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护效果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深基坑支护效果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一、深基坑支护效果的两级模糊综合评判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吕晓峰[1](2021)在《城市综合管廊深基坑支护工程方案选择与验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彭玉林[2](2021)在《基于FLAC3D的城市地铁深基坑支护风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日趋加快,城市中心建筑物不仅向更高方向发展,而且也在向更深方向发展,地铁作为城市现代化标志之一,可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地铁深基坑工程因为施工周期长,周围环境复杂,在施工过程常有大大小小的事故发生,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造成不好的社会舆论。本文对深基坑工程的理论做了简要研究,以成都地铁三元站基坑为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得到围护结构、地表沉降、坑底隆起变形。收集大量地铁施工坍塌事故,为风险等级的判定,提供相关依据。(1)通过对深基坑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深基坑工程是复杂工程,关联多个学科知识,受周围环境影响大,是综合性强的复杂综合体。对常用的深基坑工程围护与支护结构,基坑的破坏形式做一定的阐述。(2)基于工程案例,通过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深基坑地下连续墙钢管内支撑模型,对深基坑水平变形、围护结构变形、坑底隆起做详细分析。由计算结果分析可知,随着深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坑底隆起越大;围护结构最大水平变形发生在靠近坑角侧,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最大水平位移下移,从开始的线性规律变成抛物线规律;周围土体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基坑附近范围,随着距坑边距离越来越远,水平位移逐渐趋近于零。(3)收集110起地铁施工坍塌事故,其中92起有详细原因,对事故诱因详细分析,提取事故的风险因子。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深基坑支护做风险分析,将数值模拟的围护结构、周围土体、坑底三个部位作为风险一级指标。建立支护结构风险分析模型,参考引发事故的诱因出现频数,对风险因子打分,进一步评定风险等级,得出三元站地铁深基坑的风险为小风险。

李晓怡[3](2021)在《昆明某软土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因国土资源有限,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城市基坑工程常被比较密集的既有建筑或基础设施所包围,基坑施工因为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变得十分困难,且基坑工程一旦出现事故,必然会导致经济损失,严重时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在深基坑工程进行方案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条件,选择安全、经济、合理的最优设计方案,然后按图施工、精确监测,保证基坑施工安全顺利的进行。昆明盆地滇池泥炭土的成因复杂,岩土工程性质较差,该地区的基坑工程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时常面临各种困难。因此,对昆明盆地软土深基坑支护方案的优选与研究,对于指导该地区深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本文以昆明某软土深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浅析研究区泥炭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并运用价值工程的方法进行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然后使用FLAC3D软件对基坑各开挖工况进行数值模拟,最后依据支护方案进行开挖和监测,并将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进行对比,主要内容如下:(1)简单总结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诠释桩锚支护结构及水泥土搅拌桩的作用机理。(2)浅析研究区泥炭土的形成年代及分布空间,对研究区泥炭土进行研究试验,分析其物理力学特性,并对泥炭土地基的岩土工程特性做出评价,在此基础上制定基坑支护备选方案,然后运用价值工程原理进行基坑支护方案优选。(3)运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模拟基坑的开挖过程,得到基坑土体水平、竖向位移的模拟值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验证基坑支护方案的合理性及可行性。(4)在施工过程中,搜集基坑周边土体的沉降位移、支护桩的桩顶位移、深层水平位移等实际监测值,将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说明该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的合理性及数值模拟的正确性,希望为今后昆明地区软土深基坑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李涛涛[4](2021)在《某狭窄场地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与施工过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用地资源的紧张,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为必然趋势,各种深大基坑工程也随之不断涌现,如:大型地下车库、地下管廊、人防工程等,基坑工程施工条件向着更复杂的方向发展。如今设计、施工、监测紧密配合成为保证工程质量安全与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基坑支护方案进行优选,并分析基坑施工过程支护结构的内力与变形为类似工程支护方案设计与施工提供指导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以某狭窄场地深基坑工程为背景,首先依据工程条件及相关规范初选出三种备选基坑支护方案,再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三种方案进行优选。