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分叉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颈内动脉分叉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一、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介入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张力[1](2021)在《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及随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情况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目的:从患者基本情况、动脉瘤情况、治疗方案、术后动脉瘤即刻情况分析纳入研究的颅内微小动脉瘤的各项数据。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探讨临床可以规避的高危因素,从而降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至2018年5月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1.年龄≥18岁;2.经CTA和/或MRA、脑血管造影证实存在颅内动脉瘤;3.动脉瘤测量最大径线<3mm。排除标准为:1.非囊性动脉瘤,如梭形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外伤性动脉瘤、感染性动脉瘤;2.动脉瘤最小测量径线>3mm;3.合并除动脉瘤外其它血管异常,如血管畸形、动静脉瘘、Moyamoya病、恶性肿瘤所致动脉瘤;4.非破裂动脉瘤6个月内有颅内出血和/或症状性脑梗死;5.血管内介入治疗或开颅夹闭治疗后复发的动脉瘤;6.病例资料不完整的动脉瘤。所有纳入患者均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技术或同时应用不同辅助技术进行栓塞治疗。收集资料包括:1.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既往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症状性脑血管疾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心血管病史。2.动脉瘤基本信息:是否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动脉瘤瘤颈宽度、是否为宽颈或窄颈动脉瘤、是否为多发性动脉瘤、动脉瘤体积、动脉瘤位置。3.手术治疗干预信息:是否为单微导管栓塞(单纯弹簧圈栓塞)或应用不同辅助技术栓塞(如支架辅助栓塞、球囊辅助栓塞、微导管辅助栓塞、微导丝辅助栓塞、多微导管栓塞技术)。4.术后动脉瘤即刻效果信息。分析颅内囊性微小动脉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不同手术方法的效果并探讨神经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结果:459例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中,有高血压病史者208例(47.3%),糖尿病史41例(9.3%),吸烟史89例(20.2%),饮酒史99例(22.5%),症状性脑血管病史16例(3.6%),合并心血管病27例(6.1%)。动脉瘤颈宽度2.26±0.48mm,宽颈动脉瘤442个(96.3%),窄颈动脉瘤17个(3.7%)。破裂动脉瘤52个(52位患者)(11.3%);未破裂动脉瘤407个(388位患者X88.7%)。多发动脉瘤192例(43.6%),非多发动脉瘤267例(56.4%)。动脉瘤位置:大脑前动脉系统144个(31.4%。),大脑中动脉系统99个(21.6%),颈内动脉系统181个(39.4%),后循环动脉瘤35个(7.6%)。动脉瘤手术策略:单微导管栓塞动脉瘤231个(50.3%),支架辅助栓塞56个(12.2%)、球囊辅助栓塞51个(11.1%),多微导管保护35个(7.6%)、微导管保护63个(13.8%)、微导丝保护23个(5.0%)。整体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分级: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Ⅰ级192例(41.8%)、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Ⅱ级230例(50.1%)、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37例(8.1%)。单微导管组术后即刻满意度低于支架辅助组、微导管保护组、球囊辅助组、多微导管保护组(P=0.001),与微导丝组无差异(P=0.920),支架辅助组、微导管保护组、球囊辅助组、多微导管保护组、微导丝组成对比较术后即刻满意度无差异。459例颅内微小动脉瘤中共有41例(8.9%)发生了神经系统并发症,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组418例(81.1%);单因素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史(P=0.029)、吸烟史(P=0.033)、饮酒史(P=0.047)、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19)、破裂动脉瘤(P=0.011)、动脉瘤体积(P=0.039)、位于颈内动脉系统(P=0.020)、应用支架辅助栓塞(P=0.045),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评估Raymond Ⅲ级(P=0.009)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既往高血压病史(P=0.041,OR=2.340)、吸烟史(P=0.049,OR=1.996)、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19,OR=3.005)、破裂动脉瘤(P=0.001,OR=3.873)、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P=0.002,3.764)是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病史、吸烟史、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破裂动脉瘤、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是颅内囊性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辅助技术栓塞(支架辅助栓塞、微导管保护、球囊辅助、多微导管保护)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优于单微导管栓塞。第二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中破裂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临床可以规避的高危因素,从而降低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发生率,并为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风险评估提供佐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至2018年5月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收集资料包括:1.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既往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症状性脑血管疾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心血管病史。2.动脉瘤基本信息:是否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动脉瘤瘤颈宽度、是否为宽颈或窄颈动脉瘤、是否为多发性动脉瘤、动脉瘤体积、动脉瘤位置。3.手术治疗干预信息:是否为单微导管栓塞(单纯弹簧圈栓塞)或应用不同辅助技术栓塞(如支架辅助栓塞、球囊辅助栓塞、微导管保护技术、微导丝保护技术、多微导管保护技术)。4.术后动脉瘤即刻结果信息。分别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统计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研究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症危险因素。结果:459例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中共有8例(1.7%)发生了神经系统出血并发症。术中发生破裂出血并发症组患者数为8例,无破裂出血并发症组患者数451例。破裂组患者平均年龄49.00±14.47岁,非破裂组患者平均年龄56.11±10.14岁。单因素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史(P=0.031)、破裂动脉瘤(P=0.008)、位于大脑前动脉系统动脉瘤(P=0.012)、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01)、动脉瘤体积(P=0.057)、前交通动脉瘤(P=0.006)、支架辅助栓塞(P=0.017)、单个动脉瘤所用弹簧圈个数(P=0.098)与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相关。