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青海牧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影响青海牧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一、影响青海牧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邓彩霞[1](2021)在《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文中提出自然灾害风险一直以来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安全,也一直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灾害治理经验的积累,人类的减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生活对自然环境干预范围和深度的增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益变得紧张,灾害风险日益加剧。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是一个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有特点于一体的省份,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的安全风险时刻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青海特定的环境条件决定了当地灾害频发,同时也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特点。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和基础。青海农牧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系统脆弱,受到自然灾害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程度较高,被认为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最薄弱地区。青海气象灾害多发,雪灾是青海省畜牧业的主要灾害,全省牧业区每年冬春期间不同程度遭受雪灾,“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已成为规律。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下,“黑天鹅”型雪灾不但对农牧民安全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对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形成挑战,而且还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能力,思考如何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刻不容缓。随着情景分析法在危机管理领域的应用,情景分析和构建被认为是提升应急能力的有效工具,对于农牧社区雪灾的减灾而言,在情景构建基础上所形成的实践分析结果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战略指导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提升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这一核心问题,以情景分析理论、危机管理理论、极值理论、复杂系统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实地调查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以“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框架为理论分析工具,首先从致灾因子的分析着手,对青海省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进行识别;其次通过情景要素分析、关键要素选择、情景描述等方面着手对识别的典型灾害进行“最坏可信”情景构建,然后基于典型灾害的情景构建梳理出相应减灾任务,总结归纳出农牧社区不同减灾主体完成减灾任务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条件,并结合现实对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最终分别从规则准备、资源准备、组织准备、知识准备、行动规划等方面提出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策略。本研究认为随着应急管理体系从“以体系建构”向“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的转变,着眼于全方位的能力建设,提升灾害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水平是农牧社区减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支撑应急全过程,以及应急管理中基础性行动的应急准备是能力建设的抓手。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这一基础性行动其关键在于一个具备战略能力、拥有良好灾害价值观的领导体系,运用情景构建做好全面应急准备。完善的规则体系是应急准备、乃至采取应急行动所应遵循的的法定依据和行为准则;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危机应急法规建设是做好农牧社区减灾工作的前提;良好的组织架构是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关键,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在农牧区减灾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责任,坚持村社本位,实现以农牧民群众为主体,多元主体有效整合,形成灾害治理的协同格局。完备的知识准备是激发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获取和累积灾害知识,形成正确的灾害价值观,占据减灾的主动地位;有针对性的借助信息技术,培养专门人才推动减灾专业化,助推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资源准备是农牧社区的减灾保障,构建合理的社区公共应急资源体系关键在于资源结构的优化。优先准备风险级别较高的减灾资源,优化资源存储数量和公共应急资源存储点,做好潜在资源共享平台,从而实现有限资源效用最大化。农牧社区减灾,规划先行,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减灾指标体系是青海农牧区减灾管理的“指挥棒”,一项科学周密的专项减灾规划,是农牧区减灾任务实施的“路线图”和“控制表”。总之,在青海农牧社区灾害治理中,灾害情景构建与分析为灾害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典型灾害具象化的“最坏可信情景”,让应急决策者、社区及其成员通过了解当前灾害态势,明确自身管理薄弱点,掌握可控干预节点,做好工作安排和充分的应急准备,预防灾害风险或者遏制灾后事态走向最坏局面。基于情景分析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研究对于改进和完善现行农牧社区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实现区域社会平安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暴占杰[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王军亮[3](2020)在《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天然草地资源非常丰富,总面积达3.93亿hm2,占国土面积的41.41%,居世界第三位。放牧草地面积为3.31亿hm2,占天然草地资源总量的84.27%,是农田面积的2.2倍,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草地资源类型。天然草地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北和青藏高原区,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和高原寒带地区,生态系统脆弱。而深居亚欧大陆腹地的新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植被覆盖率仅为40.4%,其中天然草地面积为5725万hm2,占植被覆盖总面积的85.1%,因而天然草地在维护新疆生态安全中占有主导地位。同时新疆放牧草地4800万hm2,是新疆37个牧业及半牧业县极其重要的物质资源和农牧民增收的主阵地,2019年底存栏食草牲畜4616.9万头(只),出栏4552.3万头(只),新疆的放牧草地是畜牧业持续发展和牧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保障人类生存环境、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新疆社会安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超载过牧和、人为活动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长期干扰甚至掠夺式利用,导致我国放牧草地退化、沙化,养分固持作用减弱,涵养水源能力丢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服务功能衰退。甚至绝大部分放牧草地被毒害草、劣质植物滋生蔓延,鼠虫病害等生物灾害频发多发,导致放牧草地生产力下降、利用率降低,严重影响草原生产功能。近年来,放牧草地毒害草对牧民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严重,这直接影响国家实施生态保护工程的效果及牧民的脱贫致富。因此,本文运用实地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放牧草地的主要毒害草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危害严重的骆驼蓬、白喉乌头、醉马芨芨草、黄花棘豆和碎米蕨叶马先蒿五种主要毒害草,用传统的植物化学方法,对其生物碱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对后三种毒害草颗粒化替代山羊日粮中粗饲料,进行瘤胃发酵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目的是为减少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危害、发生,为综合防控和利用进行理论和技术上的技术支撑。1.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及危害调查通过实地调查,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主要分布在伊犁州河谷草原、阿勒泰高山草原、阿克苏荒漠草原、乌鲁木齐市天山北坡草原、博州荒漠草原、巴州塔里木河沿岸荒漠草原、哈密荒漠戈壁草原等70多市县的放牧草地。毒害草种群分布中,主要以醉马芨芨草(Achnatherum inebrians)、乌头(Aconitum)、橐吾(ligularia sibirica)、毒芹(Cicuta virosa)、无叶假木贼(Anabasis aphylla)、小花棘豆(Oxytropisglabra)、变异黄芪(Astragalus variabilis)、骆驼蓬(Peganum harmala)和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等9种毒害草为优势种,其危害面积约占毒害草危害总面积的80%以上。从区域分布来看,新疆东部干旱荒漠草原以醉马芨芨草和变异黄芪分布为主;新疆南部塔里木河、和田河和叶尔羌河流域以小花棘豆危害分布最广,昆仑山北坡高山草甸草原以黄花棘豆分布为主,巴音布鲁克高寒草甸草原以马先蒿、唐松草、橐吾分布为主,天山南坡平原冲积带荒漠戈壁以无叶假木贼、苦豆子分布为主;新疆北部伊犁河谷草原和阿勒泰山高山草原以乌头、橐吾分布为主,天山北坡平原冲积带荒漠戈壁以无叶假木贼、苦豆子分布为主。可见,新疆天山东部、南部和北部地理地貌和气候特点的差异性,导致毒害草种群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尤其是毒害草种群在海拔1500-2500m垂直范围内分布广,且危害严重。调查发现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发生面积为682.06万hm2,其中轻度危害469.93万hm2,中度危害126.73万hm2,重度危害89.4万hm2,危害放牧家畜的主要毒害草约有44种。其中,在全疆分布造成危害的毒害草有9种,占毒害草总数的20.5%;北疆有25种;南疆有27种。每年数十万放牧牲畜中毒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56亿元。