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稻与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彩色稻与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一、有色稻与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差异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郑菲艳,郑建华,王洪飞,朱永生,游晴如,周鹏,陈春霞,涂诗航,董瑞霞,郑家团,黄庭旭[1](2021)在《中国有色稻米功能性成分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有色稻的花青素在稻谷的种皮内累积,使得糙米呈现出黑、紫、红、绿、黄等不同色泽。有色稻米含有许多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功能脂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花青素、酚类化合物和γ-谷维素等物质,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市场的关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与普通白米相比,当前对有色稻米的研究与应用相较滞后,新型有色稻米功能性食品和药品尚待开发。本文系统综述了有色稻米种质资源的分布、评价利用、功能性成分及其特性、相关基因的遗传学研究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等研究进展。分析了制约我国有色稻米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系统有效地开展有色稻米综合研究是市场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强生物手段辅助育种可以有效提高有色稻新品种培育效率。

潘大建,李晨,范芝兰,孙炳蕊,陈文丰,江立群,张静,吕树伟,刘清,毛兴学[2](2020)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种质资源研究60年:成就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稻种资源是水稻科学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建院60年来,持续开展了稻种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创新和利用等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收集保存国内外栽培稻资源18 800多份、野生稻资源5 158份;研究建立了水稻种质中期库和野生稻圃,确保稻种资源长久安全保存和利用;系统开展了稻种资源农艺性状、抗病虫、抗逆性、品质等性状的鉴定评价,以及资源遗传多样性、分类、核心种质构建、基因挖掘等基础研究;开展种质创新和利用研究,育成大批优良品种应用于生产。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利用优异稻种资源选育水稻优良品种1 000个以上,其中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推广面积达66.67 万hm2以上的品种有31个;"十五"以来向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提供栽培稻、野生稻资源累计近6 000份次,充分展现了种质资源公益性作用。但在国外资源引进、优异基因挖掘与利用等方面仍显不足。拟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通过多学科、多组学相结合,统筹开展稻种资源各项研究工作,促使资源研究再上新的台阶。

涂德宝[3](2020)在《长江中游粳稻生态适应性差异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湖北、安徽等长江中游地区推行水稻“籼改粳”工程,然而很多中粳品种引入长江中游稻区种植后,由于品种生态适应性差异,导致其产量表现不稳定以及品质变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长江中游稻区粳稻的发展。因此,明确粳稻在长江中游稻区生态适应性差异及其机理,对于稳定和保障长江中游粳稻优质高产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于2014-2018年在湖北省襄阳、枣阳、随州、荆门、公安、武穴6个典型生态点以5种类型水稻(常规粳稻、杂交粳稻、籼粳杂交稻、杂交籼稻和常规籼稻)为对象开展分期播种试验。于2017-2018年在湖北枣阳、安徽六安以及江苏扬州以7种优质粳稻品种(南粳9108、粳565、丰粳3227、武运粳80、皖垦粳2号、甬优4949和粳两优4466)为对象开展区域对比试验。进行不同生态区和不同播期条件下粳稻生长发育、产量、品质以及源库关系等方面差异的研究,明确其主要气象影响因子,并进一步分析研究源库特征变化以及灌浆期高温对粳稻品质形成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长江中游稻区粳稻生育进程表现出随播期推迟播种-抽穗天数明显缩短,而抽穗-成熟天数延长,不同区域抽穗-成熟天数差异显着。随播期推迟粳稻播种至抽穗天数缩短极差值可达30天,抽穗-成熟天数延长极差值可达15天。不同区域粳稻抽穗-成熟天数极差可达27天。导致生育进程明显变化的主要因子为温度,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播种-抽穗天数与营养生长期平均温度(VT)和花前平均温度(FT)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同时抽穗-成熟天数与灌浆期平均温度(GT)呈显着负相关关系。(2)长江中游稻区,粳稻区域不同播期平均产量差高达2 t hm-2-4 t hm-2,不同播期产量差高达1.1 t hm-2-3.5 t hm-2,不同区域选择适宜播种期可提高产量和缩小产量差。研究发现粳稻产量与VT和GT显着负相关,相关系r分别为-0.285**和-0.269**(n=96)。本研究发现当21.5℃<VT<24.2℃搭配21.7℃<GT<25.6℃情况下可获得较高粳稻产量。(3)在长江中游稻区,不同播期和不同区域粳稻品质存在显着差异。不同播期粳稻品种整精米率差异范围为4.9%-40.9%;垩白粒率差异范围为4.3%-34.5%以及垩白度差异范围为1.3%-34.8%。相关性结果表明粳稻的整精米率与GT显着负相关。同时淀粉RVA特征值中峰值黏度、崩解值以及消减值与GT显着正相关。进一步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适温灌浆期高温可诱使粳稻垩白粒率增加8.0%-41.5%,诱使垩白度增加1.2%-25.8%左右,显着增加了稻米糊化温度,同时降低直链淀粉含量。灌浆期高温主要是通过影响植株叶鞘中干物质以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向籽粒中转运以及影响籽粒中淀粉分支酶活性,造成籽粒灌浆速率变慢,最终导致籽粒重量降低,进而导致籽粒垩白的显着增加以及淀粉特性变差。(4)源库关系数据结果表明,在长江中游稻区,随着播期的推迟,粳稻的品种出现源显着变小,叶库比和茎库比显着变小。研究表明粳稻叶面积和比叶重与VT、FT以及幼穗分化期平均温度(RT)呈显着和极显着负相关性。进一步研究源库关系对粳稻品质形成机理发现,叶面积指数较高、比叶重较大、叶库比以及茎库比相对较大的较优源库关系可显着的提高粳稻稻米品质。主要表现为粳稻蛋白质量分别下降0.93%-1.07%,垩白度降低4.7%-22.4%,垩白粒率有降低趋势,糊化温度显着降低,总淀粉含量增加4.6%-6.2%,食味值显着提高。同时发现比叶重与水稻产量极显着正相关。研究表明,较优的源库关系有利于提高净同化率,促进茎鞘干物质转运,延长灌浆活跃生长期。从而提高籽粒的最终粒重,促进了籽粒淀粉的合成,显着提高稻米品质。综上所述,粳稻品种在长江中游稻区不同生态区以及不同播期条件其生长发育、产量、品质以及源库关系存在显着差异。差异的形成主要与花前温度(尤其是VT)和灌浆期温度(GT)密切相关。本研究当21.5℃<VT<24.2℃搭配21.7℃<GT<25.6℃情况下可获得较高粳稻产量,同时根据源库关系与VT和品质的相关性以及GT与品质的相关性。我们认为在这一温度范围内可同时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优的稻米品质。根据这一发现,在粳稻种植生产实践中,可综合当地连续多年气象资料检索结果,作为确定长江中游稻区选择适宜品种和适宜播种期的参考依据。

胡春艳,张艺[4](2020)在《芜湖市有色稻品种生产比较试验》文中指出为了及时鉴定评价安徽省近年选育和引进的有色稻新品种(组合,下同)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及其他重要特性,根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统一安排,安徽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芜湖综合试验站承担了芜湖区域的有色稻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渝优红9产量最高,整体长势均衡青秀,剑叶长且宽,株型适中,熟相好,但抗倒能力欠佳,综合农艺性状最好;两优7038产量次之,整体长势均衡青秀,株型适中,熟相好,但穗层结构欠整齐,综合农艺性状好;紫两优1518产量居第3位,整体长势均衡青秀,株型适中,剑叶长、略内卷,转色较好,但生长后期老叶向下披垂、抗倒能力欠佳,综合农艺性状较好。

