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序的汽车信贷管理令外资银行望而却步

无序的汽车信贷管理令外资银行望而却步

一、汽车信贷管理无序 外资银行望而却步(论文文献综述)

赵永斌[1](2021)在《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文中认为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关键内容,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外资首先弥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双缺口”,发挥了经济增长“催化剂”的作用,然后通过产业关联产生投资带动和乘数效应,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此间,外资通过技术和管理溢出、出口促进、就业吸纳和竞争效应等机制,直接或间接提升了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带来诸多效益。目前,中国已经从政策型开放进入制度型开放的新阶段,从重点区域开放进入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在利用外资方面,进入了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阶段。在此背景下,内陆地区引进外资,提升利用外资效益,对于支撑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山西省作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中部省份,经济外向度较低,发展水平不高,如不加强引进外资,提高利用外资效益和经济开放度,势必造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中部“梗阻”。目前,山西省利用外资存在三方面的挑战:一是逆全球化抬头、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引资竞争等因素,导致来晋投资流量有减少的风险;二是中国长期对外开放政策的区域异质性,使山西省在新时代利用外资面临“马太效应”;三是外商投资的资源型经济路径依赖可能降低利用外资的效益。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利用外资,提升综合效益,变“马太效应”为“后发优势”,成为山西省推动制度型开放,支撑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需要解答的重大命题。而解答此命题,必须首先梳理利用外资的变迁历程、总结规律、评价效益并剖析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才能鉴往知来,解答上述命题。目前,全国层面对内陆资源型地区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的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研究,也因缺乏对史实的把握而解释力不足。山西省作为内陆资源型地区,内陆区位特征和资源型经济特征决定了其在利用外资上具有独特的逻辑和规律。从这两个特征出发,研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变迁与效益问题,具有典型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基于此,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利用外资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阶段性主导因素等,将研究时段分为1978-1991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1992-2001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2002-2012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2013-2018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四个阶段。其次采用史料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历史制度分析和归纳演绎等分析方法,对每个阶段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和规律进行梳理总结,评价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并剖析其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山西省当下利用外资的内外部环境,提出政策建议,以鉴未来。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如下:一、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较小,但呈现上升趋势,到现阶段已经与其经济规模相适应。外商直接投资自2006年之后成为主要投资方式。港澳台资项目比例始终占有绝对优势;欧美澳等发达国家投资份额先增后减,但高于全国水平。影响外资来源国别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危机、地缘经济等。在投资方式上,外商独资企业比例持续低于全国,营商环境差、交易成本高和资源型行业股权比例限制使然。外商投资行业上,入世之前以工业为主,入世后服务业逐步增加,工业内部“煤焦冶电”等传统领域投资比例经历了“增-减-增”的过程。外商投资区域上,省会太原引资居多,但投资区域协调性逐渐增加,开发区、综改区等渐成主要载体。二、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规律总结(1)资源禀赋是山西省吸引外商投资的独特条件,也是导致山西省引资特征、使用效益与全国不同的根源,直到现阶段,该条件仍是吸引外商来晋投资的主要因素。(2)内陆特征与资源型经济特征在引资主导地位上彼此制衡。内陆特征下,交通成本约束形成了高附加值、非运输成本敏感型引资偏好,而资源型经济发展形成了初级资源产品(低附加值、高运输成本)引资偏好。交通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后者在“资源诅咒”下取得引资主导地位,倾向于降低外资效益,需要政策予以引导和规制。(3)围绕资源型经济的两面(加强优势、补齐短板)不断调整,是山西省利用外资40年政策变迁的主线,导致利用外资的出发点过度聚焦于资源型经济,而忽视其综合效益的释放。(4)外商选择何种方式在晋投资,是其竞争优势内部化成本和经营收益权衡的结果,也是反映山西省市场化程度和营商环境优劣的指标。(5)资本增殖的本性决定了无论是直接外资还是间接外资,盈利性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借用外国贷款用途的盈利性不应被公益性完全覆盖。三、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总体上升,港澳台资的综合效益高于其他外资,主要是在创新和协调两方面具有优势,其他外资则在共享效益上更胜一筹。到现阶段,创新效益和绿色效益是利用外资亟待提升的两个方面。四、关于影响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因素分析(1)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长度不足、创新吸收能力较低,不利于吸收外资的创新溢出;合资企业管理“国内化”降低了外资管理经验的溢出。(2)鼓励外商投资于“煤焦冶电”等资源型、高退出门槛的行业,降低了外资在晋的协调效益,而且这种降低是持续性的。(3)投资行业高碳化和低环境规制,降低外商投资的绿色效益。(4)资源型经济下,资源收益追逐型外资挤出外向型外资;汇率缺口消失下,创汇动机减弱,引进外资的外向度降低,影响外商投资的开放效益。(5)成本敏感型外资对劳动力的技术要求低、可替代性强,且多投资于低附加值领域,在房地产过热推动土地价格上升的情况下,外资倾向于削减员工工资,从而降低了收入带动效益。上述因素也是山西省提升利用外资效益的切入点。最后,本文基于上述事实梳理、规律总结和原因分析,结合当下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际、国内、省内环境,从6个方面提出了15条针对性、可行性较高的建议。这6个方面是:(1)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局下,加大绿色外资的引进力度和规模。(2)在RCEP、CIA等新型区域投资贸易协定中,立足关键领域和对象开展精准招商引资。(3)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循环”发展格局中,主动承接和引进相对先进和高效益的外资企业。(4)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的煤炭生产布局调整下,既要提升外商投资的协调性,又要在煤炭清洁生产、运输和加工领域发挥外资的绿色效益。(5)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提升外资的创新效益,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引资力度。(6)构建优质引资环境,重引增量更重稳存量,进一步释放既有外资企业的综合效益。

赵凡[2](2020)在《渤海银行零售业务竞争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研究的渤海银行是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2005年开业至今仅有不到15年时间,无论从资产规模、还是盈利能力都无法与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翘楚相比。但是作为轻量商业银行,利用科技金融、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着重发展自己的特色业务,实现指数增长扩张是有可能的。总体来看,业界对渤海银行零售业务竞争战略的分析极少,多是对渤海银行某分行的个金业务、理财业务、个贷业务等单一业务单元进行分析,综合性和系统性不强,本论文尝试分析渤海银行总行的零售银行业务竞争战略,结合渤海银行机构少、成本小、借力金融科技起点高、轻型的优势,探索零售业务竞争发展的新模式。渤海银行的零售银行业务目前正处于转型期,在新经济态势和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渤海银行如何在零售银行业务竞争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找出适合的竞争战略并提出相应的实施与保障措施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对研究了零售银行业务竞争战略相关理论,并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以此作为研究渤海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竞争战略的理论基础。借助PEST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和价值链模型予以分析,得出内外部环境因素对渤海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的影响,并对渤海银行零售金融业务的行业地位进行定位,对照问卷调查得出内外部因素评价模型、综合渤海银行零售金融业务的资源,最终确定了渤海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的优势和劣势。归纳后,利用SWOT分析方法和QSPM矩阵分析法寻找应对策略确定竞争战略。该篇论文从品牌差异化、流程管理差异化、产品特性差异化、厅堂服务特色化这几个实现手段,确定渤海银行零售金融业务要选择差异化竞争战略,如何保障落地实施取决于管理专业性和精细化,而其他辅助性战略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措施。

王际坤[3](2018)在《基于长尾理论的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创新发展研究 ——以宁波银行为例》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美好生活的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目前我国的消费金融发展不够平衡、不够充分,体现在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主要面向中高端收入群体,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信贷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满足,抑制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和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的大量涌现,商业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传统的消费信贷业务要想走出发展桎梏,也必须走转型创新发展之路。因此,以金融包容性增长和长尾理论为指导,加大转型创新步伐,拓宽消费信贷客户渠道,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大力开展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信贷业务,既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商业银行践行普惠金融理念、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内在需求。论文以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由出口投资驱动型转为消费驱动型及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为时代背景,以金融包容性增长理论和长尾理论为指导,阐释商业银行拓展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信贷业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面上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面临的发展瓶颈及障碍基础上,借助典型案例分析法,以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居于业内前列的宁波银行为例,借助大量翔实的经营数据,剖析其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现状及特征,以“税银e贷”产品为例,推介其面向长尾客户的消费信贷业务的创新思路及业务特点。最后结合中国工商银行及中国银行近年推出的具有普惠性质的消费信贷产品的创新举措,提出推进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论文研究后认为,商业银行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消费信贷业务的跨越性发展,必须从战略和战术两方面同时发力:首先,从战略高度认识消费信贷业务的重要地位,在差异化发展战略和业务模式上进行顶层设计;其次,不断下沉工作重心,在长尾客户领域挖掘潜力,同时注意风险控制,在践行普惠金融理念中实现商业可持续。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合理利用外部资源,主动对接政府部门及互联网电商平台等主体,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赵金洁[4](2018)在《银行产业组织安全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国家和地区对银行业进行了包括加大市场开放程度、放松金融管制等一系列以优化银行业市场结构为方向的改革,这些改革举措一方面激发了银行市场的竞争活力,提升了银行机构的绩效水平,强化了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的职能和作用,另一方面却也增加了银行业风险,使银行危机的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呈显着上升趋势。对此,学术界就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银行业绩效、企业融资、金融稳定等问题的关系作了持续而大量的探讨。但迄今为止,尚未有文献将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动对银行业所产生的各方面影响纳入同一系统中,综合探讨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化所可能产生的最终结果。