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扎布耶盐湖晶间卤水化学及其演化(论文文献综述)
殷天涛[1](2020)在《新疆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盐矿成因及气候响应》文中研究指明库米什盆地位于东天山南缘,邻近塔里木盆地罗布泊地区、吐-哈地区,为一天山内部山间盆地,自晚第四纪以来,其沉积环境经历了不同的演化过程,在特有的气候、物源、构造条件下沉积了大量的盐类矿产,目前研究主要针对地层、矿床特征等方面;截止目前,仍有一些科学问题亟待解决,如:该地区富集的盐类矿产其物源来自哪里?其在成盐过程中经历了什么样的沉积环境变化?晚第四纪经历了多期次气候变化,该地区盐矿成盐所用与气候之间的关系如何?因此深入研究、分析以上问题,对于完善我国西北地区盐矿成矿理论,以及晚第四纪气候环境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论文以AMS14C测年、碎屑锆石U-Pb定年、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气候环境指标等方法,建立了年代地层格架,进一步分析了盐矿成矿环境、成因,并对相关气候环境以及成盐作用与气候之间的耦合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基于上述分析、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利用AMS14C测年,建立了库米什盆地晚更新世以来年代地层框架:经分析得出库米什盆地约35000a B.P.开始化学沉积,自14860a B.P.~至今主要由两层石盐组成,即14860a B.P.~8150a B.P.的粒状石盐层以及8150a B.P.至今的表层盐壳。2.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碎屑物质主要来自盆地周缘石炭纪末-二叠纪初的碰撞事件及岩浆活动:利用碎屑锆石U-Pb定年进行物源分析,结果表明碎屑锆石主要为岩浆锆石,锆石年龄段主要涉及加里东期,海西期,通过与周缘构造事件进行对比,表明海西期的碎屑锆石物源受控于南天山石炭-二叠纪碰撞造山等事件,成为库米什盆地碎屑物质的主要来源。3.研究区自晚更新世-至今是一个逐步干旱的过程:古气候、古环境指标揭示自下部粒状石盐层至表层盐壳,虽间有冷湿气候,但总体是一个逐步干旱的过程,蒸发浓缩进一步加剧;在此基础上结合稀土元素,推测研究区记录了风成沉积,这为干旱化提供了证据。4.研究区盐类富集受控于区域气候、构造、物源等条件:综合分析盐矿成因,成盐初期,在冷湿、干旱波动气候条件下,盆地周缘盐类矿物质运移至盆地低洼处开始富集,后期在强烈蒸发干旱气候环境下,致使盐类物质不断富集成矿。5.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识到自晚更新世-全新世,研究区成盐作用与晚第四纪冰期与冰期结束后的干旱气候(间冰期)是分不开的:总体而言,在14860~8150a B.P.间有冷湿气候,而后进入全新世,气候快速回暖,趋向干旱,下部重硫同位素、咸水环境可能是对冷湿气候之后,气温快速回升的响应。
王雪莹[2](2020)在《含钾硝酸盐水盐体系低温相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盐体系的相平衡理论是指导开发海水、盐湖、地下卤水及含盐废水综合利用技术的重要基础。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常温和高温下的稳定及介稳相平衡,而对于低温下的相平衡研究较少。低温对水盐体系的相平衡和盐类结晶规律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复杂的含硫酸盐水盐体系,能够抑制某些复盐析出,极大地简化相图,从而有可能开发出更简单、效率更高的生产工艺。新疆卤水硝酸盐矿主要含有Na+、K+、Mg2+、Cl-、NO3-、SO42-六种离子,属于高元复杂体系,常温及较高温度下的结晶路线异常复杂,难以获得高质量目标产品;同时考虑到新疆冬季寒冷漫长,探索开发低温工艺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由于缺少相关的低温相图作为指导,工艺探索开发工作较为盲目,未能取得进展。为此,本文针对卤水硝酸盐矿所属的六元水盐体系Na+,K+,Mg2+//Cl-,NO3-,SO42-–H2O及其子体系,开展低温下的相变化研究。包括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测定了该体系在258.15K下的溶解度和密度数据,构建了不同形式的相图,分析并讨论各体系中盐类之间的相转化关系及析出规律;采用低温冷却曲线法研究了相关水盐体系的冰点、共晶点与溶液组成的关系和图形表达。同时结合相图,研究了具有不同组成特征的含有Na+,K+,Mg2+,Cl-,NO3-,SO42-的溶液在降温和蒸发过程中的析盐规律,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相关的生产工艺,为今后新疆卤水硝酸盐矿的开发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研究结果如下:(1)三元体系Na+//Cl-,NO3-–H2O、Na+,Mg2+//NO3-–H2O和Mg2+//Cl-,NO3-–H2O在258.15 K下均为简单共饱型,没有复盐存在;相图均由1个零变量点、2条单变量溶解度曲线和3个结晶区组成。K+,Mg2+//Cl-–H2O体系有复盐KCl·Mg Cl2·6H2O的形成,相图由2个零变量点、3条单变量溶解度曲线和5个结晶区组成。温度变化对相图中各盐的结晶区相对大小有一定影响,这些变化为设计出生产氯化钾、硝酸钠的工艺提供了思路。(2)四元同离子体系Na+,K+,Mg2+//Cl-–H2O在258.15 K下属于复杂体系,有复盐KCl·Mg Cl2·6H2O生成;相图含有2个零变量点,5条单变量溶解度曲线,3个单盐结晶区和1个复盐结晶区,结晶区大小次序为KCl﹥Na Cl·2H2O﹥KCl·Mg Cl2·6H2O﹥Mg Cl2·8H2O。四元交互体系Na+,Mg2+//Cl-,NO3-–H2O为简单共饱和型体系,无复盐生成,含有2个零变量点,5条单变量溶解度曲线和4个单盐结晶区,其中Mg Cl2·8H2O的结晶区最小,也即溶解度最大;Na NO3的结晶区最大,在低温下更易从卤水中析出。和298.15 K的相图相比,随着温度的降低,各盐的结晶区大小及结晶形式均发生改变。(3)五元交互体系Na+,K+,Mg2+//Cl-,NO3-–H2O在258.15 K,Na Cl·2H2O饱和的条件下,存在复盐KCl·Mg Cl2·6H2O。含有4个零变量点,9条单变量曲线,6个两盐结晶区,结晶区的大小按照KCl、KNO3、Na NO3、KCl·Mg Cl2·6H2O、Mg Cl2·8H2O、Mg(NO3)2·6H2O顺序递减。五元体系Na+,Mg2+//Cl-,NO3-,SO42-–H2O是一个简单体系,无复盐形成。相图含有3个共饱点,7条单变量曲线,5个两盐结晶区,结晶区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2SO4·10H2O、Na NO3、Mg SO4·7H2O、Mg Cl2·8H2O、Mg(NO3)2·6H2O。Na2SO4·10H2O和Na NO3更易于从此类型的卤水中析出。与该体系298.15 K稳定相图相比,钠硝矾和白钠镁矾复盐结晶区消失,相关系得以简化。(4)六元体系Na+,K+,Mg2+//Cl-,NO3-,SO42-–H2O相图可采用正三棱柱表达无水无氯干盐图;在258.15 K,Na Cl·2H2O饱和的条件下,相图共有6个零变量点和8个两盐结晶区,其中Na Cl·2H2O和Na2SO4·10H2O的共晶区最大,在低温时,硫酸钠的溶解度最小,降温过程中最先结晶析出。与298.15 K的相图相比,减少了19个零变量点,复盐的种类由6种减少至1种,因此该体系在258.15 K的相关系更为简单。(5)构建了三元体系Na+//Cl-,SO42-–H2O、四元同离子体系Na+//Cl-,NO3-,SO42-–H2O和四元交互体系Na+,K+//Cl-,NO3-–H2O的冰点(共晶点)温度-溶液组成图,可以直观表达出冰与单盐、两盐及三盐的共晶点、线与面,此外,还可以反映出不同盐类组成的等水体系的冰点面。针对不同溶液组成构成的等水面冰点,采用扩展UNIQUAC模型进行计算,冰点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模型的适用性良好。(6)具有不同组成特征的含钾硝酸盐的盐湖卤水的降温实验证明,硫酸根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低温下卤水中大部分硫酸根离子以Na SO4·10H2O的形式析出,避免了大量的硫酸盐型复盐的生成。降温分离固相后的卤水进行自然蒸发实验,蒸发液相组成变化路径与Na+,K+,Mg2+//Cl-,NO3-–H2O五元体系298.15K相图分析基本吻合。因此对卤水采用冬季天然冷冻,夏季自然蒸发的方式,可以分离出卤水中的十水硫酸钠和氯化钠,浓缩富集后的卤水可进行后续的硝酸盐及钾盐的分离。
