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生活用纸的吸收性能及影响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孙静,邢婉娜,王娟,曹宝萍,张玉兰[1](2021)在《2020年一次性卫生用品行业概况和展望》文中认为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国经济运行逐季改善、逐步恢复常态,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3%,总量达101.6万亿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981亿元,比2019年下降3.9%。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2019年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
陈婧儒[2](2020)在《X公司国际化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及“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中国制造的全球化之路保驾护航。中国政府的大力推动外贸自主品牌建设,持续加大自主品牌海外宣传力度,为中国制造业走出去搭建更大的舞台。在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结合国际化的思路,利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打造全球化体制下高效的供应链,整合全球资源构造企业的完整的价值流,实现企业、用户及消费者的多赢目标。本文选择X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企业进军国际市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X公司是一次性卫生用品设备专业制造商,提供具备同行业领先水平的婴儿纸尿裤设备、妇女卫生巾设备、成人失禁用品设备及配件。公司自1999年创立以来在全世界安装的各种机器及工厂自动化系统均顺利投入运行,并于2000年研制出中国首台全伺服驱动卫生巾生产线,成为全球第三家拥有全伺服技术的公司,行业生产工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向中高端发展。本文以X公司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当前阶段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运用战略管理理论结合企业现实状况分析了该公司的业务状况,提出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建议。本文研究意义在于:本文以战略管理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采用PEST分析模型对市场宏微观环境及目标地区的竞争态势进行分析,运用波特五力模型以及SWOT分析模型,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推动建立X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并在组织架构、构建全球生产体系、人力资源、品牌战略、财务风险控制等方面制定了保障措施,为X公司国际化发展找到突破方向增强企业竞争力以及提高全球市场占有份额,为X公司国际化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陈春霞[3](2020)在《生活用纸绿色制造及安全性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从生活用纸所用纤维原料和辅料、生产工艺与产品主要质量指标的关系出发,借鉴欧盟先进法规对生活用纸生产过程包括从原料、抄造过程控制、终端成品的用途及化学品辅料残留量等全要素进行合规评价。针对原料以次充好、非法添加废纸浆料的问题进行生活用纸纤维原料原生态分析;针对化学助剂有害残留的问题重点监控生活用纸生产过程中化学助剂的迁移路径,如湿强剂的特性及其可迁移性研究;研制新型生物基高效化学品,促进生活用纸化学助剂无害化发展;针对生产用水、白水封闭循环利用污染累积问题监测白水封闭循环系统中累积性过程物质对生活用纸质量的影响。最后对生活用纸绿色制造过程进行工艺绿色指数综合评价。围绕上述问题,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开展研究。1、生活用纸纤维浆料原生状态分析研究进行生活用纸抄造所用原料是否属于原生浆料的鉴定。分析原生浆料生产线及废纸浆料生产线不同工段浆料以及抄造的生活用纸成品,明确原生浆料与废纸浆料的形态特征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废纸浆抄造的卫生原纸的浆料及成品虽经脱墨工艺处理,但依然存在油墨残余脏迹,纤维种类组成复杂,存在染色为黄色的机械浆纤维,及其未分散纤维束。纤维较短细,D65荧光亮度高,有效残余油墨浓度高,帚化率较高。结合回收纤维的典型特征以及因回用加工过程造成的纤维老化特性,选择生活用纸的特征参量进行检测,应用多指标复合分析技术鉴别生活用纸是否掺有回收纤维。选择荧光性物质、D65亮度、D65荧光亮度、残余油墨含量、帚化率以及是否含有黄色机械浆纤维等作为特征参量,对废纸浆纤维的鉴别分析进行系统研究。进行纸巾纸纤维原料产品标签标注鉴别,分析实际使用的产品原料与其标识标注的相符状况,分析产品主要原料标识不一致的情况,有助于解决纸巾纸产品原料标识标注混乱的问题。2、生活用纸典型化学助剂残留及危害控制研究对生活用纸化学助剂残留进行危害分析,重点选取湿强剂为研究对象,建立经皮肤摄入的风险评估模型及风险指数。研究检测生活用纸中PAE湿强剂的有害有机氯代物残留的简便高效方法,使用SPME-GC-MS/MS MRM通过离子对分析测试生活用纸中PAE湿强剂的有害有机氯代物DCP残留量以及高残余风险的DCP的可迁移量。实验结果表明最优检测条件为应用固相微萃取进行平衡吸附,平衡温度45℃、平衡时间30 min,吸附45 min。MRM多反应离子监控模式高级程序测定标准工作溶液和待测生活用纸样品及滤液的响应值,在此条件下获得了分析物较低的检测限(LOD),良好的线性(r2≥0.9901)。生活用纸样品加标回收率是97.11%-108.03%,萃取液加标回收率是102.75%-113.00%;RSD分别为6.1%和5.0%。研究不同孔径修饰的石墨烯膜对去除湿强剂有机氯代物同步浓缩的方法技术,研制新型生物基高效化学品CMX/PAE二元体系,从源头上推进生活用纸化学助剂无害化。研究成功制备了分子量较高的羧甲基半纤维素,明晰了其与PAE湿强剂联用时的效果及机制,有效提高了PAE湿强剂的作用效果。3、生产用水系统研究,对现有生产进行工艺绿色指数评价在生活用纸制造过程中,原料、化学助剂等带来的污染风险,随着白水封闭循环利用,存在污染累积的隐患。通过系统监测分析,有效监控水质状况,科学地指导造纸系统水的回用及白水封闭循环。