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府信息再加工的途径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尚梦婷[1](2021)在《政务短视频公众参与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政务抖音号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常鑫[2](2021)在《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世界文明、科学与技术的飞跃发展,俨然为培智学校学生生存及其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尊重、关注、理解他们的生存及成长,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共识。本研究基于全纳教育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参与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培智学校教育为主线,同时关照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从生存教育的目标和理念、基本知识和技能、课程与教材、管理者及教师的情感与态度等多维视角切入,试图更为客观地阐述H省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现实困境。研究发现,当前H省培智学校以智力障碍学生为主,其生存教育更多地侧重于补足教育,存在教育资源和学段分布不均,仍存在入学困难,缺乏跟进和保障,就业支持相对薄弱,尤其是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匮乏等诸多现实困境。究其缘由,相对于家庭和社会需求,培智学校在教育教学设备、教育目标和理念,教材和课程,师资条件与教育质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缺口,尚未能满足培智学生全纳性与创造性的拓展。同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衔接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培智学生的生存效度。由于受身心条件所限,培智学校学生一旦缺失家庭教育的养护和社会教育的支持,很难顺利实现学校教育效果的延续和社会性发育。因此,培智学校学生的生存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同时需要医疗、残联、民政、财政等各部门予以协同,共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优势智能的可能空间和条件,进一步实现关注平等差异、积极融入社会、重审人的价值的全纳教育目标和理念。可见,培智学校的生存教育并不是纯粹地教会学生知识,而是利用一切教育力量,通过“身教”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犹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从而尽力实现对每一位特殊学生产生实质性的生存培育,突出发展学生的社会能力,帮助学生从中寻求人的突破,营造和谐共生的生存空间。生存教育是培智学校学生获取生存意识与能力的主要途径,需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和保障力度、进一步支持和完善生存教育条件,社会要大力接纳和提供就业机会形成长期支持体系,同时家庭要及时强化和改善培育效果。只有构建各方合作和联动机制,才能更好地实现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目标,才能使学生具备服务自身与社会的意识与能力,才能更完整、自由且公平公正地参与社会融合,实现他们真正的生存价价值。
龚思羽[3](2020)在《绿色营销视角下企业环境行为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导致的雾霾频发、水土流失、淡水污染严重、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环境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其中企业更是因占我国污染排放总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而成为了环境污染治理的焦点。与此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大力推进不仅唤醒了我国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也导致其对企业自觉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的期盼日益攀升。在此背景下,企业所开展的一系列以保护资源、治理污染和关爱自然为目的的环境行为,成为其占领绿色市场份额、树立良好企业形象、获得积极社会声誉、提升经济效益和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企业环境行为作为环境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等领域关注的核心内容,学术界基于模型演绎与数理分析探索企业环境行为的决策演化机制,及企业环境行为对企业环境绩效和长期财务绩效的影响,鲜有研究关注消费者这一企业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对不同类型的企业环境行为的差异化响应。事实上,作为企业绿色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环境行为不仅是企业践行绿色发展原则和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的重要表现,关乎着企业的社会声誉,也是维系与消费者高质量关系的重要途径,会对消费者的行为决策产生重要且深远的影响。鉴于现有研究不足,本研究将从绿色营销视角出发,聚焦于消费者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心理决策过程,深入探讨企业环境行为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机制。本研究从绿色营销视角出发,依据制度理论将企业环境行为划分为实质性环境行为与象征性环境行为两类,其中实质性环境行为是指与企业核心业务相关的且能够显着地改善或提升企业环境绩效的企业行为,包括产品驱动的环境行为和制造过程驱动的环境行为以及其他与污染防治和环境技术创新相关的行为。象征性环境行为是指企业为缓解制度压力,获取环境合理性而开展的,能帮助企业建立或维护环境保护形象的环境行为,包括企业与各类环保事业展开合作、参加环保公益宣传活动、申请绿色商标、设立环境管理委员和采用绿色薪酬政策等环保形象管理行为。本研究引入诚意动机感知和漂绿感知两个能够有效反映消费者对企业行为动机认知的心理变量和思维模式这一能够反映消费者信息加工模式的变量,构建起以企业环境行为为自变量,诚意动机感知和漂绿感知为中介变量,思维模式为调节变量,消费者响应为因变量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本研究通过四个情境实验分别验证了消费者对实质性环境行为与象征性环境行为的差异化响应,即消费者在面对两类企业环境行为时在企业态度、产品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意愿上所表现出的差异;诚意动机感知与漂绿感知在企业环境行为影响消费者响应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消费者思维模式在企业环境行为影响消费者诚意动机感知和漂绿感知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以及思维模式调节下诚意动机感知和漂绿感知的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通过实验一验证了企业环境行为对消费者响应的直接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象征性环境行为,消费者对实质性环境行为的企业态度、产品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意愿更积极。实验二通过更换被试和实验材料的方式验证了再次验证上述结论且进一步发现,相比于象征性环境行为,实质性环境行为更易激发出消费者诚意动机感知;相比于实质性环境行为,象征性环境行为更易激发出消费者的漂绿感知,且诚意动机感知和漂绿感知在企业环境行为与消费者响应之间起中介作用。实验三再次更换实验材料和被试,旨在验证消费者思维模式在企业环境行为与诚意动机感知、漂绿感知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处于整体思维模式时,消费者对实质性环境行为与象征性环境行为所表现出的诚意动机感知与漂绿感知无差异,在局部思维模式时,更易对实质性环境行为产生诚意动机感知,对象征性环境行为产生漂绿感知。实验四通过更换被试对上述所有结论进行再次验证,目的是提升实验结果的可推广性,此外实验四的结果进一步表明思维模式会调节企业环境行为对诚意动机感知和漂绿感知的影响,进而对消费者响应产生影响。本研究首次绿色营销视角出发,考察消费者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响应机制。这不仅是在理论上对企业环境行为研究视角的补充与发展,同时也为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提供了新的策略选择。本研究发现并验证了企业环境行为提升消费者响应的中介机制,构建起实质性环境行为与象征性环境行为对消费者响应的心理机制,揭示了两种企业环境行为影响消费者响应的心理过程的差异性。此外,本研究探讨并证实了思维模式在企业环境行为提升消费者响应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明晰了两类企业环境行为尤其是实质性环境行为对促进消费者响应的边界条件。在营销实践方面,本研究对于企业有效地开展环境行为实施绿色营销策略,赢得绿色竞争优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具体而言,企业在制定和实施环境行为时,应以实质性环境行为为主,象征性环境行为为辅,重视消费者对企业环境行为动机的认知与判断,并充分考虑针消费者整体与局部思维模式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实施企业环境行为策略,从而激发出消费者的诚意动机感知,避免漂绿感知的产生,最终增强消费者响应。
