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护教学中护生动作技能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黄美旋,韦秀才[1](2020)在《护理实训教学中以护理技能大赛为标准的全员培训实施效果分析》文中提出本文将所选取的护理专业学生分别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照护理技能大赛标准进行全员培训,对照组按照传统方式进行实训,课时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护理技术操作的考核,并调查学生对全员培训的评价,分析以护理技能大赛为标准的全员培训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得出全员培训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等结论,并讨论全员培训所存在问题及对策。
严斯静[2](2020)在《基于电子档案袋的形成性评价在护理开放实验室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了解本科护生在护理开放实验室技能训练的真实感受及学习体验;2.探讨适合本科护生护理技能操作练习的电子档案袋内容;3.评价电子档案袋式形成性评价在护理开放实验室中提高护生理论知识水平和护理技能操作水平的应用效果,探讨电子档案袋式形成性评价对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混合式研究方法。第一阶段为质性研究,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运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广州市某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6级本科护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本科护生在校内开放实验室下学习的情感体验以及对开放实验室的建议,为护理教育者完善开放实验室模式提供参考依据。第二阶段为实验研究,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广州市某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7级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护生在开放实验室技能训练中应用电子档案袋式形成性评价,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课堂形成性评价法,开放实验室练习不作评价。在实验开始前,2组分别发放基线资料调查问卷,由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文版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定量表组成,收集2组护生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实验结束后,2组分别发放中文版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定量表,比较2组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观察组发放自设的电子档案袋效果评价表,调查电子档案袋式形成性评价应用于护理开放实验室中的效果评价。结果:1.护生肯定了开放实验室模式对掌握护理操作技能的积极作用,并对实验室预约、建立实践后效果追踪机制的管理方面提出建议。2.电子档案袋式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提高本科护生护理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观察组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电子档案袋式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提高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实验结束后共发放94份中文版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定量表,观察组回收有效问卷48份,有效回收率100%;对照组回收有效问卷46份,有效回收率100%。观察组发放电子档案袋效果评价表,对电子档案袋进行描述性分析,发放问卷48份,回收有效问卷48份,有效回收率100%。干预后观察组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得分显着高于干预前(P<0.05)。4.观察组护生对电子档案袋式形成性评价应用于护理开放实验室总体评价效果好。观察组护生对电子档案袋评价方法的满意度达83%-96%,护生认为电子档案袋有助于及时发现薄弱知识点,能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帮助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其反思。结论:1.开放实验室模式优势突出,护生可利用课余空挡预约实验室练习,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利用率。2.基于电子档案袋式的形成性评价可有效提高护生的护理理论及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体现在实践前测检验护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实践后测考察护生对现有技能的运用能力,阶段性自评与反思使护生回顾此阶段的学习方法,反思学习效果与标准操作的差距,从而主动调整学习方法。3.基于电子档案袋式的形成性评价可促进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提升,体现在评价法启发了护生的学习意识,使其明确学习需求,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学习动机,选择相应的学习策略,从而落实具体的学习行为。4.基于电子档案袋式形成性评价在开放实验室应用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护生对此评价法有较高的满意度,值得在开放实验室技能训练中推广使用。
陈源[3](2017)在《浅议音乐学习中的个性化创造与集体性合作》文中研究说明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创造机会,能激发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集体性学习,则能培养其合作能力,在互助和讨论中提升审美实践能力。小学音乐课程应协调利用两者,基于不同教学情境,合理组织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音乐创造能力。
