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奶牛复合预混料饲养效果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赵轩[1](2021)在《预混料对妊娠多胎萨福克羊及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
陶丽娟,张艳春,李建涛,杨桂芹,刘国华[2](2020)在《玉米胚芽粕对肉仔鸡的代谢能和回肠氨基酸表观消化率的测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胚芽粕蛋白质含量较高,氨基酸种类丰富且营养价值很高,是工业加工的副产品,为合理利用玉米胚芽粕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试验1选用64只22d龄体重接近的健康肉仔鸡,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8个重复,采用套测法(玉米胚芽粕替代30%基础饲粮),以二氧化钛(TiO2)作为外源指示剂进行代谢试验,以评定玉米胚芽粕在肉仔鸡中的氮校正表观代谢能。试验2选用32只26d龄体重接近的健康肉仔鸡,采用回肠末端法以TiO2为外源指示剂进行代谢试验,对玉米胚芽粕在肉仔鸡中的回肠末端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玉米胚芽粕在肉仔鸡中的表观代谢能(AME)为(6.88±1.41)MJ·kg-1,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为(6.81±1.25) MJ·kg-1,能量表观代谢率为(38.47±19.45)%,氮校正能量表观利用率为(38.08±17.05)%。玉米胚芽粕在肉仔鸡中4种限制性氨基酸的回肠末端氨基酸(AA)表观消化率(AID)为:赖氨酸(77.03±0.02)%、蛋氨酸(87.03±0.01)%、苏氨酸(69.95±0.01)%、胱氨酸(78.44±0.01)%。玉米胚芽粕在肉仔鸡中17种氨基酸回肠末端氨基酸表观消化率(AAAD)平均值为(78.67±0.02)%。表明玉米胚芽粕在肉仔鸡中能量的利用率较低,而回肠AAAD较高。
柳君辉[3](2020)在《酸碱处理高精料日粮中玉米对肉牛瘤胃发酵和菌群、炎症反应和生长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高精料日粮是肉牛集约化养殖中一种常用的饲养策略。尽管高能量的饲养模式能够满足肉牛快速育肥的需要,但是碳水化合物在瘤胃中的快速发酵会引起瘤胃代谢紊乱,导致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等营养代谢病。研究表明,有机酸处理谷物能够调控瘤胃发酵、减缓SARA,但目前缺乏稀盐酸(HA)处理高精料日粮中谷物饲喂肉牛的效果研究。我们前期研究采用HA处理高精料日粮中玉米,发现仅用稀HA处理谷物有助于控制肉牛SARA的发生,但对生长性能无显着改善作用。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用稀HA浸泡处理玉米来改变玉米淀粉结构,并使用碳酸氢钠(SB)进行中和,探讨酸碱处理高精料日粮中玉米对肉牛瘤胃发酵和菌群、炎症反应和生长性能的影响。将18头体况接近、初始体重为318±9.4 kg的西门塔尔×鲁西杂交阉牛,随机分为3组(n=6):低精料日粮(LCD)组、高精料日粮(HCD)组、玉米经HA和SB处理的高精料日粮(HCDT)组。LCD与HCD的玉米粉均以自来水按等比例(1:1,wt/wt)于室温下浸泡48h;HCDT的玉米粉以1%的HA按等比例(1:1,wt/wt)于室温下浸泡48h后,按1:2.7的酸碱比例(wt/wt)添加SB至经酸处理的玉米粉中,并充分混合均匀达到完全中和。试验期为42d,其中头7d为预试期。试验牛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定期采集经自来水浸泡48h的玉米和经HA浸泡48h的玉米,用于测定抗性淀粉(RS)含量。试验结束时,采集毎头试牛瘤胃液用于检测pH值、短链脂肪酸(SCFA)含量、瘤胃微生物区系和瘤胃液中内毒素(LPS)含量;采集血液用于检测血浆中LPS、细胞因子和急性期蛋白(APP)的含量。在试验开始与结束时分别连续两天记录每头试验牛的初始体重与末重,并记录每日采食量,用于计算日增重(ADG)与日采食量(ADMI)。在试验期第36―42d收集每头试牛的粪样用于测定养分表观消化率。试验期定期采集各试验组日粮用于分析饲料养分含量。结果表明:(1)HA处理的玉米与自来水浸泡的玉米相比,极显着提高了玉米中RS含量(P<0.01)。(2)与LCD相比,HCDT与HCD显着降低了瘤胃液pH值(P<0.01),但是二者间pH值无显着变化(P>0.05)。(3)与LCD相比,HCD显着降低了瘤胃液乙酸和异丁酸含量(P<0.05),并显着提高了丙酸、丁酸、戊酸和异戊酸含量(P<0.05)。HCDT组瘤胃液的异戊酸含量显着低于HCD组(P<0.05),而其他几种SCFA无显着变化(P>0.05)。(4)与HCD组相比,LCD组瘤胃微生物的α多样性指数更高;HCDT组瘤胃菌群的OTU数、微生物丰度以及Shannon指数均显着高于HCD组(P<0.05)。(5)在细菌门水平上,厚壁菌(Firmicutes)的丰度在HCD组和HCDT组中呈最高,而拟杆菌(Bacteroidetes)在LCD组中最为丰富。与HCD相比,HCDT极显着增加了拟杆菌的丰度(P<0.01)。(6)在细菌属水平上,普氏菌(Prevotella)是三种日粮的优势菌属,而采食LCD的试牛瘤胃中普氏菌丰度极显着高于采食其他两种日粮的试牛(P<0.01)。与HCD相比,HCDT极显着增加了Unclassified Ruminococcaceae的丰度(P<0.01),并显着降低了Unclassified S24-7和Unclassified Lachnospiraceae的丰度(P<0.05)。