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急慢性肝炎诊断中的价值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急慢性肝炎诊断中的价值

一、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对急性、慢性肝炎诊断的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高敏[1](2019)在《胆“藏泻失调”的理论验证及利胆软坚方调脂减肥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通过对胆“藏泻失调”理论探讨,验证肥胖发生与胆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明确胆决断藏泻失调是肥胖发病的原因;通过研究利胆软坚方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的调脂减肥作用机制,进一步验证“从胆论治”肥胖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有效性,为临床中药治疗肥胖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明确胆藏泻并兼的功能特点,同时根据对“决断”字义解读提出胆主决断藏泻的观点,由此引出胆藏泻失调是肥胖发病的主要病机,治疗上当以利胆软坚。利用高脂饲料喂养诱导SD大鼠建立肥胖易感(Obesity-prone,OP)及肥胖抵抗(Obesity-resistant,OR)模型,比较饮食物摄入及排泄差异、脂质的堆积与排泄差异;采用超高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胆汁、血清、粪便中胆汁酸代谢轮廓谱,探讨OP及OR大鼠胆汁酸代谢差异与体重及脂质堆积关系。利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模型(Diet-induced obesity,DIO),利胆软坚方干预4周后,通过脂质分布及代谢分析,以及UPLC-MS技术检测大鼠胆汁、血清、粪便中总胆汁酸含量及各胆汁酸成分含量比例,评价利胆软坚方对DIO大鼠的降脂减肥药效及其胆汁酸代谢轮廓谱的调节作用;利用基因表达分析方法研究利胆软坚方对FXR-SHP及其下游靶基的调控作用。结果1.胆“藏泻失调”的理论验证:在同样给予高脂饮食喂养的情况下,高脂饮食组(High-fat diet,HF)大鼠体重表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部分大鼠出现明显肥胖,即肥胖易感大鼠(OP),而部分大鼠体重增长缓慢,即肥胖抵抗大鼠(OR)。在食物摄入及能量摄入量无差异的情况下,OP大鼠体重较OR大鼠增加明显,且伴有明显的腹部白色脂肪及肝脏脂质堆积,血脂升高,其24h尿液及粪便排泄量均少于OR大鼠。而OR大鼠摄入高脂饮食,但体重与正常组相当,且较正常大鼠粪便中甘油三酯(TG)排泄量明显增多,并不伴有血脂异常。胆汁酸含量方面,OP大鼠胆汁酸合成不足,而粪便中胆汁酸流失较多,体内胆汁酸池较小;OR大鼠胆汁酸合成显着增加,胆汁酸粪便排泄显着减少,胆汁酸池较大。在胆汁酸比例上,OR大鼠胆汁中以牛磺结合型胆汁酸比例改变为主,血清及粪便中非结合型胆汁酸及结合型胆汁酸的比例改变明显。2.利胆软坚方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DIO)大鼠药效及机制研究发现:利胆软坚方给药4周,在不抑制摄食的情况下,可减缓DIO大鼠体重增长,促进DIO大鼠粪便TG排泄量,减少腹部脂肪堆积,降低肝脂、血脂;利胆软坚方可以逆转DIO大鼠胆汁合成不足且排泄过量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改善DIO大鼠胆汁酸比例失调;利胆软坚方可以抑制DIO大鼠肝脏FXR-SHP表达,增加胆汁酸合成酶CYP8A1表达,降低肝脏摄取转运体NTCP、OATP表达,从而影响胆汁酸的肠肝循环。结论1.基于中医理论探讨,我们提出胆“藏泻失调”不仅体现为胆汁的藏泻失调,同时引起机体脏腑藏泻失调,从而出现饮食物及脂质精微物质的藏泻失调,表现为“藏多泻少则肥,泻多藏少则瘦”的不平衡状态。2.高脂饮食诱导的OP大鼠与OR大鼠胆汁酸代谢轮廓谱的改变,与肥胖消瘦的有相关性,进一步验证了胆“藏泻失调”是肥胖发病病机的新假说。3.利胆软坚方降脂减肥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DIO大鼠肝脏FXR-SHP表达,以及增加CYP8B1表达促进胆汁酸合成,降低肝脏NTCP、OATP表达减少肝脏摄取胆汁酸,刺激肝脏胆汁酸合成增加,多方面共同调节胆汁酸代谢轮廓谱,改善DIO大鼠藏泻失衡。

