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丹旅游业战略创新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周芳[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村落体育表演是在独特村落地缘空间下产生,以身体动作、身体运动和身体表演为主要展现形式的民间体育活动,是中国式村落风土人情、价值观念、文化习俗和生活情趣在民族传统体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本论文运用逻辑分析、田野调查、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在对村落体育表演实践案例进行充分挖掘、整理基础上,深入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村落体育表演的实践价值、生存困境和发展路径,为完善村落体育表演理论,指导村落体育表演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和美好生活实现,加快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益参考。研究结论如下:1.村落体育表演是人类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载体,也是宗教仪式人神对话的媒介和节庆活动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村落体育表演体现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具有健身健体、教育教化、娱乐健心、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等价值;表现出表演动作模仿性、表演特色差异性和表演形式朴素性等三大特征;并按参与人员数量分为竞技对抗类、休闲娱乐类和信仰图腾类表演;按表演人数分为单人类、双人类和群体类表演;按照项目来源分为生产生活类、宗教祭祀类和军事训练类表演。2.村落体育表演呈现出表演目的由悦神祈禳转向娱人娱心、表演地点由朴素空间转向专业舞台、表演性质由全民表演转向专业表演、表演结构由完整呈现转向多元展示、表演功能由自娱自乐转向他者娱乐等变化指征,充分彰显了村落体育表演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价值。村落体育表演与乡村振兴具有互融互通关系,村落体育表演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基础和行动支持,以集体行动和个体行动两种方式推动乡村振兴实践;乡村振兴在村落体育表演中的现象表达主要体现在促进村落产业振兴、提升村落社会治理和加速村落文化共同体构建等层面。3.依据助力村落体育表演发展的主体差异,将村落体育表演分为精英引领型、政府推动型和自组织型。(1)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依靠村落精英的积极引领,袁窦村遵循“古村旅游+秧歌表演”的发展思路,将秧歌古村打造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并带动袁窦村由省级贫困村发展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袁窦村鼓子秧歌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经费来源渠道较为单一,经营用地难以扩大;演员年龄老化,人才断档,高层次发展受制约等困境。(2)尚寨竹马表演依靠各级政府推动,尚寨村遵循“文化景观旅游+竹马表演”的发展思路,依托遗址文物、竹马文化残存复现,重构形成省级非遗民俗村,并带动了村落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尚寨竹马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经费来源渠道少,村民功利性较强;文化自觉性弱,权益集中化严重,日常化发展受阻等困境。(3)大梭庄舞龙表演依靠村落自组织、借助村民文化惯习、自觉意识和项目魅力,大梭庄舞龙表演实现了自我传承、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但项目带动产业振兴和文化反哺作用尚需提高。大梭庄舞龙表演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申报非遗评选意识弱;地方政府参与度不高,政策及经费支.持不足;管理组织不稳定;与教育、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等困境。4.精英引领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寻求政府支持,对接社会需求,稳定精英团体,优化村落体育表演的品牌化、特色化和创新化发展。政府推动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引导村落精英积极作为,合理开发村落体育表演文化;鼓励村落力量参与,借力村落旅游发展村落体育表演;拓展衍生产业,提高村民的文化自觉意识等优化路径。自组织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加强自组织建设,提高村落体育表演核心竞争力;动员全员参与,筑牢村落体育表演的群众基础;获取政府帮助,提升村落体育表演的影响力等优化路径。研究提出了多元主体协同型村落体育表演类型,探讨了深化多元主体协同发展村落体育表演的理念认同、强化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部门协同、明晰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责任分担等机制,并提出了拓展村落体育表演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空间,加大村落体育表演组织化、日常生活化融入,延续村落体育表演制度化、谱系化非遗传承,开展村落体育表演信息化、科学化创新发展和扩大村落体育表演竞赛化、标准化项目开发等路径选择。5.研究提出了(1)政府部门联动协作,促进村落体育表演发展;(2)村落精英主动参与,加快村落体育表演文化向村落文化产业转化;(3)积极引导村落体育表演自组织内生性发展,提高自我造血、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4)提升村落村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塑造良好的村落文化氛围;(5)借助商业化、产业化发展机遇,将村落体育表演与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相结合,促进村落文化和村落体育表演的良性发展;(6)专家学者科研助力,挖掘村落体育表演的文化价值,提高村落体育表演的文化影响力等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六大发展保障体系。
陆霓,张继焦[2](2020)在《新古典“结构-功能论”:非遗传统民族技艺助力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经验和启发》文中研究表明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和扶贫开发有机结合的非遗扶贫形式,是一种因地制宜的积极创新尝试,是一个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结构转型大背景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用于现代社会经济结构下的生产生活,并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需求的动态探索过程。民族传统技艺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虽然具有其各民族独具的特殊性,但同样也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存在和其他中华文化相似的一般性。对于发达地区已然验证有效的经验,在民族地区必然存在能够推而广之的可行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表现出的新功能,不但能够在发达地区已经成熟完整的现代产业环境中"锦上添花",也能够在基础薄弱的民族贫困地区中"雪中送炭",甚至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新功能形成新结构,带动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推进当地产业结构的现代转型和成熟发展。本文将进一步运用新古典"结构—功能论"分析框架,对民族地区结合非遗产业化和扶贫工作,分析不同案例中非遗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转型中的不同功能、产业成熟程度和对扶贫工作的影响,对于探索多元有效的扶贫开发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廖璇[3](2020)在《民族艺术、集体记忆、符号象征 ——贵州水族马尾绣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族马尾绣堪称刺绣活化石,不仅是水族文化的物化形式,更是水族文化的重要传承基因,本文及通过马尾绣研究可以透析水族传统文化建构。本文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出发,采用艺术学、人类学、符号学、社会学、传播学等研究范畴与方法,再现水族马尾绣,对其发展衍生的整体背景做出判断,理性认识并把握其当代价值,提出艺术转换的可行路径,涵盖马尾绣历史,产生的人文与地理环境,解读材料、工艺、纹饰与人文、环境等的关系,并提出马尾绣在文化变迁中的已具备自我调适的能力,呈现出由物质形态拓展至文化归属、价值观念等层面。研究将促发水族传统手工艺可持续性发展道路的挖掘,十分契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目的。在水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因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科技环境适应与改变而习来的民族习惯,直接呈现了水族人民应时应景的造物观。