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现代企业制度引入高校校办企业(论文文献综述)
章亿发,张兵,王睿[1](2021)在《中国高校校办企业改革: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中国高校校办企业改革是构建高校创新体系、提高高校创新能力的重要命题。从制度设计角度看,高校校办企业经历了政策鼓励、制度激励、制度监管、行政剥离与清理的四个阶段。在各个阶段取得改革成果的同时,高校校办企业仍然面临治理与管理体系融合不畅、企业行为难以规制以及新时代监控体系如何设计的改革难题。未来高校校办企业改革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回归本业、融合机制,发挥高校校办企业力量,推动高等院校科技产业统筹发展;价值注入、明晰规则,规范高校校办企业行为,激发高校创新体系协同作用;绩效导向、迭代信息,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高校校办企业监管体系。
邓筠[2](2020)在《校企分离背景下S高校校办企业无形资产入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依托自身优势组建校办企业,一定时期内在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校办企业同时存在监管不力、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资本运营效率低下等问题,给高校资产安全带来一定风险。为防范高校财务风险,让高校将重点放在教学科研上,国家要求高校将与教学科研无关的企业清理脱钩。同时,为促进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国家还鼓励以科研成果在企业入股。本文以高校无形资产入股为切入点,并结合产权理论、股权激励理论、企业价值理论等,对高校校办企业等概念进行梳理。并以S高校为例,通过文献研究、调查问卷并结合工作实践,对S高校现有无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所有权的分类分析,结合S高校校企分离和无形资产入股的现状,指出了S高校在无形资产入股时存在无形资产的权属不清、价值体现不充分、使用效率不高、高校主体责任履行不充分等问题。针对S高校无形资产持股存在的问题,提出理顺管理体制、实现校企分离、建立无形资产价值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培养复合型人才、鼓励科研成果转化、落实高校主体责任等建议,并建议从政策环境、组织制度、资金人员三个方面予以保障。
肖川娜[3](2020)在《X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企业财富的增长能够助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有效促进企业财富的创造,越来越多的企业、学者开始关注公司治理的研究。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给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也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全世界范围而言,公司治理结构模式根据不同公司的特点,各不相同。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在原有企业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和理论研究,完善公司治理模式。公司治理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是公司治理的根本支撑。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障企业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状,同时为企业的规范经营提供有力保障,进而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所以说如果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里实现企业的良好可持续发展,那么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是非常重要的。X公司作为一家典型的校办企业公司,在探索良好公司治理的过程中,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本文以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研究为方向,通过具体分析X公司的治理现状,剖析其公司在治理结构方面出现问题的原因,重点从优化股权结构、加强董事会建设、健全监事会运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角度进行制度设计,并给出了完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建设企业核心文化等一系列保障措施,保障对策的有效实施。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对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起到相应的保障作用。X公司作为初创校办企业的典型代表,结合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现状,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研究就具有更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实际操作性。本文以X公司这个现实案例进行研究,既丰富了校办企业公司治理方面的理论成果,同时也为其他校办企业不断健全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陈婉莹[4](2019)在《高校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2018年《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过,为高校校办企业改革及国资监管改革指明了方向。因此,以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为切入点,从当前监管的现实情况出发,通过对校办企业国资监管的现实困境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完善相关国资监管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在当前相关法律问题研究较少情况下,对校办企业国资监管改革探索有所裨益。本文通过研究,认为校办企业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特性,在当前,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的真空状态显然不符合当前的时代要求。校办企业当前的国有资产监管面临着诸多现实困难,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在上层设计上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设计和监管机制设计,造成监管失位;另一方面是由于现有监管制度在落实中尚未建立成熟的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造成监管效果不佳。在考虑完善路径时,我们应当看到尽管我国校企具有一定特色,但域外关于赋予校企独立性等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与此同时,针对现有困境,从上层设计和具体落实两个层面探索我国校企国资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路径。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校企国资监管的具体建议,作为完善相关监管体系的探索。
