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古代漆化学探源(论文文献综述)
杨加文[1](2021)在《罩明髹饰技法在现代漆画创作中的拓展运用》文中认为
郭立忠[2](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李婉莹[3](2020)在《材料与观念的创新对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自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将漆画作为独立画种参展以来,中国现代漆画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一代代漆画家的不懈努力下,逐渐走进了大众视野。漆画狭义上来说指以天然大漆为主要材料的绘画,而从广义来说是指一切运用漆性物质的绘画。在中国现代漆画这样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材料与观念是推动漆画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这两者的创新也必将对现代漆画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材料是承载绘画语言的载体,观念便是绘画的灵魂。漆画材料是漆画创作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漆画材料创新发展对中国现代漆画创作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如果想让艺术保持应有的价值并成为永恒,还要按照艺术规律形式,不断思考,更新艺术观念。本论文以材料与观念为出发点,分析了材料与观念的创新对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的影响。首先,本文对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探源及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与发展作出整理。其次对传统漆画材料及现代创新漆画材料进行归纳,对中国现代漆画中观念的发展进行梳理,就现代漆画观念如何创新的思考提出看法。最后本文分析了材料创新与观念创新间的关系,并阐述漆画观念创新与材料创新发展为当代漆画制作带来的重要意义。
高敏[4](2019)在《明末至晚清译者的地理分布规律及其缘由探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时空交融的视角展开对中国特定历史时段译者的研究,旨在从宏观层面提炼译者群体的地理分布规律,并探究译者群体地理分布规律形成的社会文化缘由。论文以人地关系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数据统计和逻辑演绎的分析方法,考察并分析明末至晚清时期(1580-1910)中国译者的地理分布形态。经研究发现:(1)译者的静态分布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本土译者就籍贯而言呈“月牙形”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这与该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深厚的人文底蕴密切相关。(2)译者群体始终处于流动状态之中。译者流动主要与授业与求学、工作与升迁、游历与迁居等社会因素相关。由于译者的职业性质和工作需求,这一时期译者主要分布在翻译机构(翻译场馆、出版社、教会学校、新式学堂等)、城市轴心(经济和政治重心)和流域轴线的交汇处(东南沿海一带),这些区域构成了译者群体的流向之地。(3)译者的分布重心与流动方向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迹可循。明末至晚清译者的分布重心和流动方向大致呈现为四大“节点”,即京畿之地、富庶之区、文明之邦和开放之域。本论文的研究既能为当下的译者研究提供经验和启示,也能够盘活地域翻译资源,对建设翻译大省提供智力支持。
牛瑛[5](2018)在《雕漆工艺在中式婚服配饰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雕漆工艺历史悠久,至今已传承了一千五百多年,其优良的材质和精湛的技艺成就了它无可取代的独特美感和文化内涵。本文从雕漆工艺的发展和现状入手,分别举例介绍了传统雕漆及其在当代的发展,以及当代雕漆工艺在首饰中的应用。雕漆的色彩润光内发,如女性般温婉,材质耐久坚固,如钻石般恒久,工艺柔美精致,恰与婚礼的庄重相映。本文通过调查研究,结合雕漆工艺特征,选择制作传统婚俗文化背景下的婚服配饰设计。从“结婚”一词的“结”字的本意出发,探索其在婚俗文化中的象征寓意,结合“结”纹饰的特征,以及所配服饰和佩戴环境的需求,选择弧面起雕的雕刻技法,旨在强化中式婚服配饰的视觉表现力。实践探索过程中对雕漆工艺及中式婚服形式有所创新:在工艺上,突出“结”纹饰的对称轴线,细述弧面起雕与平面起雕的差异;在形式上,突破人们对于中式婚服配饰的刻板印象,从主题、要素、形式、材料、色彩、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寻找情感元素在中式婚服配饰中的最佳表达方式,形成新颖个性,又饱含情感的雕漆中式婚服配饰作品。力图将雕漆工艺更好的运用于中式婚服配饰的设计和制作当中,表现雕漆工艺的技术特点的同时,挖掘中式婚服配饰的深层内涵,为雕漆工艺在当代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张雄[6](2017)在《廊坊漆器髹饰技艺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用漆历史悠久,漆器髹饰技艺也在不断的用漆过程中丰富发展,并呈现出繁华的局面。廊坊漆器髹饰技艺承自京城一脉,并形成百宝嵌、雕漆、雕填戗金、金漆镶嵌、脱胎漆器等五大漆器髹饰主要类型。本文以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廊坊五大漆器髹饰技艺为研究对象。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是对廊坊漆器髹饰技艺的源流进行考证,指出其源自北京漆器髹饰技艺;同时也讲到廊坊漆器髹饰技艺的兴起与发展。第二章主要讲廊坊漆器髹饰技艺的类型及工艺,论述廊坊各类型漆器髹饰技艺的产生、产生及工艺流程。第三章重点论述廊坊漆器髹饰技艺的特点。主要包括宫廷色彩浓厚、产生时间短、发展速度快、漆器类型齐全且规模较大等。第四章探讨廊坊漆器髹饰技艺面临的种种问题:如原料问题、工艺问题、场地问题、从业者问题,并根据上述问题提出树立精品意识、重视工匠精神、改善操作环境、提高从业者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等对策。
