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盛唐田园诗及其所反映的农业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1](2016)在《唐代农事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事诗"是指那些描写农业生产、农人活动以及与之有关的政治、宗教、文化活动的诗歌。唐代农事诗是唐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唐代社会经济文化大背景下的直接产物,这些作品较为全面地映射出了唐人的经济状况、思想状态和物质生活,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学界历来对这一题材的关注多限于田园诗的领域,但农事诗并非是以往意义上的田园诗,二者虽有交叉,但不能够重合和混淆。鉴于以上认识,本文将唐代农事诗置于唐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下,在充分占有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诗歌为本位,运用文本分析与历史参照相结合的方法以及个体研究与整体观照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论述唐代农事诗的创作及相关问题。据此,本论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总论,第三部分为专论,第四部分为附录。论文主体部分共八章,具体情况如下:绪论:主要总结了学术界对唐代农事诗研究的现状,并阐述该领域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总论:第一章《唐代农耕文明与诗歌》:对"农事诗"这一概念进行梳理解读,并从宏观角度对唐代农事诗的面貌作了整体观照,全面考察唐代农事诗内容以及创作分期,最终确立出唐代农事诗的两大主题。专论:第二章到第八章:以唐代农事诗的类别为单位,分别论述每一类农事诗的源流、内容、艺术表现手法等问题。其中,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农事诗属于唐代农业生产生活题材,第四章到第八章的农事诗属于农业文化情感题材。第二章《唐代农耕诗》:通过农事诗中表现出的具体农耕事宜,探讨唐代对土地的选择与利用、介绍农业生产中的耕垦工具、灌溉工具和加工工具、列举出唐代的粮食作物、瓜菜作物、药材及茶业,力求展现出唐代农事活动的各方面内容;第三章《唐代采集诗》:采集文化由来已久,最初的目的是采集植物根茎与果实以维持基本生存需要,发展到唐代演变为农业活动的辅助,是农业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章梳理唐前的采集活动与采集诗歌,并对采桑和采莲活动作重点研究,凸显出唐代采集活动的普遍性,最后分析其他植物的采集与诗歌创作;第四章《唐代悯农诗》:阐释唐前悯农诗的创作源流和唐代悯农诗的创作新变,探讨中晚唐时期悯农诗繁荣之因,总结出唐代悯农诗的主题内容;第五章《唐代乐农诗》:乐农诗与悯农诗一样,都属于农业情感诗。在内容上,乐农诗与田园诗有相同之处,但二者又有本质区别。本章先区分乐农诗与田园诗的不同,再梳理乐农诗之源流,最后逐一探讨乐农诗的二种乐,即灾后恢复之乐、安享太平之乐和劳动收获之乐;第六章《唐代喜雨诗》:这是在祈雨活动大背景下产生的喜雨情结,靠天吃饭的古代农耕社会,收成的丰歉与自然条件息息相关,久旱不雨会使庄稼干枯而死,因此从先秦时代起产生了祈雨祭祀活动,本章阐述喜雨的文化内涵,梳理唐前喜雨诗的起源与发展,并探讨唐代喜雨诗的创作背景,将应制奉和类的喜雨诗和杜甫的喜雨诗作为重点分析对象,展现出唐代官方和民间不同的喜雨情感;第七章《唐代归田诗》:梳理先秦、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归田诗创作源流,分析唐代文人写作归田诗的思想渊源和社会原因,论述唐代归田诗的具体内容;第八章《唐代社日诗》:社日是农业生产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是农业民俗和祭祀文化的重要体现,这一章探讨社日民俗的起源与流变、文人写作社日诗之因,发掘唐代社日诗的民俗内涵,论述社日诗的作用和价值。附录:唐代农事诗歌。
刘蔚[2](2013)在《新世纪古代田园诗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十余年,古代田园诗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学者对自先秦至近代各个历史时段的作家作品均展开研究,以前未被重视的诗人诗作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与20世纪的古代田园诗研究相比,新世纪学人善于借鉴和利用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挖掘出古代田园诗新的文化内涵;注重考察古代田园诗的海外传播,并进行多角度的中外比较研究;加大了对古代田园诗系统性、整体性、持续性的研究,出现了一批颇具规模的系列性研究成果。新世纪古代田园诗研究也有明显的缺憾和不足,低水平重复性研究较多,这是下阶段古代田园诗研究亟待改观之处。
