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廷焕谈金融热点(论文文献综述)
张炳哲[1](2013)在《包商银行包头分行负债业务发展的策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金融形势面临下行压力,国家实施紧缩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银行在吸收资金业务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随着我国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银行负债业务的经营必须加大业务创新工作。在负债业务创新方面,五大国有银行已提交了大额可转让存单业务资格申请,推进银行产品市场化进程,也更加剧了负债业务的产品竞争,因此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寻求新的负债业务增长点。然而,从银行业务发展模式看,银行传统的业务模式往往注重关系营销和价格竞争的较低层面,只满足客户的某一项资金需求,导致基础客户增长缓慢,存款负债业务稳定性及增长性较差,阻碍了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持续发展。对于包商银行包头分行的负债业务而言,经营模式仍以传统的吸收存款业务为主,缺乏创新动力,同时对负债管理也缺乏系统的理论,对自身负债业务发展存在一定的瓶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突破盈利障碍,拓宽差异化经营的空间,探索业务发展的新路径,已成为包商银行包头分行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发展现状,明确了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发展特征及发展趋势,并结合包头分行负债业务的发展现状,对其负债业务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在此基础之上,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包商银行包头分行负债业务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研究,提出下一步包头分行负债业务的发展定位,一是服务本地民营、本地中小企业的业务发展定位。二是积极探索主动负债业务,改变现有负债业务的结构,增强业务产品的竞争力。三是积极打造零售业务模式,增加客户数量,解决有效客户少的现状。从这三个方向出发,对包商银行包头分行负债业务发展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和路径。
崔鸿雁[2](2012)在《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制度也在不断地变革中。从西方国家监管制度的变迁看,金融监管经历了自由—管制—放松管制的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政治状况发生了深刻变革,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与我国的经济金融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国际金融监管理论和实践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一切构成了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变迁的深刻的经济金融背景。本文旨在对建国以来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形成、发展和逐渐成熟的基本过程作一比较系统地回顾和分析。本文分导论和六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诠释金融监管及监管制度的含义,回顾国内外研究状况,说明选题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简要提示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内容框架、研究方法与特色。第二章开始至第五章,结合对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的分析和对监管制度、监管行为的根源性探究,把我国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章束缚与控制(1948—1978):计划经济时期的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二章启蒙与探索(1979—1984):金融制度改革起步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三章冲突与融合(1984—1993):金融制度改革构建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四章调整与突破(1994—2004):金融制度改革调整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五章深化与再探索(2005至今):金融制度改革深化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六章是对我国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的总体考察,实际上也是全文的一个总结。在对每个阶段监管思想的分析过程中,先从分析当时的监管思想形成的背景入手,进而对监管具体制度建构等情况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特征与演变过程,最后对该阶段监管思想进行总体评价。在对每一发展阶段的分析中,既统一思路,又突出各自的特点、突出阶段特征。经济实践的发展与金融业的变革催生了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监管思想,从而推动了制度的形成,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通常还伴随着国家和全球层面的广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同时这个过程也发生在特定的空间脉络中,在特定的经济背景下以金融监管组织制度、市场制度、法律制度的不同层次展开。因而,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在时间脉络中呈现出历史的演化特征,而在空间脉络中又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特征,时间与空间脉络的交错与协同,共同构成了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化的动力。无疑,监管思想的变更来源于市场变革,而各个时期制度的创立和创新无一不受到思想的启发、孵化与引导。无疑,制度的变革和思想的创新互相促进、互为动力。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论证1949年以来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思想变迁,既可以使我们理解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理论本土化的思想根源,又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理念创新和政策选择提供思想资源。本文以经济思想成长为主线,分析了金融监管制度演变的思想脉络。所以,从思想史的角度对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演变加以系统地梳理,揭示其内在的发展演变规律,能够为探索监管制度继续完善的路径、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全新的思考视角。
本刊编辑部[3](2009)在《与我国金融信息化同行——写在创刊20周年之际》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人民带着改革开放的喜悦迈入2009年之际,《中国金融电脑》也迎来了创刊20周年的喜庆日子。这是本刊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陈育明[4](2007)在《品牌驱动式银行管理研究 ——基于品牌价值和持续成长的银行战略选择》文中认为回归市场竞争和企业本色的银行,在科技信息技术不断进步、金融企业退出机制逐步健全的情况下,面临着技术和制度双重“脱媒”的危机。长期依赖于利差盈利和制度壁垒而生存的银行,在竞争的压力下,不得不迎合市场资金管理需求的变化,积极参与金融服务,其内部管理也从传统的资金、财务和风险管理逐步转向以价值创造能力为基础的持续增长管理。与此同时,在金融服务领域,银行与客户的交易呈现出品牌化的发展趋势—对于股东和经营管理者,品牌价值差异驱动银行价值的增长;对于客户,品牌价值差异驱动客户的交易行为,银行价值链的整合也从单纯的内部能力导向或外部市场导向融合为品牌价值差异化导向。显然,银行的价值创造能力正是银行营造品牌价值差异的能力。注意到传播噪音的影响,本文采用客户对品牌价值的认知差异来测量银行的价值创造能力,并提出品牌价值认知差异与银行绩效正向相关的假设,试图通过“品牌-绩效”相关的模式创建银行的竞争优势、核心能力或价值创造能力。对银行持续成长的竞争力探索,传统的经济学只从产权制度和规模经济的角度给出资金盈利模式,管理学界的研究也只是初步涉及竞争框架的透视,还不足以触碰到银行在企业与市场互动中持续增长的本质。