研究建立白水系统有机氯代物DCP累积变化规律及运算模型,探究风险走势及预警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累积周期的推进,系统状况逐渐变化,PAE中DCP含量随着PAE储存时间的变化含量上升,依据DCP含量随存放时间的变化规律拟合方程进行计算。再考虑系统中的DCP进入白水中的比例,其随白水循环程度变化的规律,不同白水回用次数下DCP的分布规律,其在纸张、白水、周围环境中的含量变化规律。建立多因素多变量白水系统有机氯代物DCP累积运算模型。由全过程包括纤维原料、湿部化学助剂、白水循环系统、风险过程控制加权拟合推导出绿色制造过程工艺绿色指数,为指导实际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梅梦雨[4](2020)在《生活用纸制浆过程间歇性生产设备的优化调度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活用纸产能过剩导致市场竞争激烈,如何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竞争力是目前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造纸行业的用电成本占能源总成本的52%,生活用纸与其他造纸生产过程相比,其制浆过程的用电成本所占比例更高。目前,国内生活用纸制浆过程的调度仅仅通过工人肉眼观察生产情况而进行,既存在调度不及时的问题,也不能将制浆过程的成本降低至最佳。因此,本文结合研究课题的目标,利用生活用纸企业的制浆造纸过程的一线生产数据,对生活用纸制浆过程建立了定量模型,在此基础上以间歇性生产设备为对象建立了不同的优化调度模型,全面分析不同优化调度模型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为企业实现自动化生产管理。首先,对生活用纸的制浆过程建立定量模型,包括浆料流动速度的定量模型、浆池内浆料液位与浆料体积的定量模型。其次,采集某生活用纸企业制浆线和造纸线的相关数据,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异常值剔除以及缺失值填补)。最后,处理好的数据作为数据源输入到上述的定量模型内,得到后续模型的输入数据。本文提出了基于NSGA-II算法的生活用纸制浆过程间歇性生产设备的调度计划模型。利用上述数据作为调度计划模型的初始输入数据。模型根据生活用纸企业制浆线的特点以及浆池的配备情况,间歇性生产设备的用电成本和其加工时间为目标函数,浆池内浆料的液位为约束条件,最终输出最优的调度计划。因此,模型可以科学地安排设备的加工时间、削峰填谷,降低用电成本。为了解决制浆过程工况不稳定且复杂的问题,本文建立了基于数学规划法生活用纸制浆过程间歇性生产设备的动态优化调度模型。设备动态优化调度模型是基于上述数据以及生产计划量为初始输入数据,间歇性生产设备的用电成本为目标函数,根据制浆线特点、设备的配置特点、浆池内浆料的液位以及峰平谷电价输出最优的设备调度。该调度经控制系统直接控制设备的启停,充分利用低谷时期的加工时间,降低制浆过程的用电成本。设备动态优化调度系统,顾名思义,在制浆线或造纸线的工况发生改变时,信号触发动态优化调度模型进行重调度,更新调度决策。为了实现生活用纸制浆过程间歇性生产设备优化调度模型的工业化应用,本文根据某生活用纸企业的要求,利用生活用纸的制浆和造纸的数据,将制浆设备调度计划模型部署到工厂的某条制浆线。结果表明,生活用纸制浆过程间歇性生产设备的调度计划模型每天可为工厂节省551元的用电成本,约为实际调度用电成本的15.2%。除此之外,本文采集某生活用纸企业的制浆和造纸相关数据,作为设备动态优化调度模型的输出输入数据,对比调度下间歇性生产设备的用电成本与实际调度的用电成本,结果表明,制浆设备调度计划模型每天可为工厂节省454元的用电成本,约为实际用电成本的13.8%。因此,无论是调度计划模型还是动态优化调度模型,结果表明都可以为造纸企业降低制浆过程的用电成本,并成功应用于该造纸企业。
何智恒[5](2020)在《基于多维数据处理技术的纸品性能检测与品质分析的方法开发及配套程序的设计》文中认为纸制品参数是造纸行业产品质量评价与控制的依据。然而,行业现有的检测方法并没有与不断更新的科学发展并驾齐驱。由于大多数纸制品参数评价问题都涉及到复杂的多变量,传统的方法已无法满足对纸品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的要求。机器学习是现代先进的计算机数据分析方法,最大特点的是它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可以通过模拟人的学习行为来使算法的适应性得到提高,在计算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以增强准确性。到目前为止提出了大量适应于不同学科领域和不同问题的算法,比如,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等,都是非常典型的数据分析处理方法。因此将机器学习算法应用于纸制品参数评价中,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善于处理复杂数据、建立相关关系等特性,以此实现对纸制品参数评价研究是十分具有意义的。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采用Matlab商业数学软件建立模型和Lab VIEW图形化编程软件编写程序,编译便于理解操作的界面;建立了基于自动纠偏技术建立纸品中可迁移荧光增白剂含量的检测方法:通过数学计算扣除干扰物光谱的影响,计算样品中荧光增白剂(FWAs)的含量。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7%;回收率在99.1%~107%之间,可用于快速测定未知干扰纸制品中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含量,灵敏度高,结果可靠;建立了基于生命周期法的纸尿裤“绿色度”评价模型:针对多指标量化分析模型建立的需要,对纸尿裤成品、原料和工艺中众多评价参数指标进行选择,采用AHP模型建立纸尿裤“绿色度”评价模型,为纸尿裤质量好坏与安全等级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可靠的评价方法;建立了基于PCA和BP神经网络技术的生活用纸中纤维品质的识别模型:该模型通过结合传统检测方法和现代先进PCA-BP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综合评价生活用纸纤维品质;结果表明,基于改进后的识别模型对大批量和复杂的生活用纸具有更快的识别速度和更好的识别能力;建立了基于多变量分析的纸张相似性聚类模型:主要通过PCA和经典K-means聚类的算法,对同种不同品质的纸品聚类,并采用不同评价指标反复校正结果。以上这些新方法的开发,对于提高纸品质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以及产品性能的综合评价,提供了新的手段。