马尾绣的传承发展受到来自水族民间生活的影响,马尾绣的形态、工艺演变均因社会组织、经济结构、科技条件等现实环境的变迁而变化,如若脱离水族民间文化与民俗文化的研究,则马尾绣研究将不成立。如鲁迅先生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悄然改变,如何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手工艺,如何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如何推动民族文化适应当代环境的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的热议话题。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艺进行研究,已势在必行,需探索其形成的先决条件和存在目的,舍其形方得其神,要论述其工艺的保护传承,更要诠释其在现代生活生产中的审美适应。因此,水族马尾绣的传承研究是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本文对水族马尾绣的研究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细致的论述。指出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在于,运用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二重论证法,解读图案传承文化,将隐藏在马尾绣背后的“意义之网”剥丝抽茧。接下来对马尾绣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总结,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简述水族的分布与识别,诠释其族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为水族马尾绣的研究提供基础的族群背景。第三部分,论述水族马尾绣的本源文化特征,马尾绣因水族的生存环境而演变,充分反映了水族社会的礼俗、信仰,通过其功能的解读,反应水族社会的文化内涵。第四部分,阐释水族马尾绣的纹饰象征含义,以及其艺术与工艺特征。水族马尾绣的纹饰图案不仅承载了水族文化的象征,同时还存在涵化的样式流变。马尾绣作为水族女性普遍掌握的技艺形式,随时空变化,马尾绣工艺亦发生变迁。第五部分,论证不同场域下的马尾绣存在,原生场域促生“本真”产业雏形,非物质文化遗产场域“隐形”推动传承与保护,产业化场域“显性”助推产业发展,透过观察记录三个场域的交叉重叠,根据多元场域下地方性知识促发“习惯”变迁,探析马尾绣社会功能的变迁。第六部分,量化分析马尾绣互联网活跃度,对大数据中的马尾绣关注度及其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可持续性发展的对应策略,为水族马尾绣的活化找出方法和路径。最后,对本文分析进行总结,马尾绣意义之网得以破译分析。
陈田[4](2020)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从不平衡走向协调》文中指出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仅存在于区域之间,还存在于区域内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新时代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带的交汇地和华南、西南、东盟三个经济圈的结合部,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区位特点,虽然区位优越,但区域内情况复杂,区域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就经济总体水平而言,2018年北部湾经济区6市人均GDP为36639元,而桂西资源富集区仅为23939元;柳州市、防城港市人均GDP分别为75945、73601元,而河池市、贵港市分别仅为22302元、26635元。作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是促进整个广西经济加快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推动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发展、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历史、地理、经济基础等因素致使广西经济发展总体滞后并且区域经济差距大,因此,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但是,从什么样的角度去划分广西的经济区域才能较全面的观测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平衡程度是怎样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如何,影响因素是什么?未来如何促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进行划分,剖析其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测度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探究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促进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文章内容安排:第1章导论,提出问题、介绍研究意义、确定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2章文献述评与理论基础,对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前人成就、挖掘文献留白,借鉴基础理论、构建分析框架;第3章介绍广西的禀赋,动态分析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广西总体的经济演进,静态解剖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第4章基于所划分的经济区域,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按子群分解法,以及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变异系数、赫芬达尔指数四种指数,探讨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多维差距;第5章在全面把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第6章探讨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第7章基于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与机遇,结合国家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文件,探寻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提出推进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第8章研究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基本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研究的不足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主要观点和结论有:(1)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发展取得较大成就,但横向比较依然落后。从广西内部的区域来看,桂南沿海经济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快,而桂东经济区和桂西经济区则相对滞后。(2)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存在于经济板块间、城市间、县域间、城乡间,表现于经济总体水平、产业发展、人民生活、基本公共服务等多个层面,是多维的不平衡。因此,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是促进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3)经济总体水平在各等级的区域间呈现扩大的态势,主要表现为区域之间人均GDP差距,区域经济总体差距依次来源于区域间差距、区域内差距、超变密度;人民生活水平的区域差距有缩小的趋势,表现为收入差距的缩小,但差距依然明显;基本公共服务的区域差距也呈缩小的趋势,表现为小学教育差距和医疗卫生差距的缩小,但是,中学教育的差距还较大。因此,要缩小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4)广西的民族自治(待遇)县、陆地边境县、民族乡的经济发展较为滞后。民族自治(待遇)县之间、陆地边境县之间、民族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层次分明,不平衡性突出,但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不明显。未来要加大力度支持民族自治(待遇)县、陆地边境县、民族乡经济的加快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并注重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5)2010-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从2010年的勉强协调或濒临失调逐渐向2018年的中等协调或初级协调转变,预计未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会进一步提升。但是,面临边地和边缘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少数民族发展滞后,以及地理禀赋、科教水平、开放程度区域差距大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拥有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等诸多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条件。