所以本文首先是根据SCP逻辑,重新审视了银行持续成长的本质问题,肯定地把银行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争夺目标客户资源的持续竞争优势”,把银行持续成长模式确定为“根据可利用资源和竞争约束条件获取客户价值持续增长的战略”;然后才根据品牌在客户和银行交易之间的联系作用,以及品牌价值认知在客户交易中的驱动作用,分别从客户认知源头和银行绩效结果两个方面讨论并提出了“品牌价值认知差异推动银行持续增长”的管理命题,最后拟定了银行“品牌-绩效”的研究框架。文章分别就银行“品牌-绩效”模型中“品牌”、“绩效”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银行品牌的论述中,文章根据各种研究成果,把品牌界定为一种包含情感价值在内的“认知资产”,并用品牌价值公式表述为“效用+附加+关系”。品牌之所以能够成为交易的驱动因素,其根本原因在于品牌传承了历史、文化、资源、知识、情感等一切可以认知的价值元素,具有认知效应和资产效应。品牌之间的价值差异决定了银行之间的差异,也决定了银行的命运;同样地,银行也只要改变品牌价值图式,改变客户的“认同度”,就可以有目的地进行客户的筛选,消除逆向选择的影响,最终拥有更多更好的优质客户。银行在风险、资金或网络等方面表现出的能力只有对客户有用,被客户认同,也就是体现为银行品牌价值图式对客户价值贡献的拥有能力,才能成为银行持续成长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本文也着重论述了银行绩效的计量问题。与其他企业不同,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组织,具有高负债、高风险的特征,对银行绩效的测量不能够仅仅考察利润指标。对银行价值创造能力的考察应该从流动能力、安全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包含着价值增长的结果因素,也应该包含其他非财务指标的过程因素。虽然对于银行价值的测量,学术界讨论的共识趋向于采用EVA和RORAC指标,对管理绩效的总体评价则包括财务性的银行价值指标和非财务性的过程指标,但是为了相关性研究的方便,本文更多地选用一些能够准确反映市场地位和经营实绩的财务指标作为评估依据。对于银行“品牌-绩效”模型提出的假设命题,文章分别进行了范式、实证和案例分析。首先,范式推理从品牌价值博弈的角度,得出了“品牌价值认知差异最大化决定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结论;其次,实证对国内银行市场,采用品牌认知描述了银行的价值创造能力,采用分项指标计量银行的绩效状况,就品牌认知问题向个体消费者发出问卷,就问卷所涉及银行的绩效数据进行了收集;其中客户对银行的品牌认知通过知名、满意、美誉和忠诚等四个层次的调查获得,银行的绩效则通过4类13项指标的调查获得,而多变量的统计分析结果支持了相关结论;最后,为了更清楚地得出银行品牌价值的提升方法,本文通过3家银行的案例分析,运用平衡计分方法和价值链方法,着重分析品牌战略与业务增长的关系,从客户管理、资源分配、流程整合和组织再造等层面分析了品牌价值差异的获取方式。总之,所有的分析都支持银行“品牌-绩效”正向相关的假设,为构建品牌驱动式银行管理模型提供了足够的证据和清晰的路径。所谓品牌驱动,就是指基于银行“品牌-绩效”的价值获取机制,以品牌价值差异为核心能力,驱使目标客户贡献最大化的战略管理模式。为了将银行品牌驱动理论转化为易于实施的管理策略,文章借助于品牌价值曲线和平衡计分理念构建了品牌驱动式银行管理模型,把银行品牌价值图式转化为管理控制指标,建立因果驱动系统,确保资源的分配完全用于改变银行的品牌价值特征。模型具有两个重要的贡献:1、用品牌价值图式演绎了银行的管理行为;2、指出了品牌价值图式的优化路径。模型用“品牌价值活动”和“品牌绩效管理”概括了银行持续成长的战略行为,用品牌识别、品牌契合、品牌认知、品牌关系、品牌资产等五个环节描述了品牌价值图式的优化路径。其中,品牌识别是银行整合技术资源、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管理资源的结果,它与品牌契合共同决定了客户的品牌认知,其任务是创造独特的品牌价值元素和品牌价值曲线,是关于品牌价值的创造活动;品牌认知、品牌关系和品牌资产是对客户品牌认知的市场测量,也称为品牌绩效管理,它选择客户认知的关键价值元素作为驱动因素,从财务、客户、流程和组织学习效果等四个层面建立了从行动到绩效的实现路径。值得注意的是,品牌驱动战略也存在着许多陷阱。不能正确理解银行品牌的价值内涵和价值外延、偏离核心能力和客户需求、不能掌握品牌价值内在驱动因素权重、注重短期效应的品牌策略肯定无法取得持续的增长;把品牌视为万能、忽略产品效用的行为策略也肯定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许多事件还可能造成品牌危机,影响客户的认同度。因此,运用品牌战略,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回避陷阱,化解危机。对此,文章仅仅给出了一个基本的概括,有待完善。本文共分为八章。导论部分提出了“客户品牌认知”与“银行绩效”相关的假设命题;第二章讨论品牌效应,特别揭示了“银行品牌价值”概念及其认知和资产效应;第三章讨论银行绩效的评估方法,根据银行价值的财务测量方法和非财务测量方法,选择了绩效的评测指标;第四章是相关性的理论论证,第五章和第六章就相关性问题进行实证和案例分析,第七、八章讨论品牌驱动的实施问题,具体构建了品牌价值差异的创造模型和品牌价值差异的绩效管理模型,并具体指出了品牌危机处理方法、模型运用条件以及本次研究存在问题。总的说来,品牌驱动式银行管理模型是基于“品牌价值认知差异最大化”的战略选择,是基于银行品牌价值差异的价值链整合,把资金风险、资产负债、客户、人力资源、成本、投资、竞争对手、渠道等管理要素融合到以品牌价值差异为核心的客户管理、流程整合、资源分配、组织再造等活动中。由于品牌驱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银行管理模式,改变了银行的战略方向和组织架构,改变了绩效考核方式,改变了银行的企业文化,改变了股东、管理者和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以在银行建立品牌领导的管理模式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推行品牌领导战略必须做好所有的策略准备。
张旋[5](2005)在《入世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法制环境分析》文中指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作为现代经济运行核心的金融业取得长足的进步,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机构的业务交叉越来越向深层次扩展,分业经营模式逐渐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世界各国的金融市场逐渐形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相互依赖的整体。但同时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又增加了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2007年中国的金融市场将全面对外资开放,这就给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果不顺应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的趋势,中国金融业服务质量就难以提高,如果顺应这种趋势,又可能由于巨大的系统风险及道德风险而使整个经济面临危机。基于上述原因,本文试图探讨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如何通过有效改进金融立法,完善我国的金融法律制度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应对国际竞争提供稳健安全的法制环境,促使国有商业银行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顺利过渡。 本文通过分析国际组织及我国政策体制和法律上的规定,并结合我国金融服务业的现状,从法律的角度创设性地提出了我国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概念。指出我国的混业经营应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层面即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相互之间的业务交叉和第二层面即金融机构可以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并由统一的监管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 国际金融业普遍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是金融服务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等内因及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等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在选择时应综合考虑一国法制、金融发展的具体情况。本文分析了我国实行混业经营的不利因素和推动因素,指出混业经营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时间不长,业务范围较窄,竞争力较弱。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全球金融服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完善我国自己的金融和法制环境。所以本文选取了德意志银行、花旗集团等几个银行混业经营较为成功的实例进行对比,并对这些国家的金融法律特色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几点值得我