胡焕丽[4](2017)在《创客教育辅助高职高专《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尝试引入创客教育理念构建高职高专《基础护理学》辅助实践教学模式并在实际教学中实施;通过比较分析实施前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测量数据变化,以及搜集归纳参与本研究师生看法和意见,对其实际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改变高职高专《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单一技能操作培训模式,增强护生创新能力、临床应变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提供实证依据,也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是一个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证性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咨询法、半结构式访谈法等量性和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经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和小组讨论形成教学方案。实施阶段:选取河南某高职高专2015级护理专业两个自然班学生共91名作为研究对象,整群随机分为试验组(45人)和对照组(46人),两组护生基线调查在年龄、入学成绩、创新能力评分及前学期专业课平均成绩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选取二年级第一学期《基础护理学》课程,对两组护生理论课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除正常实验课以外,实施不同的辅助教学方案,试验组采用创客教育辅助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辅助教学模式,共计14周,每周一次,每次2个学时授课。评价阶段: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统一进行综合实践能力考核,再次对创新能力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试验后两班综合实践操作成绩以及试验前后两班护生创新能力变化、创客教学效果评价分析采用χ2检验、t检验;为更全面评价创客教育辅助教学方法在基护实践教学的效果,对试验组护生和教师进行深入访谈,进一步探讨创客教育辅助护理实践教学的优势和不足,访谈资料采用Claizzi的关于现象学资料的7步分析法进行归纳分析。结果试验后形成基于高职高专《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方案下的护理创客教学模式,构建与护理学科相结合的创客空间,采用基于项目的SCS创客教学法,包括6个创客实践教学项目和最后的总结分享教学过程,总计14周,28个学时的创客辅助教学模式。试验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发现,综合实践测试成绩均值分别为84.511和77.891,团队协作能力均值分别为7.089和5.891,临床应变能力均值分别为27.089和23.630,比较三组数据显示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在创新能力方面,试验前后比较了威廉斯创造力评分差值,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000和0.065;还比较了TCI-C创造性思维测试差值,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738和0.046,显示试验组在试验后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升均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1)。在创客教育效果评价上,发现除了人文护理方面,试验组护生对创客教育的教学效果综合认可度在88%以上,李克特得分均大于4分。对试验组护生和教师进行深度访谈,以信息饱和为标准,共访谈试验组学生16名,全部参与研究的教师共5名。护生们认为创客教育为创新提供平台,诱导思维发散,在快乐中学会知识,尤其是在横向思考、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方面大大提升,同时对于自身学习兴趣、沟通能力的提升也很明显。教师们认为创客教育使培养护生的创新能力、临床应变能力、合作意识落到实处,增加了很多让护生思考、探索、交流、分享的环节,授课的目标是使护生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创新。结论(1)创客教育辅助高职高专《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效果良好,提高了护生创新能力,促进了护生临床应变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学习兴趣的综合提升,促进了教学相长。(2)创客教育融入护理实践教学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形成了一种护理创客教育模式,丰富了高职高专《基础护理学》实践技能教学方法,为护理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客观实证依据,具有实践意义。
李佟玲,兰丁,李红莉,宋雪[5](2016)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基础护理技术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理实一体化教学对基础护理技术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2级三年制护理专业4个班护生为观察组(192名)和另外4个班护生为对照组(20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围绕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比分析两组护生的专科操作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及综合考评成绩。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考试、操作考核及综合测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可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成绩。