(7)与LCD相比,HCD极显着增加了瘤胃液LPS含量(P<0.01);肉牛采食HCDT后,瘤胃内LPS含量极显着降低(P<0.01)但仍极显着高于采食LCD的肉牛(P<0.01)。(8)与LCD组相比,HCD组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IL-8和IL-1β含量显着升高(P<0.05);与HCD相比,HCDT显着降低了血浆中TNF-α与IL-6的含量(P<0.05)。(9)HCD组血浆中结合珠蛋白(H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和LPS结合蛋白的含量均显着高于LCD组(P<0.05);与HCD相比,HCDT显着降低了SAA和Hp的含量(P<0.05)。(10)与LCD相比,HCD和HCDT均显着提高了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以及钙的表观消化率(P<0.05)。(11)与LCD组相比,HCD组试牛末重、ADG以及ADMI都显着提高(P<0.05),料肉比显着降低(P<0.05)。(12)HCDT组的养分消化率和生长性能与HCD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综上,使用1%HA处理玉米能够改变玉米淀粉结构,HCD中玉米经酸碱处理后能够改善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区系,有助于缓解饲喂肉牛HCD而对机体产生的负面作用。
田可[4](2020)在《日粮添加菊粉对育肥肉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和菌群、炎症反应的影响》文中认为在肉牛生产中,由于缺乏优质牧草资源,生产者常常通过饲喂高精料日粮来达到快速育肥的效果。长期饲喂高精料日粮会导致瘤胃代谢紊乱,引起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瘤胃内不耐受低pH值的细菌大量死亡后释放其细胞壁上的内毒素进入血液,引起机体炎症反应,影响肉牛健康和生长性能。菊粉作为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等有益菌的发酵底物,可抑制有害细菌如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生长,达到优化消化道微生物区系的作用;尤其是菊粉有可能通过调节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和微生物区系而减少饲喂高精料日粮的副作用。因此,本研究通过在高、低精料日粮中添加菊粉,探讨菊粉对肉牛瘤胃发酵和菌群、炎症反应和生长性能的影响,旨在为菊粉在肉牛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选取24头体况接近、初始体重为319±8.4kg的西门塔尔×鲁西杂交牛,分为4组,每组6头牛,每头为1个重复。试验采用2×2处理,分为两种日粮类型和两种菊粉添加水平,日粮类型包括低精料日粮(LCD,精粗比为40:60)和高精料日粮(HCD,精粗比为60:40),日粮中菊粉添加量为0或2%。共有4个试验组:LCD组饲喂低精料基础日粮,HCD组饲喂高精料基础日粮,LCIN组在低精料基础日粮中添加2%的菊粉,HCIN组在高精料基础日粮中添加2%的菊粉。试验期42 d,预试期7 d。每日0700和1700喂料,试验牛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结束采集粪便、瘤胃液和血液,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菌群和炎症反应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1)HCD 比 LCD有更高的末重、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P<0.05),以及更低的料肉比(P<0.001);添加菊粉显着提高了末重和日增重(P<0.05),降低了料肉比(P=0.005)。(2)添加菊粉显着增加了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P<0.05);HCD中添加菊粉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和总磷的消化率(P<0.05),而LCD中添加菊粉对两者的表观消化率影响均不显着(P>0.05)。(3)相对于LCD,HCD显着降低了瘤胃pH值和乙酸浓度(P<0.05),提高了丙酸、异丁酸和戊酸的浓度(P<0.05);添加菊粉显着降低了瘤胃pH值(P=0.009),提高了瘤胃中丙酸、丁酸和异丁酸的浓度(P<0.05)。(4)HCD显着降低了瘤胃菌群OTU值(P=0.02),同时降低了菌群alpha多样性指数中的Shannon和Simpson指数(P<0.05);高、低精料日粮中添加菊粉对瘤胃菌群的影响不同,HCD中添加菊粉显着提高了瘤胃菌群OTU值(P<0.05),对四种alpha多样性指数(ACE、Chaol、Shannon和Simpson)均表现出显着提高的作用(P<0.05),LCD中添加菊粉显着降低了瘤胃菌群OTU值(P<0.05),除显着降低了 Shannon指数外(P<0.05),对其他三种指数无显着影响(P>0.05)。(5)在门水平上,HCD显着提高了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丰度(P<0.05),降低了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丰度(P<0.05);在属水平上,HCD提高了夏普氏菌属(Sharpea)、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和丁酸弧菌属(Butyrivibrio)的丰度(P<0.05),降低了普氏菌属(Prevotella)的丰度(P<0.05);添加菊粉显着提高了拟杆菌门的丰度(P<0.001),降低了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的丰度(P<0.05)。