徐丹梅[5](2018)在《A校校办企业战略定位与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高等学校在办好自身教育事业的同时,纷纷开始利用自身科学技术优势、学科优势、人才的优势创办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这些企业在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等方面成绩显着,而且在各高校周边逐渐成立高新科技园区、大学科技园区,现在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科技成果有益转化的重要源泉。但是高校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科技园区的建设与管理还在摸索中前行,教育部等高校上级主管部门一直在为规范和完善高校产业的管理方法和措施而努力。由于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之快,目前在高校校办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负面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究其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高校校办企业明确的战略规划的缺乏和发展目标的不清晰,导致校办企业发展中出现市场定位不准、追求眼前利益等状况,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健康稳步发展。本文在论述我国高校校办企业成绩的同时,对其经营管理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A校校办企业发展为案例,对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背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意义进行了详细阐述,重点介绍论文的研究思路,以便从总体上把控论文研究的具体架构;着重对高校校办企业发展现状与PEST分析,介绍校办企业定义、特征和类型,以及介绍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对A校校办企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介绍A校校办企业经营规模和权属关系以及主要下属企业概况;运用SWOT模型分析A校校办企业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遇与挑战,从而选择其战略定位;在分析A校校办企业现有发展情况基础上,制定A校校办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并探讨相应的发展策略;根据战略框架,提出一系列的方法与措施,保障战略目标的实施与控制。最终,本文认为A校校办企业应将发展重心集中在“取之于校、反哺于校”上,重点依托A校优势资源,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创新产业的一体化建设,将高校校办企业建设的更加规范、标准,实现可持续发展,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王临珅[6](2014)在《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是高科技激烈竞争的时代,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提高国民素质已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但是中国目前的基本国情是人力资源丰富,高质量人力资本存量却极为不足。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并取得丰硕成果,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伴随高校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分析和解决中国高等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构建和完善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体制已成为高等教育持续和良性发展的最迫切需要。在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筹资多元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中国高等教育筹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层层分析,层层建议。因此,我们应抓住机遇、振兴中国教育事业,只有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全民族总体受教育水平,增加高素质劳动力的供给,才可能推动中国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不失时机迎头赶上时代的步伐,实现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战略转变。确保高等教育的投入是办好高等教育的前提,目前单靠政府的投入办高等教育是不够的,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是办好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之一高等教育的发展依靠金融支持是一条解决高校办学经费紧张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国有商业银行的融资支持,一则可以解决金融机构的资金出路问题,取得稳定的低风险收益,减轻社会闲散资金的储蓄压力;二则可以使高等教育产业化进程中遇到的资金问题得到一定的缓解。可以通过金融支持引导教育消费和向高等学校提供中长期贷款,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在教育产业化进程中金融支持的途径主要有向学校提供融资支持,向学生提供助学贷款,以及通过一些间接的途径向高等教育提供金融支持,促进教育良好快速发展。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在引入问题由来的同时阐述研究的目的、意义,介绍本研究的价值所在。通过广泛阅读国内外文献对前人研究进行梳理,了解到国内对于高等教育筹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介绍国外高校先进的筹资经验、高校多渠道筹资的必要性和意义研究、介绍高校多渠道筹资的方法与提高高校现有经费和资源使用效率研究四方面,而国外则很早就开始了教育筹资多元化问题研究,并提出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各国形成了较为相似的改革措施,其共同特征体现为经费筹措引入一定的市场机制。同时绪论部分还指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定性分析法和宏观分析法等方法。第二部分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教育作为一种公益性事业,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特性。首先本部分对公共产品理论有一个系统的回顾,包括公共产品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公共产品的主要特性与内容,尤其深刻理解公共产品的消费非排他性、消费非竞争性、产权的公共性和产权的非交易性。而从教育本身更广义的角度来讲,其本质属性又包括公益性、经济性、综合性与准公共品性。公益性体现为教育的基本属性,它承担着全社会启蒙与文化传播的使命,是属于全社会的基本利益;经济性体现为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不仅仅单纯体现为知识技术的传播,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提高人力资本存量,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准公共品性则体现在其广泛的正外部性上。教育的综合性则实现了对教育属性的全局把握,既包括教书育人的基本属性也包括促进生产的经济属性,既包括政治属性也包括社会属性,对教育的理解要从多角度出发。对教育这一概念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后,从其性质出发介绍其经费来源主要财政拨款、金融市场、贷款与家庭支持四部分。财政性教育经费一直是高等教育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为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和校办产业、勤工助学和社会服务收入三类。高等教育的发展依靠金融支持主要通过争取商业银行融资、银校合作等方式,在财政拨款有限的情况下,适度引入市场机制对解决高等教育经费紧张问题不失为一种良好途径。