2.南疆放牧草地五种主要毒害草生物碱成分分析在南疆选择引起放牧家畜中毒的骆驼蓬、白喉乌头、醉马芨芨草、黄花棘豆和碎米蕨叶马先蒿五种主要毒害草,分离提取生物碱,并经GC-MS和UPLC-MS/MS联用仪检测分析,共鉴定出18种生物碱(GC-MS鉴定出6种,UPLC-MS/MS鉴定出12种)。骆驼蓬主要含鸭嘴花酮碱、骆驼蓬灵、骆驼蓬碱、6-甲基哈马兰、6-甲基哈尔满、哈尔明碱、促黑激素N-氧化物和野百合碱;白喉乌头主要含天芥菜碱和倒千里光裂碱;醉马芨芨草主要含新乌头碱、天芥菜碱和倒千里光裂碱;黄花棘豆检主要含新乌头碱、天芥菜碱、倒千里光裂碱、次乌头碱、毛果天芥菜碱N氧化物、克氏千里光碱;碎米蕨叶马先蒿主要含3-乙基石松胺、槐果碱、去甲基蝙蝠葛啡碱和9-甲氧基玫瑰碱。表明这些毒害草含有多种生物碱,对动物的毒性作用可能是这些生物碱共同作用的结果。3.毒害草对山羊瘤胃功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含毒害草的颗粒饲料饲喂山羊后,其进食量显着高于对照组,但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着;与对照相比,添加毒害草制成的颗粒饲料饲喂山羊后可明显提高山羊瘤胃内的乙酸浓度,同时提高山羊的血红蛋白浓度,试验中各处理间山羊血清中的谷氨酰转移酶、葡萄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均无显着差异;含10%黄花棘豆的颗粒饲料,饲喂山羊后其血清中的钾、钠、氯、钙、镁和磷均显着低于其他处理,但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均显着升高。4.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综合防控技术与治理策略按照地貌对新疆天然草地的生态功能进行划分,有针对性地提出毒害草的防控对策。对重要放牧地,优先保证畜产品的生产与供应,采用化学防控、轮牧和区域生物防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毒害草治理,辅之栽培草地建设;涵养水源地采用栽培草地与生物防控配合的方法实施;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沙漠化控制和荒漠化控制功能的生态功能区,对毒害草不进行防控,有条件时要进行科学种植与开发,发挥其生态修复功能;对于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旅游、畜产品加工和水文调蓄生态功能的毒害草防控主要采取人工与机械的物理防控方法、农牧结合、牧民定居、工业反哺农业、发展第三产业的方式来进行综合性防控。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治理的策略要充分认识毒害草的生态价值,针对不同的生态环境采取相应的综合防制和开发利用措施。一是要正确认识毒害草的生态作用,不能简单采取清除或灭除的方法。二是要严格控制载畜量,防止草地超载过牧。三是要大力建设栽培草地,改良天然草场,实现草畜平衡。四是要科学定位毒害草的利与害,挖掘毒害草的潜在利用价值,提升毒害草资源化利用水平。综上所述,该研究比较系统地调查了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的种类与分布,明确了主要优势毒害草种群的区域分布特点。通过对五种主要毒害草骆驼蓬、白喉乌头、醉马芨芨草、黄花棘豆和碎米蕨叶马先蒿生物碱成分的提取与分析,初步阐明其所含生物碱成分的种类;研究了毒害草颗粒化替代日粮中粗饲料对山羊瘤胃发酵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表明按照10%的比例添加制成的草颗粒对山羊的毒性作用较低。提出了新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综合防控对策,对指导新疆草地毒害草的科学防控和综合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李淑桂[4](2020)在《刚察县藏族牧民定居现状研究 ——基于潘保村牧民定居点的调查》文中指出近几年来,西部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引起了国家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国家加大高寒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环青海湖地区被国家列为重要的自然生态保护区,牧民定居工程作为环境保护,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改善牧民生活的重要途径,在刚察县逐步开展实施。定居工程的实施对于藏族游牧民有着切实的利益,尤其是在接受教育和看病就医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游牧生活,牧民们居住分散,居无定所,常年逐水草而迁徙,距离学校路途遥远,不放心也不愿意送孩子上学,由此导致了入学率低,巩固率差。定居政策的实施,使得牧区基础教育的情况有了极大改善,方便了牧民子女入校就读,接受正轨的教育,近几年来入学率不断提高,牧区教育呈现喜人的局面。此外,长期的游牧生活,藏族游牧民住在阴冷潮湿的帐篷里极易患上关节炎等疾病,因居住偏远牧民都是能忍则忍,从而导致疾病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而延误了病情。牧区社会在教育、卫生、娱乐等方面都与现代化生活严重脱节,传统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已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迫切要求牧民转变思想观念,改变生活生产方式,缩小与外界生活水平的差距,改善生活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政策、经济、生态等多方面的影响,从游牧到定居,必然引起牧区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文化教育方式等发生相应的变化,牧民定居工程涉及因素多,见效周期长,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才能稳步推进这一项目,保障牧民定居后的生活质量。因此,研究牧民定居问题,对于提高牧民生活水平,加速建成牧区小康社会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笔者以刚察县潘保为调查点,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刚察县牧民定居后的生活,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调查,探讨了刚察县潘保村的定居现状,并结合实际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陈璟[5](2019)在《浅析久治县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文中研究表明久治县是一个纯牧业县,该县畜牧业规模化的发展受地理环境的特殊制约。近年来为响应全省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和国家公园省建设,立足良好地生态基础和优质的畜牧业资源,积极探索草地生态养殖发展畜牧业,取得了一定成效。笔者通过应运实地调研、查阅文献、对比分析的方法,浅析了久治县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优势及劣势,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和建议。久治县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传统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久治县地处三江源腹地,全年气候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暖季,一种是冷季。在冷季时,温度长期低于0℃,甚至会低于-10℃。平均的每年的日照时间约为2000 h,纵观全省日照时间来看偏短,与此同时久治县的降水量比较多,在760 mm左右,在全省降水量中排名第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四大净区之一,2015年来该县各类牲畜存栏24.51万头匹只,相对丰富的牲畜资源和气候资源是规划区发展生态农牧业的基础保障。同时,久治县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传统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畜牧业基础设施不完备,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畜牧业增产增效难度大。区域优势得天独厚,为发展有机农牧业提供有利条件:久治县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屏障,是黄河中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态功能平衡区。区位特征十分突出,维护生态安全的战略地位尤其重要,坚持生态第一、生态和发展共赢的责任更加重大。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为久治县发展有机农牧业提供有利条件。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对策与建议:久治县是青藏高原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水源地,不适宜发展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发展适度生态畜牧业可能是其主要途径,主要发展策略:一是树立生态优先思想,结合州县《生态畜牧业实施方案》,实施草畜平衡,实现生态畜牧业健康可持续绿色发展;二是借助现代特色畜牧业的相对优势,大力扶持和发展无公害畜牧业、绿色生态畜牧业和有机畜牧业;三是完善专业合作社的章程、制度、财务管理办法、收益分配方式、运行模式、社员档案建立和草畜平衡制度积极引导群众做好草场、牲畜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畅通政府、企业、示范村、合作社及牧户间的合作与沟通体制机制。

李先东[6](2019)在《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草场经营制度的变迁、畜牧生产成本的上升以及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致使传统草原畜牧业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重考验。20世纪80年代后期,牧区落实“草畜双承包”,赋予牧户独立的畜牧生产决策权,人为导致草场不断细碎化。随后,城乡人口流动限制的取消以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入,促使草场流转现象日趋频繁。草场流转显着区别于农地流转,后者是解决农地经营的规模化问题,而前者是改善草场的生态问题。本研究的核心思路是,草场流转?生态改善?生态减贫。即,牧民通过草场流转能够实现小区域内的游牧,有助于延长草场生态的恢复时间,调整草场载畜率、降低草场压力,最终起到改善草场生态环境和增加牧民收入的作用。本研究以生态贫困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丰富了草场流转的内涵,进而采用新疆和内蒙古14个牧业旗县427户牧民的调研数据,从主观和客观方面比较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首先,在客观分析上,从收入视角比较不同草场流转类型对牧民家庭收入的影响,以及对不同收入层级牧民收入影响的差异。其次,从生态视角,通过实证分析,论述草场流转对提高牧民收入、改善草场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作用路径。最后,在主观分析上,从牧民感知视角,用收入增加效应和生态改善效应表征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有助于全面反映牧民对草场流转效应的主观感受。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427份有效样本中,参与草场流转的样本有120份,未参与草场流转的样本为307份,分别占总样本比重的28%和72%,表明调研样本的草场流转参与率略低于全国耕地30%的流转水平。具体而言,参与草场转出的样本为50份,参与草场转入的样本为70份,表明牧民转入草场的意愿更加强烈。(2)牧民草场流转行为分析:分别从游牧变迁、社会分化以及社会保障、社会信任等维度,采用Logit模型探讨牧民草场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差异。研究发现,从流转意愿看,游牧方式变迁、游牧互助变迁以及牧业收入比重、牧业劳动力比重对草场转出意愿具有显着负向影响。从生态保护视角看,社会保险感知、社会照顾感知对牧民参与减少牲畜、流转草场的意愿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对牧民参与延长圈养的意愿具有显着负向影响;制度信任对牧民参与减少牲畜、流转草场、延长圈养的意愿表现出显着正向影响,人际信任对参与减少牲畜、流转草场的意愿有显着正向影响,但对延长圈养的影响不显着。