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州市高中新生HBsAg携带情况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王春鹏[1](2021)在《东路哈哈腔的审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路哈哈腔,又称“东调哈哈腔”,是哈哈腔三大支系中的原初母系。它形成于明末清初,跨区域流传于衔接冀鲁两省的冀东南-鲁西北地区,是融合清初“东柳”与“西梆”两大声腔特点的北方民间艺术,几百年来一直深受流传区域内民众的欢迎与喜爱。东路哈哈腔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信息与艺术资源,反映当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重要的审美文化研究价值。但由于时代变迁,人们的生活与娱乐方式发生巨变,东路哈哈腔正显现出不容乐观的生存状况。政策引导、经济补助、行政干预等手段虽然可以在短时期内起到缓解作用,但却很难做到能长久地维持其生命。在诸多措施不见明显成效的情况下,对东路哈哈腔开展一种基于学术层面的“抢救”,即进行审美文化内涵研究,应是当前很必要的一个现实选择。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跨区域生长的东路哈哈腔缺乏应有的关注和深入探讨,往往围绕某一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哈哈腔进行研究,或者将其作为哈哈腔整体中的一部分而停留于纯艺术的概要论述,致使我们很难触及到它的真实面目,从而不能很好地为剧种保护与研究起到有力支撑。为此,本文将以问题研究为导向,在“文化区域”视域下对东路哈哈腔进行独立而系统的审美文化内涵研究,即以田野调查和文献记载为依据,结合民族音乐学、文化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的学术积累,梳理东路哈哈腔的形成与发展,并以此为基础深入研究其艺术特质、审美内涵、剧种本体、审美价值与文化属性,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向整体呈现这门艺术的发展全景。全文内容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必要性、研究现状与综述、研究思路与创新点。此部分着重阐述了东路哈哈腔现实生存状况,以及对其开展审美文化内涵研究的必要性;在综合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拟定从“文化区域”、文化生态以及审美文化学统摄下的多学科交叉三个维度进行研究;希望通过运用历史演绎与逻辑分析相结合、整体研究与比较研究互补、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考证相统一的方法,在东路哈哈腔的形成与发展、艺术特质、审美内涵解析、审美规律探寻等方面取得新发现、提出新见解。第一章是东路哈哈腔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论文从地理文化生态、源流与生成、支系划分与东路哈哈腔的传播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与梳理了东路哈哈腔的形成与发展。在地理文化生态方面,当地地势平坦、地理位置重要、水陆交通发达;悠久的民俗活动和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使该地区形成多样与多元的文化艺术生态;当地在明末清初就已出现诸多初具戏曲形态的民间表演艺术,从而使这一区域形成浓郁的戏曲文化氛围。在剧种起源与生成方面,论文提出哈哈腔最早以俗曲形态从十七世纪中叶生发,艺人所说其存在“三百年历史”的提法并不是它成为剧种的起始时间;指出哈哈腔有多重艺术源头,而不是从某一单独源头生发;认为将剧种发源地表述为沧州运东地区更贴近;第一次完整地回溯了哈哈腔的生成与发展过程。在流派划分与东路哈哈腔的传播方面,论文认为东路哈哈腔是三路支系中的原初母系;东路哈哈腔在鲁西北的流传呈现阶梯式和多样化的传播特点。第二章是东路哈哈腔的艺术特质。论文从语言、唱腔、音乐、剧目和表演五个方面对东路哈哈腔的艺术特质进行了全面论述。在语言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语言通俗而诙谐,具体表现为独特的声调与音韵、规整且直白的唱词以及大量运用的俏皮俚语。在唱腔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唱腔质朴自然,其旋律具有浓郁的地域属性,行进时稳中求变;板式结构组织有序。相对于西路,东路哈哈腔保留了冀东南-鲁西北地区民歌的粗犷舒展、平稳流畅,带有更多来自生活的直爽性格。在音乐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音乐给人以灵动自由之感,其过门音乐以灵活多变的曲调为唱腔起到引导与桥梁的作用;伴奏曲牌和锣鼓经种类繁多、色彩丰富;文武场各有侧重,在吹拉敲打间烘托着唱腔,渲染着舞台氛围,它们在突出人物冲突与情感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剧目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剧目具有典型的平民品格,它的对子戏短小精悍,生活气息浓厚;草台戏主要演民间历史故事、传奇小说,剧情跌宕起伏,人物形象富有个性,彰显出强烈的民间气质;台本戏具有超出以往的故事长度、人物数量、行当角色和排场规模,虽然达到至臻成熟的水平,但始终不失平民本色;建国后的新编戏在艺术精神和思想上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现代戏则较为新颖地反映了新时代的生活特点。在表演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表演笃实率真,它注重逼真细腻的生活化动作;偏好风逗乐的表演手段;运用多种舞姿身段和特殊技巧;擅长夸张性的舞台表演风格。第三章是东路哈哈腔的审美解析。在全面论述东路哈哈腔艺术特质的基础上,论文从艺术题旨、叙事模式、人物形象、人文价值理念四个角度出发,结合历史背景和人文传统,对其审美内涵进行深入解读与分析。在艺术题旨上,东路哈哈腔用幽默逗乐调节底层生活;歌唱坚贞不渝的男女爱情;高扬忠孝节义的是非观念,充满了日常生活化的特点。在叙事模式上,东路哈哈腔的叙事平中见奇,呈现为归于“团圆”的串珠叙事结构、“背道而驰”的情节冲突,“少”而不“弱”的悬念设置以及“悲”而不“伤”的审美基调。在人物形象上,东路哈哈腔贴近百姓生活塑造人物;将角色放置于“二元相对”模式下进行刻画;通过“以事见人”的讲述方式展现人物,从而使其戏中人物充满个性魅力。在人文价值理念上,东路哈哈腔以“广乐成教”为宗旨,秉承“俗而不庸”的审美取向;以“明志”观照人生;崇尚“中和”的价值理念;讲求有裨风化的劝惩之道。第四章是东路哈哈腔的剧种本体及创生机制。论文以剖析研究的方式深入剧种内部,分析了东路哈哈腔的声腔、剧种本体和其创生机制。在声腔上,认为东路哈哈腔声腔本质上是一种从“东柳”向“西梆”的过渡与衍变,其成因在于:柳子腔曲牌板腔化为这种衍变发展提供了前提基础;诗赞体上下句为它借鉴吸收梆子剧目搭建了可以跨越的桥梁;京杭运河是剧种产生并发生变化的外在客观条件。在剧种本体结构上,认为东路哈哈腔的剧种本体呈现为一种逐级向外递增的圈层嫡存结构,每一层级都是在上一层级基础上的发展或衍变,而不是推翻或取代;在圈层结构层级数增加过程中,它们逐渐体现出统一的外在定势、题材取向、声腔风格等剧种本体特征,使剧种本体得以构建;这一结构清晰地揭示了东路哈哈腔等地方小剧种的成长模式和嫡存方式。在剧种创生机制上,认为东路哈哈腔具有顽强的自我创生机制,具体体现在:艺人的二次创造、“戏仿”策略和观演互动等。第五章是东路哈哈腔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属性。论文从审美价值和文化属性两个方向探讨东路哈哈腔的文化份量。在审美价值方面,论文认为东路哈哈腔有自己的审美体系,不仅包括具体文化现象中蕴含的艺术特质、审美内涵,剧种审美规律,也包括当地社会赋予它的民间情感。它是当地社会共同“人类情感”的集中体现,是其艺术价值的持久性所在;东路哈哈腔还是当地民众源自内心、纯粹天性的自然表达,它使百姓朴素的生活呈现出人文的美丽和有益于社会稳定发展的积极意义;东路哈哈腔在当代则是人们实现文化认同的精神符号。在文化属性方面,论文认为东路哈哈腔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文化;它审美的深层向度是指向人性;古典格调应是其在当代审美文化中的主要品格。结语对全文进行系统总结与提升。在正文对东路哈哈腔论述与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地方小剧种的整体性、艺术魅力、审美文化内涵以及如何实现其当代价值等问题作进一步阐述与总结。
李晓健[2](2020)在《中心与周邻:陶器视角下的晚商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中原地区殷墟期商文化的陶器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类型学、陶器文化因素构成研究,完善了区域内时空框架,明晰了文化的构成及交流状况,发现晚商文化在走向衰落。并通过对陶器历时性及空间性考察、青铜器族氏铭文的研究证实了上述结论。全文共分为七章。第1章明确了本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并对以往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了简要的回顾,最后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期望达到的学术目的。第2、3章分别对殷墟遗址及周邻区域的陶器做了细致的类型学分析。研究中,我们尤为注重以下两个方面:一、类型学排比时注重类型学研究的独立性。在类型学排比完成之后,再用地层学来逐一检验排比结果的正确与否。二、尽可能将所有器物进行类、型划分。之后通过共存关系尽可能确认每件器物在时空框架中所处的位置。第4、5章第4章明确了各区域内陶器文化因素的构成及来源状况,并对区域内各群陶器按期分布及整体分布状况作了分析,发现晚商文化在走向衰落。基于第4章的研究,第5章认为需要对各区域晚商文化器类与其他器类作对立分析,从而论证上述发现。于是先按类对各型陶器进行考察,再按期对各类陶器进行分析,最后从历时性、空间性角度证实了:中原地区晚商文化在走向衰落的结论。第6章为了明晰各区域背后人群所展现的状况,我们从出土文献材料出发作了分析。整体而言,出土文献材料与陶器分析结果所揭示的情况是类似的。各族氏与商王室的亲疏关系和区域陶器与殷墟遗址陶器的异同大小,在分布上存在着重合现象。但这种吻合现象并非是绝对的统一,如邻近区域的井与殷商有战有和等。第7章回顾、总结了全文。尤其详细总结了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的一些收获,以及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邵莹[3](2020)在《民营中小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研究 ——以山东德州为例》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中小企业逐渐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发展却远远滞后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常常伴随着职工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参保险种少的问题,甚至会有欠费、逃费的现象发生,从而导致民营中小企业的职工无法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凝聚力,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民营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发现和解决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现存问题,对推动民营中小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发展和促进民营中小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民营中小企业职工社会保险为研究对象,采用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规范研究中,一是通过对职工社会保险研究理论,如公平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等进行理论分析,借助这些理论的研究给进一步的规范性研究提供价值尺度;二是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民营中小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现状进行合理与否的价值判断,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在实证研究中,一是通过使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部分民营中小企业的员工、企业管理者以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实地调研,分别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呈现出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现状;二是使用SWOT分析范式,对发展民营中小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结合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企业特性和发展特点,针对民营中小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现存问题从员工、企业、政府三个主体层面提出了如下改进建议。