孙勇胜[5](2020)在《亚非部分种间杂交组合筛选与产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杂种优势通常随着双亲遗传差异的扩大而增强,通过普通栽培稻与非洲栽培稻种间远缘杂交选育基因渗入系作为亲本,能丰富亲本的遗传基础,扩大杂交组合双亲之间的遗传差异,是选育高产杂交稻品种的有效新途径之一。本试验以20个非洲新稻、38个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恢复系为父本材料,2018至2019年分别以ST1和GZ63S为母本测交,获得116个部分种间杂交种,通过田间试验综合考察了116个杂交组合及其父母本的播始历期、株高、千粒重、有效穗数、穗长、穗粒数、结实率、籽粒长宽比和单株产量等9个农艺性状并鉴定其超亲优势;筛选出具有强杂种优势组合并鉴定了杂种优势群。同时本试验还对其中49份ILs(Introgression lines)的非洲栽培稻基因含量(the proportion of O.glaberrima genome,PGG)进行了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总共获得了13383个多态性的SNPs位点,49个ILs的平均PGG为15.29%,变化范围是1.22%到47.53%。NERICA(New rice for Africa)的平均PGG为32.32%,变化范围是11.79%到49.71%。IRLs(Introgression restore lines)的平均PGG为3.55%,变化范围为1.22%到15.02%。2.ST1测配部分种间杂交组合中,单株产量(44.2%)、株高(9.2%)、有效穗数(3.8%)、穗粒数(2.0%)、穗长(1.2%)和千粒重(0.8%)表现出正向超亲优势,籽粒长宽比(-3.7%)、播始历期(-9.5%)和结实率(-21.0%)表现出负向超亲优势。GZ63S测配的部分种间杂交组合中,单株产量(41.3%)、穗粒数(32.4%)、株高(13.0%)、结实率(4.7%)、穗长(4.3%)和千粒重(2.2%)表现出正向的超亲优势,籽粒长宽比(-0.1%)、播始历期(-4.7%)和有效穗数(-10.7%)表现出负向的超亲优势。3.主成分分析发现,2018年和2019年都获得了4个主成分因子,其累计贡献率分别达到了80.328%和75.268%,单株产量和4个主成分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得到了两个回归方程:Y=11.6X2+7.4X1+2.2X4-1.5X3+42.5(2018)和Y=8.5X1+7.2X2-1.5X4+40.6(2019)。4.以丰两优香1号为对照品种,鉴定并分析了116个杂交种的竞争优势。结果表明,2018年的强杂种优势组合是Y16、Y17、Y21和Y52,竞争优势分别达到了33.9%、35.7%、22.3%和24.1%,其中Y16和Y17是NERICA所配的杂交组合,Y21和Y52是IRLs所配的杂交组合。2019年的强杂种优势组合是分别为Z7、Z15和Z38,竞争优势分别达到了14.2%、20.3%和14.7%,其中Z7和Z15是NERICA测配的杂交组合,Z38是IRLs测配的杂交组合。5.通过各农艺性状的超亲优势进行UMPGA聚类,2018年获得了4个杂种优势群,分别为group 1、group 2、group 3和group 4,2019年获得了5个杂种优势群,分别为group a、group b、group c、group d和group e。然后对获得的杂种优势群进行判别分析进一步的验证,表明各个杂种优势群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多重比较筛选出两个强杂种优势群,分别为2018年的group 3和2019年的group e。

莫素[6](2020)在《耐盐水稻种质F2群体数量性状的QTL定位与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特色水稻杂交群体材料的部分数量性状进行初步定位,对遗传群体进行分析,探索其遗传规律,也为QTL的精细定位提供线索。【方法】以耐盐种质与香稻品种的杂交后代“海红11”为父本和红米种质“粤红宝”为母本杂交的F2群体为研究材料。(1)对其F2群体的200个株系进行重测序,就其中165个株系进行叶部,穗部,粒部性状及株高的考察和记录,并选取了其中15个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及遗传参数分析。(2)对F2群体的叶部性状,穗部性状,粒部性状,株高的相关性分析,探究其群体表型性状间的相关关系。(3)将各性状定位到的QTL位点和前人在水稻该性状上定位到的位点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和结论】对单株有效穗数、株高、穗长、穗重、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每穗实粒重、剑叶长、剑叶宽、剑叶长宽比、倒二叶长、倒二叶宽、倒二叶长宽比等15个性状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LOD值大于2.7的7个水稻QTL位点。(1)对F2群体的叶部性状,穗部性状,粒部性状,以及株高的表型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性状间存在显着或极显着水平的相关性,既有正相关也有负相关,说明了这些性状间有密切的关联性。(2)有7个性状定位到7个QTL位点,分布于水稻的4条染色体上。单个QTL的贡献率在2.7%-9.47%之间。其中,叶部性状中定位到的QTL位点有四个,分别是q FLL3,q FLW6,q FLLW3,q SLL6,分布于3、6号染色体上,单个QTL贡献率在3.322%-9.472%之间,仅有一个贡献率超过9%的QTL。检测到1个微效的QTL,贡献率仅为3.322%。穗部和粒部共三个,分别是q NTP2,q GNPP6,q TGWT1,分别分布于2、6、1号染色体上。其中贡献率在5.626%-8.074%之间。(3)7个性状间都存在显着或者及其显着的表型相关性,本研究发现一些相关性较强的性状间也有连锁密切的QTL。在剑叶性状之间,剑叶叶长和剑叶长宽比之间都呈现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第3染色体存在一个既控制剑叶叶长又影响剑叶长宽比的QTL位点;第6染色体上存在同时控制剑叶叶宽、控制倒二叶叶长、控制每穗总粒重的QTL位点,这些结果为探究“海红11”和“粤红宝”F2群体的遗传规律提供了依据,也为相关性状进行进一步精确定位提供了参考。

肖长春[7](2020)在《辐射创制水稻红米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及其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饮食的需求已从“吃饱”向“吃好”转变。红米营养价值高,不仅含有丰富的硒、铁、锌、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还富含原花青素、类黄酮等抗氧化活性物质,对人体具有特殊的功效。然而,现有红米品种产量普遍较低,红米杂交稻亲本农艺性状配合力及育种价值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抗氧化活性成分遗传研究甚少。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辐射诱变技术,经5代系谱选育,获得7个种皮红色性状稳定遗传的恢复系18Rr174、18Rr175、18Rr178、18Rr190、18Rr243、18Rr250和18Rr274。经农艺性状与活性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创制的7个红米恢复系与对应野生型亲本之间除了种皮颜色发生变异外,在其他农艺性状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2)7个红米恢复系含有的活性成分存在差异,且均高于野生型亲本。同时,除18Rr274外,其余6个红米恢复系的活性成分含量均优于省级审定红米品种“粤红宝”。2、利用上述7个红米恢复系及广东省审定的红米品种“广红3号”为父本,分别与6个三系不育系杂交,按6×8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配制48个红米杂交组合,对单株产量、生育期等14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除了糙米长宽比外,其余13个农艺性状均具有正向群体平均优势。其中单株产量最大,达33.72%。7个红米恢复系所配杂交组合在单株产量、穗长都优于“广红3号”所配杂交组合,杂种优势强。(2)以“天优华占”、“宜优673”和“Ⅱ优3301”为对照,红米恢复系所配组的杂种一代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生育期延长,植株高度降低,穗粒数增加,结实率好,糙米率高。11个组合的单株产量比各自同熟期的对照增产。(3)除了单株产量外,其余13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方差均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受亲本加性和组合间非加性效应共同影响。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无明显相关。其中在单株产量上,18Rr174的一般配合力好;而18Rr175所配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较强。(4)总粒数、实粒数和单株产量主要受基因非加性效应控制,而其余11个农艺性状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作用。在播抽天数、株高、单株穗长、千粒重、糙米率等性状上,恢复系的作用大于不育系。在遗传率上,千粒重、糙米率、糙米长、糙米宽、长宽比等性状上的狭义遗传力(h2)均大于90%,但单株产量的狭义遗传力最小,仅为12.30%,该性状主要受双亲互作(S CA)影响。3、采用植物数量性状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及统计方法,对48个红米杂交组合及其亲本在不同种植季节下(中稻、晚稻)抗氧化活性成分(花色苷、原花青素、总酚以及总黄酮)的遗传效应以及遗传相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花色苷、原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主要受到遗传主效应控制,其遗传主效应方差分别占表型方差总量的72.00%、72.73%、69.80%和61.80%,原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均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花色苷则以显性效应为主。