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卫星影象探讨西藏地震地质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余中友[1](2020)在《甘孜-玉树断裂甘孜-邓柯段温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地热作为可持续的绿色能源,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有重要意义,甘孜-玉树断裂甘孜-邓柯段属于青藏高原东缘,处于川西地热带西北部,区内地质构造背景复杂,水热活动强烈,温泉沿断裂呈NW-SE分布。研究甘孜-玉树断裂甘孜-邓柯段温泉的地球化学成因模式,可以为甘孜、德格地区的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本论文以甘孜-玉树断裂甘孜-邓柯段温泉为研究对象,结合《鲜水河断裂带温泉资源调查》项目选题,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收集整理研究区温泉有关资料,在野外进行调查、采样工作,选取24组温泉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甘孜-邓柯段地热地质背景,分析了甘孜-玉树断裂对温泉的控制作用,并综合运用水文地球化学、同位素等方法,探讨了温泉的水化学特征、同位素特征与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提出了甘孜-玉树断裂甘孜-邓柯段温泉的成因模式。获得了如下几点成果:(1)研究区温泉的分布规律主要受甘孜-玉树断裂带控制,甘孜-玉树断裂断裂带为一条地块边界断裂,构造活动强烈,切割深度已至下地壳,为甘孜-邓柯段温泉的形成提供了很好的导水、导热通道。研究区温泉的热源主要为中-下地壳内高温的局部熔融体与甘孜-玉树断裂的摩擦生热。温泉的热储主要为三叠系砂板岩类孔隙-裂隙型热储,第四系孔隙型热储与燕山期花岗岩裂隙型热储。(2)研究区温泉中主要阳离子为Na+,其次为Ca2+,主要阴离子为HCO3-。其中Na+主要源自于钠长石的溶解,Ca2+主要受浅层冷水混合的影响;HCO3-受控于碳酸盐溶解。温泉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Na、HCO3-Na·Ca、HCO3-Ca三种。微量组分中,研究区大部分温泉的Si O2含量较高,显示出了高温地热系统的特点;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表明,研究区温泉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冰雪融水。Cl-/(Cl-+HCO3-)的关系图,表明甘孜-邓柯段温泉的水岩作用程度低。Na-K-Mg与Cl-SO4-HCO3三角图解表明温泉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浅层地下冷水的混合作用。(3)利用石英和石英蒸汽损失Si O2地热温标计算的热储温度较为稳定,大多数在60~130℃之间;硅焓图解法显示,混入的冷水比例为19.96%~89.47%,冷水混入比例较大,热储温度在53.11~223.68℃;阳离子Na-K-Ca地热温标对Ca2+离子含量校正后得到的热储温度为71.76~203.72℃。通过对比不同地热温标的计算结果,得到研究区温泉的热储温度区间为60~210℃。(4)研究区温泉的成因模式可总结成3个阶段:(1)地下水下渗过程中的矿物溶解,(2)地下水还原增温,(3)温泉上升出露。第一个阶段主要为矿物溶解作用,以及阳离子交换作用,形成阳离子主要为Na+,阴离子主要为HCO3-的浅层冷水;第二个阶段主要为SO42-与H2S的氧化还原作用,在地下水向地壳深部运移的过程中,地下水被不断加热为温度极高的地热水;该阶段末,热水开始向地表上升,由于温度与压力的突然减小,地热水出现闪蒸汽化,大量的CO2与H2S气体逸出,地下热水中的HCO3-发生分解,在上升初期形成阳离子主要为Na+、阴离子主要为SO42-、高p H、低矿化度的地热水;最后一个阶段主要为冷-热水混合作用,由于环境的差异与冷水的混入比例不同,形成了不同水化学类型的温泉。
孙珂[2](2017)在《基于卫星遥感反演的地震热红外算法及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地震活动具有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灾害重的特点,是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陆因地震死亡人数占自然灾害总死亡人数54%。加强地震预测研究,对于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地震预测仍然是尚未解决的世界性难题,自20世纪60年代各国地震学家相继开展了各种手段的地震前兆研究,但地面定点观测手段无法获取大面积的动态、连续地震前兆场信息,而卫星遥感有观测范围广、不受地面自然条件限制等优点,在获取地震异常信息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中强地震前出现地面热异常早已被国内外地震学者所关注,上世纪八十年代苏联学者利用NOAA卫星亮度温度数据,在中亚及东地中海地区许多中强地震前发现大面积热红外异常现象,之后,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卫星红外数据及其反演的参量热辐射异常的研究,这些参量主要包括亮度温度、长波辐射、地表温度、潜热通量和NCEP资料等。为了最大可能地提取热红外异常信息,针对不同参数,根据不同原理,越来越多异常提取算法被提出。利用卫星热红外遥感技术探测地震前红外辐射异常逐渐发展成地震预测研究领域具有应用前景的技术手段之一。利用热红外遥感开展地震预测研究关键是获取与地震有关的前兆热异常信息及其时空演化特征。