基于此,本文依托产业组织理论和产业安全理论,提出并阐述了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的概念,尝试构建了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理论体系,并对中国银行业的产业组织安全状态进行考察,以期在理论上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内容,在实践上为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本文主要沿着以下思路开展该项课题的研究工作:首先,梳理现有的关于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安全理论、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银行业绩效、银行业市场结构与企业融资、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银行业风险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综述并明确本文的研究重点。其次,在明晰银行业特点和特殊性的基础上,提出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的概念,并构建其理论体系,主要包括银行产业组织安全内涵分析、银行产业组织安全影响因素分析、银行产业组织安全评价体系构建、银行产业组织安全政策选择等四方面内容。之后,以中国银行业为实证对象,考察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变迁历程,实证研究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银行业绩效、中小企业融资、银行业风险之间的关系,并对2006~2015年的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状况进行测评。最后,结合中国银行业发展现状和新常态下的发展趋势,阐述进一步维护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的对策建议,以期可以作为相关政策制定的经验借鉴。通过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第一,创新性的提出了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的概念,构建了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理论体系。本文界定,银行产业组织安全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制度安排能够引致较为合理的银行业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使银行机构之间处于有效竞争、协调发展的状态,不仅有利于促进银行业绩效水平的持续增长,也有利于满足企业的信贷融资需求和稳定银行业风险水平,从而使该国或地区的银行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开放经济中,银行产业组织安全也指一国或地区的银行产业组织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银行业国际竞争力、以及有效抵御国外经济侵袭、维护国家金融体系稳定等。在明晰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的概念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了银行产业组织安全评价体系,阐述了银行产业组织安全政策的目标和路径选择,构建出较为系统的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理论体系。第二,采用因果分析框架构建了银行产业组织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将衡量银行业绩效水平、银行业信贷供给情况和银行业风险水平的主要定量指标作为直接评价指标(也称为反映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状态的结果指标),将影响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的主要因素作为间接评价指标(也称为影响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状态的原因指标),用直接评价指标定量测算银行产业组织安全度,用间接评价指标定性分析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的潜在风险,通过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相结合、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分清因果主次,剔除线性相关性较强的多余指标,构建出准确度较高、操作性较强的银行产业组织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第三,实证分析了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状态,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理论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应用,本文以中国银行业为实证对象,考察了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制定了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的评分标准,应用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银行产业组织安全评价的基本模型,估算出2006~2015年的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安全度,发现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安全处于基本安全和安全状态,且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继续加大银行业市场开放力度、全面提升商业银行运营水平和不断完善银行业监管机制三个部分详细阐述了提升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的对策建议,为政府、监管机构及相关从业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NGUYEN THI NGAN(阮氏银)[5](2016)在《中越商业银行制度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金融全球化的环境中,商业银行为赢得市场、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就必须建立科学制度。先进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制度,将会使银行进入快速发展模式,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越南商业银行制度现代化改革开始越南经济的改革,就目前状况来看,越南商业银行虽然已经建立了产权制度、风险监控、内部管理制度,但是银行发展而言,这些制度上不完成,需要进一步进行系统优化。银行的制度改革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所以异常谨慎和艰难。如果有可借鉴的商业银行制度改革经营,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国与越南相邻,具有相似的文化环境和相同的社会制度,而且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同样都采取了渐进的改革模式。因此,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经验将对越南的金融体系改革带来较为广泛的借鉴作用。因此,本文希望首先总结两国银行制度发展状况;然后对中越商业银行运营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中越商业银行运营能力差距;并在此基础之上,将两国的商业银行制度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越南商业银行制度不足之处,挖掘出中国银行业改革的经验教训。并结合两国金融改革、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将中国商业银行经验教训形成指导越南商业银行制度改革的建议,为越南商业银行适应并推动越南市场经济发展增砖添瓦。本文在分析了越南商业银行改革历程、中越商业银行目前经营现状之后,发现越南商业银行整体经营能力尚不如中国,正经历中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状况。在进行中越商业银行制度对比分析之后,发现越南商业银行制度存在不足。因此,在总结分析中国商业银行改革经验之后,给出了越南商业银行制度改革建议。

李国庆[6](2015)在《中国金融脱媒化的经济影响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融脱媒化是市场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金融行业所呈现出的发展趋势和方向。金融脱媒最早出现在美国,大萧条时期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颁布了Q条例,该条例要求商业银行不得对活期存款公开支付利息,并对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利率上限设置限制。在大萧条时期,Q条例的实施有利于将融资成本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有助于恢复和重建美国的金融秩序,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过十几年的恢复与发展,美国经济逐渐走上繁荣,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率也开始居高不下,甚至曾一度突破20%,而Q条例对银行存款利率上限进行严格的限制,导致投资者饱受财产流失的折磨,公众对银行存款的信心逐渐丧失。在这种环境下,投资者急于寻找其他投资渠道,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大批资金开始流出银行,这也是促使美国货币市场基金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后,以葡萄牙、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也相继出现金融脱媒现象。从中国的情况来看,自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中国一直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一体制下,整个社会资源均由国家统一分配,社会融资方式非常单一,中国金融业缺乏发展的土壤,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金融体制上,也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积极推进由高度单一的金融结构向多元化的金融结构转变,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开始逐步趋于多样化,金融业务种类不断丰富和服务领域不断扩展。20世纪90年代,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逐步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商业银行开始在社会融资中占据绝对主体地位。此后,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始蓬勃发展,中国金融业也开始呈现脱媒化趋势。金融脱媒化的出现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既有宏观角度的影响,包括对国家的金融体制和相关制度、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的影响;又有中观的影响,包括对区域、行业和产业等的影响;也有微观的影响,包括对居民、企业等微观主体的影响。论文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注重借鉴国际经验和个案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分析中国金融脱媒化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和借鉴发达国家金融脱媒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金融脱媒化对中国宏观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商业银行、企业和居民的经济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金融脱媒化产生的原因。金融脱媒化可以分为资金供给端脱媒和资金需求端脱媒。从资金供给端来看,导致金融脱媒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资本的逐利性;技术进步;居民为了实现资产稳值、增值;投资理论的发展促使居民转变投资观念;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信用制度逐渐完善,资金借贷双方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大大拓宽了投资渠道;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打破了传统金融垄断金融市场的局面,进一步刺激金融脱媒化的发展。从资金的需求方来看,导致金融脱媒化原因主要是: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与发展,企业融资可选空间大幅增加;私募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基金在企业发展初期融资中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互联网融金融迅速崛起,企业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募集所需资金。中国金融脱媒化发展迅速。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中国的金融脱媒化也被赋予了中国特色。金融脱媒化的出现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发展至新的高度,预示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中国金融脱媒化出现的时间较晚,与国外金融脱媒化不同的是,中国金融脱媒最早是从资金需求端开始的,这也是与中国特殊的国情紧密相连的。随着金融产品创新的发展,金融脱媒逐渐从资金需求端蔓延至资金供给端。由于国内独特的政治经济环境,金融脱媒化产生的原因也有自身的特点。资金供给端脱媒的原因主要是:银行存款利率低,导致大量存款资金流失;居民投资观念的转变;金融市场持续发展,金融产品日趋多样化,大大拓宽了投资渠道;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经营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资金需求端脱媒的原因主要是:直接融资成本较低,且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银行借款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规模要求较高,中小微型企业被迫转向其他融资渠道;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和完善,市场融资能力大大增强,直接融资渠道逐渐打开;PE/VC机构迅速崛起,创投快速发展;互联网融资渠道的拓宽,企业能够以众筹、P2P平台等方式获取资金。中国金融脱媒化主要表现在:社会融资规模大幅增加,直接融资占比逐渐提升;银行存贷款余额增速有所放缓;以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为代表的直接融资规模大幅增加;银行存贷款利差空间逐渐缩小;以互联网理财产品和P2P网贷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从居民的角度来看,组合投资理念已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参与证券投资和互联网金融投资;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的融资方式更趋多元化,银行、交易所市场、银行间市场、互联网金融等都已成为企业融资的可选渠道;从银行的角度来看,银行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增速下降,而中间业务增速不断加快,银行的非利差收入在银行收入总额中的占比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金融脱媒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与对策。