(3)收入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按照是否转出草场、是否转入草场的流转类型分类,采用PSM模型比较流转类型对牧民家庭收入的影响。同时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深入比较草场流转对不同收入层级牧民家庭收入的影响差异。研究表明,草场流转有助于提高牧民家庭总收入,草场转出对牧民家庭收入结构的影响显着于草场转入的影响;草场流转对提高不同收入层级牧民收入具有显着差异,草场流转有拉大牧民收入差距的趋势。(4)生态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基于生态视角,探析草场压力在草场流转对家庭收入的中介作用中,草场退化的调节效应。研究显示:草场流转能够显着提高牧民收入;草场压力完全中介草场流转对牧民家庭收入的正向影响;草场压力在草场流转对牧民家庭收入影响的中介作用中,草场退化的负向调节效应被遮掩。进一步探讨实证结果与机理分析的矛盾发现,牧民草场流转大多基于亲缘、地缘或政策引导等渠道。牧民碍于亲情或法律意识薄弱,对于生态退化的草场很难从使用者获得赔偿。同时,政府有效监督的缺失,又导致违约成本下降,造成草场退化仍能增加收入的现象。(5)感知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基于牧民对草场生态环境以及家庭收入的感知评价数据,采用OLS回归和Ordered logit模型比较草场转出、草场转入牧民生态减贫效应感知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草场转出仅对牧民收入增加效应感知具有显着正向影响;草场转入对牧民收入增加效应和生态改善效应感知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且生态改善效应的感知程度更明显。牧民通过转入草场、扩大放牧草场,实现机械生产力或劳动力禀赋与草场规模的有效匹配,对增加收入、缓解草场生态压力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研究结论,本研究借鉴农地流转市场发展经验,从稳定牧民收入和保护草场生态两个方面,强调草场流转要兼顾生态安全,提出双重保障型草场市场化流转机制改革的思路,有效衔接草场流转与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即,在不改变草场所有权、草场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实现草场准市场化的流转,以期完善草场资源管理,保障牧民草场流转后生计安全和生态安全,推动牧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赵玮媛[7](2019)在《黄南州有机畜牧业战略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机畜牧业是现代农业中的一种全新发展形式,其以实现农业高品质、高收益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变革传统生产方式,规范生产操作流程,合理利用草原资源,改善修复草原生态,在实现地区农业高端化、现代化、产业化发展的同时有效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黄南州把加快有机畜牧业发展作为农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主动作为,不断创新,完善政策,强化举措,全州有机畜牧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全州传统畜牧业加速向现代化有机畜牧业转型升级。为进一步加快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探索草地畜牧业发展新路子,调优黄南州畜牧业结构,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从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现状出发,同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寻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建设发展的运行机制及发展模式,运用SWOT模型系统性的分析黄南有机畜牧业发展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和威胁,以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切入点,紧紧围绕有机畜牧业产业发展为主线,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旨在逐步建立起发展有机畜牧业的生产、加工、管理、信息、营销等一体化的完备运行体系并形成完整的有机畜产品开发产业链,从这些角度来看,本文研究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建设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崔冀娜[8](2020)在《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 ——以三江源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初以来,生态移民工程作为我国政府保护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并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全国各地逐步实施,而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贫困人口比例较高,移民数量相对较多。三江源生态移民并非简单的人口迁移,还包含了少数民族传统游牧社会向城镇定居的社会机体演化的浓缩过程,在已有的文献中,移民融入行为和移民生计策略选择之间的互动关系一直未得到应有重视,尤其在国内尚未得到系统深入的研究,然而,移民融入对生计策略选择的研究直接关系着移民安居乐业与社会稳定发展。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拟从城镇融入视角,从生态移民生计策略选择偏好、生计策略选择行为和生计策略选择效果等不同选择阶段进行深入探索,重点回答以下问题:生态移民城镇融入有哪些维度及测量指标?生态移民城镇融入有何差异性?城镇融入对生态移民生计策略选择偏好的影响差异如何?城镇融入与生态移民生计策略选择行为有怎样的关系?如何评价城镇融入对生态移民生计策略选择的效果?基于社会融入理论、可持续生计理论、理性行为理论等多种理论,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与研究成果基础上,阐明了城镇融入对移民生计策略各个选择阶段的作用机理,选取三江源地区509户生态移民户实地调研与数据资料,测度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及其各维度的同时,采用多种计量经济模型与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了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生计策略选择偏好、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生计策略选择行为、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生计策略选择效果等三层面的影响效应,据此提出提升生态移民城镇融入、促进多元化生计策略的政策建议。由前文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结果,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政策实施的动因与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实施的过程,对生态移民的背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三江源区域的生态移民生计现状进行了分析,根据调研样本,本次调研获取了509份有效样本,其中38.1%的生态移民愿意选择纯农牧型生计,37.6%的生态移民愿意选择兼业型生计,24.3%的生态移民愿意选择非农牧型生计,实际上,目前从事纯农牧型生计的生态移民户有137户,占总样本数的26.9%,目前从事兼业型生计的生态移民户有171户,占总样本数的33.6%,目前从事纯农牧型生计的生态移民户有201户,占总样本数的39.5%;就家庭搬迁类型而言,集体搬迁的移民户有331户,占总样本数的65%,零散搬迁的移民户有178户,占总样本数的35%;就家庭劳动力数量而言,家中有1人或没有劳动力的生态移民户有54户,占总样本数的10.6%,家中有2-3人劳动力数量的生态移民户有176户,占总样本数的34.6%,家中有3-4人劳动力数量的生态移民户有197户,占总样本数的38.7%,家中有5人及以上劳动力数量的生态移民户有82户,占总样本数的16.1%。通过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工程的效益,包括该地区的生态系统恢复效果显着、搬迁后生态移民的生活各方面得到极大改善、生态移民的生活成本增加与后续生计可持续危机和移民工程实施期间出现的文化差异新问题。(2)针对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及其各维度的不同特征研究发现,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变量可从经济融入、社会融入、文化融入和心理融入4个维度测量。其中,经济融入包括就业状况、收入状况、消费方式与劳动保障等4个指标;社会融入包括社会参与和社会交往2个指标;文化融入包括语言文化、价值理念、人文理念等3个指标;心理融入包括身份认同、心理距离、满意度等3个指标。同时,受访的三江源地区移民城镇融入普遍处于中等水平,经济融入、社会融入、文化融入和心理融入的测量值分别是2.96、3.15、2.93和2.68,可见,城镇融入的各个维度的测量值按照由高到底的顺序分别是社会融入>经济融入>文化融入>心理融入。生态移民城镇融入不仅存在各维度的特征差异,而且不同群体的城镇融入及其各维度的特征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本章中主要针对性别与代际两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不同人群的城镇融入各个维度特征研究发现,新一代移民在各方面的融入状况普遍高于老一代移民,尤其是新一代移民的心理融入高于老一代移民,而男性移民与女性移民的融入状况差别并不十分显着。(3)城镇融入各维度总指数对三江源生态移民生计策略选择偏好有不同的显着性影响,且针对不同类型的生计策略选择偏好存在影响差异。就经济融入而言,经济融入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选择纯农牧型、兼业型、非农牧业型生计的选择概率;就社会融入而言,社会融入水平越高,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选择兼业型生计策略与非农牧型生计策略的概率越高,且这种正向关系对于移民选择非农牧型生计策略的影响更大;就文化融入而言,文化融入水平越高,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选择兼业型生计策略与非农牧型生计策略的概率越高;就心理融入而言,心理融入水平越高,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选择兼业型生计策略的概率越大。同时,移民经济融入、社会融入、文化融入与心理融入等四维度分别对生计策略偏好存在内在作用机理。经济融入中包括就业状况、收入状况、消费方式与劳动保障四个子变量,其中就业状况与收入状况在生态移民生计策略选择偏好中发挥了一定的影响作用。相对于纯农牧型生计策略而言,就业状况越乐观,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选择非农牧型生计策略的概率越大;相对于纯农牧型生计策略而言,收入状况越佳,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选择兼业型生计策略的概率越小,选择非农牧型生计策略的概率更大。社会融入中包括社会参与和社会交往两个子变量,均在生态移民生计策略选择偏好中发挥了一定的影响作用。相对于纯农牧型生计策略而言,社会参与度越高,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选择兼业型生计策略的概率最大;相对于纯农牧型生计策略而言,社会交往越多生态移民,选择非农牧型生计策略概率最高。文化融入中包括语言文化、价值观念和人文理念三个子变量,均在生态移民生计策略选择偏好中发挥了一定的影响作用。相对于纯农牧型生计策略而言,语言差异越大,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选择纯农牧型生计策略的概率越大;相对于纯农牧型生计策略而言,价值观念越相似,生态移民选择兼业型生计策略和非农牧型生计策略的概率越大,且这种正向关系对移民选择兼业型生计策略的影响更大;相对于纯农牧型生计策略而言,移民与当地居民的人文理念越接近,他们选择兼业型生计策略的概率越大。心理融入中包括身份认同、心理距离和满意度三个子变量,均在生态移民生计策略选择偏好中发挥着不同的影响作用。