卫星热红外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辐射信息包括了地表及大气系统的辐射信息,因此,热红外辐射信息的影响因素众多、复杂多变,要从复杂的热红外遥感信息中将地震活动引起的热异常检测出来,必须深入研究热红外辐射的影响因素。本文在前人开展地表红外辐射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得出地形地貌、地物类型、气象变化、大地热流和气体变化等是主要的热红外辐射影响因素,并对地形地貌、地物类型等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利用辐射传输模拟软件MODTRAN模拟了水汽、二氧化碳和甲烷三种气体变化对红外辐射的影响。认为地形因素主要有高程和坡向两方面,是控制一个区域内地表温度空间分布的基本因素,地形因素又是相对稳态的,一个地区的地形一般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太大变化。气象是最为复杂的红外辐射影响因素,其变化几乎是随机的。地物类型,尤其是植被覆盖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但其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对于气体因素而言,水汽对红外波段辐亮度影响较大,CO2和CH4对红外波段辐亮度的影响较小,水汽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在分析红外辐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目前热红外异常提取算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通过分析,针对不同类型数据源,改进了涡度算法,并提出了异常指数算法。根据热红外异常提取算法原理不同,将其大致归为三大类:基于差值分析的异常提取算法、基于背景场分析的异常提取算法和基于信号分析的异常提取算法。在分析三类异常提取优缺点的基础上,针对MODIS地表温度数据和长波辐射数据,结合RST和涡度两种算法优点,改进了涡度算法,提出了异常指数算法。(1)对于地表温度数据而言,改进的涡度算法基本思路是:首先对地表温度数据(LST)进行了类似的RST异常信息提取,主要注重背景场信息的利用,而后利用求得的结果,再进行涡度算法运算,以此获取地表温度异常突出信息的地理位置;(2)对于长波辐射数据而言,异常指数算法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在利用多年的数据求得同一位置均值和标准差的基础上,进行RST异常信息提取运算,注重多年的背景场信息提取,同时,利用涡度算法,对地震前后一段时间内数据进行运算,求得涡度值,注重提取同一时间不同位置相对增温区域,最后RST异常算法值与涡度算法异常值相乘得到异常指数,表征红外异常量,以此获取异常的地理位置。以MODIS地表温度为数据源,应用改进涡度算法,对40个中国大陆及周边2007-2015年5.5级以上地震开展了地震热红外异常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有18个震例有明显的震前异常信息,占45.0%,有6个震例震后有明显的异常,占15%,另外还有40%未发现明显异常。不同震级的地震地表温度异常比例不同,因此,认为地震前地表温度异常与地震的震级大小有一定关系;同时发现不同区域地震地表温度异常比例不同,特别是在四川、云南等地区,发现震前地表温度异常比较多,说明地表温度开展地震前热红外监测有一定的区域适用性;不同震源机制类型的地震地表温度异常比例也不尽相同,认为地震的震源机制类型与热红外异常有一定关系,特别是走滑断层、逆断层为发震断层的地震发生前地表温度异常可能性较高。为了验证地表温度地震热红外异常的适用性,假设震级大小不变、发生位置不变、发生具体日期不变,发震年随机取2007-2015年中一年,从而得到了40个设定地震,对这设定地震地表温度异常检测表明,40个震例中有8个地震前发现了明显地表温度异常,占总震例的20%,与真实震例的红外异常45.0%相比,低25百分点,说明地震前地表温度异常并非随机现象。同时针对尼泊尔和汶川地震,检测了2007-2015年共9年发震具体日期前一个月的地表温度红外特征,两个地震震中位置附近都发现三组异常,其中一组对应后续真实地震发生,其他两组后续未有强震发生。以2015年尼泊尔地震为例,采用所提出的异常指数算法,较好地提取到了地震发生前数天红外异常现象。在开展中国大陆级周边2007-2015年5.5级以上地震的地表温度异常特征分析基础上,以极轨NOAA卫星2.5°×2.5°和静止FY-2D卫星0.1°×0.1°长波辐射数据为数据源,利用RST和异常指数算法,分析了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S8.1和5月12日MS7.5地震前后的长波辐射变化特征,进而开展了RST算法和异常指数算法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运用RST算法,两次地震前后,未能在震中周围发现明显的长波辐射异常,而运用异常指数算法能够在地震发生前数天震中附近较好地识别地震红外异常:对于NOAA卫星,4月15日在MS8.1地震震中以西出现热红外异常,到4月24日震中以西约100km处出现异常最大值,随后逐渐消失。5月10日在MS7.5地震震中以东约200km发现异常,两次地震前最大异常指数均达到20,距离震中位置在100-200km之间;在NOAA卫星长波辐射异常发现最大值当日,采用FY-2D卫星每3小时的数据分析可发现红外异常的动态演化过程。同时,运用改进的涡度算法较好地识别尼泊尔地震发生前几天的红外异常现象。