普遍服务净成本的显示机制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邮政普遍服务的收入补偿机制
    7.1 收入补偿的必要性
    7.2 邮政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
        7.2.1 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
        7.2.2 邮政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7.3 收入补偿机制的主要方式
        7.3.1 不同价格策略对生产者的影响
        7.3.2 不同价格策略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8.1 研究的创新成果与结论
        8.1.1 对邮政普遍服务必要性的建模及实证分析
        8.1.2 建立竞争环境下的成本补贴模型并论证不同补贴方式的适用范围
        8.1.3 论证了差别定价应作为收入补偿机制的主要方式
    8.2 研究未尽之处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论文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网间互联问题研究综述
        1.2.1 电话网间互联研究综述
        1.2.2 互联网网间互联研究综述
        1.2.3 网间互联管制研究综述
    1.3 论文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榧架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管制制度研究相关理论及分析工具
    2.1 选择制度研究视角
        2.1.1 制度和制度安排
        2.1.2 制度的功能
    2.2 相关理论及分析框架
    2.3 SSP范式
    2.4 管制的理论依据
        2.4.1 管制及其目的
        2.4.2 管制的边界
    2.5 与管制绩效相关的两类管制理论观点
        2.5.1 正面观点
        2.5.2 负面观点
        2.5.3 管制经济理论的两个扩展模型
    2.6 对管制边界和管制的重新认识
第三章 网间互联制度的技术约束
    3.1 基于IP的下一代网络—NGN
        3.1.1 关于NGN
        3.1.2 NGN的网络结构和演进路径
        3.1.3 NGN的关键技术
        3.1.4 NGN的演进路径
    3.2 技术约束与网间互联
        3.2.1 技术比较
        3.2.2 传统PSTN的网间互联
        3.2.3 INTERNET网间互联
        3.2.4 NGN的网间互联
    3.3 NGN对互联制度带来到的挑战
        3.3.1 市场结构和管制制度框架
        3.3.2 分组交换对收费模式的影响
        3.3.3 网业分离、分层互联
        3.3.4 业务质量保证(QoS)
        3.3.5 成本结构和成本原则
第四章 通信网间互联市场有效性及管制需求
    4.1 网间互联(Interconnection)与接入(Access)
        4.1.1 网间互连(Interconnection)和互通(Inter-working)
        4.1.2 接入(Access)
    4.2 传统电话网的网间互联模式
        4.2.1 根据地理范围划分的三种互联模式
        4.2.2 根据接入需求划分的互联模式
        4.2.3 根据互联双方关系和结算模式划分的互联模式
    4.3 传统电话网间互联管制需求分析
        4.3.1 终接垄断
        4.3.2 非合作定价和合谋定价
        4.3.3 政策含义
    4.4 互联网IP互联模式
        4.4.1 互联网互联模式发展简要回顾
        4.4.2 互联网网间互联模型
        4.4.3 Internet-电信网的互联:本地环路的接入
        4.4.4 互联网互联市场的有效性和管制需求
第五章 NGN网间互联及管制实践压力
    5.1 国际全IP网络互联的新模式
        5.1.1 GSMA的IPX互联模式
        5.1.2 i3论坛的互联模式
    5.2 国内层面的NGN互联
        5.2.1 NGN互联的关键问题
        5.2.2 当前的互联模式及发展趋势
    5.3 管制实践面临的压力
第六章 网间互联管制制度框架
    6.1 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一般框架
        6.1.1 区域层面的互联管制框架
        6.1.2 国家层面的互联管制框架
    6.2 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模式选择
        6.2.1 事前管制模式
        6.2.2 事后管制模式
        6.2.3 混合管制模式
    6.3 管制机构在互联互通中的作用
        6.3.1 制定指导规则,作为互联双方谈判的基础
        6.3.2 制定默认网间互联安排
        6.3.3 对未能达成一致的谈判进行协调
        6.3.4 提供完成网间互联的激励
    6.4 电信网间互联的基本框架
    6.5 NGN时代互联管制制度演进需要关注的问题
        6.5.1 过早管制介入可能带来风险
        6.5.2 增加套利的风险
        6.5.3 是否需要继续保障任意(any-to-any)互联
        6.5.4 管制的确定性
        6.5.5 NGN互联管制制度调整政策建议
第七章 NGN互联管制经验分析
    7.1 美国的经验
        7.1.1 美国NGN的发展