(6)相对于LCD,HCD显着提高了血液和瘤胃液中LPS的浓度(P<0.001);HCD中添加菊粉显着提高了瘤胃LPS浓度(P<0.05),对血液LPS浓度影响不显着(P>0.1)。(7)HCD提高了血液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浓度(P<0.05),同时提高了 C反应蛋白、触珠蛋白、脂多糖结合蛋白和血清淀粉样蛋白的浓度(P<0.05),添加菊粉对细胞因子和急性期蛋白浓度影响均不显着(P>0.05)。(8)添加菊粉提高了瘤胃内LPS浓度(P=0.014),但是对血液LPS浓度影响不显着(P=0.158)。综上所述,不同比例(高、低)精料日粮中添加2%菊粉,均能够提高育肥肉牛末重,降低料肉比。HCD中添加菊粉能够提高瘤胃菌群的丰度与多样性,从而优化菌群的组成与比例;LCD中添加菊粉能够调节瘤胃菌群结构,增加瘤胃中丙酸/乙酸的比例。但日粮中添加菊粉不能减轻因饲喂高精料所造成的育肥肉牛机体炎症反应。
王博[5](2015)在《放牧绵羊补饲复合预混料应用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众多研究发现,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于畜禽生长发育、繁殖性能、生产性能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养羊业仍处在转型阶段,由较为古板的传统型逐步转变为现代化程度较高的集约型养殖,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在绵羊生产中的应用也随之提高。维生素添加剂在目前的草食家畜的饲料添加剂研究中位于次要地位,微量元素添加剂处于主要地位,饲料生产中补充多种维生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改善动物的免疫功能,能够加强动物生长发育并改善提高畜产品品质和产量。有相关研究表明,微量元素对于动物体内的维生素平衡有重要影响,因此复合预混料中应适量添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添加剂,对动物生产有着积极的作用。方法:本实验通过饲喂试验、屠宰试验以及实验室中的样本分析,对放牧绵羊补饲应用复合预混料后的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及肉品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生长性能、免疫性能以及肉品质的分析确定复合预混料的应用效果,为伊犁地区提供符合放牧绵羊营养需要的复合预混料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绵羊采食量与绵羊营养需要进行分析,得出绵羊需要补充的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的量,设计合理的复合预混料,在伊犁地区进行动物生产试验,通过试验结果记录和分析放牧绵羊的生产性能,饲喂试验结束后采集样品,包括血样以及肉样,测定血清中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并分析补饲复合预混料对绵羊免疫性能的影响,通过对肉品质的分析,研究补饲复合预混料对绵羊肉品质是否有所改善。结果:试验一,实验结果表明,补饲复合预混料增重效果明显,试验1组比对照组体重增加了13.5%(P<0.01);试验2组比对照组体重增加了23.76%(P<0.01);试验2组与试验1组相比,差异极显着(P<0.01);屠宰指标方面,试验1组与对照组体重比对照组增加了9.67%(P>0.05),试验2组与对照组增加了26.29%,试验2组与试验1组增长了为15.16%。胴体重明显有升高趋势,对照组1胴体重比对照组高23.46%(P<0.05),试验2组比对照组提高45.85%(P<0.05),试验2组比试验1组提高了18.13%(P<0.05);屠宰率对比看出,试验1组屠宰率比对照组高4.83%(P<0.05),试验2组比对照组高对照组5.99%(P<0.05),试验1组与试验2组对比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二,试验1组与对照组在血钙含量对比钙含量提高了82.76%(P<0.01),试验2组与对照组钙含量提高了286.21%(P<0.01),比较试验2组与试验1组发现差异极显着(P<0.01),钙含量明显提高,比试验1组增加了0.59 mmol/L。对比血磷含量,试验1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2组与对照组血清中磷含量增长了53.93%(P<0.01),试验2组对比试验1组增长了25.69%(P<0.05)。对照组血糖浓度试验1组与对照组相比浓度提高了54.5%(P<0.01);试验2组对比对照组增加了82.39%,差异显着(P<0.01),试验2组与试验1组对比发现增长了18%,差异显着(P<0.05);对比发现免疫球蛋白G对照组与试验1组差异不显着(P>0.05),对照组与试验2组相比较差异显着(P<0.05),试验1组与试验2组在此指标方面对比差异显着(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试验组相比较,血液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三,粗脂肪含量对比试验1组对比发现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2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着(P<0.05),试验2组与试验1组相比较差异显着(P<0.05);对比粗蛋白含量发现,试验1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着(P<0.05),试验2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着(P<0.05),试验1组与试验2组对比差异不显着(P>0.05)。