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红楼梦》中的用词——看完《红楼》指的是破绽

如何判断《红楼梦》中的用词——看完《红楼》指的是破绽

一、如何评判《红楼梦》词语的运用──《“红楼”指瑕》读后(论文文献综述)

吴昊[1](2018)在《现代性的因缘 ——《红楼梦》在日编译本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发展的最高峰,其思想价值在于具有初步启蒙精神的人文现代性。主人公的哲思、女性意识、悲剧意蕴都寄予了作者对礼教制度和象征秩序的质疑和委婉批判,表现出对婚恋自由、信仰自由的向往,其核心是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亦即本研究所言的《红楼梦》的现代性。这是中国自身文化传统土壤里生发出的“现代性”,代表着文学对时代走向、社会变革的感知与回应。另一方面,处于近现代文学语境下的日本翻译界,如何接受与理解、重组与表现《红楼梦》的现代性是本研究所关注的文化现象。亦即本研究“现代性”的第二重含义,通过译本观察近现代日本文化语境对红楼“现代性”的表象与特征。从中可窥见中国文学在日的接受特征与近现代日本眼中的中国形象。在此意义上看,编译本由于改编上译者主体性发挥大,是面对非专业群众的普及性大众文学,因而,较之全译本更能显现日本接受的民族特点、时代风潮、审美意识。本论文通过追踪编译的生成、流通、接受环节,以期得出编译本对《红楼梦》现代性接受的嬗变路线图。按照日本近现代史分期和实际出版情况,本论文将编译本体系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段:二战前草创期(1916-1931)、战败初期发展期(1945-1950)、战后经济发展成熟期(1950-1972)、后现代转型期(2000-至今)。各历史阶段代表性译本依次显现日本主义—存在主义—唯美主义—消费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意味。绝大多数编译的主调是幽艳颓废的才子佳人悲剧,而原着具有思想深度与社会广度的部分,如主人公的生命感悟、女性群像的自觉意识、贾府人际关系与社会现实(包括官府讼诉、佃户经济、僧尼青楼)的内容大部分被删,使编译成为“去历史化”之后的红楼故事。整体而言,日本浪漫主义是《红楼梦》的接受“小传统”,《源氏物语》作为常见的比拟对等物出现,可见日本诗学传统的自我映像(self-image)影响力之深远。大多数编译以“色空观”宿命论作为主旨思想,其背后是赏玩主义式的、男性式的审美凝视。客观地说,《红楼梦》的“现代性”元素一直处于抑制状态。同时,日本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界对《红楼梦》的定评却逐渐趋向于认同“现代性”,与面对一般大众的编译本形成反差。再扩大地看,近现代的日本文学文化整体,从文艺理论到创作实践都积极吸收西方人文现代性精神,人与家庭、社会的矛盾与抗争是近现代日本文学常见的主题。在人的主体意识得以彰显的现代日本文化背景下,《红楼梦》的现代性却在大众传播领域百年间基本隐而不现。历史总在反复,从中可见日本文化界现代性的复杂与问题所在。作为少数特例,战后初期编译本曾借宝玉之口提出“作为人”的质问和思索,带有战后派存在主义写法的影子。另一例是当下日本文学多元化语境中,华裔女作家首次以女性视角关照社会问题的编译本。这本带有批判现实主义意味的、张扬自由与平等的改编本,以新时期的话语映现了原着的启蒙现代性主旨。作为编译本系统内的“熵”,这两部少数派改编提示了“色空观”为主流的红楼改编思路应顺应时代做出调整,以扭转与时代脱节的弊病。编译本质上说是以日本社会的需求为主体、对原着有目的的过滤与嫁接的产物。百年间作为“他者”的《红楼梦》在编译本中衍生出一系列中国的虚像,其本质是中国故事的现代性与现代日本文化架构之间的交锋与交融。

邓雷[2](2017)在《简本《水浒传》版本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呼吁简本《水浒传》研究以来,迄今已有三十余年,然而关于简本《水浒传》的版本研究依然很少,不少简本《水浒传》未得到相应的关注,更不必说对简本《水浒传》版本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将京本忠义传、种德书堂本、插增本、评林本、英雄谱本、二刻英雄谱本、刘兴我本、藜光堂本、慕尼黑本、李渔序本、十卷本、汉宋奇书本、征四寇本、百二十四回本、八卷本、三十卷本等十六种简本基本收集齐全的情况下,对诸简本进行系统划分,诸如刘兴我本、藜光堂本、慕尼黑本、李渔序本属于嵌图本系统,十卷本、汉宋奇书本、征四寇本属于嵌图本后续本系统,基本以系统为单位,以系统底本的刊刻时间为轴,对诸种简本逐一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坚持点面结合的原则,不仅对单一的简本《水浒传》版本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同时与其他的版本进行比对,力求将其置于整个《水浒传》版本链条中进行研究。通过细致的文字校勘、精确的数据分析以及详尽的文本比对等方法,对诸简本的版本系统进行判别,梳理版本源流,归纳版本特征。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其一,对之前不少未受关注的简本《水浒传》进行了研究。如慕尼黑本、李渔序本、十卷本、汉宋奇书本、征四寇本、百二十四回本等。其二,对所有的《水浒传》简本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与研究。其三,使用传统文字比勘法的同时,还使用了数据统计分析法。

