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SMI表实现INFORMIX数据库大批量自动备份(论文文献综述)
刘志泓[1](2020)在《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多模块系统与信息管理软件开发》文中研究指明血小板是生命体维持正常生理职能的重要组成,其止血、聚集等功能特征的快速检测对于对早期血栓性相关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抗血小板药物能效监测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围绕企业高性能产品合作量产开发,针对提高检验效率、增加检验模式和实现检验流程信息化管理等功能需求,全面深入地研究了基于多模块并行检测架构的血小板功能分析仪与信息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多模块架构是提高检测效率的有效途径,其控制、通信与操作管理功能复杂,对系统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血小板功能分析仪采用基于CAN总线的上下级嵌入式系统,由管理机与四个控制机模块组成,实现多通道并行检测。其中控制机相互独立,直接控制执行机构,经过样品稀释、诱聚剂添加、血细胞计数和液路清洗等子流程完成单次血小板检测。管理机作为上位机,承担人机交互、数据统计处理等功能,协调多个控制机模块稳定可靠地完成检验任务,并提供良好的用户操作体验。论文首先在综述介绍血小板功能检测的背景意义以及检测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讨论分析了仪器高性能开发的特点需求和发展趋势。再从检验效率、参数和功能角度分析,提出多控制机模块并行检测的升级方案,优化检测流程;针对医疗信息化需求,设计建立以检验科实验室为单位的信息管理系统,控制网段内各类体外诊断设备,实现检验流程的规范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随后论述了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控制机与管理机软件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了快速检测流程、数据精度控制、数据库管理、试剂管理等具体业务的实现。接着针对多模块检测带来的多节点通信问题,在管理机和控制机之间引入具有松散耦合特征的通信模型开展数据分发服务,基于发布/订阅机制,将各类消息以主题为单位进行划分,同时开辟数据缓冲区,结合CAN总线讨论分析该模型实现的具体要求和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保证分布式系统实时性可靠性的要求。然后从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管理软件的高可用性和拓展性设计出发,在通信组件、数据管理、结果推送和任务下发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具体的设计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异步消息机制实现多任务处理,同时给出了节点变化时任务的动态分配策略。最后,本文通过对多模块检验系统与实验室信息管理软件的测试与评估,验证了方案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吴志涛[2](2020)在《电信大客户网管告警数据分析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上网体验,电信运营商在不断提升网络传输速度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网络管理能力。大客户能够为运营商带来巨大的收益,一直受到运营商的重点关注,因此,电信运营商建立大客户网管系统,为大客户提供更高效、精准的服务。现阶段,大客户网管数据呈现出海量、复杂、多样等特性,使告警分析工作愈加困难。大数据技术能够提高海量复杂数据的分析效率,因此,建设一个能够综合分析网络告警和故障特征、及时发现网络故障和隐患、快速判断故障原因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对提升大客户网管故障管理能力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选题于电信运营商企业合作项目。论文基于大数据技术设计并实现了电信大客户网管告警数据分析平台,并将平台应用于告警数据分析。论文主要工作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相关技术综述。本文对电信网管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概述,梳理了平台建设和应用所需的大数据技术和告警数据分析技术。(2)基于Spark设计并实现了电信大客户网管告警数据分析平台。本文通过分析企业需求对平台进行了总体设计,并将平台分为数据采集、解析与清洗、存储、分析、可视化5个模块。基于模块功能和数据特性,本文对各个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做出了详细阐述。最后,本文对平台进行了性能和功能测试。(3)利用电信大客户网管告警数据分析平台对告警数据进行分析,实现了网管知识库、故障定位、故障诊断应用。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挖掘了告警和故障的潜在关系,并据此建立网管知识库;然后通过神经网络技术构建了故障定位和故障诊断模型,分别用于确定故障位置和故障类型。进一步地,本文将故障定位模型和故障诊断模型导入平台数据分析模块,通过调用模型对告警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实现故障的快速定位和诊断。
常新[3](2020)在《农林业病虫害及气象信息远程监测系统》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农林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然而目前我国农林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严重不足,没有做到对农林作物生长环境信息、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实时采集与监控,历史数据也无法做到有效的汇总、共享,一线生产者和农林管理部门的决策也往往基于经验,难以做到数据驱动,这些问题大大阻碍了农林业生产力发展。针对我国农林业信息化服务的现状,本文结合物联网设计、自动化设计、服务器软件设计、手机APP软件设计、Web开发、数据库以及图像处理等技术,研究并实现了一套可以自动化采集、可视化管理、病虫害识别与预警的农林业病虫害及气象信息远程监测系统,用于弥补现有农林业信息化建设的不足之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系统信息采集端进行设计实现,选用STM32、树莓派控制板及其外围器件搭建硬件平台,设计以胶带为采集载体的新型病害孢子图像采集装置,开发嵌入式软件,实现对农林作物生长环境中的气象信息、病虫害信息的自动化采集、传输与备份。2.对系统服务端软件进行设计实现,探究并设计动态SQL,实现采集端硬件的动态扩容;针对实时性较强的连接需求,设计Socket服务,并使用C++实现,并发接收多个采集端传输的数据,保存至数据库的同时自动进行算法检测,并下发预警信息;针对无状态的连接需求,设计HTTP服务,并使用Java实现,满足不同系统下客户端的连接需要,实现前后端的分离开发;针对相关业务逻辑的实现,设计相关数据结构和IOCP事件分辨机制,提高服务端软件性能。3.对系统用户客户端进行设计实现,开发Android手机APP和Web客户端,实现对采集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对采集端设备的远程控制、对预警信息的接收以及对系统运行的管理等功能,解决传统监测软件中,用户无法随时随地进行系统访问和无法及时接收预警的问题。4.对虫害检测识别算法进行设计优化与实现,基于Faster-RCNN和PCA特征降维实现虫害检测识别算法,并利用自有数据集进行训练,最后针对实际部署进行工程优化,使得算法在准确性和可用性上保持平衡,达到查准率86.27%,查全率85.21%的效果。5.对系统功能、性能进行整体测试,并进行了实地测试,给出系统正常使用时的相关性能参数。