柯晨旭[4](2020)在《考虑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定价决策研究》文中指出在经济蓬勃发展的环境下,人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生活,拥有着丰富多样的产品选择。但过于频繁的产品更新换代会让人应接不暇,导致许多产品未物尽其用就面临被丢弃,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宝贵的物质资源,同时还加重了社会和生态环境的负担。产品回收再制造无疑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参与产品的回收再制造活动,比如苹果公司推行了“Apple Trade In换购计划”,着名快时尚品牌ZARA推出了“Joinlife可持续性”项目。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环保意识也逐步增强,消费者购买产品时不仅考虑价格,同时关注产品的环保理念。除此之外,在当今信息时代,由于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和信息的丰富、全面性,市场上的消费者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价格接受者,而是主动和充满战略性地购买决策者。因此,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共存的市场上,消费者不仅会选择理想的产品,还会策略地选择合适的购买时机,从而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此外,再制造行业还涉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因此专利许可是企业再制造决策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是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同时,再制造业的有序和繁荣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基于以上研究背景和意义,本文采用斯坦科尔伯格博弈分析法和逆向归纳法,研究了存在再制造活动的闭环供应链中,面对具有绿色偏好的战略消费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始设备制造商(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OEM)和再制造商的最优定价决策问题。主要研究内容为:首先从再制造产品进入市场时新产品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视角出发,研究了三种情形下OEM和再制造商的最优定价策略以及相应的利润。采用理论研究和数值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消费者绿色偏好和战略行为对制造商的定价决策和最优利润的影响。进一步引入了废旧设备的折抵价值,研究了折抵价值如何影响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战略消费者的购买选择行为和消费者盈余,以及折抵价值对企业的最优定价决策和专利收费标准产生的影响;基于再制造的价值分析,还探讨了折抵价值影响下OEM和再制造商之间协调共赢问题。最后本文详细研究了专利保护和政府补贴下OEM和再制造商的最优决策问题,并探索了专利保护和政府补贴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影响,进而提出一套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最优政府干预方案。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对于再制造商而言,在新产品成长-成熟期进入市场能够获取较大收益,尤其在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接受度很高的情况下。此外,当新产品退出市场,产品之间竞争强度降低且市场上仍然有一定低端消费需求时,同样是再制造商进入市场的好时机。(2)一定条件下,再制造产品的引入能够提高新产品的需求量,提高OEM的利润值,满足更多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提高消费者盈余。(3)考虑废旧产品折抵价值时,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最优定价均随着折抵价值的增大而增大,产品市场总份额降低;再制造商利润下降,消费者盈余基本不变,OEM利润增大。通过采用收益共享契约能够实现OEM和再制造商的双赢目标。(4)专利保护机制的引入使得所有产品的最优价格均升高,产品市场占有率降低,消费需求变少,消费者盈余减少。并且,随着专利收费增大,再制造商的利润逐渐降低,OEM的利润先增大后减小。因此,存在唯一最优专利收费标准使OEM达到利润最大化,并且专利保护机制减轻了消费者绿色偏好对OEM最优定价决策的影响。(5)然而,政府补贴的引入能够缓解产品价格增大对消费者盈余的不利影响。尤其,当政府补贴力度较大时,所有产品的价格均降低,扩大了产品市场份额,满足了更多消费者需求,从而提高了消费者盈余。并且,随着单位政府补贴值增大,再制造商的利润逐渐增大,OEM的利润先减小后增大。此外,政府通过向OEM和再制造商实施基金征收/补贴,能够引导OEM和再制造商制定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定价决策。基于以上内容概要和主要结论,本研究不仅在企业定价决策方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同时,丰富了战略消费者行为的理论研究,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研究的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蔡明佟[5](2020)在《基于通辽市玉米种植及加工企业现状的产业发展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研究通辽市玉米加工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提高通辽地区的玉米加工业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文献分析、定性定量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从玉米原材料生产角度进行比较优势分析,从玉米加工产品品种、市场需求等角度进行SWOT分析,从而提出通辽市玉米加工产业发展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加工业现状。通辽市玉米加工业原材料生产具有种植面积大、单产水平高、品质优良等特点;玉米加工业涵盖13大类200多个品种,其中味精、氨基酸、淀粉加工行业发展趋势较好。2.玉米加工业原材料比较优势分析,通辽市玉米生产在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综合比较优势,但生产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偏低,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玉米加工产业SWOT分析,通辽市玉米加工产业的优势是种植集中分布、产业布局合理和交通电力资源优势明显;劣势是玉米种植结构单一、加工产业链短、产业间衔接松散、龙头企业有限、企业生产规模偏小、管理水平较低和创新能力弱;机会是国家战略调整、区域发展政策和养殖业发展机遇;威胁是区域产业竞争加剧、环境形势严峻、国家政策调控和水资源不足。3.通辽市玉米加工业发展对策。在加工业原材料生产方面兴建基础设施,推广种植科技,加大特种玉米推广力度,引导种植青贮玉米;在加工企业方面促进产业聚集发展,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健全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在政策支持方面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品牌宣传保护。
