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延长溴化锂机组使用寿命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谢永华[1](2021)在《基于压缩式换热的中深层地热集中供热系统优化配置》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中国北方城镇供热负荷及供热能耗量逐年增大,导致北方地区冬季大气环境污染进一步恶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威胁了人民身体健康。相对于燃煤锅炉或燃煤热电联产供热方式,燃气锅炉房或燃气热电联产供热方式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气环境,但其供热成本较高且中国冬季燃气供应严重不足。因此,燃气锅炉方案或燃气热电联产供热技术发展与应用受到了约束。为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国务院要求各地政府,尤其是大气污染物传输通道“2+26城市”,遵循“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创新驱动”方针,积极开展清洁供热,大力开发地热能等可再生源,以优化供热能耗结构。水热型地热具有密度大、温度高、热稳定性好等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集中热源。然而,复杂地质构造运动致使水热型地热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部分大型水热型地热田远离城镇供热负荷区,从而导致地热长距离输送成本高,地热资源开发困难。为解决上述地热资源开发过程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压缩式换热的中深层地热集中供热方式。该集中供热方式在热源站设置升温型吸收式换热机组,在热力站设置压缩式换热机组。其中,升温型吸收式换热机组是由升温型吸收式热泵和水水换热器耦合而成,用于减小地热水与一次管网循环水换热过程的不可逆损失,提高一次管网的供水温度;压缩式换热机组是由电动压缩式热泵和水水换热器耦合而成,用于实现一次管网循环水热能梯级利用,大幅降低一次管网回水温度,以增大一次管网供回水温差。为清晰表达供热系统优化配置规律,本文结合地热水热能梯级利用需求提出了三种中深层地热集中供热系统工艺,建立了供热系统热力学模型,并从热力性能、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方面来研究基于压缩式换热的中深层地热集中供热系统优化配置规律。第一种供热工艺:基于直燃型吸收式热泵的中深层地热集中供热系统;第二种供热工艺:基于压缩式换热的中深层地热集中供热系统;第三种供热工艺:基于压缩式和吸收式换热的中深层地热集中供热系统。研究表明,降低一次管网回水温度不仅有助于增大一次管网供回水温差,而且还有助于高效开发利用中深层地热能。相对于水水换热器,升温型吸收式换热机组的换热过程不可逆损失较小,且其一次管网循环水出口温度高于地热水入口温度。随着地热供水温度变低,热力站中的压缩式热泵与水水换热器容量配置比增大,热源站中的升温型吸收式热泵与水水换热器的容量配置比例几乎不变,三种供热系统的热力性能及节能潜力降低。当地热水温为75℃、供热距离为20km时,第三种供热系统的年化石能源利用率和年产品?效率比第二种供热系统分别提高了0.33和0.68%,比第一种供热系统分别提高了0.53和3.77%。与燃气锅炉集中供热模式相比,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供热系统的燃气消耗量分别可降低90.25%、91.03%和91.46%。当地热水温为65℃、供热距离为20km时,第三种供热系统的年化石能源利用率和年产品?效率比第二种供热系统分别提高了0.55和3.35%,与第一种供热系统相比,年化石能源利用率相差不大,但产品?效率却高了13.79%。与燃气锅炉集中供热方式相比,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供热系统的燃气消耗量分别可降低80.09%%、81.40%和84.15%。当地热水温为55℃、供热距离为20km时,第三种供热系统的年化石能源利用率和年产品?效率比第二种供热系统分别提高了0.33和3.54%,比第一种供热系统分别提高了0.30和19.24%。与燃气锅炉集中供热方式相比,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供热系统的燃气消耗量分别可降低66.27%、73.57%和77.03%。由此可见,在三种供热系统工艺中,第三种供热系统工艺的热力性能最高、节能减排效果最好、经济效益最优,因此其能量利用工艺先进、系统配置最优。当地热水入口温度为75℃时,第三种供热系统的一次管网主干线经济输热距离长达42km;当地热水入口温度为65℃时,第三种供热系统的一次管网主干线经济输热距离长达30km;当地热水入口温度为55℃时,地热利用难度增大,供热系统投资升高,且需要消耗大量的高品位能源,从而导致供热系统运行费用较高,系统投资回收期较长。基于压缩式换热的中深层地热集中供热系统具有较高的热力性能、较大的节能减排潜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水热型地热资源丰富的“2+26城市”地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北方地区的中深层地热开发利用和清洁供暖发展提供新思路,也可为实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提供技术支持。
徐聪[2](2020)在《分布式电/冷/除湿/脱盐联供系统集成方法》文中提出在分布式能源和工业用能领域,吸收式除湿技术可以利用低品位余热或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等作为驱动热源进行能的转换与利用,从而提升整个能源系统的效率,可作为低温热能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本学位论文深入研究了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动力余热利用的吸收式除湿与吸收式制冷、吸收式脱盐的耦合方法与系统集成方法。针对海洋、海岛及沿海地区高温、高湿、高盐气候特点和用户、设施的需求,提出利用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空气降温、除湿、脱盐的一体化方法。研究了吸收式制冷与除湿、吸收式除湿与脱盐的耦合方法。利用溶液的吸湿性及其表面张力对盐雾颗粒的捕获作用,同时实现空气的除湿和脱盐,再与吸收式制冷结合,达到空气降温、除湿和脱盐的目的。基于同离子效应原理,遴选氯化锂为吸收工质,提出将大气盐雾主要成分氯化钠从体系内脱除的结晶方法,维持除湿脱盐系统稳定运行。基于能的深度梯级利用原理,提出了分布式能源系统动力余热驱动的吸收式制冷/溶液除湿耦合循环系统。该系统耦合机理为吸收式制冷循环和除湿循环梯级利用动力余热,同时吸收式制冷循环产出的冷能被除湿循环利用从而实现系统内部冷热匹配。研究了制冷循环的制冷温度、除湿循环的溶液再生温度和除湿溶液浓度、环境大气温、湿度参数变化等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该循环空气处理量可达到常规热驱动空调系统的2.73倍,余热利用率提高一倍以上。设计搭建了吸收式除湿脱盐一体化实验台,该实验台由海洋大气环境模拟系统、除湿脱盐一体化系统、测量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海洋大气环境模拟系统对空气具有加热、加湿、加盐等功能,可以模拟高温、高湿、高盐的大气环境。除湿脱盐一体化系统,由吸收式除湿脱盐和溶液冷却结晶两部分组成,可处理最大风量为3000m3/h。测量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空气温湿度、风量、空气含盐量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新风温度26-34℃,相对湿度70-90%和送风温度16-20℃的工况下,系统冷耗系数COPc保持1.0左右,热耗系数COPH在0.6~0.9范围内,除湿性能比较稳定,3000 m3/h风量下脱盐率达96.4%,验证了除湿脱盐一体化方法的可行性。