张方东,曹海兵,刘晶,刘利琴,安兴业,鲁宾,刘洪斌[6](2020)在《纤维素酶处理改善生活用纸柔软度等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采用纤维素酶处理纸浆纤维来改善纸浆手抄片柔软度并对其改善机理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处理纸浆提高了单根纤维的柔软度指数,进而改善了纸浆手抄片的柔软度。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纸浆纤维保水值分析结果也表明,纤维素酶处理纸浆纤维能够改善纤维表面分丝帚化程度和亲水性能。当加入10 EGU/g的纤维素酶时,针叶木浆、阔叶木浆及其配抄木浆(30%针叶木浆+70%阔叶木浆)手抄片的TS7值分别较未处理纸浆提高了35. 5、18. 0、25. 2个单位。当纤维素酶用量从0增加到10 EGU/g时,针叶木浆和阔叶木浆的保水值分别增长了3. 8%和5. 0%。但经纤维素酶处理后,手抄片的抗张强度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程凯杰[7](2020)在《聚氨酯氨基硅油柔软剂的制备及其在面巾纸上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巾纸作为一种主要的生活用纸产品,近年来需求量不断增加,人们对其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柔软性能提出更高要求,使用后处理柔软剂提高面巾纸的柔软性得到了广泛关注。氨基硅油作为“超级柔软剂”相较于二甲基硅油、有机硅羟乳和聚醚型有机硅等柔软剂,整理后的面巾纸柔软性能最佳,手感软而丰满,滑而细腻,因此国际上主要集中在氨基硅油柔软剂的开发和研究。但氨基硅油存在水溶性差、需要乳化剂乳化和附着力差等问题,已有研究表明不同功能基团的氨基硅油具有不同的乳化性能和纸张的柔软保湿性能。本课题针对现有氨基硅油的乳化效果和机理的探讨,制备了聚氨酯和壳聚糖改性的聚氨酯氨基硅油柔软剂(RRJ-2),实现了氨基硅油的自乳化,并提高了面巾纸的柔软性能和挺度,在RRJ-2中添加甘油成分提升了面巾纸的保湿性能。首先,本课题对润禾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性能较好的市售氨基硅油原油(RH-8240)进行了乳化和应用性能研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RH-8240进行了分析,判定为短链结构的氨基硅油柔软剂,然后对其乳化工艺条件进行了探索,得乳化剂AEO-3与CD-1按质量比1:1制备出复配乳化剂,并在pH值为6、温度为35℃条件下与RH-8240按照质量比3:8混合乳化30 min,得到透明、蓝光乳液,整理的面巾纸手感柔软蓬松;并分别通过柔软性能、抗张性能、亲水性能、平滑性能和保湿性能对乳化后氨基硅油柔软剂(RRJ-1)和复配的甘油-氨基硅油柔软剂(RRJ-4)在面巾纸上进行了应用性能研究,在柔软性能和抗张性能方面表现为RRJ-1>RRJ-4,在亲水性能、平滑性能和保湿性能方面表现为RRJ-4>RRJ-1。当喷涂量为25%时,柔软整理后的面巾纸均达到超柔型面巾纸的标准。其次,本课题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聚乙二醇(PEG-1450)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聚氨酯预聚体,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环氧双封头、二正丁胺和壳聚糖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氨基硅油,并以聚氨酯预聚体和氨基硅油为主要原料合成了 RRJ-2。通过单因素实验,系统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反应物比例对各阶段反应产物的影响,并采用FTIR、XPS、扫描电子显微镜镜(SEM)、热重分析(TG)等现代分析手段对合成产物的成分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得出如下结论:(1)在合成聚氨酯预聚体过程中,聚氨酯预聚体的产率随反应时间不断增加,随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先上升后降低。随IPDI与PEG-1450的摩尔比(R值)增加,聚氨酯预聚体的挺硬特性不断增加,当R值为1.8:1、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3 h、催化剂用量为0.3%时合成的聚氨酯预聚体产率较高,对面巾纸的挺度有明显提升且对面巾纸的柔软性能影响较小;(2)研究了壳聚糖部分替代二正丁胺制备氨基硅油的工艺条件,确定壳聚糖与二正丁胺用量的比值为1:3,并确定了本氨基硅油的合成实验技术路线;(3)聚氨酯预聚体与氨基硅油共聚过程中,共聚产率随反应时间不断增加,随反应温度呈现先上升后降低趋势。当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2.5 h时合成的聚氨酯氨基硅油水溶性良好,可实现自乳化、无破乳漂油等不良现象;(4)对RRJ-1、RRJ-2以及复配的甘油-聚氨酯氨基硅油柔软剂(RRJ-3)在面巾纸上进行了应用性能研究,在柔软性能和抗张性能方面,表现为RRJ-2>RRJ-3>RRJ-1;在亲水性能、平滑性能和保湿性能方面,表现为RRJ-3>RRJ-2>RRJ-1,面巾纸综合性能根据《消费者报道》的标准对本课题的三种柔软剂进行比较表现为:RRJ-3>RRJ-2>RRJ-1。
王波[8](2019)在《生活用纸企业生产和能源智能管理平台的工程设计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造纸是能源密集型工业,生活用纸的制造是造纸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直接与人民生活相关。随着生活用纸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高和“工业4.0”的提出,从工业数据中提取信息,结合优化算法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行业的智能生产和管理,能够提高生活用纸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避免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分配过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从而获得环境和经济效益。本文以集团化生活用纸企业为对象,针对其生产过程的现状和特点,建立了生活用纸企业的智能管理平台和能源智能管理平台,并在生产智能管理平台引入了供应链管理系统,对生活用纸行业的供应链管理调度进行优化,并通过实践证明了平台和系统的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总结了典型生活用纸生产过程中原纸生产过程以及后加工过程的特点和工艺流程以及自动化程度,对集团化生活用纸企业的生产过程的具体特征进行分析,包括当前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建立平台的需求分析提供依据。以上述特征为基础,研究采用硬件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结合的方式对生产智能管理平台和能源智能管理平台进行了设计,利用智能优化算法建立数据和优化模型,与工业实际模型结合互补,能够实现设备管理、能源管理、生产过程管理、预警、优化等多项功能。相关平台项目均已应用于多个造纸基地并通过了验收,累计实现节约能源成本约750万元,节约生产成本超过2000万元,并实现了良好的减排成效。部署于生产智能管理平台的供应链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多工厂多仓库的订单和产品发货的优化调度,该高级排产系统比人工排产的时间缩短6.8%,成本降低4.2%。