潘天波[7](2013)在《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场,以汉代漆艺为研究对象,旨在以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发展进化为研究路线,通过历史与逻辑、图像与事理、文献与考古等多维方法,力图勾勒出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奠基、建构、折变、重组与转向的进化轨迹及其嬗变规律,以期探明汉代漆工艺美学思想发展风貌,进而为复兴传统工艺文化以及提升中华文化实力提供一种实践典范与理论参照。本文研究认为,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进化轨迹路线是:“西汉初年初步奠基——西汉中期独立发展与建构——西汉后期折变与鼎盛——东汉时期重组与转向”。西汉初年,即从高祖到景帝大约60年时间里,是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奠基与初步发展阶段。此时,漆艺美学思想基本遵循“汉承秦制”的发展规律,以简约实用为要旨,以“守约以治广”为设计原则,以楚风浪漫为风格特色,显示出汉初工艺思想在社会政治与经济之“与民休息”的立场下进化与发展,尤其是汉初的青铜器退位与漆器兴起,充分体现了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进化原则:“用进废退”。至西汉中期,即西汉武、昭、宣三代,是汉代漆艺美学思想走向独立发展的繁荣阶段。此时,漆艺在社会各方面整体发展的大背景中开始颇有建树,逐步从生活工艺走向实用艺术化之路,漆艺美学思想以“大美”思潮为基调,在“法天象地”的造像原则与“崇文尚实”、“深沉雄厚”的品格建构中走向成熟与繁荣,尤其是官府漆器经营及其工艺的政治权力化,成为这一时期工艺美学思想的典型特征。到西汉后期,即从元帝到王莽新朝前期大约60年的时间里,汉代漆艺在发展中发生进化意义上的突变,并达到鼎盛高峰,其发展特点是从装饰之风中走向贵族化之路,漆艺着力追求繁缛化装饰,就连当时中国西北与西南夷民族漆艺也在民族文化进化中实现了自己的突变,推崇“错彩镂金”、“银口黄耳”之美,演绎汉代漆艺装饰美学思想。在东汉约200年的历史中,漆艺发展逐渐走向衰微与转向,漆艺美学思想遭遇宗教式的归隐,也遭遇“致用为本”的艺术批评,并在夹纻佛像与绿沉漆等玄默之风的追求中“另辟蹊径”,尤其是漆器被青瓷器取而代之,反映出汉代漆艺的又一进化原则:“适者生存”。通过对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递进与嬗变的进化论分析,本文认为,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进化规律与发展历程的基本特色是:第一,汉代漆艺美学思想进化的一般规律是遵循汉代政治、经济、文化与宗教等时代语境,尤其是汉代主流儒教神学美学思想浸透下的物质产物;第二,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基本规定为汉代漆艺美学思想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并渗透口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显示汉代漆艺之艺是手工艺与设计之间的艺,漆艺之道是生活之道,漆艺之美是日常与民用之美;第三,汉代漆艺美学思想进化的动力来源包括汉代工艺的身体意识、神话图像叙事、贵族权力以及儒释道思想协进发展等。身体意识是相对于漆器为身体享用的功能而言,神话叙事是针对漆器纹饰审美设计,贵族权力是从漆器的生产与管理体系以及服务对象而展开,儒释道思想发展是根据漆器形式背后的文化意义视点。换言之,汉代漆艺美学思想发展动力是依据漆器之功能、审美、生产与管理、服务对象与形式意义等视角展开,显示漆工艺的实用功能与美学意义的双重规定;第四,汉代漆艺美学思想进化形成自己独特的“保守基因”或汉代漆艺实践的基本美学命题。如汉代漆工艺设计之“守约以治广”、“大美”、“规天矩地”、“自然相生”、“致用为本”等基本实践命题,它们共同反映出汉代漆艺设计思想的最高美学追求。其中“守约以治广”是漆艺设计的根本方针,“大美”是漆艺设计的整体风貌,“规天矩地”是漆艺设计的造像原则,“自然相生”是漆艺设计的主体美学规律,“致用为本”是漆艺设计的功能原则;第五,汉代漆艺的艺术互动、境外流传、惠泽生活、影响后世等内容彰显出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独特的美学思想魅力与历史价值维度。总体言之,汉代漆艺是汉代人寻求固有的“汉风姿态”,是汉代工匠灵巧双手的智慧之物。官府与地方特有的乡土工艺之发展给予了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特色,还保证了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健康与美,充分显示了古代中国是一个创新的民族。同时,汉代漆艺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巨大的丰碑,它的美学思想是一代又一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更是汉代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的产物。在汉代漆艺美学研究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正宗漆艺的工艺特色、产业优势、美学理想、社会担当以及漆艺的当代复兴等重大问题,对于如何继承传统文化与创新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相信:传统漆艺的生命与价值不会枯竭。在当代生态立场下,它至少在能源、环境、生活、美学等方面有所担当,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