(6)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采取“集中均衡”式发展模式,要积极打造以南宁为核心的北部湾经济高地,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推动区域之间融合、互动发展;要加大力度支持广西欠发达地区、民族自治(待遇)地区、沿边地区加快发展;要深化新时代广西经济对外开放,以大开放激发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活力,提升区域间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要注重经济与社会尤其是经济与人民生活、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区域经济与社会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要加大力度支持民族聚居区的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提升少数民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坚持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前提下,加强普通话的推广力度,破除制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语言障碍,力求缩小广西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少数民族与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
翟莹莹[5](2020)在《文旅融合视角下天峨县纳洞村蚂拐传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文旅融合发展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已深入渗透到全球各国的经济、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2009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力度。因此,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成为我国增加旅游文化内涵、培育旅游消费热点的重要举措,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作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成为文旅融合发展主要研究课题。红水河流域是传承保护壮族蚂拐传统文化较为完整的地区,而天峨纳洞又是具有丰富的蚂拐文化遗存地,作为国内独有的蚂拐文化,其文化具有原始性、神秘性、真实性与乡土性等特点,同时,蚂拐文化蕴含的生态智慧、生态人居的文化价值与全球各地青蛙所代表的蕴意契合,因此,发展纳洞蚂拐文化文创旅游产业,对传承保护蚂拐文化和促进其可持续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蚂拐节”的文化遗存地天峨县六排镇纳洞村的壮族蚂拐传统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在文旅融合视角下壮族蚂拐文化乡村文创旅游产业发展问题。本文以壮族蚂拐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为问题切入点,以创意经济、产业融合和体验经济理论为研究理论依据,寻求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与乡村文创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发展的规律;围绕独特的蚂拐文化文创旅游产品为核心吸引物,延伸拓展乡村生态康养田园综合体建设,全面激活天峨县域文创旅游业态的理论方法和思路途径。本文研究从绪论关键性理论问题和前人研究成果入手,综合分析相关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并全面系统调查纳洞村的壮族蚂拐文化资源、乡村山地景观、生态人居环境、乡土文化风情资源及其旅游消费者对纳洞旅游开发的评价,建构天峨县纳洞村蚂拐文化文创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其全面推进的目标路径。本文认为,围绕纳洞蚂拐文化独特的文化内涵,邀约文创人才进驻纳洞,采取政府、企业、村民集体共建的开发经管模式,依托纳洞蚂拐文化文创旅游产业的发展,全面联动天峨区域内旅游产业发展。
施瑜[6](2020)在《广西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居民自治能力建设研究 ——以南丹县移民安置B社区为例》文中认为广西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同时也是易地扶贫搬迁的大省区,在“十三五”期间的搬迁安置贫困人口总任务达71万人。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广西于2019年12月便提前1年完成了全区“十三五”时期的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建设任务,其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心也逐渐从以搬迁为主向后续扶持和社区管理转变。然而,如何激发移民安置社区居民的自治能力、推进移民安置社区治理重心下沉,对于基层党委政府来说,仍然存在着众多困难和挑战。基于此背景,文章以公民治理理论为基础,结合社会资本理论知识,以广西南丹县移民安置B社区为例,试图揭示广西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社区中居民自治能力的现状及不足之处。通过调查分析,文章认为当前移民安置社区在居民自治能力的建设上还存在诸多不足,具体表现为社区自我管理能力弱、自我教育效果不佳、自我服务能力差,资源整合能力低,居民参与主动性缺乏等。致使移民安置社区居民自治能力不足的原因既有经济、制度、社会资本缺失等现实的客观原因,也有居民个人意识、文化素质等方面的深层原因。最后,针对广西扶贫移民安置社区居民自治能力建设的现存问题,文章提出了四个对策:其一,从组织建设入手,增强社区组织管理能力;其二,从经济物质保障入手,夯实自治物质保障;其三,从居民自身素质水平的培养入手,增强自治效果;其四,重塑居民在社区中的社会资本,激发自治活力,提升居民认同。
马英龙[7](2020)在《广西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愈发强烈。然健康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也成当前居民美好健康生活的主要障碍。近年来,体育特色小镇作为体育产业新载体之一,在国家政策与民间投资推进下蓬勃发展。广西亦与时俱进,开启了建设体育特色小镇的初阶实践,并逐有从探索向繁荣起承之势。因而,探究广西体育特色小镇实践发展所需的理论构建,就显紧迫并具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健康广西2030”为背景,通过搜阅图书、报刊、学术网、学术论坛等各大数据文献资料,对当下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及广西地区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实证提供理论发展引导支撑;通过对广西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发展及体育产业、体育社会、城镇化建设等相关领域专业的学者、专家进行访谈,收集不同的理解看法,对小镇的建设管理建议和态度;经过实地考察对广西已启动的八个的体育特色小镇进行实地考察,考察体育特色小镇的地理地势、发展要素、依托类型、特色文化、项目规模、赛事举办计划、其他产业融合、政府策略等情况,对本地的地理区位、人文环境、自然资源、政企支持力度、技术保障等情况信息进行纪录并做统筹分析;并通过对比研究法分析广西体育特色小镇的特征、优势不足及发展走势等一些类问题,为研究的后期开展,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素材。本文研究发现:广西体育特色小镇具有鲜明的特色,主要体现在自然资源、民族文化、人文特色等方面,总结为自然型、民族型、休闲型的产业结构。本文经分析认为:广西体育特色小镇发展有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浓厚的民族特色与优越的自然资源等优势;且同时存在媒体宣传力度不够、参与群众不多、市场化运作与技术建设规划等不足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对建设具有广西特色的体育特色小镇提出相应的发展规范:以产业融合、提高全民健康、促进人文和谐为规范原则;并依托自然资源开发、健全社会服务机制、发掘特色人文促进、完善技术整合管理为规范内涵;以多元化、特色化、持续化发展为设计规范;以求达到以带动经济发展、提高健康保障、提升人文建设为为目的规范效果。
卜有康[8](2019)在《南丹县白裤瑶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文中指出文化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当今学者热衷的研究对象。南丹县白裤瑶民族有着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但是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起步较晚,仍处于初级阶段,区域经济发展落后。研究南丹县白裤瑶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对突破白裤瑶地区区域发展局限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RMP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通过文献查阅法、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相结合法和归纳总结法等研究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标准,结合实地调研数据,对南丹县白裤瑶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的资源现状、市场现状和旅游产品现状进行了系统地梳理与分析。调研发现:南丹县共确定主要旅游资源单体127个,分属8个主类,22个亚类,59个基本类型,民族文化资源突出,种类丰富,内容独特,特征明显,具有很高的辨识度。进一步分析发现:南丹县大旅游产业意识薄弱;文化资源内涵挖掘较浅;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尚不完全建立;缺乏精品旅游产品,品牌形象不突出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典型案例的经验做法,结合南丹县实际,提出了南丹县白裤瑶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原则与思路,并以此为导向,提出了南丹县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实质性建议。