王晓玲[3](2012)在《清代《史记》文学阐释论稿》文中认为清代学者对《史记》的文学阐释是对历代以来《史记》文学性研究的总结,从而深入地揭示了《史记》的文学特质。研究清代《史记》的文学阐释有助于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史记》的文学特色、文化意蕴,有助于从文学视域厘清清代特殊政治文化氛围下学术、文化发展的趋势,对我们今天的文学研究有着借鉴意义。全文共六章,第一章、第二章论述清代《史记》文学阐释的文化、文学语境。三、四、五、六章分别从清人对《史记》与小说的关系、写人艺术、叙事艺术、语言艺术的阐释进行论述。第一章论述清代文化语境与《史记》研究的兴起。面对薤发易服与“道统”的争夺,清初遗民学者从“汲古返经”出发,以史为文化相继的强调,促使了民间史学的兴盛。满清政权为了消弭汉族士人的反抗,开科举、开四库馆、开明史馆等措施使官方史学与民间史学合流。《史记》作为第一部通史,是最具汉族文化意义的历史抒写,《史记》研究被空前地重视,形成了清代《史记》经典化的学术语境。而《史记》史学的经典化促成《史记》的文学经典化高潮。第二章论述清代文学语境与《史记》文学阐释的互文关系。清人在“通经汲古”、“复古守正”的文化倡导以及对古代文化的总结清理中,形成了古雅、崇实重质、圆而神的审美趣味。这对清代《史记》文学阐释的方法、深度与广度有着重要影响。文学理论是对文学规律的把握,其丰富和发展离不开文学实践。清人把“发愤着书”说、“文气”说、“义法”说作为解读《史记》的理论,全面而深入地探索了《史记》的文学特质,并丰富发展这些理论,进行了历史性总结。第三章论述清人对《史记》与小说关系的阐释。清代学者从“泄愤”的思路出发,在艺术的内在动机上找到小说与《史记》内在神韵上的共性与幽通。小说的创作与评点一方面要冲破文化禁锢与“史余”、“史补”等史学话语对小说评论的笼罩,一方面又要借助于《史记》的经史地位来提高其文化地位,这种悖论使金圣叹不再简单地攀附《史记》等经史着作来提升小说的社会意义与文学意义,而是提出“才子书”的观念,从文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来抗衡经史。通过对《史记》的“以文运事”与《水浒》的“因文生事”的比较,他准确地概括了史传文学与小说的差异,揭示了《史记》文学性的特点。金圣叹、张竹坡、冯镇峦、孔广德、刘鹗等小说评点家对小说与《史记》的比较强化了《史记》的文学特性。第四章论述清代学者对《史记》写人艺术的阐释。清人丰富发展了“实录”的内涵,认为《史记》人物传神写照,和司马迁对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上,能够选选奇人,写奇事、奇遇,采摭轶事为人物注入灵魂与性格,并通过细节和心理描写使人物性格凸显,达到形神兼备。清人认为《史记》以类写人、以情写人、以议论写人,使人物虚实相映、性格鲜明、形象突出,是司马迁史笔与文心的完美结合。第五章论述清代学者对《史记》叙事艺术的阐释。“于序事中寓论断”、“义法论”是清人对《史记》叙事的两个理论发明,这对清代《史记》叙事艺术的发掘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清代学者从《史记》章法结构的秩序、变化、联贯、统一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文章学理论为引导,引入其他文学体裁的术语、方法,还原了《史记》的历史叙事空间,揭示了《史记》的叙事艺术,展现了《史记》的文学特质,深化了《史记》文学性的研究。第六章论述清代学者对《史记》语言艺术的阐释。清人继承了宋、明以来《史记》语言艺术的研究,以文本细读为基础,重视字法与句法的探讨,辨析了叠字、虚字、关键字在人物刻画、语意传达以及结构上的重要作用;探索了长句与短句、叠句与对句对文章情感表述、语气语势以及节奏韵律的重要作用。

许丽青[4](2010)在《钱钟书与英国文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题名为“钱钟书与英国文学”,主要还是一种“钱钟书研究”,并且区别于以往国内“钱钟书研究”的模式,试图在英国文学的背景和参照下对钱钟书的创作、学术和文人精神做一种新的相对全面一些的考察。钱钟书是40年代中国文坛上升起的一颗新星,也是兼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一位名家,其创作和学术成就早在上个世纪就引起学界的重视。钱钟书的创作、学术都呈现出一种中西学的兼收并蓄,原因在于他出身于一个传统的学者家庭,国学上亦有家学渊源;正是幼年的文学熏陶,使得他具备了更为敏感的文学感悟力和更为包容的接纳心态。林译小说所激起的兴趣,让钱钟书选择了英国文学作为自己在清华和牛津的专修学业,这六年的修习对于钱钟书的创作和学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从钱钟书作为一个英国文学专业出身的学者角度而言,他与英国文学、乃至西方文学的关系就显得格外重要,研究他的创作与学术是不能撇开英国文学和西方其他国别文学的。本文分为七个部分,即序论、正文一至四章、结语和附录。各部分之间互相关联照应,但也各具体系性和自足性。本文篇章安排和各章主要内容大致如下:序论部分,一方面是对本论题相关研究成果和问题的综述,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对选题角度和方法论上的阐述。英国文学,对于钱钟书而言是一种可能的影响,更是一种有效的参照背景。本文第一章,有意将钱钟书的人生经历中有关英国文学研习的一段独立成章,目的即在于从钱钟书这段时间与英国文学的实际深入接触中去勘察他对英国文学的接收、消化和转化。此部分主要结合他所修习的相关课程、撰写的相关论文进行阐述。第二章,主要是针对钱钟书的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与英国文学的相关作品进行的一种比照分析。这部分涉及到的英国文学作品基本上都是钱钟书已有接触和阅读的,有一部分作品还是他深入细致分析过的。本章中的中英文学比照分析,主要从作品设置的空间格局、中心人物的群体特性、喜剧精神、对话艺术与修辞潜能五个层面展开。钱钟书在很多文学问题上常能找到一条贯通中西的通道,所以,第三节则尝试对中英文学两种外源之于钱钟书的关系试做一种打通式的理解。第三章主要探讨的是钱钟书的文学批评与英国文学批评的关系,他的文学批评呈现出对英国文学理论的一种更为直接的借鉴和参照关系。钱钟书一直很关注西方学界动态,对英国文学理论也有引介和评述,并且在实际的学术批评中也有借鉴英国文学理论,这主要以诗歌理论为主,又以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20世纪I.A.瑞恰慈、T.S.艾略特的诗学理论为重点。第四章则跳开文学与学术文本层面的考察,回到钱钟书的现实人生,对他的文人精神做一种中英参照式的审视。首先是对中英文人精神传统的一种考察,其次的个案比较分析中主要选择了钱钟书关注比较多且与他个性气质比较接近的两位现代英国作家:A.L.赫胥黎和T.S.艾略特。

丁淑梅[5](2006)在《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禁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借助官方的权力话语形成强势破坏力,带来社会政治与文化生活的振荡与浩劫。禁毁戏剧作为禁毁文化的一种特定表现,显示了不同时代文化政策的复杂性,对中国古代戏剧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序列性地梳理禁毁戏剧史料,对于中国古代禁毁戏剧的历史流程展开阶段性考察,概括分析禁毁戏剧的权力话语对中国古代戏剧史发生发展、形态衍变的作用和影响。 大体上,以先秦至汉魏、隋唐、两宋、元代、明代、清代几个阶段,展开对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的纵向梳理。通过一些较为典型的禁毁事件、言论、行动的归纳总结及其具体表现的探讨,试图完整勾勒伴随戏剧史发生发展进程的禁毁戏剧全貌。在有关禁毁戏剧的性质、原因、目的、手段、效果的分析开掘中,切入不同时代的禁戏侧重与力点,把握禁毁戏剧的历史流程。与此同时,以演剧活动、剧本剧目、参与群体等戏剧载体的横断面考察,追踪禁毁戏剧所造成的古代戏剧艺术在宫廷与民间、雅与俗、中心与边缘之间流衍递变,戏剧生态发展在平衡与失衡之间振荡的社会文化动因。禁毁戏剧伴生于古代戏剧史的生成过程中,这与每一时代的文化政策、政府管制及仪典制度变迁密切相关。先秦至汉魏时期是儒家礼乐文化制度得以确立并发展的时期,伴随着戏剧的发生和形态构造,官方禁戏的言论主要体现的是儒家治世以礼的思想观念。隋唐时期的禁毁戏剧则反映了社会政治权力的制衡与文化的冲突。总体上看,宋代以前禁毁戏剧的官方政治统制意识并不是很明确,儒家礼乐文化的思想意识发挥着一贯而隐性的抑制作用。两宋时代的禁毁戏剧,在官方禁巫禁淫祀的宗教清理以及君权与相权之争的时事政治大背景影响下,对于戏剧撰演活动造成了一定的打击和破坏。元代禁集场演剧,主要出于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从元代戏剧的繁荣局面看,禁毁戏剧没有形成政治强势和管制力度。明代禁撰演禁观赏的一系列戏剧文化政策的颁行,与集权专制的强化和统治者推行的道德教化政策相关,伦理倾向较为显然。戏禁、戏教造成了戏剧撰演形态在不同层面的分化。清代的官私合力、设局收缴与禁毁戏剧载体,肇因于民族避讳,后而逐步扩大化,在演剧活动、剧本剧目、参与群体诸层面形成封建末世对于戏剧文化的专制禁毁态势。禁毁戏剧具有自身的权力话语特征,并与中国古代戏剧史的发生发展参差伴生、交错互动。在禁毁戏剧的权力话语发生作用与戏剧史自身的发生发展历程之间,一直存在着禁毁与反禁毁的对峙与交锋。这种对峙与交锋集中体现在礼乐规范、人神禁忌、情理冲突、雅俗交锋几个层面。禁毁戏剧也具有自身的复杂性,如作为官方仪典的戏剧被管制,

