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邓小平主政大西南时期的重要思想及其延续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石丹[1](2021)在《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对城市治理的实践探索及当代启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蒋博宁[2](2021)在《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贯彻群众路线的实践及当代启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黄钰[3](2021)在《西南局民族工作与少数民族对新中国认同建构研究》文中认为
李从照[4](2021)在《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统一战线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统一战线历来是党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无论是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还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世界面临百年未有大变局之际,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摆在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努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之一,统一战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于凝心聚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具有重要的意义。新中国成立初期,虽然中国共产党已经取得全国政权,但仍然有大量的国民党残留势力在中国西南地区负隅顽抗,迫切需要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前往解放和肃清。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在这样的情况下解放和建设西南,任务是艰巨的,但又是迫在眉睫的。西南地广人多、发展落后、国民党匪特势力较强、民族矛盾突出,换言之,仅凭靠党调动及组织起来的七十万干部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去稳定、恢复和发展约七千万人口的西南地区,无疑是困难重重、力不从心。邓小平作为党在西南地区的主要领导人,深刻认识到运用统一战线联合一切积极力量,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力量的重要性。因此,邓小平在贯彻落实党关于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基础上,结合西南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卫生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将统一战线理论运用于实际,同时发挥其团结朋友和分化敌人的两面作用,形成了这一时期的统一战线思想。在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引领下,党团结了西南各阶级、各民族、各种力量开展工作,迅速稳定了西南局面,解决了由来已久的民族矛盾问题,有力地推动了西南地区各项事业的恢复与发展。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对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统一战线思想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主政西南时期邓小平统一战线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这一部分主要梳理了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思想形成两大现实背景,论述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思想形成的历史必然性。第二部分,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思想形成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来源。这一部分阐述了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统一战线思想;其实践来源是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实践。第三部分,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关于统一战线工作要体现党的领导的思想;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的思想;关于统一战线工作对象的思想;关于少数民族的统一战线工作方法的思想。第四部分,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特点。邓小平在主政西南时期的统一战线思想具有鲜明的特点,因此他在主持西南工作中,往往能迅速地打开局面、创造局面。这一部分主要分析了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思想具有的三个特点,即: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特点;战略性与策略性相协同的特点。第五部分,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重要意义。这一部分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思想;二是为邓小平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思想奠定了基础;三是指导了西南地区工作;四是为当时国内其它地区的统一战线工作提供了经验。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思想史上画下浓重的一笔,这也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将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发展到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基础。历史表明,当党的统一战线思想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时候,就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开展得好的时候,往往也是我们党和人民伟大事业迅速发展的时候。