韩金倡[4](2019)在《基于MPP数据库的金融行业大数据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以及大型国有银行构建了自己的大数据平台,完成了其数字化转型。在科技人员水平低下,投入成本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国内中小农商行,构建其自身的大数据平台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大数据平台所涉及到的相关技术及工具:1)基于分布式架构的数据持久化技术,包括以Hbase、Mongo DB为代表的No SQL非结构化数据库以及以Greenplum为代表的基于MPP(Massive Parallel Processing)架构的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2)数据加工和批处理技术与工具,包括以Datastage、Power Center为代表的库外加工工具,以及以ETL Automation为代表的库内数据加工工具;3)用于ETL任务编排,执行顺序优化的调度工具如Control-M、Task CTL。本文在对比测试No SQL数据库和MPP关系型数据库在数据查询、分析、处理性能的基础之上,考虑国内中小农商行的实际痛点,综合现有的大数据处理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具备高性能可扩展的大数据平台。与基于IOE架构的数据平台相比,本文所设计的系统通过使用开源的MPP数据库作为数据持久化层,解决了传统基于IOE架构的数据平台的横向扩展问题;使用自主开发的ETL、任务调度工具、统一管控平台,很好地解决了现有大数据平台的易用性、可维护性问题,从而最终降低软件、硬件的采购成本,以及软硬件的维护管理成本。
鄢佳豪[5](2019)在《基于功率数据的压铸车间生产信息监控管理系统关键技术及开发》文中提出随着汽车、通信、机电、通机等产业的高速发展,对压铸产品的需求量正不断增加,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国内压铸制造业普遍存在能耗高、能量效率低、设备利用率低、产品表面质量不高,车间生产信息化管理薄弱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压铸行业朝向绿色智能和高端制造方向的发展。开展压铸车间信息化管理能使企业全面准确地掌握生产情况,合理分配制造资源和优化生产环节,提升整体制造水平,实现精益生产。本文基于压铸单元功率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主要生产信息获取方法,减小了车间多源异构数据采集的难度,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功能全面的压铸车间生产信息监控管理系统,对中小型压铸企业进行车间信息化建设和生产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首先,对压铸车间生产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确定了系统功能需求并据此构建了压铸车间生产信息监控指标体系。对常用系统架构进行分析,确定了以C/S模型为基础的压铸车间生产信息监控管理系统架构,将其划分为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层、数据存储处理层、应用层四个层次,并进行了详细介绍。其次,对系统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基于功率数据的压铸单元运行状态在线识别方法和基于功率数据的压铸加工进度在线统计方法,并进行了验证。通过对功率数据的分析,可获取设备运行状态、生产能耗及加工件数等主要生产信息,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提出了压铸车间生产信息监控指标计算流程。然后,对系统各层次进行了详细设计,通过系统功能架构的设计,详细描述了系统各功能模块;通过数据采集层的设计,提出了以智能网关为核心的通用性强、扩展性好的数据采集层拓扑结构;通过数据传输层的设计,构建了以无线网络为主要传输方式的系统网络结构;通过数据存储处理层的设计,完成了数据库的创建和数据处理方法的实现。最后,设计了基于功率数据的压铸车间生产信息监控管理原型系统,对系统各功能模块进行了具体展示,并在车间现场进行了实际测试及应用。
罗钦文[6](2019)在《LED标准光组件检测全溯源信息集成平台开发》文中研究指明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当前重要的光源产品,其光组件测试装置信息化、溯源化改造已成为产业链升级的重要一环。本文聚焦LED标准光组件经典检测方法不足,研究光组件检测数字化溯源信息集成技术,以“LED标准光组件检测全溯源信息集成平台开发”为题,重点研究基于移动互联的光组件试验数据采集技术、基于二维码的光组件身份标签技术,设计基于PROV-DM的光组件检测数据全溯源模型,开发基于Android的光组件可靠性实验数据采集应用程序、基于LabVIEW的线缆性能采集软件、基于WEB的光特性参数采集软件、基于RBAC权限管理策略的光组件检测信息管理系统等功能,对提高LED标准光组件检测信息化、集成化、数据溯源化水平,推进LED照明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和学术价值。研究工作得到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6B010113001)资助。论文研究LED标准光组件检测全溯源信息集成平台,从LED光组件检测方法、检测数据全溯源信息集成、检测过程数据信息化集成等3方面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确定研究内容。论文主要工作包括:⑴分析LED标准光组件检测全溯源信息集成平台需求,涵盖数据全溯源、检测数据采集、光组件信息管理、测试报告生成等类别。研究LED标准光组件检测全溯源信息集成平台功能框架,设计样品入库、统一管理、RBAC认证、数据收集、测试报告生成模块,完成光组件信息登记、生成身份识别二维码标签、检测数据采集与管理等工作。⑵设计光组件检测全过程溯源流程,基于Distributed-Snowflake唯一序列号生成算法以满足大批量光组件序列号信息化录入需求,并在WEB端生成打印光组件二维码。分析光组件可靠性试验数据采集需求,开发相应Android采集程序进行二维码识别采集。设计一种光组件溯源数据传递结构及溯源信息区块验证方法,使用MD5+slat算法加密传递溯源数据。