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民族与文学理论

现代性、民族与文学理论

一、现代性、民族与文学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杨歆瑶[1](2021)在《守望与抗争—张炜小说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由于物质主义泛滥造成的文明的失落、人的异化、道德沦丧、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发展新征程的阻碍。张炜通过对处于现代化历程中的社会现实和人的精神状态的关注和反思,表现出“守望”与“抗争”的精神态度,这一精神态度贯穿张炜小说创作的始终。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分析张炜小说中“守望与抗争”的精神态度,探究张炜坚持“守望与抗争”这一精神态度的现实意义。论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探析张炜小说的思想内涵。将张炜小说放在20世纪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中进行考察,笔者发现张炜在小说中“守望”的精神态度具体指的是对美好的自然与人性、充满生机的民间精神的追求,“抗争”的精神态度具体指的是对现代化商业扩张主义造成的物化的价值观、极端的利己主义、道德沦丧、人性异化、生态污染等问题的现代性批判。张炜试图从守望的自然野地、纯真生命、道德理念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实现他对现代化偏向造成的一系列问题的批判和抗争。第二部分论述张炜以道德理念为主导的知识分子写作立场。张炜的知识分子写作立场一方面表现为独立精神与艺术审美的统一,另一方面表现为道德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统一。张炜坚守知识分子独立自由的写作立场,秉持从道德出发观照现实和探索人性的原则,致力于创作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从而实现表达“守望与抗争”精神态度的目的。第三部分探讨张炜小说的现实意义。张炜从道德理想的精神层面出发,呼吁人们对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和中国民族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试图通过其小说唤醒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同时,他继承传统儒家知识分子的入世精神,以及源自于鲁迅的批判精神,理性地对现代文明进行审视。以悲悯精神关怀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人与自然,以独立批判的精神抨击社会现实的罪恶。在现代化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张炜对现代文明的审视态度和坚持的写作立场呈现出前瞻性意义。

张琼[2](2021)在《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王朝闻是我国卓越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雕塑家、艺术教育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王朝闻是一位经历独特的美学家,从美术和雕塑创作进入美学研究,曾担任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主编了建国后第一本《美学概论》。他近70年的学术生涯,亲历并参与了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建构的全过程,并一直身处以理论指导艺术创作实践的一线。作为一位精通艺术创作和理论实践“通艺而谈美”的美学家,他的美学着述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他采取一种从经验到理论,再从理论到经验的螺旋上升的研究方法,“按照国内当下流行的认知框架,王朝闻的理论着述既有逻辑思辨的理论形态,也有诗性感悟的传统方式。当把这两种话语方式简单地分属西方与中国,并认为两者具有‘异质性’和‘不同通约性’的时候,它们却统一于王朝闻的论着之中”(1)。无论是学术生涯的独特性,还是话语方式的多样性,王朝闻在我国当代美学家中都是不多见的。深究王朝闻这种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的尝试,并认真发掘其中可资汲取的那种深层动力,可以发现,在王朝闻几十年的文艺美学思考中,始终存在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那就是民族性的思想是他美学理论中的一个更加深层的基础和出发点。王朝闻美学思想的民族性有着显性外在呈现和隐形内在规定性两种紧密联系的形态,前者是王朝闻对中国传统的理论生成机制以及传统的理论话语方式的袭承,后者是王朝闻对中西优秀艺术传统的吸收和接纳,并在坚持民族性立场的基础上,以人民性为归旨,以大众性为表征,融合外来优秀思想文化资源,形成一种与时俱进的民族性的美学思想。中国学术研究需要“诉诸中国的本土问题,立足自己的学术本位”(2),从而为之创造出“新的探索空间和创新契机”(1)。本项研究尝试从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独特角度出发,深入探讨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建构的理论基点、历时性演进和内部逻辑;同时,从王朝闻提出的美学观点中分析他民族性思想中多样统一的内涵和双重维度的特点,力图从王朝闻美学理论的点、线、面立体结构的相互比照中,梳理出他民族性思想的基本面貌,以期为王朝闻所做出的贡献作出更为准确的价值定位,为中国当代美学主体性建设提供启发与参照。本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及结语组成。在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研究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围绕王朝闻独特的话语方式,异于众家的理论面貌,以及王朝闻在中国当代美学史上地位的争议进行分析,首先指出民族性构成了王朝闻美学理论最重要的底色和中轴线,王朝闻艺术美学的相关研究是其理论显见的前台部分,其民族性的立场则是其理论研究的后台部分(2)。王朝闻美学建构的过程,始终在追寻一种独属于中华民族的“中国经验”,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个不断找寻和确立“中国经验”的过程。他的中国经验直接造就他的美学理论充满了民族性的特点。其次,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王朝闻美学理论的研究状况,发现对王朝闻民族性思想的研究尚未得到学界的充分关注和重视,提出研究王朝闻美学的独特性和深层的文化动因,及其表现对于破除我们某些僵化的思维定式,推动新世纪中国美学的多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章主要探究美学研究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美学的民族性问题提出的根源和语境。坚持宏观着眼、微观切入的方法,从民族性问题的发生,到反思中国美学民族性问题及其当下研究的本土语境、提出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的价值立足点三个层级,依次递进展开探讨。首先,指出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历史生活、风俗习惯的标志,它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面貌拥有了现实可辨的特征。其次,论述民族性在美学范畴的反映就是在审美意识、审美经验、审美理想上体现出民族特有的认知和认同,更为直观地指其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的、当下的、整体的和稳定的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民族性。通过反思全球化进程中美学本土性重建的重要意义,梳理20世纪和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理论关于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的讨论,中国美学的建构历程,提出文学理论和美学的民族性问题是悬而未决的问题,还没有形成一个供所有知识分子共同遵守的规范。