张婷[6](2016)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训空间设计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使其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得到重视。与普通高校不同,高职注重实践技能训练,实训空间具有职业性、技能性等专业特点。基于实训空间的差异性和现存间题,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同时医疗体系全面完善,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高职是护理人才输出的主要来源,受经济、政策和教育理念的影响,对实训教学的认识不够,实训基地的建设不足,严重制约专业发展。因此,对其实训空间的研究亟待完善,以指导高职护理专业实训空间的建设。本课题在此背景下提出,通过对现有高职护理专业实训空间进行详细调研和分析,总结现状间题,提出建议方案,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实训空间设计模式展开研究工作本文从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护理专业实训空间在不同时期下的空间形态入手,对实训空间建设作初步阐述,分析实训空间建设的影响因素;同时对陕西地区的5所设有护理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实地深入调研,整理分析数据,发现现有间题。二者结合探讨出适合护理专业实训空间的设计模式,从实训空间的组合构成、设备布局方式、单元实训空间的面积大小和数量等方面研究,给出合理的实训空间生均指标。填补现行建设标准“92指标”的不足,有效避免今后高职护理专业实训空间建设中出现的资源浪费或者使用不足等间题,为其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完善高职教育建设。在此基础上,研读空间构成内容的现有规范指标,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对空间提出的新要求,提出适应规模不断变化的高职护理专业实训空间的设计策略。
曾晓斌[7](2016)在《翻转课堂模式在中职卫校《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中职护生年龄较小,学习习惯较差,学习内容和过程还是难免会受到影响。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条件下,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悄然兴起,是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翻转课堂以其移动、开放的特点,颠覆了传统教学的固有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本研究对南昌市卫生学校近年《基础护理学》教学模式进行探索,通过教学效果的评价,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教育中优劣。以2014级护理专业的2个班级共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对照法。1个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另1个班采用传统多媒体教学模式。通过比较两组基础护理实践能力中核心能力(静脉输液和无菌技术)的考核成绩,课程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并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学生对基础护理学教学质量的满意度。使用SPSS 18.0进行数据处理,两组均数的比较应用t检验进行处理。以检验水准p=0.05判断是否有统计学意义。最后得出结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模式能够提高护生的基础护理实践能力、理论知识成绩和课程满意度,有助于获得良好的课堂效果。本论文的研究可为中职卫校的护理教学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教学模式。
张小丽[8](2011)在《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调查及改革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实习护理本科生的临床能力现状,制定综合性教学模式,探讨基础护理实验改革对护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及实施效果。对象和方法1调查对实习医院带教老师进行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的问卷调查。2改革研究2.1前期调研对实习本科护生,结课在校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2.2对照干预试验以2008级106名本科在学护生为研究对象,按班级随机(抽签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改进改进综合性教学模式,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两组均采取双师考核,实施6个月后(学期末),评价实施效果。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护理专业实习护生临床能力评价表的Cronbach’a系数为0.949,基础护理实验教学调整建议调查表的Cronbach’a系数为0.970,基础护理实验教学效果评价表的Cronbach’a系数为0.882,提示具有较高的信度。自行设定的调查问卷经过多次专家评议,认为有良好的内容效度。2实习护生的临床能力中职业心理素质好,其他各项临床能力较好,护理科研能力、临床处置能力、健康教育能力评分较其他分数偏低,需要加强训练和培养。3实习护生的教学调整建议3.1教学进度修改多数实习护生认为需增加学时的实验项目有无菌技术、药物过敏试验法、三种无菌注射给药法、留置针的使用法、洗胃法;需减少学时的有三种铺床法、穿脱隔离衣、氧气吸入法、男性患者导尿术、鼻饲法。多数护生认为实验练习时师生比例1:6合适;实验见习应在单项实验结束后马上进行。3.2实验教学与临床护理差异多数护生认为实验教学与临床护理操作原则完全一致,操作步骤及过程、操作手法、操作物品、操作情景基本一致。多数实习护生用2-7天适用教学与临床护理差异造成的不利影响。3.3护生的学习误区及不足多数实习护生对实验用物性质、功用、准备和整理认识不足;练习时拼命模仿教师动作,缺乏灵活性;不能真正进入扮演角色;互为患者或护士,多数沟通交流不足;模拟人上有时没法体现操作过程和效果。