相对于纯农牧型生计策略而言,移民身份若被当地居民所认同,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选择兼业型和非农牧型生计策略的概率越大;相对于纯农牧型生计策略而言,移民的心理距离越接近当地居民,其选择兼业型生计策略与非农牧型生计策略的概率越高;对于纯农牧型生计策略而言,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对搬迁后的生活满意度越高,选择兼业型生计策略与非农牧型生计策略的概率越高,且这种正向关系对于移民选择非农牧型生计策略的影响更大。(4)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不同类型生计策略行为的影响各有不同。首先,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纯农牧型生计策略选择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性。经济融入对纯农牧型生计策略选择行为更具显着影响作用,其中就业状况和收入状况对纯农牧型生计策略选择行为影响更加显着;社会融入中社会交往变量对纯农牧型生计策略选择行为尤为显着;文化融入与心理融入对纯农牧型生计策略选择行为均没有显着影响作用。控制变量中对纯农牧型生计策略的选择影响最大显着的是自然资本与物质资本,其次是人力资本,此外,移民选择纯农牧型生计策略行为不仅与性别有关,还与年龄有关,纯农牧型生计更适合男性,且年纪越大,其越不容易掌握新的技术,越倾向于继续以往的纯农牧型生计。其次,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兼业型生计策略选择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为深入分析,将兼业型生计策略选择行为分为参与兼业行为的决策、兼业行为程度两阶段,发现城镇融入总指数对生态移民参与兼业行为的决策、兼业行为程度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同时,进一步解析城镇融入异质性对生态移民兼业型生计行为的作用机制,分别探讨经济融入、社会融入、文化融入和心理融入四个维度对生态移民兼业型生计行为。经济融入、社会融入、文化融入与心理融入对生态移民参与兼业型生计行为的决策与兼业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经济融入、社会融入、文化融入与心理融入对生态移民参与兼业型生计行为的决策有显着的正影响,而心理融入对生态移民兼业程度的影响显着。最后,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非农牧型生计策略选择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性。经济融入中的劳动保障变量对非农牧型生计策略选择行为具有显着的影响作用;社会融入中社会参与对非农牧型生计策略选择行为尤为显着;文化融入中价值观念变量与人文理念均显着影响非农牧型生计策略选择行为,其中人文理念变量的影响仍然最为显着;心理融入中心理距离与移民满意度对非农牧型生计策略选择行为都是具有显着影响作用的。控制变量中对非农牧型生计策略的选择影响最大显着的是生态移民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此外,移民选择非农牧型生计策略行为与年龄有关,生态移民年纪越大,其越不容易掌握新的技术,越倾向于继续以往的纯农牧型生计。(5)移民在搬迁后,城镇融入决定占多数,即87.81%的移民融入意愿较高,但33.93%的移民在调研时仍未实现城镇生活的高融入度,移民高效率的融入城镇生活有待进一步提升。主要原因是多数生态移民搬迁前属于游牧民,虽然融入城镇的意愿较强,但受到语言、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因素制约,有别于农民工群体,实现城镇生活的高融入还需进一步加强。移民的城镇融入决定存在显着的个体差异和地理区位差异,其中,文化程度高、掌握一些技能或愿意参加各类活动的男性移民更易决定融入城镇,年龄与移民的城镇融入决定存在倒U型关系,相较于玉树,海西、黄南、果洛的移民更易倾向于决定融入城镇生活。这与海西打造循环产业集群有直接关系,加之黄南、果洛相对玉树而言,距离省会西宁较近,对城镇生活的融入意愿较高,符合调研实际情况。家庭异质性对移民城镇融入程度影响最大的因素,地理区位因素次之,其中,家庭的借款难度、亲朋好友数对移民城镇融入程度有正向显着影响,而农牧业机械数量和总劳动力数对移民城镇融入程度具有负向显着影响,同时相对于玉树,黄南与海南州的移民融入程度略低一些。可能的原因是黄南、果洛对农牧业依赖程度更高,移民在城镇生活的融入程度上受到一定的制约。移民的城镇高融入度对提高其家庭收入具有显着影响。由于存在不可观测变量导致的选择性偏差问题,运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后,发现高融入度有助于移民家庭收入的提高25.14%。(6)基于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应通过注重生态移民群体差异,创造促使移民城镇融入的有利条件;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促进移民生计多元化;配置优化各类资本禀赋,鼓励生态移民选择适合自身的生计策略偏好;加强各类资本的转化能力,促进生态移民生计策略选择行为;强化主人翁意识,通过差别化政策制定来改善生计策略选择效果等方式解决。

贾瑞珂[9](2019)在《青海省草地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社研究》文中提出青海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草地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社促进青海省生态、生产、生活共同发展,是政府引领、牧民尝试共同探索出的模式,经过实践检验适合青海当地发展。本文运用个案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对草地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社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介绍了青海省草地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社现状与产权变化等情况,然后通过对青海六州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股份合作社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以草定畜入股、牲畜分群饲养、草地划区轮牧、社员分工分业、收益按股分红按劳计酬等,还发现各州合作社发展的独特做法,并从理论角度对股份合作社发展原因进行分析。在发展过程中合作社内部、外部都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合作社对政府的依赖性强、合作社内部治理水平不足、社员综合能力较弱、缺少资金。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增加合作社发展内生动力、提升合作社内部治理能力、提高社员综合能力、资金整合多元化、鼓励和完善联合社发展等建议,希望为合作社发展提供帮助。

李忠鹏[10](2019)在《新时代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积累了很多有效的经验,在当前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对于这些经验进行总结,同时对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推动青海生态工作提出对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尤其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为分析之基,对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成就、困境和对策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诞生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供了基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视察期间对于青海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出了重要指示和要求,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二是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三是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当前及未来相当一段时间指导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根本遵循,青海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战略目标,作出了“一优两高”重要战略部署,有力地推动了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本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基础,将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成就总结为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深化发展,重点生态修复工程与生态建设建设项目不断落地实施,高原生态经济发展取得重要突破,统筹生态保护与改善民生,生态领域的政策供给不断加快,通过多种途径促进移民就业及后续产业发展等等;将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面临的困境归纳为局部地区仍有生态恶化趋势,总体上保护任务繁重,生态保护文明制度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生态移民就业及后续产业发展较缓慢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动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对策建议,主要有实施生态文明保护与建设重大工程、大力发展高原生态经济以推动绿色发展、构建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着力改善民生以巩固生态保护成果、对青海民众及核心生态功能区居民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等等,期望在正确施策、多方努力下青海能够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做出青海的重要贡献。

二、影响青海牧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青海牧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社区减灾能力研究
        1.2.2 情景分析法相关研究
        1.2.3 情景分析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用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设计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灾害情景分析
        2.1.2 农牧社区
        2.1.3 社区减灾能力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情景分析理论
        2.2.2 危机管理理论
        2.2.3 极值理论
        2.2.4 复杂系统理论
    2.3 研究设计
        2.3.1 基于“情境—任务—能力”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分析框架
        2.3.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基于致灾因子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3.1 农牧社区孕灾环境分析
        3.1.1 农牧社区自然环境
        3.1.2 农牧区社会经济状况
    3.2 农牧社区致灾因子分析
        3.2.1 气象致灾因子
        3.2.2 地质致灾因子
        3.2.3 生物致灾因子
    3.3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
        3.3.1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表现
        3.3.2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
        3.3.3 农牧社区灾情分析
        3.3.4 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情景构建
    4.1 农牧社区的雪灾情况
        4.1.1 雪灾的成因及影响
        4.1.2 近年来青海雪灾事件
        4.1.3 雪灾区域选择
    4.2 农牧社区特大雪灾情景构建