汪明泉[3](2020)在《柴达木盆地一里坪盐湖富锂卤水成因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锂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柴达木盆地中部的一里坪、西台吉乃尔、东台吉乃尔和察尔汗盐湖,构成我国最大的卤水锂矿富集区。但是富锂卤水的成矿气候条件、富集机理、富锂卤水的物质来源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这都影响该区域富锂卤水后备资源的勘察。本文以柴达木盆地一里坪盐湖为例,以构造-物源-气候耦合成矿理论为指导,通过沉积学、石盐铀系定年、石盐流体包裹体测温、石盐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LA-ICP-MS)等方法,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柴达木盆地一里坪盐湖沉积特征、含盐系时代框架、成盐期古气候、成盐卤水成分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对盐湖富锂卤水成因进行探讨,得出以下认识:一里坪盐湖上更新统到全新统的地层中沉积物主要以石盐、含砂石盐、粉砂为主,纵向上可以分为两层石盐夹一层粉砂,表现出多韵律特征,可划分出5个四级韵律和2个三级韵律;通过石盐的铀系定年,推算出HC2105孔上层石盐的沉积开始时间大约为40ka,下层石盐沉积时间约为100-120ka之间。利用通过恒温蒸发获得的石盐,开发出将石盐解理片直接置于冷热台中低温冷冻成核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实验的误差。应用该方法通过对HC2105孔样品进行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的测试,在一里坪盐湖石盐析出时盐湖卤水温度介于8.8-30.1℃,平均值温度为20.4℃。不同样品石盐流体包裹体温度的最大值为21.4-30.1℃,反映出石盐析出时盐湖卤水温度是频繁波动的。结合石盐铀系定年的结果发现,100-120ka时期内、以及40ka以来,一里坪盐湖发生了两次较为明显的降温过程,并且温度降低与石盐的析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综合分析认为区域性的降温造成盐湖补给减少、石盐在卤水中的溶解度降低、触发盐聚焦效应,使得石盐的大量析出。利用LA-ICP-MS技术测试石盐中流体包裹体成分,共获得包裹体成分数据21个,流体包裹体的锂离子浓度最小值13.5mg/L、最大值248.1mg/L、平均值为134.21mg/L,并且锂离子含量的变化与沉积韵律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说明一里坪盐湖中锂资源的物质来源是受到昆仑山温热泉水补给的洪水河、那棱格勒河。在全新世及晚更新世时,一里坪盐湖处在相对稳定封闭的构造条件下,随着青藏高原的进一步隆起,来自昆仑山系中富含锂温热泉水汇入到洪水河中,经那棱格勒河、西台吉乃尔湖进入到一里坪盐湖,成为一里坪富锂卤水的物质来源。柴达木盆地在更新世以来异常干旱,同时气温是冷暖波动的,温度相对较高的条件下,山区降水量增加盆地周边的河流补给较多注入到盐湖中,为盐湖带来更多的锂,而在温度相对较低的条件下,盐湖补给减少、石盐在卤水中的溶解度降低,石盐在卤水中大量的析出。在此过程中盐湖卤水持续蒸发浓缩,锂离子的浓度持续增加,最终形成富锂卤水。
李庆宽[4](2020)在《多指标约束下的那棱格勒河流域及其尾闾盐湖锂的物源与迁移富集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锂被誉为“21世纪绿色高能金属”,在新能源和储能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之一。全球82%的锂资源赋存在盐湖卤水中,我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仅次于南美“锂三角”的第二大卤水锂资源集中分布区。青藏高原东北部柴达木盆地那棱格勒河尾闾盐湖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卤水锂矿床。虽然前人对该区域锂矿的资源禀赋、成矿过程、开采工艺等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对其成矿的多种可能物源(围岩风化、古湖残留、含盐系地层淋滤、油田水、深部水等)仍存在争议,缺乏有力的地球化学证据;同时,现有研究无法说明为何区域锂补给量(自13 ka以来,~1021.2万t金属锂)与尾闾湖区资源总储量(230.5万t金属锂)之间存在巨大的数量差异,因此,需要对锂资源从源到汇过程中的迁移富集规律进行仔细刻画以寻找科学的解释。有鉴于此,本研究系统采集了那棱格勒河流域及其尾闾盐湖不同类型的水体(河水、泉水、井水、卤水等)样品92件,沉积物样品47件,分析水体主、微量元素含量及锶、硫同位素组成,完成研究区河水和湖水的室内蒸发实验及冲积扇和湖区沉积物分相淋滤实验,同时结合前人已报道的研究结果,对区域水体中锂的来源及其迁移富集规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得出以下结论:(1)同样发源于东昆仑山的那棱格勒河、楚拉克阿拉干河、洪水河和格尔木河水化学组成明显不同,那棱格勒河水主要为Na-Cl-HCO3-SO4型;那棱格勒河水锂含量(0.46~0.65 mg/L)比楚拉克阿拉干河和格尔木河高出一个数量级,其高锂含量主要受洪水河支流的补给;洪水河高锂含量与其上游热泉水的补给有关,热泉水的水化学、高锂含量、高锶低硫同位素组成特征与青藏高原典型热泉水相一致;(2)那棱格勒河水和尾闾盐湖卤水相似的锶同位素组成,以及研究区水体符合蒸发浓缩过程特征的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趋势,均证明研究区尾闾盐湖卤水锂资源主要受那棱格勒河的补给;而相比于研究区水体,古湖残留水、盆地西部含盐系地层淋滤水或油田水具有明显不同的水化学特征和锶、硫同位素组成,因此这些水体对研究区尾闾盐湖锂补给的贡献较小可忽略不计;(3)那棱格勒河自出山口至尾闾湖区径流过程中,河水水化学组成受混合作用(地下水和河水)、水岩作用和蒸发浓缩作用影响,由Cl·HCO3·SO4-Na·Ca型逐渐演化至Cl·SO4-Na型;地下水水化学组成受水岩作用(岩石风化淋滤、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矿物溶解与结晶等)、蒸发浓缩作用和脱硫酸作用等控制,由Cl·HCO3·SO4-Na·Ca型逐渐演化至Cl-Na型,矿化度升至数百克升;(4)在那棱格勒河第一级冲洪积扇中,水体水化学特征主要受控于水岩作用;河水水化学特征和锂含量较稳定,而地下水在径流过程中同时受阳离子交换反应的逆反应、矿物结晶析出和弱的微生物还原作用的影响,且碎屑沉积物的风化淋滤和锂的解吸为地下水补给了一定量的锂,导致水体锂含量增加;(5)在那棱格勒河第二级冲洪积扇上,水体水化学特征主要受控于蒸发—结晶作用;与出山口河水蒸发实验结果对比显示,在第一级冲积扇补给至地下水的锂在该区域河水中因粘土矿物吸附而被损耗;而该区域的地下水经历了阳离子交换反应的正反应、盐类矿物溶解与析出和蒸发浓缩作用,至细土平原区前缘,每份地下水中近2/3的锂被损耗,这可能是导致流域锂资源补给量与储量差异巨大的主要原因;该区域锂的大量损耗与冲洪积扇中粘土矿物总量的增加和粘土矿物吸附能力的增强有关;(6)研究表明,那棱格勒河尾闾盐湖区卤水锂的富集与区域整体干旱背景下河流“脉冲式”的物源补给有关,该过程也伴随着卤水镁、钾含量的升高;尾闾盐湖沉积物中仍赋存大量的锂资源,主要与粘土矿物的吸附、卤水夹带及盐类矿物(尤其是硫酸盐矿物)析出有关,且沉积物中约90%的锂可通过补水开采,这为今后盐湖锂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提供了思路。
张湘如[5](2020)在《盐湖碳酸盐硼同位素的分馏机理及其对察尔汗成盐过程的反演》文中研究说明海洋碳酸盐的硼同位素组成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古海水p H值的定量计算及古大气CO2分压的重建方面,这为进一步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参考。盐湖不乏碳酸盐沉积,但目前对卤水-碳酸盐体系的硼同位素分馏问题研究较少,盐湖碳酸盐的硼同位素组成是如何响应水体变化的,是否也能反映沉积环境的信息,目前尚无定论。基于此,本文对察尔汗盐湖百米钻(ISL1A)岩芯的自生碳酸盐进行了硼同位素分析,结合已报道的察尔汗盐湖卤水的地球化学数据,详细探讨了卤水-碳酸盐体系的硼同位素分馏。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将该钻孔碳酸盐的硼同位素应用于察尔汗湖成盐演化过程的判定方面,并通过对钻孔沉积物微体古生物(介形虫)及物理指标(矿物、粒度)的分析,加深对察尔汗湖成盐前后古水文条件变化的理解,同时,应用碳酸盐的锶同位素,对察尔汗盐湖的成因机制做进一步探讨。得出的结论如下:1.湖泊演化早期碳酸盐-卤水之间的硼同位素分馏受p H值控制,此时湖水的δ11B值相对均一,p H值随盐度的增加而增加,碳酸盐的δ11B值也相应增加。当湖泊演化至硫酸盐及氯化物型盐湖阶段,卤水的δ11B值随盐度的增加而增加,尽管此时p H值降低,但p KB(KB为硼酸的表观电离常数,p KB=-log KB)的同时降低使得p H值对卤水-碳酸盐之间硼同位素分馏的影响并不显着,碳酸盐-卤水间的硼同位素分馏符合瑞利分馏模式,碳酸盐的δ11B值随卤水δ11B值的增加而增加,依然反映卤水的盐度变化。因此,不同于海洋碳酸盐的硼同位素较好的指示水体的p H值,湖泊碳酸盐只在其演化早期与海洋碳酸盐类似,在硫酸盐及氯化物型盐湖中p H值对碳酸盐硼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无论是湖泊演化的早期或晚期,碳酸盐的硼同位素组成均随水体盐度的增加而增大。2.所测定的ISL1A钻孔碳酸盐的δ11B值的组成范围为-11.3‰~+9.94‰,下部99.5~46.9 m(对应年代为92.5~49.9 ka)样品的δ11B值(-11.3‰~-4.15‰)明显低于上部样品(46.9~0 m,49.9~8.5 ka)的δ11B值(-4.25‰~+9.94‰)。碳酸盐的硼同位素组成在46.9 m处存在显着增加的现象,这种变化清楚的指示了察尔汗湖在约50 ka时水体盐度的突变。此外,该钻孔介形虫组合的更迭反映了察尔汗地区在46.7 m以下(约49.8 ka之前)主要为浅湖-湖滨的淡水-微咸水环境(以淡水-微咸水土星介属、玻璃介属和湖花介属为主要组合),鲜有半深湖-深湖及咸水环境出现,且成盐前的介形以意外湖花介为主,反映湖水的盐度不超过14‰,但在46.7 m之上,氯化钠析出,介形类突然消失。微体古生物同样指示了察尔汗湖的快速成盐过程。前人推测察尔汗盐湖的突然形成与其古水文补给条件的突然增加有关,但在本研究中,矿物及粒度的结果并未显示察尔汗地区成盐前后碎屑矿物含量的突增及由径流增大造成的粒度突然增加的现象。3.整个钻孔碳酸盐的87Sr/86Sr分布在0.71049~0.71178之间,其中,石盐析出前碳酸盐样品的锶同位素比值范围为0.71071~0.71116,该值明显低于察尔汗盐湖现代卤水的87Sr/86Sr(0.71120~0.71201),也低于石盐析出之后碳酸盐样品的87Sr/86Sr(均>0.7110)。析盐后察尔汗湖水发生了明显的锶同位素突增。由于成盐前后化学风化作用不足以提供高87Sr/86Sr的硅酸盐端元,物源的改变应是引起湖水锶同位素变化的主要原因,即察尔汗在成盐前后的补给水体发生了变化。根据不同地质体的锶同位素组成数据,结合ISL1A孔碳酸盐的硼同位素、介形虫、粒度及矿物在成盐前后的变化特征,推测察尔汗湖的突然成盐与祁连山水系的快速退缩有关。