最后,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问题的价值立足点进行了探讨,指出王朝闻为中国当代美学做出了原创性的、民族特色的学术贡献,继承和发扬了中华美学重视精神理想和追求的传统,把中华美学精神蕴含于自身的美学思想和审美体验并做独特的呈现,成为当代文艺美学理论创构自觉的民族性思想的学术范式。第二章着重分析了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建构问题。采取学理分析与切入历史实境交叉研究的方式,从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理论基点、内部逻辑、历时性演进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归纳和梳理出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4个理论基点,并指出他从时代语境和文艺功能出发,对鲁迅“文艺大众化”思想进行选择与转化;作为毛泽东“文艺为人民大众”思想的坚定贯彻者进行了充分吸收与发展;在马克思美学的指导下,把“唯物主义辩证法”延衍阐释为“艺术辩证法”;以中国古代文化为母体和本根,从当前的文艺美学现实问题和充满民族性的审美实践出发,从“了然于心”的艺术创作实践和审美体验,有选择地吸收和过滤中国古典美学和西方的美学观点,过滤和融通原有理论的内含和外延,丰富起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其次,分析了王朝闻民族性思想的内部逻辑,指出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人民性的根基,这种属于底层大众的人民性往往也带有明显的大众性特征。这种民族性或者说人民性也因其拥有最广大数量的受众,而具有了合法性的基础。此种大众性,实际上又与世界范围内权力主体的民主化趋向合流了。由此,民族性话语与马克思主义亲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最后,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历时性演进过程进行了追踪和分析。通过回到王朝闻治学的情境看他交互于时代的具体应对和彼此关系,以及思想的演进过程,从历时与学理两个维度的交叉并行中,指出其美学民族性思想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一是萌芽阶段的“经世致用”新艺术创作论。王朝闻在“经世”目标的导引下,不断寻找“致用”的路径,在艺术与政治的双向互鉴中找到了“喜闻乐见”的支撑,实现审美性与政治性的平衡。二是发展阶段的“自有我在”的审美敏感。王朝闻的理论研究重心转到了对“自有我在”的民族性审美敏感的研究,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和表达方式中寻找活力源头重新灌注鲜明的主体意识。三是升华阶段的“无古不成今”的民族化。王朝闻旗帜鲜明地高扬民族化的大旗,提出了“无古不成今”等一系列极具启发性的论点和思想。第三章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涵进行了深入探究,采取文本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从王朝闻的美学观点中廓清了民族性思想的内涵。指出在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里,“共性”与“个性”交错融合的多样与统一,形成了他民族性思想三个逻辑层面的内涵:一是“各美其美”与“脱形取神”、“美人不同面”与“审美适应”、“贵乎反本”与“正末归本”内容逻辑层面递进演变的“我之为我”的民族性;二是“明道若昧”的共性、“不似之似”的共通感、“理有恒存”的大众性三者共同作用于实践逻辑的“平衡融洽”民族性;三是通过“隔与不隔”的辩证法,“不罔不怠”的融通化实现目标逻辑层面的“各得其所”的民族性,充分体现出从中国经验出发并贯彻中国式感悟思维的“民族性”,基于创作深刻体验的“实践性”,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的“人民性”,以及始终关注创作前沿、与现实同行的“时代性”。第四章是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规定性问题的延伸,主要研究探讨了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中“双重维度”的特点。一是梳理王朝闻的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地域维度。中国的民族性之中包含地域和族裔的多样性,地方性是民族性产生的摇篮。从王朝闻的理论中,可以发现他试图从作为民族性缘起的地方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生成,以及城市化对地方性的侵蚀及造成的民族性的危机角度对民族性进行了界定。二是梳理王朝闻的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时间维度。时代性与民族性一直都是一对重要关联的范畴。通过归纳王朝闻对于时间维度的留意和敏感,以及提出的时间性与民族性、延异的民族性概念正是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一大特点,同时他将民族性赋予一种既联系地方,又与时俱进的特征是其美学民族性思想所具有的宝贵价值。第五章则将目光聚焦于作为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的王朝闻具体的理论建构和贡献。首先,是王朝闻对中国传统美学所进行的现代性转化的工作。中国传统美学并非只具有历史意义,中国传统美学的观点立场和话语方式也能够在延续中实现新生。王朝闻在自己的学术写作中继承了传统美学的话语方式,同时也让传统的理论思想资源在现实的应用中完成了接续与再生。其次,是王朝闻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工作所做出的积极贡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实际也是其民族化的过程。在这一章的后半部分,对王朝闻所参与的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所进行的中国化的工作,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和整理。在结语部分,首先对前述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相应的深化,也对王朝闻美学理论的民族性思想的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进行了一种概要性的概括。同时,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并非只是具有一种历史性的价值,它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下提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构建中华文明主体性的大背景下,重新梳理和回顾王朝闻美学理论的民族性思想,十分具有价值的。王朝闻秉持了一种立足于本民族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吸收和融会。在王朝闻这里,马克思主义美学实现和完成了它的中国化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的主体性、我们的民族性也随之体现了出来。当下,我们需要在文化中重新寻回自身、需要在理论研究中重新寻回自身,而王朝闻的理论书写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可资借鉴的理论研究范例。