以极轨MODIS卫星5.6km地表温度数据为数据源,利用涡度和改进涡度算法,分析了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S8.1和5月12日MS7.5地震前后的地表温度变化特征,进而开展了涡度算法和改进涡度算法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运用涡度算法,两次地震前后,未能在震中周围发现明显的地表温度异常,而改进的涡度算法能够在地震发生前数天震中附近较好地识别地震红外异常:在4月17日,距MS8.1地震震中位置西北约100km处有明显异常,在4月27日,距MS7.5地震震中位置西南约100km处有明显异常,这两次的异常位置与震中位置的距离都在100km左右,说明改进的涡度算法对于强震的发震位置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沈小七,索仁,王俊,曹华文[3](2015)在《2009年7月24日西藏尼玛西南MS5.6地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主要研究2009年7月24日西藏尼玛西南MS5.6地震的基本参数、地震序列特征、震源参数、发震构造等;利用震中附近600km范围内台站测定参数研究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与哈佛大学给出的震源机制解较一致,且与通过现场考察的发震断层走向具有一致性。研究认为本次地震发生在冈底斯山—拉萨块体内部,断裂为NNW向,主要受张应力作用产生左旋走滑正断层活动。此外还分析了震前地震学条带异常特征,结束表明,震前1年出现NW向条带非常显着,研究结论为该地区今后地震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曾佐勋,Victor G.SIBGATULIN,宋松,王杰,贺赤诚,宋科夫,郝国成[4](2013)在《尼玛地震(MS5.2)临震预测和流变构造》文中研究说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科学中心特殊技术设计局Sibgatulin于2013年5月7日11时55分,将天然电磁脉冲异常信息及分析意见通报给文章第一作者曾佐勋,指出在武汉的东、西两个方向上,具有发生MS6级左右地震的可能性。2013年5月7日22时20分,山东平原县职业中专宋松将其与宋科夫根据震兆日晕结合"七式、六形还原测震法"做出的地震预测意见通报了曾佐勋。意见中指出,2013年5月7—20日左右(甚至会在7天内),在新疆、青海、与西藏交界附近,将发生MS5.56.2的地震。在Sibgatulin和宋松等人的预测基础上,利用卫星热红外排气点观测法,曾佐勋于2013年5月8日0时54分,向宋松、王杰、潘黎黎发出预测意见。预测10日内有可能在西藏的排气点(31.5°N,89.0°E)发生MS6.0级左右地震,并于5月8日8时34分,向3人补充了另一排气点(31°N,86°E)的观测情况。2013年5月15日18:54:30,西藏那曲尼玛县(31.6°N,86.5°E)发生MS5.2级中强震,震源深度为10km。此次地震的发震时间落入宋松和曾佐勋的预测窗口;震中落入曾佐勋根据第二个排气点给出的预测范围;震级基本上落入Sibgatulin、宋松、宋科夫以及曾佐勋的预测范围。尼玛地震临震预测成功的意义在于这是一次两国三方合作的范例,也进一步验证了"地震预测需要多方法的综合分析"的认识。对该地区地壳结构剖面和活动断裂研究表明,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为来多—措迈北北西向右行走滑正断层;地震能量的积聚和存储与中地壳高导低速层关系密切;西藏地区断层活动受南北向挤压、东西向拉伸的现今构造应力场控制。
何玉林[5](2013)在《青藏高原东缘主干断裂活动性及其构造变形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青藏高原东缘(川青块体东部)是研究青藏高原与周边盆地运动学特征的典型地区,而且是验证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是以地壳深部物质流动而加厚还是地壳上部脆性断裂滑动或逆冲方式来消化吸收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剧烈隆升作用的关键部位。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区内龙门山构造带的汶川Ms8.0级特大地震的发生使这一地区的新构造变形特征研究得到高度关注。论文以该地区所分布的活动断裂构造为研究对象,对断层活动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厘定,获得了断层活动性分段和滑动速率等指标,结合地形地貌、现代形变观测、地震活动性、断层组合分析等手段,探讨了青藏高原东缘的构造变形机制和模式。(1)通过地质、地貌及地震活动性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川青块体东部)所分布的主要边界断裂晚第四纪以来表现活动特征各异,其中NW向东昆仑断裂南东段(塔藏)以左旋走滑为主,最大水平滑动速率约3mm/a;NS向岷江断裂和虎牙断裂则表现为逆冲运动特征,滑动速率在1mm/a左右;NE向龙门山断裂带呈现显着的逆冲兼右旋走滑运动特征,单条断裂的活动速率在1mm/a左右。(2)边界断裂旁侧所分布的分支断裂也具有明显的晚第四纪活动的地质、地貌证据。NW向迭部—白龙江断裂带由数条平行分布的分支断裂组成,晚第四纪以来表现为左旋滑动兼逆冲运动特征,单条断裂上的滑动速率小于东昆仑断裂;NE向龙日坝断裂由两条活动性显着的分支断裂组成,其右旋滑动速率高于其东侧的边界断裂—岷江断块—龙门山断裂带。(3)区内各主干断裂的活动性具有明显的分段性特点,其中在龙门山断裂带中央断裂—北川—映秀断裂的最新活动段发生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地表断层和破裂带调查与探槽开挖、地震活动特征及深部地球物理场证据表明,其北东端应延伸至青川县城-乔庄镇,与后山断裂相接,全长约290km。