最后通过建立光组件检测信息PROV-DM溯源模型,分析光组件溯源数据桑基图、蜂窝图,实现光组件检测流程追溯、数据关联分析。⑶面向不同检测项目检测现状与需求特征,在原有检测平台上对相应工位针对性地信息化改造,提升检测效率。设计基于LabWindows的光组件电特性参数采集软件,开发软件读取电参数检测数据,并通过云端数据服务器认证上传。开发基于WEB的光性能参数采集软件自动读取dat文件,计算SDCM等关键光色度参数。研究基于机器视觉的引线绝缘层厚度快速测量方法,提出轮廓线比对法检测绝缘层厚度,使得绝缘层厚度可视化,提高了检测效率。采用ActiveX读取拉力计测试数据,与标准数据比对智能判断引线质量并输出检测报告,减少检测人员工作量。⑷研究光组件管理系统架构,设计光组件信息管理系统5层架构模型,分析操作系统与数据库选型,设计单机系统结构、集群拓扑结构、基于MySQL的光组件样品相关数据库字段表。设计基于RBAC权限管理技术权限管理系统架构,在权限管理系统WEB端中维护RBAC数据表,保证光组件检测数据安全性。⑸设计光组件检测全溯源信息集成平台软件测试步骤,对平台检测功能、数据管理功能测试验证。在检测机构内开展平台实际应用,对比分析光组件检测全溯源信息集成平台应用前后效果,数据表明平台在信息化、自动化、集成化、全溯源化取得较好效果,节约近87.5%员工时间成本,为检测机构节省大量开销。论文研究的LED标准光组件检测全溯源信息集成平台开发,已开展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达到预期功能,验证了本论文研究内容的可行性、有效性,结论的正确性。
朱琦凡[7](2017)在《基于国产平台的网络管理工具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规模不断扩大,计算机网络结构日趋复杂,网络应用的数量和类型都不断增加,网络功能越来越丰富。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往往需要使网络设备高效的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中运行,网络管理员需要时刻对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监控和查看。随着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网络设备的多样性逐渐增加,许多基础的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已经无法很好的满足一些网络设备的要求,影响信息网络的发展和进步。目前市面上存在许多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但是大多数都是基于SNMP协议,而由于中标麒麟操作系统的完全国产化,MIB和普通的Linux系统不同,使用SNMP方式采集的时候没有信息输出。因此市面上常见的网络管理软件并不能满足国产设备的网络管理需求。随着网络安全问题不断严峻,我国对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近年来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CPU、等国产平台不断发展。随着国产设备的产生及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张,需要设计构建基于国产平台的网络管理工具来实现对国产操作系统及网络设备的配置并对各项性能指标进行实时监控。本论文通过对现有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原理的研究与分析,结合国产操作系统的相关特性,设计并实现了一套能够对运行国产操作系统的设备进行监控的网络管理系统。考虑国产设备和系统对SNMP等相关协议支持较差,本论文在对Linux系统底层相关协议进行分析后,自主实现了系统参数的获取,并使用C/S结构完成监控数据到监控服务器的数据传输。数据监控服务器在接收各个被监控设备的数据后,通过清洗聚合算法对数据进行提取和计算,最终存入到国产数据库中。本系统利用包含客户端的架构设计优势,在客户端使用基于ICMP的网络拓扑发现算法进行多点分布式网络拓扑发现。系统数据展示部分系统采用基于的B/S (浏览器/服务器)架构Web系统实现,用户可以在不同硬件平台下的不同操作系统使用浏览器实现对系统的访问,系统操作具备多终端兼容的特性。
赵婉淇[8](2016)在《基于GIS的接入网号线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根据电信行业信息化改革计划,将电信行业信息化产业进行更细致的划分,将原有的一体化信息系统根据需要划分为BSS域和OSS域系统两部分,共同对电信行业提供良好的运营支撑。BSS(Business support system)域系统主要为业务支撑系统,包含营业系统、记账系统、结算系统、账务系统等。OSS(Operation support system)域系统主要为运营支撑系统,包括号线资源管理系统、网管系统等。拆分后的系统更加独立,功能更全面、细致,并通过系统之间的交互完善全业务流程,提高业务效率,加快市场的全面推广。接入网是指骨干网络到用户家里这一段线路上的所有设备。接入网号线资源管理系统作为OSS域系统中的核心系统,既提供对BSS域系统的有力支撑,提供如资源预判、资源预占与自动分配资源等功能,又对OSS域中其他的系统起到了提供基础信息的功能,如与网管系统配合对设备进行物理性操作,与激活系统配合进行业务开通,与外线系统配合进行外线装机人员的合理分配和快速装机,与查障和客服系统配合提供快速查障和障碍定位等功能。提供对网建部、市场部、运维部、网管部等部门的全方位支持,更加清晰地呈现实际的业务情况,便于更高层领导的决策和市场的布局。在系统建设的过程中,主要工作为从需求调研、需求确认、技术选型、到系统的开发、实施、运维、测试的全部建设流程,并在各流程环节中担任主要工作。在前期的需求调研中根据联通公司下发的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的技术规范,与用户进行多次沟通,确定系统的业务管理范围和管理模式,明确展示数据指标,梳理各项业务参数;与公司讨论确定技术架构和技术选型,进行多种代码框架的比较和测试,针对用户的性能需求选择对应的代码框架,并在现场进行系统架构的搭建和开发;调研用户的实际网络情况,为系统的提供网络规划。安装系统所使用的服务器,包括应用服务器系统的配置和数据库的安装,并进行负载均衡等操作;上线前协助进行系统的全面测试,并对用户培训系统的使用方法。本文将从业务架构和技术架构、系统建设、系统实施、系统维护和所遇问题及解决方案五个方面全面介绍号线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实施全过程。