在员工层面,提升职工的参保意识和维权意识。在企业层面,加强劳资关系的规范化管理;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完善薪酬福利制度;加强民营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以解决其资金困难。在政府层面,适当改革现行社会保险制度使之兼顾民营中小企业的企业特性;提升社保费的征缴效率;提高基金统筹层次;减少地方政府的干预以及提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综合服务质量等。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选取民营中小企业职工社会保险为研究对象,对于拓宽相关研究领域,丰富相关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二是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增强了文章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同时,注重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员工和企业层面的微观分析,为进一步完善国家的宏观政策提供更科学有效的依据。三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本文注意从员工、企业、政府三个主体层面开展分析,使整个研究对于职工个人、企业和政府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程子龙[4](2020)在《2017-2019年山东省牛场BVD、IBR、PR流行病学调查及共感染致病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牛病毒性腹泻(BV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的一种主要感染反刍动物的传染性疾病,BVDV为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成员,该病能够引起牛的腹泻、繁殖力下降、产奶量下降、胎儿生长缓慢、呼吸道症状、犊牛持续感染,还会引起流产、胎儿畸形、木乃伊胎、死胎等繁殖障碍。持续性感染牛将终生保持病毒血症的状态且持续对外排毒,该病呈世界性流行,给养牛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又称作BHV-1)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IBRV属于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水痘病毒属成员,IBR主要表现为鼻气管炎症、呼吸困难、流鼻涕等症状,可引起脓疱性外阴阴道炎、龟头炎、结膜炎、犊牛脑膜脑炎、乳房炎、奶牛流产等,直接引起的死亡率不高,但影响牛的生长、产奶量以及国际贸易,严重影响养牛业的健康发展。BVDV与BHV-1两种病毒均能引起免疫抑制,使感染机体容易继发其它病原感染,造成较为严重的临床症状;这两种病毒与牛的运输热密切相关,是造成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RDC)的两个主要病原,是养牛业密切关注的疫病。伪狂犬病(PR)也称为Aujeszky病(AD),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PRV是一种线性双链DNA病毒,与BHV-1一样同属于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和水痘病毒属的成员,PRV可感染反刍动物、食肉动物、啮齿动物,对牛的感染也有相关报道,感染牛死亡率高,对养牛业具有一定的威胁。本研究自2017年2019年三年间持续跟踪山东省规模化牛场上述病毒病的流行动态,从山东省不同地区规模化牛场采集血液样品并搜集临床病例,通过血清学、病原学和病理学方法开展BVD、IBR与PR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调查分析了BVD与IBR两病的共感染状态,详细观察了临床病例的病变特征,对从山东省牛群中分离鉴定的PRV、BVDV与BHV-1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和遗传进化进行了分析。2017年从山东省10个地区10个场共计采集333份血清样品,2018年从山东省11个地区11个场共计采集451份血清样品,2019年从山东省16个地区22个场共计采集514份血清样品,开展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2017年2019年三年间BVD、IBR两种疫病在山东省的阳性率居高不下,一直保持极高的感染率,山东省牛场这三年两种疫病个体血清学阳性率高的在90%以上,甚至高达100%,但另一方面也有阳性率为0的阴性场;20172019年BHV-1三年的平均个体阳性率分别为44.20%、48.56%、61.67%,BHV-1三年的场阳性率分别为100%、100%、77.27%;BVDV三年的平均个体阳性率分别为61.60%、59.42%、61.33%,BVDV三年的场阳性率分别为80%、100%、95.45%,表明山东省两种疫病流行状况比较严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两种疫病的共感染阳性率比较高,三年的平均共感染个体阳性率分别为37.10%、35.92%、46.33%,由于所调查的牛场均是两病未免疫场,因此,血清学阳性率反映了牛群个体正在感染或者曾经感染过这两种病毒的情况。两病毒共感染率高,这就提示我们除了关注单一病原的致病性外,也要关注两病毒共感染的致病作用及其机制。通过病原学流行病学调查,共分离到5株BVDV毒株,均为NCP型,分别为1b、1d、1f、1m、1n亚型;分离到1株BHV-1毒株,为BHV-1.2亚型。为了调查牛群中PR的感染情况,我们随机抽检了9个牛场的246份血清样品的PRV gE抗体,未发现有阳性牛,即没有发现牛感染PRV后存活的牛只。在流行病学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了一起PRV自然感染牛的病例,受感染的9头牛只均发生死亡,其余未感染牛紧急淘汰处理,该病例使我们深刻体会到PRV给养牛业带来的风险。我们对该病例的病死牛进行了病理剖检并采集了大脑、肝脏、心脏等组织病料,进行了组织病理学观察和病毒的分离鉴定等研究。病死牛剖检只见脑膜明显充血,其它组织器官未见明显的眼观病变。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病死牛的大脑有典型的病毒性脑炎病变,并从脑组织中分离到一株PRV毒株(SDLY-China-2018)。对分离到的PRV毒株开展了遗传进化分析、毒力和致病性研究,最终证实分离到的PRV病毒株与2012年以来在我国猪场暴发的PRV变异株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也有着较强的毒力和致病性。在没有PRV变异株出现之前中国养牛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PR稳定状态,因此提示我们PRV发生变异后不但对猪的致病性增强,对猪以外的动物甚至人的健康构成威胁。鉴于BVD和IBR两病存在较高的共感染阳性率,BVDV能够形成持续性感染,BHV-1能够形成潜伏感染,并且这两种病毒均能够导致感染机体的免疫抑制。为了研究这两种病毒是否有协同致病作用及共感染发病机制,我们开展了BVDV和BHV-1体外共感染实验。通过两病毒单独感染和共感染MDBK细胞和BT细胞,发现两病毒在MDBK细胞和BT细胞上,共感染相较于单独感染均抑制了两种病毒的复制;另外BVDV和BHV-1共感染与BVDV单独感染时相比LC3-Ⅱ表达量降低,即共感染相较BVDV单独感染而言,自噬水平降低。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共感染升高了BVDV所致的细胞凋亡水平,却降低了BHV-1所致的细胞凋亡水平。由于BVDV能够诱导自噬,并且当自噬增强时病毒复制也增强,当两病毒共感染时BVDV诱导的MDBK细胞自噬水平降低,这可能是共感染时BVDV增殖受到抑制的原因之一。BHV-1能够诱导MDBK细胞发生凋亡而使细胞迅速死亡,从而使子代病毒快速释放进而感染更多的细胞,从而促进BHV-1的增殖,由于共感染降低了MDBK细胞的凋亡水平,从而使BHV-1子代病毒释放受阻,因此这可能是共感染导致BHV-1增殖减弱的原因之一。此外,为了研究两病毒共感染和单独感染与先天性免疫反应的关系,我们利用qPCR技术分别检测了两病毒共感染和单独感染时,MDBK细胞中干扰素相关基因(IFN、Mx1、ISG-15)mRNA水平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病毒共感染相比于单独感染时,诱导的天然免疫反应增强,这可能也是共感染相较于单独感染两种病毒增殖减弱的原因之一。
王哲[5](2020)在《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指明在民族危亡的历史背景下,国立六中的建校过程充满艰辛,是中华民族苦难历史的缩影。国立六中的建校史是一部苦难师生的流亡史,充满浓重的战时色彩。“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流亡学生纷纷涌入关内平津等地,此为流亡学生之嚆矢。迨至“七七”事变爆发后,平津陷入日军敌手,华北危急,大量中等学校学生南下流亡,迁至后方地区安置。山东部分中等学校师生在教育厅及教职员的带领下,南下迁至河南赊旗镇,成立山东省联合中学(即国立第六中学前身)。在这之后,国立六中先后落脚河南、湖北,后转经陕西,最后到达绵阳,流亡师生们在此度过余下的战时时光。国立六中的建校也是充满生机的历史,为国育才的教育理念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国立六中落户四川绵阳之后,开始其战时教育新阶段。以国立六中为代表的国立中学团体确立起校务会议决策机制,学校教职员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参与到国立中学的管理过程中。国立六中的教职员在战前便有密切的联系,或是求学时期的同学关系,或是任职一校或机关的同事关系,或是师生关系。教职员之间错综复杂而又密切的人际关系网络,形成一个坚实的战前山东教育界团体力量,坚守其教育宗旨。救亡与启蒙,成为国立六中教学中的两个主要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看到以民族国家复兴为主流叙事的附加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过程中,教职员所强调的民族危亡意识。与此同时,启蒙课程和教育并未缺失。教员在课程中将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冶于一炉,而难解难分。学生仍然能够在贷金中保证其人格上的独立,而担负其工作后的偿还责任。贷金意在培育人才,不失国家保育人才之美意,非为养成徒劳寄生之辈。