助学贷款主要分为国家助学贷款和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两种,为广大贫困生提供了教育公平的机会。而根据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学费也正日益成为教育产业化后重要的经费来源之一,一定程度缓解了高等教育经费难的问题。第三章为本研究的主体部分,首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层级结构有一个初步了解,包括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各个层次高等教育在其办学模式、教学目标等设置上有所不同,因而也会面临着不同的投入现状,如同样作为高等教育主要组成部分的专科教育,其财政投入明显低于本科教育。其次本部分对不同时期教育金融支持现状做了回顾。改革开放前教育属于计划经济范畴,全部由国家财政拨款支持;改革开放后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经历了八大方面的改革,主要有拨款形式、拨款内容划分、经费管理办法的完善等内容,体现了高等教育财政划拨制度在逐渐好转;教育产业化后,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添加了学费这一重要项目,市场机制的引入使得教育脱离了“纯公共品”的范畴,而学费不断攀高则又成为高等教育金融支持的又一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本部分还具体针对几种金融形式支持高等教育的方法进行讨论,其中不乏一些较为新颖的金融领域融资方法如发行教育彩票等。最后本部分给出目前高等教育金融支持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国家财政投入不足、政策性金融支持存在问题、高等教育投资效益不高、等教育拨款依据和收费标准不合理四个方面。第四部分从实践角度介绍几个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金融支持案例,美国作为发达国家的典型代表,其高等教育金融支持现状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本部分对美国案例的学习分为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公立大学较私立大学更多接受政府拨款与校友捐赠,而私立大学则更多引入市场机制,包括教学服务商品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后勤服务社会化与捐赠管理经营化,自行解决办学经费问题。日本私立高校占据着日本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因此讨论日本私立高校金融支持具有代表性。日本私立高校虽数量众多,但其在政府资助上远不如公立院校,间接导致私立高校学费不断攀高,另外校办产业收入和捐赠收入也是私立高校经费重要来源。同时本部分还补充介绍印度、英国与韩国的案例,并简要总结几国高等教育的共性与成功之处。第五部分给出本研究的结论,提出促进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从政府角度来讲,需明确三点工作方向,一是要转变政府教育职能实现高等才能治理模式,变行政控制为引导转换政府角色,将办学主动权交由高校;二是此种情况下,政府要明确自己作为责任人的使命,高等教育不由政府办但需要政府营造良好的环境、作出合理的社会导向;三是政府需推动高校金融支持进程,促进鼓励金融支持又把好总量关,使其发挥最大的正效用。从高校角度讲,高校应从过去被动等政府养的态度转变为积极自主办学,改革措施可从增加收入来源、完善经费管理体制等方面入手,既要开源又要节流,实现高校经费合理高效运转。而从金融创新角度,本文提出一系列创新筹资机制,为高校经费筹措提供新思路。最后给出本文结论和展望,为后续研究提供指导方向。本文的创新之处:一是从“金融”角度研究高校发展的资金问题,从系统解决问题的角度提出“金融支持”这一概念,在理论界属于新的视角。在国内理论界有不少关于中国政府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问题的研究,而本文的创新在于把高等学校融资的问题从提到国家竞争力的高度,对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下的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将理论研究与应用操作结合起来,率先从系统、全面的视角提出在21世纪新的条件下中国大学的高等教育金融支持需要政府作出政策保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高校经费问题,为中国的大学发展提供雄厚的经济基础,大幅度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经济社会竞争力。二是本文研究结合以教育经济学作为基本理论、结合金融学的理论与实践,充分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研究具有坚实的基础,结论也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所以,本文在跨学科领域运用上,将教育经济学与金融学相结合,提出了在高等教育领域要灵活、规范运用金融工具的观点也是一个创新点。
王晶[7](2013)在《高校校办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以A高校G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校校办企业这一特殊企业类型,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教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成果。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在国家和政府的政策引导下,高校校办企业依靠主办高校的大力支持,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推动了我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综合社会经济效益明显。但高校校办企业总体规模发展壮大的背后,是相当一部分校办企业出现了经济效益低下,经营管理不善的局面,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部分高校校办企业自身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适应市场竞争的现状,是普遍和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以A高校G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访谈、专题调研、资料查阅等多种方式,分析研究A高校G公司的发展历程和目前现状,深入了解该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理论,以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六大系统为脉络,提出对该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优化的策略和对策。文章在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高校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总结了高校校办企业人力资源体系与其他企业人力资源体系相比所具备的自身特点。本文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六大系统为脉络,以G公司作为高校校办企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为背景,针对G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各模块中存在的问题,逐一提出了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黎杰,于善虎[8](2013)在《高校校办企业改革思路探析——以C公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校校办企业是高校科研成果、智力资源转化的高级形式,但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瓶颈。笔者通过分析校办企业普遍存在的经营管理问题,包括与学校之间经济法律关系不清晰、体制机制滞后市场反应、激励与监督机制匮乏等问题,以华南地区C校办企业为例,提出几点校办企业改革的思路,重点在于股权改革,引入公司内部核心团队和不同背景的战略投资者,转换经营体制机制,激发公司活力。