付玉琪[3](2021)在《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文中指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着人们的生存焦虑,各种现代科学的治理方案却未能立竿见影。因而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化成为人类在精神领域探索疗救的重要路径。生态批评超越了国家、地区、种族的界限,在当今全球化态势愈加明确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批评的东西方对话趋势逐渐突显:秉持人类命运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寻求跨文化的生态文明事业的共赢。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始终关注儿童生存的具体文化语境,并以文学的方式参与童年生态问题的救治。尽管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成果已蔚为大观,但是运用生态批评方法论对整个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出系统化梳理和研究的着作尚未出现。因而本论文将社会性的生态问题与个体精神疗救相结合,探寻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规律,概览生态童年的特征,进而试图建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生态整体主义赋予了“自然”与“人”同等的独立审美地位,它不再是抒情工具与征服对象,能够以其自身特有的美质吸引读者,并塑造他们独特的童年经历与生命体认。受到社会文化与儿童“野性”思维的双重规约,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童年建构由“非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中,童年精神也经历了由“家园意识”、“荒野意识”到“星球意识”的发展,并且逐渐带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以及“生命写作”的文学内涵。!生态童年建构始终贴近童年生活现实,同时勾连起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人类历史与宇宙历史,从而将儿童生命的自我实现置于更加广阔的“自然”空间。在此基础上确立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或将能够积极推动中国童年研究、儿童文学的批评标准更新,以及社会生态文明事业。

南帆[4](2020)在《文学理论体系:文化结构、现代性、审美与文学传统》文中指出文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涉及四个问题:一,文化结构。尽管文学批评史上种种命题持续产生,但是,这一切并非通向一个终极版文学理论,而是很大程度上来自特定时代诸多学科共同构成的文化结构,要更多地考虑时代的种种需求如何传递到文学理论。二,现今文学理论置身于"现代性"结构之中。现代"文学"概念的形成即是现代知识转换的后果。中国现代文学对于启蒙、民族国家等"现代性"主题做出了独特的回应,同时又参与了"现代性"批判。三,"现代性"平台上,审美是文学发出的主要声音。席勒的审美自由与马尔库塞的"新感性"均从主体的意义上论述审美的解放理想,但这不能代替社会科学的其他关注。没有理由形成审美的"独断",社会文化之中包含审美与诸多学科之间的"博弈"。四,传统是现代社会论争最激烈的一个领域。文学传统背后的民族文化与民族国家形象密切相联。但是,文学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远比通常想象的复杂。只有将各种因素之间的互动纳入视野,文学理论体系才能构建为一个充满辩证精神的活体。

向月婷[5](2020)在《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写作研究》文中提出自21世纪以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研究普遍出现人类学转向,在这样的趋势下,文学与人类学的交叉研究随着综合性的文化研究的兴盛也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和关注,当代的“人类学”与“文学”在理论和研究范式上都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之间的互动对话也变得更加密切,因此对文学人类学的研究范式和方法也变得更加清晰。学者最开始是从闻一多先生的神话研究、弗莱的“原型理论”以及以弗雷泽(J·G·Frazer)为代表的剑桥仪式学派出发去把握中国现代文学人类学的历史脉络和学术传统的。中国当代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和实践,大多是以文化人类学为切入点,对显性文化做出阐释,然后从原始思维和神话思维角度出发,深入到文化内部的隐性部分。并且,当代文学人类学对“口头传统”“文本与田野”进行了价值重估,探索出一条“原始神话思维——民间仪式叙事——人类叙事”的路径。阿库乌雾是以作家和人类学家的双重身份进行文学创作的彝族诗人。他的作品中充溢着浓郁的彝族特色,大凉山彝区的山川河流、风土人情、自然风貌和彝族民间的史诗传说、风俗习惯、仪式展演自然地贯穿在阿库乌雾的写作中。最具有文学人类学意义的部分,是对本族人民情感与命运的深情观照。本论文将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创作观念的发生及发展、创作背景及创作实践放置在文学人类学视域中进行研究,以当代文学人类学理论为指导,并且结合徐新建提出的“本文与文本”理论,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深入研究阿库乌雾写作中的文学人类学元素、文学人类学特点和文学人类学意义。该论文的研究从五个部分依次展开:首先,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梳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讨论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理论方法,反思本论文研究的难点、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其次,本论文运用文学地理学的相关研究视角,论述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观念的发生及发展,围绕“本籍文化”和“文化身份认同”两个问题来进行讨论,在研究中发现,阿库乌雾的成长经历、教学过程和科研反思以及各类的社会实践对他的文学人类学观念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再次,研究梳理总结了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写作的背景。阿库乌雾的“凉山—混血世系”是他写作的广阔背景。在这一背景之下,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的创作实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探索期、塑造期和丰收期。第四,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再结合笔者的田野调查,分析阿库乌雾写作中蕴含的文学人类学因子。主要从他写作中涉及到的彝族民间文化、民俗文化和信仰文化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分析了阿库乌雾写作的文学人类学特点和功能;第五,在后现代的价值视野和文化语境中,总结了阿库乌雾的书写方法和特点、辨析了田野与文本、口头文化与书写文化中的价值偏颇问题、肯定了阿库乌雾的书写对彝族文化“再生产”的积极作用。另外,文章还基于阿库乌雾的“多民族文学史观”,对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写作的文学观和价值观做一考量。通过研究,论文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阿库乌雾的文学人类学写作研究对现今的文学人类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他打通文学与人类文化的内在联系,揭示文学与人类文化生活的共生性,阿库乌雾的文学人类学写作是具有全球视野的书写模式和文化实践,具有深刻的文化人类学意义。其次,阿库乌雾文本中深刻地表达了他对现代性的反思与审视,阿库乌雾用与时俱进的眼光和创作手法对文学进行现代性的观照,拉近了自己的作品与世界的距离。向外,他客观从容地分析看待世界,向内他达观平和地观察剖析自心。最后,阿库乌雾的文学人类学写作体现了彝族文化的存在和发展、自身管理与社会调控就是一个文化解构和建构的过程。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写作的成功和走向世界,标志着彝族人对自身文化阐释能力的提高和外界对于彝族文化的认识以及接受,这带给了彝族人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和促进了面向未来推陈出新的文化“再生产”。