剪切力对比发现羊肉嫩度有所提高,试验2组与试验1组对比差异不显着,试验1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2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极显着(P<0.01)。结论:1.补饲复合预混料可以显着改善放牧绵羊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提高放牧绵羊的生产力;2.补饲复合预混料能够提高放牧绵羊的免疫性能,提高其抗病能力,改善绵羊的生理状况;3.放牧绵羊的肉品质在补饲复合预混料后有显着的营养成分和嫩度的改变,肉品质得到改善。
杨志峰[6](2015)在《日粮中添加发酵苹果渣对犊牛消化和生长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苹果渣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是极好的多汁饲料,但因其含水量高、酸度大、不易直接饲喂畜禽。本文通过对不同配比的苹果渣和麸皮为有益菌制作发酵剂的主要载体,优选出苹果渣发酵剂菌种的配比,为实现苹果渣的微生物有效利用奠定基础;以口粮中添加5%干发酵苹果渣为试验组、添加5%的干苹果渣为对照组,对犊牛进行了饲喂试验、消化实验、粪便评分。旨在为苹果渣的综合开发利用和犊牛饲料资源的挖掘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1、采用L16(44)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案,选取木霉(Trichoderma)、白地(Geotrichum candidum)、黑曲(Aspergillus niger)和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为苹果渣发酵剂菌种,以不同配比的苹果渣和麸皮作为主要载体组分,通过测定苹果渣发酵剂中复活孢子数和被发酵苹果渣中的CP和NDF的含量,优选出苹果渣发酵剂载体组分及菌种的配比。实验结果表明:发酵剂中木霉、白地、黑曲、米曲霉组成的配比分为3:2:1:2,载体为麸皮、苹果渣以4:6的比例,以氮源为(NH4)2SO4条件下培养72h的固体发酵物复活孢子数最高,并用其发酵的苹果渣的粗蛋白含量高达14.599%,酸性洗涤纤维降低到53.43%,与对照组比较,CP和NDF的含量分别提高24.47%和降低18.14%。2、采用半微量凯氏定氮、酸不溶灰分法和酶解法,评价了日粮中添加发酵苹果渣对犊牛的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氮表观消化率比对照组提高了48.34%,组问差异极显着(P<0.01);试验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比对照组提高6.23%,组问差异显着(P<.05)。3、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方法,开展了饲养试验,结合体增重、采食量以及体尺指标的分析,评价了口粮中添加发酵苹果渣对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体重增加3.07kg,口增重增加50.16g,提高了4.14%,差异显着(P<0.05);试验组体高在试验第15天、第30天、第45天以及第60天分别比对照组高120%、2.03%、1.87%以及1.28%;试验组体斜长比对照组分别高0.39%、0.55%、2.28%以及].33%;试验组胸围比对照组分别高0.61%、1.22%、0.89%以及2.90%。日粮中添加发酵苹果渣能够提高犊牛的日增重和改善体尺指标。
郭冬生,彭小兰,龚群辉[7](2012)在《不同阴阳离子水平日粮对围产期奶牛泌乳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了研究阴离子盐对围产期奶牛产奶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5头,分别饲喂日粮阴阳离子平衡(DCAB)值为50.80 mmol/kg、-46.91 mmol/kg、-128.45mmol/kg、-213.44 mmol/kg的日粮,测定动物采食量、尿液pH值、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Ⅱ(-128.45 mmol/kg)与对照组(50.80 mmol/kg)相比,产奶量提高13.4%(P<0.05),血清钙离子浓度提高12.9%(P<0.05),血清羟脯氨酸(HYP)浓度提高12.0%(P<0.01),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浓度提高26.9%(P<0.01),血清骨钙素(BGP)浓度提高9.2%(P<0.05),血清甲状旁腺素(PTH)浓度降低20.54%(P<0.01),血清降钙素(CT)浓度提高27.72%(P<0.01)。试验结果证实,阴离子盐能够降低动物采食量和尿液pH值,提高产奶量、血清钙离子浓度和血清CT浓度,提高血清HYP、ALP和BGP浓度,降低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和谷丙转氨酶(ALT)浓度。