杨润春[9](2019)在《全域旅游视阈下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精神方面的追求。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繁荣兴盛”,在节庆旅游不断发展的今天,民族节庆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广西世居12个民族,有11个世居少数民族,民族资源丰富。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广西丰富的民族节庆资源,整合民族节庆旅游产品,提升广西民族节庆旅游的质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全域旅游、节庆旅游以及民族节庆旅游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对节庆旅游和民族节庆旅游定义进行了理清,以系统论、区域理论、旅游体验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法、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法和GIS空间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全域旅游视角,对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包括:(1)本文选择广西为研究区域,对广西民族节庆的环境、资源分布和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①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在政府的支持和市场的需求下迅速发展,出现“壮族三月三”等品牌,并向个性化需求发展;②民族节庆资源类型丰富、季节性明显、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等特点,主要分为浓郁的壮文化、多彩的瑶文化、原生态的侗苗文化、独特的京族文化和毛南文化、丰富的仫佬文化、仡佬文化等;③以武鸣“三月三为案例,对游客的满意度进行了市场分析,发现:广西民族节庆旅游主要是以学历较高的中青年人群为主,游客对“指示牌清晰度、活动氛围浓郁度、当地人友好程度、购物环境舒适度、娱乐项目种类/特色、旅游商品种类/价格”等满意度较高,对“公共休息区、公共厕所、交通便利度、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市场容量、娱乐项目互动性/参与性强弱、旅游商品质量/特色”等满意度较低,其中“市场容量”满意度最低。(2)通过对广西民族节庆旅游活动现状进行梳理,从全域旅游视角,对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存在缺乏品牌知名度、开发层次浅、民族节庆旅游与产业融合不足、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智慧旅游体系平台建立不完善和缺少旅游专业人才等问题进行分析。(3)通过分析借鉴国外的加拿大枫糖节、诺丁山狂欢节和国内知名度高的西双版纳泼水节、内蒙古那达慕大会和凉山彝族火把节等典型案例,从全域旅游视角,对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发展,提出了①“全空”布局,优化整合民族节庆旅游资源;②“全景”引客,扩大民族节庆旅游吸引力;③“全时”迎客,打造全天候民族节庆旅游活动;④“全业”好客,共建民族节庆旅游活动举办地;⑤“全民”留客,发挥全民参与能动性;⑥“全程”服务,提高民族节庆旅游服务质量;⑦“全制”保障,塑造民族节庆旅游大环境。
凌亚萍[10](2019)在《精准扶贫视域下桂西地区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研究》文中认为传统工艺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是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桂西地区是我国“十三五”扶贫攻坚主战场和传统工艺资源聚集区,该区域包括百色、河池、崇左所辖的30个县,其中国家级贫困县占全区总数的63.0%,该区域精准扶贫成效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广西乃至国家脱贫攻坚的进展。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传统工艺振兴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鼓励运用传统工艺资源带动贫困地区实现就业脱贫。但目前该区域传统工艺振兴助力精准扶贫的效果并不理想。鉴于此,本文以精准扶贫视域下桂西地区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桂西地区精准扶贫现状、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现状、精准扶贫与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的相互作用、精准扶贫视域下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模式,以期为促进桂西地区传统工艺的活态传承,推动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与精准扶贫的良性互动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本文基于社区参与理论、文化再生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访谈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在资源统计及桂西地区精准扶贫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剖析精准扶贫视域下桂西地区传统工艺的生产性保护现状以及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模式。结果表明:(1)桂西地区共计有160项传统工艺,分布在百色、河池和崇左各占40.63%、38.12%和21.25%,其中分布在桂西地区国家级贫困县数量占比多达60%。(2)目前由于当地基础设施尚未健全、贫困人口尚未建立自我脱贫的意识,民众的文化保护意识薄弱,且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尚未实现持续发展的态势。(3)精准扶贫与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即精准扶贫推动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的发展,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加速精准扶贫的进程。(4)精准扶贫视域下桂西地区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受政府因素、帮扶企业因素、传承人因素、贫困户因素和消费者因素的影响。(5)本文基于以上分析最后构建了包括“贫困户家庭作坊+传统工艺产业园”、“扶贫就业工坊+生产性保护基地”、“扶贫工作室+文化会展”在内的扶贫实施路径精准化生产性保护模式;包括文化创意产品扶贫、文化旅游产品扶贫、文化艺术产品扶贫在内的扶贫产品开发精准化生产性保护模式;以及包括基于“政府+帮扶企业”投资的虚拟体验模式和基于“传承人+贫困户”参与的共建共享模式在内的扶贫参与主体精准化生产性保护模式。为充分发挥桂西地区传统工艺在脱贫攻坚中的特有优势,增强传统工艺的造血功能,优化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路径,桂西地区仍需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增强金融精确扶持力度;重视传承人才培养,落实传承人帮扶政策;合理调整生产结构,引导贫困户自主参与;提供文化发展支撑,搭建产品扶贫推介平台;加强市场监督管理,打造传统工艺扶贫品牌;引入数字化技术,建设扶贫信息保障体系。
二、南丹旅游业战略创新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丹旅游业战略创新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依据和意义 |
一、研究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创新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一、表演理论 |
二、社区理论 |
三、社会变迁理论 |
四、文化资本理论 |
第二章 村落体育表演论略 |
第一节 村落体育表演本体论 |
一、村落体育表演概念 |
二、村落体育表演源流 |
三、村落体育表演本质 |
第二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演进 |
一、古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
二、近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
三、当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
第三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分类 |