随后利用MIDAS/GTS软件模拟基坑工程施工过程的受力与变形,依据模拟数值对本工程施工提出建议,再依据现场监测结果结合数值模拟结果,研究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内力与变形、周边土体变形以及建筑物沉降变化规律,最后对类似狭窄场地深基坑工程的支护方案设计及施工提出指导意见。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概述常见深基坑支护形式的适用范围及特点,综合工程实际条件与相关规范,初选出三种备选基坑支护方案。选取与支护方案相关的4个重要因素作为准则层,再细分为11指标作为指标层,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三种备选方案综合评判,最终评选出“排桩+内支撑”支护为最优方案。(2)基于本工程采用的“排桩+内支撑”支护方案建立有限元三维模型,模拟基坑工程施工过程的受力与变形,分析模拟结果并针对本工程施工提出建议。综合对比分析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研究支护结构内力与变形、周边土体变形及建筑物沉降的变化规律,对类似狭窄场地深基坑工程支护方案设计及施工提出指导意见。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水平位移逐渐增大,从顶部至底部位移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最大变形位置出现在开挖深度约三分之二处。在进行支护方案设计时应考虑围护结构变形特点与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方便,合理地布置内支撑竖向间距。同时应对开挖工况围护结构位移重点监测,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迅速施工内支撑。2)土方开挖过程中,内支撑轴力增长迅速,开挖至坑底时为开挖阶段最危险时刻。第二道内支撑拆除过程中,第一道内支撑轴力增长迅速。基坑开挖完成后,应迅速施工地下室主体结构及换撑块,避免内支撑长时间承受较大荷载。内支撑的拆除应尽量结合机械切割与静态爆破方式分区分段切割,最大程度均匀释放应力。3)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周边地表变形持续增长,最大变形位置出现在距离坑边约8m~10m处,距坑边30m外土体变形较小,说明基坑施工对周边土体变形影响具有空间限制。在地表沉降监测点布置时,坑边30m外监测点布置可适当减少。4)对本工程而言,基坑周边两栋建筑物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沉降不断增长,最大沉降位置均出现在建筑物的东南角。施工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变化,必要时采取地基注浆等加固措施。5)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对比发现,地下室底板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实测值增加较大,而模拟值增加不明显,这是由于地下室底板施工过程有多道工序,坑底四周土一定程度暴露降低了土体强度,而有限元模拟无法考虑坑底四周土强度降低。在基坑开挖至坑底后应迅速完成地下室底板施工,并及时在地下室结构与围护结构间用土体回填密实,减少坑底四周土强度损失。(3)总体来看,有限元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虽有偏差,但模拟结果基本能够反映现场实测基坑变形的变化趋势,本工程模拟结果具有可靠性。图[60]表[22]参[53]

储晓芳[5](2021)在《调蓄池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空间布局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为更好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城市建筑类型逐渐转向高层建筑和地下建筑,以此来提高空间利用率。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布局的不断拓展优化,早期城市建设时的一些基础建设问题也逐渐反映出来,如旱季城市缺水、雨季洪涝灾害等。结合这些问题,提出了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的河流附近建造调蓄池,使其在雨季雨水增多时期进行雨水储存,在旱季时通过雨水排放,进行人为调节,减小因季节性变化带来的旱涝影响。且考虑空间利用问题,雨水调蓄池多建于地下,在其上部增设公园。而在地下调蓄池的建设过程中深基坑工程的开挖是其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在保证深基坑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工期就取决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选取。文章基于合肥市某初期雨水调蓄项目深基坑工程,研究了其深基坑工程支护设计方案的选取、实际方案施工效果以及支护方案的细部优化,文章开展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总结了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几种常见的支护形式,并对其中围护桩、混凝土支撑以及地连墙的结构受力进行了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层次分析法在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中的优选理论。(2)结合合肥某初期雨水调蓄项目对其深基坑工程在设计之初提出的两种支护方案(方案1:放坡2m+咬合桩+4层混凝土支撑、方案2:放坡7m+围护桩+2层混凝土支撑,并结合TRD止水帷幕配合止水)。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方案优选,得出综合评判值分别为:μ1=0.436,μ2=0.564,最终决定选择方案2。进一步对两种方案进行量化评定:方案1整体稳定性KSF1=1.673,方案2的整体稳定性KSF2=2.026;方案2较方案1基坑开挖阶段除人机成本外的整体预算下浮38.27%,并节约工期184天。(3)运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对工程拟采用的深基坑开挖方案进行模拟,分析所选方案在实际施工中的各个工况下的周边地表沉降和支护结构变形,模拟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和薄弱环节,从而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4)对实际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合有限元的模拟结果对基坑周边地表沉降与围护桩深层水平位移进行对比分析。考虑到周边地表沉降监测的不充分性,与模拟数据对比后,两者变形趋势基本符合,整体呈现从基坑侧壁开始随着距离的增大沉降值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距基坑14m左右沉降值最大;两者围护桩深层水平位移的变形趋势基本相同,位移最大值均在桩顶处,能够初步验证MIDAS-GTS有限元软件在本工程实例中运用的可靠性。(5)进一步的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对实际施工采用的支护方案进行细部优化。最终优化方案为将围护桩入岩深度从8m优化为6m,通过计算可节约工程造价88.38万元。图[64]表[25]参[53]

