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水生生物系介绍

上海师范大学水生生物系介绍

一、上海师范大学水生生物学科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何妤如[1](2021)在《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渔业经过数年发展,先后解决了“捕鱼难”、“养鱼难”及“吃鱼难”等问题,奠定了渔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经济基础,相关治理手段也不断完善。渔业领域主要矛盾已从基本温饱和生计问题,转向更高层次的生境、人权、产权和公平等维度。然而,作为上层建筑的渔业伦理研究并尚未得到应有重视。我国现代渔业治理体系中更强调管理和法律等“硬”手段,忽视了伦理道德的“软法”作用。当前政府和民间推行的多项渔业活动已呈现出鲜明的伦理特征,现代多目标治理场景需要引入价值判断加以权衡。如果说关涉伦理的讨论在中国过去的渔业治理中只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那么到了新时代,伦理研究就好比是万事俱备下的那股“东风”。传统渔业管理关注政策和法律层面的制度突破。政策和法律固然重要,但不能包治百病,尤其是充满不确定性的“现代病”。它可以将电鱼、毒鱼、偷渔者绳之以法,却无法强制要求渔民必须善待生态环境、关心鱼类福祉。它可以明示、预防、规范和校正渔业的行为和后果,却无法指导渔业利益相关方的道德行为选择。它可以为失海渔民提供各类政策保障,却无法弥合渔民海洋纽带被切断后的心理创伤。它可以依照科学模型和数据制定总可捕量(TAC)目标,却无法对渔家妇女在职业、情感和生活上的遭遇加以同情和关心。正如决定技术的往往是非技术因素,涉渔法律和政策不应被指望能解决所有问题。倘若文化、伦理不能发挥价值规训作用,那么政策和法律也终将失范。当前,养护渔业资源、维护渔业公正已为时代大势所趋,现代渔业治理不仅要务实,也要务虚,以便从战略全局高度推进治理措施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实际上,人们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影响会渗透到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可持续、负责任渔业的发展依赖于一个具有明确性的规则指引,在治理中开展价值性分析显得十分重要。国内外渔业资源的衰退趋势,以及不断涌现的现代性社会问题,让形而上学的价值回溯变得更为必要而迫切:渔业行为的善恶是非是什么?伦理判断有哪些原则和标准?何种治理才是伦理意义上具备正当性和合法性的治理?如何破解渔业治理中存在的伦理困境?中国怎样利用已有道德资源和智慧应对渔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风险?基于此种认识,本文从伦理视角出发,反思当前出现渔业生态和社会危机的根本原因,尝试建构渔业伦理的理论体系,详述渔业伦理的由来、定义、主要原则和类别。将抽象的伦理考量运用于对治理问题的具体分析,提出符合渔业价值的治理范式,从渔业治理的“元层次”,谈到相关现代治理理论,再到针对治理实践的分析评估。现代渔业治理在追求各类目标时,容易陷入价值冲突的困境。本文针对治理实践中的普遍问题,提出“应然”层面的解决方案。伦理分析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我国现代渔业治理。因此,文章结合中国本土的涉渔道德资源和渔业实际状况,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渔业治理路径,以渔业领域的价值尺度和伦理基础为导向,为推动渔业的“天人合一”和协调发展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理念和新思路。伦理学是哲学中关于道德的价值系统。生态伦理学的兴起从根本上触及了“为什么要对鱼谈伦理?”这一问题。“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论辩突破了传统伦理学的“人伦”语境,让“渔业”和“伦理”的结合有了学理上的支撑。道德共同体得到拓展,将包括渔业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纳入道德考量范畴。但完全以生态为中心又会减损人类福祉,人与自然应当被视作一个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整体。“为己利TA”的价值取向既能为己谋福,也能在此基础上考虑利TA(既有属人的“他/她”,又有属自然的“它”)因素,因而是渔业伦理所追求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善。渔业资源是渔业存在的基础,具有不确定性、波动性、竞争性、整体性、多样性等五大特性。从价值构成上看,它在使用、生态和选择等层面具有功效价值,在政治、社会、哲学、宗教、伦理、文化等层面具有非功效的内在价值。对渔业资源价值的充分认识是现代文明进步的标志,而鱼类为人类所提供的多元价值是人类养护渔业资源的基础。养护伦理强调的是如何科学人道地利用水生动植物资源。鱼类是否能够成为道德主体、权利主体甚至是诉讼主体成为环境伦理学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鱼的道德地位与福利越来越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渔业的伦理维度涉及“渔业”和“伦理”的互动关系。鱼类依次满足了人类基本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人类在享受水生动物开发权利的同时,理应履行与之对等的责任和义务。为了人类自身和生态系统的长期福祉,须建立一套指导渔业行为、受到大众认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渔业伦理规范。渔业伦理以渔业现象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为研究对象,是指导渔业行为的规范和原则的总和。涉渔法律和伦理可共同为基于价值的渔业治理策略提供依据。渔业伦理学主要任务是通过得到普遍认可并经过实践检验的道德原则,对渔业行为的善恶是非开展事前指导和事后评判。在渔业伦理中,渔业正义是最高原则;渔业福祉、渔业自由和渔业公平是三大基本原则;而以《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为代表的伦理性国际文书,以及符合国家/地区具体渔况的纲要构成了具体原则。根据渔业伦理学研究对象的关系属性和所涉问题的不同特征,可将其分为生态伦理、社会伦理、产业伦理和科技伦理四大类别,这四大类在伦理要求上存在差异、各具特色,但都应服从上述伦理原则。将伦理原则和要求融合进现代渔业战略管理过程,可能会产生“为善者诸事顺”的良心效应,从而实现治理的最终目的——“善治”。为克服多元价值冲突带来的治理障碍,元治理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研究治理现象背后的治理逻辑,寻求协同发展科层、市场和网络治理组合的最优解:当参与式治理导致监管过于复杂、进入无休止协商状态时,就启动科层模式;当科层模式无法触及所有渔业问题或获得渔业利益相关方广泛接受时,就开启市场或参与式模式;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当承担起作出最终决策的元治理者的角色。可持续渔业治理研究中涌现出诸多符合伦理的现代渔业治理理论,其中基于“生态整体主义”的管理和基于“价值平衡原则”的管理成为研究热点,前者主要聚焦渔业生态系统方法、预防性原则等整体思维,而后者主要涉及管理策略评估,正当性理论,系统治理等理念工具。在构建起理念框架的基础上,根据新生物技术的实践伦理发展出的伦理分析矩阵,以及Rapfish评估工具,促进了对伦理原则遵守情况的考察,有助于为负责任渔业实践提供“良善之策”。现代渔业治理时常陷入一种伦理意义上的权利困境,众渔业利益相关方不得不在多项行动方针之间艰难行使选择权。遵循特定伦理原则选择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涉及违反其他某项伦理原则。可持续渔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出现在追求“天时”、“地利”、“人和”三大目标的决策选择过程之中。如何平衡现代人和未来人的资源利益是最首要、最核心的议题;渔业所涉水陆空间差异和相关社会生态问题构成了空间正义研究的一个典型样本;而人际关系中整体、长远利益与个体、短期利益的冲突影响到资源的公平分配,渔家妇女和小型渔业等弱势参与方应当得到更多的道德注意力。导致上述困境的原因既有人与人因抢夺野生资源所导致的公地悲剧或囚徒困境,又有在人与鱼道德地位孰高孰低的辩难中掉入的激进环保主义陷阱,还有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执行障碍。上述困境的破解之道不仅具有制度属性,也深刻地蕴含着价值属性。从制定目标,到开展决策,再到执行、监督和评估,伦理视角可渗透至治理的全部流程。治理者和被治理者可从制定伦理目标和开展伦理决策着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增进民生福祉。我国的渔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离不开丰富道德资源的支持。生态方面,我国渔业治理史就是一部鱼类资源养护史,古今实践中折射出关怀鱼类福利、师法自然等生态感悟。社会方面,我国传统乡土社会文化里蕴含着包括群体意识和互助伦理、涉渔组织的参与式伦理在内的道德及礼俗规范。“三渔”问题是中国渔业发展面临的伦理性挑战,其本质是渔业的过密化,渔民的过溺化,以及渔村的过疏化。为解决渔业渔民渔村的问题,新中国开展了各项改革措施。新中国绿色渔业治理制度体系构建历程大体上可分为萌芽探索、改革攻坚与走向成熟三大阶段。在气候变化、疫情冲击、渔业资源衰退、全球不确定性风险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我国渔业治理者迎难而上,实现生计型治理→发展型治理→可持续治理的价值飞跃,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伦理的中国特色可持续渔业发展道路,培育出政府元治理者主导下,科层、市场和参与式治理协同开合的多元治理形态,形成了顺应自然、生态优先、以养为主、立体复合、科技导向、体系健全、应兜尽兜的发展模式。随着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不断提升,中国渔业发展在收获伟大果实的同时,也为未来可持续、负责任渔业发展积累了大量可贵的实践经验。在今后的渔业治理中,我国各渔业利益相关方应本着福祉、自由和公正的原则,进一步促进渔业的绿色转型发展。

段莹晶[2](2020)在《“基于滇池的水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社会热点的“滇池水环境保护”为课程资源,在西山区实验中学开发与实践“基于滇池的水教育”校本课程,填补了昆明市中学以滇池保护为背景开发水教育校本课程的空白,旨在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掌握“水”知识,形成“水”意识,养成“水”行为。本研究首先应用文献研究法对滇池保护、水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等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概述,制定出校本课程开发程序;其次应用SWOT分析法与问卷调查法,从学校教育资源和学生学习需求两方面出发对校本课程的可行性进行调查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完成课程开发纲要的编制,其内容包括: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方案以及评价方案的确立;最后,以西山区实验中学初一年级的42名学生为授课对象,应用行动研究法实施校本课程,并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评价量表、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学生表现评价量表、前后测试卷及问卷调查对校本课程本身、实施过程以及学生学业发展进行评价分析,总结出实践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滇池的水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学校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有利于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多元智能的发展,对学生环保行为素养的培养及学习兴趣的激发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推动着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位于滇池及其他水域环境周边的学校具有借鉴作用。针对实践中的不足进行反思,认为今后该校本课程需建立校内各学科教师间的协作机制及各社会力量间的联动机制,以学校现有条件为基础开展实践教学,同时依据学生实际情况优化校本课程内容。