李兴意[6](2020)在《大苏干湖湖水蒸发析盐过程中硼同位素分馏特征》文中认为盐湖蒸发实验多集中在氯化物及镁的硫酸盐阶段,难以在同一体系下获得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整个盐湖演化阶段的析盐及p H值变化规律,进而系统分析盐湖演化过程中硼同位素分馏特征。基于此,论文主要针对大苏干湖湖水(咸水)蒸发析盐过程中的硼同位素分馏这一问题开展研究,涉及湖卤水蒸发实验,硼同位素测定和蒸发过程中析盐规律、p H值变化及硼同位素分馏,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使用大苏干湖湖水在28±2℃的恒温室内进行蒸发实验,实验设计为两组,分别为不同阶段固液相全分离(CSE)蒸发和固相连续沉积(PCE)蒸发。在蒸发过程中共采集液样41个,固样30个。(2)大苏干湖湖水蒸发析盐顺序为:单水方解石(Ca CO3·H2O)-石盐(Na Cl)-三水碳酸镁(Mg CO3·3H2O)-白钠镁矾(Na2Mg(SO4)2·4H2O)-泻利盐(Mg SO4·7H2O)-六水泻盐(Mg SO4·6H2O)-碳酸钠矾(Na6(CO3)(SO4)2)。结合蒸发过程中液相的离子浓度、p H值和析出矿物的XRD分析,将大苏干湖湖水在蒸发浓缩的过程划分为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三大演化阶段,明确了硫酸钠亚型咸水湖在蒸发浓缩中的析盐规律及p H值变化规律。不同于其它硫酸钠亚型的盐湖蒸发沉积规律,大苏干湖咸水蒸发沉积过程中未见芒硝析出。矿物相的转变影响p H值的变化。并对钾和硼在蒸发过程中的化学行为作出一定的解释。(3)本实验结果得出,蒸发析盐过程中的矿物相变化是硼的分配系数变化的根本原因,不同矿物相对硼的分配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为:单水方解石>三水碳酸镁>硫酸盐>石盐。大苏干湖湖水在蒸发析盐的碳酸盐阶段硼同位素分馏系数变化范围为0.9937~1.0008(CSE)和0.9964~1.0001(PCE),单水方解石的析出比三水碳酸镁产生更大的分馏。硫酸盐和石盐阶段硼同位素分馏系变化范围为0.9944~1.0017(CSE)和0.9913~0.9978(PCE)。硫酸盐阶段虽然没有含钙硫酸盐(如石膏)的析出,但是含镁硫酸盐(以白钠镁矾为主)的析出同样造成了较大的硼同位素分馏。由于在石盐阶段伴随硫酸盐的析出,也同样存在着较大的硼同位素分馏。基于以上研究内容,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对硫酸钠亚型咸水湖演化过程中的析盐规律及各析盐阶段的p H值变化规律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对湖卤水演化过程中硼同位素分馏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聂国亮[7](2020)在《四川盆地含锂钾锶地下卤水体系298K相平衡》文中提出为了实现四川盆地三叠纪地下卤水中锂、钾、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揭示该卤水资源的成矿过程及卤水中盐类矿物的溶解和结晶规律,本论文以四川盆地三叠纪富锂、钾、锶地下卤水体系为研究对象,开展了298 K条件下五元体系Na Cl–KCl–Mg Cl2–Sr Cl2–H2O、Li Cl–Na Cl–KCl–Sr Cl2–H2O、Li Cl–Na Cl–Mg Cl2–Sr Cl2–H2O、Li Cl–KCl–Mg Cl2–Sr Cl2–H2O及其部分子体系稳定相平衡研究,获得了相应的实验相平衡数据和平衡相图,同时应用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模型对部分子体系开展了相平衡理论计算。三元体系Li Cl–Na Cl–H2O、Li Cl–KCl–H2O在298 K条件下均为简单共饱和型,体系未发现固溶体和复盐生成,但有相应水合盐的固相结晶区。三元体系Li Cl–Sr Cl2–H2O在298时同样无固溶体和复盐生成,但相图中存在Sr Cl2·2H2O的溶解度曲线,其相图属于水合物相图I型。298 K条件下三元体系Li Cl–Mg Cl2–H2O为复杂体系,未发现固溶体存在,但有复盐Li Cl·Mg Cl2·7H2O生成。上述三元体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对比相图中,相图的构型未发生明显变化,Li Cl、Mg Cl2在溶液中对其他盐类物质均表现出较强的盐析作用。四元体系Na Cl–KCl–Sr Cl2–H2O在298 K时未发现固溶体和复盐生成,其相图属于简单共饱和型,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对比相图中,相图的构型一致,随温度升高出现了Sr Cl2·2H2O固相结晶区。298 K条件下四元体系Na Cl–Mg Cl2–Sr Cl2–H2O、Li Cl–Na Cl–Sr Cl2–H2O、Li Cl–KCl–Sr Cl2–H2O中均无固溶体和复盐生成,由于Mg Cl2、Li Cl对Sr Cl2强烈的盐析作用而出现了Sr Cl2·2H2O的固相结晶区,其中四元体系Na Cl–Mg Cl2–Sr Cl2–H2O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对比相图中,相图的构型未发生改变,373 K时,Sr Cl2·6H2O消失,出现了Sr Cl2·H2O固相结晶区。四元体系KCl–Mg Cl2–Sr Cl2–H2O在298 K时无固溶体但有复盐光卤石(KCl·Mg Cl2·6H2O)生成,同时还生成了Sr Cl2·2H2O,属于复杂体系,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对比相图中,相图的构型未变。298 K条件下四元体系Li Cl–Mg Cl2–Sr Cl2–H2O为复杂体系,无固溶体但有复盐锂光卤石(Li Cl·Mg Cl2·7H2O)结晶相区,相平衡实验结果表明锂盐的溶解度明显大于其他盐类物质。298 K条件下五元体系Na Cl–KCl–Mg Cl2–Sr Cl2–H2O分别在Na Cl、KCl、Sr Cl2饱和时均无固溶体但有复盐光卤石(KCl·Mg Cl2·6H2O)生成,Na Cl饱和时的固相结晶区中,KCl占比最大;Sr Cl2饱和时的固相结晶区中,Na Cl占比最大,Sr Cl2·2H2O占比最小;KCl饱和时的简化干基图相对简单,各固相结晶区的大小按照Na Cl、Sr Cl2·6H2O、KCl·Mg Cl2·6H2O顺序依次递减。298 K条件下五元体系Li Cl–Na Cl–Mg Cl2–Sr Cl2–H2O分别在Li Cl、Na Cl、Mg Cl2饱和时均无固溶体生成,但都存在复盐锂光卤石(Li Cl·Mg Cl2·7H2O),Li Cl和Mg Cl2分别饱和时的简化干基图类似,Li Cl·Mg Cl2·7H2O在上述两个条件下,溶解度最大;Na Cl饱和时的各盐类物质的溶解性大小按照Sr Cl2·6H2O、Sr Cl2·2H2O、Mg Cl2·6H2O、Li Cl·Mg Cl2·7H2O、Li Cl·H2O依次增加。298 K条件下五元体系Li Cl–Na Cl–KCl–Sr Cl2–H2O在Li Cl、Na Cl、KCl、Sr Cl2饱和的相图中无复盐和固溶体生成,其空间立体图中含有二十三条等温溶解度单变量曲线、五个单固相结晶区和两个五元共饱点。其中Li Cl、Sr Cl2分别饱和时的简化干基图类似,上述两种盐各自饱和时的固相结晶区中,Sr Cl2·2H2O的结晶区占比均最小;Na Cl、KCl各自饱和时的简化干基图同样类似,固相结晶区中均存在Sr Cl2·6H2O、Sr Cl2·2H2O、Li Cl·H2O,其中Li Cl·H2O的相区占比最小。298 K条件下五元体系Li Cl–KCl–Mg Cl2–Sr Cl2–H2O分别在Li Cl、KCl、Mg Cl2饱和时均无固溶体生成,但有复盐光卤石(KCl·Mg Cl2·6H2O)、锂光卤石(Li Cl·Mg Cl2·7H2O)存在,Li Cl、KCl各自饱和情况下的简化干基图构型一致,各固相结晶区中含锂盐的相区占比均最小;Mg Cl2饱和时的简化干基图相对简单,各固相结晶区的大小按照KCl·Mg Cl2·6H2O、Sr Cl2·2H2O、Li Cl·Mg Cl2·7H2O的顺序依次递增。基于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对298 K条件下四元体系Na Cl–Mg Cl2–Sr Cl2–H2O、KCl–Mg Cl2–Sr Cl2–H2O、Li Cl–Na Cl–Sr Cl2–H2O、Li Cl–KCl–Sr Cl2–H2O、Li Cl–Mg Cl2–Sr Cl2–H2O进行了相平衡理论计算,并和相平衡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讨论,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相图与实验相图基本吻合。