张鉴澄[6](2020)在《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订餐也迅速兴起,其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新型经营模式,越来越受到公众的青睐。同时,其食品安全问题也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相对于传统实体餐饮店的监管,网络订餐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食品安全的监管也存在着较大的难度。目前,政府部门对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出台了相关的措施,但从总体来看,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还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具体的监管过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广州市为研究个案,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对当前我国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探寻完善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工作的措施,能够促使政府更好地履行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本文以广州市为例,对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工作进行研究与分析,发现当前存在以下问题需要完善:一是网络订餐整体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二是监管过程存在盲区;三是超负荷超范围供餐仍有存在;四是第三方平台监管参与度有待加强。探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一是网络订餐法律法规发展相对滞后;二是网络订餐要求的监管环节增多;三是网络订餐信息的不对称较严重;四是网络订餐监管资源配备不足;五是网络订餐的社会监督不积极。针对上述问题及原因,本文提出广州市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思路建议:一是完善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相关制度。具体为严格执行入网食品经营者准入制度;健全第三方平台管理机制;建立送餐人员培训管理制度。二是加大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体系建设。具体表现在加快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设,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力量,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三是加强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技术体系建设。主要是构建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推进网络餐饮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建立食品信息追溯系统。四是打造多方协作的社会共治格局。具体是加强与第三方平台的监管协作;提高消费维权工作效率;推进内部人员爆料制度。
程瑛[7](2020)在《西北民族地区城乡义务教育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路径研究 ——以新疆F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教育均衡且优质均衡发展已成为国家高度关注的战略,而数字教育资源共享则作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学者们已经通过相关研究发现了数字教育资源在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模式和体制机制,但是针对民族地区数字教育资源共享的研究只是局限于大范围的区域间资源共享,没有落实到民族地区自身情况,对于数字教育资源具体推进路径的研究更是少有论述。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是数字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部分,是解决校际资源不均衡的有效途径,如何有序管理并高效共享数字化课程资源,保证数字化课程资源合理、深入、恰当的发挥作用已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问题。在西北民族地区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方面,本研究以新疆F市为例,聚焦西北民族地区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这一主题,在查阅文献,确定政策方向,了解国内外数字教育资源共享现状,界定相关概念、查找理论基础之后,对F市数字化课程资源的硬件设施和网络的建设现状、共享现状、获取途径和使用现状、资源满意度、资源需求、制约教师参与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的因素以及教师基本信息做了全面的调查。通过对问卷、访谈、调查表和观察记录表的数据分析,总结出当前西北民族地区在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为共享路径的研究提供了支撑。综合考量现有问题、原因分析和西北民族地区特殊性的基础上,运用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等理论,笔者从政策引导、信息技术培训、技术保障、无缝对接县域外资源、县域内资源逐级共享和监测评估六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改善西北民族地区当前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现状、促进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工作的有效路径。路径具体涉及到提高认识、联动协调、优化经费、激励政策、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网络建设、资源管理、引进优质资源、盘活县域外资源、监测评估共享过程等内容。本研究为西北民族地区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提供了翔实的数据资料,所提出的共享路径相互协调、具体可行,对西北民族地区城乡义务教育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臧刚顺[8](2020)在《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心理机制及管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承担着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这对消防员的心理健康带来严峻的挑战。国内外的调查研究都显示,直接处置灾害事故的消防员是创伤后应激反应的高发人群。然而,多数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实证研究关注于各类灾害事故的直接受害者,对处置灾害事故的消防员的研究严重不足。目前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关注在创伤事件因素和社会支持因素,而对消防员内在的心理因素缺乏研究。鲜见对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管理对策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经典理论,采用从问卷调查到实验室实验的研究方法,按照从危险因素到保护因素的研究思路,围绕人格和情绪调节策略这两类影响因素,相继探索了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发生和调节的心理机制,并在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管理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基于自我隐瞒的工作模型和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以直接处置灾害事故的消防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考察了自我隐瞒的人格特质、经验回避和反刍的情绪调节策略对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及其影响路径,确认了自我隐瞒的人格特质、经验回避和反刍的情绪调节策略是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心理危险因素,以及经验回避和反刍在自我隐瞒影响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中的中介作用。其次,基于有益健康模型,以直接处置灾害事故的消防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考察了心理一致感的人格特质、积极应对的情绪调节策略对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及其影响路径,确认了心理一致感的人格特质、积极应对的情绪调节策略是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心理保护因素,以及积极应对在心理一致感影响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中的中介作用。此外,使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考察并确认了上述心理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对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独立预测作用。然后,基于情绪调节过程模型,以处置灾害事故后出现严重创伤后应激反应的消防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相关电位实验和行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积极重评和分离重评这两种情绪调节策略对创伤后应激反应消防员在负性刺激下的负性情绪反应的减弱作用,确认实验室指导下的积极重评和分离重评对创伤后应激反应消防员的负性情绪具有减弱效应,并且积极重评比分离重评具有更强的负性情绪减弱效应。再次,基于情绪调节过程模型,以处置灾害事故后出现严重创伤后应激反应的消防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相关电位实验和行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积极重评和融入重评这两种情绪调节策略对创伤后应激反应消防员在正性刺激下的正性情绪反应的增强作用,确认实验室指导下的积极重评和融入重评对创伤后应激反应消防员的正性情绪具有增强效应,并且融入重评比积极重评具有更强的正性情绪增强效应。最后,结合上述实证研究的结果,在群体健康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7项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管理对策,包括:优化消防员招录人格测试的内容;开展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积极应对和去污名化教育;进行消防员情绪调节能力专项训练;加强对直接处置灾害事故消防员的心理健康监测和服务;开展循证的创伤后应激反应团体心理干预;去除消防员心理障碍治疗的阻碍因素;选用开发消防员创伤后应激障碍治疗的移动应用程序。