毛黄丰[6](2005)在《我国开发性金融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2005 年是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年。继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股份制改革之后,中国工商银行的改革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也在有条不紊的筹建中,并有望成为中国的第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商业银行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改革的同时,三大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改革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国家开发银行条例》、《中国进出口银行条例》草案已经拟定并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委联合修改后,送至国务院法制办进入征求意见稿阶段;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条例》也在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起草的过程中。 在如斯背景下,学术界对于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代表的三大政策性银行如何定位、如何发展、如何确定其业务领域的讨论也热烈展开。本文正是针对上述问题,根据笔者两年多的学习、思考,对政策性银行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以法律建构的角度来审视政策性银行的定位、业务范围的确定、探讨其是否应该追求盈利性、是否应该及如何体现政策性、如何与商业性金融相区分等等问题,并试图作出解答。 本文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三大政策性银行定位为开发性金融机构,并且从广义上理解了开发性金融及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内涵与外延,认为政策性金融所关注的业务领域正是开发性金融所应该包含的部分,因而,开发性金融机构不仅仅指国家开发银行,而且包括了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甚至包括了尚在探讨建立中的中小企业发展银行、东北振兴银行、西北开发银行、住房贷款银行等等。 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开发性金融的理论基础、内涵、外延、特征等,指出“市场机制万能论”的破产,促使国家开始干预经济的发展,为开发性金融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本文认为:开发性金融是借助于国家信用实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金融工具,是按照商业性金融规律运作但又不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的我国开发性金融法律问题研究 6非营利性的特殊金融形式;其发展会经历三个阶段,政策性金融是其初级表现形式;开发性金融机构是实现开发性金融的的实效而成立的一种特殊的金融组织形式;开发性金融具有主权级或准主权级的信用、政策性与市场性兼顾、倡导性、培育市场、不与商业性金融相竞争、过渡性、发展变动性等特征;本文阐述了开发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区别,开发性金融存在的必要性,如具有解决市场缺陷、解决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满足现阶段经济发展需要等功能;并提出了开发性金融法的概念——是调整开发金融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开发性金融法的基本原则(政策性与市场性兼顾的原则、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不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竞争的原则、确立一行一法原则等),分析了开发性金融法的本质,即其不仅属于经济法,而且应该是特殊企业法;第二、三部分分别论述了国外开发性金融发展的历程与我国开发性金融的实践,包括对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德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典型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进行概述,指出了它们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资金来源、组织结构、中国项目等等。就我国而言则以国家开发银行的发展为主线进行梳理概述,论述了国家开发银行的发展、业务范围、资金来源、组织结构与监督管理、发展趋势等;第四部分则指出了我国开发性金融发展的成就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指出在这些成绩的背后存在的诸多问题——发展方向及市场定位不明确、调整的法律规范缺乏,处于任意发展状态、背离开发性金融的定位,片面强调盈利性,与商业性金融处于竞争状态、利用低成本优势,开展混业经营,违背我国金融界分业经营的原则、缺乏健全、完善的信贷管理体制、资产负债结构单一,存在一定的缺陷、风险机制不完善,隐性风险巨大、内部结构模式形同于商业银行的总分行模式,合理性有待探讨等等。第五部分,则结合国外开发性金融的成功经验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制定高位阶的开发性金融法、实现产权的多元化,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对开发性金融进行科学定位,兼顾政策性与盈利性、调整业务范围——发展变动性、不与商业性金融竞争与国际化、吸收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经验,完善风险机制、信贷管理机制等;提出要调整开发性金融机构与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财政部、商业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关系,并提出了我国开发性金融体系的构想。
孙大权[7](2005)在《中国经济学社研究(1923-1953)》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经济学社于1923年创立,到1953年结束。是在马寅初、刘大钧主持下,以留美归国经济学者为主,集合全国政、学、商各界上层分子组成的经济学术团体。学社作为民国经济学界的英美派,其学术和思想居于当时社会的主流和中心地位,在民国时期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影响到新中国的人口论。这一重要经济学术团体,今日学界对之却了解甚少。本文在广泛收集各种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学社的活动和思想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察。 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形成了以留学生为主体的经济学者群体,他们参加或组织的学术团体在各地广泛成立,为中国经济学社创立奠定了基础,1923年11月,清华留美归国的经济学者刘大钧、陈长蘅等人与燕京大学英籍教授戴乐仁等共同创立了中国经济学社,其最初目的是为社员提高经济学教学和科研水平服务。1924年马寅初等人加入后,学社宗旨改变为:发展中国经济学术和改进中国现实经济。这一改变,适应了社会需要,导致了学社的长足的发展。 在马寅初、刘大钧的积极领导下,中国经济学社由北京市的一个小团体,向天津、上海、美国等地扩张,到1927年11月,学社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的中心组织。在此之后,马寅初等人开始了大量吸收商界和政界社员,学社的组织与影响就进一步向社会各界延伸。同时,学社开始了艰辛的基金筹募,并取得了较大成效,到30年代中期,学社拥有杭州房产一处,南京地皮14亩,基金20万左右。然而由于抗战的爆发,中国经济学社的发展势头受到重大打击,虽然学社继续在重庆聚集社员,坚持发展,但学社的基金由于通货膨胀不断贬值,社员的政治立场也出现了重大分化,特别是马寅初被软禁后,学社发展进入后期,走向衰落,一直到1953年正式结束。 中国经济学社一年一度最重要的集体学术活动就是举行年会,前3届年会在北京举行,主要是社务会议。第四届年会在上海召开,确立了进行社务会、学术讨论会、讲学会、各种宴会以及参观游览等多种活动。在1927年至1936年间,学社在杭州、青岛、广州等地举行了10次年会,每次年会都受到了经济学界、政府、工商界以及社会舆论的关注与支持,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在1938年至1943年学社总部西迁重庆后,还召开了三次有影响的年会。同时,中国经济学社还举办了多种学术事业,如:出版丛书,创办社刊,建立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等等,发表了被经济学界公认的一批优秀学术成果,特别是刘大钧主持完成的中国第一次工业普查,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中国经济学社骨干社员马寅初、刘大钧、卫挺生、何廉、唐庆增、顾翊群、潘序伦等人的经济思想,在基本经济理论方面有明显的共同特点:关于经济哲学:主张“不激不随”的经济发展观,既反对激进的马克思主义(不激),又批判保守的传统封建思想(不随),并为资本主义进行辩护:在价值论与消费、生产、交易、分配论等方面,主要是受英美的马歇尔、克拉克等新古典经济学的影响,而不是王亚南所说的主要受奥国派影响;在研究方法方面,注重实证和统计方法。 在应用理论和政策主张方面,他们多在切磋和争论中相互影响。关于统制与放任:1932年10月,武育干最早提出了在中国实施统制经济的主张,社员多主张在保留私有制前提下,由政府联合工商界上层统制全国经济。在统制经济理论流行时,顾翊群运用哈耶克理论批判了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主张市场经济,运用比较优势论批判了贸易保护主义,主