        7.1.2 美国IP网间互联管制
        7.1.3 美国互联支付方式的改革
        7.1.4 美国互联管制经验的总结
    7.2 欧洲经验
    7.3 英国的经验
        7.3.1 英国的21世纪网络(21CN)
        7.3.2 英国下一代网络的互联管制措施
        7.3.3 英国的互联支付方式
        7.3.4 英国NGN互联管制的经验总结
    7.4 德国关注的NGN互联问题
    7.5 英美两国互联管制经验对比分析
第八章 NGN时代的网间互联管制
    8.1 轻手管制还是严格管制
        8.1.1 一个轻手管制模型
        8.1.2 离网成本定价(Off-net-pricing)原则
    8.2 有效的互群管制制度
        8.2.1 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
        8.2.2 对我国互联管制制度评价
    8.3 构建一个建立有效管制制度的机制
        8.3.1 简化并明确互联管制目的
        8.3.2 建立有效识别管制需求的方法
        8.3.3 建立互联管制制度定期回顾制度
        8.3.4 建立互联管制制度评价机制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9.1 论文的主要结论
    9.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中国电信市场环境下的中颗粒IP网络工程成本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电信成本研究的源起
        1.1.2 技术变革下的电信成本研究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1 IP技术对电信成本的冲击
        1.2.2 电信成本与管制变革
        1.2.3 电信成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1.2.4 电信成本研究对中国电信管制的意义
    1.3 国内外电信成本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电信成本分析方法
    2.1 电信成本相关概念
        2.1.1 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
        2.1.2 历史成本与前瞻性成本
        2.1.3 增量成本的相关概念
    2.2 电信成本分析方法
        2.2.1 基于会计的成本分析方法
        2.2.2 基于工程优化的成本代理模型
第三章 电信网络工程成本模型的颗粒度
    3.1 粒度理论与粒计算
        3.1.1 粒计算的组成部分
        3.1.2 粒计算中的基本问题
        3.1.3 复杂问题空间的粒化
    3.2 电信网络工程成本模型颗粒度划分标准
        3.2.1 仿真场景设计
        3.2.2 网元成本结构
        3.2.3 工程过程描述
        3.2.4 颗粒度划分标准小结
    3.3 中颗粒电信网络工程成本模型的提出
        3.3.1 中颗粒模型的边界
        3.3.2 现有研究的不见
        3.3.3 总体研究思路
第四章 IP网络工程技术基础
    4.1 IP网络基本架构
    4.2 本地接入工程技术
        4.2.1 xDSL接入
        4.2.2 LAN接入
        4.2.3 光纤接入
        4.2.4 HFC接入
        4.2.5 相关网元设施
    4.3 局间传输工程技术
        4.3.1 千/万兆以太网
        4.3.2 POS技术
        4.3.3 DWDM技术
        4.3.4 RPR技术
        4.3.5 相关网元设施
    4.4 网络管理工程技术
        4.4.1 网管技术类型
        4.4.2 网管系统的分类
        4.4.3 相关网元设施
第五章 IP网络工程成本建模
    5.1 系统描述
        5.1.1 系绕边界的设定
        5.1.2 系统的核心元素
        5.1.3 系统元素的秩序
    5.2 系统建模
        5.2.1 基本假设条件
        5.2.2 IP网络的成本部件
        5.2.3 IP网络的描述变量
        5.2.4 IP网络工程成本表述
    5.3 系统仿真
        5.3.1 仿真场景设计
        5.3.2 仿古代算法设计
        5.3.3 系统仿真流程
        5.3.4 仿真结果统计分析
第六章 成果总结及展望
    6.1 研究概述
    6.2 成果总结
    6.3 不足及改进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我国电信产业评价及规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电信产业评价是制定新的电信规制政策的基础
        1.1.2 复杂的产业环境对电信规制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
        1.1.3 三网融合的背景需要重新制定三网业务交叉准入政策
        1.1.4 资费规制符合我国电信市场结构失衡的实际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产业评价的文献综述
        1.3.2 电信规制的文献综述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1.6 论文章节安排
    1.7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产业规制及评价理论基础
    2.1 自然垄断理论