金融脱媒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非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影响,即金融脱媒程度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反过来,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制约着金融脱媒化程度。金融脱媒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金融脱媒化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融资渠道更加畅通,有利于刺激投资需求,充分发挥投资拉动经济的作用;随着金融脱媒化的发展,直接融资重要性逐渐增强,有利于改善和优化社会融资结构,进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金融脱媒化对银行业主导下的金融体系造成冲击,可能会引发金融风险,对宏观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应影响。金融脱媒化也对政府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等产生影响,通过政府行为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论文通过金融脱媒化对利率渠道的影响、金融脱媒对信贷渠道的影响、金融脱媒对金融资产价格传导渠道的影响具体研究了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面对金融脱媒化,中央政府的应对策略是:在处理金融脱媒化的问题上,既要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又要准确把握节奏、稳步推进;要有规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金融监管,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鼓励金融企业更加重视培养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意识,提升金融业的服务能力;通过政策倾斜缩小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差距,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继续推进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格局,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可选融资方式;采取政策措施,鼓励非银行金融行业的发展,充分发挥非银行金融在社会融资中的积极作用。各地方政府应当适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积极发挥金融脱媒化的优势,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应对金融脱媒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以适应当前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金融脱媒化的产生和发展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产生一定的扭曲效应,从而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因此,央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应当充分考虑到金融脱媒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货币政策的效率和政策效果,以便更好的发挥宏观调控职能。金融脱媒化的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与对策。论文对金融脱媒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是:第一,金融脱媒化程度对东部地区的积极作用显着大于中西部地区。除个别省份外,金融脱媒化对东部地区省份的经济增长的总效应都在2%以上;对中西部省份的总效应较低,大多在1%以下的水平。平均来看,对于东部地区,金融脱媒化程度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将会拉动经济增长0.28个百分点;对于中西部地区,金融脱媒每提升1个百分点,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1个百分点和0.06个百分点。第二,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金融脱媒化的程度,进而又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金融市场尚不成熟,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对传统的银行信贷渠道依赖较大,金融脱媒化的积极促进作用尚不明显。而对于东部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金融市场的成熟度较高,企业和居民不断接受新的投融资观念,对银行信贷的依赖性逐渐下降;随着金融脱媒化程度的加深,社会融资成本不断下降,企业和居民的财务负担有所减轻,极大的刺激了社会投资和最终消费,进而对经济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金融脱媒化的出现对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金融脱媒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促进各行业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为新兴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金融脱媒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金融脱媒化环境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机遇主要是:金融脱媒化倒逼商业银行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竞争力,大力推进经营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增强银行应对风险的能力。所面临的挑战是:商业银行在市场融资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金融脱媒化的出现意味着市场融资方式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银行的地位和功能;随着金融脱媒化的产生与发展,金融市场上的投资产品更趋多元化,银行理财产品、股票、债券、信托产品、基金等产品逐渐成为人们可接受的投资方式,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产品的多样化严重威胁着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在金融脱媒化的压力下,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也受到威胁;金融脱媒化会加剧银行存贷款期限不匹配,从而可能引发银行流动性风险。应对策略是:金融脱媒化环境下盈利模式的创新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新出路;转变银行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努力培养产品和服务创新意识,积极推进产品创新;深化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更好地实现互利共赢。金融脱媒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金融脱媒化更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意味着企业融资渠道更加丰富、融资成本更低,有利于企业改善资本结构,特别是有利于解决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企业应对策略是:充分把握良好的融资机遇,合理调整发展战略;改善企业资本结构;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注重培养自主创新意识;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最佳融资方式;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争取实现从小到大、从大到强到优的跨越式发展。金融脱媒化对企业和居民的影响与对策。金融脱媒化促进了金融产品创新,拓宽了居民的投资渠道;冲击居民的投资理念,组合投资理念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为居民融资提供便利,极大的刺激了居民消费。居民应对策略是:选择合乎自身需求的投资产品并保持良好的投资心态;通过分散化投资的方式降低投资风险,树立科学的组合投资观念;比较多种融资方式优劣,选择最佳融资方式。

彭伟明[7](2014)在《基于开发性金融的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融海啸形成的“后危机时代”,也构筑了全球化“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共同平台”。在世界各国都聚焦于新兴产业来复兴本国经济的同时,我国更是把新兴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提出了与发达国家新兴产业同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概念。表明我国政府极其珍惜“共同平台”这一历史机遇,抢占世界经济制高点和全球高端领域话语权的决心和胆略。在《“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陆续出台后,各省市结合自身产业和资源优势,前瞻性地制定了相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国家级大项目”开始步入实质性运作轨道。和传统产业不同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创新要素密集、投资风险大周期长、发展国际化且国际竞争激烈等特点。一方面,它更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来支撑其发展,另一方面,它需要适度聚焦,在一些资源禀赋好的地区进行试点探索,以积累成功的经验推而广之。珠三角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南大门”,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对外经济交往十分活跃。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产业配套体系比较健全,科技条件好,研发投入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目前,部分领域形成较大产业规模和发展优势,已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具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有一批核心竞争力较强的骨干企业。《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粤府办[2012]15号),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八大重点产业和相应的空间布局,即“一轴两带”的发展格局,为珠三角在新的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再一次领跑中国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为此,论文选取了珠三角作为研究背景。作者通过对珠三角地区400家新兴产业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资金瓶颈问题比较突出:资金供不应求、融资成本较高、融资渠道狭窄、直接融资能力较低,且担保体系尚待健全。如何解决资金瓶颈问题,是当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出问题。从走访座谈和问卷调查中也发现,依托政府信用或者在政府相关政策的引导下,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的融入性会更好。于是,作者大胆地设想了以开发性金融为视角,来尝试研究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模式,以期能抛砖引玉,为后继的进一步深入研究铺垫一点基础,也期望能为业界实践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论文首先对与命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研读和和分析,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和研究方法。然后结合论文要研究的内容对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剖析,作为论文研究的理论支撑。这其中,通过综合权威学者的研究,对论文研究的支撑性关键词开发性金融进行了界定。接下来,论文选取了美国、日本、韩国和德国这些有代表性的国家,对其开发性金融模式进行分析和比较,以期能得出一些启示,为论文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紧接着对珠三角现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轴两带”的发展格局进行了分析,认为“一轴两带”的发展格局极有创新性、前瞻性和极强的可操作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和平台;运用SWOT-PEST相结合的方法,对珠三角的融资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对珠三角地区400家新兴产业企业的发展概况、信贷情况、民间融资及担保情况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了解到了目前珠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融资的需求,尤其是对开发性金融融资的需求。论文的第5章是论文研究的重点章节。主要根据前述对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融资环境及存在问题的分析,适当借鉴国外的经验,从开发性金融视角,设计了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模式。包括内容体系、运行体系和支撑体系三个有机关联的部分。第6章也是论文研究的重要章节之一。主要运用博弈理论,构建了基于开发性金融的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模式下主要参与主体的三方博弈模型,分析了在该模式下的交易可能性集合、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违约的风险。最后,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来进一步阐释论文设计的模式的可行性,并从政府、企业和开发性金融机构层面提出了一些相关政策建议。论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美、日、韩、德的发展经验有如下启示:通过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制度保障、构建信用担保体系、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通过设置激励机制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新兴产业领域等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2)通过采用SWOT-PEST分析法研究了珠三角地区的融资环境后,进一步通过问卷调研来对珠三角的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珠三角地区主要存在的融资问题有:资金供不应求,企业资金缺口较大;银行贷款难度增大,导致民间借贷异常活跃;融资成本普遍较高,极大的加大了企业的负担;融资渠道过窄,制约了企业资金的获取;企业资产、信用条件较差,导致直接融资能力较低;担保体系不够完善。