        4.2.1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构建的参数分析
        4.2.2 基于极值理论的关键情景参数选择
        4.2.3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描述
        4.2.4 雪灾演化过程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灾害情景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任务与能力分析
    5.1 农牧社区多元减灾主体
        5.1.1 政府组织
        5.1.2 社区组织
        5.1.3 居民个体
        5.1.4 社会力量
    5.2 基于雪灾情景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分析
        5.2.1 基于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社区常规减灾任务
        5.2.2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任务识别
        5.2.3 雪灾情景下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
        5.2.4 基层政府雪灾减灾任务归属
    5.3 基于任务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分析
        5.3.1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能力分析
        5.3.2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方案设计
        5.3.3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模型
        5.3.4 农牧社区雪灾能力矩阵分析
        5.3.5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实践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面向能力构建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对策
    6.1 规则准备:提升制度运行能力
    6.2 组织准备:提升应对协调联动能力
    6.3 资源准备:提升持续保障能力
    6.4 知识准备:激发农牧社区减灾动力
    6.5 行动规划:增强行动执行能力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和学术贡献
        7.1.1 研究结论
        7.1.2 学术贡献
    7.2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1 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2 第二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3 第三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4 青海省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
附录5
附录6 青海农牧区雪灾减灾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7 青海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公众评判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2.1.1 贫困的定义
        2.1.2 贫困的标准
        2.1.3 贫困的分类
        2.1.4 扶贫的内涵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3.1 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3.2 实践基础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3)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及生态安全
        1.1 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1.1.1 国外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1.1.2 我国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1.1.3 新疆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1.2 天然草地畜牧业的生态安全
        1.2.1 国外天然草地畜牧业生态安全发展现状
        1.2.2 我国天然草地畜牧业生态安全发展现状
        1.2.3 新疆天然草地畜牧业生态安全
    第二章 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现状及成因分析
        2.1 天然草地资源特征
        2.1.1 水分与热量的组合状况决定草地在地表的分布
        2.1.2 草原植物种群与特征
        2.2 草地退化及草地退化程度评价
        2.2.1 天然草地退化
        2.2.2 天然草地退化程度评价
        2.3 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现状及退化类型
        2.3.1 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现状
        2.3.2 我国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及危害
        2.4 天然草地退化成因分析
        2.4.1 自然因素
        2.4.2 人为因素
第二篇 试验研究
    第三章 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调査研究
        3.1 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分布与危害调查
        3.1.1 北疆片区的基本情况
        3.1.2 材料与方法
        3.1.3 调查结果
        3.2 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分布及危害调查
        3.2.1 南疆片区的基本概况
        3.2.2 材料与方法
        3.2.3 调查结果
        3.3 讨论
        3.3.1 北疆片区天然草地毒害草因生态环境差异而分布不同
        3.3.2 放牧牲畜中毒有明显的季节性或区域性
        3.3.3 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危害严重,部分地区仍在持续
        3.3.4 要更加重视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的生态价值
        3.4 小结
    第四章 南疆放牧草地五种主要毒害草生物碱成分分析
        4.1 采样地区基本概况
        4.2 试验材料
        4.2.1 植物来源
        4.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4.3 生物碱提取与鉴定
        4.3.1 生物碱提取
        4.3.2 气质联用和液质联用检测
        4.3.3 生物碱成分鉴定
        4.4 结果
        4.4.1 骆驼蓬生物碱检测结果
        4.4.2 白喉乌头生物碱检测结果
        4.4.3 醉马芨芨草生物碱检测结果
        4.4.4 黄花棘豆生物碱检测结果
        4.4.5 碎米蕨叶马先蒿生物碱检测结果
        4.5 讨论
        4.5.1 植物生物碱与毒性形成的关系
        4.5.2 不同种类植物生物碱对动物毒性的种属差异
        4.5.3 毒害草毒性成分检测技术比较
        4.5.4 毒害草资源化利用前景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3种毒害草对山羊瘤胃功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试验日粮
        5.2.2 试验设计
        5.2.3 测定指标
        5.2.4 数据统计
        5.3 结果
        5.3.1 干物质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变化
        5.3.2 瘤胃内发酵性状的变化
        5.3.3 血液指标的变化
        5.4 讨论
        5.4.1 毒害草经过适当加工可作为饲料来源
        5.4.2 毒害草添加对山羊瘤胃发酵性状的影响
        5.4.2 毒害草添加对山羊血液指标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综合防控技术与治理策略
        6.1 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现有虽技术
        6.1.1 人工防控技术
        6.1.2 机械防控技术
        6.1.3 物理防控技术
        6.1.4 化学防控技术
        6.1.5 生物防控技术
        6.2 天然草地毒害草治理策略
        6.2.1 正确认识毒害草的生态作用
        6.2.2 合理利用天然草地生态功能区
        6.2.3 严格控制载畜量,防止草地超载过牧
        6.2.4 科学定位毒害草利与害,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
        6.2.5 加大科技投入,避免草地恶化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新疆放牧草地主要毒害草名录
    附录2: 新疆天然草地主要草原类型
    附录3: 新疆放牧草地主要毒害草种类
    附录4: 新疆放牧草地主要毒害草地理分布图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刚察县藏族牧民定居现状研究 ——基于潘保村牧民定居点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走进田野点
    第一节 自然地理
    第二节 潘保村村情概况
第二章 牧民定居历史背景及定居效益分析
    第一节 刚察县藏族游牧民历史渊源
    第二节 藏族牧民定居历史进程
        一、部落散居阶段
        二、村落定居阶段
        三、散居游牧阶段
        四、城镇集中定居阶段
    第三节 牧民定居效益分析
        一、生态效益
        二、社会效益
        三、经济效益
第三章 牧民定居现状
    第一节 牧民定居成本调查
        一、入住定居点需要支出的费用
        二、定居后的生活成本
    第二节 牧民定居类型
        一、为了孩子上学选择定居
        二、无畜户
        三、因病选择定居
        四、为打工选择定居
    第三节 生产方式及经济来源
        一、生产方式
        二、经济来源
    第四节 生活方式
        一、新的住居体验
        二、丰富的饮食
        三、多样化的服饰
        四、便利的交通
    第五节 教育、医疗、交流体系
    第六节 思想观念的转变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二、消费观念的转变
        三、婚育观念的转变
第四章 牧民定居后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牧民定居后的问题
        一、社会问题
        二、发展问题
        三、文化问题
        四、生态问题
    第二节 影响因素分析
        一、政策因素
        二、观念因素
第五章 牧民定居现状问题的对策
    第一节 社会问题对策建议
        一、尽力完善定居点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大宣传力度,合理规划
        三、丰富老人生活,关注孩子成长
        四、政策透明、群众参与监督
        五、加强宣传教育,树立长远目标
    第二节 发展问题对策建议
        一、建设牧草种植基地
        二、积极兴办合作社
        三、延伸牧业产业链
        四、打造绿色品牌
        五、积极开展培训工作
    第三节 文化问题对策建议