3.4专职教师联系临床情况部分实习护生认为教师联系临床实际不紧密、需改进(23.1%),增加学校护理专职教师接触临床实践的机会、使之掌握临床中新技术和新进展的应用。4结课在校护生教学效果评价4.1多数护生(55.4%)对实验教学满意,但满意度较低。4.2实验室改革多数护生认为实验室教学条件、实验练习用物一般,需添置新的仪器设备;认为实验室开放时间一般,建议增加实验室、适当增加实验课课时、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以给护生提供更多实验练习的机会。4.3多数护生认为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示教、带教、考核时应尽量统一标准、加强实验操作练习指导。4.4教学模式改革多数护生(60.4%)认为教学模式需要改进;53.2%的护生赞成临床案例分析;80.6%的护生不赞成观看录像。4.5考核方法改革多数护生认为平时重点考核项目30%的成绩比例合适,考核方法可行,同意护生出勤、纪律、仪表规范加入考核成绩,认为综合考试方法可行,支持考核评分标准改进。5综合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5.1综合性教学模式护生的实验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模式组。5.2护生对实验教学总体感觉、教师实验教学过程、教师实验教学态度、考核方法满意度有增高。
刘红华[9](2011)在《“早实验、早临床”护理技能培养模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早实验、早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探索一套适合护理本科技能教学的最佳模式,提高护生技能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实验训练和临床实践的学习,提升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社会竞争力,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型、实用型高等护理人才奠定基础。[方法]以2007级护理本科生作为对照组,2008级护理本科生作为实验组。实验组采取“早实验、早临床”技能培养模式进行实验教学,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技能培养模式进行实验教学。相关资料统一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护理技能操作和与护理技能操作密切相关的课程考核成绩对两组护生进行客观比较与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经统计学分析,问卷l“《基础护理学》教学效果调查”结果提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热爱护理专业、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专业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对护理技能操作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与创新的能力以及查阅文献、知识自我更新能力、健康教育的能力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人文知识丰富、专业学习过程中压力的大小、操作用物准备及处理以及与患者沟通交流能力等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统计学分析,问卷2“《基础护理学》技能操作教学模式的效果调查”结果提示:“早实验、早临床”技能教学模式较传统技能教学模式在加强护生学习动力、提升学习积极主动性、激发护生学习理论的兴趣、加深护生对理论学习的理解、减轻理论学习的压力;提高护生操作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对操作的认可度、加强操作熟练程度、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促使查阅相关文献、提高健康教育意识与能力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提高护生提出相关问题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与应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基础护理学》理论成绩、《护理技能操作(一)》、《护理技能操作(二)》考核成绩以及《内科护理学》理论成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实验、早临床”护理技能培养模式增强了护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操作技能的感性认识,在培养护生实践能力、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方面效果明显,促使学生从被动变主动、学会变会学,提高了操作技能教学质量,顺应了当前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技能改革的趋势即促进低年级护生早实践、多实践,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型、实用型高等护理人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研究对象尚未正式进入临床工作,改革后的教学效果还需进一步调研。
杨菲[10](2010)在《模拟教学对护士护理差错发生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何提高中职护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是现代护理教育面临的新的课题。为了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提高护生护理理论和操作水平,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分析护理差错的发生及原因,对国内外护理教育方面的文献调研,分析了国内外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改革护理教育,探讨以“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为基础的护理模拟教学模式。将1042名2007级和1021名2008级护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开展护理模拟教学。对照组护生未实施模拟教学法直接进入临床实习,实验组护生在实习前增加模拟教学后进入临床实习。实施后进行护理模拟教学的效果调查,研究这一模式对护士护理差错发生的影响,实验组实习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理论和操作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了模拟教学对护理差错发生影响的作用机制及效果,论证了护理模拟教学模式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基护教学中护生动作技能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护教学中护生动作技能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护理实训教学中以护理技能大赛为标准的全员培训实施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与思路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全员培训方法 |