田志坤[9](2020)在《农户回收废旧地膜意愿的调查研究 ——基于开封市尉氏县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自改革开放时期地膜覆盖技术从日本引进后,因对农作物生长具有良好效果而得以广泛普及,被人们称为“白色革命”。但是,随着地膜使用量的急剧增加,其对土壤、农村生活环境等的污染也不容忽视。地膜已成为现阶段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背道而驰的三大农业污染源之一。河南省地膜使用量虽然低于西北地区,但河南省是粮食生产大省,每年的粮食产量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小麦和花生,产量一直都是全国第一。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地膜残留对河南省粮食产量以及农村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逐渐显露,不可忽视。开封市尉氏县作为河南省重要的粮食、蔬菜生产基地,使用地膜量位居河南省前列,但与此同时地膜残留量较大且地膜残留所造成花生地明显减产问题已先于其他地市出现。因此,本研究首先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通过运用农户行为、循环经济、外部性经济等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农户回收地膜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假设,然后以开封市尉氏县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主要农户访谈、收集数据、有序Logistic回归等方法,对尉氏县农户废旧地膜回收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农户年龄、花生种植面积、家庭非农劳动力比重、附近是否有回收点、地膜回收价格、政府宣传政策等通过了显着性检验,是农户回收地膜意愿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农户年龄、附近是否有回收点、地膜回收价格、政府宣传政策等对农户回收地膜意愿具有正向显着作用。花生种植面积以及家庭非农劳动力比重则对农户回收地膜意愿具有负向抑制作用。首先,政府应改进宣传模式,加大宣传废旧地膜残留的危害以及回收地膜的好处,引导农户使用标准地膜;树立回收地膜的先进典型,鼓励更多农户参与;告知合适揭膜时期,鼓励农户进行适时揭膜;对农户进行相关培训,加深对地膜危害的理解,提高环保意识来提高农户回收地膜的意愿。其次,政府应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鼓励转出农户适当增加土地承包年限,并规范转入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行为。再次,对农民进行补贴标准地膜、以旧换新等的政策扶持。对回收加工企业进行鼓励增加回收网点、加大对企业的机械设备补贴、对企业地膜回收价格进行财政补贴等的扶持。最后,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统一废旧地膜回收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废旧地膜的回收价格或是制定其他优惠政策来降低农户的地膜投入成本。采取强制措施严禁超薄地膜:严禁农户购买、使用超薄地膜;严禁企业生产、销售超薄地膜。加大生产、销售地膜厚度的监管力度。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地膜回收意愿的视角,选取学者们研究较少的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花生地膜回收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具体如下:(1)研究区域的创新:本研究通过实地问卷调查等方式选取粮食主产区中地膜使用量较大的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为研究对象;(2)研究角度的创新:本研究以农户参与废旧花生地膜回收的意愿为核心,提出相关对策增强农户参与废旧花生地膜回收的意愿;(3)相关概念的创新:本研究以农户捡拾废旧花生地膜后送至回收网点或回收加工企业,实现废旧花生地膜资源化循环利用为废旧地膜回收概念,区别现有研究中仅针对农户捡拾废旧地膜,忽视废旧循环利用等后续环节。
屈菁[10](2020)在《20世纪“中国学派”动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学派”动画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它包含源自于中华民族深沉文化内涵的故事内容,体现探索民族艺术之路的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艺术表现语言,是由中国艺术家在特定阶段创作并在世界上获得较高认同的动画艺术创作。它既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也具有明显的未来指向性。本文从“历史”的视角观照“中国学派”动画,研究的重点主要为: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期,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主体,其他时期具有相同风格的动画创作为延伸,以特伟、“万氏兄弟”、靳夕等人为核心而创作的一系列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特点的中国动画。本研究引入创作论、作品构成论、艺术接受论,结合心理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补充口述史及访谈资料,以图像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要素分析法与归纳法对“中国学派”动画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通过对“中国学派”动画创作思想、创作团队、动画作品、接受群体的分析,检视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兴起的“中国学派”动画三十余年来生产运作的基本模式,旨在研究在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下,“中国学派”动画迅速崛起并取得较大成功的内在驱动力和外部助推力,以期对新时代中国动画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本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学派”动画进行宏观的脉络梳理。回溯了“中国学派”动画兴起、形成、高潮与衰落的发展过程,并对“中国学派”动画两次高潮产生的原因、特征、表现进行了划分,以世界的角度分析了作者与作品的创作活动。第二部分对创作主体进行研究。将“中国学派”动画的主要创作者分为编剧、导演、绘制者三个部分,从三者各自在创作群体中所承担角色、创作的构思、心理特征方面研究分析,并从其呈现的艺术性、重要性,得出创作主体在“中国学派”动画中拥有的特性与共性。第三部分是对“中国学派”动画创作过程的研究。从创作主体的心理研究、创作过程研究、创作手法研究等方面,剖析了创作主体形成的心理特征、心理机制,以及创作过程中动因、构思与艺术表现三个阶段对动画实体性的表达与精神上的表达,分析了动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写实与虚构的表现手法。第四部分主要为“中国学派”动画作品研究。对“中国学派”动画的作品构成、故事原型、艺术形象、风格特点进行分析,并以此探讨“中国学派”动画的艺术特色,以及其与同时代世界主要动画流派的相互影响。第五部分对“中国学派”动画的受众进行研究。从“中国学派”动画预期受众、现实受众与潜在受众进行分析,通过不同受众的接受心理、受众解读方式等,对“中国学派”动画的受众在传播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与影响进行了探讨。第六部分对“中国学派”动画生产运作模式及其影响进行了研究。从“中国学派”动画生产的上层规划、创作主体的努力、优质作品的产出等角度进行探讨。对中国动画发展的自我建构与认同,中国动画的艰难探索与多维突破给予反思。在对“中国学派”动画的产生背景、创作主体、创作过程、动画作品、受众群体的研究基础上,本文指出,“中国学派”动画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后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其特殊的生产运作模式。具体而言,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中成长壮大起来的“中国学派”动画,从作品构思、制作到发行放映各环节之间的相互配合与衔接,已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稳定的机制,构建了一个以国家文艺思想为顶层设计,国家财政拨款为后盾支持,专业合作团队为中坚力量,高质量作品为展示方式,少年儿童为受众主体,有上层规划、有制度保障、有专业组织、有明确目标、有巨大成效、有大众基础的自上而下、相互作用的“金字塔模式”。综合考察“中国学派”动画的成功经验,探索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反思其不足,对当代多元文化背景和全新技术环境下,中国动画在全球如火如荼的文化与商业竞争中树立民族自信,既能保持民族风格而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视野,更好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政府信息再加工的途径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政府信息再加工的途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2)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培智学校学生主体教育的意义 |