方立松[3](2010)在《中国传统水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水车,即人们通常所称的“翻车”和“筒车”,是一种能从江湖河塘等地表水中不间断持续汲水的大型农业机具,主要用于高地提水、低田排水。由于某种程度上,传统农业是灌溉农业,所以车灌在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在我国南方稻作区,水车是家家必需之物。人们用它进行排灌,来调节和改变农田水分状况和区域水利条件,达到符合发展农业生产的要求。通过排灌,一方面扩大水田灌溉面积,实现增产,另一方面减轻水旱灾害损失,达到保产。传统水车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也不断发展与完善,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产生时间早。距今有一千八九百年,比西方水车早一千五百年。二是种类繁多,形制复杂,动力多样。为适应各地水文、地理等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的需求,传统水车因地制宜发展、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体系,翻车有手摇翻车、脚踏翻车、牛转翻车、水转翻车,筒车有水转筒车、驴转筒车、高转筒车、水转高车。动力除人力外,还有畜力、水力、风力。传统水车是中国传统灌溉器具的代表。三是应用广泛、推广力度大。不仅在南方稻作区普及,而且扩张到北方,还远播海外。四是经济效益显着。水车技术的进步,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巨大。传统水车最早为东汉末年毕岚创制、三国马钧改良,时称翻车,为后世龙骨水车之前身。翻车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从江湖河渠中汲水的新纪元,预示着灌溉史上水车时代的到来。翻车随南迁的移民来到南方,成为南方水田排灌的重要器具。唐宋时期,随着南方经济中心的确立,翻车在南方日益普及,尤其在平原水乡大显身手,为南方稻作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筒车产生于唐代,是一种依靠水流转动的灌溉器具。水力的利用,是水车技术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宋以后,筒车开始兴盛,在南方一些山地丘陵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得到推广,成为山地灌溉之利器。宋元时期,传统水车经过不断演进、定型,渐成体系。明清时期,传统水车进一步完善,出现了两极化现象:一种是小型化的拔车;一种是大型化的风力翻车和兰州水车。风力的出现把传统水车技术推向了第三个高峰。近代以来,传统水车发展停滞不前,在先进的新式排灌机具面前渐显颓势,虽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改良,性能有所改善,但终在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下,被新动力排灌机械取而代之,于八九十年代渐渐消失在田间地头,垄断了近两千年农田排灌的水车时代就此终结。传统水车内部结构复杂,制作工艺难度大,“关楗颇多,必用木匠可易成造”,它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造物智慧,内含深刻的古代中国人的设计思想,即随地所宜;工役俱省;善假于物,凭智巧先;一器多用。通过对传统水车结构设计、工作原理、材料工艺、视觉设计等的解剖和分析,可以了解传统水车的技术信息,而对每一种水车的工作原理图、三视图、整体结构图、局部图等的大量绘制,则使水车形象更直观和具体。传统水车是人们生产生活重要的汲水工具,用途广泛,它不仅普遍运用于灌溉与排涝等农业生产领域,而且在济漕保运、沿海制盐等非农业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传统水车虽功效显着,但在实际应用中灌溉能力、灌溉效率存有差异。总体上,无论从能力还是效率上,筒车为最高,其次是风力翻车和畜力翻车,再次是脚踏翻车,最后是手摇翻车。明清时期是传统水车推广力度最大、应用最普及的时期,这不仅得益于良好的自然环境,而且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如蓄、引、提一体化;水车与各种水利设施紧密配合;水车作为灌溉过程的终端技术得到重视和应用;一些地方官把水车作为惠民措施积极推广等。这一时期传统水车分布区域之广是前所未有的,在我国东南、中南、西南、北方等广大区域里都有水车应用与推广的大量文献记载,特别在江浙、两湖、两广、四川等地,不仅各式水车都有用武之地,而且形成了区域特色。随着稻作区的扩大,水车在北方也得到了大力推广,尤以京津地区和西北兰州地区最为典型。