学校为保障学生享受贷金之利而与教育部几番博弈,试图为学生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学校成为保障师生利益的法团,而向国家争取最大利益。在医疗活动中,国家强调学生身体的健康,是以为国效劳为目的,强调对于学生身体的规训和使用。健康的体魄与国家的强盛结合起来,身体成为国家富强的重要保障。与国家的目的不同,国立六中教职员关注学生身体各方面,尽量保障学生的生活和健康。六中强调对于乡梓父老请托和诺言的践行,是出于一种为人父母的感同身受。国立六中教员既是学生求学路上的指路明灯,又是他们生活上的保姆。在国立六中所藏图书中,既藏有有关党化教育的着作,也收藏其他类型的着作。国立六中师生阅读世界之丰富,而这种多元开放自由的阅读条件,开阔师生眼界,有利于其自由主义品格的养成。在国立六中的校园纪念日活动中,学校当局对于南京国民政府纪念日秩序的遵循和安排,将政治纪念活动楔入学校教育秩序之中,这也是意识形态教育活动中的一部分。在国立六中的纪念实践中,校园虽然有相关的纪念活动,但与社会上的纪念相比,其纪念日数目、纪念活动范围等规模都大大缩小。教育对于政治侵入存在一定抵制,而强调其相对独立自主的自由主义教育空间。此外,从党团冲突和学生参军等问题上看到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往往夹杂在党团、民族大义问题之中。教育支配党团和党团支配教育之间的冲突,学生往往成为这些冲突的牺牲品而被推到前台,其背后是行政当局与党团代表之间的利益博弈。抗战时期,中学生是参军的主力,而研究一直受到忽略。与以往对于抗战时期学生参军的颂扬不同,从国立六中学生参军活动中看到,参军成为部分贫穷学生的出路所在,有助于纾解其所面对的困境。国立六中的生存和发展与地方社会密切相关,国立六中在遵照国家政策而带动地方教育复兴的同时,也在服务地方社会的互动中寻求生存空间。国立六中因其国立身份,既是地方教育发展的引擎,又成为拦阻与地方社会融合的隔断。国立六中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地方社会原有的自治秩序,而呼求新的管理方式的出现。在一些经济利益上,国立六中与地方社会产生角逐。面对民族国家要求与自身秉持的自由主义教育之间的冲突,国立六中是民族危机下孕育出的产物,但在其内核仍然是自由主义的教育理念。国立六中面对强势国家意志的管制,并没有展开激烈的对抗,而是将国家的意志创造性的转化成其发展的资源和凭借。民族主义的确进入国立六中,但已不再是原有的状态,而是得到消解。战前,山东教育界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培育起一批秉持自由主义教育理念的教职员群体,这一群体成为战时国立六中教职员群体的基干力量。在国立六中教职员的保育之下,自由主义之花并未夭折,反得欣欣向荣之象。国立六中在抗战时期培育几千名学生,有很多学生成长为各行业的优秀人才,为海峡两岸的发展和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闫蓬勃[6](2019)在《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其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居民的健康福祉息息相关。而城市树种多样性是维持城市森林稳定性、便于其持续地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城市树种多样性的提高虽然可以通过增加绿化中使用的树种数量实现,但实践证明,不当的树种选择不但难以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还可导致经济损失和资源的浪费。因而充分了解中国城市树种的多样性现状和驱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树种规划方案,合理增加树种多样性,对城市森林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基于文献和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257个城市的树种多样性格局,依据提出的树种规划原则,以中国城市中己有树种为对象,规划了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潜在可用的树种,并以北京市为例,展示了该规划在单个城市尺度上的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包括:1.在257个城市中,树木(含灌木和木质藤本)的平均种类丰富度为128±118,树木种类总数为2640,其中近1/5的树种为外来种。在种类组成上,最常见的树种为垂柳(Salix babylonica L.)、圆柏(Juniperus chinensisL.)、紫叶李等(Prunus cerasifera f.atropurpurea(Jacq.)Rehd.)。各城市间的树种组成相似度具有纬度变化梯度特征,同一纬度上的城市间树种组成不相似性低。此外,城市树种也存在一定同质化现象,一些树种广泛分布在不同城市中。在城市内部,公园绿地是树种丰富度最高的区域,空闲地的种类丰富度最低。2.根据气候适宜性、城市环境适宜性和种类多样性原则对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建成区适宜树种进行规划,结果为:中国城市中潜在可用的树种数量平均为705±323种;其中处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城市潜在可用树种最多,平均每个城市适宜使用树种数量为930±245种,而中温带干旱地区潜在可用的树种最少,平均每个城市适宜使用树种数量为187±105种。3.根据前述规划结果,北京潜在可用的树种为565种,调查发现其中的278种已被使用,进而根据树种属性和土地用途的匹配性原则,对调查中未发现的287个树种进行规划。在最严格规划情境下,排除有花粉致敏和飘絮问题的48种和花粉致敏性不确定的197个树种,剩余的无花粉致敏和飘絮问题的树种39种加上可用雌株的3种有花粉致敏的树种用于规划。其中可在公园和空闲地中使用42种,商业区中使用14种,居民区中使用13种,单位绿地中使用3种,道路绿地中使用1种。4.总体而言,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与全球城市树种多样性水平相比差别不大,但与中国自然分布的树木种类多样性相比,仍具较大提升潜力。本研究的树种规划结果显示各城市均具有一批潜在可用的树种,可在经过试种后用于提高各城市树种多样性水平。
余萍[7](2019)在《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严重社会问题,许多国家或地区开展了这一问题的研究,并建构了独立的少年法体系,我国台湾地区就是一个典型。我国大陆地区少年违法犯罪日益严重,但却一直没有建构独立的少年法体系,整个少年司法制度依托与成人刑法体系,少年司法处遇以刑事处罚为主,先前适用的未成人收容教养、工读学校由于历史原因,处于萎缩、适用率极低的尴尬局面,因此,我国大陆地区少年司法处遇缺乏早期干预、以及后期追踪辅导,未形成一体化的罪错未成年人矫正体系。台湾地区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大陆地区存有一脉相承的道德传统、人文风俗、家庭观念,虽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工具,但法律又根植于民族历史、社会传统、道德规范,相近成分的社会因素土壤必然适应同类法律植物的生长,剖析台湾地区少年刑事政策,借鉴台湾地区的“少年事件处理法”的运行机制无疑是我国大陆地区建立与完善少年司法的一条可靠捷径。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的制定,标志着少年法体系脱离了成人刑法体系的束缚,逐渐形成了以“少年事件处理法”为中心圆点,并以“儿童及少年福利与权益保障法”、“儿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条件”等一系列的少年福利性质的法为支撑,共同形成以“保护主义优先”“儿童最大利益为根本”的独立少年法体系。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从制定到其后多次修改,无不契合了少年刑事政策之演化。少年刑事政策是反应国家或地区预防少年犯罪的一面镜子,它客观回应了政治、经济、社会变革对于社会防卫的诉求,提出一系列针对防止少年犯罪的手段与策略。世界少年刑事政策在经过报应―惩罚性、保护―矫正性阶段之发展,到现在的保护―惩罚二元之刑事政策的摇摆,而台湾地区仍保持保护-矫正之少年刑事政策,并朝着少年福利保护方向发展,又出于保护双向原则的考虑,也加强对少年被害人的保护。“少年事件处理法”制定初衷,始终围绕着着解救陷入囫囵的少年,避免其受到非人道、残酷的刑罚,以及预防少年犯罪这两个终极目标而进行。为此,“少年事件处理法”将适用对象扩展为触法少年、触法儿童、虞犯少年。当然,由于虞犯少年在适用范围、存在的正当性、管控的适度、价值取舍等方面,均受到少年刑事政策的影响,为此,其处遇引发了少年法学界以及司法部门的争议,特别以逃学逃家少年处遇的争议尤甚,到底是纳入儿童福利保护中去还是继续保留在少年司法管辖之内?而我国大陆地区以传统刑罚观念为主,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低龄未成年人与虞犯少年被排除在司法管辖之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相关的未成年人法律规定,对于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的管教责任主要在于家庭、其次在于政府的收容教养机构,但这部分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本身存在诸多问题,且收容教养处分的适用率极低,因此,低龄触法未成年人的矫正基本处于空白,所以,建议将低龄触法未成年人纳入司法管辖。其次,严重不良行为已被证明是少年犯罪行为产生的根源之一,治疗少年犯罪的最根本措施为提前预防,因此,对于严重不良行为的少年应采取提前预防。我国台湾地区少年法院的设立初衷是为了保障少年健全之自我成长,调整其成长环境,并矫治其性格。少年法院在少年事件处理中占主导地位。检察机关通过不起诉决定的提起,表明其具有协力保护少年的权力。少年警察队处于处理少年非行事件的第一线,具有前沿预防的职责。纵观我国少年司法组织存在资源有限、力量不足、独立性不够、配套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在借鉴台湾地区少年司法机构建设的经验上,我国大陆应当以少年审判组织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检察机构建设的推动作用,全面推进未成年人警务中心建设,整体谋划未成年人司法队伍建设。“少年事件处理法”规定对罪错少年采用保护处分与刑事处分之二元处遇机制,并以保护处分为主,刑事处分为辅。保护处分从弱到强的严厉程度排序为训诫、训诫并予以假日生活辅导、保护管束、安置辅导、感化教育。对于罪错少年处分之决定不能只评价“非行”,而应主要评价“需保护性”因素。保护处分与刑事处分之抉择在于权衡犯罪少年有责性后,再归于“需保护性”因素的评价。由于,我国大陆对犯罪少年只存在单一刑事处分机制,其弊病显而易见,有必要增设保护处分。设立保护处分应尽量限缩拘禁性措施的适用,扩展社区型矫治措施的运用,并建立分级干预机制和多元化保护处分措施,实现对罪错少年教育矫治措施的无缝衔接。“少年事件处理法”为了保护罪错少年的最佳利益,制定了不同于普通刑事案件诉讼规则的特别程序:全案移送、审前调查、先议权、审理、观护、逆移送制度。在少年事件审理过程中,少年法院对于被审理的少年采取急速辅导、交付观察等保护措施。对比台湾地区的少年审前调查制度,我国大陆地区也规定了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但调查主体混乱问题一直存在,建议未成年人社会调查主要由检察院设立专岗专人负责。“少年事件处理法”的多次修订为少年司法福利化奠定了法制基础,同时,具有社会法与权益保障等特点的儿童及少年福利、权益保障法律制度的制定,无疑为预防少年犯罪提供了有力的社会福利支持。此外,被害人保护制度的完善,弱化了保护罪错少年与保障被害人权益之间的矛盾,平衡了由少年司法制度与防卫社会之间所产生的价值取向差异。由于我国大陆地区未建立独立未成年人法体系,调整未成年人罪错行为仍沿用普通刑事法律制度,但其理念与“保护优先主义”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相冲突,造成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政策“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不能落实。