        一、学校增加民族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
        二、营造民族语言生存发展的环境
    第四节 生态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牧民保护草原的意识
        二、加强执法力度
结语
参考文献
    1、学位论文类
    2、期刊论文类
    3、着作类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浅析久治县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
        1.1 生态畜牧业的涵义
        1.2 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特点及生产模式
        1.3 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
        1.3.1 生态型动物养殖业发展现状
        1.3.2 生态型畜产品加工业现状
        1.3.3 废弃物的无污染处理业的发展现状
        1.4 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
调查研究
    第二章 调查目的、意义和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2.3 调查范围
        2.4 研究方法
        2.4.1 文献查阅法
        2.4.2 实地调研法
        2.4.3 分析归纳法
    第三章 久治县基本概况与经济产业发展
        3.1 地理地貌
        3.1.1 地理
        3.1.2 地貌
        3.2 自然资源
        3.2.1 土地土壤
        3.2.2 气候资源
        3.2.3 水资源
        3.2.4 植物资源
        3.2.5 野生动物资源
        3.3 经济发展
        3.4 特色优势产业
        3.4.1 生态畜牧业
        3.4.2 有机畜牧业
        3.4.3 特色种植业
        3.4.4 循环产业
        3.4.5 中藏药材产业
    第四章 久治县畜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4.1 久治县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历史概况
        4.2 久治县生态畜牧业生产现状
        4.2.1 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组建情况
        4.2.2 久治县生态畜牧业品牌企业发展情况
        4.3 久治县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4.3.1 久治县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优势
        4.3.2 久治县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劣势
    第五章 久治县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策略
        5.1 久治县发展生态畜牧业存在的问题
        5.1.1 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任务依然艰巨
        5.1.2 社会发育程度低,产业结构落后,解决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度较大
        5.1.3 生态畜牧业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5.1.4 群众对发展生态畜牧业理解不深
        5.1.5 合作经济组织的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
        5.1.6 草原生态退化日趋突出
        5.1.7 经营方式粗放,畜草矛盾日益突出
        5.1.8 基础设施滞后,服务体系不完善
        5.2 久治县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机遇
        5.2.1 政策机遇
        5.2.2 资源基础
        5.2.3 社会基础
        5.2.4 科技基础
        5.3 久治县生态畜牧业的发展途径
        5.3.1 减少牲畜总量上做文章
        5.3.2 提高牲畜品质上做文章
        5.3.3 在加速产业化经营步伐上做文章
        5.3.4 在打造品牌上做文章
        5.3.5 在组建牧民专业合作社上做文章
        5.4 久治县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策略
        5.4.1 以草场流转为基础,股份制经营为突破口,建强做实牧民合作社
        5.4.2 以合作社为主体,细化生产分工,优化配置生产要素
        5.4.3 合理配置资金、草地资源,推进草畜平衡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土地流转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途径
        1.1.2 草场流转是优化资源配置、缓解生态压力的有效举措
        1.1.3 草场流转是生态减贫的新途径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草原承包经营制度改革与牧民草场流转
        1.3.2 牧民草场流转的影响因素
        1.3.3 牧民草场流转与生态减贫效应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路线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资料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资料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草场流转的内涵
        2.1.2 家庭收入的内涵及外延
        2.1.3 生态减贫效应的内涵及外延
    2.2 理论基础
        2.2.1 制度变迁理论
        2.2.2 生态贫困理论
        2.2.3 路径依赖理论
        2.2.4 计划行为理论
    2.3 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机理分析
        2.3.1 收入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2.3.2 生态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2.3.3 感知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2.4 理论框架构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牧民草场流转的背景、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草场流转的背景
        3.1.1 土地(草地)制度变迁中的草场流转
        3.1.2 畜牧生产成本推动下的草场流转
        3.1.3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下的草场流转
        3.1.4 非营利性的草场流转
    3.2 调研区经济社会概况及中国草地资源分布
        3.2.1 调研区经济社会概况
        3.2.2 主要草地资源分布
    3.3 调研样本的基本特征分析
        3.3.1 调研样本的个体特征分析
        3.3.2 牧民草场流转认知情况分析
        3.3.3 流转草场特征与价格
    3.4 牧民草场流转的现实问题
        3.4.1 草场流转信息渠道单一、参与水平较低
        3.4.2 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改善感知水平较低
        3.4.3 草场流转拉大牧民收入差距
        3.4.4 草场流转的双重保障机制尚未形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牧民草场流转行为分析
    4.1 引言
    4.2 游牧变迁、社会分化对牧民草场流转的影响
        4.2.1 理论分析与假设
        4.2.2 模型选择及变量说明
        4.2.3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4.3 社会保障、社会信任对参与草场流转保护草场生态的影响
        4.3.1 理论分析与假设
        4.3.2 模型选择及变量说明
        4.3.3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4.4 牧户特征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收入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5.1 引言
    5.2 收入视角下草场流转对生态减贫的机理分析
        5.2.1 草场转入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分析
        5.2.2 草场转出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分析
        5.2.3 草场流转对不同收入层级牧民的影响分析
    5.3 研究框架与模型构建
        5.3.1 研究框架
        5.3.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5.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5.4.1 草场流转对家庭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5.4.2 草场流转对不同收入层级牧民影响的实证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态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6.1 引言
    6.2 生态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机制分析
        6.2.1 生态视角下草场流转对牧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6.2.2 草场流转对牧民收入影响的生态中介效应分析
    6.3 研究框架与模型构建
        6.3.1 研究框架
        6.3.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6.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6.4.1 草场流转的生态特征分析
        6.4.2 生态视角下生态减贫效应影响的实证分析
        6.4.3 生态减贫效应的影响路径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感知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7.1 引言
    7.2 研究机理与研究框架
        7.2.1 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效应感知评价机理分析
        7.2.2 研究框架设计
    7.3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7.3.1 模型构建
        7.3.2 变量选取与说明
    7.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7.4.1 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感知
        7.4.2 牧民生态减贫效应感知的实证分析
        7.4.3 牧民生态减贫效应感知的影响路径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提升机制分析
    8.1 引言
    8.2 土地经营制度改革与农民生计保障
        8.2.1 传统转包、互换形式
        8.2.2 股份合作与土地换保障模式
        8.2.3 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模式
        8.2.4 经验比较分析
    8.3 草地经营制度改革与牧民生计保障