对比破裂组和未破裂组填塞弹簧圈的个数和长度,破裂组动脉瘤填塞弹簧圈平均个数为2.50±0.71个,多于未破裂组动脉瘤的1.79±0.7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破裂组弹簧圈平均长度为5.69±1.87cm,高于未破裂组的5.10±1.83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01,OR=7.248)、破裂动脉瘤(P=0.001,OR=5.738)、大脑前动脉系统(P=0.047,OR=2.806)、支架辅助栓塞(P=0.039,OR=3.490)是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对上述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其中支架辅助栓塞的AUC最大,为0.760,有更高的预测价值。4项独立危险因素(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破裂动脉瘤、大脑前动脉系统、支架辅助栓塞)联合预测AUC为0.868,为最佳预测因子。结论: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破裂动脉瘤、大脑前动脉系统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是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出现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支架辅助栓塞有更高的预测价值,而不规则形态、破裂动脉瘤、大脑前动脉系统、支架辅助栓塞联合为最佳预测因子。第三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术中出现血栓栓塞缺血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临床可以规避的高危因素,从而降低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为缺血并发症的风险评估提供佐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至2018年5月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影像学特点。分别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分析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可能的血栓栓塞性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459例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中共有31例(6.8%)发生了血栓栓塞性缺血并发症。其中术中缺血并发症组患者数31例,无缺血并发症组患者数428例。缺血并发症组患者平均年龄53.65±10.26岁,非缺血并发症组患者平均年龄56.11±10.14岁。单因素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史(P=0.015)、破裂动脉瘤(P=0.002)、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08)与缺血并发症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史(P=0.025,OR=2.625)、破裂动脉瘤(P=0.003,OR=4.502)、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17,OR=3.086)是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发生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对上述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其中破裂动脉瘤的AUC最大,为0.764,有更高的预测价值。3项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史、破裂动脉瘤、动脉瘤形态不规则)联合预测AUC为0.842,为最佳预测因子。结论:高血压病史、破裂动脉瘤、动脉瘤形态不规则是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出现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破裂动脉瘤有更高的预测价值,而上述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为最佳预测因子。第四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术后临床和影像随访结果并研究影响颅内微小动脉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颅内微小动脉瘤术后复发率提供参考,并为颅内微小动脉瘤的复发风险预测及预后评估提供佐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至2018年5月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影像学特点。分别采用单因素统计和多因素统计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复发的危险因素。依据发现复发的时间,进行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探讨各危险因素对复发时间的影响。结果:459例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中共有15例(3.3%)随访出现了复发。复发组患者数15例,非复发组患者数444例。复发组患者平均年龄55.98±10.49岁,非复发组患者平均年龄56.01±10.26岁。单因素分析结果:吸烟(P=0.041)、饮酒(P=0.037)、动脉瘤位置位于大脑前动脉系统(P=0.047)、破裂动脉瘤(P<0.001)、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01)、单微导管栓塞(P=0.047)、栓塞满意度RaymondⅢ级(P<0.001)与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复发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发性动脉瘤(P=0.019,OR=2.935)、形态不规则(P=0.002,OR=7.931)、破裂动脉瘤(P=0.007,OR=5.851)、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P=0.006,OR=6.032)是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对上述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的AUC最大,为0.768,有更高的预测价值。上述4项危险因素(多发性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破裂动脉瘤、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联合预测AUC为0.887,为最佳预测因子。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结果发现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Ⅲ级的动脉瘤复发时间短于Raymond Ⅰ级+Ⅱ级的动脉瘤(P=0.04)。结论:多发性动脉瘤、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破裂动脉瘤、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是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出现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动脉瘤形态不规则有更高的预测价值,而上述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为最佳预测因子。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动脉瘤术后短时间内复发可能性大。

韩庆东,黄亚波[2](2021)在《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在颅内大型和巨大型血栓性动脉瘤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在颅内大型和巨大型血栓性动脉瘤中的应用。方法纳入2013年3月至2020年7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的共15例颅内大型和巨大型血栓性动脉瘤患者,动脉瘤最大径为1.50~2.50 cm(大型)9例,> 2.50 cm(巨大型)6例;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床突旁段7例、床突上段3例、大脑中动脉(MCA)3例、颈内动脉分叉部2例;有6例行颞浅动脉(STA)-MCA低流量搭桥术联合动脉瘤夹闭术,2例行STA-MCA低流量搭桥术联合动脉瘤切除术,1例行STA-MCA低流量搭桥术联合颈内动脉结扎术,4例行颈外动脉(ECA)-桡动脉(RA)-MCA高流量搭桥术联合动脉瘤孤立术,2例行ECA-RA-MCA高流量搭桥术联合动脉瘤切除术。结果 15例患者术中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术和血管超声以及术后复查DSA或CTA均显示桥血管通畅和动脉瘤消失。13例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例术后对侧肢体肌力下降,急诊行CT提示基底节区梗死,经康复治疗后肌力恢复至5级;1例术后7 d突发急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后呈浅昏迷;无死亡病例。平均随访12.70个月,术后6个月14例预后良好[Glasgow预后分级(GOS)评分4~5],1例预后欠佳(GOS评分≤3)。结论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可用于个体化治疗颅内大型和巨大型血栓性动脉瘤,术前脑血流动力学评估和动脉瘤分型可为治疗提供有利支持。