陈明利[3](2020)在《崇明东滩湿地水鸟对小型水生生物的携带作用》文中研究表明鸟类在脊椎动物中表现出最多样化的生态功能,扩散被认为是鸟类行为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水鸟可能是小型水生生物(aquatic microorganisms)的重要扩散载体。但关于水鸟通过体表扩散(ectozoochory)及体内扩散(endozoochory)的方式传播小型水生生物的研究还不够充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实验室模拟实验,缺乏野外实地研究;(2)已有的研究侧重于鸭科(Anatidae)鸟类的研究,关于鸻鹬类(shorebirds)和鹭类(herons)的研究相对缺乏;(3)大部分研究仅对水鸟的某一扩散方式进行详细介绍,并未对同一扩散方式的不同样品进行分类研究,且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欧洲及南非地区,亚洲地区和中国地区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阐明以下科学问题:崇明东滩湿地水鸟是否可以通过体表扩散和体内扩散的模式扩散小型水生生物;体表和体内扩散模式下的不同样品对小型水生生物的携带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水鸟对小型水生生物的扩散是否存在季节性变化。本研究以上海市崇明东滩地区作为研究地点,以鸻鹬类和鹭类水鸟作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3月-2019年9月对该研究地点的21种鸻鹬类水鸟进行体表样品以及中杓鹬(Nunenius phaeopus)和苍鹭(Ardea cinerea)体内样品的采集。采集的样品在实验室进行分离,然后在显微镜下对小型水生生物进行形态学鉴定和计数,其中无脊椎动物休眠卵采用单卵DNA条形码技术进行分子鉴定。本研究探究了水鸟通过体表扩散和体内扩散的方式扩散小型水生生物的可能性,同时探讨了体表和体内扩散模式下不同样品对小型水生生物的扩散作用是否存在差异的问题,此外还比较了不同季节水鸟粪便中携带的小型水生生物的差异,同时探究了食鱼水鸟(piscivorous waterbird)苍鹭对小型水生生物的二次扩散(secondary dispersal)问题。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果:1.鸻鹬类水鸟对小型水生生物的体表扩散作用在采集的21种497只鸻鹬类水鸟的体表样品中,共有9种水鸟体表样品中携带有水生无脊椎动物休眠卵(resting eggs),共筛选出6个类群23个种的休眠卵72个;共有10种水鸟携带有水生无脊椎动物成体,共筛选出7个类群41个种的水生无脊椎动物成体159个;共有21种鸟种携带水生浮游植物,共筛选出7个类群45个种的水生浮游植物32942个。本研究将体表样品分为脚部样品和羽毛样品,鉴定的小型水生生物物种中,一部分在脚部和羽毛样品中均有存在,另外一部分则是两种体表样品所特有的,结果表明两种体表样品对小型水生生物的携带存在显着差异,这说明二者在小型水生生物的携带方面有着不同的作用并存在一定程度的互补。本研究共采集了 21种鸻鹬类水鸟的体表样品,携带浮游植物的鸟种数量最多,其次为无脊椎动物成体,携带无脊椎动物休眠卵的鸟种数量最少,结果表明不同种类鸻鹬类水鸟对小型水生生物的携带能力不同。本研究结果还表明鸻鹬类水鸟对不同类群小型水生生物的携带能力不同,整体而言,体表样品中浮游植物携带率及数量最高,其余依次为无脊椎动物成体、无脊椎动物休眠卵。以上结果表明崇明东滩地区鸻鹬类水鸟可以体表扩散小型水生生物,且两种体表样品对小型水生生物的携带能力存在差异,同时不同鸻鹬类鸟种对小型水生生物的体表扩散也存在差异。2.中杓鹬对小型水生生物的体内扩散作用中杓鹬粪便样品(n=152)中共筛选出7个类群11个种的水生无脊椎动物休眠卵142个,7个类群11个种的水生无脊椎动物成体792个,4个类群6个种的水生浮游植物10181个。中杓鹬反刍颗粒样品(n=48)中共筛选出3个类群3个种的水生无脊椎动物休眠卵15个,5个类群7个种的水生无脊椎动物成体58个,4个类群5个种的水生浮游植物244个。以上结果表明中杓鹬可以通过粪便及反会颗粒(pellet)两种方式体内扩散小型水生生物及其繁殖体,同时表明中杓鹬通过粪便及反刍颗粒两种方式体内扩散小型水生生物的潜力不同,整体而言,粪便样品相对于反刍颗粒样品对小型水生生物的携带率更高,小型水生生物的数量也相对较高;记录的3 1种小型水生生物,12种在两种样品中均存在,19种是两种样品所独有的(粪便16种,反刍颗粒3种),这说明体内扩散模式下粪便及反刍颗粒在小型水生生物传播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崇明东滩地区中杓鹬可以体内扩散小型水生生物,且两种体内样品对小型水生生物的携带能力存在差异,整体而言,粪便对小型水生生物的携带能力高于反刍颗粒。3.苍鹭对小型水生生物的体内扩散作用苍鹭粪便样品(n=186)共筛选出9个类群22个种的水生无脊椎动物休眠卵13169个,6个类群14个种的水生无脊椎动物成体52个,3个类群13个种的水生浮游植物7149个。苍鹭粪便样品中不同类群的小型水生生物的携带率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其中浮游植物携带率最高,其次为无脊椎动物休眠卵,无脊椎动物成体携带率最低,这表明苍鹭对不同类群的小型水生生物的携带能力存在差异。不同季节苍鹭粪便样品中携带的小型水生生物存在显着差异。冬季粪便样品中浮游植物和无脊椎动物休眠卵数量显着高于夏季粪便样品,对于无脊椎动物成体而言秋季粪便样品中的数量显着高于其他季节,这可能是小型水生生物及苍鹭食性的季节性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鱼类食性的季节性变化也可能间接造成苍鹭粪便中小型水生生物的季节性变化。苍鹭粪便中无脊椎动物休眠卵数量及携带率相较于其他种类水鸟较多,这可能涉及到苍鹭对鱼类摄食的小型水生生物的二次扩散问题,因此值得吸引更多的关注。无脊椎动物休眠卵孵化实验表明:苍鹭粪便中携带的小型水生生物繁殖体在通过苍鹭肠道消化排出后可以成功孵化为成体,这表明苍鹭对小型水生生物的体内扩散是切实可行的,并为此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研究结果表明崇明东滩地区苍鹭可以体内扩散小型水生生物,且对不同类群的小型水生生物的携带能力存在差异,同时苍鹭对小型水生生物的体内扩散存在季节性差异。本研究衡量了崇明东滩地区水鸟对小型水生生物的扩散作用,表明该地区水鸟可以体表扩散和体内扩散小型水生生物。本研究还表明体表和体内扩散模式下不同样品对小型水生生物的扩散作用不同。此外,水鸟对小型水生生物的扩散作用存在季节性差异。苍鹭对小型水生生物的研究结果表明,食鱼水鸟可能通过二次扩散鱼类摄食的小型水生生物从而在小型水生生物传播方面有着更加突出的作用。孵化实验表明水鸟对小型水生生物的扩散是切实可行的,并为此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水鸟介导的小型水生生物的扩散不仅在小型水生生物传播以及多样性的维持方面发挥作用,同时为鸟类迁徙以及鸟类生态学相关研究提供巨大帮助,因此未来应付诸更多的努力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