        8.3.1 草地经营制度改革与生计保障
        8.3.2 草地经营制度改革与生态保护
    8.4 双重保障型草场市场流转机制框架构想
        8.4.1 生计、生态与草场市场化流转的保障机制
        8.4.2 双重保障型草场市场化流转机制的尝试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土地(草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趋于稳定
        9.1.2 草场流转关乎牧民生计转型,流转决策存在差异
        9.1.3 牧民草场流转对生态减贫的收入效应影响显着
        9.1.4 牧民草场流转对生态减贫的生态效应影响滞后
        9.1.5 牧民不同流转类型的生态减贫效应的感知存在差异
    9.2 政策建议
        9.2.1 健全牧民社会保障体系、弘扬牧区优良传统文化
        9.2.2 提高生态补偿力度,优化牧民创业环境
        9.2.3 健全流转市场监管体系,加大违法惩处力度
        9.2.4 流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严防贫富差距继续扩大
        9.2.5 规范政府政策实施管理,提高农牧民制度信任
        9.2.6 创新畜牧经营方式,探索畜牧业与生态保护的衔接机制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黄南州有机畜牧业战略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关于畜牧业的研究
        1.4.2 关于有机产业发展的研究
        1.4.3 关于有机畜牧业的研究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有机畜牧业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2.1 有机畜牧业的相关概念
        2.1.1 农业
        2.1.2 生态畜牧业
        2.1.3 有机畜牧业
    2.2 理论基础
        2.2.1 生态经济理论
        2.2.2 循环经济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产业布局理论
第3章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基础条件
    3.1 黄南州的自然条件及经济条件
        3.1.1 黄南州的自然条件
        3.1.2 黄南州的经济社会条件
    3.2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现状
        3.2.1 草地资源、畜种及畜产品资源现状
        3.2.2 草蓄平衡、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及耕地资源现状
        3.2.3 天然草地生态环境、服务体系及加工龙头企业品牌建设现状
        3.2.4 生态环境现状
    3.3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建设发展的基础条件
        3.3.1 有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
        3.3.2 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不断转变
        3.3.3 可借鉴推广的“拉格日模式”
第4章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SWOT分析
    4.1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优势
        4.1.1 环境、资源及区位优势
        4.1.2 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优势
        4.1.3 发展良好的产业基础
    4.2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劣势
        4.2.1 草原生态环境仍然脆弱
        4.2.2 有机饲料产业及有机生产技术薄弱
        4.2.3 经济发展及农牧业产业化整体水平不高
    4.3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机遇
        4.3.1 政府政策带来的机遇
        4.3.2 产业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果带来的推动力
        4.3.3 国内外消费市场的需求带来的供给增加
    4.4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威胁
        4.4.1 不同地区同行业竞争者的竞争
        4.4.2 有机畜牧业生产质量控制体系尚不健全
        4.4.3 有机畜产品市场开发力度不足及品牌影响力不足
    4.5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建设发展SWOT矩阵选择
第5章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区域布局
    5.1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战略定位
        5.1.1 定位基本原则
        5.1.2 定位总体目标
    5.2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体系设计与战略重点思考
        5.2.1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体系设计
        5.2.2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思考
    5.3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
        5.3.1 有机畜牧业发展核心区
        5.3.2 有机畜牧业发展示范区
        5.3.3 有机畜牧业发展辐射区
第6章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建设发展对策及建议
    6.1 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完善产业化经营新机制
    6.2 着力推广“拉格日模式”,规范专业合作社运行模式
    6.3 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助推畜牧业生产转型升级
    6.4 强化科技支撑与人才建设,提升有机畜牧业生产经营水平
    6.5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有机畜牧业生产物质装备水平
    6.6 加快生产与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6.7 强力推进有机畜牧业品牌建设,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6.8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8)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 ——以三江源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生计策略选择研究
        1.3.2 移民社会融入研究
        1.3.3 生态移民的研究
        1.3.4 社会融入对经济行为的研究
        1.3.5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城镇融入
        2.1.2 生态移民
        2.1.3 生计策略选择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生计理论
        2.2.2 社会融入理论
        2.2.3 计划行为理论
    2.3 城镇融入对生态移民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机理分析
        2.3.1 城镇融入对选择偏好的影响
        2.3.2 城镇融入对选择行为的影响
        2.3.3 城镇融入对选择效果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生计现状分析
    3.1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背景与必要性
        3.1.1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政策的背景与动因
        3.1.2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工程实施的必要性
    3.2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的前后差异
        3.2.1 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过程
        3.2.2 三江源生地区态移民工程前后差异分析
    3.3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生计现状
        3.3.1 数据来源与样本统计
        3.3.2 三江源样本移民户生计现状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态移民城镇融入的内涵、测量与特征
    4.1 生态移民城镇融入的内涵与测量指标
        4.1.1 生态移民城镇融入的内涵
        4.1.2 生态移民城镇融入的测量指标体系
    4.2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城镇融入的测量
        4.2.1 三江源生态移民城镇融入的测量方法
        4.2.2 三江源生态移民城镇融入的测量
    4.3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各维度特征分析
        4.3.1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经济融入
        4.3.2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社会融入
        4.3.3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文化融入
        4.3.4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心理融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生计策略选择偏好的影响
    5.1 问题的提出
    5.2 生计策略选择偏好理论模型的构建
        5.2.1 生计策略选择偏好的类型
        5.2.2 构建生计策略选择偏好的理论模型
    5.3 计量模型选择与变量选取
        5.3.1 计量模型选择
        5.3.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分析
    5.4 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生计策略选择偏好影响的实证检验
        5.4.1 生态移民城镇融入指数对生计策略选择偏好的影响
        5.4.2 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分维度对生计策略选择偏好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生计策略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
    6.1 问题的提出
    6.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分析
        6.2.1 因变量:生态移民生计策略行为
        6.2.2 核心解释变量:城镇融入
        6.2.3 其他控制变量
    6.3 模型构建
    6.4 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生计策略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
        6.4.1 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纯农牧业生计策略选择行为的影响
        6.4.2 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兼业生计策略行为的影响