张玉萍[6](2005)在《《红楼梦》语言学论着索引(1987—2005)》文中研究指明

韦春喜[7](2005)在《宋前咏史诗史》文中认为全文由引言、八章与余论组成,近29万字。 引言,指出咏史诗研究的意义与以前研究现状。认为以前的研究虽然有成绩,但存在着很大的缺欠。另外简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大体思路。 第一章 咏史诗的界定、范围与产生根源 所谓咏史诗,是指以历史人物、事件、古迹等为题材或感触点,对之进行吟咏、思索,借以抒发思想感情,表达议论见解、历史感悟或借咏史以娱乐、讽谏、教育等的一种诗歌类型。与咏史诗相关的问题比较多,如咏史诗与神话、传说的历史化问题;咏史与典故的区别;咏史与史诗、诗史、咏怀的关系;关于咏史范畴问题等。咏史诗的产生根源,主要涉及: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以儒道为主的古代文化,宗法制度下的先祖崇拜,古代丰富的史学着作,“比兴”诗学精神,独特的时空观,封建专制性的文化语境,以及古代士子现实境况、孤独意识等原因。 第二章 先秦时期——咏史诗的萌芽期 《诗经》中的部分诗篇表现出一定的咏史因素。但占主体地位的史诗,因其民间集体创作性质、祭祖求福的神学色彩、主体性情感的不强等,使它们与后世咏史诗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屈原的《离骚》、《天问》和荀子的《成相杂辞》借史表达主体性情感、历史哲理思索,咏史性质更充分。但在这些作品中,“史”不占主体地位,不是关注的主要内容,不能看作咏史诗。 第三章 两汉时期——咏史诗的形成期 两汉咏史诗分为乐府与非乐府两类。乐府类数量较多。音乐性较强,有时可决定作品的诗体特征。入乐目的是为了言志抒情,也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质。初步展现了以史为鉴、讽时刺世、抒情言志的咏史功能。最早采用或确立了史传、代言、论述三种咏史体式。非乐府咏史诗数量较少的原因是:从文体上讲,文人的咏史怀古创作多转向了辞赋;两汉诗歌大量佚失等。班固的《咏史》标志着咏史诗在完整意义上的最终形成,使咏史诗以一种类型式诗歌最早地出现在古代诗歌史上。 第四章 魏晋时期——咏史诗的发展、成熟期 曹魏时期的乐府咏史诗注重言志抒情,开拓出新的功能:讽鉴现实政治,具有政治实用性。在音乐性上,或借俗乐易于传播、接受的优势,来宣扬政治

杨元刚[8](2005)在《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语用学和翻译学的基本原理,就英汉词语的文化语义进行对比研究。笔者从哲学语言学的角度,在论文中首次提出并阐释了自己构建的语言认知观、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认知语义观、多级语言符号系统说和交际翻译观,这五个论点是我们进行英汉文化语义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请参阅论文所附32个图表清单)。笔者构想的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是词汇层次的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我们认为词语的文化语义是主客观互动的产物,是不同民族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成果和文化心理在语言中符号化、外在化的结果。从方法论上,笔者主张从客观现实——语言认知媒介——主观心理感知这三者之间的互动中去研究词语的文化语义。我们认为语言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语言符号系统本身、语言使用者民族文化精神三者长期互动的结果。本文探讨了词语文化语义的定义、三个研究原则、四个特征、五种分类和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四种照应模式和翻译方法,分析了英汉文化语义形成的五个原因,然后总结了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意义,从而建立了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本文重点探讨了一个民族的哲学元典精神—哲学观—民族文化精神—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交际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第一章《绪论》首先探讨了语言认知观的含义,我们认为语言学是一门人文科学,语言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是一个民族观察、认识和表述世界的方式和过程,语言既是一个民族内在的文化精神外在化的呈现方式,又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进入人类认知视域的有效通道,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语言符号系统本身—外在的客观认识对象—语言使用者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语言的人文属性就是语言使用者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反映,一个民族的语言在整体上映射着本民族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我们应该本着平衡性、动态性、整体性等三个原则对语一言的多维属性进行研究。其次,我们对文化的定义进行了梳理和重新界定,认为文化就是人类心智的对象化和外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和积淀,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分析了文化的三个分层(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和六个特征(时空性、互动性、载体性、对象性、动态性、外显性)。第三,我们分析了思维能力、思维媒介、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四者之间的差异和辩证关系,探讨了萨王尔一沃尔夫假说的学术渊源及认识价值,然后我们分析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剖析了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元典精神—哲学观—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交际模式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相互影响,并在语言认知观的基础上构建了语言一文化互动认识论。本章还对词语文化语义进行界定,分析了词语文化语义的四个特征(民族性、时一代性、隐含性、关联性),总结了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三个原则(共时和历时相结合、描写和解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研究目的,阐释了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的基本研究思路。 语言一文化互动认识论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主要媒介和人类文化的有效载体,语义是形式和内容、主观和客观互动的产物,一种语言的语法特点和语义特点是该语言使用民族的思维模式和认知心理外在化的结果。从文化的角度去观照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编码符号系统,文化则是语言的深层构建机制和模塑工具,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制约着一个民族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轨迹(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一个民族的哲学元典精神),语言的人文特性是这个语言使用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语言系统组织规律二者长期互动的演化结果,所以研究一种语言必须首先了解这种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民族文化精神—尤其是其中的哲学元典精神。另一方面,从语言的角度去观照文化,语一言是构成文化大系统中比较有影响的基础子系统,语言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一个民族语言的形式组织规律和语义特征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在语言系统的编码方式中蕴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认知方式,语言的人文属性就是一个民族的认知属性。哲学元典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和原动力,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哲学元典精神(东方的道和西方的Logos)孕育了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哲学观和民族文化精神,东方的道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又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而西方的Logos孕育了西方民族的主客二分的哲学观,主客二分的哲学观又孕育了西方民族的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然后它们又进一步塑造了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语法形态特点、文字体系和内蕴动力机制,民族文化精神、思维模式、语言特征和交际模式四者相互影响,它们是语言研究中四个有机的环节,缺一不可。 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探讨了词语文化语义的本质和形成的哲学基础,笔者分析了西方语言哲学中七种意义理论(指称论、观念论、用法论、关系论、行为论、因果论和概念论等)的得失,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认知语义观:本文认为词义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词语的文化语义是认识主体的人和客观世界之间互动的产物,是特定的民族文化精神通过语一言这个认知符号外在化后所形成的结果。文化语义研究?