(4)青藏高原东缘北部边界带主干断裂旁侧的分支性断裂在区域构造变形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东昆仑断裂带南东端(塔藏断裂)与迭部白龙江断裂共同组合成NW向平行分布的大型走滑断层束,一起承担了来自西侧因青藏高原隆起而向SEE方向传递的构造变形;青藏高原东缘东部边界带则由NE向的龙日坝断裂与NS-NE向岷山断块—龙门山断裂带共同组成,岷山断块—龙门山断裂带是比较典型的向东逆冲断褶带,因此,龙日坝断裂可能作为其后缘逆冲走滑带,具有很强的构造变形分解和吸收作用。通过研究,青藏高原东缘边界带各段上滑动变形总量相近,说明地壳浅部的脆性断裂运动总量与本区域内所接受的变形量基本匹配。(5)地形地貌特征分析,区内主干断裂活动具有继承性特点,构造作用在塑造地形地貌方面起到了控制性作用。(6)区内地震均属于浅源型地震,震源机制解表明现代构造应力场以北西西—北西向近水平的主压应力为主的特征。强震的主要活动场所是活动断块的边界、活动断裂的交汇部位和新构造运动十分强烈的地区。现代地壳形变观测(GPS)结果表明了主干断裂对地壳形变有控制性调节作用。(7)地壳脆性断裂的逆冲运动所造成的地壳缩短应是该地区造山的主因。青藏高原东缘的构造变形特点就是由于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作用,使得川青块体向SEE方向逸(挤)出,从而驱动区内的上地壳中的大型脆性断裂沿地表下埋深约20余公里的中、上地壳间的拆离带(低速带)发生走滑或逆冲运动。通过龙门山逆冲带中的几条边界断裂的逆冲运动,加之区内北边界的走滑运动分量在尾端进行了构造变形转换,加剧了岷江—龙门山地区横向构造的地壳缩短,因而形成了如今高耸的山脉。
宋键[6](2010)在《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现今运动特征与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简称东构造结)周围地区是青藏高原构造应力作用和构造变形最强的地区,也是地球上变化剧烈、构造类型复杂、保存完整的地区。该地区汇集了喜马拉雅、拉萨、羌塘、川滇地块和印度板块及主边界断裂、主中央断裂、雅鲁藏布江断裂、嘉黎断裂、怒江断裂、墨脱断裂、阿帕龙断裂等,可以说东构造周围地区是检验青藏高原晚新生代构造变形机制不同理论和学说的关键地区之一。由于本区是主要由海拔4000m以上高山和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等构成的高山峡谷地貌,工作环境恶劣,而且地质构造复杂等多种原因,在短时间内很难利用单一手段确定其构造变形的运动场和对不同构造部位、不同性质、不同活动方式的断裂现今运动进行定量研究。因此,本文主要采用了多种方法综合分析来研究东构造结周边地区的构造变形和主要断裂的运动特征:通过野外地质调查获取研究区构造地块和边界断裂的几何特征和活动性质;通过高精度GPS观测技术的应用,在关键构造部位加密观测,获取研究区现今地壳变形速度场和主要断裂运动方式;通过地球物理探测资料的综合研究,分析地壳介质的物理参数和深部地质结构;通过大型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主要断裂的运动特征和区域构造变形的动力学机理。一、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通过三种方法来研究本区的地壳变形速度场和主要断裂的运动方式:1.传统地质学研究野外实地调查是地质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方法,可以直接反映主要断裂带在历史时期的活动特征。通过对前人野外调查及GPS资料的分析,我们选择性地对雅鲁藏布江断裂、嘉黎断裂及怒江断裂的关键构造部位及前人研究工作存在分歧的地区进行了实地地质调查。在调查过程中,重点对各主要断裂晚第四纪以来运动的地质剖面进行了研究,获取了更多本区主要断裂晚第四纪以来运动特征的地质学证据。2.GPS观测与分析为了深入研究东构造结及其周边地区现今构造变形特征,作者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内“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GPS站点多年观测数据,并在原有GPS站点缺少的地区,与唐方头老师等一起新建了12个GPS观测点,现已进行了两期观测,获得了最新观测数据。本文采用跨断层GPS速度剖面和断层位错模型对不同构造部位主要断裂的运动特征进行研究。前者是将断层带两侧的GPS测点的速度矢量分解成垂直剖面的速度分量和平行剖面的速度分量,其中垂直剖面的速度分量反映断裂带的倾滑运动特征,平行剖面的速度分量则反映断裂带的走滑运动特征,断裂带两侧之间的差异运动代表其运动特征;后者是采用OKADA断层位错模型来对断层的运动速率及特征进行反演。3.有限元数值模拟有限元方法可以很好地对地质过程进行恢复再现和活动预测,基于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以主要断裂为边界,通过已有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对青藏高原不同区域岩石圈介质参数进行反演,建立东构造结地区的构造变形模型,以“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和“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工程”最新GPS观测资料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现今运动的GPS观测研究”项目所布设的GPS观测点的最新观测数据作为边界约束位移和运动速率检验参考对象,对本区主要断裂的运动学特征进行模拟研究。二、研究内容及结果1.主要断裂的晚第四纪运动特征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发现雅鲁藏布江断裂自朗县以东段活动明显,多处出现断裂错断了晚第四纪地层。嘉黎断裂以东构造结为界分为了三段;西北段(那曲—通麦)右旋走滑运动明显,右旋走滑速率3.2~3.7mm/a;东构造结地区(通麦段)为右旋走滑运动,相对嘉黎断裂西北段来说弱些;嘉黎断裂的东南段(通麦—察隅)嘉黎断裂的运动性质发生了改变,在嘎龙寺附近的冰碛垄被嘉黎断裂左旋位错,走滑速率为3.8mm/a左右。