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械产品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鑫[1](2021)在《铁路机车设备画像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铁路机务专业是铁路运输系统的重要行车专业,主要负责各型机车的运用组织、整备保养和综合检修。作为重要的铁路运输生产设备,机车的运输生产效率、设备质量状态、整备检修能力、安全管理水平等均会对铁路运输生产能力的稳健提升和经营管理工作的稳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各种监测检测设备以及各类信息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围绕机车积累了形式多样的海量数据,数据增量及质量均大幅提升,数据价值日益体现,铁路行业对于完善机车健康管理的需求十分迫切。当前铁路机务专业在进行机车健康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分析方法较少、大数据挖掘不足、管理决策科学性较弱、综合分析平台缺失等问题。铁路机车设备画像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作为实现机车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致力于加强机车数据资源的整合利用,通过客观、形象、科学的标签体系全面而精准地刻画机车的质量安全状态,并以此为基础深入挖掘潜藏的数据价值,实现机车事故故障关联分析、安全状态预警盯控、质量安全态势预测、检修养护差异化施修、稳健可靠管理决策等目的,支撑起铁路运输生产及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本文主要对铁路机车设备画像理论及其一系列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应用,取得了以下创新成果:(1)提出了铁路机车设备画像理论。通过梳理机车设备画像的含义及研究意义,明确了构建铁路机车设备画像理论的必要性及其定位。基于此,给出铁路机车设备画像理论的定义与内涵,梳理了符合现阶段机车运输生产管理需要的铁路机车设备画像理论的构成,阐述了关键技术的研究方法及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设计相匹配的应用架构,介绍了其所包含的核心应用、赋能应用、总体目标等6个方面内容。这为系统性地开展机车健康管理相关研究提供了崭新的理论和方法支持。(2)构建了基于设备画像的铁路机车画像标签体系。通过整合利用机车多维度数据,提出了机车设备画像3级标签体系技术架构,全面分析所包含的数据采集层、标签库层和标签应用层,详细阐释各级标签的内容构成,形成机车画像标签体系的构建方法。针对聚类这一标签产生方式,改进K均值(K-means)聚类算法的初始质心选取方法,提高标签获取的精度和稳定性。通过在某铁路局开展机车设备画像实地应用研究,获得了客观、精准、完整、可靠的机车画像。(3)提出了基于Ms Eclat算法的铁路机车事故故障多最小支持度关联规则挖掘方法。针对机车事故故障在关联规则挖掘中具有不同支持度的特点,提出了改进的等价变换类(Eclat)算法——多最小支持度等价变换类(Ms Eclat)算法,以各项目的支持度值为排序依据重新构建数据集,进而运用垂直挖掘思想获得频繁项集;为了进一步提高Ms Eclat算法在大数据分析场景中的执行效率,将布尔矩阵和并行计算编程模型Map Reduce应用于算法的计算过程,得到优化的Ms Eclat算法,设计并阐述了相应的频繁项集挖掘步骤。通过比较,Ms Eclat算法及其优化算法在多最小支持度关联规则挖掘方面有着极大的计算效率优势。通过在某铁路局开展实际应用研究,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高效性和准确性。(4)设计了基于时变概率的PSO+DE混合优化BP神经网络的机车质量安全态势预测模型。通过总结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和差分进化(DE)算法的原理及优缺点,设计了基于时变概率且融入了防早熟机制的PSO+DE混合优化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详细阐释了这一预测模型的训练步骤。以某铁路局的机车质量评价办法为依托,选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选择出运用故障件数、碎修件数等7个评价项点,预测机车未来3个月的质量安全态势。经过实验对比,新提出的预测模型有着更好的收敛能力,对于机车质量评价等级预测及分值变化趋势预测的准确度分别可以达到98%和91%以上。最后开展了实际预测应用及分析,为科学把控机车质量安全态势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方法。(5)设计了基于铁路机车设备画像理论的铁路机车健康管理应用。通过总结梳理铁路机车健康管理应用与铁路机车设备画像理论及机务大数据三者间的关系,设计了基于铁路机车设备画像理论的铁路机车健康管理应用的“N+1+3”总体架构及其技术架构。基于此,从设备、人员和综合管理3个方面介绍了机车运用组织、机车整备检修、辅助决策分析等7个典型应用场景,并特别给出这些场景的数据挖掘分析思路及框架,为铁路机车设备画像理论的扎实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最后,将本文所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某铁路局开展实地的铁路机车健康管理应用实践,通过搭建人机友好的应用系统,完成一系列机务大数据挖掘分析算法模型的封装,实现了机车画像标签生成及设备画像分析、机车事故故障关联分析、机车质量评价分析、机车质量安全态势预测分析等多项功能。通过实际的工程应用,实现了铁路机车设备画像理论及其关键技术的创新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文共有图56幅,表21个,参考文献267篇。
唐忠[2](2021)在《支持产品概念设计的专利知识挖掘方法及其原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概念设计是产品创新的核心,是一种基于知识驱动的问题求解过程,其实质是对知识进行迁移和重组的过程。作为创新设计的产物,专利文献成为了一种新的激发设计者获得创新灵感的知识资源,它与产品创新活动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如何从海量专利文献中挖掘并利用专利知识辅助概念设计就成为了产品创新设计的关键。专利文献的分类和检索是专利知识挖掘与支持产品概念设计的必要工具和重要研究内容。本论文以中文专利文献为研究对象,以获取产品概念设计所需知识为目的,从专利分类和专利知识检索的角度出发,对其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和支持产品概念设计的方法与工具进行研究,提出了支持产品概念设计的专利知识挖掘新方法。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现有概念设计求解过程模型的相关研究,对构成概念设计求解过程模型的设计元素信息进行分析,构建了专利知识辅助产品概念设计的需求-功能-原理-结构(Requirement-Function-Principle-Structure,RFPS)过程模型,建立了功能基来规范表达该模型中的功能,并对模型中各层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2)以现有的几种特征权重计算方法为例,首先分析并阐述了专利分类中如何合理地对测试集专利进行特征权重计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种无监督特征权重计算方法。然后,针对目前有监督词语权重方法在专利分类方面表现出的不足,建立了一种融合词-文本-类别的多层次专利特征权重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基于累积剩余熵提出了一种有监督词语权重方法。最后,针对无监督和有监督特征权重计算方法均未考虑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问题,构建了加权词向量并引入证据理论、圆周卷积和卷积神经网络来完成加权词向量的合成。更进一步地,为了解决传统向量空间模型存在的稀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的向量空间模型来实现专利的特征权重计算。通过实验分别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3)根据专利中所蕴藏的设计知识的特点,分别用动名词词组(动词+名词对)、动词和名词代表专利中的功能知识、原理知识和结构知识,完成了专利知识的表示。以Stanford Corenlp为词性标注工具,阐述了专利知识的提取规则。针对专利中的附图知识,给出了从专利中提取专利附图的算法。建立了以专利标题和摘要为索引的专利知识组织与存储策略,为进一步地实现专利知识的检索提供了支持。(4)作为利用专利知识的必要工具之一,专利知识检索决定了专利知识应用(即迁移与重组)的效率与效果。针对关键词检索方法会出现使用同义词的现象以及关键词不能充分表达检索意图的问题,根据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建立了意图单元来识别与理解检索意图,提出了基于IPC的专利知识检索方法,并详细阐述了该方法的计算流程。考虑到每个意图单元和每个专利中所包含的功能动词数不可能完全彼此相同,分别从IPC和专利中提取了完整的用于描述动作的功能动词集,进而定义了用于专利知识检索的功能绝对性指标,解决了专利知识检索中仅用余弦函数计算相似度存在的问题,提高了专利知识检索的准确性。(5)以前述理论研究为基础,开发了支持产品概念设计的专利知识挖掘原型系统(Patent Knowledge Mining Prototype System,PKMPS)。将PKMPS应用于压水型反应堆辐照样品孔塞的创新设计中,展示了PKMPS各功能模块的窗口布局,同时详细介绍了各功能模块的操作规则与使用方法。初步验证了PKMPS在辅助产品概念设计上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殷士勇[3](2020)在《环锭纺纱信息物理生产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环锭纺纱是最主要的纱线生产方式,生产的纱线强力好、条干均匀度高和适纺产品范围广。目前国内环锭纺纱锭数已超过1.37亿锭,约占全球环锭纺纱总锭数的2/3,是具有国际化竞争优势的产业。近年来环锭纺纱生产招工难,少人化/无人化生产模式需求迫切;纺纱市场竞争激烈,提升高质量、高可靠性纱线生产能力是竞争焦点。环锭纺纱工艺还难以做到全流程连续生产,其生产设备品种多样、通信接口复杂,面向少人化/无人化的互联互通困难。