(3)基于开发性金融融资模式的由内容体系、运行体系与支撑体系三大体系构成,运行体系由项目准入模式、开发性金融孵化模式与市场退出模式组成。内容体系主要由开发性间接融资模式与直接融资模式两部分组成。支撑体系由贷后监控体系、信用体系、服务体系、产品体系以及市场与制度体系组成。(4)相比传统的融资模式,基于开发性金融融资模式的交易可能性范围更广。而博弈论相关研究结果则证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努力水平与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投资额度、所持股权比例呈正相关;当政府提供更多的财政补贴以及更优惠的税收政策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努力水平将会提升;资金的机会成本与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力度呈负相关关系;各方在进行博弈时,由于没有特定的激励,都可能存在投机行为。(5)通过案例分析得出运用开发性金融可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现阶段本文提出的融资模式要得到有效运行,需要相关的配套政策作为保障,必须主要从三个层面着手:首先,从企业层面出发,需要完善现代企业治理制度,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产业集群融资,建立互保机制;其次,从政府层面出发,需加大对新兴产业企业扶持的力度,成立专业化的、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融资服务机构。再结合我国自身发展实际,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板市场,同时促进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同时通过制度安排完善新兴产业企业信用系统的建设。要构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健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最后,从开发性金融机构层面出发,需建立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贷管理体制,积极进行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

汪胜男[8](2014)在《湖南国有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小微企业的发展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特别针对其融资困境,各界纷纷提出各种解决方案或者建议,主流思想偏向于鼓励小型金融机构发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然而资源禀赋充裕的国有商业银行在发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具有先天的优势。基于长尾理论、银企共生关系理论、企业金融生命周期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及政府增信理论,对湖南省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小微企业信贷的机遇及优势分析中发现,湖南小微企业融资市场蓬勃发展,外部环境利好,对处于金融市场垄断地位,各方面的资源条件优于省内其他金融机构的国有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上具有明显优势。然而,国有商业银行陈旧的思想观念及僵化的管理机制无疑是发展该业务的内部障碍。外资银行不断在湖南着陆,觊觎湖南广阔的小微企业金融市场,湖南小微企业本身经营风险较大,外部政策和担保环境的缺陷构成了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小微企业信贷的外部约束因素。基于此,应在借鉴国内民生银行和山东建设银行的成功经验及国外的富国银行和印尼人民银行(BRI)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组织模式择优、差异化授信、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小微企业信贷品牌推广、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控制及信贷人员激励策略。

王保庆[9](2014)在《中国西部区域金融中心发展格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禀赋在空间结构上具有明显的非均衡性,金融作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呈现出比较强的区域性特点。金融资源以及由其带动的相关要素在空间上向中心城市快速聚集,导致区域金融中心逐渐形成。区域金融中心成长的过程中,通过金融集聚的集聚效应、扩散效应、溢出效应以及经济增长效应,实现区域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鉴于对区域金融中心重要性的认识,西部地区的多数省会城市纷纷掀起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热潮,这种状况值得冷静分析,深入思考。金融中心的成长自有其一套内在的规律或者机制,没有认识到隐藏其中的客观规律,盲目的行动势必会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损害。本文以区域金融发展理论、金融地理学、金融中心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从金融集聚、新制度经济学以及蝴蝶效应与路径依赖理论等视角深入探讨了金融中心成长的内在机制。研究认为,金融中心的形成一方面依赖于自然集聚,即实体经济增长引起居民和企业对各类金融服务的需求剧增,带来金融体系的不断扩张,从而导致金融中心的形成;另一方面,政府推进模式使得金融集聚区的形成具有一定超前性,即供给引导是金融体系发生质变的另一个重要的推动力。特别是在金融中心形成的早期阶段,政府的引导作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一旦金融中心的发展进入自组织阶段,政府的主导作用将会减弱。基于以上理论分析,进一步阐述了我国西部地区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可行性,并分析了未来西部地区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趋势。文章基于金融地理学思想,构建起一套评价西部地区区域金融中心成长水平的指标评价体系,形成金融地理竞争力指标。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了西部十个区域金融中心备选节点城市的金融地理竞争力水平。研究认为,经济要素、效率要素、信息要素、区位要素以及金融要素对金融地理竞争力的影响较为显着。本文基于金融地理竞争力指标对样本城市的金融发展水平进了测度,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成都、重庆和西安。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样本城市分为四个方阵,其中成都属于第一方阵,西安、重庆和昆明属于第二方阵,南宁、乌鲁木齐、呼和浩特以及贵阳属于第三方阵,兰州与银川属于第四方阵。虽然西部地区多数省会城市都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冲动,但是本文认为,区域金融中心的成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例如昆明和乌鲁木齐两个城市的金融发展水平都相对较好,但是,辐射能力还相对较小,所以其区域金融中心的目标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不现实。通过计算备选节点城市的腹地空间范围,最终筛选出两个城市作为我国当前西部地区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的重点城市,即成都和西安,其中,成都是成渝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之一,西安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城市。文章从国家级经济区的战略视角对本文所作的西部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格局进行了展望。最后本文提出了西部地区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具体路径,即应当遵循“省内金融中心—省际金融联动中心—西部区域金融中心”这一循序渐进的发展路径,并从构建有利于区域金融中心成长的区域金融政策、培育有利于区域金融中心成长的金融生态环境两个方面来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

谭杨[10](2014)在《外部因素影响下的阿根廷国家变革(1982-2002) ——从马岛战争到21世纪初经济危机》文中研究表明阿根廷20世纪初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富裕程度,让很多欧洲国家都瞠目结舌,而之后民众主义的兴起则改变了这个国家的发展方向。经济体制同时兼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特点,政治体制在民选政府和军事专制之间周期性摇摆。对外政策上也总是在亲美和亲苏之间徘徊,经常以一种“南美大国”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90年代后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则可以被称为拉美国家中最极端的案例。从1982年到2002年间,阿根廷的政治经济发生了剧烈的变革。1976年—1983年阿根廷处于“国家改组进程委员会”(Proceso)统治之下。这届军政府设计了“国家改组计划”,希望对国家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军政府时期的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影响。由于美国政府出于“冷战”的需要,极力阻止共产主义的势力进入拉美地区,所以全力支持“国家改组计划”军政府对左派势力的镇压。军政府任命的经济部长马丁内斯有着深厚的国际背景,与美国金融界和政界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军政府的经济理念和经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美国的影响。卡特政府上台后,利用“人权”外交政策对阿根廷军政府进行了打压。后来随着美国方面“沃尔克汇率冲击”的到来,阿根廷陷入了外债危机,经济停滞。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军政府发动马岛战争,导致其自身迅速垮台,国家进入民主化时代。阿方辛领导的激进党从军方手中接受政权以后,民主化开始逐步推进。这个过程是复杂而曲折的,这中间涉及到对军方高层的处理,军人当中仍然有部分人想恢复军事专制体制或者是保持军人对国家的“监护权”。在对外关系方面,阿方辛政府努力修复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加强与本地区国家的交流,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金融机构保持良好的沟通。由于“奥斯特拉尔计划”与“春季计划”两项经济计划先后失败,阿方辛政府被迫提前下台。阿方辛政府执政时期主要的贡献就是巩固了民主化的成果,这主要得益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即政治民主化在拉美已经盛行。当时冷战接近尾声,美国没有再支持拉美国家的军政府的必要了,所以这也使得民主化进行得相对比较顺利。90年代的政治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庇隆党领袖梅内姆上台之后所推行的政策与庇隆主义背道而驰。新政府接受了IMF和美国推销的“华盛顿共识”,实行近乎极端的新自由主义改革,这使得整个阿根廷社会都发生了变化。在对外关系上,梅内姆采取了全追随美国的战略,同时加强与本地区国家的关系,积极推动南方共同市场的建立。新政府进一步加强了与国际金融机构的交流,举行了很多次谈判,并得到这些国际金融机构的支持,获得了很多笔贷款,这对稳定阿根廷的经济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对IMF等国际金融机构的依赖,也降低了阿根廷经济改革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与国际金融机构不断地签署新贷款协议,债务不停地增长,极大地影响了市场的信心,这也成为以后经济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90年代后期,庇隆党走向分裂,党内的政治斗争日趋激烈。这导致庇隆党力量的分散,激进党则与其他党派结成同盟,一举赢得了选举。德拉鲁阿仍然坚持维护货币局制度,坚持按照IMF的新自由主义的路线施政。IMF对阿根廷在执行削减财政赤字、紧缩开支、降低债务方面的表现非常不满意,决定不再向其提供支持。IMF的决定极大地降低了市场信心,外资大规模撤走,本国资本也大量外逃,经济危机爆发了。经济危机爆发以后,德拉鲁阿被迫下台,正义党的杜阿尔德成为总统,他果断地废除了货币局制度并抛弃了新自由主义经济路线。杜阿尔德的一系列政策调整并没有挽救国家,并且其国家管制型的经济政策还受到IMF的严厉批评。基什内尔接任总统以后,否定了新自由主义的部分经济理念,加大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了对资本市场的监管,通过财政扩张和公共工程项目来刺激经济的复苏。在对外政治政策采取“离美”的策略,与美国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加强与本地区的合作;在对外经济政策上,采取“离IMF”的策略,不再听从其经济政策建议和贷款援助。这一切努力,都降低了外部因素对阿根廷内部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自此以后,在没外界因素干扰的情况下,阿根廷的政治经济形势趋于稳定。在1982-2002期间,阿根廷的政治、经济,对外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环境、外部因素的变化直接诱发了政治民主化和经济自由化。最后的经济大危机,也与这种过度接受外来影响有关。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下,受外部因素影响,政治民主化并没有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反而出现了一种政治民主化与经济自由化的不兼容的状况。在这20年中,国际关系、外部因素对阿根廷国内的政治经济体系变动的影响不容忽视。像阿根廷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外部因素对国内的影响,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汽车信贷管理无序 外资银行望而却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汽车信贷管理无序 外资银行望而却步(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1.3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利用外资
        1.2.2 利用外资效益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利用外资变迁的断代研究与本文的研究阶段划分
        1.3.2 利用外资效益及机制研究
        1.3.3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进展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基础与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2.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一般理论解释
        2.1.1 发展中国家(地区)利用外资的动因解释
        2.1.2 外商向发展中国家(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2.2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特性分析
        2.2.1 内陆地区资源型省份利用外资动因解释