李兴宇[2](2019)在《HBeAg阴性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文中指出目的:观察HBeAg阴性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同时分析不同的中医证型与实验室客观指标、Child-pugh分级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中医药辨证论治HBeAg阴性乙肝后肝硬化提供客观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是回顾性分析,根据试验目的收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3月至2018年12月消化科、感染科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病例共136例,详细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程、中医证型、主要肝功指标(AST、ALT、TBIL、DBIL、ALB、γ-GGT、ALP、CHE)、PT、AFP、Child-pugh分级。建立Excel数据库,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结果:1.HBeAg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男性多于女性,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男性好发于4655岁,女性好发于5655岁。2.中医证型分布以湿热蕴结证、肝气郁结证及水湿内阻证居多。3.本研究中代偿期者39例(28.7%),失代偿期者97例(71.3%)。不同中医证型间西医临床分期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4.136例患者中医证型与肝功指标的关系:在ALT及AST水平上,均以湿热蕴结证水平最高,各中医证型间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T值在湿热蕴结证和肝气郁结证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HE均值上,肝气郁结证>湿热蕴结证>水湿内阻证>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络证>脾肾阳虚证,肝气郁结证与其余五证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LB均值上,肝气郁结证>瘀血阻络证>水湿内阻证>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肝气郁结证与其余五证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BIL及DBIL水平上,湿热蕴结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络证>水湿内阻证>肝气郁结证,肝气郁结证与湿热蕴结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BA水平上,湿热蕴结证>脾肾阳虚证>水湿内阻证>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络证>肝气郁结证,肝气郁结证与湿热蕴结证、脾肾阳虚证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LP水平上,湿热蕴结证>水湿内阻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肝气郁结证>瘀血阻络证,肝气郁结证、瘀血阻络证与湿热蕴结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γ-GGT水平上,各中医证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136例患者中医证型与PT间的关系:在PT值上,湿热蕴结证最长,肝气郁结证最短,湿热蕴结证、脾肾阳虚证与肝气郁结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36例患者中医证型与AFP的关系:湿热蕴结证中AFP均值最高,肝气郁结证中最低,6组中医证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136例患者中医证型与Child-Pugh分级之间比较的关系:136例患者Child-pugh分级以B级最多(43.38%),其次分别为C级(29.41%)、A级(27.21%)。A级主要以肝气郁结为主,湿热蕴结证分布于A、B、C三级,但以B、C级多见,水湿内阻证主要分布在B级,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主要分布在B、C两级,瘀血阻络证在A、B、C三级中分布较均匀,各中医证型间Child-Pugh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eAg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AST、TBA、TBIL、DBIL、ALB、ALP、CHE、PT等检测指标及Child-pugh分级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表明该病中医辨证论治的客观化是可行的。

葛宽雪[3](2018)在《血清总胆汁酸联合MELD评分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血清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对肝损害及肝脏合成代谢功能的评估作用;探讨血清总胆汁酸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of liver disease,MELD)之间的相关性,及两者联合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入住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肝脾内科病历资料和随访结果完整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4例,建立临床资料数据表,随访6个月。按照6个月存活与否分为死亡组存活组,了解死亡组与生存组间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两组血清总胆汁酸、MELD评分、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血清肌酐(Creat1inine,Cr)指标的差异;分析 84 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TBA水平与MELD评分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血清TBA、MELD评分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6个月预后的预测能力;根据ROC曲线截断值建立Kaplan-Meier生存曲线,同时分析血清TBA联合MELD评分对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1.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死亡组血清TBA值平均为(55.36±65.35)μmol/L,较生存组(28.85±38.83)μmol/L 显着升高(P<0.05)。2.随着MELD评分升高,总胆汁酸水平升高,经过pearson相关分析可知,r=0.704,P=0.00,MELD评分与血清TBA呈正相关关系。3.MELD评分、血清TBA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6个月预后的ROC曲线面积分别为0.817、0.766,MELD评分、TBA的截断值分别为50、35.3,根据截断值可知两者对判断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6个月是否发生死亡均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度。4.以截断值MELD=50以及TBA=35.3为界限,将84例患者分为四组,建立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第四组在MELD≥50和TBA≥35.3μmol/L时,死亡风险最大,第一组MELD<50和TBA35.3<5μmol/L时,死亡风险最小,第二组MELD<50和TBA≥35.3μmol/L与第三组MELD≥50且TBA<35.3死亡风险相近,说明高TBA水平低MELD水平的患者的预后与高MELD水平低TBA水平患者的预后相似,同时也说明总胆汁酸联合MELD评分测定是对MELD评分的有效补充,更能准确的判断患者的短期预后。本研究认为血清总胆汁酸联合MELD评分能提高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价的准确度。结论:1.死亡组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显着高于生存组,血清总胆汁酸高值患者预后较差。2.总胆汁酸联合MELD评分测定是对MELD评分的有效补充,更能提高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价的准确度。3.血清总胆汁酸、MELD评分均可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作出判断,因此血清总胆汁酸联合MELD评分是预测肝硬化短期预后的较好指标。