高速、连续的环锭纺纱生产中需要及时处理各种任务,以降低次品率和浪费和满足任务处理的高实时性要求。环锭纺纱工艺流程长,纱线质量受环境、工艺、原料等多因素影响,质量一致性控制难。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CPS)是智能制造的核心,然而针对动态、高速、连续和批量制造的环锭纺纱生产,目前还没有相关理论、技术和应用方法的研究。本文率先提出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环锭纺纱生产体系,从系统架构到环锭纺纱信息物理生产系统(Cyber physical Production System,CPPS)核心要素,研究了关键工艺参数与控制指令传输、实时任务的计算与处理以及纱线质量控制等技术,并在实践中展开应用。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体现在以下四方面:(1)针对环锭纺纱工艺流程长、纤维形态变化大、生产连续性与离散性混合,生产过程中数据流和控制流的关系多样复杂等问题,论文系统地研究了环锭纺纱CPPS系统构架,提出基于“纤维流-数据流-控制流”融合的环锭纺纱CPPS模型,并给出其形式化定义描述。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方法,研究环锭纺纱CPPS的系统建模,采用Sys ML建立了环锭纺纱物理生产系统需求图、用例图、面向纤维流的作业序列图、数据流的状态机图和控制流的时序活动图等。(2)针对环锭纺纱无人化/少人化生产的工厂管控以及关键工艺参数和控制指令传输的可信性问题,论文率先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环锭纺纱关键工艺参数和控制指令的可信传输方法。研究了环锭纺纱CPPS互联互通体系,提出了基于OPC UA的纺纱设备信息模型,建立了关键工艺参数与控制指令的云-边传输模型。设计了边缘节点内和边缘节点间关键工艺参数与控制指令的传输模型,研究了关键工艺参数与控制指令的区块链构建方法,提出了基于时效性奖励的委任权益证明共识机制,提高了成功投票率。(3)针对环锭纺纱高速生产中任务需要实时性处理的问题,论文提出了基于边缘计算的实时任务处理方法。基于环锭纺纱生产特点,建立了1-1模式与N-1模式混合的边缘计算节点部署模型,研究了边缘计算节点之间的协同机制。分别研究了单个边缘计算节点与全部边缘计算节点的实时任务处理模型,并设计了实时任务处理的算法,有效降低了任务处理的延迟率。(4)针对环锭纺纱中纱线质量的影响因素多、耦合关系复杂、纱线质量波动随机性问题,论文提出了基于Actor-Critic深度强化学习的纱线质量控制方法。根据环锭纺纱质量控制现状,从单工序、前序约束的相邻工序间和全局工序三个控制策略,分别建立了基于质量损失函数的纱线质量控制Actor-Critic深度强化学习模型,包括单工序独立控制模型、前序工序约束的嵌套控制模型以及全局工序的共享控制模型,有效提高了纱线质量的一致性。最后,论文展开了全面的环锭纺纱生产试验研究,设计了生产实验验证方案,分别验证和分析了关键工艺参数和控制指令的可信传输方法、实时任务的处理方法和纱线质量控制策略。结果表明:论文所提方法对解决环锭纺纱生产中的具体问题有良好的效果。
赵旭东[4](2020)在《摩擦焊机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摩擦焊接是一种固相连接技术最早起始于美国,这一技术凭借其高效、清洁、精密、节能以及优质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钻探、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众多高新技术领域中。文章研究从企业生产实践出发并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旨在借由数字化设计手段并结合相关试验来解决空心活塞杆的大批量生产问题。文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企业实际生产需求并结合所生产的系列化产品特征,对焊机具体构造及动作过程进行了相关设计,对装备的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计算。(2)据相关国家标准及技术要求对标准件进行了选型设计,对非标准件进行了结构设计。最后利用三维建模软件Solid Works进行焊机三维虚拟样机的装配,并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完成空心活塞杆自动上下料生产线设计。(3)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所设计的摩擦焊机主要结构进行了静动态特性校核与轻量化设计。主要研究内容为:首先,将子模型分析技术应用于主传动系统的静态特性分析中,研究了主轴在不同工况下的静力学特性。与传统的研究方法相比,该技术提高了求解的效率和精度,证实了焊机主轴设计的合理性。并对主轴动态安全性进行了校验。在随后的研究中对焊机主轴箱及推力缸支撑体进行了静、动态特性分析,并相应地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为了改善主轴箱及推力缸支撑体的整体机械性能并合理地使用主轴箱材料,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完成了主轴箱及支撑体的优化设计并实现了焊机轻量化设计。再次,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焊机滑组支撑体、顶端推力座以及夹具进行了静力学校核。最后,建立了用于有限元分析的连续驱动摩擦焊机整机的简化模型,进行了整机静动态特性校核。(4)在摩擦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质量影响的研究中,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不同焊接参数的加载方式进行了比较,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不同焊接参数(焊接转速、摩擦压力、摩擦时间)对焊接质量的影响规律。最后,对摩擦焊接数值模拟中的几点关键性技术进行了总结与讨论。(5)在焊接实验研究中以小直径焊件为例,采用正交实验法列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因素表研究单级加压情况下,焊接转速、摩擦压力以及摩擦位移三个工艺参数对焊件焊接温度的影响规律。与此同时以中等直径焊件为例,采用正交实验法探究二级加压情况下,一级摩擦压力、一级摩擦位移、二级摩擦压力以及二级摩擦位移等四个工艺参数对焊接轴向缩短量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焊件的宏观形貌观察,微观组织分析、接头温度实测等方法对35#钢焊接性进行了分析。
尹俊辉[5](2020)在《基于高效有限元方法的复杂动力学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先进电子技术对电子设备的性能要求日益增长,传统的电子设备设计方法已不能够满足当前电子设备中的高密度、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要求。为了从整体性能上设计最优电子设备,除了保证主要电参数性能之外,还需要对散热、振动等可靠性进行分析,即充分考虑电子设备的结构位移场、温度场、电磁场、流场等。结构位移场在电子设备的性能分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电子设备的设计中很重要,为了设计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电子设备,有必要了解它们在当前设计中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在外部载荷作用下,电子设备关键结构会产生变形,导致电磁场的边界条件改变,进而影响电性能的实现。采用仿真技术对电子设备结构可靠性和位移场进行预先分析,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手段。因此,需要开发用于电子设备的CAD/CAE集成的动力学分析快速设计系统。本文开发了一款用于电子设备动力学分析的软件-MCS,为电子设备结构可靠性和位移场的预先分析提供了有效的仿真工具。论文以CAD/CAE集成设计环境技术、准确快速的振动分析求解技术、精确高效的流场求解技术、流固耦合技术为重点研究内容,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开发了基于有限元方法的三维动力学分析仿真软件。该软件采用C++编程实现,包含实体建模、网格划分、动力学模拟器、后处理四大模块。其中实体建模支持快速建模和参数化建模。网格划分支持四面体网格、曲网格、边界层网格、混合网格等,且具有局部加密功能。动力学模拟器包括自由振动分析,随机振动分析,流场分析以及用于辅助流场分析的静力分析模块。后处理模块具有三维场、二维表面场以及曲线显示功能。利用该软件可实现电子设备结构可靠性和位移场的预先分析。2、开发了具有统一数据架构的CAD/CAE集成振动分析快速重设计系统。该系统可以缩短设计-分析-重设计过程的周期。在此设计系统中,设计人员可以同时、快速、自由地完成组件设计和性能分析,而无需使用两个不同的软件或两个界面环境。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MCS软件的分析设计效率要高于商业软件。3、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隐式重启Lanczos迭代方法用于自由振动分析,并结合虚拟激励法实现了随机振动分析。改进的隐式重启Lanczos迭代方法通过引入频谱变换把低频段的固有频率求解问题转换到高频段的迭代求解。而且该方法只需在Lanczos迭代之前构造一次预处理子。虚拟激励法被应用于基于振型叠加法的随机振动分析,提高了振动分析的效率。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计算性能上全面超越了传统Lanczos迭代方法,而且在性能上也要优于商业软件ANSYS。4、建立了基于三层预处理子的大型线性系统的快速求解技术。根据多层预处理子的概念,提出了用于PCG方法的三层预处理子。该预处理子包括基于高阶叠层基函数的p型多重网格预处理子,基于处理病态稀疏线性系统的MFBIC预处理子以及基于位移三个方向分量的块雅克比预处理子。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快速求解技术具有与基本方法以及商业软件相当的精度,并且在求解性能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包括计算时间和内存需求。5、建立了基于曲网格的流场分析DG方法和流固耦合分析方法。首先对流场基本方程和DG方法进行了简单的阐述。然后研究了从真实的曲单元到标准参考单元的几何变换。基于逆变速度提出了固壁边界条件和HLLC通量格式在曲单元中的通用实现方法,该技术不需要复杂的几何边界信息,并且易于实现。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曲网格DG方法可以在适当粗的非结构化网格上获得合理的精度。最后结合静力学分析初步实现了流固耦合分析。6、提出了高效率曲网格DG方法。首先基于凸出和凹陷曲单元与直单元之间的几何关系,利用数值解的光滑性提出了一种无需曲单元体积分的曲网格DG方法。然后基于物面法向量以及表面法向量的Jacobian关系,提出了改进的曲网格DG方法。在该方法中,不仅避免了任何曲单元上的体积分,而且不需要沿曲面边界的面积分。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曲网格DG方法具有和普通曲网格DG方法相当的高阶精度。