        2.2.2 外商向内陆资源型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2.3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2.3.1 评价体系构建依据和思路
        2.3.2 评价体系构建过程
        2.3.3 评价体系权重设置和得分计算方法
    2.4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预评价
        2.4.1 综合效益预评价
        2.4.2 综合效益预分解
第三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1991 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
    3.1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3.1.1 国际环境:全球产业转移与后石油危机下的能源投资逻辑
        3.1.2 国内环境:“双缺口”下的重点区域开放
        3.1.3 省内环境:消除内陆区位劣势的投资硬环境建设加速
        3.1.4 政策环境:超国民待遇引资规模导向与山西省的资源型产业产能培育倾向
    3.2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3.2.1 主要历程:零星引资转向集中引资,随机引资转向能源重化工重点引资
        3.2.2 总体情况:外资项目数和规模逐渐增大,投资行业快速拓展
        3.2.3 阶段性问题:内陆劣势和营商环境短板导致引资规模小且资金到位率低
        3.2.4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资绝对主导和美资占比较大
        3.2.5 投资形式特征:高交易成本下的合资主导阶段
        3.2.6 投资行业特征:以轻工业为主并逐渐向能源重化工倾斜
        3.2.7 投资区域特征:省会太原“一家独大”和地市引资各具优势
    3.3 1978-1991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3.3.1 变迁历程: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占主导地位
        3.3.2 间接利用外资特征:政府主导的开发型引资,兼容公益性和盈利性
    3.4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3.5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3.5.1 经济规模效益:对新增投资依赖较大且产出不稳定
        3.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创新水平显着高于内资企业
        3.5.3 协调效益:“煤焦冶电”四大部门投资比例趋增
        3.5.4 绿色效益:外资企业碳生产率高于内资企业
        3.5.5 开放效益:外向型外资企业引进偏少
        3.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规模小但工资水平相对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92-2001 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
    4.1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4.1.1 国际环境:冷战结束、金融危机与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国际资本流向
        4.1.2 国内环境:改革开放政策稳定性确立与“双缺口”缓解
        4.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产业转型和国企脱困外资需求量大
        4.1.4 政策环境:投资规则向WTO并轨的主基调与山西省引资导向嬗变
    4.2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4.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4.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消彼长
        4.2.3 投资形式特征:合资比例下降与合作比例上升
        4.2.4 投资行业特征:投资行业趋向重型化
        4.2.5 投资区域特征: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与开发区引资功能增强
    4.3 1992-200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4.3.1 变迁历程:注重公益性但限制盈利性,引资面向公共产品和工业设备
        4.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4.4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4.5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4.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持续上升
        4.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的创新优势持续扩大
        4.5.3 协调效益:产出协调性下降,投资继续向“煤焦冶电”集中
        4.5.4 绿色效益:外资工业的绿色生产水平优势继续扩大
        4.5.5 开放效益:对经济开放度的促进作用先增后减
        4.5.6 共享效益:小规模就业吸纳,高水平工资示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02-2012 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
    5.1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5.1.1 国际环境:利用外资全球竞争加剧与能源价格驱动的煤炭投资旺盛
        5.1.2 国内环境:吸引外资优势转换和利用外资目标转变
        5.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改善与资源型经济对外资的“排斥”
        5.1.4 政策环境:开放领域渐广、准入前国民待遇与山西省能源原材料引资导向
    5.2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5.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5.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长彼消
        5.2.3 投资形式特征:各类投资方式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5.2.4 投资行业特征:“煤焦冶电”项目偏多而服务业整体偏少
        5.2.5 投资区域特征:区域协调性提升但开发区引资不稳定
    5.3 2002-201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5.3.1 变迁历程:援助性国际贷款减少,投资性国际银行商业贷主导
        5.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5.4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5.5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5.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相对稳定
        5.5.2 创新效益:外资创新水平总体较高但内部出现分化
        5.5.3 协调效益:总体协调下,前期投资重型化导致本阶段产出协调度低
        5.5.4 绿色效益:外资绿色生产水平继续优于内资但优势开始缩小
        5.5.5 开放效益:外企在出口总额中的贡献增加但外企的外向度下降
        5.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能力迅速提高但工资低于平均水平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13-2018 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
    6.1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6.1.1 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和引资竞争加剧
        6.1.2 国内环境:经济新常态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构建
        6.1.3 省内环境:资源型经济转型、营商环境修复和引资便利化条件打造
        6.1.4 政策环境: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体系建设与区域开放政策一致性提升
    6.2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6.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6.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既有外商增资和跨国公司国内转移成为重要来源
        6.2.3 投资方式特征:独资比例提高但仍然较低
        6.2.4 投资行业特征:资源型经济转型催生独特的行业引资结构
        6.2.5 投资区域特征:开发区的引资载体功能增强推动外商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
    6.3 2013-2018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6.3.1 变迁历程:投资性国际商业贷款主导与挖掘山西特色争取援助性贷款
        6.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6.4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6.5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6.5.1 经济规模效益:港澳台资规模扩张推动外资整体规模提升
        6.5.2 创新效益:内外资创新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6.5.3 协调效益:产出相对协调但投资再次开始偏向“煤焦冶电”
        6.5.4 绿色效益:碳生产率保持稳定甚至略有降低
        6.5.5 开放效益:外资企业的外向度和外贸贡献度同步上升
        6.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保持稳定,收入带动效益有所好转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7.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总结
    7.2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反思
    7.3 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荣誉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渤海银行零售业务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法
        1.4.2 访谈法
        1.4.3 问卷调查法
    1.5 研究工具
        1.5.1 PEST模型
        1.5.2 五力模型
        1.5.3 价值链模型
        1.5.4 SWOT分析法
        1.5.5 外部因素评价
        1.5.6 内部因素评价
        1.5.7 定量战略计划矩阵(QSPM)
    1.6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评述
    2.1 竞争战略理论及最新进展
    2.2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概述
        2.2.1 业务种类回顾
        2.2.2 业务种类竞争力
    2.3 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文献评述
第3章 渤海银行零售业务外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策法律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1.3 社会文化环境
        3.1.4 技术环境
    3.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3.2.1 潜在的进入者
        3.2.2 供应商的议价实力
        3.2.3 购买方的议价能力
        3.2.4 替代者的威胁
        3.2.5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3.3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3.3.1 股份制同业资产、负债、利润对比分析
        3.3.2 股份制同业中间收入对比分析
        3.3.3 部分股份制同业零售业务特色对比分析
    3.4 外部因素评价(EFE)矩阵的建立
第4章 渤海银行零售业务内部环境分析
    4.1 渤海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现状
        4.1.1 规模方面
        4.1.2 消费金融业务方面
    4.2 渤海银行资源分析
        4.2.1 渤海银行有形资源分析
        4.2.2 渤海银行无形资源分析
    4.3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能力分析
        4.3.1 零售银行业务价值链构建
        4.3.2 渤海银行零售银行业务产品能力分析
        4.3.3 渤海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市场营销能力分析
        4.3.4 渤海银行零售银行业务风险管理能力分析
        4.3.5 渤海银行零售银行业务服务能力分析
        4.3.6 渤海银行辅助活动(包括人力资源、后勤保障)能力分析
    4.4 内部因素评价(IFE)矩阵的建立
第5章 渤海银行零售业务竞争战略选择
    5.1 SWOT分析
        5.1.1 渤海银行零售业务竞争优势
        5.1.2 渤海银行竞争劣势分析
        5.1.3 渤海银行零售业务发展机遇
        5.1.4 渤海银行零售业务发展挑战
    5.2 竞争战略定位与目标
        5.2.1 战略定位
        5.2.2 战略目标
    5.3 渤海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竞争战略选择
        5.3.1 竞争战略可行性分析
        5.3.2 渤海银行零售银行竞争战略选择
    5.4 渤海银行零售业务竞争战略的详细内容
        5.4.1 品牌差异化
        5.4.2 业务模式特色化
        5.4.3 产品特性差异化
        5.4.4 流程智能化
        5.4.5 厅堂服务特色化
第6章 渤海银行零售业务竞争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6.1 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
    6.2 优化风险管理
    6.3 发挥人力资源激励作用
    6.4 构建财务在资源配置中的指引机制
    6.5 组织架构适时而变
    6.6 改进信息系统管理质效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基于长尾理论的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创新发展研究 ——以宁波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主要内容及可能的创新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关于金融排斥、金融包容及长尾理论的研究