传统水车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一个缩影,它在风力出现后并未进一步发展到机械动力,而长时期陷入停滞时期。用技术传播理论分析水车技术传播链中给体(木匠)、中介体(地方官员)、接收体(农户)三个主要环节之间的关系,发现在封建社会里三者关系中的先天性不足,即给体和接受体过于弱小,中介体过于强大。官强民弱使水车发展缺乏自身内在动力。传统水车对社会与百姓生活的渗透与影响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水车所有权和水车资源调剂,反映了水车拥有权背后的农村社会阶层属性和传统社会的人际特征。关于水车的各种传说以及水车生活形成的种种习俗与禁忌,揭示了千百年来水车对百姓生活、信仰、价值观的影响,如稻作区广泛存在的水车崇拜是一种龙崇拜,反映了中国人世俗信仰和实用的价值观;在水车上的写字习俗寄托了农家对水车带来丰收的美好愿望;水车号子、女人车水、水车鼓是水车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习俗,淋漓尽致地反映了江南农家特有的车水生活原貌。水车与文化的关系是互动的,一方面,水车对生产生活的渗透是深层次的,形成了特有的水车文化现象;另一方面,水车文化反映了传统农耕社会的生活和价值取向。从机械史角度来看,水车结构复杂,有连杆曲柄结构、轮轴齿轮机构、链结构、自动调节结构等,体现了中国古代机械的特点,反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性和成就,主要表现在技术的创新性、综合性、互补性上;从动力上看,由人力、畜力逐渐上升到水力和风力自然能的应用,几乎达到我国古代动力应用的最高峰,代表了我国古代在动能利用上的卓越成就;在精耕细作农具体系中,水车作为水田农具体系之子系统,代表了中国古代灌溉器具的最高水平,难以替代,它与耕种等其他农具系列互相配合,发挥各自作用,共同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中国传统水车在属于它的那个时代,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国是传统水车技术的发源地。唐以后水车不断外传,东传朝鲜、日本,南传东南亚,西传西方。传统水车的外传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改善了当地人的生活。是古代中国对世界农业文明的独特贡献,在中外科技交流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传统水车原先的灌溉功能消失后,人们把它作为旅游景观来开发,把它当作农业时代的符号在现代媒介中显现,传统水车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重新焕发出一种新的生命力,凸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审美价值。我们研究水车的目的,不是推崇传统水车体现的技术内涵和技术高度,不是返回到传统民间社会生活状态下,那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活方式,而是寻觅传统的历史遗产对于现代社会的有益启示,毕竟现代科技的进步已使它逐渐成为一道景观。这种启示可以总结为三点:一是技术的进步只有结合自然环境才能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二是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能源;三是传统水车的核心文化价值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
孟祥光[4](2010)在《唐代赋役制度与田家诗》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唐代田家诗为研究对象,以赋役制度为切入点,主要关注作品中反映的相关制度内容及诗人的制度感受,进而形成各时期不同的创作风貌。全文共六章,在第一章确定田家诗内涵和研究范畴的基础上,分阶段对唐代田家诗及其制度反映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归纳,考察唐代赋役制度沿革在田家诗创作中所留下的变化轨迹。第二、三、四章主要是分三段考察田家诗创作的流变过程,分别是以田家“安”、田家“苦”、田家“劫”作为探讨主题。第二章主要探讨初盛唐田家诗中制度映像的共同特点——田家“安”。该时期田家诗创作主旨含蓄、杂糅,很多诗人在以隐逸、游览等生活内容为吟咏对象时,一并抒发其有关田家的见闻、感受。多数作品是在间接反映制度背景,所以主要从诗中田家的劳动生产、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去体悟租庸调制对均田时代农民阶层的种种影响。第三章着眼于两税法推行前期的中唐田家诗。考察田家“苦”这一中唐诗歌创作的主要倾向,兼及田家“乐”的诗歌表现和制度根源。此时田家诗逐渐发展成熟,有了明确的创作主旨,与文人田园诗的界限更为明晰,“悯农”诗大量出现,为田家诗创作第一个高峰。