一、按照表演目的分类 |
二、按照表演人员数量分类 |
三、按照表演项目来源分类 |
第四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特征 |
一、表演动作的模仿性 |
二、表演特色的差异性 |
三、表演形式的朴素性 |
第五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价值 |
一、健身健体价值 |
二、教育教化价值 |
三、娱乐健心价值 |
四、社会治理价值 |
五、经济发展价值 |
六、文化传承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村振兴与村落体育表演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阐释 |
一、乡村振兴发展历程 |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维度 |
第二节 乡村振兴中的村落体育表演 |
一、乡村振兴为村落体育表演提供发展环境 |
二、乡村振兴为村落体育表演提供发展契机 |
第三节 村落体育表演中的乡村振兴 |
一、村落体育表演促进乡村振兴的理论依据 |
二、村落体育表演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形式 |
三、村落体育表演中的乡村振兴现象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个案 |
第一节 个案选择原则与方法 |
一、个案选取原则 |
二、个案选取方法 |
第二节 个案一: 山东商河袁窦村鼓子秧歌 |
一、田野概况 |
二、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 |
三、袁窦村鼓子秧歌源起 |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袁窦村鼓子秧歌发展历程 |
五、袁窦村鼓子秧歌的文化内涵 |
六、精英引领: 乡村振兴中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的路径选择 |
第三节 个案二: 山东邹城尚寨竹马 |
一、田野概况 |
二、尚寨竹马表演 |
三、尚寨竹马源起 |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尚寨竹马发展历程 |
五、尚寨竹马的文化内涵 |
六、政府推动: 乡村振兴中尚寨竹马表演的路径选择 |
第四节 个案三: 山东祝阳大梭庄舞龙 |
一、田野概况 |
二、大梭庄舞龙表演 |
三、大梭庄舞龙源起 |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大梭庄舞龙发展历程 |
五、大梭庄舞龙的文化内涵 |
六、自组织: 乡村振兴中大梭庄舞龙表演的路径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优化 |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的原则与目标 |
一、指导思想 |
二、发展目标 |
三、基本原则 |
第二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
一、精英引领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
二、政府推动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
三、自组织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
四、多元主体协同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创设 |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运行保障 |
一、政府部门联动协作 |
二、村落精英主动参与 |
三、村落自组织积极发展 |
四、村落文化认同增强 |
五、村落文化产业发力 |
六、专家学者科研助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2)新古典“结构-功能论”:非遗传统民族技艺助力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经验和启发(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一)广西区域发展因地制宜的需求 |
(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导 |
(三)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可行性和实施路径回顾 |
二、理论框架、调查点与研究方法 |
(一)理论框架 |
(二)调查点 |
(三)研究方法 |
三、具体案例分析 |
案例一:隆安打铁技艺助力扶贫 |
案例二:南丹瑶族服饰技艺助力扶贫 |
案例三:三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助力扶贫 |
案例四:三江侗族刺绣技艺助力扶贫 |
案例五: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靖西壮族织锦技艺助力扶贫 |
案例六:靖西壮族绣球助力扶贫 |
案例七:苍梧六堡茶制作技艺助力扶贫 |
四、结语 |
(3)民族艺术、集体记忆、符号象征 ——贵州水族马尾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水民分布与识别 |
第一节 睢、水家、水族 |
一、人类学分析 |
二、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族源传说考证 |
一、百越后裔说 |
二、殷人后裔说 |
三、龙番后裔说 |
四、东谢蛮后裔说 |
五、土着民族说 |
六、源于古治水部族说 |
七、江南迁来说 |
八、两广迁来说 |
九、牙娲造人的族源神话 |
十、洪荒遗民再造人烟的族源神话 |
第三节 鱼图腾崇拜及鱼的传人信仰 |
一、水族祖先影子说 |
二、水族后裔变体说 |
第二章 马尾绣本元文化特征 |
第一节 马尾绣诠释水族民俗 |
一、母性内涵与马尾绣背带 |
二、“民族记忆”下的图腾崇拜 |
三、马尾绣的象征和禁忌 |
第二节 马尾绣纹饰的文化内涵 |
一、马尾绣纹饰的符号所指 |
二、纹饰构成的指向来源 |
第三节 马尾绣与民间信仰 |
一、源与自然信仰的纹饰产生 |
二、寄情于民间传说的马尾绣 |
第三章 水族马尾绣艺术与工艺特征 |
第一节 水族马尾绣的分布、种类 |
一、水族马尾绣的分布 |
二、水族马尾绣的种类 |
第二节 水族马尾绣的制作技艺 |
一、马尾绣制作 |
二、铜片的打造 |
三、水族马尾绣的搭配绣法 |
第三节 水族马尾绣的审美意味 |
一、色彩衬托水族马尾绣情感内涵 |
二、水族马尾绣的视觉符号象征 |
第四节 水族马尾绣的功能变迁 |
一、水族马尾绣传统艺术装饰功能及象征意义 |
二、马尾绣在当代社会中的功能转变 |
第四章 场域聚集下的马尾绣 |
第一节 原生族群场域下的马尾绣 |
一、族群识别与身份认同 |
二、礼俗文化与礼物经济 |
三、社会角色与家庭地位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场域下的马尾绣 |
一、非遗传承人手中的马尾绣 |
二、教育平台助力下的马尾绣 |
第三节 产业化场域下的马尾绣 |
一、马尾绣产业化构建模式 |
二、马尾绣产业化SWOT分析 |
三、显性产业化,马尾绣文化产业 |
四、隐形产业化,马尾绣旅游产业 |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下马尾绣的发展路径 |
第一节 “互联网+”马尾绣发展模式 |
一、“互联网+”少数民族村落旅游——马尾绣的深度体验 |
二、“互联网+”马尾绣拓宽旅游营销模式探索 |
三、借助互联网咨询进行概念推广与文化传播 |
四、购物平台推广与线下品牌传播 |
五、与知名IP合作,进行概念文化传播 |
第二节 “互联网+”马尾绣发展的优劣势 |
一、马尾绣发展的优化路径 |
二、“互联网+”马尾绣发展的机遇与优势 |
三、“互联网+”马尾绣发展的瓶颈与劣势 |
第三节 “互联网+”马尾绣的文化圈层对策 |
一、马尾绣的文化圈层类型 |
二、明确互联网文化圈层,对症文化受众 |
三、对应互联网文化圈层,构建发展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项目 |
致谢 |
(4)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从不平衡走向协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述评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3 理论分析框架 |
第3章 广西禀赋、经济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特征 |
3.1 广西壮族自治区禀赋 |
3.2 广西的经济演进(1949-2019) |
3.3 广西经济区域划分及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
3.4 小结 |
第4章 广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多维差距 |
4.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测度方法 |
4.2 区域经济发展多维差距评价指标体系 |
4.3 区域板块间经济发展差距 |
4.4 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 |
4.5 县际经济发展差距 |
4.6 城乡经济发展差距 |
4.7 小结 |
第5章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估 |
5.1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
5.3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分析 |
5.4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特征 |
5.5 小结 |
第6章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与机遇 |
6.1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
6.2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机遇 |