王厉冰[8](2012)在《髹漆丝织品光老化性能的测试分析》文中指出髹漆丝织品光老化性能的测试分析,旨在了解其抗光老化的能力,为出土髹漆丝织品的保存和展示提供科学的依据。本工作以精制纯漆和桐油漆料分别髹涂的丝织物及未经髹涂的丝织品为试样,进行加速光老化处理。对试样的测试表明,两种髹漆试样经光照后强伸性下降轻缓,相同时段的降幅远低于丝织品,桐油漆试样降幅最小。两种漆膜在光老化中均有轻微的空洞和裂纹,纯漆膜损伤稍大。光老化过程中,漆膜对丝纤维的保护作用较好,漆丝的结晶度未有明显下降,而未髹漆丝纤维的结晶度下降显着。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出土髹漆丝织品的保存和展示提供科学的依据。
樊晓蕾[9](2011)在《陕西出土亚浸水漆器的材质、工艺及修复保护研究》文中认为漆器是我国古代科技史上一项伟大的创造,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保存状态,把考古出上的漆木器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北方干燥地区出上的缺饱和水状态漆木器,也叫亚浸水漆木器,另一种是南方潮湿地区出土的饱水漆木器。一般来说,南方地区出上的饱水漆木器出上时较为完整,因此相关针对性的保护研究开展很多,保护方法也较为成熟;而北方出土的亚浸水漆器一般残损严重,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有效的保护手段。本文以陕西部分地区出上的漆器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漆器样品成分分析及制作工艺研究。选用树脂包埋法,利用体视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漆器样品的剖面进行观察分析;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能谱(SEM-EDS)等方法对漆膜、漆灰层、颜料、纤维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漆器基本是按照木胎—纤维—灰层—漆膜—颜料这样的工序来制作的,其中主要的制作材料是麻、粘土类物质、生漆以及朱砂颜料。第二部分:漆膜强度表征及测量仪器改装研究。本文首次提出并研制出适用于表征脆弱、不规则漆膜强度的夹具,结合万能材料试验机可对直径小至2mm的漆膜材料进行耐破脆性测量,建立了对漆膜强度的表征方法,实现了漆膜强度的定量测定。第三部分:漆膜最佳回软条件研究。实验选用聚乙二醇200(PEG200)作为回软剂,设计了四种不同的回软方案。采用分光光度仪、万能材料试验机结合耐破脆性夹具对漆膜进行测试,对比回软前后颜色外观及强度的变化,从而确定最佳回软方案;对比回软前后漆膜的红外光谱图,分析漆膜内部结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所有经过回软的漆膜外观无明显变化,但经过40%-60%-80%-100%PEG200依次浸泡的漆膜,其强度值最高,为最佳回软方案。对比回软前后漆膜的红外光谱图,发现回软后羟基吸收峰变低,亚甲基和醚键的吸收峰变高。推测漆膜回软处理后强度增大的原因有两点,一是PEG200分子中的羟基与残留漆酚上的羟基脱水聚合,形成大分子网状结构,漆膜的塑性提高:二是PEG200分子进入漆膜孔洞当中取代了原来水分子占据的空间,起到了支撑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漆膜的强度。本文根据漆膜的几个主要红外光谱特征峰及其归属对其真伪进行了初步的判断,为红外光谱法鉴定漆膜奠定了基础;首次设计并研制出用于脆弱、不规则漆膜强度测定的夹具,建立了漆膜强度的表征方法,实现了漆膜强度的定量测定,为漆器的回软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詹志华[10](2009)在《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科学史学史以科学史学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探寻中国科学史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揭示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其涉及的范围和内容甚广,包括中国科学史学自身的发生、发展的历史,也包括它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的关系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不仅可以促进科学史学科以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且可以唤醒人们对科学史学事业的关注、促进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和融合,甚至还有利于科学的创新。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史学性与对应性相统一的原则、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原则、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的原则、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原则。在方法上,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既要运用到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分析法和综合法、历史比较法等,还要运用到许多其他的方法,如统计方法、计量方法、移植法、历时分析与移时分析方法,以及具体研究上的分期、分类及其分层研究的方法,等等。