田家诗中对制度本身的合理性、税役负担、征税方式等方面均有涉及,诗人的立场也愈加鲜明,不再如初盛唐那样含蓄。诗人在表现田家生产、生活时,以“苦”为主,传达出中唐诗人特有的制度感受和评价。诗歌的艺术表现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第四章以晚唐田家“劫”为主要论题。此时赋税制度虽仍以两税法为主体,但藩镇战乱、吏治腐败等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已经变为一种随意性大、体系混乱的赋役制度。田家诗对税役内容的抨击比中唐更为强烈。在田家与官家的赋役矛盾关系中,诗人多选择与朝廷相对的立场。涉及田家生产、生活时多数作品比中唐的“田家苦”更进一步。在国衰税重的时代背景下,晚唐田家诗并非一味表现“苦难”,两税制度催生的乡村富户开始在田家诗中得到更多关注。田家诗的艺术面貌出现“两极”局面:“苦”“乐”并存。第五章为横向专题研究,作为此前三章的补充,对制度执行中的特例及诗歌表现予以阐释说明,如灾荒、战乱、枉法乱征等。第六章论述田家诗中制度映像的失真与信实,将可能导致诗中制度内容脱离现实的主要因素进行归纳,并对如何评价田家诗与赋役制度之间的关系提出笔者的看法。最后的结语是对此前各章的总结与归纳,再次明确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观点。
熊梅[5](2006)在《唐诗中的乡村生活》文中提出在我国隋唐时期,村从法令上被肯定为地方行政末梢组织。唐代的乡村盛行着男耕女织、犁耕火耕的劳动习俗,农业“望天收”的局面相当明显。农人们通过唱歌、聊天的方式进行娱乐消遣,乡间开展的占卜、祭祀带有浓厚的“农本”色彩。由于畏官尚客、重情重义的大众心理特征流行,农家有着不同的待人之道。此外,唐代田家服饰取材广、实用性强,颜色多以白、绿、黑为主,具有地域特色。
徐晓峰[6](2006)在《李德裕创作心态研究》文中认为以往的李德裕研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仅关注其政治活动,而忽视其创作;二是注意其创作,但未对全部文本进行整体或系统研究;三是未考虑到李德裕创作的特殊性,从而未能挖掘其创作中的文化示范意义。监於此,本文研究的是李德裕的创作心态,即李德裕围绕特殊创作而展现出的独特意识,从中揭示其“身份期待”,以见其人格范式的文化意义。在引言中,作者归纳李德裕的创作心态为四种意识:文体意识、史官意识、故事意识以及主题意识。正文部分为四章,分别阐述这四种意识的内涵,并适当考察这种意识産生的原因及其具体的表现形式。第一章分析“文体意识”。笔者首先分析了李德裕三次编定文集所涉及的不同文体,从中可大致发现其对不同文体功用的认识。接下来,分别考察李德裕对待诗赋、官文书以及论类文体的使用,结论为:在诗赋体上,李德裕更多地继承了抒情体物传统,讽谏论事的功能没有加以强调;官文书为实用性文体,更能参与政治,体现李德裕的兼济之志,故而得到他极大的重视;“论”体和官文书存在不同,但一样具有实用性,故李德裕主张在进士科试中用它取代策文。第二章讨论“史官意识”。文章从李德訦P於历史记述原则的文章,考察了他的修史态度,从中可以发现他的“史官”身份期待。正是因为这种期待,他将自己的某些创作看成是历史的记述,希望被史官保存下来。第三章论述“故事意识”。首先从其要求论事程序的规范化,分析其追摹的“汉魏之风”在议政上表现为援引“故事”,以期完善国家典制?酉聛矸治鲞@种“故事意识”对行文语言特色及总体风貌的影响。第四章以“主题意识”为题考察李德裕在创作中对某类问题的关注。文章先着眼於外集所论“君臣关系”,认为他坚守君臣合作观,以此再辨析前期平泉诗歌中的仕、隐情节。随後,又从外集所论“天人关系”出发,分析他的哲学观和人生观。其後反观他在辞赋创作所呈现的“智道关系”的思索——着重於对“智”的认识,以便我们进一步了解李德?男撵`世界。
卢华语[7](2006)在《近年来运用唐诗研究唐代经济综述》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运用唐诗中的经济资料考察唐代经济,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潮流,并已有较多成果问世,然迄今未见相关综述发表。本文特对1980-2004年间国内学者运用唐诗探研唐代经济的基本状况作一综述。
吴卫[8](2004)在《器以象制 象以圜生——明末中国传统升水器械设计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柳冠中教授的学术研究项目《中华古代艺术设计——水、火、木、金、土五行系列研究》的一个子课题“水”篇。本文以人类如何实现“水往高处流”——由“自下而上”提水灌溉一“事”产生的“物”的历史发展为线索,展开对相关升水器械水车的传统农业生态自然以及社会思维两大背景的调研工作,对我国传统升水器械系列桔槔、辘轳、渴乌、翻车、筒车等逐一进行了案例研究,勾画了中国传统升水器械的历史发展脉络结构,探讨“象制”与“圜生”的过程与中国造物思想的必然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传统升水器械造物发展的内在逻辑演变关系,论述了传统升水器械发展的局限和落后的根源,并揭示出中国传统升水器械的设计思想特征及造物原则。