具体梳理我国大陆地区罪错未成年人法律制度面临的问题:未成年人刑法法律制度存在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设定弹性有余、未成年人刑罚结构和种类设置的不适宜等问题;未成年人治安法律制度存在触法行为犯罪化、处遇程序简单化、矫治手段单一化等问题;未成年人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存在对办案人员专业化的要求无实质意义、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预设功能过于单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阶段中的保护矫正措施缺失等问题;未成年人刑事处罚执行法律制度存在对未成年犯的特殊保护规定过于原则化、未成年犯的教育矫正规定不足、未成年犯奖惩制度缺失;以“未成年人”命名的专门法存在不良行为设置不科学、罚则不足、预防再犯罪措施缺失、政府保护组织机构缺位、家庭、学校、社会保护不到位、强制通报缺失、强制力不足,法条规定过于模糊、空洞、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因此,通过对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制定的价值取向、原则、运行机制等进行系统梳理与借鉴,提出我国大陆地区应当制定一部独立的调整罪错少年行为的法律,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切入:第一,该法核心在于体现未成人最佳利益,围绕该核心,重点调整不适宜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第二,该法重点在于设立分层次未成年人二元处遇机制,设置少年保护处分与刑事处分。第三,该法保障在于建立观护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观护职责。第四,该法目标在于层级化预防模式建立,形成以家庭教育为重心,社会力量为支撑,司法机关为最后防线的预防体系。
刘妮雅[8](2018)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枣树是我国第一大干果树种,而枣产业已经成为全国两千万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发展枣产业对于带动贫困山区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发展木本粮油的战略,枣产业作为五大木本粮油产业的代表产业之一,其还具有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战略作用。中国枣产业发展从迅速崛起到开始遭遇发展困境,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2000年后中国枣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枣受到了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被推升至历史最高点;随着产量迅速增加,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得到了扭转,价格也随之急速下降,至此枣产业发展进入了瓶颈期。解决枣产业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对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背景下,以中国枣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对枣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找出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今后中国枣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充分的决策依据。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国枣产业市场供求变化情况,市场从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当前的供过于求本质上是供求结构性失衡,即低端产品供过于求、高端产品供不应求,而市场有效需求并未真正得到完全满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新疆枣产区带动下的产业规模迅速扩张使得消费者对枣产品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但是,随着产量继续增加,消费需求结构开始升级,中高端需求显着增加,而供给结构并未发生改变,最终导致了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为了解决枣产业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首先需要从供给侧层面解决生产和流通中存在的问题。从中国枣产业生产情况看,生产呈现高度集中化和区域化的特点,生产重心已从传统枣产区转移至新兴枣产区新疆。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枣产区的生产成本收益得出,新疆具有发展生产的绝对优势,但也存在品种结构单一、地区发展不均衡、人工成本偏高、土壤质量退化等问题。传统枣产区虽不具有发展生产的绝对优势,然而种植枣树仍具有比较优势,亟待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创新生产发展思路,通过特色发展实现传统枣产业生产的转型升级。另外,本研究通过分析中国枣产业的流通模式得出,当前枣产业存在组织化程度低、传统流通模式单一主导、流通效率不高、利润分配不均衡等问题,需要通过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创新流通模式提高流通效率和产业组织化程度,实现不同流通主体间利润的合理分配。在当前流通模式下,本研究采用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法深入剖析了枣的市场价格变化规律,得出市场价格呈现整体下滑、规律性波动的特征,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周期性波动规律呈现出波动频率逐渐增高而波幅逐渐减少的特点。枣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市场需求为基础,本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消费者个体特征、消费行为和消费态度等需求特征,采用交叉因素法初步分析了消费者特征和偏好与枣产品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而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消费需求主要因素,得出消费者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均会影响其对枣产品的消费,而知名品牌产品、精深加工品和绿色有机产品更加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分别研究中国枣产业供给和需求的基础上,本研究将枣产业供给和需求进行综合对比分析,采用情景分析法预测了不同消费结构下未来市场需求量,将其与供给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中国枣产品消费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通过对枣产业市场供求关系的理论分析得出,从根本上解决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最有效的措施即为枣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而言,中国枣产业要通过“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增加供给”三步走的战略逐步实现长期供求均衡。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优化枣产业区域布局,各枣产区根据自身优势寻求特色发展;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发展生产,加大对科技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市场流通体制改革,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完善利润分配机制,大力支持企业的品牌建设;开拓国际市场,弘扬中国传统枣文化;强化枣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政策支持的效率。
雷习琼[9](2017)在《高中自然地理野外考察实践教学探讨 ——以深圳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中新增选修《Ⅱ-9地理野外考察》选修内容,并在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中提出加强地理课程资源建设。然而地理野外考察实践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探究地理野外考察如何与当地的乡土地理资源相结合,并且改进其在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已经成为促进地理野外考察实践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步。本文按照地理性、典型性、易观测性、集中性等原则选择可供深圳市高中生进行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的资源,而后依据地质遗迹景观特点及其组合特征,并考虑到各区行政区域的完整性,将深圳市可进行自然地理考察实践教学的地区划分为宝安区羊台山景观区、宝安区凤凰山景观区、宝安区阿婆髻景观区、内伶仃岛景观区、梧桐山景观区、梅沙尖-鹅公髻景观区、马峦山景观区、笔架山-排牙山景观区、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大鹏半岛海岸景区等十个较为集中分布区。在将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与深圳市的自然地理考察资源按地质地貌类、气象与气候类、植被类、土壤类、水文类等五大类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将各个景区内的自然地理考察资源与课标要求结合,设计出了适合高中生进行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的活动。本文中笔者将自然地理考察案例的组成分为以下七个部分:考察地点示意图、考察点简介、考察内容和目标、考察工具与资料准备、考察步骤、考察注意事项、整理与总结工作。结合之前查阅的有关深圳自然地理考察资源的资料与踩点时拍摄的照片,设计了深圳市高中自然地理的羊台山地质地貌考察、梧桐山综合自然地理考察、大鹏半岛海岸地貌考察的野外实践教学案例。最后依据地理野外考察实践教学的现状,笔者提出加大地理野外考察实施的力度,积极开发当地乡土地理资源,建立地理野外考察实践基地;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中对《选修Ⅱ-9地理野外考察》的具体要求来制定地理野外考察活动以及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制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制定以学生为主体的考察点活动;在地理野外考察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评价学生在考察过程中、室内资料整理的表现和考察成果质量等改善地理实践教学的策略。