苏磊[4](2020)在《微塑料在内陆至河口多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特征及其迁移规律》文中研究指明微塑料由于广泛存在、持久性以及潜在的生态风险,属新型污染物研究热点。微塑料在多介质中的分布特点,丰度水平和积累规律对于理解微塑料的环境行为、迁移方向以及评估其生态风险具有价值,也是指导微塑料污染管控的理论依据。相比于大洋环境,内陆至河口系统与微塑料污染来源密切关联,受人类活动影响显着。由此研究选取有相似流域结构的长江中下游及飞利浦湾流域内有区域代表性的湖泊、河流、河口、湿地以及街道。基于显微镜检查和光谱学仪器确证方法,研究道路积灰、水体、沉积物和水生生物样品中微塑料的丰度水平,形态特征以及化学组成。通过系统性归纳和多元分析:一、描述微塑料在不同流域中各类环境介质内的分布与污染特征;二、建立外部因素,包括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对微塑料污染的影响与贡献;三、归纳微塑料在多环境介质(侧重水生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规律;四、提出微塑料的特征污染模式以及实用的微塑料生物监测方案。首先于体现大气沉降和非点源污染的街道积灰开始。其距人类活动最近且易于受气候改变如降雨、径流等影响,但作为潜在污染来源,常被忽视。选取飞利普湾及其上游流域的典型街道,于降水总量不同的两个季节采集积灰。两季节微塑料在积灰中的平均丰度为20.6至529.3 items/kg。其中纤维(70.8%),小于1 mm的个体(41.9%),聚酯和聚丙烯(合计26.3%)占微塑料主体。不同采样点间随采样季节变化,微塑料的丰度、形态和组成差异不显着。结合飞利浦湾及其上游的实际人类活动与气象资料进行多元统计分析表明城镇化程度与降水显着影响街道积灰中微塑料的积累。即人为来源的微塑料在干燥季节积累,随降水过程冲刷和径流携带迁移。但尚不明确引发显着微塑料迁移的降水量阈值。积灰监测是对微塑料经大气或者城市非点源扩散污染水平初筛的经济高效手段,研究证明积灰本身是微塑料经由非点源进入环境的重要场所。为探索微塑料自污染源进入水体后的污染特征,选取多个长江中下游典型河湖,其中太湖做为局部重点,开展野外调查。漂浮微塑料丰度范围为0.5-25.8 items/L,峰值出现在营养盐指数较高的太湖东北部湖区,且处于目前湖泊报道的最高位。在大流域尺度上,丰度呈向下游积累趋势,局部为近岸高,湖心低的空间特征。漂浮微塑料以纤维(69.4%),小于1 mm的个体(86.0%)为主,化学组成以聚酯和半聚合物类(合计60.3%)为主。为探索漂浮微塑料沉降,于同区域开展了沉积物微塑料污染调查,其丰度范围为5.0-234.6 items/kg,为世界背景下中等水平。空间分布特征与水体类似,低值位于上游地区的鄱阳湖,峰值于太湖东北部湖区,空间特点与沉积物粒径分布无关。沉积物微塑料化学组成以聚酯类、半聚合物类、聚丙烯为主(合计54.3%)。形态以纤维(75.2%)和小于1 mm尺寸的个体(79.9%)为主,纤维比例以及微塑料的平均尺寸均低于漂浮微塑料。区域背景信息表明污染物输入与湖面流场是促进漂浮微塑料迁移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积累的主因。为定量外部因素对微塑料自内陆向河口迁移的过程积累的贡献水平,于飞利浦湾流域土地利用水平和地形特点各异的多重水环境系统中开展水体-沉积物微塑料污染的平行研究。微塑料丰度结果低于长江中下游研究结果,范围分别为0.06-2.5 items/L和0.9-298.1 items/kg,且关联显着。纤维(80.4%)和小于1 mm的个体(44.5%)为常见微塑料形态,主要聚合物组成为聚酯类、聚乙烯和聚丙烯(合计47.8%)。微塑料平均尺寸(1.3 mm)较长江中下游研究结果(0.8 mm)更高。沉积物中微塑料的破碎化程度和多样性(形态,化学组成)均高于水体,表明沉积物为水体中微塑料的汇。微塑料丰度与采样点海拔高程显着负相关,提示微塑料向下游明确积累。参考土地利用类型,微塑料丰度,形态等多因子进行残差分析表明:商业,工业及交通运输业土地利用类型与强度显着关联微塑料丰度,聚合物多样性和破碎化程度。因此微塑料在滨海热点区域的积累来源于由水力输运和特定人为源排放的叠加贡献。综上,提出微塑料在滨海城市的特征污染模式:上游污染物的积累与自身作为污染源排放的叠加污染模式。相比于上述非生物介质,生物介质作为微塑料迁移中的临时载体,对于解释微塑料环境行为及风险评估具有意义。于同研究区域开展了双壳类(河蚬Corbicula fluminea),鱼类(食蚊鱼Gambusia holbrooki、近岸经济鱼类)体内微塑料污染调查,其中鱼类研究还进行了分器官分析。河蚬体内微塑料的丰度范围为0.2-5.3 items/ind.(0.2-12.5 items/g),食蚊鱼鱼体及鱼头部微塑料丰度范围分别为0.18-1.13 items/ind.(0.52-4.4 items/g)以及未检出-0.28 items/ind.(未检出-12.5 items/g),检出率分别为3.3%-38.3%和未检出-13.3%。近岸经济鱼类样品中22%-100%的鱼体肠胃可以检出微塑料,22%-89%的鱼体鳃部中可以检出微塑料,丰度分别为0.3-5.3 items/ind.(0.1-8.8 items/g)和0.3-2.6 items/ind.(0.1-5.2items/g),海鲈鱼的肝脏及肌肉组织中未发现微塑料。生物体样品中的微塑料以纤维(74.5%-96.4%)及小于1 mm的个体(40.1%-87.1%)为主,最常见的聚合物为聚酯类(25.8%-37.1%)。生物体内微塑料残余与区域污染关系密切,其中太湖东北部湖区,长江下游及墨尔本北部湿地生物体样本中微塑料含量高于同区域平均值。生物对微塑料的摄入依赖于微塑料形态特征,摄入途径以及生物生理参数,即尺寸、栖息习惯和性别。通过建立生物体内微塑料与环境中微塑料的定量关系,指出使用鱼类胃肠道监测鱼类对微塑料的摄入概率,或者河蚬软组织监测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污染特征。对比微塑料污染特征在不同流域与环境介质中的协同与差异,提出微塑料在环境中的横向和纵向迁移的概念,并评估该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制约因素。微塑料的横向迁移以向下游以及人类活动密集区域集中为特点。该过程中,地形、气象因素和持续的污染源排放影响迁移路径,是促进污染积累的主导因素。微塑料的纵向迁移主要表现为其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浓度差,尺寸差和成分差。在纵向迁移中,微塑料的形态尺寸和化学组成影响其沉降和迁移程度以及生物可利用性,进而改变微塑料自临时载体向汇运动的过程。定性和定量剥离影响微塑料横向与纵向迁移的因素应是今后科学管理微塑料自陆源入海的重点。

雷蕾[5](2020)在《上海小微湿地水鸟对小型水生生物的体内携带作用》文中认为水鸟是扩散水生植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合适媒介,其介导的扩散可能是一些水生植物和无脊椎动物在大陆分布的关键驱动力。现有的大部分研究都将鉴定对象限定于某一类生物。本研究量化了水鸟介导的多个类群的小型水生生物的传播,如浮游植物、无脊椎动物成体、无脊椎动物休眠卵、寄生螨、线虫,并提出科学问题:小微湿地(microwetland)水鸟对小型水生生物(aquatic microorganism)是否具有体内携带作用?本研究以上海市五个小微湿地(昆秀湖湿地公园、上海动物园、滨江公园、浦江郊野公园和年丰公园)为研究地点,以白鹭(Egretta garzetta)、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白额雁(Anser albifrons)、黑天鹅(Cygnus atratus)和卷羽鹈鹕(Pelecanus crispus)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7月—2019年10月先后对这些地点的水鸟粪便和沉积物进行为期一年的采集。然后通过形态学和分子鉴定技术对鸟粪样品中的小型水生生物进行量化,探究水鸟携带水生生物的具体情况。为了探究水鸟对无脊椎动物休眠卵的体内携带作用是否与采样地点的休眠卵存在情况有关,本研究对各个采样地点的沉积物休眠卵进行了鉴定计数。为了弄清楚浮游生物、寄生虫和无脊椎动物休眠卵能否被水鸟有效扩散,本研究还观察了72h内新鲜水鸟粪便中浮游生物成体和寄生虫的存活情况,并探究了鸟粪中休眠卵的孵化情况。本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本研究从1141个鸟粪样品中共发现20种浮游植物,鹭科鸟类浮游植物的检出率高于鸭科和鹈鹕科鸟类。浮游植物的丰度和丰富度具有显着的鸟种、生境和时间差异,其中,夜鹭粪便中的浮游植物丰度和丰富度高于其它鸟种,昆秀湖湿地公园鸟粪中的浮游植物丰度和丰富度高于其它公园,鸟粪样品中浮游植物的丰度在3月达到最高,丰富度在10月达到最高。这种差异主要是由蓝藻门和硅藻门引起的。新鲜鸟粪中的浮游植物能够在72h内存活,说明水鸟对浮游植物具有一定的体内携带作用。(2)本研究从水鸟粪便中共检测出34种水生无脊椎动物成体,其中鹭科鸟类的样品检出率高于鸭科和鹈鹕科鸟类。鸟类粪便中无脊椎动物成体的丰度和丰富度没有显着的鸟种差异,但是有显着的生境和时间差异。黑天鹅粪便中无脊椎动物成体的丰度高于其它鸟种,夜鹭粪便中无脊椎动物成体的丰富度高于其它鸟种。浦江郊野公园鸟粪中无脊椎动物成体的丰度和丰富度均高于其它公园。鸟粪样品中的无脊椎动物成体丰度在10月达到最高,丰富度在2月达到最高。其中轮虫类和其它类是鸟类粪便中的优势类群。新鲜鸟粪中的浮游动物能够在72h内存活,其中鹭科鸟类粪便中浮游动物的存活率相对较高,鸭科鸟类粪便中浮游动物的存活率为0,说明鹭科鸟类对浮游动物具有一定的体内携带作用。(3)本研究从水鸟粪便中共检测出88种水生无脊椎动物休眠卵,其中鹭科鸟类的样品检出率高于鸭科和鹈鹕科鸟类。无脊椎动物休眠卵的丰度和丰富度受鸟种、生境和采样时间的影响。卷羽鹈鹕粪便样品中休眠卵的丰度和丰富度高于其它鸟种。年丰公园鸟粪中无脊椎动物休眠卵的丰度最高,昆秀湖湿地公园鸟粪中休眠卵的丰富度最高。无脊椎动物休眠卵的丰度在5月达到最高,丰富度在9月达到最高。昆虫纲和其它类是鸟粪样品中的优势类群。休眠卵能够在通过鸟类肠道后孵化,说明水鸟对无脊椎动物休眠卵具有一定的体内携带作用。此外,本研究表明,鸟粪样品中休眠卵的丰度和丰富度并不受采样点沉积物中休眠卵丰度和丰富度的影响。(4)本研究从水鸟粪便中检测到了1种蛛形纲和4种线虫纲成体及11种蛛形纲卵和6种线虫纲卵。寄生虫成体及其卵在不同鸟种、不同生境和不同时间均有显着性差异。鹭科鸟类粪便样品中寄生虫成体和卵的丰度和丰富度低于鸭科和鹈鹕科鸟类,动物园鸟类粪便中寄生虫成体和卵的丰度和丰富度高于其它采样地点,这与动物园鸟类的高密度饲养有关。鸟粪样品中寄生虫卵的丰度和丰富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与寄生虫成体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此外,粪便样品中的蛛形纲和线虫纲成体均能够在72h内存活,说明水鸟对寄生虫具有一定的体内携带作用。综上所述:上海小微湿地水鸟对浮游植物、无脊椎动物成体、休眠卵和寄生虫均有一定的体内携带作用。本研究阐明了鹭科鸟类在扩散小型水生生物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鉴定鸟粪样品中的水生生物时,首次在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引入了DNA条形码鉴定技术,提高了鉴定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首次在国内探讨了湿地水鸟对小型水生生物的扩散作用,为国内关于水鸟扩散小型水生生物的研究积累了基础资料。