开篇第一章主要是针对课题背景、研究方法和选题意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并对国际国内的研究状况和进展进行了综述。第二章直接从课题入手探讨五行之水和人为事物的对应关系,并着重对水的人为事物进行了分类,目的是提出“水往高处流”——如何自下而上提水灌溉一事,及因这个事而产生的升水器械的“物”链,为今后各章的论述建立目标系统。第三章围绕提水灌溉一事探讨其产生和发展的自然(地理气候、农作物、耕作与农具、生产关系等)、社会和思维(文化思想、人文经济、风俗信仰)等背景。即从“物”后面绕过去看“事”,调查当时当地当物的相关事的背景。第四章重点探讨围绕提水灌溉一事的传统升水器械系列“桔槔挈汲”、“辘轳绠提”、“渴乌气引”、“翻车龙骨”及“筒车轮济”等的案例研究。第五章探讨明末传统升水器械造物发展的事理关系。诸如:传统升水器械中物的演进逻辑、明末传统升水器械造物发展的局限性等等。第六章围绕提水灌溉一事探讨并挖掘其形而上的所蕴含的中国古代升水器械设计思想六大特征:“崇实黜虚,致用厚生”;“人为物本,物因人用”;“工役俱省,简易捷利”;“假物役机,凭智巧先”;“随地所宜,观物取辩”;“器完不饰,素朴质真”等等。第七章针对人们在如何提水灌溉一事上所反映的造物设计思想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在以上各章的支撑下阐述笔者个人的对此课题研究的结论。
周桂莲[9](2000)在《盛唐田园诗及其所反映的农业文化》文中认为盛唐田园诗都是从侧面歌唱“田家乐”的,但又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着重描写了乡村宜人的景色及田家淳朴宁静的生活,这类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写田园风光宛然在目,又浑然天成,无斧凿痕迹,是盛唐田园诗中的佼佼者;第二类着重抒写了诗人们自己及其道朋诗友的田园生活与闲情逸致,这类诗歌在盛唐田园诗中占的比例较大,艺术风格及表现手法都与第一类相近;第三类写出了一些田家劳作的辛苦与生活的穷困,但最终还是强行加上了“欢乐”的尾巴。盛唐田园诗虽然没有真实地反映封建社会广大贫苦农民受剥削受压迫的一面,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农业文化的某些侧面。
二、盛唐田园诗及其所反映的农业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盛唐田园诗及其所反映的农业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1)唐代农事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论题研究的源起 |
二、论题的目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展望 |
一、研究的回顾 |
二、研究的展望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唐代农耕文明与诗歌研究 |
第一节 "农事诗"释名及界定 |
第二节 唐代农业发展的总体面貌 |
一、农业制度 |
二、农业技术 |
三、农业工具 |
第三节 唐代农事诗的内容 |
一、农业生产生活诗 |
二、农业文化情感诗 |
第四节 唐代农事诗的创作分期 |
一、初唐农事诗的创作概况 |
二、盛唐农事诗的创作概况 |
三、中唐农事诗的创作概况 |
四、晚唐农事诗的创作概况 |
第二章 唐代农耕诗 |
第一节 唐代对土地的利用 |
一、畲田 |
二、屯田 |
三、南方水田 |
第二节 农业生产工具的使用 |
一、耕垦工具 |
二、灌溉工具 |
三、加工工具 |
第三节 农业耕作植物 |
一、历代作物的演变 |
二、粮食作物 |
三、瓜菜作物 |
四、药材 |
五、茶叶 |
第三章 唐代采集诗 |
第一节 采集活动与采集诗歌 |
一、采集活动与采集文化 |
二、唐前采集诗的发展基本概况 |
第二节 采桑主题和采桑女形象 |
一、采桑主题的新变 |
二、采桑女形象特征 |
第三节 唐与南朝采莲诗比较研究 |
一、《采莲曲》在唐代向艳舞曲的演变 |
二、创作及艺术表现手法在唐代的演变 |
第四节 其他植物采集与诗歌创作 |
一、采菱诗 |
二、采葛诗 |
三、采苍耳诗 |
四、采茶诗 |
第四章 唐代悯农诗 |
第一节 悯农诗的创作源流 |
一、唐前悯农诗创作源流 |
二、唐代悯农诗在创作手法上的拓展 |
第二节 中晚唐悯农诗繁荣之因 |
一、农民负的担日益加重 |
二、诗人思想与经历的锐变 |
第三节 唐代悯农诗的主题内容 |
一、农民的生活贫困痛苦 |
二、赋税的繁重 |
三、战乱和天灾对农民的伤害打击 |
第五章 唐代乐农诗 |
第一节 乐农诗与田园诗的关系及源流 |
一、乐农诗与田园诗的关系 |
二、乐农诗的源流 |
第二节 灾后恢复之乐 |
第三节 安享太平之乐 |
第四节 劳动收获之乐 |
第六章 唐代喜雨诗 |
第一节 喜雨诗及其演变 |
一、"喜雨"及其文化内涵 |
二、唐前喜雨诗的起源与发展 |
三、唐代喜雨诗的创作背景 |
第二节 应制奉和喜雨诗 |
一、文宗和玄宗的喜雨诗 |
二、张九龄的应制喜雨诗 |
第三节 杜甫的喜雨情结 |
第四节 其他诗人的喜雨诗 |
