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践三个代表 走向辉煌未来——记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中科院山西煤化所(论文文献综述)
茆云松[1](2021)在《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思想研究(1978-1995)》文中研究表明
程文[2](2020)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技术进步水平决定着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际竞争力。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来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技术进步体现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改进。技术进步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作为事实基础的存在,体现为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某一方面的效率和有效性的增强;二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价值选择,即技术进步的伦理取向,体现人类的一般价值维度。技术进步是技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技术进步体现的是劳动的主、客观因素之间物质结合关系的变革。技术进步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得到体现,技术进步也可以在技术产品中得到体现,从质的方面看,技术进步意味着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从量的方面看,技术进步意味着劳动主、客观因素的结合比例以及投入产出比例的变化,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已有的技术基础、技术教育、技术人才和技术管理是影响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因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技术进步的实践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进行中国技术进步的推动工作,并将在技术进步实践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用以进一步指导技术进步的相关思想。主要体现为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五位党的主要领导人在内的技术进步思想,是五位党的主要领导人关于技术进步的本质和规律以及技术进步与其它科学及社会现象的关系的观点、认知的总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其中有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关于技术进步的功能、技术进步的动力、技术进步过程中的异化及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等思想为之提供坚实的基础;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发展历程中所显示的独创性、实用性、继承性和开放性的突出特点,以及鲜明的进步思想、创新意识和超越意识,为之提供重要启发;还有西方科技发展史中展现出的重视实验和发明创造,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和发展高科技,以及重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发展的技术进步思想为之提供重要的借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技术进步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并深化的,在革命战争时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经验,完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奠基;在新中国头27年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逐渐形成;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步的发展和深化;十八大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表现为在新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发展。自延安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我国的技术进步事业,总结提炼出了丰富的关于技术进步的功能、技术进步的途径、技术进步的主体以及技术进步的保障条件等方面的理论和思想,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在指导中国技术进步的事业中,各个方面的内容依据不同的时代特点和不同的具体国情而发展演进、逐步完善,体现出时代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现实性与人民性相一致、开放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技术进步事业的蓬勃发展,证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指引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各项工作的科学指南,是推动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前进、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思想力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为大力推进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实现新跨越、再造新辉煌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以及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我国技术进步事业从追赶向并跑、领跑转变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研究告诉我们,明确技术进步的方向并给予支持至关重要,在新时代我们要落实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技术进步命运共同体,以保证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和保障技术进步有利于增进全人类幸福的正确方向。
田富军[3](2012)在《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人们日益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的四大问题,并不断探索这四方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已达成共识,可持续发展也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战略。在此严峻的形势下,20世纪80年代初,在联合国向世界发出呼吁下,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国际组织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并以各种形式的运动和实践积极地推进。我国是世界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煤炭是我国工业部门燃料动力、化工原料和民用能源的主要来源、也是重要的能源商品。煤炭古75%的工业燃料和动力、65%的化工原料、85%的城市民用燃料以及73%的商品能源总消费。但是,我国的煤炭资源在开采过程中存在巨量开采、乱采滥挖现象,利用过程中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资源回收率低、浪费现象严重,造成煤炭资源储量的日益减少,更造成环境日益破坏、污染严重和生态失衡;同时也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义煤集团)是全国特大型企业,也是国家经贸委确定的520家国有重点企业之一。义马矿区煤炭储量丰富、煤种齐全,现有23对生产矿井和30多个生产辅助单位,企业资产总值60多亿元。近年来,义煤集团确立了煤、电、铝、化、建多元化发展战略,加快结构调整,强化经营管理,实施科技兴煤,经济效益显着提高,进入了义煤集团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义煤集团也遇到了一些问题:①资源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多元化发展欠缺;②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有待完善;③专业人才引进比较困难;④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渐凸出。随着义煤集团的发展,只有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才可以较好的解决资源日益枯竭的问题。因此,本文选择以“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作为切入点,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依可持续发展理论、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生态经济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紧紧围绕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采用定性和定量、对比与系统、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制定和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首先阐述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其次分析国内外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动态、内容和方法、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动态和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动态,对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相关理论概述。详细的阐述了本文相关的理论,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这些理论为本文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第三章,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外部环境分析。本章首先从煤炭行业界定和基本知识对煤炭行业进行了介绍;其次,从世界煤炭资源的分布、行业现状、大型煤炭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与发展趋势,世界煤炭行业发展趋势的异同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世界煤炭行业的发展概况:最后,从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产业组织分析、行业细分、煤炭行业经济运行评价、煤炭行业发展预测与展望等六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状况。第四章,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内部环境分析。本章从义煤集团概况、资源状况、产品结构、市场分布和产销状况、人力资源和财务状况等六个方面对义煤集团内部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五章,义煤集团与同行业企业比较研究。