        2.1.2 关于消费金融内涵、功能及发展模式路径研究
        2.1.3 关于消费金融与实体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2.1.4 关于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控制的研究
        2.1.5 其他研究成果
    2.2 研究现状评价及发展动态
第3章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1.1 消费金融和消费信贷的内涵及外延
        3.1.2 金融排斥与普惠金融
    3.2 理论基础
        3.2.1 金融排斥理论
        3.2.2 金融包容性增长理论
        3.2.3 长尾理论
第4章 新常态下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概况、面临问题及拓展的必要性
    4.1 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历程
        4.1.1 萌芽期(1985-1995年)
        4.1.2 起步期(1996-2008年)
        4.1.3 快速发展期(2009-2014年)
    4.2 新常态下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2.1 新常态下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及特征
        4.2.2 新常态下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4.3 新常态下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面临挑战及制约因素
        4.3.1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4.3.2 消费信贷业务外部环境尚待优化
    4.4 商业银行拓展面向中低收入客户消费信贷业务的必要性
        4.4.1 是顺应新时代下经济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
        4.4.2 是商业银行践行普惠金融、改善民生的责任使命
        4.4.3 是商业银行应对同业竞争、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内在要求
        4.4.4 是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发挥自身优势的现实选择
第5章 典型案例分析—宁波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创新实践
    5.1 宁波银行总体发展概况
    5.2 宁波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及特征
        5.2.1 宁波银行个人贷款及个人消费贷款发展现状
        5.2.2 宁波银行个人贷款及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发展的特色
    5.3 宁波银行服务长尾客户的消费信贷创新实践..“税银E贷”
        5.3.1 “税银e贷”的推出背景
        5.3.2 “税银e贷”产品简介及特点
        5.3.3 “税银e贷”的实施效果和意义
第6章 推进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国内其他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借鉴
        6.1.1 中国工商银行的“卡贷合一”业务
        6.1.2 中国银行的“中银e贷”业务
    6.2 基于案例经验的推进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6.2.1 政府层面
        6.2.2 商业银行层面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4)银行产业组织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产业组织理论
        2.1.2 产业安全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银行业绩效
        2.2.2 银行业市场结构与企业融资
        2.2.3 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银行业风险
    2.3 本章小结
3 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理论
    3.1 银行业的行业特点和特殊性
        3.1.1 银行业的经营对象特殊
        3.1.2 银行业的信息不对称性强
        3.1.3 银行业的破产成本高昂
    3.2 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的界定
        3.2.1 产业组织、产业安全与产业组织安全的关系辨析
        3.2.2 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的定义
    3.3 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的影响因素
        3.3.1 直接影响因素
        3.3.2 间接影响因素
    3.4 银行产业组织安全评价体系
        3.4.1 评价体系构建的整体思路
        3.4.2 评价指标的选取
        3.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3.4.4 综合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
    3.5 银行产业组织安全政策的目标和路径选择
        3.5.1 银行产业组织安全政策的理论依据
        3.5.2 银行产业组织安全政策的目标
        3.5.3 银行产业组织安全政策的路径选择
    3.6 本章小结
4 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安全实证研究
    4.1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
        4.1.1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变迁历程
        4.1.2 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和市场份额
        4.1.3 中国银行业产权结构
    4.2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银行业绩效
        4.2.1 中国银行业绩效水平
        4.2.2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银行绩效的影响
    4.3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企业融资
        4.3.1 中国银行业对中小企业信贷供给情况
        4.3.2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4.4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银行业风险
        4.4.1 中国银行业风险水平
        4.4.2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银行业风险的影响
    4.5 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安全评价与分析
        4.5.1 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5.2 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安全评分标准
        4.5.3 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安全度的估算
    4.6 本章小结
5 提升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的对策建议
    5.1 继续加大银行业市场开放力度
        5.1.1 深化银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5.1.2 推进商业银行混业经营
        5.1.3 鼓励银行业市场化兼并重组
    5.2 全面提升商业银行运营水平
        5.2.1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5.2.2 加强金融创新和品牌建设
        5.2.3 全面构建风险管理体系
    5.3 不断完善银行业监管机制
        5.3.1 健全银行业监管体系
        5.3.2 完善银行业监管内容
        5.3.3 增进银行业监管协调与合作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中越商业银行制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研究现状
        1.2.1 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研究
        1.2.2 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制度研究
        1.2.3 商业银行监管制度研究
        1.2.4 相关文献研究现状不足分析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越南商业银行制度发展历程及组织现状
    2.1 计划经济及经济改革时期
        2.1.1 计划经济时期
        2.1.2 经济改革时期
    2.2 越南银行组织体系
        2.2.1 中央银行
        2.2.2 国有商业银行
        2.2.3 股份制商业银行
        2.2.4 合资银行
        2.2.5 外资银行与代表处组织
    2.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2.3.1 越南外贸银行的股份化进程
        2.3.2 越南工商银行的股份化进程
        2.3.3 九龙江三角洲房屋开发银行股份化进程
    2.4 金融全球化与越南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2.4.1 融入金融全球化给越南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2.4.2 融入金融全球化给越南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3 中越商业银行运营现状对比分析
    3.1 总资产及总负债方面
        3.1.1 中国商业银行总资产及总负债状况
        3.1.2 越南商业银行总资产及总负债状况
        3.1.3 中越商业银行总资产及总负债差距的制度分析
    3.2 资本充足率方面
        3.2.1 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方面
        3.2.2 越南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方面
        3.2.3 中越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差距的制度分析
    3.3 抗风险指标方面
        3.3.1 中国商业银行抗风险指标方面
        3.3.2 越南商业银行抗风险指标方面
        3.3.3 中越商业银行抗风险指标差距的制度分析
    3.4 流动性指标方面
        3.4.1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指标方面
        3.4.2 越南国商业银行流动性指标方面
        3.4.3 中越商业银行流动性指标差距的制度分析
    3.5 盈利水平方面
        3.5.1 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水平方面
        3.5.2 越南商业银行盈利水平方面
        3.5.3 中越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差距的制度分析
4 中越商业银行制度对比分析
    4.1 中国商业银行制度现状
        4.1.1 中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现状
        4.1.2 中国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制度
        4.1.3 中国商业银行监管制度现状
    4.2 越南商业银行制度现状
        4.2.1 越南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现状
        4.2.2 越南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制度
        4.2.3 越南商业银行监管制度现状
    4.3 中越商业银行制度对比
        4.3.1 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
        4.3.2 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制度
        4.3.3 商业银行的监管制度
    4.4 越南商业银行制度不足
        4.4.1 越南银行体系的产权不够合理
        4.4.2 商业银行内部管理薄弱
        4.4.3 商业银行监管制度不健全
5 中国商业银行制度的借鉴与启示
    5.1 中国商业银行制度改革经验
        5.1.1 关于金融监管工作和组织的经验
        5.1.2 处置不良贷款的经验
        5.1.3 引入战略投资者的经营
        5.1.4 建立外部金融机构准入机制
    5.2 越南银行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5.2.1 建立公司式的治理架构
        5.2.2 形成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
        5.2.3 积极稳步推进股份制改革
        5.2.4 完善银行法律制度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中国金融脱媒化的经济影响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自认为的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径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径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二、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金融脱媒化概述
    第一节 相关核心概念
        一、金融市场
        二、融资方式
        三、金融脱媒
        四、互联网金融
        五、P2P借贷
    第二节 金融脱媒化的产生及其原因
        一、金融脱媒化的产生
        二、金融脱媒化产生的原因
    第三节 金融脱媒化的衡量指标
        一、国内外学者提出的衡量指标
        二、本文拟采用的衡量指标
第三章 中国金融脱媒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成因
    第一节 中国金融脱媒化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一、中国金融脱媒化产生的背景
        二、中国金融脱媒化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第二节 中国金融脱媒化的表现及发展现状
        一、中国金融脱媒化的表现
        二、中国金融脱媒化发展的现状