刘永芳[9](2013)在《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学术创业行为与策略研究 ——基于江苏高校的案例分析》文中认为知识经济进一步密切了大学与社会的联系,建设创业型大学以回应社会的需求已成为高校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以往创业型大学的研究中,几乎集中在创业型大学的介绍、理论分析和组织转型等方面,从创业型大学的视角分析学术创业行为以及学术创业对学科发展影响的研究很少;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创业型大学建设的单因素研究较多,而从政府、大学、学科、教师等多方面、多层次进行的综合研究较少;从大学行政管理者角度思考创业型大学建设问题的研究较多,从个体角度关注大学教师对于学术创业的需求、认知和回应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21世纪以来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为背景,从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教师和学科发展等关键性因素入手,结合政府、市场等要素,选取了江苏省“985工程”、省属普通本科高校等不同层次以及综合性、工科类等不同类型的3所大学作为案例,分析了大学内部学术组织和成员对经济社会需求、大学政策制度的回应策略以及学术创业与学科建设、教师自身发展的机制与影响。在收集三所案例大学相关文本资料的基础上,按照大学职能部门—院系—教师三个层次,分别对案例大学职能部门负责人、院系管理者和教师等不同类型人员共12人进行了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并对教育厅有关人员(2人)进行了咨询和访谈。借助伯顿·克拉克的创业型大学转型五要素理论、希拉·斯劳特的学术资本主义理论和埃兹科维茨的三螺旋理论等重要理论框架,深入分析了中国大学学术创业的现状及其内外部环境,探讨了政府、市场与大学学术创业之间的关系。运用新制度主义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对于教师的学术创业行为、回应策略进行了理性分析和解释。教师的学术创业实际上受到大学政策制度的制约和影响,其行为选择是学校政策与个人利益选择共同作用和驱动的结果,并呈现出同型化特征。访谈结果证实了新制度主义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在教师学术创业行为中的意义,即:教师的学术创业行为是为了回应大学奖惩制度以获得“现实合法性”(新制度主义理论),是为了获得外部资源(这些资源有助于职称提升、研究改善、收入增加等)以避免可能的地位下降和资源减少(资源依赖理论)。运用SPSS因子和聚类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江苏省38所高校的学术创业、学科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归纳了江苏高校学术创业结果所处的五个层级,并证实了江苏高校学术创业与学科发展之间所存在的紧密互动机制,同时也揭示了学术组织创业与学科发展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性。在对案例大学综合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案例大学学术创业的五种类型,这五种类型分别为混合型、初始型、适应型、成熟型和理想型,就目前江苏省高校而言,学术创业类型主要集中于初始型、适应型和混合型三类,尚缺乏成熟型和理想型创业大学。借鉴和运用美国学者波特“钻石模型”理论分析框架和英国学者哈里森、雷奇关于创业结果与市场因素互动机制模型,构建了由大学发展规划与定位、学科发展水平、学术资本机制和文化、大学学术创业结果等四个内部因素组成以及由政策制度、社会经济环境、产业需求、时机等外部要素构成的学术创业结果与内外部因素的互动概念模型。根据对创业型大学范式的概括、大学学术创业现状、内部成员对学术创业的认知、理解、选择以及实证分析结果,论文建议中国大学在今后建设创业型大学的过程中要坚持知识创新与技术转移、组织转型的有机统一,要坚持学术自由、大学自治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结合,要推进有利于创业型大学形成的政策制度环境和校企有效互动机制,要走特色创新之路,要切实推动大学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从而达成学术与行政、学科与创业的平衡,以实现大学与政府、市场的良性互动和共赢发展。
孙健敏[10](2012)在《产权、组织与管理:H大学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文中指出中国高校直接投资兴办企业,是世界高等教育史上一个比较独特的现象,这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问题。高校和企业本身分属于不同的场域,承担不同的责任,作为二者的结合,高校校办企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问题和矛盾。其中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高校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已逐渐凸现在社会各界的视野,本文将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以案例研究的形式,选取H大学作为研究对象,以产权、组织与管理作为切入点,全文始终围绕这三个核心要素展开,以期给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借鉴。本文的具体结构安排如下:首先阐述研究H大学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其次是理论基础和高校校办企业的概述:理论基础即为产权理论、组织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行文思路为先阐释理论的内涵,继而揭示该理论对高校校办企业的启示。高校校办企业概述主要阐述了高校校办企业的内涵、特征及其发展历程。接下来是对H大学校办企业的现实考察和改革途径探析,为本论文的核心章节。对H大学的现实考察,先分析H大学状况及H大学校办企业情况,继而从产权、组织、管理的角度分析了H大学校办企业管理体制中现存问题。对H大学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途径探析中,本文首先提出H大学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框架设计,进而从政府、产权、组织和管理四个维度梳理H大学校企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策略,最终的落脚点是建立符合H大学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最后对H大学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后的发展进行深入思考,这一章分析H大学校办企业发展任重道远的缘由所在,并对全文进行总结及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二、将现代企业制度引入高校校办企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将现代企业制度引入高校校办企业(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高校校办企业改革: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缘起 |
二、高校校办企业改革历程回顾 |
(一)1992年之前:制度配置真空期、改革推动制度建设初期 |
(二)1992—2002年:制度配置阶段性耦合期、改革以激励性制度安排为主 |
(三)2003—2012年:制度配置阶段性冲突期,改革以监督性制度安排为主 |
(四)2013—2021年:制度配置阶段性冲突深化期、改革以监管制度安排为主 |
三、高校校办企业改革成就、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
(一)改革成就 |
1. 阶段性改善办学条件、弥补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
2. 建立高校校办企业资产监管机制,有效控制住国有资产流失风险。 |
3.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校办科技产业体系。 |
(二)改革经验 |
1. 科技创新是高校校办企业改革的主要依据。 |
