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矿多种经营应推行意识——反应管理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黄润青[1](2020)在《鲁东南地区的社会变迁 ——朱村研究(1949-2000)》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学术界更侧重于集体化时期的乡村被“国家化”的一面,直到1980年代的农村改革之后,相关研究虽再次确立乡村的主体地位,但是乡村社会的主体意识和发展策略却被或多或少有所忽略。当以乡村为研究视角时,可以发现国家对乡村的主导并不能完全取代乡村的主体意识,也抹杀不了乡村社会的发展策略。相反,国家权力的下沉,造就了乡村社会强势的公共权力。山东朱村的半个世纪发展历程和社会变迁表明,乡村社会有其独特的生存规则、价值取向,及其对国家权力的集体应对方式。国家与乡村的“二元对立”的解释模式,一定程度上矮化了乡村社会的发展策略和主体意识。1949年以来,朱村的核心问题是人口增长和人地失衡,朱村要面临其带来的资源短缺、家庭贫困、人际关系紧张等一系列问题。1960年代朱村的出生率高于全省平均值,人口暴增,加之水利工程占地,使得朱村的人地冲突问题更为严重。人口的增长与家庭的核心化致使家庭的劳动力比重减少,从而使家庭个体的经济收入和抗风险能力降低。公共资源的紧缺与家庭负担的增大,使朱村村民更加依赖于通过国家建构的集体权力。集体对资产、农产品的支配权,成为乡村公共权力的支点和集体行动的基础。一方面,乡村的组织化、单位化,缩小了村民生活、生产的距离,从而给乡村社会留下了自我管理的空间;另一方面,人地关系的失衡、资源的短缺,也迫使朱村不断地在国家经济体制框架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借以维系生存和寻求发展。乡村社会的自我管理,是依靠国家在乡村建立的党政组织基础上实现的。干部是乡村公共权威的直接代表,同时又区别于国家代理人、乡村保护者。干部个人的家庭背景、出身、经历等因素,成为其行为选择的重要原因。朱村在抗战时期即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政权,1949年之后的干部群体基本是革命时期中共党员、干部群体的延续。朱村作为人口众多的主姓村庄,更能体现出国家权力运作和内生的社会关系网络交叠、博弈的复杂性。在乡村与国家博弈和双向渗透的过程中,乡村社会内生的家族、血缘关系对乡村政治产生重要影响,朱村新任干部的血缘关系网络愈加清晰。乡村社会存在多层次、多维度的利益主体,村民以“己”为出发点构建利益共同体和“私人的道德”。“公”与“私”的界限是集体管理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国家主导下的制度建设、内生性的社会关系网络和个体的理性行为选择共同维系着乡村社会秩序。朱村人口众多,其秩序的维系依赖于制度和规则,这既是国家意志在乡村社会的体现,也符合乡村社会生存逻辑。而且,在绝大多数村民不具备向村外发展的能力时,村民维护其自身利益的同时必然会对管理者进行监督,相比于国家的权力制约,乡村社会内部的制约往往更具常规和有效。集体化时期分配制度的“平均主义”,并不是导致生产效率的低下的全部因素,以工分制为基础的分配制度也不能囊括乡村贫困的原因。集体化时期普遍贫穷的状态使乡村社会依靠生存伦理和互惠原则,并将分配制度推向“平均主义”方向。但是,所谓的“平均主义”是以家庭劳动力再生产作为“道义经济”契约的担保。集体化制度的问题并不在于集体经营效率的低下,而在于人口与制度的悖论使乡村无法突破人地冲突的困局,从而导致“过密化”生产愈发严重。作为生产单位的乡村,是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内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人多地少的困境,朱村的首要目标是生存,其次是发展。计划经济体制并不能完整覆盖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乡村社会利用其受限的自主权和可掌控的“边缘地带”,围绕着“生存”和“发展”不断努力,其中既包括以“反行为”方式呈现的生产劳动和生活需求,也包括朱村在农业生产规划、劳动力分配、农业机械化发展和集体权利的维护等方面所呈现出的经济理性和自主意识。为解决生产“内卷化”的问题,朱村规划集体副业、林业的生产,鼓励村民从事建筑、运输等工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朱村种植业集体经营的单位面积产出不低于自留地。“集体”并不仅仅是国家权力下延在乡村社会的代表,同时是作为乡村社会利益的角色代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因为土地资源的紧缺,朱村的劳动力逐渐走向市场。与此同时,朱村利用集体化时期的公共积累发展村办企业,农民从“离土不离乡”到“离土又离乡”。公共权力削减,村民的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距离拉大,集体行为的逻辑也慢慢失去其根基。转型期内乡村社会的地方性规则和市场化的发展使乡村管理者具备了利益交换的可能。村民选择向外发展,从而在乡村的公共事务上主动退让。乡村社会中既涵盖个人逻辑、集体逻辑和国家逻辑之间的冲突和博弈,也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契合和渗透。乡村社会的发展策略,并不限于农民的“反行为”。朱村的历史变迁表明,无论是集体化时期还是改革时期,国家权力不能替代乡村社会的主体意识。
刘宜政[2](2017)在《我国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煤炭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和能源结构的重大调整,经济步入新常态,煤炭产业也步入度危脱困、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成为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并已上升为我国资源储备安全和经济发展稳定的国家统筹战略。为此,深入探究煤炭产业转型内在规律,找寻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深层次关联,为煤炭产业转型提供科学依据,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当前煤炭产业的发展状况及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煤炭产业蜕变理论为基础,煤炭产业转型为核心,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关系为纽带,通过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手段,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经济与技术相结合,实测数据分析与计算机模拟仿真相结合,运用BP神经网络、交叉弹性分析、自然断点分级等方法,研究并创建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模型,划分煤炭产业蜕变转型阶段,研究分析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关系机制,摸清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的内部规律和脉络,探索基于煤炭产业蜕变不同阶段的煤炭产业转型方式,为煤炭产业当前发展面临的问题提供科学理论的支撑,进而引导煤炭产业选择科学的转型时机和方向,促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及观点:(1)煤炭产业蜕变是煤炭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存在的内部规律,其贯穿煤炭产业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当一个蜕变周期完成后,产业又开始新的蜕变周期。产业蜕变是动态的,它是整个煤炭产业的全部变化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方位、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变化的内在动因;产业转型是静态的,是产业形态上的变化,是煤炭产业蜕变的形态和结果。正是由于无数次煤炭产业的蜕变的集合促成煤炭产业形态的变化,其转型是依据蜕变程度、蜕变进展的状况、蜕变所处的阶段而进行的。(2)基于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模型,测算得出中国煤炭产业于2000~2015年间:2000年煤炭产业蜕变程度为1.2442最低值,2011年煤炭产业蜕变程度为4.4261最高值。通过最终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算结果可将我国煤炭产业蜕变划分为五个阶段:蓄势准备阶段2000~2002年(蜕变程度值:1.2442~1.2614)、缓慢导入—转型酝酿阶段2003~2007年(蜕变程度值:1.5435~2.0625)、高速蜕变—初期转型阶段2008~2011年(蜕变程度值:2.6357~4.4261)、中速蜕变—高速转型阶段2012~2015年(蜕变程度值:4.1835~2.6447)、低速蜕变—转型后期阶段2016~2020年。(3)我国煤炭产业当前所处的蜕变转型阶段是低速蜕变—转型后期阶段,该阶段的产业蜕变特征是:新兴产业发展逐渐成熟,煤炭产业在能源领域的占比逐步降低,趋于合理,产业形成煤与非煤并重的局面,进而走向产业转型的良性发展轨道。我国煤炭产业蜕变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当步入2021年后“十四五”规划发展时期,煤炭产业蜕变程度将趋于最低值,形成以非煤产业为主,煤炭产业为辅的发展格局;煤炭供需产销平衡,稳定红利,产业转型步入多元化发展的健康之路,煤炭产业蜕变转型完成,开始步入新一轮的产业蜕变周期。(4)基于对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的关系机制研究,得出煤炭产业蜕变是煤炭产业转型的主要依据,其对于煤炭产业转型具有指导功能,煤炭产业根据产业蜕变的领域及方向而进行转型。在某个阶段产业转型不可能与产业蜕变保持同步,出现超前或滞后是必然的,但这种超前与滞后又影响到产业蜕变,会发生推动或阻止产业蜕变的进程,煤炭产业转型对煤炭产业蜕变具有辅助功能。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之间存在量变与质变、微观与宏观、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的深层次关系。(5)根据兖州矿区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模型测算结果得出,兖州矿区自2015年至今正处于煤炭产业蜕变的中速蜕变—高速转型阶段,此阶段兖矿集团以全面推动矿区结构转型、产业升级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新兴产业转型,煤炭产品由产业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升级,煤炭劳动密集型向新兴产业密集型转移,逐步形成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兖州矿区即将步入“煤与非煤并重”、大力发展非煤产业的低速蜕变—转型后期阶段。