韩育林[9](2019)在《造纸工业的生命周期水耗、能耗、温室气体排放及可持续生产路径分析》文中认为作为最大的纸张生产国,资源密集型的造纸工业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实际的统计仅考虑了工艺生产中的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忽略了产业链上下游包括农林业、能源供给部门、化学品工业、运输业以及其他配套公用工程的额外贡献,低估了纸产品的实际环境影响,无法实现整个造纸产业链的资源优化。本文将生命周期的思想应用于中国造纸工业,以水耗、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作为评价指标,对造纸工业的主要纸产品进行生命周期评价,提出资源优化和节能减排方案。由于同一产品存在多条生产路径,每条路径下各类指标的比较存在冲突,因此本文利用多准则决策对各评价指标进行整合,选择出最可持续的造纸路径和原材料,促进造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814家造纸企业生产情况的统计,研究确定了8种纸产品的生命周期边界和路径,边界内包括以下阶段:植物种植、能源供给、原材料收集、化学品生产、制浆造纸工艺和运输。本文分析并量化了边界内水耗、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阶段性贡献,根据产业链中的物料平衡计算出各类纸种在基于不同原材料的生产路径下和平均的环境指标。结合2015年造纸工业的生产情况,本文得到2015年每生产1吨纸张,平均需要消耗33.2吨水和20.9 GJ能量,排放2.6吨的当量CO2。生活用纸的各类指标最高,分别为72.2吨水、38.2 GJ能量和4.6吨的当量CO2。虽然生活用纸的生命周期水耗最高,但价值水耗相对较低。除此以外,根据中国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中的整体减排目标,本文估算出对应于造纸工业以及造纸产业链的减排责任,预测出在不同情境下的排放量,在较为理想的生产情境下,造纸工业还需承担58.64万公顷的人工林种植面积以增加碳汇,约占现有人工林面积的0.85%。对于某条造纸路径,多个评价指标一般无法实现全部最优,无法决策出相对最优的路径。因此研究利用两种多准则决策方法(ISWM和TOPSIS)对各纸种在不同路径下的生命周期水耗、能耗、温室气体排放和内部成本进行整合,实现了不同路径的可持续性排序,决策出各纸种最可持续的原材料和生产路径。使用本色化学竹浆生产生活用纸最具可持续性,而基于漂白化学木浆的生活用纸生产路径的可持续性最低。
张维[10](2019)在《生活用纸纸机干燥部能量系统的建模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干燥是生活用纸生产过程能耗最大的工序,也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如何降低干燥部生产过程能耗、保证生产质量,是一个业内研究的热点问题。建立生活用纸纸机干燥部能量系统的数学模型,从而优化干燥部工艺,对于降低生产能耗具有重要意义。在生活用纸的干燥过程中,纸页的温度与水分相互耦合,受通风系统影响的同时又决定着干燥部的能耗。本文针对生活用纸纸机干燥部的特点,以BF-12纸机为例建立生活用纸纸机干燥部能量系统模型。将干燥部模型划分为三个模块:通风系统模块、纸幅干燥模块和干燥部能耗模块。首先针对通风模块,使用迭代求解的方法解决通风管道中温湿度相互依赖的问题,实现对通风系统各处温湿度和风量的软测量。然后基于基本的传质方程与牛顿冷却定量建立纸幅静态方程。最后根据通风系统地软测量的结果和纸页干燥过程的模拟求解干燥部的蒸汽消耗量与风机电耗。在模型的求解过程中,使用了企业能源管理系统中的纸机历史运行数据来确定难以直接求解的模型参数。在模型精度的验证过程中,使用了人工测量数据对排风湿度进行验证。使用历史运行数据对排风温度、干燥能耗和干燥速率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对排风温湿度、蒸汽流量和干燥速率进行模拟的平均相对误差在3%5%范围内。模型对风机电功率的模拟精度较高,平均相对误差为1.6%。利用模型对相同产量下的不同操作参数进行了模拟试验。模拟结果表面,扬克烘缸的能量利用效率高于通风系统且较为稳定,而通风系统的热效率与气罩送风温度呈负相关,且在相同送风温度下,通风系统的热效率与排风湿度呈正相关。根据能效分析,制定了干燥部参数优化的策略。对历史数据进行优化运算后,发现参数优化存在约0.15t汽/t纸的节能潜力。开发了一套干燥部参数优化系统,将参数优化程序集成在了企业的能源管理系统中,为生产人员的操作提供指导。针对通风系统存在的热风回用不当的问题,使用模型对修改管道后的情形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干侧气罩排风进入湿侧进行回用可显着降低气罩送风的湿度,并可降低烘缸蒸汽流量约0.1t/h。由此可见,本研究所建立的生活用纸纸机干燥能量系统模型与所提出的能耗优化方法,对提高干燥部能量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生产能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浅谈生活用纸的吸收性能及影响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生活用纸的吸收性能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2020年一次性卫生用品行业概况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市场规模 |
1.1 女性卫生用品 |
1.2 婴儿纸尿裤/片 |
1.3 成人失禁用品 |
1.4 擦拭巾 |
2 主要生产商和品牌 |
2.1 女性卫生用品 |
2.2 婴儿纸尿裤/片 |
2.3 成人失禁用品 |
2.4 宠物卫生用品 |
2.5 擦拭巾 |
3 进出口情况 |
3.1 出口保持增长 |
3.2 进口明显减少 |
4 市场变化和发展特征 |
4.1 卫生用品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转产医疗防护物资;并捐款捐物,支援抗疫,践行社会责任 |