2. 股份制是高校校办企业改革的重要形式。 |
3. 高校校办企业制度与企业管理改革同时进行是重要手段。 |
(三)存在问题 |
1. 高校校办企业治理与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融合。 |
2. 高校校办企业行为有待进一步规制。 |
3. 新时代高校校办企业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
四、高校校办企业改革展望 |
(一)回归本业、融合机制,发挥高校校办企业力量,推动高校科技产业统筹发展 |
(二)价值注入、明晰规则,规范高校校办企业行为,激发高校创新体系协同作用 |
(三)绩效导向、迭代信息,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高校校办企业监管体系 |
(2)校企分离背景下S高校校办企业无形资产入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校企改制现状研究 |
1.2.2 无形资产入股相关研究 |
1.3 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2.主要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主要概念 |
2.1.1 高校校办企业 |
2.1.2 无形资产及高校校办企业无形资产主要类型 |
2.1.3 无形资产价值评估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权理论 |
2.2.2 股权激励理论 |
2.2.3 企业价值理论 |
3.S高校及其校办企业无形资产入股情况 |
3.1 S高校简介及校企分离情况 |
3.2 S高校及其校办企业现有的无形资产概况 |
3.3 S高校校办企业无形资产权属认定 |
3.3.1 商标权 |
3.3.2 着作权 |
3.3.3 专利权 |
3.3.4 名誉权 |
3.3.5 土地使用权 |
3.3.6 其他无形资产 |
3.4 S高校校办企业现有无形资产入股情况 |
3.4.1 商标及名誉权入股情况 |
3.4.2 专利权入股情况 |
3.4.3 土地使用权入股情况 |
4.S校办企业无形资产入股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S高校与校办企业之间存在权属不清问题 |
4.1.1 行政管理权属不清 |
4.1.2 人员管理身份不明 |
4.1.3 资产管理校企不分 |
4.2 S高校入股的无形资产存在价值体现不充分 |
4.2.1 价值估计不精准 |
4.2.2 入股谈判能力弱 |
4.3 S高校存在无形资产使用效率不高 |
4.3.1 已有的无形资产闲置流失 |
4.3.2 潜在的无形资产未挖掘保护 |
4.4 S高校主体责任履行不充分 |
4.4.1 高校的领导责任 |
4.4.2 企业的股东责任 |
5.解决无形资产入股现存问题的主要对策 |
5.1 理顺管理体制实现校企业务脱钩 |
5.1.1 理顺管理体制 |
5.1.2 实现业务脱钩 |
5.2 建立无形资产价值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 |
5.2.1 土地使用权 |
5.2.2 专利权 |
5.2.3 着作权 |
5.2.4 其他无形资产 |
5.2.5 动态调整机制 |
5.3 鼓励科研成果转化培养复合人才 |
5.3.1 鼓励科研成果转化 |
5.3.2 培养复合人才 |
5.4 完善制度落实高校主体责任 |
5.4.1 建立容错免责机制 |
5.4.2 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
5.4.3 建立职务成果披露制度 |
6.保障措施 |
6.1 政策环境保障 |
6.2 组织制度保障 |
6.3 资金人员保障 |
7.结论与不足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X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和内涵 |
2.2 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股东治理理论 |
2.2.3 产权理论 |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 公司治理结构的典型模式分析 |
2.3.1 英美模式 |
2.3.2 德日模式 |
2.3.3 两种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
2.4 我国高校校办企业的治理现状分析 |
2.4.1 我国高校校办企业治理结构现状 |
2.4.2 高校校办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必要性 |
第3章 X公司治理结构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X公司概况 |
3.1.1 公司简介 |
3.1.2 X公司的SWOT分析 |
3.1.3 公司经营状况 |
3.1.4 公司的发展愿景 |
3.2 X公司治理结构现状分析 |
3.2.1 X公司的股权结构情况 |
3.2.2 X公司的组织结构情况 |
3.2.3 X公司的治理结构情况 |
3.3 X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
3.3.1 股东大会形同虚设 |
3.3.2 董事会运作机制失灵 |
3.3.3 监事会监督不力 |
3.3.5 对经理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规范 |
3.4 公司治理结构问题成因 |
3.4.1 股权过度集中,股权结构不尽合理 |
3.4.2 董事会结构不合理 |
3.4.3 监事会监督权力有限 |
3.4.4 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 |
3.4.5 高管层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
第4章 X公司治理结构优化方案设计 |
4.1 总体的优化思路 |
4.2 方案设计的主要依据 |
4.3 方案设计的具体内容 |
4.3.1 优化股权结构,实现多股东分享控制权 |
4.3.2 加强董事会建设,优化董事会结构 |
4.3.3 健全监事会的运行,提高监事会地位 |
4.3.4 制定全新的管理规范与制度,加强治理机制建设 |
4.3.5 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 |
第5章 优化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将优化方案纳入公司发展规划 |
5.2 完善落实内部各项规章制度 |
5.3 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有效监督 |
5.4 提升员工竞争力和执行力 |
5.5 打造人性化的企业文化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高校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的基本情况 |
第一节 校办企业的产生和发展 |
第二节 校办企业的学理界定 |
一、校办企业的概念 |
二、校办企业的特点 |
第三节 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的现状 |
一、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的现有概念及分类 |
二、当前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的特点 |
第二章 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现实问题及监管特殊性 |
第一节 校企国资监管现实问题案例分析 |
一、固定资产流失问题严重 |
二、股权流失问题频发 |
三、贪腐问题不断 |
第二节 校企国资监管的特殊性 |
一、校企国资监管具有特殊的监管方向 |
二、校企国资监管具有特殊的监管层级 |
三、校企国资监管影响更大 |
四、校企国资监管改革更具急迫性 |
第三章 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法律制度现状 |
第一节 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法律规范梳理 |
一、关于监管主体的规定 |
二、关于资产监管内容的规定 |
三、关于监管主体法律责任的规定 |
第二节 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法律制度不足 |
一、校办企业国资监管法律制度滞后 |
二、监管主体混乱 |
三、监管内容及方式不健全 |
四、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者的考核评价机制及责任追责机制缺失 |