何佳男[6](2019)在《贴近摄影测量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观测世界并获取感兴趣对象的精细化地理空间信息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摄影测量与其他技术手段相比,具有低成本、数据处理方便、高精度、非接触、直接带有纹理信息的优势。为了获取目标场景的高分辨率、高质量影像,现有方法一般通过倾斜摄影测量或地面近景摄影测量进行数据采集。但由于这两种方法的固有特点,它们在对非常规地面(如滑坡、大坝、高边坡等)或者人工物体表面(如建筑物立面、高大古建筑、地标建筑等)等目标进行精细化数据获取的应用中仍有不足。无人机技术在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为摄影测量提供了新的数据获取手段。无人机技术与传统航空或低空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以及倾斜摄影测量方法的结合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但它们在对非常规地面或人工物体表面进行精细数据采集时仍然面临效率和数据质量两方面的问题。因此本文从精细化三维重建和信息提取的需求出发,提出贴近摄影测量的方法:充分利用无人机平台在数据获取方面的优势,实现对这些目标亚厘米甚至毫米级别分辨率影像的高效自动化采集,并进行高精度空中三角测量处理,为其精细化重建奠定基础。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提出了贴近摄影测量的方法,并阐述其概念与含义。贴近摄影测量的研究背景是对目标精细化三维重建和信息提取的需求,它充分利用无人机平台在数据获取方面的优势,具有贴合目标表面飞行、自动朝向目标表面拍摄的特点,其核心是“从无到有”、“由粗到细”的精细化影像数据自动采集策略。它可以实现非常规地面或者人工物体表面高分辨率影像的高效自动化采集,以及高精度空中三角测量处理,为这些目标的精细化重建奠定基础。(2)对初始场景信息引导下的贴近航迹规划方法进行了研究。贴近航迹规划包括计算无人机对目标拍摄时的位置和摄影姿态,是无人机安全进行贴近数据采集的前提。根据贴近摄影测量对象的特点,本文将其划分为规则和非规则目标,然后分别研究了合适的贴近航迹规划方法。同时,还针对各类目标研究了交向贴近航迹的规划方法,以提高贴近摄影测量在深度方向的精度。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无人机对目标自动、高效地贴近拍摄,保证数据获取的效率和质量。(3)研究了贴近摄影数据的空中三角测量方法。该方法充分挖掘空间关系约束条件的作用,实现对贴近摄影数据的高精度空中三角测量处理。首先根据影像的GPS坐标判断拍摄目标的类型,自适应地确定基于空间距离约束分组的距离阈值,对影像进行分组,避免穷举匹配;然后利用空间覆盖约束条件进一步去除重叠区域较小或狭窄的匹配对,并在组内构建自由网;最后通过最小二乘方法对各组方位元素进行综合,并以此为初值进行整体的GPS辅助的自检校光束法平差。三组典型目标的贴近摄影测量数据被用来验证本文方法,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有效地对贴近摄影数据进行处理,恢复其高精度的位置姿态参数。(4)对贴近摄影测量的精度进行分析与评价。首先,对本文使用的数据获取平台RTK无人机的无控定位精度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RTK无人机有较高的绝对定位精度,能对贴近摄影中不方便布设控制点的目标提供精度保障。同时,本文还对贴近摄影测量的交向拍摄问题进行了实验与分析,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交向贴近航迹规划中安置角计算方法的正确性。最后,通过两组数据对贴近摄影测量的相对精度进行分析,发现使用普通的无人机也可以保证较高的相对精度。(5)结合实际应用,对贴近摄影测量在地质调查、灾害应急、水利工程、文物古建筑保护以及建筑物精细化三维重建等领域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意义进行说明。
葛智光[7](2018)在《机床主轴磨削工艺智能决策软件及其云平台系统研发》文中研究说明机床主轴是机床重要的核心部件,应用于几乎所有的旋转加工机床,其工作精度等级直接取决于主轴的加工质量。机床主轴具有转速高、受力大、容易磨损失效等特点,因此要求其加工精度高、表面质量好、质量一致性好。在机床主轴的加工过程中,磨削作为其终加工工序,是满足其高精度和高表面质量的重要手段。当前磨削加工所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是,在选择磨削加工工艺方案时,主要依赖操作人员的经验,这种方式,选择加工工艺方案的决策效率低、加工柔性差,并且在进行工艺方案决策时,单机操作,孤立运行,无法充分利用、扩展原有的知识、经验,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机床主轴磨削工艺智能决策软件及其云平台系统,对智能推理技术和云平台构建技术进行了研究,研发了工艺软件和云平台系统,在合作企业的机床主轴磨削实际加工中也得到了应用验证。首先,设计了机床主轴磨削工艺智能决策软件及其云平台系统。对工艺软件和云平台系统进行了研究概述;其次对工艺软件进行了总体设计,包括设计需求分析、软件总体框架、功能模块分析以及系统流程分析,将工艺软件分成了四大模块:基础数据库模块、工艺知识库模块、工艺定义模块和决策优化模块;然后对云平台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包括设计服务模式、系统总体框架以及开发工具,并对设计进行了相关描述。然后,介绍了机床主轴磨削工艺智能决策软件及其云平台系统的实现和关键技术研究。介绍了工艺软件的关键技术工艺信息规范化描述、实例推理和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过程,并且在此研究基础上对工艺软件相应模块进行了开发;介绍了云平台的搭建技术,主要包括前端交互页面的实现以及后台服务器的配置最后,分别对机床主轴磨削工艺智能决策软件及其云平台系统进行了运行示例,以一具体的新工艺问题输入云平台系统,利用云平台系统进行工艺方案决策,并采用最终获得的工艺方案对该主轴毛坯进行实验加工,分析磨削加工结果,对磨削工艺决策软件及其云平台系统进行验证。
叶俊男[8](2018)在《基于价值共创视角的城市智慧照明综合装置形态设计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智慧城市是一个透彻感知、全面互联、深度智能的大系统,它的核心是通过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数字技术将现代城市中的物理、信息、社会和商业等基础设施连接起来,对城市中产生的民生、环保、交通、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等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快速相应,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实现城市绿色可持续性发展,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USLE(Urban Smart Lighting Equipment,以下简称:USLE)将是实现智慧城市更新建设中的重要应用载体,将在实现城市节能减排、提升城市形象、利用城市资源、推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目前USLE在产品设计与评价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1)需要加强从用户感性和用户参与角度对USLE进行设计;(2)需要完善USLE功能需求提取和评价方法;(3)USLE形态设计与评价方法需与时俱进。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研究将在梳理国内外相关USLE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价值共创和感性工学相关理论与方法对USLE形态设计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与探索。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以产品形态设计领域的价值共创过程系统模型和基于价值共创视角的产品设计流程与内容为基础,提出了产品智能系统设计的价值共创,包括功能、结构、材料、形态、色彩、技术、商业、交互和服务九个方面内容,结合木马设计提出的“四链融合·七步创新”法,制定产品智能系统设计价值共创流程。(2)通过分析价值共创理论中的基于生产者逻辑的价值共创过程和基于用户逻辑的价值共创过程,结合感性工学和相关形态设计理论与方法,对价值共创视角下的USLE形态感性设计与评价系统进行总体架构,提出USLE产品设计原则。(3)以情感化设计为理论基础,结合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的USLE生产者与用户需求层次模型,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获得城市特定区域形态功能需求指标的优先次序及重要度。(4)通过市场调研、用户调研和聚类分析,建立了环境评价、功效评价、创新评价、风格评价、人文评价、质量评价和形态评价等七大USLE感性意象评价维度空间,在这基础上以上海海湾大学城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价值共创视角下城市特定区域USLE感性意象空间,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获得感性意象因子与用户满意度关系。(5)通过眼动追踪、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形态分析法获得上海海湾大学城USLE形态样本进行主要形态特征和设计要素,运用数量化理论Ⅰ类构建出上海海湾大学城USLE形态要素与感性意象关系模型,并用配对T检验方法进行了模型验证,最终建立价值共创视角下感性意象、形态设计要素和形态满意度的多元回归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快速获得某个感性意象下用户满意的形态设计要素,指导设计师进行形态创意设计;同时可快速计算得出USLE形态设计方案的满意度,对设计方案优劣进行快速的感性评价,从而实现设计方案的快速推荐,成为USLE形态设计方案感性评价的重要依据。