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雅江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应力场(论文文献综述)
王安简,陈运泰[1](2021)在《一种通过共轭地震确定地壳的内摩擦特性的方法》文中研究表明应用国内外24个具有"X"形或"L"形(不完整的"X"形)共轭破裂特征的地震资料,以及云南鲁甸、盈江两次共轭破裂地震的详细重定位数据,运用库仑破坏准则揭示的脆性破裂的共轭破裂角与介质的内摩擦系数之间的关系,测定与计算了地震共轭角与地壳的内摩擦系数,探讨了库仑破坏准则与安德逊破裂理论应用于宏观尺度破裂即天然地震问题.结果表明,在国际、国内不同地区不同年代的多次共轭破裂地震中,共轭角与内摩擦系数的优势分布分别为65°~75°与0.27~0.47.在同一地区或相近地区发生的地震,其共轭角与内摩擦系数在数值上也相近.库仑破坏准则与破裂的安德逊理论,不但适用于实验室的小样本岩石破裂实验结果,而且适用于宏观尺度破裂即天然地震.通过共轭角的测定,可以确定地壳的内摩擦系数,是一种增进对地壳的内摩擦特性的认识的简易、直接的方法.
王安简[2](2021)在《通过共轭地震确定地下介质摩擦特性的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回顾评述共轭地震研究历史的基础上,从库仑破裂准则出发,详细研究了岩石实验与实际地震中共轭破裂面与主应力轴的夹角(共轭角)的几何关系,以及共轭角与地下介质内摩擦系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由天然地震共轭角确定野外原地大样本介质摩擦特性的新方法。首先,以2014年鲁甸MS6.5地震和2011年盈江MS5.8地震两次典型的共轭破裂地震为例,详细阐述了通过由余震的空间分布确定地下介质内摩擦系数的步骤。该方法基于地震震中重定位数据,选取余震集中分布的条带,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共轭断层面的空间信息,根据破裂的安德逊理论由共轭面夹角计算得到内摩擦系数。然后,列出了从20世纪至今国内、外具有明显共轭破裂特征的24个地震,参考历史文献给出的余震震中分布图或断裂走向图,确定了共轭断层面的走向,估算出破裂面的夹角,从而计算了内摩擦系数的数值。接下来收集了地震所在区域的地质背景、构造应力场方向、以及主震和余震的震源机制解等资料,与实际共轭断层面的信息进行对比验证,并针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震例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由此方法得出的共轭角和内摩擦系数与震源机制节面信息、区域构造信息等,在多个震例中均展现出较高的一致性。中国云南施甸1991年和2001年两次地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979年Homestead Valley地震与1984年Round Valley地震,以上两组地震显示相同或邻近地区事件的共轭角与内摩擦系数数值相近。2016年意大利中部的正断层类型地震揭示了本文所提出的新方法不仅适用于震例中常见的走滑类型地震,而且亦适用于倾滑型地震。最后,对本文提出的方法在原地(天然地震)应用中的意义和尚待改进之处进行了讨论。该方法将实验室小样本的实验结果向野外原地大样本天然地震进行推广,验证了破裂的安德逊理论在大尺度天然地震破裂中成立的可行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地下介质的不均匀性,大尺度下天然地震复杂的破裂过程,以及对共轭角的估算手段不够精确等原因,导致大尺度天然地震破裂观测见过与岩石实验结果仍存在某些差异,有待更多未来研究。概而言之,本论文总结了共轭地震过程研究的发展历史,梳理推导了岩石破裂的基本原理,探讨了库仑破裂准则与安德逊理论应用于宏观尺度下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确定地下介质摩擦特性的新方法,并通过对实际震例的应用,阐述了新方法的实用效果和优缺点。
张涵[3](2019)在《地震与潮汐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选取了日本及海域,印度尼西亚,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和台湾及海域四个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采用了 1990年1月至2018年5月之间的地震目录,对这4个地区分别划分子区域。首先对每个地区,采用Schuster统计方法计算p值分布情况,p值表示了拒绝地震潮汐相位角在时间上随机分布的零假设的显着性水平,P<5%即说明该地区地震与潮汐触发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挑选部分p<5%的子区域,计算这些子区域M ≥ 4.0的地震震源断层面上的潮汐库伦破裂应力值,结合p值与库伦破裂应力值的分析,对这些子区域的地震活动进行潮汐相关性分析。