温涛[8](2005)在《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生成机制与控制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是关于中国农村金融风险问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在总结和归纳金融组织理论、金融风险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重新界定了农村金融的理论范畴和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概念框架;结合农村金融组织演进与制度变迁的历史与现实剖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历程,得出影响和制约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发展的主导因素;从农村金融自身内部运营和农村金融发展外部环境两个角度,重点研究了目前中国农村经济、金融发展中所面临的风险问题及其生成机制与传递效应;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建立了农村金融风险的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模型,揭示了中国农村金融风险水平的基本状况,并构造了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与救援机制;最后,在确立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农村金融战略重组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村金融重组的战略模式与政策措施。 一、论文的基本结论 1、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面临严重的风险问题困扰 通过对中国农村金融演进过程的历史分析、制度分析和统计分析,可以知道,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始终伴随着风险问题的困扰。目前,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一方面正面临自身内部运营风险的阻碍,主要表现为:超高负债经营与巨大不良资产包袱所导致的农村金融机构内在脆弱性的加剧;农村金融产权与治理结构缺陷所导致的对农村金融稳健性的危害;农村金融经营管理不力造成的经营、管理风险滋生;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过度管制与不规范运作致使风险不断产生等等。另一方面,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正面临来自于外部环境风险的巨大压力,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风险问题、农村金融经济失调风险问题、金融结构风险问题、农村金融区域风险问题、政府行为不规范问题。如果这一状况不能够得到有效地改善,农村金融、经济的健康发展难以实现。 2、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形成有其特殊的背景和原因 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中国农村金融、经济1952—2003年和1978—2003年的阶段性分析,可以知道,无论是中国农村金融的内部风险问题,抑或是外部风险问题,从深层次来看,都属于体制性风险。由于制度抑制的长期积累,中国的经济、金融发展形成了“二元结构”。在这种“二元结构”下,一方面,整体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结构性”的抑制,而农村经济低水平徘徊又对农村金融深化形成约束,这种金融与经济的相互制约直接导致农村金融外部环境风险的生成、积聚和扩散。另一方面,在“二元
本刊[9](2004)在《“两会”热点聚焦》文中提出
王平[10](2003)在《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制度变迁与方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与理论研究了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变迁,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指出信用社已经陷入异化和低效率的锁定状态,并揭示了其根本原因:行政干预。内部人控制是锁定状态的直接原因,中国传统文化的非正式制度制约是其深层次原因。这三者相互强化,产生了极强的路径依赖效应。为了打破这个恶性循环,文章提出农村合作金融要摆脱政府主导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面临加入WTO带来的挑战,农村合作金融的最终方向是民营化、商业化。现有的基础较好的信用社可改造成农村商业银行。民间合作金融要进一步规范,加强监管。同时,鉴于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改革模式不能一刀切,要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
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廷焕谈金融热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廷焕谈金融热点(论文提纲范文)
(1)包商银行包头分行负债业务发展的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负债业务相关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包商银行包头分行负债业务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 我国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发展现状 |
2.1.1 负债业务中存款负债占比较大 |
2.1.2 存款型负债业务中对公存款占比较大 |
2.2 包商银行包头分行负债业务现状 |
2.2.1 负债业务整体规模增长乏力 |
2.2.2 对公存款占比相对较低且增长乏力 |
2.2.3 定期存款占比相对较高 |
2.3 包商银行包头分行负债业务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2.3.1 主动负债业务开展滞后 |
2.3.2 存款负债派生能力差 |
2.3.3 客户结构不合理 |
2.3.4 负债业务营销模式简单 |
2.3.5 人才素质偏低,内部考核不合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包商银行包头分行负债业务发展的环境分析及SWOT分析 |
3.1 包头分行负债业务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
3.1.1 宏观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
3.1.2 包头地区银行负债业务竞争情况分析 |
3.2 包头分行负债业务SWOT分析 |
3.2.1 包头分行发展负债业务的优势分析 |
3.2.2 包头分行发展负债业务的劣势分析 |
3.2.3 包头分行负债业务发展的机遇分析 |
3.2.4 包头分行负债业务发展的威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包商银行包头分行负债业务的发展策略选择 |
4.1 包头分行负债业务的SWOT分析表 |
4.2 包头分行负债业务的发展定位 |
4.2.1 坚定服务本地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 |
4.2.2 探索主动负债业务发展 |
4.2.3 开拓零售业务市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包商银行包头分行负债业务发展策略的实施 |
5.1 服务本地中小企业,带动存款负债增长的实施措施 |
5.1.1 快速提升负债业务 |
5.1.2 以商圈的形式批量营销客户 |
5.2 发展主动负债业务方面的实施措施 |
5.2.1 发展债券型负债产品 |
5.2.2 借鉴国外的成熟负债业务产品 |
5.2.3 为主动负债提供有效的内部条件 |
5.3 开拓零售业务市场方面的实施措施 |
5.3.1 建立社区金融服务体系 |
5.3.2 增强零售产品营销工作 |
5.4 包头分行实现负债业务良好发展的其他实施措施 |
5.4.1 拓宽负债业务产品线 |
5.4.2 探索负债业务结构化调整 |