李益鹏[3](2014)在《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大型煤炭企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山西作为煤炭资源大省,其煤炭资源具有储量大、分布广、品种全、煤质优、埋藏浅、易开采等特点。在第三次全国煤炭资源勘查中山西煤炭储量为6552亿吨,占全国的12%,仅次于新疆和内蒙古,居全国第三位。全省119个县中就有91个县产煤,达到3/4以上,因此,煤炭业在山西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全省各地区经济的发展。煤炭企业作为煤炭工业发展的微观主体,决定着煤炭工业发展的状况,特别是大型煤炭企业,受资源型产业的规模要求,对煤炭工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建立能源重工业基地、到对煤炭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再到建立山西转型综改试验区的历次重大举措,山西大型煤炭企业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八大矿务局;第二阶段是乡镇中小煤矿兴起,逐渐与国有煤矿并行发展的时期,也是山西煤炭业蓬勃发展的一个阶段;第三阶段是大型煤炭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时期;第四阶段是国有大型煤炭企业不断兼并中小煤矿,形成产业集中度较高,竞争较为合理化的时期,其主要由省属七大煤炭集团和部分地方煤矿组成。在这四个发展阶段中,大型煤炭企业的发展无论是在战略方面抑或是经营策略方面变化,还是利润水平方面都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每次变化的同时带来企业发展模式的变迁,这些变迁是如何发生的,各个发展模式分别呈现出哪些特点?成效如何?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地去梳理,以为今后山西乃至全国煤炭工业和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大型煤炭企业发展历程的回顾,本文先将其发展模式分为四个阶段,依次是:“单纯生产型”、“生产经营型”、“规模化与多元化经营”及“可持续发展”四种模式,然后对这四种模式的演变历程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认为国家政策、产权变动、企业自身的经营机制等因素影响企业不断地调整发展战略及发展模式,以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在此基础上,对大型煤炭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龚文娟[4](2007)在《煤矿清洁生产及产业链研究》文中提出运用清洁生产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在结合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清洁生产研究成果,总结我国煤炭企业的清洁生产实践,将清洁生产的实施层次由企业内部提升为整个矿区,探讨了煤矿实施清洁生产的内容与步骤。同时,结合产业经济学知识,对煤矿现有的产业结构及产业链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链条的构建与延伸方向,并将其概括为矿业集团发展的规划思路,由此将总结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地运用于具体实践中。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在对清洁生产的基本理论、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和工具以及国内外清洁生产实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能源、可持续发展、环境和清洁生产的角度阐明了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实施清洁生产及矿区产业链拓展是煤矿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二部分,系统地阐述了煤矿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通过总结我国煤矿目前开展清洁生产的概况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煤矿清洁生产的内容和步骤。煤矿清洁生产可分类为矿山、选矿、产品作业清洁生产;由于清洁生产审核是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措施之一,具体审核的内容则包括管理、资源和产品审核;审核的步骤基本上按着七大程序严格进行。审核过程中,首先通过宣传培训和组织机构的完善为清洁生产的开展做好前期筹备工作;预评估和评估阶段是针对矿区现状进行调查,总结排污现状,选取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并确定审核重点,然后进行物料衡算与废弃物原因分析;方案确定和分析阶段则是将方案归类,筛选出中/高费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效果总结和持续改进是总结提高的阶段,汇总所有清洁生产方案所带来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制定出持续清洁生产的工作计划。第三部分,论述了煤矿的整体产业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分析。明确了衡量煤矿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关键在于判断产业链条之间是否具有一种不同于各产业能力之和的整体能力;而高度化则要求煤炭企业必须逐渐向高附加值和高加工度的发展方向来实现资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据产业链的构建模式,在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前提下,对矿区产业链进行外延式和内涵式延伸。外延式延伸是在实现矿区产业多元化的过程中,涉入不同于矿区现有经济生产过程和产品以外的其它产业,以增强矿区产业结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内涵式延伸则主要是从纵向着手,解决矿区产业链过短的问题,目前主要集中在煤的洁净利用和能源转化方面。二者相辅相成,把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就业统一起来,从三维分裂的发展走向三维整合的发展,以达到“三赢”的目的。第四部分,论述了如何将煤矿清洁生产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山东枣矿集团柴里煤矿清洁生产项目的具体实践中。在审核中逐一分析煤矿现存的问题,针对每一类别提出清洁生产方案。站在整个矿区持续发展的角度上,分析了柴里煤矿现有的产业结构,得出产业链条过窄过短是最主要的问题。由此对产业链进行调整,通过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充实现有产业链,在矿业集团循环经济理念的引导下,进一步拓展、优化产业链条,构建出全新的和谐矿区。
周鲁霞[5](2008)在《从垄断到竞争:发电厂商经营策略选择》文中提出电力等具有自然垄断和基础网络性质行业的改革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在经历了放松管制运动之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基本完成了这些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并取得显着绩效。中国这些行业的改革还刚刚起步。改革的难点不在于这些行业的自然垄断性质,而在于这些行业处于严格的行政垄断之下。行政垄断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实质上是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是政府自己革自己的“命”。以国务院下发《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02]5号)为标志,中国电力行业的市场化改革进入了整体设计、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并取得初步成效。由于进入2003年后中国出现了连续4年的大面积电力短缺,也由于利益集团的强势干扰等原因,电力改革不仅没有顺利推进,甚至出现了方向上的偏差。直至2007年4月国务院批复实施《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对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做了新的矫正。与此同时,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标志着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调整,对节约能源、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更加严格的要求,发电行业恰恰是高耗能和重污染的行业。行政垄断的消解、新型管制的建立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使发电厂商的外部环境已经并将继续发生巨大的变化。迎接挑战,抓住机遇,适应环境的变化,制定和实施正确的经营策略,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是发电厂商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企业经营策略是企业在特定环境下,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应对措施,是企业发展战略指导下的战术组合。古典战略管理理论假设环境相对稳定,或是可测和基本可测的。中国电力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中,尽管大的改革方向和目标已经明确,但具体政策和通向最终目标的路径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此情况下,发电厂商经营策略的选择较战略的研究制定,对企业的发展更加具有现实意义。这是论文选择发电厂商经营策略研究的重要原因。论文在以较宽的视野对行政垄断、管制理论、发电厂商的行业背景和行业特性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在从垄断到竞争的背景下,发电厂商的总体经营战略:基于总成本控制的核心竞争能力提升战略,以及实现这一总体经营战略的具体经营策略:绿色能源策略、大客户营销策略、信息化建设策略、价值重塑策略。论文以A发电公司为具体案例进行实证性研究,验证和拓展了本论文所提出的理论和具体经营策略的正确性,提出了A公司在垄断到竞争背景下所应该采取的经营策略。1.论文首次对行政垄断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对行政垄断、自然垄断、市场垄断和管制作了比较分析。按照公共利益理论、部门利益理论、可竞争市场理论、新管制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对管制理论进行梳理总结。对国内外电力体制改革与发展进行了回顾概括,分析了发电厂商内部环境以及不同发电厂的经济特性。目的是为发电厂商制订科学的战略和策略提供理论和现实背景支持。2.论文提出并论证了从垄断到竞争背景下发电厂商实施基于总成本控制的核心竞争能力提升战略的必要性和途径。总体战略以总成本领先战略、技术改造与创新战略、产业价值链提升战略为主要内容。由垄断到竞争的大背景、发电厂商的行业特性决定了总成本领先战略对发电厂商的适用性,实施总成本领先战略,必须着眼于降低价值链上每一项活动的成本。竞争策略的核心是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巩固原有优势,并不断创造竞争新优势。技术改造与创新战略是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产业价值链提升战略纵向以煤电一体化为重点,横向以产融结合做保证,核心是服务于做大作强发电主业。3.论文提出并论证了发电厂商实施绿色能源策略的必要性、总体思路及外部保障措施。鉴于发电厂商电源结构已经对外部环境呈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性,实施绿色能源策略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实施绿色能源策略的重点是在国家能源战略和产业政策的指导下,以市场发展和资源分布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以发展大容量、高效率、环保型火电机组为基础,优化发展火电,大力开发水电,稳步发展风电、核电、秸秆发电,形成以火电为主,水电、风电、核电等新能源互补的“一主多元”的发电结构。论文以垃圾焚烧发电为例,构建了垃圾焚烧发电市场可行性经济模型。此模型同样适用于秸秆等可再生能源发电。4.论文提出并论证了发电厂商运用先进的营销理论,重点做好大客户营销工作的原则和途径。面对发电侧即将出现的竞争局面,发电厂商要树立市场意识、创建营销模式,以先进的市场营销理论指导开展营销活动。重点是做好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高和社会效益好的大客户业务,通过向大客户提供高差异、高附加值服务,巩固原有市场优势,并不断发展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论文对发电厂商做好大客户营销的策略组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到论文提交时,大客户直供电制度政策尚未出台,论文的研究具有较强的超前性。论文把电网公司也看作发电厂商的大客户,构建了发电厂商竞价模型。5.为了保证经营策略目标的实现,论文提出并研究了发电厂商的信息化建设策略和价值重塑策略。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支撑和手段,分析研究了发电厂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需求、总体策略与具体内容。资源总会枯竭,唯有文化生生不息,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发展的原动力;电力工业作为耗能大户和排放大户,在实现节能降耗目标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社会责任。论文把企业文化塑造和社会责任重塑,作为发电厂商提升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重要途径,目的是以价值的重塑,为实现企业经营策略提供人文支持。6.论文以A发电公司为具体案例,进行实证性研究,验证和拓展了本论文所提出的理论和具体经营策略的正确性。在对A发电公司目前经营管理现状深入分析、总结其优劣的基础上,根据本文前面章节的研究成果,提出A发电公司在垄断到竞争背景下所应采取的经营策略。打破行政垄断,建立基于法律和规则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管制,是中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虽然2002年以来的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历经曲折和反复。但是市场化改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未来的5到10年,应是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的时期,也是发电厂商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在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未雨绸缪、及早应对,研究制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正确地经营策略,对发电厂商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