初步研究了这些区域地震的发生是否受到了潮汐的触发。在此基础上,采用Schuster谱方法对p值小于5%的子区域进一步分析,以研究这些地区的地震活动主要受到哪种周期成分的潮汐调制。得出以下结论:1、将日本及海域划分成81个次一级子区域,Schuster检验计算得到p<5%的子区域有22个。选取其中p<5%的4个子区域,计算得到的潮汐库仑破裂应力值均为正值,说明地震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潮汐的触发。然后建立Schuster谱并分析,发现4个子区域的地震活动主要受到了半日潮(T = 0.5)的调制,有些则受到了其他因素(T=1.6~2.0)的影响。说明日本及海域存在着潮汐影响地震活动的可能性,并且主要受到半日潮的调制作用。2、将印度尼西亚划分成255个次一级的子区域,Schuster检验计算得到p<5%的子区域有27个。选取其中p<5%的2个子区域,计算得到的潮汐库仑破裂应力值均为正值,说明地震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潮汐的触发。然后建立Schuster谱并分析,发现2个子区域的地震活动主要受到了日潮(T= 1.0)的调制,有些则受到了其他因素(T=1.2~2.0)的影响。由于255个子区域中只有2个子区域主要受到了日潮的调制作用,说明印度尼西亚存在着潮汐影响地震活动的可能性,但是受到潮汐周期的调制不明显。3、将南加尼福尼亚划分成33个次一级的子区域,Schuster检验计算得到p<5%的子区域有10个。选取其中p<5%的2个子区域,计算得到的潮汐库仑破裂应力值均为正值,说明地震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潮汐的触发。然后建立Schuster谱并分析,发现2个子区域的地震活动主要受到了日潮(T= 1.0)的调制,有些则受到了其他因素(T = 0.1~0.4和T=1.2~2.0)的影响。说明南加利福尼亚地区存在着潮汐影响地震活动的可能性,并且主要受到日潮的调制作用。4、将台湾及海域划分成18个次一级子区域,Schuster检验计算得到p<5%的子区域有3个。选取其中p<5%的2个子区域,计算得到的潮汐库仑破裂应力值均为正值,说明地震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潮汐的触发。然后建立Schuster谱并分析,发现这些子区域的没有受到短周期潮或者其它任何周期的调制作用,说明台湾及海域的地震活动有潮汐触发的可能性,但并未受到短周期潮的调制作用。
李金,向元,赵彬彬,高荣[4](2016)在《基于断层面的天山地区潮汐应力触发地震研究》文中认为选取20032014年天山地震带299个MS≥3.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资料,利用震中位置及其附近的断层信息来确定真实断层面。在此基础上分区域计算了整个天山地震带、天山中东段、南天山西段发震时刻断层面上潮汐正应力、潮汐剪应力、潮汐库仑破裂应力对天山地区地震活动的触发作用。在计算断层面上潮汐库仑破裂应力时,分破裂类型针对不同情况设定有效摩擦系数,讨论其对地震的触发作用。结果表明:天山地震带地震较多地发生于断层面上潮汐正应力的最小值附近以及潮汐剪应力的最大值附近。从潮汐库仑破裂应力结果来看,整个天山地区地震活动受潮汐阻滑作用较为显着;分区结果显示,天山中东段地区斜滑型地震、南天西段正断型地震受潮汐触发作用较为显着,其他各类型地震受潮汐阻滑作用较为显着或潮汐作用不明显。
李金[5](2012)在《汶川余震活动的固体潮触发研究》文中指出月球和太阳起潮力引起的地球整体的周期性弹性变形现象称为固体潮。固体潮汐应力是固体潮在地球内部引起的、具有周期性变化特征的应力,其平均量级约为103Pa,虽然比地震应力降小很多,但是固体潮汐应力的动态变化速率却要比构造应力大两个量级(Heaton et al,1975;1982)。同时,潮汐应力对地球内同一部位具有不断重复作用的特点,这种潮汐的振荡性质、而不一定是潮汐的振幅,在潮汐应力触发中可能起更重要的作用(Lockner et al,1999)。基于以上观点,在潮汐应力是否会影响或调制地震的发生这一问题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兴趣一直不减。汶川地震的破裂过程复杂,余震数量多、空间展布尺度大,分段特征明显且时空分布不均匀。蒋海昆等(2008)研究汶川余震序列特征时发现,大多数MS≥5.4强余震受引潮力调制显着,上、下弦及望时段前后,是强余震的优势发震时段。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利用汶川序列数据,更为细致的揭示汶川余震序列的的潮汐触发这一事实。