雒瑞银[8](2019)在《吉兰泰盐湖卤水高值利用及尾矿溶采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内蒙古吉兰泰盐湖经过五十余年的开采,盐湖正面临盐湖补水严重不足、盐湖老化、可直接机械开采的矿床已日趋匮乏等技术难题,水溶开采难以利用的尾矿生产再生盐成为湖盐生产的必然选择。溶采尾矿存在资源利用率低、卤水组成多元化且质量难以控制、盐的品位低等关键问题,利用尾矿高效制卤制盐成为内蒙湖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基于此,针对液体矿,本文首先依据Na+、Mg2+//Cl-、SO42-H20四元水盐体系相图,采用强制蒸发恒温平衡法,分别研究了晶间卤水和船采区卤水在不同温度下的蒸发析盐规律。结果表明:25℃下蒸发晶间卤水,卤水密度达到1.2519g/cm3时,氯化钠析出率为92.61%,析出固相中氯化钠纯度为97.01%,35℃下蒸发晶间卤水,卤水密度达到1.2420g/cm3时,氯化钠析出率为91.32%,析出固相中氯化钠纯度97.80%;25℃下蒸发船采区卤水,卤水密度达到1.2618 g/cm3时,氯化钠析出率为71.02%,析出固相中氯化钠纯度为95.23%,35℃下蒸发船采区卤水,卤水密度达到1.2682g/cm3时,氯化钠析出率为77.64%,析出固相中氯化钠纯度为96.71%。其次,通过对船采区卤水冷冻析硝和冻硝后卤水蒸发析盐规律研究,确定了船采区卤水“冻硝-日晒制盐”工艺。综合考察了冻硝温度、加水率、冻硝时间等因素对析硝率和硫酸根去除率的影响以及温度对蒸发析盐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船采区卤水加水率为8%时,卤水密度降至1.1978 g/cm3,在-10℃下冷冻12 h,冻硝后的卤水密度为1.1866g/cm3时,卤水中SO42-含量降至9.84 g/L,芒硝析出率为73.16%。冻硝后卤水在25℃下蒸发,卤水密度达1.2601 g/cm3时,氯化钠的析出率为93.14%,析出固相中氯化钠纯度为96.23%。再次,针对固体矿,分别探讨了氨碱废液与淡水混配溶采二层盐,以及淡水溶采盐湖固体尾矿的溶采规律。通过间歇溶采实验考察了氨碱废液与淡水混配比例、反应时间以及搅拌速率等因素对液体盐成卤浓度、SO42-、Ca2+、Mg2+等化学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以饱和二层盐卤水中加氨碱废液法除硫酸根制备液体盐,在每升饱和二层盐卤水中加入0.1162L氨碱废液,在300r/min下搅拌,反应120min,当卤水密度达到1.1888 g/cm3时分离可获得纯碱用优质液体盐。利用淡水与氨碱废液混合在溶解二层盐过程中除硫酸根法制备液体盐,每制备1 L液体盐需要610.15 g二层盐,氨碱废液与淡水混配比例为1:5.55~6.36,搅拌速率为300 r/min,反应时间为120min时,卤水密度为1.1943 g/cm3~1.2001 g/cm3时可制得纯碱用优质液体盐。利用氨碱废液处理二层盐可以达到除硫作用,使得到的液体盐纯度更高达到制碱要求,同时起到处理氨碱废液的作用,回收了废液中的氯化钠,还节约部分淡水资源,使盐湖资源综合利用。通过静态原生盐溶解实验,考察了温度、溶解方式、溶解液浓度以及氨碱废液与淡水混配比例等因素对盐湖尾矿的溶采规律,结果表明:原生盐溶解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温度到40℃时,原生盐上溶的溶解速率为22.43g/(cm2·h),其侧溶的溶解速率为19.35 g/(cm2·h);原生盐的溶解速率随溶解液浓度增大而降低,当氯化钠浓度为0 g/L时的溶解速率最大,其上溶的溶解速率为16.70g/(cm2·h),其侧溶的溶解速率为13.31 g/(cm2·h),当氯化钠浓度为300g/L时的溶解速率最小,其上溶的溶解速率为1.13 g/(cm2·h),其侧溶的溶解速率为0.31 g/(cm2·h)。氨碱废液与淡水混合溶解原生盐,当淡水比例增大时原生盐溶解速率增加,氨碱废液:淡水为1:0时溶解速率最小,其上溶的溶解速率为2.04 g/(cm2·h),其侧溶的溶解速率为0.86 g/(cm2·h);氨碱废液:淡水为1:4时溶解速率最大,其上溶的溶解速率为16.65 g/(cm2·h),其侧溶的溶解速率为12.71 g/(cm2·h)。本文通过对吉兰泰液体矿及固体矿的研究,可为吉兰泰盐湖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张星[9](2019)在《基于石盐流体包裹体成分的昆特依盐湖古卤水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杂卤石是一种重要的含钾矿物,广泛分布于不同地质时代的海相及现代盐湖蒸发岩矿床中。昆特依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北部,该盐湖杂卤石资源丰富,是研究现代盐湖杂卤石成因的良好载体。尽管已有学者对昆特依盐湖杂卤石的形成机理开展了研究工作,但目前尚存在较大争议。石盐流体包裹体成分是重建古卤水演化的重要方法,已在不同地质时代古海水演化重建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论文以昆特依盐湖ZK3608钻孔为研究对象,利用LA-ICP-MS技术对钻孔剖面开展石盐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结合钻孔剖面岩性地层划分及XRD物相分析,阐明该盐湖古卤水地球化学特征并尝试探讨杂卤石的成因。矿物组成及组合分析结果揭示,沉积剖面有9个明显的化学沉积-碎屑沉积旋回,反映出湖水咸淡交替、气候干湿变化的周期性;盐层形成于偏酸性氧化环境和干冷气候下,碎屑沉积物层形成于相对温湿的气候和偏碱性的还原环境中。原生石盐流体包裹体成分研究表明,K在盐层中表现为自下而上的逐渐升高的趋势,表明了卤水在每个蒸发岩旋回逐渐浓缩的趋势。各个离子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Mg、K、Rb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Ca与Sr之间的变化基本一致但与其他元素变化相反,这些离子含量随深度出现旋回性变化反映了古卤水演化是一个相对浓缩和淡化的波动性变化过程。杂卤石含量随深度的变化与流体包裹体中的K、Mg含量变化具有一致性,K、Mg含量高时出现杂卤石的富集,而杂卤石与石盐包裹体中的Ca含量不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碎屑层中杂卤石高度富集,而原始母卤无法提供如此高大量的Ca,故推测这些杂卤石中的Ca是外源的;盐层中K、Mg富集而杂卤石较少,原始母卤完全可以提供Ca源。矿物学及石盐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共同揭示了盐层中的杂卤石应该是原生沉积的产物,而碎屑层中的杂卤石主要为交代成因。
洪荣昌[10](2018)在《大柴旦盐湖沉积演化 ——西风带古气候记录及镁硼酸盐矿床成因》文中研究指明大柴旦盐湖(37°46′37°55′N,95°02′95°22′E)位于柴达木盆地北部的次级盆地及祁连山系南缘的山间盆地中,为一封闭湖泊。湖区在盛行西风的控制下干旱少雨,北部山区汇水盆地的降水量主导大柴旦盐湖水位和水化学的组成及其变化。为了探测保存在大柴旦湖底沉积序列中气候变化信息,本学位论文对百米岩芯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旨在建立古气候演变历史,为重建青藏高原北部西风带气候与环境变化记录,西风与东亚季风气候的耦合和变化机理的研究提供关键研究点数据。同时,大柴旦盐湖在其沉积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固相硼矿不仅有着重要的资源价值,也为全面了解大柴旦盆地沉积演化过程和探讨倍受国内外同行关注的盐湖硼矿成因理论提供了关键研究点。百米岩芯DCD100A位于大柴旦盐湖沉积中心,沉积剖面D3位于大柴旦现代盐湖水体中部湖底,对其开展了年代学(15个加速器质谱14C测龄样品)、沉积地层学、地球化学(4200个样点)、矿物学(520个XRD矿物鉴定样品、30个扫描电镜样品)、烧失量(431个样品)、全氮(431个样品)和粒度(431个样品)等分析测试和环境指标提取,获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建立了百米岩芯的年代框架,确定了大柴旦地区末次冰消期始于18.0 cal.ka BP,全新世的开始时间为11.8 cal.ka BP。这两个重要时间节点的确定对于青藏高原北部气候与环境演变历史的研究意义重大。2.研究确定大柴旦盐湖蒸发盐类沉积始于11.4 cal.ka BP,论证了柴达木盆地盐湖全新世暖期成盐的水文气候作用机理,即(1)对于盛行西风控制下的大柴旦盆地而言,大气温度对其湖泊沉积的控制作用尤为突出,这是因为:相对暖期时,例如早-中全新世,夏季地面温度较高,大气垂向对流增强,在山地地形因素影响下的大气冷凝作用增强,以致山区降水量增加,汇入盐湖的季节性水量增加;与此同时,盆地中心干旱化加剧导致盐湖蒸发量剧增,构成蒸发盐沉积的基本必要条件。(2)冰期时段与暖期时的情形截然相反,山区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及入湖水量低,盆地中干冷冬季造成湖泊冰封期长,湖泊蒸发量低,因此2425 cal.ka BP之前干冷气候条件下不能形成蒸发盐地层。3.反演了大柴旦湖由淡水湖泊过渡到盐湖的四个演化阶段:(1)淡水湖泊阶段(19.218.0 cal.ka BP):以碎屑沉积为主,包括平均4%的碳酸盐矿物;(2)微咸水湖泊阶段(18.014.4 cal.ka BP):湖泊中碳酸盐矿物均值由上一阶段的4%迅速增加,最高可达25%,碳酸盐含量的变化格局反映了这一时段中水文气候状态的不稳定性;(3)半咸水湖泊阶段(14.410.0 cal.ka BP):以石膏、半水石膏开始沉积并快速增加为特征,这两种矿物皆未能成层而是散布在沉积物中,平均含量分别为10%和6%,它们的出现反映了夏季蒸发作用的增强及古湖盐度的提高;(4)盐湖阶段(10.00 cal.ka BP):大柴旦盐湖蒸发盐类沉积始于早全新世,湖泊沉积中心形成了巨厚的石盐沉积层。4.