范小青[6](2020)在《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文中认为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54—),日裔英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2017)、布克奖(1989)获得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共创作长篇小说7部,短篇小说集1部,短篇小说若干。其中,《长日将尽》《莫失莫忘》等作品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在近四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凭借在文学市场与文学评价体系中的成功,石黑一雄实践了“国际化写作”的理念,创作出具有国际化、世界化特征的作品,最终进入“世界文学”的殿堂。目前,其作品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全球拥有广泛读者。本文将石黑一雄“国际化写作”(international writing)的文学理念及创作实践置于“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的理论语境中进行研究,考察其文学特质,指出其创作经历了从“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世界化”(universalization)的发展,从“移民文学”走向了“世界文学”。石黑一雄作品的思想内核是理想主义与世界主义,在主题、风格与接受上均具有跨国主义、世界主义特征,成为当代世界文学的经典。以此为基础,本文将其文学实践概括为“世界文学”写作,并以“‘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为切入点展开论述,指出其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实现了本土性与世界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平衡,其基础是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与英语的普及性。最后,从当代世界文学转型的宏观视角考察石黑一雄的创作,分析其与后殖民文学与世界主义文学的联系,明确其在这一转型浪潮中的地位。全文分为四章,从文学理念与创作实践两个角度出发,通过文本细读,对石黑一雄“世界文学”写作的主题与风格上的核心特色进行细致分疏。第一章勾勒出石黑一雄创作演进的路径,指出其文学从“国际化写作”出发,经过国际化与世界化,最终成为“世界文学”。本章以“国际化写作”“世界主义文学”与“世界文学”理论为基础,解析石黑一雄的创作理念与文学实践,着重阐述“国际化”与“世界化”在此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第一节围绕石黑一雄的跨国书写与“国际化写作”理念展开,指出身为移民作家,其人其作天然具有国际化特征。第二节从其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出发,分析“国际化写作”的思想内核,即世界主义,并从流散性与世界性的融合,阐释其作品与“世界主义文学”的关联。第三节以“存在寓言”“全球感”与“平衡(本土性与世界性、严肃性与通俗性)”为关键词,论证石黑一雄的文学是当代世界文学的典型。第二章讨论“‘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指出石黑一雄的文学主题经历了从本土性到世界性的发展,其核心是发掘与表现具有人类共性的“存在”主题。第一节以从国际化到世界化为线索,勾勒其文学创作主题的发展轮廓,论述其从发掘“日本性”到探索“人类共性”的演变。第二节以存在主义哲学为线索,通过文本细读,对“人类主题”展开详细论述。首先,从“浮世”的世界、人生与艺术三个层面,指出其文学中悲剧性的根源在于“浮世”的不确定性,而“浮世”的底层代码为现代性。其次,围绕“‘存在’的可能性”及“镜像人物”两个层面,剖析主人公的“存在”,聚焦“另一个‘我’”的主题,指出其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均产生与叙述者对自我的想象,且这与作者的文化身份与个人经历有关。第三章分析“‘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指出石黑一雄的“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源于其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石黑一雄的“世界主义风格”主要有三大特征:抽象化、抒情化与大众化,分别对应着“多维象征系统”“移情策略”与“文体实验”三个方面。第一节从作品中的符号与隐喻入手,分析“多层并置”的意义堆叠手法,提出“多维象征系统”的概念。第二节围绕移情策略展开,着重分析不可靠叙事、复现与留白三种叙事手法,阐明其文本产生移情效应的机制。第三节讨论对通俗文类的戏仿以及作品的互文性,将其概括为“文体实验”。戏仿通俗文类有助于实现大众化的目标,而互文性则构建起一体化的“石黑一雄宇宙”。最后一章从宏观视角审视石黑一雄的文学,分析其与后殖民文学、世界主义文学之间的联系,指出其通过“国际化写作”的文学理念与创作实践参与到当代世界文学转型的浪潮之中。第一节阐述世界文学的现状与挑战,并揭示转型的两大趋势:强调本土性的后殖民文学与强调世界性的世界主义文学。第二节分析石黑一雄的文学与后殖民文学、世界主义文学的联系,明确其在当代世界文学转型中所处的位置。

张承志[7](2020)在《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文中认为作为新文学的闯将,刘半农短暂的一生集新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杂文家、战士、诗人、学者等于一身,是清末民初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在刘半农几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其着译内容多是以抨击时弊、启迪昏懵、开拓创新、审视国民性、宣扬人道主义等等为切入点,进而透射出刘半农文学创作的轨迹及思想嬗变的过程。从整个五四时期的一段时间范畴来看,刘半农不仅接受了进化论的有效整合,而且又承接了五四启蒙传统的高昂与激情。尽管这期间的“潜隐”遭到了历史上相关人士的质疑与批评,但是从历史语境和思想诱因上可以发现“权威性”下的覆盖式理解遮蔽了历史差异性的存在和与五四精神延长线上的“共振”,抑或是,历史的错位与距离在原初的意义上更能廓清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思想个性、认识问题和一些反思中的复合化问题。当时代的误读由歧出、偏至而回归到理性之时,当一种新的学术思路的强光唤醒沉寂已久的资料之时,重新发现历史的微缩细节、个人的心路历程及做出多元反思性的科学研究,必定会使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价值再次浮出历史地表。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刘半农的相关着译文献的梳理与探究,来解析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语言学史、考古史上的诸多文学实绩。在回归历史现场的前提下,以理解和同情的姿态进入他的文学世界,从宏观性的视角对他整体的文学实绩进行观照;从境遇与体验、渴念与实践出发,进行作品论和作家论的深入探讨,力图拨云祛障,进而对刘半农的文学思想、创作心理、艺术理念等方面进行剖析,由此来确定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论文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确定与缘起、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进行了历史性与宏观性的描述。在此基础之上,梳理和概括出3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而确定和阐释了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论文第一章立足于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角度谈及刘半农由清末民初上海“鸳鸯蝴蝶派”的才子到平民文学家、新文学闯将的转变。其中,借助刘半农的着译作品来分析其与“鸳鸯蝴蝶派”的纠葛与距离;考察其现代通俗小说理念的改良;阐释其平民文学意识的生成以及民间文学的实绩;解读《双簧信》的历史动因、建构与生成。论文第二章以刘半农新诗的开拓为聚焦点。通过五四时期新诗的诞生、论争、理念构想等来论述刘半农新诗的尝试与启蒙审美特征。其中《扬鞭集》与《瓦釜集》的实践、“误读下”的散文诗、争议纷纭的“她”与“它”字等等既包蕴和彰显了五四启蒙命题中的应有之意,又呈现出五四开放性、现代性的特征。论文第三章主要分析刘半农的散文创作和相关理论,并考察刘半农在这一段时期的思想嬗变过程。从加入《新青年》阵营到《语丝》时期是刘半农散文创作的高峰时期。然而,当刘半农获得法国文学博士而归国后,他自己渐渐地进入了“沉潜”阶段,《论语》上的相关杂文似乎在宣告“五四时期的斗士兼文学家”的刘半农“落伍”了,但各中的缘由与事实并非如此。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刘半农的着译小说文本。他的着译小说是在五四启蒙视域之下的对现代化国族想象的继承与发扬,具有启发昏懵、融汇中外、传授新知、关注切社会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批判国民性的丰富意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对五四时期的社会面相、道德伦理价值及新女性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与思考。论文第五章主要围绕着刘半农一生的功绩进行客观的阐释与评价,力图复原与说明历史上的一些相关细节。在刘半农的后半段时期,保家爱国的“斗士精神”依旧不减、矢志不渝的“真”与“诚”贯穿于他的全部精神理想与艺术的探索之中、多学科的学术实绩与献身教育的功绩是他与时俱进的一个体现,其文论及身后的评价则可以为全面理解五四提供新的视角和诠释,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论文的结语指出,对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作家与作品的探索与研究,毋宁说是以刘半农作为文学的原点而回到五四的历史现场的阐释与反思。