吕文君[6](2005)在《《内蒙古煤炭经济》2001年至2004年度索引》文中研究表明
谢添[7](2004)在《国有大型煤炭集团产业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紧紧围绕产业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这一主题,运用理论结合实践、定性结合定量的方法,对煤炭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大型煤炭集团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管理模式的确立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首先,论文在相关理论的支持下,从我国煤炭企业的实际入手,对国有大型煤炭集团实施战略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实施战略管理,制定产业发展战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须。第二,论文运用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国有大型煤炭集团所处的外部环境,并对其内部资源与能力进行了展开分析,比较了大型煤炭企业与小煤矿的价值链各要素的差异,具有一定的新意。第三,在外部环境与内部资源分析的基础上,采用SWOT、QSPM分析方法,明确了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战略方向,指出实施煤基综合开发利用将是其产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企业应根据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思路选择适合自己的煤基综合开发产业链。该结论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第四,运用相关理论,从企业管理模式一般理论论起,指出现代企业制度是当前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管理模式,并对如何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展开论述。。最后,是论文的实例应用。在综合全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郑煤集团公司的实际,提出其产业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并对应采取的战略措施进行阐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选国[8](2004)在《常德青峰煤矿紧缩退出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炭企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一般经历建设期、达产稳定期、成熟期、衰退期,最后因煤炭资源枯竭而关闭。国内不少煤矿进入衰退期后,职工生活困难,社会问题突出。因此,解读煤炭企业的发展历史,运用战略管理理论,结合青峰煤矿的实际情况,制定紧缩退出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运用战略管理的研究方法,在对青峰煤矿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六个可供选择的战略实施方案进行评价,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战略实施方案和实施步骤,即: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实施政策性破产、改制,发展非煤产业,实现产业转型;明确了战略实施的主要措施:包括调整组织结构,整合人力资源,筹措退出资金,完善激励机制;指出了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及应采取的防范措施;并就国有煤炭企业退出提出了相关的建议。论文的主线是依据煤炭资源的变化规律,采取相应的策略,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探索一条新的生存、发展之路。
孙洪志[9](2004)在《吉林省煤炭行业制度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衰退,当煤炭行业进入衰退阶段时,往往会引起所在区域经济的剧烈振荡。据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煤炭行业转型及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国外对煤炭行业制度创新及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起步较早。并且已经跨越了实证研究的范围,过渡到了实践操作层面。从制度创新的角度看,世界各国的煤炭行业主要从组织层面、发展战略层面、技术层面进行了改革。国内对煤炭行业制度创新及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主要是从三个方向开展的研究。一是对煤炭产业政策的研究和分析;二是对利益群体的研究和分析;三是对煤炭行业结构调整的研究和分析。煤炭企业从兴到衰是客观规律,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开采时间长资源枯竭的矿井都将面临转型和制度创新问题。吉林省的煤炭行业整体处于这一衰退阶段。但目前还没有一套符合吉林省煤炭行业特殊性的企业制度创新体系,没有一套对吉林省煤炭企业具有指导意义的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同时,也缺乏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的操作方法和改革思路。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吉林省煤炭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吉林省煤炭行业竞争力分析;吉林省煤炭行业资源配置效率;资源优化;制度创新;发展战略;宏观政策建议等。从吉林省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入手,通过全面分析各种经济指标的变化情况,发现制约吉林省煤炭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历史问题,包括企业债务负担问题、企业办社会问题、就业压力问题劳保问题、资金投入问题等;二是管理问题,包括观念陈旧、管理方法落后、成本缺乏控制、结构性矛盾突出等;三是人员素质问题;四是竞争能力问题;五是衰老报废矿井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反映了吉林<WP=217>省煤炭行业的现状和发展“瓶颈”。表明吉林省煤炭行业已经进入衰退期,煤炭企业缺乏竞争力,同时严重制约了吉林省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的竞争的本质是在复杂的内外环境下,如何确立本企业的竞争优势地位,整个行业的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构成行业的企业的竞争合力。把吉林省煤炭行业作为一个集合来考虑,可分析其在全国煤炭行业中竞争地位。吉林省煤炭企业提供的煤炭总量远不能满足吉林省对煤炭的需求,由于吉林省煤炭质量和价格不占优势,吉林省煤炭行业在市场交易中处于劣势。为了对煤炭行业的竞争力问题进行研究,可利用AHP与专家评议法建立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评价体系。通过模型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后得出结论,吉林省煤炭行业的竞争力处于弱势地位,与全国的其它煤炭企业相比无论是产品结构,还是产品质量、产品效率都是落后的。煤炭本身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煤炭资源是稀缺的,具有垄断性。自然资源最优配置的本质要求就是考虑社会经济和资源系统生态环境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资源优化配置从效益角度讲就是使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从资源量角度表述对应着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求效益最大化和总资源成本最小的最优规划问题。为了建立煤炭行业资源配置模型,可从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利用价格-产量函数得到的收益函数和生产成本函数,建立收益最大化目标函数,使之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获得最优资源配置。二是由于煤炭资源的开采具有投资大,回收时间长,风险高的特征,具有期权性质,可利用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可简便有效地确定煤炭资源开采的价值。生产函数可分析评价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建立吉林省煤炭行业生产函数发现吉林省煤炭行业的产出主要是靠大量的劳动投入来支持产出的。吉林省煤炭行业是典型的粗放型生产方式,资源的配置严重不合理。在投资总额有限的情况下,可通过建立优化投资项目动态0-1整数动态规划模型对的各矿区各项目进行投资规划,以获得在有限投资下的最大投资收益。现代经济发展的史实证明,经济发展的效率不仅取决于技术因素,而且也与制度因素相关联。制度创新涉及到的最敏感的问题是产权结构,经过近20年的改革,我国产权制度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产权结构。无需讳言,在我国的产权制度改革中,国有企业的改革难度最大,对于资源型行业的国有煤炭企业,问题就更为突出。如何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WP=218>特别是符合国有企业现实状况的多种产权实现形式是制度创新的关键。吉林省煤炭行业企业制度创新存在两方面问题:第一,优质资产数量小,难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第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极大的缺陷,不能对公司经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约束。解决的对策是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经营方式创新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吉林省煤炭企业制度创新。可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建立技术创新指标评价模型,对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及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作为煤炭行业政策执行效果的一个特例,可对小煤窑行为策略进行博弈分析,分析关井压产政策实施的对策。吉林省煤炭行业按“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原则,组建了多种经营公司,通过积极扶持,统一管理,多种经营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但由于国家缺乏资源型企业和城市转型政策,煤炭企业自身缺乏转型经验和人才等原因,煤炭行业难以完成转型任务。因此,吉林省煤炭行业结构调整的基?