4.2 卫生用品生产企业新投产项目 |
4.3 卫生用品企业加强与上下游企业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展自主研发,推动高质量发展 |
4.4 卫生用品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寻求资金支持和长期规范发展 |
4.5 产品创新主要集中在性能和使用感受的提升,天然材料和可降解材料仍是关注焦点 |
4.6 卫生用品企业积极尝试多种新零售、新营销模式:明星代言、IP授权、深度开发电商渠道、直播带货等 |
4.7 产品升级需求推动原材料企业加快产能布局,改进生产技术 |
5 绒毛浆和高吸收性树脂等原材料供应情况 |
5.1 绒毛浆 |
5.2 高吸收性树脂 |
6 卫生用品设备行业发展情况 |
7 国家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 |
8 市场展望 |
8.1 女性卫生用品 |
8.2 婴儿纸尿裤/片 |
8.3 成人失禁用品 |
8.4 擦拭巾 |
(2)X公司国际化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行业背景及现状 |
1.1.2 X公司的国际化市场发展现状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战略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
1.2.2 企业国际化的研究 |
1.2.3一带一路与中国制造2025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3.1 论文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思路和主要方法 |
第二章 资源与能力分析 |
2.1 X公司(国际)的发展历程 |
2.2 资源分析 |
2.2.1 有形资源 |
2.2.2 无形资源 |
2.3 能力分析 |
2.3.1 经营管理能力 |
2.3.2 设备研发能力 |
2.3.3 生产制造能力 |
2.3.4 市场营销能力 |
2.4 核心竞争力 |
2.5 优势与劣势总结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外部环境分析 |
3.1 PEST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文化 |
3.1.4 技术环境 |
3.2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
3.2.1 新进入者的威胁 |
3.2.2 替代品的威胁 |
3.2.3 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 |
3.2.4 供应商讨价还价权利 |
3.2.5 买方讨价还价权利 |
3.3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3.3.1 主要竞争对手 |
3.3.2 关键竞争对手分析 |
3.4 机会与威胁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X公司国际化战略制定 |
4.1 宗旨和愿景 |
4.2 战略分析与选择 |
4.2.1 企业的优势(S) |
4.2.2 企业的劣势(W) |
4.2.3 企业面临的机遇(O) |
4.2.4 企业面对的威胁(T) |
4.3 市场选择 |
4.3.1 细分市场评估 |
4.3.2 目标市场选择 |
4.4 市场定位 |
4.5 竞争战略选择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化战略实施与保障措施 |
5.1 国际化经营战略目标 |
5.2 组织架构重组 |
5.3 关键职能活动 |
5.3.1 人力资源管理 |
5.3.2 国际化品牌战略 |
5.3.3 构建全球生产体系 |
5.3.4 财务风险控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生活用纸绿色制造及安全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活用纸的原料规定 |
1.2 生活用纸的质量标准规定 |
1.3 生活用纸生产主要的化学品及危害 |
1.3.1 化学品的应用 |
1.3.2 湿强剂残留的危害 |
1.3.3 湿强剂残留的检测 |
1.3.4 湿强剂残留的控制方法 |
1.4 生活用纸生产过程白水系统 |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生活用纸纤维浆料原生状态分析研究 |
2.1 实验 |
2.1.1 仪器与试剂 |
2.1.2 实验步骤 |
2.2 结果讨论 |
2.2.1 废纸浆系列 |
2.2.2 原生浆系列 |
2.2.3 混合浆系列 |
2.3 结论分析 |
2.3.1 不同浆料纤维分析结果 |
2.3.2 纤维鉴别特征指标与方法 |
2.3.3 纤维鉴别判定规则 |
2.3.4 纤维标注状况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活用纸典型化学助剂残留分析及风险评估 |
3.1 实验 |
3.1.1 仪器与试剂 |
3.1.2 色谱条件 |
3.1.3 实验步骤 |
3.1.4 方法确认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生活用纸湿强剂PAE的残留状况分析 |
3.2.2 生活用纸湿强剂PAE的残留风险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活用纸典型化学助剂残留控制及去除途径探索 |
4.1 去除湿强剂氯代有机物同步浓缩的方法研究 |
4.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1.2 实验步骤 |
4.1.3 实验结果 |
4.2 开发源于天然绿色产物的新一代生物助剂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实验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活用纸绿色制造良好生产规范GMP合规评价 |
5.1 欧盟法规的概况 |
5.2 欧盟法规的技术内容 |
5.2.1 原材料方面的规定 |
5.2.2 良好生产规范 |
5.2.3 GMP危害清单和建议的预防措施 |
5.2.4 质量要求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生活用纸绿色制造生产白水系统污染累积研究 |
6.1 DCP累积变化规律及运算模型 |
6.2 风险走势及预警趋势分析 |
6.3 风险控制 |
6.3.1 白水封闭循环程度的控制 |
6.3.2 绿色助剂有效净化累积污染物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生活用纸绿色制造过程工艺绿色指数评价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生活用纸制浆过程间歇性生产设备的优化调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1.1 动态调度方法的研究 |