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价值共创视角下产品智能系统设计流程,生产者和用户对于城市不同环境下的USLE的功能需求评价方法,以及通过建立城市特定环境下的感性意象空间,形态感性意象、形态满意度以及形态设计要素关系模型对USLE形态满意度、形态设计要素进行分析与评价的方法,研究成果同样适用于其他智慧城市相关智能综合装置的形态设计与评价,有助于未来生产企业、行业管理部门通过科学的手段对智慧城市综合终端产品进行定性、定量设计评价,快速获得设计方案的意见与建议,在未来智慧城市更新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刘旭南[9](2014)在《掘进机动态可靠性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掘进机是巷道掘进、煤岩开采过程中的主要设备之一,其工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本文从掘进机动态可靠性出发,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采用MATLAB与EXCEL编制了掘进机截割头辅助设计软件,解决了截割头参数化建模及切削面积、方正率计算等问题且可生成切削图、截齿排列及截割性能曲线图并可为掘进机动态可靠性分析提供载荷文本。通过对比多组设计方案的截割性能,可找到截割头的最优设计方案。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建立了掘进机刚柔耦合模型,对不同工况载荷下的模型进行动态仿真并得到关键零件的应力信息,构建了关键零件应力与可靠度之间的隶属函数,以各工况参数及相应的可靠度作为掘进机关键零件可靠度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提出了一种将人工神经网络与虚拟样机技术相结合分析零件可靠性的新方法,实现了新工况下掘进机的动态可靠性预测及最优横摆速度的获取。解决了单纯应用神经网络样本难获取以及单纯应用虚拟样机技术仿真工作量大、时间长等问题。采用MATLAB与EXCEL编制了行星齿轮强度校核软件,以掘进机动力学仿真结果中相应齿轮的接触法向力作为软件的输入,通过软件计算可实现齿轮齿面接触应力及齿根弯曲应力的校核,弥补了传统分析中齿轮受力无法确定以及采用有限元软件无法求解齿根弯曲应力、求解接触应力时间过长的不足。这些关键技术的研究为采掘机械的动态可靠性设计、性能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郭立群[10](2011)在《GEOINT服务体系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GPS、RS、GIS和VR为主体的全数字化地理空间情报(GEOINT)集成服务体系作为一个复杂的地理情报管理的巨系统,正在逐步替代测绘装备传统模拟时代的测绘业务生产与保障技术体系。而在新一代IT技术、各学科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并充分运用到各行各业背景下,“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地球”的提出,将实现世界每个角落透明化、智能化。这使得GEOINT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目前,测绘保障的基础信息获取手段从静态转入动态、从航空进入航天领域,与其相应的信息处理正向系统化、系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但如何实现庞大的测绘业务生产过程转型为GEOINT体系信息服务产业?如何构成自主完整、成熟配套的GEOINT信息服务体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因此,论文围绕区域测绘装备一体化技术为主体的GEOINT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以及相关关键实现技术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研究计划目标:应用GEOINT信息服务和系统工程等交叉学科理论、方法和实现技术,利用当前成熟Web服务技术,把测绘业务生产转化为GEOINT信息服务;实现分布异构系统的Web集成与相关领域信息资源整合;通过GEOINT业务流程的建模和工作流程组合,为实现互操作和智能化服务奠定基础,借助分布式搜索、发现和访问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服务;并通过与本领域及相关业界的组织、部门和机构结合,实现更广泛的融合和资源共享综合利用。论文针对GEOINT基础信息获取、处理和管理与在线发布三大类装备集成问题,在总体装备体系构建方面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国内外GEOINT服务体系现状和主要成果,立足区域GEOINT服务中的现有装备及测绘力量,构建了区域GEOINT服务技术体系结构。通过整合区域各梯次组织、部门和机构测绘系列装备和基础数据,实现了多传感器、多分辨率、多时相遥感影像、规划行动区域DEM矢量数据和多元目标属性数据的多源GEOINT信息集成、管理和在线发布等一体化服务,重点就如下五个关键实现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针对GEOINT信息服务中的规划行动区域地理空间信息处理效率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分布式IMINT数据库管理系统,改进并实现了规划行动区域,基于瓦片模型的SUSAN角点检测算法,提高了从大量栅格遥感影像中快速检索目标影像的效率。(2)数字地面模型(DEM)作为区域GEOINT服务体系中的地理空间信息最为重要的测量数据之一,保证DEM的基础数据获取质量并进行定位检索是又一项关键技术。鉴于DEM数据随机误差的高斯分布特性,选择“归一化”权系数进行DEM的高斯“低通滤波”,有效地剔除随机分布于DEM中的“零均值”误差;对矢量DEM基础数据的误差处理,实现了中值滤波和极值滤波的DEM粗差探测方法;提出并实现了“DEM影像金字塔”快速查询定位策略,有效地实现了DEM数据的快速显示和空间三维数据的快速选取和反馈技术,达到了DEM质量控制和快速定位的目标。(3)对地理空间信息虚拟现实可视化表达技术进行了“多模态”实现。从区域GEOINT服务技术体系中涉及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表达、虚拟区域环境行动与区域环境行动可视化角度入手,总结了基础情报信息的3D建模技术。设计并开发了基于IMINT和矢量DEM数据的VR表达平台,采用不同的地理空间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进行了“多模态”的虚拟现实表达实验,得到了满意的虚拟现实仿真成果。上述技术的研究与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GEOINT服务体系中的GEOINT信息的处理效率。在GEOINT服务体系应用实践方面,主要的创新工作包括两个方面(具体内容见附件)。(4) GEOINT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着规划行动区域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快速有效·的获取问题,论文研究并实现了基于北斗、GPRS、APN等通信手段的规划行动单元位置与状态信息传输功能,遥感影像和DEM等多源、异构GEOINT数据获取与融合功能,提高了体系基础信息获取效率。(5)在GEOINT信息管理与在线发布服务方面,研究了基于Web的专用网络开发框架,在TCP/IP协议基础上,设计了移动终端和主控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协议,并研制了相关软件,提高了GEOINT情报数据的传输效率,实现了多源GEOINT与相关领域信息资源融合的网络发布系统。总之,模拟应用实例表明,GEOINT服务技术体系的构建和部分关键技术的解决,提高了多源GEOINT信息的使用效率,对相关领域业界组织、部门和机构(异构系统)提供共享和互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机械产品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械产品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铁路机车设备画像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1.2.1 必要性 |
1.2.2 可行性 |
1.3 本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文组织架构及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2.1 机务大数据研究及应用 |
2.1.1 国外 |
2.1.2 国内 |
2.2 机车检修现状 |
2.3 设备画像 |
2.3.1 画像的概念 |
2.3.2 构成要素 |
2.3.3 模型与方法 |
2.4 标签技术 |
2.4.1 画像标签的定义 |
2.4.2 标签分类 |
2.4.3 标签构建原则 |
2.4.4 标签构建方法 |
2.5 设备健康管理 |
2.5.1 国外设备健康管理现状 |
2.5.2 国内设备健康管理现状 |
2.5.3 我国铁路机务专业PHM技术发展差距 |
2.6 本章小结 |
3 铁路机车设备画像理论 |
3.1 机车设备画像概述 |
3.2 铁路机车设备画像理论构建 |
3.2.1 铁路机车设备画像理论的定义与内涵 |
3.2.2 铁路机车设备画像理论的构成 |
3.2.3 铁路机车设备画像理论的应用架构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设备画像的铁路机车标签体系构建 |
4.1 问题概述 |
4.2 面向设备画像的标签技术 |
4.3 机车画像标签体系构建 |
4.3.1 机车画像标签体系技术架构 |
4.3.2 机车画像标签体系 |
4.4 基于聚类的机车第三级标签获取方法 |
4.4.1 K-means算法 |
4.4.2 K-means算法的改进 |
4.4.3 K-means算法与改进算法的比较验证 |
4.5 机车画像标签体系构建实例 |
4.5.1 K-means改进算法的应用 |
4.5.2 机车完整标签体系的产生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MsEclat算法的铁路机车事故故障多最小支持度关联规则挖掘 |