中国科学史学,既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科学史学,亦包括中国其他地区的科学史学。论文从史学的角度,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萌芽、开创、初步发展、调整与繁荣以及深入发展等不同的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论文还从机构、团体、会议、刊物、论着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大陆科学史学的发展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其中在对会议和论着的梳理,又分为综合史、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天文学史、地理学史、生物学史、医学史、农学史、技术史等方面予以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事业的各个领域存在的发展难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台湾地区的科学史学经历了开创、低谷、转机、兴起与繁荣发展等阶段。论文对这几个阶段台湾地区科学史学发展的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对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机构、团体、刊物、论着亦进行较为详细梳理与介绍。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论文详细地论述了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包括中国科学史、中国史学史在内的历史学科,中国哲学与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系,突出其研究的学术价值。论文还阐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的关系,主要论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科技发明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其研究的社会影响。最后,论文把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置身于世界背景下,进行重新审视。在对国外科史学发展历程与国外中国科学史学状况进行必要梳理的前提下,探讨它们对中国科学史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问题。
二、中国古代漆化学探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古代漆化学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
一 密陀绘工艺 |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3)材料与观念的创新对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本选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章 中国漆画艺术的历史流源 |
2.1 中国漆器历史探源 |
2.2 中国古代漆绘的历史源流 |
2.3 中国漆画的发展与历程 |
2.4 当代中国漆画创作的总体面貌和发展前景 |
第3章 材料与观念在中国现代漆画创作中的传承与创新 |
3.1 中国现代漆画中的材料 |
3.1.1 中国现代漆画中传统漆艺材料的继承 |
3.1.2 中国现代漆画中创新材料的发展 |
3.2 中国现代漆画中的观念 |
3.2.1 中国现代漆画观念的发展 |
3.2.2 当前漆画艺术观念创新的重要方面 |
第4章 材料创新与观念创新的结合对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的影响 |
4.1 材料创新与观念创新的关系 |
4.2 漆画材料创新与观念创新发展对当代漆画制作的重要意义 |
4.2.1 丰富了漆画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 |
4.2.2 增强了漆画艺术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
4.2.3 拓展了漆画创作的内容和范围 |
4.2.4 降低了漆画创作的制作成本 |
4.2.5 扩大了漆画艺术的创作队伍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科研及获奖情况 |
附件一 |
致谢 |
(4)明末至晚清译者的地理分布规律及其缘由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wards and Publications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
1.3 Research Methodology |
1.4 Theoretical Framework |
1.5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Translator Studies in China |
2.2 Translator Studies Abroad |
2.3 Studies on Translation Geography at Home and Abroad |
2.4 Summary |
Chapter Three The Regularity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ranslators |
3.1 Static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ranslators |
3.1.1 Translators’Birth Places and Its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