本章首先对义煤集团与省内煤炭企业进行了比较;其次,把义煤集团与省外的煤炭企业进行了比较;最后,根据同行业企业之间的比较,得出了义煤集团发展的启示。第六章,义煤集团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本章首先对义煤集团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和威胁进行了SWOT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义煤集团的产业机构、资源开发、资本运营、人力资源、科技创新、企业文化、管理创新等七个方面的战略进行了选择。第七章,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博弈分析。本章采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与问题,并对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存在的矛盾进行了博弈分析。第八章,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研究,本章首先分析了构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的意义:其次,结合相应的原则制定了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再次,结合专家评价法和问卷调查法,采用层析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最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法,明确了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第九章,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途径和保障措施。本章在前面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实施途径有:依靠制度建设,规范企业运行;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整治监管力度,营造良好开发秩序;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技术创新;勇于承担责任,提升企业形象。提出了保障措施有: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正确处理五大关系。第十章,结论与展望。本章总结了本文的所有研究结果和不足之处,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1)从义煤集团的内、外部环境出发(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制定了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并提出了该战略实施的对策与措施;(2)开展了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博弈分析,揭示了影响义煤集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矛盾与问题;(3)构建了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型,义煤集团实施新的发展战略后,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比较强劲的。
杨昌鹏[4](2012)在《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走向文明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贵州城镇化作为西部城镇化、中国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严重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也滞后于其自身的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贵州城镇化发展滞后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不但会严重影响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会严重影响贵州现代化进程,还会严重影响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蓝图的实现。本文以贵州城镇化为研究对象,就是要力图通过多维度地对贵州的历史与现状辩证分析,合理地判断贵州城镇化水平,明确贵州城镇化的发展目标,设计出相对完善的理论,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使贵州的城镇化既遵循世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又结合贵州的地方特色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对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能丰富马克思城镇化理论,还对研究西部地区其他省市(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对贵州具有特色的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文采用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与系统的方法、反思与批判的方法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出发,深入分析了贵州城镇化面临的问题与机遇,应坚持的原则,应处理的关系,提出了贵州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全文共分10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导论。主要说明研究的缘起和意义,并对国内外关于城镇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研究方法与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需要突破的方向与主要目标。第二部分:全面分析了现代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这部分是理论基础分析,主要阐述了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内涵、特征、发展理论,运用矛盾运动的方法分析了现代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分析了城镇化对现代化的作用。首先简要介绍了世界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发展特点与一般规律,然后从历史角度、从“三农“问题,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等方面说明了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贵州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第四部分:贵州城镇化的历史与现实。该部分按照历史唯物主义,从贵州城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城镇化发展地区差异、城乡差距,发现贵州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水平低以及城镇化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第五部分:贵州城镇化面临的困难。该部分全面分析了当前阶段,造成贵州城镇化发展的困难之处,即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差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导致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较差,由于城镇化根本动力不足-人的素质低、产业转化动力不足、持续动力不足-创新能力弱,由于经济薄弱与地理限制,使得贵州城镇化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第六部分:贵州城镇化面临的机遇。该部分主要分析了贵州具备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即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优惠政策的支持、自身优势的支撑,以及区域合作的深入推动等几个方面。第七部分:贵州城镇化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与贯彻的基本原则。该部分认为贵州城镇化应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协调同步发展;坚持以能源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以及农业产品等地方特色。第八部分:贵州城镇化的目标构想。该部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想了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目标,建立了空间布局与发展战略。第九部分:贵州城镇化要处理好带有全局性的几个关系。该部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运动的方法,分析了几对矛盾关系:(1)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城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城镇化与生态保护的关系;(4)城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5)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6)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7)城镇化与以人为本的关系。第十部分:贵州城镇化的对策与建议。该部分认为要解决贵州城镇化面临的问题,就应充分考虑贵州面临的困难,发挥贵州的特色优势,通过完善城镇化建设体系,强化产业支撑,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实现制度创新,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艾凌宇[5](2010)在《投资生态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山西省案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截止2009年底,中国吸收外商投资已连续18年高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改革开放30年来,外商投资在弥补中国建设资会不足的同时,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就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从国内各地区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在某种程度上与各地区对外资利用的情况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正因如此,我国许多地区都把吸引外来投资作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各地区把引进外资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时却往往忽视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引进外资?由于对引资问题缺乏深刻的系统思考,不少地方尤其是内陆欠发达省份脱离自身经济发展实际,盲目引资,已经开始给地区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作为内陆欠发达地区的山西省,多年来连续实施大开放战略,下大力气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但吸收外商投资却始终在低水平徘徊,并连续六年居中部六省末位。