杨美娟[10](2017)在《基于微信健康传播的高校新生口腔保健意识与行为干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了解高校低年级(大一、大二)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态度水平和口腔保健行为形成情况以及影响因素,基于微信健康传播设计健康干预方案并对高校新生进行口腔健康干预,比较传统学校健康教育和基于微信健康传播的健康干预形式对高校新生口腔保健意识与行为的影响,为今后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方法:1.现况调查:抽取杭州市江干区两所高校共635名低年级(大一、大二)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参考相关文献现有问卷,以“知-信-行”理论为框架设计形成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口腔保健态度情况、口腔保健行为习惯状况和健康干预需求情况等。2.干预研究:选取2016年9月入学的601名杭州师范大学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干预组(仓前校区301名)和对照组(下沙校区300名),经过基线调查后,对干预组实施为期3个月的基于微信健康传播的口腔健康干预措施,对照组则接受传统的学校口腔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的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情况,评价干预效果。3.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通过卡方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主要影响因素,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干预效果。研究结果:1.现况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口腔保健意识与行为总得分为62.98±8.81分,其中,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分别为26.74±6.02分、12.54±1.93分和23.71±4.41分,经百分制转换后可以看出,调查对象的口腔保健态度得分最高,口腔保健行为得分则显着低于口腔保健知识和态度得分。从人口学特征来看,调查对象的口腔保健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存在性别差异(P<0.05),女性高于男性;不同生源地调查对象的口腔保健行为得分存在差异(P<0.05),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口腔保健行为得分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除态度外,口腔保健知识和行为得分在不同文理分科情况上存在差异(P<0.05),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文科生、理科生和艺体生;口腔保健知识、行为得分和总得分在不同月生活费水平上亦有差异(P<0.05),月生活费水平越高,得分越高。性别、高中时期文理分科情况、月生活费水平和母亲的文化程度是高校低年级学生口腔保健意识与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健康干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93.4%的同学觉得通过微信了解和学习口腔保健知识很好或可以尝试,86.8%的同学愿意通过微信接受一对一的口腔保健咨询服务,79.8%的同学愿意参与微信群组和大家讨论口腔保健相关话题,84.8%的同学愿意关注口腔保健相关微信公众号并查看其推送的相关信息;调查对象比较乐意接受的微信公众号信息推送的频率为每周13次;调查对象想要了解的口腔知识从高到低依次是口腔健康饮食、牙齿美白、刷牙方法和去除口气方法。2.实施基于微信健康传播的口腔健康干预方案后,干预组的口腔保健意识与行为总得分为69.94±9.26分,高于接受传统学校口腔健康教育的对照组的总得分(67.32±9.14分),其中,口腔保健知识和行为得分明显提高,而态度水平在原来较高的基础上也有所提升。3.在干预组301名研究对象中,有277(92.0%)名同学对健康干预人员提供的咨询服务感到满意或很满意;232(77.1%)名同学对微信群组讨论和授课感到满意或很满意;245(81.4%)名同学对公众号信息推送感到满意或很满意,有超过85%的同学觉得能通过咨询、群组讨论和授课以及微信公众平台获得想要了解的知识,272(90.4%)名同学对本次口腔健康干预感到满意或很满意。以上结果表明干预组同学对基于微信健康传播的口腔健康干预措施总体较为满意。研究结论:高校低年级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十分欠缺,口腔保健行为状况也不容乐观,但是,口腔保健态度较为积极,具有比较强烈的获取口腔保健知识和改变不良口腔行为习惯的意愿。与传统学校健康教育相比,基于微信健康传播的健康干预更加灵活便捷,能帮助高校新生进一步强化正确的口腔保健态度,丰富口腔保健知识,并形成正确的口腔保健行为。本研究为今后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提供一定参考。
二、德州市高中新生HBsAg携带情况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德州市高中新生HBsAg携带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东路哈哈腔的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必要性 |
(一) 不容乐观的东路哈哈腔生存现状 |
(二) 一种学术层面的“抢救”——开展审美文化内涵研究 |
二、研究现状综述与分析 |
(一) 研究现状综述 |
(二) 既有研究分析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东路哈哈腔的历史文化语境 |
第一节 孕育东路哈哈腔的地理文化生态 |
一、地理与人文环境 |
二、文化艺术生态 |
三、当地演剧状况 |
第二节 哈哈腔的源流与生成考述 |
一、哈哈腔的源流考述 |
二、哈哈腔的生成过程回溯 |
第三节 流派辨析和东路哈哈腔的传播 |
一、哈哈腔的流派辨析 |
二、东路哈哈腔的流播路径 |
三、东路哈哈腔的流播特点与分析 |
第二章 东路哈哈腔的艺术特质 |
第一节 语言特质: 通俗诙谐 |
一、方言声韵独特 |
二、唱词规整而直白 |
三、大量运用俏皮俚语 |
第二节 唱腔特质: 质朴自然 |
一、带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旋律属性 |
二、稳中求变的旋法 |
三、组织有序的板式结构 |
四、东路哈哈腔与西路哈哈腔的旋律比较 |
第三节 音乐特质:灵动自由 |
一、锦上添花的过门音乐 |
二、色彩丰富的曲牌与锣鼓经 |
三、吹拉敲打的文武场 |
第四节 剧目特质:平民品格 |
一、生活气息浓厚的对子戏 |
二、彰显民间气质的草台戏 |
三、走向至臻成熟的台本戏 |
四、焕然一新的改编戏与现代戏 |
第五节 表演特质:笃实率真 |
一、注重逼真细腻的生活化动作 |
二、偏好风趣逗乐的表演手段 |
三、娴熟运用多种舞姿身段及特殊技巧 |
四、擅长夸张性的舞台动作表演 |
第三章 东路哈哈腔的审美解析 |
第一节 日常生活化的艺术题旨 |
一、用幽默逗乐调节底层生活 |
二、歌唱坚贞不渝的男女爱情 |
三、高扬忠孝节义的是非观念 |
第二节 平中见奇的叙事模式 |
一、归于“团圆”的串珠叙事结构 |
二、“背道而驰”的情节冲突 |
三、“少”而不“弱”的悬念设置 |
四、“悲”而不“伤”的情感基调 |
第三节 充满个性的人物形象 |
一、贴近百姓生活的人物 |
二、“二元相对”模式下的角色特性 |
三、“以事见人”的人物讲述方式 |
第四节 “广乐成教”的人文价值理念 |
一、“俗而不庸”的审美理念 |
二、“戏以明志”的人生观照 |
三、“中和”为美的价值导向 |
四、有裨风化的劝惩之道 |
第四章 东路哈哈腔的剧种本体及创生机制 |
第一节 声腔: 从“东柳”到“西梆”的过渡与衍变 |
一、从“东柳”到哈哈腔 |
二、过渡基础: 唱腔中的板腔因子 |
三、从哈哈腔到“西梆” |
四、成因分析 |
第二节 剧种本体: 一种逐级向外递增的圈层嫡存结构 |
一、什么是剧种本体 |
二、东路哈哈腔作为剧种本体的建构基础 |
三、东路哈哈腔的剧种本体结构 |
第三节 创生机制: 二次创造、“戏仿”策略、观演互动 |
一、东路哈哈腔艺人的二次创造 |
二、“戏仿”策略 |
三、观演互动 |
第五章 东路哈哈腔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属性 |
第一节 东路哈哈腔的审美价值 |
一、当地社会民间情感的集中体现 |
二、地方民众自然表达的生命艺术 |
三、当代人实现文化认同的精神符号 |
第二节 东路哈哈腔的文化属性 |
一、东路哈哈腔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文化 |
二、东路哈哈腔审美的深层向度是指向人性 |
三、东路哈哈腔的古朴格调与当代审美文化 |
结语 |
附件: 田野调查工作部分图片及资料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闼及答辩情况表 |
(2)中心与周邻:陶器视角下的晚商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时空范围 |
1.1.1 空间范围 |
1.1.2 时间范围 |
1.2 研究简史、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方法、目的 |
1.2.1 研究简史 |
1.2.2 研究现状 |
1.2.3 本文研究方法、目的 |
第2章 殷墟遗址陶器研究 |
2.1 殷墟陶器分期研究简史 |
2.2 殷墟遗址陶器型式划分 |
2.2.1 墓葬随葬陶器型式划分 |
2.2.2 居址出土陶器型式划分 |
2.3 分期与年代 |
2.3.1 分期分段 |
2.3.2 年代分析 |
2.4 其他类型陶器年代判断 |
2.4.1 墓葬其他类型陶器年代判断 |
2.4.2 居址其他类型陶器年代判断 |
第3章 周邻区域陶器研究 |
3.1 豫中北冀南地区 |
3.1.1 研究简史 |
3.1.2 陶器型式划分 |
3.1.3 分期 |
3.1.4 相对年代判定 |
3.1.5 其他类型陶器年代判断 |
3.2 海岱地区 |
3.2.1 研究简史 |
3.2.2 陶器型式划分 |
3.2.3 分期 |
3.2.4 相对年代判定 |
3.2.5 其他类型陶器年代判断 |
3.3 冀中地区 |
3.3.1 研究简史 |
3.3.2 陶器型式划分 |
3.3.3 分期 |
3.3.4 相对年代判定 |
3.3.5 其他类型陶器年代判断 |
3.4 关中地区 |
3.4.1 研究简史 |
3.4.2 陶器型式划分 |
3.4.3 分期 |
3.4.4 相对年代判定 |
3.4.5 其他类型陶器年代判断 |
3.5 晋中南地区 |
3.5.1 研究简史 |
3.5.2 陶器型式划分 |
3.5.3 分期 |
3.5.4 相对年代判定 |
3.5.5 其他类型陶器年代判断 |
3.6 豫南地区 |
3.6.1 研究简史 |
3.6.2 陶器型式划分 |
3.6.3 分期 |
3.6.4 相对年代判定 |
3.6.5 其他类型陶器年代判断 |
3.7 区域间分期对应 |
第4章 区域陶器文化因素构成与分布考察 |
4.1 殷墟遗址 |
4.1.1 殷墟遗址陶器文化因素构成分析 |
4.1.2 殷墟遗址文化因素分布动态考察 |
4.2 豫中北冀南地区 |
4.2.1 豫中北冀南地区陶器文化因素构成分析 |
4.2.2 豫中北冀南地区文化因素分布动态考察 |
4.3 海岱地区 |
4.3.1 海岱地区陶器文化因素构成分析 |
4.3.2 海岱地区文化因素分布动态考察 |
4.4 冀中地区 |
4.4.1 冀中地区陶器文化因素构成分析 |
4.4.2 冀中地区文化因素分布动态考察 |
4.5 关中地区 |
4.5.1 关中地区陶器文化因素构成分析 |
4.5.2 关中地区文化因素分布动态考察 |
4.6 晋中南地区 |
4.6.1 晋中南地区陶器文化因素构成分析 |
4.6.2 晋中南地区文化因素分布动态考察 |
4.7 豫南地区 |
4.7.1 豫南地区陶器文化因素构成分析 |
4.7.2 豫南地区文化因素分布动态考察 |
4.8 关于关中地区、晋中南地区遗存性质的探讨 |
4.9 小结 |
第5章 中心与周邻—以陶器为切入点的研究 |
5.1 陶器器类构成研究 |
5.1.1 殷墟遗址 |
5.1.2 豫中北冀南地区 |
5.1.3 海岱地区 |
5.1.4 冀中地区 |
5.1.5 关中地区 |
5.1.6 晋中南地区 |
5.1.7 豫南地区 |
5.1.8 综合分析 |
5.2 陶器器类按期数量变化研究 |
5.2.1 殷墟遗址 |
5.2.2 豫中北冀南地区 |
5.2.3 海岱地区 |
5.2.4 冀中地区 |
5.2.5 关中地区 |
5.2.6 晋中南地区 |
5.2.7 豫南地区 |
5.2.8 综合分析 |
5.3 周邻区域与中心关系综合分析 |
5.3.1 空间分布分析 |