杨华,李爱民,刘希光,周静,仇劲松,高峰,周海[3](2021)在《单侧眶上眉弓锁孔入路夹闭双侧颅内动脉瘤的应用解剖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经单侧眶上眉弓锁孔入路夹闭同侧与对侧颅内动脉瘤的相关解剖及临床研究。方法本研究起止时间为2019年2—7月,福尔马林灌注尸体头颅标本来源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颅底解剖实验室,标本15例30侧并模拟眶上眉弓锁孔入路(SEK)进行显露操作,显微镜下暴露颅内对侧颈内动脉远端(DI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和颈内动脉眼段(OICA)并测量所能观察的最大长度,为临床提供解剖学数据。模拟临床处理方法,应用改良的(Salma)模拟夹闭动脉瘤的评分表量化评分。结果经单侧眶上眉弓锁孔入路可显露动脉瘤位于对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3.67±1.14)mm、对侧大脑前A2外侧段(5.28±0.96)mm、大脑中动脉M1段后方(15.83±0.76)mm、大脑中动脉M2段、未被视神经遮挡的颈内动脉(7.08±2.32)mm、大脑前动脉A1段(14.77±1.45)mm。大脑前A2近段、大脑中动脉M1段、大脑中动脉M2段近端、颈中动脉分叉处下方、颈内动脉未被视神经遮挡的后方和外侧方以及颈内动脉眼动脉段的上、下和外侧方,评估后可操作性几率小于75%,其不能完全显露进行模拟夹闭操作。结论模拟单侧眶上眉弓锁孔入路可显露夹闭动脉瘤位于对侧大脑前动脉A1段、指向前、后、内侧的大脑前动脉A2段、指向前、上、下的大脑中动脉M1段、指向上、外侧的大脑中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分叉、指向前、内侧未被视神经遮挡的颈内动脉、指向内侧的颈内动脉眼动脉段。

张丽娟[4](2021)在《颈部动脉迂曲及其与头颈部血管性病变相关性的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基于CTA的颈动脉影像解剖学研究目的:探讨基于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的颈动脉影像解剖学特征,以期为头颈部血管内介入治疗及颈部外科手术提供影像解剖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头颈部CTA检查并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男性100例,女性100例。(1)对左、右侧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及颈内动脉颅外段(extracrani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EICA)进行定量测量,测量指标如下:(1)CCA长度、起始处直径、中点处直径及颈总动脉迂曲指数(common carotid tortuosity index,CCTI),右侧CCA近端测量点置于头臂干起始处。(2)EICA长度、起始处直径、中点处直径、颅底处直径及颈内动脉迂曲指数(internal carotid tortuosity index,ICTI)。对左侧与右侧、男性组与女性组、年龄<60岁组与年龄≥60岁组的CCA及EICA测量参数分别进行两组间比较。对年龄与CCA及EICA测量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2)对EICA进行形态学评估,评估指标如下:(1)EICA类型:分为直线(straight)、迂曲(tortuosity)、盘曲(coiling)及折曲(kinking)。(2)评估EICA向后侧偏移程度:侧位像上自颈1至颈5椎体横突孔作一连线,EICA向后偏移超过此连线为(+)。(3)评估EICA向内侧偏移程度:EICA走行向咽后壁偏曲定义为(+)。对男性组与女性组、年龄<60岁组与年龄≥60岁组的EICA形态学改变分别进行两组间比较。(3)对颈动脉分叉水平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如下:(1)颈动脉分叉水平与颈椎椎体的位置关系。(2)测量颈动脉分叉与同侧乳突及下颌角之间的距离。对男性组与女性组颈动脉分叉与同侧乳突、下颌骨之间距离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1)CCA及EICA的测量参数:(1)左侧CCA长度为(12.53±1.10)cm,起始处直径为(10.97±2.25)mm,中点处直径为(6.70±0.86)mm。右侧CCA长度为(13.51±1.21)cm,起始处直径为(14.35±2.70)mm,中点处直径为(6.85±0.95)mm。右侧CCTI大于左侧(P<0.001)。左侧EICA长度为(8.22±1.14)cm,起始处直径为(8.40±1.30)mm,中点处直径为(4.43±0.50)mm,颅底处直径为(5.38±0.70)mm。右侧EICA长度为(8.20±1.15)cm,起始处直径为(8.18±1.23)mm,中点处直径为(4.43±0.57)mm,颅底处直径为(5.38±0.60)mm。左侧ICTI大于右侧(P=0.008)。(2)男性组左右侧CCA长度、起始处直径、中点处直径及左右侧EICA长度、起始处直径、中点处直径、颅底处直径均大于女性组(P<0.05)。CCTI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女性组ICTI大于男性组(左侧:P=0.039;右侧:P=0.024)。(3)年龄≥60岁组左右侧CCA长度、起始处直径、中点处直径及左右侧EICA长度、左侧颅底处直径均大于年龄<60岁组(P<0.05)。EICA起始处直径、中点处直径及右侧颅底处直径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60岁组CCTI(左侧:P<0.001;右侧:P<0.001)及ICTI(左侧:P<0.001;右侧:P<0.001)均显着大于年龄<60岁组。(2)EICA形态学评估:(1)男性组staight、tortuosity、coiling及kinking分型均与女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女性组EICA走行后移阳性率高于男性组(P=0.002)。EICA向咽后壁偏曲阳性率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215)。(2)年龄≥60岁组tortuosity(P<0.001)及kinking分型(P<0.001)多于年龄<60岁组,coiling分型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6)。年龄≥60岁组EICA走行后移阳性率及向咽后壁偏曲阳性率均大于年龄<60岁组(P<0.05)。(3)颈动脉分叉水平评估:(1)左侧颈动脉分叉最多位于颈3椎体下份水平(41/200,20.5%),右侧颈动脉分叉水平最多位于颈3-4椎间隙水平(45/200,22.5%)。(2)男性组左、右侧颈动脉分叉与同侧乳突及下颌角距离均大于女性组(P<0.05)。(4)年龄与CCA及EICA测量参数的相关性:年龄与CCTI(左侧:r=0.640,P<0.001;右侧:r=0.504,P<0.001)和ICTI(左侧:r=0.514,P<0.001;右侧:r=0.580,P<0.001)呈显着正相关。年龄与左右侧CCA长度、起始处直径、中点处直径及EICA长度、EICA中点处直径及EICA颅底处直径呈正相关(P<0.05)。年龄与左右侧EICA起始处直径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左侧颈内动脉颅外段迂曲度高于右侧。男性颈动脉长度和直径均大于女性,女性颈内动脉颅外段迂曲度高于男性。颈动脉长度、直径及迂曲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颈内动脉起始处直径与年龄无相关性。颈动脉分叉一般位于颈3-4椎体水平。颈动脉颅外段的解剖测量及形态学评估,可为前循环血管内介入及颈部外科手术计划的制定提供影像解剖学依据。第二部分颈部动脉迂曲与头颈部动脉病变的关系—基于CTA的研究目的:探讨颈部动脉迂曲与自发性头颈部动脉夹层(spontaneous cervicocerebral artery dissection,s CCD)及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的相关性。方法:(1)回顾性分析接受头颈部CTA检查并确诊为单侧或双侧s CCD的66例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纳入同一时期行头颈部CTA检查并且年龄和性别与s CCD组相匹配的66例无s CCD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CTA图像测量颈总动脉迂曲指数(common carotid tortuosity index,CCTI)、颈内动脉迂曲指数(internal carotid tortuosity index,ICTI)及椎动脉迂曲指数(vertebral tortuosity index,VTI)。