3.1.2 The Causes Behind Translators’Static Distribution |
3.2 Dynamic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ranslators |
3.2.1 Translators’Moving Destination and Its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
3.2.2 The Causes Behind Translators’Dynamic Distribution |
3.3 Summary |
Chapter Four The Reasons Behind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ranslators Approached from the Theory of Man-Land Relations |
4.1 The Theory of Man-Land Relations |
4.1.1 The Evolution of the Theory |
4.1.2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Land |
4.2 Reasons for the Regularities of Translators’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
4.2.1 The Advantages of“Facing the Sea”: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ranslators’Convergence |
4.2.2 Capital Centers:The Convergent Center of Translators |
4.2.3 Advance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Prerequisites for Translators’Emergence |
4.2.4 Cultural Origin:Basic Conditions for Translators’Emergence |
4.3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 |
Appendix |
(5)雕漆工艺在中式婚服配饰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雕漆工艺的现状 |
1.1 在传统领域的发展及现状 |
1.2 在现当代首饰领域的现状 |
第2章 雕漆艺术价值在婚俗文化中的体现 |
2.1 色彩与婚俗文化 |
2.2 材质与婚俗文化 |
2.3 表现技法与婚俗文化 |
2.4 装饰题材与婚俗文化 |
第3章 雕漆工艺在中式婚服配饰中的应用方法探究 |
3.1 主题选择 |
3.2 表现方式 |
3.3 工艺尝试 |
3.4 形式探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6)廊坊漆器髹饰技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 漆艺研究史回顾 |
二 归纳与总结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 学术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第一章 廊坊漆器髹饰技艺的源流 |
第一节 北京漆器髹饰技艺落户廊坊考 |
一 北京漆器髹饰技艺的外流 |
二 从南汉磨玉厂到南汉工艺品厂 |
第二节 集体企业的改造与个体企业的兴起 |
一 集体企业的改造 |
二 个体户的兴起 |
第二章 廊坊漆器髹饰技艺的主要类型及工艺 |
第一节 廊坊百宝嵌漆器髹饰技艺 |
一 百宝嵌漆器髹饰技艺的产生 |
二 廊坊百宝嵌漆器髹饰技艺的产生 |
三 廊坊百宝嵌漆器髹饰技艺的工艺 |
第二节 廊坊雕漆髹饰技艺 |
一 雕漆髹饰技艺的产生 |
二 廊坊雕漆髹饰技艺的产生 |
三 廊坊雕漆髹饰技艺的工艺 |
第三节 廊坊雕填戗金漆器髹饰技艺 |
一 雕填戗金漆器髹饰技艺的产生 |
二 廊坊雕填戗金漆器髹饰技艺的产生 |
三 廊坊雕填戗金漆器髹饰技艺的工艺 |
第四节 廊坊金漆镶嵌髹饰技艺 |
一 金漆镶嵌髹饰技艺的产生 |
二 廊坊金漆镶嵌髹饰技艺的产生 |
三 廊坊金漆镶嵌髹饰技艺的工艺 |
第五节 廊坊脱胎漆器髹饰技艺 |
一 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的产生 |
二 廊坊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的产生 |
三 廊坊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的工艺 |
第三章 廊坊漆器髹饰技艺的特点 |
第一节 宫廷风格浓厚 |
一 造型仿古 |
二 色彩典雅 |
三 技艺高超 |
第二节 时间短发展快 |
一 产生时间短 |
二 发展速度快 |
第三节 品种较全规模较大 |
一 品种较全 |
二 规模较大 |
第四节 题材丰富 |
一 动物纹饰 |
二 植物纹饰 |
三 叙事画纹饰 |
四 神话类纹饰 |
第四章 廊坊漆器髹饰技艺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
第一节 廊坊漆器髹饰技艺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 原料问题 |
二 工艺问题 |
三 场地问题 |
四 从业者问题 |
第二节 廊坊漆器髹饰技艺的保护对策 |
一 树立精品意识 选择好的原料 |
二 重视“工匠精神” |
三 开拓高端市场 |
四 提高从业者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 |
结语 |
附录一:中国古代漆器主要生产和出土地区示意图 |
附录二:田野调查采访手稿图 |
附录三:清宫造办处雍正、乾隆时期漆器工匠一览表 |
附录四:廊坊市漆艺传承群体基本信息表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7)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几点必要的说明 |