利用百米岩芯的TN,OM,Rb/Sr,carbonate and gypsum contents等多项地层参数,重建了大柴旦盐湖LGM晚期以来的古气候与古环境记录,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时期:(1)LGM晚期极端干冷气候期(19.218.0 cal.ka BP):大柴旦古湖有机生产率极低,沉积物Rb/Sr比值为整支岩芯中最高区段;(2)末次冰消期逐渐升温极不稳定气候期(18.011.4 cal.ka BP):古湖的有机生产率开始提高,且多次变化;碳酸盐含量总体逐步增长,后期出现石膏/半水石膏,蒸发作用较前期明显提升,夏季温度在波动中逐步升高;(3)全新世暖干气候期(11.40 cal.ka BP):主要以石盐的大量沉积为特征。蒸发盐类沉积是区内气温升高背景下山区降水增加,入湖径流增多,湖区夏季蒸发作用显着增强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LGM晚期以来大柴旦地区气候变化特征与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5.大柴旦盐湖的地理位置、地貌和气候特征决定了东亚季风水汽对其几乎完全没有影响,因此,本项研究重建的大柴旦古气候记录是西风带古气候演变的关键研究点记录之一。结果显示:该区末次冰消期以来大气温度千年尺度上的演变趋势与青海湖(季风-西风过渡区)和内蒙中部的黄旗海(西风-季风共同影响区)具有较好的相似性,都从LGM干冷气候碎屑沉积,至末次冰消期波动气候下的碎屑沉积,最终在全新世暖期气候条件下转变成蒸发盐类沉积(大柴旦湖),或碳酸盐质化学沉积(青海湖、黄旗海)。这种主格调基本一致的现象对于探索区域气候变化动因、对于西风与季风循环的耦合机制的研究有重要价值。6.确定大柴旦湖底柱硼镁石为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原生硼矿物。胶结块状硼矿层的微层理结构反映了盐湖浅水沉积环境,水化学组成的季节性变化较大,有利于硼矿物直接从盐湖表层卤水中成核和析出。矿层中柱硼镁石矿物呈现完好自形晶体特征,未见任何次生作用痕迹,由此断定,柱硼镁石是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原生硼矿物。7.揭示了湖底柱硼镁石矿层的形成条件和成矿机理。研究结果显示,区域气温升高促发盐湖区及其汇水流域水文气候条件的改变,决定了大柴旦盐湖蒸发盐类地层序列的形成。北部山地含硼热泉水输入盐湖中部水体无疑是形成湖底硼矿层的基本物质基础,而造成山区热泉水量大幅度增加并汇入盐湖蒸发成矿的动因同样是因山区降水量大幅增加、下渗参与地下水热循的结果。根据捕获的沉积物和过去1000多年沉积物中未能检测到镁硼酸盐矿物这一事实,结合D3剖面岩性特征和矿物组成及其变化特征,研究推断:柱硼镁石矿层形成时的水文气候条件、水体地球化学特征和古湖沉积环境与现今相比需构成以下条件:夏季蒸发作用较强、浅湖水环境、古湖水碱度较高(p H>9.3)、硼含量>600 mg/L、Mg/Ca比值>39。
二、西藏扎布耶盐湖晶间卤水化学及其演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扎布耶盐湖晶间卤水化学及其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盐矿成因及气候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地质特征 |
2.1 自然地理 |
2.2 地层特征 |
2.3 构造特征 |
2.4 矿床特征 |
3 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系沉积特征及物源分析 |
3.1 沉积特征 |
3.2 物源分析 |
4 库米什盆地表生盐系地层时代框架 |
4.1 ~(14)C测年原理 |
4.2 样品、实验方法及流程 |
4.3 分析结果 |
4.4 地层时代讨论 |
5 晚第四纪盐矿矿物学特征分析 |
5.1 样品与方法 |
5.2 分析结果 |
5.3 矿物学分析 |
6 古气候与古环境恢复 |
6.1 元素地球化学 |
6.2 硫同位素 |
6.3 碳、氧同位素 |
6.4 卤水化学分析 |
6.5 古盐度分析 |
7 成矿机制及气候响应 |
7.1 成矿物质来源 |
7.2 成矿环境 |
7.3 盐矿成因 |
7.4 成盐作用对气候的响应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存在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含钾硝酸盐水盐体系低温相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新疆盐湖资源概况 |
1.3 硝酸盐资源概况 |
1.3.1 国外天然硝酸盐资源及加工技术 |
1.3.2 国内天然硝酸盐资源及开发利用 |
1.4 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方法与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水盐体系相平衡 |
1.5.2 冰点、共晶点及低温生产工艺 |
1.6 扩展的UNIQUAC模型 |
1.7 本课题主要研究意义和内容 |
1.7.1 课题目的与意义 |
1.7.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8 课题来源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仪器及实验装置 |
2.2 实验方法 |
2.3 化学分析方法 |
第3章 三元体系相平衡及冰点、共晶点研究 |
3.1 Na~+//Cl~-,NO_3~-–H_2O258.15 K相平衡研究与讨论 |
3.2 K~+,Mg_2~+//Cl~-–H_2O258.15 K相平衡研究与讨论 |
3.3 Na~+,Mg_2~+//NO_3~–H_2O258.15 K相平衡研究与讨论 |
3.4 Mg_2~+//Cl~-,NO_3~–H_2O258.15K相平衡研究与讨论 |
3.5 Na~+//Cl~-,SO_4~(2-)–H_2O体系冰点、共晶点的测定与图形表达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四元体系相平衡及冰点、共晶点研究 |
4.1 Na~+,K~+,Mg_2~+//Cl~-–H_2O258.15 K相平衡研究 |
4.1.1 相平衡数据 |
4.1.2 相图结构分析与讨论 |
4.1.3 共饱点平衡固相组成的确定 |
4.1.4 不同温度下的相图比较及应用 |
4.2 Na~+,Mg_2~+//Cl~-,NO_3~–H_2O258.15 K相平衡研究 |
4.2.1 相平衡数据 |
4.2.2 相图结构分析与讨论 |
4.2.3 温度对相图结晶区的影响 |
4.3 四元体系冰点、共晶点的测定与图形表达 |
4.3.1 Na~+//Cl~-,NO_3~,SO_4~(2-)–H_2O体系冰点(共晶点)温度-溶液组成图 |
4.3.2 Na~+,K~+//Cl~-,NO_3~–H_2O体系冰点(共晶点)温度-溶液组成图 |
4.4 四元体系等水组成溶液冰点的热力学模型 |
4.4.1 Na~+//Cl~-,NO_3~,SO_4~(2-)–H_2O体系等水组成溶液冰点模型计算 |
4.4.2 Na~+,K~+//Cl~-,NO_3~–H_2O体系等水组成溶液冰点模型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五元体系258.15K相平衡研究 |
5.1 Na~+,K~+,Mg_2~+//Cl~-,NO_3~–H_2O258.15 K相平衡研究 |
5.1.1 相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 |
5.1.2 不同温度下的相平衡关系对比 |
5.2 Na~+,Mg_2~+//Cl~-,NO_3~,SO_4~(2-)–H_2O258.15 K相平衡研究 |
5.2.1 相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2 不同温度下的相平衡关系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六元体系Na~+,K~+,Mg_2~+//Cl~-,NO_3~,SO_4~(2-)–H_2O258.15 K相平衡研究 |
6.1 六元体系相平衡数据 |
6.2 六元体系相图构建与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含钾硝酸盐卤水加工工艺基础研究 |
7.1 具有不同组成特征的卤水动态降温析盐规律 |
7.1.1 降温实验过程及数据 |
7.1.2 析盐规律研究与过程计算 |
7.2 冷冻固液分离后卤水自然蒸发析盐研究 |
7.2.1 自然蒸发实验过程及数据 |
7.2.2 卤水蒸发液相组成变化与结晶路线分析 |
7.2.3 卤水蒸发结晶理论分析及计算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柴达木盆地一里坪盐湖富锂卤水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富锂卤水分布 |
1.2.2 富锂卤水来源 |
1.2.3 一里坪富锂卤水开发现状 |
1.3 一里坪盐湖锂矿研究存在的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
1.3.1 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柴达木盆地地理及区域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柴达木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
2.3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地层划分 |
第三章 一里坪盐湖地层及含盐系时代框架 |
3.1 一里坪盐湖地层 |
3.1.1 盐湖地层划分 |
3.1.2 地层空间展布 |
3.2 HC2105钻孔沉积特征 |
3.3 含盐系时代框架 |
3.3.1 铀系不平衡法的原理 |
3.3.2 样品选择 |
3.3.3 实验方法及流程 |
3.3.4 测试结果与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一里坪盐湖富锂卤水形成的气候条件 |