对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虹吸部和颈内动脉颅外段(extracrani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EICA)进行形态学评估,评估指标如下:(1)ICA虹吸部分为5种类型,分别为Ia型、Ib型、Ⅱ型、Ⅲ型及Ⅳ型;(2)EICA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tortuosity、coiling及kinking。比较s CCD组与对照组间临床资料、颈部动脉迂曲指数(tortuosity index,TI)及ICA形态学差异。依据夹层发生位置不同,将s CCD组分为ICA夹层亚组及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夹层亚组,分别比较ICA夹层亚组和VA夹层亚组与相应对照组的颈部动脉TI差异。比较s CCD组内夹层侧动脉与健侧动脉的颈部动脉TI差异。应用ROC曲线分析颈部动脉TI预测s CCD的最佳阈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s CCD的独立危险因素。(2)回顾性分析接受头颈部CTA检查并确诊为单个或多个IA的100例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纳入同一时期行头颈部CTA检查并且年龄和性别与IA组相匹配的100例无IA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CTA图像测量CCTI、ICTI及VTI,同时对IA进行形态学测量,IA测量指标如下:(1)IA直径;(2)瘤径宽度;(3)IA纵横比(aspect ratio,AR)。对ICA虹吸部及EICA进行形态学评估,评估指标如下:(1)ICA虹吸部分为5种类型,分别为Ia型、Ib型、Ⅱ型、Ⅲ型及Ⅳ型;(2)EICA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tortuosity、coiling及kinking。比较IA组与对照组间临床资料、颈部动脉TI及ICA形态学差异。将IA组分为IA破裂组与未破裂组、单发IA组与多发IA组及IA直径<5mm组与IA直径≥5mm组进行亚组分析,在亚组内分别进行颈部动脉TI及ICA形态学差异的比较。对颈部动脉TI与IA形态学测量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I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66例s CCD组患者中,45例为ICA夹层,21例为VA夹层。s CCD组与对照组间血管危险因素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s CCD组ICTI(P<0.001)和VTI(P=0.008)均大于对照组,CCTI在两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962)。s CCD组Ⅲ型(P=0.001)和Ⅳ型(P<0.001)ICA虹吸部多于对照组,s CCD组Ib型ICA虹吸部少于对照组(P=0.003),Ia型和Ⅱ型ICA虹吸部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s CCD组EICA所有迂曲类型总和(P<0.001)、coiling(P=0.018)和kinking(P=0.006)分型均多于对照组,tortuosity分型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460)。ICA夹层亚组ICTI(P<0.001)和VTI(P=0.010)大于对照组,CCTI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790)。VA夹层亚组ICTI大于对照组(P=0.002),CCTI及VTI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s CCD组夹层侧动脉TI与健侧动脉TI无统计学差异(P>0.05)。ICTI预测s CCD的最佳阈值为19.18(AUC=0.731,P<0.001),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7%和73%。VTI预测s CCD的最佳阈值为15.78(AUC=0.633,P=0.008),其敏感性和特异度分别为35%和92%。ICTI(OR=2.964;P=0.026)、VTI(OR=5.141;P=0.009)和Ⅲ型ICA虹吸部(OR=4.654;P=0.003)是s CCD的独立危险因素。(2)100例IA患者共检出129个IA,其中41例为破裂IA,59例为未破裂IA,74例为单发IA,26例为多发IA,65例为IA直径<5mm,35例为IA直径≥5mm。IA组高血压患者多于对照组(P=0.002)。IA组ICTI高于对照组(P<0.001),CCTI和VTI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IA组Ⅳ型ICA虹吸部多于对照组(P=0.016),Ia型、I b型、Ⅱ型及Ⅲ型ICA虹吸部在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IA组EICA所有迂曲类型总和(P=0.001)、coiling(P=0.006)和kinking(P=0.007)分型均多于对照组。CCTI、ICTI及VTI在IA破裂组与未破裂组间、单发IA组与多发IA组间及IA直径<5mm组与IA直径≥5mm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ICA虹吸部5种分型在IA破裂组与未破裂组间、单发IA组与多发IA组间及IA直径<5mm组与IA直径≥5mm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EICA所有迂曲类型总和、tortuosity、coiling及kinking在IA破裂组与未破裂组间、单发IA组与多发IA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coiling分型在IA直径≥5mm组中比例低于IA直径<5mm组(P=0.048)。ICTI(r=0.226,P=0.023)和VTI(r=0.197,P=0.049)与IA瘤颈宽度呈正相关,CCTI(r=-0.223,P=0.026)与AR呈负相关。ICTI(OR=1.708;P=0.002)、高血压(OR=3.847;P<0.001)及吸烟史(OR=3.003;P=0.032)是I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内动脉及椎动脉迂曲与自发性头颈部动脉夹层有关,其迂曲程度越高,发生自发性头颈部动脉夹层的风险就越高。颈内动脉迂曲与颅内动脉瘤的发生具有相关性,但颈部动脉迂曲似乎会降低颅内动脉瘤的增大风险。颈部动脉迂曲与颅内动脉瘤的数量及是否破裂无关。颈内动脉虹吸部迂曲作为一个潜在的影像生物学标志,可用于评估和预测自发性头颈部动脉夹层及颅内动脉瘤的发生风险。第三部分颈内动脉迂曲与脑小血管病影像标志、脑结构和灌注改变的关系研究目的:探讨颈内动脉迂曲与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影像标志及认知功能改变的相关性,以及颈内动脉迂曲患者脑结构及3D-ASL脑灌注改变。方法:前瞻性分析行头颈MRA检查发现颈内动脉迂曲指数(internal carotid tortuosity index,ICTI)≥20的58例ICA迂曲组患者,纳入同一时期ICTI<20并且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匹配的5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临床资料收集、认知功能评价及头颅MRI扫描。认知功能量表评价包括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头颅MRI扫描序列包括T2-FLAIR、T2WI、3D-T1WI、3D-ASL(PLD=1525ms,PLD=2525ms)。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头颅MRI图像评价及后处理分析,具体分析方法如下:(1)对CSVD影像标志包括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扩大血管周围间隙(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EPVS)及腔隙灶进行视觉评分,对WMH体积进行定量计算。比较ICA迂曲组与对照组间WMH体积、WMH评分、EPVS评分、腔隙灶及认知功能评分的差异。对ICTI与WMH体积、WMH评分、EPVS评分及Mo CA量表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依据WMH及EPVS严重程度不同,将WMH及EPVS分为Ⅰ级、Ⅱ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Ⅱ级WMH和Ⅱ级EPVS的独立危险因素。(2)采用Accu Brain分析软件定量计算包括海马、杏仁核、尾状核、壳核、苍白球、丘脑、扣带回、岛叶、脑白质、脑灰质等64个脑区相对体积以及包括双侧额叶、枕叶、颞叶、顶叶、扣带回、岛叶及小脑13个脑区的萎缩率,同时计算包括左右颞叶皮质、左右内侧颞叶皮质、左右外侧颞叶皮质、左右顶叶皮质、左右枕叶皮质、左右眶额皮质等27个脑区及深部白质的相对CBF值。对ICTI与各脑区相对体积及萎缩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ICA迂曲组侧脑室旁WMH体积(P=0.011)及WMH总体积(P=0.011)大于对照组,深部白质WMH体积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5)。ICA迂曲组WMH评分总分高于对照组(P=0.005)。ICA迂曲组基底节区EPVS评分(P=0.005)及EPVS总分(P=0.008)高于对照组,脑白质区EPVS评分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96)。