根据潮汐形变及弹性力学理论,引用勒夫数Ln()、 Hn、 Kn分别作为垂直位移、水平位移和附加位对引潮位球函数展开式的比例系数,编写Schuster检验、数据平滑及相位角统计检验相关程序,利用2008年5月12日~2008年12月31日的汶川余震数据,采用Schuster检验方法,分时段、分区域对汶川余震受固体潮的调制触发情况进行系统的统计检验研究,其中包括引潮力、潮汐应力及潮汐库仑破裂应力等对地震可能的触发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总体上来看,汶川地震余震区北段潮汐触发比南段明显;月尺度潮汐触发比潮汐日变化触发明显;引潮力触发结果比潮汐应力和潮汐库伦破裂应力触发明显。2、汶川地震余震区北段7月底、8月初引潮力Schuster检验平滑p值非常小,达到0.05的触发阈值。因此这一时期的一组强余震活动可能受潮汐触发。潮汐正应力及潮汐库仑破裂应力经Schuster检验平滑后均得到与引潮力基本一致的结果。3、此外,汶川余震受半月潮的调制也非常明显,余震区南段和北段Schuster检验p值结果均非常小,远远小于潮汐触发地震的阈值。北段余震多发生于上、下弦时段,南段地震多发生于上、下弦和望时段。
李金,蒋海昆[6](2011)在《汶川地震余震活动固体潮调制的统计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Schuster检验对汶川地震余震受固体潮的调制触发情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对引潮力、潮汐应力和潮汐库仑破裂应力等触发地震情况的分时段分区段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北段2008年7月底至8月初的一组强余震受潮汐触发明显,引潮力、潮汐正应力及潮汐库仑破裂应力经Schuster检验平滑后均得到基本一致的结果。此外,汶川余震受半月潮的调制非常明显,北段余震多发生于上、下弦时段,南段地震多发生于上、下弦和望时段。
陈大庆,杨马陵,刘锦[7](2011)在《汶川8.0级地震及强余震破裂方式与引潮力之间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计算汶川8.0级主震及20次MS≥5.0强余震发震时刻引潮力的方位、大小及变化率,并对比其破裂方式,发现11次逆冲型地震其发震时刻的水平引潮力方位和主压应力轴P轴有6次夹角在33°之内;8次走滑型地震,其发震时刻垂向引潮力都处于向上的峰值区间;而2次具有张性正断分量的地震,发震时刻垂向引潮力都处于向下的峰值区间。根据以上的统计特征,本文就引潮力对三种破裂类型在汶川主震及强余震中可能的触发机制进行了探讨。
许尧[8](2010)在《泥巴山隧道隧址区新构造活动现象及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泥巴山隧道位于四川三大断裂带交汇部位,为川西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带,以往对该地区的专门研究较少,基础地质研究工作深度也较浅。在泥巴山隧道野外地质勘查工作中,在隧道出口的曹大坪断层附近发现碎裂状的白云岩覆盖于第四纪冲积漂卵石层上,经过断层测年实验证实该断层在晚更新世以来活动过,其与鲜水河断裂关系不明。而在平面上,该断层与鲜水河断裂走向基本一致,且大致位于一条直线上。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曹大坪断裂与鲜水河断裂带的关系,并评价隧址区近场区稳定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得出的结论如下:(1)石英电镜扫描结果显示,断层泥样品中浅侵蚀石英发育,说明曹大坪断层主要活动年代在早更新世到中更新世,晚更新世以来也有一定的活动性。(2)综合分析了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形、地层、构造演化、地球物理特征、新构造特征及地震活动特征)、区域断裂(鲜水河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荥经—马边断裂带)和近隧址区主要断裂的几何特征和活动特征。根据断层测年结果、区域构造环境、以及断层的平面位置关系,有理由怀疑隧址区可能是鲜水河断裂带与马边—盐津断裂带间的“锁固段”。(3)用震源机制解、地壳形变测量、原地应力测量三种方法分析区域地应力场,结果显示区域现代构造应力场受断裂等构造的影响明显,最大主压应力近水平,方向为近东西—北西。以此为已知条件,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反演区域地应力场,分析地应力的空间变化规律。根据模拟结果,区域最大剪应力具有较明显的分区性。在北西向的应力作用下,深部的最大剪应力图像呈现较明显的“X”形。根据区域和隧址区的构造特征以及区域应力场特征,认为隧址区的曹大坪断层可能为鲜水河断裂带东南端,未来可能活动。(4)采用全真三维建模方法建立模型对近隧址区地应力场进行模拟。结果显示,隧址区的最大主压应力及最大剪应力分布主要受地形和断层的控制。总体来讲,隧址区的地应力未出现应力集中。以构造应力场为主线,综合分析区域地质特征以及隧址区发现的新构造活动现象,对隧址区进行地质评价。