4种活性成分也受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影响,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方差分别占表型方差总量的27.87%、30.47%、29.74%和37.44%。4种活性成分含量除受基因型影响外,也与种植季节密切相关。(2)花色苷、原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均表现正向极显着水平的群体平均优势,分别达30.4%、29.4%、23.8%和18.7%;群体超亲优势达负向极显着水平,分别达-7.0%、-15.7%、-11.2%和-12.0%。合适的种植季节可增强水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群体杂种优势。(3)4种抗氧化活性成分的表型、遗传、加性、显性、加性×环境互作和显性×环境互作均呈正向相关,相关系数大。花色苷成分受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影响最小,季节间的变化较为稳定,以其作为指标进行鉴定筛选能够减轻工作量,提高育种效率。4、通过分析红米亲本和杂种一代的农艺性状遗传特性及杂种优势,以及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可有效预测供试的红米恢复系与杂交组合的育种价值。(1)18Rr174所配组合单株产量高,一般配合力好,并且在原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上的遗传主效应大,且与环境互作效应稳定。18Rr175所配组的杂交红米优势强,且在4种活性成分上加性效应值最高、受环境影响的变化小。(2)4种活性成分均具正向的超亲优势,且荃9311A×18Rr175和野香A×18Rr178两个组合的单株产量比各自同熟期对照竞争优势达5%以上,在培育高营养价值的高产功能型红米杂交稻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房闵[8](2018)在《北方杂交粳稻耐低肥特性及杂种优势研究》文中指出为了分析北方杂交粳稻具有生物量大、抗逆性强而产量优势不突出的原因,用杂交粳稻笹优418连续自交构建对BT型不育系具有恢复能力的140份F9恢复系,与株型理想、异交习性好、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强的BT型粳稻不育系辽99A杂交组配构建140个杂交组合,分别将这两套群体种植在逆境(低肥)与正常肥力条件下,分析产量性状、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株型、穗部性状的差异、杂种优势及其相互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正常肥力条件下F1群体产量、穗数、生物产量与抽穗前、后物质生产量均呈显着正相关,穗粒数、结实率和生物产量与抽穗后物质生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产量、穗数、穗粒数和生物产量与剑叶面积均呈显着正相关,除千粒重外产量及相关性状与倒二节间长均呈显着正相关,产量、穗数、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与倒二节间粗显着正相关;产量、穗数、穗粒数、结实率、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基本与着粒密度、一二次枝梗粒数及其结实率显着正相关。低肥条件下F1群体产量、穗数、穗粒数、生物产量与抽穗前、后物质生产量均呈显着正相关,穗粒数、结实率和经济系数与抽穗后物质生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生物产量与测定的物质生产特性均呈显着正相关;产量、穗数与倒二、三叶面积均呈显着正相关,与其他株型性状基本表现为负相关;其他产量构成因素与株型性状关系不密切,生物产量与上三叶面积正相关,经济系数与上三叶面积负相关;产量相关性状与一、二次枝梗粒数基本表现为显着正相关。相对正常肥力条件而言,低肥条件下F1群体产量更依赖于齐穗后干物质生产。2.正常和低肥条件下F1群体产量平均值分别为8.39 t/hm2和8.72t/hm2,后者较前者增产3.93%;不同肥力条件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变化趋势并不一致,产量表现为显着正相关,穗粒数表现为显着负相关,其他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着水平。相对正常肥力而言,低肥条件更有利于茎鞘干物质的积累,特别是鞘部干物质的积累。不同肥力条件下F1群体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株型性状、穗部性状的相关性大多并不密切。3.不同肥力条件下恢复系产量与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均表现为显着正相关,与上三叶面积均表现为负相关,其中倒二、三叶达到显着水平;正常肥力条件更多依赖于生物产量,而低肥条件下更多依赖于经济系数。正常肥力条件下恢复系产量与着粒密度、二次枝梗粒数和一二次枝梗结实率、一二次枝梗千粒重呈显着正相关,低肥条件下恢复系产量与着粒密度、一二次枝梗粒数和一二次枝梗千粒重呈显着正相关。4.正常和低肥条件下恢复系群体产量平均值分别为6.82 t/hm2和7.17t/hm2,前者较后者减产5.13%;不同肥力条件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变化趋势并不一致,产量相关性不显着,穗数和千粒重表现为显着负相关,穗粒数和结实率未达到显着水平。不同肥力条件下恢复系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表现为显着正相关;与F1群体类似,恢复系群体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株型性状、穗部性状的相关性也大多没有达到显着水平。

黄礼英[9](2018)在《减氮背景下超高产水稻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农学与生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建国以来,我国水稻总产不断增加,这主要源于水稻单产的增加,而水稻单产的增加与品种改良密切相关。利用品种间杂种优势与理想株型相结合培育的籼型超级杂交稻和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培育的籼粳杂交稻品种均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然而这些超高产品种通常种植在高氮环境下,它们在减氮条件下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NUE)表现仍不清楚。为此,我们于2014-2015年在湖北省武穴市进行减氮条件下籼型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Y两优1号)、籼型杂交稻(珞优10号和川优6203)和籼型常规稻(黄华占和绿稻Q7)的产量和NUE差异比较试验,试验设置不施氮(N0:0 kg N ha-1)和减氮(N90:90 kg N ha-1)两个氮肥处理,并以当地农民习惯施氮量180 kg N ha-1(N180)作为高氮对照处理。在2015-2017年,我们比较了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籼型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籼型常规稻黄华占在减氮条件下(100 kg ha-1的施氮量)的产量和NUE表现。了解这些品种在减氮背景下的产量和NUE表现及其农学和生理机制,可为绿色高效水稻新品种的培育和减氮栽培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在不施氮、减氮和高氮对照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2014和2015年的平均产量分别比籼型常规稻高5.4%、8.4%和6.6%,差异均达显着水平,而其与籼型杂交稻仅在施氮处理下差异显着,在减氮和高氮对照处理下两年平均分别比籼型杂交稻增产3.7%和8.8%。从产量构成因子方面分析,相对较高的结实率和籽粒重是籼型超级杂交稻在三个氮肥处理下产量高于籼型杂交稻和籼型常规稻的原因。从物质生产和分配方面分析,在不施氮肥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产量高于籼型杂交稻和籼型常规稻主要归因于显着高的收获指数,在减氮处理下,主要是干物质积累和收获指数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在高氮对照处理下主要归因于较高的干物质积累。(2)在不施氮和减氮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的植株总氮积累与籼型杂交稻和籼型常规稻无显着差异,但在高氮对照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具有相对较高的植株总氮积累量。在三个氮肥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的NUE(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素生理利用效率、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高于籼型杂交稻和籼型常规稻,且其较高的NUE与其较高的收获指数和较低的齐穗期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叶片氮素浓度等有关。(3)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在100 kg N ha-1下的产量显着高于籼型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籼型常规稻黄华占,在2015-2017年平均分别比扬两优6号和黄华占增产10.6%和19.5%。