第四章 完善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 |
第一节 推进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领域的立法 |
一、完善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的法律规定 |
二、明晰校办企业监管主体 |
第二节 强化校办企业监管者的监督职能 |
一、明晰各校办企业监管者的监管内容及权限分工 |
二、强化国资委的监管职能 |
三、完善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组织结构 |
四、强化外部审计的监督 |
第三节 完善校办企业监管者的监管方式 |
一、建立联合监管机制 |
二、深化校办企业监管信息透明度 |
第四节 完善校办企业监管者的考核评价机制和责任追责机制 |
一、完善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者绩效考核机制 |
二、完善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者责任追究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A校校办企业战略定位与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2 高校校办企业发展现状与PEST分析 |
2.1 高校校办企业发展现状 |
2.1.1 高校校办企业定义 |
2.1.2 高校校办企业特征 |
2.1.3 高校校办企业类型 |
2.1.4 高校资产公司 |
2.2 高校校办企业PEST分析 |
2.2.1 政治环境 |
2.2.2 经济环境 |
2.2.3 社会环境 |
2.2.4 技术环境 |
3 A校校办企业发展情况分析 |
3.1 A校校办企业发展概况 |
3.1.1 权属关系 |
3.1.2 经营规模 |
3.2 主要下属企业 |
3.2.1 A校科技股份公司 |
3.2.2 A校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 |
3.2.3 A校生态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 |
3.2.4 A校物业管理公司 |
4 A校校办企业SWOT分析 |
4.1 A校校办企业的优势 |
4.1.1 高校的品牌优势 |
4.1.2 高校的人才优势 |
4.1.3 利于产学研,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
4.1.4 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 |
4.2 A校校办企业的劣势 |
4.2.1 缺乏战略规划,定位不明 |
4.2.2 体制不顺,产权不清 |
4.2.3 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制约因素 |
4.2.4 财务管理薄弱 |
4.2.5 忽视企业文化建设 |
4.2.6 产学研逐渐弱化 |
4.3 A校校办企业的机遇 |
4.3.1 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 |
4.3.2 利于实现产业集群和规模经济 |
4.3.3 实现A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需要 |
4.3.4 成功高校的经验与启示 |
4.4 A校校办企业的挑战 |
4.4.1 规模发展受到制约 |
4.4.2 资本困境阻碍发展 |
4.4.3 市场竞争激烈 |
5 A校校办企业战略框架构建与发展策略分析 |
5.1 使命与愿景 |
5.2 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 |
5.2.1 功能定位 |
5.2.2 发展目标 |
5.3 战略框架的构建 |
5.4 发展策略 |
6 A校校办企业战略实施保障与支撑体系建设 |
6.1 A校校办企业实施目标化管理 |
6.2 推动A校后勤保障体系建设 |
6.3 促进A校校办企业创新性发展 |
6.3.1 调整产业结构,实现集约化经营 |
6.3.2 加强技术创新,研发技术新产品 |
6.3.3 探索产业研究院模式下的产学研合作 |
6.3.4 进一步加强A校科技园建设 |
6.4 加强A校校办企业规范化建设 |
6.4.1 完善资产公司建设 |
6.4.2 重视人才资源问题,优化人才队伍建设 |
6.4.3 更新财务管理观念,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
6.4.4 塑造企业文化,提升软实力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2.1 国内高等教育的金融支持文献 |
1.2.2 国外高等教育的金融支持文献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2 教育性质与资金来源的相关理论 |
2.1 公共品的主要理论 |
2.1.1 公共产品定义及其属性与内容 |
2.1.2 公共产品理论的主要内容 |
2.2 教育成本分摊理论 |
2.2.1 教育成本分摊理论内容及依据 |
2.2.2 教育成本分摊原则 |
2.2.3 教育成本分摊中存在的问题 |
2.3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2.3.1 人力资本理论产生及概念 |
2.3.2 人力资本投资与教育 |
2.3.3 教育投资的意义 |
2.4 教育性质的多视角理解 |
2.4.1 教育的公益性 |
2.4.2 教育的经济性 |
2.4.3 教育属性的综合性 |
2.4.4 高等教育的准公共性 |
2.5 教育性质决定资源 |
2.5.1 教育的财政拨款 |
2.5.2 金融市场支持高等教育 |
2.5.3 贷款支持学生求学 |
2.5.4 家庭对孩子受教育的经济支持 3 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的现状与问题 |
3.1 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发展过程 |
3.1.1 改革开放前中国高等教育的金融支持 |
3.1.2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高等教育的金融支持 |
3.1.3 教育“产业化”后的中国高等教育的金融支持 |
3.2 中国政府高等教育投入分析 |
3.2.1 中国政府高等教育投入的历史回眸 |
3.2.2 中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情况分析 |
3.2.3 中国高等教育投入中存在的问题 |
3.2.4 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多元化的必要性 |
3.3 中国高等教育的金融支持形式 |
3.3.1 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的融资支持 |
3.3.2 组建教育银行 |
3.3.3 其他金融支持手段 |
3.4 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中的问题 |
3.4.1 国家财政投入不足 |
3.4.2 政策性金融支持存在问题 |
3.4.3 高校投资效益不高 |
3.4.4 高等教育拨款依据和收费标准不合理 |
3.4.5 各融资渠道发展不均,融资渠道狭窄 4 部分国家高等教育金融支持的形式与经验 |
4.1 美国公立大学资金来源 |
4.1.1 联邦政府的拨款 |
4.1.2 州政府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 |
4.1.3 学费是最大收入项目 |
4.1.4 毕业生回馈母校慷慨捐赠 |
4.1.5 其他收入 |
4.2 美国私立高校的金融支持 |
4.2.1 美国私立大学市场化筹资的背景 |
4.2.2 美国私立大学市场化筹资的基本方式 |
4.3 日本私立高校的金融支持 |
4.3.1 中央政府财政资助 |
4.3.2 学费收入 |
4.3.3 校产收入和捐赠收入 |
4.4 其他国家高校金融支持案例 |
4.4.1 印度高校教育投资来源结构现状 |
4.4.2 英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 |
4.4.3 韩国高等院校融资情况 |
4.4.4 新加坡高等院校融资情况 |
4.5 启示与借鉴 5 促进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的政策措施 |
5.1 政府教育职能的改革 |
5.1.1 转变政府教育职能实现高等院校治理模式转变 |
5.1.2 完善高等教育投入中的政府行为 |
5.1.3 中央政府需要推动教育的金融制度创新 |
5.1.4 创造高等教育金融支持良好环境 |
5.2 高校在教育的金融支持上的主要工作 |