第7章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与保障措施 |
7.1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目标与格局 |
7.2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
7.3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措施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文旅融合视角下天峨县纳洞村蚂拐传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规划背景 |
1.1.3 需求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壮族蚂拐文化研究现状 |
1.2.2 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现状 |
1.2.3 文旅融合研究现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与文化创意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民族文化资源 |
2.1.2 民族村寨旅游 |
2.1.3 乡村文创旅游 |
2.1.4 文旅融合 |
2.2 基础理论阐释 |
2.2.1 创意经济理论 |
2.2.2 体验经济理论 |
2.2.3 产业融合理论 |
2.3 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与文化创意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分析 |
2.3.1 文创旅游产业结构 |
2.3.2 文旅产业融合原因 |
2.3.3 文旅产业融合基础 |
2.3.4 文旅产业融合模式 |
第3章 个案研究天峨县纳洞壮族蚂拐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意旅游融合发展情况调查 |
3.1 研究地概况 |
3.1.1 村寨简介 |
3.1.2 交通区位 |
3.1.3 旅游区位 |
3.1.4 自然条件 |
3.1.5 旅游基础 |
3.1.6 蚂拐节庆 |
3.2 纳洞村壮族蚂拐文化资源状况 |
3.2.1 物态文化资源 |
3.2.2 非遗文化资源 |
3.3 纳洞村壮族蚂拐文化旅游发展条件 |
3.3.1 区域旅游环境 |
3.3.2 县域旅游发展 |
3.3.3 村际旅游联动 |
3.3.4 村内文旅发育 |
3.4 纳洞蚂拐文化旅游问卷调查 |
3.4.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
3.4.2 纳洞村旅游评价 |
3.4.3 纳洞旅游信息渠道 |
3.4.4 纳洞旅游客源市场 |
3.4.5 旅游消费者旅游动机 |
3.5 纳洞村蚂拐文化旅游发展的问题 |
3.5.1 单一节庆难以持续 |
3.5.2 文创雏形等同风情 |
3.5.3 乡村文旅起步艰难 |
第4章 天峨县纳洞村壮族蚂拐文化资源与乡村文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4.1 纳洞村蚂拐文化旅游融合目标 |
4.1.1 以文化旅游为契机,实现纳洞蚂拐文化的保护传承 |
4.1.2 壮大纳洞蚂拐文化旅游产业,为纳洞村民谋福利 |
4.1.3 以蚂拐文化为基底,开发更具参与体验性的旅游项目 |
4.1.4 以蚂拐文化节为节点,联动周边地区旅游发展 |
4.2 纳洞村蚂拐文化资源内外整合 |
4.2.1 三县“蛙村”资源 |
4.2.2 八桂“蛙国”资源 |
4.2.3 环球“蛙创”资源 |
4.3 纳洞村文旅产业融合模式建构 |
4.3.1 纳洞蚂拐文化资源与乡村文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优势资源选择 |
4.3.2 纳洞蚂拐传统文化与乡村文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产品元素选择 |
第5章 天峨县纳洞村壮族蚂拐文化资源与乡村文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
5.1 蚂拐文化与生态景观产业融合 |
5.1.1 山地蛙林生态康养业 |
5.1.2 坡地蛙田稻作景观业 |
5.1.3 溪河蛙谷旅游交通业 |
5.2 蚂拐文化与节事娱乐产业融合 |
5.2.1 传承创新蚂拐节庆业 |
5.2.2 打造蚂拐文化演艺业 |
5.2.3 推出蚂拐文化歌圩节 |
5.3 蚂拐文化与非遗文博产业融合 |
5.3.1 打造蚂拐传统文化保护区 |
5.3.2 筹建蚂拐文化民俗博物馆 |
5.3.3 丰富蚂拐文化非遗传习馆 |
5.4 蚂拐文化与旅居住宿产业融合 |
5.4.1 蚂拐文化主题酒店业 |
5.4.2 蚂拐文化主题民宿业 |
5.4.3 蚂拐文化休闲度假业 |
5.5 蚂拐文化与餐饮文创产业融合 |
5.5.1 餐饮环境文创提升 |
5.5.2 菜品内涵文创发掘 |
5.5.3 餐具食礼文创转化 |
5.6 蚂拐文化与体验消费产业融合 |
5.6.1 蛙生态农产品包装 |
5.6.2 蛙文创工艺品研发 |
5.6.3 蛙内涵纪念品创新 |
第6章 壮族蚂拐传统文化资源与文化创意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议 |
6.1 政府政策资金激励 |
6.2 乡村文创招商引资 |
6.3 天峨纳洞产业拓展 |
6.3.1 生态康养业态拓展 |
6.3.2 学研教育业态拓展 |
6.4 乡村文创人才培养 |
6.4.1 加大文创人才引进 |
6.4.2 注重本土文化创意人才培养 |
6.5 蛙国文旅品牌培育 |
6.6 其他改进意见 |
6.6.1 加强深度融合 |
6.6.2 创新文化旅游项目 |
6.6.3 借助技术手段融合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问题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问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广西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居民自治能力建设研究 ——以南丹县移民安置B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易地扶贫搬迁社区 |
二、社区居民自治 |
三、居民自治能力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公民治理理论 |
二、社会资本理论 |
第三章 广西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发展状况及特点 |
第一节 广西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发展状况 |
一、社区管理机构不断健全 |
二、社区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
三、社区经济建设不断发展 |
第二节 广西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特点 |
一、社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弱 |
二、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低 |
三、社区的民族性特征鲜明 |
第四章 南丹县移民安置B社区居民自治实证调查 |
第一节 南丹县移民安置B社区基本概况 |
第二节 南丹县移民安置B社区居民自治建设成效 |
一、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日趋完善 |
二、社区自我教育制度初步建立 |
三、社区自我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
四、居民社区参与意识有所提升 |
第三节 南丹县移民安置B社区居民自治能力不足表现 |
一、社区自我管理能力弱,对政府依赖度高 |
二、社区自我教育效果不佳,居民行为约束能力差 |
三、社区自我服务能力低,服务供给主体单一 |
四、社区资源整合能力差,资源开发利用意识缺乏 |
五、居民参与的主动性缺乏,对社区公共事务冷漠 |
第五章 南丹县移民安置B社区居民自治能力不足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建设居民自治能力观念不强 |
一、政府对推行社区居民自治信心不够 |
二、社区对自治组织的定位存在偏差 |
三、居民对自身公民角色认知不足 |
第二节 社区居民自治能力建设保障不足 |
一、社区自我管理的运行经费缺乏 |
二、居民自治激励制度的作用发挥有限 |
第三节 居民自治合力不足 |
一、社区信任的匮乏 |
二、社区人际关系网络的疏松 |
三、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低下 |
第四节 居民自身的局限性阻碍自治能力建设 |
一、居民知识水平低限制自治能力的深入发展 |
二、居民经济收入低抑制自治能力的发挥 |
第六章 广西易地移民安置社区居民自治能力提升的对策 |
第一节 完善组织建设,增强社区自我管理能力 |
一、理顺基层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关系 |
二、协调安置社区内“两委”间关系 |
第二节 加强经济建设,夯实自治的物质基础 |
一、加大就业扶持,拓宽搬迁居民收入渠道 |
二、多方助力,增加社区集体性收入 |
第三节 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提升自治效果 |
一、重视基础教育,培养自治人才 |
二、开展素质教育,强化居民自我约束观 |
三、增强社区资源认知度,提升资源整合力 |
第四节 重塑居民社会资本,培育社区互助意识 |
一、开发公共空间,扩大社会网络 |
二、完善社区服务,培育社区信任 |
三、创建特色文化,增强社区认同 |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广西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E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目的 |
第四节 研究对象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专家访谈法 |
三、实地考察法 |
四、对比研究法 |