4.1 石盐岩流体包裹体测温的方法简介 |
4.2 恒温蒸发流体包裹体测温分析 |
4.2.1 样品制备及其包裹体特征 |
4.2.2 实验过程 |
4.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3 一里坪盐湖石盐流体包裹体测温 |
4.3.1 样品及其包裹体特征 |
4.3.2 实验过程及结果 |
4.3.3 均一温度数据有效性 |
4.4 一里坪盐湖成盐期古温度 |
4.5 小结 |
第五章 成矿卤水及其演化 |
5.1 一里坪盐湖卤水成分 |
5.2 石盐流体包裹体成分 |
5.2.1 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方法 |
5.2.2 样品及测试流程 |
5.2.3 测试结果 |
5.2.4 数据可靠性 |
5.3 流体包裹体成分的指示意义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一里坪富锂卤水成因分析 |
第七章 结论及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多指标约束下的那棱格勒河流域及其尾闾盐湖锂的物源与迁移富集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全球锂资源储量与分布 |
1.2.1 卤水型锂矿床储量与分布 |
1.2.2 硬岩型锂矿床储量与分布 |
1.2.3 沉积粘土型锂矿床储量与分布 |
1.3 国内外卤水锂矿物源及锂迁移富集规律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卤水锂矿物源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锂迁移富集规律研究现状 |
1.3.3 那棱格勒河及其尾闾盐湖锂成矿物源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目标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和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柴达木盆地区域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地质概况 |
2.2 研究区地质地理概况 |
2.3 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况 |
2.3.1 含水层结构及特征 |
2.3.2 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 |
第3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 |
3.1 样品采集 |
3.2 室内实验 |
3.2.1 蒸发实验 |
3.2.2 沉积物淋滤实验 |
3.3 测试方法 |
3.3.1 XRD分析 |
3.3.2 元素分析 |
3.3.3 硫同位素测试方法 |
3.3.4 锶同位素测试方法 |
3.4 测试结果 |
第4章 那棱格勒河及其尾闾盐湖锂来源的地球化学证据 |
4.1 那棱格勒河锂来源的地球化学证据 |
4.1.1 水化学证据 |
4.1.2 锶、硫同位素证据 |
4.2 东、西台吉乃尔盐湖中锂的来源 |
4.3 小结 |
第5章 那棱格勒河及其尾闾盐湖锂的迁移和富集规律 |
5.1 锂在径流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 |
5.1.1 第一级冲洪积扇水体水化学演化及锂的地球化学行为 |
5.1.2 第二级冲洪积扇水体水化学演化和锂的地球化学行为 |
5.2 锂在尾闾盐湖区蒸发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 |
5.3 那棱格勒河流域及其尾闾盐湖锂的迁移富集过程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不足及展望 |
附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盐湖碳酸盐硼同位素的分馏机理及其对察尔汗成盐过程的反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硼同位素研究现状 |
1.2.1 硼同位素的基本特征 |
1.2.2 盐湖体系硼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1.3 柴达木盆地盐湖的成盐演化研究现状 |
1.3.1 柴达木盆地中成盐元素的分布及富集 |
1.3.2 察尔汗盐湖的成盐演化过程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 创新点和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柴达木盆地地质地理概况 |
2.2 察尔汗盐湖自然地理、地质概况 |
2.2.1 察尔汗盐湖自然地理及钾盐资源概况 |
2.2.2 区域构造和地层 |
2.2.3 ISL1A钻孔位置、年代和沉积特征 |
第3章 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
3.1 样品的采集与准备 |
3.2 分析流程与测试方法 |
3.2.1 不同类型卤水蒸发过程中的pH值测定 |
3.2.2 碳酸盐的硼、锶同位素测试方法 |
3.2.3 碳酸盐元素含量的测定 |
3.2.4 全岩XRD分析 |
3.2.5 粒度测试 |
3.2.6 介形的提取与统计 |
第4章 盐湖卤水-碳酸盐体系的硼同位素分馏 |
4.1 海洋及盐湖碳酸盐的硼同位素对比研究 |
4.1.1 海洋生物碳酸盐δ~(11)B-pH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
4.1.2 湖泊演化过程中水体pKB及pH值的变化 |
4.1.3 湖泊碳酸盐δ~(11)B-pH方法的适用性评价 |
4.2 盐湖卤水-碳酸盐体系的硼同位素分馏 |
4.2.1 柴达木盆地盐湖δ~(11)B、pKB及 pH值随卤水盐度的变化 |
4.2.2 盐湖碳酸盐的硼同位素组成变化及影响因素 |
4.2.3 盐湖卤水-碳酸盐体系的硼同位素分馏模式 |
4.3 湖泊碳酸盐硼同位素的地质意义 |
4.4 小结 |
第5章 硼同位素及微体古生物等揭示的察尔汗湖的成盐演化 |
5.1 ISL1A孔硼同位素对察尔汗地区水体古盐度变化的指示 |
5.2 ISL1A孔微体古生物指标(介形虫)反映的湖泊古盐度变化 |
5.3 ISL1A孔物理指标(矿物、粒度)揭示的湖泊演化过程 |
5.3.1 成盐前后矿物种类的改变 |
5.3.2 粒度特征反映的湖泊水文变化 |
5.4 小结 |
第6章 锶同位素对察尔汗成盐前后古水文条件变化的示踪 |
6.1 锶同位素及其地质意义 |
6.2 ISL1A孔碳酸盐的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6.3 察尔汗盐湖形成机制的进一步探讨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
7.2.1 存在问题 |
7.2.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大苏干湖湖水蒸发析盐过程中硼同位素分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硼同位素地球化学概述 |
1.1.1 硼同位素的分馏机理 |
1.1.2 自然界中硼同位素组成 |
1.1.3 硼同位素地球化学应用研究 |
1.2 盐湖蒸发实验及硼同位素研究 |
1.2.1 盐湖蒸发实验研究现状 |
1.2.2 盐湖硼同位素地球化学 |
1.3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样品处理及测定方法 |
2.1 实验仪器 |
2.2 硼的纯化与分离 |
2.2.1 离子交换柱的制备 |
2.2.2 硼的纯化分离过程 |
2.3 硼同位素组成测定 |
第三章 大苏干湖湖水蒸发实验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柴达木盆地自然概况 |
3.1.2 苏干湖区自然概况 |
3.1.3 大苏干湖水文特征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条件与方法 |
3.2.3 分析检测方法 |
3.2.4 样品采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蒸发过程中的析盐阶段 |
3.3.2 蒸发过程中pH值变化情况 |
3.3.3 钾和硼在蒸发浓缩过程中的行为 |
3.3.4 CSE与 PCE实验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苏干湖湖水蒸发过程中硼同位素分馏 |
4.1 实验方法和仪器 |
4.1.1 试剂及设备 |
4.1.2 样品前处理 |
4.1.3 硼同位素组成测定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硼在固液相之间的分配系数 |
4.2.2 液相的硼同位素组成变化 |
4.2.3 碳酸盐阶段的硼同位素分馏 |
4.2.4 硫酸盐和石盐阶段的硼同位素分馏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5.2.1 不足之处 |
5.2.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四川盆地含锂钾锶地下卤水体系298K相平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2 卤水资源概述 |
1.2.1 卤水资源的定义 |
1.2.2 卤水资源的成因和分类 |
1.2.3 卤水资源的分布 |
1.3 四川盆地三叠纪地下卤水地球化学特征 |