    第三节 中国金融脱媒化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成因
        一、中国金融脱媒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中国金融脱媒化面临问题的成因
第四章 中国金融脱媒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金融脱媒化对经济的影响
        一、金融脱媒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金融脱媒化影响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金融脱媒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二、金融脱媒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第五章 中国金融脱媒化对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金融脱媒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二、中国金融脱媒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第二节 中国金融脱媒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一、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金融脱媒化的深入发展对产业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
第六章 中国金融脱媒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商业银行发展历程及其所面临的竞争环境
        一、中国商业银行发展历程
        二、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环境
    第二节 中国金融脱媒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金融脱媒环境下盈利模式的创新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新出路
        二、金融脱媒环境下银行产品创新能力逐渐增强
    第三节 中国金融脱媒环境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金融脱媒环境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挑战
        二、金融脱媒环境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机遇
第七章 中国金融脱媒化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
    第一节 企业融资方式的演变历程
        一、财政主导融资阶段
        二、国有专业银行垄断融资阶段
        三、商业银行为主导、资本市场为补充的融资阶段
        四、资本市场快速发展阶段
    第二节 影响企业融资的因素及企业融资现状
        一、影响企业融资的因素
        二、企业融资现状
    第三节 中国金融脱媒化对企业的影响
        一、金融脱媒化有利于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二、金融脱媒化有利于企业改善资本结构
        三、金融脱媒化有利于解决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难题
第八章 中国金融脱媒化对居民投、融资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居民投资和融资现状
        一、中国居民投资现状
        二、中国居民的融资状况
    第二节 居民在投资和融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居民在投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居民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中国金融脱媒化对居民的影响
        一、金融脱媒拓宽了居民的投资渠道
        二、金融脱媒冲击居民的投资理念
        三、金融脱媒为居民融资提供便利
第九章 美国、德国和日本金融脱媒化的发展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美国金融脱媒化的发展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一、美国资本市场发展状况
        二、美国金融脱媒化的出现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三、美国金融脱媒化的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第二节 德国金融脱媒化的发展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一、德国混业经营制度的发展
        二、德国全能银行的主要特征
        三、德国全能银行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节 日本金融脱媒化的发展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一、20世纪80年代前日本金融业的发展
        二、日本金融脱媒化的出现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三、日本金融脱媒化的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第十章 中国应对金融脱媒化的对策
    第一节 政府的应对策略
        一、中央政府的应对策略
        二、地方政府的应对策略
        三、中央银行的应对策略
    第二节 金融机构的应对策略
        一、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应对策略
    第三节 企业的应对策略
        一、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二、提高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
        三、注重培养自主创新意识
        四、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最佳融资方式
    第四节 居民的应对策略
        一、选择合乎自身需求的投资产品
        二、树立科学的组合投资观念
        三、选择最佳融资方式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开发性金融的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模式
        1.2.2 开发性金融的优势及运作模式
        1.2.3 开发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争议
        1.2.4 开发性金融的应用领域及实践
        1.2.5 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1.4.1 研究的难点
        1.4.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战略性新兴产业
        2.1.2 开发性金融
        2.1.3 开发性金融融资模式
    2.2 新兴产业融资理论
        2.2.1 新兴产业形成原因和发展的生命周期
        2.2.2 新兴产业融资理论
    2.3 开发性金融理论
        2.3.1 开发性金融的理论基础
        2.3.2 开发性金融运作机制
    2.4 博弈理论
        2.4.1 博弈理论的发展
        2.4.2 博弈理论的类型
第3章 国外开发性金融融资模式比较及启示
    3.1 国外开发性金融模式
        3.1.1 美国市场主导型融资模式
        3.1.2 日本政府主导型融资模式
        3.1.3 韩国混合主导型融资模式
        3.1.4 德国银行主导型融资模式
    3.2 国外开发性金融模式的经验比较及启示
        3.2.1 开发性金融与市场形成模式国际经验比较
        3.2.2 国外开发性金融融资模式的启示
第4章 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环境及现状分析
    4.1 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轴两带”发展格局
        4.1.1 广深研发创新轴
        4.1.2 珠三角主体产业带
        4.1.3 东西北特色产业带
    4.2 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环境SWOT-PEST分析
        4.2.1 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环境优势分析
        4.2.2 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环境劣势分析
        4.2.3 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环境机遇分析
        4.2.4 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环境威胁分析
    4.3 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现状问卷调研
        4.3.1 发展情况
        4.3.2 信贷情况
        4.3.3 民间融资
        4.3.4 担保情况
        4.3.5 信用情况
    4.4 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问题及融资需求
        4.4.1 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问题
        4.4.2 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开发性金融的需求
第5章 基于开发性金融的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模式设计
    5.1 基于开发性金融的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模式设计思路和原则
        5.1.1 融资模式设计思路
        5.1.2 融资模式设计原则
    5.2 基于开发性金融的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模式内容体系
        5.2.1 开发性直接融资
        5.2.2 开发性间接融资
        5.2.3 开发性金融机构的作用界定
    5.3 基于开发性金融的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模式运行体系
        5.3.1 开发性金融融资模式运作体系内容界定
        5.3.2 开发性金融融资项目准入模式
        5.3.3 开发性金融融资项目孵化模式
        5.3.4 开发性金融资金市场退出模式
    5.4 基于开放性金融的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模式的支撑体系
        5.4.1 信用体系
        5.4.2 贷后控制体系
        5.4.3 服务体系
        5.4.4 产品体系
        5.4.5 市场与制度体系
第6章 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模式的三方博弈分析
    6.1 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模式的交易可能性集合分析
        6.1.1 开发性金融融资模式下交易可能性集合
        6.1.2 开发性金融融资模式与传统融资模式的比较分析
    6.2 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模式下三方博弈模型
        6.2.1 融资运行模型的简化
        6.2.2 模型变量定义与假设
        6.2.3 三方博弈模型求解
        6.2.4 三方博弈投机风险
        6.2.5 三方博弈结论
    6.3 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模式中的违约风险分析
        6.3.1 基于企划书水平的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及均衡
        6.3.2 均衡结果的违约风险分析
        6.3.3 信号传递博弈结论及启示
第7章 A公司开发性金融融资案例分析
    7.1 A公司概况及融资实况
        7.1.1 A公司概况
        7.1.2 A公司融资实况
    7.2 A公司开发性金融融资问题、流程优化及启示
        7.2.1 A公司开发性金融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7.2.2 A公司开发性金融融资流程优化
        7.3.3 案例启示
第8章 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政策建议
    8.1 企业层面的政策建议
        8.1.1 完善现代企业治理制度
        8.1.2 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8.1.3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8.1.4 进行产业集群融资
        8.1.5 建立互保机制
    8.2 从政府角度出发
        8.2.1 加大扶持力度
        8.2.2 加快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
        8.2.3 完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结构
        8.2.4 建立金融和科技相互融合的信息服务平台
    8.3 从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角度出发
        8.3.1 建立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贷管理体制
        8.3.2 积极进行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9.1 论文总结
    9.2 论文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一:调查问卷
附录二:问卷调查结果汇总

(8)湖南国有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评述
    1.4 研究方法
    1.5 可能创新之处及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小微企业
        2.1.2 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
    2.2 理论基础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银企共生关系理论
        2.2.3 关系型贷款理论
        2.2.4 长尾理论
        2.2.5 企业金融生命周期理论
        2.2.6 产业集群理论
        2.2.7 政府组织增信理论
第三章 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小微企业信贷的机遇及优势
    3.1 小微企业融资市场具有较大需求
        3.1.1 融资需求市场缺口巨大
        3.1.2 优质科技小企业融资需求增长迅速
    3.2 外部环境利好
        3.2.1 小微企业金融政策导向趋好
        3.2.2 大数据时代催生的互联网金融缩进银企距离
        3.2.3 小微企业集聚发展有利于降低授信成本
        3.2.4 小微企业融资仍将主要依赖银行
    3.3 国有商业银行具备开展该业务的经营优势
        3.3.1 资金实力雄厚
        3.3.2 经营网络庞大
        3.3.3 良好的声誉