腔隙灶在ICA迂曲组及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409)。ICA迂曲组Mo CA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MMSE量表评分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144)。ICTI与WMH体积(r=0.2699,P=0.0035)、WMH评分(r=0.4392,P<0.0001)及EPVS评分(r=0.2766,P=0.0025)均呈正相关,ICTI与Mo CA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4093,P<0.0001)。ICTI(OR=2.068,P<0.001;OR=2.139,P<0.001)是Ⅱ级WMH(依据因变量为WMH体积及WMH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ICTI(OR=1.806,P=0.002)是Ⅱ级EPVS的独立危险因素。(2)ICA迂曲组脑实质(P=0.013)、脑灰质(P=0.003)、右侧颞叶(P=0.030)、左侧枕叶(P=0.019)、右侧枕叶(P=0.005)及小脑(P=0.045)相对体积低于对照组,其余脑区相对体积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ICA迂曲组左侧扣带回(P=0.013)、右侧扣带回(P=0.007)、左侧岛叶(P=0.031)及右侧岛叶(P=0.003)的脑萎缩率高于对照组,其余脑区萎缩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PLD为1525ms时,ICA迂曲组左侧丘脑(P=0.024)、右侧丘脑(P=0.048)及深部脑白质(P=0.020)的相对CBF高于对照组,其余脑区的相对CBF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PLD为2525ms时,ICA迂曲组左侧丘脑相对CBF高于对照组(P=0.002),其余脑区的相对CBF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ICTI与脑实质(r=-0.214,P=0.021)、脑灰质(r=-0.245,P=0.008)、左侧枕叶(r=-0.198,P=0.032)、右侧枕叶(r=-0.281,P=0.002)及右侧颞叶(r=-0.317,P<0.001)相对体积呈负相关。ICTI与左侧岛叶(r=0.299,P=0.001)、右侧岛叶(r=0.346,P<0.001)、左侧扣带回(r=0.277,P=0.002)、右侧扣带回(r=0.275,P=0.003)及右侧颞叶(r=0.239,P=0.009)脑萎缩率呈正相关。结论:颈内动脉迂曲度增加与脑白质高信号和扩大血管周围间隙的增多以及认知功能下降有关,并且与部分脑区灰质体积减少、双侧扣带回及双侧岛叶萎缩率增加相关。颈内动脉迂曲患者未见明显灌注降低的脑区。

许志剑,杨帆,徐渭,陈俊良,周格知,童民锋[5](2021)在《显微缝合技术在急诊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回顾性分析13例急诊行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血泡样动脉瘤4例,载瘤动脉或瘤颈撕裂6例,复杂大脑中动脉动脉瘤3例。术中对血泡样动脉瘤和撕裂的动脉瘤采用缝合技术重塑载瘤动脉或瘤颈,对复杂大脑中动脉动脉瘤行搭桥术,其中成功夹闭12例,1例术后再出血后死亡。12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1.0±3.7)个月(7~19个月),术后复查头颅CT血管成像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其中2例血管狭窄。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评估预后,恢复良好(Ⅴ~Ⅳ级)10例,恢复较差(Ⅲ级)2例。

余国清[6](2020)在《单侧入路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双侧多发动脉瘤的回顾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回顾性分析单侧入路显微夹闭的颅内双侧多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影像学资料,寻找某些相关的影像学特征,以利于选择合适的病例行单侧入路夹闭颅内双侧多发动脉瘤,总结经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9年8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科及联合外院62例确诊为颅内双侧多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单侧入路一期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双侧多发动脉瘤。根据入院时情况进行Hunt-Hess分级及Fisher分级,出院时进行改良的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术前头颅CT脑水肿程度、动脉瘤的基本特征,包括动脉瘤形态、大小、瘤体朝向、对侧动脉瘤有关的影像学参数,以及手术时间、治疗结果和术后并发症,并对治疗经验进行总结。结果:62例MIA患者中有SAH相关症状51例,无SAH相关症状11例,发病年龄在2875岁,平均年龄55.23±9.81岁,男性22例(35.48%),女性40例(64.52%),预后良好59例(95.16%)、预后不良3例(4.84%)。住院时间为17.32±4.71天,手术时间为3.93±1.01小时。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瘤总共143个,均为囊状动脉瘤,其中大脑中动脉动脉瘤39个,后交通动脉动脉瘤52个,颈内动脉动脉瘤17个,眼动脉动脉瘤7个,前交通动脉动脉瘤11个,大脑前动脉动脉瘤8个,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9个。动脉瘤大小<3mm者17个,3mm≤动脉瘤大小<5mm者57个,5mm≤动脉瘤大小<7mm者43个,7mm≤动脉瘤大小<10mm者18个,10mm≤动脉瘤大小<25mm者8个,动脉瘤大小≥25mm者0个。术前头颅CT无脑水肿11例、局灶性脑水肿51例、全脑水肿0例。单侧入路共夹闭141个动脉瘤,其中大脑中动脉动脉瘤39个,包括15个为对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对侧A1+M1的总长度平均28.15±1.91mm,对侧动脉瘤的形态均为囊状,对侧动脉瘤到手术入路侧的平均距离为83.41±3.41mm,对侧动脉瘤的朝向前上3例、后侧7例、下侧5例;夹闭眼动脉动脉瘤7个,其中有3个对侧眼动脉动脉瘤,动脉瘤为囊状,无瘤壁钙化,视交叉前距离7.80±0.62mm,视神经间距离12.83±1.32mm,鞍结节水平两侧颈内动脉之间的距离12.83±1.70mm,两侧前床突之间距离平均为28.07±1.94mm,对侧动脉瘤的朝向前内侧1例、内侧2例;后交通动脉动脉瘤52个、颈内动脉动脉瘤17个、眼动脉动脉瘤6个、大脑前动脉动脉瘤7个、前交通动脉动脉瘤11个、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9个。结论:1、术前Hunt-Hess分级为0-Ⅲ级,头颅CT为局灶性脑水肿,优先处理责任动脉瘤,并考虑一期处理颅内多发动脉瘤。2、对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以及对侧眼动脉动脉瘤,满足其特定的解剖和影像学参数时,可考虑选择一期行单侧入路夹闭对侧动脉瘤。3、对侧后交通动脉瘤和对侧颈内动脉动脉瘤,动脉瘤朝向、大小合适,综合评估后可以选择一期行单侧入路夹闭对侧动脉瘤。

叶立瓯,巴华君,陈茂华,陈献东,孙军[7](2020)在《iFlow成像技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近期神经功能的预测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iFlow成像技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近期神经功能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60例SAH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0例未破裂动脉瘤患者或者动脉瘤治疗术后半年复查未发生血管痉挛及血管狭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iFlow软件测量患者造影时双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双侧颈内动脉分叉部和双侧椎动脉造影基底动脉末端的造影剂到达峰值的时间(TTP),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析iFlow数据对SAH患者近期神经功能评估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首次造影时双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双侧颈内动脉分叉部和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末端的造影剂TTP均明显长于对照组(t分别=2.12、2.28、2.10、2.03、2.39、2.28,P均<0.05);观察组复查造影时双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双侧颈内动脉分叉部和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末端的造影剂TTP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和首次造影(t分别=3.98、4.37、3.94、3.55、6.35、4.59;2.02、2.34、2.11、2.10、3.78、2.34,P均<0.05)。复查造影时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组双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双侧颈内动脉分叉部和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末端的造影剂TTP明显短于恢复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51、6.62、5.47、6.22、6.30、6.61,P均<0.05)。左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左右侧颈内动脉分叉部和左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末端的造影剂TTP评估SAH患者近期神经功能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0.88、0.84、0.88、0.94、0.89。结论 iFlow成像技术具有对SAH的患者近期神经功能评估预测的可行性。