可见,党的统一战线思想是否正确,密切关系着统一战线工作的成败、革命的进退、人民的福祸和国家的兴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今天,回顾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丰富内涵,发掘其统一战线思想的特点,结合时代特征把握统一战线的发展规律,有利于我们在新时代的条件下,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统战主题,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洪富忠,王进[5](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西南局研究述评》文中认为中共中央西南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全国设立的六个大区之一,邓小平为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驻地重庆。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为代表的关于西南局的史料逐步出版,为西南局研究奠定了初步基础。在研究内容上,学术界主要围绕西南局的军事工作、民族工作、经济工作、政权建设、党的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检视已有研究,以邓小平主政西南局期间的研究为中心是西南局研究的显着特点。西南局研究要向纵深发展,还需做好基本文献的整理,注重西南局研究时段与人物的完整性,加强西南局与其他大区的比较研究,协调好西南局时期的邓小平研究与西南局研究的关系,深挖西南局辖区的基层研究。
陈姿伶[6](2020)在《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对民族资产阶级统战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49年11月至1952年7月,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治委员,与刘伯承、贺龙等人肩挑进军川黔、建设发展大西南的重担。面对诸多严峻挑战,邓小平充分运用中国共产党二十八年来的宝贵斗争经验,将统一战线作为解决西南复杂情况,完成繁重革命改革建设任务的三大法宝之一,结合西南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率领西南地区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实事求是开展了一系列统战实践,其中,对于民族资产阶级的统战工作为稳定西南新生人民民主政权、促进西南社会经济恢复发展以及稳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由于西南地区特殊的历史因素,这一时期以重庆为经济行政核心的西南局所辖区聚集了大量民族资产阶级,不仅有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代表,如,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等民主党派人士、政协委员代表;还有大量民族资本家。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西南局抓住西南地区重点工作之一——管理城市,敏锐地认识到民族资产阶级是目前统战工作的重心。在邓小平的指导带领下,西南局干部同志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争取这支中间势力的重要力量,让其在西南地区解放后的城市管理工作、解决财政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的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不仅如此,一些能够直接接触到中国共产党决策层的思想进步的民族资产阶级参政议政,为西南地区建设发展积极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力量,更投身到宣传号召其他人士奉献地区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队伍中去。这些统战成效切实壮大巩固了包括西南地区在内最广泛的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稳定了解放后西南地区的经济政治局面,为西南地区资本主义工商业有条不紊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激发各省区社会主义工业化潜在活力打下了良好的统战基础。文章基于这个前提来深入研究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统战工作,有意识挖掘这一时期针对民族资产阶级统战工作的具体成效及经验启示。首先,本文从实际出发,对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南地区面临的新情况进行梳理,从整体上把握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对民族资产阶级展开统战工作的大背景。其次,文章梳理了邓小平在政治上正确认识利用民族资产阶级在西南的作用,保障民族资产阶级参政议政的政治权利等政治统战手段,同时,在经济上采取宽松的财政货币手段解决私营工商业实际困难、鼓励引导其进行转型升级等经济统战手段,逐步获得民族资产阶级信任、拥护的过程。最后,在具体分析这一时期邓小平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的统战方法及成效的基础上,文章结合当下国际国内背景,立足我国统一战线工作所面临的新局面,提出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相关建议,如在政治上充分肯定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在经济上加大引导扶持,帮助其健康发展、发挥工会、工商联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中的统战作用、坚持党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绝对领导等。
龙伟,李琦[7](2019)在《重庆当代史研究的档案整理与学术研究——以新中国成立前后为中心的回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庆当代史是重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始,围绕重庆解放与建国初期重庆史研究的相关档案史料汇编陆续出版,有力地推进了重庆当代史的研究。其中新中国成立前后重庆当代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重庆解放、邓小平主政大西南、建国初期重庆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史三个领域,比较而言,后一领域于近几年发展较快。重庆当代史研究总体情况是,刚刚起步,还存在研究较为分散、空白领域众多、研究深度不足等问题,有待研究者的进一步深入开拓。