5.4.3 积极探索跨行资金归集业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
0.1 研究背景 |
0.1.1 问题的提出 |
0.1.2 研究意义 |
0.2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研究的理论基础 |
0.2.1 金融监管与金融监管制度的含义 |
0.2.2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 |
0.2.3 思想与制度的关系 |
0.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0.3.1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3 创新点 |
0.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4.1 国外学者关于中国金融监管的研究 |
0.4.2 国内研究综述 1. 束缚与控制(1948-1978):计划经济时期的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 |
1.1 计划经济时期金融管理思想的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经济背景 |
1.2 计划经济时期金融管理的思想考察 |
1.2.1 金融组织国有化思想 |
1.2.2 管理机构的单一化思想 |
1.2.3 金融管理的行政调控思想 |
1.3 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思想 |
1.3.1 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环境 |
1.3.2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传统思想 |
1.4 思想形成动因分析 |
结束语 2. 启蒙与探索(1979-1984):金融制度改革起步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
2.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产生的背景 |
2.1.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
2.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逐步形成 |
2.1.3 商品经济理论的逐步确立 |
2.1.4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的引进 |
2.2 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初步构想 |
2.2.1 关于中央银行建制问题的认识 |
2.2.2 关于中央银行性质问题的争论 |
2.2.3 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的关系的认识 |
2.3 中央银行金融管理的思想发展 |
2.3.1 利率管制思想 |
2.3.2 信贷管理思想 |
2.3.3 关于中央银行金融管理方式的探讨 |
2.4 建设金融法制的初步探索 |
2.4.1 监管立法的必要性认识 |
2.4.2 关于设立银行法的初步认识 |
结束语 3. 冲突与融合(1984-1993):金融制度改革构建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
3.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发展的背景 |
3.1.1 多元化金融机构的大发展 |
3.1.2 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 |
3.1.3 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由自然混业经营向分业经营过渡 |
3.1.4 理论背景:西方金融理论的传播与发展 |
3.2 确立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思想发展 |
3.2.1 中央银行监管职能定位的探讨 |
3.2.2 监管分支机构设置的争议 |
3.2.3 监管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认识的深化 |
3.2.4 由自然混业监管向分业监管过渡的探索 |
3.3 金融监管市场制度思想探索 |
3.3.1 强化合规性监管职能思想的确立 |
3.3.2 运营监管思想:利率管制、信贷规模控制 |
3.3.3 风险管理思想的探讨 |
3.4 金融监管立法性质和内容的探讨 |
3.4.1 关于《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的认识 |
3.4.2 关于加强金融法制建设的讨论 |
3.4.3 加强法制建设思想的基本特征 |
结束语 4. 调整与突破(1994-2004):金融制度改革的调整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
4.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调整与突破的背景 |
4.1.1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技术进步与金融创新 |
4.1.2 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 |
4.1.3 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引进 |
4.1.4 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混业经营初露端倪 |
4.1.5 《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影响 |
4.2 优化监管组织体系的探索 |
4.2.1 监管机构协调制度的建议 |
4.2.2 分业监管与混业监管的争论 |
4.2.3 监管监管者思想的产生 |
4.2.4 关于分离监管职能的争论 |
4.3 监管业务思想的深入研究 |
4.3.1 风险监管思想的发展: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审慎监管与合规监管并重 |
4.3.2 关于自律性监管思想的探讨 |
4.3.3 全程监管思想的确立 |
4.4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监管立法思想 |
4.4.1 关于《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讨论 |
4.4.2 加强监管立法国际合作的建设 |
4.4.3 加强我国金融监管法制化的思想 |
结束语 5. 深化与反思(2005至今):危机后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发展 |
5.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探索的背景 |
5.1.1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业对外开放 |
5.1.2 混业经营日趋明显 |
5.1.3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
5.1.4 金融创新不断深入 |
5.2 金融监管组织的新发展 |
5.2.1 加强金融监管机构协调的探讨 |
5.2.2 完善自律性监管体系的思考 |
5.2.3 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机构体系的探索 |
5.3 监管业务的再探索 |
5.3.1 微观审慎监管思想的强化 |
5.3.2 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的争论 |
5.3.3 关于宏观审慎监管与系统性风险防范思想 |
5.4 监管立法的反思与探索 |
5.4.1 关于建立中国金融混业监管法律体系的思考 |
5.4.2 系统性风险法律监管思想的确立 |
结束语 6.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的总体考察 |
6.1 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演进路径 |
6.1.1 行政性金融控制思想 |
6.1.2 控制性金融监管思想的形成与弱化:逐步强调规则监管与市场约束并重 |
6.1.3 审慎性金融监管思想的构建与强化 |
6.2 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演变的内在逻辑 |
6.2.1 思想演进特征 |
6.2.2 演进机制 |
6.3 我国金融监管理念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
(3)与我国金融信息化同行——写在创刊20周年之际(论文提纲范文)
一、远见 |
二、成长 |
三、辉煌 |
四、未来 |
(4)品牌驱动式银行管理研究 ——基于品牌价值和持续成长的银行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关注银行持续增长的管理研究 |
1.1 对银行成长环境和成长理由的重新认识 |
1.2 银行持续增长的关键在于竞争优势 |
1.3 银行持续竞争优势的本质 |
1.4 竞争优势的实现路径:关注品牌和绩效 |
1.5 本文研究的研究课题、研究框架及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银行品牌价值体系与品牌价值驱动效应 |
2.1 银行“品牌-绩效”模型的理论基础 |
2.2 银行品牌与品牌价值体系 |