针对高温、高湿、高盐的典型海岛气候环境,依据余热梯级利用原理和吸收式除湿脱盐一体化原理,设计了分布式电、冷、除湿、脱盐联供系统方案,并开展不同规模、不同用户需求的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海岛内燃机分布式能源系统,回收动力机组余热并进行梯级利用,采用吸收式制冷、除湿脱盐一体化技术,在实现温湿度独立控制和室内环境主动防腐的同时,相比于传统供能模式,节能率达到29%,投资回收期约为2.1年。电、冷、除湿、脱盐联供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可以为海岛用户提供高效可靠的能源供应,同时也可为其设备防腐和人员舒适性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在海岛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本论文还对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节能率评价指标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了分产系统性能对冷电联产、热电联产系统相对节能率的影响,分析了发电效率、热电比、余热利用程度等关键参数对系统节能率的影响。针对多能互补,特别是含有可再生能源的能源系统节能率缺乏计算方法的问题,提出多能源热互补或热化学互补系统的节能率评价方法。对燃气电冷热除湿联供系统和太阳能热化学热电联产系统,结合具体案例开展了节能率评价分析。本研究为多能互补、多产品产出的能源系统节能率评价提供了新方法。
张毅[3](2020)在《换流阀余热回收利用热力系统性能与热经济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换流阀及阀冷却系统设备昂贵,换流站基础建设投资巨大,换流阀冷却容量大而出水温度一般较低,属于低品位热能,直接利用范围狭窄,所以其利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研究了以下的内容:(1)通过调研阀外冷系统的冷却方式和典型换流站运行数据,确定了换流阀余热热源、阀厅环境温度控制指标和外环境散热热沉的依存关系,为后续开展项目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对设计的两类换流阀余热系统进行热力分析,对于换流阀余热冷热联供系统,经过热力计算,在满足阀厅制热、冷需求负荷的条件下,系统制热系数为3.26,制冷系数为2.48,可作为阀厅制冷辅助方案或机械制冷方式发生故障时的备选方案;对于换流阀余热海水淡化系统,建立三种系统方案,分别计算热泵系统和单效海水淡化系统在设定工况下的热力性能,结果表明结合压缩式热泵的单效海水淡化系统产水性能最好,然后分析该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产水性能,找到最佳工况点;经过横向对比发现压缩式热泵-单效机械压汽蒸馏系统在换流阀余热利用热力性能上表现更好,具有合理利用价值。(3)对系统进行热经济性分析,研究发现余热利用海水淡化系统制水成本为4.74元/吨,输出?的单价为34.09元/kWh,输入原料的平均成本为0.43元/kWh,这表明换流阀余热利用在海水淡化方向上有一定热经济性优势。(4)利用MATLAB环境作为仿真平台,根据海水淡化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传热传质特性建立了系统主要部件的数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理论分析计算与仿真系统的结果近似;然后对一些重要独立参数对系统回收率、淡水比功耗以及系统?利用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探究。研究发现,余热水温、管材热导率、等熵效率以及海水温度的升高都有利于提升系统的制水性能。本文引入不同的换流阀余热利用系统,采用不同的评价角度(能效分析、?分析、热经济性分析)对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价,并搭建仿真平台对系统进行性能仿真,建立了较为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钱东浩[4](2020)在《多能流网络下CCHP及控制系统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传统能源系统中,各类能源耦合不紧,不同能源系统相对独立,如电网、热力网、天然气网等属于不同公司管理和运营,导致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不高。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为了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现今对多类能源互联集成和互补融合的需求日益迫切。而CCHP系统的动态仿真研究,对于多能流系统的耦合有着重要的作用及意义。CCHP系统是一种高效、清洁的供能系统,因其“能量对口,梯级利用”的优点,近年来被各个国家广泛采用。系统的控制策略对提高其经济性能和安全性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某企业所建立的能源岛系统,基于能源动力系统高精度仿真软件APROS,建立包含有燃气内燃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地源热泵、燃气热水锅炉、储热罐等设备的CCHP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其中地源热泵系统采用RBF神经网络数据预测的方法搭建完成。选取某天复杂变工况数据作为边界条件在仿真系统中运行,将仿真结果与企业能源岛实际运行数据相对比,以此验证仿真模型的适用性、准确性与可靠性。在所建模型基础上,基于能源岛系统当地“分时电价”搭建相应的控制策略,对该模型在冬季日间、夜间不同供暖工况进行“热电联供”仿真模拟,分析该控制策略的优势。仿真结果显示,“热电联供”方案,不仅能有效降低系统天然气耗气量给企业增收,又能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为了使仿真系统全自动运行,在以上所建“热电联供”方案控制模型基础上,搭建自律控制系统,以达到CCHP系统在无外界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自动调节系统负荷满足用户端负荷变化需求的目的。本文研究的CCHP系统运用此自律控制策略,在4MW-7MW大范围变工况条件下运行,结果显示,系统能够很好调节各系统输出功率,匹配用户端热需求变化。本文所搭建仿真模型能够很好模拟仿真能源岛系统实际运行情况,并且所搭建控制策略能够使CCHP系统达到节能减排的运行效果。另外,此仿真模型可用于将来CCHP系统的性能分析和设备优化及故障诊断等方面研究,也可用于设计更优的调度策略。