黄健[8](2020)在《科学的迷梦 ——西方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批判》文中研究指明后现代性语境中,文学研究逐渐被文化研究所取代,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其边界不断被打破,由此引起文学科学定位的失衡,及其内在科学性具体内涵的模糊。而且,长期以来对于“科学”的片面理解,造成人们在观念上将“文学”与“科学”决然对立。不过,与文学科学在理论层面的举步维艰的处境完全相反,在现实的现代大学教育体系中,文学科学却仍然十分契合实践的需要。这些事实表明文学科学的科学性内涵急需反思和重构。“文学科学”意指对一切文学现象、文学活动和文学规律进行研究,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在广义上与文学研究、文艺学、文学学、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等基本同义;在狭义上主要是指在现代性语境下作为文学知识生产机制和研究范式的一种体现,是现代学术研究体制的产物。本文对文学科学内涵的探讨主要取其狭义层面。文学科学的生成源自两种因素的合力,即现代性语境从外部促进了文论现代范式的生成,以及在文学研究内部发生了从现代文学观念成熟到现代文学研究生成的渐变。文学科学的基本内涵通过其科学性表现和科学化进程两方面获得。文学科学的科学性表现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标准等方面,而文学科学的科学化进程,则从历时性角度佐证各时期对于文学科学性的探讨。以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和结构主义为主要代表的西方形式主义,纵观他们的文论体系,其中最突出的理念是对于文学科学化的追求。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研究对象、批评标准和批评方法等三个层级作出突破与完善;其二,基于实证主义原则的形式化思维的运用;其三,语言学研究视角的介入。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他们借助于语言学研究视角,从而找到了文学研究的客观基础——作品本身及其语言形式,也因此极大地扭转了人们关于文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不过,形式主义的文学科学论也存在着三个方面的局限:其一,源于研究对象、批评标准和批评方法的内在缺陷;其二,唯科学主义倾向的形式化思维的负面影响;其三,语言学视角的适用度问题。这些不足使得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的科学性表现并不完整,因而是片面的科学性。在后现代语境下,随着形式主义尤其是结构主义的终结,与此同时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兴起,从这种转折中也能见出形式主义科学迷梦破碎的缘由。必须指出的是,从科学迷梦破碎到语言游戏愉悦的批判历程,并不能表明后现代性话语的立场就构成了批判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的最终结论。对于文学研究而言,如何构建文学科学的科学性才是当前首冲其要的关键点,唯有秉持开放、包容、多元的历史发展视域,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检验并行,才有可能趋向文学科学的科学性的相对真理。因而对待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迷梦不能以对错得失判定其价值,而是对其甚至所有的文论进行批判、反思和借鉴,以完善文学科学的科学性内涵。本文结构展开如下:前言,提出问题及研究重点;第一章,现代性与文学科学;第二章,文学科学的基本内涵;第三章,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的具体体现;第四章,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迷梦的批判;最后作出总结。

布吐尔孙·阿西木[9](2020)在《新疆多民族文学批评中的相同关键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关键词研究是关于理论研究的概念,是对某些语境和研究的含义做比较,阐述,并批评的方法。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引领,运用关键词研究来分析各民族文学批评当中有重要意义和高频常用的相同关键词。本篇论文主要介绍了关键词的由来、发展和使用范围,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在研究中的作用,以及在关键词研究中主要产生的着作,其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观点。同时,笔者对各民族文学批评中所选择的相同关键词进行了梳理、给予了简单评论。第一章分为三节。第一节主要阐述了新疆多民族文学批评中相同关键词的概况,主要是分析了关键词研究跟文学批评之间的关系和相互推动作用。第二节主要讨论了关键词的分类问题,把选自关键词的依据。第三节主要对选择出的关键词作了简要的注释。第二章分为三节。第一节主要探讨了新疆多民族文学批评中有关社会主流思想方面的重要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思想,爱国主义精神),并进一步分析了各民族评论家对这个关键词的看法和理解。第二节主要探讨了在各民族文学批评当中有关新疆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关键词(时代精神,现代性),并分析了各评论家对这些重要关键词的看法和理解。第三节主要探讨了在新疆各民族文学批评中有关民族团结的关键词。第三章分为三节。第一节讨论了新疆多民族文学批评中有关文学创造方面的关键词(创造性)。第二节讨论了新疆多民族文学批评中有关各民族文学艺术特征(更新)方面的关键词(审美)。第三节讨论了各民族文学批评的相互关系,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方面的关键词(吸收,借鉴)。

崔京宪[10](2020)在《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周作人与李光洙作为中韩两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生活在几乎相同的时代,有很多相同相似的经历。中韩两国同属于东亚文化圈,自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经历了相似的社会变迁与转型的历程。另外,在东亚内部,中韩两国同时遭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影响,又遭受日本侵略,韩国还被日本强行吞并。在这样的东亚国际环境中,尽管周作人、李光洙所属国家不同,然而两人的文化心理却有许多相同感受,在个人经历和文学思想上也有相似之处。因此,将两位文学家的文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即可以从中看出两位文学家成长的国情背景,也可以比较出两位文学家文学思想上的相同与不同,探讨他们文学思想的价值维度。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展开讨论。第一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独特的人生经历,找到两人文学思想产生的根源。他们共同经历了传统社会的巨变,在西力东渐的时代背景,使他们的人生经历丰富而曲折,影响了他们文学道路的选择。周作人自小饱读中国传统诗书,受到了良好的中国国学等传统文化教育,他在江南水师学堂里还受到新式教育,接触过西方文学。其后又曾东渡日本留学,接触了大量日本文学以及西方文学,颇有心得收获。