1.全员培训项目的设计。 |
2.全员培训前的准备。 |
3.全员培训具体实施过程。 |
三、考核与调查结果分析 |
(一)实训技能考核 |
(二)参训学生对全员培训模式的评价 |
四、结论与讨论 |
(一)以护理技能大赛为标准的全员培训实施效果 |
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2.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
3.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
4.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
(二)以护理技能大赛为标准的全员培训的问题及对策 |
1.需要提高带教教师的综合素质。 |
2.实训用物消耗增多,增加教学成本。 |
(2)基于电子档案袋的形成性评价在护理开放实验室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符号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及意义 |
3.研究假设 |
4.研究内容 |
5.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
一、国内外开放实验室研究现状 |
二、电子档案袋式形成性评价的概述 |
三、文献总结 |
第二部分 本科护生在校内开放实验室中学习体验的质性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电子档案袋式形成性评价在护理开放实验室中的应用 |
1.研究对象 |
2.研究对象的伦理学研究要求 |
3.研究方法 |
4 实施流程 |
5 评价方法 |
6 统计学方法 |
7.结果 |
8.讨论 |
第四部分 对完善电子档案袋式形成性评价应用于护理开放实验室的建议 |
1. 搭建混合式学习平台 |
2. 促进自我导向学习是电子档案袋内容设定的核心 |
3. 引入研究生参与电子档案袋整理 |
第五部分 全文总结 |
1.结论 |
2.启示 |
3.创新点 |
4.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浅议音乐学习中的个性化创造与集体性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音乐学习中的个性化创造 |
二、音乐课堂中的合作学习 |
(一)加强审美、培养能力,唱歌中实施合作学习 |
(二)律动激趣、引发探究,欣赏中实施合作学习 |
(三)创设情境,激发情感,表演中实施合作学习 |
(四)把握合作时机,确立合作策略 |
1. 出现学习困难时合作 |
2. 遇到学习分歧时合作 |
3. 明确学习任务,加强合作指导 |
三、个性化创造和集体性合作的结合 |
(一)用审美心理统一音乐表现 |
(二)实现个性化与集体性的“互动—互补” |
(4)创客教育辅助高职高专《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创客教育与护理教育改革 |
1.1.2 创客教育国内外发展现状 |
1.1.3 创客教育教学方法 |
1.1.4 创客教育对高职高专护理教育的启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创客教育 |
1.3.2 创客空间 |
1.4 理论依据 |
1.4.1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
1.4.2 杜威“做中学”教育思想 |
1.4.3 赫伯特·斯宾塞“快乐教育”思想 |
1.4.4 理论框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1.1 设计思路 |
2.1.2 技术路线 |
2.2 研究对象 |
2.2.1 样本纳入、排除及退出标准 |
2.2.2 样本量及分组方法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工具 |
2.4.1 一般资料调查表 |
2.4.2 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 |
2.4.3 TCI-C创造性思维测试量表 |
2.4.4 专家咨询表 |
2.4.5 综合性实践操作考试标准 |
2.4.6 创客教育辅助教学效果评价表 |
2.4.7 教师访谈提纲 |
2.4.8 学生访谈提纲 |
2.5 创客教育辅助教学方案的制定 |
2.5.1 研究小组讨论确定初稿 |
2.5.2 校外专家咨询 |
2.5.3 校内专家论证 |
2.6 教学方案实施 |
2.6.1 试验组采用创客教育辅助教学方法 |
2.6.2 对照组采用常规辅助教学方法 |
2.7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2.7.1 数据收集 |
2.7.2 统计分析 |
2.8 质量控制 |
2.8.1 课题设计及实施阶段 |
2.8.2 资料收集及分析处理阶段 |
2.9 伦理问题 |
3 结果 |
3.1 创客教育辅助高职高专《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方案 |
3.2 两组护生基线数据比较 |
3.3 两组护生试验前后创新能力评分比较 |
3.4 两组护生综合实践考核成绩比较 |
3.5 试验组护生对创客教育辅助教学的效果评价 |
3.6 对教师的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
3.6.1 受访教师一般资料 |
3.6.2 教师访谈结果 |
3.7 对护生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
3.7.1 受访护生一般资料 |
3.7.2 护生访谈结果 |
4 讨论 |
4.1 创客教育对高职护理教学的影响 |
4.1.1 或是契合高职护理实践教学的有效辅助模式 |
4.1.2 促进高职护理实践教学相长 |
4.2 创客教育对高职护生综合能力的影响 |
4.2.1 提高高职护生的创新能力 |
4.2.2 增强高职护生临床应变能力 |
