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丘区果树就地集水微灌系统模式及其应用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史静静[1](2013)在《村级农田水利规划设计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到国家的发展。然而,我国大部分村庄的农田水利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对农田实例建设非常重视,投入不断加大,农田水利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开展村级农田水利规划设计研究十分必要。传统农田水利规划侧重水利功能建设而忽视了农田生态建设,对农田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破坏。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以及国家对农田发展的日趋重视,人们开始关注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目前,区域生态、农业生态、水生态、湿地生态及生态水利均已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如何将生态理念融入传统农田水利规划中还没有完整的理论及方法进行指导。因此,建立传统农田水利与生态水利融合的设计框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在传统农田水利规划中融合生态水利理念,通过借鉴国内外农田水利规划设计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土地供给理论、生态水工学理论、土地集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核心理论。对村庄整治、格田规划、塘堰设计、灌排规划设计、河道整治规划设计、农田林网及道路规划设计进行研究。在农田水利规划设计中主要研究以提高机械耕效率作为目的的格田规划布置和以发挥塘堰水面作用的塘堰设计;通过小型机电灌区灌溉方式比较优选得出低压管道灌溉优越性并对低压管灌管道进行管径优化计算;结合生态观念的排水沟道建设,以建设人工湿地为主的生态河道规划及河道断面、河道护坡设计;最后对道路及农田林网进行规划建设的总体规划设计,给出建立在传统农田水利规划基础上融入生态水利规划的设计框架。最后,将以上规划设计方法运用到实例研究中,为现代村级农田水利规划设计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马泽朝[2](2009)在《宁夏黄河引水灌区灌溉技术及效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她养育了中华儿女,缔造了华夏文明。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位于黄河母亲怀抱的宁夏平原,干旱少水却成了长期困扰这一地区人民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修建一定的水利工程,实现引黄灌溉势在必行。本文研究的是宁夏黄河引水灌区,通过研究国内外渠系防渗措施,对灌区渠系采用先进的砌护方式和土工膜应用技术,把水安全有效的引入到灌区。利用喷灌技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膜灌技术等灌溉技术达到了节水灌溉的目的,使水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与此同时,合理的灌溉有效的预防和制止了土壤盐渍化进程。最后,本文又对该工程带来的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充分肯定了它不仅是一项巨大的水利工程,也是具有伟大现实意义的扶贫致富项目,它大大改善了宁夏南部山区的落后面貌,在经济、环境、社会及人文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总之,本文对宁夏黄河引水灌溉工程从施工建设到效益评价作了全程的分析研究,为以后工程的开发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依据。文中的试验结论及技术路线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使用价值。
夏建国[3](2005)在《四川农业水资源评价及优化配置研究》文中指出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农业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将会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和配套措施,才能使区域农业经济得到更好的持续发展。目前国内外对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在灌区的研究较为完善、系统,但对大区域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仍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方法。