        2.1.1 自然垄断概念的起源
        2.1.2 自然垄断理论的发展
        2.1.3 电信产业的自然垄断属性
    2.2 管制理论
        2.2.1 公共利益理论
        2.2.2 管制的可竞争市场理论
        2.2.3 激励性管制理论
    2.3 效率评价理论
        2.3.1 效率概念的界定
        2.3.2 数据包络分析效率评价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电信产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分析及评价
    3.1 我国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3.1.1 我国电信市场总体情况分析
        3.1.2 固定业务市场结构分析
        3.1.3 移动业务市场结构分析
    3.2 我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3.2.1 我国电信业务发展情况
        3.2.2 我国电信产业投资及效益分析
        3.2.3 我国电信产业通信能力分析
    3.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我国电信产业发展水平比较
        3.3.1 主成分分析法简介
        3.3.2 主成分分析法数据标准化
        3.3.3 建立相关系数阵,求特征值和单位特征向量
        3.3.4 我国电信产业发展水平主成分分析的评价指标选择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DEA方法的我国电信产业效率评价
    4.1 基于DEA方法的我国电信产业经济效率评价
        4.1.1 2003 年-2008年(近期)电信业经济效率评价
        4.1.2 1979 年-2008年(长期)电信业经济效率评价
        4.1.3 2002 年-2008年我国各省市电信产业效率评价
    4.2 基于DEA方法的我国电信产业业务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4.2.1 固定网络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4.2.2 移动电话业务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4.2.3 短消息业务资源利用效率情况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电信规制效果评价及影响研究
    5.1 层次分析法简介
    5.2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步骤
        5.2.1 构造层次分析图
        5.2.2 构造判断矩阵
        5.2.3 层次的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5.2.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5.3 电信产业规制效果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5.4 电信产业规制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5 问卷调查与层次分析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三网融合及其背景下的市场准入规制研究
    6.1 国内外三网融合规制政策分析
        6.1.1 关于"三网融合"的界定
        6.1.2 国外三网融合规制政策分析
        6.1.3 国内三网融合规制政策分析
    6.2 三网融合对电信规制的影响
    6.3 三网业务交叉进入博弈分析
        6.3.1 基于古诺模型的广电行业和电信行业博弈分析
        6.3.2 基于Bertrand模型的广电行业和电信行业多维博弈分析
        6.3.3 三网融合后电信运营商和广电企业的博弈分析
        6.3.4 三网业务交叉进入博弈分析总结
    6.4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政府规制及市场准入政策建议
        6.4.1 完善和健全三网融合法律体系
        6.4.2 建立独立的三网融合规制机构
        6.4.3 市场准入政策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电信产业资费规制研究
    7.1 电信资费规制概述
        7.1.1 电信资费规制的目标
        7.1.2 资费规制的主要原则
        7.1.3 资费规制的方法
    7.2 我国电信产业资费规制现状分析
    7.3 我国电信资费规制模型选择
    7.4 我国电信资费规制模型X参数测算
    7.5 电信运营商互联互通资费规制
        7.5.1 电信网络互联互通资费规制的作用
        7.5.2 电信运营商互联互通资费规制建议
    7.6 基于国有资产增值保值视角的电信资费调整策略
    7.7 基于市场竞争视角的电信资费博弈分析
    7.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8.1 论文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论文研究的不足
    8.4 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1
附录2

(8)电信业务网间结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互联互通与网间结算的由来及重要性
        1.1.1 互联互通与网间结算的由来与定义