刘子龙[6](2020)在《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的法律规制》文中认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战略定位,要求针对长江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应秉持系统性、整体性思维,要求针对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保育等不同诉求之间的关系进行统筹协调、综合平衡。进而逐步形成契合于“三律”(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要求、和谐有序、绿色可持续的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格局。然而,受制于传统的,呈现出离散化、割裂化特征的权利(力)理论,并基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快速推进的大趋势、大背景,以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为核心内容的各类权利(力)之间发生冲突的风险和几率正不断增大,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之间的冲突也由此而不断加剧和凸显。鉴于此,本文研究试图从方法论的视角切入,在充分揭示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之间冲突现状的基础上,提炼出法学问题——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进而深入剖析冲突产生的方法论根源——还原主义方法论。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论证整体主义方法论的优越性及法学意蕴,并引入与整体主义方法论具有内在一致性的价值排序理论。在整体主义方法论、价值排序理论的指引下,探索实现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规制的新路径。本研究的行文架构主要由五章构成,各章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揭示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的现状图景及问题。首先,廓清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范畴,明确研究的边界,着重阐明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缘起、内涵、类型及意义。其次,基于“冲突——权利冲突——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这一逻辑思路,一步步聚焦于涉水权利冲突。并根据功能维度、价值维度、资源维度(流域典型性)对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进行类型化梳理。第三,从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构造、涉水权利的配置、涉水权利间关系这三个维度揭示出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产生的法律原因,即涉水权利构造的不完备、涉水权利配置的离散性、涉水权利关系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冲突产生的方法论根源——还原主义方法论。最后,从法律理性、生态理性、风险理性三个维度揭示出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规制的基本诉求。第二章探究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规制的理论基础。首先,在前章已揭示出还原主义方法论是造成涉水权利冲突的根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还原主义方法论的合理性及局限性。针对还原主义方法论局限性之克服,提出整体主义方法论。并对整体主义方法论的优越性及法学内涵进行阐释。其次,阐释价值排序的理论内涵,通过分析价值排序理论与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规制的契合性,以论证引入价值排序理论的正当性、合理性。并基于价值排序理论,明晰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新价值排序,凸显生态价值的重要性。最后,基于整体主义方法论和价值排序理论,在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构造中融入和谐价值与安全价值,以破解涉水权利构造的不完备和割裂性;在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配置中确立综合模式,以破解涉水权利配置的离散性;在对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关系属性的理解中引入环境法律关系理论,以破解涉水权利关系的局限性。第三、四、五章则是分别针对极具长江流域典型性的三个冲突: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权与排污权冲突、长江流域航运开发利用权与水能开发利用权冲突、长江流域渔业养殖权与生态用水权冲突,所进行的类型化、流域典型性、冲突产生机理的分析,以及对因应的冲突规制路径所进行的探析。具体内容如下:第三章从类型化的角度将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权与排污权冲突界定为长江流域涉水生存权与长江流域涉水发展权冲突、生命支撑功能型长江流域涉水权利与经济功能型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而就该冲突的流域典型性而言,则从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冲突、冲突所为围绕的核心客体——流域水环境容量的重要性这两个维度进行了论证和阐释。就该冲突产生的机理而言,则揭示出流域水污染防治与区域排污权在制度设计、运行过程中存在明显断裂,未形成有效的协调与衔接,进而导致流域水污染防治无法有效约束、控制区域的排污行为。由此揭示出冲突化解的核心制度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规制理论基础,提出生存安全价值优先的冲突化解理念,并针对冲突产生的机理和冲突化解的制度需求,提出因应的制度设计——长江流域省界断面水质监测制度。最后,通过对长江流域省界断面水质监测制度进行实证分析,以发现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以完善改进该制度。第四章从类型化的角度将长江流域航运开发利用权与水能开发利用权冲突界定为长江流域涉水发展权之间的冲突、经济功能型长江流域涉水权利之间的冲突。而就该冲突的流域典型性而言,则从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行业冲突、冲突所围绕的核心客体——流域水量的重要性这两个维度进行了论证和阐释。就该冲突产生的机理而言,则揭示出不同行业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对流域控制性水库进行离散化、割裂化的调度,从而导致对流域水量的割裂化利用,结果导致冲突的产生。由此揭示出冲突化解的核心制度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规制的理论基础,提出统筹协调的冲突化解理念,并针对冲突产生的机理和冲突化解的制度需求,提出因应的制度设计——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制度。最后通过对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制度进行实证分析,以发现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以完善改进该制度。第五章从类型化的角度将长江流域渔业养殖权与生态用水权冲突界定为长江流域涉水发展权与长江流域涉水环境权冲突、经济功能型长江流域涉水权利与生态功能型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而就该冲突的流域典型性而言,则从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空间冲突、冲突所围绕的核心客体——流域水域空间的重要性这两个维度进行了论证和阐释。就该冲突产生的机理而言,则揭示出伴随着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的确立,水生态空间的恢复和拓展诉求日益凸显,由此对传统渔业养殖空间产生了明显的挤压和侵蚀,结果引发冲突的产生。由此揭示出冲突化解的核心制度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规制的理论基础,提出生态优先的冲突化解理念,并针对冲突产生的机理和冲突化解的制度需求,提出因应的制度设计——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最后,通过对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实证分析,以发现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以完善改进该制度。

马红萍[7](2019)在《洱海保护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结合近期国家课程改革和环境保护的要求,针对当前社会关注热点的洱海保护——这个环保课题,笔者在下关一中开展了“洱海保护”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课程分为五个章节:洱海——高原上的明珠、洱海水环境变化、湿地——地球之肾、洱海清,大理兴、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课程采用专题讲授、实验探究、实践活动、竞赛活动等形式开展。同行教师对课程评价得分为84分,学生课程成绩由72分显着提高到81分。“洱海保护”校本课程贴切新时期“生态立国”的重大国策,有益于大理州洱海保护工程。同时,课程实践了校本课程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改革导向。它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乐趣,找到方法,发挥主动性,学生更善于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另外,“洱海保护”校本课程能够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本课程的特色和创新在于:拓展了以洱海保护为背景的课程资源;在多种教学形式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尝试;体现了“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今后本课程可以从加强与其他科目教师的合作,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多地寻求学校及社会资源的支持等方面进行改善。

黄健[8](2018)在《漓江上游区河流生境及其与鱼类群落的关系》文中指出河流生境是鱼类群落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空间和环境,与水生生物的食物链及能量流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河流生态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导致河流生境遭到破坏,河流自然功能退化,甚至水生生物物种多样性丧失。为此,本文以漓江上游区为研究对象,对其河流生境进行分类与评价研究,调查不同生境类型中鱼类群落的组成与分布,探讨漓江上游区河流生境与鱼类群落之间以及生境质量与生物状况的关系,为河流生态保护以及健康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结合国内外河流生境的分类方法,根据我国山溪性河流的特点以及研究区域河流形态特征,将漓江上游生境分为静水生境、缓流生境、急流生境三大类。细化各大类,共分为7种生境类型。其中静水生境包括水潭和瀑布潭,缓流生境包括浅流、深流和岸边缓流,急流生境包括浅滩和险滩。不同生境中,环境变量存在差异。(2)本研究26个采样点共捕获鱼类2968尾,经鉴定共计淡水鱼类37种,隶属于4目11科28属。其中鲤科鱼类最多,占总物种数的62.16%。优势种分别为方氏品唇鳅(Pseudogastromyzon fangi)、宽鳍鱲(Zaccoplatypus)和侧条光唇鱼(Acrosscoheilusparallens),其个体数分别占总个体数的25.64%、21.16%和12.84%。而漓江上游区不同生境鱼类物种多样性结果显示:岸边缓流生境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a)最高(4.12),而物种数最少的瀑布潭生境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最低(2.32)。浅流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e’)较其他生境高(2.50),水潭生境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λ)最大(0.35),优势种最明显,浅流生境为最小(0.10)。而Pielou均匀度指数(Je)则相反,浅流生境最大(0.82),水潭生境最小(0.54)。无度量多维排序分析(NMDS)结果显示鱼类组成在瀑布潭生境与浅滩、险滩生境,深流生境与险滩生境中存在差异。(3)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显示,对漓江上游区河流生境中鱼类群落分布有显着影响的环境变量分别为:流速、水深、pH、电导率、水体浊度和底质尺寸。(4)引入《快速生物评价法案》(RBPs)中的生境部分作为评价方法,对漓江上游研究区域进行生境评价。评价指标包括底栖动物底质/可利用植被、河流底质特征、流速与水深组合、河床稳定性、河道水流状况、河道变化、浅滩(或弯道)频率这七个20分制指标和河岸稳定性、河岸植被保护、河岸植被带宽度这三个10分制指标。生境评价结果显示漓江上游区26个采样河段的生境综合指数得分介于82~155分之间。其中有3个河段的生境综合指数得分超过150分,属于“好”等级;12个河段的分值介于120~150分之间,属于“较好”等级;9个河段的分值介于90~120分之间,属于“一般”等级;2个河段的分值介于60~90分之间,属于“较差”等级。研究区域内多数河段的流速与水深组合、浅滩(或弯道)频率和河岸植被保护三个指标为“优”等级,而多数河段的河道水流状况和河岸稳定性这两个指标为“中”等级。河道变化是研究区域中得分最低的指标,多数河段得分为“劣”等级。(5)基于漓江上游鱼类IBI指标体系评价本研究26个采样点的河流健康状况。结果显示12个采样点为“健康(IBI值>40)”,8个采样点为“一般(IBI值=27~40)”、6个采样点为“较差(IBI值=13~27)”。生物完整性指数和生境综合指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IBI分值与HI分值呈极显着正相关。生境综合指数HI值得分较高的河段,其IBI值也普遍较高。生境指标和生物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河岸植被保护外,其余生境指标均与不同的生物参数具有显着或极显着相关性,进一步说明了河流生境质量状况的优劣会影响河流中水生生物的生物状态。