包括前期项目的需求分析流程,对系统的技术架构和业务架构的选择和建立,对业务受理流程的梳理,系统实施的方法和流程,系统后期维护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并在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基于对用户需求了解的加深,提出了有关全生命周期资源系统建设的理念,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方案,对未来的综合资源系统建设提供了新的建设方向和基础,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齐占宁[9](2015)在《北京祥龙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仓储行业需求的日益发展,物资仓储管理也愈发重要,通过建立一套符合仓储企业实际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仓储管理事项的流程信息化、管理规范化、数据实时化、分析全面化、决策科学化,有效提升事务处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最终达到―夯实基础严管理、职责分工促发展、入库、出库及库存信息收集与交换‖的管理目标,实现仓储各环节间数据交换机制;实现与其它系统的集成接口,促进仓储物流企业实现合理―零库存‖,降低供应商和厂家流通成本,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本文通过对北京祥龙仓储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功能较为齐全,实用性较高的仓储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权限安全模块、仓储管理模块、业务查询模块、系统设置模块、数据共享与交换模块等主要功能。该系统充分适应了现代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功能齐全,能够满足日常仓储管理的各项工作需求。根据北京祥龙仓储管理实际工作需求及未来发展要求,利用先进成熟的IT技术和架构,实现仓储服务环节入库、出库、查询、单据打印等业务流程标准化、规范化的现代仓储管理要求。具体研究内容有:运用B/S设计模式完成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实现。系统包括权限安全、仓库管理、业务查询、系统设置、数据共享及交换。通过Web Service通信技术,各系统间数据交换的研究与实现。研究基于消息队列(MQ)的信息传递技术的应用。本文讨论了仓储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系统的结构设计、技术路线、功能模块分析与设计,并对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详细论述了主要的各模块实现与安全性设计实现,为了验证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对系统做了完整的测试,最后根据仓储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对系统功能的改进与完善进行了可行性的讨论。
岳松波[10](2015)在《上海市垃圾物流管理平台数据库优化策略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应用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数据库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伴随着数据库规模不断地扩大,业务复杂程度不断地增加,数据库系统的性能问题越来越突出,对数据库性能进行优化也变得十分重要。本文根据上海市垃圾物流管理平台的运行状况,结合MySQL优化技术,对数据库性能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寻找出了造成性能降低的各种原因。根据分析出的问题原因,提出了具体的数据库优化策略。本文作者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概述如下:1)分表技术的应用研究。分析了数据库分表的两种方案及其适用场景,根据系统中大数据表的特点,采用了水平分表的方案。2)服务器配置优化的应用研究。硬件方面,在分析了不同磁盘阵列的原理和应用场景之后,采用RAID10的磁盘阵列策略。软件方面,通过改善服务器配置,提高数据库的并发性处理能力和缓存命中率。3)SQL语句及索引优化的应用研究。在分析了SQL语句和索引优化的基本方法后,针对系统中的慢查询语句进行了优化。4)Hibernate优化的应用研究。分析了J2EE系统中主流的持久层框架Hibernate的缓存机制,并提出了提升Hibernate缓存利用率的方法。5)数据库备份恢复策略的应用研究。根据应用系统特性,研究设计了基于Linux定时任务机制的自动备份策略。本文的研究工作已经完成,提出的数据库优化策略在实践中得到了实际检验。实践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优化策略对于关系型数据库性能优化方面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利用SMI表实现INFORMIX数据库大批量自动备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SMI表实现INFORMIX数据库大批量自动备份(论文提纲范文)
(1)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多模块系统与信息管理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技术研究综述 |
1.2.1 血小板聚集检测技术及相关仪器 |
1.2.2 嵌入式技术在体外诊断仪器中的应用 |
1.2.3 快速多通道模块化检测发展 |
1.2.4 控制系统架构发展 |
1.2.5 医疗检验流程信息化发展 |
1.3 已有工作基础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
2.1 检测设备功能与需求分析 |
2.1.1 平台性能要求 |
2.1.2 检测效率要求 |
2.1.3 检测参数要求 |
2.1.4 操作管理要求 |
2.2 检测设备平台概述 |
2.2.1 管理机硬件与软件开发平台概述 |
2.2.2 控制机硬件平台概述 |
2.3 检验系统方案设计 |
2.3.1 血小板分析仪总体设计 |
2.3.2 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析仪控制管理软件设计与实现 |
3.1 控制机软件总体设计与实现 |
3.2 管理机软件总体设计 |
3.3 快速检测业务实现 |
3.3.1 单控制机检测模式 |
3.3.2 多控制机并行检测模式 |
3.4 数据精度控制业务实现 |
3.4.1 检验参数定标校准 |
3.4.2 单控制机质量控制 |
3.4.3 多控制机质量控制 |
3.5 数据库管理模块实现 |
3.5.1 数据表设计 |
3.5.2 数据库连接池设计 |
3.5.3 数据库维护功能 |
3.6 拓展功能设计与完善 |
3.6.1 试剂管理模块实现 |
3.6.2 数据上传模块实现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析仪分布式通信中间件设计与实现 |
4.1 中心化通信中间件模型设计 |
4.1.1 通信中间件模型概述 |
4.1.2 发布/订阅机制设计与实现 |
4.1.3 数据缓冲层设计与实现 |
4.1.4 通信状态监控设计与实现 |
4.2 CAN总线通信设计与实现 |
4.2.1 CAN总线物理连接方式 |
4.2.2 CAN总线报文设计 |
4.2.3 CAN总线交互过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检验科实验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5.2 信息管理软件总体设计 |
5.2.1 软件架构设计 |
5.2.2 软件开发环境 |
5.3 信息管理系统通信服务模块设计与实现 |
5.3.1 与设备通信模块 |
5.3.2 与LIS通信模块 |
5.4 信息管理系统后台业务模块设计与实现 |
5.4.1 数据存储管理模块 |