(二)培智学校学生的人文关怀价值 |
(三)培智学校学生的社会融合目标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四、概念界定 |
(一)生存教育 |
(二)培智学校学生 |
(三)智力障碍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参与观察法 |
(三)问卷法 |
(四)访谈法 |
六、理论基础 |
(一)全纳教育理论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七、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
(二)本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应然状态 |
一、培智学校学生与生存的关系 |
(一)学校是培养学生社会规则的主阵地 |
(二)家庭是建立学生生活需要的原发动力 |
(三)各界联动帮助学生主动适应社会文化 |
(四)学生自身与生存建立完形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理想状态 |
(一)培养目标应是健全人格的人 |
(二)教育理念应是独立的生存者 |
(三)生存实质应是维护学生自由公正的权利 |
(四)生存机制应是构建和谐社会道德的体系 |
第二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实然状态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思路 |
(二)调查点的选取及基本情况 |
(三)调查样本 |
(四)调查工具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开展情况 |
(一)目标定位 |
(二)管理措施 |
(三)课程设置 |
(四)教材使用 |
(五)师资配备 |
三、培智学校学生家庭生存教育的培育情况 |
(一)家庭结构 |
(二)家庭生存教育环境 |
(三)家庭生存教育内容 |
(四)家校合作的生存教育模式 |
四、培智学校学生社会生存教育情况 |
(一)资本分配情况 |
(二)考试选拔情况 |
(三)社会沟通情况 |
(四)社会就业情况 |
第三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面临的困境 |
一、培智学生生存教育的学校育化困境 |
(一)教育管理特殊化不足 |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 |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学习桎梏 |
(四)学校育化的生存实践脱节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家庭维护困境 |
(一)家长育人意识薄弱 |
(二)家长育人方法欠缺 |
(三)家校合作教育固化 |
(四)家长支持条件缺乏 |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社会给养困境 |
(一)社会文化给予生存空间不足 |
(二)法律保障弱化 |
(三)社会匹配资源较少 |
(四)社会育人结果被忽视 |
第四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的成因分析 |
一、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学校干预困境成因 |
(一)生存教育定位模糊 |
(二)校园文化的智能环境缺乏 |
(三)教师专业素养支持力不足 |
(四)管理者的决策粗浅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家庭教养困境成因 |
(一)家庭教育结构残损 |
(二)家庭教育意识窄化 |
(三)家长教育方式不当 |
(四)家校合作不对称 |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社会融合困境成因 |
(一)社会规则与沟通的适应不调 |
(二)同伴关系存在距离 |
(三)就业效度岌岌可危 |
(四)教育分层处于劣势 |
第五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的解决策略 |
一、加强政府对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保障力度 |
(一)建立学生入学综合诊断评估与档案追踪机制 |
(二)扩大培智学校办学总量 |
(三)扩大培智学校教师培养力度 |
(四)政府、专家、一线教师参与校本教材推广 |
(五)开设临床教育学,推动五位一体的康养模式 |
二、完善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实施条件 |
(一)改善教育特殊化环境,促进多元智能发展 |
(二)拓宽教师招聘渠道,提高教师培训实效 |
(三)教育评价中引入社会性评价机制 |
(四)改进教育管理普教化倾向 |
三、改善培智学校学生家庭培育效果 |
(一)设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教育意识与能力 |
(二)提供家长公益岗位 |
(三)建立家长心理干预调节机制 |
(四)改善家长与学校教育的衔接 |
四、提高培智学校学生社会生存支持 |
(一)加强义工的专业性 |
(二)民办培智幼儿教育公助化 |
(三)健全职前教育,设立专业性托养机构 |
(四)进一步融合培智学校学生的就业支持 |
结论 |
附录一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现状调查校长问卷 |
附录二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
附录三 访谈提纲概要 |
附录四 课堂参与观察记录表 |
附录五 双鸭山市S培智学校总课程表1 |
附录六 哈尔滨市H培智学校总课程表2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绿色营销视角下企业环境行为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现实意义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绿色营销 |
2.1.1 绿色营销的内涵与发展 |
2.1.2 绿色营销的理论基础 |
2.1.3 绿色营销的研究进展 |
2.1.4 小结 |
2.2 企业环境行为 |
2.2.1 企业环境行为的概念界定与类型划分 |
2.2.2 企业环境行为的理论基础 |
2.2.3 企业环境行为的研究进展 |
2.2.4 小结 |
2.3 消费者响应 |
2.3.1 消费者响应的内涵 |
2.3.2 企业环境行为情境下的消费者响应 |
2.3.3 小结 |
2.4 诚意动机感知 |
2.4.1 诚意动机感知概念界定与测量 |
2.4.2 诚意动机感知的理论基础 |
2.4.3 诚意动机感知的研究进展 |
2.4.4 小结 |
2.5 漂绿感知 |
2.5.1 企业漂绿行为 |
2.5.2 漂绿感知的概念界定与测量 |
2.5.3 漂绿感知的研究进展 |
2.5.4 小结 |
2.6 思维模式 |
2.6.1 思维模式的理论阐述 |
2.6.2 思维模式的测量与操纵 |
2.6.3 思维模式对消费决策的影响 |
2.6.4 小结 |
第3章 研究框架与研究假设 |
3.1 研究框架 |
3.2 研究假设 |
3.2.1 企业环境行为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 |
3.2.2 诚意动机感知的中介作用 |
3.2.3 漂绿感知的中介作用 |
3.2.4 思维模式的调节作用 |
第4章 实验设计与假设检验 |
4.1 预实验 |
4.1.1 实验目的 |
4.1.2 实验设计与结果 |
4.2 实验一:企业环境行为对消费者响应的直接影响 |
4.2.1 前测 |
4.2.2 正式实验 |
4.2.3 讨论 |
4.3 实验二:诚意动机感知与漂绿感知的中介作用 |
4.3.1 前测 |
4.3.2 正式实验 |
4.3.3 讨论 |
4.4 实验三:思维模式在企业环境行为与诚意动机感知、漂绿感知间的调节作用 |
4.4.1 前测 |
4.4.2 正式实验 |
4.4.3 讨论 |
4.5 实验四:诚意动机感知与漂绿感知被调节的中介作用 |
4.5.1 前测 |
4.5.2 正式实验 |
4.5.3 讨论 |
4.6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理论贡献 |
5.3 营销启示 |
5.4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5.4.1 研究局限 |
5.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考虑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定价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4 本文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供应链研究 |
2.1.1 闭环供应链 |
2.2 再制造 |
2.2.1 废旧产品的回收方式和策略 |
2.2.2 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竞争 |
2.3 政府补贴和专利保护研究 |
2.3.1 政府补贴 |
2.3.2 专利许可 |
2.4 动态定价 |
2.5 消费者行为研究 |