1.1.2 动态调度方法的应用 |
1.2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3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生活用纸制浆生产过程 |
2.1 生活用纸制浆过程 |
2.2 数据采集和数据预处理 |
2.2.1 数据采集 |
2.2.2 数据预处理 |
2.3 制浆过程的定量模型 |
2.3.1 浆速定量模型 |
2.3.2 浆池的浆料液位和浆料体积的定量模型 |
第三章 基于NSGA-II算法的制浆设备调度计划模型 |
3.1 技术路线 |
3.1.1 造纸机车速异常 |
3.1.2 造纸机车速正常且无转浆情况 |
3.1.3 造纸机车速正常且有转浆情况 |
3.1.4 造纸机车速正常且加工损纸的情况 |
3.2 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
3.3 NSGA-II算法描述 |
3.4 工业验证 |
3.4.1 调度计划模型参数调整 |
3.4.2 调度计划模型工业验证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数学规划法的制浆设备动态调度模型 |
4.1 制浆设备动态调度模型的技术路线 |
4.1.1 造纸机车速异常 |
4.1.2 造纸机车速正常且无转浆情况 |
4.1.3 造纸机车速正常有转浆情况 |
4.1.4 造纸机车速正常且有加工损纸的情况 |
4.2 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
4.3 数学规划方法 |
4.3.1 数学规划问题的定量模型 |
4.3.2 构造标准的数学规划问题及模型实现步骤 |
4.4 案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总结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基于多维数据处理技术的纸品性能检测与品质分析的方法开发及配套程序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纸制品中荧光增白剂含量的检测 |
1.1.2 纸尿裤绿色度评价 |
1.1.3 生活用纸纤维原生状态的识别 |
1.1.4 纸张品质相似程度的判断 |
1.2 数据建模和机器学习算法 |
1.2.1 数据建模 |
1.2.2 机器学习算法 |
1.2.3 国内外关于数据建模应用于造纸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 数据处理工具和界面设计工具 |
1.3.1 数据处理工具Matlab |
1.3.2 界面设计工具Lab VIEW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基于自动纠偏技术检测纸品中可迁移荧光增白剂含量的方法开发及配套程序 |
2.1 实验原料与方法 |
2.1.1 原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不同荧光增白剂的光谱特征及等吸收点波长的选择 |
2.2.2 常见纸制品非荧光萃取成分在321nm到374nm间的光谱 |
2.2.3 实际纸制品萃取液对荧光增白剂在321nm到374nm间光谱的异化及其程度的判断 |
2.2.4 基于等吸收偏离校正的三波长检测方法的建立 |
2.2.5 方法的校正 |
2.2.6 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性的评价 |
2.2.7 三个检测波长的确定及三种常用荧光增白剂的转换系数 |
2.3 程序的界面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生命周期法的纸尿裤“绿色度”评价模型的建立及配套软件开发 |
3.1 实验部分 |
3.1.1 基于生命周期法的评价参数指标的选择 |
3.1.2 原料选择 |
3.1.3 相关参数的检测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约束指标的初步选定 |
3.2.2 必要指标和可选指标的初步选定 |
3.2.3 层次分析法的建立 |
3.2.4 AHP-绿色度评价模型设计路线 |
3.2.5 AHP-绿色度评价模型的构建 |
3.2.6 基于AHP-绿色度模型下的指标调整 |
3.3 程序的界面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PCA和BP神经网络技术的生活用纸中纤维品质识别模型的建立及软件设计 |
4.1 实验部分 |
4.1.1 样品数据预处理 |
4.1.2 检测指标的选择 |
4.1.3 模型的参数设定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生活用纸纤维品质识别模型的建立 |
4.2.2 基于PCA-BP神经网络识别模型的算法改进 |
4.2.3 改进后模型的评价 |
4.3 程序的界面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多变量分析的纸张相似性聚类模型的建立及软件开发 |
5.1 实验部分 |
5.1.1 样品数据预处理 |
5.1.2 算法和评价指标的选择 |
5.1.3 纸张通用性聚类分析模型的设计构思 |
5.1.4 模型建立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燃烧速度可控的低定量纸张聚类分析案例 |
5.2.2 燃烧速度可控的低定量纸张相似性分析案例 |
5.3 程序的界面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结论 |
创新之处 |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纤维素酶处理改善生活用纸柔软度等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实验原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浆料制备 |
1.2.2 纤维素酶处理浆料 |
1.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1.2.4 抄片及其物理性能检测 |
1.2.5 纸浆保水值的分析 |
1.2.6 单根纤维柔软度指数的测量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纤维素酶处理对木浆纤维表面结构的影响 |
2.2 纤维素酶处理对手抄片柔软度的影响 |
2.3 纤维素酶处理对纸浆保水值的影响 |
2.4 纤维素酶处理对木浆手抄片抗张指数的影响 |
2.5 纤维素酶处理提高手抄片柔软度的机理探究 |
3 结论 |
(7)聚氨酯氨基硅油柔软剂的制备及其在面巾纸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活用纸需求现状及柔软剂的应用 |