        1.1.2 我国互联互通与网间结算的发展
        1.1.3 互联互通与网间结算的重要性
    1.2 网间结算的研究意义
    1.3 本文研究方法和体系
第2章 文献综述及分析
    2.1 网间结算的补偿原则
        2.1.1 补偿原则的具体形式
        2.1.2 补偿原则的理论依据
        2.1.3 补偿原则的本质问题
    2.2 网间结算的成本原则
        2.2.1 成本原则的理论介绍
        2.2.2 成本原则遇到的困难
    2.3 其他网间结算理论
        2.3.1 互不结算法
        2.3.2 主叫方资费分成法和收入分成法
        2.3.3 零售价打折法
        2.3.4 国际资费比较法
        2.3.5 其他结算理论遇到的困难
    2.4 小结
第3章 电信业务网间结算统一标准的不可能性
    3.1 福利经济学相关理论
        3.1.1 社会选择问题的相关定义
        3.1.2 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条件
    3.2 阿罗不可能定理的证明
        3.2.1 阿罗不可能定理的简要证明
        3.2.2 阿罗不可能定理的一些解释
    3.3 不存在获取统一网间结算标准的方法
        3.3.1 最简单的电信市场模型
        3.3.2 寻求网间结算统一标准方法的不可能性
    3.4 小结
第4章 电信业务网间结算的资费独立原则
    4.1 网间结算资费独立原则
        4.1.1 资费独立原则的定义
        4.1.2 资费独立体现了成本原则
        4.1.3 资费独立在网间结算方面的优势
    4.2 资费独立原则的数学分析
        4.2.1 通用的网间结算模型
        4.2.2 资费独立原则与运营商利润
    4.3 资费独立原则的具体实施
        4.3.1 单向付费网络与双向付费网络互联
        4.3.2 单向付费网络与单向付费网络互联
        4.3.3 双向付费网络与双向付费网络互联
    4.4 资费独立原则的实证分析
        4.4.1 单向付费导致高额网间结算费用
        4.4.2 双向付费解决网间结算资费过高问题
        4.4.3 单向付费和双向付费时的网间结算资费比较
        4.4.4 资费独立原则与双向付费的对比
    4.5 资费独立原则是约束条件下的最优方案
    4.6 小结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5.1 主要结论及创新
        5.1.1 网间结算理论创新性的归类和分析
        5.1.2 不存在寻求统一网间结算标准的方法
        5.1.3 论证了资费独立原则及提出具体实施方案
    5.2 局限性及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一:WTO关于互联互通的规定
附录二:社会福利函数及阿罗不可能定理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中国电信产业互联互通接入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已有研究综述
        1.2.1 接入定价应考虑的因素
        1.2.2 接入定价的制定者
        1.2.3 接入定价的原则
        1.2.4 接入定价的方法
        1.2.5 接入定价效益分析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
        1.4.1 核心观点
        1.4.2 主要内容
        1.4.3 写作框图
    1.5 研究方法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 电信网络与互联互通
    2.1 电信网络
        2.1.1 电信的含义
        2.1.2 电信网络
        2.1.3 电信产业的网络经济特征
    2.2 电信产业的互联互通
        2.2.1 互联互通的含义
        2.2.2 互联互通的方式
        2.2.3 互联互通的产生背景
        2.2.4 互联互通的意义
    2.3 互联互通存在的问题
        2.3.1 技术问题
        2.3.2 服务质量问题
        2.3.3 监管问题
        2.3.4 接入定价问题
    2.4 各国互联互通现行做法
        2.4.1 国外对运营商互联互通义务的规定
        2.4.2 我国的互联互通规范
        2.4.3 成效与问题
    2.5 小结
3. 接入定价的形成原理
    3.1 电信价格体系
        3.1.1 按照业务划分
        3.1.2 按照流程划分
        3.1.3 按照管理方式划分
    3.2 接入定价的方式及其问题分析
        3.2.1 互不结算
        3.2.2 基于资费结算
        3.2.3 基于成本结算
    3.3 接入定价影响因素分析
        3.3.1 接入定价的成本
        3.3.2 终端价格的形式
        3.3.3 市场需求
        3.3.4 企业竞争行为
        3.3.5 电信产业市场结构
        3.3.6 接入定价的制定者
    3.4 小结
4. 互联互通的成本和收益分析
    4.1 互联互通的成本
        4.1.1 互联成本的分类
        4.1.2 互联成本的测算
        4.1.3 互联成本测算例证
    4.2 互联互通的收益
        4.2.1 收益的分类
        4.2.2 网络的收益
        4.2.3 收益的分配
    4.3 小结
5. 接入定价模型设计
    5.1 基本模型
        5.1.1 模型框架