孙凯[5](2020)在《基于多种运行策略的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的配置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能源损耗和环境受到破坏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忽视这些不良影响,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限制人类的发展。对于我国而言,在过去的三十年中,能源消费经历了快速增长,这使我国政府对未来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冷热电联供(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CCHP)系统由于其在能源利用中的突出作用,最近受到广泛关注。它既可以减少能耗,又可以提高整体能源效率。冷热电联供系统是具有各种设备和组件的复杂系统,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与发电单元、热回收单元、热交换单元、冷却单元和辅助单元等每个单元都息息相关,因此优化CCHP系统的配置使其在最优配置下运行是十分必要的。从能源利用的角度分析,冷热电联供系统相对于分供系统具有较好的节能环保特性,但传统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做动力源,如燃煤、天然气等。幸运的是,目前新能源应用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因此将太阳能资源与传统的CCHP系统相结合被认为是缓解迫在眉睫的能源和环境挑战的有效解决方案。本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电力系统光热发电调度控制技术对一种以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和燃气轮机发电为共馈源的新型冷、热、电联供系统进行研究。主要从以下方面对该系统进行研究:首先,介绍新型系统的结构原理,明确系统的设备构成,对各个模块设备建立模型并确定组件选型。为实际的案例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槽式太阳能热动力发电机组中的储热罐储存的热量不仅可经过汽轮机发电,也可直接通过熔盐-水换热器供给用户端热负荷需求,即可分担燃气轮机的热能负载。此外,供冷方式除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还增加螺杆式电制冷方式,即可以靠电能替代部分制冷所需的热能。因此,该系统可从供给端和用户端同时影响系统中各模块的配置容量。其次,建立系统的优化目标数学模型和求解算法。目标函数包含经济、能源和环境三个指标。求解算法采用爬山算法,为在实际案例中取得目标函数最优解集做好提前量。以北京的某建筑集群为算例进行案例的特征分析。主要分三方面:第一,运行策略的特征:由以热定电和以电定热两种模式为基础,以是否引入不同的制冷和供热方式为区别演变出八种运行策略;第二,所选案例的负荷特征分析;第三,建立案例所在地点的太阳辐照特征的数学模型,在仿真平台下得出其特征曲线。最后,对优化结果进行分析,验证组件模型和目标模型的正确性。包括每种策略下的最优配置结果的分析,各策略的对比分析和最优策略最优配置下的指标与分供系统的对比分析。
郭森森[6](2020)在《摇摆对LiBr-H2O降膜吸收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船舶航行时船用柴油机存在大量可供利用的余热,而吸收式制冷机可以有效回收和利用这些余热,但船舶的摇摆运动会影响吸收器降膜吸收的效率。目前关于摇摆对降膜吸收影响的研究还很匮乏,因此进一步研究摇摆对降膜吸收的影响,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不同摇摆状态下吸收器降膜吸收时的流型变化、温度分布和热质传递等特性进行研究。首先,本文通过理论热力计算设计了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各部件,在六自由度摇摆台上搭建了以LiBr-H20为制冷工质对的吸收式制冷实验台,为了使吸收器降膜吸收时可视化,吸收器中的一根降膜管使用透明玻璃管代替,实验主要从吸收器的角度研究了不同摇摆条件对制冷性能的影响。然后,在不同的流量和摇摆条件下,分别使用高速摄像机和红外热像仪拍摄了吸收器竖直管降膜吸收时流型的变化和温度的分布,并分析不同实验条件下流型和温度场的变化以及它们对吸收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1)随着溶液流量的增加,降膜流动依次表现为稳定层流、“竹节”式波状流、合并波状流以及液膜脱落等形式;(2)摇摆频率越高,摇摆角度越大,降膜受到的扰动也越大,当降膜为层流小流量时,扰动越大放出的吸收热越多;(3)溶液在吸收器竖直管中降膜吸收时,存在两段高温区域,且第一段高温区域温升幅度较大。最后,根据实验拟合出了热力系数和不同实验条件之间的关系式,研究了溶液流量、加热温度和冷却温度在不同摇摆状态下对吸收器降膜吸收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1)当流量为光滑层流时,较大角度的摇摆更有利于吸收器的热质传递;当流量较大时,较小角度的摇摆更加有利于吸收器的热质传递;(2)其他条件一定时,发生温度越高、冷却温度越低,吸收器的热质传递通量越大。本文拟合的热力系数关系式与实验结果有较强的相关性,对现实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孔维一[7](2020)在《基于生物质燃烧的烟气型吸收式热泵供热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化石燃料的日趋枯竭,国家正积极寻求清洁供热的新途径,并大力推广以可再生能源为燃料的供热方式。生物质能源以其资源丰富,污染小,可再生等优势迅速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供热选择。本文基于生物质燃料燃烧提出了一种合理利用生物质能的清洁供热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分析了利用生物质能供热的三种方式(生物质成型颗粒燃料直燃供热、沼气供热和生活垃圾焚烧供热)的供热现状和现有政策,得出其理论适用性。综合考虑后,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供热在资源条件,供热稳定性,环保性等方面在北方地区更具有优势,而且燃料燃烧后的烟气中存在大量可回收余热。对烟气分析可知,烟气中的粉尘和排烟温度是影响余热回收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而建立了适用于生物质烟气的喷淋式余热回收系统,为烟气型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提供热源。其次,采用过程参数分析法对实际工程背景下的20MW的吸收式热泵进行热力计算,同时推导工质和设备之间的数学关系式,编写吸收式热泵的能耗数学计算模型,利用Matlab软件编写热力计算程序,提出适用于热泵热力计算的新方法即数值计算法。对两种方法计算的热力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数值计算模型的可行性。通过建立Matlab建模软件与Trnsys运行模拟软件的通讯接口,解决了Trnsys中缺少吸收式热泵模块的问题,并搭建烟气型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的模拟平台,进行动态模拟计算分析。根据模拟结果得到结论,该供热系统能够满足居民对房间温度的供热需求,逐时供热量也能够满足整个建筑的逐时热负荷,说明了供热系统的可靠性。最后,分析了不同的运行工况对系统性能效率的影响。发现吸收式热泵系统中,低温热源入口温度升高、热网入口温度降低、驱动热源温度升高时,热泵的性能系数升高,反之,性能系数下降的规律。发现当余热水进口温度不小于41℃,热网侧进口温度不大于61℃且热网回水温度趋近于48℃或52℃临界点,驱动热源温度趋近于150℃的工况是热泵的最佳运行工况,可以用于指导实际运行。通过动态投资回收期法和费用年值法分析供热系统的经济性,热泵系统能够增加供暖热量每年获益359.3万元,节省煤炭52万元,动态回收期为4.47年。与其他传统供热方式(燃气锅炉、生物质锅炉、电锅炉、燃煤锅炉等)进行经济性比较并计算了系统污染物减排量,证明了烟气型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于霞[8](2020)在《B化工企业清洁生产管理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面对着污染严重、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等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类深刻的认识到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大量的环境保护方式的探索与实践,清洁生产管理这种可以从源头上解决环境污染和环境恶化的方式开始逐渐被人们所认同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化工行业作为我国基础产业之一,具有污染物多、消耗量大等特点,这种粗犷的经营模式不仅造成了原料、能源的大量浪费,更阻碍了化工行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严重危害到了人类所生活的环境。