张喜武[10](2003)在《神东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保障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内外关于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矿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和宏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两个方面。论文在总结目前已有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新兴的大型能源基地——神东煤炭责任有限公司的实际,系统研究了神东矿区可持续发展评价、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长等问题,建立了神东矿区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神东矿区发展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2) 神东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可持续发展途径研究 (3) 神东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体系研究 (4) 神东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保障体系研究 (5) 神东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障体系研究 本文在利用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十年来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指出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和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并取得如下研究成果。 1) 论文在分析评述现有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矿区可持续发展保障系统的概念,并从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体系、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保障体系和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障体系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初步建立了神东矿区可持续发展评价及能力增长的保障系统。 2) 论文在分析和研究神东矿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神东矿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神东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估。 3) 根据神华集团中长期发展目标,研究提出了神东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实现该战略的途径与措施。 4) 系统总结了神东矿区近年来技术创新的成果,结合矿区实际,从开拓开采方案的调整、工作面开采参数选择及设备选型优化、矿井生产工艺改革和河东矿区开发建设规划等方面研究提出了确保神东发展目标实现的技术措施,建立了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体系。 5) 根据国内外矿山企业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最新成果,结合近年来神东矿区管理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从矿区企业管理的理念、模式和手段等 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保障体系。 。6)根据神东矿区所处地域的特点,提出了神东矿区及其周边地区环境 保护与生态建设的主要措施,对矿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全面分析,从 减少井下出肝量、井下粉尘治理、井下废气污染治理等方面研究了矿山洁 净开采技术,建立了神东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障体系。
二、煤矿多种经营应推行意识——反应管理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矿多种经营应推行意识——反应管理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鲁东南地区的社会变迁 ——朱村研究(1949-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综述 |
三、研究框架 |
四、资料概述 |
第一章 朱村早期的自然生态和社会历史 |
第一节 村落形成与对外联系 |
一、傍水而居的生态地理 |
二、自然灾害与宗族迁居 |
三、经济地理空间 |
四、婚姻圈与社会交往 |
第二节 文化背景与社会变革 |
一、科举传统与文化教育 |
二、中共党组织的建立 |
三、土改与朱村权力结构 |
小结 |
第二章 集体化与朱村的人口家庭变迁 |
第一节 人地冲突与调整 |
一、人口增长与人地失衡 |
二、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影响 |
三、人地冲突与人口外迁 |
第二节 人口增长与家庭制度的变迁 |
一、家庭规模变化 |
二、核心家庭趋向 |
三、家庭周期与经济负担 |
第三节 家庭困境及其应对 |
一、合作化前的家庭经济 |
二、从合作社到人民公社化 |
三、人民公社时期的家庭收入 |
四、灾荒与家庭经济生活 |
小结 |
第三章 集体财产与家庭经济 |
第一节 集体财产与家庭财产 |
一、合作社与生产资料的集体化 |
二、“大跃进”与资产的“再集体化” |
三、核算单位变更与资产下放 |
四、农村改革与资产分配 |
第二节 超支借款与家庭经济 |
一、集体化与超支欠款 |
二、借款与经济依赖 |
三、欠款问题的解决 |
小结 |
第四章 国家、乡村与公共权力 |
第一节 组织与管理者 |
一、乡村社会的组织结构 |
二、主要干部的新陈代谢 |
三、家族关系的强化 |
第二节 制度建设与权力制约 |
一、“四清”与财务整顿 |
二、整党与队伍净化 |
三、民主理财与政治、经济路线的监督 |
四、双向表达与“向下”的权力 |
第三节 公共权力与乡村秩序 |
一、“看青”与社会管理空间 |
二、多维利益与“公”“私”界限 |
三、围绕公共食堂的利益冲突 |
小结 |
第五章 经济变迁中的乡村理性 |
第一节 农业种植的有限自主 |
一、生产计划中的国家与乡村 |
二、计划中的“反行为”视角 |
三、种植结构的人为因素 |
第二节 劳动力分配 |
一、合作化与劳动定额 |
二、劳动报酬与“退社”风波 |
三、公社时期的劳动管理 |
四、集体经济与联产承包 |
第三节 劳动力、机械化与集体经营 |
一、集体经营与密集型生产 |
二、六七十年代的机械化发展 |
三、剩余劳动力与副业生产 |
第四节 土地、水利与作为共同体的乡村 |
一、土地登记与地权集中 |
二、水利占地与林业发展 |
三、维权与共同行动 |
小结 |
结语:乡村社会的主体意识 |
一、乡村社会的自我管理 |
二、集体行为的经济理性 |
附录 |
附录一 《庭训琐言》 |
附录二 常胜社部分社员土地股金登记表(1955年) |
附录三 金星社固定财产投资表(1955年) |
附录四 朱村固定财产统计表(1975年) |
附录五 部分朱村人口迁出表(1940-1963年) |
附录六 部分家庭土地、住宅情况表(1952年) |
附录七 部分家庭户口统计表(1958年) |
附录八 阶级家庭阶级成分统计表(1966年) |
附录九 部分家庭土地收入表(1953年) |
附录十 朱村劳动致富登记表(部分)(1983年) |
附录十一 小麦、地瓜劳动定额分类表 |
附录十二 朱村主要粮食作物面积表(集体经营)(1958—1977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我国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煤炭产业转型现状 |
1.1.3 问题提出 |
1.1.4 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现状 |
1.3.1 产业转型理论研究现状 |
1.3.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现状 |
1.3.3 产业蜕变理论研究现状 |
1.3.4 测度理论研究现状 |
1.3.5 其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6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2 研究的方法 |
1.5.3 研究过程及主要工作量 |
1.5.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产业蜕变基本原理 |
2.1 产业蜕变含义 |
2.1.1 产业蜕变起源 |
2.1.2 产业蜕变发展 |
2.1.3 产业蜕变界定 |
2.1.4 产业蜕变特点 |
2.2 产业蜕变关系 |
2.2.1 产业与产业之间的蜕变关系 |
2.2.2 产业与企业之间的蜕变关系 |
2.2.3 产业与产品之间的蜕变关系 |
2.3 产业蜕变传递机制 |
2.3.1 影响产业蜕变的因素 |
2.3.2 产业蜕变途径 |
2.3.3 产业蜕变效应 |
2.3.4 产业蜕变传递机理 |
2.4 产业蜕变运行机制 |
2.4.1 产业蜕变方式 |
2.4.2 产业蜕变结果 |
2.4.3 产业蜕变运行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特征研究 |
3.1 我国煤炭资源概况 |
3.1.1 煤炭资源自然属性 |
3.1.2 煤炭资源经济属性 |
3.1.3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及分布 |
3.1.4 我国煤炭资源种类及质量 |
3.2 我国煤炭产业特点 |
3.2.1 煤炭产业生产特点 |
3.2.2 煤炭产业发展特点 |
3.2.3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特点 |
3.3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状况 |
3.3.1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现状 |
3.3.2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成就 |
3.3.3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4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趋势 |
3.4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方式与蜕变转型关系 |
3.4.1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方式 |
3.4.2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与蜕变转型关系 |
3.5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机制 |