王守雪[9](2004)在《心的文学 ——徐复观与中国文学思想经脉的疏通》文中指出徐复观乃现代新儒家宗师之一、着名思想史家,而个人资性、学术渊源、时代际会和合而成一大因缘,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斐然于其整体学术之中。由于现代学科专业之分列,东面而视,不见西墙,研究哲学、政治、历史者,于徐复观固无暇顾及其文学;而业文学者,对其学术亦少关心,以为外行。此遗留下的空缺是徐复观及二十世纪文学思想研究亟待补足的内容。本文即从此处切入,通过开掘、追索、梳理,展示出徐复观在中国文化传统重建志业中,对于中国文学纲维性论题所作的重新疏解,论析其特点、意义和价值。从研究结果的总体来说,本文力求透过三个层面:首先是徐复观本人的层面。徐氏生平、思想、学术皆极为复杂,其文学思想及与其整体学术思想及活动之关系极为重要,徐氏关于文学之研讨至为丰富,将此一系列重要问题之内容清晰、准确地展示出来,此为基本层面。其二,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层面。徐氏生于1903年,卒于1982年,其生平之八十年,贯穿中国社会历史诸重大变革,徐复观之学术及文学,如一聚光点,如一电讯系统无数电缆之终端,通过他,四通八达,可以通向众多学术论题的讨论和解释,诸如徐复观与乾嘉学派;徐复观与胡适;徐复观与鲁迅;徐复观与桐城文派;徐复观与国共两党;徐复观与台湾乡土化运动等等。从此层面打开的论域中,更能在比较中映照出徐氏学术之渊源、本来之生态、特有之价值。其中一些课题,已有学者作了研究,然而本文在留下的空地中做了开垦。第三个层面,乃是在前一二两个层面的基础上,进入徐复观所着力讨论的问题系统。徐氏之志业,乃会聚于在中西文化交汇、古今学术变迁之宏阔背景下,重续中国文化之慧命,所讨论的中国文学问题,乃是经过他的选择,以“关键性”、“纲维性”为准的,这些问题,有些是在长期历史中被误读、曲解,有的则是自晚清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被主流文化所毁坏,积满了旧的灰尘或新的泡沫。现在,再次进入这些问题的讨论,则不仅仅是场外的了解,而是参与其建设。所谓经脉之疏通,乃通其郁滞促使其活转,其意义盖在于此。如此,则三个层面中,最后之层面乃本文之落点;而三个层面实为一体。 本文分五章,主要展开以下论题: 第一章,徐复观之文学因缘。此章并非徐氏生平事迹之普泛介绍,而是追寻其文学成就之学术思想渊源,以后四章,所论一切问题皆可从此处找到发生的端点。从另一种视角来说,则是将徐复观放入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背景,以见出其学深厚之根本,繁复之脉络,宏大之气派;由此亦可反观二十世纪学术思想史一些问题之底蕴。 第一个论题,徐复观最早如何与文学发生机缘,其早年求学的积累与其后来学术成就是怎样的关联。徐复观业师王季芗,精桐城文,着作有《古文辞通义》等数十种,然而多亡佚。他对徐氏之文学思想及精神人格,影响甚巨。本文打开王氏之着作,对王氏影响徐氏之文学思想者从学理层面予以探究。另一位老师黄季刚,徐氏曾从之攻《文心雕龙》,然而黄氏之学,源自章太炎。徐复观问学熊十力以后,思想发生重大转变,批评章黄学派,然而其思想中已不可排除地植入了多种学术流派的因素。第二个论题,徐复观与二十世纪主流文化的关联。徐复华东师范大学2(X)4年度博士学位论文观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早年曾精读鲁迅、胡适之着作,其思想中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殆与此相关。然而,后来他对鲁迅、胡适等五四知识分子的批评,构成其学术中的重要线索。本文对其中变化的内在逻辑,进行了论析,认为两代 “五四知识分子”之间是贯通的,徐复观所代表的这一代知识分子比第一代(胡适、鲁迅等)增加了厚度,就共同关注的问题讨论来说,后者是前者的深化。第三个论题,徐复观与港台新儒家、学术界、文学界的关联。徐复观奔走于台湾东海大学与香港新亚书院之间,前后创办《学原》与《民主评论》,对港台新儒家的发展作用甚大。而此一机缘,亦是其个人学术成就之重要保证;他与台中文化界的融洽,与《华侨日报》长久的情谊,则是其文学创作及文学评论的重要机缘。他以充实的中国传统文化涵养,吸纳现代西方文化资源,打入现代文艺批评阵中,以鲜活的思想,浇铸自己的理论,使其对中国文学纲维性问题的重新讨论,显出最为强大的现代解释力量。第四个论题,徐复观与大陆学术界的关联。晚年之徐氏,颇想对自己一生有一个好的交待,完成两个夙愿,一是祖国统一,一是中国文化再发生机。1976年以后,两岸三地之间交流增多,徐氏着述,每与大陆学界有所回应。此种机缘,不但增加了其着述的现实品格,亦是支持其以衰病之体着述不辍之精神动力。其中一些史实脉络,于此得到一定梳理。 第二章,生命与理性的合—心的文学观。此章旨在显发徐复观之文学观念。而其文学观,非放入其学术思想总的构架中方能显示,因此本章先论述其学术思想之核心—心的文化,以见其大体;然后提炼其内容—生命与理性的合一,显示其在徐氏文学观念中的中心意义,继而开掘在徐氏的文学观念中,如何实现生命有理性,理性中有生命,面铸成文学鲜活而伟大的品格。‘ 第一个论题,“心的文化?

邹光椿[10](2000)在《如何评判《红楼梦》词语的运用──《“红楼”指瑕》读后》文中提出本文就《“红楼”指瑕》一文指出了几个原着的瑕疵,作了肯定。该文中更多的“瑕疵”则值得商榷。逐条分析以后认为,一定要从小说特点出发,并从《红楼梦》极其复杂的版本中找出真正属于作者手笔的瑕疵,还得掌握古今汉语交替的状况进行评说才能准确。否则只能“郢书燕说”。