        6.4.3 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非农牧业生计策略行为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生计策略选择效果的影响
    7.1 问题的提出
    7.2 提出研究假设
        7.2.1 界定生计策略选择效果变量
        7.2.2 研究假设
    7.3 变量设置与模型构建
        7.3.1 变量设置
        7.3.2 模型构建
    7.4 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生计策略选择效果的影响研究
        7.4.1 主成分分析
        7.4.2 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决定与城镇融入程度分析
        7.4.3 城镇高融入度对移民家庭收入的影响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生态移民生计策略特征分析
        8.1.2 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及其各维度的特征
        8.1.3 城镇融入对生态移民生计策略选择偏好的影响
        8.1.4 城镇融入对生态移民生计策略选择行为的影响
        8.1.5 城镇融入对生态移民生计策略选择效果的影响
    8.2 政策建议
        8.2.1 注重生态移民群体差异,创造城镇融入有利条件
        8.2.2 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促进移民生计多元化
        8.2.3 优化配置资本禀赋,提升移民生计选择偏好
        8.2.4 加强资本转化能力,拓展移民生计选择行为
        8.2.5 强化主人翁意识,改善移民生计选择效果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9)青海省草地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评述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与实地调查法
        1.4.2 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
        1.4.3 个案分析法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生态畜牧业
        2.1.2 股份合作社
        2.1.3 草地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社
    2.2 相关理论分析
        2.2.1 国家理论
        2.2.2 制度变迁理论
        2.2.3 产权理论
        2.2.4 股份合作制理论
        2.2.5 有限理性理论
第三章 青海省草地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社发展现状
    3.1 合作社发展情况与效益分析
        3.1.1 合作社发展情况
        3.1.2 合作社发展效益分析
    3.2 草地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社与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异同分析
    3.3 产权分析
        3.3.1 传统草地畜牧业产权分析
        3.3.2 草地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社的产权分析
第四章 草地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社运行机制—个案分析
    4.1 案例选取与数据来源
        4.1.1 案例选取
        4.1.2 数据来源
    4.2 个案分析
        4.2.1 案例一——拉格日合作社
        4.2.2 案例二——玉舟联合社
        4.2.3 案例三——岗龙合作社
        4.2.4 案例四——达玉合作社
        4.2.5 案例五——高原丰收合作社
        4.2.6 案例六——红旗合作社
    4.3 运行机制比较分析
        4.3.1 合作社运行的一般规律
        4.3.2 各合作社运行的独特做法
    4.4 草地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社发展取得成效的理论分析
        4.4.1 国家大力支持
        4.4.2 顶层设计与农民探索相结合
        4.4.3 合作社减少交易费用
        4.4.4 产权细分降低禀赋效应
第五章 股份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
    5.1 政府依赖性强
    5.2 内部治理水平有待提升
    5.3 社员综合能力较弱
    5.4 发展缺少资金
第六章 促进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增加发展内生动力
    6.2 提升内部治理能力
    6.3 提高社员综合能力
    6.4 资金整合多元化
    6.5 鼓励和完善联合社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10)新时代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研究难点、重点与创新
第2章 新时代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理论基础、相关借鉴及深刻内涵
    2.1 新时代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
        2.1.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2.1.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总概述
    2.2 新时代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相关借鉴
        2.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2.2.2 青海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2.2.3 西方国家先进生态文明思想
        2.2.4 国外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经验
    2.3 新时代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刻内涵
        2.3.1 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2.3.2 新时代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2.3.3 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重要性
        2.3.4 新时代对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出新要求
        2.3.5 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指导理念不断深化
第3章 新时代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成就及目前困境分析
    3.1 新时代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3.1.1 重点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实施且成效显着
        3.1.2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不断推进
        3.1.3 通过提供更多的生态红利来大力改善民生
        3.1.4 不断推进和完善生态环境领域的制度建设
        3.1.5 多措并举来促进移民就业及后续产业发展
    3.2 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目前面临的困境
        3.2.1 局部地区生态保护任务较繁重
        3.2.2 生态补偿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3.2.3 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发展缓慢
        3.2.4 生态移民后续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4章 新时代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对策
    4.1 实施生态文明保护与建设工程
        4.1.1 大力实施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绿色工程项目
        4.1.2 以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为主抓手推进生态保护
        4.1.3 运用成熟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加强青海生态保护
    4.2 发展高原生态经济以推进绿色发展
        4.2.1 科学发展高原生态农业
        4.2.2 适度发展高原生态工业
        4.2.3 积极发展高原旅游经济
    4.3 构建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4.3.1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4.3.2 构建生态保护多元共治参与体系
        4.3.3 建立生态资产管理监督体制机制
    4.4 着力改善民生以巩固生态保护成果
        4.4.1 构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产业体系
        4.4.2 出台新举措促进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
    4.5 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以培育生态公民
        4.5.1 青海各族群众的生态价值观教育
        4.5.2 生态保护区居民生态价值观教育
结论
附录 A
附录 B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四、影响青海牧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D]. 邓彩霞. 兰州大学, 2021(09)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3]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D]. 王军亮. 扬州大学, 2020(04)
  • [4]刚察县藏族牧民定居现状研究 ——基于潘保村牧民定居点的调查[D]. 李淑桂.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5]浅析久治县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D]. 陈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6]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研究[D]. 李先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7]黄南州有机畜牧业战略发展研究[D]. 赵玮媛.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8]生态移民城镇融入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 ——以三江源地区为例[D]. 崔冀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9]青海省草地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社研究[D]. 贾瑞珂. 青海大学, 2019(04)
  • [10]新时代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D]. 李忠鹏. 青海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影响青海牧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