3.5.1 煤与非煤协同发展原理 |
3.5.2 基地转型与主业转移互动原理 |
3.5.3 关联与非关联互动原理 |
3.5.4 多级产业共建原理 |
3.5.5 动脉与静脉产业耦合原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与蜕变阶段划分 |
4.1 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指标体系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4.1.2 体系设计思路 |
4.1.3 指标归结 |
4.1.4 条件假设与指标筛选 |
4.1.5 指标层级划分 |
4.1.6 指标含义及计算公式 |
4.1.7 数据获取与整理 |
4.2 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及标准学习算法 |
4.2.1 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
4.2.2 BP神经网络的标准学习算法 |
4.3 基于MATLAB7.6的BP神经网络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模型 |
4.3.1 测度模型构建 |
4.3.2 测度模型运行 |
4.3.3 测度模型结果 |
4.4 煤炭产业蜕变阶段划分 |
4.4.1 煤炭产业蜕变阶段划分方法 |
4.4.2 煤炭产业蜕变阶段 |
4.5 煤炭产业蜕变阶段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煤炭产业蜕变与产业转型关系 |
5.1 煤炭产业蜕变与产业转型的发展规律 |
5.1.1 生命演化规律 |
5.1.2 可持续发展规律 |
5.1.3 科技革命规律 |
5.1.4 动静态转化规律 |
5.2 煤炭产业蜕变与产业转型的运作机制 |
5.2.1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原则 |
5.2.2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特点 |
5.2.3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形式 |
5.2.4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趋势 |
5.2.5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结果 |
5.3 煤炭产业蜕变与产业转型的作用机制 |
5.3.1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的功能关系 |
5.3.2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的互动关系 |
5.4 煤炭产业蜕变与产业转型的关联机制 |
5.4.1 量变与质变关系机理 |
5.4.2 微观与宏观关系机理 |
5.4.3 原因与结果关系机理 |
5.4.4 现象与本质关系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蜕变阶段的煤炭产业转型方式研究 |
6.1 煤炭产业转型方式 |
6.1.1 煤炭产业的转型途径 |
6.1.2 煤炭产业的转型领域 |
6.2 煤炭产业转型方式在蜕变阶段的分布规律 |
6.3 基于不同蜕变阶段的煤炭产业转型模式 |
6.3.1 基于蜕变的转型方式 |
6.3.2 基于蜕变阶段不同转型模式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兖州矿区基于蜕变的转型对策 |
7.1 兖州矿区基本概况 |
7.1.1 兖州矿区简介 |
7.1.2 兖州矿区转型现状 |
7.2 兖州矿区蜕变程度测度 |
7.2.1 兖矿数据获取与整理 |
7.2.2 网络构建及训练数据的准备 |
7.2.3 评价结果 |
7.3 兖州矿区蜕变阶段划分与特征分析 |
7.4 兖州矿区蜕变—转型对策 |
7.5 兖州矿区转型趋势与展望 |
7.6 兖州矿区转型建议与目标 |
7.6.1 科技创新方面 |
7.6.2 节能环保方面 |
7.6.3 人才培养方面 |
7.6.4 信息化建设方面 |
7.6.5 资本运作方面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与荣誉 |
附录C 需要说明的其他内容 |
(3)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大型煤炭企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山西煤炭业的发展研究 |
1.2.2 企业发展模式 |
1.2.3 煤炭企业发展模式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山西煤炭业及大型煤炭企业发展历程回顾 |
2.1 山西煤炭行业发展历史概况 |
2.1.1 建国前山西煤炭业的发展情况 |
2.1.2 建国以来山西煤炭业的发展概况 |
2.2 大型煤炭企业发展历程及发展模式概要 |
2.2.1 改革开放前的大型煤炭企业发展历史 |
2.2.2 改革开放后大型煤炭企业的发展阶段及发展模式 |
第三章 煤炭企业的“单纯生产型”发展模式阶段(1978-1984) |
3.1 “单纯生产型”模式的历史渊源 |
3.1.1 企业的计划编制 |
3.1.2 企业的生产活动 |
3.1.3 企业的成本核算 |
3.1.4 企业的利润与利税 |
3.2 “单纯生产型”模式的特点及演变 |
3.2.1 国家全方位管理下,煤炭企业缺乏自主权 |
3.2.2 企业的机械化率与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
3.2.3 影响企业效益的因素 |
3.2.4 分配制度改革带来利好 |
3.3 “单纯生产型”模式下潞安矿务局王庄矿的发展 |
3.3.1 依靠技术进步发展煤炭生产 |
3.3.2 实行合理集中生产 |
3.3.3 推行经济承包资任制 |
第四章 煤炭企业“生产经营型”发展模式阶段(1985~1997) |
4.1 “单纯生产型”模式向“生产经营型”模式的转变 |
4.1.1 宏观环境推动发展模式转型 |
4.1.2 企业发展要求转变发展模式 |
4.2 “生产经营型”模式概况 |
4.3 “生产经营型”模式的特点分析 |
4.3.1 企业实现自主经营 |
4.3.2 企业的现代化改制 |
4.3.3 第三产业和多种经营 |
4.4 “生产经营型”模式下大同矿务局的发展 |
4.4.1 企业经营机制转换 |
4.4.2 与市场接轨,增强竞争力 |
第五章 煤炭企业“规模化、多元化”发展模式阶段(1998-2007) |
5.1 “生产经营型”模式向“规模化、多元化”模式的转变 |
5.1.1 宏观政策推动煤炭企业转变发展模式 |
5.1.2 企业自身的经营要求转变发展模式 |
5.2 “规模化、多元化”模式的沿革 |
5.3 “规模化、多元化”模式的特点 |
5.3.1 走大集团战略 |
5.3.2 企业内部进行主辅分离 |
5.3.3 多种产业经营 |
5.4 “规模化、多元化”模式下晋煤集团的发展 |
5.4.1 整合小煤矿发展壮大自己 |
5.4.2 企业内部改制 |
5.4.3 主辅分离,“煤气电化”齐发展 |
5.4.4 多种产业经营 |
第六章 煤炭企业步入“可持续发展”模式阶段(2008至今) |
6.1 “规模化、多元化”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演变 |
6.1.1 环境问题突出 |
6.1.2 资源浪费严重 |
6.1.3 煤炭资源整合 |
6.1.4 循环经济试点 |
6.1.5 山西转型综改试验区的建立 |
6.2 “可持续发展”模式特点 |
6.2.1 可持续战略 |
6.2.2 走多元化发展道路 |
6.2.3 建立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 |
6.3 “可持续发展”模式下潞安集团的发展 |
6.3.1 实施“走出去”战略 |
6.3.2 走多元化发展道路 |
6.3.3 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建立 |
6.4 “可持续发展”模式下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6.4.1 “大而全”的不经济现象较为普遍 |
6.4.2 产业结构不合理 |
6.4.3 科技支撑作用仍待加强 |
6.5 政策建议 |
6.5.1 治理规范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6.5.2 产权多元化,构建资产管理新体制 |
6.5.3 主业精干化,培育核心竞争力 |
6.5.4 产业链延伸化,提高产品附加值 |
6.5.5 管理精细化,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
6.5.6 研发多元化,扩充技术提升渠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承诺书 |
(4)煤矿清洁生产及产业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清洁生产的产生和发展 |
1.2 清洁生产的内涵 |
1.2.1 清洁的原料 |
1.2.2 清洁的工艺 |
1.2.3 清洁的产品 |
1.3 清洁生产的实施 |
1.3.1 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 |
1.3.1.1 改进产品设计 |
1.3.1.2 选择环境友好材料 |
1.3.1.3 改进技术工艺、更新设备 |
1.3.1.4 资源综合利用 |
1.3.1.5 加强科学管理 |
1.3.1.6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
1.3.2 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工具 |
1.3.2.1 清洁生产审核 |
1.3.2.2 生命周期评价 |
1.3.2.3 生态设计 |
1.3.2.4 环境会计 |
1.3.2.5 环境管理体系 |
1.4 国内外清洁生产实践与发展趋势 |
1.4.1 国外清洁生产概况 |
1.4.2 国内清洁生产概况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煤矿清洁生产 |
2.1 煤矿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 |
2.1.1 循环经济 |
2.1.2 可持续发展 |
2.1.3 产业生态学 |
2.2 我国煤矿开展清洁生产的概况 |
2.2.1 煤矿清洁生产的目标 |
2.2.2 煤矿清洁生产的实践 |
2.2.3 煤矿清洁生产面临的问题 |
2.3 煤矿清洁生产的内容和步骤 |
2.3.1 煤矿清洁生产的分类和要求 |
2.3.1.1 矿山作业清洁生产 |
2.3.1.2 选矿作业清洁生产 |
2.3.1.3 产品作业清洁生产 |
2.3.2 煤矿清洁生产审核的内容 |
2.3.2.1 管理审核 |
2.3.2.2 资源审核 |
2.3.2.3 产品审核 |
2.3.3 煤矿清洁生产审核的步骤 |
2.3.3.1 前期筹备 |
2.3.3.2 预评估和评估 |
2.3.3.3 方案确定和分析 |
2.3.3.4 效果总结和持续改进 |
第三章 煤矿产业分析 |
3.1 产业结构分析 |
3.1.1 产业结构合理化 |
3.1.2 产业结构高度化 |
3.2 煤矿产业链优化 |
3.2.1 煤矿产业链的含义及构成 |
3.2.2 煤矿产业链的构建模式 |
3.2.3 煤矿产业链的拓展 |
3.2.3.1 矿区外延式产业链延伸 |
3.2.3.2 矿区内涵式产业链延伸 |
3.2.4 煤矿产业链作用分析 |
第四章 案例分析:山东枣庄柴里煤矿清洁生产项目 |
4.1 柴里煤矿开展清洁生产的意义 |
4.2 柴里煤矿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开展 |
4.2.1 筹备工作 |