5.4.2 异步消息交互模块 |
5.4.3 结果推送监控模块 |
5.4.4 任务动态下发模块 |
5.4.5 样本审核验证模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和评估分析 |
6.1 测试方案设计 |
6.2 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测试 |
6.2.1 静态测试 |
6.2.2 功能测试 |
6.3 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验证 |
6.3.1 样本上传验证 |
6.3.2 任务下发验证 |
6.3.3 管理功能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后期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电信大客户网管告警数据分析平台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综述 |
2.1 电信网管系统概述 |
2.1.1 电信网管系统概况 |
2.1.2 大数据在电信网管系统中的应用 |
2.2 大数据技术概述 |
2.2.1 数据采集技术 |
2.2.2 数据存储技术 |
2.2.3 分布式计算技术 |
2.3 告警数据分析技术 |
2.3.1 基于规则的告警分析技术 |
2.3.2 智能告警分析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信大客户网管告警数据分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3.1 平台总体设计 |
3.1.1 平台需求分析 |
3.1.2 平台总体设计 |
3.2 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2.1 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 |
3.2.2 数据采集模块的实现 |
3.3 数据解析与清洗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3.1 数据解析与清洗模块的设计 |
3.3.2 数据解析与清洗模块的实现 |
3.4 数据存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4.1 数据存储模块的设计 |
3.4.2 数据存储模块的实现 |
3.5 数据分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5.1 数据分析模块的设计 |
3.5.2 数据分析模块的实现 |
3.6 数据可视化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6.1 数据可视化模块的设计 |
3.6.2 数据可视化模块的实现 |
3.7 平台测试 |
3.7.1 平台性能测试 |
3.7.2 平台功能测试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信大客户网管告警数据分析平台的应用 |
4.1 网管知识库应用 |
4.1.1 告警与故障分析 |
4.1.2 网管知识库的应用与意义 |
4.2 网络故障定位应用 |
4.2.1 故障定位模型的建立 |
4.2.2 故障定位结果分析 |
4.2.3 故障定位的应用与意义 |
4.3 网络故障诊断应用 |
4.3.1 故障诊断模型的建立 |
4.3.2 故障诊断结果分析 |
4.3.3 故障诊断的应用与意义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 |
致谢 |
(3)农林业病虫害及气象信息远程监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林业信息化研究现状 |
1.2.2 农林业病虫害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虫害图像检测识别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结构 |
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设计准则 |
2.2 系统需求分析 |
2.2.1 信息采集端需求分析 |
2.2.2 系统服务端需求分析 |
2.2.3 用户客户端需求分析 |
2.2.4 检测识别算法需求分析 |
2.3 系统方案设计 |
2.3.1 系统结构设计 |
2.3.2 系统硬件设备选型 |
2.3.3 系统功能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息采集端的设计与实现 |
3.1 信息采集端硬件设计 |
3.1.1 信息采集端的组成 |
3.1.2 信息采集端硬件平台搭建 |
3.2 信息采集端软件设计 |
3.2.1 开发平台简介 |
3.2.2 软件流程设计 |
3.2.3 STM32控制板软件模块设计 |
3.2.4 树莓派控制板软件模块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服务端的设计与实现 |
4.1 数据库设计 |
4.1.1 数据库选择 |
4.1.2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
4.1.3 数据库动态SQL连表查询 |
4.2 HTTP服务的设计与实现 |
4.2.1 前后端分离的应用模式 |
4.2.2 开发环境简介 |
4.2.3 功能设计 |
4.2.4 功能模块实现 |
4.3 Socket服务的设计与实现 |
4.3.1 开发环境简介 |
4.3.2 功能设计 |
4.3.3 功能模块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用户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 |
5.1 Android手机APP设计与实现 |
5.1.1 Android开发简介 |
5.1.2 界面设计与实现 |
5.1.3 功能设计与实现 |
5.1.4 兼容性设置 |
5.2 Web客户端设计与实现 |
5.2.1 界面设计 |
5.2.2 权限设计与实现 |
5.2.3 功能设计与实现 |
5.2.4 IIS反向代理设置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检测识别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
6.1 Faster-RCNN网络模型 |
6.1.1 特征提取网络 |
6.1.2 RPN网络 |
6.1.3 损失函数 |
6.1.4 模型训练与测试 |
6.2 PCA特征降维 |
6.2.1 PCA原理 |
6.2.2 特征降低维数的选取 |
6.3 虫害检测识别算法的部署调用 |
6.3.1 并发调用控制 |
6.3.2 算法调用与结果信息传递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7.1 信息采集端功能测试 |
7.1.1 数据采集测试 |
7.1.2 数据帧测试 |
7.2 系统服务端功能测试 |
7.3 用户客户端功能测试 |
7.3.1 APP功能测试 |
7.3.2 Web端功能测试 |
7.4 系统性能测试 |
7.4.1 HTTP服务性能测试 |