第六节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内特色小镇发展综述 |
一、国内特色小镇研究 |
二、国内特色小镇述评 |
第二节 国内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综述 |
一、国内体育特色小镇研究 |
二、国内体育特色小镇案例 |
三、国内体育特色小镇述评 |
第三节 国外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综述 |
一、国外体育特色小镇研究 |
二、国外体育特色小镇案例 |
三、国外体育特色小镇述评 |
第三章 广西体育特色小镇发展实证研究 |
第一节 自然型体育特色小镇 |
一、马山县古零镇攀岩体育特色小镇 |
二、桂林市资源县车田乡体育特色小镇 |
三、河池市德胜拉浪生态休闲体育特色小镇 |
第二节 民族型体育特色小镇 |
一、河池南丹歌娅思谷体育特色小镇 |
二、柳州市鹿寨县中渡镇十里洛江体育特色小镇 |
第三节 休闲型体育特色小镇 |
一、贵港桂平西山泉体育特色小镇 |
二、中国·防城港体育特色小镇 |
三、美丽南方骑行体育特色小镇 |
第四章 广西体育特色小镇发展分析研究 |
第一节 广西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特征分析 |
一、自然资源与社会保障相结合 |
二、民族特色与体育休闲相结合 |
三、人文关怀与技术支撑相结合 |
第二节 广西体育特色小镇发展比较分析 |
一、国内体育特色小镇比较分析 |
二、国内外体育特色小镇比较分析 |
第三节 广西体育特色小镇发展趋势分析 |
一、广西体育特色小镇发展优劣分析 |
二、广西体育特色小镇发展走向分析 |
第五章 广西体育特色小镇发展规范研究 |
第一节 广西体育特色小镇发展规范原则 |
一、促进体育产业原则 |
二、促进居民健康原则 |
三、促进人文和谐原则 |
第二节 广西体育特色小镇发展规范内涵 |
一、自然资源利用 |
二、社会机制建设 |
三、特色人文管理 |
四、技术整合建设 |
第三节 广西体育特色小镇发展规范设计 |
一、多元化融合 |
二、特色化管理 |
三、持续化发展 |
第四节 广西体育特色小镇发展规范效果 |
一、经济促进效果 |
二、健康保障效果 |
三、人文提升效果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广西体育特色小镇现状多元 |
第二节 广西体育特色小镇特色鲜明 |
第三节 广西体育特色小镇未来可待 |
附录1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2 实地调查安排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南丹县白裤瑶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文化旅游 |
1.3.2 民族文化旅游开发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民族文化 |
2.1.2 文化旅游 |
2.1.3 民族文化旅游开发 |
2.2 理论基础 |
2.2.1 RMP理论 |
2.2.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南丹县白裤瑶民族文化旅游开发RMP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南丹县概况 |
3.1.2 南丹县旅游发展概况 |
3.2 南丹县白裤瑶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调查与分析 |
3.2.1 南丹县白裤瑶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与丰度比较 |
3.2.2 南丹县白裤瑶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总体特征评价 |
3.3 南丹县白裤瑶民族文化旅游市场调查与分析 |
3.3.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3.3.2 南丹县游客人口学特征统计与分析 |
3.3.3 南丹县游客行为特征统计与分析 |
3.3.4 南丹县白裤瑶民族文化旅游市场总体评价 |
3.4 南丹县白裤瑶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现状分析 |
3.4.1 旅游产品价值内涵梳理 |
3.4.2 南丹县白裤瑶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现状总体评价 |
4 国内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典型案例与发展经验借鉴 |
4.1 黔东南州与连南县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经验做法 |
4.2 南丹县白裤瑶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可借鉴发展经验 |
4.2.1 创新民族节庆活动,优化提升民族文化品牌 |
4.2.2 提升民族饮食文化,统筹开发专项旅游产品 |
4.2.3 开发特色民族村寨,促进地区产业融合发展 |
4.2.4 建立民族生态博物馆,促进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 |
5 南丹县白裤瑶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思路 |
5.1 开发原则 |
5.1.1 政府主导原则 |
5.1.2 资源整合原则 |
5.1.3 创新发展原则 |
5.2 开发思路 |
5.2.1 主题浓缩,塑造核心品牌 |
5.2.2 多业融合,打造产业集群 |
5.2.3 内外联动,加强区域合作 |
6 南丹县白裤瑶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建议 |
6.1 实施“旅游+”战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
6.1.1 “旅游+农业”,做特农业 |
6.1.2 “旅游+工业”,做优工业 |
6.1.3 “旅游+服务”,做大服务业 |
6.2 深挖文化内涵,构建旅游产品体系 |
6.2.1 基础旅游产品 |
6.2.2 核心旅游产品 |
6.2.3 专项旅游产品 |
6.3 加强营销推介,树立良好旅游形象 |
6.3.1 差异化营销策略 |
6.3.2 人员营销策略 |
6.3.3 媒体促销策略 |
6.3.4 节事、展会促销策略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7.1.1 研究结论 |
7.1.2 创新点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南丹县白裤瑶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调查统计表 |
附录二: 南丹县白裤瑶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兴趣度调查问卷 |
致谢 |
(9)全域旅游视阈下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民族节庆旅游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
3.1 研究区范围 |
3.2 地理位置 |
3.3 自然条件 |
3.4 民族文化条件 |
3.5 社会经济条件 |
3.6 广西全域旅游发展概况 |
3.7 广西旅游资源类型及特色 |
第四章 全域旅游驱动下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4.1 民族节庆旅游发展历程 |
4.2 民族节庆旅游资源调查与特点 |
4.3 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市场分析 |
第五章 全域旅游视阈下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品牌知名度不高 |
5.2 开发层次较浅 |
5.3 民族节庆旅游与产业融合不足 |
5.4 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
5.5 智慧旅游体系平台不健全 |
5.6 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
第六章 全域旅游视阈下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发展的经验借鉴 |
6.1 案例借鉴 |
6.2 启示小结 |
第七章 全域旅游视阈下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发展对策 |
7.1 “全空”布局,优化整合民族节庆旅游资源 |
7.2 “全景”引客,扩大民族节庆旅游吸引力 |
7.3 “全时”迎客,打造全天候民族节庆旅游活动 |
7.4 “全业”好客,共建民族节庆旅游活动举办地 |
7.5 “全民”留客,发挥全民参与能动性 |
7.6 “全程”服务,提高民族节庆旅游服务质量 |
7.7 “全制”保障,塑造民族节庆旅游大环境 |
第八章 结语 |
8.1 研究创新与结论 |
8.2 研究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成果 |
致谢 |
(10)精准扶贫视域下桂西地区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精准扶贫 |
1.2.2 传统工艺 |
1.2.3 生产性保护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1.1 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的必要性及意义 |
1.3.1.2 传统工艺商业化路径研究 |
1.3.1.3 传统工艺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2.1 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的意义研究 |
1.3.2.2 精准扶贫与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的关系研究 |
1.3.2.3 传统工艺产业化应用研究 |
1.3.2.4 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模式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1 社区参与理论 |