朱召萍[4](2015)在《检测血清总胆汁酸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学方法对10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结果急性肝炎病人含量最高,其次是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迁延性肝炎仅轻度升高。结论血清总胆汁酸测定是肝功能的敏感指标,与病情呈正比,对病毒性肝炎早期诊断、判断病情、疗效评价及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刘金涛[5](2015)在《血清总胆汁酸检测在儿科肝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文中指出血清总胆汁酸作为一项对肝胆疾患的诊治具有高度敏感性、特异性的指标,已倍加受到临床的重视,特别是在儿科肝病中。血清总胆汁酸对肝胆疾患诊断、疗效判断及病情发展及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儿科肝病肝损伤及相关疾病诊疗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韩晨鹏,徐清芳[6](2013)在《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肝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血清胆汁酸(TBA)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指标在肝损伤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取肝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早晨空腹血清,TBA采用酶循环法,ALT采用速率法连续监测进行测定,均在BECKBAN COULTER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健康无肝胆病组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性体检者TBA的阳性率为6.32%,HBsAg阳性携带者的TBA阳性22.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者的ALT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肝炎患者TBA和ATL阳性率为100%,慢性迁延性肝病患者TBA阳性率为39.2%,ALT阳性率为36.3%,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TBA的阳性率为95.6%,ALT的阳性率为82.1%,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及肝癌患者TBA的阳性率均为100%,而ALT的阳性率不高,TBA的阳性率显着高于ALT,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BA测定不仅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还有助于估计预后和提示病情复发。因此TBA测定应作为常规肝功能检查的一项重要指标。

吕磊,张国庆,金彦,张海,李悦悦,赵亮[7](2013)在《体内胆汁酸质量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胆汁酸是胆汁的主要脂质成分,在肝微粒体内由胆固醇逐步衍化而来,并由肝脏主动转运分泌入胆汁,在脂肪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1-2]。胆汁酸与肝胆系统疾病以及能引起胆汁酸代谢变化的其他疾病有密切关系,不同[3-5]

梁毅珊[8](2013)在《血清总胆汁酸的测定与肝脏疾病的联系》文中指出研究通过测定血清总胆汁酸(TBA)与肝脏疾病之间存在的关系,以确定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对诊断肝脏疾病的价值。

尹凯歌,冯志杰[9](2012)在《胆汁酸的代谢、生理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文中提出胆汁酸通过肠肝循环代谢,具有促进脂类消化吸收、防止胆道结石生成、增加胆汁分泌、排泄等多种生物学作用.血清胆汁酸测定可反映急性肝炎慢性化、慢性肝炎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肝硬化门脉高压以及重症肝炎的病情演变,是梗阻性黄疸患者梗阻解除的早期敏感指标.另外,血清胆汁酸测定对炎症性肠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先天性胆道疾病、肝移植等疾病的诊断也有一定价值.