山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区位优势独特,作为国家唯一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省份,恰逢历史上难得的“黄金战略发展期”,山西省政府和民众有着强烈的发展愿望,但为什么山西的引资乃至经济发展难有大的起色和突破?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笔者。为此,在博士研究的方向上选择了吸收外商投资问题的研究,希望能够破解当前中国尤其是山西等内陆欠发达省份在吸收外商投资上的困惑与难题。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无论是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理论还是引进外资理论,都是基于投资者在投资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来研究的。从传统的引资理论来看,一个区域要吸引外商投资必须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所以,很多地区为了引进外资不断地改善本地的投资环境,这种改善投资环境的措施更多地体现在出台各种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和优惠措施。这种对外商的优惠政策目的是为了引进外资,改善本地的发展能力。但是,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忽视了外资企业对区域投资环境的反作用。从生物学或生态学的知识我们受到启发:生命体与其生存环境之间构成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协同演化的系统。本文试图从投资生态系统(Investment Ecosystem)的视角来研究引资问题。在对国际投资理论和观点学习、研究、分析、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从生态学和生态系统一般规律出发,提出了投资生态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在投资生态系统中,投资者之间,投资者与投资项目、投资环境等多种投资生态因子之间的作用和影响是相互的、错综复杂的,因而投资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同时投资生态系统在各种因子的相互作用下,又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投资生态会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投资者和引资者(地区)都是投资生态系统中组成部分,同时他们也都与投资生态系统中的其他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投资者和引资者虽然都会对投资环境造成影响,但是投资者对投资生态系统的影响更多是客观的后果,而并非投资者的主观目的。引资者(地区)对投资生态系统的影响更多是出于主观愿望和主动的行动。引资者希望通过对投资生态系统的影响来达到促进其不断向好的方向演化发展的目的。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主动地对投资生态系统进行调控,这种调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优化投资生态位,吸引优质投资者;(二)扩展投资生态承载力,吸引更多投资者;(三)保持投资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实现投资生态平衡必须解决两个问题,即,对投资者而言,要研究如何选择投资生态环境以及如何适应投资生态环境;对投资生态环境的拥有方—引资者而言,要研究如何改善投资生态环境和如何选择投资者。也就是说,投资的成败取决于投资者对投资生态环境的选择和适应,引资的成败取决于投资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对投资者的选择。只有这两个问题得到解决,投资生态达到平衡(动态)时,投资、引资双方才能达到“相互满足,互利共赢”。因此,作为引资者,首先应该明白自己的引资需求,即“为什么引资,引进什么样的投资者”,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潜在投资者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改善投资环境,满足投资者需求,进而实现自身需求的满足,达到引资收益最大化。本文在此理论基础上,首先对中国和山西的投资生态演化做了动态分析。中国正处于对外开放的全面转型时期,今后必将更加注重吸收外商投资的科学性问题。随着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市场进一步开放、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满足投资者需求的能力将进一步提高;随着外资管理的进一步规范,中国更加注重引资质量和效率,自身发展需求必将得到更大的满足。因此,从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看,中国投资生态系统将会进一步改善并趋于平衡,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会进一步增强。接着分析了山西投资生态的演化历程。改革开放至今山西外资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上不尽人意,山西外商投资存在规模小、层次低、贡献度不足、外商投资企业发育不良、效益不佳、引资后劲乏力等诸多问题,同时引资中的环境污染、土地浪费、税收流失、虚假外资、中方利益损失等问题不容忽视。尽管山西的引资问题有国家宏观政策因素影响的原因,但根源在于自身投资生态系统失衡,在于投资环境不佳、缺乏对自身需求的研究和定位,缺乏对投资者的研究和正确选择。而观念保守落后、政府缺位和错位、体制僵化和改革滞后又是造成投资生态系统失衡的症结所在。本文从投资生态演化入手,对当前山西省投资生态因子现状及演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山西拥有丰厚的矿产资源,拥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拥有其他省份不具有的人缘地缘优势,但是均存在开发利用不足的问题,以致这些优势在引资中未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土地、水资源、生态和环境容量、人力和科技资源的总量、结构和档次等投资生态因子制约着山西引资和经济社会发展。本文同时对山西所面临的宏观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作为全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省、循环经济试点省、生态建设试点省,山西正面临着吸收外商投资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2008年三季度以来金融危机及国家实施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给山西引资、优化投资生态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化危为机,加大对投资生态系统的调控,努力实现投资生态平衡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对山西投资生态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引资理念、引资者需求、投资者选择和投资环境优化等方面提出山西省引资的对策和建议。山西应首先明确吸收外商投资的意义不仅在于弥补资金缺口,更在于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和理念,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在于推动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在于推动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因而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应成为山西省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助力器。在引资中,要处理好“引资”与“为我所用”的关系、“引资”与“引智”的关系;要“引进来”,更要“留得住”;要树立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互利共赢”的理念;要发挥山西引资的“后发优势”,绕开“低水平引资陷阱”和“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陷阱。山西要强化外商投资的产业和地区导向,引导外资投资优势产业、潜力产业和“软肋”产业,引导外资投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区域。要研究如何更好地满足投资者需求,优化投资环境,实施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法律政策再造和环境再造。为吸引投资者,山西应加大投资促进力度,拓宽引资渠道和方式,提高投资促进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充分利用开放平台,加强国际交流,加强友好合作关系和区域合作。本文综合运用投资生态理论与方法,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均衡分析、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复杂性分析、趋势分析等多种方法对中国和山西省的引资问题和对策建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在理论和方法上有一定的创新之处。(1)本文提出了投资生态理论及其方法,并用来分析并尝试解决中国尤其是山西等内陆省份的吸收外商投资活动。本理论突破了投资者主导投资活动的理论范式,强调投资者与引资者的相互作用、协同演化。尝试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招商选资以及通过引资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明确提出了投资生态理论要研究两个基本问题,即,对投资者而言,要研究如何选择投资生态环境以及如何适应投资生态环境;对引资方而言,要研究如何改善投资生态环境和如何选择投资者。提出解决以上两个问题、达到投资生态平衡是实现投资者与引资方“互利共赢”的根本途径。(2)初步建立了投资生态系统作用模型。(3)运用投资生态理论对中国投资生态演化进行了动态分析,并对山西省投资生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证分析。(4)在投资生态理论指导下,站在引资方角度,从引资理念、引资者需求、投资者选择、投资生态环境优化等方面,提出了山西省引进外资工作的对策和建议;文中应用部分不仅对山西而且对中国其它内陆省份都具有普遍的适用意义。(5)本文提出的投资生态理论对于投资活动和引资活动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对于引资地区,不仅适用于其引进外资的研究,同样适用于吸收国内投资、吸收民间投资的研究;而从投资者角度,对引资地区投资生态环境的选择和适应这一命题的提出,对于投资者,尤其是当前中国企业积极稳妥地开展境外投资也具有现实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杨鹏霞[6](2009)在《美丽的神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果你不相信我们正在开启一个大时代,你一定是一个白痴!"管理学家汤姆·彼得斯在《追求卓越》一书中的断喝,也许适合于中国煤炭工业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更适合于潞安集团50年的成长历程。这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我国煤炭工业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经历了巨大的历史性的变革。短短30年,我们看到了中国煤