二、如何评判《红楼梦》词语的运用──《“红楼”指瑕》读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评判《红楼梦》词语的运用──《“红楼”指瑕》读后(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性的因缘 ——《红楼梦》在日编译本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要旨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对象划定
    第二节 先行研究成果与现状反思
    第三节 研究视角与方法论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设置
第一章 日本《红楼梦》早期接受土壤与思想资源
    第一节 文本早期传入过程与接受渠道
    第二节 早期《红楼梦》接受思想定调
第二章 草创期:国粹主义者的“支那蔑视”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与编译本基本情况
    第二节 太宰卫门版基本情况梳理
    第三节 代表译本分析:一个国粹主义者眼中的《红楼梦》
    第四节 编译本与国译本、主流接受思想之关系
    第五节 大众文学语境内的编译本传播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章 发展期:存在主义式的翻案改写
    第一节 发展期编译本整体情况与时代思潮
    第二节 代表译本分析:战后迷惘期的存在主义式的《红楼梦》改写
    第三节 大众文学语境内的编译本传播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成熟期:耽美主义理论的阈限
    第一节 成熟期编译本整体情况与时代思潮
    第二节 代表译本分析之一:唯美主义式的解读尝试
    第三节 代表译本分析之二:女性问题
    第四节 编译本与全译本、主流接受思想之关系
    第五节 大众文学语境内的编译本传播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转型期:消费主义场域中的竞争话语
    第一节 转型期编译本整体情况与时代思潮
    第二节 代表译本分析之一:形而上的理想主义
    第三节 代表译本分析之二:形而下的群丑狂欢
    第四节 编译本与全译本、主流接受思想之关系
    第五节 大众文学语境内的编译本传播
    第六节 小结
第六章 现代性的因缘
    第一节 再探《红楼梦》的现代性与编译本的现代化
    第二节 浪漫主义诗学传统与编译本的“现代性”映现
    第三节 日本区域内的《红楼梦》与“世界文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各时期代表编译本对话原文
附录二:引用文学史日语原文摘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简本《水浒传》版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百年《水浒传》版本研究述略
第一章 简本《水浒传》祖本探考
    前言 材料的择取
    第一节 祖本引首诗与回末诗的问题
    第二节 祖本分回的问题
    第三节 祖本回数的问题
    第四节 祖本分卷以及卷数的问题
    第五节 简本祖本与繁本关系的问题
    第六节 祖本第九回的问题
    第七节 从引首诗看简本祖本田王故事的品质
第二章 《京本忠义传》的研究与思考
    第一节 前人关于《京本忠义传》的研究
    第二节 《京本忠义传》研究中的歧路与困惑
    第三节 《京本忠义传》研究中的版本启示
第三章 种德书堂本《水浒传》研究
    第一节 种德书堂本《水浒传》的概况
    第二节 种德书堂本与容与堂本比对研究
    第三节 种德书堂本中的田王故事
第四章 插增本《水浒传》研究
    第一节 插增本《水浒传》的概况
    第二节 插增本与种德书堂本、评林本卷数、回数、回目比对
    第三节 插增本与种德书堂本、评林本插图、插图标目比对
    第四节 插增本与种德书堂本、评林本正文比对
第五章 评林本《水浒传》研究
    第一节 评林本《水浒传》的概况
    第二节 轮王寺本与内阁文库本研究
    第三节 评林本中的余呈问题
    第四节 评林本的编辑问题
第六章 英雄谱本《水浒传》研究
    第一节 英雄谱本《水浒传》的概况与辨疑
    第二节 刘世德先生关于初刻、二刻英雄谱本的研究以及补遗
    第三节 钟伯敬本与英雄谱本研究
    第四节 评林本与英雄谱本研究
第七章 嵌图本《水浒传》研究
    第一节 嵌图本《水浒传》的概况与辨识
    第二节 嵌图本《水浒传》四种的研究
    第三节 嵌图本与种德书堂本、插增本、评林本的研究
    第四节 嵌图本与其后续本的研究
第八章 八卷本与百二十四回本《水浒传》研究
    第一节 八卷本与百二十四回本《水浒传》的概况
    第二节 陈枚与《水浒传》
    第三节 八卷本与百二十四回本《水浒传》回目研究
    第四节 八卷本与百二十四回本《水浒传》正文研究
第九章 三十卷本《水浒传》研究
    第一节 三十卷本《水浒传》的概况与辨识
    第二节 三十卷本《水浒传》图像与标目研究
    第三节 三十卷本《水浒传》正文研究
结语
附录
    一、简本《水浒传》版本知见录
    二、百年《水浒传》版本研究论文辑录
主要参考书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后记