(一) 释“漆” |
(二) 漆艺:漆的艺术 |
(三) 漆艺美学:一种工艺美学 |
(四) 汉代漆器的发现及研究史略 |
(五)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意义 |
(六) 回避的一些问题 |
三 有关分布图 |
上篇 |
第1章 西汉初期漆艺美学思想的奠基 |
1.1 漆艺实践史境:从高祖到景帝 |
1.1.1 漆艺:汉初社会与工艺复出 |
1.1.2 用漆:重本抑末与漆树种植 |
1.1.3 实用漆艺:从神权走向生活 |
1.2 西汉初期漆艺美学思想的渊源与特色——秦制楚风 |
1.2.1 “汉承秦制”及其他 |
1.2.2 尘俗:楚风遗韵 |
1.2.3 简约:问“道”漆器 |
1.3 文献所见汉初漆艺美学思想 |
1.3.1 《吕氏春秋》所见漆艺思想 |
1.3.2 《新语》、《新书》的工艺观与漆艺 |
1.4 西汉初期诸侯漆艺实物分析 |
1.4.1 “用进废退”:漆器逐步取代青铜器 |
1.4.2 诸侯漆艺“同制京师”:以长沙郡为例 |
第2章 西汉中期漆艺美学思想的发展 |
2.1 漆艺实践史境:从武帝到宣帝 |
2.1.1 漆艺:权力与礼制之物化 |
2.1.2 用漆:朱漆、黑漆与坎侯漆 |
2.1.3 贵族漆艺:从实用走向艺术 |
2.2 西汉中期漆艺美学思想的建构与新貌——煌煌盛美 |
2.2.1 漆艺美学思想建构基础:“阴阳五行” |
2.2.2 漆艺造像:“上下与天地同流” |
2.2.3 漆艺风格:崇文尚威 |
2.2.4 乐府漆艺:坎坎之音与它的深沉雄厚 |
2.3 文献所见西汉中期漆艺美学思想 |
2.3.1 《淮南子》所见漆艺思想 |
2.3.2 《盐铁论》所见漆艺盛况 |
2.4 西汉中期官府漆艺实物分析 |
2.4.1 中央漆艺:管理体制及其影响 |
2.4.2 官府漆艺:巴蜀漆器及其审美特色 |
2.4.3 漆艺神话图像的审美叙事与进化 |
第3章 西汉后期漆艺美学思想的演变 |
3.1 漆艺实践史境:从元帝到王莽新朝 |
3.1.1 漆艺:装饰的立场 |
3.1.2 用漆:装饰之美 |
3.1.3 贵族漆艺:从审美走向“贵族风” |
3.2 西汉后期漆艺美学实践的高峰——装饰思潮 |
3.2.1 漆艺:“错彩镂金”及其动因 |
3.2.2 装饰工艺流行:以扣器为例 |
3.2.3 明器装饰的美学思想 |
3.2.4 宫廷建筑漆艺:从“僭类宫省”说起 |
3.3 文献所见西汉后期漆艺装饰美学思想 |
3.3.1 《西京杂记》所见器物装饰 |
3.3.2 《法言》工艺美学思想与漆艺 |
3.4 西汉后期西部漆艺实物分析 |
3.4.1 漆艺装饰的地域审美观:以滇国为例 |
3.4.2 民族漆艺文化交融与进化:以贵州为例 |
3.4.3 汉代西北地区漆艺审美文化特色 |
第4章 东汉漆艺美学思想的转向 |
4.1 漆艺实践史境:从光武到汉魏之际 |
4.1.1 漆艺:短暂繁荣后的归隐 |
4.1.2 用漆:宗教与世俗之美 |
4.1.3 宫廷漆艺下移:从精英回归民众 |
4.2 东汉漆艺美学思想的重构与转向——致用为本 |
4.2.1 重构:致用与求真 |
4.2.2 新领域:夹纻佛像 |
4.2.3 纹饰:漆艺美学思想转向的见证 |
4.3 文献所见东汉庄园漆艺美学思想 |
4.3.1 《论衡》上艺美学思想与漆艺 |
4.3.2 《四民月令》之庄园工艺思想 |
4.4 东汉文士漆艺实物分析 |
4.4.1 “适者生存”:青瓷器取代漆器 |
4.4.2 漆艺“另辟蹊径”:从绿沉漆说起 |
下篇 |
第5章 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发展特色 |
5.1 汉代漆艺:身体意识的美学立场 |
5.2 汉代漆艺:神话图像的叙事策略 |
5.3 汉代漆艺:权力消费的贵族工艺 |
5.4 汉代漆艺:儒道思想的审美演绎 |
5.5 汉代漆艺:诸门类艺术美学之共生 |
第6章 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实践命题 |
6.1 命题一:“守约以治广” |
6.2 命题二:“大美” |
6.3 命题三:“规天矩地” |
6.4 命题四:“自然相生” |
6.5 命题五:“致用为本” |
第7章 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
7.1 汉代漆艺美学思想:艺术互动 |
7.2 汉代漆艺美学思想:境外延传 |
7.3 汉代漆艺美学思想:惠泽生活 |
7.4 汉代漆艺美学思想:沾溉后世 |
7.5 汉代漆艺美学思想:价值批评 |
第8章 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当代启示 |
8.1 正宗的漆艺 |
8.2 被救助的漆艺 |
8.3 漆艺美的目标 |
8.4 当代生态背景下的漆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陕西出土亚浸水漆器的材质、工艺及修复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立题思路 |
1.2 漆器的起源及发展 |
1.3 陕西地区出土漆器概况 |
1.3.1 陕西地区出土漆器保存状况和病害特征 |
1.3.2 损毁原因分析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漆器制作工艺及材料概述 |
2.1 前言 |
2.2 漆器制作材料 |
2.3 漆器制作工艺 |
2.3.1 制作胎骨 |
2.3.2 器表涂刷 |
2.3.3 漆上装饰 |
第三章 漆器样品制作工艺及组成材料分析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文物样品 |
3.2.2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3.2.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3.2.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2.3.1 漆器样品剖面结构分析 |
3.2.3.2 漆器样品基本组成物质的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剖面结构 |
3.3.1.1 体视显微镜概述及方法评估 |
3.3.1.2 文物样品分析 |