2.5.1 消费者偏好 |
2.5.2 战略消费者行为 |
第三章 再制造产品进入市场视角下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定价决策研究 |
3.1 问题描述 |
3.2 情形一——新产品成长-成熟期再制造产品进入市场 |
3.2.1 消费者购买选择行为和市场需求分析 |
3.2.2 模型求解——再制造商低价策略 |
3.2.3 算例分析 |
3.3 情形二——新产品衰退期再制造产品进入市场 |
3.3.1 消费者购买选择行为和市场需求分析 |
3.3.2 模型求解——再制造商低价策略 |
3.3.3 算例分析 |
3.3.4 模型求解——再制造商中等价格策略 |
3.3.5 算例分析 |
3.4 情形三——新产品退出市场时再制造产品进入市场 |
3.4.1 消费者购买选择行为和市场需求分析 |
3.4.2 模型求解——再制造商高价和低价策略 |
3.4.3 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3.5.1 分析与总结 |
3.5.2 管理启示 |
第四章 废旧产品折抵价值影响下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定价决策研究 |
4.1 有偿回收模型 |
4.1.1 消费者购买选择行为和市场需求分析 |
4.1.2 制造商最优决策 |
4.1.3 算例分析 |
4.1.4 再制造的价值 |
4.2 专利收费模型 |
4.2.1 制造商最优决策 |
4.2.2 算例分析 |
4.3 协调合作模型 |
4.3.1 收益共享机制 |
4.3.2 算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4.4.1 分析与总结 |
4.4.2 管理启示 |
第五章 专利保护和政府干预下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定价决策研究 |
5.1 基本模型 |
5.1.1 消费者购买选择行为和市场需求分析-强绿色偏好 |
5.1.2 制造商最优决策-强绿色偏好 |
5.1.3 消费者购买选择行为和市场需求分析-弱绿色偏好 |
5.1.4 制造商最优决策-弱绿色偏好 |
5.1.5 分析与总结 |
5.2 专利保护下定价决策模型 |
5.2.1 制造商最优决策 |
5.2.2 专利保护的影响 |
5.3 专利保护和政府补贴下定价决策模型 |
5.3.1 制造商最优决策 |
5.3.2 政府补贴的影响 |
5.3.3 最优政府干预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全文总结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基于通辽市玉米种植及加工企业现状的产业发展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加工环节在玉米产业发展中日益重要 |
1.1.2 通辽市玉米加工产业面临着巨大挑战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玉米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现状 |
1.3.2 国内现状 |
2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技术路线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分析法 |
2.2.2 实地调研法 |
2.2.3 定性、定量分析法 |
2.3 研究理论基础 |
2.3.1 比较优势理论 |
2.3.2 SWOT分析法 |
3 通辽市玉米产业发展现状 |
3.1 通辽市玉米加工原材料生产现状 |
3.1.1 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长 |
3.1.2 玉米产量持续增加 |
3.1.3 玉米单产水平高 |
3.1.4 品种构成以高淀粉品种为主 |
3.1.5 青贮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
3.2 通辽市玉米加工业现状 |
3.2.1 淀粉加工 |
3.2.2 味精加工 |
3.2.3 氨基酸加工 |
3.2.4 酒精加工 |
3.2.5 饲料加工 |
3.2.6 玉米胚芽油加工 |
4 通辽市玉米加工业发展分析 |
4.1 通辽市玉米加工原材料比较优势分析 |
4.1.1 玉米生产规模比较优势分析 |
4.1.2 玉米生产效率比较优势分析 |
4.1.3 玉米生产综合比较优势分析 |
4.2 通辽市玉米加工业SWOT分析 |
4.2.1 优势分析 |
4.2.2 劣势分析 |
4.2.3 机会分析 |
4.2.4 威肋分析 |
4.2.5 SWOT分析矩阵 |
5 通辽市玉米加工业发展对策 |
5.1 玉米加工原材料生产方面 |
5.1.1 依靠科技,提高玉米生产力 |
5.1.2 推广专用玉米种植,保证原材料供应 |
5.1.3 加大青贮玉米面积,发展农牧产业链 |
5.2 玉米加工企业方面 |
5.2.1 产业聚集发展,延伸玉米产业链 |
5.2.2 培育壮大龙头骨干企业,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
5.2.3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循环产业链 |
5.2.4 建立健全企农利益联结机制,推进订单农业发展 |
5.3 政府政策方面 |
5.3.1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支持玉米加工业发展 |
5.3.2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满足企业资金需求 |
5.3.3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 |
6 研究结果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果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网络订餐 |
1.2.2 食品安全 |
1.2.3 政府监管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依据及特点 |
2.1 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理论基础 |
2.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2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2 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法律依据 |
2.2.1 国家法律法规 |
2.2.2 部门规章 |
2.2.3 地方规章 |
2.3 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基本特点 |
2.3.1 网络订餐的发展情况 |
2.3.2 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基本特点 |
第三章 广州市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现状分析 |
3.1 广州市网络订餐单位数量情况 |
3.1.1 网络订餐单位新增数量情况 |
3.1.2 各区网络订餐单位数量情况 |
3.1.3 网络订餐单位数量时间序列分析 |
3.2 网络订餐消费者问卷调查的情况 |
3.2.1 基本资料分布情况 |
3.2.2 网络订餐情况 |
3.2.3 关注食品安全信息情况 |
3.2.4 满意度调查情况 |
3.2.5 政府监管情况 |
3.3 广州市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的监管现状及成效 |
第四章 广州市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问题及原因 |
4.1 广州市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 |
4.1.1 整体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 |
4.1.2 监管过程存在盲区 |
4.1.3 超负荷超范围供餐仍有存在 |
4.1.4 第三方平台监管参与度有待加强 |
4.2 广州市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网络订餐法律法规发展相对滞后 |
4.2.2 网络订餐增加了较多监管环节 |
4.2.3 网络订餐信息的不对称较严重 |
4.2.4 网络订餐监管资源配备不足 |
4.2.5 网络订餐的社会监督不积极 |
第五章 广州市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思路建议 |
5.1 完善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相关制度 |
5.1.1 严格执行入网食品经营者准入制度 |
5.1.2 健全第三方平台管理机制 |
5.1.3 建立送餐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
5.2 加强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体系建设 |
5.2.1 加快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设 |
5.2.2 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力量 |
5.2.3 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
5.3 加强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技术体系建设 |
5.3.1 构建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 |
5.3.2 推进网络餐饮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 |
5.3.3 建立食品信息追溯系统 |
5.4 打造多方协作的社会共治格局 |