因此,在清洁生产管理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的今天,我国的化工行业也需积极展开清洁生产管理活动,为人类良好的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本研究将清洁生产管理理论运用到化工企业中去,以B化工企业的现有实际状况为基础,针对B化工企业清洁生产管理中发现的一些问题,研究了如下内容:(1)介绍了清洁生产及清洁生产审核的基础知识,以及整个化工行业的清洁生产状况;(2)对B化工企业清洁生产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首先介绍了B化工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简介、主要产品和技术工艺、生产设备情况,接着对企业的清洁生产管理现状从生产工艺及产品品质、物料消耗、能源消耗、产污排污、环境管理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B化工企业在清洁生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企业清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清洁生产方案,从方案的准备、方案的预审核和审核、方案的产生和筛选、重点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等程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共得出了24项可执行的清洁生产方案;(3)将清洁生产方案运用到实际的过程,通过对清洁生产方案组织实施的跟踪,汇总方案所产生的清洁生产效果,对B化工企业的持续进行清洁生产在宣传教育、完善制度、资源回收再用以及制定计划等方面提出了建议。通过本次清洁生产管理活动,共筛选汇总了24项清洁生产方案,其中可行的无/低费方案18项,投资约12.5万元,可行的中/高费方案6项,投资约138万元,合计投资150.5万元。这些方案全部实施后,清洁生产工作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效果,不仅完成了清洁生产目标,达到了节能减排目的,同时还在员工的思想认识上以及企业的制度建设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实现了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贺冬辰[9](2020)在《兰州地区太阳能-吸收式热泵冷热源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化解该矛盾是我国发展道路上必须解决的问题。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一理念的提出使清洁可再生能源与新型节能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以有效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太阳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典型代表,能够有效地替代化石能源;而吸收式热泵作为空调新型节能技术之一,在节能减排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将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与吸收式热泵(Absorption Heat Pump,AHP)技术相结合,提出了太阳能-吸收式热泵冷热源系统(Cold and Heat Source System with Solar-assisted Absorption Heat Pump,CHSSSAAHP)的设计方案和工艺运行模式。并基于TRNSYS(Transient System Simulation Program)软件搭建该CHSSSAAHP的仿真模型,通过将该模型应用于兰州地区某办公建筑,对该系统的制冷与供热工况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主要研究任务与内容如下:1.提出了CHSSSAAHP的设计方案及其工艺流程,并根据制冷、供热和制备生活热水工况,设置了相应的运行模式,充分利用该系统的功能。以兰州地区某小型办公建筑作为其应用对象,对该系统的主要设备进行了选型。2.根据热力学、传热学机理,分析AHP运行过程中的工质质量和能量平衡关系,对AHP进行了数学模型的建立。并利用MATLAB软件编写了AHP的数值计算程序,将其导入TRNSYS软件中,从而解决了该软件缺少冷/热两用AHP机组模块的问题。随后对AHP各换热部件的进口水温对机组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根据所得结果,对AHP机组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借助TRNSYS软件对CHSSSAAHP进行组态,建立其仿真模型。3.基于CHSSSAAHP的仿真模型,分别进行了夏季、冬季典型日及制冷、供热季节运行工况的数值模拟,获取了表征其运行工况的主要性能参数,如太阳能保证率,供水温度,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和运行能耗等参数的相关数值和变化曲线。根据相应的结果分析,表明该系统是可行的,能够实现制冷和供热的设计目标。4.将GENOPT(Generic Optimization Program)程序与TRNSYS软件中的数据对接,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对该CHSSSAAHP的关键部件的参数进行优化,以实现降低系统运行成本的目的。5.应用费用年值法对CHSSSAAHP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CO2排放量的计算分析了其环保性。此外,使用层次分析法,对该系统和其它多种型式的冷热源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CHSSSAAHP的综合评价优于其他型式的冷热源系统,这为北方地区的太阳能综合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朱硕[10](2019)在《改进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odel-Free Adaptive Control,MFAC)的研究,分别在控制律的计算优化和针对系统伴随噪声干扰的问题上对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进行优化改进。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跟踪微分器的MFAC去噪方法和一种基于输出误差变化率来计算控制律的新方法。同时,对每一种方法在数学上都证明了输入输出信号的收敛性。最后,对本文提出的每一种改进的算法都进行了验证,来阐明本文算法的可行性,并且对以上每一种改进算法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应用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如下三个方面:首先,为了使MFAC方法更好的解决系统伴随噪声干扰的问题,本文在控制系统的反馈过程引入带有滤波作用的改进跟踪微分器,对输出反馈信号进行滤波操作,进而提出一种无模型自适应去噪控制方法。