徐东坡[9](2018)在《基于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三丁基氯化锡对暗纹东方鲀幼鱼的毒理学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俗称河鲀,属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鲀形目(Tetraodontiformes)鲀科(Tetraodontidae)东方鲀属(Takifugu),是长江中下游流域的一种传统名贵鱼类,具有溯河洄游习性,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及长江中下游。三丁基氯化锡(tributyltinchloride,TBT-Cl)是一类毒性最大、应用最广的有机锡化合物,当前在海淡水环境中仍有较高残留,且在自然环境变化或人类扰动下具有较高的再暴露风险。已有研究表明,TBT-Cl暴露会对水生动物产生免疫毒性、生殖毒性、神经毒性、生长和发育障碍等多种毒性影响,对水生动物的生活史过程威胁巨大。然而,目前有关TBT-Cl对鱼类的毒理效应的机制研究却较为薄弱,尤其是TBT-Cl对在海水、淡水及河口区均有分布的洄游性鱼类的毒性效应及机制均未见报道。为此,本研究以暗纹东方鲀幼鱼为研究对象,开展TBT-Cl暴露的急性毒理实验,并利用两种组学方法从转录组水平和代谢物水平探讨暗纹东方鲀对TBT-Cl暴露的毒理学响应机制,以期为TBT-Cl的水生态安全性评价提供支撑,并为重要洄游通道、产卵场等关键水域的TBT-Cl残留限量标准制(修)订提供基础性资料,同时也为探明TBT-Cl暴露对水生生物毒性作用的机理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首先,采用半静水式接触实验法开展了 TBT-Cl对暗纹东方鲀幼鱼(平均体长:10±1.5 cm;平均体重:25±1 g)的急性毒理学研究。结果显示,TBT-Cl对暗纹东方鲀幼鱼的24h、48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1.02μg·L-1、40.66μg.L-1和19.62μg·L-1,同时根据经验公式得出TBT-Cl对暗纹东方鲀幼鱼的安全浓度为1.962μg·L-1。本研究表明,TBT-Cl属于剧毒化学物质,水域环境中TBT-Cl的存在或浓度增加对暗纹东方鲀乃至所有渔业资源都会产生严重的威胁。该研究结果为之后亚急性毒理研究实验中TBT-Cl浓度的设置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可为TBT-Cl其他鱼类的毒理学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其次,为查明暗纹东方鲀幼鱼对TBT-Cl亚急性暴露的响应的分子机制,本研究设置10%、20%和50%96 h-LC50TBT-Cl三个浓度的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暴露实验,96h时摘取实验鱼的肝脏用于转录组学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各处理组和对照组的肝脏转录组相比共筛选出4,02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主要为免疫应答相关基因,下调基因主要为蛋白合成和糖类与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基因通过KEGG主要富集到109个通路,在GO数据库中富集1,218个类别,这些基因主要参与信号转导、免疫应答、细胞自噬和粘附作用等,其中相关信号通路有MAPK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Wnt及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本研究首次进行了暗纹东方鲀应答TBT-Cl暴露的比较转录组学研究,为深入探索暗纹东方鲀的相关功能基因和通路的毒理学响应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差异基因筛选分析中,发现4个上调基因和2个下调基因在TBT-Cl暴露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qRT-PCR实验发现,这6个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具有一定的差异。其中,UBE3D在急性和慢性处理鳃中被TBT-Cl显着诱导,最大诱导值分别出现在B组和20 d,分别为对照组的6.18和3.17倍;在肝脏中被显着抑制,最小抑制值分别出现在C组和30 d,为对照组的0.10和0.03倍。STARD3在急性和慢性实验鳃中都被显着诱导,最大值分别为B组相对于对照组的19.38倍和20 d的4.03倍。该基因在A组的肝脏中也被显着诱导,最大值为对照组的6.96倍。RBBP5在急性实验的肝脏和鳃中都被显着诱导,分别出现在A组和B组,其最大值分别为对照组的11.60和6.18倍。在慢性应激的鳃中也被显着诱导,出现在20 d,最大值为对照组的10.50倍。CCNE1在急性暴露的肝和鳃中、慢性暴露的鳃中都被显着诱导,其分别出现在B组、C组和20 d,最大值分别为对照组的8.77、14.64和12.87倍。ANGPTL2b在急性和慢性实验的鳃中都被显着诱导,分别为C组和20 d,最大值分别为对照组的23.55和9.36倍。Prdx6在急性实验的鳃中被显着抑制,而在慢性实验肝脏中被显着诱导,分别出现在C组和20 d,其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对照组的0.12和3.26倍。本研究表明,这些差异基因可能通过激活免疫系统、启动免疫信号应答、参与免疫损伤的修复通路、加速适应性炎症和维持体内组织环境稳态等途径参与暗纹东方鲀对TBT-C1的暴露应激,但其具体生物学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再次,为深入探讨暗纹东方鲀幼鱼对TBT-C1的响应机制,本研究基于转录组文库的差异基因中鉴定出了可能参与免疫应答、结构上高度保守的分子伴侣—HSP90β1基因,通过RACE技术成功克隆了HSP90β1基因全长为2,775 bp,包含2,412 bp开放阅读框,编码803个氨基酸。利用Mega5构建了 NJ系统进化树,并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利用定量实时PCR(qRT-PCR)检测该基因在各个组织表达情况,随后设计TBT-Cl的急性和慢性实验,通过qRT-PCR、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检测HSP90β1 mRNA水平及暗纹东方鲀的损伤状况。结果显示,HSP90β1mRNA转录本广泛表达于脑、肝脏、鳃、心脏、肌肉、肾、脾、血细胞、胃和肠等组织中,而在肝脏和鳃中的表达水平较高。急性实验三个处理组中,鳃组织中的HSP90β1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5.67、4.97和8.77倍;在肝脏组织中分别为0.70、1.01和2.55倍。在慢性实验中,鳃组织中第10d、20d和30d时HSP906β1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6.11、18.21和2.63倍,肝脏中分别是0.13、0.60和0.12倍;恢复实验第15d和第30d鳃中分别是1.52和1.11倍,肝脏中分别是0.70和1.00倍。肝脏和鳃在不同浓度TBT-Cl下损伤程度不同,TBT-Cl胁迫后的HSP90β1蛋白在胞质中表达量显着上升,并参与了免疫应激过程的胞质重组。本研究表明鳃的HSP90β1表达水平高于肝脏,各组HSP90β1 mRNA的表达量随着慢性毒理实验和恢复实验的进行表达模式有一定的差异。肝脏和鳃作为暗纹东方鲀防御体系的重要组织,对TBT-Cl的毒性影响做出了免疫应答。HSP90β1可能参与了暗纹东方鲀抗TBT-Cl的侵袭以维持自身免疫稳态。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深入了解暗纹东方鲀HSP90β1在对抗TBT-Cl毒性作用过程中的特异作用,并有望阐明其在免疫毒理过程的可能机制。最后,为在代谢物水平上探究暗纹东方鲀幼鱼对TBT-Cl急性暴露的响应,本研究利用LC-MS技术对暗纹东方鲀三个急性处理组和对照组的血清和肝脏样本进行了测试,并进行代谢组学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代谢组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筛选出87个和34个差异代谢物,归属于磷酸甘油酯类、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等,主要与鞘脂代谢、磷酸甘油酯代谢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有关。肝脏代谢组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筛选出92个和71个差异代谢物,归属于磷酸甘油酯类、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等,主要与磷酸甘油酯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有关。进一步分析显示,三个处理组暗纹东方鲀肝脏中的参与磷酸甘油酯代谢的磷脂类(16种PC类、13种PE类、1种PS类等)在正、负模式下检测到的相对含量均比对照组显着上升(P<0.01),上调最高的是50%96h-LC50 处理组在负模式下测得的PC(15:0/22:6(4Z,7Z,10Z,13Z,16Z,19Z)),相比对照组上调4,263.90倍;上调最低的是20%96h-LC50处理组的LysoPC(18:2(9Z,12Z)),相比对照组上调1.58倍。在10%、20%和50%96h-LC50处理组中,肝脏中前列腺素E2分别比对照组上调6.67、6.93和7.86倍,花生四烯酸分别比对照组下调15.93、22.50和16.07倍;血清中乙酰胆碱分别比对照组下调2.84、2.30和2.63倍,鞘氨醇分别下降1.39、1.89和2.07倍,鞘磷脂分别上升2.69、2.42和2.49倍。本研究表明,TBT-Cl暴露后,暗纹东方鲀体内PC类至乙酰胆碱的途径、合成鞘氨醇的途径被抑制,肝脏受损后体内ARA代谢、其他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等途径被激活,体内磷酸甘油酯类在细胞膜内外运转物质的过程被加速,随着代谢物中溶血卵磷脂和前列腺素E的浓度上升,解毒功能增加,炎症反应降低。该代谢响应机制可能是其暗纹东方鲀幼鱼对TBT-Cl的耐受程度高于其他鱼类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为理解暗纹东方鲀在TBT-Cl胁迫下体内代谢途径受干扰的具体情况以及分析代谢物含量变化、相关基因变化和生物表型变化之间的关联提供了可能,为TBT-Cl暴露对暗纹东方鲀的毒性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蒲雅丽[10](2018)在《上海自然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与源解析》文中认为本文对上海黄浦江和淀山湖沉积物中30余种重金属的含量水平、分布特征、赋存形态、污染情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评价,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和Zn同位素示踪技术对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来源进行探析,同时,根据上海市城市化发展进程,分析黄浦江从上游至下游各河段污染情况,得到以下结论:(1)黄浦江沉积物中Cr、Pb、Zn、Cu、Cd、Sb、Mn严重污染。淀山湖污染情况相对较轻,其中Cd、Bi元素污染相对严重。总体分布情况来看,黄浦江所有元素呈现从下游到上游波动上升的趋势,Zn、Mn、Li、As、Cr等变化幅度较大,超标区域主要集中在中游和靠近中心商业区的下游河段。淀山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变化无明显规律性,主要波动出现在靠近居住区、公路和湖区北部的采样点。(2)黄浦江和淀山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研究结果表示:Fe、Cd、Ni、Cr、Cu多为残渣态,Mn元素弱酸溶解态最高,Pb主要存在于可还原态,Zn前三种非稳定态占比较高。Pb、Zn、Cu的生物可利用性及潜在生态风险需加以重视。(3)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根据重金属总量来看,黄浦江Bi和Cd污染最为严重,其次为Pb、Sb、Zn、Co。以重金属形态来看,Mn的危害性和污染性最高,其次为Zn和Cu元素。Cd中的次生相对水生生物具有极大的危害性。(4)不同行政区城市化发展状况对黄浦江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具有明显的影响。Zn、Pb、Cu、Cr受到城市化发展的正向作用,从农耕区到中心城区,含量呈递增趋势,且在城市化最为显着的中心城区和主工业发展的闵行区含量较大;Cd区域差异性较小,As与Bi在上中游受到农耕和工业影响较大,人口、商业、交通发达地带污染也较为严重。(5)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表明黄浦江沉积物中Mn、Co、Sr、V多为自然来源,P、Cu、Pb、Zn、Cd、B、Ni受人为活动影响较重,可认定为工业、农业及交通复合污染。由于黄浦江航运发达,As、Sb、Bi以及Zn可能受到航运的影响较为严重。淀山湖整体污染相对较轻,其中V、Ni、Co、Cr、Bi等主要是受到上游来水的污染影响,Fe、Pb、Cd为交通污染来源,Zn、Cu、P、As为农业生产来源,Mn和Sr的含量则更多受制于自然成因。(6)Zn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黄浦江沉积物中Zn多受交通来源的直接影响,主要是汽车尾气的排放以及轮胎磨损等通过大气沉降或者地表径流的方式进入河道,且黄浦江中航运的盛行也是Zn污染的重要来源。个别采样点还受到自然风化的影响。