屠莉娅[7](2009)在《课程改革政策过程:概念化、审议、实施与评价——国际经验与本土案例》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系统的课程变革引发了政府和国家对课程改革的广泛参与和投入,各国政府纷纷从国家层面提出相应的课程改革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课程改革的研究报告、课程改革方案、相关法律和政策文件。然而,受到课程研究历史发展和学科规范的双重制约,课程政策研究一直是课程研究领域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虽然各国课程改革开展的如火如荼,但是人们对于课程改革政策是如何发生发展的,政策过程运作遵循何种工作流程和工作机制、哪些因素影响政策过程的建构、如何理解政策过程的内部结构和权力关系等一系列居于改革实践核心的政策问题却鲜有深入地探讨,有关课程改革政策过程的基础性研究极度匮乏。这不仅反映了课程研究领域理论研究的空缺,也显示出了政策实践的随意性和经验主义,更进一步加剧了政策过程的非公开性和不明晰的黑箱状态,极大地制约着课程改革政策实践进程。研究通过系统的文献研究、理论分析、比较研究和案例分析,深入课程改革政策过程的内部流程和机制,从整合性的视角(连贯综合地看待课程改革政策从问题概念化、到政策审议、实施和评价的一系列过程)拓展有关课程改革政策过程的一般认识,考察课程改革政策在现象形态(行动准则和指南)、本体特质(权力和利益关系的政治博弈过程)和实践特征(实践中的变更性和发展性)等层面上的不同表现,以颠覆传统的课程改革政策观,将改革政策过程看作是在具体情境中的生成和发展过程。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国际经验的跨文化比较确立了关于政策过程分析的一般理论框架,并运用这一阶段分析框架分析我国文化背景、政治传统和制度条件下课程改革政策运作的一般流程和运作形态。为了实质性地探究我国课程改革的政策过程,研究深入各个关键的政策过程阶段,依照事实分析、价值分析、规范分析的三条线索对课程改革政策过程的机构流程、组织形态(工作方式、权力关系等)、文化特征、潜在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意在深刻挖掘我国课程改革政策过程的意义内涵。最后,为了回归对于改革政策过程的整体性认识,研究对改革政策过程的综合性特征进行再抽象,将我国课程改革政策过程理解为一个再情境化的过程、一个赋权增能的过程和一个话语斗争的过程。总而言之,研究依托改革政策过程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我国本土课程改革政策过程进行了重新的经验分析和意义建构,深入解析政策过程在我国特殊政策场境下的运作特征和问题。研究不仅为课程政策过程的理论研究积累了中国经验和知识,也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我国课程改革政策实践的可能设想,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彭忠益[8](2008)在《公共组织视角下政府领导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源于作者开始于2004年的一个研究项目,即后来成为2005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资助项目(05YB69)及200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资助项目(06BZZ021)的《政府领导力与政府责任研究》。作者想知道,领导力的科学内涵是什么?领导力思想变迁情况如何?作为政府组织,其领导行为的理念是什么?有哪些领导行为类型及机制?其领导力如何表达?能不能构建及如何构建领导力评估模式?不同的组织情境中应有什么样的领导行为类型和领导个性与之相适应才能达成高的领导效能?怎样才能提高政府组织的领导力以实现其组织愿景?人们皆知,国家、政府乃至现代组织的出现是一个历史范畴,但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类追求有序生活的必然选择。而这些组织的出现,又必然伴随着组织管理及领导行为的产生;时至今日,组织领导行为的作用日显重要。领导行为及其领导力发生于其中的组织,既可能是盈利性的企业组织,也可能是非盈利性的社团组织,还可能是公共性的政府组织。按照领导管理理论,政府也是组织。在本文中主要讨论的正是具有公共属性的政府组织中的领导行为,以及领导者个体与整体从一定的可知性领导行为过程中所体现出的领导力、所要达成的领导效能以及所要表达的领导责任。对领导力的研究最早始于西方二十世纪80年代的企业领域,其研究对象是领导管理者个体;90年代后拓展到公共领域,并开始关注组织整体及领导管理团队的领导力;也是在此时领导力这一主题得到了中国专家学者的关注及研究。人们从不同的视角思考领导及其行为的本质,便会对领导力给出不同的内涵。无论从个体还是从组织而言,领导力实际上就是一种影响力,是存在于领导行为中的一种核心能力。然而,“领导力是有层次的,是需要不断突破、不断提升的”(见詹姆斯.库泽斯《领导力》第Ⅶ页)。作为政府组织,其领导力的有无或高低取决于政府组织的行为类型、行为机制及行为环境。当前,政府领导行为可设计为变革型领导、竞合型领导、服务型领导、可靠型领导及共享型领导等五种领导行为;与其对应,要想发挥不同类型政府领导行为的效能,就必须找到其效能点,即创新点、共赢点、需求点、信任点和均衡点;并且还必须确保相应的五种机制的有效切入,即创新机制、协同机制、责任机制、信用机制以及和谐机制。只有这样,政府组织的领导力才能提升,其现实目标及组织愿景才有可能达成。对政府组织领导力的科学评估研究相对缺乏而又相当重要。对一个政府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一系列行政规划制定,行政措施实施以及所取得的效能进行全面考察,要遵循“不过度看重结果,同时关注领导过程”的理念,按照真实性、满意度、持久性的原则进行。为此,作者构建了政府组织领导力的科学评估体系,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即分别结合政府领导行为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条路径以及创新、协同、责任、信用、和谐五个取向,综合形成了全方位360°评估政府组织领导力的指标及其权重,包括硬指标及软指标;可通过由政府组织自身提供数据、问卷调查与走访及专家综合分析来实施对某一政府组织的领导力评估;为验证其设计方案的信度、效度及可行性,作者选择了长沙市的芙蓉区、雨花区、岳麓区及株洲市的芦淞区、湘潭市的岳塘区等五个区级政府组织及其市民进行了两套问卷的调查及走访,对评估体系及指标做了信度、效度及可行性的实证测试与分析,进一步提升了研究设计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及其价值。中国政府领导在现时代情境下追求强国富民,必将随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谐领导力的提出及其相应要求,实际上是社会转型期对中国政府领导在处理效率与公平、发展与稳定、共建与共享关系中的全面导航。作为社会治理的主要主体,政府必须遵循从个体领导走向公共领导,从追求公共管理效率走向追求公共领导效能,以承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责任,在动员社会力量、提高内部管理绩效、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的领导作用。
陈运平[9](2007)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科技创新已成为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观点,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之一。中外历史事实证明;科技创新是一国兴衰成败的关键,经济增长是一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现代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竞争是基于知识经济的竞争,无论从技术进步的角度,还是从人力资本的角度,科技创新在一国的经济增长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当前,我们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技术进步的能力和水平。高校正在迅速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随着国家科技创新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我国科技创新任务,特别是知识创新的重担越来越多地落到高校身上,高校正在迅速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一支主力军。高校科技创新一方面要注重知识创新,一方面还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拥有丰富的智力、知识、信息资源和强大实力优势的高等院校是区域科技系统中重要组成力量,在知识经济发展的环境下,高校逐步开始走出象牙塔,主要通过高校科学技术研究活动参与区域的经济建设,与区域经济活动之间建立了多方位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客观地对江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系统地研究江西高校科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利于为促进江西区域经济发展、提高江西国际竞争力提供相关政策制定依据和建议。高校要真正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就要把自身的科技优势与企业的科技需求相结合。要在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主导性作用;要围绕经济建设与产业发展的需要,紧盯企业产品开发与技术升级需求,主动参与重大的研发工程;要利用科技创新成果,建设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连接大学与企业的成果转化基地;要积极参与区域科技创新规划,承担地方科技攻关项目,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区在区域科技创新方面的整合、带动与辐射效应。首先,本文从分析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入手,在考察高校职能的基础上,明确了高校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主体的必然性。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江西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明确了其要素主体及功能,分析了其宏观及微观运行机制。然后,本文提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概念及其内涵,认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包括科技创新基础能力、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科技创新产出能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及环境支持能力,并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即5个二级指标和37个三级指标。在建立评价模型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与中部六省进行了比较,同时对江西省11所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比较。指出了江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在中部地区处于落后地位,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并提出了江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相关对策建议。第三,在江西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部分,尝试构建了江西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与实证模型。在具体测算江西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时,从实证的角度测算了高校科技创新与企业科研院所等R&D机构的科技创新对技术进步的短期效用,并借用劳动简化法的思想,把高校科技创新的贡献份额给分离了出来,使我们更加清楚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技术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从理论上,给出了技术因子的增长源泉的计算方法。最后,针对江西高校科技创新实际,在对江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体系及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从新增长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出发,提出了促进江西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创新及政策建议。