并且给出了该方法输入输出详细的收敛性证明,以表明该算法理论上的合理性。最后,针对一些典型的非线性系统,通过数值仿真表明该方法在去除噪声干扰的同时还保持了MFAC方法的优良特性,最后结合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汽包水位的控制说明本文所提算法的应用方向和前景。其次,本文在原始MFAC方法控制律计算的基础上引入输出误差变化率,同时引入权重的思想,分别赋予输出误差和输出误差变化相应的权重,进一步优化MFAC算法的控制律计算。与此同时,本文也给出了基于新型控制律的MFAC算法的输入输出收敛性的证明,以表明该算法理论上的合理性。针对一些典型的非线性系统,基于新型控制律的MFAC方法与原始MFAC方法进行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新型控制律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能更快的追踪给定信号,对原始MFAC方法的跟踪性能有了进一步提升。最后,针对溴化锂制冷机组非线性、难以建立精确地数学模型等问题,本文将基于新型控制律的MFAC方法算法应用到溴化锂制冷机组控制系统中,利用TRNSYS软件建立溴化锂制冷机组的动态模型,并将基于新型控制律的MFAC方法写入MATLAB中,最后利用MATLAB与TRNSYS进行联合动态仿真。对于MFAC在制冷机组中的应用,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为溴化锂制冷机的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二、延长溴化锂机组使用寿命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延长溴化锂机组使用寿命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压缩式换热的中深层地热集中供热系统优化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集中供热发展动态 |
1.2.1 国外供热发展动态 |
1.2.2 国内供热发展动态 |
1.3 中国地热资源禀赋及开发利用技术 |
1.3.1 中国地热能资源禀赋 |
1.3.2 地热能供热技术发展动态 |
1.4 热泵技术研究动态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中深层地热集中供热系统热力学模型 |
2.1 中深层地热集中供热系统集成及运行原理 |
2.1.1 基于直燃型吸收式热泵的中深层地热集中供热系统 |
2.1.2 基于压缩式换热的中深层地热集中供热系统 |
2.1.3 基于压缩式和吸收式换热的中深层地热集中供热系统 |
2.2 压缩式换热机组系统工艺及运行原理 |
2.3 供热系统热力学模型 |
2.3.1 压缩式换热机组热力学模型 |
2.3.2 升温型吸收式换热机组热力学模型 |
2.3.3 直燃型吸收式热泵热力学模型 |
2.3.4 燃气锅炉热力学模型 |
2.3.5 一次管网热力学模型 |
2.3.6 供热系统运行调节热力学模型 |
2.4 热力学性能评价指标 |
2.4.1 化石能源利用率 |
2.4.2 ?和产品?效率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深层地热集中供热系统优化配置 |
3.1 集中供热系统运行调节 |
3.2 场景一地热供热系统优化配置 |
3.2.1 系统工艺一系统配置分析 |
3.2.2 系统工艺二系统配置分析 |
3.2.3 系统工艺三系统配置分析 |
3.2.4 三种系统工艺热力性能分析 |
3.3 场景二地热供热系统优化配置 |
3.3.1 系统工艺一系统配置分析 |
3.3.2 系统工艺二系统配置分析 |
3.3.3 系统工艺三系统配置分析 |
3.3.4 三种系统工艺热力性能分析 |
3.4 场景三地热供热系统优化配置 |
3.4.1 系统工艺一系统配置分析 |
3.4.2 系统工艺二系统配置分析 |
3.4.3 系统工艺三系统配置分析 |
3.4.4 三种系统工艺热力性能分析 |
3.5 地热水温度对供热系统热力性能影响 |
3.5.1 地热水温度对系统工艺一系统热力性能影响 |
3.5.2 地热水温度对系统工艺二系统热力性能影响 |
3.5.3 地热水温度对系统工艺三热力性能影响 |
3.5.4 地热水温度对系统热力学性能影响 |
3.5.5 地热水温度对系统设备配置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深层地热集中供热系统效益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2 节能减排效益分析 |
4.3 经济效益分析 |
4.3.1 工程初投资分析 |
4.3.2 供热成本分析 |
4.3.3 碳交易价格对供热经济效益的影响 |
4.3.4 地热水温度对系统投资回收期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分布式电/冷/除湿/脱盐联供系统集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分布式能源的研究进展 |
1.2.1 分布式能源定义 |
1.2.2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作用和意义 |
1.2.3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分类 |
1.2.4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历程 |
1.2.5 分布式能源系统集成 |
1.2.6 分布式能源系统评价指标 |
1.3 海岛型分布式能源系统研究进展 |
1.3.1 余热制冷技术 |
1.3.2 空气除湿技术 |
1.3.3 空气脱盐技术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分布式能源系统除湿脱盐一体化与评价方法 |
2.1 引言 |
2.2 除湿脱盐一体化方法 |
2.2.1 盐雾的产生,分布,腐蚀机理 |
2.2.2 除湿脱盐一体化方法 |
2.3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评价方法 |
2.3.1 分布式能源系统能效评价体系 |
2.3.2 化石能源系统节能率评价方法 |
2.3.3 多能源互补系统节能率评价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低品位热驱动的制冷/除湿耦合循环系统研究 |
3.1 引言 |
3.2 低品位热驱动的制冷/除湿耦合循环系统 |
3.2.1 系统流程介绍 |
3.2.2 系统建模及评价方法 |
3.2.3 系统性能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除湿脱盐一体化方法实验验证 |
4.1 引言 |
4.2 除湿脱盐一体化实验平台设计 |
4.3 除湿脱盐一体化实验平台建设 |
4.3.1 海洋大气环境模拟系统 |
4.3.2 除湿脱盐一体化系统 |
4.3.3 测量控制系统 |
4.4 除湿脱盐一体化实验研究 |
4.4.1 除湿性能测试 |
4.4.2 空气脱盐率的测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集成除湿脱盐系统的海岛分布式能源系统 |
5.1 热带海岛气候环境特点分析 |
5.1.1 热带海岛气候环境概述 |
5.1.2 “三高”气候环境危害 |
5.2 海岛用户负荷特性分析 |
5.3 针对典型海岛用户的分布式能源系统 |
5.3.1 系统概述 |
5.3.2 系统性能评价方法 |
5.3.3 典型海岛用户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论文的主要成果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换流阀余热回收利用热力系统性能与热经济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余热利用技术 |