2.3 银行品牌价值主张与品牌认知 |
2.4 基于品牌认知的驱动效应分析 |
2.5 银行品牌认知的测量 |
2.6 基于品牌驱动效应的银行管理模式 |
第三章 基于品牌价值驱动的银行绩效评估 |
3.1 正确认识银行的绩效 |
3.2 各种银行绩效评估方法的比较 |
3.3 基于银行创值能力的绩效评估体系 |
3.4 银行品牌价值对银行绩效的驱动分析 |
3.5 基于品牌价值驱动的银行绩效管理模式 |
第四章 品牌认知与银行绩效相关的理论分析 |
4.1 基于品牌的银行价值链分析 |
4.2 银行品牌价值效应的两面 |
4.3 品牌信用函数与目的理性模型 |
4.4 品牌认知与银行绩效相关的经济学分析 |
4.5 品牌价值驱动的实证模型及其关键变量 |
第五章 品牌认知与银行绩效相关的实证分析 |
5.1 银行“认知-绩效”相关的实证分析方法 |
5.2 样本选择与问卷设计 |
5.3 品牌认知的数据分析 |
5.4 银行绩效的数据分析 |
5.5 品牌认知与银行绩效的相关性分析 |
5.6 品牌认知与银行单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六章 品牌认知与银行绩效相关的案例分析 |
6.1 案例研究方法与案例设计 |
6.2 不同的品牌策略照旧了不同的品牌价值体系 |
6.3 不同品牌价值体系造成不同的品牌认知 |
6.4 差异的品牌认知导致差异的银行绩效 |
6.5 品牌价值活动的重要性 |
第七章 基于品牌价值差异的绩效管理系统 |
7.1 银行产品、服务、文化和核心能力的品牌化 |
7.2 基于品牌价值曲线的客户发现机制 |
7.3 构建体验式的界面管理 |
7.4 基于品牌价值差异的平衡计分管理系统 |
7.5 基于企业文化的品牌价值差异策略 |
7.6 品牌价值差异驱动下的银行管理模型 |
第八章 品牌驱动模型的实施 |
8.1 品牌领导战略的陷阱 |
8.2 品牌危机的应对策略 |
8.3 推行品牌领导模式的策略准备 |
8.4 维护以品牌为核心的互动界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银行品牌认知调查问卷(内部顾客) |
附录2 银行品牌认知调查问卷(外部顾客) |
附录3 银行品牌(印象)认知调查问卷 |
致谢 |
(5)入世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法制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及其利弊分析 |
第一节 分业经营模式的概念及其优劣评析 |
一、分业经营概念分析 |
二、分业经营优点评析 |
三、分业经营缺点评析 |
第二节 混业经营模式的概念及其优劣评析 |
一、混业经营概念 |
二、混业经营优点评析 |
三、混业经营缺点评析 |
第二章 国际金融业普遍选择混业经营模式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由分业走向混业所依赖的理论基础:制度变迁理论 |
第二节 由分业走向混业的外部推动力 |
一、金融自由化使竞争日益激烈,分业经营无疑会束缚手脚 |
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使分业经营失去基本作用 |
三、互联网等高科技技术为从分业到混业提供了有利支持 |
第三节 由分业走向混业的内部决定力 |
一、金融服务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
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对金融服务企业提出现实需要 |
第四节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可行性分析 |
一、现阶段我国实行混业经营的制约因素 |
二、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推动因素 |
第三章 世界发达国家银行业经营模式现状及法律保障 |
第一节 世界发达国家混业经营成功实例 |
一、全能银行(Universal Banking)模式:德意志银行 |
二、异业子公司(Subsidiary for Different Business Activities)模式 |
三、金融控股公司(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模式:花旗集团 |
第二节 西方发达国家混业经营模式下的法律保障 |
一、银行法制尤其是监管法律体系本身较为完备,并根据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不断修正革新 |
二、整体立法并注重配套法律法规的出台 |
三、先制定金融法律法规,再允许金融服务进行改革 |
第三节 金融立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一、立法技术上整体立法与配套立法相结合的方式最适于我国 |
二、金融法律应对金融市场的各种服务及将来出现的金融创新有本质约束 |
三、制订完备的金融监管法律保证银行业务的顺利开展 |
第四章 我国金融法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一节 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 |
一、中国银行 |
二、中国建设银行 |
三、中国工商银行 |
四、中国农业银行 |
第二节 我国金融法制现状:金融法律制度基本建立 |
第三节 我国金融法制存在问题分析 |
一、金融法律法规之间缺乏协调性和系统性 |
二、金融法律的欠缺和滞后阻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 |
三、金融法律对基本金融法律术语缺乏明确界定 |
四、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不完善 |
五、我国现行金融法律制度与 WTO法制要求存在差距 |
六、金融立法缺少对外资银行的法律规制 |
第五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法制环境的完善 |
第一节 健全金融法律制度的总体要求 |
一、调整金融立法指导思想,加快金融立法,增强金融法律的可操作性 |
二、立法的同时重视实证研究,通过不断研究修改完善法律法规 |
三、以我国现实金融业国情为立法基础,适当借鉴国外立法经验 |
第二节 国有商业银行法律地位定位:金融控股公司 |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选择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理由 |
二、修订配套法律法规,以此促进金融控股公司立法 |
三、明确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具体含义 |
四、明确金融控股公司“有效控制权”持股的含义 |
五、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经营业务的范围 |
第三节 完善对国有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法律监管 |
一、通过立法明确中国人民银行作为金融监管主体所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
二、通过立法确立金融监管应遵循的原则 |
三、通过立法明确适于我国金融监管的模式 |
第四节 健全我国市场退出机制金融立法 |
一、制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运用单行条例辅助法律的实施 |
二、明确“市场退出”具体含义,尽量选择主动型退出方式 |
第五节 完善外资银行金融立法 |
一、遵循WTO法律制度理念,明确对外资银行的立法指导思想 |
二、提高外资银行法律的效力等级,对外资银行进行全面监管 |
第六节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的法律规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6)我国开发性金融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1章 开发性金融及开发性金融法的基本理论 |
1.1 开发性金融存在的理论基础 |
1.2 开发性金融的基本理论 |
1.2.1 开发性金融与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内涵 |
1.2.2 开发性金融与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外延 |
1.2.3 开发性金融的基本特征 |
1.3 开发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关系辨析 |
1.4 开发性金融存在的必要性 |
1.4.1 解决市场本身的缺陷 |
1.4.2 解决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
1.4.3 我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的必然要求 |
1.5 开发性金融法基本理论 |
1.5.1 开发性金融法概念、调整对象 |
1.5.2 开发性金融法的基本原则 |
1.5.3 开发性金融法的本质 |
第2章 开发性金融的历史发展 |
2.1 世界银行发展概述 |
2.1.1 世界银行的宗旨及业务活动 |
2.1.2 世界银行的组织机构 |
2.1.3 世界银行的资金来源 |
2.1.4 世界银行中国项目简介 |
2.2 亚洲开发银行发展概述 |
2.2.1 亚洲开发银行的宗旨及业务活动 |
2.2.2 亚洲开发银行的的资金来源与使用方向 |
2.3 德国开发性金融发展概述 |
2.3.1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 |
2.3.2 德国投资与开发有限公司 |
2.4 韩国开发性金融发展概述 |
2.4.1 韩国开发银行 |