1.4 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 |
1.4.1 含钾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现状 |
1.4.2 含锂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现状 |
1.4.3 含锶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现状 |
1.5 电解质溶液理论 |
1.5.1 发展现状 |
1.5.2 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模型及其发展 |
1.6 研究内容 |
1.6.1 稳定相平衡实验研究 |
1.6.2 相平衡理论计算 |
1.7 论文创新点 |
1.8 研究经费来源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 |
2.2 分析方法 |
2.3 实验仪器 |
2.4 实验方法 |
第3章 五元体系NaCl-KCl-MgCl_2-SrCl_2-H_2O及其子体系298K相平衡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四元体系NaCl-MgCl_2-SrCl_2-H_2O298 K相平衡 |
3.2.1 相平衡研究结果与讨论 |
3.2.2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对比和讨论 |
3.3 四元体系KCl-MgCl_2-SrCl_2-H_2O298 K相平衡 |
3.3.1 相平衡研究结果与讨论 |
3.3.2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对比和讨论 |
3.4 四元体系NaCl-KCl-SrCl_2-H_2O298 K相平衡 |
3.4.1 相平衡研究结果与讨论 |
3.4.2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对比和讨论 |
3.5 五元体系NaCl-KCl-MgCl_2-SrCl_2-H_2O298 K相平衡 |
3.5.1 五元体系NaCl-K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NaCl饱和) |
3.5.2 五元体系NaCl-K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KCl饱和) |
3.5.3 五元体系NaCl-K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SrCl_2饱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五元体系LiCl-NaCl-MgCl_2-SrCl_2-H_2O及其子体系298K相平衡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三元体系LiCl-NaCl-H_2O298 K相平衡 |
4.2.1 相平衡研究结果与讨论 |
4.2.2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对比和讨论 |
4.3 三元体系LiCl-MgCl_2-H_2O298 K相平衡 |
4.3.1 相平衡研究结果与讨论 |
4.3.2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对比和讨论 |
4.4 三元体系LiCl-SrCl_2-H_2O298 K相平衡 |
4.4.1 相平衡研究结果与讨论 |
4.4.2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对比和讨论 |
4.5 四元体系LiCl-MgCl_2-SrCl_2-H_2O298 K相平衡 |
4.6 四元体系LiCl-NaCl-SrCl_2-H_2O298 K相平衡 |
4.7 五元体系LiCl-NaCl-MgCl_2-SrCl_2-H_2O298 K相平衡 |
4.7.1 五元体系LiCl-Na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NaCl饱和). |
4.7.2 五元体系LiCl-Na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LiCl饱和) |
4.7.3 五元体系LiCl-Na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MgCl_2饱和)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五元体系LiCl-NaCl-KCl-SrCl_2-H_2O及其子体系298 K相平衡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三元体系LiCl-KCl-H_2O298 K相平衡 |
5.3 四元体系LiCl-KCl-SrCl_2-H_2O298 K相平衡 |
5.4 五元体系LiCl-NaCl-KCl-SrCl_2-H_2O298 K相平衡 |
5.4.1 五元体系LiCl-NaCl-KCl-SrCl_2-H_2O相平衡(NaCl饱和) |
5.4.2 五元体系LiCl-NaCl-KCl-SrCl_2-H_2O相平衡(LiCl饱和) |
5.4.3 五元体系LiCl-NaCl-KCl-SrCl_2-H_2O相平衡(KCl饱和) |
5.4.4 五元体系LiCl-NaCl-KCl-SrCl_2-H_2O相平衡(SrCl_2饱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五元体系LiCl-KCl-MgCl_2-SrCl_2-H_2O298 K相平衡研究 |
6.1 研究背景 |
6.2 五元体系LiCl-KCl-MgCl_2-SrCl_2-H_2O298 K相平衡 |
6.2.1 五元体系LiCl-K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LiCl饱和) |
6.2.2 五元体系LiCl-K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KCl饱和) |
6.2.3 五元体系LiCl-K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MgCl_2饱和)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相平衡理论计算 |
7.1 Pitzer方程介绍 |
7.2 含锶子体系298K相平衡理论计算 |
7.2.1 四元体系Na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理论计算 |
7.2.2 四元体系K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理论计算 |
7.2.3 四元体系Li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理论计算 |
7.2.4 四元体系LiCl-NaCl-SrCl_2-H_2O相平衡理论计算 |
7.2.5 四元体系LiCl-KCl-SrCl_2-H_2O相平衡理论计算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A 计算程序 |
B 平衡固相单晶鉴定图谱 |
(8)吉兰泰盐湖卤水高值利用及尾矿溶采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国内盐湖开发利用现状简介 |
1.1.1 我国盐湖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盐湖资源开发现状 |
1.1.3 我国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1.2 国外盐湖开发利用现状简介 |
1.2.1 国外盐湖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盐湖开发利用现状 |
1.3 氨碱废液利用现状 |
1.4 盐湖尾矿开采工艺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5.1 吉兰泰盐湖的开发现状 |
1.5.2 吉兰泰的气候特点 |
1.5.3 课题研究意义 |
1.6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内容 |
1.6.3 课题研究创新点 |
2 吉兰泰盐湖晶间卤水及船采区卤水蒸发析盐规律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卤水蒸发实验方法 |
2.2.2 分析方法 |
2.3 吉兰泰盐湖晶间卤水蒸发析盐规律研究 |
2.3.1 吉兰泰盐湖晶间卤水组成分析 |
2.3.2 25℃晶间卤水蒸发析盐规律研究 |
2.3.3 35℃晶间卤水蒸发析盐规律研究 |
2.4 吉兰泰盐湖船采区卤水蒸发析盐规律研究 |
2.4.1 吉兰泰盐湖船采区卤水组成分析 |
2.4.2 25℃船采区卤水蒸发析盐规律研究 |
2.4.3 35℃船采区卤水蒸发析盐规律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吉兰泰盐湖船采区卤水冻硝规律及冻硝母液蒸发析盐规律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药品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卤水冻硝实验方法 |
3.2.2 卤水蒸发实验方法 |
3.2.3 分析方法 |
3.3 吉兰泰盐湖船采区卤水冻硝规律研究 |
3.3.1 -10℃下原卤水冻硝规律研究 |
3.3.2 -10℃下兑水冻硝规律研究 |
3.3.3 -15℃下兑水冻硝规律研究 |
3.4 冻硝后母液蒸发析盐规律研究 |
3.5 吉兰泰盐湖卤水冻硝产盐生产工艺控制参数 |