1.2.2 热泵与吸收式制冷系统发展 |
1.2.3 单效压汽蒸馏技术发展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可用余热分析 |
2.1 换流阀外冷系统散热热沉分析 |
2.2 换流阀余热热沉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换流阀余热利用系统方案设计 |
3.1 换流阀余热冷热联供系统 |
3.1.1 方案设计 |
3.1.2 余热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
3.2 换流阀余热利用海水淡化系统 |
3.2.1 方案设计 |
3.2.2 热力性能分析 |
3.2.3 方案对比与分析 |
3.2.4 性能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换流阀余热系统热经济性分析 |
4.1 系统(火用)分析 |
4.1.1 几种物理(火用) |
4.1.2 (火用)平衡模型 |
4.1.3 (火用)分析 |
4.2 统一(火用)损成本计算模型 |
4.3 系统成本计算方法及模型 |
4.4 造水经济性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换流阀余热利用海水淡化系统仿真模拟 |
5.1 仿真技术简述 |
5.2 系统静态仿真及基本模型参数确定 |
5.3 系统动态仿真及附件建模 |
5.3.1 蒸发器 |
5.3.2 冷凝器 |
5.3.3 压缩机 |
5.3.4 节流阀 |
5.3.5 泵 |
5.3.6 预热器 |
5.3.7 蒸发冷凝器 |
5.4 仿真结果分析 |
5.4.1 余热水温对系统性能影响 |
5.4.2 等熵效率对系统性能影响 |
5.4.3 海水物性对系统性能影响 |
5.4.4 等熵效率对?效率影响 |
5.4.5 管材热导率对?效率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多能流网络下CCHP及控制系统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CCHP系统概述 |
1.2.2 CCHP系统热力性能的研究现状 |
1.2.3 CCHP系统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4 CCHP系统仿真建模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2 CCHP仿真建模计算模型 |
2.1 APROS仿真软件 |
2.1.1 APROS简介 |
2.1.2 APROS计算模型 |
2.1.3 APROS求解过程 |
2.1.4 APROS建模过程 |
2.2 CCHP系统设备概述 |
2.3 系统设备机理模型 |
2.3.1 内燃机系统模型 |
2.3.2 燃气锅炉模型 |
2.3.3 地源热泵系统模型 |
2.3.4 储热罐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CCHP系统仿真建模与验证 |
3.1 引言 |
3.2 系统设备机理模型搭建 |
3.2.1 燃气内燃机、溴化锂机组仿真建模 |
3.2.2 燃气热水锅炉仿真建模 |
3.2.3 储热罐仿真建模 |
3.2.4 用户端仿真建模 |
3.2.5 分集水器仿真建模 |
3.2.6 电网仿真建模 |
3.3 地源热泵系统数据驱动建模 |
3.3.1 地源热泵概述 |
3.3.2 神经网络理论基础及模型选择 |
3.3.3 RBF神经网络应用与验证 |
3.3.4 基于RBF神经网络地源热泵仿真建模 |
3.4 分布式能源系统模型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模型应用与自律控制分析 |
4.1 引言 |
4.2 案例分析 |
4.2.1 运行策略设定 |
4.2.2 运行结果及分析 |
4.3 自律控制系统运行策略 |
4.3.1 设备控制策略 |
4.3.2 策略运行情况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基于多种运行策略的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的配置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冷热电联供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发展趋势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2 PTST-CCHP系统原理及组成 |
2.1 PTST-CCHP系统原理 |
2.2 系统设备构成 |
2.2.1 燃气轮机模块 |
2.2.2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模块 |
2.2.3 吸收式制冷机模块 |
2.2.4 电制冷机模块 |
3 PTST-CCHP系统优化模型及求解算法 |
3.1 优化目标模型 |
3.1.1 经济模型 |
3.1.2 能源模型 |
3.1.3 环境模型 |
3.2 爬山算法 |
3.2.1 定义 |
3.2.2 特点 |
3.2.3 状态空间图 |
3.2.4 类型 |
4 优化案例的特征分析 |
4.1 PTST-CCHP系统可选择的运行策略 |
4.1.1 FEL运行策略 |
4.1.2 FEL-EC运行策略 |
4.1.3 FEL-TES运行策略 |
4.1.4 FEL-TES&EC运行策略 |
4.1.5 FTL运行策略 |
4.1.6 FTL-EC运行策略 |
4.1.7 FTL-TES运行策略 |
4.1.8 FTL-TES&EC运行策略 |
4.2 负荷特征 |
4.3 辐照特征 |
5 优化案例结果分析 |
5.1 配置优化结果 |
5.2 运行策略对比 |
5.2.1 不同策略的全年指标对比 |
5.2.2 不同策略的各季度指标对比 |
5.2.3 不同策略的各季度典型日子系统出力对比 |
5.3 与分供系统对比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摇摆对LiBr-H2O降膜吸收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船舶余热的应用现状 |
1.3 吸收式制冷的发展历程 |
1.4 吸收式制冷工质对的研究现状 |
1.5 降膜流动与降膜吸收的研究进展 |
1.5.1 降膜流动的演化 |
1.5.2 降膜吸收的形成 |
1.5.3 静止状态下降膜吸收的研究现状 |
1.5.4 摇摆状态下降膜吸收的研究现状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吸收式制冷实验台的设计 |
2.1 实验装置各状态点的热力计算 |
2.1.1 对系统热力计算的条件假设 |
2.1.2 各个状态点的参数值 |
2.2 机组各部件换热面积的计算 |
2.2.1 蒸发器 |
2.2.2 吸收器 |
2.2.3 冷凝器 |
2.2.4 发生器 |
2.3 热平衡计算 |
2.4 制冷机组的设计 |
2.4.1 蒸发器 |
2.4.2 吸收器与预冷储液罐 |
2.4.3 发生器 |
2.4.4 冷凝器 |
2.5 其它实验装置 |
2.5.1 摇摆台 |
2.5.2 数据采集仪 |
2.5.3 测量设备 |
2.5.4 其他仪器 |
2.6 本章小结 |
3 摇摆条件下吸收器降膜吸收的可视化研究 |
3.1 实验前的准备 |
3.1.1 制冷机组的气密性 |
3.1.2 灌装溶液 |
3.1.3 抽真空 |
3.1.4 红外热像仪的校准 |
3.2 制冷机组的稳定性 |
3.3 静止时降膜吸收的流型与温度变化分析 |
3.4 摇摆状态下降膜吸收的流型与温度变化分析 |
3.4.1 船舶摇摆参数 |
3.4.2 不同摇摆状态下降膜的流型与温度变化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摇摆条件下吸收器热质传递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数据处理 |
4.1.1 降膜雷诺数 |
4.1.2 传质通量 |
4.1.3 传热通量 |
4.1.4 热力系数 |
4.2 误差分析 |