2.4.2 韩国其他开发性金融机构 |
2.5 日本开发性金融发展概述 |
2.6 美国开发性金融发展概述 |
第3章 我国开发性金融的实践 |
3.1 国家开发银行的业务范围 |
3.2 国家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 |
3.3 国家开发银行的组织机构与监督管理 |
3.4 国家开发银行的发展趋势 |
第4章 我国开发性金融存在的法律问题 |
4.1 我国开发性金融的成就及其取得原因 |
4.2 我国开发性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我国开发性金融发展的法律对策 |
5.1 开发性金融现有机制的法律对策 |
5.1.1 制定高位阶的开发性金融法 |
5.1.2 实现产权的多元化,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
5.1.3 对开发性金融进行科学定位,兼顾政策性与盈利性 |
5.1.4 调整业务范围——发展变动性、不与商业性金融竞争与国际化 |
5.1.5 吸收国外开发性金融的经验,完善风险机制、信贷管理机制 |
5.2 开发性金融发展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5.2.1 开发性金融机构与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关系 |
5.2.2 开发性金融机构与财政部的关系 |
5.2.3 开发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关系 |
5.2.4 开发性金融机构与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关系 |
5.3 我国开发性金融体系发展的构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经济学社研究(1923-1953)(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近代经济学的发展与中国经济学社的创立 |
第一节 20世纪20年代前后学习经济学与商科专业的留学生群体的出现 |
一、学习“法政”的留日学生群体 |
二、经济学留欧生群体 |
三、程度高的经济学留美生群体 |
第二节 中国近代经济学的发展 |
一、经济学教育的发展 |
二、经济学科学研究机构的建立 |
三、经济着作、期刊的出版发行 |
第三节 民国初年各种经济学术社团的出现 |
第四节 中国经济学社的创立 |
一、中国经济学社的成立 |
二、中国经济学社发展方针的制定 |
第二章 中国经济学社的组织发展与基金筹募 |
第一节 中国经济学社组织的演变 |
一、北京时期的组织演变 |
二、上海、南京时期的组织发展 |
三、重庆时期的组织演变 |
四、中国经济学社组织活动的结束 |
五、中国经济学社社员构成分析 |
第二节 中国经济学社的基金 |
一、北京时期的基金筹募 |
二、上海、南京时期的基金筹募和使用 |
三、中国经济学社基金的破产 |
第三章 中国经济学社的学术活动与举办的学术事业 |
第一节 举行年会 |
一、北京时期的三次年会 |
二、1927年第四届上海年会 |
三、1928—1931年杭州、南京、无锡、宁波年会 |
四、1932—1935年杭州、青岛、长沙、广州年会 |
五、1936年上海年会的举行与1937年福州年会的筹备 |
六、重庆时期的三次年会 |
第二节 中国经济学社举办的学术事业 |
一、出版书籍 |
二、创办刊物 |
三、举办的其他学术事业 |
第三节 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的成立 |
一、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的成立及维持 |
二、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的主要学术工作 |
第四章 中国经济学社的主要经济思想(上):基本经济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不激不随”的经济发展观 |
一、反对马克思主义 |
二、批判传统经济思想 |
三、辩护资本主义 |
第二节 价值论与消费、生产、交易、分配论 |
一、价值论 |
二、消费论 |
三、生产论 |
四、交易论 |
五、分配论 |
第三节 分析工具与研究方法 |
一、运用西方经济学分析工具 |
二、注重经济实务研究 |
三、实证研究与统计方法 |
第五章 中国经济学社的主要经济思想(下):应用理论与政策主张 |
第一节 统制经济(计划经济)论与自由放任论 |
一、中国经济学社与统制经济思潮的兴起 |
二、中国经济学社关于统制经济的主要思想 |
三、顾诩群、唐庆增的自由经济论 |
第二节 财政思想 |
一、财政问题是中国经济学社关注的重点 |
二、卫挺生等人的“超然主计与联综组织”论 |
三、姚庆三对凯恩斯财政学理论的传播 |
四、马寅初等人的战时财政论 |
第三节 货币金融思想 |
一、银价跌落时期的货币金融思想 |
二、银价爆涨时期的货币金融思想 |
三、抗战初期维持法币汇价的讨论 |
第四节 劳资协调论与人口控制论 |
一、劳资协调论 |
二、人口控制论 |
第六章 中国经济学社的影响 |
第一节 中国经济学社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
一、中国经济学社是中国经济学界的中心组织 |
二、中国经济学社是中国经济学术着作界的主力军 |
三、中国经济学社的成立是中国经济学发展史上的划时代事件 |
第二节 中国经济学社对国民党政府经济政策的影响 |
一、中国经济学社强烈的干政愿望 |
二、社员大量进入政府经济立法和决策机关担任要职 |
三、社员多次参加全国财经会议 |
四、社员的经济政策建议被国民党政府采纳的实例 |
五、学社提倡的经济思想对国民政府经济决策的间接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经济学社与工商界的合作与互动 |
一、工商界对经济学知识和经济学者的重视 |
二、工商界对中国经济学社的支持 |
三、经济学者成为工商界的代言人 |
四、经济学者为工商界的发展出谋划策 |
第四节 中国经济学社对新中国人口思想的间接影响 |
附录一、中国经济学社社员简历表 |
附录二、中国经济学社社员着述表 |
参考文献 |
本人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致谢: |
(8)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生成机制与控制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引言 |
第1章 总论 |
1.1 研究问题的展示 |
1.2 研究的目标及思路 |
1.3 研究的内容及结构 |
1.4 研究的方法及资料 |
第2章 理论借鉴 |
2.1 金融组织理论 |
2.1.1 宏观金融组织理论 |
2.1.2 微观金融组织理论 |
2.2 金融风险理论 |
2.2.1 金融脆弱性理论 |
2.2.2 金融波动性理论 |
2.2.3 金融风险管理理论 |
2.3 金融发展理论 |
2.3.1 金融结构论 |
2.3.2 金融深化论 |
2.3.3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第3章 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概念框架 |
3.1 农村金融理论范畴的界定 |
3.1.1 农村金融的概念与发展阶段 |
3.1.2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
3.2 农村金融风险的内涵与生成原理 |
3.2.1 金融风险及其作用原理 |
3.2.2 农村金融风险的内涵与特征 |
3.2.3 农村金融风险的一般生成原理 |
3.3 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基本原理 |
3.3.1 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涵义 |
3.3.2 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目标 |
3.3.3 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原则 |
3.4 农村金融风险控制与农村金融重组的关系 |
3.4.1 合理的农村金融安排是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关键因素 |
3.4.2 科学的风险控制模式是农村金融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
3.5 农村金融风险问题实证研究的程序设计 |
3.5.1 研究的理论假设 |
3.5.2 研究的程序安排 |
第4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历程及其面临的风险问题 |
4.1 中国农村金融的组织演进与制度变迁 |
4.1.1 农村正规金融的组织演变与制度变迁 |
4.1.2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形成与变迁 |
4.1.3 农村金融组织演进与制度变迁的规律 |
4.2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风险问题分析 |
4.2.1 农村金融内部运营风险问题分析 |
4.2.2 农村金融外部环境风险问题分析 |
第5章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生成机制与传递效应 |
5.1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外部生成机制及其传递效应 |
5.1.1 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结构性”抑制 |
5.1.2 农村经济低水平徘徊对农村金融的“约束作用” |