5.1 问题概述 |
5.2 MsEclat算法的背景知识 |
5.2.1 垂直格式数据集 |
5.2.2 支持度、置信度与提升度 |
5.2.3 概念格理论 |
5.2.4 多最小支持度下的频繁项集判定 |
5.2.5 面向有序项目集合的最小支持度索引表 |
5.2.6 基于等价类的可连接性判定 |
5.3 MsEclat算法原理 |
5.3.1 Eclat算法简述 |
5.3.2 改进的Eclat算法—MsEclat算法 |
5.4 优化的Ms Eclat算法 |
5.4.1 基于布尔矩阵的T_(set)位运算求交 |
5.4.2 基于MapReduce的等价类并行运算 |
5.4.3 大数据场景下优化的MsEclat算法的频繁项集挖掘步骤 |
5.5 算法比较验证 |
5.5.1 MsEclat算法与水平挖掘算法的对比 |
5.5.2 MsEclat算法与其优化算法的对比 |
5.6 机车事故故障关联规则挖掘分析 |
5.6.1 待分析项目的选取 |
5.6.2 关联规则挖掘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基于PSO+DE混合优化BP神经网络的铁路机车质量安全态势预测 |
6.1 问题概述 |
6.2 机车质量等级评价 |
6.3 基于机车质量评价项点的特征选择 |
6.3.1 灰色关联度分析 |
6.3.2 机车质量等级的比较特征选择 |
6.4 PSO+DE混合优化BP神经网络 |
6.4.1 BP神经网络原理 |
6.4.2 PSO算法原理 |
6.4.3 DE算法原理 |
6.4.4 基于时变概率的PSO+DE混合优化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6.5 机车质量安全态势预测分析 |
6.5.1 预测模型训练 |
6.5.2 预测模型训练结果分析 |
6.5.3 预测模型应用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基于铁路机车设备画像理论的铁路机车健康管理应用总体设计 |
7.1 机务大数据与机车健康管理 |
7.2 铁路机车健康管理应用设计 |
7.2.1 设计目标及定位 |
7.2.2 总体架构设计 |
7.2.3 技术架构设计 |
7.3 铁路机车健康管理应用的典型应用场景分析 |
7.3.1 设备质量综合分析 |
7.3.2 人员运用综合把控 |
7.3.3 运输生产综合管理 |
7.4 本章小结 |
8 某铁路局机车健康管理应用实践 |
8.1 应用开发方案 |
8.1.1 系统开发环境 |
8.1.2 数据调用方式 |
8.1.3 分析模型定时任务调用方式 |
8.2 机车数据管理功能 |
8.2.1 基本数据管理 |
8.2.2 视频数据管理 |
8.2.3 机务电子地图 |
8.3 机车画像标签生成及分析功能 |
8.3.1 机车画像标签管理 |
8.3.2 单台机车画像分析 |
8.3.3 机车设备画像分析 |
8.4 机车事故故障关联分析功能 |
8.5 机车质量评价分析功能 |
8.5.1 单台机车质量安全分析 |
8.5.2 机务段级机车质量安全分析 |
8.5.3 机务部级机车质量安全分析 |
8.5.4 全局机务专业质量安全综合分析 |
8.6 机车质量安全态势预测分析功能 |
8.7 本章小结 |
9 总结与展望 |
9.1 本文总结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FIGURE INDEX |
表索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TABLE INDEX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支持产品概念设计的专利知识挖掘方法及其原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产品概念设计概述 |
1.2.1 产品创新设计相关概念 |
1.2.2 概念设计的内涵 |
1.2.3 概念设计过程模型的研究 |
1.3 辅助产品创新设计的功能基和专利知识研究 |
1.3.1 产品功能的定义与表达 |
1.3.2 功能基支持产品创新设计的研究 |
1.3.3 基于专利知识辅助产品创新设计的研究 |
1.4 面向产品创新设计的专利分类与检索研究 |
1.4.1 面向产品创新设计的专利分类研究 |
1.4.2 面向产品创新设计的专利检索研究 |
1.5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本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2 本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论文的体系架构与主要研究内容 |
2 专利知识辅助产品概念设计过程模型及其关键技术 |
2.1 引言 |
2.2 基于功能基的概念设计求解过程模型 |
2.2.1 功能基的建立 |
2.2.2 建立基于功能基的概念设计求解过程模型 |
2.3 专利知识辅助产品概念设计过程模型 |
2.4 基于功能基的专利分类关键技术 |
2.4.1 专利获取及其标签设定 |
2.4.2 专利成分选择及预处理 |
2.4.3 特征选择与专利向量化表示模型 |
2.4.4 专利分类算法与分类性能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功能基的专利分类特征权重计算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专利分类中测试集专利特征权重计算方法分析 |
3.2.1 现有的无监督特征权重计算方法分析 |
3.2.2 现有的有监督特征权重计算方法分析 |
3.3 无监督的专利特征权重计算方法 |
3.4 有监督的专利特征权重计算方法 |
3.4.1 融合词-文本-类别的多层次专利特征权重计算模型 |
3.4.2 基于累积剩余熵的专利特征权重计算 |
3.5 基于语义的专利特征权重计算方法 |
3.5.1 词向量模型及基于词向量的专利特征权重计算 |
3.5.2 基于加权词向量的专利特征权重计算 |
3.5.3 基于证据理论的专利特征权重计算 |
3.5.4 基于圆周卷积的专利特征权重计算 |
3.5.5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专利特征权重计算 |
3.5.6 基于语义向量空间模型的专利特征权重计算 |
3.6 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3.6.1 无监督的专利特征权重计算结果与分析 |
3.6.2 有监督的专利特征权重计算结果与分析 |
3.6.3 基于语义的专利特征权重计算结果与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支持产品概念设计的专利知识挖掘与检索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专利知识表示及其提取规则 |
4.2.1 专利知识的表示 |
4.2.2 专利知识的提取规则 |
4.3 基于国际专利分类表的专利知识检索意图识别与理解方法 |
4.3.1 问题的提出 |
4.3.2 建立基于国际专利分类表的意图单元 |
4.4 基于国际专利分类表的专利知识检索方法 |
4.4.1 功能动词的建立 |
4.4.2 基于国际专利分类表的专利知识检索流程 |
4.5 本章小结 |
5 支持产品概念设计的专利知识挖掘原型系统及其应用实例 |
5.1 引言 |
5.2 系统开发环境及总体框架 |
5.2.1 系统开发环境 |
5.2.2 系统总体框架 |
5.3 专利知识挖掘原型系统开发及其应用实例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环锭纺纱信息物理生产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目的 |
1.2 课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2 工程问题提出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CPS发展与概念 |
1.3.2 CPS架构与建模方法 |
1.3.3 CPS安全 |
1.3.4 实时任务处理 |
1.3.5 纱线质量控制 |
1.3.6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体系架构 |
1.4.1 论文研究目标 |
1.4.2 论文研究内容 |
1.4.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环锭纺纱CPPS建模 |
2.1 引言 |
2.2 环锭纺纱CPPS的定义 |
2.3 纤维流-数据流-控制流定义与描述 |
2.3.1 纤维流定义 |
2.3.2 数据流定义 |
2.3.3 控制流定义 |
2.4 基于Sys ML的环锭纺纱CPPS建模 |
2.4.1 系统需求与用例建模 |
2.4.2 纤维流-数据流-控制流融合建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锭纺纱CPPS关键工艺参数与控制指令的可信传输 |
3.1 引言 |
3.2 环锭纺纱CPPS互联互通与传输模型 |
3.2.1 互联互通体系 |
3.2.2 设备信息建模 |
3.2.3 云-边传输模型 |
3.3 关键工艺参数和控制指令可信传输方法 |
3.3.1 关键工艺参数和控制指令区块链构建 |
3.3.2 基于时效性奖励的DPoS共识机制 |
3.3.3 基于区块链的可信传输方法 |
3.3.4 仿真实验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锭纺纱CPPS的实时任务处理方法 |
4.1 引言 |
4.2 环锭纺纱CPPS的实时任务模型 |
4.2.1 实时任务类型 |
4.2.2 实时任务模型 |
4.3 边缘计算节点模型 |
4.3.1 边缘计算节点服务内核框架 |
4.3.2 边缘计算节点部署模型和协作机制 |
4.4 基于边缘计算的实时任务处理 |
4.4.1 面向单个边缘计算节点的实时任务处理建模 |
4.4.2 面向全部边缘计算节点的实时任务处理建模 |
4.4.3 算法设计 |
4.5 仿真实验与分析 |
4.5.1 调度算法对实时任务处理的影响 |
4.5.2 任务数量对实时任务处理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环锭纺纱CPPS的纱线质量控制方法 |
5.1 引言 |
5.2 环锭纺纱CPPS纱线质量控制模型 |
5.2.1 质量损失函数定义 |
5.2.2 基于质量损失函数的纱线质量控制模型 |
5.3 基于Actor-Critic学习的纱线质量控制方法 |
5.3.1 问题定义 |
5.3.2 独立工序的单独控制模型 |
5.3.3 工序约束的嵌套控制模型 |
5.3.4 全局工序的共享控制模型 |
5.3.5 仿真实验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环锭纺纱CPPS生产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生产试验平台设计 |