4.2.2 企业概况 |
4.2.2.1 企业简介 |
4.2.2.2 生产现状 |
4.2.2.3 环保现状 |
4.2.3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4 煤矿现存的问题分析 |
4.2.5 审核重点的确定 |
4.2.6 重点清洁生产方案 |
4.2.6.1 管理类方案 |
4.2.6.2 技术类方案 |
4.2.6.3 原料产品类方案 |
4.2.6.4 循环利用类方案 |
4.2.6.5 方案汇总分析 |
4.3 柴里煤矿产业结构分析 |
4.4 柴里煤矿产业链的优化升级 |
第五章 结论 |
5.1 总结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从垄断到竞争:发电厂商经营策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4 论文研究的思路和创新点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逻辑框架 |
1.5.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论文的基本逻辑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行政垄断、管制与电力改革综述 |
2.1 行政垄断的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
2.1.1 行政垄断的由来与发展 |
2.1.2 行政垄断与市场垄断、自然垄断 |
2.1.3 行政垄断的危害与电力产业安全 |
2.2 管制理论综述 |
2.2.1 管制的起源 |
2.2.2 管制理论的发展 |
2.2.3 放松管制的理论与实践综述 |
2.3 国外电力行业的改革与发展 |
2.3.1 国外电力行业改革模式和经验总结 |
2.3.2 国外电力行业监管发展趋势展望 |
2.4 中国电力行业的改革与重组 |
2.4.1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
2.4.2 中国发电行业经济特性分析 |
2.5 发电厂商经营策略总体设想 |
2.5.1 发电厂商内外部环境分析 |
2.5.2 发电厂商经营策略总体设想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发电厂商基于总成本控制的核心竞争能力提升战略 |
3.1 发电厂商总成本领先战略 |
3.1.1 发电厂商总成本领先战略 |
3.1.2 发电厂商目标成本控制策略 |
3.2 发电厂商技术改造与创新战略 |
3.2.1 发电厂商技术改造与创新现状分析 |
3.2.2 发电厂商技术改造与创新的重点策略 |
3.3 发电厂商产业价值链提升战略 |
3.3.1 发电厂商多元化经营与产业链整合策略 |
3.3.2 发电厂商煤电一体化策略 |
3.3.3 发电厂商产融结合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电厂商绿色能源策略 |
4.1 我国电源结构现状分析 |
4.1.1 我国电源结构状况分析 |
4.1.2 发电厂商实施绿色能源策略的紧迫性 |
4.2 发电厂商实施绿色能源策略的风险制约因素分析 |
4.2.1 水电的风险制约因素 |
4.2.2 核电的风险制约因素 |
4.2.3 风电的风险制约因素 |
4.2.4 生物质能发电的风险制约因素 |
4.2.5 天然气发电的风险制约因素 |
4.3 发电厂商实施绿色能源策略的重点 |
4.3.1 优化火电结构 |
4.3.2 大力发展水电 |
4.3.3 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 |
4.4 发电厂商实施绿色能源策略的内外部保障措施 |
4.4.1 强化内部管理,优化区域布局 |
4.4.2 引入竞争机制,依法治电 |
4.5 发电厂商绿色能源策略经济分析模型:以垃圾焚烧发电为例 |
4.5.1 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外部性分析 |
4.5.2 垃圾焚烧发电经济分析模型构建 |
4.5.3 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政策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发电厂商大客户营销策略 |
5.1 营销理念基础 |
5.1.1 “4C”营销理念 |
5.1.2 “4R”营销理念 |
5.1.3 电力营销研究 |
5.2 大客户营销对发电厂商的适用性分析 |
5.2.1 行政垄断消解后发电厂商客户结构变化 |
5.2.2 发电厂商大客户营销的意义 |
5.2.3 发电厂商大客户营销原则 |
5.3 发电厂商大客户营销策略 |
5.3.1 产品组合策略 |
5.3.2 定价策略 |
5.3.3 促销策略 |
5.3.4 品牌策略 |
5.3.5 需求侧管理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发电厂商信息化建设策略 |
6.1 信息化对发电厂商的重要意义 |
6.1.1 信息化是发电厂商战略管理的组成部分 |
6.1.2 信息化促进发电厂商的经营管理向集约化转变 |
6.1.3 信息化有助于发电厂商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 |
6.2 发电厂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基本需求 |
6.2.1 我国电力行业及发电厂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
6.2.2 发电厂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
6.2.3 发电厂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
6.2.4 发电厂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需求 |
6.3 发电厂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策略与具体内容 |
6.3.1 发电厂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设计 |
6.3.2 发电厂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内容 |
6.4 发电厂商信息化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
6.4.1 适应竞争需求,配合经营战略 |
6.4.2 优化业务模式,做好整体规划 |
6.4.3 建立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
6.4.4 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发电厂商价值重塑策略 |
7.1 内在价值提升策略——企业文化塑造 |
7.1.1 企业文化的作用 |
7.1.2 发电厂商企业文化特点 |
7.1.3 发电厂商企业文化的层面分析 |
7.1.4 发电厂商企业文化建设 |
7.2 外在价值提升策略——社会责任重塑 |
7.2.1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
7.2.2 发电厂商的节能减排责任 |
7.2.3 发电厂商的公共利益责任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实证研究: A发电公司经营策略选择 |
8.1 A发电公司经营管理现状分析 |
8.1.1 A发电公司概况 |
8.1.2 A发电公司经营管理的现状 |
8.1.3 A发电公司经营管理的不足 |
8.2 A发电公司的经营改进和创新策略 |
8.2.1 实施低成本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 |
8.2.2 创新管理模式,提升管理能力 |
8.2.3 强化资本运营,提升融资能力 |
8.2.4 加强技术创新,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
8.3 A发电公司绿色能源策略的改进与创新 |
8.3.1 电源结构建设现状 |
8.3.2 电源结构调整策略 |
8.3.3 A发电公司绿色能源策略实施: AX电厂秸秆混烧发电项目 |
8.4 A发电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改进与创新策略 |
8.4.1 信息化建设情况 |
8.4.2 信息化建设的改进与创新策略 |
8.5 A发电公司的企业文化改进与创新策略 |
8.5.1 企业文化建设概况及面临形势分析 |
8.5.2 企业文化改进与创新策略 |
8.6 本章小结 |
论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英文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国有大型煤炭集团产业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思考 |
1.2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国有大型煤炭集团战略需求分析 |
2.1 我国煤炭行业基本情况分析 |
2.2 国有大型煤炭集团产业发展战略管理一般理论 |
2.3 国有大型煤炭集团实施产业发展战略管理的必要性 |
第三章 国有大型煤炭集团战略研究方法 |
3.1 国有大型煤炭集团 SWOT 战略分析 |
3.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3.3 国有大型煤炭集团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 |
第四章 国有大型煤炭集团产业战略选择 |
4.1 SWOT—QSPM 分析基础上的战略选择 |
4.2 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的产业发展战略方向与思路 |
4.3 基于核心竞争力构建分析的战略选择 |
第五章 国有大型煤炭集团管理模式研究 |
5.1 现代煤炭企业管理模式一般理论 |
5.2 企业管理模式要适应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 |
5.3 国有大型煤炭集团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
5.4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
第六章 郑煤集团公司产业发展战略与管理模式 |
6.1 企业基本情况 |
6.2 战略环境分析 |
6.3 国内条件及战略能力分析 |
6.4 总体发展战略 |
6.5 产业发展框架 |
6.6 体制改革与组织结构调整 |
6.7 实施战略措施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常德青峰煤矿紧缩退出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企业战略理论 |
1.2.2 紧缩战略理论 |
1.3 煤炭行业紧缩退出的实践经验 |
1.3.1 国外经验 |
1.3.2 我国煤炭行业几种成功的退出模式 |
1.4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结构 |
第2章 国内外煤炭行业现状分析 |
2.1 世界主要国家煤炭行业发展的概况与特点 |
2.1.1 世界主要国家煤炭行业发展概况 |
2.1.2 世界煤炭行业发展的趋势 |
2.2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概况 |
2.2.1 我国煤炭行业的现状 |
2.2.2 我国煤炭行业存在的问题 |
2.2.3 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 |