从产量构成方面分析,显着高的每穗颖花数是甬优4949产量高于扬两优6号和黄华占的主要原因,而其较高的每穗颖花数主要源于较高的干物质颖花生产效率、氮素颖花生产效率和积温颖花生产效率。从物质生产和分配方面看,甬优4949的粒叶比和收获指数显着高于扬两优6号和黄华占;就干物质积累而言,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花后干物质积累较高。较长的籽粒灌浆期、花后缓慢的叶片衰老、相对较长的绿叶面积持续期、相对较高的光能利用效率、较优的冠层结构(消光系数KL小)和光氮在冠层内的垂直分布(较大的氮素消光系数KN和KN/KL比值)是甬优4949花后干物质积累较高的原因。(4)就氮素积累和NUE而言,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的植株总氮积累量不占优势,但其NUE显着高于籼型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籼型常规稻黄华占,其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和氮肥偏生产力在2015-2017年平均分别比扬两优6号高8.2%、6.2%和10.6%,而比黄华占分别高18.4%、17.7%和19.5%,且其较高的NUE与其较高的收获指数和KN/KL值,较低的齐穗期叶面积指数和成熟期叶片氮素浓度有关。综上所述,超高产的籼型超级杂交稻和籼粳杂交稻品种在减氮背景下仍具有较高的产量,且其NUE均不低于其它类型水稻品种。在减氮条件下,较高的结实率和收获指数对籼型超级杂交稻的产量形成和NUE起着重要作用。较大的库容、较高的花后干物质积累、较优的源库协调性(较高的粒叶比和收获指数)以及良好的冠层结构和光氮在冠层内的协调分布是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高产和氮高效的原因。明确这些超高产品种在减氮栽培下的产量和NUE表现及其形成机制,可为选育高产高效水稻新品种和建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龚桥[10](2018)在《优质中熟籼稻三系不育系川华A的选育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通过对优质三系不育系川华A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配合力进行了研究,对川华A的高产制种技术进行总结,利用区试资料总结其所配组合川华优320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主要结果如下:一、川华A亲本来源与特征特性:川华A的亲本分别是中浙A群体中发现的可育株ZZB-28-1和优质保持系中间材料丝苗2-7,野败型胞质。主要特征特性研究表明,川华A的播始历期和叶龄与川106A相当;分蘖力较强,细长粒形,谷粒长宽比3.5,千粒重约23g。败育彻底,花粉败育类型以典败为主。花时早而集中,柱头外露率高、活力强。保持系的稻米品质达国标优质米二级。二、用川华A等亲本进行的配合力分析主要结果为:1、一般配合力(GCA)方差分析表明,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等9个性状的差异主要受遗传控制。川华A的产量GCA效应值为-3.15;日产量GCA川华A仅次于冈46A;川华A的生育期、有效穗等6个性状的GCA效应值均存在显着差异,可以配组出不同类型的杂交稻新组合;川华A的日产量GCA比较突出。2、特殊配合力(SCA)方面,不同性状在不同材料之间的SCA效应值的差异都明显。川华A所配组合的单株产量、日产量、生育期、着粒密度、穗平着粒数和结实率等6个性状的SCA均列首位,组合川华A/蜀恢527、川华A/成恢3203的日产量SCA效应值居所有组合的前两位。表明川华A的多数性状SCA比较突出。3、在产量及其主要构成因素的F1基因型方差中,GCA方差所占的比重均在50%以上,表明这些性状的亲本基因加性效应对杂种一代的性状形成起主导作用。生育期等6个性状都是母本的GCA方差所作的贡献大,这些性状以加性遗传为主;但是日产量、单株产量和有效穗这3个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均小于50%,双亲的互作效应对杂种一代的日产量、单株产量和有效穗的非加性遗传作用更强。三、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方面,单株产量与日产量极显着正相关,单株产量与有效穗、着粒数和着粒密度正相关;日产量与有效穗、单株产量极显着正相关。四、川华A的配套制种技术方面,制种调差应为父本与不育系同期或比不育系早1-2天;“九二〇”每公顷用量控制在180g-225g(比常规减少15%左右);适时提早收割,避免高温暴晒。在大面积制种试验田中实收测产,平均产量212kg/667㎡。五、所配组合川华优320在四川省区试中,两年平均产量8.535t/hm2,比对照增产6.08%;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8.629t/hm2,比对照增产6.5%;区试鉴定为国标二级优质米;表现出熟期较早、优质抗病、丰产稳产等特征。于2018年通过四川省审定。

二、有色稻与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差异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色稻与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差异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有色稻米功能性成分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有色稻种质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1.1 有色稻种质资源的分布
    1.2 有色稻米功能性成分与利用价值
        1.2.1 功能性成分研究
        1.2.2 营养与药用价值
    1.3 有色稻米的综合利用
        1.3.1 在传统食品中的应用
        1.3.2 有色稻米的保健产品开发
        1.3.3 色素的开发和利用
2 有色稻米相关遗传学研究
3 有色稻育种研究
    3.1 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
    3.2 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利用
4 讨论与展望
    4.1 制约有色稻米产业发展的问题
    4.2 关于促进有色稻米产业发展的建议
    4.3 促进有色稻米产业创新发展的研究方向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种质资源研究60年:成就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稻种资源收集和保存
    1.1 栽培稻资源收集、整理和保存
    1.2 野生稻资源收集、整理和保存
2 稻种资源鉴定和研究
    2.1 稻种资源鉴定评价
        2.1.1 栽培稻资源鉴定评价
        2.1.2 野生稻资源鉴定评价
    2.2 稻种资源亲缘关系及分类研究
        2.2.1 利用酯酶同工酶研究稻种的亲缘关系
        2.2.2 我国热带山地稻种类亲缘的探讨
        2.2.3 稻米B族维生素含量的研究
        2.2.4 广东普通野生稻细胞质型差异的研究
        2.2.5 广东普通野生稻种群分类研究
    2.3 野生稻资源诱变及组培研究
        2.3.1 野生稻辐照诱变研究
        2.3.2 疣粒野生稻幼胚培养研究
        2.3.3 野生稻与栽培稻杂种后代花药培养研究
    2.4 稻种资源遗传多样性、核心种质及基因挖掘研究
        2.4.1 稻属不同物种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
        2.4.2 稻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2.4.3 稻种资源核心种质研究
        2.4.4 稻种资源基因挖掘研究
        2.4.5 稻种资源指纹图谱研究
        2.4.6 稻种资源代谢组学研究
3 稻种资源创新与利用
    3.1 栽培稻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3.1.1 直接利用
        3.1.2 在育种中利用
        3.1.3 应用新技术进行种质改良和创新
    3.2 野生稻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3.2.1 野生稻在常规稻育种中的利用
        3.2.2 野生稻资源在杂交稻育种中的利用
        3.2.3 非AA染色体组型野生稻的利用
    3.3 稻种资源分发利用与研究成果
4 启示与展望
    4.1 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统筹开展稻种资源各项工作
    4.2 加强种质鉴评和创新研究,促进稻种资源有效利用
    4.3 多学科、多组学相结合,加快优异基因挖掘和利用

(3)长江中游粳稻生态适应性差异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前言
    1 长江中游“籼改粳”的必要性
    2 籼粳稻的差异
        2.1 籼粳稻产量差异
        2.2 籼稻和粳稻品质差异
    3.气候因子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3.1 气候因子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3.2 气候条件对稻米产量的影响
        3.2.1 温度对产量的影响
        3.2.2 太阳辐射对产量的影响