为此,本研究拟从宏观角度出发,对四川农业水资源利用过程存在的问题: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缺少大型骨干调蓄工程;农业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浪费严重;灌溉工程老化失修;农业水环境日益恶化;水资源“农转非”趋势日趋明显;农业水资源分割管理,难以更好发挥综合效益等,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以期为区域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系统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也为解决四川农业水资源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本研究通过专家咨询和典型调查,分别构建了四川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和节水农业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对四川农业水资源状况进行了评价,并针对农业水资源短缺问题,运用用水定额法、回归分析和灰色系统模型对2010和2020年农业需水量进行了预测,从大系统分解协调理论和水权制度角度探讨了农业水资源的分配,提出相应的配置模式,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以2003年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为基础,计算出了四川农业水资源量。全省农业水资源量为4005.36亿m3,其中土壤水资源量为1457.79亿m3,占全省农业水资源的35.80%,各类农业用地和各市州之间土壤水资源量差别较大。2003年全省包括土壤水资源量在内的农业耗水总量为1584.57亿m3,由土壤提供的非重力水资源占其92.00%,表明土壤水资源也是农业用水的供给者,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必须高度重视土壤水资源对农业的贡献。 (2)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出发,建立了四川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1个目标层、4个准则层、17项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分别对四川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了评价,并分别按准则层和目标层探讨了四川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四川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隶属度为0.3210,总体上处于较低可持续利
赵瑞玲,薛晋萍[4](2000)在《山丘区果树就地集水微灌系统模式及其应用前景》文中提出太原市山丘区分布面积广 ,而水资源短缺 ,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制约。为此 ,通过就地集水 ,即将沟谷内的小泉小溪水及部分雨水蓄存起来 ,并配套先进的微灌节水技术 ,在作物最缺水的时段进行灌溉 ,从而为山丘区农业发展提供一条集水微灌、抗旱增产、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二、山丘区果树就地集水微灌系统模式及其应用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丘区果树就地集水微灌系统模式及其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村级农田水利规划设计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村级农田水利规划研究必要性 |
1.1.2 村级农田水利规划研究迫切性 |
1.1.3 我国农田水利规划中存在问题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外农田水利规划设计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灌排技术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生态河道研究进展 |
1.2.3 国外村庄整治技术研究 |
1.3 国内农田水利规划设计研究进展 |
1.3.1 国内灌排技术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生态河道发展近况 |
1.3.3 国内村庄整治研究进展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技术及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农田水利规划基础理论概述 |
2.1 土地供给理论 |
2.2 生态水工学理论 |
2.3 土地集约利用 |
2.4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农田水利规划设计技术研究 |
3.1 土地集约利用设计技术研究 |
3.1.1 村庄整治设计 |
3.1.2 格田平整规划设计 |
3.1.3 塘堰的规划设计 |
3.2 农田灌排系统规划研究 |
3.2.1 灌溉工程规划设计 |
3.2.2 低压管灌管道系统的管径优化设计 |
3.2.3 排水沟道设计 |
3.3 河道整治规划设计 |
3.3.1 生态河道人工湿地建设 |
3.3.2 生态河道断面及护坡设计 |
3.4 田间道路的规划布局 |
3.4.1 道路的生态影响 |
3.4.2 田间道路及生产路规划内容 |
3.5 农田防护林规划设计 |
3.5.1 农田防护林建设内容 |
4 农田水利规划设计实例研究 |
4.1 农田水利规划设计规划区概况 |
4.1.1 规划区概况及地理位置 |
4.1.2 规划区自然条件 |
4.1.3 规划区社会经济条件 |
4.1.4 规划区土地利用现状 |
4.2 规划区农田水利规划设计内容 |
4.2.1 土地集约利用 |
4.2.2 灌溉工程设计 |
4.2.3 排水工程设计 |
4.2.4 道路与农田林网工程设计 |