陈青洲[10](2007)在《科技园区管理研究 ——东西方管理融合发展的探索》文中研究指明兴办科技园区是二十世纪科技产业化方面的一大创举,随着美国“硅谷”和“128号公路”高技术产业带取得的巨大成功,世界各国兴起了一股建设科技园区的热潮,至今方兴未艾。我国自80年代起,也通过大力建设科技园区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分析和论述了科技园区的由来、发展、成功经验、未来展望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力求为我国科技园区进一步融入世界、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东方管理思想是中华文化之瑰宝,在国际管理学界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以东西方管理理论相结合,围绕“一个主题”(科技园区管理研究——东西方管理融合发展的探索),融入“两项研究”(科技园区管理研究和东西方管理融合发展研究),突出“三个观”(人本观、和谐观和发展观),在比较分析了国内外科技园区在人力资源、综合服务、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发展规划、发展战略等方面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践行”(践行“人本服务观”,践行“和谐管理观”,践行“科学发展观”),并联系实际提出了包括“科技园区开放式自主创新体系结构模型”、“科技园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创建中英合作‘科技绿洲’(A Hi-Tech Oasis in China)”等创新内容,还对我国科技园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若干思考与建议,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融合东西方管理理论的科技园区发展之路做了探索。
二、实践三个代表 走向辉煌未来——记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中科院山西煤化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践三个代表 走向辉煌未来——记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中科院山西煤化所(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 |
(三)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三、技术进步及相关概念辨析 |
(一)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
(二)技术进步的涵义 |
(三)技术进步与技术引进、技术扩散、技术创新 |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的重点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进步思想 |
(二)列宁的技术进步思想 |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启示 |
(一)中国历史传统中技术进步经验的启示 |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理念及超越意识的启示 |
三、西方科技发展史中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借鉴 |
(一)重视实验以及发明创造 |
(二)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发展高科技 |
(三)重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发展 |
第三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历史发展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萌生(1921-1949) |
(一)重视普及自然科学知识 |
(二)积极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
(三)尊重优待科技人才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形成(1949-1978) |
(一)“向科学进军”,注重科技规划 |
(二)倡导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 |
(三)提出“自立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技术进步方针 |
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初步发展(1978-1989) |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二)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成果 |
(三)改革科技体制,解放生产力 |
(四)尊重人才,重视教育 |
四、扩大开放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深化发展(1989-2012) |
(一)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
(二)提出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 |
五、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创新发展(2012-2019) |
(一)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
第四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演进 |
(一)技术进步的功能 |
(二)技术进步的途径 |
(三)技术进步的主体 |
(四)技术进步的保障条件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特征 |
(一)时代性与实践性相一致 |
(二)科学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三)自主性与开放性相结合 |
第五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意义和启示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意义 |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 |
(二)为我国技术进步事业从追赶向并跑、领跑转变提供强大思想武器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启示 |
(一)明确技术进步的方向并给予支持至关重要 |
(二)落实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是推进新时代技术进步事业的保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
1.2.2 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
1.2.3 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
2.1.2 企业可持续持续发展理论 |
2.1.3 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1 循环经济的起源及发展 |
2.2.2 循环经济的定义 |
2.2.3 循环经济的原则 |
§2.3 生态经济理论 |
2.3.1 生态经济理论的演变 |
2.3.2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
2.3.3 生态经济学的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外部环境分析 |
§3.1 煤炭行业界定 |
3.1.1 煤炭行业界定 |
3.1.2 煤炭产品分类与指标 |
§3.2 世界煤炭行业发展概况 |
3.2.1 世界煤炭资源分布 |
3.2.2 世界煤炭行业现状 |
3.2.3 世界大型煤炭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与发展趋势 |
3.2.4 世界煤炭行业发展趋势的异同 |
§3.3 中国煤炭行业发展概况 |
3.3.1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 |
3.3.2 中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3.3.3 中国煤炭行业经济运行评价 |
3.3.4 中国煤炭行业发展预测与展望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内部环境分析 |
§4.1 义煤集团概况 |
§4.2 煤炭资源状况 |
§4.3 产品结构 |
§4.4 市场分布和产销情况 |
§4.5 人力资源状况 |
§4.6 财务状况分析 |
4.6.1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
4.6.2 公司资产状况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义煤集团与同行业企业比较研究 |
§5.1 义煤集团与省内煤炭企业比较研究 |
5.1.1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 |
5.1.2 永城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5.1.3 郑煤集团 |
5.1.4 鹤煤集团 |
5.1.5 焦作煤业集团 |
§5.2 义煤集团与省外煤炭企业比较研究 |
5.2.1 充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5.2.2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5.2.3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 |
5.2.4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5.3 同行业企业对义煤集团发展的启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义煤集团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
§6.1 基于SWOT分析的义煤集团战略选择 |
6.1.1 义煤集团SWOT分析 |
6.1.2 义煤集团战略选择 |
§6.2 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 |
6.2.1 可持续发展战略定位、思路与目标 |
6.2.2 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 |
§6.3 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具体战略 |
6.3.1 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
6.3.2 资源开发战略 |
6.3.3 资本运营战略 |
6.3.4 人力资源战略 |
6.3.5 科技创新战略 |
6.3.6 企业文化战略 |
6.3.7 管理创新战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博弈分析 |
§7.1 博弈论概述 |
§7.2 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与问题 |
§7.3 可持续发展的博弈分析 |
7.3.1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
7.3.2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7.3.3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系统 |
§8.1 构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系统的意义 |