刘保国,王元元[8](2011)在《阴离子添加剂在妊娠母猪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试验》文中研究表明试验选用处于妊娠后期(产前21d至分娩)的大白母猪20头,通过配对试验设计,探讨阴离子添加剂对母猪尿液pH值、血清离子浓度、肝功能、仔猪初生重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阴离子盐添加剂日粮,能显着降低母猪尿液pH值(P<0.05),提高母猪血清钙离子浓度(P>0.05);对母猪血清离子浓度、肝功能无明显影响(P>0.05)。
蒋亚军,周凌云,赵芸君,卜登攀[9](2011)在《灌注烟酸、核黄素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参数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选5头经产并装有永久性十二指肠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5×5拉丁方试验设计,分为对照组(烟酸和核黄素,0g/d)、烟酸组(烟酸,3g/d)、核黄素组(核黄素,0.3g/d)、烟酸+核黄素组(烟酸3g/d+核黄素0.3g/d)、VB混合物组(烟酸3g/d+核黄素0.3g/d+硫胺素0.03g/d+泛酸0.42g/d+吡哆醇0.03g/d+生物素0.04g/d+叶酸0.04g/d),以研究十二指肠灌注烟酸、核黄素、烟酸+核黄素、VB混合物对奶牛生产性能、血液参数及牛奶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在烟酸+核黄素组、VB混合物组中增加(P<0.05),在烟酸组、核黄素组中无显着改变(P>0.05);外周血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在VB混合物组中增加(P<0.05),在烟酸+核黄素组中降低(P<0.05),在烟酸组中无显着变化(P>0.05),核黄素组外周血红细胞数降低(P<0.05),血红蛋白含量无显着改变(P>0.05),处理组间其余外周血红细胞参数、血小板参数及牛奶风味均无显着差异(P>0.05)。因此,泌乳奶牛十二指肠灌注烟酸+核黄素、VB混合物可以提高奶牛生产性能,且VB混合物对外周血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具有提高作用,经十二指肠灌注烟酸、核黄素、烟酸+核黄素、VB混合物对牛奶风味无副作用,且烟酸+核黄素、VB混合物组牛奶风味较对照组更佳。
王元元,刘保国[10](2011)在《阴离子添加剂在哺乳母猪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研究》文中认为试验选用20头年龄、膘情一致的二元母猪,通过配对试验设计,探讨阴离子添加剂对母猪尿液pH值、血液离子浓度、肝功能、仔猪腹泻频率、仔猪平均断奶体重、母猪断奶后第一次发情配种天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阴离子盐添加剂日粮,能显着降低母猪尿液pH值(P<0.05),显着增加仔猪平均断奶体重(P<0.05),降低仔猪腹泻频率(P<0.05);但对母猪血液离子浓度、肝功能及断奶后第一次发情配种天数无明显影响(P>0.05)。
二、奶牛复合预混料饲养效果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奶牛复合预混料饲养效果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2)玉米胚芽粕对肉仔鸡的代谢能和回肠氨基酸表观消化率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待测饲料 |
1.3 仪器和药品 |
1.4 代谢能的测定试验 |
1.4.1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1.4.2 试验方法及饲粮配制 |
1.4.3 样品收集及处理 |
1.4.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氨基酸消化率的测定试验 |
1.5.1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1.5.2 试验方法步骤 |
1.5.3 测定指标和方法 |
1.6 计算公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代谢能的测定结果 |
2.1.1 试验饲粮与基础饲粮中各成分的含量由 |
2.1.2 代谢能含量 |
2.2 氨基酸消化率的测定结果 |
2.2.1 试验饲粮和食糜中各成分的含量 |
2.2.2 回肠末端氨基酸消化率 |
3 讨论与结论 |
(3)酸碱处理高精料日粮中玉米对肉牛瘤胃发酵和菌群、炎症反应和生长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引言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1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形成 |
1.1 日粮结构 |
1.2 饲料颗粒度 |
1.3 饲养管理方式 |
2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病机制 |
3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对肉牛的危害 |
3.1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 |
3.2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引发机体炎症反应 |
3.3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引起瘤胃角化不全和肝脓肿 |