丁聪[8](2020)在《前循环动脉瘤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形态改变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常用方式。有研究报道了颅内动脉瘤支架植入术后会引起载瘤动脉形态学改变,但引起这种变化的相关因素不明,且血管形态学变化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转归的作用不明。本研究拟探究支架引起血管形变的相关因素及血管形变对动脉瘤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神经介入数据库录入的2014年10月至2019年3月所有神经介入治疗的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数据,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动脉瘤大小、动脉瘤部位、支架类型及动脉瘤是否发生破裂和随访结果,分析术前和术后的3D-DSA图像,测量支架覆盖段载瘤动脉的角度。术前载瘤动脉角度与术后随访载瘤动脉角度差异≥5°认为该血管发生形态改变,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血管形变的相关因素和血管形变与动脉瘤转归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01例患者,平均年龄54.7±10.2岁,男女比为58:143,有111例破裂动脉瘤。术后即刻Raymond分级:Ⅰ级115例,Ⅱ级66例,Ⅲ级20例。随访结果Raymond分级:Ⅰ级180例,Ⅱ级11例,Ⅲ级10例。稳定118例,进一步栓塞71例,复发12例。有62例发生载瘤动脉形态改变,平均年龄52.4±8.3岁,男女比为25:37。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动脉瘤部位、支架类型和动脉瘤大小与血管形变相关(P<0.05),但动脉瘤是否破裂与血管形变不相关。亚组分析显示各动脉瘤部位形变率差异有显着性(P=0.000),大脑中动脉及前交通动脉较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及颈内动脉床突旁段更易发生载瘤动脉形变;各支架类型形变率差异有显着性(P=0.000),Solitaire支架较Lvis支架及密网支架更易发生载瘤动脉形变;各年龄段形变率差异有显着性(P=0.014),60岁以下患者更易发生载瘤动脉形变;不同动脉瘤大小形变率差异有显着性(P=0.019);性别的形变率差异有显着性(P=0.017),男性比女性更易发生载瘤动脉形变;动脉瘤是否破裂的形变率差异无显着性(P=0.704)。多因素分析显示前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Lvis支架、密网支架及破裂动脉瘤与血管形变有相关性(P<0.05)。动脉瘤转归与载瘤动脉形变差异有显着性(P=0.041)。结论:支架辅助栓塞前循环动脉瘤会引起载瘤动脉的形变,血管形变与性别、年龄、动脉瘤部位、动脉瘤大小及支架类型显着相关(P<0.05)。前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Lvis支架、密网支架及破裂动脉瘤为载瘤动脉发生形变的危险因素。介入治疗后动脉瘤的转归与载瘤动脉形变显着相关。

陈力[9](2020)在《影响脑分叉部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结果的相关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脑分叉部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一直以来都是神经介入医生所面临的难题。本研究目的是分析可能影响脑分叉部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结果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分叉部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中心接受血管内治疗的脑分叉部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及糖尿病史、动脉瘤部位、大小、动脉瘤颈特征、动脉瘤瘤颈起源分型、破裂状态、血管内治疗技术、术后即刻和随访血管造影结果等,采用单因素c2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可能影响栓塞结果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连续入组202例患者(共205个脑分叉部动脉瘤)。其中:破裂动脉瘤165个(80.49%),未破裂动脉瘤40个(19.51%);动脉瘤位于Willis环152个(74.15%),Willis环以外53个(25,85%);动脉瘤平均大小为4.93±2.09mm;瘤颈宽平均为3.11±1.42mm,符合宽颈动脉瘤标准共118个(57.56%);瘤颈起源:A型62个,B型108个,C型35个;动脉瘤技术成功率为100%,裸弹簧圈栓塞125个(60.98%),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35个(17.07%),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37个(18.05%),双微导管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8个(3.90%);动脉瘤术后即刻充分栓塞率为61.46%(126/205),随访血管造影充分栓塞率为71.17%(116/163),复发率和再治疗分别为28.83%(47/163)和11.66%(19/163)。动脉瘤颈特征和瘤颈起源是影响脑分叉部动脉瘤术后即刻栓塞结果的主要因素,窄颈、B型瘤颈起源(瘤颈累及一侧分叉动脉)更易充分栓塞。动脉瘤破裂状态、术后即刻是否充分栓塞和是否使用支架是影响分叉部动脉瘤栓塞后演化结果的主要因素,破裂、术后即刻未充分栓塞及未使用支架组的分叉部动脉瘤术后更易复发。对于复杂的破裂出血性分叉部动脉瘤,可以选择分期治疗。结论:本中心血管内治疗脑分叉部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但是复发率和再治疗率仍较高。窄颈和B型瘤颈起源的分叉部动脉瘤术后即刻更易充分栓塞,破裂、未充分栓塞的分叉部动脉瘤更易复发,支架辅助治疗可以提高随访时充分栓塞率。

宋晓磊[10](2020)在《大脑前动脉A1段起始部动脉瘤的临床分型及治疗策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大脑前动脉A1段起始部(近端1/3)动脉瘤与A1段动脉主干的空间位置关系,并依据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临床分型,针对不同临床分型的动脉瘤提出针对性的治疗策略;同时回顾性分析47例大脑前动脉A1段(整段)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治疗方式及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等指标,对影响预后恶化、死亡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014年5月-2020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7例大脑前动脉A1段(整段)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术前的基本信息、影像学表现、临床症状、治疗方式、术后相关并发症和术后神经功能预后等情况,并对本组患者进行3个月、6个月影像学及临床随访。通过回顾文献和对病例分析,针对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对影响预后恶化、死亡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根据A 1起始部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空间构型关系,对此部位动脉瘤进行临床分型。结果:1.大脑前动脉A1段(整段)动脉瘤患者共47例。42例(89.4%)进行手术治疗,19例(40.4%)行血管内介入治疗,23例(48.9%)显微外科夹闭治疗;5例(10.6%)保守治疗。年龄范围在875岁,平均年龄54.1±13.4岁,女性26例(55.3%),男性21例(44.7%),24例(51.1%)伴有高血压,5例(10.6%)伴有2型糖尿病,7例(14.9%)伴有冠心病,13例(27.7%)颅内多发动脉瘤。