§8.2 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8.2.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8.2.2 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选择 |
8.2.3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8.3 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 |
§8.4 评价结果分析 |
§8.5 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模糊综合评价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途径与保障措施 |
§9.1 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
9.1.1 依靠制度建设,规范企业运行 |
9.1.2 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 |
9.1.3 加大整治监管力度,营造良好开发秩序 |
9.1.4 提升义煤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
9.1.5 技术创新是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
9.1.6 承担社会责任,提升企业形象 |
§9.2 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保证措施 |
9.2.1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织保障 |
9.2.2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度保障 |
9.2.3 正确处理五大关系 |
§9.3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1 0.1 全文总结 |
§10.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的文献分析 |
(一) 研究历史分析 |
(二)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四、研究的方法 |
五、突破与创新 |
第一章 现代化与城镇化的一般理论 |
第一节 现代化理论 |
一、现代化 |
二、国外的现代化 |
三、中国的现代化历程 |
第二节 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
一、欧洲国家的城镇化与现代化的历史分析 |
二、现代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
第三节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理论 |
一、城镇化 |
二、国外城镇化发展理论 |
三、国内城镇化理论 |
第二章 城镇化是贵州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
第一节 世界城镇化历史经验的回顾 |
一、世界城镇化发展阶段 |
二、世界城镇化的发展特点 |
三、世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 |
第二节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一、城镇化是历史的必由之路 |
二、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 |
三、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
第三节 城镇化是贵州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一、城镇化是实现贵州跨越发展的重要动力 |
二、城镇化是解决贵州“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
第三章 贵州城镇化的历史与现实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贵州城镇化历史的回顾 |
一、贵州城镇化发展的成绩 |
二、贵州城镇化阶段性 |
三、贵州城镇化发展的特点 |
四、制约贵州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二节 贵州城镇化现状 |
一、贵州城镇化发展总体趋势 |
二、贵州城镇化发展地区差异 |
三、贵州城乡差距扩大 |
第三节 对贵州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当前分析与评估 |
一、贵州城镇化发展的合理判断 |
二、贵州城镇化发展的成就 |
三、贵州城镇化发展问题 |
第四章 贵州城镇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第一节 贵州城镇化基础较差 |
一、农业生产条件差 |
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 |
第二节 贵州城镇化动力不足 |
一、人-城镇化的根本动力不足 |
二、产业-城镇化的转换动力不足 |
三、创新-城镇化的持续动力不足 |
第三节 贵州城镇化经济薄弱 |
一、经济总量分析 |
二、经济综合竞争力低 |
第四节 贵州城镇化地理限制 |
一、自然地理状况 |
二、地理环境约束 |
第五章 贵州城镇化面临的机遇 |
第一节 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实施 |
一、国家城镇化战略的思想 |
二、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对贵州的影响 |
第二节 国家对西部省区的优惠政策 |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 |
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
第三节 贵州城镇化发展具备的条件 |
一、产业的较大发展 |
二、城镇化战略的持续实施 |
三、经济-环境关系较和谐 |
四、坚强的组织领导 |
五、户籍制度改革进展顺利 |
第四节 贵州城镇化发展的资源禀赋 |
一、生态环境逐渐改善 |
二、资源丰富 |
第五节 贵州城镇化发展的区域优势 |
一、重庆“大都市”的带动作用 |
二、“西南三省”合作战略的推动作用 |
第六章 贵州城镇化遵循的指导思想与贯彻的基本原则 |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 |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
二、城镇化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
三、科学发展观对贵州城镇化的指导 |
第二节 “三化同步” |
一、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
二、贵州应遵循“三化同步”原则 |
第三节 地方特色 |
一、注重培育城市特色 |
二、坚持地方特色应注意的问题 |
第七章 贵州城镇化的目标构想 |
第一节 贵州城镇化的经济发展目标构想 |
一、贵州经济发展背景 |
二、贵州城镇化的经济发展目标 |
三、经济发展路径 |
四、产业布局总体规划 |
第二节 贵州城镇化的社会发展目标构想 |
一、贵州社会发展背景 |
二、贵州城镇化的社会发展目标 |
三、社会发展战略 |
四、社会发展空间布局 |
第三节 贵州城镇化的生态发展目标构想 |
一、贵州城镇化的生态环境背景 |
二、贵州城镇化的生态发展目标 |
三、生态发展战略 |
四、生态空间布局 |
第八章 贵州城镇化要处理的几对矛盾与关系 |
第一节 城镇化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
一、城镇化和发展经济对立统一 |
二、经济发展中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
三、以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化 |
第二节 城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一、城镇化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 |
二、城镇化和社会发展非协调同步 |
三、以质量提高促进城镇化 |
第三节 城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
一、城镇化要体现民族文化 |
二、城镇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
三、城镇化与民族文化的融合 |
第四节 城镇化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
一、城镇化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
二、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三、坚持城镇化与生态保护同步进行 |
第五节 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
一、工业化促进城镇化 |
二、城镇化与工业化的非协同性 |
三、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 |
第六节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
一、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
二、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非同步性 |
三、农业现代化推动城镇化 |
第七节 城镇化与以人为本的关系 |
一、以人为本是城镇化的核心价值 |
二、在城镇化中改善民生 |
三、城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
第九章 贵州城镇化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形成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
一、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
二、以黔中城市群推动贵州城镇化发展 |
三、大力推进贵州小城镇集群发展 |
第二节 走特色城镇化道路 |
一、以工业特色资源,促进城镇化 |
二、以特色农业资源,促进城镇化 |
三、以生态特色资源,促进城镇化 |
四、以旅游特色资源,促进城镇化 |
五、以民族文化特色资源,促进城镇化 |
第三节 加强城镇规划,提高城镇化效能 |
一、加强城镇规划 |
二、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
第四节 增强城镇化动力 |
一、提高人的素质 |
二、强化产业支撑 |
三、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
第五节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
一、加快路网基础设施建设 |
二、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
三、加快城镇生态文明建设 |
四、加快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
第六节 推进制度创新 |
一、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
二、大力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四、改革投融资体制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5)投资生态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山西省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若干概念界定 |
1.2.1 国际直接投资、FDI、外商投资和外资 |
1.2.2 投资促进和招商引资 |
1.2.3 投资生态与投资生态环境 |
1.3 国内外研究历程与现状 |
1.3.1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理论 |
1.3.2 引资国引进外资的理论 |
1.4 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及应用价值 |
第二章 投资理论的新思考——投资生态理论与方法 |
2.1 传统引资理论的问题 |
2.1.1 引资目的的偏移 |