4 化学方法处理谷物预防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
4.1 氢氧化钠处理 |
4.2 甲醛处理 |
4.3 氨化处理 |
4.4 有机酸处理 |
第三部分 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和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四部分 试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及试验设计 |
1.2 试验日粮组成与饲养管理 |
1.3 样品采集和处理 |
1.4 测定指标和方法 |
1.5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稀盐酸处理日粮中玉米对玉米抗性淀粉含量的影响 |
2.2 稀盐酸和碳酸氢钠处理高精料日粮中玉米对肉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
2.3 稀盐酸和碳酸氢钠处理高精料日粮中玉米对肉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2.4 稀盐酸和碳酸氢钠处理高精料日粮中玉米对肉牛瘤胃液和血浆中LPS含量的影响 |
2.5 稀盐酸和碳酸氢钠处理高精料日粮中玉米对肉牛血浆中急性期蛋白含量的影响 |
2.6 稀盐酸和碳酸氢钠处理高精料日粮中玉米对肉牛血浆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
2.7 稀盐酸和碳酸氢钠处理高精料日粮中玉米对肉牛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2.8 稀盐酸和碳酸氢钠处理高精料日粮中玉米对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稀盐酸处理日粮中玉米对玉米抗性淀粉含量的影响 |
3.2 稀盐酸和碳酸氢钠处理高精料日粮中玉米对肉牛瘤胃pH值的影响 |
3.3 稀盐酸和碳酸氢钠处理高精料日粮中玉米对肉牛瘤胃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3.4 稀盐酸和碳酸氢钠处理高精料日粮中玉米对肉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3.5 稀盐酸和碳酸氢钠处理高精料日粮中玉米对肉牛瘤胃液和血浆中LPS含量的影响 |
3.6 稀盐酸和碳酸氢钠处理高精料日粮中玉米对肉牛炎症反应的影响 |
3.7 稀盐酸和碳酸氢钠处理高精料日粮中玉米对肉牛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3.8 稀盐酸和碳酸氢钠处理高精料日粮中玉米对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五部分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目录 |
(4)日粮添加菊粉对育肥肉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和菌群、炎症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引言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1 反刍动物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
1.1 反刍动物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诱因 |
1.2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对瘤胃菌群的影响 |
2 瘤胃异常代谢产物内毒素 |
2.1 内毒素的产生和理化性质 |
2.2 内毒素引起的炎症反应 |
2.3 内毒素引起的代谢疾病及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
3 使用益生元防治瘤胃亚急性酸中毒 |
3.1 益生元的使用现状 |
3.2 菊粉的结构、理化特性以及在防治亚急性瘤胃酸中毒上的潜力 |
第三部分 待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意义 |
第四部分 试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处理 |
1.2 试验日粮组成 |
1.3 样品采集 |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不同比例(高、低)精料日粮添加菊粉对育肥肉牛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
2.2 不同比例(高、低)精料日粮添加菊粉对育肥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
2.3 不同比例(高、低)精料日粮添加菊粉对育肥肉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
2.4 不同比例(高、低)精料日粮添加菊粉对育肥肉牛瘤胃菌群的影响 |
2.5 不同比例(高、低)精料日粮添加菊粉对育肥肉牛瘤胃液和血液内毒素浓度的影响 |
2.6 不同比例(高、低)精料日粮添加菊粉对育肥肉牛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比例(高、低)精料日粮添加菊粉对育肥肉牛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
3.2 不同比例(高、低)精料日粮添加菊粉对育肥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