归国后成为五四时期新文学的代表人物,因其提倡“人的文学”以及发表大量优美的散文而成名。后服务于日伪政权,留下历史污点,晚景悲凉,在贫寒和凄苦中渡过余生。李光洙从小在家跟父亲学习古汉文,也在私塾堂学习相关内容。因他个人身体病弱、家境贫困及父母的早亡,使他较早懂得了人生贫苦重病及死亡的意义。他曾两次到日本留学,这为他奠定了作为一位作家的文化基础。“情的文学”成为其文学的基本思想,因发表大量启蒙性与大众性的文学作品而成名。后期他走向亲日附逆之路,给人生留下了历史污点。时代影响下形成的人生经历与文学思想是两位文学家之间的重要可比性之一,这些共同的可比性是我们研究比较两位文学家的重要前提之一。第二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在文学思想上的认识以及影响。两人分别都是本国现代文学思想的先驱之一。他们都很熟悉传统文化之中的古典文学,同时,他们又对传统文化之中的封建思想大加排斥,因此,在他们的文学思想中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思想。他们又都深受西方和日本的哲学家、文学家思想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他们自己的文学思想。值得一谈的是,他们在各自国家传播和介绍新文学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通过相关作品体会到他们文学思想上的闪光之处。“人的文学”是周作人文学思想的核心,在他文学里面充满了人道主义以及尊重“人”的“个性”的思想。“情的文学”是李光洙理想主义启蒙文学思想的重要构成内容,通过崇尚个性解放与独立人格的理想主义思想来体现真善美的文学价值主张。第三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的博爱与人道主义文学思想。他们都非常赞赏基督教的博爱、献身精神。尽管两人在具体内容的认知上略有差别,但在对基督教精神方面的认识大体相同。体现在以平等、博爱、人道主义等观念在文学思想上的运用。第四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的个人的文学与民族的文学思想。他们文学的不同特质表现在个人主义与民族主义文学思想上。周作人在自己园地里的文学,表现出明显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李光洙的民族园地以民族改造为标识的文学,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主义价值取向。为此采用对比式、反比式的研究方法来比较周作人的个人主义文学思想与李光洙的民族主义文学思想。第五部分,主要讨论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价值维度。主要围绕着作者与时代、文学与时代维度,文学与社会维度,作家内在的艺术表现维度等方面进行讨论,并以此来展开其文学价值维度的发现与认识。巨变的时代催生出了新的文学命题,这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新的文学形式与新的文学思想。正是由于他们捷足先登,抓住时代主题,从而使他们在各自国家的新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及新文学的先驱者。他们都以不同的文学形式来表现文学内在的艺术价值。周作人的文学代表为散文,李光洙的文学代表为小说,都展现了文言一致,新文体,国语的民族式样,创作上的融合性与独创性。虽然在文学形式上风格不同,但是在文学思想上却有着相似的内在文学价值。以上所介绍的五大部分的内容,通过比较研究方法中之平行研究方法中的相同相异、互补互衬、相反相成等比较特点来展开讨论,站在更加广阔的东亚甚至全球的视野中去评价、论述作家与时代、文学与时代、文学与社会、作家与文学艺术内在表现等文学价值维度,解读两位卓越的文学家及其文学的价值。

二、现代性、民族与文学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性、民族与文学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1)守望与抗争—张炜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目的
一、张炜小说的思想内涵
    (一)对自然与人性之美的守望
    (二)对“现代性危机”的抗争
二、以道德理念为主导的知识分子写作立场
    (一)独立精神与艺术审美的统一
    (二)道德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统一
三、张炜小说的现实意义
    (一)导向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二)前瞻性:对现代文明的审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探索
第一章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美学的民族性
    第一节 民族性问题的发生
        一、民族国家与民族性
        二、现代中国的民族性
    第二节 中国美学的民族性
        一、文化的民族性与民族化
        二、文艺美学的民族性
        三、中国当代美学的民族性问题
    第三节 美学民族性问题研究的本土语境
        一、全球化进程中的本土性重建
        二、王朝闻美学民族性问题的价值立足点
第二章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建构
    第一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理论基点
        一、鲁迅“文艺大众化”思想的选择与转化
        二、毛泽东“文艺为人民”思想的吸收与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延衍与阐释
        四、中西美学“了然于心”的过滤与融通
    第二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部逻辑
        一、作为民族性基础的人民性
        二、作为民族性命脉的大众性
        三、从人民性、大众性到民族性
    第三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历时性演进
        一、萌芽:“经世致用”的新艺术创作论
        二、发展:“自有我在”的审美敏感
        三、升华:“无古不成今”的民族化
第三章 多样统一: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涵
    第一节 “我之为我”的民族性
        一、“各美其美”与“脱形取神”
        二、“美人不同面”与“审美适应”
        三、“贵乎反本”与“正末归本”
    第二节 “平衡融洽”的民族性
        一、“明道若昧”的共性
        二、“不似之似”的共通感
        三、“理有恒存”的大众性
    第三节 “各得其所”的民族性
        一、“隔与不隔”的辩证法
        二、“不罔不怠”的融通化
第四章 双重维度: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特点
    第一节 地域维度:作为民族性缘起的地方性
        一、从地方性到民族性
        二、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生成
        三、城市化与同质化的危机
    第二节 时间维度:时代性与民族性的易变
        一、时间性与民族性
        二、民族化与民族性
        三、延异的民族性
第五章 王朝闻与中国美学的民族性构建
    第一节 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化
        一、断裂之外的延续
        二、失落民族性的再生
        三、传统理论话语方式及理论生产机制的继承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美学进入中国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结语 王朝闻美学的当代意义:构建美学理论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致谢

(3)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研究背景
    二、生态批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三、国内外儿童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现状综述