2.1.2 投资环境评价视角的缺陷 |
2.2 引资问题的新思考 |
2.2.1 从引进资金到引进资本 |
2.2.2 从投资环境到投资生态 |
2.3 投资生态的提出 |
2.3.1 来自生态学的启示 |
2.3.2 生态系统的一般规律 |
2.3.3 投资生态系统的概念 |
2.3.4 投资生态系统的特点 |
2.4 投资生态因子分析 |
2.4.1 生态因子及其作用 |
2.4.2 投资生态因子 |
2.4.3 投资生态因子的特点 |
2.5 投资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 |
2.5.1 投资生态系统的内外部作用 |
2.5.2 投资者与消费者的协同作用机制 |
2.5.3 投资者之间的协同作用机制 |
2.5.4 投资者与投资环境的相互作用 |
2.6 投资生态系统的调控 |
2.6.1 引资者的调控主导作用 |
2.6.2 投资生态位的调控 |
2.6.3 扩展投资生态系统承载力 |
2.6.4 平衡投资生态系统 |
第三章 投资生态的演化 |
3.1 中国投资生态的演化分析 |
3.1.1 中国吸收外商投资的总体历程 |
3.1.2 中国对外商投资的区域导向和产业选择演化历程 |
3.1.3 吸收外商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与问题 |
3.1.4 当代中国投资生态优劣分析 |
3.1.5 中国投资生态未来展望 |
3.2 山西省投资生态演化分析 |
3.2.1 山西省引资历程 |
3.2.2 山西省引资的现状问题 |
3.3 引资与山西省投资生态的作用效应分析 |
3.3.1 引资与山西省投资生态的正效应分析 |
3.3.2 引资与山西省投资生态的负效应分析 |
第四章 山西省投资生态系统分析 |
4.1 山西省投资生态系统缺陷 |
4.1.1 国家宏观政策影响 |
4.1.2 山西省投资生态因子缺陷 |
4.1.3 自身需求和定位不准 |
4.1.4 投资促进不力 |
4.2 山西省投资生态关键因子分析 |
4.2.1 矿产资源因子 |
4.2.2 旅游资源因子 |
4.2.3 农业资源因子 |
4.2.4 历史文化因子 |
4.2.5 地理区位因子 |
4.2.6 生态环保因子 |
4.2.7 经济发展因子 |
第五章 全球投资生态视野下山西引资的机遇与挑战 |
5.1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机遇和挑战 |
5.1.1 世界经济衰退 |
5.1.2 国际直接投资大幅下降 |
5.1.3 危机对中国吸收外商投资的影响显现 |
5.1.4 中国投资环境优势凸显 |
5.1.5 绿色经济应运而生 |
5.2 近年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战略措施下的机遇和挑战 |
5.2.1 国家一系列经济促进措施的利弊 |
5.2.2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为推动科学发展带来契机 |
5.2.3 外资"国民待遇"的机遇与挑战 |
第六章 山西省投资生态系统调控及引资对策研究 |
6.1 基于投资生态的引资理念再思考 |
6.1.1 引资动机 |
6.1.2 引资理念 |
6.1.3 引资的"后发优势" |
6.2 强化投资引导 |
6.2.1 强化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 |
6.2.2 加强外商投资的地区导向 |
6.3 加大投资促进力度 |
6.3.1 投资者识别 |
6.3.2 引资渠道和方式的拓展 |
6.3.3 提高投资促进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
6.3.4 利用开放平台加强国际交流 |
6.3.5 加强友好合作关系和区域合作 |
6.4 投资生态位构建和投资生态系统承载力的扩展 |
6.4.1 观念创新 |
6.4.2 体制创新 |
6.4.3 科技创新 |
6.4.4 法律政策再造 |
6.4.5 生态环境再造 |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论文主要创新 |
3 论文不足之处及展望 |
附录:山西涉外政策法律状况问卷调查情况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 |
(7)课程改革政策过程:概念化、审议、实施与评价——国际经验与本土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课程改革的政策过程: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聚焦课程改革政策过程:一个政策的视角 |
二、聚焦课程改革政策过程:一种现实的需要 |
三、聚焦课程改革政策过程:一种现实的可能 |
第二节 研究定位 |
一、研究的主要目标 |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特点 |
第一章 政策过程的研究史:一般与特殊的经验 |
第一节 公共政策领域的政策过程研究 |
一、公共政策研究发展与政策过程 |
二、公共政策过程的图式分析框架 |
三、公共政策过程的阶段分析框架 |
第二节 教育政策领域的政策过程研究 |
一、教育政策研究基本范畴与政策过程 |
二、教育政策研究历史发展与政策过程 |
三、教育政策研究之于过程的多维分析 |
四、中外研究生学位论文中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课程政策领域的政策过程研究 |
一、课程政策研究的兴起及其范畴 |
二、从政策运作维度探讨课程政策过程 |
三、从课程维度探讨课程政策过程内涵 |
第二章 课程改革政策过程的逻辑程序 |
第一节 政策问题的概念化:政策过程的启动 |
一、政策问题的确认 |
二、政府政策已成的确立 |
第二节 政策的审议阶段:政策确立的过程 |
一、政策形成的阶段 |
二、政策决定的阶段 |
第三节 政策的实施与评价:政策实践的过程 |
一、政策实施的过程 |
二、政策评价的过程 |
第三章 课程改革政策过程的一般形态 |
第一节 政策问题概念化的一般形态 |
一、概念化过程的行动主体和机构设置 |
二、概念化过程的工作方式及权力形态 |
第二节 政策审议阶段的一般形态 |
一、审议过程的行动主体和机构设置 |
二、审议过程的工作方式及权力形态 |
第三节 政策实施与评价的一般形态 |
一、实施与评价的行动主体和机构设置 |
二、实施与评价的工作方式及权力形态 |
第四章 我国课程改革政策过程的时空特点 |
第一节 我国课程改革政策发生的时间线索 |
一、历次课程改革政策变迁的历史线索 |
二、新近课程改革政策发展的当下轨迹 |
第二节 我国课程改革政策发生的空间条件 |
一、课程改革政策孕育的经济生态 |
二、课程改革政策孕育的政治生态 |
三、课程改革政策孕育的社会生态 |
第五章 我国课程改革政策问题概念化过程的运作形态 |
第一节 课程改革政策问题概念化过程的描述 |
一、课程改革政策问题的察觉 |
二、政策问题的界定与陈述 |
三、政府政策议程的确立 |
第二节 课程改革政策问题概念化过程的特有属性 |
一、概念化过程中的党政联合 |
二、概念化过程中的政府主导 |
三、概念化过程中的“政策之窗” |
四、概念化过程中的“陈情”和“纳谏”机制 |
第三节 课程改革政策问题概念化过程的潜在问题 |
一、问题识别机构和渠道匮乏 |
二、问题共享意识和机制缺失 |
第六章 我国课程改革政策审议过程的运作形态 |
第一节 课程改革政策审议过程的描述 |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形成与决定 |
二、各科课程标准及相关课程项目的研制过程 |
第二节 课程改革政策审议过程的特有属性 |
一、政策审议中的战略支持和行政推动力 |
二、政策审议中的研究先导和专业属性 |
三、政策审议中的专家参与和权威效应 |
四、政策审议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趋向 |
第三节 课程改革政策审议过程的潜在问题 |
一、政策审议中临时性专业团队的软肋 |
二、政策审议要从形式规范走向实质规范 |
三、政策审议过程缺乏改革的实践构想 |
四、政策公开审议方式和渠道的有限性 |
第七章 我国课程改革政策实施与评价过程的运作形态 |
第一节 课程改革政策实施与评价过程的描述 |
一、课程改革政策实施的整体规划 |
二、课程改革政策实施的动员和准备 |
三、课程改革政策实施的实际运作 |
第二节 课程改革政策实施与评价过程的特有属性 |
一、政策实施与评价过程的行政性质 |
二、政策实施与评价过程的专业性质 |
三、政策实施与评价中的多元策略整合 |
四、政策实施与评价中的地方权力空间 |
五、政策实施与评价过程的生成性和累积性 |
第三节 课程改革政策实施与评价过程的潜在问题 |
一、课程改革理论研究水平的有限 |
二、政策实施管理支持机制的不足 |
三、改革实施过程缺乏切实的规划 |
四、改革试验及其推进的效力不足 |
五、改革实施主体的能力建构不足 |
六、建立课程改革评价机制的必要 |
第八章 我国课程改革政策过程的意义建构 |
第一节 课程改革政策过程的内在意义:一种生态观 |
一、课程改革政策过程:一个再情境化的过程 |
二、课程改革政策过程:一个赋权增能的过程 |
三、课程改革政策过程:一个话语斗争的过程 |
第二节 我国课程改革政策过程的优化:可能的未来 |
一、从基础的政策研究到全面的理论建设 |
二、主体的权利意识自觉和工作制度保障 |
三、从针锋相对到理性而健康的学术对话 |
四、政策运作中公共媒介的社会舆论建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公共组织视角下政府领导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和谐社会中的政府领导力命题 |
1.1.2 现实要求与学术张力 |
1.2 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1 不同研究视角下的领导力内涵 |
1.2.2 领导力的拓展研究及趋势 |
1.2.3 近现代领导力思想的三条研究路径 |
1.2.4 相关主题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可能的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二章 政府领导力的理论基础 |
2.1 领导力理念的提出 |
2.2 组织中领导力理论假设的变迁 |
2.2.1 人性假说及其社会认知行为模式 |
2.2.2 “经济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
2.2.3 领导效率到公共领导效能的拓展 |
2.3 不同价值取向下的领导行为 |
2.3.1 “经济人”假设中的领导行为 |
2.3.2 “社会人”假设中的领导行为 |
2.3.3 能否以单一领导行为判断价值取向 |
2.4 由企业管理走向公共领导 |
2.4.1 “管理”与“领导”的分离 |
2.4.2 公共管理模式的引入 |
2.5 公共视域下的领导行为及领导力 |
2.5.1 正式组织中的领导行为及领导力 |
2.5.2 非正式组织中领导行为及领导力 |
2.5.3 虚拟组织中的领导行为及领导力 |
2.5.4 跨文化组织中领导行为及领导力 |
2.6 领导行为不同特征下的领导力 |
2.6.1 领导行为的情境特征与领导力 |
2.6.2 领导行为的要件特征与领导力 |
2.6.3 领导行为的风格特征与领导力 |
2.6.4 领导行为的机制特征与领导力 |
2.6.5 领导行为的取向特征与领导力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政府领导力的现实情况 |
3.1 领导力的现实基础 |
3.1.1 民主政治建构中的政府责任与领导力要求 |
3.1.2 市场经济完善中的政府责任与领导力要求 |
3.1.3 公民社会成长中的政府责任与领导力要求 |
3.1.4 有效管理过程中的政府责任与领导力要求 |
3.2 领导力的客观现状 |
3.2.1 领导行为责任的缺位与领导力的削减 |
3.2.2 领导行为责任的泛化与领导力的弱化 |
3.2.3 领导行为责任的错位与领导力的扭曲 |
3.3 影响领导力的因素 |
3.3.1 组织的行政生态环境之变迁 |
3.3.2 组织的领导对象之内在需求 |
3.3.3 传统行政文化之历史规定性 |
3.3.4 组织的领导风格之客观制约 |
3.3.5 组织自身结构与功能的定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政府领导力的表达及效能 |
4.1 领导行为类别及领导力 |
4.1.1 变革型领导行为及领导力 |
4.1.2 竞合型领导行为及领导力 |
4.1.3 服务型领导行为及领导力 |
4.1.4 可靠型领导行为及领导力 |
4.1.5 共享型领导行为及领导力 |
4.2 领导行为类别下领导力的具体表达形式 |
4.2.1 引导力 |
4.2.2 协同力 |
4.2.3 回应力 |
4.2.4 决策力 |
4.2.5 和谐力 |
4.3 政府领导行为类别下领导力的“效能点” |
4.3.1 创新点 |
4.3.2 共赢点 |
4.3.3 需求点 |
4.3.4 信任点 |
4.3.5 均衡点 |
4.4 政府领导胜任的标准及机制 |
4.4.1 不同语境的领导胜任 |
4.4.2 政府领导胜任的标准 |
4.4.3 政府领导胜任的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府领导力的评估 |
5.1 政府领导力评估的原则与方法选择 |