姜玉超[6](2020)在《北京某深基坑支护方案模糊优选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建筑、基础设施等工程持续增多,大量开发土地,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开挖深度越来越深,而且基坑工程地质环境、周边环境比以往更加复杂,施工难度更艰巨,对基坑支护方案进行优选显得十分重要。因此,从方案技术可行性、周边环境影响、安全可靠性、施工可操控性、经济造价合理、降本增效等方面进行方案优选,是当前基坑工程中重点的把控项之一。本篇论文主要以北京市某深基坑工程为研究工程实例。综合考虑现场的工程地质条件、开挖深度、基坑规模、安全等级、地下埋入管线、基坑周边环境等情况,初选出3种适用本工程的备选方案,分别为土钉墙支护,双排桩支护和桩锚支护。基于安全可行原则、环境保护原则、施工可控原则、经济合理原则,选择4个一级评价指标因素(方案技术可行性,环境影响,施工可操控性,经济合理性)及12个二级评价指标因素(支护可靠性,支护稳定性,方案科学性,交通影响,建筑物沉降,地下管线,施工噪音,场地要求,施工工期,施工难易程度,施工机械,总造价),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分别对一级评价指标和二级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并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然后基于模糊理论,采用专家打分法计算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隶属度,分别构建基于一级指标的模糊综合评判和基于二级指标的模糊综合评判,结果均表明桩锚支护为最优方案,故选择桩锚支护形式对该基坑进行支护设计。利用理正深基坑支护设计计算软件对支护方案进行模拟计算,得出的配筋设计、整体稳定性验算、嵌固深度验算、抗拔承载力验算等,均满足规范要求,为支护方案优选提供有力的依据。同时,收集现场基坑监测数据,通过受影响最大监测点的曲线图反向验证了本工程支护方案的安全可靠性及合理性,为以后其它类似的基坑工程,提供了参考、借鉴的意义。

李菡[7](2020)在《临近地铁的深基坑工程施工风险控制研究》文中认为由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人口数量增长加快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交通拥堵现象,为了解决人们出行的难题,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刻不容缓。从城市轨道交通与地下大型城市综合体的建设中可以看出,我国对于地下空间不断利用,使得地下可利用的空间逐步减少,并且人们更加重视在基坑施工时的风险问题。目前各个城市不断建设地铁轨道,基坑项目的建设也更加靠近市中心,因此基坑工程项目周围的环境变得极为复杂,特别是最近几年很多基坑项目的建设不断缩小和城市轨道交通的距离,甚至两者交叉的情况。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很可能会造成邻近已存在的地铁隧道发生严重变形的情形,最终影响到地铁的安全系数,因此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工程学界都应该重视邻近地铁的深基坑项目的影响。论文以青岛市智能停车综合广场深基坑项目为工程实例,通过结合邻近的地铁1号线与该处的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进行风险识别与分析,首先将项目风险划分为项目建设自然环境层面、既有车站结构影响层面、项目建设施工技术层面和项目建设组织管理层面作为一级风险因素,其对应的二级风险因素共14个,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每个风险产生的原因;然后结合层次分析法通过建立一个风险指标体系的方式得出每个指标的所占权重,同时对智能停车综合广场深基坑项目风险的评估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经过评定项目风险等级为中度风险;最后根据风险评价结果给出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本文对青岛市智能停车综合广场深基坑项目进行风险管理研究,建立了临近地铁1号线的深基坑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判断深基坑在施工时可能存在的风险等级,从而提出针对性比较强的解决方案,为我国基坑工程临近地铁隧道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张乾坤[8](2020)在《滨海区轨道交通深基坑健康自动化监测技术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滨海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快速发展。滨海区轨道交通基坑具有支护结构埋置深度大、基坑周边环境复杂、基坑内部支撑施工工序复杂、水文地质参数多变等典型特点。基坑的稳定和周边环境的保护成为基坑设计、施工的关键问题,变形控制起决定性作用。滨海区轨道交通深基坑变形受到岩土特性、外部荷载、地下水、施工组织等多重因素影响,是复杂的岩土工程问题。开展深基坑变形监测研究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结合滨海区深基坑特征、建立一套综合的健康自动化监测与预警管理技术更加必要。本论文在现有滨海区部分城市轨道交通深基坑监测和预警技术应用的基础上,结合对基坑自动化监测数据评估,利用岩土工程专家系统,开展滨海区轨道交通深基坑健康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应用研究探索。论文介绍了滨海区轨道交通深基坑工程监测的方法和内容,总结了滨海区城市轨道交通基坑灾害类型、特征及诱因,通过引入智能化的自动化监测设备,提供全天候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进行变形数据初判;引入智慧化的专家评判系统,结合深基坑工程地质状况、水文条件、支护工程设计、施工组织等多重因素进行数值比对模拟和基坑健康研判,给予基坑健康状况诊断及预警。应用研究引入的专家系统健康监测,有效结合了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和施工中的工序组织,达到变形相互验证,水文地质参数及时修正,对确保基坑安全施工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该应用研究成果为滨海区轨道交通深基坑设计、施工、变形控制、健康监测提供技术支持,对滨海区城市轨道交通深基坑工程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参考。