兰双双[9](2010)在《深层地下水位动态对地震活动响应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作者在参加“中国地震局汶川地震科学考察”与承担“首都圈井位水文地质与构造环境条件调查”项目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地震局地下流体监测网提供的汶川特大地震地下流体监测信息,以汶川Ms8.0级地震为研究背景,运用地下水动力学理论、多孔线弹性理论、固体潮理论、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以及小波变换等理论与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受汶川特大地震影响较大的四川、云南、甘肃、陕西与重庆五省市主要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点深层地下水位在地震活动各阶段(震前、同震、震后)的变化,提炼出了深层地下水位对非构造应力(气压、固体潮)、地震构造应力和地震波应力的响应特征,初步建立了深层地下水位异常与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响应关系,并利用深层地下水位异常反演了同震地壳应力场的变化状态。本研究是截止目前有关汶川特大地震与地下水位关系研究的较为系统与全面的梳理分析与总结,其研究成果对于深入揭示深层地下水位动态所蕴含的地震活动信息、进一步探讨地下水位动态与地震作用过程之间的联系机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陈荣华,张晶,李志海[10](2009)在《固体潮应力对大地震前显着地震触发的两个例子》文中研究表明计算了1999年11月29日辽宁岫岩5.4级地震和2001年2月23日四川雅江6.0级地震前发生的几次显着地震破裂面上固体潮应力引起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ΔCFS。计算结果表明,这些ΔCFS均大于零,显示固体潮应力引起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有利于显着地震破裂。
二、雅江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应力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雅江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应力场(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通过共轭地震确定地壳的内摩擦特性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岩石的脆性破裂理论 |
1.1 库仑破坏准则与破裂的安德逊理论 |
1.2 宏观证据 |
2 历史地震分析 |
2.1 历史地震的共轭破裂特征 |
2.2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S6.5地震的共轭破裂特征 |
2.3 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MS5.8地震的共轭破裂特征 |
3 结论 |
(2)通过共轭地震确定地下介质摩擦特性的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3 目前共轭地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共轭地震研究的基本原理 |
2.1 库仑—霍普金斯理论 |
2.2 安德逊理论 |
2.3 震源区的应力场 |
2.4 小结 |
第三章 鲁甸地震、盈江地震共轭破裂分析 |
3.1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_S6.5地震共轭破裂特征分析 |
3.2 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M_S5.8地震共轭破裂特征分析 |
第四章 历史共轭型地震的分析 |
4.1 2016年8月24日起意大利中部M_W6.5地震共轭破裂特征分析 |
4.2 1979年3月15日美国加州Homestead ValleyM_L4.9,5.2,4.5,4.9地震序列共轭破裂特征分析 |
4.3 1984年11月23日美国加州Round ValleyM_L5.8地震共轭破裂特征分析 |