二、上海师范大学水生生物学科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师范大学水生生物学科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第二章 渔业伦理的理论建构
    2.1 渔业伦理的立论基础
        2.1.1 逻辑起点
        2.1.2 资源养护
        2.1.3 可持续利用
    2.2 渔业伦理的概念、地位和原则
        2.2.1 概念溯源及研判
        2.2.2 学科关联
        2.2.3 相关原则
    2.3 基本分类
        2.3.1 渔业生态伦理
        2.3.2 渔业社会伦理
        2.3.3 渔业产业伦理
        2.3.4 渔业科技伦理
第三章 基于伦理的渔业治理范式分析
    3.1 渔业治理的元层次
        3.1.1 合法性与正当性
        3.1.2 渔业元治理
    3.2 符合伦理的现代渔业治理理论
        3.2.1 基于“生态整体主义”的治理理论
        3.2.2 基于“价值平衡原则”的治理理论
    3.3 渔业伦理分析和评估
        3.3.1 伦理分析矩阵
        3.3.2 伦理评估工具
第四章 现代渔业治理的伦理进程
    4.1 可持续渔业中的维度指向
        4.1.1 时间维度
        4.1.2 空间维度
        4.1.3 人际维度
    4.2 渔业治理之伦理难题
        4.2.1 人与人的博弈
        4.2.2 人与鱼的博弈
        4.2.3 知与行的脱节
    4.3 渔业治理之伦理突围
        4.3.1 制定渔业伦理目标
        4.3.2 开展渔业伦理决策
第五章 中国渔业治理的伦理议题
    5.1 中国渔业道德基础与现代问题
        5.1.1 中国传统智慧中的渔业伦理元素
        5.1.2 中国现代渔业问题的伦理之维
    5.2 中国现代渔业治理的绿色转型
        5.2.1 发展阶段与模式进化
        5.2.2 基于伦理的转型实践
        5.2.3 未来发展的伦理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缩略语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基于滇池的水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时代背景
        二、滇池治理保护的社会背景
        三、课程标准的教学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因地制宜,补充国家及地方课程
        二、多元发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三、教学相长,促进教师专业技能发展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校本课程研究现状
        二、国内外水教育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滇池的水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水教育
        二、校本课程
        三、校本课程开发
    第二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三、多元智能理论
    第三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一、目标导向性原则
        二、协调性原则
        三、统整性原则
        四、多样性原则
        五、适宜性原则
    第四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
        一、泰勒的目标模式
        二、斯滕豪斯的过程模式
        三、施瓦布的实践模式
        四、斯基尔贝克的环境模式
    第五节 “基于滇池的水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第三章 “基于滇池的水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环境分析
    第一节 学校教育资源分析
        一、调查目的与方法
        二、调查对象与内容
        三、调查结果分析
    第二节 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一、调查目的与方法
        二、调查对象与内容
        三、调查结果分析
第四章 “基于滇池的水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纲要
    第一节 “基于滇池的水教育”校本课程的课程理念
        一、指导思想:核心素养
        二、西山区实验中学办学理念
        三、“基于滇池的水教育”校本课程理念
    第二节 “基于滇池的水教育”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设置的依据
        二、“基于滇池的水教育”校本课程目标
    第三节 “基于滇池的水教育”校本课程的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二、课程的具体内容
    第四节 “基于滇池的水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
        一、实施对象
        二、课时安排
        三、教学方法
    第五节 “基于滇池的水教育”校本课程的评价方案
        一、评价原则
        二、评价对象与内容
        三、评价工具
        四、评价流程
第五章 “基于滇池的水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
    第一节 实施阶段
        一、课程准备阶段
        二、课程实施阶段
        三、课程评价阶段
    第二节 实施途径
        一、知识讲授
        二、科学探究
        三、实践活动
        四、实地体验
        五、文本阅读
    第三节 教学案例
        案例一:探究水质对生物的影响
        案例二:湿地——地球之肾
        案例三:节水减污行动研讨会
第六章 “基于滇池的水教育”校本课程的评价
    第一节 对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
        一、对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
        二、对校本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
    第二节 对学生学业发展的评价
        一、对学生知识水平的评价
        二、对学生行为水平的评价
        三、对学生态度及能力水平的评价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结论
        一、课程开发满足了社会、学校和学生发展需求
        二、有利于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多元智能的发展
        三、有利于学生环保行为素养的培养
        四、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五、有利于推动教师的自我发展
    第二节 反思
        一、需建立校内各学科教师间的协作机制
        二、需建立各社会力量间的联动机制
        三、需以学校现有条件为基础开展实践教学
        四、需依据学生实际情况优化校本课程内容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基于滇池的水教育”校本课程开发问卷调查表
    附录2 “基于滇池的水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评价表
    附录3 “基于滇池的水教育”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表
    附录4 “基于滇池的水教育”校本课程前、后测试卷
    附录5 “基于滇池的水教育”校本课程学生表现评价表
    附录6 “基于滇池的水教育”校本课程实施后问卷调查
    附录7 “基于滇池的水教育”校本课程讲义节选
    附录8 “基于滇池的水教育”校本课程实施部分图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崇明东滩湿地水鸟对小型水生生物的携带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生物连通性及扩散
        1.1.1 生物连通性
        1.1.2 扩散与载体
    1.2 水鸟作为小型水生生物的扩散载体
        1.2.1 水鸟携带小型水生生物
        1.2.2 水鸟介导的小型水生生物的扩散过程
        1.2.3 水鸟介导的小型水生生物的扩散方式
        1.2.4 水鸟介导的小型水生生物扩散的意义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方案
        1.3.1 科学问题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内容
        1.3.4 技术路线
2 鸻鹬类水鸟对小型水生生物的体表扩散作用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鸻鹬类水鸟体表样品的采集
        2.2.2 鸻鹬类水鸟体表样品中小型水生生物的分离
        2.2.3 小型水生生物的鉴定及计数
        2.2.4 数据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鸻鹬类水鸟对无脊椎动物休眠卵的体表携带作用
        2.3.2 鸻鹬类水鸟对无脊椎动物成体的体表携带作用
        2.3.3 鸻鹬类水鸟对水生浮游植物的体表携带作用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3 中杓鹬对小型水生生物的体内扩散作用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中杓鹬粪便及反刍颗粒样品的采集
        3.2.2 中杓鹬粪便及反刍颗粒样品中小型水生生物的分离
        3.2.3 小型水生生物的鉴定及计数
        3.2.4 数据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中杓鹬粪便对小型水生生物的体内携带作用
        3.3.2 中杓鹬反刍颗粒对小型水生生物的体内携带作用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苍鹭对小型水生生物的体内扩散作用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苍鹭粪便样品的采集
        4.2.2 苍鹭粪便样品中小型水生生物的分离
        4.2.3 小型水生生物的鉴定及计数
        4.2.4 孵化实验
        4.2.5 数据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苍鹭粪便对小型水生生物的体内携带作用
        4.3.2 苍鹭粪便样品中休眠卵孵化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和展望
    5.1 总结
        5.1.1 水鸟对小型水生生物的扩散作用
        5.1.2 水鸟对小型水生生物的扩散的意义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无脊椎动物休眠卵图鉴
致谢