3.3.2 主要制作材料分析 |
3.3.2.1 颜料 |
3.3.2.2 灰料 |
3.3.2.3 漆膜 |
3.3.2.4 纤维 |
3.4 综合分析及讨论 |
3.4.1 漆器制作工艺及材料 |
3.4.2 红色颜料 |
3.5 小结 |
第四章 漆膜强度的表征方法及仪器研制 |
4.1 前言 |
4.2 仪器研制 |
4.3 强度表征 |
4.3.1 测试方法 |
4.3.2 仪器测试漆膜强度可行性检验 |
4.3.2.1 实验材料、工具及仪器 |
4.3.2.2 实验步骤 |
4.3.2.3 实验结果 |
4.4 小结 |
第五章 漆膜回软工艺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文物样品 |
5.2.2 实验材料及工具 |
5.2.3 实验仪器及测试条件 |
5.2.4 实验方法及步骤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颜色变化 |
5.3.2 强度变化 |
5.3.3 红外光谱分析 |
5.3.4 回软机制 |
5.3.5 回软方法讨论 |
5.4 漆器的保护修复实例 |
5.5 小结 |
结论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科学史学史及其研究概况 二、中国科学史学史的研究对象 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价值 四、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方法 五、本文的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
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史概述 第一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机构和团体选介 第三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会议、刊物选介 第四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论着选介 第五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之展望 第二章 |
中国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开创及早期研究 第二节 |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低谷、转机与兴起 第三节 |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建制与繁荣 第三章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相关学科 第一节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历史学科 第二节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传统哲学 第三节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哲学 第四节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社会学 第四章 |
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 第一节 |
科学史学的创新意蕴 第二节 |
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 第三节 |
科学史学与科技发明 第五章 |
境外科学史学发展概况 第一节 |
国外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
境外科学史学的组织与会议 第三节 |
国外科学史学的文献与刊物 第六章 |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史学 第一节 |
境外的中国科学史学 第二节 |
国外科学史学之借鉴意义 第三节 |
中外科学史学交流之途径 第四节 |
"全球化"与中国科学史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四、中国古代漆化学探源(论文参考文献)
- [1]罩明髹饰技法在现代漆画创作中的拓展运用[D]. 杨加文.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2]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2)
- [3]材料与观念的创新对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的影响[D]. 李婉莹.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4]明末至晚清译者的地理分布规律及其缘由探源[D]. 高敏. 宁波大学, 2019(06)
- [5]雕漆工艺在中式婚服配饰中的应用[D]. 牛瑛. 北京服装学院, 2018(03)
- [6]廊坊漆器髹饰技艺研究[D]. 张雄.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03)
- [7]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研究[D]. 潘天波.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8]髹漆丝织品光老化性能的测试分析[J]. 王厉冰.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2(01)
- [9]陕西出土亚浸水漆器的材质、工艺及修复保护研究[D]. 樊晓蕾. 西北大学, 2011(S1)
- [10]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D]. 詹志华. 厦门大学,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