7.4.2 Socket服务性能测试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研究成果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基于MPP数据库的金融行业大数据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银行间的竞争愈演愈烈 |
1.1.2 大数据平台技术已日趋成熟 |
1.1.3 去IOE技术实行分布式已成趋势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数据持久化研究现状 |
1.2.2 ETL工具研究现状 |
1.2.3 任务调度研究现状 |
1.2.4 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大数据平台相关技术综述 |
2.1 引言 |
2.2 分布式数据库技术 |
2.2.1 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 |
2.2.2 Mongo DB |
2.2.3 Hbase |
2.3 ETL工具 |
2.3.1 引言 |
2.3.2 商用ETL工具介绍 |
2.3.3 Kettle |
2.4 任务调度技术 |
2.4.1 引言 |
2.4.2 Control-M |
2.4.3 TASKCTL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MPP数据库的大数据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3.1 引言 |
3.1.1 中小农商行数据平台建设现状 |
3.1.2 系统建设目标 |
3.1.3 本章内容及安排 |
3.2 系统架构 |
3.3 数据持久化模块 |
3.3.1 数据库选型 |
3.3.2 数据层次化架构 |
3.4 数据ETL模块 |
3.4.1 ETL任务抽象 |
3.4.2 数据采集 |
3.4.3 数据预处理 |
3.4.4 数据加载 |
3.4.5 数据清洗模块 |
3.4.6 数据推送模块 |
3.5 大数据平台管理监控平台 |
3.5.1 集群运行状况监控 |
3.5.2 元数据管理 |
3.5.3 数据备份管理 |
3.5.4 数据质量管理 |
3.5.5 ETL任务调度与管理 |
3.5.6 ETL任务监控 |
3.5.7 平台管理配置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数据平台测试及部署 |
4.1 测试环境 |
4.2 性能测试 |
4.2.1 数据载入性能 |
4.2.2 数据查询性能 |
4.2.3 综合性能 |
4.3 大数据平台生产部署 |
4.3.1 生产数据库集群 |
4.3.2 大数据平台管理、应用集群 |
4.3.3 大数据平台容灾集群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数据平台应用举例 |
5.1 精准营销类应用 |
5.1.1 360°客户信息全视图系统 |
5.1.2 网格化营销系统 |
5.2 风险防控类应用 |
5.2.1 风险贷款管理系统 |
5.2.2 反洗钱管理系统 |
5.3 精细化管理类应用 |
5.4 领导驾驶舱类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5)基于功率数据的压铸车间生产信息监控管理系统关键技术及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1.2.1 车间生产信息采集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压铸车间信息化管理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3 论文研究意义及课题来源 |
1.3.1 论文研究意义 |
1.3.2 论文课题来源 |
1.4 论文研究内容安排 |
2 基于功率数据的压铸车间生产信息监控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2.1 压铸车间生产与管理现状分析 |
2.1.1 压铸车间生产组织形式 |
2.1.2 压铸车间管理现状分析 |
2.2 压铸车间生产信息监控管理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2.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2.2 生产信息监控指标体系构建 |
2.3 压铸车间生产信息监控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2.3.1 系统架构分析 |
2.3.2 系统体系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功率数据的压铸车间生产信息监控管理系统关键技术 |
3.1 基于功率数据的压铸单元运行状态在线识别方法 |
3.1.1 压铸单元运行状态监测现状 |
3.1.2 压铸单元能量信息获取 |
3.1.3 压铸单元运行状态在线识别方法 |
3.1.4 方法验证 |
3.2 基于功率数据的压铸加工进度在线统计方法 |
3.2.1 压铸加工进度统计现状 |
3.2.2 压铸加工进度在线统计方法 |
3.2.3 方法验证 |
3.3 生产信息监控指标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功率数据的压铸车间生产信息监控管理系统详细设计 |
4.1 系统功能设计 |
4.2 数据采集层设计 |
4.2.1 数据采集总体原则 |
4.2.2 数据采集信息及采集方式的划分 |
4.2.3 数据采集方案设计 |
4.3 数据传输层设计 |
4.3.1 三层网络架构 |
4.3.2 数据转发方式 |
4.3.3 系统网络结构 |
4.4 数据存储处理层设计 |
4.4.1 数据库概念设计 |
4.4.2 数据库逻辑设计 |
4.4.3 数据处理方法的集成调用 |
4.4.4 数据库作业计划 |
4.4.5 数据视图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功率数据的压铸车间生产信息监控管理系统开发及应用 |
5.1 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 |
5.2 原型系统设计 |
5.2.1 用户登录 |
5.2.2 基本信息管理 |
5.2.3 生产任务管理 |
5.2.4 物料监控管理 |
5.2.5 设备管理 |
5.2.6 能耗管理 |
5.2.7 生产执行管理 |
5.2.8 人员管理 |
5.2.9 报表分析 |
5.3 现场测试及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C.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奖励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6)LED标准光组件检测全溯源信息集成平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LED光组件检测标准概述 |
1.3 论文相关研究内容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LED光组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3.2 检测数据全溯源信息集成研究进展 |
1.3.3 检测过程数据信息化集成研究进展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LED标准光组件检测全溯源信息集成平台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LED标准光组件检测全溯源信息集成平台需求分析 |