1.2 柔软剂的研究现状 |
1.2.1 柔软剂简介 |
1.2.2 有机硅柔软剂的柔软机理 |
1.2.3 有机硅柔软剂的分类及应用 |
1.3 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柔软剂 |
1.3.1 聚氨酯 |
1.3.2 聚氨酯有机硅共聚物的结构及性能 |
1.3.3 聚氨酯改性有机硅的优势 |
1.4 壳聚糖的研究现状 |
1.4.1 壳聚糖的理化性质 |
1.4.2 壳聚糖的衍生物 |
1.4.3 壳聚糖铵化处理 |
1.4.4 壳聚糖应用于有机硅的优势 |
1.5 研究背景、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5.2 实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2.2 实验分析测试方法、表征及应用 |
2.2.1 实验分析测试方法 |
2.2.2 柔软剂表征方法 |
2.2.3 柔软剂应用性能测试 |
第三章 氨基硅油的表征及乳化研究 |
3.1 RH-8240结构分析 |
3.1.1 RH-8240分子结构分析 |
3.1.2 RH-8240元素分析 |
3.1.3 RH-8240热稳定性分析 |
3.2 RH-8240的乳化及复配研究 |
3.2.1 RH-8240乳化研究 |
3.2.2 RH-8240复配研究 |
3.3 RRJ-1的应用性能研究 |
3.3.1 面巾纸柔软性能研究 |
3.3.2 面巾纸抗张性能研究 |
3.3.3 面巾纸亲水性能研究 |
3.3.4 面巾纸平滑性能研究 |
3.3.5 面巾纸保湿性能研究 |
3.4 面巾纸表面形貌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氨酯氨基硅油柔软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
4.1 聚氨酯预聚体合成条件研究 |
4.1.1 聚氨酯预聚体合成原理 |
4.1.2 聚氨酯预聚体合成条件研究 |
4.1.3 聚氨酯预聚体结构分析 |
4.2 氨基硅油合成条件研究 |
4.2.1 氨基硅油合成原理 |
4.2.2 壳聚糖改性的可行性研究 |
4.2.3 改性封端剂合成条件研究 |
4.2.4 环氧基硅油合成条件研究 |
4.2.5 氨基硅油合成条件研究 |
4.3 聚氨酯预聚体与氨基硅油的共聚 |
4.3.1 聚氨酯氨基硅油共聚原理 |
4.3.2 聚氨酯氨基硅油共聚合成条件研究 |
4.3.3 RRJ-2理化性质表征 |
4.3.4 RRJ-2结构分析 |
4.3.5 RRJ-2元素分析 |
4.3.6 RRJ-2热稳定性分析 |
4.3.7 面巾纸表面形貌表征 |
4.4 RRJ-2与甘油的复配研究 |
4.5 柔软剂应用性能研究 |
4.5.1 面巾纸柔软性能研究 |
4.5.2 面巾纸抗张性能研究 |
4.5.3 面巾纸亲水性研究 |
4.5.4 面巾纸平滑性研究 |
4.5.5 面巾纸保湿性研究 |
4.5.6 柔软剂综合性能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生活用纸企业生产和能源智能管理平台的工程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工业智能化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流程工业智能管理平台的研发与应用现状 |
1.2.2 流程工业生产管理平台的应用现状 |
1.2.3 流程工业能源管理平台的应用现状 |
1.2.4 流程工业供应链管理平台的应用现状 |
1.2.5 流程工业智能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拟解决的关键工程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集团化生活用纸企业生产过程特征和现状 |
2.1 典型的生活用纸生产过程 |
2.1.1 原纸生产过程的特点和工艺条件 |
2.1.2 后加工过程的特点和工艺条件 |
2.1.3 生活用纸生产过程自动化 |
2.2 集团化生活用纸企业的生产过程特征和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产智能管理平台设计及工程应用 |
3.1 平台架构设计 |
3.1.1 多工厂管理架构 |
3.1.2 数据架构 |
3.2 平台功能设计 |
3.2.1 数据采集与设备监视 |
3.2.2 物料管理 |
3.2.3 设备效率管理 |
3.2.4 质量管理 |
3.2.5 生产信息统计 |
3.3 生产智能管理平台应用实践及其效果 |
3.3.1 设备状态监视 |
3.3.2 物料管理 |
3.3.3 设备效率监测 |
3.3.4 产品质量管理 |
3.3.5 生产信息管理 |
3.3.6 其他工程应用成果 |
3.3.7 项目验收 |
3.3.8 项目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能源智能管理平台设计及工程应用 |
4.1 能源智能管理平台的工程设计及工程实施 |
4.1.1 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 |
4.1.2 技术路线与特点 |
4.1.3 系统功能与平台架构的设计 |
4.1.4 系统建设的评价指标 |
4.2 能源智能管理平台应用实践 |
4.2.1 工厂节能成效 |
4.2.2 项目验收 |
4.2.3 项目效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生产智能管理平台的供应链管理应用实践 |
5.1 新零售时代的供应链管理的机遇和挑战 |
5.1.1 新零售时代的供应链管理的机遇 |
5.1.2 新零售时代的供应链管理的挑战 |
5.1.3 生活用纸企业供应链的机遇分析 |
5.2 供应链管理平台的工程设计 |
5.2.1 进阶生产规划及排程(APS)系统设计 |
5.2.2 多仓库调度自动分单系统的工程设计 |
5.2.2.1 优化模型设计 |
5.2.2.2 系统应用效果对比 |
5.3 APS系统应用实践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造纸工业的生命周期水耗、能耗、温室气体排放及可持续生产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命周期评价的发展和应用 |
1.2.2 多准则决策方法和造纸行业的可持续评估 |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造纸工业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生命周期边界和路径 |
2.2.1 生命周期水耗边界 |
2.2.2 生命周期能耗边界 |
2.2.3 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边界 |
2.2.4 生命周期路径 |
2.3 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 |