        3.3 气候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3.3.1 温度对品质的影响
        3.3.2 太阳辐射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4.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
        4.1 源库特征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2 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对稻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4.3 淀粉形态与结构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5.研究思路及基本内容
第一章 长江中游不同区域粳稻生长发育的差异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气象数据收集
        1.3 生育期记载
        1.4 茎蘖动态
        1.5 产量构成因子
        1.6 试验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 气象数据
        2.2 生育进程的变化
        2.3 茎蘖动态
        2.4 不同生育阶段温度和太阳辐射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3.讨论
    4.小结
第二章 长江中游不同区域粳稻产量表现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生育期记载
        1.3 气象数据收集
        1.4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测定
        1.5 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态区及不同播期产量差异
        2.2 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
        2.3 产量与各生育阶段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2.4 不同处理温度变化情况
    3.讨论
    4.小结
第三章 长江中游不同区域粳稻的稻米品质差异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气象数据收集
        1.3 品质测定
        1.4 数据分析处理
    2.结果分析
        2.1 水稻不同生育阶段温度和太阳辐射的差异
        2.2 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
        2.3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
        2.4 稻米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
        2.5 稻米蛋白质含量
        2.6 稻米品质与气象因子间的相关性
    3.讨论
    4.小结
第四章 不同生育阶段温度对粳稻源库特征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气象数据收集
        1.3 生育期记载
        1.4 水稻叶面积测定
        1.5 干物质量测定
        1.6 数据分析处理
    2.结果分析
        2.1 不同播期水稻叶片相关性状差异
        2.2 库性状变化
        2.3 源库关系
    3.讨论
    4.小结
第五章 源库关系对粳稻品质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气象数据收集
        1.3 干物质和叶面积
        1.4 品质测定
        1.5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1.6 试验指标计算
        1.7 灌浆动态的测定
        1.8 数据分析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 稻米品质差异
        2.2 水稻源库关系的差异
        2.3 水稻叶鞘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2.4 籽粒灌浆动态
    3.讨论
    4.小结
第六章 粳稻品质对灌浆期高温的响应及其机理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灌浆动态
        1.3 试验品质测定
        1.4 淀粉分支酶活性
        1.5 淀粉结构
        1.6 试验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 稻米品质差异
        2.2 叶鞘物质转运差异
        2.3 灌浆动态差异
        2.4 淀粉合成酶活性差异
        2.5 淀粉结构差异
    3.讨论
    4.小结
第七章 结语
    1.研究总结
    2.本研究创新点
    3.研究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芜湖市有色稻品种生产比较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供试品种
    1.3 试验设计
    1.4 试验实施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2.2 主要性状
        2.2.1 全生育期。
        2.2.3 抗逆性。
3 品种综述
4 结论

(5)亚非部分种间杂交组合筛选与产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1 前言
    1.1 水稻的多样性
    1.2 杂种优势遗传理论
    1.3 杂种优势的预测
        1.3.1 同工酶与杂种优势
        1.3.2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
        1.3.3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
    1.4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
    1.5 水稻远缘杂交
        1.5.1 籼粳亚种间杂交
        1.5.2 两个栽培稻的种间杂交
    1.6 杂种优势群
        1.6.1 杂种优势群在玉米育种上的利用
        1.6.2 杂种优势群在水稻育种上的利用
    1.7 试验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农艺性状考察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5 SNPs鉴定和PGG鉴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非洲栽培稻基因组含量的鉴定
    3.2 亲本与杂交种表现
    3.3 部分种间杂交种的杂种优势
    3.4 强杂种优势组合的鉴定
    3.5 部分种间杂交种各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与主成分分析
    3.6 强杂种优势群的筛选
4 讨论
    4.1 种质创新与水稻育种
    4.2 部分种间杂交组合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4.3 种间杂种优势的潜力
    4.4 杂种优势群在水稻上的利用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耐盐水稻种质F2群体数量性状的QTL定位与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文献综述
    1.1 水稻的遗传育种
        1.1.1 水稻常规育种
        1.1.2 三系法杂交育种
        1.1.3 两系法杂交育种
        1.1.4 智能不育系杂交育种
    1.2 QTL定位的研究现状
        1.2.1 分子标记的发展
        1.2.2 QTL作图原理
        1.2.3 QTL作图群体
        1.2.4 QTL定位方法的发展
        1.2.5 高通量测序时代下的QTL研究
        1.2.6 eQTL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3 水稻相关性状QTL定位的研究进展
        1.3.1 水稻株形相关性状的QTL研究进展
        1.3.2 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QTL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
    1.5 实验材料特色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亲本材料“海红11”
        2.1.2 亲本材料“粤红宝”
        2.1.3 杂交群体材料
        2.1.4 其他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性状指标测定及方法
        2.3.1 田间性状考察
        2.3.2 室内考种
    2.4 数量性状的鉴定与可行性分析
    2.5 图谱构建,数据分析及QTL定位等
3 结果与分析