33例(70.2%)发生SAH,31例(65.9%)为A1段动脉瘤破裂。其中Hunt-Hess分级Ⅰ级2例(4.3%),Ⅱ级22例(46.8%),Ⅲ级5例(10.6%),Ⅳ级4例(10.6%)。A1段(整段)动脉瘤的平均直径4.3±4.5mm,动脉瘤颈的平均直径是3.0±1.1mm,破裂动脉瘤的平均直径3.6mm,未破裂动脉瘤的平均直径5.7mm,直径>7mm的动脉瘤4例(8.5%)。A1起始部与颈内动脉末端之间的平均夹角为88.4o;A1起始部与大脑中动脉之间的平均夹角为121.9o;动脉瘤距离颈内动脉末端的平均距离约2.1mm。A1段(整段)动脉瘤位于左侧22例(46.8%),右侧25例(53.2%)。动脉瘤伴血管异常13例(27.6%),其中对侧A1缺如6例(46.2%),1例同时伴有前交通开窗畸形,对侧A 1发育不全4例(30.8%),动脉瘤远心端血管发育不全1例(7.7%),动脉瘤近心端重度狭窄1例(7.7%),A1段血管分叉变异伴同侧大脑中动脉起始闭塞1例(7.7%)。伴随颅内其它部位动脉瘤13例(27.7%),8例多发动脉瘤一期全部处理,5例仅处理责任动脉瘤。2.依据A 1起始部动脉瘤颈与载瘤动脉的空间关系分为以下5种不同类型。Ⅰ型:动脉瘤颈位于载瘤动脉后壁,瘤体投射向后方,为所有类型中数量最多的类型,依据动脉瘤体的投射方向可分为2种亚型:Ⅰa型:瘤体投射向后下方;Ⅰb型:瘤体投射向后上方。Ⅱ型:动脉瘤颈位于载瘤动脉上壁,瘤体投射向上方。Ⅲ型:动脉瘤颈位于载瘤动脉前壁,瘤体投射向前方。Ⅳ型:动脉瘤颈位于载瘤动脉下壁,瘤体投射向下方。Ⅴ型:梭形或大型动脉瘤,瘤颈累及载瘤动脉横断面超过两个象限范围。依据患者的预后情况,我们认为Ⅰ型和 Ⅲ型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和显微外科夹闭均可,Ⅱ型建议选择血管内治疗,Ⅳ和Ⅴ型建议选择显微外科夹闭。3.通过对24例A1段动脉瘤的DSA总结与分析,将A1段形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Ⅰ型:反横“S”型;Ⅱ型:上弧型(“⌒”形); Ⅲ型:夹角型(“∧”形)或近直线型,Ⅲa型:锐角型, Ⅲb型:钝角型, Ⅲc型:类平角型。形态构成比排序 Ⅲb>Ⅱ>Ⅰ> Ⅲa> Ⅲc,24例动脉瘤均位于或接近于血管弯曲成角处。其中,Ⅰ型和 Ⅲb型动脉瘤投射方向主要向后下和上方;Ⅱ型动脉瘤向后下、后上、上方、下方均有投射; Ⅲa型的全部投射向上方; Ⅲc型动脉瘤向后上方和前方。4.出院后3个月预后良好率85.1%(40例),死亡率6.4%(3例),与出院时神经功能相比较,80.9%(38例)未发生变化,4.3%(2例)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出院6个月时85.1%(40例)的患者与术后3个月随访时未见明显变化,死亡率仍为6.4%(3例)。5.术后6个月共6例(12.8%)患者出现神经功能预后不良,41例(87.2%)患者神经功能获益或无变化。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合并Hunt-Hess分级Ⅳ-Ⅴ级、术前IVH、术后新发血肿、术后脑积水是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高风险因素。结论:大脑前动脉A1段动脉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动脉瘤,发生率较低,但具有其独特的临床特征。本文根据A1起始部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空间位置关系,分为5种不同的主要临床分型,针对每一种临床分型,治疗方案及策略也有所不同。术前可以依据影像学对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关系进行评估,以便于为A1段起始部动脉瘤提供更为理想的治疗策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二、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介入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介入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及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综述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
    1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检出率及其特点
        1.1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检出率
        1.2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特点
    2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
        2.1 CTA、MRA检查
        2.2 DSA检查
    3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治疗
        3.1 治疗概述
        3.2 开颅显微夹闭手术治疗
        3.3 血管内介入治疗
    4 总结
第一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情况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1.1 资料与方法
        1.1.1 临床资料
        1.1.2 脑血管造影
        1.1.3 血管内治疗
        1.1.4 围手术期药物应用
        1.1.5 并发症及其处理
        1.1.6 临床结局与随访
        1.1.7 统计学处理
    1.2 结果
        1.2.1 临床基线资料及临床特征
        1.2.2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方案
        1.2.3 血管内介入治疗并发症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1.3 讨论
        1.3.1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一般临床情况
        1.3.2 高血压病史和吸烟史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关系
        1.3.3 动脉瘤形态不规则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关系
        1.3.4 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瘤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关系
        1.3.5 破裂动脉瘤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关系
        1.3.6 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分级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关系
第二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中破裂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2.1 资料与方法
        2.1.1 临床资料
        2.1.2 危险因素
        2.1.3 统计学处理
    2.2 结果
        2.2.1 患者基线资料及单因素分析
        2.2.2 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症的多因素分析
        2.2.3 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症患者的临床特点
    2.3 讨论
        2.3.1 破裂动脉瘤与术中出血并发症的关系
        2.3.2 位于大脑前动脉系统动脉瘤与术中出血并发症的关系
        2.3.3 动脉瘤形态不规则与术中出血并发症的关系
        2.3.4 支架辅助栓塞技术与术中出血并发症的关系
        2.3.5 易发生破裂出血的微小动脉瘤的识别
        2.3.6 术中破裂出血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置
    2.4 附图
第三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3.1 资料与方法
        3.1.1 临床资料
        3.1.2 危险因素
        3.1.3 统计学处理
    3.2 结果
        3.2.1 患者基线资料及单因素分析
        3.2.2 缺血并发症的多因素分析
        3.2.3 缺血并发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3.3 讨论
        3.3.1 高血压病史与缺血并发症的相关性
        3.3.2 不同部位微小动脉瘤与缺血并发症的相关性
        3.3.3 瘤颈宽度与缺血并发症的相关性
        3.3.4 破裂动脉瘤与缺血并发症的相关性
        3.3.5 动脉瘤形态不规则与缺血并发症的相关性
        3.3.6 缺血并发症的处理
        3.3.7 预防缺血并发症的注意事项
    3.4 附图