4.3 静止时吸收器内流动与传热传质特性 |
4.4 摇摆状态对降膜吸收热质传递的影响 |
4.4.1 摇摆状态与溶液流量对吸收器热质传递的影响 |
4.4.2 摇摆状态与加热温度对吸收器热质传递的影响 |
4.4.3 摇摆状态与冷却水温度对吸收器热质传递的影响 |
4.5 经验关系式的拟合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基于生物质燃烧的烟气型吸收式热泵供热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北方供热用能现状 |
1.1.2 我国生物质能利用现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生物质燃烧烟气在供热系统中的应用 |
1.3.2 烟气余热回收技术 |
1.3.3 吸收式热泵余热回收系统的应用 |
1.3.4 吸收式热泵仿真模拟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生物质烟气型吸收式热泵供热方案设计 |
2.1 烟气热回收系统设计 |
2.1.1 生物质燃料燃烧产品与烟气成分分析 |
2.1.2 生物质烟气净化装置 |
2.1.3 换热器的选择 |
2.1.4 吸收式热泵系统的选择 |
2.2 吸收式热泵机组原理分析与选择 |
2.2.1 吸收式热泵的制热原理 |
2.2.2 单效烟气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工作过程 |
2.2.3 双效烟气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循环流程 |
2.2.4 不同类型的吸收式热泵机组的适用性分析 |
2.3 基于生物质燃烧的烟气型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数值模拟与验证 |
3.1 吸收式热泵过程参数计算法 |
3.1.1 过程参数计算法计算原理 |
3.1.2 热力点参数计算 |
3.1.3 热泵设备参数计算 |
3.2 吸收式热泵的Matlab建模 |
3.2.1 吸收式热泵数值计算法 |
3.2.2 溴化锂溶液的数学模型 |
3.2.3 水和水蒸气的热物性关系式 |
3.2.4 吸收式热泵机组中各部件的数学模型 |
3.2.5 数学模型计算过程与Matlab软件编程 |
3.3 模拟结果的对比与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烟气型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的运行性能分析 |
4.1 烟气型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 |
4.2 Trnsys模型的建立 |
4.2.1 Trnsys软件介绍 |
4.2.2 Trnsys与 Matlab通讯接口的实现 |
4.2.3 Trnsys动态模拟供热系统模型建立 |
4.2.4 Trnsys部件模型的连接 |
4.3 新型社区建筑供热能耗模拟结果 |
4.3.1 建筑概况 |
4.3.2 模拟结果及模型验证 |
4.4 烟气型吸收式热泵应用性能研究 |
4.4.1 烟气余热进口温度对热泵COP的影响 |
4.4.2 热泵出水温度对热泵COP的影响 |
4.4.3 热网回水温度对热泵COP的影响 |
4.4.4 驱动热源对热泵COP的影响 |
4.4.5 循环放汽量对热泵机组性能的影响 |
4.4.6 不凝性气体对热泵机组性能的影响 |
4.4.7 其他因素对热泵机组性能的影响 |
4.5 烟气型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最佳运行工况 |
4.6 实现系统运行优化的方法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物质烟气型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的效益分析 |
5.1 烟气型吸收式热泵回收余热的经济性评价 |
5.1.1 经济评价分析法简述 |
5.1.2 项目初投资及运行费用 |
5.1.3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
5.2 与传统供暖方式经济性比较 |
5.3 环境效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8)B化工企业清洁生产管理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2 化工企业中的清洁生产 |
2.1 清洁生产简介 |
2.1.1 清洁生产的含义 |
2.1.2 清洁生产的意义 |
2.2 清洁生产的审核 |
2.2.1 清洁生产审核的概念 |
2.2.2 清洁生产审核程序 |
2.3 化工企业清洁生产的概况 |
2.3.1 化工企业清洁生产现状 |
2.3.2 化工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必要性 |
3 B化工企业清洁生产管理现状研究 |
3.1 B化工企业基本情况 |
3.1.1 B化工企业简介 |
3.1.2 主要产品及生产工艺 |
3.1.3 主要生产设备 |
3.2 B化工企业清洁生产管理现状 |
3.2.1 生产工艺及产品品质现状 |
3.2.2 物料消耗现状 |
3.2.3 能源消耗现状 |
3.2.4 产污排污现状 |
3.2.5 环境管理现状 |
3.3 B化工企业清洁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清洁生产意识比较薄弱 |
3.3.2 管理制度不健全 |
3.3.3 生产设备偏于老化 |
3.3.4 能源物料消耗偏高、资源回收利用率低 |
4 B化工企业清洁生产管理方案的制定 |
4.1 清洁生产方案的准备 |
4.1.1 成立清洁生产审核小组 |
4.1.2 制定清洁生产计划 |
4.1.3 开展宣传与培训 |
4.2 清洁生产方案的预审核与审核 |
4.2.1 确立清洁生产审核重点 |
4.2.2 设置清洁生产目标 |
4.2.3 审核重点物料的测定与平衡的建立 |
4.2.4 审核重点废弃物产生的原因 |
4.3 清洁生产方案的产生和筛选 |
4.3.1 清洁生产方案的产生 |
4.3.2 方案的汇总与筛选 |
4.3.3 拟推荐的清洁生产方案 |
4.4 重点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
4.4.1 技术评估 |
4.4.2 环境评估 |
4.4.3 经济评估 |
5 B化工企业清洁生产管理的实施及建议 |
5.1 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 |
5.1.1 清洁生产方案实施情况 |
5.1.2 已实施清洁生产方案成果汇总 |
5.2 持续清洁生产管理的建议 |
5.2.1 加强清洁生产宣传与培训 |
5.2.2 完善清洁生产管理制度 |
5.2.3 促进资源的回收再利用 |
5.2.4 制定持续清洁生产计划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兰州地区太阳能-吸收式热泵冷热源系统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世界能源与环境问题 |
1.1.2 我国能源与环境问题 |
1.2 太阳能的利用 |
1.2.1 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
1.2.2 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热泵技术 |
1.3.1 热泵技术概述 |
1.3.2 吸收式热泵技术 |
1.3.3 吸收式热泵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热泵系统 |
1.4.1 太阳能与吸收式制冷/热泵技术的综合利用 |
1.4.2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热泵系统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第2章 太阳能-吸收式热泵冷热源系统 |