3.3 不同比例(高、低)精料日粮添加菊粉对育肥肉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
3.4 不同比例(高、低)精料日粮添加菊粉对育肥肉牛瘤胃菌群的影响 |
3.5 不同比例(高、低)精料日粮添加菊粉对育肥肉牛血液和瘤胃液内毒素浓度的影响 |
3.6 不同比例(高、低)精料日粮添加菊粉对育肥肉牛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 |
第五部分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目录 |
(5)放牧绵羊补饲复合预混料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研究目的和意义 |
2.论文理论依据 |
3.论文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放牧绵羊的特点及补饲的重要性 |
2.伊犁地区畜牧业发展现状 |
3.伊犁地区放牧绵羊存在的主要问题 |
4.放牧绵羊补饲矿物质元素的研究现状 |
5.补饲的应用效果研究 |
6.矿物质元素营养的作用及缺乏症 |
6.1 锌(Zn)元素 |
6.2 铜(Cu)元素 |
6.2.1 铜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6.2.2 铜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
6.3 铁(Fe)元素 |
6.4 锰(Mn)元素 |
6.5 碘(I) |
6.6 硒(Se)元素 |
6.8 钙、磷(Ca、P) |
7.维生素A、D、E的功能及作用机理 |
7.1 维生素A |
7.1.1 维生素A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
7.1.2 维生素A对反刍动物免疫机能的影响 |
7.1.3 维生素A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
7.2 维生素D |
7.3 维生素E |
7.3.1 维生素E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
7.3.2 维生素E对反刍动物肉质的影响 |
7.3.3 维生素E对动物繁殖性能的影响 |
7.3.4 维生素E对反刍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 |
7.3.5 维生素E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8.维生素、矿物微量元素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 |
8.1 以舔砖的方式 |
8.2 以补饲料中添加复合预混料的方式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试验一 复合预混料对放牧绵羊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方法 |
1.4 样品采集与测定项目 |
1.4.1 生产性能指标的测定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放牧绵羊补饲复合预混料的增重效果 |
2.2 放牧绵羊补饲料中添加复合预混料后的屠宰试验结果 |
2.2.1 活重对比分析 |
2.2.2 胴体重对比分析 |
2.2.3 屠宰率对比分析 |
2.2.4 眼肌面积对比分析 |
2.2.5 后腿重对比分析 |
3.讨论与分析 |
4.小结 |
试验二 复合预混料对放牧绵羊血液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血样采集 |
1.2 血液指标的测定方法 |
1.3 试验仪器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复合预混料对放牧绵羊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含量的影响 |
2.2 复合预混料对放牧绵羊血清中血糖、钙、磷含量的影响 |
2.3 复合预混料对放牧绵羊血清脂类含量的影响 |
2.4 复合预混料对放牧绵羊血清中Ig G、GOT、GPT含量的影响 |
3.讨论 |
3.1 复合预混料对放牧绵羊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含量的影响 |
3.2 复合预混料对放牧绵羊血清中钙、磷含量的影响 |
3.3 复合预混料对放牧绵羊血清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的影响 |
3.4 复合预混料对放牧绵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
4.小结 |
试验三 复合预混料对放牧绵羊肉品质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试验时间及屠宰取样 |
1.2.2 测定指标 |
1.2.3 测定方法 |
1.2.4 试验仪器 |
1.2.5 试剂 |
1.3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讨论 |
3.1 复合预混料对肉中营养成分的影响 |
3.2 复合预混料对肉品质嫩度的影响 |
4.小结 |
第三章 结论、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1.结论 |
2.创新点 |
3.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6)日粮中添加发酵苹果渣对犊牛消化和生长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苹果渣基本概述 |