怒江断裂在郭庆至田妥段,断层主要表现为挤压性质,显示晚第四纪以来活动不明显;东南段晚第四纪以来活动明显,多处可见断层错断了晚第四纪以来的地层。金沙江断裂西北段,地貌显示断裂影响了一系列冲沟水系的流向,造成冲沟水系左旋扭动,左旋运动明显;中段,没有发现错断晚第四纪堆积物和地貌面的地质剖面,显示晚第四纪以来活动不明显;南段显示金沙江断裂晚第四纪以来影响了冲沟水系的发育,造成冲沟水系的右旋扭动,多处出现晚第四纪地层被错断现象。2.GPS观测与分析通过跨过断层带的GPS剖面及位错模型研究,揭示了各断裂的活动性质和运动速率。雅鲁藏布江断裂右旋走滑特征明显,拉萨段右旋走滑速率2.4~3.9mm/a,挤压速率1.3~4.7mm/a左右,林芝段右旋挤压运动,其走滑速率为6.2~6.8mm/a,挤压速率为0.6~6.0mm/a左右。嘉黎断裂西北那曲附近地区表现为右旋挤压运动,走滑速率为4~5.8mm/a,挤压速率为4.6mm/a±;通麦附近表现为弱右旋挤压运动,走滑速率为1.3~2.0 mm/a,挤压速率为2.5mm/a±;东南察隅附近地区表现为左旋挤压运动,其走滑速率为3.7~4.0mm/a,挤压速率为6.2mm/a±。怒江断裂带在西北那曲附近地区,主要表现为挤压运动,挤压速率为1.2~2.0mm/a;中段主要表现为右旋走滑运动,走滑速率2.1mm/a;南段同样主要表现为右旋走滑运动,走滑速率3.2mm/a。走滑速率自北向南逐渐增大。金沙江断裂在青藏公路附近地区表现为左旋挤压运动,走滑速率3.0~4.0mm/a±,挤压速率3.5mm/a±;昌都、江达、白玉附近地区主要表现为右旋挤压运动,走滑速率3.4~4.3mm/a±,挤压速率1.8~2.9mm/a±;在巴塘、得荣附近地区主要表现为右旋挤压运动,走滑速率3.0~3.1mm/a±,挤压速率0.4~2.0mm/a±。3.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东构造结北侧和东侧地块总体上围绕构造结发生顺时针旋转。右旋走滑的东南边界断裂不是嘉黎断裂,可能是阿帕龙断裂。2)嘉黎断裂不是整体右旋走滑断层,其西北段和东构造结顶端的通麦段为右旋挤压性质,东构造结以东的东南段运动性质发生了转变,由右旋走滑运动转变为左旋走滑运动;如果嘉黎断裂东南支与实皆断裂不相通,阿帕龙断裂与实皆断裂相连时,模拟结果与GPS观测值有更好的拟合效果,这一结果间接地证明嘉黎断裂与实皆断裂目前可能是不相连的,至少不是简单连通的;而阿帕龙断裂和实皆断裂可能是相连的。3)东构造结目前依然起着一定的作用,它与阿萨姆角共同影响着现今区域构造变形,许多断裂活动转换和重要构造事件都发生在它们之间或很近的区域。雅鲁藏布江断裂、怒江断裂、嘉黎断裂运动速率的变化、活动性质的转变和嘉黎断裂在阿萨姆角附近延伸终止,阿帕龙断裂活动强烈,并发生了1950年察隅8.6级地震,这些都可能与东构造结和阿萨姆角的共同作用有关。三、主要结论通过综合分析研究,主要取得如下几点初步认识:1.雅鲁藏布江断裂晚第四纪以来右旋走滑运动明显,自西向东活动性增强。拉萨段右旋走滑速率2.4~3.9mm/a,林芝段右旋走滑速率6.2~6.8mm/a。2.嘉黎断裂不是整体右旋走滑断层,其在不同的构造部位运动性质和速率具有分段差异特征,大致以东构造结为界分为三段,东构造结以西为嘉黎断裂西北段,东构造结顶端通麦段为嘉黎断裂中段,东构造结东南部分为嘉黎断裂的东南段,其西北段为右旋挤压运动,走滑速率3.2~5.8mm/a,中段弱右旋挤压运动,走滑速率1.3~2.0mm/a;东南段为左旋挤压运动,走滑速率3.7~4.0mm/a。3.怒江断裂在不同的构造部位其晚第四纪以来活动性是不同的。西北段以挤压运动为主;中段,地质结果表明晚第四纪以来活动不明显,GPS结果显示右旋走滑速率2mm/a;南段晚第四纪以来活动相对明显,在多处出现的断层剖面可见断层错断了晚第四纪以来的地层,右旋走滑速率2.3~3.2 mm/a。4.金沙江断裂在不同的构造部位其晚第四纪以来运动性质不同。西北段,断裂影响了一系列冲沟水系的流向,造成冲沟水系左旋扭动,左旋运动明显,左旋走滑速率3.0~4.0mm/a±;中段,地质结果显示晚第四纪以来活动不明显,GPS结果显示为右旋走滑,走滑速率3.4~4.3mm/a;南段断裂晚第四纪以来影响了冲沟水系的发育,造成冲沟水系的右旋扭动,右旋运动明显,速率3 mm/a。5.东构造结北侧和东侧地块总体上围绕构造结发生顺时针旋转,右旋走滑的东南边界断裂不是嘉黎断裂,而可能是阿帕龙断裂;6.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嘉黎断裂与实皆断裂目前可能是不相连的,至少不是简单连通的;阿帕龙断裂和实皆断裂可能是相连的;7.东构造结目前依然起着一定的作用,它与阿萨姆角共同影响着现今区域构造变形,许多断裂活动转换和重要构造事件都发生在它们之间或很近的区域。
楼海[7](2001)在《重力方法在地壳结构研究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在地壳结构研究中重力学方法是一种最古老的地球物理方法。重力方法的理论已经发展的很成熟了。但随着技术的进步,重力方法在地壳结构研究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于深部构造研究中的重力学方法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对于重力方法的几个重要内容:重力资料的数据处理和反演方法,均衡理论和应用,卫星重力资料在深部构造解释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展开了讨论。在本文中对众多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假设条件和地球物理意义进行了分析。提出在重力数据处理中那些地球物理意义明确,假设条件合理,计算稳定的方法最具有实用性。在对重力反问题基本公式及其多解性的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交互模拟方法和多种资料的综合反演方法是克服重力反问题多解性的重要途径。