2.1 太阳能的光热利用 |
2.1.1 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利用 |
2.1.2 太阳能集热器概述 |
2.1.3 太阳能集热器的性能 |
2.2 吸收式热泵 |
2.2.1 吸收式热泵概述 |
2.2.2 吸收式热泵的分类 |
2.2.3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
2.3 太阳能-吸收式热泵冷热源系统 |
2.3.1 太阳能-吸收式热泵冷热源系统的系统设计 |
2.3.2 夏季制冷运行模式的工艺流程 |
2.3.3 冬季供热运行模式的工艺流程 |
2.3.4 过渡季节制备生活热水模式的工艺流程 |
2.3.5 太阳能-吸收式热泵冷热源系统的控制系统 |
2.4 应用对象的空调负荷计算 |
2.4.1 建筑概况 |
2.4.2 空调负荷的计算 |
2.4.3 应用对象的空调冷、热负荷计算结果 |
2.5 系统主要设备的选型 |
2.5.1 太阳能集热器的选型 |
2.5.2 蓄热水箱的选型 |
2.5.3 吸收式热泵机组的选型 |
2.5.4 冷却塔的选型 |
2.5.5 辅助燃气锅炉的选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太阳能-吸收式热泵冷热源系统的仿真模型 |
3.1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
3.1.1 MATLAB软件简介 |
3.1.2 溴化锂溶液的热物性方程 |
3.1.3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数学模型 |
3.1.4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性能参数 |
3.1.5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设计计算 |
3.1.6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MATLAB数值计算程序 |
3.2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性能分析与参数优化 |
3.2.1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性能分析 |
3.2.2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参数优化 |
3.3 太阳能-吸收式热泵冷热源系统的仿真模型的建立 |
3.3.1 TRNSYS软件简介 |
3.3.2 TRNSYS系统模块 |
3.3.3 太阳能-吸收式热泵冷热源系统的仿真模型的建立与组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太阳能-吸收式热泵冷热源系统的模拟结果 |
4.1 .兰州地区的气象条件 |
4.1.1 兰州地区的温度变化情况 |
4.1.2 兰州地区的太阳辐射变化情况 |
4.2 太阳能-吸收式热泵冷热源系统的仿真模拟结果 |
4.2.1 夏季典型日系统仿真结果及分析 |
4.2.2 冬季典型日系统仿真结果及分析 |
4.2.3 制冷期间系统仿真结果及分析 |
4.2.4 供热期间系统仿真结果及分析 |
4.3 太阳能-吸收式热泵冷热源系统典型结构参数的优化 |
4.3.1 粒子群优化算法概述 |
4.3.2 GENOPT与 TRNSYS的互联 |
4.3.3 多变量优化的实现与优化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经济性、环保效益与综合评价 |
5.1 经济性分析 |
5.1.1 系统初投资 |
5.1.2 系统运行费用 |
5.1.3 基于费用年值法的系统方案比较 |
5.2 环保效益分析 |
5.3 综合性评价 |
5.3.1 综合性评价概述 |
5.3.2 层次分析法 |
5.3.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冷热源系统综合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内容总结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改进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的研究现状 |
1.3 溴化锂制冷机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文章结构 |
第2章 基于改进跟踪微分器的无模型自适应去噪控制 |
2.1 原始的MFAC算法 |
2.2 跟踪微分器简介 |
2.3 基于改进跟踪微分器的无模型自适应去噪控制 |
2.4 收敛性分析 |
2.5 仿真研究 |
2.5.1 数值仿真 |
2.5.2 循环流化床锅炉汽包水位控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新型控制律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 |
3.1 MFAC算法简述 |
3.2 基于新型控制律改进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
3.3 收敛性分析 |
3.4 仿真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太阳能溴化锂制冷系统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
4.1 吸收式制冷系统运行机理 |
4.2 溴化锂制冷机系统组成 |
4.3 基于TRNSYS建立吸收式制冷机的动态模型 |
4.3.1 TRNSYS软件介绍 |
4.3.2 TRNSYS与 MATLAB联合仿真 |
4.4 基于新型控制律的MFAC在制冷机组中的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延长溴化锂机组使用寿命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压缩式换热的中深层地热集中供热系统优化配置[D]. 谢永华.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2]分布式电/冷/除湿/脱盐联供系统集成方法[D]. 徐聪.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20(01)
- [3]换流阀余热回收利用热力系统性能与热经济性研究[D]. 张毅.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4]多能流网络下CCHP及控制系统仿真研究[D]. 钱东浩.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5]基于多种运行策略的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的配置优化[D]. 孙凯. 兰州交通大学, 2020
- [6]摇摆对LiBr-H2O降膜吸收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 郭森森.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7]基于生物质燃烧的烟气型吸收式热泵供热技术研究[D]. 孔维一.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8]B化工企业清洁生产管理应用研究[D]. 于霞.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9]兰州地区太阳能-吸收式热泵冷热源系统的可行性研究[D]. 贺冬辰.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10]改进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 朱硕. 天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