第四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4.1 资料方法
        4.1.1 临床资料
        4.1.2 危险因素
        4.1.3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治疗
        4.1.4 影像随访动脉瘤复发情况
        4.1.5 统计学处理
    4.2 结果
        4.2.1 患者基线资料及单因素分析
        4.2.2 术后复发的多因素分析
        4.2.3 术后复发的时间
    4.3 讨论
        4.3.1 吸烟饮酒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4.3.2 破裂动脉瘤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4.3.3 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多发动脉瘤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4.3.4 治疗策略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4.3.5 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4.3.6 动脉瘤位置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4.4 附图
第五部分 结论
创新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在颅内大型和巨大型血栓性动脉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1. 纳入标准
        2. 排除标准
        3. 一般资料
    二、研究方法
        1. 术前评估
        2. 手术方法
        3. 预后评价
结果
讨论

(3)单侧眶上眉弓锁孔入路夹闭双侧颅内动脉瘤的应用解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研究方法
    1.3 引入Salma手术显露分级评分表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4)颈部动脉迂曲及其与头颈部血管性病变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基于CTA的颈动脉影像解剖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部分 颈部动脉迂曲与头颈部动脉病变的关系—基于CTA的研究
    第一节 颈部动脉迂曲与自发性头颈部动脉夹层的关系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节 颈部动脉迂曲与颅内动脉瘤的相关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三部分 颈内动脉迂曲与脑小血管病影像标志、脑结构和灌注改变的关系研究
    第一节 颈内动脉迂曲与脑小血管病影像标志及认知功能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节 颈内动脉迂曲患者脑结构及3D-ASL脑灌注改变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文献综述 动脉迂曲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6)单侧入路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双侧多发动脉瘤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本课题的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iFlow成像技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近期神经功能的预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神经功能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各部位造影剂TTP比较见表2
    2.2 按照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将SAH患者分为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组例和恢复不良组例。两组不同测量点的造影剂TTP比较见表3。
    2.3 造影剂TTP对近期神经功能评估的效能诊断
3 讨论

(8)前循环动脉瘤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形态改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资料处理
    2.3 Raymond分级
    2.4 血管形变的评价
    2.5 治疗方法
    2.6 随访
    2.7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描述
    3.2 发生载瘤动脉形变相关性分析
        3.2.1 动脉瘤位置与载瘤动脉形变的关系
        3.2.2 支架与载瘤动脉形变的关系
        3.2.3 年龄与载瘤动脉形变的关系
        3.2.4 动脉瘤大小与载瘤动脉形变的关系
        3.2.5 性别与载瘤动脉形变的关系
        3.2.6 动脉瘤是否破裂与载瘤动脉形变的关系
    3.3 发生载瘤动脉形变基础资料多因素结果分析
    3.4 动脉瘤转归与动脉瘤形变的关系
第4章 讨论
    4.1 支架类型对于载瘤动脉形态学改变的影响分析
    4.2 动脉瘤部位对于载瘤动脉形态学改变的影响分析
    4.3 动脉瘤转归与载瘤动脉形态学改变的影响分析
    4.4 本研究的局限性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9)影响脑分叉部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结果的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动脉瘤形态学特征
    2.3 动脉瘤治疗情况
    2.4 动脉瘤即刻栓塞程度
    2.5 动脉瘤即刻栓塞程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6 手术相关并发症
    2.7 患者出院时的临床疗效评价
    2.8 影像随访结果
    2.9 动脉瘤随访影像结果演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3.讨论
4.本研究的局限性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10)大脑前动脉A1段起始部动脉瘤的临床分型及治疗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大脑前动脉A1段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介入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及随访研究[D]. 张力. 吉林大学, 2021(01)
  • [2]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在颅内大型和巨大型血栓性动脉瘤中的应用[J]. 韩庆东,黄亚波.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07)
  • [3]单侧眶上眉弓锁孔入路夹闭双侧颅内动脉瘤的应用解剖研究[J]. 杨华,李爱民,刘希光,周静,仇劲松,高峰,周海. 安徽医药, 2021(07)
  • [4]颈部动脉迂曲及其与头颈部血管性病变相关性的研究[D]. 张丽娟.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5]显微缝合技术在急诊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中的应用[J]. 许志剑,杨帆,徐渭,陈俊良,周格知,童民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21(01)
  • [6]单侧入路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双侧多发动脉瘤的回顾性分析[D]. 余国清.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7]iFlow成像技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近期神经功能的预测作用[J]. 叶立瓯,巴华君,陈茂华,陈献东,孙军.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0(06)
  • [8]前循环动脉瘤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形态改变的研究[D]. 丁聪. 南昌大学, 2020(08)
  • [9]影响脑分叉部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结果的相关因素研究[D]. 陈力.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10]大脑前动脉A1段起始部动脉瘤的临床分型及治疗策略[D]. 宋晓磊.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颈内动脉分叉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