5.3.2 时间演变分析 |
第6章 中心与周邻—以出土文献资料为切入点的研究 |
6.1 海岱地区主要族氏分析 |
6.1.1 (?)(亚丑)族 |
6.1.2 史族 |
6.1.3 (?)(举)族 |
6.2 豫南地区主要族氏分析 |
6.2.1 息族 |
6.3 晋中南地区主要族氏分析 |
6.3.1 (?)族 |
6.3.2 先族 |
6.4 冀中地区主要族氏分析 |
6.4.1 (?)族 |
6.5 文献资料综合分析 |
6.5.1 晚商时期 |
6.5.2 商末周初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一、殷墟遗址墓葬出土陶器统计 |
附表二、殷墟遗址居址出土陶器统计 |
附表三、豫中北冀南地区陶器统计 |
附表四、海岱地区陶器统计 |
附表五、豫南地区陶器统计 |
附表六、关中地区陶器统计 |
附表七、晋中南地区陶器统计 |
附表八、冀中地区陶器统计 |
后记 |
(3)民营中小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研究 ——以山东德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民营中小企业的相关定义 |
1.2.2 职工社会保险的相关定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民营中小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理论研究 |
2.1 职工社会保险研究理论 |
2.1.1 公平理论 |
2.1.2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2.1.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 民营中小企业与职工社会保险之间的关系分析 |
2.2.1 职工社会保险的发展需要民营中小企业的促进 |
2.2.2 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职工社会保险的保障 |
2.2.3 民营中小企业应当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营中小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实地调研 |
3.1 民营中小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实地调研方法 |
3.1.1 问卷调查法 |
3.1.2 访谈法 |
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2.1 德州市民营中小企业员工基本情况分析 |
3.2.2 对职工社会保险的需求情况分析 |
3.2.3 对职工社会保险的认知程度分析 |
3.2.4 职工社会保险的参保情况分析 |
3.2.5 职工维权情况分析 |
3.2.6 职工对社会保险的满意程度分析 |
3.2.7 社会保险存在的其他问题分析 |
3.3 访谈结果分析 |
3.3.1 针对民营中小企业企业管理者的访谈结果分析 |
3.3.2 针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的访谈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营中小企业职工社会保险问题分析 |
4.1 员工层面的问题分析 |
4.1.1 民营中小企业员工参保意识薄弱 |
4.1.2 民营中小企业员工维权意识差 |
4.2 企业层面的问题分析 |
4.2.1 用工不规范 |
4.2.2 缺乏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
4.2.3 薪酬福利制度单一 |
4.2.4 民营中小企业缴费负担过重 |
4.3 政府层面的问题分析 |
4.3.1 现行社会保险制度不完善 |
4.3.2 社会保险费征缴效率低 |
4.3.3 社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低 |
4.3.4 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
4.3.5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服务水平较低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营中小企业职工社会保险SWOT分析 |
5.1 发展民营中小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优势因素 |
5.1.1 民营中小企业占据市场经济重要地位 |
5.1.2 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和必要保证 |
5.1.3 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 |
5.2 发展民营中小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劣势因素 |
5.2.1 民营中小企业的先天弱势 |
5.2.2 企业管理者及员工缺乏参保意识 |
5.3 发展民营中小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机会因素 |
5.3.1 日益重视民营中小企业职工社会保障问题 |
5.3.2 各项法律制度的全面推进实施 |
5.3.3 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 |
5.4 发展民营中小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威胁因素 |
5.4.1 人口老龄化 |
5.4.2 社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较低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民营中小企业职工社会保险改进建议 |
6.1 员工层面的改进建议 |
6.1.1 提升职工的参保意识 |
6.1.2 增强员工的维权意识 |
6.2 企业层面的改进建议 |
6.2.1 加强劳资关系规范化管理 |
6.2.2 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
6.2.3 完善薪酬福利制度 |
6.2.4 加强民营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 |
6.3 政府层面的改进建议 |
6.3.1 适当改革现行社会保险制度 |
6.3.2 提升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效率 |
6.3.3 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 |
6.3.4 减少地方政府的干预 |
6.3.5 提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综合服务质量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附件1 民营中小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现状调查问卷 |
附件2 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2017-2019年山东省牛场BVD、IBR、PR流行病学调查及共感染致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牛病毒性腹泻病概述 |
1.1.1 BVD的病原学及致病机制 |
1.1.2 BVD的流行病学 |
1.1.3 BVD的临床特征 |
1.1.4 BVD的剖检病变与组织病理学变化 |
1.1.5 BVDV与细胞自噬 |
1.1.6 BVDV与细胞凋亡 |
1.2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概述 |
1.2.1 IBR的病原学及发病机制 |
1.2.2 IBR的流行病学 |
1.2.3 IBR的临床症状 |
1.2.4 IBR的病理变化 |
1.2.5 BHV-1与细胞凋亡 |
1.3 伪狂犬病概述 |
1.4 BVDV和 BHV-1 共感染研究进展 |
1.4.1 BVDV与 BHV-1 共感染研究现状 |
1.4.2 病毒共感染的一般致病机制 |
1.4.3 病毒共感染对宿主的影响 |
1.4.4 病毒共感染的检测方法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常用试剂的配备 |
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3.1 实验技术路线 |
2.3.2 PR、BVD与 IBR流行病学调查 |
2.3.3 牛源PRV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实验 |
2.3.4 BHV-1gD多克隆抗体制备及验证 |
2.3.5 BVDV与 BHV-1 共感染致病机制研究 |
2.3.6 BVDV和 BHV-1 两种病毒共感染与单独感染时干扰素相关基因m RNA水平检测 |
2.3.7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
3.1.1 BVDV与 BHV-1 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
3.1.2 牛群PRV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
3.1.3 BVDV临床病例分析及病原学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
3.1.4 IBR临床病例分析及病原学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
3.2 PRV分离及致病性实验结果 |
3.2.1 剖检及病理组织学病变 |
3.2.2 PCR及 IFA鉴定PRV分离株 |
3.2.3 SDLY-China-2018株PRV gE基因AA变异分析 |
3.2.4 SDLY-China-2018株PRV gE、gD、gI、gC和 TK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
3.2.5 SDLY-China-2018株PRV致细胞病变和毒力情况 |
3.2.6 SDLY-China-2018株PRV对小鼠致病性实验 |
3.2.7 同场区猪血清PRVgE抗体检测结果 |
3.3 BHV-1gD多克隆抗体制备及验证 |
3.3.1 重组菌的酶切验证及菌液PCR验证 |
3.3.2 表达菌的诱导表达及纯化结果 |
3.3.3 兔血清抗体效价测定 |
3.3.4 制备的多克隆抗体IFA及WB验证 |
3.4 BVDV与 BHV-1 共感染致病机制研究结果 |
3.4.1 BVDV和 BHV-1 共感染与BHV-1 单独感染相比导致细胞病变减轻 |
3.4.2 在MDBK、BT细胞上BVDV与BHV-1 共感染与BVDV单独感染相比病毒增殖减弱 |
3.4.3 在MDBK、BT细胞上BVDV与BHV-1共感染与BHV-1单独感染相比病毒增殖减弱 |
3.4.4 WB与IFA检测BVDV和 BHV-1 共感染与BVDV单感染时病毒增殖的情况 |
3.4.5 BVDV和 BHV-1 共感染与BVDV单独感染时相比,MDBK细胞的自噬减弱 |
3.4.6 BVDV和 BHV-1 共感染与两病毒单独感染时MDBK细胞的凋亡变化 |
3.4.7 BVDV和 BHV-1 两种病毒共感染与单独感染时干扰素相关基因表达变化 |
4 讨论 |
4.1 BVDV与 BHV-1 共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
4.2 牛场PRV的感染 |
4.3 BVDV与 BHV-1 共感染对病毒增殖的影响 |
4.4 BVDV与 BHV-1 共感染与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的关系 |
4.5 BVDV和 BHV-1 共感染对干扰素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个人简历 |
(5)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文框架、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民族危机与联校自保:行政运作探析 |
第一节 国立六中流亡简史 |
第二节 国立中学校务会议研究 |
第三节 国立六中行政办事人员考察 |
第四节 国立六中德阳分校裁并问题研究 |
小结 |