        3.3.4 极强的系统风险管理能力
        3.3.5 更强的批量授信潜力
第四章 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小微企业信贷的约束因素分析
    4.1 内部约束因素
        4.1.1 组织架构不匹配,制约业务的规模化经营
        4.1.2 贷款中间环节费用高,抑制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4.1.3 管理模式不适应,导致业务的创新动力不足
    4.2 外部约束因素
        4.2.1 外资银行争夺客户资源的竞争
        4.2.2 小微企业较大的自身风险加大了信贷风险
        4.2.3 政府政策不配套带来负面效应
        4.2.4 信用担保发展滞后
第五章 国内外商业银行发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经验借鉴
    5.1 国内商业银行发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成功经验
        5.1.1 民生银行
        5.1.2 山东省建设银行
        5.1.3 经验启示
    5.2 国外商业银行发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成功经验
        5.2.1 美国富国银行
        5.2.2 印尼人民银行(BRI)
        5.2.3 经验借鉴
第六章 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策略选择
    6.1 组织模式择优策略
    6.2 差异化授信策略
        6.2.1 按照产业集群特性授信
        6.2.2 根据企业生命周期阶段授信
    6.3 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策略
        6.3.1 全面认识互联网技术带来的金融变革
        6.3.2 再造业务流程,突出银行品牌特色
        6.3.3 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强强联手,实现双赢
    6.4 小微企业信贷品牌推广策略
        6.4.1 产品服务推陈出新
        6.4.2 联动营销深度挖掘
    6.5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控制策略
        6.5.1 建立完整全面的客户评价体系
        6.5.2 推广“银行+政府+企业”的新型担保模式
        6.5.3 制定标准作业流程
        6.5.4 夯实贷后风险管理
    6.6 信贷人员激励策略
        6.6.1 强化小微企业信贷服务观念
        6.6.2 强化信贷人员的业务培训
        6.6.3 完善激励考核制度
        6.6.4 完善信贷人员道德约束制度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中国西部区域金融中心发展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解析
        1.1.1 金融中心
        1.1.2 区域金融中心
    1.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金融中心相关理论综述
    2.1 国外部分
        2.1.1 区域金融研究综述
        2.1.2 国外对金融中心的相关研究
        2.1.3 国外关于蝴蝶效应与路径依赖理论方面的研究
        2.1.4 金融地理学理论研究综述
        2.1.5 国外学者研究中金融中心问题时使用的方法
    2.2 国内部分
        2.2.1 区域金融研究综述
        2.2.2 国内学者关于路径依赖理论的探讨和应用
        2.2.3 国内关于金融中心的研究综述
        2.2.4 国内研究动态评述
第3章 金融中心演进机制分析
    3.1 基于金融集聚理论的金融中心演进机制分析
        3.1.1 金融集聚的形成动因分析
        3.1.2 金融集聚作用于实体经济的路径分析
        3.1.3 金融集聚过程与区域金融中心形成过程的统一性
        3.1.4 金融集聚区的形成路径
    3.2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金融中心形成动力机制分析
        3.2.1 需求诱致的渐进式金融中心形成模式
        3.2.2 政府主导的强制性金融中心形成模式
    3.3 基于蝴蝶效应与路径依赖理论的金融中心演进机制分析
        3.3.1 分析思路
        3.3.2 分析框架
        3.3.3 案例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西部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的现实考量
    4.1 西部区域金融中心构建的可行性分析以及演进的主要特征
        4.1.1 可行性分析
        4.1.2 以需求诱致为基础的供给主导型特征
        4.1.3 渐进式特征
        4.1.4 “路径依赖”的特征
        4.1.5 以资本制度和国际惯例为导向的特征
    4.2 西部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的现状分析
        4.2.1 西安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
        4.2.2 重庆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
        4.2.3 成都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
    4.3 西部地区金融中心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潜在约束
        4.3.1 西部地区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不准
        4.3.2 西部地区金融中心存在信息缺陷
        4.3.3 西部地区的金融人才队伍亟需加强
        4.3.4 金融中心宏观上缺乏规划
    4.4 西部各拟建金融中心城市的博弈分析
        4.4.1 各城市争相构建区域金融金融中心问题的博弈模型
        4.4.2 区域金融中心之争的解决路径
    4.5 西部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趋势预测
        4.5.1 西部区域金融中心形成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引入市场规则的混合模式占据主流
        4.5.2 西部区域金融中心形成过程:需求诱致特征将更为凸显
        4.5.3 西部区域金融中心的未来格局:政府参与、多重博弈、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加剧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西部区域金融中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 区域金融中心评价的指标体系构成
        5.1.1 指标建立的基本原则
        5.1.2 指标系统的基本构成
    5.2 西部地区区域金融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
        5.2.1 数据分析与变量选取
        5.2.2 指标显着性检验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西部区域金融中心节点城市的选择
    6.1 西部拟建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地理竞争力分析
        6.1.1 拟建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地理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分析
        6.1.2 西部拟建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地理竞争力比较分析
    6.2 西部地区拟建金融中心城市的聚类分析
        6.2.1 金融地理竞争力与聚类分析方法
        6.2.2 城市类别分析
    6.3 经济腹地与节点城市的确定
        6.3.1 节点备选城市的二次筛选
        6.3.2 节点备选城市的腹地确定
        6.3.3 节点备选城市腹地空间的测算
    6.4 西部区域金融中心的选择
        6.4.1 西南地区,选择成都为区域金融中心
        6.4.2 西北地区,选择西安为区域金融中心
        6.4.3 从国家级经济区战略视角对西部区域金融中心的考察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西部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的路径与措施
    7.1 西部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的路径
    7.2 实施有利于区域金融中心成长的区域金融政策
        7.2.1 实施区域金融结构政策
        7.2.2 实施区域货币政策
        7.2.3 实施区域金融监管政策
    7.3 培育有利于区域金融中心成长的金融生态环境
        7.3.1 建立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
        7.3.2 发挥金融机构在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中的主体作用
        7.3.3 促使企业积极参与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7.3.4 创造有利于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良好法制氛围
        7.3.5 夯实有利于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信用基础
第8章 本文的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外部因素影响下的阿根廷国家变革(1982-2002) ——从马岛战争到21世纪初经济危机(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基本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马岛战争前的阿根廷制度变迁与外部影响
    第一节 历史溯源:外部因素与阿根廷的制度变迁
        (一) 民众主义政治体系的历史影响
        (二) 美国对阿根廷民众主义政权的打压
        (三) 美国的影响与军方的“反民众主义”活动
        (四) 民众主义的回归与再次崩溃
    第二节 美国的政策对军事威权体制的影响
        (一) 美国冷战政策与军人集团的政治理念
        (二) 卡特政府“人权外交”对阿根廷的影响
    第三节 国际因素在军政府经济改革中的作用
        (一) 西方自由经济理念对马丁内斯的影响
        (二) 美国对阿根廷经济改革的支持
        (三) 国际金融界对阿根廷经济改革的影响
        (四) 马丁内斯经济改革的实施与效果
    第四节 马岛战争爆发与军事体制的崩溃
        (一) 军政府内部斗争与经济政策失控
        (二) 马岛战争的失败与制度的崩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冷战末期国际环境下的阿根廷变革
    第一节 美国政策、地区形势与阿根廷的民主化
        (一) 美国里根政府“民主工程”对阿根廷的影响
        (二) 民主化进程中的政治博弈
        (三) 国际关系与阿根廷民主制度的巩固
    第二节 外债问题与IMF对阿根廷的影响
        (一) 国际经济冲击与外债问题
        (二) 外债危机对阿根廷经济的影响
        (三) IMF与阿方辛政府的债务谈判
    第三节 阿方辛时代制度危机的产生
        (一) “奥斯特拉尔计划”的实施与结果
        (二) “春季计划”的失败
        (三) 美国“贝克计划”与阿方辛政府的下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90年代国家变革中的外部因素影响
    第一节 90年代国际环境与阿根廷的政治变革
        (一) 国际民主化浪潮与庇隆党的转型
        (二) 国际民主化浪潮与中央地方权力结构变化
        (三) 新自由主义输入与阿根廷的“改革悖论”
        (四) 亲美战略与阿根廷变革的外部环境
    第二节 IMF对阿根廷经济体制变革的影响
        (一) 外债问题与“可兑换计划”
        (二) IMF引导下的劳工政策改革
        (三) IMF在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中的作用
        (四) IMF对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影响
    第三节 外部因素与变革中的社会:以私有化为案例
        (一) “华盛顿共识”与私有化政策的实施
        (二) 外国投资者与国企私有化
        (三) 公共服务事业“外资化”对社会的影响
        (四) 外国投资与私有化进程中的腐败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对外开放战略与21世纪初经济危机
    第一节 开放环境下阿根廷经济体制危机的形成
        (一) 开放程度与阿根廷的经济发展
        (二) 开放环境下国际经济危机对阿根廷的冲击
        (三) 对外开放的资本市场与财政体制的危机
        (四) 对外贸易开放与货币政策的冲突
    第二节 地区战略关系与阿根廷经济的变化
        (一) 南方共同市场与地区战略格局
        (二) 阿根廷与巴西的经济博弈
        (三) 地区一体化与经济危机的形成
        (四) 危机爆发前后地区关系的变化
    第三节 危机时代:政治经济的重新定位
        (一) 德拉鲁阿的上台及政策实施
        (二) MF对阿政策与经济危机的爆发
        (三) 杜阿尔德的危机管理
        (四) 基什内尔的“新政”
        (五) 政治体系和对外战略的变化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四、汽车信贷管理无序 外资银行望而却步(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D]. 赵永斌. 山西大学, 2021(02)
  • [2]渤海银行零售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 赵凡. 山东大学, 2020(05)
  • [3]基于长尾理论的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创新发展研究 ——以宁波银行为例[D]. 王际坤. 湖北工业大学, 2018(01)
  • [4]银行产业组织安全问题研究[D]. 赵金洁.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6)
  • [5]中越商业银行制度比较研究[D]. NGUYEN THI NGAN(阮氏银). 海南大学, 2016(06)
  • [6]中国金融脱媒化的经济影响与对策研究[D]. 李国庆. 武汉大学, 2015(03)
  • [7]基于开发性金融的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模式研究[D]. 彭伟明. 武汉大学, 2014(04)
  • [8]湖南国有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发展策略研究[D]. 汪胜男.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9)
  • [9]中国西部区域金融中心发展格局研究[D]. 王保庆. 陕西师范大学, 2014(12)
  • [10]外部因素影响下的阿根廷国家变革(1982-2002) ——从马岛战争到21世纪初经济危机[D]. 谭杨. 南开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无序的汽车信贷管理令外资银行望而却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