朱国勇,张银辉,谌晓燕,都青,郑伟,王霓[10](2012)在《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患肝胆疾病时总胆汁酸(TBA)水平的变化与常规肝功能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雅培2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249例肝胆疾病患者(其中急性肝炎102例,慢性肝炎80例,肝硬化67例)和100例健康者,测定TBA、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结果以对照组100例健康者TBA测定值(5.0±2.9)μmol/L,范围0~10μmol/L为正常值标准,则肝病患者TBA水平显着高于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急性病毒性肝炎TBA为(160.2±137.5)μmol/L,最高可达480μmol/L,显着高于其他肝胆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BA测定可作为肝脏功能检查的1项常规指标,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二、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对急性、慢性肝炎诊断的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对急性、慢性肝炎诊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胆“藏泻失调”的理论验证及利胆软坚方调脂减肥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肥胖的流行病学
        1.2 肥胖的西医治疗
        1.3 肥胖的中医治疗
        1.4 肥胖的实验研究
    2 理论依据及前期实验基础
    3 研究内容及意义
    4 研究预期结果
第一章 胆“藏泻失调”的理论研究
    1 胆上连肝脏,下通肠腑
    2 胆既为六腑,又为奇恒之腑
    3 胆主决断藏泻
        3.1 胆决断五脏六腑之满实
        3.2 胆决断水谷精微之藏泻
    4 胆决断藏泻失调与肥胖及消瘦的关系
    5 胆决断藏泻失调与肥胖的治疗
        5.1 治疗原则
        5.2 选方用药
        5.3 临床研究基础
    6 小结
第二章 胆“藏泻失调”的理论验证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主要试剂
        1.3 实验耗材
        1.4 常用溶液配比
        1.5 实验动物及饲料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造模及分组
        2.2 大鼠代谢笼监测方法
        2.3 大鼠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测定方法
        2.4 大鼠胆管插管术及2h胆汁流量监测方法
        2.5 样本采集及处理
        2.6 血清生化测定方法
        2.7 大鼠肝脏及粪便中脂质测定
        2.8 大鼠肝脏组织HE染色
        2.9 大鼠肝脏组织油红染色
        2.10 胆汁酸代谢轮廓谱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测定方法
        2.11 数据统计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及肥胖抵抗大鼠体重变化
        3.2 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及肥胖抵抗大鼠摄入及排泄情况
        3.3 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及肥胖抵抗大鼠胃肠动力情况
        3.4 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及肥胖抵抗大鼠脂质分布及排泄情况
        3.5 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及肥胖抵抗胆汁流量差异
        3.6 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及肥胖抵抗胆汁酸轮廓谱研究
    4 本章小结
        4.1 体重特征
        4.2 摄入-消化-排泄特征
        4.3 脂质代谢特征
        4.4 胆汁流量变化
        4.5 胆汁酸分布与胆汁酸轮廓谱变化
    5 结论
第三章 利胆软坚方降脂减肥作用机制研究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主要试剂、常用溶液
        1.2 实验动物及饲料
        1.3 利胆软坚方制备
    2 实验方法
        2.1 药材制备及保存
        2.2 动物造模及分组
        2.3 给药方法及剂量
        2.4 实验动物处理及样本采集
        2.5 肝脏及回肠组织总RNA提取方法
        2.6 cDNA合成方法
        2.7 Real-time PCR方法
        2.8 数据统计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利胆软坚方减缓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体重增加
        3.2 利胆软坚方对饮食物的摄入-消化-排泄三环节的影响
        3.3 利胆软坚方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脂质分布及排泄
        3.4 利胆软坚方增加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胆汁流量
        3.5 利胆软坚方调节大鼠胆汁酸代谢轮廓谱
        3.6 利胆软坚方调节胆汁酸代谢相关核受体及转运体基因表达
    4 本章小结
    5 结论
第四章 全文讨论与展望
    1 讨论
        1.1 胆“藏泻失调”与肥胖及肥胖抵抗的关系
        1.2 利胆软坚方降脂减肥作用
        1.3 利胆软坚方对肥胖大鼠胆汁酸代谢轮廓谱的影响
        1.4 利胆软坚方对胆汁酸代谢通路的影响
    2 展望
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引物序列表
附录2 综述 胆汁酸在肥胖及脂质代谢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3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2)HBeAg阴性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
    2.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Child-Pugh分级标准
        2.3 肝硬化腹水分级诊断标准
        2.4 肝硬化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3.病例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4.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4.1 研究内容
        4.2 技术路线
        4.3 统计学方法
    5.研究结果
        5.1 一般资料分析:性别与年龄分布情况
        5.2 肝硬化病程分析
        5.3 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5.4 中医证型与西医临床分期的分布特征
        5.5 中医证型与一般资料的关系分析
        5.5.1 中医证型与年龄的关系
        5.5.2 中医证型与性别组成的关系
        5.6 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间的相关性
        5.6.1 中医证型与AST、ALT的关系
        5.6.2 中医证型与CHE、ALB的关系
        5.6.3 中医证型与TBIL、DBIL、TBA的关系
        5.6.4 中医证型与ALP、γ-GGT的关系
        5.6.5 中医证型与PT、AFP的关系
        5.7 中医证型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第二部分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结果分析
        2.1 HBeAg阴性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2.2 HBeAg阴性乙肝后肝硬化病程分析
        2.3 HBeAg阴性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2.4 HBeAg阴性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西医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2.5 HBeAg阴性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
        2.5.1 中医证型与AST、ALT的关系
        2.5.2 中医证型与CHE的关系
        2.5.3 中医证型与ALB的关系
        2.5.4 中医证型与TBIL、DBIL的关系
        2.5.5 中医证型与TBA的关系
        2.5.6 中医证型与ALP的关系
        2.5.7 中医证型与γ-GGT的关系
        2.5.8 中医证型与PT的关系
        2.5.9 中医证型与AFP的关系
        2.6 中医证型与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3)血清总胆汁酸联合MELD评分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对照缩略语表
引言
研究资料
研究方法
本研究设计路线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血清总胆汁酸检测在儿科肝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妊 娠 期 肝 内 胆 汁 淤 积 症 ( intrahepaticholestasis of pregancy,ICP)
二、胎儿宫内缺氧
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e-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
四、新生儿窒息
五、死胎
六、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NHB)
七、婴 幼 儿 肝 炎 综 合 征 ( infantile hepatitissyndrome,IHS)
八、新 生 儿 溶 血 病 ( hemolytic disease ofnewborn,HDN)
九、其他疾病
十、sT BA 和其他检测项目在反映肝损伤中的价值
十一、总结