褚云鹏[9](2020)在《基于基坑工程监测的熵权-AHP模糊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建设工程高速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加,相应基坑工程也越来越多。同时城市之中建筑基坑所处在的环境条件复杂,房屋密集林立,道路纵横交错,地下管网交错,因此基坑工程的安全风险程度越来越高,如何评价、保证基坑工程安全是目前建筑界最为迫切解决的问题。目前基坑工程安全评价中,大都只依靠某一项监测内容的监测数据查看是否超过有关规范或设计制定的报警值,来评判其安全状态。但有时候虽然某一监测项目超过了报警条件,但从其它特性上看不出基坑存在安全问题,因此基坑工程施工往往不会采取措施而坚持到了最后。表明这种单一指标评价方式,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尽管监测项目众多,却不能内在的、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评价。为此,本文通过文献调查和现场试验研究,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基坑工程信息化监测,研究基坑工程风险评价方法,达到有效分级预警目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为:(1)通过对赣州市大量基坑工程的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95%保证率监测数据特征点为基础,分别给出了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周边地表位移、周边建筑沉降等位移特征值及其位移速率特征值,一方面查明了当前基坑工程状况,绝大部分是符合当前规范要求的,另外解决了前人4级报警策略中Ⅱ级预警控制值由设计人员自定的困难。(2)通过人工监测和自动化监测两种监测方式对赣州某中学实验教学楼基坑工程对比研究,明确了两种监测方式的优点与不足,说明自动化监测尚不能完全替代人工传统监测。特别是在锚索内力自动化监测中,锚索计受温度影响较大,由于夏天昼夜温差比较大,导致监测值一天内起伏较大。影响监测值的取用,值得重视。建议两者相结合对建筑基坑工程进行监测,以做得优势互补,使得在基坑方面信息化监测水平得到提高,更有利于保障基坑安全。(3)采用熵权-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制定完善的4级预警报警策略,以更好的定量地评价基坑本体与周边环境的安全状态。通过对赣州市某中学实验教学楼基坑工程进行的安全性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行,为监测工作提供了基坑工程安全评价分析的新思路。(4)采用MATLAB把熵权-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编写成可交互式的程序软件,实现了基于基坑实测数据进行基坑多级报警策略,经过案例计算,表明效果明显,操作简单,有助于做到及时分析评价、决策。

张伟群[10](2020)在《南昌市民中心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深度发展,城市产业集群的改革发展也已进入深水区,故而,发展新型城市以匹配相应的高速增长的经济状态已迫在眉睫,城市建设者们需要不断改进城市建筑以适应新型城市的发展,地下结构开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坑工程设计的安全与否、经济与否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地下工程是否安全稳定、是否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设计与施工,保证基坑工程在开挖过程中的安全稳定,同时又兼顾经济效益要求,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探讨如何在实际工程中,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以南昌市市民中心基坑工程为例,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基坑工程初定的四类支护方案(“加筋水泥土墙+复合土钉墙支护方案”、“地下连续墙+内支撑支护方案”、“排桩墙+锚拉式支护方案”及“放坡+排桩+土钉墙支护方案”)进行比选,确定支护方案后,利用FLAC3 D有限差分数值模拟平台,分析该支护方案的安全性,同时对其支护结构细部参数(以土钉墙分布形式与排桩嵌固深度为例)进行优化,最终发现修改土钉原有的梅花型布置方案,并将排桩嵌固深度缩减lm后,在仍然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经济效益。以最终的优化方案进行现场施工,并对现场进行工程动态监测,发现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检测结果有所出入,但结果均属安全,验证了该支护方案的可行性。在实际工程情况受限及监测点难以布设的情况下,可以预先用数值模拟判断工程安全性,再结合施工动态监测,可以保证基坑工程在开挖过程的安全稳定。

二、深基坑支护效果的两级模糊综合评判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基坑支护效果的两级模糊综合评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FLAC3D的城市地铁深基坑支护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深基坑工程风险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4 创新性
2 深基坑支护与破坏形式
    2.1 基坑工程特点
    2.2 支护形式
    2.3 基坑破坏形式
    2.4 本章小结
3 基坑分析方法与数值模拟
    3.1 基坑分析方法与软件介绍
    3.2 FLAC3D基坑数值建模
    3.3 本章小结
4 工程应用
    4.1 工程概况
    4.2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4.3 计算工况
    4.4 模拟结果数值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地铁施工期坍塌事故分析与风险评价
    5.1 地铁施工期坍塌事故数据分析
    5.2 风险概念
    5.3 模糊综合风险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3)昆明某软土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的研究现状
        1.2.1 定性分析的方法
        1.2.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
        1.2.3 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研究现状的分析
    1.3 本文采用的基坑支护方案优选方法
    1.4 桩锚支护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路线
        1.5.1 主要内容
        1.5.2 主要技术路线
第二章 桩锚支护体系及水泥土加固的基本理论
    2.1 桩锚支护体系的基本理论
        2.1.1 桩锚支护体系的构成
        2.1.2 桩锚支护体系的作用机理
        2.1.3 桩锚支护结构的破坏形式
    2.2 桩锚支护体系的计算
        2.2.1 桩锚支护结构内力的计算方法