2.2.1 LED标准光组件检测全溯源信息集成平台总体架构框图 |
2.2.2 LED标准光组件检测全溯源信息集成平台工作流程 |
2.3 LED标准光组件检测全溯源信息集成平台关键技术 |
2.3.1 光组件检测信息全溯源技术 |
2.3.2 基于移动互联的光组件检测信息采集技术 |
2.3.3 光组件检测信息访问控制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移动互联的光组件试验数据全溯源关键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二维码的光组件身份标签技术 |
3.2.1 用于光组件检测的改进Snowflake序列号生成算法 |
3.2.2 Distributed- Snowflake序列号分配系统架构 |
3.2.3 光组件身份标识二维码生成技术 |
3.3 基于移动互联的光组件可靠性试验数据采集技术 |
3.3.1 光组件可靠性试验数据采集程序需求分析 |
3.3.2 光组件可靠性试验数据采集程序框架设计 |
3.3.3 组件可靠性试验数据采集程序流程设计 |
3.3.4 光组件可靠性试验数据采集程序实现 |
3.4 光组件检测信息全溯源技术 |
3.4.1 光组件检测信息溯源数据结构 |
3.4.2 光组件检测溯源信息区块验证方法 |
3.4.3 光组件检测信息溯源的PROV-DM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组件性能参数采集技术 |
4.1 引言 |
4.2 基于LabWindows的光组件电特性参数采集软件 |
4.2.1 光组件电特性参数采集软件数据结构与流程设计 |
4.2.2 光组件电特性参数采集软件实现 |
4.3 基于WEB的光性能参数采集软件 |
4.3.1 光组件光性能参数采集软件需求分析 |
4.3.2 光组件光性能参数采集软件流程设计 |
4.3.3 基于WEB的光性能参数采集软件实现 |
4.4 基于LabVIEW的光组件引线性能参数采集软件 |
4.4.1 光组件引线性能参数采集软件需求分析 |
4.4.2 基于机器视觉的绝缘层测量方法 |
4.4.3 光组件引线性能参数采集软件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光组件信息数据管理系统开发 |
5.1 引言 |
5.2 LED标准光组件信息数据管理系统架构设计 |
5.2.1 标准光组件信息数据管理系统架构 |
5.2.2 光组件信息数据管理系统基础设施设计 |
5.3 LED光组件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
5.3.1 光组件检测相关信息数据库设计 |
5.3.2 光组件权限数据库设计 |
5.4 光组件信息权限管理系统设计 |
5.4.1 权限管理系统框架设计 |
5.4.2 权限管理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
5.4.3 权限管理系统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与装置应用验证 |
6.1 引言 |
6.2 光组件检测全溯源信息集成平台检测功能测试 |
6.3 光组件检测全溯源信息集成平台数据管理功能测试 |
6.4 光组件检测全溯源信息集成平台应用效果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基于国产平台的网络管理工具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技术概述 |
2.1 国产系统软件介绍 |
2.1.1 国产操作系统 |
2.1.2 国产数据库 |
2.2 Linux内核通讯 |
2.3 网络协议 |
2.3.1 TCP/IP协议 |
2.3.2 ICMP协议 |
2.3.3 PING通信协议 |
2.4 网络拓扑发现 |
2.4.1 基于SNMP网络拓扑发现 |
2.4.2 基于ICMP网络拓扑 |
2.4.3 其他网络拓扑发现 |
2.5 Web Service |
2.5.1 MVC框架 |
2.5.2 Yaf框架 |
2.5.3 Redis数据库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络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3.1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1.1 系统安全性验证 |
3.1.2 监控设备管理 |
3.1.3 设备监控与管理 |
3.1.4 网络拓扑发现 |
3.1.5 数据采集需求 |
3.2 非功能需求分析 |
3.2.1 系统运行环境 |
3.2.2 系统可扩展性 |
3.2.3 系统的稳定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4.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4.2 用户交互系统 |
4.3 监控管理系统服务端 |
4.3.1 数据接口 |
4.3.2 数据处理与聚合 |
4.4 监控管理系统客户端 |
4.4.1 基于Linux的内核通信的数据采集 |
4.4.2 数据的缓存与传输 |
4.4.3 被监控设备管理 |
4.5 网络拓扑发现方案设计 |
4.6 数据存储设计 |
4.6.1 数据库实体关系模型设计 |
4.6.2 实时监控数据的存储设计 |
4.6.3 数据表与数据字典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网络拓扑发现设计与实现 |
5.1.1 网络拓扑发现技术应用 |
5.1.2 网络拓扑发现算法 |
5.1.3 网络拓扑发现的展示 |
5.1.4 网络拓扑发现小结 |
5.2 基于达梦数据库数据存储实现 |
5.2.1 达梦数据库部署 |
5.2.2 达梦数据库接入 |
5.2.3 达梦数据库交互封装 |
5.2.4 监控数据分表实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测试环境 |
6.1.1 硬件环境 |
6.1.2 软件环境 |
6.1.3 网络环境 |
6.2 测试方案 |
6.2.1 系统功能性测试 |
6.2.2 系统兼容性测试 |
6.2.3 系统非功能性测试 |
6.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GIS的接入网号线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号线资源管理现状和预测 |
1.3.1 号线资源系统的现状 |
1.3.2 号线资源系统的预测 |
1.4 系统的建设目标和个人承担工作 |
第二章 系统需求 |
2.1 系统建设背景 |
2.2 系统需求分析 |
2.2.1 系统架构分析 |
2.2.2 系统业务分析 |
2.2.3 系统网络分析 |
2.2.4 系统数据分析 |
2.3 系统建设目标 |
2.3.1 数据管理 |
2.3.2 业务支撑 |
2.3.3 决策支持 |
2.3.4 可拓展性 |
第三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
3.1 系统概要设计 |
3.2 系统详细设计 |
3.2.1 系统业务架构设计 |
3.2.2 系统技术选型 |
3.2.3 系统硬件与网络设计 |
3.2.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3.2.5 代码架构设计 |
3.2.6 其他特殊设计 |