4.4 1987年11月17日美国阿拉斯加湾(Gulf of Alaska) M_W7.2地震序列共轭破裂特征分析 |
4.5 1992年4月23日美国加州兰德斯(Landers)M_W6.1地震序列共轭破裂特征分析 |
4.6 1994年5月26日,2004年2月24日,201 6年1月25日摩洛哥Al HociemaM_W6.0,M_W6.4,M_W6.3地震序列共轭破裂特征分析 |
4.7. 1994年9月12日美国内华达州Double Spring Flat (DSF)M_W5.8地震共轭破裂特征分析 |
4.8 1998年6月4日,11月1 3日冰岛Hengill,Olfus M_W6.4,6.1地震共轭破裂特征分析 |
4.9 2014年5月5日泰国Chiang Rai省Mae Lao地区M_W6.2地震共轭破裂特征分析 |
4.10 2018年6月17日日本大阪M_W5.5地震共轭破裂特征分析 |
4.11 1974年5月11日中国云南永善—大关M_S7.1地震序列共轭破裂特征分析 |
4.12 1995年10月24日中国云南武定M_S6.5地震共轭破裂特征分析 |
4.13 1991年7月1日,7月22日中国云南施甸M_S5.0,5.2地震共轭破裂特征分析 |
4.14 2001年4月10日,4月12日,6月8日中国云南施甸M_S5.2,5.9,5.3地震共轭破裂特征分析 |
4.15 1970年11月7日,12月13日中国川滇盐源—宁蒗M_S6.7,6.4地震共轭破裂特征分析 |
4.16 2001年2月14日,2月23日中国四川雅江M_S5.0,6.0地震共轭破裂特征分析 |
4.17 2005年11月26日中国江西九江—瑞昌M_S5.7地震共轭破裂特征分析 |
4.18 1983年11月7日中国山东菏泽M_S5.9地震共轭破裂特征分析 |
4.19 小结与分析 |
第五章 讨论与展望 |
5.1 讨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地震与潮汐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活动与月相相关性研究现状 |
1.2.2 潮汐应力的地震触发机理研究现状 |
1.2.3 潮汐触发地震现象的统计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原理与方法 |
2.1 太阳与月球的起潮力位 |
2.2 起潮力位的拉普拉斯展开以及拉普拉斯三种潮 |
2.2.1 拉普拉斯展开 |
2.2.2 拉普拉斯三种潮 |
2.3 莫尔-库伦强度理论 |
2.3.1 莫尔包络线 |
2.3.2 莫尔包络线作为判断岩石破坏准则 |
2.3.3 库伦准则 |
2.4 潮汐库伦破裂应力的计算原理 |
2.5 海潮负荷效应的计算 |
2.5.1 海洋潮汐模型 |
2.5.2 GOTIC2 |
2.5.3 地球内部位移负荷格林函数计算 |
2.5.4 海洋负荷计算 |
2.6 Schuster检验 |
2.6.1 基本原理 |
2.7 Schuster谱的建立 |
2.7.1 Schuster谱和独立Schuster检验的区别 |
2.7.2 Schuster谱 |
2.7.3 用置信水平来表示周期性的检测结果 |
第三章 日本地区的潮汐相关性研究结果 |
3.1 构造背景 |
3.2 研究区域及数据 |
3.3 计算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印度尼西亚的潮汐相关性研究结果 |
4.1 构造背景 |
4.2 研究区域及数据 |
4.3 计算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国南加州地区的潮汐相关性研究结果 |
5.1 构造背景 |
5.2 研究区域及数据 |
5.3 计算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台湾的潮汐相关性研究结果 |
6.1 构造背景 |
6.2 研究区域及数据 |
6.3 计算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讨论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工作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断层面的天山地区潮汐应力触发地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数据选取及潮汐应力计算 |
1.1 数据选取及真实断层面判定 |
1.2 潮汐应力分解 |
1.3 潮汐库仑破裂应力 |
2 结果分析 |
2.1 潮汐正应力与剪应力 |
2.2 潮汐库仑破裂应力 |
3 结论与讨论 |
(5)汶川余震活动的固体潮触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地震发生时刻和月相关系研究 |
1.1.2. 基于日月引潮力及其分量的地震触发研究 |
1.1.3. 潮汐触发地震的统计学检验 |