        2.2.2 整体稳定性验算
        2.2.3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2.2.4 抗隆起稳定性验算
        2.2.5 抗流土稳定性验算
    2.3 水泥土加固的基本理论
        2.3.1 水泥土搅拌桩的作用原理
        2.3.2 水泥土的结构特性及其与混凝土的差异
        2.3.3 有机质对水泥土加固的影响
        2.3.4 红黏土的掺入对水泥加固泥炭土的改善作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泥炭土的特性及其工程地质条件
    3.1 泥炭土的概述
    3.2 滇池泥炭土的形成过程及空间分布
        3.2.1 滇池泥炭土的形成过程
        3.2.2 滇池泥炭土的分布
    3.3 工程实例
        3.3.1 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
        3.3.2 场地及其周边地形地貌
        3.3.3 地层岩性构成
        3.3.4 水文地质条件
    3.4 工程场地泥炭土的特点及其工程地质条件
        3.4.1 研究区泥炭土层的分布
        3.4.2 研究区泥炭土的物质成分
        3.4.3 研究区泥炭土的物理力学特性
    3.5 泥炭土地基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及施工注意事项
        3.5.1 研究区泥炭土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3.5.2 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坑支护方案优选
    4.1 价值工程的起源及发展
    4.2 价值工程的原理
    4.3 价值工程活动的基本流程
        4.3.1 确定目标
        4.3.2 功能分析
    4.4 价值工程活动用于基坑支护方案优选
        4.4.1 基坑支护价值工程活动的特点
        4.4.2 搜集基坑背景资料并确定备选方案
        4.4.3 基坑支护工程的功能分析
        4.4.4 基坑支护方案的选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坑支护方案的数值模拟
    5.1 数值分析模型的建立
        5.1.1 本构关系及参数选取
        5.1.2 支护结构及参数选取
        5.1.3 模型尺寸及网格划分
        5.1.4 模型边界条件
        5.1.5 初始应力状态
    5.2 基坑开挖的数值模拟及分析
        5.2.1 模拟工况的设置
        5.2.2 各工况下基坑变形模拟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坑监测与对比分析
    6.1 基坑监测方案
        6.1.1 监测项目及内容
        6.1.2 监测点布置
        6.1.3 监测仪器及报警值
    6.2 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6.2.1 典型剖面处地表沉降对比分析
        6.2.2 桩顶水平位移对比分析
        6.2.3 桩顶沉降对比分析
        6.2.4 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的对比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第八章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某狭窄场地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与施工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基坑支护变形理论研究现状
        1.2.2 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研究现状
        1.2.3 基坑工程有限元模拟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深基坑支护常见类型及支护方案优选理论
    2.1 深基坑支护常见类型
        2.1.1 放坡开挖
        2.1.2 排桩支护结构
        2.1.3 内支撑支护结构
        2.1.4 拉锚式支护结构
        2.1.5 土钉墙支护结构
        2.1.6 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
        2.1.7 重力式水泥土挡墙支护结构
        2.1.8 复合型支护结构
    2.2 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理论
        2.2.1 概述
        2.2.2 本文优选思路
        2.2.3 层次分析法
        2.2.4 模糊综合评判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某狭窄场地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分析
    3.1 工程概况
        3.1.1 工程简介
        3.1.2 工程地质条件
        3.1.3 水文地质条件
        3.1.4 气象条件
    3.2 深基坑支护方案初选
        3.2.1 深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
        3.2.2 确定备选基坑支护方案
    3.3 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
        3.3.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3.3.2 确定评价因素权重集及一致性检验
        3.3.3 模糊综合评判
    3.4 本工程支护方案
        3.4.1 支护方案概述
        3.4.2 支护方案施工重难点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施工过程支护结构有限元模拟分析
    4.1 MIDAS/GTS软件介绍
    4.2 模型建立
        4.2.1 基本假定与土体本构模型选取
        4.2.2 土体、材料参数确定
        4.2.3 模型尺寸确定与网格划分
        4.2.4 荷载定义与边界约束设置
        4.2.5 施工工况定义
    4.3 基坑开挖阶段数值模拟分析
        4.3.1 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分析
        4.3.2 内支撑轴力分析
        4.3.3 周边地表沉降分析
        4.3.4 周边建筑物沉降分析
    4.4 换撑阶段数值模拟分析
        4.4.1 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分析