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1 可信传输 |
6.3.2 实时任务处理 |
6.3.3 纱线质量控制 |
6.4 试验总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摩擦焊机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目的和研究背景 |
1.2 摩擦焊接原理及特点 |
1.2.1 摩擦焊接原理 |
1.2.2 摩擦焊接特点 |
1.3 旋转摩擦焊接技术应用现状 |
1.4 国内外摩擦焊机及焊接研究发展现状 |
1.4.1 国内外摩擦焊机发展现状 |
1.4.2 有限元数值模拟在摩擦焊接中的应用概况 |
1.4.3 摩擦焊接试验研究概况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课题的研究意义 |
2 摩擦焊机总体方案设计 |
2.1 本课题加工对象的分析 |
2.2 摩擦焊机总体设计方案 |
2.2.1 方案一 |
2.2.2 方案二 |
2.2.3 方案三 |
2.3 摩擦焊机具体构造方案与动作过程 |
2.3.1 摩擦焊机具体构造方案 |
2.3.2 摩擦焊机动作过程 |
2.4 摩擦焊机设计参数的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3 摩擦焊机主要结构设计与计算 |
3.1 摩擦焊机主传动系统设计 |
3.1.1 主轴电机选择 |
3.1.2 主轴轴系的设计 |
3.1.3 主轴箱的设计与计算 |
3.1.4 主传动系统机构的装配 |
3.2 摩擦焊机移动夹紧机构设计及夹紧力计算 |
3.2.1 移动夹紧机构设计 |
3.2.2 夹紧力计算 |
3.2.3 移动夹紧滚珠丝杠螺母副的选型设计 |
3.2.4 直线导轨的选型设计 |
3.2.5 移动夹紧电机的选型设计 |
3.2.6 移动夹紧机构的装配 |
3.3 摩擦焊机顶锻机构设计 |
3.3.1 设计要求与工况分析 |
3.3.2 各运动阶段液压缸推力值计算 |
3.3.3 液压缸主要参数的计算 |
3.3.4 液压系统原理图拟定 |
3.3.5 顶锻机构装配 |
3.4 摩擦焊机去飞边机构设计 |
3.4.1 切削力的计算 |
3.4.2 去飞边机构纵向与横向滑台机构设计 |
3.4.3 去飞边机构装配 |
3.5 摩擦焊机床身设计 |
3.6 摩擦焊机整机装配 |
3.7 摩擦焊接自动化生产方案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4 摩擦焊机主要结构校核与优化分析 |
4.1 焊机主传动系统静态特性研究 |
4.1.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1.2 外载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
4.1.3 应力集中与应力奇异现象的有限元研究 |
4.1.4 主轴子模型分析 |
4.1.5 疲劳寿命的预测 |
4.2 焊机主传动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
4.2.1 主轴系统动态特性分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2 主轴系统模态特性分析 |
4.2.3 主轴系统谐响应特性分析 |
4.3 焊机主轴箱静力学校核与优化设计 |
4.3.1 主轴箱静力学校核 |
4.3.2 主轴箱结构优化设计 |
4.3.3 主轴箱动态特性分析 |
4.3.4 主轴箱响应面优化分析 |
4.4 焊机液压缸支撑体静力学校核与优化 |
4.4.1 液压缸支撑体静力学校核 |
4.4.2 液压缸支撑体结构优化 |
4.4.3 液压缸支撑体多目标优化设计 |
4.5 焊机去飞边滑组机构支撑体静力学校核 |
4.6 焊机夹具体静力学校核与优化设计 |
4.6.1 焊机夹具体静力学校核 |
4.6.2 基于拓扑优化技术的夹具体轻量化设计 |
4.7 焊机顶锻推力座静力学校核 |
4.8 焊机整机静态特性分析及关键技术 |
4.8.1 摩擦焊机整机分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其关键技术 |
4.8.2 摩擦焊机整机受重力作用分析 |
4.8.3 摩擦焊机整机焊接加工阶段校核 |
4.8.4 去飞边加工阶段校核 |
4.9 焊机整机动态特性分析 |
4.9.1 整机模态分析 |
4.9.2 整机谐响应分析 |
4.10 本章小结 |
5 活塞杆摩擦焊接特性数值模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
5.1 中碳钢焊接特性分析 |
5.2 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与性能 |
5.3 摩擦焊接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5.4 摩擦焊接工艺参数不同施加方式比较 |
5.4.1 压力加载方式 |
5.4.2 压力及位移加载方式 |
5.4.3 轴向缩短量研究 |
5.4.4 实验验证 |
5.5 单一焊接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研究 |
5.5.1 主轴转速对焊接质量影响 |
5.5.2 摩擦压力对焊接质量影响 |
5.5.3 摩擦时间对焊接质量影响 |
5.6 摩擦焊接数值模拟过程中几点关键性因素讨论 |
5.6.1 影响计算结果准确性的几点因素 |
5.6.2 影响计算结果收敛性的几点因素 |
5.6.3 工程实践性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6 活塞杆摩擦焊接实验研究 |
6.1 实验设备 |
6.1.1 摩擦焊机 |
6.1.2 焊件金相组织检测设备 |
6.1.3 显微硬度检测设备 |
6.1.4 温度测量设备 |
6.2 单级加压方式对焊接温度影响研究 |
6.2.1 研究方案拟定 |
6.2.2 焊接参数对焊件温度影响 |
6.2.3 焊接质量检测 |
6.3 多级加压方式对焊件轴向缩短量影响研究 |
6.3.1 研究方案拟定 |
6.3.2 焊接参数对焊件轴向缩短量影响 |
6.3.3 焊接质量检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基于高效有限元方法的复杂动力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集成设计环境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结构振动分析模拟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4 流体动力学分析模拟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6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振动分析快速重设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2.1 引言 |
2.2 电子设备动力学分析软件简介 |
2.3 力学设计环境中统一的数据架构体系 |
2.3.1 实体建模 |
2.3.2 网格划分 |
2.3.3 可视化和后处理显示 |
2.4 快速重设计 |
2.5 模拟结果和讨论 |
2.5.1 仿真模型 |
2.5.2 结果讨论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限元快速振动分析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有限元分析列式 |
3.2.1 弹性力学方程矩阵形式 |
3.2.2 叠层多项式插值基函数 |
3.2.3 有限元静力学方程 |
3.2.4 单自由度运动方程 |
3.2.5 多自由度运动方程 |
3.3 大规模广义本征值问题的求解技术 |
3.3.1 频谱变换 |
3.3.2 改进的隐式重启Lanczos迭代方法 |
3.3.3 求解大规模线性系统的预处理共轭梯度迭代方法 |
3.4 大规模线性系统的三层预处理子快速求解技术 |
3.4.1 多波前块不完全Cholesky分解预处理子 |
3.4.2 p型多重网格多层预处理子 |
3.4.3 基于块雅克比预处理的三层预处理子 |
3.5 随机振动分析的虚拟激励法 |
3.5.1 单稳态随机激励引起的结构响应 |
3.5.2 后处理位移响应计算 |
3.6 模拟结果和讨论 |
3.6.1 简单可重复的学术算例分析 |
3.6.1.1 具有解析解的杆问题分析 |
3.6.1.2 环问题分析 |
3.6.2 大型结构振动分析 |
3.6.2.1 战隼自由振动分析 |
3.6.2.2 驱逐舰自由振动分析 |
3.6.3 电子设备振动分析 |
3.6.3.1 微波管高频结构自由振动分析 |
3.6.3.2 行波管整管自由振动分析 |
3.6.3.3 微波管电子枪随机振动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流场作用下的结构形变的精确有限元分析 |
4.1 引言 |
4.2 欧拉方程 |
4.3 间断Galerkin有限元方法离散 |
4.3.1 空间离散 |
4.3.2 时间离散 |
4.3.3 数值通量 |
4.3.4 边界条件 |
4.3.4.1 无粘固壁边界 |
4.3.4.2 对称面边界 |
4.3.4.3 远场边界 |
4.4 激波捕捉技术 |
4.4.1 KXRCF激波探测技术 |
4.4.2 HWENO限制器 |
4.5 基于曲网格间断Galerkin有限元方法的欧拉方程求解 |
4.5.1 曲单元的几何映射 |
4.5.2 参考坐标系中基函数的梯度运算 |
4.5.3 计算体积分和面积分 |
4.5.4 曲单元中的HLLC通量 |
4.5.5 曲单元中的固壁边界 |
4.6 模拟结果和讨论 |
4.6.1 简单可重复的学术算例分析 |
4.6.2 飞行器工程算例分析 |
4.6.2.1 ONERA M6 机翼跨声速分析 |
4.6.2.2 钝锥超声速分析 |
4.6.2.3 弹道模型超声速分析 |
4.6.3 天线罩的跨声速流固耦合分析 |
4.6.3.1 结构静力分析 |
4.6.3.2 基于联合网格的流固耦合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效率曲网格间断Galerkin有限元方法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曲网格间断Galerkin有限元方法空间离散 |
5.3 改进的曲网格间断Galerkin有限元方法 |
5.3.1 凸面计算域方法 |
5.3.2 凹面计算域方法 |
5.4 高效率曲网格间断Galerkin有限元方法 |
5.4.1 改进的曲网格间断Galerkin有限元方法的简单实现 |
5.4.2 曲线和曲面积分的高效率方法 |
5.4.3 物面法向量 |
5.5 模拟结果和讨论 |
5.5.1 二维算例分析 |
5.5.1.1 具有精确解的等熵流分析 |
5.5.1.2 Couette流分析 |
5.5.2 三维算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贴近摄影测量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影像数据的获取方法 |