第七章 唐代归田诗 |
第一节 唐前归田诗源流 |
一、先秦时期 |
二、两汉时期 |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
第二节 唐代归田诗的文化基因 |
一、思想渊源 |
二、社会背景 |
第三节 唐代归田诗的内容 |
一、对农民命运的密切关注 |
二、对农村生活的真实描写 |
三、对农业生产的全面反映 |
四、叙写自己的村居感受 |
第八章 唐代社日诗 |
第一节 社日的民俗起源及流变问题 |
一、社日民俗起源之因 |
二、社日在唐以前的发展 |
三、唐及唐以后的社日 |
第二节 唐代社日诗的文化基因 |
一、文人对自身的关注 |
二、文人对社日活动易产生情感共鸣 |
第三节 唐代社日诗的民俗内涵 |
一、祭神敬地的信仰 |
二、娱乐身心的游戏 |
第四节 社日诗的作用和价值 |
一、劝农祈丰,组织和指导农业生产 |
二、规范社会,强化人民的村落意识 |
三、民间社日具有劳民伤财的副作用 |
附录:唐代农事诗辑录 |
一、农耕诗 |
二、采集诗 |
三、悯农诗 |
四、乐农诗 |
五、喜雨诗 |
六、归田诗 |
七、社日诗 |
参考文献 |
一、古代典籍 |
二、研究专着 |
三、研究论文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新世纪古代田园诗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一)先秦田园诗研究 |
(二)晋代田园诗研究 |
(三)唐代田园诗研究 |
(四)宋代田园诗研究 |
(五)元明清田园诗研究 |
二 |
(3)中国传统水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表目录 |
图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概述 |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传统水车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汉唐时期传统水车的产生 |
一、传统水车概念 |
二、前水车时期的灌溉用具 |
三、汉代翻车的产生 |
四、唐代筒车的产生 |
第二节 宋元时期传统水车的演进与定型 |
一、翻车的种类 |
二、筒车的种类 |
三、翻车的普及与筒车的兴盛 |
第三节 明清时期水车体系的完善 |
一、水车的小型化 |
二、水车的大型化 |
三、水车认识的深化 |
第四节 近代以来传统水车的衰微 |
一、近代传统水车发展之停滞 |
二、新中国成立后传统水车的改进 |
三、当代传统水车的衰退 |
第二章 传统水车的设计与制作 |
第一节 水车设计思想 |
一、随地所宜 |
二、工役俱省 |
三、善假于物,凭智巧先 |
四、一器多用 |
第二节 传统水车形制 |
一、翻车形制 |
二、筒车形制 |
第三节 传统水车的制作与架设 |
一、翻车制作与架设 |
二、筒车制作与架设 |
第三章 传统水车的应用功效 |
第一节 灌溉功能 |
第二节 排水功能 |
第三节 济漕、制盐与其他功能 |
第四节 灌溉效率 |
一、翻车灌溉效率 |
二、筒车灌溉效率 |
第四章 传统水车的应用与推广 |
第一节 传统水车应用与推广的自然条件 |
一、气候 |
二、水稻生长期灌溉 |
三、灌溉次数与天数 |
第二节 传统水车应用与推广的社会条件 |
一、人口的增加与迁移 |
二、土地的垦辟与利用 |
三、水利兴修 |
四、官府作为 |
第三节 传统水车应用与推广的主要区域 |
一、东南地区 |
二、中南地区 |
三、西南地区 |
四、北方地区 |
第四节 影响传统水车推广与发展的因素 |
一、水车技术传播的先天性障碍 |
二、社会环境的制约 |
第五章 传统水车经济与文化 |
第一节 水车的所有及其经营 |
一、官府公有 |
二、家族共有 |
三、家庭所有 |
四、水车资源调剂与社会关系 |
第二节 水车传说与风俗 |
一、水车传说 |
二、水车风俗 |
第三节 水车风情 |
一、女人车水 |
二、水车鼓 |
三、车水号子 |
第六章 传统水车的历史地位、外传与价值嬗变 |
第一节 传统水车的历史地位 |
一、在技术史上的地位 |
二、在农具史上的地位 |
第二节 传统水车在国外的传播 |
一、传统水车的东传 |
二、传统水车的南传 |
三、传统水车的西传 |
第三节 传统水车的价值嬗变 |
一、传统水车的视觉之美 |
二、情感寄托与农业时代的符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着目录 |
致谢 |
(4)唐代赋役制度与田家诗(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二、本文的研究角度与方法 |
第一章 田家诗的内涵与研究范畴的确立 |
第一节 田家诗概念的特殊性 |
第二节 田家诗内涵与范畴的界定 |
第二章 初盛唐田家诗的萌发——均田时代的租庸调与"田家安" |
第一节 均田制与田家赋役的制度 |
第二节 田家生产诗中的制度映像 |
一、"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均田农民积极生产的制度反映 |
二、"禾黍积场圃,楂梨垂户扉"——租庸调与田家生产的多样化 |