(3)清代《史记》文学阐释论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清代文化语境与《史记》研究的兴盛
    第一节 满族专制下的清代学术与文化
        一、薙发易服与满清“部族”政权的巩固
        二、“渐就中国之制”与“道统”的争夺
        三、防猜与文网
    第二节 清代史学观念的变更
        一、清初遗民与《明史》编纂
        二、《四库》与清代历史考据学
        三、晚清经世史学与西方史、边疆志
    第三节 清代《史记》研究的兴盛
        一、《史记》的经典化与清代《史记》研究
        二、清代《史记》文学阐释的成就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清代文学语境与《史记》的文学阐释
    第一节 清代审美趣味与《史记》的文学阐释
        一、审美趣味与文学阐释
        二、清代古雅趣味与《史记》的文学阐释
        三、清代崇实重质的审美趣味与《史记》的文学阐释
        四、清代“圆而神”的审美趣味与《史记》的文学阐释
    第二节 清代文学观念与《史记》的文学阐释
        一、清代发愤着书说与《史记》的文学阐释
        二、清代文气说与《史记》的文学阐释
        三、清代义法说与《史记》的文学阐释
    第三节 清代《史记》文学阐释的形式与特点
        一、清代《史记》文学阐释的形式
        二、清代《史记》文学阐释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清代学者对《史记》与小说关系的阐释
    第一节 清代《史记》史笔、文心的探讨与小说评点
        一、明代中晚期的《史记》评点与小说评点
        二、清代小说评点与《史记》阐释的关系及特点
    第二节 金圣叹对《史记》与小说关系的阐释
        一、金圣叹的“才子书”与《史记》文学性的认识
        二、金圣叹论《史记》“以文运事”与《水浒》的“因文生事”
        三、金圣叹《水浒》评点中对《史记》的解读与艺术手法的强化
    第三节 清代其他小说评点家对《史记》与小说的对比阐释
        一、张竹坡《金瓶梅》评点中的《史记》文学性阐释
        二、清代评点家对《聊斋志异》、《红楼梦》与《史记》的比较阐释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清代学者对《史记》写人艺术的阐释
    第一节 宋明时期对《史记》写人艺术的探索与成就
        一、宋前以及宋代对《史记》写人艺术的初步探讨
        二、明代论《史记》写人艺术的成就
    第二节 清代学者论《史记》人物刻画的“实录”与选材
        一、清人对《史记》人物“实录”的文学阐释
        二、清人论《史记》人物塑造的选材
    第三节 清代学者论《史记》的以情写人、以类写人、以议论写人
        一、清人论《史记》的以情写人
        二、清人论《史记》的以类写人
        三、清人论《史记》的以议论写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清代学者对《史记》叙事艺术的阐释
    第一节 中国传统叙事与《史记》叙事艺术的探讨
    第二节 清代《史记》的叙事艺术阐释的理论发明
        一、“于序事中寓论断”与清代《史记》叙事艺术的阐释
        二、义法论与清代《史记》叙事艺术的阐释
    第三节 清代学者论《史记》的章法结构
        一、清人论《史记》章法结构的秩序
        二、清人论《史记》章法结构的变化
        三、清人论《史记》章法结构的联贯
        四、清人论《史记》章法结构的统一
    第四节 清代学者对《史记》的叙事技法的阐释
        一、清人《史记》文学阐释的重要形式与特点——叙事技法的探讨
        二、清代对《史记》叙事技法的阐释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清代学者对《史记》语言艺术的阐释
    第一节 清前对《史记》语言的研究
    第二节 清代《史记》语言艺术阐释的内容与特点
        一、清代《史记》语言艺术阐释的内容
        二、清代《史记》语言艺术阐释的特点
    第三节 清代学者对《史记》语言艺术的阐释
        一、清人论《史记》的叠字
        二、清人论《史记》的关键字目
        三、清人论《史记》的虚字
        四、清人论《史记》的长句与短句
        五、清人论《史记》的叠句与对句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4)钱钟书与英国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序论
    第一节 相关研究综述
    第二节 英国文学作为一种有效的参照与背景
        (一) 英国文学作为一种异质的背景,有其可资参照之处
        (二) 中英文学在现实中的悠久交流史
        (三) 钱钟书的实际创作、批评与英国文学的紧密关联
    第三节 英国文学作为一种可能的影响
        (一) 20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中英文化交流增多
        (二) 20世纪英国文学作为西方文学的一个支流被引入
第一章 钱钟书英国文学的学习、研究和教学
    第一节 清华:外文系英语文学的熏陶
        (一) 清华外文系简介:师资、培养方案与英国文学方面的课程设置
        (二) 钱钟书清华外文系的老师们(吴宓、叶公超、温源宁、王文显、翟孟生、 吴可读、温德、瑞恰慈)
        (三) 钱钟书大学时代的书评和论文(1929-1933)
    第二节 牛津:亲炙英国文学
        (一) 钱钟书在牛津的学习(1935-1937)
        (二) 20-40年代的英国文学环境
        (三) 《17、18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评述
    第三节 从兴趣到事业的践行:归国后的教学与研究
第二章 钱钟书的小说创作与英国文学
    第一节 钱钟书眼中的英国文学:智者见智
    第二节 《人·兽·鬼》、《围城》与英国文学作品的比照分析
        (一) "小世界"的格局:沙龙+大学
        (二) 异质文化交锋中的现代"知识人"
        (三) 喜剧精神的承传与比照
        (四) 智趣+理趣:叙述语言与对话艺术分析
        (五) 修辞潜能的发掘:以反讽、比喻、通感、矛盾修辞与用典五种辞格为主
    第三节 中英文学的贯通与钱钟书的创作(一种补充)
        (一) 钱钟书的"知识人"特写与"士人"品藻、"性格特写"
        (二) 钱钟书的创作与传统世情小说及英国风俗喜剧类作品
        (三) 钱钟书的创作与"以理入诗"的传统及"观念小说"
第三章 钱钟书的文学批评与英国文学(批评)
    第一节 钱钟书对英国文学批评的引介、述评
    第二节 《谈艺录》、《管锥编》等与英国文学(批评):邻壁之光堪借照
        (一) 模仿·节制·诗教·诗法:钱钟书与英国古典主义文学批评(以锡德尼、德莱顿、蒲伯和约翰逊为主)
        (二) 企慕·天才·忧郁·文体:钱钟书与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批评(以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雪莱为主)
        (三) 通感·意义·客观对应物:钱钟书与瑞恰慈、艾略特的诗学
        (四) 钱钟书的中英文学比较研究
    第三节 钱钟书关于批评和创作的思考
        (一) 批评的批评——一种自觉意识
        (二) 钱钟书关于批评和创作关系的论述
        (三) 钱钟书创作与批评的互通与互补
第四章 从文学到现实人生英国文学参照下重审钱钟书的文人精神
    第一节 中英"文人"的现实批判与精神追求
        (一) 中国"文人"与英国"man of letters"之内涵
        (二) 钱钟书与英国文人关于人性及社会的批评
    第二节 钱钟书的文人精神分析
        (一) “文人”与“学者”的纠结:钱钟书的“学者”定位与“文人”理想
        (二) 钱钟书与20世纪英国文人的比较(以A.赫胥黎、T.S.艾略特为主)
结语
附录:钱钟书年谱(1910-1998)
参考文献
后记

(5)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绪言
    一、问题的提出及立论依据
    二、关于禁毁戏剧的研究现状
    三、“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的研究思路、设想和方法
第一章 先秦至汉魏时期:正乐、禁戏与罪优
    第一节 正乐与禁新声
    第二节 焚《诗》《书》与禁百戏
    第三节 禁巫与罪优
第二章 隋唐时期:禁断散乐戏弄、禁限装扮竞演与诛禁优伶
    第一节 禁断散乐杂戏
    第二节 唐代弄孔子戏的妆演与逐禁
    第三节 禁约装扮竞演
    第四节 罢遣诛禁徘优伶人
第三章 两宋时期:废教坊、禁民间丧祭演戏与禁南戏宋杂剧
    第一节 制乐设宫、禁撰优词与废罢教坊
    第二节 丧乐、淫祀之盛与禁演丧祭戏及南戏的发生土壤
    第三节 禁撰演南戏与宋杂剧
    第四节 弄孔戏儒、优伶惩戒与宋杂剧的徘谐精神
第四章 金元时期:乐人限令、罢犯上作乱戏与禁治集场演剧
    第一节 颁禁乐人限令
    第二节 禁撰演戏类、罢犯上作乱戏及禁治集场演剧
    第三节 禁毁戏剧的力度与戏剧繁荣的局面
第五章 明代:戏教、戏祸与戏剧撰演之分化
    第一节 集权专制、伦理教化与明代官方的戏剧文化政策
    第二节 禁毁戏剧与戏剧撰演形态之分化
    第三节 官方的不禁之禁与社会舆论的妥协
第六章 清代(上):官私禁戏、设局缴毁与地域性禁毁戏剧
    第一节 沉迷、利用与禁毁:帝王好戏、禁戏与查缴曲本
    第二节 清代的官方设局禁毁戏剧
    第三节 从清代几类禁戏的地域性反弹看民间演剧活动的反禁毁
第七章 清代(下):禁毁戏剧载体与清代戏剧的生态发展
    第一节 从禁行剧类声腔互动看清代戏剧的发展偏向
    第二节 从禁毁剧本曲目看清代戏剧文本形态的边缘化
    第三节 从禁诫戏剧参与群体看清代戏剧的主体贫困
第八章 禁毁戏剧的权力话语特征与中国古代戏剧发生发展之关系
    第一节 禁毁戏剧的历史流程与权力话语考察
    第二节 禁毁戏剧与禁毁诗文、禁毁小说的差异比较
    第三节 禁毁戏剧对于古代戏剧史发生发展的影响
附录
    附录一 先秦至汉魏:正乐、禁戏与罪优年表
    附录二 隋唐:禁断散乐戏弄、禁限装扮竞演与诛禁优伶年表
    附录三 两宋:废教坊、禁民间丧祭戏与禁南戏宋杂剧年表
    附录四 金元:禁倡优、罢犯上作乱戏与禁治集场演剧年表
    附录五 明代:戏禁、戏教与禁毁戏剧撰演年表
    附录六 清代:官私禁戏、地域性设局收缴与禁毁戏剧载体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6)《红楼梦》语言学论着索引(1987—2005)(论文提纲范文)