孙冲亚[8](2019)在《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对统一战线工作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建国初期,国民党仍然有数百万部队盘踞在中国西南地区,约有7000万西南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等待着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将他们解放。在当时,“西南问题至为复杂”,突出表现为政治局势错综复杂、经济文化发展落后和民族矛盾异常突出等等,时刻威胁着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作为党在西南地区的主要领导人,邓小平深刻认识到要想从根本上稳定西南局势,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进而保障西南民众的基本生活,单靠党的几十万干部和人民军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党的重要法宝,即利用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力量。由此,为了更好地担负起党和人民交付的历史重任,促使西南各项工作驶入稳定发展的轨道,邓小平高度重视发挥统一战线凝心聚力的作用,他在贯彻党的统战理论和统战政策的前提下,率领西南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统一战线工作。需要注意的是,邓小平对党的统战理论和统战政策的运用并不是机械地、僵化地,而是在深刻认识统一战线实质内涵、基本原则和任务要求的基础上,将统一战线原理同西南地区的实际情况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体现了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高度灵活性和适应性特征。本文基于历史视野的研究方法,通过对邓小平主政西南期间所领导开展的统战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所依托的理论依据和现实要求;邓小平对统一战线工作在理论上进行的深刻探索;邓小平在西南实践中对统一战线工作进行的纵深推进;邓小平在领导统一战线工作时表现出来的独特理论品格;邓小平领导的统战工作的历史贡献和当代启示等等,进而呈现出统一战线在大西南各项建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历史地看,邓小平在主政西南时期开展的统一战线工作,为迅速改变西南地区的混乱局面掌握了力量源泉,也为有力推进西南地区的解放、改造和建设事业奠定了社会基础。从更深远的历史意义看,邓小平在此期间对统一战线工作进行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推进,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为邓小平统战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他在开展统战工作时所具有的政治原则性、策略灵活性和实事求是等特征和品质,还为新时代党的统战工作提供了历史启示。总之,深入研究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进行的富有创造性的统战活动,探寻至今仍然闪烁着真理光辉的思想因子,对于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的统一战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陈艳君[9](2019)在《主政大西南时期邓小平党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工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就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三大法宝之一。事实已经证明,无论是革命、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什么时候重视党的建设工作,我们的事业就会顺利推向前进,否则就会带来惨痛教训。因此,加强对党的建设的研究,尤其是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险考验的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一项重要、紧迫且持久的课题。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治委员等职,在主政西南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团结带领西南各族人民,开展了消灭国民党残余和清匪反霸、恢复国民经济、加强党的建设等工作,为西南地区政治稳定、经济恢复、文化繁荣做出了卓越贡献,得到了人民的拥护。邓小平在党的建设方面提出的许多独到见解,充分表现出了他的远见卓识。本文主要以当今全面从严治党的六个方面为着眼点,对邓小平主政西南期间的党的建设思想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进行系统阐释和分析。邓小平在主政西南时期关于党的建设理论观点主要表现在:以服从命令来强化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以学习为切入点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以严格的党员标准开展党的组织建设;以榜样的作用为抓手推动党的作风建设;以工作检查和群众监督为手段深化党的纪律建设;以民主制度建设为中心带动其他各项制度共同建设。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党建思想及其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对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当前全面从严治党也具有重要启示与借鉴。