    3.1 亲本及F2群体主要性状表型分析
    3.2 F2群体主要性状相关性分析
        3.2.1 F2群体叶部性状的偏相关分析
        3.2.2 F2群体穗部性状和株高的偏相关分析
        3.2.3 F2群体粒部性状的偏相关分析
    3.3 主要性状QTL初步定位
4 讨论
    4.1 与前人定位的QTL位点对比
    4.2 叶部性状的相关性和QTL定位
    4.3 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和QTL定位
5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7)辐射创制水稻红米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及其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红米水稻研究进展
        1.1 红米水稻新品种选育
        1.2 红米水稻的营养品质
        1.3 红米水稻的生理功能研究
        1.4 红米水稻种皮颜色基因的遗传
        1.5 红米水稻种皮色素基因的定位及克隆
        1.6 红米水稻的抗氧化活性物质研究
        1.6.1 多酚
        1.6.2 类黄酮
        1.6.3 原花青素
        1.6.4 花色苷
    2 水稻辐射诱变育种研究
        2.1 水稻辐射育种
        2.2 水稻辐射的多基因突变
        2.3 水稻辐射的单基因突变
    3 有色稻杂种优势和活性成分遗传效应
        3.1 有色稻杂种优势利用
        3.2 有色稻活性成分遗传效应分析
    4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第一章 辐射诱变创制优异红米种质资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红米恢复系的选育技术路线
        1.2.2 红米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1.2.3 红米恢复系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测定
        1.2.4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红米恢复系选育过程
        2.2 红米恢复系的农艺性状考察
        2.3 红米恢复系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分析
    3 讨论
        3.1 高营养价值的红米恢复系的创制
        3.2 红米恢复系的突变位点分析
        3.3 红米恢复系抗氧化活性成分分析
第二章 红米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红米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的表型值分析
        2.2 红米杂交稻的杂种优势
        2.2.1 中亲优势
        2.2.2 竞争优势
        2.3 红米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2.3.1 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方差
        2.3.2 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
        2.3.3 主要农艺性状的特殊配合力
        2.2.4 主要农艺性状群体方差和遗传力估计
    3 讨论
        3.1 红米杂交稻的杂种优势评价
        3.2 配合力分析评价
        3.3 红米杂交稻的筛选鉴定
第三章 红米杂交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及杂种优势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田间种植
        1.2.2 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测定
        1.2.3 数据统计
    2 结果分析
        2.1 两种不同季节下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表型值分析
        2.2 不同环境下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
        2.2.1 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方差
        2.2.2 抗氧化活性成分的育种价值分析
        2.2.3 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杂种优势
        2.2.4 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相关
    3 讨论
        3.1 红米杂交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特点
        3.2 红米杂交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杂种优势
        3.3 红米杂交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关联性
        3.4 红米恢复系在抗氧化活性成分上的利用价值
全文总结
    1 结论
    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北方杂交粳稻耐低肥特性及杂种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杂交粳稻的研究进展
        1.1.1 国内外水稻研究进展
        1.1.2 国内外杂交粳稻研究进展
    1.2 杂交粳稻抗性研究概况
        1.2.1 .杂交粳稻对稻瘟病抗性研究
        1.2.2 杂交粳稻纹枯病抗性研究
    1.3 杂交粳稻恢复系研究进展
        1.3.1 恢复系测交筛选
        1.3.2 基因测定恢复系选育
    1.4 杂交粳稻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1.4.1 杂交粳稻杂种优势
        1.4.2 杂交粳稻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1.5 杂交粳稻理想株型研究
        1.5.1 理想株型的提出与发展
        1.5.2 理想株型性状指标的研究
        1.5.3 理想株型模式研究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2 本研究的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2.1.1 试验材料来源
        2.1.2 试验方法
    2.2 指标测定
    2.3 肥料及水平
    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肥力对F_1群体农艺性状的影响
    3.1 正常肥力力条件下F_1群体农艺性状的变异
        3.1.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1.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3.1.3 株型性状
        3.1.4 穗部性状
        3.1.5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的关系
        3.1.6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株型性状的关系
        3.1.7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3.2 低肥力条件下F_1群体农艺性状的变异
        3.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2.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3.2.3 株型性状
        3.2.4 穗部性状
        3.2.5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的关系
        3.2.6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株型性状的关系
        3.2.7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3.3 不同肥力条件下F_1群体农艺性状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3.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3.3.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3.3.3 株型性状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3.3.4 穗部性状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3.4 小结
        3.4.1 不同肥力条件F_1干物质积累及转移与产量的关系
        3.4.2 不同肥力条件下F_1产量及产量结构
        3.4.3 不同肥力条件F_1抽穗期干物重、抽穗期后产生干物重与产量、经济系数的关系