5.2.1 改革目前高校办学机制和理财模式 |
5.2.2 建立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机制 |
5.2.3 开放高校的校内后勤市场利用金融市场 |
5.3 金融在高等教育上的金融创新 |
5.3.1 发挥高校科技优势在资金市场的融资功能 |
5.3.2 实现金融创新支持发展高等教育 |
5.3.3 建立健全高等教育金融中介组织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
(7)高校校办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以A高校G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综述和文献回顾 |
2.1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概述 |
2.1.1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
2.1.2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 |
2.2 基于职能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分析 |
2.2.1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 |
2.2.2 基于职能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分析内容 |
2.2.3 基于职能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分析方法 |
2.3 高校校办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综述和文献回顾 |
2.3.1 高校校办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
2.3.2 高校校办企业研究国外研究现状 |
第3章 A高校校办企业G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现状分析 |
3.1 A高校G公司情况简介 |
3.2 G公司股权结构和组织架构 |
3.2.1 G公司股权结构 |
3.2.2 G公司组织架构 |
3.2.3 G公司人员构成 |
3.3 G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
3.3.1 人力资源规划 |
3.3.2 招聘与配置 |
3.3.3 培训与开发机制 |
3.3.4 绩效管理 |
3.3.5 薪酬管理 |
3.3.6 员工关系管理 |
3.4 G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原因分析 |
3.4.1 G公司产权不明晰导致了准事业性的管理体制 |
3.4.2 G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失衡,形成事实上的一元化权力结构 |
3.4.3 G公司内部人事关系不清,无法建立有效考核激励机制 |
3.4.4 G公司与A高校权责不清,校企不分现象突出 |
第4章 A高校校办企业G公司人力资源体系优化策略 |
4.1 G公司体制优化设计策略 |
4.1.1 完善校办企业现代产权制度 |
4.1.2 推动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
4.1.3 完善校办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
4.2 G公司人力资源规划优化策略 |
4.2.1 建立独立的人力资源部门 |
4.2.2 强化人力资源规划的执行和控制 |
4.3 G公司招聘与配置管理的优化策略 |
4.3.1 推进编制改革,实行校办企业劳动关系的企业化管理 |
4.3.2 以岗位为价值中心,实现人职匹配 |
4.3.3 实现校办企业管理层聘用的市场化 |
4.3.4 依托高校资源,吸引吸收人才 |
4.4 G公司培训机制优化策略 |
4.4.1 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全程的员工培训 |
4.4.2 校企合作,利用高校教育资源提升企业培训水平 |
4.5 G公司绩效管理优化策略 |
4.5.1 丰富绩效考核标准,细化绩效层级 |
4.5.2 形成公平公开的绩效考核体制 |
4.6 G公司薪酬管理优化策略 |
4.6.1 强化股权激励,实现人力资本股权化 |
4.6.2 增强薪酬体系对外竞争性和对内公平性 |
4.6.3 丰富薪酬激励方式,强化核心员工激励 |
4.7 G公司员工关系管理优化策略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G公司人力资源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8)高校校办企业改革思路探析——以C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发展校办企业的意义 |
二、高校校办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
1. 体制和机制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
2. 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
3. 监督与激励机制缺乏[2] |
三、高校校办企业改革探析———C公司的改革之路 |
1. 校办企业C公司的背景介绍 |
2. 校办企业C公司的改革指导思想 |
3. 校办企业C公司的改革目的 |
(1) 明晰产权, 建立新型产权关系[3] |
(2) 权责明确, 理顺管理体制 |
(3) 完善校办企业的激励机制[4] |
(4) 实现校办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为上市转换机制, 增添活力 |
4. 校办企业C公司的改革路径 |
四、校办企业C公司改革的启示 |
1. C公司改革的最大启示在于人是现代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
2. |
3. |
4. 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调整优化经营业务结构, 分散风险是C公司改革的又一启示。 |
5. C公司改革的最后一个启示是将人才优势转变为技术优势, 依托高校资源建立技术壁垒。 |
(9)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学术创业行为与策略研究 ——基于江苏高校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 |
二、研究现状概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结构 |
一、研究问题与内容 |
二、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
一、主要研究方法 |
二、案例研究的方法和策略 |
三、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
第二章 创业型大学:概述与反思 |
第一节 创业型大学的兴起与范式分析 |
一、创业型大学兴起的时代背景 |
二、创业型大学概念的多重解读 |
三、关于创业型大学范式的综合分析 |
第二节 大学学术创业及其范围 |
一、西方国家学者关于学术创业的内涵解读 |
二、对中国大学学术创业内涵及范围的界定 |
第三节 创业型大学生成机制与价值反思 |
一、创业型大学生成机制分析 |
二、创业型大学价值反思 |
第三章 资源依赖:大学学术创业的外部作用机制探析 |
第一节 资源依赖图景中的大学学术创业 |
一、资源依赖理论:大学学术创业行为的理论诠释 |
二、我国大学学术创业的趋同性和特殊性 |
第二节 政府、市场对大学学术创业的外部作用分析 |
一、政府对大学学术创业行为的作用与影响 |
二、学术创业与市场的交融与互动 |
第四章 创业动因与组织运行:大学创业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创业的驱动因素分析 |
一、社会责任是促使中国一批高水平大学从事创业行动的重要原因 |
二、竞争压力驱使一些地方普通高校实施创业型大学战略 |
三、以创业推动学术发展是大学开展学术创业行动的另一重要驱动因素 |
第二节 中国大学创业的法律与政策环境分析 |
一、国家及江苏省出台的相关法规、政策及其作用 |
二、大学创业激励措施及其评析 |
第三节 大学学术创业组织与运行 |
一、大学的技术转移与管理组织——学术创业的最直接组织形式 |
二、大学的跨学科合作研究组织——学术创业的重要载体 |
三、大学科技园——校政企行合作与学术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 |