刘娅[10](2018)在《西南局时期邓小平干部培养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在内的马克思主义者都前瞻性地意识到干部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故他们都高度重视对干部的培养。新中国建立以后,邓小平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在内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干部培养的经验借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创新培训内容,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知识学习的结合,把年轻干部放到艰苦复杂的环境中锻炼;注重加强干部的作风教育,强调群众路线和艰苦奋斗,反对贪污腐败。这种积极的探索使干部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都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当今干部培养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和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以及相关概念的解读。第二部分是为了更好地了解邓小平干部培养的前因后果,对马恩、列宁与毛泽东的干部培养的探索进行了梳理,另外,阐述了邓小平自身的实践经历深化了其对干部培养的认识。其中,马恩主要是从理论上强调干部培养的重要性,列宁与毛泽东更多的是从实践中对干部培养进行了大量的探索,这些都为邓小平干部培养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在此基础上,邓小平进行了一定的创新。第三部分是论述西南局时期干部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针对解放初期的西南地区工作任务繁重、干部数量较少以及一些干部质量不高等方面进行深入阐述,说明干部培养的重要性与急迫性。第四部分是论文的重点部分,主要是运用大量的数据做支撑,重点论述了西南局时期邓小平的干部培养的主要内容。第五部分为邓小平干部培养实践的成效与意义,主要针对邓小平干部培养在当时的成效与意义。第六部分主要是结合十九大精神,阐述邓小平干部培养对于当代干部培养工作的启示。
二、邓小平主政大西南时期的重要思想及其延续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邓小平主政大西南时期的重要思想及其延续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4)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统一战线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研究现状述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六)研究重点和难点 |
1.研究重点 |
2.研究难点 |
(七)创新之处 |
一、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西南剿匪斗争形势严峻 |
1.西南匪乱的政治性 |
2.西南匪乱的复杂性 |
3.西南匪乱的广泛性 |
(二)西南民族问题突出 |
1.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隔阂 |
2.不同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 |
3.少数民族内部的矛盾 |
二、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思想形成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来源 |
(一)理论依据 |
1.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 |
2.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思想 |
(二)实践来源 |
1.剿匪斗争中的统一战线工作 |
2.处理西南民族问题的统一战线工作 |
3.对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统一战线工作 |
三、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关于统一战线工作要体现党的领导的思想 |
1.党员应自觉学习和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 |
2.党员应重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统一战线基本形式 |
3.党员在统一战线工作中要尊重和团结党外人士 |
(二)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的思想 |
1.统一战线工作具有极端重要性 |
2.要长期坚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 |
3.必须重视统一战线的战略性 |
(三)关于统一战线工作对象的思想 |
1.统一战线工作的对象越多越好 |
2.知识分子是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对象 |
(四)关于少数民族的统一战线工作方法的思想 |
1.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 |
2.坚持同少数民族商量的工作原则 |
3.抛弃大民族主义思想的工作方法 |
4.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实事的工作方法 |
四、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特点 |
(一)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
(二)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
(三)战略性与策略性相协同 |
五、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重要意义 |
(一)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思想 |
(二)为邓小平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思想奠定了基础 |
(三)指导了西南地区工作 |
(四)为当时国内其它地区的统一战线工作提供了经验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西南局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本史料概况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一)军事工作 |
(二)民族工作 |
(三)经济工作 |
(四)政权建设 |
(五)党的建设 |
(六)社会建设 |
三、研究特点与展望 |
(一)改革开放以来西南局研究的特点 |
1.从研究进程来看,起步虽晚但发展迅猛 |
2.从研究时段及内容来看,聚焦于邓小平主政西南局时期 |
3.从研究视域来看,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互补充 |
(二)今后研究的努力方向 |
1.加强西南局基本文献的整理 |
2.注重西南局研究时段及人物的完整性 |
3.加强西南局与其他大区的比较研究 |
4.注意协调邓小平研究与西南局研究 |
5.加强西南局辖区的基层研究 |
(6)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对民族资产阶级统战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简要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一)历史考察与逻辑分析相结合 |