1.2.2 无人机的发展和分类 |
1.2.3 无人机摄影航迹规划 |
1.2.4 空中三角测量技术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与安排 |
第2章 贴近摄影测量的概念与含义 |
2.1 贴近摄影测量的背景 |
2.2 贴近摄影测量的定义 |
2.3 贴近摄影测量的关键技术 |
2.4 贴近摄影测量的数据获取平台 |
2.4.1 定位系统 |
2.4.2 相机传感器 |
2.4.3 云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初始场景信息引导的贴近航迹规划 |
3.1 航迹规划中的参数定义 |
3.2 规则目标的贴近航迹规划 |
3.2.1 初始场景信息获取 |
3.2.2 立面 |
3.2.3 坡体 |
3.2.4 柱体 |
3.2.5 建筑物整体 |
3.3 不规则目标的贴近航迹规划 |
3.3.1 坐标转换 |
3.3.2 航迹规划区域提取 |
3.4 交向贴近航迹规划 |
3.4.1 立面交向贴近航迹规划 |
3.4.2 坡体交向贴近航迹规划 |
3.4.3 柱体及建筑物的交向贴近航迹规划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贴近摄影测量的空中三角测量方法 |
4.1 概述 |
4.2 基于ETM的连接点匹配 |
4.2.1 匹配预处理 |
4.2.2 种子点对和特征点提取 |
4.2.3 ETM匹配 |
4.2.4 粗差剔除 |
4.3 贴近摄影测量光束法平差 |
4.3.1 距离约束的影像分组 |
4.3.2 组内自由网构建 |
4.3.3 组内空间相似变换 |
4.3.4 整体的GPS辅助的自检校光束法平差 |
4.4 实验与分析 |
4.4.1 实验数据 |
4.4.2 空间距离约束分组的有效性 |
4.4.3 空间覆盖约束的有效性 |
4.4.4 完整性、精度与效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贴近摄影测量的精度控制与评价 |
5.1 RTK无人机无控定位精度 |
5.1.1 控制点验证 |
5.1.2 内部控制验证 |
5.2 交向摄影对贴近摄影测量的影响 |
5.3 贴近摄影测量的相对精度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贴近摄影测量的应用 |
6.1 地质调查 |
6.1.1 箭穿洞 |
6.1.2 三峡巫山段 |
6.2 灾害应急 |
6.3 水利工程 |
6.4 文物、古建筑保护 |
6.5 建筑物精细三维重建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主要贡献与创新 |
7.3 进一步工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机床主轴磨削工艺智能决策软件及其云平台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工艺方案决策现状 |
1.2.2 磨削工艺数据库及工艺软件研究现状 |
1.2.3 云制造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机床主轴磨削工艺智能决策软件及云平台系统设计 |
2.1 机床主轴磨削工艺智能决策软件及云平台系统的研究概述 |
2.2 机床主轴磨削工艺智能决策软件的总体设计 |
2.2.1 机床主轴磨削工艺智能决策软件设计需求分析 |
2.2.2 机床主轴磨削工艺智能决策软件总体框架 |
2.2.3 机床主轴磨削工艺智能决策软件流程分析与设计 |
2.2.4 机床主轴磨削工艺智能决策软件功能模块设计 |
2.2.5 机床主轴磨削工艺智能决策软件后台数据库设计 |
2.2.6 机床主轴磨削工艺智能决策软件开发工具和环境配置 |
2.3 机床主轴磨削工艺智能决策云平台系统总体设计 |
2.3.1 云平台系统的服务模式 |
2.3.2 云平台系统总体框架 |
2.3.3 云平台系统设计与开发工具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工艺软件及云平台系统的实现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
3.1 加工工艺信息定义 |
3.1.1 工艺信息的规范化表示 |
3.1.2 工艺定义模块的开发 |
3.2 基于实例推理模型的工艺方案优选技术 |
3.2.1 实例推理的概述 |
3.2.2 机床主轴磨削工艺方案实例推理模型的建立 |
3.2.3 机床主轴磨削工艺方案实例优选子模块的开发 |
3.3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工艺方案推理技术 |
3.3.1 神经网络的概述 |
3.3.2 机床主轴磨削工艺方案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
3.3.3 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及样本测试 |
3.3.4 机床主轴磨削工艺方案工艺推理子模块的开发 |
3.4 云平台的搭建技术 |
3.4.1 云平台服务器的配置 |
3.4.2 前端浏览器交互页面的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艺软件及云平台系统示例与实验验证 |
4.1 运行示例 |
4.1.1 机床主轴磨削工艺智能决策软件运行示例 |
4.1.2 机床主轴磨削工艺智能决策云平台系统运行示例 |
4.2 机床主轴磨削工艺智能决策云平台系统实验验证 |
4.2.1 系统应用 |
4.2.2 实验结果分析 |
4.2.3 应用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8)基于价值共创视角的城市智慧照明综合装置形态设计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产业背景 |
1.1.3 “价值共创”理论背景 |
1.2 国内外关于USLE相关研究和开发现状概述 |
1.2.1 国内外关于USLE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外关于USLE开发建设现状 |
1.2.3 目前USLE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 基于价值共创视角的产品形态设计相关理论与评价方法概述 |
1.3.1 价值共创理论 |
1.3.2 产品形态设计 |
1.3.3 感性工学(KE)理论与方法 |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意义 |
1.4.4 研究基础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价值共创视角的产品设计流程探索与实践 |
2.1 产品设计领域的价值共创过程系统模型 |
2.1.1 基于生产者逻辑的价值共创过程系统模型 |
2.1.2 基于用户逻辑的价值共创过程系统模型 |
2.2 基于价值共创视角的产品设计流程与内容 |
2.2.1 产品概念设计的价值共创流程与内容 |
2.2.2 产品系统设计的价值共创流程与内容 |
2.2.3 产品协同设计的价值共创流程与内容 |
2.2.4 产品模块化设计的价值共创过程与内容 |
2.3 产品智能系统设计的价值共创 |
2.3.1 产品智能系统设计概念 |
2.3.2 产品智能系统设计的价值共创流程与内容 |
2.4 产品智能系统设计的价值共创实践——以ULSE的锂电池材料的价值共创为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价值共创视角的USLE形态设计与感性评价系统架构 |
3.1 USLE概念、应用范围及相关技术分析 |
3.1.1 USLE基本概念 |
3.1.2 USLE应用范围 |
3.1.3 USLE拓展应用内容与技术分析 |
3.2 USLE开放循环式形态设计系统构建 |
3.2.1 基本设计原则 |
3.2.2 基于价值共创视角的USLE开放循环式产品设计系统构建 |
3.3 价值共创视角下的USLE形态感性设计与评价系统构建 |
3.3.1 感性设计评价及流程 |
3.3.2 基于生产者逻辑的感性设计与评价系统 |
3.3.3 基于用户逻辑的感性设计与评价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价值共创视角的USLE功能需求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 |
4.1 设计实验和统计分析方法 |
4.2 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的生产者与用户需求层次模型构建 |
4.2.1 情感化设计及层次划分 |
4.2.2 功能需求特点与获取方法 |
4.2.3 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的功能需求层次模型 |
4.3 USLE生产者与用户功能需求初选及结构优化——以上海海湾大学城为例 |
4.3.1 上海海湾大学城区域属性与路灯现状分析 |
4.3.2 功能需求市场现状调研与归纳 |
4.3.3 城市特定区域USLE功能需求重要度评价 |
4.4 构建USLE的生产者与用户功能需求层次分类模型——以上海海湾大学城为例 |
4.4.1 生产者与用户功能需求筛选 |
4.4.2 城市特定区域USLE生产者与用户功能需求分类模型构建 |
4.5 USLE各层次生产者与用户功能需求权重计算与优先度确定——以上海海湾大学城为例 |
4.5.1 实验方法 |
4.5.2 各层次功能需求权重计算与优先度值 |
4.5.3 上海海湾大学城USLE功能设计建议 |
4.6 本章总结 |
第5章 基于价值共创视角的USLE形态满意度评价方法研究——以上海海湾大学城为例 |
5.1 设计实验和统计分析方法 |
5.2 USLE形态感性意象词汇与实验样本选取 |
5.2.1 形态感性意象词汇选取与分析 |
5.2.2 代表性实验样本选取与分析 |
5.3 USLE形态感性意象评价维度实验与结果分析 |
5.3.1 实验过程与方法 |
5.3.2 数据分析与处理 |
5.3.3 形态感性意象评价维度空间建立与分析 |
5.4 上海海湾大学城USLE形态感性意象模型构建 |
5.4.1 上海海湾大学城形态感性意象词汇和代表性实验样本选取 |
5.4.2 感性意象评价实验 |
5.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 USLE感性意象与形态满意度关系模型构建与验证 |
5.5.1 感性意象与形态满意度关系模型构建 |
5.5.2 感性意象与形态满意度关系模型验证 |
5.6 本章总结 |
第6章 基于价值共创视角的USLE形态设计要素评价方法研究——以上海海湾大学城为例 |
6.1 设计实验与统计分析方法 |
6.2 基于眼动追踪和虚拟现实技术的USLE形态设计要素提取实验 |
6.2.1 实验目的 |
6.2.2 实验方案设计 |
6.2.3 实验内容 |