1.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潮汐应力及 Schuster 检验的相关计算 |
2.1 地球内部任一点的应力张量 |
2.2 断层面上潮汐正应力及沿滑动方向的潮汐剪应力 |
2.3 发震断层面上由潮汐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 |
2.4 Schuster 检验 |
第三章 汶川地震简介及数据资料选取 |
3.1 汶川地震基本情况 |
3.1.1. 汶川地震基本参数 |
3.1.2. 汶川地震破裂过程 |
3.1.3. 汶川序列的时空特征 |
3.2 汶川余震目录的完整性分析及数据选取 |
3.2.1. 汶川余震最小完备震级 Mc的确定 |
3.2.2. 数据选取 |
第四章 汶川地震潮汐触发统计检验 |
4.1 引潮力日尺度调制的统计检验 |
4.2 潮汐力半月潮调制的统计检验 |
4.3 断层面上潮汐正应力和潮汐剪应力统计检验 |
4.4 潮汐库仑破裂应力检验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文章 |
(6)汶川地震余震活动固体潮调制的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数据选取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3.1 引潮力日尺度调制的统计检验 |
3.2 潮汐力半月潮调制的统计检验 |
3.3 断层面上潮汐应力相位角检验 |
3.4 潮汐库仑破裂应力检验 |
4 小结及讨论 |
(8)泥巴山隧道隧址区新构造活动现象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区域稳定性研究国内外现状 |
1.2.1 区域稳定研究发展历史 |
1.2.2 区域稳定研究理论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泥巴山隧道隧址区新构造现象特征 |
2.1 概述 |
2.2 进口电站引水隧洞新构造现象 |
2.3 出口铅锌矿探硐新构造现象 |
2.4 隧址区断层测年 |
2.5 新构造现象反映的问题 |
第三章 区域地质概况 |
3.1 地形特征 |
3.2 区域地层 |
3.3 区域大地构造环境及其演化 |
3.4 区域新构造运动特征 |
3.5 地球物理特征 |
3.5.1 重力场特征 |
3.5.2 磁场特征 |
3.5.3 壳-幔结构 |
3.6 地震活动特征 |
3.7 小结 |
第四章 隧址区外围主要断裂及其活动性 |
4.1 鲜水河断裂 |
4.2 安宁河断裂 |
4.3 龙门山断裂 |
4.4 荥经—马边及马边断裂 |
4.5 近隧址区主要断层特征 |
4.5.1 九襄断裂 |
4.5.2 保新厂—凰仪断裂 |
4.5.3 金坪断裂 |
4.5.4 红花断裂 |
4.5.5 施查沟断裂 |
4.6 小结 |
第五章 区域现代构造活动性数值模拟 |
5.1 现代构造应力场 |
5.1.1 震源机制解 |
5.1.2 地壳形变测量 |
5.1.3 现代地应力测量 |
5.1.4 区域现代地应力场分析 |
5.2 数值分析方法概述 |
5.3 计算模型的建立及边界条件 |
5.3.1 三维模型简介 |
5.3.2 边界条件 |
5.3.3 介质力学参数的选择 |
5.4 区域位移场特征 |
5.5 区域应力场特征 |
5.5.1 应力方向分析 |
5.5.2 应力场分析 |
5.6 隧址区断层跟与鲜水河断裂带的关系 |
5.7 小结 |
第六章 隧址区稳定性地质评价 |
6.1 近隧址区地应力场特征数值模拟 |
6.1.1 模型的建立 |
6.1.2 近隧址区地应力场特征 |
6.2 区域稳定性地质评价 |
6.2.1 区域稳定性评价概况 |
6.2.2 隧址区地壳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
6.3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深层地下水位动态对地震活动响应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2.1 深层地下水位对地壳应力应变响应的研究 |
1.2.2 地震地下水位动态异常及其机理的研究 |
1.2.3 地壳应力场的研究 |
1.2.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 本次研究的总体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第2章 深层地下水位对各种应力响应的数学模型 |
2.1 岩石的应力与应变 |
2.1.1 应力 |
2.1.2 应变 |
2.1.3 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
2.2 地下水位与应力应变的理论关系 |
2.2.1 孔隙线弹性理论 |
2.2.2 不排水条件下地下水位对应力—应变的响应 |