2.2.4 我国煤炭企业的改革历程 |
2.3 国有煤炭企业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
2.3.1 税收负担过重 |
2.3.2 矿工生活艰苦,队伍不稳定 |
2.3.3 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
2.3.4 企业办社会负担沉重 |
2.3.5 人才流失、人才结构不合理 |
2.3.6 产品单一、多经单位抗风险能力差 |
第3章 青峰煤矿内外部环境分析 |
3.1 青峰煤矿 PEST分析 |
3.1.1 政治法律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技术环境 |
3.1.4 社会文化环境 |
3.2 青峰煤矿竞争环境分析 |
3.2.1 来自新加入者的竞争 |
3.2.2 现有煤矿之间的竞争 |
3.2.3 来自替代品的竞争 |
3.2.4 来自煤炭用户的竞争 |
3.2.5 来自供方的竞争 |
3.3 青峰煤矿内部条件分析 |
3.3.1 煤炭资源条件 |
3.3.2 人力资源 |
3.3.3 财务状况 |
3.3.4 青峰煤矿的业务能力 |
3.4 青峰煤矿 SWOT分析 |
3.4.1 青峰煤矿的整体优势 |
3.4.2 青峰煤矿的主要劣势 |
3.4.3 存在的机会 |
3.4.4 面临的挑战 |
第4章 青峰煤矿紧缩退出战略实施方案的选择 |
4.1 青峰煤矿紧缩退出障碍分析 |
4.1.1 企业历史包袱沉重 |
4.1.2 资产的专用性很强,沉没成本较大 |
4.1.3 退出援助机制缺失 |
4.1.4 产权市场发育滞后 |
4.1.5 体制僵化、责权关系模糊 |
4.1.6 职工的心理障碍 |
4.2 青峰煤矿紧缩退出方案选择的原则 |
4.2.1 人员安置最优原则 |
4.2.2 经济效益最佳原则 |
4.2.3 企业自身经济负担最小的原则 |
4.3 青峰煤矿紧缩退出方案 |
4.3.1 青峰煤矿可选择退出方案的种类 |
4.3.2 青峰煤矿可供选择退出方案的搭配组合 |
4.4 青峰煤矿紧缩退出方案评价 |
4.4.1 退出方案综合评价的内容 |
4.4.2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
4.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4 退出方案综合评价模型 |
4.5 紧缩退出战略选择 |
第5章 青峰煤矿紧缩退出战略实施 |
5.1 青峰煤矿紧缩退出战略目标与内容 |
5.1.1 青峰煤矿紧缩退出战略目标 |
5.1.2 青峰煤矿紧缩退出战略决策的内容 |
5.2 青峰煤矿紧缩退出战略实施步骤 |
5.2.1 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 |
5.2.2 实施政策性破产、重组 |
5.2.3 强化开采、加快收缩 |
5.2.4 发展非煤产业 |
5.3 青峰煤矿紧缩退出战略实施的主要措施 |
5.3.1 调整组织结构 |
5.3.2 整合人力资源 |
5.3.3 筹措退出资金 |
5.3.4 完善激励机制 |
5.4 青峰煤矿紧缩退出战略实施的风险与防范 |
5.4.1 实施紧缩退出战略的风险种类 |
5.4.2 战略风险的防范措施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论文的结论 |
6.2 煤炭企业退出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9)吉林省煤炭行业制度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 论 |
1.1 论题来源 |
1.2 论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1 论题研究背景 |
1.2.2 论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制度创新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
1.3.2 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
1.3.3 煤炭企业制度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现状综述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内容 |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吉林省煤炭行业现状与问题 |
2.1 吉林省煤炭行业发展概述 |
2.2 吉林省国有重点煤矿现状 |
2.2.1 基本概况 |
2.2.2 吉林省煤炭企业经营情况 |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1 历史问题 |
2.3.2 管理问题 |
2.3.3 人员素质问题 |
2.3.4 竞争能力问题 |
2.3.5 衰老报废矿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吉林省煤炭行业竞争力分析 |
3.1 市场竞争理论及思想 |
3.2 影响煤炭行业的市场竞争力量 |
3.2.1 潜在进入者 |
3.2.2 供应商 |
3.2.3 用户 |
3.2.4 内部竞争者 |
3.2.5 替代品 |
3.3 煤炭市场 |
3.3.1 煤炭市场的分类 |
3.3.2 煤炭市场的作用 |
3.3.3 我国的煤炭市场供求分析 |
3.3.4 吉林省煤炭市场 |
3.3.5 吉林省煤炭市场供求分析 |
3.4 吉林省煤炭行业竞争力评价 |
3.4.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3.4.2 对指标体系各项指标的描述 |
3.4.3 评价方法的选择 |
3.4.4 吉林省煤炭行业竞争力水平测评 |
3.5 吉林省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 |
3.5.1 企业竞争力 |
3.5.2 企业竞争力评价 |
3.6 吉林省煤炭行业及煤炭企业竞争力分析 |
3.6.1 宏观因素分析 |
3.6.2 微观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煤炭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及其优化 |
4.1 资源的概念 |
4.2 资源的分类及特征 |
4.3 煤炭企业资源的性质、特征 |
4.3.1 煤炭资源的资产化 |
4.3.2 吉林省煤炭行业资源 |
4.4 资源配置及相关理论 |
4.4.1 西方资源配置理论 |
4.4.2 中国经济的资源配置理论 |
4.4.3 资源配置效率 |
4.5 煤炭行业的资源配置方式比较 |
4.5.1 计划配置资源的内在要求及表现 |
4.5.2 市场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及运行方式 |
4.5.3 煤炭行业竞争的内部性 |
4.5.4 煤炭行业的市场结构 |
4.6 煤炭行业资源配置模型 |
4.6.1 煤炭资源动态配置模型 |
4.6.2 煤炭资源开采权的美式期权定价模型 |
4.7 吉林省煤炭行业资源配置 |
4.7.1 原煤生产企业资源配置 |
4.7.2 非煤生产企业资源配置 |
4.8 吉林省煤炭行业资源配置优化 |
4.8.1 吉林省煤炭行业资源配置优化目的 |
4.8.2 吉林省煤炭行业人力、资本等资源配置优化 |
4.8.3 生产要素的贡献分析 |
4.8.4 吉林省煤炭行业资源配置优化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煤炭行业的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 |
5.1 制度创新理论及过程 |
5.1.1 制度创新理论 |
5.1.2 制度创新的过程 |
5.2 企业制度创新 |
5.2.1 建立有效的国有煤炭企业公司治理结构 |
5.2.2 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企业股权多元化 |
5.2.3 推进煤炭企业股份制改造上市发展 |
5.2.4 加快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多种途径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 |
5.2.5 加大破产力度,建立劣势企业的退出机制 |
5.2.6 坚持人本管理 |
5.3 技术创新 |
5.3.1 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 |
5.3.2 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特点 |
5.3.3 煤炭企业技术创新制约因素 |
5.3.4 建立国有煤炭企业技术创新机制 |
5.3.5 吉林省煤炭企业技术创新工作 |
5.3.6 建立技术创新指标评价体系模型 |
5.4 企业组织创新 |
5.4.1 企业组织创新的含义 |
5.4.2 吉林省煤炭企业组织创新工作探讨 |
5.5 经营方式创新 |
5.5.1 影响经营方式选择的因素 |
5.5.2 吉林省煤炭企业经营方式创新探讨 |
5.6 制度创新背景下小煤窑行为策略博弈分析与管理对策 |
5.6.1 政府执法者和小煤窑策略博弈分析 |
5.6.2 博弈方的演变 |
5.6.3 保证政策实施的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吉林省煤炭工业发展战略研究 |
6.1 煤炭工业面临的形势 |
6.1.1 世界煤炭工业发展趋势 |
6.1.2 世界煤炭需求展望 |
6.1.3 中国煤炭工业发展趋势 |
6.1.4 中国煤炭需求展望 |
6.2 吉林省煤炭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
6.2.1 吉林省煤炭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
6.2.2 吉林省煤炭行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
6.3 吉林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
6.3.1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
6.3.2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思路 |
6.3.3 吉林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6.3.4 吉林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基本对策 |
6.4 结构调整战略 |
6.4.1 煤炭企业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性 |
6.4.2 结构调整战略的指导方针 |
6.4.3 煤炭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方向 |
6.4.4 煤炭衰退矿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 |
6.4.5 我国煤炭衰退矿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
6.4.6 吉林省煤炭行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
6.5 煤炭工业转型战略 |
6.5.1 世界煤炭产区转型初步研究 |
6.5.2 我国煤炭行业转型状况 |
6.5.3 吉林省煤炭行业转型状况 |
6.5.4 煤炭产业转型的难点问题 |
6.5.5 煤炭企业转型的对策建议 |
6.6 煤炭矿区城市发展战略 |
6.6.1 矿区城市的形式与发展规律 |
6.6.2 我国矿业城市的贡献 |