4.2.3 提高高职护生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
4.2.4 提高高职护生学习兴趣 |
4.3 创客教育应用于高职护理实践教学的思考 |
4.3.1 转变教育理念 |
4.3.2 创建适宜的创客空间 |
4.3.3 组建创客教学团队 |
4.3.4 重视提高人文护理素养 |
5 结论 |
6 本研究的创新和局限 |
6.1 本研究的创新 |
6.2 本研究的局限 |
参考文献 |
综述 创客教育应用于护理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简况 |
致谢 |
(6)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训空间设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 |
1.2.2 护理专业的发展 |
1.2.3 高职护理实训室的现状问题 |
1.3 研究对象 |
1.3.1 高职院校概述 |
1.3.2 高职护理专业概述 |
1.3.3 高职与本科护理教育区别概述 |
1.3.4 高职护理实训空间概述 |
1.3.5 空间设计模式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现状 |
1.4.2 国外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意义 |
1.7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2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训空间发展概述 |
2.1 高职教育的发展对实训空间的影响 |
2.1.1 高职教育发展现状 |
2.1.2 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 |
2.1.3 医护专业实训空间存在的问题 |
2.1.4 高职教育的发展对实训空问的影响 |
2.2 医学教育的发展对护理实训空间提出的要求 |
2.2.1 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现状 |
2.2.2 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
2.2.3 医学教育发展对护理实训空间提出的新要求 |
2.3 护理专业实践教学及其实践空间环境的发展概述 |
2.3.1 国内护理专业实践教学及其空间环境的发展概述 |
2.3.2 国外护理专业实践教学及其空间环境的发展概述 |
2.4 医疗仪器设备对实践空间提出的要求 |
2.4.1 护理专业实训项目 |
2.4.2 护理医用设备及其使用要求 |
2.5 影响护理专业实训空间设计的因素 |
2.5.1 教学模式 |
2.5.2 行为模式 |
2.5.3 仪器设备的使用 |
2.6 本章小结 |
3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训空间的现状调研 |
3.1 调研目的及方法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方法 |
3.2 调研概况 |
3.3 YA职业技术学院 |
3.3.1 基本信息及总平面图 |
3.3.2 护理系概况 |
3.3.3 护理实训室的建设现状 |
3.3.4 护理实训室的使用现状 |
3.4 SXNY职业技术学院 |
3.4.1 基本信息及总平面图 |
3.4.2 护理系概况 |
3.4.3 护理实训室的建设现状 |
3.4.4 护理实训室的使用现状 |
3.5 XY职业技术学院 |
3.5.1 基本信息及总平面图 |
3.5.2 护理系概况 |
3.5.3 护理实训室的建设现状 |
3.5.4 护理实训室的使用现状 |
3.6 XAYX高等专科学校 |
3.6.1 基本信息及总平面图 |
3.6.2 护理系概况 |
3.6.3 护理实训室的建设现状 |
3.6.4 护理实训室的使用现状 |
3.7 WN职业技术学院 |
3.7.1 基本信息及总平面图 |
3.7.2 护理系概况 |
3.7.3 护理实训室的建设现状 |
3.7.4 护理实训室的使用现状 |
3.8 调查问卷 |
3.8.1 学生调研问卷分析 |
3.8.2 教师调研问卷分析 |
3.8.3 问卷总结 |
3.9 调研院校护理专业实训空间现存问题 |
3.10 本章小结 |
4 高职院校医护专业实训空间规划布局研究 |
4.1 校园规划影响因素 |
4.2 实训空间的校园规划布局研究 |
4.2.1 实训中心与校园规划的布局关系 |
4.2.2 护理实训空间在实训楼中的布局现状 |
4.2.3 高职实训中心在校园规划中的设计原则 |
4.3 实训空间的校园规划布局发展趋势 |
4.4 本章小结 |
5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训空间构成及其空间模式研究 |
5.1 护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
5.1.1 现状问题 |
5.1.2 影响因素 |
5.2 护理专业实训空间构成 |
5.2.1 护理专业实训空间的定义 |
5.2.2 护理专业实训空间的分类及特点 |
5.3 护理专业实训空间设计模式的研究范围限定 |
5.3.1 主要研究对象 |
5.3.2 实践用房分类 |
5.4 基护实训空间设计模式研究 |
5.4.1 基护实训室概述 |
5.4.2 影响基护实训室空间模式的因素 |
5.4.3 基护实训室空间模式研究 |
5.4.4 基护实训室的方案设计研究 |
5.4.5 小结 |
5.5 急救实训空间模式研究 |
5.5.1 急救实训空间的分类及概念 |
5.5.2 影响急救实训空间模式的因素 |
5.5.3 急救实训室空间模式研究 |
5.5.4 急救实训室方案设计研究 |
5.5.5 小结 |
5.6 妇产科实训空间模式研究 |
5.6.1 妇产科实训空间的分类及概念 |
5.6.2 影响妇产科实训空间模式的因素 |
5.6.3 妇产科实训室空间模式研究 |
5.6.4 妇产科实训室设计研究 |
5.6.5 小结 |
5.7 高职护理专业内外科实训空间模式研究 |
5.7.1 内外科实训空间的分类及概念 |
5.7.2 影响内外科实训空间模式的因素 |
5.7.3 内外科实训室空间模式研究 |
5.7.4 内外科实训室设计研究 |
5.7.5 小结 |
5.8 高职护理专业实训人文环境空间研究 |
5.8.1 人文环境空间的分类及概念 |
5.8.2 人文环境建设空间模式分析 |
5.8.3 人文环境建设建议方案 |
5.9 本章小结 |
6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训室面积配置及数量研究 |
6.1 利用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6.1.1 实训空间利用率概述 |
6.1.2 目的及意义 |
6.2 实训用房利用率研究 |
6.2.1 影响实训空间利用率的因素 |
6.2.2 空间利用率 |
6.2.3 基护实训空间利用率现状统计 |
6.2.4 急救实训空间利用率现状统计 |
6.2.5 妇产科实训空间利用率现状统计 |
6.2.6 内外科实训空间利用率现状统计 |
6.2.7 调研院校实训空间利用率总结 |