(6)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肝损伤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试验方法
        1.2.1 标本采集
        1.2.2 仪器、试剂与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7)体内胆汁酸质量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胆汁酸的分类
2 体内胆汁酸质量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应用
    2.1 体内胆汁酸质量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
    2.2 胆汁酸质量浓度变化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2.1 急、慢性肝炎
        2.2.2 中毒性肝炎
        2.2.3 肝硬化
        2.2.4 肝癌
        2.2.5 胆汁淤积
3 胆汁酸质量浓度测定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4 展 望

(8)血清总胆汁酸的测定与肝脏疾病的联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10)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试剂与仪器
    1.3 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四、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对急性、慢性肝炎诊断的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胆“藏泻失调”的理论验证及利胆软坚方调脂减肥的作用机制研究[D]. 高敏.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2]HBeAg阴性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D]. 李兴宇.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3]血清总胆汁酸联合MELD评分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D]. 葛宽雪. 扬州大学, 2018(12)
  • [4]检测血清总胆汁酸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J]. 朱召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21)
  • [5]血清总胆汁酸检测在儿科肝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刘金涛. 检验医学, 2015(01)
  • [6]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肝损伤中的临床应用[J]. 韩晨鹏,徐清芳. 中国医学创新, 2013(22)
  • [7]体内胆汁酸质量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J]. 吕磊,张国庆,金彦,张海,李悦悦,赵亮.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09)
  • [8]血清总胆汁酸的测定与肝脏疾病的联系[J]. 梁毅珊.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02)
  • [9]胆汁酸的代谢、生理作用及其临床意义[J]. 尹凯歌,冯志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2(35)
  • [10]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朱国勇,张银辉,谌晓燕,都青,郑伟,王霓.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22)

标签:;  ;  ;  ;  ;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急慢性肝炎诊断中的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