1.4.2 文化再生产理论 |
1.4.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1.5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1.1 文献分析法 |
1.5.1.2 实地调研法 |
1.5.1.3 访谈调查法 |
1.5.1.4 数理统计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桂西地区传统工艺资源调查分析 |
2.1 桂西地区传统工艺资源生存环境分析 |
2.1.1 自然地理环境 |
2.1.2 社会经济环境 |
2.1.3 民族文化环境 |
2.2 桂西地区传统工艺的分布与类型 |
2.2.1 桂西地区传统工艺的分布 |
2.2.2 桂西地区传统工艺的类型 |
2.3 桂西地区传统工艺的特征与价值 |
2.3.1 桂西地区传统工艺的特征 |
2.3.1.1 地域性 |
2.3.1.2 民族性 |
2.3.1.3 传承性 |
2.3.1.4 经济性 |
2.3.2 桂西地区传统工艺的价值 |
2.3.2.1 文化价值 |
2.3.2.2 科技价值 |
2.3.2.3 社会价值 |
2.3.2.4 经济价值 |
第3章 精准扶贫视域下桂西地区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现状分析 |
3.1 桂西地区精准扶贫现状 |
3.2 精准扶贫视域下桂西地区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取得的成绩 |
3.2.1 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日益受到政府重视 |
3.2.2 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助力精准扶贫的形式日益多元化 |
3.2.3 精准扶贫背景下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管理体系日趋完善 |
3.2.4 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助力精准扶贫效益逐渐突显 |
3.3 .精准扶贫视域下桂西地区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存在的问题 |
3.3.1 精准扶贫过程中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资金不足 |
3.3.2 精准扶贫过程中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的专业人才匮乏 |
3.3.3 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助力精准扶贫的布局结构失衡 |
3.3.4 传统工艺产品扶贫展销平台有待拓展 |
3.4 精准扶贫与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的相互作用 |
3.4.1 精准扶贫推动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的发展 |
3.4.1.1 精准扶贫为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提供契机 |
3.4.1.2 精准扶贫为传统工艺的生产性保护提供场域 |
3.4.1.3 精准扶贫为传统工艺的生产性保护提供动力支撑 |
3.4.2 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加速精准扶贫的进程 |
3.4.2.1 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是精准扶贫的有效抓手 |
3.4.2.2 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为贫困户自我脱贫提供路径 |
第4章 精准扶贫视域下桂西地区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精准扶贫视域下桂西地区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影响因素变量的筛选 |
4.1.1 变量的初选 |
4.1.2 变量的确定 |
4.2 数据来源 |
4.3 描述性统计 |
4.4 因子分析 |
4.4.1 信效度检验 |
4.4.2 公因子提取 |
4.5 精准扶贫视域下桂西地区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4.5.1 政府因素对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的影响 |
4.5.2 贫困户因素对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的影响 |
4.5.3 传承人因素对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的影响 |
4.5.4 帮扶企业因素对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的影响 |
4.5.5 消费者因素对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的影响 |
4.6 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第5章 精准扶贫视域下桂西地区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模式构建 |
5.1 精准扶贫视域下桂西地区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模式构建的原则 |
5.1.1 真实性与完整性原则 |
5.1.2 灵活性与体验性原则 |
5.1.3 实用性与创新性原则 |
5.2 精准扶贫视域下桂西地区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模式的类型 |
5.2.1 扶贫实施路径精准化生产性保护模式 |
5.2.1.1 “贫困户家庭作坊+传统工艺产业园”模式 |
5.2.1.2 “扶贫就业工坊+生产性保护基地”模式 |
5.2.1.3 “扶贫工作室+文化会展”模式 |
5.2.2 扶贫产品开发精准化生产性保护模式 |
5.2.2.1 文化创意产品扶贫模式 |
5.2.2.2 文化旅游产品扶贫模式 |
5.2.2.3 文化艺术产品扶贫模式 |
5.2.3 扶贫参与主体精准化生产性保护模式 |
5.2.3.1 基于“政府+帮扶企业”投资的虚拟体验模式 |
5.2.3.2 基于“传承人+贫困户”参与的共建共享模式 |
第6章 精准扶贫视域下桂西地区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对策建议 |
6.1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增强金融精确扶持力度 |
6.2 重视传承人群培养,落实传承人帮扶政策 |
6.3 合理调整生产结构,引导贫困户自主参与 |
6.4 提供文化发展支撑,搭建产品扶贫推介平台 |
6.5 加强市场精确管理,打造传统工艺扶贫品牌 |
6.6 引入数字化技术,建设扶贫信息保障体系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精准扶贫视域下桂西地区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利益相关者专家访谈问卷 |
附录2 精准扶贫视域下桂西地区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影响因素专家意见征询表 |
附录3 精准扶贫视域下桂西地区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影响因素调查表 |
个人简历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南丹旅游业战略创新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D]. 周芳.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新古典“结构-功能论”:非遗传统民族技艺助力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经验和启发[J]. 陆霓,张继焦.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3]民族艺术、集体记忆、符号象征 ——贵州水族马尾绣研究[D]. 廖璇.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2)
- [4]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从不平衡走向协调[D]. 陈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5]文旅融合视角下天峨县纳洞村蚂拐传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 翟莹莹.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2)
- [6]广西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居民自治能力建设研究 ——以南丹县移民安置B社区为例[D]. 施瑜.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7]广西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研究[D]. 马英龙.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8]南丹县白裤瑶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 卜有康. 广西大学, 2019(01)
- [9]全域旅游视阈下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发展研究[D]. 杨润春.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10]精准扶贫视域下桂西地区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研究[D]. 凌亚萍.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