第二章 民族情感与教育团体:教职员关系网络研究 |
第一节 同乡: 国立六中教职员的地缘关系 |
第二节 同学: 国立六中教员间关系之一 |
第三节 同事/师生: 国立六中教员间关系之二 |
第四节 同事/师生: 国立六中教员与职员关系 |
小结 |
第三章 启蒙与救亡: 国立六中教学主题探析 |
第一节 国立六中教科书荒及其应对 |
第二节 启蒙教育: 国立六中的人文和科学教育 |
第三节 救亡教育: 国立六中的战时教育色彩 |
小结 |
第四章 贷金、卫生、阅读: 生活史视野下的国立六中师生 |
第一节 国家扶持与人格独立: 贷金与学生生活 |
第二节 为国保育与视若己出: 国立六中师生健康 |
第三节 党化教育与自由阅读: 国立六中阅读世界 |
小结 |
第五章 政治意志与教育实践: 以党团冲突和校园纪念为例 |
第一节 党团冲突与教育统合: “校党团合一 |
第二节 国立六中的中共组织力量 |
第三节 国家纪念与教育秩序: 校园中的纪念日 |
小结 |
第六章 报效国家与纾解困境: 国立六中参军问题研究 |
第一节 抗战时期关于青年学生从军问题的讨论 |
第二节 “从军运动”前的学生参军情况 |
第三节 从军运动的兴起及发展 |
第四节 从军运动的余音 |
小结 |
第七章 国家襁褓与地方引擎: 国立六中与地方社会 |
第一节 政策管道与文化代表: 地方中的“国家”和“大学” |
第二节 地方引擎: 国立六中与地方教育的发展 |
第三节 挟校自重: 与地方社会的冲突 |
小结 |
结语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交缠下的战时教育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城市森林的功能 |
1.2 城市树种多样性的重要性 |
1.3 城市森林树种多样性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
1.4 城市绿化中树种规划方法研究现状 |
1.5 现有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
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3 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格局及影响因素 |
3.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3.1.1 研究区域 |
3.1.2 多样性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中国城市树种种类丰富度 |
3.2.2 城市不同土地利用上的树种丰富度 |
3.2.3 中国城市树种组成的合理性分析 |
3.2.4 与自然分布的树种多样性对比 |
3.2.5 城市间树木种类组成相似度及影响因素 |
3.3 小结 |
4 中国城市树种规划研究 |
4.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4.1.1 研究区域 |
4.1.2 树种规划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自然干扰对树种的影响结果 |
4.2.2 中国城市树种规划结果 |
4.3 小结 |
5 城市树种规划——以北京为例 |
5.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北京城市树种现状 |
5.2.2 北京城市潜在可用树种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中国城市绿化树种调查文献目录 |
附录B 北京城市树种多样性调查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7)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章 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清末少年司法理念的萌起 |
一、历史背景 |
二、少年司法机构的初设 |
三、清末少年司法制度的立法初显 |
第二节 民初少年司法制度的萌芽 |
一、少年适用《刑法》《刑事诉讼法》的特别规定 |
二、少年刑事处分执行的特别规定 |
三、少年审判制度的初设 |
第三节 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的形成与发展 |
一、第一阶段(1955 年―1970年“少年事件处理法”形成) |
二、第二阶段(1971-1996年“少年事件处理法”施行) |
三、第三阶段(1997年至今“少年事件处理法”全面修订) |
第二章 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的刑事政策背景 |
第一节 少年刑事政策之概述 |
一、刑事政策概念 |
二、少年刑事政策之意义 |
第二节 少年刑事政策之演化 |
一、“惩罚―报应”少年刑事政策 |
二、“保护―矫正”少年刑事政策 |
三、“保护-惩罚”二元少年刑事政策 |
第三节 对我国大陆地区未成年人刑事政策发展的启示 |
一、我国大陆地区未成年人刑事政策的实践偏差 |
二、我国大陆地区未成年人刑事政策的应然取向 |
三、我国大陆地区未成年人刑事政策动态发展 |
第三章 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的适用对象 |
第一节 “少年事件处理法”适用对象的分类 |
一、触法儿童 |
二、触法少年 |
三、虞犯少年 |
第二节 虞犯少年适用对象范围之争议 |
一、争议之由来 |
二、争议焦点之博弈 |
第三节 对扩大我国大陆地区未成年人司法适用对象之启示 |
一、低龄触法未成年人应纳入司法管辖 |
二、严重不良行为少年应提前预防 |
第四章 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的实施主体 |
第一节 少年法院的主导保护 |
一、少年法院(庭)建立的必要性 |
二、少年法院(庭)的组织 |
第二节 其他司法行政机关的协力保护与前沿预防 |
一、检察机关的协力保护 |
二、少年警察局(队)的前沿预防 |
第三节 其他机构(个人)的广泛参与保护 |
一、社会福利、教养机构的参与与福利保护 |
二、少年法定代理人参与与强制亲职教育 |
第四节 对我国大陆地区建构独立未成年人司法组织的启示 |
一、以未成年人审判组织建设为抓手 |
二、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检察机构建设的推动作用 |
三、全面推进未成年人警务中心建设 |
四、整体谋划未成年人司法队伍建设 |
第五章 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的实体处遇 |
第一节 少年事件的实体处分 |
一、实体处分的裁定基础 |
二、少年保护处分与刑事处分的抉择 |
三、保护处分适用的比例原则 |
第二节 保护处分 |
一、训诫辅以假日生活辅导 |
二、保护管束 |
三、安置辅导 |
四、感化教育 |
第三节 刑事处分 |
一、少年免刑及免刑后处分的特殊性 |
二、少年适用刑事处分种类的特殊性 |
三、缓刑、假释适用要件的特殊性 |
四、刑事处分执行方式的特殊性 |
第四节 对我国大陆地区制定未成年人保护处分的启示 |
一、未成人保护处分设置的必要性 |
二、未成年人保护处分制度的经验借鉴 |
三、保护处分措施的具体内容 |
第六章 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的程序保障 |
第一节 少年非行的发现与受理 |
一、少年非行的发现 |
二、少年法院的受理 |
第二节 审前调查 |
一、审前调查概述 |
二、审前调查的开展 |
三、审前调查结论的运用 |
第三节 开庭审理 |
一、审理方式之独特性 |
二、审理过程之开展 |
三、审理过程之保护措施 |
第四节 刑事案件逆移送制度 |
一、先议权的产生及作用 |
二、逆移送启动侦查程序 |
第五节 完善我国大陆地区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启示 |
一、问题提出 |
二、我国未成年人社会调查主体的状况 |
三、由检察院主导开展未成年人社会调查的建议 |
第七章 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的支持体系 |
第一节 儿童及少年福利与权益保障法律制度 |
一、我国台湾地区儿童及少年福利法律制度的发展背景 |
二、福利制度支持下的儿童及少年权益保障 |
三、儿童及少年的福利保护 |
第二节 儿童及少年被害人保护制度 |
一、少年及儿童犯罪被害人的立法保护 |
二、校园被霸凌人的保护 |
三、少年恢复性司法的开展 |
第三节 我国大陆地区相关未成年人制度完善的启示 |
一、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矫治的福利保护 |
二、“问题”未成年少女的福利保护 |
三、未成年人身份权、家庭生长权的福利保护 |
四、未成年犯罪被害人的福利保护 |
第八章 我国大陆地区罪错未成年人相关法律制度完善之借鉴思考 |
第一节 我国大陆地区罪错未成年人法律制度面临的问题 |
一、我国大陆地区未成年人刑法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二、我国大陆地区未成年人治安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三、我国大陆地区未成年人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四、我国大陆地区未成年人刑事处罚执行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五、我国大陆地区以“未成年人”命名的专门法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对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的梳理与借鉴 |
一、儿童及少年最佳利益下的福利性保护 |
二、需保护必要性调查下的行为科学配合 |
三、少年观护制度下的更生保护 |
四、层级化少年保护圈下的全面预防 |
第三节 我国大陆地区罪错未成年人法律制度的修法方略 |
一、修法总体思路的提出 |
二、我国大陆地区“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处理法”的立法建议 |
三、对我国大陆地区罪错未成年人法律制度的修订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说明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3 中国枣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中国枣产业发展概况 |
3.1.1 发展历史 |
3.1.2 产量和面积 |
3.1.3 品种结构 |
3.1.4 区域布局 |
3.1.5 市场流通 |
3.1.6 产品加工 |
3.1.7 国际贸易 |
3.2 传统枣产区发展现状分析 |
3.2.1 产量波动增长 |
3.2.2 种植面积稳定 |
3.2.3 具有生产优势 |
3.2.4 品种资源丰富 |
3.2.5 栽培区域集中 |
3.3 新兴枣产区发展现状分析 |
3.3.1 新疆各地市发展现状分析 |
3.3.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现状分析 |
3.3.3 新疆各地市和生产建设兵团比较分析 |
3.4 传统枣产区与新兴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
3.4.1 资源禀赋优势比较分析 |
3.4.2 专业化程度比较分析 |
3.4.3 组织管理方式比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枣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
4.1 供大于求结构失衡 |
4.2 缺乏科技创新引领 |
4.3 品种结构单一,亟需更新换代 |
4.4 加工产品初级,技术水平落后 |
4.5 流通效率较低,利润分配不均衡 |
4.6 组织化程度较低,缺乏龙头企业引领 |
4.7 国际市场亟待开发 |
4.8 本章小结 |
5 中国枣产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
5.1 调研设计与数据说明 |
5.1.1 调研方法 |
5.1.2 数据来源说明 |
5.1.3 调研问卷设计 |
5.2 不同枣产区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
5.2.1 成本比较分析 |
5.2.2 收益比较分析 |
5.3 与其他农作物的比较分析 |