1.2 发酵苹果渣 |
1.3 苹果渣在动物中的应用 |
1.4 犊牛饲养与犊牛饲料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苹果渣发酵剂载体组分及菌种配比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日粮中添加发酵苹果渣对犊牛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日粮中添加发酵苹果渣对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发展前景 |
5.4 待解决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不同阴阳离子水平日粮对围产期奶牛泌乳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试验日粮与饲养管理 |
1.3 测定方法 |
1.3.1 采食量测定 |
1.3.2 尿液pH值、产奶量和乳成分测定 |
1.3.3 血样采集、血清离子浓度和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
1.4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 果 |
2.1 阴离子盐对采食量、尿液pH值和泌乳性能的影响 |
2.2 阴离子盐对血清Ca2+、P3-、K+、Na+、Cl-、Mg2+离子浓度的影响 |
2.3 阴离子盐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 讨 论 |
(8)阴离子添加剂在妊娠母猪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时间 |
1.2 试验动物 |
1.3 试验日粮 |
1.4 饲养管理 |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1 尿液pH值测定 |
1.5.2 血浆离子成分分析 |
1.5.3 肝脏功能指标的检测 |
1.5.4 母猪子宫内膜炎发病率 |
1.5.5 仔猪初生重 |
1.6 数据分析与处理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阴离子添加剂对尿液pH值的影响 |
2.2 阴离子添加剂对血清离子浓度的影响 |
2.3 阴离子添加剂对肝脏功能的影响 |
2.4 阴离子添加剂对母猪子宫内膜炎发生率的影响 |
2.5 阴离子添加剂对仔猪初生重的影响 |
3 小结 |
(10)阴离子添加剂在哺乳母猪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时间 |
1.2 试验动物 |
1.3 试验日粮 |
1.4 饲养分组 |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1 尿液pH值测定 |
1.5.2 血浆离子成分分析 |
1.5.3 肝脏功能指标的检测 |
1.5.4 腹泻频率 |
1.5.5 仔猪平均断奶体重 |
1.5.6 母猪断奶后第一次发情配种平均天数 |
1.6 数据分析与处理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饲喂阴离子添加剂对尿液pH值的影响 |
2.2 饲喂阴离子添加剂对血液离子浓度的影响 |
2.3 饲喂阴离子添加剂对肝脏功能的影响 |
2.4 饲喂阴离子添加剂对仔猪腹泻频率的影响 |
2.5 饲喂阴离子添加剂对仔猪平均断奶体重的影响 |
2.6 饲喂阴离子添加剂对母猪断奶后第1次发情配种天数的影响 |
3 讨论与小结 |
四、奶牛复合预混料饲养效果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预混料对妊娠多胎萨福克羊及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D]. 赵轩. 石河子大学, 2021
- [2]玉米胚芽粕对肉仔鸡的代谢能和回肠氨基酸表观消化率的测定[J]. 陶丽娟,张艳春,李建涛,杨桂芹,刘国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20(06)
- [3]酸碱处理高精料日粮中玉米对肉牛瘤胃发酵和菌群、炎症反应和生长性能的影响[D]. 柳君辉. 西南大学, 2020(01)
- [4]日粮添加菊粉对育肥肉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和菌群、炎症反应的影响[D]. 田可. 西南大学, 2020(01)
- [5]放牧绵羊补饲复合预混料应用效果研究[D]. 王博. 石河子大学, 2015(01)
- [6]日粮中添加发酵苹果渣对犊牛消化和生长性能的影响[D]. 杨志峰. 宁夏大学, 2015(02)
- [7]不同阴阳离子水平日粮对围产期奶牛泌乳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 郭冬生,彭小兰,龚群辉. 江苏农业学报, 2012(03)
- [8]阴离子添加剂在妊娠母猪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试验[J]. 刘保国,王元元.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1(12)
- [9]灌注烟酸、核黄素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参数的影响[J]. 蒋亚军,周凌云,赵芸君,卜登攀. 中国畜牧兽医, 2011(09)
- [10]阴离子添加剂在哺乳母猪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 王元元,刘保国. 畜牧与兽医,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