文中给出了可以用于三维模拟反演的线性变密度四面体重力异常计算公式。为了进行地震-重力综合解释和联合反演,文中首先给出与连续速度模型一致的密度参数化方法,推导出相应的重力异常计算公式,并应用于大别山造山带的地震-重力综合解释。结果表明,综合解释对于认识三维地震层析得到的上地壳高速体的地质意义是很有帮助的。在速度与密度一致的模型参数化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用于密度反演的地震-重力联合反演算法。算法以地震层析方法为基础,用速度-密度关系公式把地震走时残差与密度扰动联系在一起。通过联立求解走时方程和位场方程,构成地震-重力联合反演算法。实验计算表明,在速度-密度关系已知的情况下,增加地震资料的约束,可以改善重力反演的效果。在新疆西北部地区的地壳结构研究中,结合航磁资料和地热资料,对重力资料进行了多种处理和反演。得到了关于研究区地壳结构的很多信息,包括大地构造分区,盆地基底性质,大型断裂带的分布与深部构造意义,岩浆活动性,Moho面和地壳磁性层底面深度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对新疆西部地学断面的重力与航磁资料的模拟解释,给出了地壳的密度模型和磁性模型,这些模型反映地壳深部的结构和性质。为地壳深部结构的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提供了依据。在新疆西北部地区,均衡异常显示出天山和准噶尔南缘地区没有达到重力均衡状态,而且,重力均衡作用力的方向与地壳垂直运动的方向相反,说明挤压构造作用与均衡作用相比明显占优势。重力均衡异常显示出天山山脉的均衡状态沿山脉走向方向有很大差异,表明了天山深部物质的不均匀性。同时还显示出西准噶尔与准噶尔盆地在统一的挤压构造作用下,有不同的响应。根据对新疆及其周围地区的卫星重力资料的解释,提出天山及其周围地区处于地幔对流形成的挤压沉降构造环境。天山造山带快速隆起是南北向不对称挤压作用的结果,准噶尔盆地则在挤压作用下弯曲而发生沉降,形成南部坳陷区。卫星重力资料还显示出东,西天山深部构造上的差异。卫星重力资料的解释结果与已有的地震面波反演结果及地质资料是相容的。在腾冲火山区地壳结构的研究中,对人工地震测深资料和重力资料进行了综合解释和联合反演。人工地震测深资料的二维射线追踪解释给出了从中山至自治的南北向穿过火山区的二维速度模型。速度模型显示火山区上地壳内P波速度明显偏低,中、下地壳速度略低。在腾冲至固东之间下地壳内有P4反射面,与<WP=3>其它部位明显不同。速度模型还显示龙陵断裂南北两侧地壳速度结构有较大差异,表明分属不同构造单元。地震资料的三维层析成像给出了火山区上地壳内部的P波低速体的位置和立体图像。低速体埋深约为7km。低速体不在火山区和热海地热区的正下方。参考其他地热,大地电磁,天然地震资料的解释结果,推测低速体可能代表一个岩浆囊或局部熔融体。地震层析成像显示热海地热区位于地表低速区内。地表低速区可能有断裂通道与上地壳低速区相连。可以推测热海热田中的高温热泉和沸泉是深部热流体沿断裂通道上升,与地表热水混合后形成的。重力资料与地震资料的联合反演给出腾冲火山区中下地壳内有一南北向的低密度区。这个低密度区可能是中下地壳受热膨胀,密度降低形成的。火山区地表的张性构造与中下地壳的膨胀有关。综合分析地震,重力及地质资料,对腾冲火山区地壳构造和火山喷发机制提出如下认识:火山喷发是印度板块向东俯冲造成的。俯冲板块的重熔作用在腾冲以下的上地幔中形成岩浆积累,使中下地壳受热膨胀,密度降低,产生地表的重力低异常。中下地壳受热膨胀在地表形成张性构造,同时,也为地幔岩浆上升提供通道,形成火山喷发。
张俊昌,陈光曙[8](1995)在《独龙江流域的地震地质环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利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及其与印缅山弧交接地带的地震活动性、新构造运动以及地震构造特征等研究成果和实地考察资料,借以分析并初步阐明独龙江流域的地震地质环境,为该区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地震地质灾害预测提供一些实际资料。
吴章明,曹忠权,申屠炳明,邓起东[9](1994)在《西藏中部的发震构造》文中提出西藏中部的发震构造是晚第四纪以来强烈活动的北东、北西和近南北向的活动断层及受其控制的地堑半地堑型盆地和拉分盆地,东西向缝合线和断层晚第四纪以来的运动性不明显,对地震活动没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活动断层的规模和晚第四纪以来的运动性质对地震的震级和数量有明显的控制作用。8级地震的发生与拉分盆地内部张剪切断层与盆地一侧新活动幅度大的次级走滑断层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吴章明[10](1992)在《西藏高原震中分布与活动断层(英文)》文中研究说明西藏地区大部分地震震中分布有良好的方向性,除南部地区沿近东西向的喜马拉雅构造带分布外,其它大部分震中主要沿北东、北西和近南北三个方向密集分布,在平面上,与晚第四世纪以来西藏高原的主要活动断层带方向一致。
二、从卫星影象探讨西藏地震地质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卫星影象探讨西藏地震地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甘孜-玉树断裂甘孜-邓柯段温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文地球化学 |
1.2.2 水化学同位素 |
1.2.3 热储温度 |
1.2.4 研究区地热资源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区域地热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水系特征 |
2.1.3 地形地貌 |
2.2 地层及岩性分布 |