6.6.3 制约煤炭矿区发展的因素 |
6.6.4 国外矿区经济发展模式及成功经验 |
6.6.5 我国矿区经济发展模式与基本经验 |
6.6.6 吉林省矿业城市的基本情况 |
6.6.7 矿业城市的发展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吉林省煤炭行业协调发展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
7.1 吉林省煤炭行业实现协调发展的措施 |
7.1.1 实施管理创新工程,加强行业结构调整 |
7.1.2 实施企业流程再造,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
7.1.3 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做强做大煤炭主业 |
7.1.4 实施“三清洁”战略,促进煤炭产业升级 |
7.1.5 实施多元经营战略,大力发展非煤产业 |
7.2 实现吉林省煤炭行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
7.2.1 加强资源勘查管理,延伸矿业经济生命周期 |
7.2.2 促进煤炭行业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吉林大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10)神东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保障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国外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1.1.1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
1.1.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1.1.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 |
1.1.4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
1.1.5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进展 |
1.2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背景 |
1.2.1 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背景 |
1.2.2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
1.2.3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性 |
1.2.4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
1.3 矿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必要性及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矿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1.3.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神东矿区发展状况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研究 |
2.1 神东矿区概况及开发建设现状简介 |
2.1.1 神东矿区概况 |
2.1.2 神东矿区开发建设现状 |
2.1.3 矿区开采技术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2.2 神东矿区生产经营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2.2.1 煤炭市场及其对神东矿区生产经营的影响 |
2.2.2 外部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对矿区生产经营的影响 |
2.3 矿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
2.3.1 矿区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定性描述 |
2.3.2 矿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
2.4 矿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分析 |
2.4.1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基本模型 |
2.4.2 各因素的隶属函数及各项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2.4.3 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 |
2.4.4 评价值的计算与分析 |
2.4.5 神东矿区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系统评价 |
3 神东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可持续发展途径研究 |
3.1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
3.1.1 结构分系统 |
3.1.2 技术分系统 |
3.1.3 价值分系统 |
3.1.4 制度分系统 |
3.1.5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
3.2 神华集团发展目标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
3.2.1 神华集团中长期发展目标 |
3.2.2 神华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
3.3 神东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可持续发展途径研究 |
3.3.1 神东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 |
3.3.2 神东矿区可持续发展途径分析 |
4 神东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系统研究 |
4.1 井田划分与开拓开采方案的调整 |
4.1.1 补连塔和上湾矿井联合开采 |
4.1.2 乌兰木伦矿开拓开采方案的调整 |
4.1.3 康家滩矿孙家沟井开拓开采方案调整 |
4.2 河东矿区总体规划方案 |
4.2.1 煤层与煤质 |
4.2.2 矿井规划 |
4.2.3 煤炭加工 |
4.2.4 矿区地面设施 |
4.2.5 矿区供电 |
4.2.6 煤炭外运 |
4.3 工作面参数与设备选型优化 |
4.3.1 综采工作面参数的确定 |
4.3.2 设备选型优化与分析 |
4.4 改造后矿井生产能力 |
4.5 矿井生产工艺的改革与完善 |
4.5.1 千万吨矿井群的设计与创新 |
4.5.2 综采工作面搬家工艺创新 |
4.5.3 连续采煤短壁机械化开采成套技术与工艺创新 |
4.5.4 矿井辅助运输方式改革与创新 |
4.5.5 煤矿生产综合自动化技术集成与创新 |
5 神东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保障系统研究 |
5.1 矿区经济发展战略 |
5.2 矿区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与完善 |
5.3 神东矿区管理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
5.3.1 依靠科技进步,创建高产高效的矿井 |
5.3.2 以市场为导向,建立新型配煤基地 |
5.3.3 实行专业化、集约化管理,建立“四条线”管理体制 |
5.3.4 “产学研”相结合的外延拓展模式 |
5.4 矿区信息化工程的建设与应用 |
5.4.1 矿区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
5.4.2 矿区信息化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
5.4.3 矿区信息化工程实施与完善 |
6 神东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障系统研究 |
6.1 矿区及其周边地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
6.1.1 神东矿区生态环境现状 |
6.1.2 矿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主要措施 |
6.1.3 矿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效益分析 |
6.2 矿区水资源状况分析及可持续利用 |
6.2.1 矿区水资源状况 |
6.2.2 矿区目前用水量分析 |
6.2.3 矿区2005年用水量预测分析 |
6.2.4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
6.3 矿区洁净开采技术 |
6.3.1 减少井下出矸量的技术与措施 |
6.3.2 井下粉尘的治理技术 |
6.3.3 减少井下废气污染的技术与措施 |
6.3.4 矿井水的处理与循环利用研究 |
6.3.5 地表塌陷区的治理 |
7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煤矿多种经营应推行意识——反应管理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鲁东南地区的社会变迁 ——朱村研究(1949-2000)[D]. 黄润青. 山东大学, 2020(09)
- [2]我国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关系研究[D]. 刘宜政.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5)
- [3]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大型煤炭企业发展模式研究[D]. 李益鹏. 山西大学, 2014(04)
- [4]煤矿清洁生产及产业链研究[D]. 龚文娟. 山东大学, 2007(03)
- [5]从垄断到竞争:发电厂商经营策略选择[D]. 周鲁霞.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5)
- [6]《内蒙古煤炭经济》2001年至2004年度索引[J]. 吕文君.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05(02)
- [7]国有大型煤炭集团产业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研究[D]. 谢添. 天津大学, 2004(07)
- [8]常德青峰煤矿紧缩退出战略研究[D]. 文选国. 中南大学, 2004(06)
- [9]吉林省煤炭行业制度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D]. 孙洪志. 吉林大学, 2004(04)
- [10]神东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保障系统研究[D]. 张喜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