5.3.1 新兴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
5.3.2 传统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
5.4 影响中国枣产业成本收益的因素分析 |
5.4.1 自然因素 |
5.4.2 技术因素 |
5.4.3 经济因素 |
5.4.4 政策因素 |
5.5 案例分析:酸枣产业 |
5.5.1 酸枣产业发展概述 |
5.5.2 酸枣产业成本收益分析 |
5.5.3 酸枣产业成本收益影响因素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中国枣产业的流通与市场价格分析 |
6.1 中国枣产业的流通现状分析 |
6.1.1 流通主体 |
6.1.2 流通渠道 |
6.1.3 流通模式 |
6.1.4 主要流通模式对比分析 |
6.1.5 主要流通模式案例分析 |
6.2 流通环节的利益分配 |
6.2.1 传统流通模式的利润分配 |
6.2.2 “合作社+农户”模式的利润分配 |
6.2.3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的利润分配 |
6.2.4 网络平台模式的利润分配 |
6.3 市场流通特征分析 |
6.4 市场价格波动分析 |
6.4.1 数据来源 |
6.4.2 市场价格水平描述性分析 |
6.5 基于HP滤波法的市场价格波动特征分析 |
6.5.1 研究方法 |
6.5.2 季节调整法下的价格特征分析 |
6.5.3 基于HP滤波法的长期趋势和周期性分析 |
6.6 市场价格波动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6.6.1 市场价格波动规律 |
6.6.2 市场价格波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中国枣产业的消费需求分析 |
7.1 调研设计与数据说明 |
7.1.1 调研方法 |
7.1.2 数据来源说明 |
7.1.3 调研问卷设计 |
7.2 枣产品的消费现状与特征分析 |
7.2.1 人口统计变量分析 |
7.2.2 消费行为变量分析 |
7.2.3 消费态度变量分析 |
7.3 枣产品的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
7.3.1 实证模型构建 |
7.3.2 交叉因素分析 |
7.3.3 变量选择说明 |
7.3.4 模型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中国枣产业市场供求均衡分析 |
8.1 有效需求分析 |
8.1.1 市场需求现状与需求特征分析 |
8.1.2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市场需求量预期 |
8.1.3 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
8.2 市场供给分析 |
8.2.1 供给总量激增,增速呈放缓趋势 |
8.2.2 低端初级加工品供应过多 |
8.2.3 高端精深加工品供应严重不足 |
8.3 市场供求均衡理论分析 |
8.3.1 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分析 |
8.3.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的市场供求关系分析 |
8.4 市场供求均衡路径分析 |
8.4.1 市场供求的差距分析 |
8.4.2 市场供求均衡的路径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承担科研情况 |
作者简介 |
致谢 |
详细摘要 |
(9)高中自然地理野外考察实践教学探讨 ——以深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地理野外考察 |
1.3.2 乡土地理 |
1.3.3 教学案例 |
1.4 关于地理野外考察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研究方法 |
2 高中自然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分析 |
2.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的要求 |
2.2《地理 1》与《 选修Ⅰ-1 自然地理基础》的自然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内容 |
2.2.1《地理 1》的自然地理野外考察活动 |
2.2.2《选修Ⅰ-1 自然地理基础》的自然地理野外考察活动 |
2.3《地理 1》与《 选修Ⅰ-1 自然地理基础》的自然地理野外考察活动目标 |
2.3.1 巩固自然地理知识内容 |
2.3.2 培养学生地理野外考察能力 |
2.3.3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 |
3 深圳市地区的自然地理考察资源 |
3.1 选择地理考察资源的原则 |
3.2 深圳市自然地理考察资源分布及概况 |
3.2.1 宝安区羊台山景观区 |
3.2.2 宝安区凤凰山景观区 |
3.2.3 宝安区阿婆髻景观区 |
3.2.4 南山内伶仃岛景观区 |
3.2.5 罗湖区梧桐山景观区 |
3.2.6 盐田区梅沙尖景观区 |
3.2.7 坪山新区马峦山景观区 |
3.2.8 坪山新区笔架山-排牙山景观区 |
3.2.9 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与海岸地质景观区 |
3.3 深圳市自然地理考察资源分类 |
3.4 深圳自然地理考察点资源与相应的考察要求和考察活动 |
4 深圳市高中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的案例设计与应用 |
4.1 地理野外考察案例设计的理论基础 |
4.1.1 共同要素说 |
4.1.2 建构主义理论 |
4.1.3 多元智能理论 |
4.1.4 信息加工理论 |
4.2 地理野外考察案例设计的原则 |
4.2.1 典型性原则 |
4.2.2 科学性原则 |
4.2.3 教学性原则 |
4.2.4 可行性原则 |
4.3 自然地理野外考察方法 |
4.4 自然地理野外考察案例组成 |
4.5 深圳市自然地理野外考察案例设计 |
4.6 深圳市自然地理野外考察案例分析 |
4.6.1《选修Ⅱ-9 地理野外考察》对地理野外考察的学业要求 |
4.6.2 自然地理野外考察案例中体现的学业要求 |
5 高中自然地理野外考察实践教学策略 |
5.1 高中自然地理考察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
5.1.1 进行地理野外考察的中学过少 |
5.1.2 当地地理野外考察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 |
5.1.3 无制定地理野外考察的学习目标的依据 |
5.1.4 地理野外考察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授为主 |
5.1.5 无合适的地理野外考察评价方案 |
5.2 高中自然地理野外考察实践教学策略 |
5.2.1 加大地理野外考察实施的力度 |
5.2.2 积极开发当地乡土地理资源,建立地理野外考察实践基地 |
5.2.3《选修Ⅱ-9 地理野外考察》的具体要求来制定地理野外考察活动以及学习目标 |
5.2.4 形成以学生自主探究的考察活动机制以及制定以学生为主体的考察点活动与学习目标 |
5.2.5 积极评价学生在考察过程中和室内资料整理的表现以及考察成果质量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微信健康传播的高校新生口腔保健意识与行为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
1.1.2 大学生口腔保健意识与行为现状 |
1.1.3 国内外口腔保健意识与行为干预现状 |
1.1.4 手机微信的发展 |
1.1.5 手机微信的信息传播方式 |
1.1.6 手机微信的健康传播功能 |
1.1.7 手机微信运用于健康干预研究的现状 |
1.1.8 利用手机微信进行健康干预的方式 |
1.1.9 利用手机微信进行健康干预应注意的问题 |
1.1.10 利用手机微信进行大学生口腔健康干预的可行性分析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2 高校低年级学生口腔保健意识与行为现况调查 |
2.1 调查对象 |
2.2 样本量和抽样方法 |
2.3 调查工具 |
2.3.1 调查问卷设计 |
2.3.2 问卷内容 |
2.3.3 计分方法 |
2.3.4 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2.4 质量控制 |
2.5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
2.6 现况调查结果 |
2.6.1 基本情况 |
2.6.2 调查对象的口腔保健意识与行为得分情况 |
2.6.3 调查对象的口腔保健知识调查结果 |
2.6.4 调查对象的口腔保健态度调查结果 |
2.6.5 调查对象的口腔保健行为调查结果 |
2.6.6 调查对象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得分比较 |
2.6.7 调查对象口腔保健意识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2.6.8 口腔健康干预需求情况 |
2.7 结果分析 |
2.7.1 高校低年级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十分匮乏 |
2.7.2 高校低年级学生的口腔保健态度较为积极 |
2.7.3 高校低年级学生的口腔保健行为不容乐观 |
2.7.4 影响高校低年级学生口腔保健意识与行为的因素 |
2.7.5 高校低年级学生接受口腔健康干预的需求分析 |
3 高校新生口腔保健意识与行为干预研究 |
3.1 研究对象 |
3.2 样本量和抽样方法 |
3.3 评估工具 |
3.4 干预方法 |
3.5 评估指标 |
3.6 质量控制 |
3.7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
3.8 干预效果评价 |
3.8.1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同质性检验 |
3.8.2 对照组干预前后口腔保健意识与行为比较 |
3.8.3 干预组干预前后口腔保健意识与行为比较 |
3.8.4 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前后口腔保健意识与行为比较 |
3.8.5 口腔健康干预措施满意度 |
3.9 结果分析 |
4 讨论与建议 |
5 研究结论 |
6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四、德州市高中新生HBsAg携带情况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东路哈哈腔的审美文化研究[D]. 王春鹏. 山东大学, 2021(10)
- [2]中心与周邻:陶器视角下的晚商文化研究[D]. 李晓健. 吉林大学, 2020(03)
- [3]民营中小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研究 ——以山东德州为例[D]. 邵莹. 山东大学, 2020(05)
- [4]2017-2019年山东省牛场BVD、IBR、PR流行病学调查及共感染致病机制研究[D]. 程子龙. 山东农业大学, 2020
- [5]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D]. 王哲. 山东大学, 2020(09)
- [6]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D]. 闫蓬勃.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研究[D]. 余萍.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8]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 刘妮雅.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4)
- [9]高中自然地理野外考察实践教学探讨 ——以深圳市为例[D]. 雷习琼.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
- [10]基于微信健康传播的高校新生口腔保健意识与行为干预研究[D]. 杨美娟. 杭州师范大学, 2017(02)