        4.4.2 内支撑轴力分析
        4.4.3 周边地表沉降分析
        4.4.4 周边建筑物沉降分析
    4.5 模拟分析对本基坑工程施工的建议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施工过程监测分析
    5.1 监测方案
        5.1.1 监测内容
        5.1.2 监测报警值
        5.1.3 监测点布置
    5.2 基坑开挖阶段监测分析
        5.2.1 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分析
        5.2.2 内支撑轴力监测分析
        5.2.3 周边地表沉降监测分析
        5.2.4 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分析
    5.3 换撑阶段监测分析
        5.3.1 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分析
        5.3.2 内支撑轴力监测分析
        5.3.3 周边地表沉降监测分析
        5.3.4 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分析
    5.4 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5.4.1 基坑开挖阶段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5.4.2 换撑阶段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5.5 对类似工程基坑支护方案设计与现场施工的指导意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调蓄池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及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基坑工程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坑失稳问题
        1.2.2 深基坑支护方案的优选
        1.2.3 基坑支护方案的优化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理论
    2.1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2.2 基坑支护结构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2.2.1 悬臂式支挡结构
        2.2.2 内撑式支挡结构
        2.2.3 锚拉式支挡结构
        2.2.4 排桩围护结构
    2.3 围护桩、地下连续墙支挡式结构受力计算
        2.3.1 悬臂桩极限平衡计算
        2.3.2 单层支撑或锚拉式桩墙结构计算
        2.3.3 多层支撑式或锚拉式桩墙结构计算
    2.4 基坑整体稳定性分析
    2.5 基坑支护方案的优选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深基坑支护结构方案优选
    3.1 工程概况
    3.2 拟建场地地质和水文条件
        3.2.1 地质条件
        3.2.2 水文条件
    3.3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优选
        3.3.1 方案1
        3.3.2 方案2
    3.4 层次分析法进行方案选择
    3.5 方案优选结果分析
        3.5.1 基坑整体稳定性对比
        3.5.2 经济性对比
        3.5.3 工期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限元模拟分析
    4.1 围护桩等效地连墙
    4.2 有限元模型建立
        4.2.1 基坑参数选取
        4.2.2 基坑开挖工况定义
    4.3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4.3.1 周边地表沉降
        4.3.2 围护桩水平位移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坑监测与模拟优化分析
    5.1 监测结果分析
        5.1.1 基坑监测点设置
        5.1.2 基坑监测
        5.1.3 基坑开挖过程监测结果分析
    5.2 有限元模拟与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5.2.1 周边地表沉降对比分析
        5.2.2 围护桩深层水平位移对比分析
    5.3 深基坑支护结构细部优化
        5.3.1 围护桩桩径、桩距优化
        5.3.2 围护桩入岩深度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6)北京某深基坑支护方案模糊优选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基坑支护结构类型
    2.1 深基坑常见支护结构类型
        2.1.1 土钉墙支护
        2.1.2 地下连续墙
        2.1.3 双排混凝土灌注桩支护
        2.1.4 桩锚支护
    2.2 深基坑支护结构计算方法
        2.2.1 经典方法
        2.2.2 弹性地基梁法
        2.2.3 有限元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理论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3.3 模糊优选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应用评判
    4.1 工程概况
        4.1.1 工程基本情况
        4.1.2 工程地质情况
        4.1.3 水文地质条件
        4.1.4 周边环境情况
    4.2 支护结构方案优选
        4.2.1 构建层次分析结构
        4.2.2 构建判断矩阵
        4.2.3 权重计算
        4.2.4 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4.2.5 基于一级指标的模糊综合评判
        4.2.6 基于二级指标的模糊综合评判
    4.3 支护结构安全等级的确定
    4.4 桩锚支护设计
        4.4.1 基本设计参数
        4.4.2 土压力计算模型选取
        4.4.3 工况信息
        4.4.4 配筋设计
        4.4.5 基坑整体稳定验算
        4.4.6 嵌固深度计算
    4.5 支护结构施工及地表水控制设计
        4.5.1 地下水处理方法
        4.5.2 地表水处理方法
        4.5.3 异常水处理
        4.5.4 护坡桩施工方法
