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内涝的论文

关于城市内涝的论文

问: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海绵城市如何缓解城市内涝
  1. 答:从角度分析缓解方法:应提升城市排水能力,加大排水管道口径、建设深隧蓄水工程等。
    在下应对城市内涝不能一味提高防洪标准,而应该重视应急,更加果断采取应急措施。同时应加强城市的危机管理,做好建设,危机来临的时候能够顶得住。海绵城市很有必要,它是在平时发挥吸纳雨水晌运乱作用,促进水循环,总体上改善城市的排水,分担排水系统压力。
    海绵城市不等同于管道铺设
    在武悄顷汉、连云港、青岛等地,海绵城市的建设效果已经逐渐显现。然而,面对夏季,仍有不少试点城市出现了内涝现象。
    这种现象要综合看待,夏季强降雨不仅考验着海绵城市蓄水的能力,也对城市外排水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有的城市外围水位很高,面对强降雨,城区内水位难以排出去,这也是许多城市出现内涝的原因之一。
    海绵城市建设考验着城市综合规划建设和管理能力。当前,海绵城市怎么建,如何应对建设难点,仍是急需解决的困境。有的项目把海绵城市片面理解为工程措施的应用,这是对海绵城市的误解,海绵城市不等同于管道铺设。对海绵城市本身的不同认识导致当前试点的效果有所差异。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还需因地制宜。海绵城市建设方案不能套用一种模式,应针对不同城市不同的气候和地质状况,制定相应的海绵城市建设方案。例如有的城市硬质地面多,雨水难以渗透,或者有的城市地下水位较高,这些都是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
    此外,在海绵城市建设中,不仅要做好城市规划建设,也要考虑到水系的安排调度问题,通过区域综合调水、河流宴档水利治理等综合手段来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2. 答:海绵城市可以加强城市多余积水的渗透情况,提高城市对雨水的承载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内涝的强度
问:申论热点:如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1. 答:专家认为解决内涝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制定出科学、长远 、周全的城市规划,必要时可以通过提升城市规划的地位,打击只注重“繁荣”和“政绩”,不计城市长远利益的行为。
    (2)加强城市排涝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3)城建部门与气象部门应该加强差伏合作,对城市降雨分区和未来降雨趋势漏庆敏进行专项研返枝究,充分发挥气象对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加强预警工作。
    (4)天气预警发布后,交通管理部门对积水地区实行交通引导或管制。
    (5)从宏观上根本上来说,人类社会应注重,倡导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减缓给人类的不良影响。
  2. 答:给定材料:
    逢雨必涝、逢涝必瘫,几乎成为南北城市的通病。5年前,北京遭遇了61年不遇的暴雨,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暴雨让城市变成一片汪洋,众多熄火的车辆泡在水里,突如其来的暴雨,令所有人措手不及,让我们不得不严肃反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智慧的城市究竟是不是只是停留在了表面!
    从18日凌晨1时开始到晚上7时,武汉当日降水量达193毫米,单日降水量创下1998年以来13年间的最高记录。滞水让武汉城市交通几近瘫痪,中心肢搭源城区多处变成汪洋一片,车道成“河道”。武汉市水务局排水处坦承,作为一座老城,武汉很早就有了地下排水系统,但随着城市不断发展,那种标准已不能适应今天城市发展的需要。
    2003年6月,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袭击南昌,市区内涝严重,被称为“漂在水上的城市”。2012年6月14日晚开始,南昌6小时降下31.5毫米暴雨,一些街道路段也出现了内涝,但整个城市“水上漂”的场景已经不复存在。南昌之所以会在几年内结束“水上漂”,原因在于2003年以来对城市地下排水系统20多亿元“看不见的投入”,南昌市从热衷于地面上的绿化、亮化、美化等看历态得见的“面子工程”,改为同时投巨资建设城市排水系统等看不见的“里子工程”。
    请根据给定资料,联系实际,分析发生城市内涝的原因。
    要求:内容全面,条理清晰,字数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植被蓄水能力低,建筑物前瞻性不够,排水设施容量不足。
    2、为了追求政绩,城市建设理念“重上轻下”。
    3、规划不合理,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标准低。
    4、城市建设对排水系统破坏严重。枝答
    5、城市管理投入严重不足。
问:城市内涝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 答: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造成内涝的客观原因是大,范围集中。降雨特别急的地方可能形成积水,降雨强度比较大、时间比较长也有可能形成积水。
    原因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内涝已经成肆旅为世界上许多面临的共同问题,对社会生活和经济产生严重的影响。城市连遭暴雨袭击,且愈发严重。经携型分析,其产生原因可归结如下。
    一是气候变化引发变化。由于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人为排热、空气污染和导致水循环的进一步变化,从而引起城市微气候的改变。
    二是城市发展和建设造成的地面自然滞、蓄雨水能力降低。
    三是排水管渠等防涝设施排水能力不足。
    四是人为因素。长期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施工管理不善造成或生活垃圾堵塞管道;泵站故障;景观大道改造覆盖或井盖破坏。
    措施
    (1)整治河道:采取挖、扩、分等综合措施整治河道。
    (2)改造地下管网:如适当扩大管径,解决雨裂隐凳、污分流问题。
    (3)增加排涝设施:如建排涝挡潮闸、排涝泵站。
    (4)增加调蓄能力:如修建、调蓄湖等。
    (5)增加渗透能力:如铺设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等。
  2. 答:除了极端自然降雨因素外,人为因素也有可能导致内涝,比如城市地下排水建设设施不够完善,导致未能及碧搭拆时排出多余的雨水悔枣,城市建设破坏河道,导致河道变窄,排涝能力变弱等
    现在有些市政部门针对内涝情况,也做了些预警的建设,比如在内涝地区,建设预警,通过信息化技术,枝键将内涝情况及时汇报给相关指挥部门,及时调度预警,减少市民损失
关于城市内涝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