6.2.4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6.3 基于形态分析法的USLE主要形态设计要素提取实验 |
6.3.1 实验目的与方法 |
6.3.2 实验过程 |
6.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4 USLE形态设计要素与感性意象关系模型构建 |
6.4.1 代表实验样本感性意象得分 |
6.4.2 USLE形态设计要素与感性意象关系模型建构 |
6.5 基于感性意象的USLE形态设计原则 |
6.6 USLE形态设计要素与感性意象模型验证 |
6.7 USLE感性意象、形态设计要素和形态满意度的关系模型构建 |
6.8 USLE形态设计实践与评价——以上海海湾大学城为例 |
6.8.1 草图绘制与筛选 |
6.8.2 最终方案建模与渲染 |
6.8.3 形态设计评价 |
6.9 本章总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研究的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9)掘进机动态可靠性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背景 |
1.2 相关技术及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1.2.1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采掘机械可靠性研究现状 |
1.2.2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掘进机截割头研究现状 |
1.2.4 行星减速机构齿轮可靠性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2 掘进机截割机构研究 |
2.1 煤岩体力学性质及截齿截割机理研究 |
2.1.1 煤岩物理机械性质 |
2.1.2 煤岩体力学性质综合评定 |
2.1.3 镐型截齿的截割机理 |
2.2 纵轴式掘进机截割头结构参数分析 |
2.3 掘进机截割机构运动学分析 |
2.3.1 掘进机截齿空间运动学分析 |
2.3.2 掘进机截割机构驱动空间运动学分析 |
2.4 掘进机截割头动力学分析 |
2.4.1 镐型截齿单齿受力分析 |
2.4.2 掘进机截割头受力分析及转化 |
2.5 本章小结 |
3 掘进机截割头设计与性能研究 |
3.1 掘进机截割头辅助设计软件开发 |
3.1.1 程序的总体结构 |
3.1.2 基于MATLAB的程序设计 |
3.1.3 可执行文件的生成 |
3.2 截割头截割性能研究 |
3.2.1 横摆速度对截割性能的影响 |
3.2.2 截割头转速对截割性能的影响 |
3.2.3 叶片螺旋升角对截割性能的影响 |
3.2.4 叶片头数及截齿排列方式对截割性能的影响 |
3.3 应用实例 |
3.4 本章小结 |
4 掘进机关键零件动态可靠性分析及预测 |
4.1 掘进机刚性模型的建立 |
4.1.1 基于Pro/Engineer的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 |
4.1.2 基于Pro/Engineer的三维实体模型的虚拟装配 |
4.1.3 基于ADAMS的刚性模型的建立 |
4.2 掘进机刚柔耦合模型的建立 |
4.2.1 关键零件的柔性化 |
4.2.2 柔性零件的优化及替换 |
4.3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掘进机可靠性分析 |
4.4 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
4.4.1 人工神经元模型 |
4.4.2 BP神经网络的结构 |
4.5 掘进机回转台可靠性预测 |
4.6 本章小结 |
5 掘进机行星减速齿轮动态可靠性研究 |
5.1 行星减速机构结构特点及受力分析 |
5.2 行星减速机构齿轮的强度校核理论 |
5.2.1 齿面接触强度校核理论 |
5.2.2 齿根弯曲强度的校核理论 |
5.2.3 齿轮接触强度及弯曲强度校核条件 |
5.3 强度校核软件开发的关键技术 |
5.4 掘进机截割部行星减速机构强度校核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附件 |
(10)GEOINT服务体系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重点和目标 |
1.3 研究内容组织 |
2 相关工作及文献综述 |
2.1 GEOINT概述及本质 |
2.1.1 GEOINT概述 |
2.1.2 GEOINT本质 |
2.2 数据库及信息共享互操作 |
2.2.1 数据库技术 |
2.2.2 空间信息共享的互操作模式 |
2.3 影像获取、管理与处理 |
2.3.1 多传感器影像获取 |
2.3.2 传感器影像管理 |
2.3.3 传感器影像融合与信息检索 |
2.4 矢量空间数据的融合与质量控制方法 |
2.4.1 多源空间数据融合 |
2.4.2 空间数据的质量控制 |
2.5 地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 |
2.6 国内外GEOINT具体装备现状研究 |
2.6.1 国外GEOINT装备情况 |
2.6.2 我国GEOINT装备情况 |
2.6.3 我国GEOINT体系建设存在的差距 |
2.7 本章小结 |
3 区域GEOINT服务体系分析及设计 |
3.1 GEOINT服务体系中服务能力的要求和分析 |
3.2 服务使命任务及信息关系 |
3.2.1 服务使命和任务 |
3.2.2 与测绘装备体系的信息关系 |
3.3 服务体系分类 |
3.4 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思路 |
3.4.1 具体建设目标规划 |
3.4.2 GEOINT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思路 |
3.5 GEOINT服务体系结构设计 |
3.6 服务体系功能设计 |
3.6.1 数据库体系结构设计 |
3.6.2 数据管理、处理与表达关键问题探讨 |
3.6.3 数据主要技术指标 |
3.6.4 数据处理技术关键难点及实现方案 |
3.7 服务技术体系应用总体流程 |
3.8 本章小结 |
4 WEB IMINT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及影像检索 |
4.1 遥感影像采集 |
4.1.1 影像情报的特点 |
4.1.2 传感器采集影像情报集成架构 |
4.2 影像检索 |
4.2.1 瓦片金字塔模型 |
4.2.2 角点检测 |
4.2.3 兴趣区提取 |
4.2.4 兴趣区匹配 |
4.3 基于区域的IMINT检索方案 |
4.4 Web IMINT信息管理系统 |
4.4.1 系统研发基本内容 |
4.4.2 数据库结构设计 |
4.4.3 软件模块设计 |
4.4.4 数据库软件平台 |
4.4.5 IMINT情报信息发布系统 |
4.4.6 网上IMINT数据申领系统 |
4.6 本章小结 |
5 区域GEOINT中矢量DEM质量控制与查询定位 |
5.1 DEM质量控制的意义 |
5.1.1 DEM误差源分析 |
5.1.2 矢量DEM质量控制 |
5.2 DEM随机误差的发现与剔除 |
5.2.1 卷积低通滤波器设计 |
5.2.2 权函数的确定 |
5.2.3 实验结果 |
5.3 粗差检测的中值滤波及其改进方法 |
5.3.1 中值滤波粗差探测 |
5.3.2 极值滤波粗差探测 |
5.4 DEM数据快速显示 |
5.5 矢量DEM查询定位 |
5.5.1 依场景的深度定位技术 |
5.5.2 定位信息反馈 |
5.5.3 改进的定位策略 |
5.5.4 实验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6 GEOINT基础情报数据的虚拟现实表达 |
6.1 虚拟环境认知与地形环境可视化 |
6.2 测绘情报数据的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 |
6.2.1 基于IMINT纹理的区域地形环境可视化 |
6.2.2 三维建模技术 |
6.2.3 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 |
6.2.4 "3D"图形的透视投影变换 |
6.2.5 多分辨率LOD模型 |
6.2.6 纹理映射 |
6.2.7 光照模型 |
6.3 GEOINT基础情报数据的VR平台构建 |
6.3.1 平台基本构架 |
6.3.2 平台详细功能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1.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7.1.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7.2 下一步工作 |
8 区域测绘装备一体化体系模拟构建实例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机械产品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铁路机车设备画像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D]. 李鑫.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2]支持产品概念设计的专利知识挖掘方法及其原型系统研究[D]. 唐忠. 四川大学, 2021(12)
- [3]环锭纺纱信息物理生产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 殷士勇. 东华大学, 2020
- [4]摩擦焊机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 赵旭东. 辽宁工业大学, 2020(03)
- [5]基于高效有限元方法的复杂动力学问题研究[D]. 尹俊辉.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6]贴近摄影测量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 何佳男. 武汉大学, 2019(02)
- [7]机床主轴磨削工艺智能决策软件及其云平台系统研发[D]. 葛智光. 湖南科技大学, 2018(01)
- [8]基于价值共创视角的城市智慧照明综合装置形态设计评价方法研究[D]. 叶俊男. 华东理工大学, 2018(01)
- [9]掘进机动态可靠性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 刘旭南.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4(02)
- [10]GEOINT服务体系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 郭立群. 大连理工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