2.2.1 沉积岩 |
2.2.2 岩浆岩 |
2.3 构造特征 |
2.3.1 大地构造 |
2.3.2 研究区断裂构造基本特征 |
2.3.3 新构造运动概要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4.1 地下水类型及富水性 |
2.4.2 地下水的补、径、排特征 |
2.5 地热地质背景 |
2.6 温泉分布特征 |
第3章 研究区温泉水化学特征 |
3.1 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
3.2 研究区温泉水化学特征 |
3.2.1 水化学类型 |
3.2.2 常量组分特征 |
3.2.3 常量组分相关性分析 |
3.2.4 微量组分特征 |
3.3 水化学同位素特征 |
第4章 研究区温泉水文地球化学成因研究 |
4.1 水岩作用综合分析 |
4.1.1 矿物溶解作用 |
4.1.2 氧化还原作用 |
4.1.3 阳离子交换作用 |
4.1.4 冷-热水的混合作用 |
4.2 热储温度计算 |
4.2.1 SiO_2温标 |
4.2.2 阳离子温标 |
4.2.3 硅焓图解法 |
第5章 研究区温泉成因模式 |
5.1 地热系统成因机制 |
5.1.1 热源与补给来源 |
5.1.2 热储与盖层 |
5.1.3 导热与导水通道 |
5.2 水化学组分来源 |
5.3 研究区温泉的地球化学成因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2)基于卫星遥感反演的地震热红外算法及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参数地震红外应用研究 |
1.2.2 异常提取算法研究 |
1.2.3 地震红外异常机理研究 |
1.2.4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 |
1.4 论文组织 |
第二章 卫星遥感热辐射原理及卫星数据 |
2.1 卫星遥感热辐射理论 |
2.1.1 热辐射基本原理 |
2.1.2 热辐射基本定律 |
2.1.3 热辐射大气传输 |
2.2 卫星数据 |
2.2.1 地表温度 |
2.2.2 长波辐射 |
2.3 小结 |
第三章 热红外辐射影响因素分析 |
3.1 地形地貌对热红外辐射影响 |
3.1.1 首都圈地形对地表热红外辐射的影响 |
3.1.2 川滇地区地形对地表热红外辐射的影响 |
3.1.3 青藏高原东北隅地形对地表热红外辐射的影响 |
3.2 地物类型对热红外辐射影响 |
3.3 气象变化对热红外辐射影响 |
3.4 大地热流对热红外辐射影响 |
3.5 气体变化对热红外辐射影响 |
3.5.1 大气辐射传输模拟方案设计 |
3.5.2 不同气体含量对红外波段大气透过率影响模拟 |
3.5.3 不同气体含量对红外波段辐亮度影响模拟 |
3.5.4 不同气体含量下红外波段辐亮度变化单点模拟 |
3.6 小结 |
第四章 异常指数算法研究 |
4.1 RST算法 |
4.2 改进的涡度算法 |
4.3 提出的异常指数算法 |
4.4 异常判别标准 |
4.5 小结 |
第五章 地震红外异常时空特征分析 |
5.1 研究震例选取 |
5.1.1 研究震例概况 |
5.1.2 震例震源机制 |
5.2 典型震例分析 |
5.2.1 2008 年汶川 8.0 级地震 |
5.2.2 2010 年玉树 7.1 级地震 |
5.2.3 2013 年芦山 7.0 级地震 |
5.2.4 2014 年鲁甸 6.5 级地震 |
5.3 设定地震红外异常检测 |
5.3.1 设定地震概况 |
5.3.2 设定地震红外特征检测分析 |
5.4 地震热红外异常特征分析 |
5.4.1 不同震级热红外异常特征 |
5.4.2 不同区域热红外异常特征 |
5.4.3 不同震源机制解红外异常特征 |
5.5 小结 |
第六章 尼泊尔地震热红外特征演化研究 |
6.1 地震构造背景及地震概况 |
6.2 异常指数与RST比较分析 |
6.2.1 RST运算结果与分析 |
6.2.2 异常指数运算结果与分析 |
6.2.3 两种算法运算结果比较分析 |
6.3 改进涡度算法与涡度算法比较分析 |
6.3.1 涡度算法运算结果与分析 |
6.3.2 改进涡度算法运算结果与分析 |
6.3.3 两种算法运算结果比较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和认识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项目及发表的论文情况 |
(3)2009年7月24日西藏尼玛西南MS5.6地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地震参数 |
2发震构造背景及历史地震活动特征 |
2.1发震构造特征 |
2.2区域历史地震活动特征 |
3地震序列特征分析 |
3.1台网监控能力评价 |
3.2空间序列分布特征 |
3.3时间序列分布特征 |
3.4地震现场考察 |
4震源机制解特征 |
5结论与讨论 |
(4)尼玛地震(MS5.2)临震预测和流变构造(论文提纲范文)
1 尼玛地震构造背景 |
2 尼玛地震预测过程和依据 |
3 尼玛地震发震机制及其意义 |
4 结论 |
(5)青藏高原东缘主干断裂活动性及其构造变形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主要构造单元 |
2.2 区域新构造运动特征 |
第3章 青藏高原东缘主干断裂地质地貌特征研究 |
3.1 龙门山断裂带 |
3.2 岷江断裂 |
3.3 虎牙断裂 |
3.4 东昆仑断裂 |
3.5 青藏高原东缘次级断裂活动性研究 |
第4章 青藏高原东缘主干断裂分段 |
4.1 活动断裂分段的理论与方法概述 |
4.2 青藏高原东缘主干断裂分段结果 |
第5章 青藏高原东缘变形模式研究 |
5.1 水系、地形地貌特征 |
5.2 地震活动特征 |
5.3 现代形变观测结果(GPS) |
5.4 川青块体边界带活动断裂运动特征及其滑动速率 |
5.5 青藏高原东缘新构造变形模式 |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授予博士学位人员登记表 |