        4.5.5 锚杆施工方法
        4.5.6 质量验收标准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坑监测数据分析
    5.1 监测内容
    5.2 监测方法
    5.3 监测预警值及控制值
    5.4 测量设备
    5.5 监测要求
    5.6 深基坑监测成果分析
        5.6.1 深基坑监测平面布置图
        5.6.2 深基坑监测成果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作者简介及在研究生期间取得的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7)临近地铁的深基坑工程施工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深基坑项目施工风险控制相关理论概述
    2.1 基坑开挖对既有隧道的风险影响因素
    2.2 基坑工程施工风险的含义与特点
    2.3 基坑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过程、依据和方法
    2.4 基坑开挖对地铁车站影响风险评价理论
    2.5 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
    2.6 本章小结
3 深基坑项目施工风险识别及指标体系构建
    3.1 工程项目背景
    3.2 风险指标的选取原则
    3.3 风险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3.4 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
    3.5 风险指标体系的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深基坑项目施工风险评价
    4.1 深基坑项目风险指标权重的确定
    4.2 深基坑项目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3 深基坑项目风险模糊综合评价
    4.4 本章小结
5 深基坑项目施工风险控制研究
    5.1 自然环境风险控制措施
    5.2 深基坑施工风险控制措施
    5.3 基坑及车站结构监测风险控制措施
    5.4 施工组织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8)滨海区轨道交通深基坑健康自动化监测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深基坑变形规律研究现状
        1.2.2 深基坑自动化监测预警研究现状
        1.2.3 深基坑安全评价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3.1 自动化监测技术
        1.3.2 风险防控与预警预判技术
        1.3.3 施工监测管理机制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3 关键创新点
2 滨海区轨道交通深基坑病害类型及诱因
    2.1 滨海区轨道交通深基坑工程
        2.1.1 滨海区深基坑特点
        2.1.2 深基坑支护方案与类型
    2.2 常见灾害类型及诱因
        2.2.1 基坑周边环境破坏
        2.2.2 基坑支护体系破坏
        2.2.3 土体渗透破坏
        2.2.4 其他灾害
3 滨海区轨道交通深基坑自动化监测预警技术
    3.1 监测目的
    3.2 监测对象
    3.3 监测内容与监测项目
    3.4 自动化监测设备
    3.5 监测方案
        3.5.1 监测点布置原则
        3.5.2 监测频率
    3.6 数据分析
    3.7 监测预警
    3.8 自动化技术优势
4 滨海区轨道交通深基坑健康自动化监测技术应用
    4.1 滨海区轨道交通深基坑案例概况
        4.1.1 工程设计概况
        4.1.2 工程地质条件
        4.1.3 水文地质条件
        4.1.4 工程影响分区与工程监测等级
        4.1.5 监测点布置
    4.2 现场监测数据
    4.3 平台搭建
        4.3.1 平台特点
        4.3.2 平台功能
    4.4 健康监测专家评判系统
        4.4.1 定义
        4.4.2 作用和意义
        4.4.3 系统的组成
        4.4.4 系统运行
        4.4.5 系统应用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基于基坑工程监测的熵权-AHP模糊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1.2.2 基坑信息化监测发展现状
        1.2.3 基坑风险评价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
第2章 基坑风险管理研究与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2.1 工程风险的概述
        2.1.1 风险概念
        2.1.2 风险的特征
    2.2 基坑风险的影响因素
    2.3 基坑风险评定流程
        2.3.1 基坑工程风险识别
        2.3.2 基坑工程风险评估
    小结
第3章 基于基坑工程监测数据的报警值探讨
    3.1 建筑基坑监测警戒值探讨
        3.1.1 不同地区的监测报警标准
        3.1.2 水平位移报警值制定策略研究探讨
        3.1.3 基坑周边地表控制值研究
        3.1.4 基坑周边建筑分级报警探讨
        3.1.5 锚索(杆)内力分级报警探讨
    3.2 基于监测数据统计概率的报警值取值研究
        3.2.1 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数据报警值探讨
        3.2.2 周边地表沉降监测数据报警值探讨
        3.2.3 关于周边建筑物沉降报警值探讨
    小结
第4章 深基坑工程信息化监测实施案例研究
    4.1 基坑工程信息化监测必要性及意义
        4.1.1 基坑工程信息化监测必要性
        4.1.2 信息化监测意义
    4.2 工程概况
        4.2.1 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4.2.2 支护结构形式
    4.3 监测方案
        4.3.1 监测方案设计原则
        4.3.2 基坑监测点位布置
        4.3.3 基坑监测周期、监测频率和报警值
        4.3.4 人工监测项目和方法原理
        4.3.5 自动化监测和原理
    4.4 基坑开挖工况进度
    4.5 监测作业量统计
    4.6 监测结果分析
        4.6.1 桩(坡)顶水平位监测结果
        4.6.2 桩体深层水平位移结果
        4.6.3 锚杆内力监测结果
        4.6.4 周边道路与建筑沉降结果
    4.7 人工与自动化监测对比研究
        4.7.1 成本对比
        4.7.2 优势对比
    小结