(二)文献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 |
(三)跨学科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一)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 |
(二)民族资产阶级 |
(三)统一战线工作 |
前言 |
第一章 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对民族资产阶级统战工作的背景分析 |
一、全国统战工作整体情况 |
(一)政治上急需稳定初生人民政权 |
(二)科技教育事业和社会经济亟待恢复 |
(三)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变 |
(四)中央几次工作会议定下统战工作基调 |
二、西南地区具体统战情况 |
(一)历史遗留问题突出 |
(二)解放后统战工作困难 |
三、邓小平对西南统战工作情况的认识和把握 |
(一)统战是解决西南问题“三大法宝”之一 |
(二)民族资产阶级在西南统战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 |
四、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对民族资产阶级统战工作的理论基础及思想渊源 |
(一)理论基础 |
(二)思想渊源 |
第二章 邓小平政治上保障民族资产阶级权利赢得其信任 |
一、明晰该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的复杂心态 |
(一)对党的领导表示支持拥护 |
(二)对党的政策表示犹豫怀疑 |
(三)对党的领导展现出消极抵触 |
二、邓小平正确认识利用民族资产阶级在西南地区的作用 |
(一)党在西南地区拥有良好统战基础 |
(二)民族资产阶级对建设西南有重要政治性作用 |
(三)反对党内统战工作中存在的“关门主义” |
(四)借助完善民主党派机构组织进一步发挥其统战功能 |
三、邓小平保障民族资产阶级参政议政的政治权利 |
(一)虚心听取工商界人士关于城市建设的建议 |
(二)吸收民主党派进入国家政权管理部门 |
(三)多次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三章 邓小平经济上引导帮扶民族资产阶级赢得其拥护 |
一、邓小平对西南地区经济形势的准确把握 |
(一)邓小平灵活处理关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
(二)邓小平对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认识 |
二、邓小平主张宽松财政货币手段解决私营工商业实际困难 |
(一)明确一切围绕生产任务的工作原则 |
(二)解决私营民族工商业的资金困难 |
(三)协助处理私营工商业内部劳资关系 |
三、邓小平鼓励引导私营工商业进行转型升级 |
(一)积极引导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转为国企 |
(二)督促私营工商业进行管理制度及产业结构改革 |
(三)为私营企业创造新的生产动力 |
第四章 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对民族资产阶级统战工作的当代启示 |
一、政治上充分肯定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 |
二、经济上引导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
三、发挥工会工商联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中的统战作用 |
四、坚持党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绝对领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重庆当代史研究的档案整理与学术研究——以新中国成立前后为中心的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庆当代史史料整理述论 |
(一) 《接管重庆》,中共重庆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1985年。 |
(二) 《重庆的解放》,中共重庆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写,重庆出版社,1989年。 |
(三) 《刘邓大军进军西南》,韦敏士、田晓光编,重庆出版社,1989年。 |
(四)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四川卷·重庆分册) 》,中共重庆市委统战部等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 |
(五) 《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重庆卷》,钟修文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
(六) 《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重庆市委编,重庆出版社,2006年。 |
(七) 《解放战争战略追击:西南地区》,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 |
(八) 《重庆解放》,唐润明、艾新全主编,中国档案出版社,2009年。 |
(九) 《重庆解放档案文献汇编》,徐塞声主编,重庆出版社,2017年。 |
(十) 《重庆解放1949.11.30》,重庆市档案馆,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 0 1 7 年。 |
二、重庆当代史相关议题的学术研究 |
(一) 关于重庆解放的研究 |
(二) 邓小平主政大西南的研究 |
三、重庆解放后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的研究 |
三、重庆当代史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
(8)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对统一战线工作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和意义 |
1. 选题缘由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和框架 |
2.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1. 研究的创新点 |
2. 研究的难点 |
(五) 概念解析 |
1. 对“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界定 |
2. 邓小平在主政大西南时对于“统一战线”的界定 |
3. 对“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界定 |
第一章 邓小平领导西南统一战线工作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需要 |