        3.4.4 杂交粳稻株型性状
        3.4.5 穗部性状
第四章 肥力对恢复系群体农艺性状的影响
    4.1 正常肥力条件下恢复系群体农艺性状的变异
        4.1.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4.1.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4.1.3 株型性状
        4.1.4 穗部性状
        4.1.5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干物质转移特性的关系
        4.1.6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株型性状的关系
        4.1.7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4.2 低肥力条件下恢复系群体农艺性状的变异
        4.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4.2.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4.2.3 株型性状
        4.2.4 穗部性状
        4.2.5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干物质转移特性的关系
        4.2.6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株型性状的关系
        4.2.7 产量及构成因素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4.3 不同肥力条件下恢复系群体农艺性状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4.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4.3.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4.3.3 株型性状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4.3.4 穗部性状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4.4 小结
第五章 北方杂交粳稻杂种优势分析
    5.1 正常肥力条件下F_1群体杂种优势分析
        5.1.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5.1.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5.1.3 株型性状
        5.1.4 穗部性状
    5.2 正常肥力条件下F_1杂种优势与恢复系的关系
        5.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5.2.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5.2.3 株型性状
        5.2.4 穗部性状
    5.3 低肥力条件下F_1群体杂种优势分析
        5.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5.3.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5.3.3 株型性状
        5.3.4 穗部性状
    5.4 低肥条件下F_1杂种优势与恢复系的关系
        5.4.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5.4.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5.4.3 株型性状
        5.4.4 穗部性状
    5.5 小结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1.1 不同施肥处理条件杂交粳稻干物质积累转移与产量的关系
        6.1.2 不同施肥处理条件杂交粳稻产量及产量构成
    6.2 结论
        6.2.1 不同肥力处理条件下杂交粳稻各主要农艺性状特性
        6.2.2 相同肥力条件下杂交粳稻对其亲本部分性状的杂种优势及相关性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9)减氮背景下超高产水稻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农学与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前言
    1 中国水稻品种改良进程
        1.1 水稻品种类型的变化
        1.2 水稻产量构成因子的变化
        1.3 水稻单产的变化
    2 水稻产量的形成
        2.1 水稻产量形成与产量构成因子
        2.2 水稻产量形成与生物量和收获指数
        2.3 水稻产量形成与干物质生产和转运
        2.4 水稻产量形成与根系
    3 氮在水稻生产中的作用及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现状
        3.1 氮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3.2 氮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3 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现状
    4 水稻素氮利用效率
        4.1 氮素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
        4.1.1 不设立无氮区
        4.1.2 设立无氮区
        4.2 水稻对氮肥的吸收特性
        4.3 水稻NUE差异
        4.3.1 水稻NUE的品种间差异
        4.3.2 水稻NUE的类型间差异
        4.3.3 与水稻NUE有关的农学和生理性状
    5 有关水稻产量和NUE还需进一步探索的科学问题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籼型超级杂交稻在减氮背景下的产量与NUE的农学和生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生育进程
        1.2.2 农艺性状与生长特性
        1.2.3 光照拦截动态
        1.2.4 SPAD值测定
        1.2.5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1.2.6 氮素积累与利用效率
        1.3 数据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象条件
        2.2 不同水稻品种的生育期
        2.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及其产量构成
        2.4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2.5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收获指数、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
        2.5.1 关键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和成熟期收获指数
        2.5.2 干物质转运特性
        2.5.3 作物生长速率
        2.6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植株生长特性
        2.6.1 分蘖特性
        2.6.2 分蘖速率与群体作物生长速率的关系
        2.6.3 叶面积生长特性
        2.6.4 叶面积生长速率与群体作物生长速率的关系
        2.6.5 营养生长期的光照拦截特性
        2.6.6 花后SPAD值的变化
        2.7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氮素积累和利用效率
        2.7.1 齐穗期和成熟期各器官氮浓度
        2.7.2 关键生育期的氮素积累
        2.7.3 氮素转运特性
        2.7.4 氮素利用效率
        2.7.5 NUE与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关系
        2.7.6 NUE与植株生长特性的关系
    3 讨论
        3.1 籼型超级杂交稻在减氮条件下的产量表现及其农学和生理特性
        3.2 籼型超级杂交稻在减氮条件下的氮素积累、转运及NUE表现
        3.3 不同氮肥处理下水稻NUE相关性状
    4 结论
第三章 籼粳杂交稻在减氮背景下的产量和NUE的农学与生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生育期记载
        1.2.2 叶面积和干物质
        1.2.3 颖花分化与退化
        1.2.4 冠层结构特性
        1.2.5 产量和产量构成
        1.2.6 植株全氮含量的测定
        1.3 其它数据计算
        1.4 数据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象条件
        2.2 产量及其构成
        2.3 甬优4949 大穗的形成
        2.3.1 颖花分化与退化