    四、论文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生态批评视阈下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宏观考察
    第一节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
    第二节 生态童年的特征
第二章 生态童年的家园意识
    第一节 怀旧故乡的美好人性
    第二节 重构城市童年的生存图景
第三章 生态童年的荒野精神
    第一节 吁求生态道德
    第二节 高扬动物生命权利
    第三节 塑造荒野精神气质
第四章 生态童年与星球意识
    第一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星球意识”
    第二节 宏阔的星球生命视角
    第三节 重建未来星球秩序
第五章 现代童年诗学的可能性建构
    第一节 童年叙事与“精神生态”问题
    第二节 现代童年诗学特征的可能构想
    第三节 生态美育的可能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文学理论体系:文化结构、现代性、审美与文学传统(论文提纲范文)

(5)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论文研究思路、主要理论与研究方法
        一、论文研究思路
        二、相关研究理论
        三、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难点、创新点和不足
        一、研究难点
        二、本文的创新点
        三、本文的不足
第一章 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创作观念的发生与发展
    第一节 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创作观念的发生
        一、“本籍文化”对阿库乌雾及其创作的影响
        二、文化身份认同对阿库乌雾及其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创作观念的发展
        一、文学人类学创作积累与思考
        二、文学人类学创作探索与启悟
        三、文学人类学创作实践与族群书写
第二章 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的写作背景及实践
    第一节 阿库乌雾的“大凉山-混血世系”
        一、凉山彝区及阿库乌雾文学世界中的“凉山彝区”
        二、混血世界及阿库乌雾文学世界中的“混血世界”
    第二节 阿库乌雾的文学人类学写作实践
        一、探索期
        二、塑造期
        三、丰收期
第三章 阿库乌雾作品中的彝族文化书写
    第一节 鲜活的彝族民间文化
        一、彝族民间生活的自然展现
        二、彝族民间神话的有机穿插
        三、彝族民间歌谣的天然撷取
    第二节 丰富的彝族民俗文化
        一、仪式
        二、彝族禁忌
    第三节 神秘的彝族宗教文化
        一、图腾崇拜
        二、自然崇拜
        三、祖先崇拜
第四章 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写作的功能与价值
    第一节 阿库乌雾写作的神圣治疗与祈福纳吉
        一、阿库乌雾写作与神圣治疗
        二、阿库乌雾诗作与文学禳灾
    第二节 后现代文化观下的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写作
        一、田野与文本之间
        二、口语文化与书写文化之间
        三、“多民族国家文学观”下的阿库乌雾写作
    第三节 阿库乌雾写作的文学人类学价值观
        一、文学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学观
        二、文学人类学意义上的审美价值观
结论
    一、阿库乌雾的书写方法和特色
    二、阿库乌雾对民族及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现代性审视
    三、阿库乌雾书写与彝族文化“再生产”
参考文献
附录
笔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创作演进: 从“国际化写作”到“世界文学”
    第一节 国际化的文化身份与创作理念
        一、移民作家的跨国主义选择
        二、国际化小说: 主题、风格与语言
    第二节 从国际化到世界化
        一、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
        二、流散性与世界性的融合
    第三节 创作“世界文学”
        一、书写存在寓言
        二、营造全球感
        三、实现两种平衡
第二章 “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
    第一节 题材之演变与主题之深化
        一、从日本性出发
        二、探索并表现人类共性
    第二节 核心主题: 人的“存在”
        一、“浮世”人生
        二、另一个“我”
第三章 “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
    第一节 抽象化: 石黑一雄的多维象征系统
        一、符号的功能: 模拟生活与解构神话
        二、隐喻的三种类型与多维结构
    第二节 抒情化: 石黑一雄的移情策略
        一、第一人称不可靠叙事的对话性
        二、复现与留白的情感调度作用
    第三节 大众化: 石黑一雄的文体实验
        一、戏仿通俗文类的大众化意图
        二、在互文中建构“石黑一雄宇宙”
第四章 当代世界文学转型中的石黑一雄
    第一节 当代世界文学的转型
        一、世界文学的现状与挑战
        二、两个方向: 后殖民文学与世界主义文学
    第二节 拥抱转型: “世界文学”写作的两种路径
        一、石黑一雄与后殖民文学
        二、石黑一雄与世界主义文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确立与缘起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三、文献研究综述
第一章 从才子到闯将:跳出“鸳蝴派”与骂倒王敬轩们的双簧信
    第一节 刘半农与“鸳鸯蝴蝶派”的距离
    第二节 现代通俗小说创作理念的改良
    第三节 平民的启示与“平民文学”的生成
    第四节 文学革命中的无畏斗士:从《双簧信》说起
第二章 新诗之开拓
    第一节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刘半农的新诗理念与创新
    第二节 《瓦釜集》、《扬鞭集》的实践
    第三节 “误读”下的散文诗
    第四节 浮出历史地表的“她”与“它”
第三章 “跑入与落伍”:以散文创作和理论为中心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界说:启蒙、批判与审美
    第二节 投入《新青年》的阵营与散文“杂感”的凸显
    第三节 “斗士的重现”:《语丝》时期批判的再延续
    第四节 《论语》时期的“潜隐与疏离”
    第五节 从传统到现代:刘半农散文“体制”的建构
第四章 启蒙视域下的着译小说文本
    第一节 文学、历史与荒诞的启蒙建构
    第二节 穷人命运的思考与国民性批判
    第三节 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与认同
    第四节 新女性形象的塑造
第五章 新文化视野中的历史考察与定位
    第一节 刚劲操守者的批判与呐喊
    第二节 “我手写我口”:矢志不移的“真”与“诚”
    第三节 博才多艺的学教生涯
    第四节 叫我如何不想“他”:30年代以来的毁誉褒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刘半农研究和纪念文献辑要
    附录二 :刘半农的发表在《世界日报·副刊》(1926-1933 年)及其相关栏目上的小说、杂文、译诗、民歌
    附录三 :刘半农发表在《人间世》(1934 年)上的杂文、诗歌
    附录四 :刘半农发表在《北京大学日刊》和《北京大学月刊》(1918-1925 年)上的信函、杂文及其他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科学的迷梦 ——西方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问题的提出
第一章 现代性与文学科学
    第一节 现代性语境的影响
    第二节 从现代文学观念到现代文学研究的渐进