3.3 与外围系统交互设计 |
3.3.1 与BSS系统交互设计 |
3.3.2 与网管系统交互设计 |
3.3.3 与公客系统交互设计 |
第四章 系统实施情况分析 |
4.1 系统运行情况 |
4.2 系统硬件情况 |
4.3 系统安全情况 |
4.4 业务变化影响 |
4.5 技术要求响应 |
第五章 全生命周期系统建设预期 |
5.1 全生命周期系统建设的背景 |
5.2 全生命周期系统的建设期望 |
5.3 全生命周期系统的建设方法 |
第六章 总结 |
6.1 设计问题与解决方案 |
6.1.1 增加预占环节和预受理环节 |
6.1.2 解决物理号码与端口绑定问题 |
6.1.3 特号设计 |
6.2 实施问题与解决方案 |
6.2.1 数据问题 |
6.2.2 割接问题 |
6.3 对系统未来趋势的判断与展望 |
6.4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A 技术要求响应详细测试表 |
(9)北京祥龙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市场应用现状 |
1.3 主要研究工作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技术分析 |
2.1 B/S架构 |
2.2 JEE架构简介 |
2.3 RESTful风格的Web Services |
2.3.1 RESTful概述 |
2.3.2 RESTful架构风格优点 |
2.4 消息中间件(MQ)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的需求分析 |
3.1 总体需求分析 |
3.2 需求分析方法 |
3.2.1 业务流程图 |
3.2.2 用例分析 |
3.3 用户群分析 |
3.4 业务流程分析 |
3.4.1 整体业务流程 |
3.4.2 汽车到货流程 |
3.4.3 物资验收流程 |
3.4.4 物资出库流程 |
3.5 业务难点分析 |
3.5.1 未验先出 |
3.5.2 分次提货 |
3.5.3 理论库存与实际库存 |
3.6 系统软件架构需求 |
3.7 系统安全需求分析 |
3.7.1 网络安全 |
3.7.2 服务器安全 |
3.7.3 操作系统安全 |
3.7.4 数据安全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的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1.1 系统整体硬件结构图 |
4.1.2 系统软件基础架构设计 |
4.1.3 数据共享与交换设计 |
4.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2.1 权限安全模块 |
4.2.2 仓储管理模块 |
4.2.3 业务查询模块 |
4.2.4 系统设置模块 |
4.2.5 数据共享与交互模块 |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3.1 数据库总体设计 |
4.3.2 基础数据库设计 |
4.3.3 业务数据库设计 |
4.4 系统安全设计 |
4.4.1 网络安全 |
4.4.2 服务器安全 |
4.4.3 操作系统安全 |
4.4.4 应用系统安全 |
4.4.5 数据安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的实现 |
5.1 系统框架实现 |
5.1.1 表示层的实现 |
5.1.2 逻辑层的实现 |
5.1.3 数据持久层的实现 |
5.1.4 RESTful风格Web Service的实现 |
5.1.5 消息中间件的实现 |
5.2 系统关键功能和难点功能模块的实现 |
5.2.1 系统认证和授权实现 |
5.2.2 仓库管理模块实现 |
5.2.3 未验先出模块实现 |
5.2.4 分次提货模块实现 |
5.3 数据库的实现 |
5.3.1 逻辑数据库规范化 |
5.3.2 数据的完整性与一致性 |
5.3.3 索引的合理使用 |
5.4 系统安全实现 |
5.4.1 网络安全的实现 |
5.4.2 服务器安全的实现 |
5.4.3 操作系统安全的实现 |
5.4.4 数据安全的实现 |
5.5 系统技术难点的实现 |
5.5.1 防止重复提交 |
5.5.2 乐观并发锁 |
5.5.3 单据编号生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的测试 |
6.1 测试环境 |
6.1.1 服务器端环境 |
6.1.2 客户端环境 |
6.1.3 测试环境搭建 |
6.2 测试计划 |
6.3 测试过程 |
6.3.1 功能测试 |
6.3.2 性能测试 |
6.4 测试结果 |
6.4.1 功能测试 |
6.4.2 性能测试 |
6.5 测试结论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上海市垃圾物流管理平台数据库优化策略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 |
2.1 数据库性能指标评测 |
2.2 影响数据库性能指标的因素 |
2.3 数据库性能优化策略 |
2.4 数据库性能测试 |
第三章 垃圾物流管理平台的软件构架 |
3.1 系统目标和功能模块分解 |
3.2 系统构架模式 |
3.3 系统数据库体系架构 |
3.4 系统数据库优化需求 |
第四章 数据库优化方案研究与实施 |
4.1 大数据表优化 |
4.2 服务器优化 |
4.3 SQL 语句调优 |
4.4 索引调优 |
4.5 Hibernate 应用优化 |
4.6 备份和恢复策略 |
4.7 数据库性能优化评估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利用SMI表实现INFORMIX数据库大批量自动备份(论文参考文献)
- [1]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多模块系统与信息管理软件开发[D]. 刘志泓. 东南大学, 2020(01)
- [2]电信大客户网管告警数据分析平台的开发与应用[D]. 吴志涛.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3]农林业病虫害及气象信息远程监测系统[D]. 常新.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4]基于MPP数据库的金融行业大数据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韩金倡. 浙江大学, 2019(02)
- [5]基于功率数据的压铸车间生产信息监控管理系统关键技术及开发[D]. 鄢佳豪. 重庆大学, 2019(01)
- [6]LED标准光组件检测全溯源信息集成平台开发[D]. 罗钦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基于国产平台的网络管理工具的设计与实现[D]. 朱琦凡. 北京邮电大学, 2017(03)
- [8]基于GIS的接入网号线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赵婉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6(06)
- [9]北京祥龙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齐占宁. 北京工业大学, 2015(03)
- [10]上海市垃圾物流管理平台数据库优化策略的设计与实现[D]. 岳松波. 东华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