5.4.1 加强与第三方平台的监管协作 |
5.4.2 提高消费维权工作效率 |
5.4.3 推进内部人员爆料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西北民族地区城乡义务教育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路径研究 ——以新疆F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优质均衡是国家对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 |
1.1.2 教育资源共享是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 |
1.1.3 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是解决民族地区校际资源不均衡的有效途径.. |
1.2 问题陈述 |
1.3 选题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5.3 相关文献述评 |
2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1.1 教育公平理论 |
2.1.2 教育均衡理论 |
2.1.3 教育资源利用率理论 |
2.2 核心概念界定 |
2.2.1 义务教育 |
2.2.2 城乡一体化与均衡发展 |
2.2.3 数字化课程资源 |
2.2.4 共享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1.1 文献研究法 |
3.1.2 调查研究法 |
3.2 研究思路 |
3.3 研究对象 |
3.4 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测 |
3.5 数据收集与分析 |
3.5.1 统计描述分析 |
3.5.2 相关性分析 |
3.5.3 独立样本t检验 |
4 西北民族地区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西北民族地区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的现状调查 |
4.1.1 硬件设施和网络建设现状 |
4.1.2 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现状 |
4.1.3 教师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获取和使用现状 |
4.1.4 教师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满意度 |
4.1.5 师生对数字化课程资源需求现状 |
4.1.6 制约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的因素 |
4.2 西北民族地区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
4.2.1 城乡网络宽带建设存在差距 |
4.2.2 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情况不佳 |
4.2.3 数字化课程资源获取效率低,应用不广泛 |
4.2.4 教师对数字化课程资源满意度不高 |
4.3 西北民族地区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宽带网络建设存在差距的原因分析 |
4.3.2 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情况不佳的原因分析 |
4.3.3 数字化课程资源获取效率低,应用不广泛的原因分析 |
4.3.4 教师对数字化课程资源满意度不高的原因分析 |
5 西北民族地区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的特殊性分析 |
5.1 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
5.2 民族文化的特殊性 |
5.3 教学现状的特殊性 |
5.4 教师队伍建设的特殊性 |
5.4.1 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
5.4.2 教师结构不合理 |
5.4.3 县域内缺乏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
5.5 课程资源的特殊性 |
6 西北民族地区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路径 |
6.1 加强政策引导,强化组织协调 |
6.1.1 提高资源共享认识,培养资源共享理念 |
6.1.2 加强各级监管协调,实现资源长效共享 |
6.1.3 优化经费使用制度,保障资源的引进和共享 |
6.1.4 出台激励政策,提高资源共享的积极性 |
6.2 重视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
6.2.1 构建资源应用精准帮扶大数据管理平台 |
6.2.2 构建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体系 |
6.2.3 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提升计划” |
6.3 增强技术保障,稳定共享环境 |
6.3.1 全面推进农村学校网络建设,保障网络互联互通 |
6.3.2 增强信息共享技术的支撑,提升资源共享效率 |
6.4 通过政府主导、企业运营,无缝对接县域外资源 |
6.4.1 政府主导,企业运营,引进优质课程资源库 |
6.4.2 依托“智慧学习广场”,展开线上线下资源共享 |
6.4.3 打破地区限制,形成“双师”互助资源共享 |
6.5 盘活县域外资源,实现县域内资源逐级共享 |
6.5.1 发挥行政部门作用,形成县域资源“聚集地” |
6.5.2 区域结对,促进城乡校际间资源共享 |
6.6 监测和评估共享过程,保证共享质量 |
6.6.1 成立资源评估小组,严格把控资源质量 |
6.6.2 评估资源使用者的共享效果,激励教师提升自我 |
6.6.3 评估课程资源供给者的贡献量,保护教师知识版权 |
7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局限 |
7.4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心理机制及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创伤后应激反应相关概念 |
2.1.2 人格相关概念 |
2.1.3 情绪调节相关概念 |
2.1.4 健康管理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人格相关理论 |
2.2.2 情绪调节相关理论 |
2.2.3 群体健康管理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心理危险因素及其影响路径 |
3.1 研究假设 |
3.1.1 自我隐瞒是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人格危险因素 |
3.1.2 经验回避和反刍是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情绪调节策略危险因素 |
3.1.3 经验回避和反刍中介自我隐瞒对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 |
3.2 调查材料与方法 |
3.2.1 调查问卷 |
3.2.2 调查对象 |
3.2.3 统计方法 |
3.3 调查结果 |
3.3.1 研究被试的基本状况与心理健康管理需求的结果 |
3.3.2 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心理危险因素 |
3.3.3 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心理危险因素的影响路径 |
3.4 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心理保护因素及其影响路径 |
4.1 研究假设 |
4.1.1 心理一致感是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人格保护因素 |
4.1.2 积极应对是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情绪调节策略保护因素 |
4.1.3 积极应对中介心理一致感对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 |
4.1.4 心理危险和保护因素独立预测消防员的创伤后应激反应 |
4.2 调查材料与方法 |
4.2.1 调查问卷 |
4.2.2 调查对象 |
4.2.3 统计方法 |
4.3 调查结果 |
4.3.1 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心理保护因素 |
4.3.2 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心理保护因素的影响路径 |
4.3.3 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心理危险和保护因素的独立预测作用 |
4.4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积极和分离重评对创伤后应激反应消防员的负性情绪减弱效应 |
5.1 研究假设 |
5.1.1 积极重评和分离重评减弱创伤后应激反应消防员的负性情绪 |
5.1.2 积极重评比分离重评有更强的负性情绪减弱效应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用调查问卷 |
5.2.2 实验被试 |
5.2.3 中性和负性情绪刺激材料 |
5.2.4 负性情绪减弱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
5.2.5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
5.3 负性情绪减弱实验的结果 |
5.3.1 事件相关电位的结果 |
5.3.2 情绪愉快度和唤醒度自评报告的结果 |
5.4 负性情绪减弱实验的结果分析 |