四、大学科技型企业——学术创业的典型模式 |
第五章 行为方式与策略选择:教师对于学术创业的回应 |
第一节 教师关于学术创业的认知与体会 |
一、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 |
二、大学行政管理者对于学术创业的回应 |
三、教师对于大学学术创业的经历与体会 |
第二节 教师回应学术创业的策略与思考 |
一、教师学术创业行为动机 |
二、教师学术创业的策略选择 |
三、教师所面临的困境与思考 |
第六章 高校学术创业与学科发展:互动机制与比较分析 |
第一节 大学学术创业与新兴学科的关系分析 |
一、大学学术创业与新兴学科的兴起 |
二、大学学术创业与学科发展的关系分析——以斯坦福大学和沃里克大学为例 |
第二节 关于江苏高校学术创业与学科发展状况的实证分析 |
一、江苏公办本科高校学术创业与学科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
二、江苏公办本科高校学术创业与学科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三、简要结论 |
第三节 学术创业成效比较与分析:以江苏三所案例高校为例 |
一、三所案例大学的学术创业因子分析与比较 |
二、国际比较与分析 |
三、学术创业结果概念模型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发现及其意义 |
一、主要研究发现与研究结论 |
二、研究发现的知识贡献及意义 |
第二节 对我国建设创业型大学的思考与建议 |
一、坚持知识创新与技术转移、组织转型的辩证统一 |
二、坚持学术自由、大学自治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结合 |
三、营造政策制度环境,完善校企有效互动机制 |
四、走特色创新之路 |
五、切实推动大学体制机制改革 |
第三节 后续研究的展望 |
一、研究的局限 |
二、研究的推广 |
三、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访谈征询信 |
附录二: 关于“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学术创业行为与策略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关于“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学术创业行为与策略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四: 关于“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学术创业行为与策略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五: 关于学术创业成本收益情况的问卷调查表 |
后记 |
(10)产权、组织与管理:H大学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宏观背景 |
1.1.2 微观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高校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
2.1 产权理论 |
2.1.1 产权理论的内涵 |
2.1.2 产权理论对高校校办企业的启示 |
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1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观点 |
2.2.2 委托代理理论对高校校办企业的启示 |
2.3 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2.3.1 现代企业制度理论的主要观点 |
2.3.2 现代企业制度理论对高校校办企业的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校校办企业概述 |
3.1 高校校办企业的内涵 |
3.2 高校校办企业的特征 |
3.3 高校校办企业发展历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H 大学校办企业的现实考察 |
4.1 H 大学状况分析 |
4.2 H 大学校办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
4.3 H 大学校办企业管理体制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
4.3.1 产权问题 |
4.3.2 组织问题 |
4.3.3 管理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H 大学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途径探究 |
5.1 H 大学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框架设计 |
5.1.1 H 大学校办企业的定位 |
5.1.2 H 大学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
5.1.3 H 大学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
5.2 H 大学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
5.2.1 政府方面:发挥政府作用,宏观调控为先 |
5.2.2 产权方面:理顺校企关系,保护知识产权 |
5.2.3 组织方面:动力治理双管齐下,人事改革势在必行 |
5.2.4 管理方面:理顺财务关系,打造企业文化 |
5.3 建立符合 H 大学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 |
5.3.1 理解差距 |
5.3.2 选择目标模式 |
5.3.3 H 大学校企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深入思考:校办企业发展任重道远 |
6.1 政学企关系与声望等级结构 |
6.2 从体系再生产角度理解校企发展问题 |
6.3 校企为什么不能彻底和高校相分离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将现代企业制度引入高校校办企业(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高校校办企业改革:回顾与展望[J]. 章亿发,张兵,王睿. 中国高教研究, 2021(08)
- [2]校企分离背景下S高校校办企业无形资产入股研究[D]. 邓筠.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4)
- [3]X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研究[D]. 肖川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4]高校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 陈婉莹.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A校校办企业战略定位与发展策略研究[D]. 徐丹梅.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6]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研究[D]. 王临珅. 武汉大学, 2014(06)
- [7]高校校办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以A高校G公司为例[D]. 王晶.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5)
- [8]高校校办企业改革思路探析——以C公司为例[J]. 黎杰,于善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 [9]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学术创业行为与策略研究 ——基于江苏高校的案例分析[D]. 刘永芳. 南京大学, 2013(03)
- [10]产权、组织与管理:H大学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D]. 孙健敏. 河北科技大学, 2012(05)
标签:创新创业教育论文;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论文; 大学论文; 企业管理模式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