6.2.8 实训空间利用率建议 |
6.3 实训用房的数量间题 |
6.3.1 护理实训室的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
6.3.2 影响护理实训室数量的因素 |
6.4 实训用房的面积及其空间平面布局研究 |
6.4.1 实训用房面积计算影响因素 |
6.4.2 基护实训空间面积计算 |
6.4.3 急救实训空间面积计算 |
6.4.4 妇产科实训空间面积计算 |
6.4.5 内外科实训空间面积计算 |
6.4.6 人文实训空间面积计算 |
6.4.7 实践实训空间面积建议 |
6.5 实训用房生均指标研究 |
6.5.1 现行指标分析 |
6.5.2 实训用房生均指标的影响因素 |
6.5.3 调研学校生均指标分析 |
6.5.4 “92”指标中生均指标的规定 |
6.5.5 《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中生均指标的规定 |
6.5.6 生均指标调节 |
6.5.7 生均指标计算 |
6.6 护理专业实训室规模变化的适应性策略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规划布局 |
7.1.2 实训空间模式设计 |
7.1.3 护理专业实训空间生均配比指标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图目录 |
二 表目录 |
三 调研问卷 |
四 调研院校护理实训空间平面图 |
五 调研职校课程表 |
作者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翻转课堂模式在中职卫校《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调查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访谈法 |
1.5.4 比较研究法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翻转课堂 |
2.1.2 混合式学习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自主学习理论 |
2.2.3 协作学习理论 |
2.2.4 系统化教学设计理论 |
2.3 翻转课堂模式的特征 |
2.3.1 转变了师生角色 |
2.3.2 分配了教学时间 |
2.3.3 丰富了教学资源 |
2.3.4 重构了学习过程 |
2.4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
2.4.1 自主灵活 |
2.4.2 增进交流 |
2.4.3 课堂高效 |
2.4.4 学习效果良好 |
3 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分析与设计 |
3.1《基础护理学》课程概述 |
3.1.1 课程性质与定位 |
3.1.2 课程所用教材及资源分析 |
3.1.3 教学目标分析 |
3.1.4 教学课时分配 |
3.2 翻转课堂模式的准备 |
3.2.1 研究对象 |
3.2.2 教师的准备 |
3.2.3 学习资料的准备 |
3.3 翻转课堂模式教学设计 |
3.3.1 教学流程设计 |
3.3.2 教学方法与手段 |
3.3.3 课程评价方式 |
4 翻转课堂模式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实施 |
4.1 在课前网络传递进行知识储备 |
4.1.1 教师自行创建教学视频 |
4.1.2 教师制定课前练习题及发布学习任务 |
4.1.3 护生自主完成课前学习任务 |
4.2 在课中实践操作进行知识内化 |
4.2.1 教师讲解问题和操作要点 |
4.2.2 护生分组进行课堂针对性练习 |
4.2.3 教师加强巡视指导 |
4.3 在课后交流反思进行知识巩固 |
4.3.1 师生广泛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交流 |
4.3.2 加强反思、巩固知识 |
5 翻转课堂模式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效果分析与评价 |
5.1 翻转课堂的调查分析 |
5.1.1 护生访谈记录与分析 |
5.1.2 翻转课堂学习效果问卷调查与分析 |
5.1.3 教学满意度调查 |
5.2 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效果分析 |
5.2.1 基础护理实践能力成绩分析 |
5.2.2 理论成绩分析 |
5.3 研究总结 |
5.4 翻转课堂模式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5.4.1 翻转课堂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优势 |
5.4.2 翻转课堂在基础护理学教学应用中的缺陷与对策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特色与创新 |
6.2 研究局限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附录 5 |
致谢 |
(8)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调查及改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的调查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
改革研究 |
Ⅰ 前期调研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设计综合性教学模式 |
Ⅱ 干预实施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基础护理实验教学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早实验、早临床”护理技能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基础护理学》的重要性 |
1.2 护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
1.3 我国护理实践教学的现状 |
1.4 《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的弊端 |
1.5 实践教学改革现状 |
2 研究目的 |
3 相关概念 |
3.1 操作技能 |
3.2 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 |
3.3 动作技能学习过程 |
3.4 练习曲线规律 |
3.5 模式 |
3.6 心理练习 |
3.7 技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
3.8 感性认识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工具 |
3.1 调查问卷 |
3.2 自制调查问卷的信度、效度测定 |