        5.1.2 基本假设
        5.1.3 模型分析
    5.2 讨论
        5.2.1 终端价格的确定
        5.2.2 终端价格的调整
        5.2.3 区间上下限的博弈
    5.3 本模型的特点
        5.3.1 定性分析
        5.3.2 定量分析
    5.4 小结
6. 互联互通监管对策建议
    6.1 目前互联互通监管存在问题分析
    6.2 完善互联互通监管的对策
        6.2.1 修改现有法规缺乏操作性和有效性条款
        6.2.2 对网间质量标准用技术手段予以监管
        6.2.3 建立和完善企业领导问责制
    6.3 小结
附录
    附录I 重组后中国电信市场各个电信运营商 SWOT分析
    附录II 资费改革和体制改革对我国电信业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后记

(10)电信业网络接入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电信
        1.2.2 互联互通
        1.2.3 互联接入费用
    1.3 相关文献的回顾
        1.3.1 单向接入与有效竞争
        1.3.2 双向接入与数网竞争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本文框架
第二章 单向接入定价与电信市场有效性分析
    2.1 单向接入
    2.2 单向接入定价的原则与方法
        2.2.1 最优配置原则:边际成本定价
        2.2.2 次优配置原则:Ramsey 定价
        2.2.3 Ramsey 定价的扩展:整体最高限价
        2.2.4 生产效率原则:有效要素定价
        2.2.5 资费原则:收入分成定价
        2.2.6 后向成本原则:完全分配成本定价
        2.2.7 前向成本原则:长期增量成本定价
    2.3 单向接入定价的有效性分析
        2.3.1 边际成本定价的有效性
        2.3.2 Ramsey 定价的有效性
        2.3.3 整体最高限价的有效性
        2.3.4 有效要素定价的有效性
        2.3.5 收入分成定价的有效性
        2.3.6 完全分配成本定价的有效性
        2.3.7 长期增量成本定价的有效性
    2.4 主要国家的单向接入定价方法
第三章 电信业双向接入与数网竞争模型
    3.1 双向接入
    3.2 模型的建立
        3.2.1 模型的假设
        3.2.2 成本结构
        3.2.3 地址的选择
        3.2.4 需求结构和市场份额
        3.2.5 Ramsey 基准
        3.2.6 利润构成
    3.3 模型的分析与结论
        3.3.1 互惠接入条件下的价格竞争
        3.3.2 均衡的存在性
        3.3.3 竞争强度的决定因素
        3.3.4 接入定价是否会形成合谋
        3.3.5 接入定价:强制规定和协商决定
第四章 全业务重组与接入定价分析
    4.1 中国电信业的改革历程
    4.2 我国网间结算政策及发展趋势
        4.2.1 我国网间结算办法
        4.2.2 现行网间结算政策的实际运作效果
        4.2.3 我国网间结算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4.2.4 我国网间结算政策的发展趋势
    4.3 全业务重组背景下的接入定价分析
        4.3.1 构建平衡的电信市场结构
        4.3.2 我国电信市场接入定价方法的选择
        4.3.3 落实接入政策面临的困难
第五章 总结
    5.1 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电信网间互联结算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四、如何确定电信业务的资费水平?──兼对“电信资费基于成本原则”的质疑(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D]. 于峰.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2]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研究[D]. 刘佳丽. 吉林大学, 2013(08)
  • [3]网间互联结算对市场格局影响的仿真研究[D]. 黄静怡.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8)
  • [4]邮政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研究[D]. 宋娟. 北京邮电大学, 2011(12)
  • [5]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研究[D]. 黄秀清.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1)
  • [6]中国电信市场环境下的中颗粒IP网络工程成本模型[D]. 秦字兴. 北京邮电大学, 2010(11)
  • [7]我国电信产业评价及规制策略研究[D]. 张中辉. 北京邮电大学, 2010(11)
  • [8]电信业务网间结算研究[D]. 戴建华.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3)
  • [9]中国电信产业互联互通接入定价研究[D]. 李楠. 江西财经大学, 2009(03)
  • [10]电信业网络接入定价研究[D]. 张振岩. 南京财经大学, 2009(S2)

标签:;  ;  ;  ;  ;  

电信业务的资费等级如何确定?——同样质疑“电信资费是按成本原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