2.2.3 应力—应变作用下地下水流的运动方程 |
2.3 地下水位对各种应力响应的数学模型 |
2.3.1 地下水位对气压的响应 |
2.3.2 地下水位对固体潮的响应 |
2.3.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2.3.4 数学模型的求解 |
第3章 深层地下水位对非构造应力的响应特征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条件 |
3.1.2 水文地质条件 |
3.1.3 地震构造条件 |
3.2 地震地下水位观测井网的基本概况 |
3.2.1 井网建设的一般要求 |
3.2.2 地震地下水位的观测类型及仪器 |
3.2.3 研究区地震地下水观测井的基本情况 |
3.3 地下水位对非构造应力的响应 |
3.3.1 地下水位观测数据的预处理 |
3.3.2 地下水位气压系数和固体潮系数的计算 |
3.3.3 地下水位对非构造应力的响应规律 |
3.3.4 深层井孔的灵敏性和稳定性 |
第4章 深层地下水位对地震的响应特征 |
4.1 汶川地震的基本情况 |
4.1.1 地震活动背景 |
4.1.2 区域地质构造 |
4.2 地震地下水位异常响应的判定 |
4.2.1 排除气压和固体潮的影响 |
4.2.2 地下水位异常信息的识别 |
4.2.3 地震地下水位异常的判定 |
4.3 地下水位对汶川地震的响应特征 |
4.3.1 地下水位异常分布的普遍性 |
4.3.2 地下水位异常形态多样性 |
4.3.3 地下水位异常时间分布的多阶段性 |
4.3.4 地下水位异常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 |
4.3.5 地下水位异常时空分布的迁移性 |
第5章 深层地下水位异常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
5.1 震前地下水位异常分析 |
5.1.1 震前地下水位中长期异常分析 |
5.1.2 震前地下水位中短期及短期加卸载响应比分析 |
5.1.3 临震地下水位异常分析 |
5.1.4 震前地下水位异常与地震的关系 |
5.2 同震及震后地下水位异常分析 |
5.2.1 同震及震后地下水位异常规律 |
5.2.2 同震及震后地下水位对近震与远震响应特征比较 |
5.2.3 同震地下水位异常与地震的关系 |
5.2.4 震后地下水位异常与余震的关系 |
5.3 同震地下水位反映的地震应力场信息 |
5.3.1 数学方程的建立 |
5.3.2 应力场的反演 |
5.3.3 计算结果的验证 |
5.3.4 深层地下水位反映的地震应力场信息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0)固体潮应力对大地震前显着地震触发的两个例子(论文提纲范文)
1 原理 |
2 震例 |
(1) 1999年11月29日辽宁岫岩MS5.4地震前固体潮应力在显着地震破裂面上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 |
(2) 2001年2月23日四川雅江MS6.0地震前固体潮应力在显着地震破裂面上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 |
3 结语 |
四、雅江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应力场(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通过共轭地震确定地壳的内摩擦特性的方法[J]. 王安简,陈运泰. 地球物理学报, 2021(10)
- [2]通过共轭地震确定地下介质摩擦特性的新方法研究[D]. 王安简.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1(02)
- [3]地震与潮汐的相关性研究[D]. 张涵. 云南大学, 2019(03)
- [4]基于断层面的天山地区潮汐应力触发地震研究[J]. 李金,向元,赵彬彬,高荣. 地震研究, 2016(02)
- [5]汶川余震活动的固体潮触发研究[D]. 李金.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12(01)
- [6]汶川地震余震活动固体潮调制的统计分析[J]. 李金,蒋海昆. 中国地震, 2011(04)
- [7]汶川8.0级地震及强余震破裂方式与引潮力之间的关系[J]. 陈大庆,杨马陵,刘锦. 地震, 2011(02)
- [8]泥巴山隧道隧址区新构造活动现象及稳定性研究[D]. 许尧. 西南交通大学, 2010(10)
- [9]深层地下水位动态对地震活动响应关系的研究[D]. 兰双双. 吉林大学, 2010(08)
- [10]固体潮应力对大地震前显着地震触发的两个例子[J]. 陈荣华,张晶,李志海. 内陆地震,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