一、词 汇
二、方 言
三、语 法
四、修 辞
五、语言风格

(7)宋前咏史诗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咏史诗的界定、范围与产生根源
    第一节 咏史诗的界定
    第二节 与咏史诗相关的几个问题
    第三节 咏史诗的产生根源探析
第二章 先秦时期——咏史诗的萌芽期
    第一节 《诗经》中部分作品的咏史因素
    第二节 屈原《离骚》、《天问》、荀子《成相杂辞》的咏史性质
第三章 两汉时期——咏史诗的形成期
    第一节 两汉咏史诗概况
    第二节 两汉的乐府咏史诗
    第三节 两汉非乐府咏史诗较少的原因与班固的《咏史》
第四章 魏晋时期——咏史诗的发展、成熟期
    第一节 曹魏时期的咏史诗
    第二节 两晋咏史诗概况、新的主题与流变
    第三节 两晋时期的乐府咏史诗
    第四节 左思与《咏史》诗
    第五节 陶渊明与咏史诗
    第六节 魏晋咏史诗的基本类型
第五章 南北朝时期——咏史诗的进一步发展期
    第一节 南北朝咏史诗概况
    第二节 南朝咏史诗的特征、艺术成就
    第三节 颜延之与咏史诗
    第四节 《文选》选录咏史诗的标准问题
    第五节 北朝和隋代的咏史诗
第六章 唐代——咏史诗的繁盛期(初唐)
    第一节 唐代咏史诗的繁荣、原因及演进阶段
    第二节 初唐咏史诗概况
    第三节 前期贞观君臣与咏史诗
    第四节 后期宫廷文人与咏史诗
    第五节 后期下层文人与咏史诗
    第六节 陈子昂与咏史诗
第七章 唐代——咏史诗的繁盛期(盛唐)
    第一节 盛唐咏史诗的内涵、情感指向
    第二节 李白与咏史诗
    第三节 杜甫与咏史诗
    第四节 道教诗人吴绮与咏史组诗
第八章 唐代——咏史诗的繁盛期(中晚唐)
    第一节 中晚唐咏史的繁盛及时代、文化原因
    第二节 中晚唐咏史诗的思想情感指向
    第三节 刘禹锡与咏史诗
    第四节 杜牧与咏史诗
    第五节 李商隐与咏史诗
    第六节 体制庞大、蔚为大观的中晚唐咏史组诗
余论
附录一 宋前咏史诗篇目索引
附录二 咏史诗研究主要论文索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绪论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
    1.1.语言认知观的本质
        1.1.1.经典语言学家对语言本质的思考
        1.1.2.当代语言学家对语言人文属性的思考
        1.1.3.语言认知观
        1.1.4.语言的多维属性
        1.1.5.语言研究的整体原则、动态原则和平衡原则
    1.2.对文化的本质认识
        1.2.1.文化的词源含义
        1.2.2.文化学家对文化的定义
        1.2.3.本文对文化的定义
        1.2.4.文化的特征
        1.2.5.文化要素的分层
    1.3.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
        1.3.1.思维能力、心维模式、思维媒介和思维方法
        1.3.2.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1.3.3.语言与思维、文化的互动关系
        1.3.4.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
    1.4.木文的研究对象:词语文化语义
        1.4.1.词语的界定
        1.4.2.词语文化语义的界定
        1.4.3.词语文化意义的特征:民族性、时代性、隐含性、关联性
    1.5.本文研究范围、方法和目标
        1.5.1.研究范围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2.研究目标
        1.5.3.文化语义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文献综述:语言哲学中的意义研究
    2.1.意义本质的哲学思考
        2.1.1.西方意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2.1.2.本文对词语文化意义本质的哲学思考
    2.2.二十世纪西方语言哲学中的语义研究
        2.2.1.同质的自足的结构系统vs异质的有序的符号系统
        2.2.2.生物机能说vs社会行为说
        2.2.3.形式语义学和认知语义学
    2.3.国内文献综述:中国文化语言学、国俗语义学、英汉对比语言学
        2.3.1.继承和创新结合:中国的文化语言学研究
        2.3.2.概念意义与引申意义兼顾:中国国俗语义学研究
        2.3.3.描写与解释并重:中国英汉对比语言学研究
第三章:语言的语用认知功能研究
    3.1.文化对比:东西方文明的主要差异
        3.1.1.内陆农业文化与海洋商业文化
        3.1.2.伦理道德文化与科技理性文化
        3.1.3.集体主义文化与个人主义文化
        3.1.4.中西文化的对比原则与交融互摄
    3.2.语音的语用认知功能研究
        3.2.1.语音与语境
        3.2.2.语音与审美
        3.2.3.语音与语法
        3.2.4.语音与民族文化心理
        3.2.5.结论
    3.3.语言字符的语用认知研究
        3.3.1.语言字符的审美愉悦功能
        3.3.2.语言字符的信息压缩功能
        3.3.3.语言字符的文化承载功能
        3.3.4.语言字符的语用交际功能
        3.3.5.结论
    3.4.英汉语法的形合意合特征的语用认知研究
        3.4.1.形合与意合的定义
        3.4.2.国外学者对英汉语语法意合和形合特征的对比研究
        3.4.3.国内学者对汉语语法意合特征的研究
        3.4.4.英汉语法的意合特征与形合特征对比
        3.4.5.英汉语法的形态特征与民族文化
        3.4.6.结论
第四章:词语文化语义的类型研究
    4.1.多级语言符号系统下的概念意义研究
        4.1.1.概念意义和语符意义
        4.1.2.词语的多级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4.1.3.词语的内部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4.1.4.词语的外部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4.2.历史沿革意义个案研究:《望夫石》主题的阐释和翻译
        4.2.1.《望夫石》两种译文述评
        4.2.2.语境、关联与翻译
        4.2.3.典故探源与主题定位
        4.2.4.透彻的理解与准确的翻译
    4.3.跨文化传播中的语境意义研究
        4.3.1.语境分类
        4.3.2.语境与文化语义的闸释
        4.3.3.语境和词语文化语义的翻译
    4.4.隐喻视野中的联想意义研究
        4.4.1.比喻和隐喻的关系
        4.4.2.比喻意义
        4.4.3.情感意义
        4.4.4.修辞意义
    4.5.宗教精神视野下的习语意义研究
        4.5.1.习语的定义
        4.5.2.英汉习语与宗教的自然观对比
        4.5.3.英汉习语与宗教的人神观对比
        4.5.4.英汉习语与宗教的人性观对比
第五章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照应模式研究
    5.1.词汇联想对应:词汇字面意义不同,文化语义相同
        5.1.1.黄色与BLUE文化语义对比
        5.1.2.紫色与SCARLET(猩红色)文化语义对比
        5.1.3.黄色与GREEN文化语义对比
    5.2.词汇联想重合:词汇字面意义相同,文化语义一致
        5.2.1.黄色与YELLOW文化语义对比
        5.2.2.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
        5.2.3.黑色与BLACK的文化语义对比
    5.3.词汇联想碰撞:字面意义相同,文化语义不同
        5.3.1.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
        5.3.2.黄色与YELLOW文化语义对比
        5.3.3.白色与WHITE文化语义对比
        5.3.4.黑色与BLACK文化语义对比
    5.4.词汇联想空缺:字面意义对应,文化语义空缺
        5.4.1.绿色与GREEN文化语义对比
        5.4.2.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
        5.4.3 棕色与BROWN文化语义对比
        5.4.4.青色与BLUE、BLACK文化语义对比
    5.5.色彩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的启示
        5.5.1.文化语义的共性和个性
        5.5.2.英汉语义的相互渗透
        5.5.3.认知原型与文化语义引申
    5.6.词语文化意义的翻译方法
        5.6.1.词汇联想重合与零位补偿
        5.6.2.词汇联想对应与换位补偿
        5.6.3.词汇联想空缺与空位补偿
        5.6.4.词汇联想碰撞与越位补偿
第六章: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成因研究
    6.1.英汉两个民族思维方式不同: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
        6.1.1.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内涵
        6.1.2.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悟性思维
        6.1.3.西方民族主客二分的哲学思想与理性思维
    6.2.英汉两个民族的审美心理不同
        6.2.1.审美活动与民族心理
        6.2.2.比类取象的形象思维与形式分析的理性思维
        6.2.3.拟人化的审美主体道德投射与拟物化的审美主体理性观照
    6.3.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学传统不同
    6.4.英汉两个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习俗不同
    6.5.英汉两个民族的语言系统不同
第七章 文化语义的研究意义
    7.1.文化语义研究与翻译
        7.1.1.文化语义翻译的本质
        7.1.2.文化语义的翻译原则:信、达、适
        7.1.3.词语文化意义的信息分层与翻译
    7.2.文化语义研究与词汇学
        7.2.1.一词多义与词义闸释
        7.2.2.形念区别与词义褒贬
        7.2.3.文化语义的闸释与文化背景
    7.3.文化语义研究与第二语言习得
第八章 结语
附件 1:论文32个图表清单
参考文献
后记