4.2.5 河道整治设计 |
4.3 项目规划设计内容 |
4.4 农田水利规划设计建设工程 |
5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宁夏黄河引水灌区灌溉技术及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综述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灌区灌溉技术前沿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灌区灌溉技术前沿发展 |
1.2.2 国内灌区灌溉技术前沿发展 |
1.3 研究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技术难点及创新点 |
1.6 论文结构 |
2 宁夏黄河引水灌区灌溉技术及存在问题分析 |
2.1 灌溉技术概论 |
2.1.1 国内外引调水发展 |
2.1.2 高扬程梯级提水灌溉工程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
2.1.3 扬黄灌区灌溉方式选择 |
2.2 灌区和灌区田间配套 |
2.2.1 灌区基本概况 |
2.2.1.1 灌区地理位置 |
2.2.2.2 灌区自然条件 |
2.2.2 灌区土壤 |
2.2.3 灌区田间配套 |
2.2.3.1 引黄灌区综述 |
2.2.3.2 红寺堡灌区 |
2.2.3.3 固海扩灌灌区 |
2.3 灌溉制度及灌溉用水量 |
2.3.1 红寺堡灌区 |
2.3.2 固海扩灌灌区 |
2.4 本章小结 |
3 宁夏黄河引水灌区盐渍化问题及解决对策 |
3.1 土壤盐渍化的成因分析 |
3.1.1 气候因素 |
3.1.2 土壤质地及结构 |
3.1.3 水文地质因素 |
3.1.4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
3.1.5 微地貌因素 |
3.2 土壤盐渍化的现状评价 |
3.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 灌区盐渍化类型及发展趋势 |
3.2.3 具体的试验研究分析 |
3.3 土壤盐渍化的防治策略 |
3.3.1 土壤盐化防治的基本策略 |
3.3.2 土壤盐化防治的基本措施 |
3.3.3 土壤盐化防治的初步成效 |
3.4 本章小结 |
4 宁夏黄河引水灌区渠系防渗技术及土工膜应用 |
4.1 国内外渠系防渗技术发展 |
4.1.1 国外技术发展 |
4.1.2 国内技术发展 |
4.2 灌区渠道基本情况 |
4.2.1 基本情况 |
4.2.1.1 地理环境 |
4.2.1.2 渠道工程概况 |
4.2.2 研究现状及目的 |
4.2.2.1 渠道衬砌研究现状 |
4.2.2.2 宁夏灌区砌护形式对比 |
4.2.2.3 研究背景及目的 |
4.2.3 渠道砌护现状 |
4.2.3.1 自流灌区渠道 |
4.2.3.2 扬水灌区渠道 |
4.3 水源工程渠道砌护方案研究 |
4.3.1 七星渠扩整工程 |
4.3.1.1 渠道断面形式 |
4.3.1.2 砌护现状 |
4.3.1.3 砌护设计 |
4.3.1.4 砌护方式选用 |
4.3.1.5 砌护效果 |
4.3.2 高干渠扩整工程 |
4.3.2.1 渠道断面形式 |
4.3.2.2 砌护现状 |
4.3.2.3 砌护设计 |
4.3.2.4 砌护方式选用 |
4.3.2.5 砌护效果 |
4.4 扬水工程渠道砌护方案研究 |
4.4.1 骨干渠道 |
4.4.1.1 已建扬水工程渠道砌护经验 |
4.4.1.2 砌护设计 |
4.4.2 田间渠道 |
4.4.2.1 渠道断面形式 |
4.4.2.2 砌护设计 |
4.4.3 砌护效果 |
4.4.3.1 渠道断面设计 |
4.4.3.2 防渗效果 |
4.4.3.3 砌护方式选用 |
4.5 本章小结 |
5 宁夏黄河引水灌区节水技术及措施研究 |
5.1 灌区渠系节水技术研究 |
5.1.1 渠系所在地理环境 |
5.1.1.1 地形地貌 |
5.1.1.2 气象、水文 |
5.1.1.3 灌区土壤 |
5.1.2 渠系合理布置 |
5.1.2.1 水源工程 |
5.1.2.2 渠系布置方式 |
5.1.3 渠系防渗技术 |
5.1.3.1 研究现状及目的 |
5.1.3.2 渠系砌护防渗技术应用 |
5.2 灌区节水灌溉措施研究 |
5.2.1 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发展 |
5.2.2 几种重要的节水灌溉措施 |
5.2.3 灌区节水灌溉 |
5.2.3.1 灌溉方式选择 |
5.2.3.2 节水灌溉措施 |
5.3 灌区节水农业发展 |
5.3.1 节水农业思路 |
5.3.2 节水农业目标 |
5.3.3 节水农业的模式 |
5.3.4 节水灌溉的规模 |
5.3.5 节水灌溉实际实施 |
5.3.6 节水灌溉的实施意见 |
5.4 本章小结 |
6 宁夏黄河引水灌区效益分析及评价 |
6.1 经济效益评价 |
6.1.1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
6.1.2 费用计算 |
6.1.3 经济效益 |
6.1.4 综合评价 |
6.2 环境效益评价 |
6.2.1 项目建设对环境影响的估测分析 |
6.2.2 项目建成后环境效益评价 |
6.2.2.1 局部气候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
6.2.2.2 土壤环境的影响 |
6.2.2.3 移民人群健康的影响 |
6.3 社会效益评价 |
6.3.1 项目区社会环境 |
6.3.2 工程社会效益评价 |
6.3.3 社会综合评价 |
6.4 人文效益评价 |
6.4.1 生存条件改善 |
6.4.2 人文素质提高 |
6.4.3 道德修养加强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3)四川农业水资源评价及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