三、"三时农不夺,午夜犬无侵"——诗中田家安于生产的制度保障 |
第三节 诗中田家安乐生活的制度解读 |
一、"四时常晏如,百口无饥年"——诗中田家生活的丰足 |
二、"尽室相随从,所贵无忧患"——表现田家安适生活的作品大量涌现 |
三、"岁晏输井税,山村人夜归"——纳税已毕的田家生活 |
第四节 诗人的制度评价与立场选择 |
一、田家诗涉及制度评价时表现出的共同倾向 |
二、意象类型的选取 |
第三章 中唐田家诗的成熟——两税法前期的"田家苦" |
第一节 诗人的制度评价与立场表达 |
一、"国家定两税,本意在爱人"——肯定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和初衷 |
二、"贫儿多租输不足,夫死未葬儿在狱"——关于税役负担的评价 |
三、"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关于征税方式的评价 |
第二节 诗中田家生产题材的制度映像 |
一、"旧郭多新室,闲坡尽辟田"——两税法对生产积极影响的诗歌表现 |
二、"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两税催逼下田家辛劳的诗歌反映 |
三、"岂知剧地种苗家,官税频催勿人织"——赋税征钱对诗中田家生产经营方式的影响 |
第三节 税负沉重与诗中田家的日常生活 |
一、"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盘剥日重与田家生活的困顿 |
二、"村中四时祭,杀尽鸡与豚"——制度执行缺失与田家生活中的重祭现象 |
三、"有吏夜叩门,高声催纳粟"——赋税催逼下的田家生活 |
四、"父渔子猎日归暮,月明处处舂黄粱"——诗中田家生活之乐 |
第四节 诗人制度感受对诗歌艺术表现的影响 |
一、典型田家人物塑造所传达出的制度功用评价 |
二、诗人对乡村景物的选取与描绘 |
第四章 晚唐田家诗的兴盛——国蹙赋重时代的"田家劫" |
第一节 诗人的制度评价与立场选择 |
一、"去岁王师东下急,输兵粟尽民相泣"——对战乱时期税役频征的抨击 |
二、"国蹙赋更重,人稀役弥繁"——关于税役负担批评 |
三、"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枉法害民与赋税征收方式的诗歌反映 |
四、"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对赋税征收急迫的反映 |
第二节 田家诗中生产题材的制度解读 |
一、"又作丰年望,田夫笑向人"——富户阶层与诗中的积极生产内容 |
二、"夜半呼儿趁晓耕,赢牛无力渐艰行"——税负沉重与田家生产艰辛 |
三、"有村皆绩纺,无地不耕犁"——田家多种生产经营方式的继续发展 |
第三节 赋重役繁背景下的田家生活诗 |
一、"官苗若不平平纳,任是丰年也受饥"——制度执行混乱与田家生活危机 |
二、"民膏日已瘠,民力日愈弊"——诗中农民家庭经济濒临崩溃 |
三、"今之为政异当时,一任流离恣征索"——田家生活劫难频现 |
第四节 诗人的制度感受与艺术表现的末世特征 |
一、典型田家人物塑造所传达出的制度功用评价 |
二、诗中对乡村景物的选取与描绘 |
第五章 制度执行中的特例及其文学表现 |
第一节 战乱中的制度与田家——以"安史之乱"为中心 |
一、诗中反映了战乱对各项制度执行标准的破坏 |
二、赋役负担沉重使农家经济濒临崩溃 |
三、战争对妇女们生存境况的影响 |
第二节 田家诗中的灾荒与制度执行中的蠲免复除 |
第三节 枉法坏制与田家诗中的官民关系 |
一、吏治清明与初盛唐诗中官民关系的和谐 |
二、枉法乱征与中晚唐官民关系的严重对立 |
第六章 田家诗中制度映像的失真与信实 |
第一节 诗人的制度处境与制度映像的主观倾向 |
一、初盛唐诗人自我写照的"制度外"田家生活 |
二、中晚唐诗人的"我为田家"意识 |
第二节 文学风尚的影响 |
一、初盛唐时期蓬勃向上的文学风尚 |
二、新乐府运动与中晚唐田家诗的骂世、骂官倾向 |
三、儒家政教的"悯农"传统对田家诗的影响 |
第三节 时代共性与诗中制度映像的信实 |
结语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5)唐诗中的乡村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唐诗所见的乡村生活 |
(一) 男耕女织、分工明确 |
(二) 犁耕火耕、靠天吃饭 |
(三) 占卜祭祀、娱乐消遣 |
(四) 畏官尚客、重情重义 |
(五) 田家服饰质朴实用 |
(6)李德裕创作心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文体意识 |
第一节 从李德裕编次文集看其对文体功用的认识 |
第二节 诗赋之抒情体物 |
第三节 官文书的政治应用性以及进士科的试论议 |
第二章 史官意识 |
第一节 从三篇文章看李德裕的修史态度 |
第二节 以创作参与历史记述的备史心态 |
第三章 故事意识 |
第一节 “政必有经”——“故事”的援引 |
第二节 行文“援古为质”——“故事”的融入 |
第四章 主题意识 |
第一节 由君臣合作观考察前期平泉诗中的仕、隐对立情节 |
第二节 天人关系探讨——兼论智、道关系中“智”的运用 |
结论 由创作心态看李德裕的身份期待 |