(4)微塑料在内陆至河口多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特征及其迁移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微塑料污染研究背景
        1.1.1 海洋垃圾—微塑料的研究前身
        1.1.2 微塑料的基本定义
        1.1.3 微塑料的潜在风险
    1.2 环境微塑料研究方法学
        1.2.1 微塑料样品的分离与确证
        1.2.2 方法学的发展与自动化
    1.3 多环境介质中的微塑料污染
        1.3.1 水生生态系统
        1.3.2 土壤及大气系统
        1.3.3 微塑料在不同介质间的关联与差异
        1.3.4 生物介质在微塑料监测中的意义
        1.3.5 微塑料的沉积与汇
    1.4 人类活动与微塑料的污染迁移
        1.4.1 微塑料的主要来源
        1.4.2 微塑料的点源与非点源污染
        1.4.3 微塑料污染管控简介
        1.4.4 沉积微塑料与人类世标记物
    1.5 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微塑料经非点源污染进入环境——以道路积灰为例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区域及样品采集
        2.2.2 样品分离、观察和仪器确证
        2.2.3 质量控制
        2.2.4 数据分析
    2.3 结果
        2.3.1 空间分布与季节差异
        2.3.2 形态特征与化学组成
        2.3.3 气象与人类活动
    2.4 讨论
        2.4.1 微塑料的暂存媒介
        2.4.2 城镇化与气象活动的贡献
        2.4.3 积灰微塑料与非点源污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塑料在长江中下游淡水水体中的污染特征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域及样品采集
        3.2.2 水化学参数
        3.2.3 样品分离、观察和仪器确证
        3.2.4 质量控制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太湖湖区
        3.3.2 长江中下游水系
        3.3.3 形态特征与化学组成
    3.4 讨论
        3.4.1 长江中下游漂浮微塑料的污染水平
        3.4.2 微塑料的聚集与迁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塑料在长江中下游淡水沉积物中的污染特征
    4.1 引言
    4.2 实验设计与材料方法
        4.2.1 研究区域及样品采集
        4.2.2 沉积物粒径分析
        4.2.3 微塑料的分离、观察和仪器确证
        4.2.4 质量控制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太湖湖区
        4.3.2 长江中下游水系
        4.3.3 形态特征与化学组成
    4.4 讨论
        4.4.1 长江中下游淡水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水平
        4.4.2 微塑料的积累与沉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塑料自内陆向河口的污染叠加效应——以飞利浦湾流域为例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区域及样品采集
        5.2.2 流域及土地利用背景
        5.2.3 样品分离、观察和仪器确证
        5.2.4 质量控制
        5.2.5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空间分布
        5.3.2 形态特征与化学组成
        5.3.3 土地利用与微塑料污染的关联
    5.4 讨论
        5.4.1 飞利普湾流域微塑料污染水平
        5.4.2 自然因素对微塑料积累的贡献
        5.4.3 人类活动对微塑料积累的贡献
        5.4.4 海滨城市对微塑料污染的叠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生生物体内微塑料的污染特征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区域及目标生物
        6.2.2 生物体解剖及微塑料分离
        6.2.3 微塑料的观察和仪器确证
        6.2.4 质量控制
        6.2.5 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河蚬
        6.3.2 食蚊鱼
        6.3.3 近岸经济鱼类
    6.4 讨论
        6.4.1 质量控制与生物体检测
        6.4.2 源排放与生物体污染负荷
        6.4.3 影响微塑料进入生物体的因素
        6.4.4 微塑料的生物监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多环境介质中微塑料的迁移
    7.1 引言
    7.2 微塑料污染的横向迁移
        7.2.1 空间分布及积累趋势
        7.2.2 热点区域与源解析
    7.3 微塑料污染的纵向迁移
        7.3.1 临时载体及汇
        7.3.2 促进与贡献因素
    7.4 方法学干扰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特色与创新
    8.3 展望与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上海小微湿地水鸟对小型水生生物的体内携带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扩散对于水生生物在湿地之间传播的作用
    2 水鸟作为水生生物扩散载体的优势
    3 水鸟介导的水生生物扩散的形式
    4 当前水鸟扩散水生生物相关研究的不足
    5 本文的科学问题、研究内容、意义和技术路线
        5.1 科学问题
        5.2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上海小微湿地水鸟对浮游植物的体内携带作用
    1 前言
    2 实验方法
        2.1 鸟粪样品的采集
        2.2 鸟粪样品的鉴定
        2.3 浮游生物成体的存活率测定
        2.4 数据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鸟粪样品中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分析
        3.2 鸟粪样品中浮游植物的丰度和丰富度
        3.3 鸟粪样品中浮游植物的物种累积曲线
        3.4 鸟粪样品中浮游植物的百分比堆积柱状图
        3.5 鸟粪样品中浮游植物的存活率
    4 讨论
        4.1 水鸟对浮游植物体内携带作用的意义
        4.2 水鸟对浮游植物体内携带作用的时间、生境和鸟种差异.
        4.3 鸟粪样品中浮游植物的存活率
        4.4 水鸟扩散浮游植物的研究小结
第三章 上海小微湿地水鸟对无脊椎动物成体的体内携带作用
    1 前言
    2 实验方法
        2.1 鸟粪样品的采集
        2.2 鸟粪样品的鉴定
        2.3 浮游生物成体的存活率测定
        2.4 数据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鸟粪样品中无脊椎动物成体的物种组成分析
        3.2 鸟粪样品中无脊椎动物成体的丰度和丰富度
        3.3 鸟粪样品中无脊椎动物成体的物种累积曲线
        3.4 鸟粪样品中无脊椎动物成体的百分比堆积柱状图
        3.5 鸟粪样品中无脊椎动物成体的存活率
        3.6 鸟粪样品中浮游植物和无脊椎动物成体的存活率比较
    4 讨论
        4.1 研究水鸟对无脊椎动物成体体内携带作用的意义
        4.2 水鸟对无脊椎动物成体体内携带作用的时间、生境和鸟种差异
        4.3 鸟粪样品中浮游动物的存活率
        4.4 水鸟扩散无脊椎动物成体的研究小结
第四章 上海小微湿地水鸟对无脊椎动物休眠卵的体内携带作用.
    1 前言
    2 实验方法
        2.1 鸟粪样品的采集
        2.2 鸟粪样品的鉴定
        2.3 沉积物的采集与处理
        2.4 鸟粪样品中休眠卵的孵化
        2.5 数据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鸟粪样品中无脊椎动物休眠卵的物种组成分析
        3.2 鸟粪样品中无脊椎动物休眠卵的丰度和丰富度
        3.3 鸟粪样品中无脊椎动物休眠卵的物种累积曲线
        3.4 鸟粪样品中无脊椎动物休眠卵的百分比堆积柱状图
        3.5 沉积物休眠卵丰度和丰富度与鸟粪样品休眠卵丰度和丰富度比较
        3.6 鸟粪样品中休眠卵的孵化
    4 讨论
        4.1 研究水鸟对无脊椎动物休眠卵体内携带作用的意义
        4.2 水鸟对休眠卵体内携带作用的鸟种、时间和生境差异
        4.3 鸟粪样品中无脊椎动物休眠卵的孵化率
        4.4 水鸟体内扩散无脊椎动物休眠卵的研究小结
第五章 上海小微湿地水鸟对寄生虫的体内携带作用
    1 前言
    2 实验方法
        2.1 鸟粪样品的采集
        2.2 鸟粪样品的鉴定
        2.3 寄生虫成体的存活率测定
        2.4 数据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鸟粪样品中的寄生虫成体
        3.2 鸟粪样品中的寄生虫卵
        3.3 寄生虫成体的存活率
    4 讨论
        4.1 研究水鸟对寄生虫体内携带作用的意义
        4.2 鸟粪样品中的寄生螨和线虫
        4.3 水鸟对寄生虫体内携带作用的生境、鸟种和时间差异
        4.4 水鸟体内扩散寄生虫的研究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1 总结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鸟类粪便中的无脊椎动物休眠卵图鉴
附录二 鸟类粪便中的寄生虫成体图鉴
附录三 鸟类粪便中的寄生虫卵图鉴
附录四 五种鸟类粪便图鉴
致谢

(6)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的法律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的现状与评述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的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长江流域涉水权利范畴的界定
        一、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缘起
        二、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阐释
        三、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类型
        四、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意义
    第二节 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的廓清
        一、“冲突”与权利冲突
        二、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的阐释
        三、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的类型
    第三节 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的理论溯源与规制诉求
        一、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的原因分析
        二、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的理论根源:还原主义方法论
        三、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规制的诉求
第二章 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规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方法论转换:从还原主义方法论到整体主义方法论
        一、还原主义方法论的阐释与评析
        二、还原主义方法论局限性之克服:整体主义方法论
        三、整体主义方法论的优越性
    第二节 价值论调整:从旧价值排序到新价值排序
        一、价值排序的理论阐释
        二、价值排序与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规制的契合性
        三、长江流域涉水权利的新价值排序
    第三节 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规制的实现
        一、长江流域涉水权利构造的价值拓展
        二、长江流域涉水权利配置的模式选择
        三、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关系的属性界定
第三章 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权与排污权冲突的规制
    第一节 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权与排污权冲突的分析
        一、基于功能与价值视角的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权与排污权冲突的类型化分析
        二、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权与排污权冲突的流域典型性分析
        三、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权与排污权冲突产生的机理
    第二节 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权与排污权冲突的破解路径
        一、冲突化解理念:生存安全价值优位
        二、核心制度需求:长江流域省界断面水质监测制度
        三、长江流域省界断面水质监测制度的设计
    第三节 长江流域省界断面水质监测制度的实证分析
        一、长江流域省界断面水质监测制度的现状
        二、长江流域省界断面水质监测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三、长江流域省界断面水质监测制度的完善
第四章 长江流域航运开发利用权与水能开发利用权冲突的规制
    第一节 长江流域航运开发利用权与水能开发利用权冲突的分析
        一、基于功能与价值视角的长江流域航运开发利用权与水能开发利用权冲突的类型化分析#
        二、长江流域航运开发利用权与水能开发利用权冲突的流域典型性分析
        三、长江流域航运开发利用权与水能开发利用权冲突产生的机理
    第二节 长江流域航运开发利用权与水能开发利用权冲突的破解路径
        一、冲突化解理念:统筹协调
        二、核心制度需求: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制度
        三、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制度的设计
    第三节 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制度的实证分析
        一、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制度的现状
        二、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三、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制度的完善
第五章 长江流域渔业养殖权与生态用水权冲突的规制
    第一节 长江流域渔业养殖权与生态用水权冲突的分析
        一、基于功能与价值视角的长江流域渔业养殖权与生态用水权冲突的类型化分析
        二、长江流域渔业养殖权与生态用水权冲突的流域典型性分析
        三、长江流域渔业养殖权与生态用水权冲突产生的机理
    第二节 渔业养殖权与生态用水权冲突的破解路径
        一、冲突化解理念:生态优先
        二、核心制度需求: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
        三、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设计
    第三节 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实证分析
        一、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现状
        二、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三、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
结论:新时代长江流域法治的突破与转向
参考文献
致谢