1.1.1 国际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
1.1.2 中国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
1.2 节水农业效益评价研究 |
1.2.1 国际节水农业效益评价研究 |
1.2.2 中国节水农业效益评价研究 |
1.3 农业需水预测研究 |
1.3.1 国际农业需水预测研究 |
1.3.2 中国农业需水预测研究 |
1.4 农业水资源配置研究 |
1.4.1 国际农业水资源配置研究 |
1.4.2 中国农业水资源配置研究 |
1.5 水权理论与农业水资源配置研究 |
1.5.1 国际农业水权制度与水资源配置研究 |
1.5.2 中国农业水权制度与水资源配置研究 |
1.6 农业水资源评价及优化配置存在的问题 |
1.6.1 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1.6.2 节水农业效益评价 |
1.6.3 农业需水预测 |
1.6.4 农业水资源配置 |
1.6.5 水权制度与农业水资源配置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1.1 四川水资源状况 |
2.1.2 四川农业水资源利用的问题 |
2.1.3 研究意义 |
2.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内容 |
2.3 材料与方法 |
2.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5 技术路线 |
第3章 四川农业水资源评价 |
3.1 四川农业水资源的估算 |
3.1.1 农业水资源估算方法 |
3.1.2 四川农业水资源量 |
3.1.3 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3.2 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
3.2.1 四川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 |
3.2.2 四川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评价 |
3.3 小结 |
第4章 四川节水农业效益评价研究 |
4.1 四川节水农业现状分析 |
4.1.1 节水灌溉 |
4.1.2 旱作农业 |
4.1.3 四川节水农业的问题 |
4.2 节水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4.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3 节水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特征值 |
4.3 节水农业效益评价 |
4.3.1 主成分分析 |
4.3.2 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 |
4.4 小结 |
第5章 四川农业需水预测 |
5.1 农业水资源变化趋势分析 |
5.1.1 灌溉面积变化趋势 |
5.1.2 供用水变化趋势 |
5.1.3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供水趋势分析 |
5.1.4 水旱灾害变化趋势 |
5.2 现状农业需水量的估算 |
5.3 农业需水预测 |
5.3.1 回归分析 |
5.3.2 GM(1,1)灰色预测 |
5.3.1 用水定额法 |
5.4 小结 |
第6章 四川农业水资源配置研究—模型应用 |
6.1 农业水资源配置模型的建立 |
6.1.1 单一作物种植制度模型 |
6.1.2 多种作物之间水量分配模型 |
6.1.3 区域农业水资源优化模型 |
6.2 农业水资源配置模型的求解 |
6.2.1 单一作物灌溉制度的求解 |
6.2.2 农作物间面积的优化 |
6.2.3 区域农业水资源量优化模型 |
6.3 四川农业水资源系统优化 |
6.3.1 非充分灌溉制度下的灌溉制度 |
6.3.2 作物最优种植比 |
6.3.3 区域农业水资源的优化分配 |
6.3.4 农业水资源优化分配结果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四川农业水资源配置研究—农业水权制度 |
7.1 四川农业水权制度构建 |
7.1.1 建立农业水权制度的必要性 |
7.1.2 四川农业水权制度的现状 |
7.1.3 建立农业水权制度的主要环节 |
7.1.4 农业水权的取得 |
7.1.5 农用水权制度的形式 |
7.1.6 农业水权制度的建立 |
7.2 四川农业水权转让与农用水期权 |
7.2.1 农业水权转让 |
7.2.2 水权制度配置农业水资源的思路 |
7.2.3 农业水权的期权 |
7.3 农业水价机制与体系 |
7.4 改革农业水权制度的建议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特色及建议 |
8.1 结论 |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8.3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与参与科研课题 |
四、山丘区果树就地集水微灌系统模式及其应用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村级农田水利规划设计方案研究[D]. 史静静. 扬州大学, 2013(04)
- [2]宁夏黄河引水灌区灌溉技术及效益分析[D]. 马泽朝. 西安理工大学, 2009(S1)
- [3]四川农业水资源评价及优化配置研究[D]. 夏建国. 西南农业大学, 2005(06)
- [4]山丘区果树就地集水微灌系统模式及其应用前景[J]. 赵瑞玲,薛晋萍. 山西科技, 200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