3.6 本章小结 |
4 利用氨碱废液溶采二层盐生产液体盐工艺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药品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饱和二层盐卤水中加氨碱废液除SO_4~(2-)的工艺研究 |
4.2.2 氨碱废液与淡水混配溶采二层盐除SO_4~(2-)的工艺研究 |
4.2.3 分析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饱和二层盐卤水与氨碱废液的组成分析 |
4.3.2 搅拌速率对液体盐质量的影响 |
4.3.3 反应时间对液体盐质量的影响 |
4.4 淡水和氨碱废液混配溶采二层盐制备液体盐工艺研究 |
4.4.1 二层盐固相组成 |
4.4.2 淡水与氨碱废液的比例对液体盐质量的影响 |
4.5 利用氨碱废液溶采二层盐生产液体盐间歇工艺 |
4.6 本章小结 |
5 吉兰泰盐湖原生盐溶解速率探究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1.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5.1.2 实验仪器 |
5.1.3 实验装置 |
5.2 实验方法 |
5.3 分析方法 |
5.4 原生盐溶解速率探究 |
5.4.1 原生盐的组成分析 |
5.4.2 温度对原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 |
5.4.3 溶解液浓度对原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 |
5.4.4 氨碱废液与淡水混合比例对原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7 展望 |
8 参考文献 |
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 致谢 |
(9)基于石盐流体包裹体成分的昆特依盐湖古卤水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1.1 大盐滩钾矿床研究 |
1.1.2 流体包裹体研究 |
1.2 研究意义与选题依据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技术路线 |
1.4 完成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 |
2.1.3 水文 |
2.2 研究区区域地质 |
2.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2 研究区地层概况 |
2.2.3 研究区构造概况 |
2.2.4 昆特依盐湖的形成和演化 |
第3章 材料与研究方法 |
3.1 钻孔岩性描述及XRD测试 |
3.1.1 钻孔岩性描述 |
3.1.2 XRD测试 |
3.2 LA-ICP-MS方法 |
3.2.1 样品选取、处理和观察 |
3.2.2 实验样品来源 |
3.2.3 实验仪器及条件 |
3.2.4 校准方法:内标—外标结合法及基体归一法 |
第4章 实验结果 |
4.1 XRD测试结果 |
4.2 石盐流体包裹体特征 |
4.3 包裹体成分测试结果 |
第5章 分析与讨论 |
5.1 钻孔矿物组合特征规律 |
5.2 原生石盐流体包裹体反演古卤水成分 |
5.2.1 原生流体包裹体成分 |
5.2.2 古卤水主要元素含量对比 |
5.3 古卤水成因特征 |
5.4 包裹体主要成分与杂卤石的关系 |
5.5 研究区杂卤石成因探讨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大柴旦盐湖沉积演化 ——西风带古气候记录及镁硼酸盐矿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末次冰消期气候变化研究 |
1.1.1 末次冰消期南北半球气候变化特征 |
1.1.2 末次冰消期气候变化驱动机制研究 |
1.2 末次冰消期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研究 |
1.3 柴达木盆地盐湖硼酸盐矿床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3 研究意义 |
1.4.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柴达木盆地自然环境概况 |
2.1.1 柴达木盆地的形成演化 |
2.1.2 柴达木盆地气候 |
2.2 大柴旦盐湖概况 |
2.2.1 湖区自然地理概况 |
2.2.2 湖区地质概况和水文地质背景 |
2.2.3 硼等主要元素的区域地球化学背景 |
2.3 大柴旦盐湖研究现状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
3.2 沉积岩芯剖面年代学研究 |
3.2.1 ~(14)C定年基本原理 |
3.2.2 样品预处理与测定 |
3.3 沉积物XRD矿物测试分析 |
3.3.1 粉末样品X射线衍射基本原理 |
3.3.2 样品预处理与测定 |
3.4 沉积物烧失量研究方法 |
3.4.1 烧失量的基本原理 |
3.4.2 样品预处理与测定 |
3.5 高分辨率XRF岩芯扫描法 |
3.5.1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
3.5.2 样品预处理与测定 |
3.6 沉积物粒度研究方法 |
3.6.1 沉积物粒度分析原理 |
3.6.2 样品预处理与测定 |
3.7 扫描电镜-能谱(SEM-EDX)分析方法 |
3.7.1 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
3.7.2 样品预处理与测定 |
第4章 大柴旦盐湖沉积序列及其年代标尺的建立 |
4.1 大柴旦盐湖科学钻探DCD100A孔沉积物岩性描述 |
4.2 DCD100A钻孔年代测定及年代序列的建立 |
4.2.1 盐湖年代学研究方法的选择与确定 |
4.2.2 碳库效应 |
4.2.3 碳库效应的校正 |
4.2.4 科学钻探DCD100A孔沉积序列及其年代标尺建立 |
第5章 DCD100A钻孔环境指标测定结果分析 |
5.1 全氮(TN)指标沉积环境意义和结果分析 |
5.1.1 全氮(TN)的沉积环境指示意义 |
5.1.2 DCD100A钻孔TN含量及变化特征 |
5.2 烧失量指标沉积环境意义和结果分析 |
5.2.1 烧失量指标的环境指示意义 |
5.2.2 DCD100A钻孔LOI_(org)和TN含量对比关联研究 |
5.2.3 DCD100A钻孔烧失量变化特征 |
5.3 地球化学元素指标沉积环境意义和结果分析 |
5.3.1 XRF元素扫描结果及其数理统计分析 |
5.3.2 稳定元素扫描结果分析 |
5.3.3 Rb/Sr比值的环境意义及DCD100A钻孔中的变化特征 |
5.3.4 Fe/Mn比值的环境意义及DCD100A钻孔中的变化特征 |
5.4 矿物及其组合沉积环境意义和结果分析 |
5.4.1 DCD100A钻孔矿物及其组合沉积环境意义及其变化特征 |
5.4.2 LGM晚期以来大柴旦湖湖泊演化过程 |
5.5 粒度指标沉积环境意义和结果分析 |
5.5.1 粒度指标的沉积环境意义 |
5.5.2 DCD100A钻孔粒度分布特征 |
第6章 大柴旦盐湖百米岩芯古气候记录 |
6.1 古气候与古环境重建及湖泊演化过程 |
6.2 西风环流影响下的大柴旦盐湖古气候演化特征及全球联系 |
6.2.1 对全球气候模式响应研究 |
6.2.2 西风区与季风-西风过渡区古气候对比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大柴旦湖底地层沉积演化及柱硼镁石矿层形成条件 |
7.1 大柴旦盐湖湖底沉积的岩性特征 |
7.2 结果分析 |
7.3 柱硼镁石的成矿条件和成矿机制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西藏扎布耶盐湖晶间卤水化学及其演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盐矿成因及气候响应[D]. 殷天涛.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4)
- [2]含钾硝酸盐水盐体系低温相变化研究[D]. 王雪莹. 新疆大学, 2020
- [3]柴达木盆地一里坪盐湖富锂卤水成因研究[D]. 汪明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4]多指标约束下的那棱格勒河流域及其尾闾盐湖锂的物源与迁移富集规律研究[D]. 李庆宽.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20
- [5]盐湖碳酸盐硼同位素的分馏机理及其对察尔汗成盐过程的反演[D]. 张湘如.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20
- [6]大苏干湖湖水蒸发析盐过程中硼同位素分馏特征[D]. 李兴意.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20(04)
- [7]四川盆地含锂钾锶地下卤水体系298K相平衡[D]. 聂国亮.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8]吉兰泰盐湖卤水高值利用及尾矿溶采规律研究[D]. 雒瑞银.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9]基于石盐流体包裹体成分的昆特依盐湖古卤水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张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19
- [10]大柴旦盐湖沉积演化 ——西风带古气候记录及镁硼酸盐矿床成因[D]. 洪荣昌.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