(6)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现今运动特征与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有关青藏高原隆升的几种理论 |
二、青藏高原构造变形的动力学假说 |
三、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研究进展 |
四、论文的科学问题和意义 |
五、论文研究方法 |
第一部分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演化及主要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地质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
第二章 东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
第一节 雅鲁藏布江断裂 |
第二节 嘉黎断裂 |
第三节 怒江断裂 |
第四节 金沙江断裂带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部分 GPS 观测结果及其深断裂位错模型反演 |
第三章 GPS 及其在地壳形变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一节 GPS 系统的组成 |
第二节 GPS 定位的原理 |
第三节 GPS 测量在地学中的应用 |
第四章 GPS 观测及位错模型模拟分析 |
第一节 GPS 站点建设与野外观测 |
第二节 GPS 数据处理 |
第三节 跨断层GPS 速度剖面反映的主要断裂带运动特征 |
第四节 断层位错模型反映的主要断裂带运动特征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数值模拟研究主要断裂现今运动特征 |
第五章 Ansys 软件及青藏高原数值模拟研究概述 |
第一节 Ansys 数值模拟分析软件 |
第二节 青藏高原数值模拟研究概述 |
第六章 东构造结周边地区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 |
第一节 物理模型的建立 |
第二节 介质参数选取 |
第三节 边界位移设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博士学习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7)重力方法在地壳结构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地壳结构研究中的重力学方法 |
2.1 重力异常的数据处理 |
2.2 位场反问题解法 |
2.3 重力均衡原理与应用 |
2.4 卫星重力场与地球深部密度不均匀性 |
附录A线性变密度四面体重力异常计算 |
第三章 地震-重力综合解释与联合反演 |
3.1 速度-密度关系 |
3.2 地震-重力综合解释 |
3.3 地震-重力的联合反演 |
3.4 小结 |
第四章 新疆西北部地壳结构与构造动力学特征的重力解释 |
4.1 新疆西北部地区的区域地质与大地构造格架 |
4.2 重力资料和航磁资料 |
4.3 重力与航磁资料的处理和解释 |
4.4 卫星重力异常与新疆地区的构造动力学特征 |
4.5 地热资料与解释 |
4.6 讨论 |
4.7 小结 |
第五章 腾冲火山区地壳结构的地震-重力综合反演与解释 |
5.1 腾冲火山区地质构造概况与已有的深部地球物理研究成果 |
5.2 地震资料及其解释 |
5.3 重力资料的数据处理与反演 |
5.4 腾冲火山区地壳结构综合解释 |
5.5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从卫星影象探讨西藏地震地质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甘孜-玉树断裂甘孜-邓柯段温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D]. 余中友.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6)
- [2]基于卫星遥感反演的地震热红外算法及特征研究[D]. 孙珂.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7(03)
- [3]2009年7月24日西藏尼玛西南MS5.6地震研究[J]. 沈小七,索仁,王俊,曹华文. 地震工程学报, 2015(01)
- [4]尼玛地震(MS5.2)临震预测和流变构造[J]. 曾佐勋,Victor G.SIBGATULIN,宋松,王杰,贺赤诚,宋科夫,郝国成. 地学前缘, 2013(06)
- [5]青藏高原东缘主干断裂活动性及其构造变形模式研究[D]. 何玉林. 成都理工大学, 2013(10)
- [6]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现今运动特征与数值模拟研究[D]. 宋键.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0(05)
- [7]重力方法在地壳结构研究中的应用[D]. 楼海.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1(01)
- [8]独龙江流域的地震地质环境[J]. 张俊昌,陈光曙.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5(02)
- [9]西藏中部的发震构造[J]. 吴章明,曹忠权,申屠炳明,邓起东. 中国地震, 1994(01)
- [10]西藏高原震中分布与活动断层(英文)[J]. 吴章明. 地震研究, 19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