4 观测指标 |
4.1 问卷1 |
4.2 问卷2 |
4.3 考核成绩 |
5 调查方法 |
6 技术路线图 |
7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
三、结果 |
1 问卷回收情况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比较 |
1.1 问卷回收率 |
1.2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的可比性分析 |
2 "早实验、早临床"技能培养模式实施前后结果比较 |
2.1 问卷1调查结果 |
2.2 问卷2调查结果 |
2.3 考核成绩的比较 |
四、讨论 |
1. 研究的意义 |
2 "早实验、早临床"渐进式、全程式技能培养模式的特点 |
五、结论 |
1 本课题的研究结论 |
2 尚需探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后置部分 |
(10)模拟教学对护士护理差错发生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护理差错 |
1.2.2 模拟教学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5 创新点 |
2 护理差错的发生及原因分析 |
2.1 护理差错发生环节 |
2.2 护理差错原因分析 |
3 医学模拟教学的相关理论 |
3.1 医学模拟教学理论发展 |
3.2 相关教育学理论 |
3.2.1 结构主义课程论 |
3.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2.3 认知学派教学理论 |
3.2.4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3.2.5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4 国内外医学模拟教学应用状况 |
4.1 国外医学模拟教学应用状况 |
4.2 国内护理模拟教学应用状况 |
4.3 医学模拟教学在分支领域中的应用 |
4.3.1 在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 |
4.3.2 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
4.3.3 在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
4.3.4 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
4.3.5 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
5 护理模拟教学的实施 |
5.1 护理模拟教学的实施对象 |
5.2 护理模拟教学的课程设置 |
5.2.1 课程体系 |
5.2.2 课程任务 |
5.2.3 课程目标 |
5.2.4 课程要求 |
5.3 护理模拟教学的教学内容 |
5.4 护理模拟教学的实施步骤 |
5.4.1 教学设计 |
5.4.2 教学实施 |
5.4.3 教学考核 |
5.5 护理模拟教学的教学方法 |
5.5.1 PBL教学法 |
5.5.2 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 |
5.5.3 项目实习教学法 |
5.5.4 病例讨论式教学法 |
6 护理模拟教学的效果调查 |
6.1 教学效果调查 |
6.1.1 护理差错问卷调查 |
6.1.2 考试成绩采集 |
6.2 统计学处理 |
6.3 两组学生实习护理差错率发生的比较 |
6.4 两组学生护理考试成绩的比较 |
6.5 影响实施效果的相关因素 |
6.5.1 教案设计局限性 |
6.5.2 师资要求严格性 |
6.6 模拟教学实施的改进措施 |
6.6.1 增加模拟病例的多样性 |
6.6.2 增加师资配备的科学性 |
7 模拟教学对护理差错发生影响的分析 |
7.1 模拟教学与中职生护理差错发生影响的相关性 |
7.1.1 增强了专业操作规范性 |
7.1.2 增强了工作程序严谨性 |
7.1.3 增强了临床环境适应性 |
7.1.4 增强了临床思维灵活性 |
7.2 模拟教学对实用型护理人才培养的效果分析 |
7.2.1 增强了护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
7.2.2 增强了护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
7.2.3 增强了护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能力 |
7.3 模拟教学对现代护理教育的影响 |
7.3.1 增强了护理技能训练主动性 |
7.3.2 增强了临床教学时代性 |
7.3.3 有助解决临床实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四、基护教学中护生动作技能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护理实训教学中以护理技能大赛为标准的全员培训实施效果分析[J]. 黄美旋,韦秀才. 广西教育, 2020(26)
- [2]基于电子档案袋的形成性评价在护理开放实验室中的应用研究[D]. 严斯静. 广州医科大学, 2020(11)
- [3]浅议音乐学习中的个性化创造与集体性合作[J]. 陈源.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7(05)
- [4]创客教育辅助高职高专《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与评价[D]. 胡焕丽. 郑州大学, 2017(02)
- [5]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基础护理技术中的应用[J]. 李佟玲,兰丁,李红莉,宋雪. 现代医药卫生, 2016(16)
- [6]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训空间设计模式研究[D]. 张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7]翻转课堂模式在中职卫校《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曾晓斌.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3)
- [8]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调查及改革的研究[D]. 张小丽. 河北联合大学, 2011(05)
- [9]“早实验、早临床”护理技能培养模式的研究[D]. 刘红华.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1(10)
- [10]模拟教学对护士护理差错发生影响的研究[D]. 杨菲. 江西农业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