5.1.1 政府领导力评估遵循的原则 |
5.1.2 政府领导力评估方法的选择 |
5.2 政府领导力评估的指标及模式构建 |
5.2.1 政府领导力评估的不同视域 |
5.2.2 领导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3 领导力评估模式的构建 |
5.3 政府领导力评估的过程 |
5.3.1 信息收集 |
5.3.2 视域选择 |
5.3.3 综合考量 |
5.3.4 报告发布 |
5.4 政府领导力评估指标的实证调查分析 |
5.4.1 实证调查的基本情况 |
5.4.2 调查方法分析 |
5.4.3 评估指标信度的调查结果分析 |
5.4.4 评估指标效度的调查结果分析 |
5.4.5 误差分析 |
5.4.6 实证调查分析的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府领导力的实践 |
6.1 中国式的政府领导行为及领导力的传承 |
6.1.1 新中国的政府领导制度变迁 |
6.1.2 中国政府领导力的“三次革命” |
6.2 现代化进程中的领导力实践 |
6.2.1 变革型领导力实践 |
6.2.2 竞合型领导力实践 |
6.2.3 服务型领导力实践 |
6.2.4 可靠型领导力实践 |
6.2.5 共享型领导力实践 |
6.3 创新中实现中国政府的和谐领导力 |
6.3.1 创新与和谐领导力 |
6.3.2 和谐领导的伦理向度 |
6.3.3 提升政府领导力关键 |
6.3.4 组织领导行为的取向 |
6.3.5 领导行为责任的实现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政府领导力实际评估项目调查表 |
附件二: 政府领导力评估的市民调查问卷 |
附件三: 政府领导力评估指标信度及权重的调查问卷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版的主要学术文献及研究成果 |
(9)高校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4 选题的提出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章结构与基本内容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 |
2.1.1 经济增长理论中对科技进步作用的认识思想演进概述 |
2.1.2 主要经济增长理论及经济增长模型的分析 |
2.1.3 经济增长理论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的现实意义 |
2.2 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2.2.1 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主体 |
2.2.2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
2.2.3 国家创新体系中大学地位与作用的国际比较 |
2.3 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 |
2.3.1 高校科技创新研究概述 |
2.3.2 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的互动 |
第3章 江西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分析 |
3.1 区域创新体系 |
3.1.1 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 |
3.1.2 区域创新体系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3.1.3 区域创新能力分析 |
3.2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 |
3.2.1 高校科技创新的界定 |
3.2.2 建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战略意义 |
3.2.3 指导思想、方针与目标 |
3.2.4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内容 |
3.3 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要素主体与功能 |
3.3.1 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要素主体 |
3.3.2 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体系要素主体的功能 |
3.3.3 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江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分析 |
4.1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4.1.1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概念及其构成 |
4.1.2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江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 |
4.2.1 评价方法选择;主成分分析法及比较分析法 |
4.2.2 数据采集及方法运用 |
4.2.3 比较分析的结论 |
4.3 江西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比较的实证分析 |
4.3.1 江西高校科技创新概况 |
4.3.2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比较指标的选择与设置 |
4.3.3 江西11所研究生培养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江西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分析 |
5.1 江西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
5.1.1 江西动态生产函数的建立 |
5.1.2 江西动态生产函数的估计(1980年至2005年) |
5.1.3 江西历年全要素生产率核算(1980年至2005年) |
5.1.4 江西历年技术进步因子核算(1980年至2005年) |
5.1.5 江西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核算(1980年至2005年) |
5.2 江西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
5.2.1 高校科技创新正在成为技术进步的生力军 |
5.2.2 高校科技创新促进技术进步的短期效用分析 |
5.2.3 "十五"期间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江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6.1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 |
6.1.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6.1.2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
6.1.3 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和谐江西 |
6.2 加快江西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高 |
6.2.1 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
6.2.2 弘扬学术精神,营造宽松、和谐的高校科技创新氛围 |
6.2.3 推进创新基地建设,构筑科技创新平台 |
6.2.4 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优势,建设有江西地方特色的大学科技园 |
6.2.5 优化高校科技创新资源,提高配置效率 |
6.2.6 坚持制度创新,深化高校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
6.3 坚持产学研合作创新,促进江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6.3.1 经济转型时期江西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6.3.2 产学研合作创新;高校科技创新的必由之路 |
6.3.3 坚持产学研结合,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
6.3.4 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江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科技园区管理研究 ——东西方管理融合发展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顾的由来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本文创新之处 |
五、研究方法 |
六、论文结构 |
第一章 科技园区的发展回顾 |
第一节 科技园区的由来 |
第二节 创建科技园区的理论背景 |
第三节 科技园区的发展 |
第四节 科技园区的管理 |
第二章 科技园区管理的"人本观"研究 |
第一节 中外"人本观"概述 |
第二节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从科技园区人力资源管理视角的研究 |
第三节 服务是永恒的主题----从科技园区拓展服务功能视角的研究 |
第三章 科技园区管理的"和谐观"研究 |
第一节 中外"和谐观"概述 |
第二节 思路决定出路----从科技园区管理理念视角的研究 |
第三节 模式"和而不同"----从科技园区管理模式视角的研究 |
第四章 科技园区的"发展观"研究 |
第一节 中外"发展观"概述 |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规划先行----从科技园区发展规划视角的研究 |
第三节 持续发展,战略引领----从科技园区发展战略视角的研究 |
第五章 科技园区的管理创新 |
第一节 东西方管理理论的融合 |
第二节 东西方管理思想在科技园区的融合发展 |
一、科技园区践行人本服务观 |
二、科技园区践行和谐管理观 |
三、科技园区践行科学发展观 |
第三节 科技园区管理的创新探索 |
一、关于成功创建我国首个高品质科技“园中园”——中英合作“科技绿洲”的探索 |
二、关于“科技园区开放式自主创新体系结构模型”的研究与探索 |
三、关于“科技园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
四、关于我国科技园区进一步发展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实践三个代表 走向辉煌未来——记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中科院山西煤化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思想研究(1978-1995)[D]. 茆云松.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D]. 程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 田富军. 中国地质大学, 2012(05)
- [4]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杨昌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2)
- [5]投资生态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山西省案例分析[D]. 艾凌宇. 山西大学, 2010(11)
- [6]美丽的神话[J]. 杨鹏霞. 黄河, 2009(S1)
- [7]课程改革政策过程:概念化、审议、实施与评价——国际经验与本土案例[D]. 屠莉娅.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
- [8]公共组织视角下政府领导力研究[D]. 彭忠益. 中南大学, 2008(03)
- [9]高校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D]. 陈运平. 南昌大学, 2007(08)
- [10]科技园区管理研究 ——东西方管理融合发展的探索[D]. 陈青洲. 复旦大学, 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