(7)洱海保护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问题的缘起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课程改革背景
        二、全球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
        三、洱海保护的社会背景
        四、根据学校特点,培养学生能力
    第二节 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动态及现状
        二、国内外环境教育的发展及现状
        三、我国中学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情况
第二章 洱海保护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
        二、环境教育与洱海保护环境教育校本课程
    第二节 校本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校本课程理论
        三、多元智能理论
        四、最近发展区理论
        五、合作学习理论
        六、互动式教学理论
        七、体验学习
第三章 研究方案
    第一节 洱海保护校本课程研究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一、以学生为本
        二、针对性原则
        三、科学性原则
        四、实践性原则
        五、道德性原则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调查法
        三、实验研究法
        四、数理统计法
        五、归纳法
    第四节 研究工具
    第五节 研究技术路线
第四章 洱海保护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分析
    第一节 校外环境分析
    第二节 校内环境分析
    第三节 学生需求情况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内容
        三、调查结果分析
第五章 洱海保护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课程目标的设置
        一、洱海保护校本课程目标设置依据
        二、洱海保护校本课程的目标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
    第二节 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一、地区性原则
        二、基础性原则
        三、实践性原则
        四、趣味性原则
        五、多样性原则
    第三节 洱海保护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
第六章 洱海保护校本课程的实施
    第一节 洱海保护校本课程实施阶段计划
    第二节 洱海保护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
        一、环境保护专题讲授和讨论、分析
        二、指导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实验探究和调查
        三、开展实践活动和竞赛活动
    第三节 教学案例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第七章 实验探究与实践活动的实施
    第一节 探究实验和调查活动
        一、探究活动
        二、调查活动
    第二节 校外参观活动
        一、参观大理苍山世界地质公园
        二、参观大理洱海科普教育中心
    第三节 实践活动和竞赛活动
        一、实践活动:“保护洱海生态环境”青年志愿者活动
        二、主题班会:“洱海保护,你我在行动”主题班会
        三、竞赛活动:“洱海保护”手抄报、漫画竞赛
        四、主题课:“保护洱海——让我们的母亲湖更美”
第八章 洱海保护校本课程的评价及结果分析
    一、课程评价及教学评价
    二、学生评价
        (一)课程实施前后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
        (二)实验后学生访谈记录
        (三)对学生课程实践活动成果的评价
第九章 洱海保护校本课程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创新和特色
        一、拓展了课程资源
        二、在多种课程学习形式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尝试
        三、体现了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
        四、切实做到与学校资源的整合
    第三节 反思
        一、可加强与其他科目教师的合作
        二、可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三、可更多地寻求学校及社会资源的支持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洱海保护校本课程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 B 洱海保护校本课程讲义
    附录 C 选修课班前测试卷
    附录 D 选修课班后测试卷
    附录 E 访谈提纲
    附录 F 校本课程评价表
    附录 G 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表
    附录 H 剧本《湖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漓江上游区河流生境及其与鱼类群落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河流生境概述
        1.1.1 河流生境的定义及内涵
        1.1.2 河流生境的研究尺度
    1.2 河流生境的研究进展
        1.2.1 河流生境的分类研究
        1.2.2 河流生境的评价研究
    1.3 河流生境因子与鱼类的关系
        1.3.1 生物因子与鱼类的关系
        1.3.2 地貌因子与鱼类的关系
        1.3.3 水文因子与鱼类的关系
        1.3.4 水体理化因子与鱼类的关系
        1.3.5 人为因子与鱼类的关系
    1.4 河流生境与水生生物的关系
    1.5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漓江上游区河流生境分类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域
        2.1.2 研究方法
        2.1.3 数据处理
    2.2 研究结果
        2.2.1 河流生境分类
        2.2.1.1 静水生境(Hydrostatic Habitat)
        2.2.1.2 缓流生境(Slow-flow Habitat)
        2.2.1.3 急流生境(Fast-flow Habitat)
        2.2.2 河流生境中环境变量特征
    2.3 分析与讨论
        2.3.1 河流生境分类
        2.3.2 河流生境中环境变量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河流生境区不同河流生境类型鱼类群落的差异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域
        3.1.2 采样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1.3.1 鱼类物种多样性指数
        3.1.3.2 数据处理
    3.2 研究结果
        3.2.1 鱼类物种组成
        3.2.2 不同生境类型鱼类物种多样性特征
        3.2.3 不同生境类型鱼类群落的差异
        3.2.4 鱼类群落与环境变量的关系
    3.3 分析与讨论
        3.3.1 鱼类物种组成
        3.3.2 不同生境类型鱼类物种多样性特征
        3.3.3 不同生境类型鱼类群落的差异
        3.3.4 鱼类群落与环境变量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漓江上游区河流生境评价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区域
        4.1.2 研究方法
    4.2 研究结果
    4.3 分析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漓江上游区鱼类生物完整性及其与生境的关系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研究区域
        5.1.2 研究方法
        5.1.2.1 F-IBI评价
        5.1.2.2 生境指标与生物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5.2 研究结果
        5.2.1 鱼类组成
        5.2.2 F-IBI评分与评价
        5.2.3 生境综合指数与生物完整性指数的关系
    5.3 分析与讨论
        5.3.1 F-IBI评价结果
        5.3.2 生境综合指数与生物完整性指数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基于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三丁基氯化锡对暗纹东方鲀幼鱼的毒理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三丁基锡(TBT)的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
        1.1 三丁基锡简介
        1.2 三丁基锡的理化性质及应用
        1.3 三丁基锡在环境中的残留情况
        1.4 三丁基锡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1.5 三丁基锡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水生毒理学的应用
        2.1 转录组学概述
        2.2 转录组测序进展及概述
        2.3 转录组测序数据的分析与挖掘
        2.4 转录组学在水生动物免疫应答中的应用
        2.5 转录组技术对水生生物毒理学的应用
    3 代谢组学在水生生物毒理学上的应用
        3.1 代谢组学的发展
        3.2 代谢组测试方法
        3.3 代谢组学分析方法
        3.4 代谢组学在水生生物毒理上的应用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三丁基氯化锡对暗纹东方鲀的急性毒性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实验用水
        2.3 实验药物
        2.4 实验方法
        2.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TBT-Cl暴露后暗纹东方鲀肝脏转录组学的比较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3 毒性实验与取材
        2.4 cDNA文库构建和转录组测序
        2.5 测序组装与质控分析
        2.6 序列比对
        2.7 差异基因分析
        2.8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
        2.9 统计分析
        2.10 数据储存
    3 实验结果
        3.1 转录组测序数据组装和分析
        3.2 转录组测序数据及比对分析
        3.3 GO富集分析
        3.4 KOG注释
        3.5 KEGG富集分析
        3.6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结果
        3.7 差异基因的qRT-PCR验证
    4 讨论
        4.1 实验设计与转录组测序
        4.2 转录组测序结果
        4.3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4.4 富集通路的功能分析
        4.5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与验证
    5 小结
第四章 暗纹东方鲀HSP90β1基因的克隆、表达与TBT-Cl应激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与组织取材
        2.2 主要试剂与实验仪器
        2.3 总RNA提取及cDNA制备
        2.4 To-HSP90β1基因全长的获得
        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2.6 qRT-PCR检测
        2.7 HSP90β1蛋白组织定位
        2.8 数据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RNA的提取
        3.2 To-HSP90β1 cDNA的特性
        3.3 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
        3.4 To-HSP90β1组织表达
        3.5 TBT C1暴露后的时空表达模式
        3.6 HSP90β1蛋白的组织定位
    4 讨论
    5 小结
第五章 TBT-Cl暴露后暗纹东方鲀血清和肝脏的代谢组学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生物
        2.2 实验用水
        2.3 实验药物
        2.4 实验仪器
        2.5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血清代谢组
        3.2 肝脏代谢组
    4 讨论
        4.1 代谢组测试结果
        4.2 差异代谢物及相关通路的变化
    5 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1 全文总结
    2 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10)上海自然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与源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研究
        1.2.1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
        1.2.2 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析
        1.2.3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
        1.2.4 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评价
    1.3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源解析研究现状
        1.3.1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1.4 Zn同位素示踪技术
        1.4.1 Zn同位素示踪的原理及表示方法
        1.4.2 Zn同位素在重金属源解析中的应用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2 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品采集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2.2.1 样品采集
        2.2.2 样品预处理
    2.3 样品的分析测定
        2.3.1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2.3.2 水样理化参数测定
        2.3.3 重金属总量测定
        2.3.4 重金属形态分析
        2.3.5 Zn同位素分析
    2.4 质量控制
        2.4.1 水体/沉积物重金属分析的质量控制
        2.4.2 同位素组成分析质量控制
第3 章 水体与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
    3.1 黄浦江表层水体基本理化性质
    3.2 黄浦江及淀山湖水样中重金属含量及污染评价
        3.2.1 水体重金属含量
        3.2.2 水体重金属污染评价
    3.3 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及其沿程分布
        3.3.1 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
        3.3.2 沉积物中重金属沿程分布情况
        3.3.3 沉积物中重金属沿程占比变化
    3.4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
        3.4.1 质量控制
        3.4.2 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研究
    3.5 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
        3.5.1 地累积指数法
        3.5.2 富集系数法
        3.5.3 沉积物质量基准
        3.5.4 次生相和原生相分布比值法
        3.5.5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3.6 本章小结
第4 章 黄浦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城市化效应
    4.1 上海市基本情况及土地利用现状
        4.1.1 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
        4.1.2 土地利用现状
    4.2 城市化进程对黄浦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影响
        4.2.1 黄浦江流域分布情况
        4.2.2 黄浦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
    4.3 本章小结
第5 章 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源解析
    5.1 相关性分析
        5.1.1 黄浦江沉积物重金属相关性分析
        5.1.2 淀山湖沉积物重金属相关性分析
    5.2 主成分分析
        5.2.1 黄浦江沉积物重金属的主成分分析
        5.2.2 淀山湖沉积物重金属的主成分分析
    5.3 聚类分析
        5.3.1 黄浦江沉积物聚类分析研究
        5.3.2 淀山湖沉积物聚类分析研究
    5.4 Zn同位素示踪
    5.5 本章小结
第6 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上海师范大学水生生物学科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D]. 何妤如.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2]“基于滇池的水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D]. 段莹晶.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3]崇明东滩湿地水鸟对小型水生生物的携带作用[D]. 陈明利.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微塑料在内陆至河口多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特征及其迁移规律[D]. 苏磊.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上海小微湿地水鸟对小型水生生物的体内携带作用[D]. 雷蕾.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 [6]长江流域涉水权利冲突的法律规制[D]. 刘子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7]洱海保护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D]. 马红萍.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漓江上游区河流生境及其与鱼类群落的关系[D]. 黄健.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5)
  • [9]基于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三丁基氯化锡对暗纹东方鲀幼鱼的毒理学机制[D]. 徐东坡. 安徽师范大学, 2018(01)
  • [10]上海自然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与源解析[D]. 蒲雅丽.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标签:;  ;  ;  ;  ;  

上海师范大学水生生物系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