附录一 李德裕相关研究综述 |
附录二 李德裕相关论文辑录 |
(大陆) |
(台湾) |
(日韩) |
(西方) |
参考文献 |
後记 |
(8)器以象制 象以圜生——明末中国传统升水器械设计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 言 |
1.1 课题背景、研究方法和选题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方法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际国内研究状况和进展 |
1.3 论文各部分的简要内容 |
第二章 “水往高处流”自下而上提水灌溉 |
2.1 五行之水和人为事物 |
2.1.1 五行之水 |
2.1.2 人为事物 |
2.2 对水的人为事物的分类和定位 |
2.2.1 分类 |
2.2.2 定位 |
2.3 “水往高处流”自下而上的升水器械 |
2.3.1 五行之水关系到农业灌溉的命脉 |
2.3.2 自下而上的升水器械 |
2.4 从提水灌溉之“事”入手建立目标系统 |
第三章 围绕提水灌溉一事的农业生态文化背景 |
3.1 传统农业自然生态背景因素 |
3.1.1 地理气候 |
3.1.2 农作物 |
3.1.3 耕作 |
3.1.4 农具 |
3.2 明末影响升水器械的社会思维等因素 |
3.2.1 人文思想背景 |
3.2.2 社会经济环境 |
3.2.3 民间风俗信仰 |
第四章 围绕提水灌溉一事的升水器械案例研究 |
4.1 桔槔挈汲--杠杆 |
4.1.1 何谓桔槔 |
4.1.2 桔槔之美 |
4.1.3 桔槔与红陶小口尖底瓶 |
4.2 辘轳绠提--轮轴 |
4.2.1 何谓辘轳 |
4.2.2 辘轳与井 |
4.3 渴乌气引--“虹吸” |
4.3.1 何谓渴乌 |
4.3.2 渴乌与虹吸管 |
4.3.3 渴乌与连筒 |
4.3.4 渴乌与唧筒 |
4.3.5 渴乌与辘轳 |
4.4 翻车龙骨--链动 |
4.4.1 何谓翻车 |
4.4.2 翻车之美 |
4.4.3 翻车类型 |
4.5 筒车轮济--轮动 |
4.5 1 何谓筒车 |
4.5.2 筒车之美 |
4.5.3 筒车的类型 |
4.5.4 筒车与水轮 |
4.5.5 南北筒车比较 |
4.5.6 筒车与连筒 |
第五章 明末传统升水器械造物发展的事理关系 |
5.1 传统升水器械造物发展的逻辑性 |
5.1.1 传统升水器械中物的演进逻辑 |
5.1.2 传统升水器械中人的逻辑关系 |
5.2 明末传统升水器械造物发展的局限性 |
5.2.1 选材单一 劳力廉价 |
5.2.2 季节性强 缺乏创新 |
5.2.3 缺乏人才 工匠盲从 |
5.2.4 重文轻技 排斥末学 |
第六章 中国古代升水器械设计思想特征和评判标准 |
6.1 中国古代升水器械设计思想特征 |
6.1.1 文化思想层面 |
6.1.2 造物认识层面 |
6.1.3 设计技巧层面 |
6.1.4 技术美学层面 |
6.2 传统升水器械设计优劣的评判标准 |
6.2.1 是否“省”“易” |
6.2.2 是否“巧”“智” |
6.2.3 是否“宜”“适” |
6.2.4 是否“真”“朴” |
第七章 结 论 |
7.1 器以象制 象以圜生 |
7.1.1 器以象制--传统升水器械形态特征:形式服从功能 |
7.1.2 象以圜生--传统升水器械功能形态产生的根源 |
7.2 对传统升水器械设计落后原因的思考 |
7.2.1 选官制度与教育制度合而为一:八股取士 |
7.2.2 小农意识和自给自足经济起到了屏蔽造物发展的作用 |
7.2.3 儒家思想不是阻碍造物发展的直接原因 |
7.3 中国传统升水器械设计思想当代解读 |
参考文献 |
中文古籍 |
中文今着 |
中文译着 |
中文期刊 |
致 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四、盛唐田园诗及其所反映的农业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唐代农事诗研究[D]. 王雪.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6)
- [2]新世纪古代田园诗研究综述[J]. 刘蔚.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 [3]中国传统水车研究[D]. 方立松.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5)
- [4]唐代赋役制度与田家诗[D]. 孟祥光.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5]唐诗中的乡村生活[J]. 熊梅. 古今农业, 2006(02)
- [6]李德裕创作心态研究[D]. 徐晓峰. 北京大学, 2006(08)
- [7]近年来运用唐诗研究唐代经济综述[J]. 卢华语. 重庆社会科学, 2006(03)
- [8]器以象制 象以圜生——明末中国传统升水器械设计思想研究[D]. 吴卫. 清华大学, 2004(03)
- [9]盛唐田园诗及其所反映的农业文化[J]. 周桂莲. 唐都学刊,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