5.2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内部生成机制及其传递效应 |
5.2.1 农村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非有效供给” |
5.2.2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内生性”与“非规范性” |
第6章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预警与防范机制 |
6.1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的核心思想 |
6.1.1 农村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的基本思路 |
6.1.2 农村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的主要内容 |
6.2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流程的设计 |
6.2.1 农村金融风险的信号采集与传导 |
6.2.2 农村金融风险的感知与识别 |
6.2.3 农村金融风险的度量与评价 |
6.2.4 农村金融风险的控制决策 |
6.2.5 农村金融风险的预警与管理反馈 |
6.3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的方法与技术选择 |
6.3.1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的指标体系 |
6.3.2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的方法选择 |
6.3.3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微观监测预警模型的建立 |
6.3.4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宏观监测预警模型的建立 |
6.4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的建设与完善 |
6.4.1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微观约束机制建设 |
6.4.2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宏观调控机制建设 |
第7章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化解与救援机制 |
7.1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化解机制 |
7.1.1 建立农村金融机构不良债权处置的长效机制 |
7.1.2 健全农村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 |
7.1.3 完善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保障机制 |
7.1.4 构造地方金融健康成长的协调机制 |
7.2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救援机制 |
7.2.1 有问题农村金融机构的确定 |
7.2.2 对有问题农村金融机构的挽救 |
7.2.3 有问题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安排 |
第8章 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战略重组 |
8.1 中国农村金融战略重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8.1.1 中国农村金融内部运营风险防范的内在要求 |
8.1.2 中国农村金融外部环境风险化解的必要条件 |
8.1.3 中国农村金融战略重组的可行性分析 |
8.2 中国农村金融战略重组的制度框架设计 |
8.2.1 中国农村金融战略重组的核心目标 |
8.2.2 中国农村金融战略重组的基本原则 |
8.2.3 中国农村金融战略重组的制度模式 |
8.3 中国农村金融战略重组的方案设计 |
8.3.1 农村金融组织的重构 |
8.3.2 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拓 |
8.3.3 农村金融监管的再造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运用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运用 |
9.2.1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于农村经济的法规制度 |
9.2.2 加快农村金融内部控制与治理结构的建设 |
9.2.3 促进农村正规金融的适应性发展 |
9.2.4 引导农村民间金融的规范化成长 |
9.2.5 加强农村金融预警与监控的区域合作 |
9.2.6 逐步健全农村金融安全网络系统 |
9.2.7 推动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科研项目 |
(9)“两会”热点聚焦(论文提纲范文)
冷热在心建言献策 |
吴敬琏:防过热,不一刀切的前提是要有预见性,判断准确 |
刘廷焕: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不能等待观望 |
萧灼基:新增长周期已经启动,不要轻言“过热” |
林毅夫:要防局部投资过热,也要继续治理通货紧缩 |
心系“三农”情牵谷桑 |
保护土地和失地农民 |
重视粮食发展大计 |
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 |
关怀离土离乡的农民工 |
构建农村社保体系 |
加大财政与金融支农力度 |
(10)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制度变迁与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概况 |
2.1 我国农村金融的地位与作用 |
2.2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地位与作用 |
2.3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内涵与特点 |
2.4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现状分析 |
3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的困境及深层次原因解析 |
3.1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概述 |
3.2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产生--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变迁 |
3.3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合作制不断异化的发展轨迹 |
3.4 我国农村信用社异化与低效率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分析--路径依赖 |
3.5 我国农村非正规合作金融的产生和发展--诱致性制度变迁 |
4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的方向 |
4.1 制度变迁方向选择1:合作制还是商业化 |
4.2 制度变迁方向选择2:民营还是官办 |
4.3 变迁主体的选择:信用社还是民间金融机构 |
4.4 制度变迁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4.5 建立竞争性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四、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廷焕谈金融热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包商银行包头分行负债业务发展的策略分析[D]. 张炳哲. 内蒙古大学, 2013(01)
- [2]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D]. 崔鸿雁. 复旦大学, 2012(03)
- [3]与我国金融信息化同行——写在创刊20周年之际[J]. 本刊编辑部. 中国金融电脑, 2009(02)
- [4]品牌驱动式银行管理研究 ——基于品牌价值和持续成长的银行战略选择[D]. 陈育明. 复旦大学, 2007(06)
- [5]入世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法制环境分析[D]. 张旋. 中国海洋大学, 2005(03)
- [6]我国开发性金融法律问题研究[D]. 毛黄丰. 中国人民大学, 2005(05)
- [7]中国经济学社研究(1923-1953)[D]. 孙大权. 四川大学, 2005(04)
- [8]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生成机制与控制模式研究[D]. 温涛. 西南农业大学, 2005(06)
- [9]“两会”热点聚焦[J]. 本刊. 中国金融, 2004(06)
- [10]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制度变迁与方向[D]. 王平. 苏州大学,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