第二章 文学科学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文学科学的“科学”释疑
    第二节 文学科学的科学性表现
        一、确立独特的研究对象
        二、设定可检验的研究标准
        三、建立恰适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文学科学的科学化进程
第三章 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的具体体现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一、俄国形式主义:作品外在形式
        二、英美新批评:作品内在意义结构形式
        三、结构主义:作品深层意义结构
    第二节 批评标准的建立
        一、俄国形式主义:差异性原则
        二、英美新批评:复杂性与统一性标准
        三、结构主义:整体性原则
    第三节 批评方法的运用
        一、俄国形式主义:差异对比法
        二、英美新批评:细读法
        三、结构主义:结构模型建构法
第四章 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迷梦的批判
    第一节 科学化追求与科学性不足
        一、科学化追求
        二、科学性不足
    第二节 从科学迷梦破碎到语言游戏愉悦
        一、知识秩序化的末路
        二、主体离心化的趋向
        三、从科学走向游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新疆多民族文学批评中的相同关键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本论文框架和内容
    1.4 相关概念界定
    1.5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2 新疆多民族文学批评中的相同关键词概述
    2.1 新疆多民族文学批评中相同关键词的概况
    2.2 新疆多民族文学批评中相同关键词的分类
    2.3 新疆多民族文学批评中重点关键词
3 新疆多民族文学批评中有关文学思想内容的关键词研究
    3.1 有关社会主流思想方面
    3.2 有关新疆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方面
    3.3 有关民族团结
4 新疆多民族文学批评中有关文学艺术性关键词研究
    4.1 有关文学创造方面
    4.2 有关各民族文学艺术特征(更新)方面
    4.3 有关各民族文学相互关系,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方面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10)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2.1 周作人文学思想研究现状
        1.2.2 李光洙文学思想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 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第2章 人生经历与文学道路
    2.1 不同国情背景与人生经历
        2.1.1 早年经历与文学萌芽
        2.1.2 留学经历与文学创作
    2.2 文学思想的取向与转折
        2.2.1 时代弄潮儿与落伍者
        2.2.2 命运安排与文学转折
    2.3 文学人生的非凡经历
        2.3.1 相似的文学人生
        2.3.2 相异的文学人生
第3章 人的文学与情的文学
    3.1 人道与启蒙的文学思想
        3.1.1 “人的文学”思想
        3.1.2 “情的文学”思想
        3.1.3 “人”与“情”文学的融通
    3.2 理想主义文学与新文明的憧憬
        3.2.1 理想主义文学的传播与介绍
        3.2.2 构建“人的生活”的理想文学
        3.2.3 向往“新文明生活”的文学表现
    3.3 人的文学与情的文学的异同与呼应
        3.3.1 东亚新文学上的互补互衬
        3.3.2 新文明理想的相同相异
第4章 博爱的文学与人道的文学
    4.1 “博爱”精神与人道思想的体认
        4.1.1 基督教的认识路径及体认
        4.1.2 寻找“自己信仰”的文学追求
    4.2 “博爱”精神与人道思想的文学表现
        4.2.1 文学与宗教的关联
        4.2.2 《圣经》文学的借鉴
    4.3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似与异同
        4.3.1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同相似
        4.3.2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背相异
第5章 个人文学与民族文学
    5.1 个人与民族相纠葛的文学
        5.1.1 “为个人”与“为民族”的文学
        5.1.2 “个人”与“民族”的文学表现
    5.2 “宽容”与“平常”的文学
        5.2.1 “个人自由”与“民族改造”
        5.2.2 超然性与平常性的文学表现
    5.3 文学个人取向与民族取向的对比
        5.3.1 个人文学与民族文学的相生相克
        5.3.2 宽容文学与平常文学的相反相成
第6章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的价值维度
    6.1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时代维度
        6.1.1 时代催生新文学命题
        6.1.2 时代塑造新文学先驱
    6.2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的社会维度
        6.2.1 文学反映社会风貌
        6.2.2 文学担当社会启蒙功能
    6.3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内在价值维度
        6.3.1 新文体与国语表达的民族式样
        6.3.2 文学艺术表现的融合性与独特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现代性、民族与文学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守望与抗争—张炜小说论[D]. 杨歆瑶.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2]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D]. 张琼. 西南大学, 2021(01)
  • [3]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D]. 付玉琪. 兰州大学, 2021(09)
  • [4]文学理论体系:文化结构、现代性、审美与文学传统[J]. 南帆. 文学评论, 2020(06)
  • [5]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写作研究[D]. 向月婷.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6]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D]. 范小青. 苏州大学, 2020(06)
  • [7]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D]. 张承志. 吉林大学, 2020(08)
  • [8]科学的迷梦 ——西方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批判[D]. 黄健.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9]新疆多民族文学批评中的相同关键词研究[D]. 布吐尔孙·阿西木.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10]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D]. 崔京宪. 辽宁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现代性、民族与文学理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