第5章 熵权-AHP模糊综合评价探讨
    5.1 概述
    5.2 模糊评价原理
    5.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5.3.1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5.3.2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5.4 基坑工程安全评价步骤
        5.4.1 评价指标和体系的确立
        5.4.2 不同安全等级情况下安全状态隶属度函数构建
        5.4.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5.4.4 选用评价模型进行评价
    5.5 案例分析
    小结
第6章 基于MATLAB的基坑风险评价实现
    6.1 引言
    6.2 程序开发总体设计思路
        6.2.1 程序功能性需求
        6.2.2 程序整个框架
    6.3 应用程序开发
        6.3.1 MATLAB简介
        6.3.2 MATLAB图形用户界面
    6.4 程序功能实现
        6.4.1 判断矩阵的输入与一致性检验
        6.4.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6.4.3 基坑评价指标等级分级方案输入
        6.4.4 监测数据输入与隶属度函数选择
        6.4.5 隶属度矩阵显示
        6.4.6 评价结果
    6.5 案例再分析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南昌市民中心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坑支护方法研究
        1.2.2 理论计算方法研究
        1.2.3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1.2.4 施工动态监测方法研究
        1.2.5 基坑支护优化设计研究
    1.3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工程背景介绍及常见的基坑支护方案
    2.1 概述
    2.2 工程背景
        2.2.1 工程概况
        2.2.2 工程地质条件
        2.2.3 水文地质条件
    2.3 基坑常用支护方案
        2.3.1 放坡开挖
        2.3.2 土钉墙支护
        2.3.3 排桩支护
        2.3.4 钢板桩支护
        2.3.5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支护
        2.3.6 水泥土重力式围护墙支护
        2.3.7 地下连续墙支护
        2.3.8 内支撑与锚杆支护
    2.4 影响基坑支护方案的因素分析
        2.4.1 安全性
        2.4.2 工程造价
        2.4.3 工期
        2.4.4 环保
        2.4.5 施工难易
    2.5 小结
第3章 基坑支护方案比选
    3.1 模糊综合评价法
        3.1.1 概述
        3.1.2 建模步骤
    3.2 AHP法确定权重
        3.2.1 概述
        3.2.2 建模步骤
    3.3 支护方案数学模型的建立
        3.3.1 建立因素集
        3.3.2 建立评价集
        3.3.3 建立评价矩阵
        3.3.4 确定权向量
        3.3.5 模糊合成
        3.3.6 结果评价
    3.4 小结
第4章 基坑支护结构细部优化设计
    4.1 概述
    4.2 土钉分布形式优化
        4.2.1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4.2.2 参数选取
        4.2.3 工况建立与监测点布置
        4.2.4 计算结果分析
        4.2.5 土钉布设优化方案
    4.3 排桩嵌固深度优化
        4.3.1 基坑排桩数值模拟
        4.3.2 计算结果分析
        4.3.3 排桩嵌固深度优化方案
    4.4 小结
第5章 基坑施工动态监测
    5.1 概述
    5.2 监测准备
        5.2.1 监测目的
        5.2.2 监测依据
        5.2.3 监测内容及监测点的布设
        5.2.4 监测要求
        5.2.5 报警值的确定原则及报警值
    5.3 施工动态监测
        5.3.1 基坑周边道路沉降监测
        5.3.2 基坑周边管线监测
        5.3.3 基坑支护结构竖向位移监测
    5.4 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5.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深基坑支护效果的两级模糊综合评判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综合管廊深基坑支护工程方案选择与验证研究[D]. 吕晓峰. 河北经贸大学, 2021
  • [2]基于FLAC3D的城市地铁深基坑支护风险研究[D]. 彭玉林.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昆明某软土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与研究[D]. 李晓怡.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某狭窄场地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与施工过程分析[D]. 李涛涛.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5]调蓄池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及数值模拟研究[D]. 储晓芳.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6]北京某深基坑支护方案模糊优选方法及应用研究[D]. 姜玉超. 吉林大学, 2020(03)
  • [7]临近地铁的深基坑工程施工风险控制研究[D]. 李菡.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8]滨海区轨道交通深基坑健康自动化监测技术应用研究[D]. 张乾坤.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9]基于基坑工程监测的熵权-AHP模糊综合评价研究[D]. 褚云鹏. 南昌大学, 2020(01)
  • [10]南昌市民中心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优化研究[D]. 张伟群. 南昌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深基坑支护效果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