        2.3.2 颖花分化期单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
        2.3.3 颖花分化末期至齐穗期的作物生长速率
        2.3.4 群体颖花生产效率
        2.4 干物质生产及与干物质生产有关的植株性状
        2.4.1 生育期和干物质积累
        2.4.2 冠层光照拦截和光能利用率
        2.4.3 冠层内光照和氮素的垂直分布
        2.4.4 LAI降低速率和绿叶面积持续期
        2.5 粒叶比和收获指数
        2.6 氮素积累和利用效率
        2.7 NUEg与 NHI、HI和成熟期叶片、饱粒氮素浓度的相关性
    3 讨论
        3.1 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在减氮条件下的产量和NUE表现
        3.2 颖花生产效率对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产量和NUE的影响
        3.3 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对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产量和NUE的影响
        3.4 冠层特性对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产量和NUE的影响
        3.5 粒叶比和HI对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产量和NUE的影响
    4 结论
第四章 结语
    1 研究总结
    2 研究创新点
    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优质中熟籼稻三系不育系川华A的选育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我国水稻育种概况
        1.1 水稻育种历程
        1.2 新形势下对水稻品种的要求
    2 三系杂交稻不育系的选育
        2.1 三系不育系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2.1.1 野败型不育系
        2.1.2 冈型不育系
        2.1.3 D型不育系
        2.1.4 印尼型不育系
        2.1.5 红莲型不育系
        2.1.6 K型不育系
        2.1.7 88型不育系
        2.2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 三系杂交水稻配合力的研究概况
        3.1 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
        3.2 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配合力的研究
        3.3 杂交水稻主要品质性状配合力的研究
    4 杂交稻的稻米品质研究进展
        4.1 影响杂交稻稻米品质的因素
        4.2 优质稻米的需求现状
        4.3 杂交水稻品质改良的目标及途径
        4.4 稻米品质与种植环境的研究
    5 水稻抽穗期的遗传研究进展
        5.1 影响水稻抽穗期的因素
        5.1.1 环境因素
        5.1.2 遗传因素
        5.2 水稻日产量与抽穗期的关系
    6 研究意义与开题设想
第二章 野败型优质不育系川华 A 的选育及分析
    1 川华A的选育过程
        1.1 育种思路及方法
        1.2 亲本材料的来源
        1.3 选育过程
    2 川华 A 的特征特性比较分析
        2.1 试验材料及田间试验
        2.2 分析内容及方法
        2.2.1 株叶型及穗部特征特性调查
        2.2.2 育性鉴定及套袋自交结实率观察
        2.2.3 生育期和主茎叶龄调查
        2.2.4 抽穗动态和开花习性调查
        2.2.5 柱头外露率和包颈状态考察
        2.2.6 柱头生活力测定
        2.2.7 川华A的稻米品质分析
        2.2.8 川华A所配组合抽穗期比较
    3 结果与分析
        3.1 川华A的主要特征特性
        3.1.1 形态特征特性
        3.1.2 育性鉴定
        3.1.3 抽穗动态与花时习性调查
        3.1.4 柱头外露率和包颈率
        3.1.5 柱头生活力测定
        3.1.6 稻米品质分析
        3.2 生育期特性
        3.2.1 川华A生育期特性
        3.2.2 所配组合抽穗期比较
第三章 川华A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1 川华 A 的配合力分析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性状调查项目和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2.2 川华A不育系配合力分析
        2.2.1 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分析
        2.2.2 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2.2.3 特殊配合力分析
        2.2.4 群体配合力方差和遗传参数估算
        2.2.5 主要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川华A的应用研究
    1 川华优320 高效制种技术体系
        1.1 亲本特征特性
        1.2 制种技术体系
        1.2.1 制种田选择及隔离要求
        1.2.2 适当缩小父母本播差期
        1.2.3 培育壮秧,合理密植
        1.2.4 田间管理
        1.2.5 花期预测与调节
        1.2.6 适量喷施赤霉素
        1.2.7 赶粉、去杂、收贮
    2 川华优 320 区试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2.1 产量结果比较分析
        2.2 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2.3 稻米品质结果
        2.4 稻瘟病抗性结果
        2.5 生产试验结果
        2.6 川华优 320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讨论
    1 川华A的选育方法及思路
    2 川华A的配组
    3 三系不育系选育的方向
附表1 各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等的表现
附表2 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值(SCA)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附件

四、有色稻与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差异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有色稻米功能性成分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J]. 郑菲艳,郑建华,王洪飞,朱永生,游晴如,周鹏,陈春霞,涂诗航,董瑞霞,郑家团,黄庭旭. 福建农业学报, 2021(01)
  •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种质资源研究60年:成就与展望[J]. 潘大建,李晨,范芝兰,孙炳蕊,陈文丰,江立群,张静,吕树伟,刘清,毛兴学. 广东农业科学, 2020(11)
  • [3]长江中游粳稻生态适应性差异及其机理研究[D]. 涂德宝.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4]芜湖市有色稻品种生产比较试验[J]. 胡春艳,张艺. 现代农业科技, 2020(11)
  • [5]亚非部分种间杂交组合筛选与产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鉴定[D]. 孙勇胜.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6]耐盐水稻种质F2群体数量性状的QTL定位与相关性分析[D]. 莫素.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7]辐射创制水稻红米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及其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分析[D]. 肖长春.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8]北方杂交粳稻耐低肥特性及杂种优势研究[D]. 房闵.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6)
  • [9]减氮背景下超高产水稻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农学与生理研究[D]. 黄礼英. 华中农业大学, 2018
  • [10]优质中熟籼稻三系不育系川华A的选育与应用研究[D]. 龚桥.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3)

标签:;  ;  ;  ;  ;  

彩色稻与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