2.3.1 生命周期水耗计算方法 |
2.3.2 生命周期能耗计算方法 |
2.3.3 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 |
2.4 数据来源 |
2.5 小结 |
第三章 造纸工业的生命周期水耗 |
3.1 各阶段的水耗评估 |
3.1.1 水能关系分析 |
3.1.2 原材料种植 |
3.1.3 原材料收集 |
3.1.4 制浆造纸工艺过程 |
3.1.5 运输 |
3.2 基于不同原材料的纸张生命周期水耗 |
3.3 纸张的生命周期水耗和价值水耗 |
3.4 小结 |
第四章 造纸工业的生命周期能耗 |
4.1 各阶段的能耗评估 |
4.1.1 能源供给 |
4.1.2 原材料收集 |
4.1.3 化学品生产 |
4.1.4 制浆造纸工艺过程 |
4.1.5 运输 |
4.2 基于不同原材料的纸张生命周期能耗 |
4.3 纸张的生命周期能耗 |
4.4 实现造纸工业减排目标的方法 |
4.5 小结 |
第五章 造纸工业的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及减排目标 |
5.1 各阶段的温室气体评估 |
5.1.1 能源供给 |
5.1.2 植物碳汇 |
5.1.3 原材料收集 |
5.1.4 化学品生产 |
5.1.5 制浆造纸工艺过程 |
5.1.6 运输 |
5.2 基于不同原材料的纸张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 |
5.3 造纸工业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和分布 |
5.4 实现造纸工业生命周期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多个生命周期指标的造纸路径多准则决策 |
6.1 多准则决策模型 |
6.1.1 区间数的定义与运算准则 |
6.1.2 区间Best-worst方法 |
6.1.3 ISWM模型 |
6.1.4 区间TOPSIS模型 |
6.2 造纸工业的生命周期内部成本计算 |
6.3 各纸种不同生产路径的生命周期可持续评价 |
6.3.1 区间Best-worst方法确定指标权重 |
6.3.2 多准则决策的结果 |
6.3.3 敏感性分析 |
6.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1 不同农作物的水耗分配 |
A2 区间BW方法MATLAB编程代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生活用纸纸机干燥部能量系统的建模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纸页干燥的基础理论研究现状 |
1.3.2 生活用纸的干燥研究现状 |
1.3.3 干燥部节能优化的应用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生活用纸纸机干燥部能量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2.1 生活用纸纸机基本结构与建模思路 |
2.1.1 生活用纸纸机结构 |
2.1.2 建模思路 |
2.2 通风系统模块 |
2.2.1 离心风机的通风量 |
2.2.2 通风系统的迭代计算 |
2.2.3 通风系统的余热回收 |
2.3 纸幅干燥模块 |
2.3.1 纸幅温度与含水量分布 |
2.3.2 接触传热系数 |
2.3.3 烘缸表面温度 |
2.3.4 对流传热系数 |
2.3.5 对流传质系数 |
2.4 能耗模块 |
2.4.1 烘缸能耗 |
2.4.2 气罩加热器能耗 |
2.4.3 风机电耗 |
2.5 物料的性质 |
2.5.1 湿空气性质 |
2.5.2 水和水蒸气性质 |
2.5.3 纸页的吸湿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处理与模型验证 |
3.1 人工测量数据 |
3.1.1 纸机固定参数 |
3.1.2 人工拟合数据 |
3.2 运行数据的处理 |
3.2.1 数据预处理 |
3.2.2 模型的实现 |
3.2.3 待定参数的确定 |
3.3 模型验证 |
3.3.1 热风湿度验证 |
3.3.2 热风温度验证 |
3.3.3 干燥速率验证 |
3.3.4 蒸汽流量验证 |
3.3.5 风机电耗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活用纸纸机干燥部的能量系统优化 |
4.1 参数优化 |
4.1.1 操作参数的筛选 |
4.1.2 能源成本分析 |
4.1.3 能源利用效率分析 |
4.1.4 参数优化原则 |
4.2 参数优化系统的设计 |
4.2.1 优化策略 |
4.2.2 系统的实现 |
4.2.3 系统的界面设计与功能 |
4.2.4 参数优化案例 |
4.3 流程优化 |
4.3.1 当前工艺流程存在的问题 |
4.3.2 流程优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 |
一、结论 |
二、本文的创新点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浅谈生活用纸的吸收性能及影响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2020年一次性卫生用品行业概况和展望[J]. 孙静,邢婉娜,王娟,曹宝萍,张玉兰. 造纸信息, 2021(11)
- [2]X公司国际化战略研究[D]. 陈婧儒.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生活用纸绿色制造及安全性评价研究[D]. 陈春霞.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生活用纸制浆过程间歇性生产设备的优化调度模型研究[D]. 梅梦雨.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基于多维数据处理技术的纸品性能检测与品质分析的方法开发及配套程序的设计[D]. 何智恒.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纤维素酶处理改善生活用纸柔软度等性能的研究[J]. 张方东,曹海兵,刘晶,刘利琴,安兴业,鲁宾,刘洪斌. 中国造纸, 2020(03)
- [7]聚氨酯氨基硅油柔软剂的制备及其在面巾纸上的应用研究[D]. 程凯杰.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4)
- [8]生活用纸企业生产和能源智能管理平台的工程设计及应用[D]. 王波.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9]造纸工业的生命周期水耗、能耗、温室气体排放及可持续生产路径分析[D]. 韩育林.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生活用纸纸机干燥部能量系统的建模与优化研究[D]. 张维.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