(一) 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历史经验 |
1.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
2. 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战略策略思想 |
3. 统一战线领导权必须掌握在无产阶级政党手中 |
4. 统一战线要为无产阶级的中心任务服务 |
(二) 现实需要——应对西南地区特殊社会环境的迫切要求 |
1. 落后的经济生产条件需要统一战线才能得以改变 |
2. 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需要统一战线才能得以建立和巩固 |
3. 复杂的民族问题需要统一战线才能得以改善 |
第二章 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对统一战线工作的理论探索 |
(一) 深刻认识了统一战线的本质内涵 |
1. 揭示出统一战线的本质是“团结大多数,孤立敌人” |
2. 阐释了统一战线兼具有战略性和策略性特征 |
(二) 科学分析并提出了统一战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 主体力量不足弱化了党的领导地位 |
2. 命令主义割裂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
3. 官僚主义侵蚀了党的威信和形象 |
4. 关门主义违背了革命的战略目的 |
(三) 清晰把握了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原则 |
1. 开展统一战线工作需要坚持“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原则 |
2. 开展统一战线工作需要坚持协商基础上的平等原则 |
3. 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 |
(四) 充分明确了西南地区统一战线工作的任务要求 |
1. 统一战线工作的首要任务在于“分清敌我界限” |
2. 统一战线工作的根本任务在于服务西南地区的中心工作 |
第三章 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对统一战线工作的实践推进 |
(一) 采取分化敌人的战略策略,争取和团结国民党军政人员 |
1. 解放战争必须兼顾政治攻势与军事斗争 |
2. 国民党军政人员必须接受深刻的思想教育和改造 |
(二) 尊重民主党派的政治地位,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功能 |
1. 正确认识民主党派在西南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2. 通过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发挥民主党派的政治功能 |
(三) 教育和改造广大知识分子,为西南建设汇聚智慧和力量 |
1. 正确认识知识分子在西南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2. 通过思想教育的方式对知识分子进行改造 |
(四) 实行平等团结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
1. 在民族工作中必须贯彻平等团结的基本原则 |
2. 在民族地区必须建立起根本的民族自治制度 |
3. 在民族工作中必须抓住发展生产这一关键问题 |
第四章 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特征 |
(一) 善于将统一战线工作与西南地区的中心任务结合起来 |
1. 注意统一战线工作同西南解放任务的紧密结合 |
2. 注意统一战线工作同西南政权建设的密切配合 |
(二) 善于在结合实际情况中灵活地运用党的统一战线理论 |
1. 善于在实际情况中实事求是地开展统一战线工作 |
2. 善于在具体工作中灵活地运用党的统一战线政策 |
(三) 重视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开展统一战线工作 |
1. 重视通过政治宣传的方式开展统一战线工作 |
2. 注重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统一战线思想教育 |
第五章 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贡献 |
(一) 有力地推动了西南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
1. 建立和巩固了西南各级人民政权 |
2. 恢复和发展了西南地区的生产环境 |
3. 促进了西南各民族间的平等团结 |
4. 维护了祖国统一和西南边疆的安定 |
(二) 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 |
1. 论证了统一战线是党的“法宝”的重要论断 |
2. 发展了统一战线要掌握好“两个联盟”的思想 |
3. 阐释了共产党掌握统一战线领导权的重要性 |
(三) 促成了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1. 为邓小平统战理论中的政党合作思想积累了宝贵经验 |
2. 为邓小平统战理论中的知识分子工作思想进行了理论探索 |
3. 为邓小平统战理论中的民族工作思想涵养了理论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成果一览表 |
致谢 |
(9)主政大西南时期邓小平党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党建思想 |
2.2 列宁的党建思想 |
2.3 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的党建思想 |
3 邓小平主政大西南时期党建工作面临的复杂环境与形势 |
3.1 紧张的国际局势 |
3.2 复杂的国内环境 |
3.3 严峻的党内形势 |
4 主政大西南时期邓小平党建思想的主要内容 |
4.1 以服从命令来强化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
4.2 以学习为切入点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
4.2.1 纠正党内错误思想是提高党员战斗力的必要前提 |
4.2.2 学习制度是提高党员思想理论水平的重要保障 |
4.3 以严格的党员标准开展党的组织建设 |
4.3.1 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靠党员清理来实现 |
4.3.2 党员发展要遵循“量大质高”原则 |
4.3.3 整顿与完善党组织是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的保证 |
4.4 以榜样的作用为抓手推动党的作风建设 |
4.4.1 改进工作作风的关键在于坚持群众路线 |
4.4.2 整风是纠正党内不良作风的有效途径 |
4.4.3 新任务是保持干部先进性的重要动力 |
4.4.4 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是严正党风的关键 |
4.5 以工作检查和群众监督为手段强化党的纪律建设 |
4.5.1 检查机关是监督党员遵纪守法的重要武器 |