5.4.1 事件相关电位的结果分析 |
5.4.2 情绪愉快度和唤醒度自评报告的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积极和融入重评对创伤后应激反应消防员的正性情绪增强效应 |
6.1 研究假设 |
6.1.1 积极重评和融入重评增强创伤后应激反应消防员的正性情绪 |
6.1.2 融入重评比积极重评有更强的正性情绪增强效应 |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用调查问卷 |
6.2.2 实验被试 |
6.2.3 中性和正性情绪刺激材料 |
6.2.4 正性情绪增强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
6.2.5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
6.3 正性情绪增强实验的结果 |
6.3.1 事件相关电位的结果 |
6.3.2 情绪愉快度和唤醒度自评报告的结果 |
6.4 正性情绪增强实验的结果分析 |
6.4.1 事件相关电位的结果分析 |
6.4.2 情绪愉快度和唤醒度自评报告的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管理对策 |
7.1 面向消防救援队伍全员实施创伤后应激反应预防性管理措施 |
7.1.1 优化消防员招录人格测试的内容 |
7.1.2 开展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积极应对和去污名化教育 |
7.1.3 进行消防员情绪调节能力专项训练 |
7.2 针对直接处置灾害事故消防员开展早期干预性管理措施 |
7.2.1 加强对直接处置灾害事故消防员的心理健康监测和服务 |
7.2.2 开展循证的创伤后应激反应团体心理干预 |
7.3 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消防员提供治疗性管理措施 |
7.3.1 去除消防员心理障碍治疗的阻碍因素 |
7.3.2 选用开发消防员创伤后应激障碍治疗的移动应用程序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9)农户回收废旧地膜意愿的调查研究 ——基于开封市尉氏县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废旧地膜的回收现状、问题的研究 |
1.2.2 促进农户回收的对策研究 |
1.2.3 关于农户回收地膜意愿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户 |
2.1.2 农户行为 |
2.1.3 农户行为决策 |
2.1.4 农户回收意愿 |
2.1.5 地膜 |
2.2 相关理论 |
2.2.1 3R原则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农户行为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废旧地膜回收现状分析 |
3.1 我国废旧地膜回收现状 |
3.2 河南省废旧地膜回收现状 |
3.3 尉氏县废旧地膜回收现状 |
4 农户地膜回收影响体系分析 |
4.1 内部因素 |
4.1.1 农户个体特征 |
4.1.2 家庭经营特征 |
4.2 外部因素 |
4.2.1 企业因素 |
4.2.2 政府政策 |
5 农户地膜回收意愿的实证分析 |
5.1 数据来源 |
5.2 农户地膜回收意愿调查样本统计描述 |
5.3 计量分析 |
5.3.1 Logistic模型 |
5.3.2 变量的选择与赋值 |
5.3.3 结果分析 |
5.4 农户回收意愿影响因素排序 |
6 提高农户回收意愿的对策分析 |
6.1 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
6.2 完善土地承包和流转制度 |
6.3 加大政策扶持 |
6.4 完善相关法规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10)20世纪“中国学派”动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背景 |
2.研究综述 |
3.研究范畴及概念界定 |
4.研究内容及方法 |
5.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学派”动画的兴起与发展 |
1.1 序曲(1924-1948) |
1.1.1 孕育与铺垫 |
1.1.2 战乱中的动画 |
1.2 摸索与萌芽(1949-1954) |
1.2.1 技术的摸索 |
1.2.2 “中国学派”动画的萌芽 |
1.3 第一次创作高潮——民族之路的开创(1958-1965) |
1.3.1 迅速的成长 |
1.3.2 表现与成因 |
1.3.3 深远的影响 |
1.4 中国动画的跌宕与复兴(1966-1987) |
1.4.1 跌宕与复苏 |
1.4.3 再次辉煌 |
1.4.4 改革浪潮的冲击 |
1.5 衰落与机遇(1988-1999) |
1.5.1 挣扎后的凋零 |
1.5.2 多重的困境 |
1.5.3 探寻与机遇 |
1.6 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学派”动画的创作主体研究 |
2.1 具有特色的动画导演 |
2.1.1 导演在创作主体中的角色 |
2.1.2 导演的审美理想 |
2.1.3 导演的艺术观 |
2.2 富有想象力的编剧 |
2.2.1 编剧承担的角色 |
2.2.2 编剧的取材意图 |
2.2.3 编剧的艺术追求 |
2.3 民族风格的绘制者 |
2.3.1 绘制的角色 |
2.3.2 绘制者的风格特点 |
2.3.3 绘制者的重要性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学派”动画创作研究 |
3.1 创作心理 |
3.1.1 创作主体的心理特征 |
3.1.2 创作心理机制 |
3.2 创作过程 |
3.2.1 创作动因 |
3.2.2 创作构思 |
3.2.3 艺术表达 |
3.3 创作手法 |
3.3.1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 |
3.3.2 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 |
3.4 小结 |
第四章 20世纪“中国学派”动画作品研究 |
4.1 作品的构成 |
4.1.1 丰富充实的内容 |
4.1.2 相得益彰的形式 |
4.2 故事原型 |
4.2.1 神话原型 |
4.2.2 民间原型 |
4.2.3 寓言故事原型 |
4.3 艺术形象 |
4.3.1 差异化的定位 |
4.3.2 综合性的塑造 |
4.3.3 多方位的特点 |
4.4 风格特点 |
4.4.1 多样的构图方式 |
4.4.2 丰富的色彩表现 |
4.4.3 艺术风格 |
4.5 同时代的世界动画 |
4.5.1 欧洲的动画 |
4.5.2 美国的动画 |
4.5.3 日本的动画 |
4.6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学派”动画的受众分析 |
5.1 受众类型与特点 |
5.1.1 预期受众 |
5.1.2 现实受众与潜在受众 |
5.2 接受心理分析 |
5.2.1 受众心理动机 |
5.2.2 受众解读方式 |
5.3 受众在“中国学派”动画传播中的作用 |
5.3.1 传播目的 |
5.3.2 传播效果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学派”动画生产运作模式及其影响 |
6.1 “中国学派”动画生产运作模式构建 |
6.1.1 国家政治推力与经济支持 |
6.1.2 创作主体的动画理想与集体努力 |
6.1.3 作品的民族风格与多样表达 |
6.1.4 受众的明确定位与审美取向 |
6.2 “中国学派”动画生产运作模式的影响 |
6.2.1 中国动画发展的自我建构与自我认同 |
6.2.2 中国动画的艰难探索与多维突破 |
6.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949年——1999 年中国动画作品获奖统计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政府信息再加工的途径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务短视频公众参与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政务抖音号的实证分析[D]. 尚梦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D]. 常鑫.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绿色营销视角下企业环境行为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机制研究[D]. 龚思羽. 吉林大学, 2020(03)
- [4]考虑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定价决策研究[D]. 柯晨旭.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基于通辽市玉米种植及加工企业现状的产业发展对策分析[D]. 蔡明佟.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6]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D]. 张鉴澄.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西北民族地区城乡义务教育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路径研究 ——以新疆F市为例[D]. 程瑛.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心理机制及管理对策研究[D]. 臧刚顺. 燕山大学, 2020(01)
- [9]农户回收废旧地膜意愿的调查研究 ——基于开封市尉氏县的调查[D]. 田志坤.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4)
- [10]20世纪“中国学派”动画研究[D]. 屈菁. 西北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