(9)心的文学 ——徐复观与中国文学思想经脉的疏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英文提要
引论
第一章 徐复观之文学因缘
    一、 十年攻文武昌
        (一) 个人禀赋与地方学风之融会
        (二) 业师王季芗:古文家的渊源
        (三) 与章、黄学术之歧异
    二、 两代五四知识分子
        (一) 五四知识分子第二代之一杰出者
        (二) 让鲁迅坐在历史的正常座位
        (三) 探胡适的盲点
    三、 安身与立命
        (一) 现代新儒家学术格局的形成
        (二) 融入台湾乡土文化
        (三) 在压力中的思想突围
        (四) 借力于《华侨日报》
    四、 徐复观与大陆学界
第二章 生命与理性的合一--心的文学观
    一、 即用显体:圆融“心的文化”
        (一) 本末与体用
        (二) 心的文化的提出
        (三) 理论的内部紧张
    二、 心的文化的西学助缘
        (一) 心的文化的生成资源
        (二) 心对理性的涵摄
        (三) 面对西方文化的窘境
    三、 心的文学:理性贯注生命
    四、 透过工夫:生命支持理性
第三章 重建中国文学的理论系统--《文心雕龙》研究
    一、 徐复观与龙学
        (一) 写入研究史
        (二) 龙学渊源
        (三) 研究中的复活意识
    二、 文体与《文心雕龙》的理论架构
        (一) 文体的根源:道分天地人-文合经纬骚
        (二) 历史的文体:体要及中国文学的轮廓
        (三) 普遍的文体:情性之塑造及其向毛目的贯注
    三、 通中西之邮:文体与形相的统合
        (一) 文体与形相
        (二) 徐复观对STYLE的把握
        (三) 文体论的建设性
    四、 窥古今之迹:文体论与古文家的理论
        (一) 文体诸因素-粗和精-因声以求气
        (二) 气为风骨之本及风柔骨刚
        (三) 诸养气说之打通
第四章 文学史个案研究
    第一节 重立古文义法--《史记》研究
        一、 古文家对于《史记》的买椟还珠
        二、 义:文学与历史的共同落点
        (一) 具见其表里,以良心照出真相
        (二) 救天道之穷,继圣人之志
        (三) 民间立场与抗议精神
        三、 《史记》的文学法则意义
        (一) 开启历史想象
        (二) 史势中透出文势
        (三) 传达民族语言的精神
    第二节 苦难精神与诗的境界--杜甫诗研究
        一、 忧患意识与杜诗中苦难精神
        二、 境界大小关优劣
        三、 转益多师与打通新旧古今
    第三节 用典与比兴--李商隐诗研究
        一、 义山诗与比兴
        二、 义山人格及诗价值的重新确立
        三、 义山诗的解读:史实-典故-兴象
        (一) 先讽咏后考索
        (二) 兴象中典故景物的方向
        (三) 典故的叠加、点活、普遍化
    第四节 剥落与非诗--宋诗研究
        一、 宋诗精神方向的确立
        二、 山谷诗学的创造意义
        (一) 江西诗派的局量
        (二) 山谷学杜辩正
        (三) 诗之怨与骂
        三、 宋诗学与古文理论的沟通
第五章 从追体验到客观化--研究方法论
    一、 文学后面的全体
        (一) 一种整体论的提出
        (二) 人文的背后是精神,核心是对人性的认识
        (三) 从生命的共感来看文学
    二、 客观:仍是研究活动的最高鹄的
        (一) 思想具有知识的形态
        (二) 文学考证与客观求实精神
        (三) 研究者的生命之气
    三、 追体验方法及其成就
        (一) 客观的了解:进入研究对象
        (二) 追索贯通,求全得真
        (三) 层层转进,生命境界之提升
    四、 追体验的动力支持
        (一) 心态的诚与敬
        (二) 治学的积与渐
        (三) 反省
    五、 成就知识-亦成就思想
附录
    皎然《诗式》作用论
    徐复观与钱钟书--20世纪中国文论研究的两种范式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四、如何评判《红楼梦》词语的运用──《“红楼”指瑕》读后(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性的因缘 ——《红楼梦》在日编译本接受研究[D]. 吴昊.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2]简本《水浒传》版本研究[D]. 邓雷.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5)
  • [3]清代《史记》文学阐释论稿[D]. 王晓玲.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1)
  • [4]钱钟书与英国文学[D]. 许丽青. 复旦大学, 2010(11)
  • [5]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D]. 丁淑梅.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6]《红楼梦》语言学论着索引(1987—2005)[J]. 张玉萍. 红楼梦学刊, 2005(04)
  • [7]宋前咏史诗史[D]. 韦春喜. 山东大学, 2005(08)
  • [8]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 杨元刚.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9]心的文学 ——徐复观与中国文学思想经脉的疏通[D]. 王守雪.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10]如何评判《红楼梦》词语的运用──《“红楼”指瑕》读后[J]. 邹光椿. 三明职业大学学报, 2000(S1)

标签:;  ;  ;  ;  ;  

如何判断《红楼梦》中的用词——看完《红楼》指的是破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