4.5.2 “三反”是警惕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侵蚀的主要手段 |
4.5.3 党的工作应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
4.6 以民主制度建设为中心带动其他各项制度共同建设 |
4.6.1 民主集中制是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会变质的重大问题 |
4.6.2 其他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补充 |
5 邓小平主政大西南时期开展党建工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
5.1 历史意义 |
5.1.1 提高了西南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
5.1.2 积累了在多民族地区进行党建探索的经验 |
5.1.3 为中央决策及其他各区党建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参考 |
5.1.4 为后期邓小平党建理论的逐步完善提供了理论准备 |
5.2 现实启示 |
5.2.1 以学习为依托推动建设学习型政党 |
5.2.2 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
5.2.3 践行群众路线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支撑 |
5.2.4 党的建设要坚持党员教育和党组织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西南局时期邓小平干部培养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选题目的、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关于邓小平重视年轻干部的培养研究 |
1.2.2 关于邓小平干部培养的必要性的研究 |
1.2.3 关于邓小平干部培养标准的研究 |
1.2.4 关于邓小平干部培养方法的研究 |
1.2.5 关于邓小平干部培养中对待年轻干部的态度的研究 |
1.2.6 邓小平干部培养中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
1.3 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及创新之处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西南局时期 |
1.4.2 干部培养 |
2 马恩、列宁和毛泽东对于干部培养的探索 |
2.1 马恩从理论上强调干部培养的重要性 |
2.2 列宁与毛泽东的干部培养实践 |
2.3 邓小平自身的领导实践深化了他对干部培养的认识 |
2.3.1 长期、多次担任中央领导和地方领导 |
2.3.2 长期统率军队,领导政府工作 |
3 西南局时期干部培养的紧迫性 |
3.1 工作任务繁重,需要大批干部 |
3.2 解放初期的西南地区,干部尤为稀缺 |
3.3 干部的文化素质低,管理经验缺乏 |
3.4 部分党员干部思想觉悟不高 |
3.5 一些干部存在脱离群众的危险 |
4 西南局时期邓小平加强干部培养的实践内容 |
4.1 创建专门大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
4.2 加强对干部的政治教育 |
4.3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
4.4 加强对干部的文化知识的教育 |
4.5 加强群众路线教育,让干部到农村、到基层加强学习和锻炼 |
4.6 克服统一战线中的关门主义,大胆培养非党员干部 |
5 西南局时期邓小平干部培养的实践成效与意义 |
5.1 西南局时期邓小平干部培养的实践成效 |
5.2 西南局时期邓小平干部培养实践的意义 |
6 现实启示 |
6.1 加大干部培养要更加突出政治标准 |
6.1.1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注重干部政治忠诚的培养 |
6.1.2 坚定“四个自信”,重视干部的政治定力的培养 |
6.1.3 严守纪律,重视干部政治自律的培养 |
6.2 注重对年轻干部的培养 |
6.2.1 提高社会对年轻干部的认可是前提 |
6.2.2 基层实践是培养年轻干部的“磨刀石” |
6.3 干部培养要走群众路线 |
6.3.1 坚持群众路线是对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回应 |
6.3.2 群众路线凸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主体 |
6.4 巩固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培养优秀的党外干部 |
6.4.1 培养优秀的党外干部,是我国的新型政党制度的要求 |
6.4.2 培养优秀的党外干部,是执政为民的体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四、邓小平主政大西南时期的重要思想及其延续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对城市治理的实践探索及当代启示研究[D]. 石丹. 西南大学, 2021
- [2]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贯彻群众路线的实践及当代启示研究[D]. 蒋博宁.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2021
- [3]西南局民族工作与少数民族对新中国认同建构研究[D]. 黄钰.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4]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统一战线思想研究[D]. 李从照.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西南局研究述评[J]. 洪富忠,王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6]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对民族资产阶级统战工作研究[D]. 陈姿伶. 西南大学, 2020(01)
- [7]重庆当代史研究的档案整理与学术研究——以新中国成立前后为中心的回顾[J]. 龙伟,李琦.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8]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对统一战线工作的探索与实践研究[D]. 孙冲亚.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主政大西南时期邓小平党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陈艳君. 重庆师范大学, 2019(08)
- [10]西南局时期邓小平干部培养实践研究[D]. 刘娅. 重庆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